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普洱茶进入醇化气养时代

普洱茶大趋势:由纯料时代向2008年古纯热起来之前的醇化时代回归。

2008年之前,普洱茶的主导工艺是拼配与醇化普洱茶。

2008至2018,是绿茶化的纯料时代主导时期。2019年起,普洱茶将重回拼配与醇化时代。就高端普洱茶市场而言,消费者对拼配茶、发酵茶、醇化茶的品鉴与养生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谈醇化,只是基础分够,不代表能力分强,未必能讨嘴巴刁钻,体感敏锐的专业茶客喜欢。

自邓时海的《普洱茶》一书问世,普洱茶,尤其是老茶与古树茶一直跟茶气联系在一起。许多人以为是江湖大师的忽悠。其只在少数玩家圈子里流传,而没有得到全面普及。抛弃门户之见,回归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源,“精气神”是人体之三宝,是中华源远流长的养生文化内核,有一套完善且经过实践证明的人体气脉学说。普洱茶的茶气说,虽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搞得玄之又玄,用来忽悠套现,但不能否定普洱茶气说有一定科学合理性。我们要做的是,去伪存真,在新时代弘扬普洱茶优秀的醇化气养核心价值。在高端普洱茶的2.0时代,对于升级的刁钻茶客而言,在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气养的妙用,则使普洱茶的品鉴与养生进入全新的境界,推动着高端普洱茶消费升级与产业进步。 用“气韵足与否”建立高端普洱茶的简单大一统标准

普洱茶的气养源自两方面,一是先天的自然之气,这是生态环境优异的古树普洱带给我们的感受。二是加工与仓储的醇化之道带来的,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一些老茶,我们品鉴时会感到明显的气化形象。也就是,先天自然之气与后天的醇化之气,共同决定了普洱茶气韵的层次感与强度。

醇化气养的普洱茶之效用有二:

一是高端普洱茶品鉴的升级,气感强的普洱茶能带给资深茶客非一般的体验。不太懂茶的,通过专业引导,也会体会到有气感的普洱茶带来的喉韵与体感之一斑。我们常说,古树茶缺乏判断好坏的标准,也很难断其真伪。用气韵足还是弱,搞一票决定制,经过专业训练,其实不难断品质。

山头标准太多,很难建立统一的评判品质的标准。气韵茶作为山头茶的升级版,一气化三清,再化万物,万物的品鉴都可以回归到气这个本源,只要消费者经过喉韵与气感的训练,是不难从市面上的海量普洱茶中选出“气韵强的普洱茶”。二是,更进一步,气韵强的普洱茶,还有精益身体之大用,养生价值高。喝茶,不就图个嘴巴舒服——品鉴,身体舒服——健康。醇化气养的普洱茶,有极高的品鉴价值,而且养生保健效果显著。虽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但大益于身心是跑不了的。

从产业开发角度来讲,水太深的纯料,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而容易建立标准,特别是高端品牌标准的醇化气养普洱茶,可以茶为媒介,将懂茶的消费者选出来。在这些品牌专业粉丝的口碑作用下,又可以扩大品牌气韵茶品的影响力,将好茶与好品牌优选出来并推荐给更多人。

总言之,醇化气养普洱茶有优选机制,消费者用手中的货币投票,并告知其身边的朋友圈什么是好茶,好茶应该怎样品!有了上帝之手,坚持做“气韵强的普洱茶”的高端品牌,很容易被消费者选出来。就像我们去吃饭,街上的那家餐馆好吃,是很容易分辨与达成共识的……

“只做气韵强的普洱茶”,开启高端普洱茶新玩法

普洱茶新锐品牌一任天真,就是醇化气养普洱茶倡导者与践行者,其从2017年起“只做气韵强的普洱茶”,总结提炼出了“气韵拼配技术”“气韵熟茶工艺”,研发与生产建立在醇化气韵体系上的全新普洱茶精品,开启了高端普洱茶新玩法。

其按照“气韵足”这个核心去重构普洱茶的传统制造过程。

传统普洱茶虽然也讲气韵,只是附带讲讲,而且争议很大,许多人以为江湖派的忽悠,远未成为行业的主流。传统普洱茶的制程的主流价值观是醇化。

中低端普洱茶可以只谈醇化,但就高端普洱茶而言,不能离开气韵光谈醇化,茶气不足的茶,醇化十年也只是普通的“小甜水”。而且,普洱谈气韵,其实醇化已经自动包含在其中,因为优质原料与醇化是两大基础,离开醇化谈气韵是谈不通的。站在好原料与醇化这个地基上,从气韵这个更高的维度来理解普洱茶的品质,按照生产“气韵足的普洱茶”全新的品质要求,从选料到加工与仓储重构普洱茶整个生产链条。

一任天真认为,气韵是拼配之魂。普洱的气韵源自两个方面,一是优异的生态环境与树龄树种及土壤气候种植管护模式等综合因素,无农残,干净,造成的先天自然之正气。二是有了先天气感足的鲜叶,后天的加工与仓储也要得法,即按照醇化型普洱茶的方式去加工与仓储,如果用绿茶化、红茶化、黄茶化的方式去加工,就是绿茶化、红茶化、黄茶化的普洱茶,而不是正宗的醇化生香普洱茶。

简言之,气韵强的普洱茶,既要先天禀赋足,又要加工与仓储符合醇化之道。醇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资深老茶人常提到的品鉴老茶时的气化现象。

钻研气韵制茶技术,做技术原创型公司一任天真为东莞普洱茶资深研究专家李桂荣创办,其长期深入云南古茶山探究茶叶采造之道后,于2014年开始做自己的茶,靠古树纯料起家,2017年开始转向以熟茶、拼配茶为主,总结、倡导与践行气韵制茶技术。

作为曾经的顶尖纯料玩家,李桂荣是这样看待纯料与拼配之争,以及某某地方的茶没有存放价值的:

首先,要确定做茶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追求浓强度,放十年转化了再喝,要拼。如果追求清爽,可以做纯料。广东以外的消费者喜欢清爽,纯料茶也有很大市场。好的纯料茶气韵也很强,但喝惯拼配茶的会觉得单薄。

其次,要根据原料地域风格来决定是以拼配为主,还是纯料为主。“要挑料,不是所有的茶都要拼。做茶要做出醇和度、干净度。拼配讲层次感、丰富度、浓强度。勐海茶区的茶,做成纯料长期放下来会偏淡。古六山的茶,以纯料存放,会转浓。勐海以拼配为主,古六山可以多做纯料。”

再次,要用正确的工艺做,普洱茶才有存放价值。

“业界常说某某地方的茶没有存放价值。其实不是茶不好,而是工艺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用爆炒的方式来做,只杀青7到10分钟,因绿茶化导致没存放价值。我不主张新茶追求某种香,因为片面追求的结果,往往会改变正确的工艺,用绿茶化等工艺来做。普洱茶内敛,才做出来的茶,口感要不燥,香气要能沉在茶汤里,而不是轻浮的飘香。普洱的香型,会随存放每个阶段有变化,出不同的香型。”

对于纯料有没有存放价值,也要辩证的看:“许多纯料摆下来有问题,不是所有的纯料茶都适合存放。许多人说,纯料茶越放越没味。纯料能不能放的关键,要看用料跟工艺,也就是选适合存放的料,用正确的普洱茶工艺来做。”

最后,纯料是拼配的基础。“我2017年开始做拼配茶,以前做纯料。如果不懂纯料,就不要去拼配,懂纯料才懂茶性,拼配是建立在懂茶性的基础上。”

由山头纯料,到山头拼配,再到山头气韵,无疑是李桂荣做茶的三个关卡与境界。只有搞懂了纯料茶,才能将不同山头茶拿来拼配好。有了山头拼配的基础,才能最终上升到气韵拼配的全新高度。

在钻研气韵拼配技术的过程中,李桂荣从气韵这个核心价值原点出发,对普洱茶的制程进行精细化重构,形成了自己的气韵普洱茶生产体系与质量控制要点。

现将其制茶藏茶经验兹举一二:

