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道:“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诗中描绘了自清代以来已失传数百年的古茶道——茶百戏。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茶文化史上独具特色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当属分茶,分茶是一种能使茶汤的纹脉形成物象的古代茶艺,又称茶百戏、汤戏、茶戏、水丹青等,是既可品饮,又能使茶汤的纹脉形成文字和图像的极具观赏性的一门艺术。

茶百戏始于唐朝,形成北宋初期。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清。

很多人都读过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诗中有句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又有《入梅》诗:“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客来莫诮儿嬉事,九陌红尘更可哀。”“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的好友杨万里也是热爱“分茶”之人,他的《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有“分茶何似煮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在宋代,由于受到朝廷和文人的推崇,十分盛行。向子諲《酒边集·江北旧词》有《浣溪沙》一首,题云:“赵总持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此赠。赵能著棋、写字、分茶、弹琴”。

北宋初年人陶谷在《荈茗录》中已经说到一种叫“茶百戏”的游艺:“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陶谷所记述的“茶百戏”,便是后来的分茶了,玩法是一样的。

喜爱“茶百戏”的文人很多,其中就有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她的《满庭芳》有“生香熏袖,活火分茶”句;《摊破浣溪沙》有“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句。宋徽宗赵佶也精于分茶。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宣和二年(1120)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自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徽宗亲自分茶让群臣观赏后,才饮茶品尝。可见宋时,上自帝王,下至文人、僧徒,以致“赶趁人”,都会玩分茶。分茶甚至还传入女真。《大金国志》卷七称金熙宗能分茶,以为“尽失女真之态”。

入元以后,起于北方的蒙古族入主中原,也因为民族矛盾的加剧,对原来流行于汉族的茶道艺术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雅致的点茶道和分茶艺术开始衰落。但至明清仍有点茶流传和分茶余韵,据清代高鹗《茶》:“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清代后期未见玩分茶的详细记载,这朵茶艺奇葩已经失传了。

总之,“茶百戏”是一种蕴酿于唐末五代,形成北宋初期。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清代后期的茶艺技艺。

Cy260.com精选阅读

赣南采茶戏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安远九龙山茶为清朝贡品。赣南采茶戏是着名的客家戏,它源于赣南一些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明代中后期逐步发展成为“茶灯戏”。

每年阳春三月,九州八府的茶商,云集于九龙,采购春茶。靓丽采茶女边唱采茶歌,歌声此起彼伏,一唱采茶歌,歌声此起伏,一唱众和。茶业发展,采茶歌也不断流传与发展。早在明万历年间,《插秧采茶歌》已进入了绅吏的"大雅之堂"。

据石城崖岭《熊氏大修谱》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呜呜然,撼户牖。时有联唱《十二月采茶歌》。此后,始源于同为客家人大本营-闽粤赣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粤东的采茶灯传人赣南,其与九龙茶区民间灯彩结合,演变成有简单情节与人物歌舞动作结合的采茶小戏《姐妹摘茶》。后经改编并加入纸扇等道具,创造了《卖茶》、《板凳龙》等剧目。剧中人物演变为二量一丑,即"三角班"。继而发展到有十三场、四十多折、十余人演出的《九龙山摘茶》等茶灯戏剧,采茶灯演变成了赣南采茶戏。这种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戏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欢快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因此获得迅速发展。

中国的采茶戏


中国是茶叶文化的肇创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产生独立的剧种--“采茶戏”的国家。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采茶戏,是直接由采茶歌和采茶舞脱胎发展起来的。如采茶戏变成戏曲,就要有曲牌,其最早的曲牌名,就叫“采茶歌”。

再如采茶戏的人物表演,又与民间的“采茶灯”极其相近,茶灯舞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所以,最初的采茶戏,也叫“三小戏”,亦是二小旦、一小生或一旦一生一丑参加演出的。另外,有些地方的采茶戏,如蕲春采茶戏,在演唱形式上,也多少保持了过去民间采茶歌、采茶舞的一些传统。其特点是一唱众和;即台上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演唱、帮腔、锣鼓伴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也更带泥土的芳香。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内容

