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冲泡之干泡法

说起普洱茶的湿泡法,大家很好理解,就是平常我们见到的那样,一个茶盘为承载,泡茶的时候洗茶或是不要的水就直接倒掉,它会顺着茶盘的小管流入茶桶内,因为茶盘总是湿漉漉的,因此谓之湿泡法。那么干泡法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不用水?当然不是,只是干泡法总体看上去会显得“干燥”一些,至于其它的该怎么泡还怎么泡。相对于湿泡法,干泡法撤去了比较占位置的茶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壶承,也就是用来放盖碗、公道杯、茶漏等的一个器具。相对于茶盘,壶承往往要小一些,虽然有些壶承仿若一个微型茶盘,但是能够承接的水却十分有限,这就决定了在冲泡茶叶的时候我们再也不能肆意倾倒不要的茶水。

那么温杯、润茶的水往哪里倒呢?这就需要一个茶洗了。茶洗是干泡法中的重要茶具,主要用来承接“废水”以及茶叶渣等,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在整个冲泡过程中才不会出现湿漉漉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茶洗容量有限,需要及时倾倒和清理。以上两点可以说就是干湿泡法最大的区别,而其它的一些诸如盖碗、公道杯、品茗杯、茶巾这些也都是要准备的。相对说来,家庭泡茶干泡法是比较适用的,一方面占用空间较小且比较方便,想要偶尔换个地方也是很简单的;另一方面也不会造成家里过湿、桌面不整洁等情况,相比较茶盘的清洗,我相信很多人更愿意清理茶洗吧。

目前,不仅家庭中干泡法比较受欢迎,很多茶店也开始布置干泡法茶席,让整个茶席看上去清爽了许多,而且可以不同的茶席随意切换布置。总之,对于刚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来说,干泡法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投入减少,且显得更加随意,更加适用于平常的生活。

cy260.com小编推荐

普洱茶冲泡:普洱生茶之溢泡法介绍。


传统普洱茶冲泡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普洱茶随着时间陈化,必须要洗一道茶,把茶洗干净了才能喝,二是冲泡普洱茶用的是绿茶、红茶、乌龙茶和功夫茶的泡法,通常三四泡后滋味就寡淡了,却不知普洱茶一般都可以逾十数泡,层次变化丰富。

普洱茶术的理念是好茶不用洗,因为有农残的茶怎么洗也洗不掉,再者茶本干净,何需洗?如果出现茶汤浑浊,那也是茶品质有问题,洗不洗问题依然存在。

洗茶更多是心理上的作用,觉得茶不洗不干净。今天讲的溢泡法即解决“视觉上洗茶干净”的心理需求,又让你喝到一杯普洱生茶的头汤之美。

为什么普洱茶术一再强调头汤之美,一是头汤里含有独特的芳香醇物质,它在刚溶于水时就挥发出来,后面就没有了;二是头汤里有普洱茶的工艺真话,不能藏丑。

以盖碗冲泡为例。

溢泡法,顾名思议,就是冲泡时将茶汤溢出盖碗,适合普洱生茶的头道冲泡。

1、温碗提香

碗内和碗托注水,形成上热下蒸,提高盖碗内部温度,1分钟后将普洱生茶投入盖碗(茶水比15,通常100ML容量的盖碗投茶7克),盖上碗盖焖至3分钟左右,能闻到干茶的陈香和果木香,冲泡时香气容易溢出。

2、大水快冲,无问西东

沸水中位定点冲泡,壶嘴与盖碗内壁呈斜角,出水力大,沿着碗壁快速冲泡,水流带着茶叶旋转。

3、水满金山,定点溢水

水满盖碗后,注水改为直角,注水速度变为低速缓慢,让盖碗内的茶汤慢慢溢出,如果茶叶杀青温度过高,就会看到黑色浮片;如果茶叶加工不干净,就会看到异物杂物;如果原料低劣或受潮,汤色是混浊的......定点持续注水1分钟。

4、碗盖引流

碗盖60度角左右搭在碗沿,将茶汤引流出去,直到盖碗内的茶汤停止流动即可,这时盖碗内的茶汤大概低于碗沿1厘米左右。

5、中庭激汤

大拇指和中指肚卡住碗沿,食指抵住盖纽,公道杯平放,开口轻微,中速出汤,让茶汤直冲盖公道杯的底部,茶香四溢,期间要定式出汤,直到盖碗内最后一滴茶汤滴尽,不要抖动。如此,一杯汤色透亮,香气馥郁的头泡茶汤就大功告成了。溢泡法所冲泡的第一道茶汤,能真实地反映茶的真话。

