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说起如何饮茶好像所有爱茶之人都再了解不过,风俗也略知一二,下面给介绍一下汉族的饮茶方式与风俗

汉族的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和喝茶之分。大致说来,重在意境,以鉴别香气、滋味,欣赏茶姿、茶汤,观察茶色、茶形为目的,自娱自乐,谓之品茶。凡品茶者,得以细啜缓咽,注重精神享受。倘在劳动之际,汗流夹背,或炎夏暑热,以清凉、消暑、解渴为目的,手捧大碗急饮者;或不断冲泡,连饮带咽者,谓之喝茶。

不过,汉族饮茶,虽然方式有别,目的不同,但大多推崇清饮,其方法就是将茶直接用滚开水冲泡,无须在茶汤中加入姜、椒、盐、糖之类佐料,属纯茶原汁本味饮法,认为清饮能保持茶的“纯粹”,体现茶的“本色”。而最有汉族饮茶“纯粹”,体现茶的“本色”。而最有汉族饮茶代表性的,则要数品龙井、啜乌龙、吃盖碗茶、泡九道茶和喝大碗茶了。

文士茶是早年流行于江西婺源文人学士中的传统茶俗,也是用盖碗品饮,盖碗又称“三才碗”,代表天、地、人的和谐。文士茶讲究饮茶人士之文雅、饮茶环境之清雅、饮茶器具之高雅,追求汤色清、气韵清、心境清以达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汉族饮茶风俗中,除了广东福建等地的工夫茶以外,讲究一些的一般是用盖碗来泡茶。许多地方都有用盖碗泡茶的习惯,但以四川最有代表性。不但茶馆里用盖碗,普通家庭里也喜欢用盖碗。盖碗是三件套,盖,碗,托。用盖碗泡茶确实既方便有实用,既可揭盖闻香,又能观赏茶汤。能趁热喝,还不烫手。早在唐代就有了带托的茶盏了,据说是唐代府尹崔宁的女儿发明创造的,她嫌端茶盏时烫手,就想了个办法,把蜡烛烤软,上面放个小碟子,就成了盏托,不烫手了,传到工匠那里,就制成了带托的茶盏了。四川的茶博士用盖碗沏茶成了一门技术,甚至是绝技。长嘴大铜壶,青花瓷盖碗,茶托茶碗一串串从茶博士的手里飞出去令人眼花缭乱,却都能准确地落在客人的桌前。茶博士离得很远冲茶,如同蜻蜓点水,有的还能做出花样动作高难度动作。

cy260.COm小编推荐

茶礼有缘 汉族饮茶礼仪


茶礼有缘,古已有之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汗青,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怪异的吃茶喝茶风尚。我国吃茶喝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礼有缘,古已有之。

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此刻,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勾当,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持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各种以茶代礼的风尚。南宋国都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尚,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暗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成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

所以,民间男女订亲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亲时的下茶,成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典礼。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此刻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张源《茶录》“汤辨”条载:“汤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日形辨,二日声辨,三日气辨。

在泡行茶过程中,身体保持良好的姿态,头要正、肩要平,动作过程中眼神与动作要和谐自然,在泡茶过程中要沉肩、垂肘、提腕,要用手腕的起伏带动手的动作,切忌肘部高高抬起。

闽南的饮茶风俗


福建盛产茶,福建人对茶自然情有独钟。闽南民间有“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闽北山民也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在许多地方,人们均有早晚饮茶的习惯,对茶的依恋几乎到了迷醉的地步。

大抵上,闽南人嗜乌龙茶,福州人好花茶,闽北人喝乌龙茶和绿茶,闽东人则饮绿茶。因此,八闽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茶文化。福建人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各个程序均备极考究。唐、宋时兴的“斗茶”遗风在各地仍历历可寻。其中以闽南人的“茶道”和客家人的“擂茶”最见功夫。福建人种茶、饮茶已有千余年历史。宋代始,武夷山茶即已蜚声域内。宋代,武夷山建立御茶园。从明代开始,泉州府所产乌龙茶也成为贡茶。明正德年间,仅南靖一地,年贡茶叶76斤。清代以来,随着茶叶转输入欧洲,福建茶叶更名扬海外,英国人尤嗜闽茶,在英国诗人拜伦和爱德华·扬的诗行中均出现“武夷茶”的名字。据茶叶专家考证,欧洲人的“茶”字读音与闽南方言茶的发音有直接的俗缘关系。