许多做纯料茶的,喜欢用石模松压茶饼。我压茶,都是压紧,追求一个相对的紧度。好茶要相对压紧一些,果胶经高温,经挤压,茶叶会更醇厚。

苦、涩散得开的茶,最好放勐海县城,不要放在山上,山上潮气太重。好茶适合自然条件仓储。勐海大热天,房子里是凉的。雨季天,关门窗,房子里不会潮。在勐海放十年,品质会非常惊艳。

古树茶,十五年到二十年前,就把它喝完,不用留。十年就非常好喝,没必要一直放下去。

发酵有气感的熟茶,关键是选料、拼配、配方。选料,要看茶的生长环境,用干净的茶,没农残。

一些优质熟茶出凉感,喝了喉咙苦凉,有层次感。森林多,植被好,背阴的地方的茶,用来发酵,容易出凉感。这种茶单独喝,寒性重,适合做拼配茶、发酵茶。……

由于掌门人痴迷于提升制茶技术,一任茶业是技术专家型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领先战略,以“精品工厂,新技术”的生产定位,做技术型原创公司。其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资产。用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引领茶界消费新潮流。

一任天真在纯料的基础上探究山头茶的拼配与发酵之道,经过对山头拼配进行提炼与升华,找到山头气韵这个古树茶最核心的价值点,构建“气韵拼配”体系,形成一套高标准的气韵茶品生产流程,生产气韵强的拼配生茶。同时,将“气韵拼配”理论与勐海最成熟的高端熟茶发酵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发酵出才出堆,气韵就很足的高品质熟茶。并建立“食饮拼配”体系,将普洱茶与药食同源的食材,按照健康配方进行拼配,调配出品鉴价值高、养生效果好的陈皮普洱、绞股蓝普洱等混搭茶,开启了普洱茶的大健康产业开发新思路。

CY260.com扩展阅读

普洱茶收藏能否进入云时代?


普洱茶收藏能否进入云时代?

往年双十一,在电商平台上大放异彩的是打折促销的中低端产品,今年双十一以大益1901沧海为代表的高端普洱茶竟然在短短几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对于如此火爆的行情,不少普洱茶藏家都在关心一个问题:普洱茶收藏能否进入云时代?

长久以来,普洱茶投资市场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交易市场仅仅局限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昆明几大茶城、北京马连道等少数几个大型茶叶市场内。这也是普洱茶收藏圈子难以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两年普洱茶电商市场发展极为迅速,不少收藏级的普洱茶也开始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在几家大店的带动下,电商平台已经出现了一个线上的投资茶交易市场雏形,可以预见,如果继续保持交易的高增长,投资茶线上交易将会成为常态。到那时,普洱茶投资市场必然会进入云时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尽管前景美好,但还有许多障碍需要突破。首先产品的真实性,一旦线上投资市场发展起来,必然会有人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对于买家来说,一旦产生了不好的购物体验,必然会远离这个市场。外加互联网的放大作用,很有可能会出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的局面。所以在做大网上投资茶市场之前,去伪存真是当务之急。

现在线下的投资茶市场还有一个特征,除了少数明星产品,大部分茶的价格都不透明。同样一款茶,不同店铺的报价能相差数千元,一旦投资茶市场搬到线上,所有茶的价格都会变得透明起来,这对一些茶商来说无疑会失去很多利润。如何消除茶商们的抵触情绪,也是普洱茶投资茶进入云时代的关键所在。

普洱茶投资市场进入云时代是大势所趋,但想要让这个愿望快点实现,还是需要藏家与茶商共同努力。美好的未来取决于市场当中的每一个人。

闲话普洱:普洱茶行业将进入品质时代


闲话普洱:普洱茶行业将进入品质时代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的主要精力由行业评论转向了行业记录与小微茶企品牌营销推广,有关茶行业的独立分析评论文章写的极少。2014年的春天,普洱茶行业最火热的时候写过一篇《走出老班章,掘金普洱茶第三次浪潮》,提出了普洱茶将进入品质时代的观点,我们正处于第三次浪潮——“云茶超级大盘时代”的前夜。旋即普洱茶从5月份开始骤冷,茶价冲高回落,渠道与终端普遍反映生意难做,而茶农也积压了大量的高价春茶苦寻买主。一夜间,彷佛回到了2007年下半年,但历史未必会重复昨日的故事。

首先,这次炒作是局部炒作,盘子有限,普洱茶市场不会整体崩盘,但名山古树茶、价格虚高的品牌茶会挤去一定的泡沫。当然,去泡沫化的过程是相当痛苦不堪的。

其次,普洱茶从2002年底兴起以来,已经走过十余个年头,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这是普洱茶市场很难崩盘的根本原因。普洱茶市场会面临一次探底,但行业机会远大于危机。洗洗更健康,为这几年浮躁的行业来一次深度洗牌,行业结构将得到治理,资源将得到优化配置,进而能开启全新的普洱茶时代——品质时代与超级大盘时代。

再次,当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中国因货币超发而四处泛滥的资本将苦苦寻求全新的投资机会,可以预期将来会有天量的资本投资农业,有人已经在鼓吹“农业:未来的房地产”之观点。而普洱茶作为云南生态农业的投资高地,在未来将成为资本的吸金窟,天量资金的进入,不但使得普洱茶受益,也会惠及滇红、滇绿,甚至是云南乌龙茶。从而使得云茶由普洱茶一枝独秀,变成三驾马车并辔齐驱,甚至是加上云南乌龙茶在内的四轮驱动。

纵观普洱茶从十余年前之兴起,可以分为大盘时代、小盘时代与未来的超级大盘三个阶段。大盘时代是普惠主义的时代,只要说是普洱茶就不愁卖,其已于2007年下半年结束。小盘时代是炒作稀缺资源的时代,大益等品牌与古纯被挖掘出来,变成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一登龙门,价格牛气冲天,而更多的台地茶没有交到这样的好运,价格一直低迷,大面积的茶园因茶价不理想而乏人采摘,甚至被抛荒。小盘时代已于今年上半年冲高回落,目前正处于痛苦的调整期,而面向未来的超级大盘时代就在这长达一两年的调整中将喷薄而出。

以笔者的漏见,未来的基本面大抵如此。但普洱茶要真正走向超级大盘时代,还需做两个艰巨的功课——品质与专业市场的培育。

品质,大家都能理解是怎么一回事。而对于专业市场就有必要进行概念界定。专业与非专业是针对消费者而言的,懂茶的就是专业茶客,针对专业茶客进行开发就是做专业市场。开发,或者说培育专业市场不仅仅局限于懂茶的消费者,因为专业茶客本身是喝茶的意见领袖,茶生活方式的传播者,他们会影响自己圈子内许多不喝的人来喝茶,进而来喝普洱茶。抓住专业市场,也就是抓住了行业的价值高地,抓住了普洱茶的意见领袖,以粉丝经济的形式来拓展市场。要赢取专业茶客的信赖,茶叶品质与品牌感化力是关键。因为这些都是懂整的人,没有真功夫与硬品质,是很难整合的。

为什么品质与专业市场在未来如此重要?

