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其中,“围炉煮茗”给予人们尤其是文人雅士以无穷的遐想与向往。

古人素有“围炉煮雪”、“敲冰煮茗”、“松峰煮茗竹雨谈诗”的佳话和大自然下极其浪漫的诗情画意,而这一切,与风炉全然有着分不开的缘分。

风炉,原是唐代一种专用于煮茶的炉子。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炉内有厅,可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质的用于承接炭灰。

风炉的历史要追回中国的唐朝,第一个称为风炉的器物,或是唐代陆羽亲手做的。陆羽在其《茶经》中这样说道:“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又说:“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表明风炉通常由铜、铁,甚至揉泥制作而成。

陆羽在其《茶经》之器篇中,这样来描述他自己使用的那只风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飙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墆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台之。

翻译一下,大家可能更易理解:风炉,用铜或铁铸成,像古鼎的样子,壁厚三分,炉口上的边缘九分,炉多出的六分向内,其下虚空,抹以泥土。炉的下方有三只脚,铸上籕文,共二十一个字。一只脚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一只脚上写“体均五行去百疾”。一只脚上写“圣唐灭胡明年铸”。在三只脚间开三个窗口。炉底下一个洞用来通风漏灰。三个窗口上书六个字的籕文,一个窗口上写“伊公”二字,一个窗口上写“羹陆”二字,一个窗口上写“氏茶”二字,意思就是“伊公羹,陆氏茶”。炉上设置支撑锅子用的垛,其间分三格。一格上有只野鸡图形。野鸡是火禽,画一离卦。一格上有只彪的图形。彪是风兽,画一巽卦。一格上有条鱼的图形。鱼是水虫,画一坎卦,“巽”表示风,“离”表示火,“坎”表示水。风能使火烧旺,火能把水煮开,所以要有这三卦。炉身用花卉、流水、方形花纹等图案来装饰。风炉也有用熟铁打的,也有用泥巴做的。灰承(接受灰炉的器具),作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托住炉子。

有件唐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乃是宫廷御用茶具,无论是材料与制作,还是工艺与装饰,都非常讲究,是民间风炉所无法比拟的,它为研究唐代宫廷茶文化提供了最好的物证。

有文字记载表明中国宋代的禅寺也使用过风炉,而风炉传入日本是室町时代的事,据说是有筑前崇福寺的开山和尚南浦昭明从宋朝带到日本的。目前中国传来的风炉宝物已经失传,但是,茶道中的一些风炉仍保持着中国古式风炉的样子,如鬼面风炉、朝鲜风炉、琉球风炉等。这风炉适用于茶、供茶等规格较高的场合。

中国的茶釜传到日本是青铜或黄铜做的,后来随着演习茶道的人增加,日本国产的铁茶釜问世,并很快成为主角。特别是日本茶道独创的地炉形式,扩大了茶釜的可占空间,为茶釜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日本茶釜从实用起步,逐渐演变成艺术形态。由于日本茶釜从史至今都是手工制作的,所以,任何一只茶釜都是独一无二之作。

在现代,做风炉的材质有金的、银的、铜的、铁质的、合金的,还有紫砂的、陶土的,等等。而众多的茶道具都是有生命的,每件茶道具也都是有来历的,茶器具与人、与茶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何等的宝贵!对于茶人来说,茶道具的价值就在于人们怎样去对待。在日本,当你借用了别人的茶道具时在还的时候要加上一层木盒,这是茶道界的一种礼仪。

“围炉煮茗”,茶事中有永远的风炉,从惜茶、惜人到惜具,珍惜茶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感受。

扩展阅读

紫砂壶 不事二茶


紫茶壶刚买回来的时候并不是很光滑,使用的时间长了,壶身色泽才会越发光亮照人。既然这样,那泡多样的茶紫砂壶岂不是壶更好,为什么又会有人说:“一会不事二茶”呢?