通常一杯古树生普的茶汤,汤色透亮,白毫毕现,黑色的浮片(浮片是指茶叶的杀青过程中,受热不均匀,导致茶叶边缘的刺轮受焦变黑)少许,容许一点茶叶碎片碎沫(跟茶饼撬茶有关),无杂物,闻之有陈香果木香,茶汤入口落喉闭嘴三秒,有香气在口腔内部回荡,然后生津回甘,让嘴巴舒展开来,享受到普洱生茶的头汤之美。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层次感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层次感

喝普洱茶的时候,我们可能还经常听到有人说一个词:层次感。什么是层次感?层次感其实是从图案浮雕刻领域引申的一个词汇,原意是指有立体感以及团的主次、远近、大小、前后等透视关系。那么茶的层次感又是指什么呢?其实就是指茶的丰富性和变化性。

首先来看丰富性。正如浮雕的立体感是建立在一定“厚度”上的一样,一款茶的层次感必定是在口感足够丰富、饱满的基础上来说的,单一、淡薄的口感自然是谈不上层次感的,同时也只有饱满的口感才可能具有变化性。什么是普洱茶的变化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看:1、单泡茶汤口感的变化性。一泡茶入口后,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香气、苦涩、韵味等等的前后变化,那么就说明它是具有一定层次感的。2、茶汤整个冲泡过程中的前后变化。一般而言,茶汤滋味具有淡→浓→淡的基本变化,同时在整个过程中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可能初期是绵和,中期是饱满浓郁,后期是细腻清甜,这是大概的一个变化,在细品的过程中,则会发现其实香气、滋味、韵味都是有所变化的,这种变化其实也是层次感的一个表现。至于没层次感的茶,你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可能就是苦涩变化,其它基本保持一致,喝来感觉十分无趣。

一款有层次感的茶,不仅能够带来口腔的满足感,还能在整个过程中带来不一样的品饮体验。所以我们在喝一款茶感受其层次感的时候,一方面我们需要细细感受每一泡茶汤的滋味及其变化,同时也要注意整个品饮过程中茶汤的变化,在品饮每一泡的时候让中间稍有间歇,从而更好地感受其间的变化。品饮初期对其变化可能没有那么敏感,但是注意慢慢培养这种意识,我们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普洱茶的层次感了。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冲泡之水详解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冲泡之水详解

喝茶的人都知道,泡茶的水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无论水质还是水温都很容易对茶产生影响。就茶而言,没有水的滋润那就仅仅是一片叶子而已,所以对于茶的冲泡,水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对于我们家庭喝茶来说,可能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家里有什么水就用什么水来冲泡,一些农村可能用直接从山上引来的山泉水,其水质较好,用来冲泡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说,就只能选择桶装山泉水、纯净水了,不过各个品牌之间的水质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可以适当选择水质好一些的品牌。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像古人那样,收取什么上游水、露水等等来泡茶,虽然水的选择相对少了一些,但是对于水温的控制却显得更加方便。现在大部分烧水器都能够直接显示水的温度,这对于泡茶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情,一般来说,普洱茶水温需要达到90度以上,根据不同的茶品可适当调节温度,尤其有一定年份的老茶则需要水温高一些。另外,需要说的是反复烧的水就最好不要用了,这样的水不仅泡茶不好,饮用也并不健康。至于保温壶、饮水机的水也不太建议用来冲泡普洱茶,其温度可能会有些低,至于外出没办法的话,那也只能用保温杯了。

在冲泡茶的过程中,水烧开后一般等其静止了再注水,注水时水柱的粗细也会对茶的口感产生一定的影响,细水注入口感会更显细腻,粗水冲泡口感则会厚重一些。在普洱茶的冲泡中,关于水的问题主要就是以上这些了,对于刚接触普洱茶的新茶友来说,在水的问题上暂时不必纠结,用家里的现有水就好,主要还是得多尝试几次,掌握一些泡茶技巧,习惯以后泡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工艺之拼配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工艺之拼配