因为这两个东西能把代表未来的企业选出来。对于新兴的普洱茶行业而言,每一次市场大变局,都流行某种观念,并在这种观念的关照下把代表行业发展趋势的企业选出来。

首先,我们来看2002年到2007年的疯狂普洱茶时期发生了什么?这个时期,茶叶被当成了炒作获利的工具,是普洱茶的金融属性说了算的时代,谁会作秀,谁会炒作,谁具有先天可资炒作的基础的企业与产品,受到市场疯狂的追捧。在这个年代,产品品质不值得一提,垃圾也能被炒作大风吹上天。而到了2008年以后,茶行业垃圾茶尘埃落定,一地鸡毛,炒作已经被千夫所骂、百夫所指,炒不动了,要卖品质差或者品质一般般的茶,连自己的嘴巴都通不过,又怎么诱导消费者喝呢?这时,品质得到了空前的强调。你做的茶品质牛算什么,我的是用稀缺的古树茶做的,不是比你的更牛吗?于是,一场建立在品质基础上的稀缺性资源被挖掘出来了。但遗憾的是,回过头来看,2008年到2014年,我们挖掘的是伪品质时代,即打着品质的旗号,做不够品质的勾当。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此阶段市场流行的概念,是建立在稀缺性品质的基础上:古纯强调的是自然的稀缺性,大益强调的是品牌的稀缺性。一种稀缺的东西,产量自然有限,那么就给B货、C货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大益茶倒是A货居多,但随着产量剧增与价格飙升,大益茶的含金量急剧下降,成为著名的注水品牌,其的玩法跟B货的境界差不多。

这是一个品质全面装“B”的时代,笔者将之命名为“伪品质时代”。忽悠的中国式营销盛行这一阶段,这个阶段跟大盘炒作时代一样浮躁,稀缺性品质成了炒作的标的物,或真或假的古树茶与品牌茶经过盛大的包装,粉墨登场,价格可谓见风涨,短短数年其价格最高涨了10倍,甚至数十倍。

其次,我们来看,古纯与品牌茶的泡沫已经中度破灭(之所以用中度,因为市场的信心还在,许多人手握重金等着抄底,泡沫的破灭程度有限),装“B”至少该暂时停歇一段时间,要装的话至少要等到数年后市场再次火热再装吧。当泡沫退去,哥喝的不再是人民币,而是茶。既然是茶,那就要回到茶本身,对茶的品质的强调会空前重视起来,这就是普洱茶行业进入品质时代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时代,市场会把专心做品质的茶企选出来,就像在小盘时代把大益跟古纯茶选出来一样。而茶企光注重品质化产品的生产就够了吗?显然不是,还需要加大推广的力度——酒香也怕巷子深。推广的落地之举就在于专业市场,我们说好东西是为知音而作,专业茶客就是好产品的知音,这些人是喝茶的意见领袖,是新时代茶生活的倡导者,他们会把好产品与口碑企业从同质化严重的一般茶品与企业之中选出来。有好茶品,就有专业市场的知音,有忠实的意见领袖的存在,就会给茶企带来巨量的粉丝,那么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专注于品质的茶企,可以打造像苹果、小米那样的粉丝品牌。何以故,因为高品质可带来深度体验,产生口碑传播,从而成为粉丝品牌。

我们最后来梳理一下品质时代的思路:

1、以品质为主线来给普洱茶十余年走过的路程断代,可以分为前品质时代、伪品质时代、品质时代。

前品质时代,赚钱太容易,投资者、经销商与消费者好忽悠,所以极端不重视产品品质,而去疯狂追求产品产量。在伪品质时代,茶叶卖不动了,就去寻找产品的稀缺价值,这时古树与品牌茶的稀缺性被挖掘出来了,被包装成天下最牛“B”的品质,可惜是装“B”。装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做假冒伪劣古树茶利润空间太大,被誉为“卖白粉的价,而不用操坐牢与杀头的心”;二是稀缺的资源难找,也难控制,被逼装“B”。而到了品质时代,行业真正有抱负的企业,不再只把目光盯向古树茶,而转向了品质二字。难道只有古树茶才有品质吗?显然不是,台地茶经过生态改造也会拥有良好的品质。加上普洱茶行业经过草根发展的创业期,一方面一批优秀的草根企业已经发展起来了,他们有能力做更大的事,另一方面行业外的大资本也纷纷进入,从而推动着行业资源的集中与快速发展,古树纯料对这些想做大做强的企业而言,盘子太小,只能做为品牌高端价值的一个卖点,要做量的话,还需要开辟庞大的台地茶资源,对之进行高投入式的品质提升改造,让其由名声不好的台地茶转化为人见人爱的生态茶园。

在品质时代,行业的稀缺性资源会继续受到各路资本的宠爱,但行业更多的优秀资源将被发现,或者通过高投入的改造而创造出来,做稀缺性不再是行业的唯一选择,把不稀缺性的东西做出品质才是真正牛气的事,才是未来的主流。曾经建立在稀缺性基础之上的品质,走向了伪品质的邪路,而不以稀缺性为卖点的品质,将真正开创未来的品质时代。

2、经销商与消费者在进步,茶企的经营思路要跟得上时代,不能老用垃圾茶或者品质一般的茶来忽悠。

3、布局面向未来的品质时代,或应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重金布局茶山,打造第一流的茶园基地。我与许多人的观点不一样,布局茶山才开始,而不是已经结束了。

第二、严格把控生产质量,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不但要将传统做到极致,而且要不断进行创新。

第三、重视专业市场与专业茶客的开发,开展体验式营销与口碑营销,做粉丝品牌。

第四、商业模式、人才与融资将成为茶企决战未来的终极武器。

第五、布局仓储中心,用年份茶来兑现普洱茶最大的投资价值与品饮价值。

第六、云茶大产业将出现,将从普洱茶延伸到绿茶、红茶、乌龙茶,同时茶叶地产、茶庄园、茶快消、茶山旅游、茶媒体、茶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等将纷纷涌现,并大行其道。(转载请注明:白马非马2015年4月1日于中国普洱茶网原创投稿平台发表)

普洱茶醇化时代的三次超级机会


普洱茶醇化时代的三次超级机会

润元昌最近高举润活技术创新大旗,意欲开启熟茶2.0时代。从2015年以来,熟茶的巨大机会,不光润元昌看到了,其实许多企业也看到了,甚至成为行业的共识,不过润元昌、巅茶等熟茶技术派走在前面而已,引领着时代消费风尚与普洱茶产业变迁。在这些技术先锋型企业的努力下,才落幕的2018广州春季茶博会,以致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新派熟茶的狂欢盛宴。

站在2018这个继往开来的关键年份,请上帝喝茶工作室预测,普洱茶从2015年起,已经告别为期十年的追新之绿茶化时期,以中期茶、熟茶的崛起为标志,普洱茶进入了醇化时代。同样是追求越陈越香价值,新时期的醇化是2005年之前追求旧茶时代的升级版,亦即如今的醇化时代是十多年之前做旧时代的升级版——越陈越香2.0。创新技术派做的新派熟茶,其实就是越陈越香2.0的一种体现。

在新旧之间不断摇摆的普洱茶

普洱茶就是不断在追新与求旧之间进行选择的茶类。其实不管新旧,都是普洱茶的民国传统,在当代复兴之反映。民国的普洱茶有绿茶、红茶与生茶三大体系,绿茶就是不发酵的普洱茶,被那个年代的人称为绿茶。红茶就是经过发酵的普洱茶,被民国的云南人称为红茶。而白茶在民国也属于普洱茶体系,被称为生茶。建国后,普洱茶的绿茶传统与发酵传统都得到很好的继承,边销茶与港销茶走的是发酵茶路线,而西南三省人民爱喝没有发酵过的沱茶、方砖与散茶(都是晒青毛茶精制而成)。

上世纪70年代后,诞生了现代熟茶,并攫取了普洱茶的话语权,从7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期,普洱茶都是特指熟茶,普洱茶不但要经过发酵,而且一定要经过渥堆发酵才是普洱茶。没有经过渥堆发酵的云南晒青茶及其精制茶品,不管是发酵茶,还是不发酵茶,都被归为绿茶类的滇青。

90年代中期起,台湾人起来挑战这种“只有熟茶才是普洱茶”之权威,创造出一个生茶体系来。才紧压完成的生茶,其实是民国的不发酵绿茶(黄汤茶)。生茶是个骑墙派,新茶现喝,是喝不发酵的绿茶,长时间仓储,让茶汤变红再喝,其实是喝民国的红汤茶。也就是,生茶通过时间维度横跨了民国普洱茶的两个子品类——绿茶与红茶。