闽南人饮茶讲究“水、火、茶具”三要素。闽南人认为,茶具越用越珍贵,长年泡茶之壶,壶内“结牙”(即茶垢),老辈人说“结牙茶壶”即使不放茶叶也能泡出茶香。水以泉水为佳,民间有“山泉泡茶碗碗甜”之说。火则以炭火为主,烧水至“三沸”再置于“盖瓯”中冲泡。人们喝茶“功夫”之细,与清代并无二致。

闽南一带,客来无茶等于失礼。泡茶时,先将壶水烧沸,然后将小茶壶及口不盈寸的小茶杯烫热。冲泡时,壶口距茶壶约1尺余,斟茶时手却放得很低,称之为“高冲低斟”。这温壶、烧壶、运壶、斟茶的规程一气呵成,自成妙境。所砌之茶,水色金黄,清香扑鼻,回味甘醇。尤其是那斟茶,几个茶杯相挨,要来回斟至七八分,谓之“关公巡城”,最后几滴浓茶,也要分滴各杯,称“韩信点兵”。主人给谁添茶,谁便要以右手中指、食指三叩桌面。据说当年乾隆帝微服出访,为大臣斟茶。大臣诚惶诚恐,用两指三叩桌面,以示两脚跪地三叩头。相因成习,遂成了闽南及广东潮汕一带茶俗之一。这一习俗在泉州最明显。

侗族的饮茶风俗


侗家没有品茗的习惯,却有常年吃油茶的习俗。只要去过侗乡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爽口、填饥解渴、脆甜味浓、别具风味的"煮油茶"。

清明前后,风和日暖,草发清香,茶抽嫩芽,正是采摘春茶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柳江畔、苗岭山旁的侗家姑娘都会背上口袋,三五成群,一边唱着山歌,一边把采下尖嫩细小的茶叶放入袋内;有时兴起,还会随手摘取一片树叶放入口中,吹奏侗歌曲调。那悠扬的歌声和婉转的曲调,随风荡漾在山坡上空,给人一种浪漫、抒情的感受。

侗家所采的茶,有采自栽培的茶树,也有采自山上自生的野茶树,品种繁多,如粗茶、细茶、大叶红果茶、节骨茶、刺茶、苦茶、甜茶、八担紫叶茶等。采摘的茶叶,先用开水略烫一下,使其柔软,然后把它塞入蒸糯米饭用的木甑内,用手压紧,约一寸厚时就可隔着一层丝瓜布,再继续煮,自然粘合,取出晒干或晾干,所形成的像盘子一样的茶饼,就成了侗家常年储备的煮油茶佐料了。

煮油茶侗语叫记协,一般每天吃两次。第一次是清晨出工前,第二次是下午收工后,连同正餐共四顿。农忙之时,常常送到工地上去吃。侗家人非常好客,如遇客人到家,随到随以油茶相敬。煮油茶由家中主妇操作。四方形的火炕上,架着一口铁锅,待锅里的茶油滚滚,将晒干的糯米饭粒(有的地方叫阴米)放入锅内,立即撑腰膨胀,形状如金球。米花炸好,又炸黄豆或花生。然后往锅内放入一把籼米,炸焦时从茶饼上撕下茶叶一起炒拌片刻,闻到香味,立即冲入冷水滚开一阵,再用自制的竹篾漏勺过滤,味浓的油茶水即成。这时候,主人视在座人数往矮桌上摆碗筷,每个碗里放入一勺油炸米和一撮黄豆或花生,冲半瓢油茶水,连同筷子一并递给客人,说:请吃茶,但第一碗必须首先递给在座的长者,或上宾,以表敬意。客人吃完后,将空碗递还主人,主人依次摆在桌上。吃油茶的人即使有十个八个,主人绝对不会把茶碗递错,因为主人在桌上排列空碗时,心中是有数的。