随着对于普洱茶的了解,谈及普洱茶工艺,除了基本制作流程我们可能还会听到另外一个词:拼配。这些年,拼配工艺已经较为普遍,甚至一些品牌提出“按一定的配方”拼配,而这个配方就好比药方一样,自然是经过反复研究和尝试的,各家自然也不愿意对外透露,从中也不难看出拼配工艺的重要性。

然而,往前推几年,拼配却是没有这样的地位的,因为那时候大家追崇的是纯料,甚至一度认为拼配茶就是不好的茶。不过,拼配技艺最终用事实证明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今不仅各家品牌大方承认产品为拼配,消费者也不会再去盲目地追求纯料茶了。那么究竟什么是拼配呢?其实拼配就是将不同的晒青毛茶按照一定的比例拼合在一起,实现普洱茶口感和品质的协调性。这项看似简单的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制茶师通过感官经验以及对茶品特征的认知进行拼合,且拼合后需要反复对比,从而找到最佳的拼合方式,实现最有利于产品品质的拼配。

拼配主要遵循“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原则,因此拼配其实是可以多方面的,主要包含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不同等级、不同季节、不同树龄以及熟茶中不同发酵度的拼配,根据各自的优缺点、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拼配,最终实现茶品口感的圆融性和协调性,同时保证品质的稳定性。相对说来,普洱茶的拼配会灵活一些,不同的拼配、不同的比例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口感和品质,因此各家的“配方”也是各有千秋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拼配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口感的适口性,因为很多不易被接受的滋味口感已经在拼配过程中被中和、压制了。而对于品牌来说,拼配则更加能够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增加产品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所以拼配工艺其实最终实现了一个双赢的局面,无论从普洱茶本身还是市场的发展来看都很重要。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茶气体验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茶气体验

喝普洱茶时,经常听到有人评价:这款茶茶气很足。那么,茶气究竟是指什么,为什么感觉那么玄妙呢?在我看来,并非茶气玄妙,而是茶气的体验不如苦涩甘甜那么直接,再者就是气本身就是有些难以捉摸的。

怎么理解茶气呢?说白了就是一种感受,一种源于茶汤的力量冲击。就好比武林传说中的“气功”,虽然无形但是力量强大,茶气也是一样的,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却会形成某种力量充斥我们的身体,带来身体上的震撼。所以很多情况下,茶友都普遍认为喝茶后,出现打嗝、出汗、发热等现象即可认为这款茶茶气比较足,这种认知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茶气”的承受能力有所不同,还是一样的例子,有些人在被“气功伤害”之后可能从此变废人,但有的人稍作修养就恢复了(虽不知气功真假,但以此为例大家比较好理解),喝茶也是一样的,有的人稍微烈一点的茶就各种反应,从而认为该茶茶气十足,但有些人喝下来却几乎没什么反应。

以老班章为例来说说茶气的问题。老班章一直被视作茶气十足的茶,其霸道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人一直认为茶气足的茶就是好茶。然而,我想在我们喝普洱茶初期甚至后期,都不必太过在意茶气的问题,毕竟它是有些虚渺的,再者,不同的人敏感度、接受度不一样,那么以茶气对茶品品质进行判断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此外,对于所谓茶气足引起的发热、出汗这些症状真的让人感到舒服吗?我看未必。至于有些人提到的什么打通各种筋脉、一下子神清气爽之类的话也就听听吧,大概很少有人能有这种体会,能让人产生这种体感的茶也并不多。所以,对于茶气,不必过分追求,就当它是传说也未尝不可。(普洱茶网茶语嫣然供稿)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基础认知之形状盘点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基础认知之形状盘点

对于很多刚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来说,普洱茶的形状可以说也是一大特色,毕竟大部分茶类都是以散茶的形式而存在的,普洱茶作为紧压茶在外形上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那么,普洱茶究竟有哪些形状呢?