茶剧:赣南采茶戏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安远九龙山茶为清朝贡品。每年阳春三月,九州八府的茶商,云集于九龙,采购春茶。靓丽采茶女边唱采茶歌,歌声此起彼伏,一唱采茶歌,歌声此起伏,一唱众和。

茶业发展,采茶歌也不断流传与发展。早在明万历年间,《插秧采茶歌》已进入了绅吏的"大雅之堂"。据石城崖岭《熊氏大修谱》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呜呜然,撼户牖。时有联唱《十二月采茶歌》。

此后,始源于同为客家人大本营-闽粤赣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粤东的采茶灯传人赣南,其与九龙茶区民间灯彩结合,演变成有简单情节与人物歌舞动作结合的采茶小戏《姐妹摘茶》。

后经改编并加入纸扇等道具,创造了《卖茶》、《板凳龙》等剧目。剧中人物演变为二量一丑,即"三角班"。继而发展到有十三场、四十多折、十余人演出的《九龙山摘茶》等茶灯戏剧,采茶灯演变成了赣南采茶戏。这种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戏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欢快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因此获得迅速发展。

赣南采茶戏是着名的客家戏,它源于赣南一些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明代中后期逐步发展成为“茶灯戏”。

闲来戏侃酒与茶


“自古美酒配英雄,从来香茗似佳人。”由古至今,在多少喜弄风情的文人雅士笔下,“酒烈如男、茶醇若女”已成了千载不变的定律。茶与酒这两个杯中君子,便被赋予了阴阳两性,在千年的时空流转中,一路走来撒下了多少美誉佳话。

可在一个喜茶而不善酒的小女人眼里,酒与茶恰如两种不同类型的女人,自有另一番风景,另一种风情。茶温醇、柔润,恰似邻家姐妹,留给人以宁静、温馨,和可以忘却尘世纷扰的安详;酒浓烈、热辣,尤如妩媚红颜,带给人以狂放、躁动和难以拒绝的红尘诱惑。

“自古好男识好酒。”面对酒的热烈、娇艳,男人们便不觉间流露出不同的品性来。有的男人视酒如知音,他们识酒、敬酒,喜以酒会友、借酒开怀、把酒助兴,常在“将进酒,君莫停”、“酒逢知已千杯少”的豪爽中来一番“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千古感叹;有的男人把酒当解闷尤物,他们恋酒、戏酒,好泼酒发疯、以酒滋事、借酒洗愁,却总为酒所戏,于是落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更愁”的千古惆怅;也有那么些男人,曾为酒伤,或天生畏酒,只得发出“一日饮酒三日病,客路那堪夜闻雨”和“把酒排愁先畏病,拥衾作梦欲还家”般的畏缩、无奈和感伤。

而酒则酒矣,没有那千杯不醉的肚量和勇气,没有那细斟慢饮的雅性和耐心,你怎可能在“酒界”笑傲江湖?如同酒女人,狂放热辣,有的或许不止是那诱人的酒香,更有那不可估量的深沉,又有多少男人能真正的降服和消受?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从高山幽谷、云雾雨露中款款走来的茶,似乎比酒安静多了。它纤秀脱俗、幽香暗怀,令众生迷恋。一曲琵琶,半壶香茗,再邀那花间明月,就能让古往今来的雅士贤人痴迷不休。

常说“酒能醉人”,疏不知“茶也醉人”。茶的谦和、清幽,让品茶人,不觉间踏上了曲径寻幽处,待茶酣时,已是“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关于酒,早已抛却脑后,有的是被茶清洗后的灵魂,在思想中沸腾。