第二次往碗里加入切成小片的糍粑、糯饭、籼饭、熟红苕等食物,面上放米花、黄豆、泡入茶水后,依次又递给每个客人,再次说:请吃茶,如此三番五次。客人如果吃饭了,就连同碗筷递还主人,或放在桌上,表示不吃了。主人客气,劝你再吃一碗时,你就说:我只吃一点茶了!那末,主人就只在你的碗里放些米花和黄豆。侗家的这种吃油茶礼俗,即文明,又礼貌。

这种煮油茶,吃在嘴里,甜香酥脆,喝入肚内填饥解渴,还可治疗轻微的感冒、泻肚等疾病,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是侗家必不可少的常年饮料。

荷兰的饮茶方式


提起西方人饮茶,人们自然会联想起世界的茶消费王国——英国。其实,最初将茶传到欧洲的,是荷兰商船。

远在17世纪初期,荷兰商人就凭借航海的优势,从澳门装运到中国的绿茶到爪哇,再转运到欧洲。刚开始,由于供需失衡,茶价非常昂贵,一般人喝不起,仅是宫廷贵族和豪门、世家作为养生和社交礼仪的奢侈品。

人们以喝茶来炫耀风雅,争奇斗富,于是,很快的风行了整个上层社会。一些富裕的家庭主妇,都以家中备有别致的茶室、珍贵的和精美的茶具而自豪。在富有的家庭,如果客人来,主人会迎至茶室,用至重的礼节接待。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马上会打开漂亮精致的茶盒,取出各种茶,拿到每一位客人面前,任凭他们挑选自己爱好的茶,放进瓷制的小中冲泡,每人一杯。早期的荷兰人饮茶时不用杯子,而用碟子。当沏好以后,客人自己将茶汤倒入到碟子里,喝时必须发出“啧啧”的声响,表示对女主人的赞美。

随着人们追求喝茶的情趣、口腹享受等欲望的增长,饮茶之风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有一些贵妇人,迷恋喝茶,终日陶醉在饮茶的社交活动中,甚至弃家不顾,引起人们的侧目。在18世纪初上演的喜剧《迷贵妇人》,就是对当时饮茶风尚的生动写照。这出戏更加助长了欧洲各国人民的饮茶风气。

到17世纪下半期,输入量骤增,价逐渐平抑,加上文人、雅士们对茶的歌颂、赞美,于是饮茶之风普及整个社会,人们还敦促商人,上书巴达维亚总督,将茶的输入纳入正常的贸易渠道。到1734年,荷兰茶输入量已达885567磅。

饮茶大众化后,不但以茶为生的商业茶室、茶座应运而生,同时家庭中也兴起饮早茶、午茶、晚茶的风气,而且十分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敬茶、寒暄至辞别,都有一套严谨的礼节,既寓有东方人的谦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风情,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

目前,荷兰人的饮茶热虽已不如住昔,但饮茶之风依然存在,本地人爱饮茶佐以糖、牛奶或柠檬的红茶;而旅居荷兰的阿拉伯人则爱饮甘冽、味浓的薄荷绿茶;而在几千家的中国餐馆中,则以幽香的茉莉花茶最受欢迎。

蒙古族的饮茶风俗


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风俗习惯各有特色。蒙古族与新疆、西藏的牧民一样,蒙古族人民喜欢喝与牛奶、盐巴一道煮沸而成的咸奶茶。

蒙古族人民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和黑砖茶,并用铁锅烹煮,这一点与藏族打酥油茶和维族煮奶茶时用茶壶的方法不同。但是,烹煮时,都要加入牛奶,习惯于煮茶,这一点又是相同的。这是由于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在100℃以内;加工砖茶不同于散茶,质地紧实,用开水冲泡,是很难将茶汁浸出来的缘故。

煮咸奶茶时,应先把砖茶打碎,并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3公斤。至水沸腾时,放上捣碎的砖茶约25克。再沸腾3-5分钟后,掺入牛奶,用量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少顷,按需加适量盐巴。等整锅里茶水开始沸腾时,就算把咸奶茶煮好了。