饼茶一直都是普洱茶最为常见的形状,主要分为铁饼和泡饼两种,前者压制相对要紧实一些,且两面均为平面,后者压制没那么紧,一般茶饼背面会有一个茶窝。饼茶的常规规格为357克/饼,但是现在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不少200克、100克的小饼,甚至其它特殊规格,近两年更是出现了极薄的饼茶,可以直接掰开冲泡。除去饼茶,砖茶也是普洱茶常见的形态之一,一般有长砖和方砖,规格则视具体规则而定,250克、500克不等。另外,茶砖这几年逐渐兴起了“九宫格”形式,直接将砖茶裁成小块,冲泡时可直接掰开,无需撬茶。

沱茶,也是普洱茶较为常见的形状,沱茶一般有臼型沱茶和蘑菇沱两种。沱茶一般是100克、150克、250克的规格。

除去以上几种较为常见的形状,金瓜贡茶也是较为传统的一种形状,也被称作图案差和人头贡茶,宛如金瓜,其规格也较为灵活,小到100克,大的则可能有数百斤,很多时候都被拿来作为“观赏品”。

这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变化,普洱茶的形状也日益多样,其中迷你型小沱茶、龙珠这一类“一泡型”形状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市场上越来越常见。

另外相对少一些的则是柱状茶,其中以竹筒茶最为常见,至于一些茶屏,也就是压制成屏风的样式,并有各种图案,相信很多茶友刚接触普洱茶时不太有这种需求。

最后,普洱茶有没有散茶形态呢,当然是有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晒青毛茶,不过相对少一些。此外,老茶头、茶化石一般也是以散茶的形态存在的,不过以其它茶类的散茶差别很大。

一般说来,形态对于普洱茶品质影响不大,所以如何选择就看个人喜好了。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新秀”之柑普茶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新秀”之柑普茶

这几年,柑普茶在普洱茶界混得风生水起,所以接触了普洱茶之后,柑普茶便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柑普茶,顾名思义,就是柑皮与普洱茶的融合体,普洱茶通常采用熟融合。关于柑普茶,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首先,柑普茶的分类。就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来看,柑普茶主要分为柑普茶(柑皮切碎)、红柑、小青柑、胎柑。柑普茶,其中一种做法是将柑皮切成细丝,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普洱熟茶相互融合而成,这样的柑普茶可为散茶,也可紧压成型。

红柑,根据柑果成熟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大红柑、二红柑等。红柑柑普茶是直接将普洱熟茶直接塞入已经去肉的红柑体内(去肉之后柑皮已经进行一定的干燥处理),其外形就是柑果的样子。

小青柑,也就是采用还未成熟的柑果制成,一般大概有乒乓球大小,制作方法跟红柑一样。由于外形更加小巧讨喜,所以小青柑备受喜爱,一直被称为业界“小心肝”。至于胎柑,则选用更加小的柑果制成,市场上相对较少。

其次,柑普茶的口感。相对说来,柑普茶将普洱熟茶与柑皮的滋味融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但是这种口感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所以刚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有机会可以试试,看是否能够接受,如果不习惯也没必要盲目跟风品饮。

再者,柑普茶的功效。随着柑普茶的兴起,不少品牌都在强调柑普茶的保健功效,并认为是柑皮与熟普功效的双重结合,但实际上两者结合在一起是达到双重功效还是会有一定的排斥作用尚不明确,因此对于其功效不可过分信任。

最后,柑普茶的品质。柑普茶由柑和熟普制成,因此两者的品质都是关键,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新会柑果被认为是最佳柑果,至于普洱熟茶就跟山头、年份等都有关系了,剩下的就是工艺问题了。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柑皮陈放一定的年份(至少三年)后就被称作陈皮,因此陈皮普洱茶其实也是柑普茶的一类,不过有年份的陈皮普洱茶还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新手还是需谨慎一些,以免上当受骗。

初识普洱茶:普洱生茶之制作流程


六大茶类划分的依据是其工艺的不同,普洱茶自成一个茶类自然也是因为其工艺的特殊性,所以了解普洱茶工艺就尤为重要。普洱生熟茶的工艺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区分开来。

先来说普洱生茶的基本制作流程: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晒干——蒸压——干燥——包装。

采摘:指的是从茶树上采摘鲜叶的过程。云南普洱茶基本都是手工采摘(地形、树型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实在无法实现机械化采摘),一般按照一芽一叶、两叶、三叶的标准进行采摘,春茶采摘量最大,一般集中在4月前后。

摊晾:采摘好的鲜叶一般需放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地方摊晾一段时间,目的在于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进入柔软的状态,进而利于下一流程的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摊晾过久或者摊晾不足都会对茶品后期品质产生影响。

杀青:杀青其实就是炒茶的过程,分为手工炒茶和机械炒茶,主要目的在于去除青草味,同时让鲜叶蒸发一部分水分,进入柔软且有韧度的状态,利于揉捻成型。这一流程对于茶品的品质尤为关键,所以对火候、锅温、炒制程度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通常需要较为有经验的师傅来进行。