到了2005年之后,普洱茶进入了追新的绿茶化时期,这其实是民国的不发酵普洱茶——绿茶子品类在当代的复兴。

如今有人批判普洱茶的前发酵工艺,其实在民国炒制揉捻后的茶叶,闷黄数小时,甚至到第二天,也很普遍。由此可见,前发酵也是普洱茶的民国传统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以新旧摇摆为依据,普洱茶经历了三个时期:

做旧时代:1950——2004

追新绿茶化时代:2005——2014

醇化时代:2015至未来

目前普洱茶产业处于醇化时代的前期,也就是做旧时代升级版,其将诞生巨大的产业机会。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云南白茶在历史上长期归为云南普洱茶体系。月光白在2004年前后的出现,并于2006年、2007年大行其道,比福建白茶还火在前面好几年,其实是云南白茶在当代的复兴。月光白在十余年前是当普洱茶卖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民国年间云南白茶归为普洱茶的一种返祖现象。现在我们尊重六大基础茶类的经典划分体系,将云南白茶从普洱茶体系中移出,划到中国白茶大家庭,这是产业规范化的结果,但我们要知道在清代与民国,云南白茶是普洱茶大家庭中的一员。

如果加上云南白茶,就是普洱茶醇化时代的四次超级机会,为避免引起概念混乱,还是将云南白茶单列,宣扬三次超级机会。

熟茶、生茶、湿仓的内生进化,带来普洱茶产业三大超级机会

在消费升级助推产业升级的2.0时代,不光是熟茶被选中,而且恢复与改良提升民国红汤茶工艺——筑茶,将助推生茶进入2.0时代,通过毛茶的充分醇化,让才压成饼的生茶,摆放一年左右,开汤冲泡即出红汤,也就是才做出来的生茶,就有摆放十年左右中期茶的品饮效果。这堪称新时代生茶的一次革命。

同时,湿仓茶也存在巨大的升级机会。我们一方面在批判湿仓茶,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人对湿仓茶念念不忘。其原因在于,诚然湿仓将许多茶放坏,或者放得不够好,但有一些放得好的湿仓茶精品,口感与体感俱佳,养生健体效果好。这证明湿仓也能放出好茶。湿仓发酵原理,其实跟熟茶有类似之处,都是高温高湿环境之下的剧烈微生物作用之发酵模型,不过一个是毛茶发酵,一个是成品发酵。熟茶能控制好品质,并升级到2.0时代,湿仓茶为什么不可以?在梳理与构建仓储体系之时,白马非马将技术仓作为湿仓茶的升级版。湿仓茶的2.0,即技术仓时代,经过为期十余年的蕴酿与发展,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成熟,其将不仅在传统领域,而且还将在普洱茶深加工领域释放出惊人的巨大能量。

熟茶、生茶、湿仓,在各自领域进行内生进化的2.0时代,将构成新时期普洱茶醇化的三大超级机会,投身这三个创新领域的茶企,很可能成为新时代的领跑者与标杆品牌。这三个机会的释放次第为,熟茶率先升级,然后是红汤生茶的机会,最后是技术仓红利期的到来……

当代普洱茶热:一场托古改制的传统文化复兴运动

当代的普洱茶热,其实是一场伟大的,建立在托古改制基础上的文化复兴运动。我们复兴的其实是民国普洱茶,不过按照当代社会的发展逻辑,给民国老物件植入了现代基因与时尚外衣,也就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变法最流行的一个套路——托古改制,亦即旧瓶装新酒。沿袭旧体系——旧瓶,但作了改进与再造——新酒。升级版,或者2.0的实质就是,托古改制,基因与形式的改进,甚至再造。

现在的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两个子品类。追溯到民国时代,普洱茶这个品类里有三个子品类:绿茶、红茶、生茶。民国的绿茶,是炒揉晒干,没有经过发酵的普洱茶。90年代台湾人复兴普洱茶,创造出生茶一词,其实生茶就是民国的绿茶,这是普洱茶不发酵的传统,其在当代的复兴,导致了2005——2014年普洱茶追新的绿茶化时期。当然,台湾人对这种不发酵绿茶,嫁接了仓储陈化概念,让不发酵的新茶,变成越陈越香的发酵老茶。

红茶,就是民国红汤茶,这是普洱茶的发酵传统。民国的红汤茶,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毛茶充分醇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民国的史料记载,才做出来的普洱茶成品,冲泡就有红汤,其秘密在于包括毛茶醇化在内的三次发酵。民国普洱茶的发酵茶传统之复兴,肇始于50年代的香港。熟茶与湿仓茶,都是复制民国红茶(红汤茶)研制出来的。不过香港人做的红汤茶,加了大量自已的理解,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民国云南红汤茶。香港人的篡改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让毛茶渥堆快速陈化,这就是如今熟茶之原型。另一方面增温增湿让成品快速陈化。这是民国所没有的。民国的毛茶堆积发酵,是筑茶工艺,其微生物作用远没有熟茶激烈。民国的成品茶醇化,也没有湿仓一说,还是以自然仓储为主。由于民国普洱发酵茶的醇化模型,跟现代的不一样,故风味也大不相同,比如西藏人喜欢喝云南紧茶(心脏沱),长有黄霉。藏民特爱有黄霉的普洱茶。现在的普洱茶好像不怎么长黄霉。

我们现代人做的普洱茶饼,含水量控制得较低,而在民国成品茶的含水量较高,在长途运输与自然仓储过程中,含水量较高的紧压茶遇见密封的包装环境,会在湿热作用下产生微生物反应,再加上毛茶阶段特有的筑茶工艺,蒸压之前的毛茶潮水工艺,等综合因素造成,民国普洱茶的发酵机理跟现在的不同,参与发酵的菌种不一样,所以长黄霉。

最后是民国的生茶,其实是如今的白茶。民国的云南人将鲜叶直接晒干的,叫生茶,其实就是白茶的日光萎凋工艺。云南白茶其实很早,清代上贡给朝廷的普洱贡茶中,就有白茶工艺制成的茶。民国的生茶,就是云南的阳光白茶。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经过一年的努力,从民国到现代普洱茶的演变体系终于构建完成,让我们见证一场伟大的民国云南传统茶的复兴运动!

历史记载与民间口述透露的民国普洱茶真相

1、红汤黄霉茶之真相

(1)普洱茶的多次发酵模型与黄霉

李拂一著的《佛海茶区概况》记载有:

佛海茶叶制法,计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为“散茶”。制造商收集“散茶”,分别品质,现加工成“圆茶”、“砖茶”或“紧茶”,另行包装一过,然后输送出口,是为“再制茶”。

紧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底茶”。二水茶包于底茶之外曰“二盖”。黑条者再包于二盖之外曰“高品”。……“高品”须先一日湿以相当之水分曰“潮茶”。经过一夜于是再行发酵。成团之后,因水分尚多,又发酵一次,是为第三次之发酵。数日之后,表里皆发生一种黄霉。藏人自言黄霉之茶最佳。……印度茶业总会,曾多方仿制,皆不成功,未获藏人之欢迎。这或者即是“紧茶”之所以为“紧茶”之唯一秘诀也。

佛海一带所产茶叶,品质优良,气味浓厚,而制法最称窳败,不规则之多次发酵,仅就色泽一项而论,由绿而红以致暗褐,印度之依制无成,或以此耶。

通过李拂一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出:

首先,民国红汤茶是经过多次发酵而成:毛茶醇化——筑茶(一次发酵),蒸压前的潮水(二次发酵),成团(紧压成型)后水分多(三次发酵)。而且采用筑茶工艺的散茶,在蒸压成型之前,已经是“暗褐色红茶”。也就是毛茶经醇化后,已经是红汤茶了。

其次,普洱茶会长黄霉,很受藏民欢迎(藏人自言黄霉之茶最佳)。现代的普洱茶好像不怎么长黄霉,可见民国的普洱茶后发酵模型,跟现代普洱茶后发酵模型有很大区别,至少产生风味的菌种有区别。

(2)三到五年的老料拼配压制

《太和街史料探考》(作者为镇沅地方志办毛锐锋)一文中提到:

