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从小就在茶叶的包围里生活,成长过程也见证着父亲郑炳基对普洱茶的执着与热爱,只是当时这种来自父辈的精神并没有在最初时刻就影响到自己,就像一条信仰的道路,总是需要时间的因缘际会来点拨。作为一个大学专攻数学的典型理科男,郑培峰也承认自己对于普洱茶这种比较感性的物质,从不了解到喜欢再到定心去做茶,确实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条承继普洱茶的道路上,父亲对自己有着深远的意义。

毕业不久后,2011年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做茶,对此,郑培峰是被动的并且也从心里排斥的。“当时跟着公司同事上茶山,下基地,到车间,看研发,去销售,父亲要求我很严格,不论任何一个环节,我都必须要去看,并且要跟着茶厂里一线的人员学着去做,最开始的时候,我还耐着性子去做这些,但是只要父亲不在,我也就偷懒了。”回忆起这段习茶之初,郑培峰笑着摇摇头。当然,自己玩的小伎俩是逃脱不了父亲的火眼金睛,很快消息就传到父亲耳中,自然是大发雷霆,他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如此生气,才知道爸爸要求自己做茶这事是极为认真的。

父亲问了他两个问题,“何为普洱茶?好的普洱茶怎样得来?”他回答的支支吾吾,但这次父子之间语重心长的对话,让他明白了父亲对于自己寄予多了多少深厚的希望,那就是让自己的普洱茶事业能够后继有人。

接下来,父亲亲自带着他上茶山,希望茶山这样灵性之地能够让他从根源上认识普洱茶。公司有6个自营的6大生态茶园基地之一,郑培峰最先熟悉的是其中最具有光环的一个茶园——板山清代皇家贡茶园。

“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去板山,那里山高林深,常年浓雾紧锁,路也都是原始的山路,很不好走,好几次都是路滑差点摔倒”。在山林中行走,父亲跟郑培峰讲板山的历史,当带着他亲自来到1700年高龄的古茶树下时,他看到这样枝杆峥嵘,饱经风霜的普洱茶在大自然中傲然挺立,顿觉自己渺小细微的如一颗沙粒,内心澎湃着莫名的感动,所有的轻狂和骄傲在这样时间的老人面前彻底坍塌。

板山位于宁洱县勐先乡境内,众所周知的古六大茶山之源头,也是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板山皇家贡茶园的所在地。在春季,走进这个古老的茶山,郁郁葱葱的茶树焕发着生机,殊不知这里曾经因为茶而发生过流血的斗争:清朝雍正年间板山茶农不堪压榨揭竿而起,反抗官府后,遭到血洗茶山,大批的茶树也被砍伐。板山茶农后被迫纷纷迁居版纳,和石屏茶商共同开辟创造了古六大茶山。当郑培峰重新回顾起这段父亲讲与他听的历史故事,仍旧十分感慨,然而对他而言,厚重的历史令他心驰神往,真正让他内心深觉震撼,从而爱上那些灵性的叶子们的,还是那些原始森林内生长着的古茶树群。

之后,父亲对他的要求更多了些,让他把普洱茶集团旗下的茶基地做个简单的分布图,每一个茶园基的地理位置、气温、雨量都得标注清楚。集团自营的6大生态茶园基地,分别为板山皇家贡茶园、会连有机茶园、白草地有机茶园、竹山生态茶园、大黑山生态茶园、凉水箐生态茶园,土地总面积约45000亩,茶园面积27000多亩,要做好分布图并记录好位置和不同时期的气温和雨量,无疑是一件花心思的工作,把这些事情一一做好,不仅磨练了郑培峰的耐心,锻炼了他的意志,也让他与普洱茶的距离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爱。

出了茶山,父亲又带着郑培峰去加工车间,从茶叶的杀青、揉捻、摊晾、检验等等环节都仔细讲解每个环节的操作标准,他说只有标准化的生产,全程监控每一个环节,才能充分保留茶叶的天然成分和气韵,才能保证茶的品质,做出好茶。

直到这里,郑培峰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父亲一直反复强调要求打造天然、有机、无污染的茶山茶园,为什么要与院校、科研院所、技术专家联合,年年给茶农培训,严格按有机茶园的标准,统一管理茶园,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这些父亲最重视的,年年亲力亲为的工作正是为了保证茶的品质!郑培峰永远记得父亲对自己的期望:现在你看到的只是一件好的商品,如果只卖普洱茶,不推广的客户需求,他未来的人生规划,是将带领整个部门配合公司其他核心部门,以父亲为标杆,走出一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普洱茶新的道路。

延伸阅读

在吃茶中恋爱


饮茶,在北方叫喝茶,而我的家乡却叫吃茶。家乡之所以这样说法,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要从郑板桥的一首手书《竹枝词》说起。这首《竹枝词》说:“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这是一首很流行的男女相爱的民歌,说的是姑娘爱上了小伙子,她约小伙子到她家吃茶,小伙子不识得她家,她便道出了她家的特点,江边、茅草屋、黄土墙和紫荆花。这首流行民歌还说出了一个词“吃茶”。而这里的“吃茶”,却有双层意思。一层是喝茶,而另一层则是名副其实的“吃茶”。而这个“吃茶”里包含着恋爱,就是“吃爱情”。很有风趣。

家乡有这样的习俗,男女恋爱,都要“吃茶”。而这个“吃茶”过程,就是一个恋爱过程。主人对上门前来“吃茶”的一方,接待很为热情。茶是现煮的,水煮沸后,先下茶叶,再下鸡蛋。这是一碗实实在在的茶水荷包蛋,试问,这碗荷包蛋汤茶,能饮(喝)下去吗?当然不能。所以叫“吃茶”最为准确。