煮咸奶茶看起来比较简单,其实滋味的好坏,营养成分的多少,与煮茶时用的锅,放的茶,加的水,掺的奶,烧的时间,以及先后次序都有关系。如茶叶放迟了,或者将加入茶与奶的次序颠倒了,茶味就会出不来。而烧煮时间过长,又会使咸奶茶的香味逸尽。蒙古族人民认为,只有器、茶、奶、盐、温五者相互协调,才能煮出咸甜相宜、美味可口的咸奶茶。

浅谈侗族人的饮茶风俗


饮茶习俗在我国各个民族都有不同,侗族人虽然没有喝茶品茗的习惯,却有一年四季吃油茶的习俗。清香甘甜的油茶,提神醒脑,焕发精神,兼有祛除湿热,防治感冒、腹泻之效。它几乎成为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客至,好客的侗家人必用油茶招待。

侗家人并没有品茗的习惯,却有常年吃油茶的习俗。只要去过侗乡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爽口、填饥解渴、脆甜味浓、别具风味的"煮油茶"。

清明前后,风和日暖,草发清香,茶抽嫩芽,正是采摘春茶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柳江畔、苗岭山旁的侗家姑娘都会背上口袋,三五成群,一边唱着山歌,一边把采下尖嫩细小的茶叶放入袋内;有时兴起,还会随手摘取一片树叶放入口中,吹奏侗歌曲调。那悠扬的歌声和婉转的曲调,随风荡漾在山坡上空,给人一种浪漫、抒情的感受。

侗家所采的茶,有采自栽培的茶树,也有采自山上自生的野茶树,品种繁多,如粗茶、细茶、大叶红果茶、节骨茶、刺茶、苦茶、甜茶、八担紫叶茶等。采摘的茶叶,先用开水略烫一下,使其柔软,然后把它塞入蒸糯米饭用的木甑内,用手压紧,约一寸厚时就可隔着一层丝瓜布,再继续煮,自然粘合,取出晒干或晾干,所形成的像盘子一样的茶饼,就成了侗家常年储备的煮油茶佐料了。

煮油茶侗语叫记协,一般每天吃两次。第一次是清晨出工前,第二次是下午收工后,连同正餐共四顿。农忙之时,常常送到工地上去吃。

侗家人非常好客,如遇客人到家,随到随以油茶相敬。煮油茶由家中主妇操作。四方形的火炕上,架著一口铁锅,待锅里的茶油滚滚,将晒干的糯米饭粒(有的地方叫阴米)放入锅内,立即撑腰膨胀,形状如金球。米花炸好,又炸黄豆或花生。然后往锅内放入一把籼米,炸焦时从茶饼上撕下茶叶一起炒拌片刻,闻到香味,立即冲入冷水滚开一阵,再用自制的竹篾漏勺过滤,味浓的油茶水即成。

这时候,主人视在座人数往矮桌上摆碗筷,每个碗里放入一勺油炸米和一撮黄豆或花生,冲半瓢油茶水,连同筷子一并递给客人,说:请吃茶,但第一碗必须首先递给在座的长者,或上宾,以表敬意。客人吃完后,将空碗递还主人,主人依次摆在桌上。吃油茶的人即使有十个八个,主人绝对不会把茶碗递错,因为主人在桌上排列空碗时,心中是有数的。

第二次往碗里加入切成小片的糍粑、糯饭、籼饭、熟红苕等食物,面上放米花、黄豆、泡入茶水后,依次又递给每个客人,再次说:请吃茶,如此三番五次。客人如果吃饭了,就连同碗筷递还主人,或放在桌上,表示不吃了。主人客气,劝你再吃一碗时,你就说:我只吃一点茶了!那末,主人就只在你的碗里放些米花和黄豆。侗家的这种吃油茶礼俗,即文明,又礼貌。

这种煮油茶,吃在嘴里,甜香酥脆,喝入肚内填饥解渴,还可治疗轻微的感冒、泻肚等疾病,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是侗家必不可少的常年饮料。