揉捻:揉捻的过程其实是茶叶成条的过程,一般是手工制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茶叶细胞壁会有一定的损坏,其损坏的程度往往决定着茶品后期的转化程度、内涵物质释放情况等等。

晒干: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这样普洱茶晒青毛茶就算制作完成了,也就是人们经常说到的散茶。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天气不好可能会影响普洱茶的晒制,如若遇到下雨天就只能放到室内让其自由风干了。

蒸压:晒干的茶叶经过一定的挑拣之后便可以用蒸汽蒸湿继而放在石磨里紧压成型了。

干燥:蒸压后的茶饼中含有一定水分,需进行自然风干或是低温干燥,将含水量控制在7%以下,之后便可进行包装了。

以上则为普洱生茶的基本制作流程,每个环节可以说都很重要,对于后期口感、品质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初学普洱茶的茶友来说,先了解其制作,后期则有必要各个环节所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了解。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协调性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协调性

早几年喝普洱茶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喜欢追求纯料茶,甚至认为拼配茶就是不好的茶,但实际上随着拼配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我们渐渐对拼配茶有了新的认知,而这个时候协调性也就成为了描述普洱茶口感的一个常用词语。什么是协调性呢?协调性本身是指各方面配合很好,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和韵律性,给人带来一定的美感和舒适感。就普洱茶而言,其协调性自然也是指茶汤苦涩甘甜、回甘生津、茶气韵味各方面的相互平衡,从而带来一定的口腔舒适感。换言之,甜是我们比较喜欢的滋味体验,但如果一款茶只有甜感我们也未必会喜欢,因为它太过单调,不具备丰富性和协调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协调性并不是说要茶汤中的各种滋味按照平均比例进行分配。就实际情况而言,,哪怕现在各家品牌都很注重工艺,对工艺进行各种研究和改善,要做到这种情况依旧是几乎不可能的。再者,如果真的平均分配,我相信这样的口感未必讨喜,这就好比插花艺术,你要是所有花都一样的高度、一样的数量,这样的插花估计是最糟糕的了。所以真正的平衡性其实是有所偏重的,普洱茶的协调性也是各种滋味相互平衡,有浓有淡,有前有后的。协调性是对普洱茶口感的一个整体性的描述,具有协调性的口感往往都会带来不错的舒适感,所以普洱茶的协调性对于一款茶的品质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也不用刻意去寻找它各种滋味是否平衡,喝的茶多了,一入口自然就能感受到协调性如何,是苦感太过突兀了还是涩感太过持久了,其实都是很容易感受到的。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稳定性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稳定性

稳定性也是我们喝普洱茶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算是对一款茶的一个总体评价。那么普洱茶的稳定性究竟指什么呢?我想,普洱茶的稳定性可以表现在几个层面:

1、在一定的时间、环境下不会轻易出现变化。也就是说,一款稳定的茶以相同的冲泡方法冲泡的话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怎么这次泡的跟上次泡的滋味不一样呢,明明投茶量、出汤时间都是一样的呀?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为一款茶的稳定性不那么好,这样的茶可能会令初喝者感到为难:会不会我试喝的时候挺好喝,下次就泡不出这样的滋味了?

2、在品饮过程中,茶品滋味自始至终都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有些茶在不同的品饮阶段会呈现不同的滋味,各泡有各泡的韵味,这可以理解为层次感;但有些茶则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较小甚至你会觉得一直都是一个味,这样的茶可以说是很稳定了。

3、茶品有所变化,但是其变化是呈阶梯性的稳定变化。有的茶前一泡喝着还比较绵和,后一泡突然滋味浓烈起来,这样具有跳跃性的茶自然是谈不上稳定性的,具有稳定性的茶是在一泡泡间逐渐出现细微的变化,所以其实稳定性也不是说完全不变,而是相对有规律地稳定的改变。

那么一款茶具有稳定性好还是不好呢?凡事都有两面性,稳定性也一样。一方面,我们会觉得具有稳定性的茶在冲泡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会觉得一层不变的滋味太过平淡。普洱茶滋味丰富是其一大特色,所以其实总体而言我们还是希望一款茶具有一定变化性的,不过这种变化还是相对稳定一些较好,过于跳跃的话估计我们一时也难以接受。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冲泡之干泡法》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