【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从七十年代开始,“川红”进入了兴盛时期。茶园面积由建国初期的4万多亩迅速发展到28万亩,扩大了6倍,茶叶产量也由1234吨增加到10000多吨,增产7倍多,生产工夫红茶的宜宾、高县、筠连、珙县等四个县的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区(当时的西南区)的80%以上。1974年3月北京召开的全国茶叶会议正式把筠连列入全国100个年产茶5万担的基地县。已故西南农业大学吕允福教授在全省茶叶会上,赞誉筠连是“川红的故乡”。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宜宾每年调往上海口岸的出口工夫红茶5000吨左右,创汇约500万美元,其中“川红”工夫茶即占80%左右。1985年,全市茶叶出口创汇高达841万美元,创历史最好成绩。1987年,全市外贸系统共收购出口原料茶10.973万担,(其中工夫红茶8.73万担,红碎茶1.76万担),调出口成品茶8.098万担,完成创汇587万美元,为工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宜宾的筠连、高县成为全国红茶出口生产基地县,宜宾县、翠屏区、长宁、珙县为省级出口红茶生产基地县。1979年,宜宾茶厂生产的“川红工夫”茶,在当年的春季广州国际交易会上,以每吨7320美元成交,超过祁红售价的14%;1985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办的第24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四川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选送的“早白尖工夫红茶”荣获金质奖章,1986年又在瑞士的25届世界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被评为我国红茶的名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由于前苏联和东欧国际市场变化和国内外贸体制改革等原因,造成了世界经济的滑坡,东南亚的经济危机加上国外进口茶叶国家设置的“绿色堡垒”,致使我国茶叶出口受阻,我市的红茶出口也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四川省对宜宾茶叶实施“红改绿”,这一变化带来了诸多难题和问题,比如技术、机具、销路等问题尚在探索之中。在这种过渡的中间时期,宜宾茶叶却被精明的省外茶商看中。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到九十年代,江苏少数茶商纷纷带着制茶工具来宜宾的早茶区,收购鲜叶制作“碧螺春”;河南少数茶商也派人带上工具制作“信阳毛尖”;浙江少数茶商也派人带上工具来制作“龙井”。“川红工夫”几乎退出历史舞台,宜宾茶业进入了一个痛苦的徘徊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川红工夫”红茶从鼎盛到衰落》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