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

紫砂壶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的茶器,结构具有特殊性,是才用双气孔结构,这样子结构的茶壶能利于吸收茶汤,令茶香能永葆壶内,一盏“不事二茶”的紫砂壶冲泡的茶水方能保持住嘴原始的茶的鲜度和纯度,所以,长时间使用的紫砂壶哪怕不用放置茶叶,仅凭热水也能冲出淡淡的茶水。

喝茶品茶这种休闲似的文化活动,除了本身品尝茶的滋味,另外讲究的一是静心养心,从容淡定,二是快乐随意,舒畅欢心。当你坚持“一壶不事二茶”时,你体会到的是茶汤细微的原味本色,是没有一丁点香气混杂的最原始的清雅之味,感受到的是一种个性张扬的意境;而当你的视线越过了“一壶不事二茶”时,感悟到的又将是另外一种境界:散漫、随意、包容,从容而为,却又天然成趣!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人为了在茶壶内形成“茶山”,使其看来更具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其中,任其阴干,但因台湾地区高温多湿,霉菌极易孳生其间,若就卫生观点考量,此法实不足取。

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将最后一泡茶汤存于壶内,直至下回使用前倒掉,认为此法可收内浸外养之效。殊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既擅于吸附茶汤,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养出的茶壶,只怕日后冲茶时,亦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健康,实是得不偿失。

紫砂壶包浆的那些事,您知道吗?


如果说有什么比买到一把自己中意的紫砂壶还高兴的事,也许就是把这把壶养出漂亮的“包浆”。

包浆是古玩行业专业术语,又称黑漆古,或传世古,它是以物品为载体的沧桑摩挲和岁月侵淫的留痕,是器物表面由于空气氧化、土埋水浸、摩擦锈蚀、玩者的手泽,经久的摩挲、内含物的沁出等多种原因,在悠长亘古的岁月的长河中,慢慢自然形成的覆盖在器物表面的一层化合物,使器物具有自然含蓄、精光内含、幽然沉静、温润如玉的陈旧感和沧桑感。

“包浆”指的是紫砂壶上一层肉眼可见的“光泽”,紫砂壶的“包浆”是日积月累下,在日积月累的使用把玩过程中,茶浆渗出壶体出现的一种状态。

它不是像文玩核桃一样靠人手盘上去的汗液、泥垢,而是茶叶浸养、滋润过后吸收的一种状态过程。紫砂壶日加涤拭,自然就会散发出一层暗淡内敛的哑光。

包浆,是在悠悠岁月中的氧化,摩挲中的光滑,乃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沉淀,逐步构成的外表皮壳。

它滑熟可喜,幽光沉寂,是有了年岁的标记,显露一种温存的旧气。

一把壶从开始泡第一壶茶的时候就开始和你结缘了,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液,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

紫砂壶是有灵性的,“养壶”的过程中,壶吸收了主人的情感和灵性,甚至是智慧、豁达、果敢、孤傲等个性特征,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养出来的壶是不一样的原因了,其中除了方法的不同,还有投射在壶身上的情感是少有的。

紫砂壶的包浆乃是融入了时光的打磨和玩壶者的感情,这就是为什么每把壶养出来的韵味都不一样,每个人养出来的壶也都不同。只有亲自体会过才知道个中滋味。

分类:紫砂壶的“包浆”具体有哪几种?

1、是紫砂壶本身泥料经风化、衰变而形成

可以说任何物品都会产生“包浆”,但不是什么“包浆”都好看。而紫砂壶的这层“包浆”却具有非常的美感。原因除了本身的泥料特性外,还有另外一个特性。

大家都知道在泡茶时,虽然壶身不透水,但会透气。随着茶气地渗入和外透,泥料中一部分的元素也会跟着从内部渗到壶表来,时间越长这层“包浆”就越好,不同的泥料所析出的元素也不一样当然所形成“包浆”也不一样,所以为什么说老壶的“包浆”好看,而好的泥料才养得出好壶,原因就在于此。形成这层“包浆”只能靠时间,不是想养就能养起来的。

