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祭天祀祖是封建中央朝廷虔诚祭祀神灵的大典,所有祭祀用品均有严格规定,并且非常讲究。蒙顶皇茶就是规定用品之一,它采摘的时间、地点、制作均有严格规定,不得造次。蒙山胜景之一皇茶园内的茶,就是当年规定的祭祀用茶。

皇茶园始建于唐代,呈长方形,长7米,宽5米,四周有石栏围护,栏高l.2米。正面有双扇石门,门上横额书“皇茶园”,两侧镌刻着“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对联,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正式命名。园内有仙茶七株,相传为西汉时邑人吴理真(号“甘露大师”)亲手种植。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蒙顶茶开始入贡皇室,“皇茶园”从此名扬神州。皇茶的采摘和制作尤为神圣。旧时,历代名山县地方官,视进贡蒙顶茶为神圣职责。每年冬天,即开始筹集经费,打造盛茶银瓶、锡瓶。次年,春茶萌发之际,知县即选定吉日,沐浴朝服,率吏上山,派采茶僧重12人入“皇茶园”采摘仙茶,笼回智矩寺,隔纸微烘后,拣清洁者360片为正贡,作为皇室祭祀太庙之物。在园外附近茶地采摘的茶叶,先以猛火烘焙,至半蔫取出,置于黄纸上稍晾,令诸僧围坐一张木案,揉成条形,再放置炉上,用微火慢焙至干,精选其中清润光洁者作副贡,供皇帝饮用。余叶复以焙、炒、揉,做成颗子茶,作为陪贡,数不足,采菱角湾茶充之,正贡和副贡,分别装入6个银瓶,陪贡装入18个锡瓶,用上等黄绢封裹,糊上白泥,盖上红印,遣专吏昼夜兼程,披星戴月,送往京城。蒙茶人贡,年年岁岁,从未间断,直至清末。

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斗茶


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般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

宋代是一个极讲究茶道的时代,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可见宋代斗茶之风极盛。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人家,有比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古之斗茶者,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围观者众多,就像今天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两胜。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的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则说明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

斗茶令,即古人在斗茶时的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

茶百戏,又称汤戏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即将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戏可不是寻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是士大夫喜爱与崇尚的一种文化活动。宋代,茶大都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喝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难度较大的茶百戏,流行的范围比较窄,一般只流传于宫廷和士大夫阶层,生活在底层的百

说到斗茶,不能不说茶盏。宋代盛行斗茶,其所用茶具为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其中最为人乐道的是福建的建窑盏,即着名的“建盏”。因其色黑紫,故又名“乌泥建”、“黑建”、“紫建”。建盏中又以兔毫盏最为人称道。兔毫盏釉色黑青,盏底有放射状条纹,银光闪现,异常美观。以此盏点茶,黑白相映,易于观察茶面上的白色泡沫汤花,故名重一时。制作建盏,配方独特,窑变后会现出不同的斑纹和色彩。除釉面呈现兔毫条纹的兔毫盏外,还有鹧鸪斑点、珍珠斑点和日曜斑点的茶盏,这些茶盏分别称为鹧鸪盏、油滴盏和日曜盏,它们最适宜斗茶。黑釉油滴盏我不陌生,我家原来就藏有一件这样的古董,乃殷实的祖上所传。束口,深腹,卷足,盏面有诸多均匀的珍珠斑点。这种茶盏,一旦茶汤入盏,即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芒,为斗茶平添了一份情趣。可惜当年父亲被打成右派,红卫兵抄家时毁坏了,想来令人痛惜。在茶文化的追忆中,每每念及我家的油滴盏,就似乎看到了古人斗茶的影子在晃动。

其实,宋人斗茶之风的兴起,与宋代的贡茶制度密不可分。民间向宫廷贡茶之前,即以斗茶的方式,评定茶叶的品级等次,胜者作为上品进贡。斗茶,分割出来作为一项游戏,当时也只局限于文人雅士之间。元代以后,渐渐推向民间,至晚清复归消歇。

古人斗茶的一些技法如今已难觅踪影,可我国大部分的产茶区,仍能看到古代斗茶的遗风。有的“斗茶”大会上,还会奏起古乐。心随弦动,古乐空灵,茶香袅袅。这种“斗茶”与古代已经有根本的不同,但却反映出了中国茶文化的精深与历史的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茶馆的发展历史


茶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百姓休闲消遣的大众场所,代表着我国传统地文化特色。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名称。而茶馆这个名词,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六朝时期,江南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已有煮茶出卖的店铺。

宋代饮茶之风更盛,自京城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茶坊。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茶馆装饰十分讲究,据《梦梁录》记载:“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种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宋代的茶馆经营也相当灵活,除白天营业外,还设有早茶、夜茶,同时还供应汤水茶点等。

宋代茶馆多称为“茶坊”,也有叫“茶肆”、“茶楼”的。元代时一般茶馆称“茶房”,也有叫“茶坊”、“茶店”的。明清茶馆更为发展,城市乡村,到处都有。“茶馆”的名称明代才出现,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就有关于“茶馆”的记载。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方法的改进,明代城市里的茶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不仅遍布城乡,其数量之多,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据记载,清代北京有茶馆30多家,上海有茶馆60多家。清代的茶馆经营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兼营点心,茶食、烟酒,还有的兼营说书和演唱。北方多见于大鼓书和评书,南方则偏重评话和讲唱兼用的弹词,一直延续到现代。