“吃茶”是一种很有趣的恋爱。客人进门后,主人家一般都会热情招呼客人入座。男女双方会在一起交谈,父母在他们交谈之际,就悄悄地进入厨房煮茶蛋汤。茶蛋汤煮好后,主人分别打在碗里,端到客人面前,双手敬递,并说请“吃茶”。而决定婚姻命运的小伙子,碗里的蛋包比较多,茶汤也比较甜。蛋包之所以多,是有原因的。因为“吃茶”有严格的规矩。首先,这碗茶里的鸡蛋不能吃完,要在碗里留着意见。如果“吃茶”方同意这门亲事,就留双数蛋包。如果不同意这门亲事,就留单数蛋包。通常情况下,父母煮好茶蛋汤之后,都会回避,让两个青年男女单独交谈。他们一边吃蛋包喝茶汤,一边细细私语,忘情在茶海之中,醉倒在茶海之里。“吃茶”的过程,就是男女谈情说爱的过程……

我的恋爱虽然是在新时期,但也逃不了“吃茶”这一传统的习俗。我与妻子是同学,我们在学校识认,并自由恋爱。本来,我不想“吃茶”,但妻子说,咱们还是尊重家乡的规矩吧,别让父母那一辈人在儿女的婚事中失去传统习俗的感受与作为。你光荣体面地上我家“吃茶”,让村里人都知道我“吃茶”了。我父母在女儿“吃茶”的习俗中,会感到无比的自豪与幸福。妻子说的在理,“吃茶”不但是男女双方的恋爱,也关系到女方父母的面子。家乡的传统“吃茶”习俗,内涵意蕴深着呢。谁不遵守这一习俗,村人就会说,你家的女儿连茶都没得吃,跟别人跑了。父母会感到没面子。

我到妻子家“吃茶”时,村子里不少人都来看我。过后,妻子悄悄对我说,村里人都说我不错,乐得我父母当夜失眠……。

马哲峰:把一件事当做一项事来做,把一项事当做传播和传承来做


2014年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有那么一群人陪伴我们身边又影响我们的文化人物,他们推动河南文化的发展和变革,他们是值得我们铭记和感谢的人。

2015年1月25日由马克思网、马克思文化新媒体主办,于河南郑州举办的“我们都是文化人”2014河南文化先锋人物年度盛典上,行知茶文化讲习所马哲峰老师荣膺2014河南文化十大先锋人物。2014河南文化先锋人物是用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剖析,真实的呈现2014年度发生在河南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热点事件,聚焦文化事件漩涡中的人文情怀,记录发生在我们身边而又影响我们的文化人物。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马哲峰老师,全国茶馆等级评审专家委员、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河南商报创业导师、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周口科技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级高级评茶师、国家级高级考评员,10年院校从教经历,典藏5000册茶书,秉承先贤王阳明知行合一之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02年至2014年连续12年行走全国各大茶区游历访茶,践行大教育学家陶行知教育理念,倡导研修加游学模式,引领中国茶行业社会教育潮流。

2014年他发起茶文化进高校公益讲座,先后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平顶山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周口科技学院等高校师生开展公益讲座。推动高校增设茶艺课程,先后受聘担任道家文化始祖老子故里周口科技职业学院、唐代茶仙卢仝故里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宋代大茶人苏东坡终老之地平顶山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身体力行为高校学子讲授茶文化。并预计在2015年为安阳师范学院、开封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学子开设茶文化公益讲座。

马哲峰老师在2014年12月《普洱》杂志首次发表“我的普洱茶美学主义”文章,引起社会关注;随后马哲峰老师面向中原城市群各大城市开展“我的普洱茶美学主义”主题大型巡回公益演讲,16座城市,16站讲座,站站异彩纷呈,引发行业热议、媒体报道。邓时海先生评述:“这篇普洱茶美学文章是从新普洱茶诠释和感悟,表达了普洱茶美感艺术之一面;而过往谈及境者,多从普洱茶的陈老美以阐扬之。如今普洱茶之艺术美,就有了新旧的完整意识,当然,如果那新普洱茶美的义涵,能直接成长为老普洱茶之美,更是我们急切所期望的!”。我们都是文化人2014河南文化先锋人物盛典组委会为马哲峰老师致颁奖辞:把一件事当做一项事来做,这就是功;把一项事当做传播和传承来做,这就是历史。中国茶从大学教育开始,这才是华夏文化的魂。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行知文化也一如既往传播茶文化,热忱欢迎更多高校参与茶文化进高校公益活动,热忱欢迎更多茶行同仁参与“我的普洱美学主义”主题大型巡回公益演讲活动!

马哲峰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专家委员/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河南商报创业导师/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周口科技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级高级评茶师/国家级高级考评员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所长

茶艺的缘起与成长


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因此,又有称其为茶道、茶礼的。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茶道一词,表明中国是茶道的发祥地。从《封氏闻见记》中可知,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而唐代贡茶的发展,又对推动宫廷茶艺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条件。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时的贡茶地区已发展到十六个郡,可见规模之大。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当时各地为了使进贡的茶能赶上宫廷清明宴,还出现了日夜兼程将茶送往京城的急程茶。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使用的金银茶具、秘色瓷茶具以及琉璃茶具等,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整,而史料又未曾作过记载的茶珍贵历史文物,它更帮助人们了解了唐代皇宫饮茶的豪华与饮茶的具体方式。

所以,茶艺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从长期的饮茶实践过程中,根据茶的特性,以及与饮茶紧密相关的饮茶环境、茶具配置、冲沏技能、品饮艺术入手,再结合地方风俗、文化特点,总结出来的一套饮茶礼法。它代表了主人对茶基本精神的理解或者是主人、客人的一种亲和与敬重。自唐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茶艺慢慢走向社会,为人类交往和经济发展服务。

茶艺在中国古代,如唐朝宫廷的清明宴茶会、宋代的斗茶、明清文人的茶宴、寺院的普茶。以及现代百姓招待客人的客来敬茶、广东、福建的客家功夫茶,还有少数民族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里面都蕴含着茶的道和艺,但与生活紧切结合,所以比较接近实际,不像日本茶道那样过于程式化。

中国现代茶艺,发展成为规范化操作程度的要算是台湾茶艺。台湾陆羽茶艺中心,致力于普及乌龙茶的泡茶技艺,通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已经形成了百姓积极参与,并与众多茶艺馆紧密结合的一种大众饮茶消费的形式。应用的器具包括茶罐、茶萼、茶壶、茶船、茶巾、茶汤、茶档、茶盘、茶盂、水壶等。