较之于酒,茶是随性之物。茶的淡雅和清新,让它成为多少达官显贵,邀朋聚友时的座上宾;茶的舒卷和清甜,又让它成了山野村夫劳累解乏的干劲汤。茶总能兼容并包,上至阳春白雪,下至下里巴人,似乎都能掬它入口,在那余味悠长中渐渐成为它的追随者。

“识得女人懂得茶”--有人说茶如女人。辛劳时的一杯茶,似女人温婉的微笑,疲惫在不觉间已被冲淡;烦闷时的一杯茶,如女人温馨的碎语,会慢慢吹散心中的郁气;快乐时的一杯茶,好比女人口中的小曲,幸福会在音符中蹦跳女人如茶,茶女人应豁达宽容,下可进得柴门,做那与“油盐酱醋”为伍的小家碧玉;上可进得雅堂,伴那“琴棋书画”共谱高山流水话知音。

“酒煮春秋事,茶饮风月情。”面对茶,一个好茶的男人如没有敬茶、惜茶、赏茶的心态,再好的茶,不过是穿肠之水,哪能品得茶滋味?

祁门采茶戏


“祁门采茶戏”是世界名茶“祁红”故乡安徽省祁门县的一种与茶共生、为茶而演的茶乡地方戏曲,是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茶人编,茶人演;演茶人,演茶事;茶山唱,茶乡演;方音重,茶味浓。

祁门县地处安徽、江西交界之处,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有祁门人业茶的记载。但祁门采茶戏的诞生,却要迟至清代末期“祁红”创制成功之后。由于当时地处穷乡僻壤的祁门人烟稀少,加之祁红制作工序繁杂、作业量大,急需大量采茶、制茶人手。因此,近邻的江西浮梁和安徽安庆等地的农人,便纷纷北上南下来到祁门,女采男制,入乡随俗,安居乐业,共兴茶事。“江西采茶戏”和“安庆黄梅戏”这两种剧种的因子,便也随之传入祁门,并与祁门的乡音古戏(如,目莲戏、傩舞傩戏等)兼收并蓄、相互嫁接成一种完全崭新的地方戏曲,祁门采茶戏于是应运而生。

祁门采茶戏的曲调十分丰富,有西皮、二凡、高二凡吹腔、反二凡、拨子、秦腔、唢呐皮、文词、南词、北词和花调等数十种。起初,祁门采茶戏以清唱的来形式表演,无论是茶山还是乡场乃至于古祠堂、古戏台,什么地方都可随时开唱。真正以戏曲表演的形式登上舞台表演,则是民国初年的事儿。当时祁门采茶戏已经相当红火,史籍中有“连演七天七夜”的演出纪录。据当地茶文化资料称,解放前夕“在祁门上演的采茶戏传统剧目就有大戏12本,小戏46本”。最具代表性的祁门采茶戏剧目有《采茶》、《海老三种茶》、《祁门红茶》、《天下的红茶数祁门》、《茶场就是我的家》等,特别是其中有六幕的祁门采茶戏《天下的红茶数祁门》尤其值得一提,因为这部初创于1937年的采茶戏的原始脚本的编剧者,正是由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于1915年在祁门县创办的“祁门茶叶改良场”的场长、著名茶叶专家胡浩川先生。这部以六幕采茶戏为载体,详细演绎祁门名茶从鲜叶采摘到初制再到精制的完整过程的祁门采茶戏,在庆祝祁门解放的欢庆晚会上公演后,反响相当强烈。而另一部剧名叫《海老三种茶》的祁门采茶戏,则以其全部采用祁门方言演唱、道白的特色而载入祁门采茶戏史册。

祁门采茶戏作为祁门茶乡弥足珍贵的茶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新编的祁门采茶戏剧目不断涌现,并在参加全县、全地区和全省的文艺汇演中屡屡获奖。现在,海内外客人谈到祁门,不但马上就能提到“祁红”名茶,而且还要提到“祁门采茶戏”,因为它是“祁红之乡”又一朵令广大茶人喜闻乐见的、饱蘸茶香的茶文化奇葩。