现在,我国各地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四川人喜爱在茶馆里饮茶的风俗是全国出名的。可以说,四川茶馆甲天下,而成都茶馆又甲四川。成都的公园都有茶馆,一般都设在最佳景点,品茗观景,其乐融融。成都有一种比较高雅的茶馆,名曰文化茶馆。不仅是喝茶品茗之处,也是文化娱乐场所,人们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四川清音、巴山名歌或是京剧清唱。江南,尤其是江、浙、沪一带,茶馆、茶座也相当兴盛。像扬州富春茶社、成都春兰茶社、北京老舍茶馆等,都是闻名国内外的。

中国古代的茶道及饮茶习俗


中华茶文化自古博大精深,中国是茶的发源地,饮茶习俗源远流长。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我们的先祖们饮茶的习俗有事怎样的呢?据史料记载,古人喝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讲究这些其实都是为了一个“品”字。古人非常在意饮茶时的意境。所以古人饮茶有三种收获,得趣、得神、得味。史称“饮茶三得”

一、得趣。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饮茶讲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钠、钾、钙等60多种元素,使水质洁净甘洌,营养丰富;火以木炭为上,火候以状如"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三沸水为好。

二、得神。《神农食经》上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其意思是饮茶能使人精力饱满、兴奋愉悦。饮茶的妙处在于清虚和睦。它崇尚简质恬淡,不迎合世俗的习气,而在于申明"无我"的意识,帮助人们"洗胸中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给人以一个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丽的文化氛围。

三、得味。饮茶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味"字。在我国宋代,人们饮茶有一条法则,谓"新茶、甘泉、器皿干净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二;风流儒雅、心性相同者为三。"这就是说,努力做到茶要"新、香、纯",水要"清、洌、甘",茶具要"小、雅、古",环境要"清、朴、静",才能得其真味,领悟其"清高"之道。它还要求随季节时序的更替而选择搭配茶叶和茶具。

古代的禅宗高僧还将吃茶融入禅修实践中去。便形成了“禅茶一味”的说法。古代高僧之所以将吃茶升华为修行的重要方法,在于禅与茶的本有相似之处。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敛心静坐,沉思静虑,专注一境,从而开发智慧,体悟大道。在长期的坐禅过程中,要求僧人清心寡欲,少食少眠,克服昏沉、散乱、掉举等无明烦恼,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茶正可以起到减少僧人昏沉、散乱、掉举等烦恼的作用。

古代“茶”称呼


茶文字是茶文化的折射

唐代以前的古书中,茶的称呼有多种,有“荼”、“荈”、“槚”、“蔎”、“诧”、“茗”、“葭”、“葭萌”等,其中以“荼”字用得最多,但当时“荼”是一个多义字,“荼”有时是指苦菜,有时是指茶。后来,大概是为了区分苦菜和茶,将指茶的荼字加一个“木”字旁,因此就有了“”。在唐代以前“荼”,是茶的常用文字称呼,读音一般仍读茶(cha)音。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湖南省有个茶陵县,是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于古长沙国置的县称“荼陵县”(因产茶多而名之,“荼”字汉时就音茶)。“葭萌”也是古代茶的称呼,明代杨填《郡国外夷考》称“《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之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可见,在茶陵县之前早已有以茶命名的县城——“葭萌县”。

茶文字的规范,自隋代的一本字典性质的书《广韵》开始,它同时收有“荼”、“茶”字,并说明“茶”是“荼”的俗称,因此唐代开元年间官修《开元文字音义》中就正式收入了“茶”字,专指茶树和茶叶,到陆羽写《茶经》时,就只用《茶》字,而不用“荼”了。

“茗”字在很多古书中,有的是指茶的嫩芽,有的把它指作晚采的茶,即“早采者称茶,晚采者称茗”。但现代语言中,往往将茗作为茶的雅称,似乎“品茗”比“饮茶”更雅致些。

古代“茶”彩礼


由于婚姻事关男女的一生幸福,所以,以大多数男女的父母来说,彩礼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更重视和更多的还是那些消灾佑福的吉祥之物。茶在中国各族的彩礼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点,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有这样一段说明:“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从字面上看,好似只讲茶在婚礼中的意义,与茶叶的列入缔婚彩礼无关。其实,只要稍加分析,还是能够理出茶在婚姻礼仪中的一个发展过程的。

《七修类稿》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一部作品,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彩礼中的茶叶,已非像米、酒一样,只是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列选,而是赋予了封建婚姻中的“从一”意义,从而作为整个婚礼或彩礼的象征而存在了。这就是说,茶在中国古代的婚礼中,经历过日常生活的“一般礼品”和代表整个婚礼、彩礼的“重要礼品”这样两个阶段。作为生活用品的列选,如《封氏闻见记》所载:古人亦饮茶,“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大致最迟不会迟于这本书成书的唐代中期。至于作为首要的彩礼,俗称“女子受聘”,谓之“吃茶”,这极有可能是宋以后的事情。因为,据查考,在唐代以前的婚礼物品中,有反映男尊女卑的东西,但没有要求妇女“从一而终”的礼品。

宋期是中国理学或道学最兴盛的时期。元朝统治者也推崇理学为“国是”,鼓吹“存天理,灭人欲”,所以,要求妇女嫁夫、“从一而终”的道德观,不会是宋朝以前,很可能是南宋和元朝这个阶段,由道学者们倡导出来的。中国古代种茶,如陆羽《茶经》所说:“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由于当时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一般认为茶树不宜移栽,故大多采用茶籽直播种茶。