中国茶艺更多的是以表演形式出现的,如陕西仿唐宫廷茶艺、上海仿清文人茶艺、云南三道茶茶艺、福建乌龙茶艺、浙江龙井茶茶艺、湖南擂茶茶艺、江西禅茶茶艺、山西五台山佛茶茶艺等等。

少儿茶艺是近几年先后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城市和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饮茶兴趣,通过饮茶技艺的培训,促进了少年儿童精神素质的提高,对他们的心身健康是十分有利的,把中国人很多传统美德通过茶艺活动得以继承和发展。

“茶痴”郑惠丰


郑惠丰的茶故事讲不完,概括起来就两个字———“茶痴”。

喜欢茶的清悠、高雅,所以大学时选择了茶学,1983年9月,郑惠丰怀揣着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的毕业证书,到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从此更是与茶特别是潮汕功夫茶结下不解之缘。23年来,自己与茶一样,耐得清苦,甘于寂寞,珍惜生活,爱惜“茶”业,无论在公司、茶厂、茶店,还是时下的潮汕工夫茶研究所,他从事的都是茶,特别是工夫茶的产、销、研,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茶的事业。凭着对茶文化执着的追求和深刻的理解,目前他成为汕头唯一的高级评茶师,还担任潮汕工夫茶研究所副所长。

面对红尘滚滚,周边喧嚣阵阵,23年来郑惠丰不为世俗和时尚的假象所惑,潜心于茶的事业,如一叶扁舟,荡漾于绿色的茶海,学种茶孜孜不倦,习制茶业精益求精,问茶事一丝不苟,求茶艺心无旁鹜。郑惠丰用“半斤茶叶千滴汗”的辛苦,经过遍访名师和实践锻炼,他练成自己一套绝招。对各类的茶叶,都能较为准确地评定其茶类,品种、区域、土质、海拔气候的特性及各加工环节对茶叶质量形式的影响,并确定其在市场的定位、定价。那种潮汕工夫对茶文化的理解,更是让人为之刮目。

众所周知,潮汕工夫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其独特的泡制手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闻名遐迩,是潮汕民俗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作为工夫茶故乡的潮汕人,郑惠丰对工夫茶的总结提高,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弘扬潮汕特有的茶文化,不仅要讲究烹制之法,而且对作为原料的乌龙茶,更要予以重视,这是工夫茶色、香、味的根本所在。为此郑惠丰近十年来,潜心于上等乌龙茶的研究和制作,从1996年至今每年茶季,郑惠丰坚持到高山产地茶场中买鲜叶原料制茶。每年有4至5个月的时间在产地制茶,目前,同一种鲜叶,他能够制出五六种不同风味的茶。前不久,我国茶学界泰斗张天福在一次品尝会上,喝了郑惠丰和潮汕工夫茶研究所的同事共同研制的乌龙茶后赞不绝口,还欣然提笔写下:“潮汕工夫出佳茗”。

郑惠丰曾自拟了一副春联“采闽粤灵气,弘潮汕工夫”,他说到做到,目前他已分别在福建省的安溪、武夷山以及潮安县设立铁观音、大红袍、单枞茶的实验基地,并且与母校等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挂钩,决心进一步研制出上等好茶,他和研究所的同事最大心愿就是完整地展示和弘扬家乡特有的工夫茶文化,让潮汕工夫茶的茶香飘向五湖四海,传遍四面八方。

茶禅只在个人杯中


茶,味略苦,咖啡也苦,但咖啡可以加糖,茶却不行。以茶待客体现的是种敬重,与其味道关系不大。太湖的碧螺春、西湖的龙井,乃茶中上品。当地的茶园风光旖旎,宜茶之水遍地,茶具考究,而且喜茶嗜茶歌茶赋茶的文人雅士辈出,茶炊寄附了精致雅韵。西湖四周原本是杭州人吃茶的好所在,如今外地旅游团蜂拥而至,人潮胜过钱塘潮,本地人只好舍近求远,转往茶园附近的茶社吃茶。品茗属于闲情,乡下竹翠风轻,鸟啼泉鸣,尘嚣脱尽,城市茶客便躲开喧嚣,于静谧中嗅茶味之醇香,观茶烟之氤氲,赏茶色之澄明,听灵隐寺钟声之幽微,身心沉浸于闲雅茶乐远比茶坊里茶艺小姐旗袍古筝涤器淋汤近似繁琐的表演更接近禅趣。

从入水茶叶的浮尘、茶色的空明、茶味的苦涩甘润,细细体悟浮生得失、起伏、荣辱,品味人世暂恒、苦乐、炎凉。透过半杯水、几枚叶,洞悉沧海桑田,贯通古今人生,将物质转化为精神,再把精神转化为物质,实现茶与禅巧妙而自然的结合。试问,哪个国度的人具有华人如此深邃的人生智慧呢?

江浙在清幽中体味茶道,华南承继唐宋斗茶遗风,而蜀地享受茶的风气尤为壮观。到过蓉城便知,那里处处有茶肆,无人不喝茶,且不说茶馆,就连戏院、庙观、园林、宅第,大凡能够容纳众人的地方,毫无例外地辟有供几十人、几百人喝茶的场所。不论缙绅名流,还是市井布衣,来者都是茶客,一人一椅一杯,边喝茶,边看报,或摆龙门阵,或欣赏川剧变脸,茶博士持长颈铜壶穿行茶桌之间,边续水边展示其操壶技艺。川民泡在茶里,整日如此,整年如此,终生如此,得茶禅真髓,如同乐山大佛,背山随意而坐,便与天地山河结成一体。见识川人聚而喝茶的大场面,外地人徒生羡慕,不免感叹:“无愧天府之国,蜀人活得好安逸!”