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主要流派之一。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进贤、永修、奉新等县,影响遍及全省大部地区。采茶戏起源于清代中叶,嘉庆年间江西信丰人谢肇桢的《南安吟:采茶歌》中有相关记载,其中“出看采茶也入魔”句,更是具体形象描绘了当时的观看盛况。

南昌采茶戏发脉于载歌载舞的采茶灯,由两个旦角和一个丑角扮唱《十二月采茶歌》及各种民间小调。后来,采茶灯的节目有了故事和人物,被为“茶灯戏”、“灯戏”,也称“三角班”,发展到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的“半班”阶段,剧目也有“老十三本”大戏了。如《蔡鸣凤辞店》、《山伯会友》等,并且从农村走向城市,并且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为今后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清咸丰元年(1851年)以前,翟金生《豫章景物竹枝词》记载:南昌城里“二月街头唱采茶,村童扮作髻双丫。土音方语无腔调,笑煞吴姬与楚娃。”

南昌采茶戏植根于本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载歌载舞、活泼生动、幽默诙谐、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地方戏曲特色。同时,在各种文化的交汇中,不断地吸取其它剧种的艺术精华,丰富和充实本剧种的表现手段,其音乐与表演方面受黄梅戏和京剧的影响较为明显。“三角班”主要曲调有“茶灯调”和由“茶灯调”发展演变而来的“扳笋调”、“秧麦调”和杂调。进入半班后,主要曲调为“下河调”,后发展为“本调”和“凡字调”,兼唱南水词。传统剧目有以南昌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南瓜记》、《辜家记》、《鸣冤记》、《花轿记》等,富有乡土特色。

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前公布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博白县的“桂南采茶戏”榜上有名。博白素有“广西采茶艺术之乡”美称,“桂南采茶戏”是当地流传的一种由本地茶民独特的舞蹈、山歌、小调、花灯等糅合发展而成的地方戏种,每逢年节和农闲,当地农村、圩镇,采茶演唱十分活跃,群众喜闻乐见。

据介绍,目前活跃在博白城乡的采茶戏团博白县采茶剧团、沙河民间艺术团、江宁民剧团、凤山木偶团等一大批艺术团体,共有130多个采茶剧团2000多名演员,年均表演采茶戏2000多场次,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中国文联的一位专家在观看博白县采茶剧团的表演后赞誉说,“桂南采茶戏是我国的稀有剧种,应像国宝大熊猫一样保护起来!”

据了解,桂南采茶戏由江西传入博白,演唱的内容以“十二月采茶”为主,演唱的次序:开台茶,开荒,点茶,采茶,炒茶,卖茶。桂南采茶属“三小戏”,即由小生、小旦、小丑组成戏的躯干,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组成整个戏曲舞台艺术体系,其表演程式有唱竹马、舞狮、舞龙、打钱鞭等,唱腔以客家话为主,地老话为辅,地方特色浓厚。而博白地区的采茶是“采茶串古”的基础上吸收了本地的木偶戏、地戏、牛戏的精华逐步发展起来的,传统剧本有“张三过年”、“剃头二借妻”、“童子上京考试”、“亚兰卖猪”、“一枝花”、“杀狗劝夫”、“烟鬼扫街”等10多个,其特点是以民间故事为主。在博白客家地区,每逢有庙会、观音旦、做社,常有民间采茶团走村串户表演,观众多为老人、妇女、小孩,演到高潮时,常有台上台下一唱一和的动人情景,观众和唱时极其投入,戏散回家也会边走边唱,其乐无穷。

赣南采茶戏简介


赣南采茶戏是著名的客家戏,它源于赣南一些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明代中后期逐步发展成为“茶灯戏”。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安远九龙山茶为清朝贡品。每年阳春三月,九州八府的茶商,云集于九龙,采购春茶。靓丽采茶女边唱采茶歌,歌声此起彼伏,一唱采茶歌,歌声此起伏,一唱众和。茶业发展,采茶歌也不断流传与发展。早在明万历年间,《插秧采茶歌》已进入了绅吏的“大雅之堂”。