太和茶:太和街的毛家、李家、周家、黄家等户以加工茶叶(散茶)为主,使用石质模具手工压制茶叶,称紧压茶。一般以当年春茶和存放时间3—5年的上等春茶及独特的原料配比等进行加工,产品类型有茶饼、茶靛(似金元宝)、茶砖、茶沱(又称茶粑耙)等,加工出的茶产品用料纯、真,外观偏红、黑圆润,汤色红浓明亮,香味清香,回味甘甜,享有“太和香茶销四海,马帮功绩颂千秋”的美誉。

太和茶为云南省镇沅县的历史名茶,在民国其做茶:“以当年春茶和存放时间3—5年的上等春茶及独特的原料配比等进行加工”。这表明,民国做普洱茶,有用老料的传统。毛茶充分醇化后再制茶,是当时从业者的共识。

2、民国的云南白茶与前发酵真相

褚守庄84年前在《云南之茶业》中写道:

澜沧:该县年产茶八百五十四担,约值滇币一万零五百六十元。每年思茅普洱一带商人,到该县购买粗茶——又名生茶,系仅将茶叶采取晒干,不加焙制之谓——运回焙制,除销昆明市外,缅甸、西藏均销焉。

(白马非马注:看来景迈山日光白1934年就有。在民国,白茶被称为生茶)

其制法系将茶叶用甑蒸,或用锅炒,炒或蒸至叶瘪。取出於簸箕上,用手揉搓,俟略凉,放于屋内干净地面,使地面吸收其水分,其时间为数小時或达次日,再移于簸箕或蔑席之上,于日光下晒之。随晒随揉,揉至四五次放于篾筐,是即粗茶。

(白马非马注:民国的普洱茶工艺,有前发酵的闷黄与复晒复揉工艺)

3、民间口述的古六山红汤茶真相

我一位朋友,资深茶人净庐居士如是说:据易武老一辈的人口述,不使火制的茶历史上也曾经有过,就是今天的白茶(生晒)茶,还有基诺族也有老人家证实过他们在传统的竹筒茶中有拼进去陈年生晒茶(因为陈年生晒茶容易出红汤),其实杨凯所描述的“汤色红艳而芳香自然”这一相悖的现象是可以实现的,要么拼进陈年白茶,要么拼进陈年晒青(筑茶),发水筑茶是民国更后面的事情了,或者说是熟茶工艺的试验版

我觉得专注易武茶醇化研究的净庐居士,总结强大,还原了部分历史真相。

普洱茶行业将进入品质时代


普洱茶行业将进入品质时代

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的主要精力由行业评论转向了行业记录与小微茶企品牌营销推广,有关茶行业的独立分析评论文章写的极少。2014年的春天,普洱茶行业最火热的时候写过一篇《走出老班章,掘金普洱茶第三次浪潮》,提出了普洱茶将进入品质时代的观点,我们正处于第三次浪潮——“云茶超级大盘时代”的前夜。旋即普洱茶从5月份开始骤冷,茶价冲高回落,渠道与终端普遍反映生意难做,而茶农也积压了大量的高价春茶苦寻买主。一夜间,彷佛回到了2007年下半年,但历史未必会重复昨日的故事。首先,这次炒作是局部炒作,盘子有限,普洱茶市场不会整体崩盘,但名山古树茶、价格虚高的品牌茶会挤去一定的泡沫。当然,去泡沫化的过程是相当痛苦不堪的。

其次,普洱茶从2002年底兴起以来,已经走过十余个年头,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这是普洱茶市场很难崩盘的根本原因。普洱茶市场会面临一次探底,但行业机会远大于危机。洗洗更健康,为这几年浮躁的行业来一次深度洗牌,行业结构将得到治理,资源将得到优化配置,进而能开启全新的普洱茶时代——品质时代与超级大盘时代。

再次,当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中国因货币超发而四处泛滥的资本将苦苦寻求全新的投资机会,可以预期将来会有天量的资本投资农业,有人已经在鼓吹“农业:未来的房地产”之观点。而普洱茶作为云南生态农业的投资高地,在未来将成为资本的吸金窟,天量资金的进入,不但使得普洱茶受益,也会惠及滇红、滇绿,甚至是云南乌龙茶。从而使得云茶由普洱茶一枝独秀,变成三驾马车并辔齐驱,甚至是加上云南乌龙茶在内的四轮驱动。纵观普洱茶从十余年前之兴起,可以分为大盘时代、小盘时代与未来的超级大盘三个阶段。大盘时代是普惠主义的时代,只要说是普洱茶就不愁卖,其已于2007年下半年结束。小盘时代是炒作稀缺资源的时代,大益等品牌与古纯被挖掘出来,变成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一登龙门,价格牛气冲天,而更多的台地茶没有交到这样的好运,价格一直低迷,大面积的茶园因茶价不理想而乏人采摘,甚至被抛荒。小盘时代已于今年上半年冲高回落,目前正处于痛苦的调整期,而面向未来的超级大盘时代就在这长达一两年的调整中将喷薄而出。

以笔者的漏见,未来的基本面大抵如此。但普洱茶要真正走向超级大盘时代,还需做两个艰巨的功课——品质与专业市场的培育。

品质,大家都能理解是怎么一回事。而对于专业市场就有必要进行概念界定。专业与非专业是针对消费者而言的,懂茶的就是专业茶客,针对专业茶客进行开发就是做专业市场。开发,或者说培育专业市场不仅仅局限于懂茶的消费者,因为专业茶客本身是喝茶的意见领袖,茶生活方式的传播者,他们会影响自己圈子内许多不喝的人来喝茶,进而来喝普洱茶。抓住专业市场,也就是抓住了行业的价值高地,抓住了普洱茶的意见领袖,以粉丝经济的形式来拓展市场。要赢取专业茶客的信赖,茶叶品质与品牌感化力是关键。因为这些都是懂整的人,没有真功夫与硬品质,是很难整合的。

为什么品质与专业市场在未来如此重要?

因为这两个东西能把代表未来的企业选出来。对于新兴的普洱茶行业而言,每一次市场大变局,都流行某种观念,并在这种观念的关照下把代表行业发展趋势的企业选出来。

首先,我们来看2002年到2007年的疯狂普洱茶时期发生了什么?这个时期,茶叶被当成了炒作获利的工具,是普洱茶的金融属性说了算的时代,谁会作秀,谁会炒作,谁具有先天可资炒作的基础的企业与产品,受到市场疯狂的追捧。在这个年代,产品品质不值得一提,垃圾也能被炒作大风吹上天。而到了2008年以后,茶行业垃圾茶尘埃落定,一地鸡毛,炒作已经被千夫所骂、百夫所指,炒不动了,要卖品质差或者品质一般般的茶,连自己的嘴巴都通不过,又怎么诱导消费者喝呢?这时,品质得到了空前的强调。你做的茶品质牛算什么,我的是用稀缺的古树茶做的,不是比你的更牛吗?于是,一场建立在品质基础上的稀缺性资源被挖掘出来了。但遗憾的是,回过头来看,2008年到2014年,我们挖掘的是伪品质时代,即打着品质的旗号,做不够品质的勾当。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此阶段市场流行的概念,是建立在稀缺性品质的基础上:古纯强调的是自然的稀缺性,大益强调的是品牌的稀缺性。一种稀缺的东西,产量自然有限,那么就给B货、C货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大益茶倒是A货居多,但随着产量剧增与价格飙升,大益茶的含金量急剧下降,成为著名的注水品牌,其的玩法跟B货的境界差不多。

这是一个品质全面装“B”的时代,笔者将之命名为“伪品质时代”。忽悠的中国式营销盛行这一阶段,这个阶段跟大盘炒作时代一样浮躁,稀缺性品质成了炒作的标的物,或真或假的古树茶与品牌茶经过盛大的包装,粉墨登场,价格可谓见风涨,短短数年其价格最高涨了10倍,甚至数十倍。