古人说茶有散郁、养生、养气、除病、利礼、表敬、赏味、养身、行道、雅致十德,把喝茶当做与衣食等重的生活要事,继而又擢升为茶文化,直至推崇到禅境。这一切,实在和茶性清醇分不开。时下,有些人撇了茶性,借茶的名分花样翻新,让苦丁茶、菊花茶、大麦茶、苦瓜茶、薄荷茶、竹叶茶、玫瑰茶、橄榄茶、花草茶、美容茶、减肥茶等统统跻身茶林。我以为,内中名为茶实非茶的且不说它,单说在茶中附加佐品的,分明也是背离了茶之真谛,例如三泡台,盖碗里固然有茶叶,更多的是红枣、冰糖、核桃仁、葡萄干、桂圆、枸杞、山楂之类,此茶似乎依附了道教阴阳五行学说,其配伍如中草药方剂般讲究君臣佐使,茶理径直奔了儒学的尊卑礼序,实与禅趣无涉。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关于茶的轶事。在陇东有一个老农烹茶于一个瓜田庵中,三块残砖便是茶灶,上面架着茶罐,柴火燎焰也燎烟,噗噗冒沫的罐子被熏黑,小茶盅质地同样辨不出铜铁瓷陶。老人种的西瓜个大如斗,瓤沙汁甜。路人渴了,任摘,不上秤,随你放三五毛钱。即使没钱,瓜也管饱吃,只要把吐的瓜子留下。这样卖瓜应属罕见了吧!老汉咝溜溜抽着烟袋锅,常对人说道:“谁出门背着井呢?五黄六月,还能眼睁睁看着人渴死不成?”老农在村口煎茶卖瓜,定然比村民见过更多南来北往的过客,大概他年年如此慷慨地贱卖甚至白送西瓜,也许还施舍自己并不宽余的衣食给落难人。也许他父亲,他父亲的父亲,都是这么熬茶,这样做人处世。老汉的茶末非常便宜,煮的却浓酽苦涩,是黎民百姓清苦生活和善良人格再真实不过的写照了。

禅是梵文音译,意译作“静虑”解。就禅而言,茶本身没有贵贱之分,而需要茶客做的仅有两点:一是心静,二是体悟。在烹茶品茗过程中,领悟茶之静,茶之逸,茶之真。吴越茶客徜徉于山水田园,释然于物我两忘的情境,可以说进入了茶禅悟境;天府百姓认定富在今世,乐在眼前,其安逸恬然也算得禅;陇东老农坦然淡泊,得度人时且度人,有隐忍慈悯的宽厚胸怀,也算茶之得味者。只不过他们生存境况不同、体味厚薄有差异罢了。

郭沫若的茶事


自古文人墨客爱饮茶,茶诗茶事一箩筐,这点在郭沫若身上也是一脉相承。郭沫若是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人,著名现代文学家。郭沫若生于茶乡,曾游历过许多名茶产地,品尝过各种香茗。在他的诗词、剧作及书法中,留下了不少珍贵的饮茶佳品,一时传为佳话。

1903年,郭沫若才11岁,就写下了“闲酌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茶溪》一绝。这是他的第一首记游诗,也是他最早写的一首茶诗。四川邛崃山上的茶叶,以味醇高雅著称。据史料记载,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曾在县城开过酒馆和茶铺,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1957年,郭沫若作《题文君井》诗:“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今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于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后来,当地茶厂便以“文君”为茶名,创制了“文君绿茶”。

郭沫若是诗人,又是剧作家,在描写元朝末年云南梁王的女儿阿盖公主与云南大理总管段功相爱的悲剧《孔雀胆》中,郭沫若把武夷茶的传统烹茶方法,通过剧中人物的对白和表演,介绍给了观众。借王妃之口,讲述了功夫茶的冲泡方法: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茶壶烫一遍,然后再把茶叶放进这茶壶里面,要放大半壶。再用开水冲茶,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这茶壶盖上冲下去,把壶里冒出的白泡冲掉。从这段剧情,可以看到郭沫若对功夫茶的冲泡是如此精通,反映出郭沫若对茶文化的热爱。

1959年4月的一天,在黄山山麓,刘祖香见到了郭沫若及其夫人。刘祖香以身许茶,一生嗜茶,凡六十余年,结茶为缘,人称茶人。刘祖香早就知道郭沫若爱茶,他见郭老和蔼可亲,便主动上前攀谈。郭沫若听说刘祖香是研究茶叶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问这问那,谈得甚是投机,堪称茶中知己。同桌品茗时,刘祖香向郭老求字,郭老并没有立即应诺,而是问他:“下午到哪里去?天都峰、北海去不去?”刘祖香实话实说下午不准备去了,因为茶厂还有事等自己回去定夺。郭沫若竟心直口快地说道:“你一不上天都,二不上北海,辜负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啊!”刘祖香没想到郭老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当即表态说一定要上天都、北海看看,不辜负郭老的期望。其实郭沫若是鼓励刘祖香,来黄山一趟不容易,多爬一次是一次。

返回家乡浙江上虞后,刘祖香精心制作了一斤一芽两叶初展的针形茶,并用玻璃瓶盛装,外加木盒套装,寄给了郭沫若,当然随信附上了要求郭老给茶厂题字的请求。过了一个月,刘祖香就收到了郭老寄来的茶厂题字。他喜出望外,立即请人制作了招牌,挂了出去。

自黄山考察回来,郭沫若鼓励登高揽胜之言一直萦绕在刘祖香耳际,从此他竟养成了登山的习惯。若干年坚持下来,其登山速度之快,连年轻人也自愧弗如。刘祖香曾五上黄山,三上庐山,有人祝他健康长寿。可他说,你应该助我“健康茶寿”才好。所谓“茶寿”,即享寿108岁。

在煎茶中细味日式茶道


在日本不必担心喝不到好茶,即使是旅店里的免费茶包,泡出来的日本煎茶也一样甘冽清新。当然,如果能光顾专门的茶室感受地道的日本茶道,自然是莫大的享受了。

在日本旅游,茶自然是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茶在日本人的生活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可以有茶味的香皂、毛巾,可以有茶味的点心,甚至可以将茶和米饭一起煮,做成泡饭来吃。日本人的爱茶之深,恐怕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了。