但是,也如《茶经》所说,中国古人只是认为茶树“植而罕茂”,并不认为茶树不可移植。可是,道学者们为了把“从一”思想也贯穿在婚礼之中,就把当时种茶采取直播的习惯说为“不可移植”,并在众多的婚礼用品中,把茶叶列为必不可少的首要礼物,以致使茶获得象征或代表整个婚礼的含义了。如今中国许多农村仍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等等,即是中国旧时婚礼的遗迹。

古代茶事进程录


一、原始社会

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二、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三、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四、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五、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六、三国(公园220-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七、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八、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九、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十、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着《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十一、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十二、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茶油是皇封御贡的由来


相传元末年间,朱元璋被陈友谅军队追杀到建昌(今江西)的一片油茶林,正在油茶林中采摘的老农见此状况急中生智把朱元璋装扮成采摘油茶果的农夫,幸免一劫。朱元璋深切的称老农为救命“老表”。老表见朱元璋遍体是伤。用茶油帮他涂上。不几天朱元璋就觉得身上的伤口愈合、红肿渐消,于是他高兴的称此油茶果,是“上天赐给大地的人间奇果”。后来他在老表家休养一段时间,便秘又有好转,得知这是每天吃茶油的缘故。从此。朱元璋与茶油结下了不解之缘。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将江西茶油封为“皇宫御膳”用油。

因明朝皇帝对茶油的喜好和重视。各大神医对茶油进行了深究。神医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茶油性偏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肝血亏损,驱虫。益肠胃,明目”又云“茶籽。苦含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疾垢。”后来江西各地均把茶油当作上等贡品进献于朝廷,皇帝大悦,并赐封为“御膳奇果汁,益寿茶延年”!足可显示享用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茶马古道是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


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务,运输的物资以茶叶最为大宗,因此称之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普洱茶运销之路、普洱茶文化传播之路。同时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

西双版纳是云南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普洱茶由西双版纳经茶马古道运销海内外。云南茶马古道主干线有两条:

其中一条是唐代就已开通的一条古道,清代进入繁荣时期,中途分支较多,如从丽江经四川进西藏,从大理经永平博南古道出保山进缅甸,等等。1973年,滇藏公路修通,普洱茶由汽车大量运进西藏。这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西双版纳→思茅(普洱)→景东→大理→丽江→中旬(香格里拉)→德钦→西藏芒康→拉萨。

还有一条是滇南官马大道:西双版纳→思茅(普洱)→墨江→玉溪→昆明→曲靖(或昭通)→出省转运北京。这条茶马古道以运输普洱贡茶为主,全程于清初开通,清末部分中断。官马大道中途也有许多分支,如从元江往东到达石屏(明末以来到西双版纳从事普洱茶生产、经营的多为石屏人),也可再由石屏经蒙自到达越南。20世纪50年代,昆洛公路通车后,滇南官马大道逐渐成为历史遗迹。

云南茶马古道还有多条支线,这些支线与主干线共同构成普洱茶运输网络。其中,以西双版纳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支线主要有:西双版纳→老挝→越南→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越南莱州→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墨江(汇入官马大道);西双版纳→缅甸仰光→东南亚各国;西双版纳→缅甸仰光→印度→锡金→西藏;等等。

在西双版纳境内,清代初期,茶马古道是从倚邦、曼庄、易武等茶山往西经攸乐,再经勐养、普文到思茅。清代中后期,随着七子饼茶生产的繁荣,易武成为茶马古道运输的中心。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普洱府组织西双版纳的茶商及百姓,用大青石铺设了从易武经曼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茶马古道,全长240公里,宽1.2~1.6米不等,方便了普洱茶的运销。

民国时期,随着勐海制茶业的崛起,茶马古道的运输逐渐以勐海为中心,有东南西北四条线路,东线由勐海镇往东经景洪至思茅;南线由勐海镇南下经打洛到达缅甸景栋;西线由勐海镇往西经澜沧、孟连出境到缅句;北线由勐海镇经勐阿、勐往至思茅。其中,东线、北线到达思茅、普洱后。或往西北经景东、大理、丽江到西藏,或继续北上至昆明中转,将普洱茶销往西藏或香港等地;西线、南线到达缅甸后再转销香港及东南亚、南亚各国。1921年还开通了由勐海经缅、印至西藏的马帮、汽车、火车、轮船联运线路。

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的活见证(1)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老乌山

老乌山藤条茶:

云茶古代产业的活见证


第(1)章:藤条茶及老乌山藤条茶概况

澜沧江中游地区有一茶,树形不高、分枝低矮、树幅庞大、分枝极多生长枝极多,而且叶片少枝条长,春天萌发特别漂亮,年久之树形如辫、长如藤、韵如柳,常随风而动随风而舞,是一种“会跳舞的古茶树”。早年各地有藤子茶辫子茶柳条茶等各种各样的称呼,著名茶者詹英佩以藤条茶命名发布,为不引起混淆、现业界就将采用这一系统养护的茶统称为藤条茶。

大藤条茶树

藤条茶,我认为它是云南古代茶农劳动智慧的结晶,是先民们根据云南气候条件、乔木型大叶种茶的植物学特性以及传统普洱晒青毛茶特点,总结出的一套茶树种养采护的管理模式。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茶叶特性的完美结合、是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是古代云茶产业化的巅峰之作、是云茶古代产业化迈向现代产业化的敲门砖。它的发现找到了云茶产业中缺失的那一环,完善了云南从古到今的茶产业链条,云南这世界茶源地,自此完善成型。只有把它放到产业结构中来解读、你才能够发现它的巨大价值;我曾数度撰文叙述赞美它,有者还被奉为业界第一篇讲清楚藤条茶原理的文章。