其次,我们来看,古纯与品牌茶的泡沫已经中度破灭(之所以用中度,因为市场的信心还在,许多人手握重金等着抄底,泡沫的破灭程度有限),装“B”至少该暂时停歇一段时间,要装的话至少要等到数年后市场再次火热再装吧。当泡沫退去,哥喝的不再是人民币,而是茶。既然是茶,那就要回到茶本身,对茶的品质的强调会空前重视起来,这就是普洱茶行业进入品质时代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时代,市场会把专心做品质的茶企选出来,就像在小盘时代把大益跟古纯茶选出来一样。而茶企光注重品质化产品的生产就够了吗?显然不是,还需要加大推广的力度——酒香也怕巷子深。推广的落地之举就在于专业市场,我们说好东西是为知音而作,专业茶客就是好产品的知音,这些人是喝茶的意见领袖,是新时代茶生活的倡导者,他们会把好产品与口碑企业从同质化严重的一般茶品与企业之中选出来。有好茶品,就有专业市场的知音,有忠实的意见领袖的存在,就会给茶企带来巨量的粉丝,那么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专注于品质的茶企,可以打造像苹果、小米那样的粉丝品牌。何以故,因为高品质可带来深度体验,产生口碑传播,从而成为粉丝品牌。

我们最后来梳理一下品质时代的思路:

1、以品质为主线来给普洱茶十余年走过的路程断代,可以分为前品质时代、伪品质时代、品质时代。

前品质时代,赚钱太容易,投资者、经销商与消费者好忽悠,所以极端不重视产品品质,而去疯狂追求产品产量。在伪品质时代,茶叶卖不动了,就去寻找产品的稀缺价值,这时古树与品牌茶的稀缺性被挖掘出来了,被包装成天下最牛“B”的品质,可惜是装“B”。装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做假冒伪劣古树茶利润空间太大,被誉为“卖白粉的价,而不用操坐牢与杀头的心”;二是稀缺的资源难找,也难控制,被逼装“B”。而到了品质时代,行业真正有抱负的企业,不再只把目光盯向古树茶,而转向了品质二字。难道只有古树茶才有品质吗?显然不是,台地茶经过生态改造也会拥有良好的品质。加上普洱茶行业经过草根发展的创业期,一方面一批优秀的草根企业已经发展起来了,他们有能力做更大的事,另一方面行业外的大资本也纷纷进入,从而推动着行业资源的集中与快速发展,古树纯料对这些想做大做强的企业而言,盘子太小,只能做为品牌高端价值的一个卖点,要做量的话,还需要开辟庞大的台地茶资源,对之进行高投入式的品质提升改造,让其由名声不好的台地茶转化为人见人爱的生态茶园。

在品质时代,行业的稀缺性资源会继续受到各路资本的宠爱,但行业更多的优秀资源将被发现,或者通过高投入的改造而创造出来,做稀缺性不再是行业的唯一选择,把不稀缺性的东西做出品质才是真正牛气的事,才是未来的主流。曾经建立在稀缺性基础之上的品质,走向了伪品质的邪路,而不以稀缺性为卖点的品质,将真正开创未来的品质时代。

2、经销商与消费者在进步,茶企的经营思路要跟得上时代,不能老用垃圾茶或者品质一般的茶来忽悠。

3、布局面向未来的品质时代,或应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重金布局茶山,打造第一流的茶园基地。我与许多人的观点不一样,布局茶山才开始,而不是已经结束了。

第二、严格把控生产质量,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不但要将传统做到极致,而且要不断进行创新。

第三、重视专业市场与专业茶客的开发,开展体验式营销与口碑营销,做粉丝品牌。

第四、商业模式、人才与融资将成为茶企决战未来的终极武器。

第五、布局仓储中心,用年份茶来兑现普洱茶最大的投资价值与品饮价值。

第六、云茶大产业将出现,将从普洱茶延伸到绿茶、红茶、乌龙茶,同时茶叶地产、茶庄园、茶快消、茶山旅游、茶媒体、茶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等将纷纷涌现,并大行其道。

普洱茶产业将进入群雄并起时代


普洱茶产业将进入群雄并起时代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洱茶品茗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国内行业协会主管领导、著名普洱茶生产企业、业内专家学者及普洱茶爱好者,共同就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业态及高端品牌的打造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研讨。

市场回暖

营销多元化

普洱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自2007年以来,由于普洱茶的投机致使其价格虚高泡沫出现,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经过为期两年多的探底与整理之后,逐步走出谷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普洱茶的产量是147.5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居第二位是90万吨。普洱茶的加工量在近5年中经历了一次大变化,在2005年为5.6万吨,2006年8万吨,2007年9.9万吨,2008年5.28万吨,2009年4.5万吨,2010年5.08万吨,2011年预计在6万吨到7万吨。目前,产业规模以20-30%的幅度增长,产业逐渐进入良性发展期。

业内人士指出,普洱茶市场再度稳步回升得益于五大原因,一是新兴茶区不断出现。以往普洱茶消费以珠三角、香港和台湾等地为主,这些市场的消费成熟也稳定。但是,目前北方一些新兴市场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还有待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其二,结构日趋合理。经过2007年动荡之后,普洱茶市场逐步走向以饮品消费需求为主体,投资与爱好型收藏为补充的发展方向。其三,主要龙头企业着眼于大众市场,中小型企业关注利基市场,形成互补局面。其四,茶叶加工水平得到提升。在生产上更加讲究食品和质量安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以往初制环节的质量。其五,在渠道建设上从相对单一依赖批发市场,发展为批发市场和零售终端并重。如七彩云南、大益等知名品牌都进行了营销策略调整,走出批发市场,积极在各地开设专卖店,打造终端快捷销售渠道,培育真实的市场需求。这对于消费者对普洱茶市场的信心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产品结构分层

追求特色服务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吴锡增表示,自2007年以后,普洱茶市场的结构日趋合理,产品层次更加清晰,不仅有生熟差异、年份差异,还有地域差异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需求,这得益于企业对于产品品质和服务的追求。他强调说,“龙头企业着眼于大市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中型企业满足地市级市场,更有企业致力于高端特色的品牌打造。普洱茶的培育受到区域、时间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使品牌具有不同的风格,消费者在品茗时常常不会在意其所含物质的差异,但是,却喜爱追求品质和个性化上的不同点,因此,有些品牌以此而吸引了一批具有地域品鉴能力的高端消费群体,并逐渐形成满足‘发烧友’的高端品牌。如,致正茶行所生产的致正·宋,其产品主要采摘自西双版纳六大茶山里的原生古茶树,品质优良,制作者希望挖掘出普洱茶的真正灵魂,追求回甘、生津、喉润、韵美等特别的感受。就像法国的葡萄酒一样,每一个庄园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个性化的产品,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大众化加上高端特色,还有为了方便品饮而出现的袋泡茶、小金砣等新的产品形态,均使普洱茶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最终有助于做大做强普洱茶行业。

以科学为标准

推进清洁化生产

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规范普洱茶生产流程以及建立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是目前整个普洱茶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刘勤晋教授从2009年就开始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攻关项目“普洱茶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目前已经进入验收阶段。其课题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进行了基因检测,特别是将真菌和细菌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普洱茶尽管生产过程长,但是,在制作中并未产生超过具有国际标准的毒素,说明云南普洱茶基本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刘勤晋表示,云南省各大厂家都在通过QS的市场准入认证,推进清洁化的生产方式,即从采摘到加工生产再到包装成品全过程,不会有茶叶散落在地的现象出现,这样就保证了茶叶里面不会含有泥沙灰尘等不良杂质。产品的卫生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安全性得到保障。课题组下一步将依次制定普洱茶的安全生产标准,全面监督和规范企业的生产流程,使加工、粗制、采摘均在品质上得以控制。

提高保健因素

提升茶饮功能

创新产品的服务功能一直是普洱茶产业追求的目标,特别是普洱茶有一些特殊的功效,如提神醒脑、降低胆固醇、抗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糖、通便降脂肪,近期的一些研究还表明,普洱茶可以抗癌、减缓艾滋病发展、提高骨密度。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理事长张顺高谈到,要加大科技来创新普洱茶的新品种,使之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切实的保健功效,这些新的功能化产品所带来的市场必将是巨大的。