若要真正体会日本的茶道精髓,就不可以错过煎茶。日本煎茶是在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饮茶——12世纪日本茶道的创始人荣西禅师,把茶叶介绍给了日本人,从此煎茶法就在日本流行开来,并一直保持至今。与我们目前采用的“炒青”处理不同的是,煎茶采用的是以蒸汽蒸煮的"蒸青"技术。经过这样处理的绿茶,气味上更青绿一些,并且保持了茶叶的本色特征。

日本煎茶有拇尾的,有宇治的,也有静冈的,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我们这次饮的是静岗煎茶,水近三沸时离火,涤器后备茶。煎茶最合适的水温是70℃,一般将沸水静置一旁,等备茶完毕,水温也就差不多了。日本煎茶加工很精细,注入三分之一水略作温润即可,然后注水至七分满,约一分钟后,就可以开汤饮茶了。

一盏时茶香很清幽,有一丝淡淡的海藻气息。茶汤入口甘淡,几乎没有苦涩。细细品味,于淡然中却别有滋味。饮至第二盏,舌尖已有茶津涌出。至三盏,喉间甘润,茶津濡濡。此时再细细品读,只觉甘香满口,茶息满腹,不似先前的清幽淡薄了。

品饮日本煎茶时,开始想到的不会是日本樱花,感觉却仿佛来到了海边。独坐于一方苍幽青润的礁石上,清澈的海水冲刷着双脚,脚边是翠绿海草和细鳞游鱼,春天亮丽的阳光从天边洒下,发间有些暖意,而心里却很静,能听见海草呢喃的细语。这时才会想起樱花,想起茶道、花道、香道,想起和服,想起艺伎,想起三味琴,想起和歌、俳句,想起日本尺八吹奏出的那似曾相识的音律。有时你会感觉到紫式部似乎就坐在你对面,给你讲述《源氏物语》里的一些人物和故事。

回来偶尔与友人说起,地道的日式煎茶在国内好难找。友人说,国内当然有好茶,或许,只不过是你失去了那样的心境。他向我推荐了国内随处可买到的立顿品牌新出的日式煎茶茶包,并一再嘱咐要用心去体会。将信将疑间,回家用这茶包细细沏了一壶,淡淡的绿色,却就是那种久违的味道。

轻轻闭上双眼,将琐事暂时排遣,我又一次看到了海,看到了樱花,看到了和服艺伎。原来,感受纯正的日式茶道,也可以化繁为简。

郑炳基的普洱茶经


初闻茶香

这是一次机遇,但也是一种缘分,郑炳基如是说。

郑炳基从小爱茶,但他以前从来没做过茶叶生意。有次去云南出差,约了几个朋友喝茶。有人跟他说,现在云南的烟、药、花、矿都已经过时了,云南茶叶品质好,又缺乏行业领袖,值得关注。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合适的机会。

2004年10月,经朋友介绍,他听说云南普洱县茶厂要改制的消息,立刻进行接洽。仅仅15天,也就是2004年10月23日,郑炳基斥资2100万,完成了对云南普洱县茶厂的收购。对于郑炳基这样大手笔的运作,有朋友说他太冲动,但郑炳基自有主张:普洱茶厂是云南历史上普洱茶生产企业的“四大家”之一,有历史渊源,又拥有自己的茶园基地,虽然在当时的生产状况并不太好,但是郑炳基认为它成为茶叶产业行业领袖的潜质不容忽视。

他笑着对记者说,当时他其实自己都不爱喝普洱茶,收购的时候随身带的还是铁观音。但是,他很清楚地知道,从此他必须用心来品尝这道飘香的普洱茶。

继尝苦涩

不爱喝普洱茶的郑炳基对这道普洱茶其实心里早有一定准备,但却不曾料到这茶会如此的苦涩。

这是一个差不多快要倒闭的国有企业,茶农大量流失,茶园满地荒芜。他进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茶厂基地。整顿生产环境。他派人到外地聘请了有经验的茶农。用专车把他们接到普洱县来,帮他们盖好了住房让他们安心在茶园工作;为了有效控制茶叶的农残含量,他还鼓励茶农养猪积蓄农家肥用于茶园施肥。如是种种,郑炳基终于让这些茶园重焕青春。

一年后,他带着这些凝聚着自己无数心血的普洱茶亲自走市场。可是,那时的市场流行的是老茶,对他刚刚出产的新茶,不管质量如何价格多少,任郑炳基磨破嘴皮,就是不买账,甚至连代售都不肯。这让郑炳基的心跌到了谷底。2005年他计划销售80%,留存20%,但最后结果才销售30%N40%,积压整整1400吨普洱茶,整个仓库堆得满满的,也堵住了郑炳基的心。紧接着,经销商解约、员工大量辞职,资金困难,公司陷入困境,郑炳基体验到了那种苦涩的滋味,但他始终坚信,自己会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终品甘甜

皇天不负有心人。随着云南马帮进京,媒体对的三个要素,一是不要发霉的。二是要选大厂的,第三就是不要买价格太贵的茶。文/刘云

道不尽的茶事


在饮品繁多的今天,茶,依然在中国享有特殊地位。中国是茶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制茶、饮茶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也是将茶事深深嵌入自己文化传承的国家之一。

茶之源

古代的典籍中最早出现茶的文字记载是《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这句中的“荼”到底是茶,还是指苦味的野菜现在还有争论,但这先苦后甘的味道,确是茶味之原。《尔雅·释木第十四》中有“槚,苦荼。”东晋著名博物学家郭璞注此书时写道:“树似栀子,冬生叶,可炙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学者们虽然对于槚、茗、荈具体是指哪种类型的茶有不同的见解,但基本认为这里的“荼”即是“茶”。西汉中期,著名的辞赋家王褒写了一篇充满诙谐趣味的《僮约》赋,在这篇赋里,他给家里的僮仆立下了职责范围,当中就有“烹荼尽具”(煮茶及清洗茶具),“武阳买荼”(到武阳买茶)两种工作。可以看到,在西汉,茶叶已经成为士人生活中的一种饮品,当时的饮用方法主要是用煮羹汤的方法,而且茶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商品,可供买卖。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见,古时中国人将茶视为具有神奇解毒功能的食品。中国的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唐代陆羽的《茶经》即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就一股脑儿把这些字都统到“茶”底下了。