老乌山藤条茶茶园

建国后,在大农业思维的指导下,云南茶叶大规模与现代丰产茶园理论接轨,云茶传统采养模式被遗弃,在追求量的前提下一片片老茶园被台刈,改造成丰产茶园,同时大面积定植台地茶;到普洱茶再兴之时,原生态与古树茶的价值被挖掘出来,云南茶叶又走向了矫枉过正的另一个极端,茶树越少人工干预越好,最好是不施肥,不修枝叶,让其在大自然的环境里任其生长。但所谓的不干预理论是建立在占有先天的基础上、强调原生态杜绝人为干预古茶树。任何一个生命体都会生老病死,生病了要医、肚子饿了要吃、状态不好了要调整要养护,对其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在茶树已经衰弱时不主动干预和积极养护,排斥一切人为帮助,就知一味索取,这是在教“茶树练法伦功”。更深层次的原因及其自私,就是排他性,就是要强调自己的好。在古树茶紧俏的今天,“过度采摘”就成了行业的一大热词,但正义人士除了指责茶农杀鸡取卵之外也束手无策。藤条茶是背负“疯狂追求产量与过度采摘之典型”的骂名闯入人们的视野的。

藤条茶树修剪

很多专家、学者与游客看到采摘后的藤条茶树,周身无芽,满地是叶,残枝、花果散落一地,非常震惊,认为这是一种杀鸡取卵、掠夺式的采摘行为。而茶农给茶树松土、除草、施肥,也被指责为片面追求产量,会导致茶叶品质严重下降。其实它是云南多少代人的经验总结,是结合茶树的生长特性、普洱茶之原料——传统晒青特性,以及茶区气候特点而总结出的一套采养模式。茶树养得好,产量自然也会提高,这是适度采摘,根本不是什么过度采摘。

老乌山日出

古茶热销而古茶树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增加,所以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古茶树,提高产量增加利润就成了人们竞相探讨的问题。藤条茶、这种云南传统的采养方式又重新走入人们视野;大老乌山茶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藤条茶,老乌山藤条茶又让人们从中得到更多启示。

大老乌山茶区形似叶,为无量山的一支脉,自古为银生辖地。它横跨镇沅县振太镇、按板镇、勐大镇,景谷县小景谷乡、凤山乡等,方圆近百公里。它是典型的低纬度高山气候区,这大区域有相似的植被、土壤及茶树栽培历史,森林植被好,气候温凉,易土壤化的丹霞地貌,所成土壤颗粒性强、通透性好,肥力适中、富含多种矿物质,菌物群落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

从老乌山茶树王“和尚寺大茶树”及苦竹山两棵大茶树来看,当地至少有近千年的茶叶栽培史,而且山上各村各寨都普遍性的采用藤条茶采养法,表明在古代这里的茶业及其繁荣。

老乌山古茶树

澜沧江从无量山边奔腾而过,这留存多处新石器遗址,茶叶的始祖——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千家寨野生茶王就位于附近,这还是《蛮书》中的银生节度故地,在遥远的年代就有“茶出银生”的记载,这还是南诏文化、中原文化与傣族文化大融合之地,开发包容、人们自古重视学习。这里农耕文化发达,众多盐井创造的财富奠定了茶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多条商道分布其间,各路马帮往来于山涧,其地盛产的茶叶与盐巴被驮往四方,繁荣的商品贸易,催生了对茶叶的巨大需求,在古代老乌山的先民们就长期种茶,探索出了一套兼顾产量与养护茶树独特的采养结合方式,它堪称是“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

从世界茶史来看,澜沧江中游地区是茶的发源地又是茶的兴起地还是古代普洱茶最后的再兴之地,它最后再兴于清朝、盛于民国,解放后沦为下关茶厂原料基地。再次复兴于近年,茶叶一直是这里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老乌山藤条茶见证了它的兴衰成败,逢新时代而再现勃勃生机。

老乌山茶山

老乌山遍地好茶,具有色乌润、毫满身,劲足、汤厚、底够之特点。这里多为丹霞地貌,地表“猪肝石”虽被开采利用,但深层烂石密布,茶树根深体壮,能吸能藏,并在长期的生长中与烂石融为一体,顺势而发。所制茶骨风岩韵、老枞香幽,且香沉凝重。存之、香能沉汤、香能入海,品之、味香合一、更为甘爽,淡冲更佳、冷汤尤优。

老乌山茶园星空

我生在野茶王之乡镇沅九甲,父亲是农业工作者,小时候常随他乱跑。镇沅境内澜沧江边,有个嘎哩古渡口,其旁边有个秀山农场,常随父去,发现对岸昔归的茶,长得与九甲的不一样,很是不同。问父,家父回答感兴趣就去自己探寻。在制太和时,我发现太和谷及老乌山宝仓山,山山是此茶、树树用此法,便有意识地寻访。到普洱茶再兴之时,我贩老乌山茶于异地,客说我茶梗太多、不好、惨败收场,痛彻心扉之后我决心弄明白它。2005年开始我在太和谷老乌山宝仓山昔归等茶山系统性考察,开始我也认为它是种茶树品种,但老乌山丰富的茶资源让我有条件进行各种推演、深入调查后得出:它是种管养模式,是套种采养护方法,是一个系统积年累月在茶树上的外在表现,并非茶种原因所致。后我又走了众多藤条茶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藤条茶理论体系,纵观老乌山及其他发现如下特点:

藤条茶树

一、所有的藤条茶区自有特色又不尽相同,说明人们虽然都种茶,但对茶的认识不尽相同,说明他们对藤条茶原理理解成度应用成度不同,说明藤条茶有一个漫长发展演化的过程,而老乌山藤条茶有其他茶区所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高度,说明它专业化程度极高。