据石城崖岭《熊氏大修谱》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呜呜然,撼户牖。时有联唱《十二月采茶歌》。此后,始源于同为客家人大本营-闽粤赣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粤东的采茶灯传人赣南,其与九龙茶区民间灯彩结合,演变成有简单情节与人物歌舞动作结合的采茶小戏《姐妹摘茶》。后经改编并加入纸扇等道具,创造了《卖茶》、《板凳龙》等剧目。剧中人物演变为二量一丑,即“三角班”。继而发展到有十三场、四十多折、十余人演出的《九龙山摘茶》等茶灯戏剧,采茶灯演变成了赣南采茶戏。

这种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戏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欢快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因此获得迅速发展。

赣南采茶戏风采依旧


赣南采茶戏,是一个在江西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赣南地处江西南部山区,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园半分路”之说。勤劳的赣南客家先民靠山吃山,垦荒种茶,以茶业谋生。茶农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为消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茶歌。

茶农后来在传唱时搭配茶山劳动动作,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表演形式,亦名“茶篮灯”,进入民间灯彩行列。

随着茶业的发展,赣南广大农村圩镇也呈现出从事茶叶生产与经销的盛况。地点变了,观众对象不同了,采茶戏为适应变化的情况,除灯戏为茶山茶农服务外,把重点放在农村,大力发展以农村贸易经商和小手工业为题材的杂套戏。同时,把行当多、行装多的灯戏改革成“两旦一丑”的茶戏,亦名“三脚班”。

表演

赣南采茶戏素有“能歌善舞”之美誉。舞蹈形态主要有丑中见美的矮子步、优美动人的扇子花和风韵独特的单袖筒。矮子步是赣南采茶戏表演的基本形体动作和舞姿,其双腿前蹲,脚跟提起,趾尖落地,向前移动。扇子花,是由演员以手持扇子表演各种舞姿,组成各种形态,犹如鲜花盛开。单袖筒是赣南采茶戏男丑的服袖,它与古典戏曲中的水袖不同:其一是男角穿戴而非女旦;其二是固定在左手而非双手,经艺人加工运用于舞台,表现各种情绪,灵活多变,形象易懂。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是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的“三要素”。

赣南采茶戏音乐传统曲牌有200多个,根据其来源、风格、弦路、调式及使用状况,分为“灯腔”、“茶腔”、“路腔”、“杂调”四大类,俗称“三腔一调”。

赣南采茶戏的主奏乐器为勾筒,因其能挂在墙上,行走时勾在肩上,故取名勾筒,形似二胡却又不同于二胡的音色、构造及演奏风格。

传承

十余年来,赣南采茶戏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出,均获得了大量奖项。1993年创作的《山歌情》,几乎包揽了全国地方戏曲(南方片)展演所有的一等奖,并于当年年底应邀到北京演出,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殊荣,采茶戏的新一代优秀演员代表张曼君和龙红获得戏曲“梅花奖”;去年4月,传统采茶小戏《试妻》、《补皮鞋》剧组经江西省剧协推荐赴山东参加“博兴国际小戏剧艺术节”。

近年来,赣州市文化部门通过市场运作,将百余个赣南采茶戏和采茶曲牌以及客家歌舞录制成VCD光碟,并向全国公开发行200万张。同时,组织专业人士以赣南采茶音乐和采茶舞为基础,编排了两套赣南采茶健身操,在全市举办采茶健身操大赛,使之进一步在群众中推广。