如果说唐代以前中国人喝茶的历史还是比较模糊的,到了唐代因着陆羽所撰写的《茶经》,中国人的饮茶进入了有完整的理论与体例的时代。陆羽是个孤儿,自幼生长在寺院之中,长大成人之后,他谢绝了入朝为宦的邀请,行遍半个中国,采茶制茶,品茶觅水,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完成了7000余字的《茶经》。这部书第一次全面记载、论述了茶的起源、产地、效用、生产过程、饮茶器具、饮茶风俗等与茶相关的问题,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与总结,亦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故宋人梅尧臣有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茶之味

唐代人喝茶法已不似汉代直接摘下煮汤了。为了能让茶叶保持更久时间,并去除其中青涩的草味,人们将茶采下后,放到甑釜里蒸一下,然后将蒸过的茶捣碎,再把茶末放到铁范里压实,制成团饼,然后烘焙、封存。如果要饮用的话,需要经过几个步骤:第一步,把茶饼拿到火上烤,按陆羽的理想状态,烤的时候要不停翻茶饼的正反两面,使其受热均匀,看到茶饼有突起时,拿远一点烤,直至茶叶舒卷展开;第二步,将茶饼放凉,掰小块放入碾中磨成粉末,再用筛子筛一遍,将细末留用;第三步,用风炉煮水,水分为三沸,当水出现“鱼目”气泡,微微有声响时,为第一沸,此时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当水泡从釜边像泉涌般上冲时,为第二沸,用勺子从釜里取一瓢水备用,然后用竹夹在茶釜中心顺着一个方向循环搅动,将量好的茶末倒入釜的中心,片刻之后,茶汤如奔涛溅沫烧开,这是第三沸。此时,要将在第二沸时取出的水倒入釜中止沸,培育汤花(陆氏认为汤花是茶汤的精华);第四步,将煮好的茶分置于小杯中饮用,倒出时将汤花分配均匀。可见,要烹煮出一壶好茶不仅需要精致新鲜的原材料,还需要活水、活火以及丰富的经验和十足的耐心。

煮茶既然要花费如此多精力与时间,绝非一般百姓能享受,反倒成了文人雅士的喜好。煮茶也渐渐地被人们添加了许多文化意涵。关于茶在士人中的流行,许多文字将其归功于唐代禅宗的流行,僧人们要坐禅,为了防止打瞌睡,便饮茶提神,后来发展到“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济,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饮茶的习俗与禅宗的结合,在饮茶史上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欲成佛就须发现自己心中的佛性,而要发现佛性,就必须在思想上开悟。开悟有诸多方法与途径,坐禅渐修只是其中一种,更重要的是见性成佛,顿然开悟。如何让弟子们能明心见悟,变成修禅的关键所在,所以,唐宋两代禅学宗师借助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项来启迪子弟。饮茶之道,一直被认为是提神精进的上品,又有繁琐而严格的工序,自然在唐宋时期大当其道。

茶独特的清香与回味,成为禅味的绝佳注脚,受了禅宗文化影响的士人们,在这过程中也将富有禅意的审美方式倾入对茶的品味之中,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大传统”。在陆羽的眼中,这种审美也延伸到茶具。例如他认为茶碗用越州的青瓷比邢州的白瓷要好,首先越瓷如色泽如玉,而邢瓷如银太过耀眼;其次越瓷如冰晶莹剔透,而邢瓷如雪没有通透之感;再次陆羽认为上好的茶汤呈淡黄色,用越瓷装盛能显得茶汤青翠,而用邢瓷装盛则显得茶汤偏红,流于俗气。从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所使用的纯金茶具,到宋代的兔毫盏再到明清盛行的紫砂壶,人们对各种茶具的追求也可看出中国文化在饮茶中的传承。至于茶味,唐诗人卢仝的说法最妙,“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将喝茶的种种好处诸如解渴、破闷、增进灵感、快意、了祛凡尘描写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两腋习习清风生”顿时将饮茶之后超尘脱俗之感点睛道出。苏东坡也有诗云:“仙山灵雨行云湿,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日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将佳茗比作佳人,成为茶诗中一绝作。

茶之道

中国的饮茶之道,一方面由于制茶工艺的进一步发展,由唐宋时期以团茶为主的饮用方法,变成了以散茶为主,在茶叶制作上,由原来的蒸青改为炒青,即将新鲜的茶叶摘下后,采用焙炒的方式脱水留香。这种技术上的转变经历了宋、元、明三代,前后约三四百年的漫长历程;另一方面受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在其发展上进一步跟“百姓日用”结合在一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饮品,更成为一些士人的生活方式。

有论者认为唐宋之后茶道在中国衰落,反倒在日本流传下去,其实不然。日常饮用的茶叶从团茶变成散茶后,饮茶程序减化许多,但人们对茶叶的产地、鲜度、煮茶用水、茶器的追求更加精益求精,士人在品茶时更追求“茶有真香”,品赏茶的本味。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在其《茶谱》序言中更是直言饮茶:“本是林下一家生活,傲物玩世之事,岂白丁可共语哉?”明遗民杜浚,一生清贫,唯嗜茶如命,将饮过的茶叶渣存留下来,每年为其筑坟,还特地写过一篇《茶丘铭》来阐述自己与茶的关系:“吾之于茶也,性命之交也。性也有命,命也有性也……吾好茶不改其度……有绝粮无绝茶也。”将饮茶视为自己生命中至为重要的活动。在《红楼梦》中还可以看到妙玉对饮茶的“执着追求”,被她认为“俗人”的人喝过的茶具要扔掉,喝多过三杯,便是“牛饮”,招待重要的客人,自要用花费许多时间精力收集的雪水来煮茶,更遑论要拿上品好茶来了。