2、是长年泡茶后经过无数次吸纳、沉积,茶水侵入壶表而形成

所谓“茶汤养壶”也就是这个原理。这种“包浆”多被人误解,要么以为茶汤经常淋之而总不擦拭就形成此“包浆”,其实“包浆”也会形成,只是外面看到的一层是茶垢而不是“包浆”;要么说壶上不可淋茶汤,以为只会形成茶垢而不会形成“包浆”。这都是不太了解这种“包浆”的形成原理而各走极端。

3、是长年用手把玩,手上的汗油侵入壶表和经磨擦而形成

如家里经久使用的木椅在手把处会特别滋润光亮,经常把玩的玩物也会特别润亮,这就是手磨出来的一层“包浆”。对于紫砂壶长期在手上把玩当然也会产生此种“包浆”。

此三种“包浆”也并非是一层一层单独分开存在,而是互相融合形成了紫砂壶的独特“包浆”。当然也有独立存在的情况,如一把壶制好以后只供观赏,则只会形成壶表氧化的第一种“包浆”,而经常只用手把玩而不泡茶,则会形成第三种“包浆”。

因素:影响紫砂壶包浆的因素有哪些?

1、紫砂泥本身的好坏

目前市场上泥料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化工泥根本就养不出来,一年二年还是老样子,而优质的泥料做出来的壶非常娇气,有的甚至遇到开水马上感觉到变化,用茶水泡养几次已经能明显变润,所以,壶友们玩壶都特别注重泥料,追求原矿。

2、窑温

不同泥料的烧制温度是不同的,有的泥料甚至可以几个温度烧出不同的效果。比如底槽清就可以烧出多种颜色。而窑温的高低又影响了紫砂壶的透气性,通常来说,透气性好的一定比透气性差的好养。

3、喝茶频率

这个大家都明白的,一天三次和三天一次的区别。

4、茶叶种类

不同的茶叶养壶的效果也会不同,网上也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个人经验,福建的铁观音,红茶,云南普洱最适合养壶。

注意事项:想要紫砂壶包浆更漂亮,需要注意什么?

包浆的养成需要正确的方法,很多人虽然养壶很长时间但却不见其效果,其实将茶汤直接倒在紫砂壶的表面上,而不对其进行擦拭,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久之便会在壶的表面堆满茶垢,则破了紫砂壶的“相”,应该用干净的专门的养壶巾对紫砂壶的表面进行擦拭。

还有很多人把玩紫砂壶的时候,应该将手洗干净。养壶切忌不能急功近利,这和喝茶的道理是一样的,应该注重享受的过程,只要方法适当,一定会有比自己预期很好的包浆效果的。但是:想养好壶,首先也要尽量选择质地上乘的原矿泥料制作的手工紫砂壶,那些低劣、残缺之壶养得再好,终究也是残缺。

意义:紫砂壶包浆有什么意义?

有人会问紫砂壶包浆有什么意义?有没有必要花费这个时间?

紫砂壶的包浆过程乃是融入了时间的打磨和玩壶者情感的渗入,可以试想一下,每当玩壶者,在喝茶的过程中,用手亲抚他的爱壶,放松身心的同时,对壶的喜爱尤甚。

久而久之,形成“人养壶壶养人”的精神境界,“人养壶”则是壶吸收了主人的情感和灵性,甚至是智慧、豁达、果敢、孤傲等个性特征,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养出来的壶是不一样的原因了,其中除了方法的不同,还有投射在壶身上的情感是少有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包浆问题,也是如此。仔细想想,为什么追求包浆?结果恐怕是——“大家都追求这个”吧。这是人们集体构建出来的一个审美趋向,其实和“美”的关系并不大。当人们都追求包浆的时候,一系列的病态行为就产生了,简而言之,就是想出了无数种折腾茶壶的办法,使紫砂壶偏离了存在的本意。

“包浆”的价值是时间和自然使用所赋予的,这个原则不可能被打破,对待包浆,要坚守自然而然,要抱平常心。(文章来源:紫砂文化馆;

紫砂在茶文化中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用紫砂泡茶,却不知道紫砂除了可以泡茶,也发挥着无法代替的作用。