作为普洱茶生产的第一大产地,云南省十分重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2010年省政府出台了《云南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发展的意见》,提出2011年底将投入5000万元作为茶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重点用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科技研发、质量安全、品牌打造、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广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乌梦兆表示,这预示着好的未来,普洱茶丰富的资源和逐渐稳定的良好市场环境将为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目前,高端品牌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大众化市场更有待开发和完善,结合科技研发,依据制作工艺,普洱茶的各类功能特性正逐步被有效地挖掘和合理利用,整个市场表现出巨大的潜能。乌梦兆认为,普洱茶正在进入群雄并起的时代。(吴红月)

深度:斗茶会也许是进入普洱茶新时代的开始


深度:斗茶会也许是进入普洱茶新时代的开始

斗茶,又称“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从古代就兴盛起来的一种关于茶的雅玩。古人斗茶,斗茶品高下、斗诗词歌赋(斗茶令)、斗茶艺高低(茶百戏)。而这项上启皇室宫廷,中至文人雅士,下达街坊店铺的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演变到了今天,则又被注入了新的血液。

近年来,有不少茶企,特别是普洱茶企,都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斗茶会。其目的不仅在于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推广茶叶品饮的文化。而这样的趋势,或许宣告了普洱茶新时代的来临!

譬如近期在茶圈掀起一股“斗茶风暴”的斗记百万茶会斗茶大赛,就因其百万现金大奖的奖项设置引发了业界的热烈关注,那么,这场百万茶会斗茶大赛上,斗的到底是什么?今天就由亲历现场的榜叔和茶语网()来给大家“翻译翻译”。

▎新时代的斗茶新规

“现在请8位参赛选手,推选一名代表上台抽取比赛茶样。”主持人宣布。选手刘昭驿爽快地站起身来,从比赛的25款茶样中,随机抽取了5款。

接下来,8位选手将根据自己的品饮经验,闻茶香、看汤色、品汤味、嗅杯底、看叶底,从而判断这5款茶样,分别是斗记2008~2014出产的,带“斗”字产品中的哪一款。满分15分,如果答对一款产品名,可得2分,答对产品年份,可再得1分。

这是2015年3月12日,斗记百万茶会斗茶大赛全国总决赛上的赛制解读。

新时代的斗茶大赛。斗的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哈姆利特。

▎斗茶斗的是什么?

选手作答:斗的是味感、心态、运气,一个都不能少。

刘昭驿说,斗的还是选手对茶的理解。“斗记的每款茶都是有自己特质的,不管泡法、仓储、天气等外部因素如何变化,它的本质特质不会改变,小树茶永远不会变成大树茶的味道,所以考的就是去掉表面看本质的能力。”“还有你的得失心,泡茶本身就是修行,所以,得失心也是比赛的内容。”

“斗”字茶样虽然只有25款茶,但都是拼配茶,而且囊括了2008~2014的所有年份,有的茶品一款就有7个年份,再加上不同仓储带来的转化,不同的天气,人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的状态……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赋予了普洱茶千变万化的可能性,当然,这也造成了千差万别的品饮结局。

可以说,这场关于茶的较量,实力、心态、运气,一个都不能少。

总决赛上,因为改掉正确答案而错失得冠机会的张桂龙,最是遗憾,“我本来也应该坐在那里跟他们再一轮比拼的。”看着平分的刘昭驿和郑凯丹复赛的身影,茶龄20年的张桂龙喃喃道。

赛场上年纪最大的选手蔡克彬也抱憾出局,前一晚的睡眠不足影响了这次的发挥,不过蔡克彬依然豁达一笑:“也怪不得别人,只怪自己学艺不精。”

被称为“数据化”斗茶的选手柳国基,脑海里存储了强大的数据库

茶龄仅9个月,复赛和决赛都是通过加试进入的郑凯丹,堪称一匹“黑马”笑到了最后,与发挥一直稳健的茶人刘昭驿最终共享“斗茶王”荣誉,有人说他很幸运。

“不过我不觉得完全靠运气,就像打麻将,偶尔赢可以靠运气,长久赢那就得靠技术。”曾发掘出8强选手之一柳国基的广州壹悦轩文化会馆馆主张龙图说。

而夺得头魁的刘昭驿则认为,斗茶斗的还是对茶的理解,“斗记的每款茶都是有自己特质的,不管泡法、仓储、天气等外部因素如何变化,它的本质特质不会改变,小树茶永远不会变成大树茶的味道,所以考的就是去掉表面看本质的能力。”“还有你的得失心,泡茶本身就是修行,所以,得失心也是比赛的内容。”

▎斗记回应:斗茶,是跟自己的一次较劲

这场茶会,绝不仅仅是斗记营销上的一个策略,或者产品的一个推广。它更是一场对斗记茶业制茶工艺能力、对斗记产品品质、对斗记产品市场接受度的检验。

无论晋级与否,很多参赛选手在参加完这次斗记百万茶会之后都跟主办方斗记茶业表达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在经过细细品味之后,他们都发现,斗记全系产品有一个标准化、系统化的特点序列,能很清晰地让品饮者了解到每款产品的特点。

而“斗粉”们的反馈,也让斗记掌门人陈海标轻吁了一口气。在他看来,这场茶会,绝不仅仅是斗记营销上的一个策略,或者产品的一个推广。它更是一场对斗记茶业制茶工艺能力、对斗记产品品质、对斗记产品市场接受度的检验,是斗记自己跟自己的一场较劲。

“说实话,我对斗记的产品非常有信心,不怕你来喝,就怕你不来!”陈海标说。所以百万茶会的“盲品”赛制建立,也出于斗记对产品的绝对自信。而为了通过这历时大半年的百万茶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触到斗记和斗记的茶叶,这次百万茶会的比赛用茶都是2008年至2014年斗记产品中名称带“斗”的拼配茶。

“在前期初赛、复赛阶段,选手们因为是在全国各地的斗记专营店中比赛,存在物流和仓储的差异,接触的茶样范围可能不尽相同。但是自从进入决赛阶段以后,斗记就在产品序列中基本框定了25款决赛用茶,并向进入决赛的选手统一发送同一仓储的练习茶样,力求做到公平、公正。总决赛的比赛用茶标准亦是如此。”

而“盲品”斗茶的趣味性,也无形中促成了普洱茶文化的传播、以及消费者对斗记品牌文化的印象的加深。“其实短期来说,你要说促销效果,那办茶会肯定不如打折来的更快,但是让不了解普洱茶的人逐渐喜欢上普洱茶,用分享的心态,让更多消费者走进茶生活,才是品牌的长久之道。”有斗记经销商如是说。

第一轮比赛结束后,一拥而上围观叶底的观展茶友

▎茶语网观察:斗茶,是茶人之斗,也终是产品本质之斗

今日之斗茶,是茶人味感技艺之斗,而长足看来,也终会是茶企抛去种种炒作特技,回归产品本质,关于品饮本质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

这些年来,普洱茶的市场起起伏伏,片面炒作普洱茶投资价值的时代已经渐渐淡出,而消费者品饮的时代也已悄然到来,今天的普洱茶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类似法国葡萄酒口味和规则确立形成的大时代。

如何在普洱茶尚无形成口味标准的今天,确立自己的口味标准、标准化自己的制造工艺,让消费者形成对普洱茶口感标准化的认知,并最终形成口味依赖,是当下茶企最该关注的事。

今日之斗茶,是茶人味感技艺之斗,而长足看来,也终会是茶企抛去种种炒作特技,回归产品本质,关于品饮本质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更或者,“盲品”这种现在在葡萄酒、咖啡等国际性饮料中风靡的品评打分方法,有一天会不会也成为茶叶的一种评判方式?一切尚未可知。

这些,我们都可以交给时间来定夺。但是在直面消费者品饮时代来临的层面上,斗记,已然先迈出了一步。

普洱茶的茶气是什么?