饮茶风气在文人雅士之中广为盛行,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普通百姓饮茶虽不能如文人雅士般追求精致,但从最初的功能来说,茶可清毒解渴,却是日常生活必需之物。因此,民间一直流行煮茶,后来将其他食物与茶同煮,以消除茶的生涩之味。明代的《金瓶梅》第七十二回,写到潘金莲给西门庆泡了一杯茶,“从新用纤手抹盏边水渍,点了一盏浓浓艳艳,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西门庆刚呷了一口,美味香甜,满心欢喜。”这盏茶中除了六安雀舌芽是正儿八经的茶叶之外,竟然加了10种其他辅料。现在蒙古的奶茶、西藏的酥油茶、客家的擂茶均是这种饮茶方式的留存。民间喝茶更直接省便的方式即是拿大杯或大壶泡了。由清至民国,茶馆遍及全国,茶馆里给普通百姓喝的茶即是拿大壶冲泡的,去茶馆喝茶方便实惠,既解了渴,也可到茶馆歇歇,跟南来北往的人聊聊天,吹吹牛。家长里短、各地新闻,甚至古人头脑中的“世界”大势,都在茶馆中聚集、扩散。“泡茶馆”“坐茶馆”这些词语,十分形象地刻画了百姓与茶馆的关系。此类茶馆在今日中国已较少见,但广式茶楼却又兴起,与亲朋好友一起,叫上一壶茶,点上几个点心,就着茶吃下去,可消磨半天时光,与泡茶馆颇有相似之处。

茶之传播

中国茶和茶文化向外传播的历史同样悠久。茶叶一方面与中华文化、佛教相结合,经由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广播海内外,如唐宋时代日本派遣到中国的大量遣唐使,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将饮茶的习惯也带回了日本。之后,日本的饮茶仪俗与禅宗相结合,形成日本茶道;另一方面,伴随着茶叶贸易,中国的茶与茶文化也向欧洲、美洲进行传播。十七世纪中国的饮茶习俗传入英国,并成为宫廷中的“时髦”饮品,英国皇室经常在宫廷中举办茶会,引起社会各阶层效仿。十八世纪时,茶已成为英国人的普遍饮品,之后的英国政府为了能得到更多的茶,想尽办法从中国移植茶树与茶种,学习制茶技术,甚至为了茶叶发动了贸易战争。

今日,饮茶已成风靡世界的一种生活方式,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也都成了他们自己民族的特征。在中国,茶经历数千年的流变,已然成为人们“柴米油”生活的一部分,品茶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深入骨髓,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和文明符号。不同的人在茶中品出了不同的味道,人生百味,尽付一碗茶中。

喜欢勐库冰岛茶的茶商:何培忠


村,他走访了冰岛村的部分茶农,并找到了当地一家茶厂,收购了当地的春茶和毛茶,还制成茶饼,起名“冰岛之光”。

1997年,人们在海拔3000多米的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勐库大雪山原始丛林中发现了12000多亩连片的野生古茶树群落。经专家科考鉴定,勐库野生古茶树树龄在千年以上,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面积最广的古茶树群落。双江野生古茶固然出名,但目前还是无法与栽培型古茶相媲美。比如冰岛茶,虽然价格高得出奇,但还是引来无数茶商的追捧。

何培忠是一名广州茶商,他钟爱冰岛茶,热衷于收藏冰岛茶,并对冰岛茶给予高度评价。

因为喜爱冰岛茶,2005年6月何培忠从广州不远千里来到冰岛茶的故乡——勐库镇冰岛村,他走访了冰岛村的部分茶农,并找到了当地一家茶厂,收购了当地的春茶和毛茶,还制成茶饼,起名“冰岛之光”。

8年过去了,今年春天何培忠再次来到冰岛村,并出席当地举行的一个茶叶拍卖会。当看到有人将220克冰岛茶以2万元的高价收藏后,何培忠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曾经投资100多万元收购的冰岛茶有了极大的升值空间。

何培忠说:“我是2004年到双江,2005年到冰岛,当时的冰岛茶和班章茶相比,班章茶比较霸气,而冰岛茶比较纯和容易入口,后来跟原茶厂进了几吨冰岛茶。现在故地重游,看到这里茶农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他们住的房子,还有他们每棵树上都有一个号码牌子,就知道冰岛茶已经扬名国内外了。”

何培忠介绍: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正宗的冰岛茶具有六个特点:

一是冰岛茶的叶型肥厚、硕大,茶青的颜色一般呈现褐黑色。

二是香气好。冰岛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赞美,香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是生津好。冰岛茶的茶汤入口几秒后,就两颊生津,源源不绝。

四是喉韵好。冰岛茶柔甜的茶汤顺喉而下后,愉悦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久久不散,余韵悠长。

五是从耐泡程度看,冰岛茶连泡20开,依然汤色黄亮,滋味醇浓,没有衰败的迹象,其它品种无法可比。

六是从茶底看,冰岛茶的叶底粗大、饱满、厚实,叶形完整。

何培忠先生这次双江之行,发现这里的冰岛茶每公斤卖到8000元的高价,对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线条装饰在紫砂壶造型中的运用


紫砂陶的装饰线多种多样,如皮带线、凹线、圆线、鳝肚线、碗口线、鲫背线(分单双)、推迭线、飞线(亦称活线)、翻线、云肩线、弄堂线、隐线、侧角线、阴角线、阳角线、方线、盖口线、盖口上翻线、腹线(凸线、凹线、双复线)等20余种,具有代表性的线条则有灯草线、子母线、云肩线、凹凸线以及云水纹、花瓣纹和菱纹等。