其一:壶宿杂气,去茶渣,倒满开水鼓荡卸出,即没冷水中,急出除之,元气复已。

其二,砂壶砂质传热缓慢,保温性强,提握抚摸不感炙手,且有健身作用。

其三:紫砂壶胎具双重气孔结构,冷热急变性好,寒天注入沸水,不会胀裂,温水炖烧、烹蒸无需担心开裂。

其四:紫砂壶使用经久,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真是久且色泽光明。

其五:紫砂壶易吸茶汁,内壁不刷而无异味,壶经用久,增积茶锈,定量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茶锈经生物化验内含灰黄霉素成份,有消炎清毒之作用。

其六:紫砂壶形制又有高矮之分,按茶沏泡之理,高壶宜泡红茶,红茶在焙制中是经发酵,不避深闷,高壶沏泡更香浓。矮壶宜泡绿茶,绿茶在焙制中未经发酵,不宜深闷,故扁壶泡绿茶则保持澄碧新鲜的色、香、味。

其七:用壶、养壶、壶面不可涂油,用壶不可用口直接对壶嘴去吮,这样保持自然光,保护茶壶泡茶不失原味。

从中可以看出紫砂的功用,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厚实凝重 茶事雅物-清代名家锡茶器


铁壶是一把可以使用的煮水器具,它也可以是一件艺术品,一件难得的古董品,善待它时它回馈给您的永远会是一壶圆润浑厚,且富含二价铁的好水及不断升值的历史价值!锡无味,色素净,做茶器是最好不过了。通常锡制茶托的打造会略为轻薄小巧,这样在畅饮过程中手指不易负累,但锡性偏软,薄胎茶托若非点以铜料容易变形,而自己向来比较喜欢有质感的器物,盏托就是如此,加料加厚、手感沉稳是必须的,否则一只大茶盏搁在上面,无论看着或用着都有点不踏实。

手边几只晚清至民国期间锡器,均胎体厚实凝重,高圈足,可为茶事雅物:一只莲纹锡托古雅质朴,有坠手感,盘面及底部共有四个落款,这比较少见;一对环烙博古纹饰的梅花型茶托,质地细腻有味;一只包铜边锡盘,器型规整,盘内刻幽林坡岸、小舟悠然,笔简意远,清旷劲秀,皮壳湛润可赏亦可玩。

如今茶盏的使用比旧时少多了,自然盏托的制作量也在减少,更重要的是古拙的味道不容易做出来。锡制盏托或锡盘大可挪作他用,较大者可做壶承,或瀹茗后观赏叶底,亦可用做清供之器,诸般搭配一样都会出彩,皆因老锡的古郁沉穆可反衬美器及佳果之色,却无喧宾夺主之嫌。

闲话文人书记中的紫砂雅玩


文房,是与茶室一样为数不多能够带给人以雅致感觉的空间之一;所以,就像紫砂壶可以轻易融入茶室一样,紫砂雅玩亦是文人墨客的书房十分常见的物品。

紫砂文房雅玩

文房雅玩,指的是文人墨客书房中的书画用品或陈设用品,主要包括笔架、笔洗、水盂、砚台、假山等等。采用紫砂制成的文房雅玩,不仅与其它材质的物品同样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更具古朴典雅之美,置放于文房之中更能凸显韵味。

紫砂雅玩

在诸多的紫砂雅玩之中,笔架是最受欢迎的品类之一。以“莲藕紫砂笔架”为例,就是十分考验工艺师技艺、文人也十分喜欢使用的紫砂雅玩代表——作为象生类紫砂,为了要做到形似神也似,工艺师需要从泥料选择、外观造型等方面进行巧妙地用心创作,最终才能得到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莲藕紫砂笔架

而笔洗(又称“水盂”)本来是文房中非常普通的实用品,但经过紫砂艺人的巧手打造,立马化身变为高大上的艺术品——采用紫砂泥巧妙塑造、将自然界的花草水木融入其中,形成了客观可赏可用的作品。

段泥紫砂树桩笔洗

除了适合置放于文房书桌之上的小件物品,紫砂雅玩还包括一些亭台楼阁、桥梁假山之类的大件,虽然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但对于追求意境高远的文人墨客来说,增加这些别致的摆件能够提高自身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

紫砂摆件

当紫砂从茶室转移到文房,不再以茶壶茶杯的形态出现,而是作为适用于文人墨客使用、观赏的雅玩,给人的感觉依然是典雅而别致的。也许,对于“紫砂”来说,无论是沾染了茶香还是墨香,都是一样值得庆幸的事情。

新壶拿到手,这三件事别忘了!