普洱茶的茶气是什么?

普洱茶茶气的诠释

什么是普洱茶的茶气?云南普洱茶属大叶种茶,古老茶园都是乔木形态,茶叶厚大,儿茶素、矿物质等成分特高,相对的有机锗也较丰富,因此云南普洱茶实为补气的饮料之一。茶所以能提神,是因为越是新鲜而绿色的茶叶中,含有越多的咖啡喊刺激性成分。这些成分如在人体内刺激了脑神经,就形成精神兴奋,达到提神作用。新鲜青绿的普洱茶,和陈期短的青生普洱茶,所含的刺激性成分比其他茶种都来得多,饮后对提神功效特别强。

什么是普洱茶的茶气呢?茶气,对普洱茶品茗具有极重要地位,也是普洱茶最主要特色之一。云南大茶山所生产的乔木大叶种老茶树普洱茶,茶叶内所含成分浓酽而丰富,制造为成茶后,经过长期储藏陈化,茶中多糖类和有机锗产生一定的化学作用,于冲泡时即能溶于水。品饮陈年普洱茶茶汤后,有机锗进入品茗者体内,达到补气功效。古往今来饮茶品茗者千千万万,有几人真正体会到茶气美妙的境界?一来真懂得品尝茶气者不多,二来有茶气的好茶却得来不易。

什么是普洱茶的茶气呢?茶气对大多数品茗者来说,还是非常含糊的。如有人说“这道茶的气很强”,大致上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指茶香很强;二是指茶汤很浓;三是指茶叶所舍的成分很足,茶汤的口感很酽;四是指茶叶中成分很重,茶汤苦、涩味很强:五是,只有极少数品茗者,由于体认茶气的气感,而正确指出了茶气很强。

什么是普洱茶的茶气呢?“茶气进入人体内部,而运行于经络之中,如果达到了一定强度感觉,促使毛孔发出微汗,并且渐渐凝聚在骨骼中,成为一种清流,津养着全身的肌骨。所以感到筋骨在清敛,肌肤渐爽化。如果此时再增加茶气,清敛爽化逐渐浮现,交会成一股温暖而鼓荡,潜在体内窜激,最后津沐在一股飘然且安舒的意境里,飘然欲仙!”

什么是普洱茶的茶气呢?一般品茗者,茶气敛进其经络后,只感觉到全身体内激荡一股热气,接着毛孔轻轻发出微汗。但也有人误以为是喝了太热的茶汤之后会产生茶气。其实,喝了太热茶汤,如喝了烈酒一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是能使体温升高而发汗。真正茶气到了体内,是促进经络中真气运行的加强,使体温升高而发汗的。当然,茶汤太热和茶气同时在身体内部,促成体内发热而发汗者,应该是最常见的。那些由茶气所激发出的是轻汗,是轻薄而微细的汗。而热茶汤所逼出来的,可能是浓而多的热汗,甚至汗流浃背。”

何谓普洱茶口感、体感、气感?


何谓普洱茶口感、体感、气感?

口感、体感、气感是品饮者品饮茶品后不同部位对茶品的茶性茶质的感知反射。通过口感、体感、气感的感受,可以对茶品的品质与属性予以辨识。

口感

口感,专指茶汤在口腔至咽喉的感受,若能达到一定平衡,是谓好茶。

香,指必须香味纯净而饱满。

甘,至喉韵深层回甘。

滑,是茶汤细腻绵滑。

重,为渗透力、层次感与耐泡。

甜,有活性,不单一。

苦,能化甘,不重压舌面、不死苦。

涩,能转甜,收敛感不刺激难受。

体感

在中医理论中,任何食品入口,身体依据其寒热属性,都会有对应感受。茶汤进入人体后,身体各器官对应的感受——“寒、凉、温、热、酸、麻、胀、痛”是为体感。不过,这些理应天生本有的感应,现在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明确感知。

任何属性的茶品,都有其适应的对象,没有绝对好坏,只要懂得适人适时适量。有了“酸、麻、胀、痛”等体感,也不尽然必为茶品的问题,也有一定可能是品饮者自身的问题。解读体感,需要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有所了解,同时更要了解品饮者自身的身体特性。

气感

在中医理论中,所有食物都有归经(专属经络与属性)。许多中医药典曾提及茶在十二经络中归属肝、心、脾、肺、肾等五经络,但此系特制绿茶、青茶类而言。尤其是普洱茶,能够经行人体绝大部分经络,甚至可感受脉轮存在。感受茶品循行经络与脉轮,是为气感。相较于体感,能够明确感知气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任何新制生茶都属寒凉,品饮新茶时身体所产生的热感,是因为驱动身体免疫机制所产生,而并非茶品本身性属温热。普洱熟茶经过类似中药炮制之法的渥堆,老茶经过时间与菌类发酵,使得茶性转变为温热。

依经络气感大略区分,新制生茶寒凉,老生茶温热;新制熟茶燥热,老熟茶性温。新制生茶走表,老生茶走里。新制生茶生茶走心、心包、肝、胆、膀胱、肺、肾等经络,老生茶与老熟茶入脾、胃、小肠、心包等经络。

“后消费时代”的普洱茶


“后消费时代”的普洱茶前些天与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以前茶商卖茶都叫“订购会”,现在叫“茶会”,可不少茶商抱怨,自从叫“茶会”以后,茶叶就不好卖了。这位朋友一针见血回复:“市场不好,叫什么都不好卖,还不如搞点茶会显得雅一点。”细细思量,真的是这样吗?当前普洱茶的市场确实不如前两年热络,也不如过去赚钱快了,也许与当前经济形势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们试着从更深的层面去观察,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去思考,或许普洱茶的“后消费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而茶商们的营销思维还未跟上。

普洱茶的传统营销思维是基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所带来的陈化空间和升值空间,以及普洱茶的健康功效与生态价值。然而在“后消费时代”里,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出更加的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科技进步带来生产能力极大提升,商品的种类极大丰富,商业消费早已脱离纯商品竞争阶段,商品的主要功能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之外,非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普洱茶的复兴时间虽然不过10多年,但是因为它出现在对的时间、对的环境,所以哪怕经历过2007年的重创,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迎来新的热潮。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看到,普洱茶在传统的品饮需求和收藏投资需求之外,又增加了一种非物质性的需求,这也正暗合了“后消费时代”下消费者重视体验式消费、个性化消费、愉悦性消费的心理。

体验式消费要求商家重视顾客的情商,关注顾客购买行为发生全过程中的非真实购买需求,顾客所关注的不只是品牌或产品本身的单方面的物化的价值,更多的时候,需要以超出顾客现实的既有想象,开创并传递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以此建构顾客全新的生活体验。普洱茶可以成为多种生活方式的外化,而如何将普洱茶渗透在各种生活体验中,是“后消费时代”普洱茶营销需要思考的重点。

“后消费时代”是一个个性化经济时代,社会越是发达,物质越是丰富,社会里的个人价值观念就越是表现为个性的,而对商品的需求也越与众不同。这几年普洱茶山头茶概念的兴起,由此带来的无数小微企业开始展现活力,手工制茶坊的复兴,都是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产物。所以,未来小微企业依然需要“小而美”,而不靠做大做强,才能维持稳定的、有个性化需求的客户。

现代人愈来愈重视健康,“后消费时代”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内涵有了新的要求——不仅仅重视“身体”健康,而且讲求身、心、灵的健全。这样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消费者内心深处对一种内涵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体验更精彩、心灵更愉悦的生活的渴望。普洱茶本身的所带来的形式之美,带来了在消费领域中茶席、茶空间的精致化、茶人服的流行等等;而云南普洱茶山的原生态环境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了茶山旅行者的纷至沓来,这些都是愉悦性消费需求的表现,而这种在普洱茶上的消费需求仍待更多的表现形式。

普洱茶的“后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您做好准备了吗?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进入醇化气养时代》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