二、老乌山虽有无数藤条茶,但那些超大型的古茶树并没有藤条茶原理的基本应用,说明藤条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随着发展而产生的。从而也否定了藤条茶是一个茶种的观点,得出它是一种管养模式的结论。我个人认为它是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交流的时代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最早应该源起于明朝。

三、各藤条茶区内的茶树外观性状相似度极高、一致性极好,说明他们的茶树品种都经过长期选育提纯的,说明已经有明显的目标追求、有强烈的目的性,是高度产业化的特征。说明在缺乏大交流的外部条件下,各区都对自己的茶进行了发展总结。

老乌山茶农

四、各藤条茶内有极高的一致性但不同茶区又各有特性,这是在那未能大交流的条件下形成的共识形成的共性,充分说明它是普洱茶发展到一定时代的必然,是普洱茶商品化的必然要求。

五、茶林间作、茶人为伴、茶寨相邻、茶农共生、山山遍茶,说明茶在这一区域的普遍性、在小农经济时代的不可或缺性、在老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六、大老乌山茶区周围无数的盐井,为老乌山茶的种植开发引进了技术人才、盐的贩运为老乌山大茶区奠定了交通基础,盐业的收入为老乌山茶业的发展积累了财富,为老乌山茶商业化奠定了基础。说明各大茶区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老乌山生态茶园

七、大老乌山丹霞地貌、易土壤化岩石,独特的“骨风岩韵老枞凝香”,成就了老乌山在普洱茶中的江湖地位。泛大藤条茶区,山山有其特色说明各大茶区种都对种茶环境进行了一定的比较选择。

八、这一系统原理都应用于普洱茶应用于云南大叶种茶,说明它是有针对性地、是针对云南大叶种茶树的植物学特性而总结的、说明它是云南先民茶叶种子经验的积累总结;虽然有资料显示外地也有类似情况,但最终没有发展或遗存,说明:其一、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最终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消亡。其二:它对中小叶种茶的发展并没有太大指导意义,由此甚至还可以推测就它是从云南发展传播而出的。

九、藤条茶大都处于高寒山区或亚热带温带季风区、这些区域最大特点就是季节变化明显、春旱严重,说明它是结合当地气候特征而总结得。

老乌山晨雾

十、老乌山人人识此法、从小耳闻目染、代代口头相授,无师而自通、无法而得法,并总结一套富含古代哲学思想的理论,说明这一系统在那的普遍性、说明老乌山人对茶的相融性极高、已由对物的认识到理的领悟到禅的参透,由物的享受上升到礼的追求。

十一、云南大叶种茶是多年生木本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植物,它的叶片会在高温干旱的春夏自然脱落。在采摘春茶后,它的老叶已经完成其使命而将逐渐脱落。但自然状态下的脱落无序,这就会造成下一茬芽萌发的不一致,就要人为的在采春茶时顺带采除多余的老叶,人为的使老叶一次性整体脱落、刺激茶树多分泌生长激素,让茶树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就能诱导下一茬芽的整齐萌发。春采后人们看到树上光秃一遍、满地残枝落叶,一幅残败景象,而误认它为是掠夺性采摘,其实它是在采养结合促进茶树稳产高产年年顺产,是为了更多的产出。

十二、藤条茶是普洱茶发展的必然。开始我以为藤条茶是某时某刻某人某地的独创,应该有发源地核心区扩展区,应该有明确的传播途径传播路线,用“一源论”来分析。走遍众山之后、特别是理解了普洱茶特性之后,我才认识到它应该是江湖后的大统、是普洱茶高度发展之后所形成的普遍性共识,它应该是在那一个时代下人们对事物的共同性认识。它绝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后的经验总结,是集体智慧、而且是那个时代下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思路一转、用“多源论”看待事物,一通百通一顺百顺,对于各型各色的茶山我都能解读、都能得出恰当的认识。

藤条茶修剪

十三、藤条茶是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与云南茶文化深度融合的产物。藤条茶这一系统在中原在古代的果蔬学中就被广泛应用,先进的农耕文化传入云南,与云茶人交流融合、促进了云茶的发展,从明朝后期云茶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这一时期就有了藤条茶雏形。到清朝改土归流时期云茶古代产业化已经高度成熟,藤条茶体系至此系统成型。

十四、我长在乡下,受父亲影响而关注农事,迫于生计而事茶,因妻而太和甜茶,我偶然在哀牢山苦聪人的懒人茶中发掘了“冷水泡茶”,在无量山系众多的“小叶子古茶树”中推定出了传说中的“武侯遗种”,从一幅对联中复制出了“太和甜茶”,又从太和甜茶中得出了云南有自己的“传统红茶”、晒出来的红茶、一种可以长期储存的红茶,我绝不会只探讨到这茶比那茶好喝,这树比那树漂亮,也不会“它是一个系统积年累月在茶树上的外在体现”而停滞不前,我最终发现了它的根本价值:藤条茶。它是云茶古代产业化的巅峰之作,是云茶迈向现代产业化的敲门砖,是云茶产业链中最后缺失的那一环。我们无数人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云茶,有部分已经论述到古代产业文明、但更多的确是原始文明、原生态文明,这些都不足以详实证明云茶古代产业化的辉煌,而藤条茶与现代茶之间是“理的传承、术的改变”,它与现代茶之间仅仅只差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它已经总结出许多与大农业时代共通的理念。科学技术的发展、认识的提高,云茶古代产业化与现代产业化之间仅隔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本文作者与大藤条茶树合影