荷兰饮茶方式


提起西方人饮茶,人们自然会联想起世界的茶叶消费王国—英国。其实,最初将茶叶传到欧洲的,是荷兰商船。

远在17世纪初期,荷兰商人就凭借航海的优势,从澳门装运到中国的绿茶到爪哇,再转运到欧洲。刚开始,由于供需失失衡,茶价非常昂贵,一般人喝不起,茶仅是宫廷贵族和豪门、世家作为养生和社交礼仪的奢侈品。人们以喝茶来炫耀风雅,争奇斗富,于是,茶很快的风行了了整个上层社会,一些富裕的家庭主妇,都以家中备有别致的茶室、珍贵的茶叶和精美的茶具而自豪。在富有的家庭,如果客人来,主人会迎至茶室,用至重的礼节接待。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马上会打开漂亮精致的茶叶盒,取出各种茶叶,拿到每一位客人面前,任凭他们挑选自己爱好的茶叶,放进瓷制的小茶壶中冲泡,每人一壶。早期的荷兰人饮茶时不用杯子,而用碟子,当茶沏好以后,客人自己将茶汤倒入到碟子里,喝茶时必须发出“啧啧”的声响表示了对女主人和茶叶的赞美。

随着人们追求喝茶的情趣、口腹享受等欲望的增长,饮茶之风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有一些贵妇人,迷恋喝茶,终日陶醉在饮茶的社交活动中,甚至弃家不顾,引起人们的侧目,在18世纪初上演的喜剧《茶迷贵妇人》,就是对当时饮茶风尚的生动写照。这出戏更加助长了欧洲各国人民的饮茶风气。

到17世纪下半期,茶叶输入量骤增,茶价逐渐平抑,加上文人、雅士们对茶的歌颂、赞美,于是饮茶之风普及整个社会,人们还敦促商人,上书巴达维亚总督,将茶叶的输入纳入正常的贸易渠道。到1734年,荷兰茶叶输入量已达885567磅。

饮茶大众化后,不但以茶为生的商业性茶室、茶座应运而生。同时家庭中也兴起饮早茶、午茶、晚茶的风气,而且十分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敬茶、寒暄至辞别,都有一套严谨的礼节,既寓有东方人的谦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风情,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

目前,荷兰人的饮茶热虽已不如住昔,但饮茶之风依然存在,本地人爱饮佐以糖、牛奶或柠檬的红茶;而旅居荷兰的阿拉伯人则爱饮甘冽、味浓的薄荷绿茶,而在几千家的中国餐馆中,则以幽香的茉莉花茶最受欢迎。

饮茶风俗成于中唐


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曰竞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穷日竞夜”遂成风俗“,且“流于塞外”。

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载:”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陆羽《茶经·云之饮》也称:“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杨华认为茶始兴于玄宗朝,肃宗,代宗时渐多,德宗以后盛行。陆羽《茶经》初稿约成于代宗永泰元年,定稿于德宗建中元年。《茶经》认为当时的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及湖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都把茶当作家常饮料。

《茶经》、《封氏闻见记》、《膳夫经手录》关于饮茶发展和普及的关带内基本一致。开元以前,饮茶不多,开元以后,特别是建中(公元780)以后,举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不饮茶。不仅中原广大地区饮茶,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饮茶。甚至出现了茶水铺,“自邹、齐、泡、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买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旧唐书·李玉传》:“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怯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茶于人如同米、盐一样不可缺少,对于田间农家,尤其嗜好。

茶人说茶 客家人的饮茶风俗


在汉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支系就是客家人,又称河洛郎。在这里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饮茶风俗。客家人的泡茶方式建立在潮州功夫茶的基础上,再结合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进行简化、创新而形成的的。

客家人的饮茶风俗

客家人人人爱饮茶,不论经济收入如何,家家户户都备有烧水用的茶煲和茶具。在过去,家庭较为富裕的客家人还会备有锡器茶壶。”在气温较低的季节,用茶壶泡完茶后,常放入用竹篾编织、里面垫有棉花的茶桶里保温。