新买回来一把紫砂壶,怀着喜悦的心情,打开包装盒。那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查壶

新壶购买回家后,首先要经过查壶、理壶程序。

新买的紫砂壶,先要查看壶盖、壶口是否吻合,气孔是否阻塞,茶嘴出水是否顺畅,壶内、壶底、壶壁是否遗留泥屑等。

如发现泥屑留存和阻塞,则应用木质或竹质物将其除掉。将里外刷洗干净,将壶内残留的砂粒彻底清除。

开壶

新壶在使用之前,需要处理,这个过程就叫开壶。网上流传着很多“玄乎”的开壶方法,大多只是噱头,其实并没有这么复杂。

我开壶其实很简单,将干净的沸水,注入用干净的冷水洗净内外的壶中,加盖“闷”10分钟左右倒掉。

将干净的沸水,注入空水后的壶中,接着放入适量的茶叶,加盖“闷”10分钟左右倒掉。做完这两点,就可用来正常泡茶了。

养壶

新壶经由开壶程序后,就可以正式使用了,养壶的过程更加漫长,需要很有耐心(一定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而不是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

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这种光泽应该是“内敛”的,犹如谦谦君子,端庄稳重。

如果急着养出包浆,泡茶时,可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这样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这是外养)

在日积月累的茶汁浸泡之下,紫砂壶会越发柔和绚丽,人称此法为“茶汤养壶”。(内养)

如果壶表面有茶渍,这就需用养壶毛笔或软毛牙刷在壶表面轻轻刷洗,以保持清洁。

紫陶壶为什么一壶不事二茶


好壶不事二茶,意思是说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的茶汤更能保持茶原味的鲜度与纯度。

一、为什么一把壶最好泡一种茶?

这种习惯的养成与紫陶壶的特性有关。因为紫陶壶具有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所以一把久经使用的紫陶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沸水亦能冲出淡淡茶汤来。因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否则今天泡乌龙茶,明天泡普洱茶,后天又泡花茶,那么必然导致茶味混合,出现串味的情况。

因此不同种类的茶,一般大家都有共识,就是用不同的壶来冲泡。人在喝茶的同时,壶也在陪你”饮茶“。

二、如果都是泡普洱茶,可以用一把壶来泡吗?

如果茶叶的味道差异比较大,而你又能够灵敏的喝得出来,那就不用管它是不是同一种茶,统统都分开泡。

一把壶总是泡不同的茶,茶水颜色都不一样,那养成的壶最后也可能会出现花掉的情况。

如果你压根喝不出什么串味的感觉,那就一把壶混着泡吧,也无伤大雅。

三、我用这个壶泡了这种茶以后,再也不能换别的茶了?

你要是真发现了新欢,爱上了别的茶叶,只需要把泡过的壶重新内外仔仔细细清洗干净,再用新茶开一下壶,就可以换泡其他种类的茶了。

四、养壶别进入这些误区。

有些人为了在壶内形成“茶山”,使其看来更具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其中,任其阴干。但若是当地高温多湿,茶壶内极易产生霉菌,若就卫生观点考量,此法实不足取。

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将最后一泡茶汤存于壶内,直至下回使用前倒掉,认为此法可收内浸外养之效。殊不知,紫陶壶的气孔结构既善于吸附茶汤,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养出的壶,只怕日后冲茶时,亦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健康,实是得不偿失。

如果你钟爱这把壶,就让它也钟情于一种茶叶吧!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围炉煮茗茶事中永远的风炉》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