民国年间1930年左右,云茶开始步入现代产业化,传承了理念遗弃了技术,大大促进了发展。今天在量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人们又向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向传统借鉴学习,藤条茶这云茶产业化的产物,又重回视野。

陪你穿越到古代,看茶具的发展演变


我国茶具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体现了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技术水平和人们审美观点。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小编整理了自隋朝起至清朝历代的茶具典故,爱茶的你,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共用一具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这种器具是陶制的缶,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西晋(公元265-316年)左思(约公元250-约305年)的《娇女诗》,其内有"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这"鼎"当属茶具,说明我国在隋唐以前,汉代以后,尽管已有出土的专用茶具出现,但食具和包括茶具、酒具在内的饮具之间,区分也并不十分严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是共用的。

唐朝——茶具史巅峰

由于唐时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更加讲究饮茶情趣,因此,茶具件件高雅精致,不但富含欣赏价值,且有很高的艺术性。时至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注意因茶择具,这在唐·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有详尽记述。更有灰承、炭挝、夹、纸囊、碾、罗合、水方等多达28种泡茶器具,从生碳、煎茶、拂尘、量茶、倒茶、洗茶等器具应有尽有,每一个步骤的尽显玄机。

宋代——点茶饮法

宋代的饮茶方法与唐代相比,已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是唐人用煎茶法饮茶逐渐为宋人摒弃,点茶法成了当时的主要方法。

到了南宋,用点茶法饮茶更是大行其道。但宋人饮茶之法,无论是前期的煎茶法与点茶法并存,还是后期的以点茶法为主,其法都来自唐代,因此,饮茶器具与唐代相比大致一样,只是煎茶的,已逐渐为点茶的瓶所替代。北宋蔡襄在他的《茶录》中,专门写了"论茶器",说到当时茶器有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

元代——承前启后

元代统治中国不足百年,在茶文化发展史上,虽然找不到一本茶事专著,但仍可以从诗词、书画中找到一些有关茶具的踪影。可以说,元代茶文化的发展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过度时期。

除了传承宋代的点茶法饮茶之外,更第一次出现了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的方式。

明代——小茶壶问世

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明代茶具虽然简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比唐、宋时又有大的进展。特别表现在饮茶器具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出现了小茶壶,二是茶盏的形和色有了大的变化。

明代有创新的茶具当推小茶壶,有改进的是茶盏,它们都由陶或瓷烧制而成。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

清代——红茶首次出现

清代,茶类有了很大的发展,除绿茶外,又出现了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黄茶,形成了六大茶类。但这些茶的形状仍属条形散茶。所以,无论哪种茶类,饮用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冲泡法。在这种情况下,清代的茶具无论是种类和形式,基本上没有突破明人的规范。

从古代到现代,茶饮流传至今已然发展成为一种固定形态的文化,茶具使用的变迁与茶叶的更新更成为中国茶文化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当你手中持茶具亲自泡一杯香茶时,也许历史的延年流转就正从指尖缓缓流过。

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的活见证(2)情衷老乌山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老乌山藤条茶:

云茶古代产业的活见证


第(2)章:情衷老乌山

大老乌山茶区位于太和谷东侧,与西侧的宝仓山相应,这个区域从古到今都是茶叶的主产区。它逶迤绵亘,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为典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而茶叶作为一种依地理与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灵性之物,就栖息于此。它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家,也是普洱市著名古茶山之一。

采摘藤条茶

元破大理国后、统一大西南,大量外来移民涌入,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老乌山在元、明、清各朝代都有各种外乡人来到深山,与当地少数民族一起和睦相处,开荒植茶数年,茶园面积大、古树多、相对集中成片、交通不便,有的茶园直到现今也藏在深山人未识。

随着茶叶的增多,老乌山声名远扬,成为地方名茶。历史上镇沅按板、振太等地盛产食盐,盐、茶是当地的主要特产,人们纷纷到此从业经商、众人涌入,山里就形成固定赶集的山街,马帮也自然成为这里的主角。

老乌山藤条大茶树

佛教在这里建寺布道,如大石寺、和尚寺等。从大石寺过老乌山到抱母井、通威远厅、达普洱府。沿途周边土地肥沃、地势平缓、村寨较多、皆种有茶,现存较出名的有“苦竹山”寨的古茶园。道家也相中此地,到此传道立冠。周边的文立、海子等茶多,找一个区位好的地方,久易成集、定期为街,易马置茶、深山有市,吸引众邦。

和尚寺是老乌山最高峰,这近可达大井、小井、按板井,远上银生城或翻哀牢山“金山丫口”上官道进京。和尚寺旁有一高山湖泊叫波啰坝,湖阔水清、游鱼成群,湖边草甸遍山、谷幽林静。趁山花烂漫的农历四月十六,在此开湖捕鱼、制换新物、结识新人、聚众狂欢,称“鳌鱼节”或“鳌光会”,是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情人节”,是老乌山里一年一度的盛典。

姿态婀娜的藤条茶树

老乌山自古产茶,众人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茶的品种,促进了茶业的发展,整个山“寨与茶为邻、人与茶为伴,山山有寨、林中遍茶”;有一茶种深得和尚所爱,并开园种植,因其不同,被传为“老和尚茶”。

老乌山更因为“一山容两派,两道共长生”而被传扬。老乌山野茶遍山、茶花满谷、茶绕山寨。这里的茶有的叶大如掌,有的叶细及指;有的树直高壮,有的枝繁叶茂、篷及庭院;有的色深似蓝、有的色浅如翠。