古时候客家人泡茶的步骤如下:首先将茶壶和茶杯冲洗干净,将茶叶投入茶壶内,然后冲入沸水,静置1~2分钟后,斟入上大下小的瓷制竹节杯内,由主人或其家人用双手逐杯端至客人手中,款待客人。客家人端茶也有顺序,先长辈后晚辈,先贵宾后普通客人。然后,主人再按来访客人中的辈分高低和社会地位等具体情况,分别先后向来访客人斟茶。

客人为了表示对主人的感谢,当主人向自己斟茶时,应用右手的食指(表示自己)或用食指或中指(表示夫妻两人)或用五指(表示全家)稍为弯曲,在放茶杯的桌面上,轻轻弹一下,以表谢意。

在过去,不少达官贵人、富商、乡绅等人对于饮茶和款待客人都颇为讲究,特别喜欢历史名茶,讲究茶叶的条索紧结、香气馥郁。这些人为了得到好茶,往往在春茶采制期间,就会直接到产地或者托人买回价格昂贵的名茶,然后用铁罐密封贮藏,2~3年后才取出来泡饮或款待客人。这是因为在客家人的饮茶风俗中,认为贮藏2~3年后的陈茶,具有消食健胃、提神补脑、消痰化气、止咳健脾等功效。

最早的客家人是从内地迁居而来,大多住在交通不便、环境差的边远山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买不起昂贵的茶叶,但是客家人向来有“客来敬茶”的习惯,因此,为了表示以茶为礼的客家本色,只能以萝卜苗、布惊仁、番石榴叶等加工制作后代替茶叶,款待客人。在客家人的饮茶风俗中,这也是一种特色的茶饮。

郑和下西洋影响海外饮茶风俗


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到之处,加强了中国和各国之间的往来,发展了包括茶叶在内的中国大批货物和各国货物之间的交换,扩大了中国茶叶的输出量和茶种外传的地域范围。

2005年在福建参加的"郑和下西洋与华人华侨论坛"的海外学者认为,“荼文化”也是随郑和七次下西洋由中国传到海外去的,对东南亚和东非的饮茶风俗起了推动作用。海外学者考证,在明朝以前的古籍资料中,很少发现记载中国茶叶出口的。而明朝以后的文字资料,才不断地出现,并影响了海外的茶风,海外有关亚非各国饮茶的风尚习俗时有记叙,以后也逐渐有了种茶制茶的行业。有关专家还认为,英语"茶"的单词,写成"Tea",就是根据中国福建方言"荣"宇的读音译过去的。郑和船队有不少福建人,而福建人自古以来就有饮茶、品荣的习惯。有些福建人后来就留在东南亚没有回来,成为明朝以后的一代福建华侨。

就是这些福建华侨跟随郑和下西洋,把中国饮茶的习惯和种荣、制荣的技术带到东南亚各国去,尤其是福建人爱泡"功夫茶",习惯喝早晚茶,善于"茶道",把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海外,至今影响着海外的茶风。

在世界最大的漳州天福茶文化博物院的明代展厅里,记者看到郑和下西洋期间有关茶叶发展的记载。明朝朱元璋厉行"茶马政策",洪武二十四年(一三九)下诏"废团茶,兴叶茶",促进了炒青绿茶的发展。随后的郑和下西洋,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带到了海外各国,尤其是中国的茶风,明成祖时期中国的茶风很盛,散茶的兴起成为中国茶叶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

国际茶文化交流会会长李素贞介绍说,明代改团饼煎煮之法为散茶冲泡品饮,更祟尚自然之美,茶文化到了极致。强调注重茗茶、荣器、水品、环境、礼仪、人品等,连品饮的人数也非常的讲究,更主张保持茶叶的本色、真味、顺其自然之性。文人雅士领导茶文化新潮流,喜会于泉石之间,处于松竹之下,对浩月清风,坐明窗独饮。

李素贞还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现象,郑和下西洋所到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亚非国家,目前都是茶叶销售量最大,也是茶文化最普及的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出资三千万人民币,在马六甲郑和官仓遗址建一个郑和文化馆,在古老的中国馆里就开设了茶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汉族茶士的饮茶方式与风俗》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