祁门采茶戏欣赏


“祁门采茶戏”是世界名茶“祁红”故乡安徽省祁门县的一种与茶共生、为茶而演的茶乡地方戏曲,是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特点是:茶人编,茶人演;演茶人,演茶事;茶山唱,茶乡演;方音重,茶味浓。祁门县地处安徽、江西交界之处,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有祁门人业茶的记载。但祁门采茶戏的诞生,却要迟至清代末期“祁红”创制成功之后。由于当时地处穷乡僻壤的祁门人烟稀少,加之祁红制作工序繁杂、作业量大,急需大量采茶、制茶人手。因此,近邻的江西浮梁和安徽安庆等地的农人,便纷纷北上南下来到祁门,女采男制,入乡随俗,安居乐业,共兴茶事。“江西采茶戏”和“安庆黄梅戏”这两种剧种的因子,便也随之传入祁门,并与祁门的乡音古戏(如,目莲戏、傩舞傩戏等)兼收并蓄、相互嫁接成一种完全崭新的地方戏曲,祁门采茶戏于是应运而生。祁门采茶戏的曲调十分丰富,有西皮、二凡、高二凡吹腔、反二凡、拨子、秦腔、唢呐皮、文词、南词、北词和花调等数十种。

起初,祁门采茶戏以清唱的来形式表演,无论是茶山还是乡场乃至于古祠堂、古戏台,什么地方都可随时开唱。真正以戏曲表演的形式登上舞台表演,则是民国初年的事儿。当时祁门采茶戏已经相当红火,史籍中有“连演七天七夜”的演出纪录。据当地茶文化资料称,解放前夕“在祁门上演的采茶戏传统剧目就有大戏12本,小戏46本”。最具代表性的祁门采茶戏剧目有《采茶》、《海老三种茶》、《祁门红茶》、《天下的红茶数祁门》、《茶场就是我的家》等,特别是其中有六幕的祁门采茶戏《天下的红茶数祁门》尤其值得一提,因为这部初创于1937年的采茶戏的原始脚本的编剧者,正是由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于1915年在祁门县创办的“祁门茶叶改良场”的场长、著名茶叶专家胡浩川先生。

这部以六幕采茶戏为载体,详细演绎祁门名茶从鲜叶采摘到初制再到精制的完整过程的祁门采茶戏,在庆祝祁门解放的欢庆晚会上公演后,反响相当强烈。而另一部剧名叫《海老三种茶》的祁门采茶戏,则以其全部采用祁门方言演唱、道白的特色而载入祁门采茶戏史册。祁门采茶戏作为祁门茶乡弥足珍贵的茶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新编的祁门采茶戏剧目不断涌现,并在参加全县、全地区和全省的文艺汇演中屡屡获奖。现在,海内外客人谈到祁门,不但马上就能提到“祁红”名茶,而且还要提到“祁门采茶戏”,因为它是“祁红之乡”又一朵令广大茶人喜闻乐见的、饱蘸茶香的茶文化奇葩。

宋人“点茶”技艺再现杭州


中国是茶之故乡,但是古人饮茶习惯与今人并不相同,一千年前的宋朝人的泡茶方式就像冲咖啡一样。中国茶叶博物馆最近恢复了宋人“点茶”技艺,不但能增强国人对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厘清日本茶道的源头。

由国家级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承担的“宋代点茶技艺和文人茶会复原”课题研究成果最近通过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组织的专家验收。这一课题从2008年立项,历时三年在国内率先恢复了“点茶”这一重要的宋代茶礼。

课题组成员、中国茶叶博物馆陈列资料部主任郭丹英告诉记者,他们恢复的宋人“点茶”之礼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仿制宋代团饼茶,将茶叶经过蒸、榨、研、模、圈、烘六道工艺,制成团饼茶,然后将团饼茶碾成茶末,用茶罗筛选出颗粒较细的茶末,再放到茶盏里注水,用特制的茶筅击拂。“点茶”中泡茶的方法比较类似于现代人冲泡咖啡。