老乌山从唐朝便开始人工栽培茶叶,迄今已有一千年多的历史。在老乌山上生长着三株很古老的茶树,为目前在镇沅县境内发现的最高、最大、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极可能还是澜沧江东岸人工栽培的最大古茶树。

它有根部围径达2.68米,茶树高达10.6米多,树冠幅度7.3米×8.7米,在离地1米多的地方有一级分枝6枝,分枝的枝干径超过30厘米(2005年测的数据),是当地现存最大树,人称“茶神树”;每年茶山上人们还定期举行祭典,对其顶礼膜拜,以示尊崇。

老乌山乡村风景

“老乌山茶树王”还有一个有趣而又真实的故事。在大集体年代,大茶树生长在一罗姓的自留地里,生产队定要他家每年交干茶15公斤。

多年后,罗姓茶地的主人觉得不划算,让与他人,就形成地为一家,茶树为另一家的怪象。“老乌山茶树王”树高体壮、叶茂蔽荫,影响农作物生长。一年老罗攀上大茶树砍茶枝,跌落成伤,村民都说:“茶神树、要祭拜,只能采、不能砍”。

几年前茶叶价格起来,为了方便管理,罗家用几十棵古茶树换回来这棵“茶神树”,但茶树的干茶从过去每年能采20多斤,现在只有10公斤左右,仍是老罗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今每年开摘茶叶前,村里人都要去祭拜一番。

“老和尚”大茶树

宝仓山大茶树

早年发掘太和甜茶时就数度拜山,其中之种种让我疑惑不解。2005年、我等几位爱茶人专门请著名茶叶专家肖时英老师进行了系统性考察。老先生一路走走停停,东看看西望望,兴致极高。当老先生看到“老乌山茶树王”时呆住了。大家都不出声,看老先生移步观树,看看摸摸,摸摸看看,一声不出。

许久,老先生才让人上树采花、果、叶。一小伙健步上树,意外之事再次发生,小伙险些跌落,大家都认为茶神发怒。见此情此景,老先生解释说:“山里湿度大、水气高,再加之树体寄生植物太多,使树内小环境的湿度增大,此树又分枝少、杆直立,使得滑上加滑、易跌落,并非茶神作怪。”

之后老先生又讲,茶果满枝,而顶芽不长,是茶树之衰象,是没管养采好的结果。后来茶树主人在老先生的指点下,合理保护,几年后老树发新芽,再现勃勃生机。

太和甜茶传习所

一行下来老先生多多感叹,叹老乌山茶种之丰富,感茶文化之渊源。大家备受鼓舞,后又发现“许家箐”大茶树、尖山“陪嫁老茶树”、“河头藤子茶王”。“老和尚”茶也被命为“老乌紫茶”,掀起了一股寻访老乌之风,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我妻段氏家族久居于此,并在长年茶事之中制出一低苦涩、香甜滑的茶,后被传为“太和甜茶”。再制太和时踏遍青山,情衷于此。

中国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就不太合适,不能长期大量饮用。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

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的活见证(3)传统种植成就了普洱古茶树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本文作者查看藤条大茶树

老乌山藤条茶:

云茶古代产业的活见证


第(3)章:传统种植成就了普洱古茶树

古树茶是普洱茶复兴的中流砥柱。很多书有此类介绍,开启了我对古树茶的探求之路。再制太和甜茶时常听老辈讲“人茶相通、闻香识茶、品茗知人”。我把茶比人,用人生来解读茶树。

云南大叶种茶属乔木型茶树,自然状态下树形高大粗壮、主杆突出分枝较少、树势伸展开张、叶大芽肥叶间距长,生命力强,千年之树依旧生机勃勃,为众人之所求。认识古树茶就得先认识古茶树。

古茶树并非云南独有,普洱独存,只是社会发展太快,人为的加快了它的消亡速度,人们发现其价值之时已所剩无几。寻之,云南还有,普洱独优。且多遗边、少、老的深山古寨;现存的古茶树大多分布于滇西南海拔1800米左右山区。这里温差虽大,但季节变化不明显,特别是空气湿度及土壤水分相对变化不大,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古茶得以大量存活。还有地偏路远难行人少之地、古道老渡旁,也有留存,如今之名茶昔归。

老乌山茶区

古树犹如而立之人,必有其优。探之,古茶犹如坚持不懈的有准备之人,其性为:根深能吸,体壮能存,蓄势待发;我将从这诠释古茶树。

一、根深能吸,探及本质

乔木型树种的一般原理,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根深能及其不及、吸其不及,自养份全面充足,根吸收土壤之中的水份、营养、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根植土壤不同,所获不同、所得不同。着重谈谈土壤与水分。

1.土壤

植物学一般范畴的土壤简单分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及土壤母质等。表层土壤经亿万年的理化作用,非常适合作物生长,不同成因下的表层土壤厚度不一。深层土壤通常指土壤母质分化形成的,埋于深层、少经理化作用的土壤。土壤母质是指形成土壤的岩石等各类物质。

不同的土壤母质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土壤特性不同,生长在不同土壤中的古茶也因此不同。有性繁殖,高大粗壮的古茶不但吸收表土壤中的各种养份物质,还深入土壤深层吸收丰富的矿物质,有的还穿透深层土壤,直接吸收母质中的各种微量元素。所以古茶大树吸收自比小茶要丰富得多,所得更多。种植年代不够的有性繁殖的茶树,树不够高不够大根不够深,自不能很好的吸收矿物质微量元素。现代茶园高密度无性系繁育种植的台地茶,无主根,穿透能力不强,很难触及深层土壤。即便是年久之后,部分支撑根能触及,效果也不甚理想。加之土壤供给相当有限,更是不佳。