线条装饰在我国陶器上的使用可谓源远流长。彩陶纹饰中的线条运用变化万端,主要以它的二维平面形态,如折线、曲线、直线、点线来适应造型的变化。这种蕴涵着主体审美情感及想象力的线条,为中国绘画线条规定了最原始的审美价值取向,并对我国的青铜器、玉器的纹饰乃至其后丰富的工艺美术作品,自然撚也包括紫砂陶的装饰用线,起到开山的作用。紫砂壶的线条装饰,其实是茶壶造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立体线条有灯草线、子母线、云肩线、凹凸线以及云水纹、花瓣纹和菱纹等20余种。这些线纹的运用,既是一种装饰的艺术手段,又起到确保器体质量的作用,可以增强成型时粘接处及边缘部分的应力,也就是增加了实用功能。

这种特征在筋囊器和光货茶壶上表现特别明显,有的线、纹应用于器口、器底和器足,可以增强体的牢固,使造型更趋于安定和稳重,有的是增强造型的韵律和节奏,使之质感完美;有的是导致造型的端庄大方以及各个镶接处牢固;有的是一种以瑜掩瑕的艺术手段;有的则使方形器形的突出部分“匿角藏锋”,气韵潇然。

佛家偈语:茶禅只在个人杯中


茶禅只在个人杯中

茶,味略苦,咖啡也苦,但咖啡可以加糖,茶却不行。以茶待客体现的是种敬重,与其味道关系不大。

太湖的碧螺春、西湖的龙井,乃茶中上品。当地的茶园风光旖旎,宜茶之水遍地,茶具考究,而且喜茶嗜茶歌茶赋茶的文人雅士辈出,茶炊寄附了精致雅韵。西湖四周原本是杭州人吃茶的好所在,如今外地旅游团蜂拥而至,人潮胜过钱塘潮,本地人只好舍近求远,转往茶园附近的茶社吃茶。品茗属于闲情,乡下竹翠风轻,鸟啼泉鸣,尘嚣脱尽,城市茶客便躲开喧嚣,于静谧中嗅茶味之醇香,观茶烟之氤氲,赏茶色之澄明,听灵隐寺钟声之幽微,身心沉浸于闲雅茶乐远比茶坊里茶艺小姐旗袍古筝涤器淋汤近似繁琐的表演更接近禅趣。

从入水茶叶的浮尘、茶色的空明、茶味的苦涩甘润,细细体悟浮生得失、起伏、荣辱,品味人世暂恒、苦乐、炎凉。透过半杯水、几枚叶,洞悉沧海桑田,贯通古今人生,将物质转化为精神,再把精神转化为物质,实现茶与禅巧妙而自然的结合。试问,哪个国度的人具有华人如此深邃的人生智慧呢?

江浙在清幽中体味茶道,华南承继唐宋斗茶遗风,而蜀地享受茶的风气尤为壮观。到过蓉城便知,那里处处有茶肆,无人不喝茶,且不说茶馆,就连戏院、庙观、园林、宅第,大凡能够容纳众人的地方,毫无例外地辟有供几十人、几百人喝茶的场所。不论缙绅名流,还是市井布衣,来者都是茶客,一人一椅一杯,边喝茶,边看报,或摆龙门阵,或欣赏川剧变脸,茶博士持长颈铜壶穿行茶桌之间,边续水边展示其操壶技艺。川民泡在茶里,整日如此,整年如此,终生如此,得茶禅真髓,如同乐山大佛,背山随意而坐,便与天地山河结成一体。见识川人聚而喝茶的大场面,外地人徒生羡慕,不免感叹:“无愧天府之国,蜀人活得好安逸!”

古人说茶有散郁、养生、养气、除病、利礼、表敬、赏味、养身、行道、雅致十德,把喝茶当做与衣食等重的生活要事,继而又擢升为茶文化,直至推崇到禅境。这一切,实在和茶性清醇分不开。时下,有些人撇了茶性,借茶的名分花样翻新,让苦丁茶、菊花茶、大麦茶、苦瓜茶、薄荷茶、竹叶茶、玫瑰茶、橄榄茶、花草茶、美容茶、减肥茶等统统跻身茶林。我以为,内中名为茶实非茶的且不说它,单说在茶中附加佐品的,分明也是背离了茶之真谛,例如三泡台,盖碗里固然有茶叶,更多的是红枣、冰糖、核桃仁、葡萄干、桂圆、枸杞、山楂之类,此茶似乎依附了道教阴阳五行学说,其配伍如中草药方剂般讲究君臣佐使,茶理径直奔了儒学的尊卑礼序,实与禅趣无涉。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关于茶的轶事。在陇东有一个老农烹茶于一个瓜田庵中,三块残砖便是茶灶,上面架着茶罐,柴火燎焰也燎烟,噗噗冒沫的罐子被熏黑,小茶盅质地同样辨不出铜铁瓷陶。老人种的西瓜个大如斗,瓤沙汁甜。路人渴了,任摘,不上秤,随你放三五毛钱。即使没钱,瓜也管饱吃,只要把吐的瓜子留下。这样卖瓜应属罕见了吧!老汉咝溜溜抽着烟袋锅,常对人说道:“谁出门背着井呢?五黄六月,还能眼睁睁看着人渴死不成?”老农在村口煎茶卖瓜,定然比村民见过更多南来北往的过客,大概他年年如此慷慨地贱卖甚至白送西瓜,也许还施舍自己并不宽余的衣食给落难人。也许他父亲,他父亲的父亲,都是这么熬茶,这样做人处世。老汉的茶末非常便宜,煮的却浓酽苦涩,是黎民百姓清苦生活和善良人格再真实不过的写照了。

禅是梵文音译,意译作“静虑”解。就禅而言,茶本身没有贵贱之分,而需要茶客做的仅有两点:一是心静,二是体悟。在烹茶品茗过程中,领悟茶之静,茶之逸,茶之真。吴越茶客徜徉于山水田园,释然于物我两忘的情境,可以说进入了茶禅悟境;天府百姓认定富在今世,乐在眼前,其安逸恬然也算得禅;陇东老农坦然淡泊,得度人时且度人,有隐忍慈悯的宽厚胸怀,也算茶之得味者。只不过他们生存境况不同、体味厚薄有差异罢了。

套一句佛家偈语,便是:茶禅只在个人杯中。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郑培峰】:在父亲的茶事中成长》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