宋代注重“文治”,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兴盛期。郭丹英说,宋朝的文人雅士不但“点茶”,还要“斗茶”,讲究茶汤以白取胜,茶筅击拂茶汤产生的泡沫要能“咬盏不散”。最受欢迎的茶盏则是以“建盏”著称的产于福建建州的黑釉瓷盏,因为黑釉色更能衬托出白色的茶汤和泡沫。

“点茶”茶礼在元朝起就逐渐衰落,最后于明代消失。郭丹英说,这一变化的关键是明太祖朱元璋体恤民力,认为制作团饼茶劳民伤财,下诏停止向宫廷进贡团饼茶而改贡散茶。这是中国茶叶史的重大转折,之后国人饮茶就以饮用散茶为主,至今我们抓一撮茶叶泡茶喝的习惯还要归功于朱元璋。

尽管“点茶”茶礼衰落已经有700余年,但宋人还是留下了与此相关的大量史料和书画作品。课题组系统梳理了这些史料和书画作品,仿制宋代团饼茶,复制宋代点茶茶器和宋人服饰。像他们复原的宋代文人茶会就以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撵茶图》为摹本,茶器则以南宋末年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中的茶具绘图为蓝本。宋代团饼茶的仿制工作则选用了 新老两种龙井绿茶和安吉白茶,从点茶效果看则以白茶为优。

“点茶”茶礼东渡日本,至今遗风不绝。郭丹英说,日本茶道有两大流派——“煎茶”和“抹茶”,前者是继承了明代以后中国人饮用散茶的习惯,而后者就是继承了宋人“点茶”的传统。

民俗文化:采茶戏


采茶戏是中国民间歌舞体裁的一种。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如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的汉族地区。亦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茶篮灯”等。

关于采茶戏的最早记载见于明王骥德《曲律》(1624年):“至北之滥,流而为《粉红莲》、《银纽丝》、《打枣杆》;南之滥,流而为吴之《山歌》,越之《采茶》诸小曲,不啻郑声,然各有其致。”

至清代,采茶戏的发展更趋完整、丰富。李调元《粤东笔记》中记载:“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人,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明□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这说明采茶早在17世纪时已盛行于南方诸省。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为茶乡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农村中广为流传,并经加工整理提高,搬上了舞台,如福建龙岩的《采茶灯》、云南的《十大姐》等。

采茶戏的表演通常为1男1女,或1男2女,后发展为数人至十数人的集体歌舞。表演者身着彩服,腰系彩带,男的手拿钱尺(鞭)以做扁担、锄头、撑船杆等道具,女的手拿花扇,以做竹篮、雨伞或盛茶器具,或纸糊的各种灯具,载歌载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采茶戏的舞蹈动作一般是以模拟采茶劳动中的动作为主,也有模仿生活中的动作,如梳妆、表示青年男女爱慕之情的等。有的地区在表演过程中,穿插演唱与茶无关的小调,所唱的曲调和数量,视采茶表演的时间和内容而定,一般为2~4首;亦有加入民间传说故事。

采茶戏的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和大锣、大钹等,过门或过场音乐以唢呐为主。

采茶戏的音乐曲调有三类:①单纯的“茶歌”,为茶农劳动时唱的歌。茶歌的体裁,有山歌、劳动号子、民间小调等,音乐结构比较简单。②载歌载舞的“茶灯”,即茶农将劳动动作稍做加工,伴之以茶歌,边歌边舞。其音乐南方诸省各有特色,但骨架音基本相同,与当地流行的民歌、歌舞相结合,形成各省的独特风格。采茶歌舞中插入的小调很多,采茶音乐受小调影响很大,有些曲调甚至被小调所代替。③有简单情节的小戏。如赣南采茶戏,就是在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板腔体音乐。它以富有茶歌特点的“茶腔”、“灯腔”为主,保留了大量采茶山歌、茶灯的曲调,并吸收了湖南花鼓戏、广西彩调的曲牌,形成乡土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这三类曲调一般也认为是采茶戏曲调历史发展的大致。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失传的茶艺技艺——茶百戏》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