土壤类型复杂,成因繁多,内涵丰富,与茶的关系远比所讲复杂得多,在此不展开。它好比人的主食,吃的不同长得不同结果不同。而矿物质、微量元素就好比各种各样的调料,成就了不同的风味特色。这种由于所处地域不同、根植不同、吸收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物质,所具有代表性的香,俗称为“地域香”;古人早注意到这一现象,并指出茶的生者、适者、上者之地。

老乌山藤条茶树

2.水分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随水而动。水分不但参与物质的合成,养分的运输,还参与植物的蒸腾作用;空气中的水份及土壤含水量,保证了茶树存活成长,历经百年而不衰。古茶树多的滇西南山河交错,垂直气候特征明显,印度洋暖湿气流顺河而入,随山而升,河谷及迎风面水气充足,降雨丰富,而进入云贵高原印度洋气流多以含水少。

海拔1800米左右的山区,土壤水份及空气湿度相对稳定,年季节变化有规可循,多少代的茶树遗传生长已适应了它的变化,适应了环境,适应了水份变化,形成一套相应的生长规律。这些年全球气候的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促使气流更加紊乱,极端气候更加明显。改变原有的规律,影响到各类作物的生长。特别是09年开始云南连续几年的干旱,使土壤深层失水严重,又得不到补充,严重影响到古茶树的生长。一个生物连生命所需之水都不够,连命都保不住又何谈产出何谈品质。这也是这些年古树茶的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老乌山晨雾

二、体壮能存,肚大能容

通过树根吸收、制作、合成的各种营养物质被水运送到茶树各部储存待用,并在储存过程中又融合了茶树体的木质本味,形成了不同的香型,输送到各生长部分,而蓄势待发。

不同的茶种品种,由于遗传不同物质而产生的、与生俱来的香,被称为“品种香”。茶树由于年龄的成长、树体的壮大、木质化程度的增加、岁月的沉积,所含物质又融入木质本味,形成不同的带有木头味的香,俗称为“老树香”(老枞香)。樟香、檀香、枯木香等,都属这一类型。品种香、地域香、老枞香,进一步融合形成古树韵,让人一闻一品就知何为古茶。

不同茶树品种的木本味自有别。地域香的形成也与土壤、肥力、水分含量、微生物群落极其相关。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所含的营养物质极其不同,形成的地域香有所不同。树龄不同、木质化不同、树体不同而形成的老枞香也不同。不同地域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茶树风格不同,长势也不尽相同……这各种各样的物质,随着成长大量积存。又在树体内深度融合,随岁月沉淀,而更显风格。

05年认识广东茶人林老先生,他告诉我“砍头断树之古茶不能要”。我百思不得其解,经历之后才明白:“体大能容、肚大能容”。

老乌山层峦叠嶂

三、蓄势待发、顺势而为

植物都有自身的生长规律,茶也如此。它随着一年的四季转换完成了生命的一次繁衍,只是茶为叶用植物,人们刻意去弱化它春华秋实的现象,而寻求它四季枝繁叶茂。但它不可能逃离自然规律,在长期的生长中被驯化分为:春醒萌发、夏秋持续、冬眠蓄势三个阶段。

在现代茶园里,人们为追求产量,通过各种手段的积极主动补肥、补水、打药、用激素等使它萌发齐整,持续长久,而休眠减缩。但这是催出来的、是人为灌输的,并不是土地本身的承载能力,并非茶树的自身制造;茶树已轮为的工具,按人们的意志生长发展,完全背离了生命本质,失去生命的意义。

老乌山茶农

低海拔低纬度的茶生长环境好,阳光充足,水分充足微生物繁盛,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得到快速的补充,使它生长期特长,休眠期特短,千年之树也枝繁叶茂。它无需积累太多,自有供给,而且是富足的供给。加之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再加充足的光照,让它合成了众多的芳香型物质。但由于休眠期短,未能充分与茶树木本香融合或融合度不够高,未能产生沉香悠长的古茶,而是形成鲜爽为主的香,如兰香、梅香、百花香、苹果香等等。

高海拔高寒山区的茶树,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春醒晚、夏秋短、冬来早,休眠长、春发齐、秋收快,使体内物质积存丰富,融合度增加,随着春天气温的上升,茶树的苏醒,蒸腾作用的旺盛,而随春芽一起萌发,使得含有高蛋白多种氨基酸的新芽,融合地域香、老枞香、茶本香,而形成各具风格、更加悠长持久、提神醒脑、沁人心脾的古茶韵。海拔过高、环境过于恶劣,茶树所有的一切都用于生长,用于繁殖,用于保命,不会有好的产生,也不会有产量,所以高山云雾出好茶也并非是越高越好,而是一个相对范围。太高,适得其反。

本文作者与老乌山茶树王合影

百年之古茶历经风雨伤痕满身,少了青涩多了厚重,少了冲动多了醇和,没了张狂多了忍耐,兼蓄并举内敛持久,等待时机顺势而为。追求表现,不探本质,错判时局,误跟形势毁其一生;高山之茶最怕“倒春寒”,即将萌发突遇寒流,自芽而下周身被蔫,变色干枯伤及树本……小树、自难抵御。古茶、修枝弃叶,可待来春。

普洱古树茶成为当今之主流,此潮还将长存,但古茶树短期内不会倍增,如何持续开发利用、传承保护,如何逐步培养新生代古茶树就成了当务之急。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中国古代皇茶祭天祀祖》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