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层次感

喝普洱茶的时候,我们可能还经常听到有人说一个词:层次感。什么是层次感?层次感其实是从图案浮雕刻领域引申的一个词汇,原意是指有立体感以及团的主次、远近、大小、前后等透视关系。那么茶的层次感又是指什么呢?其实就是指茶的丰富性和变化性。

首先来看丰富性。正如浮雕的立体感是建立在一定“厚度”上的一样,一款茶的层次感必定是在口感足够丰富、饱满的基础上来说的,单一、淡薄的口感自然是谈不上层次感的,同时也只有饱满的口感才可能具有变化性。什么是普洱茶的变化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看:1、单泡茶汤口感的变化性。一泡茶入口后,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香气、苦涩、韵味等等的前后变化,那么就说明它是具有一定层次感的。2、茶汤整个冲泡过程中的前后变化。一般而言,茶汤滋味具有淡→浓→淡的基本变化,同时在整个过程中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可能初期是绵和,中期是饱满浓郁,后期是细腻清甜,这是大概的一个变化,在细品的过程中,则会发现其实香气、滋味、韵味都是有所变化的,这种变化其实也是层次感的一个表现。至于没层次感的茶,你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可能就是苦涩变化,其它基本保持一致,喝来感觉十分无趣。Cy260.coM

一款有层次感的茶,不仅能够带来口腔的满足感,还能在整个过程中带来不一样的品饮体验。所以我们在喝一款茶感受其层次感的时候,一方面我们需要细细感受每一泡茶汤的滋味及其变化,同时也要注意整个品饮过程中茶汤的变化,在品饮每一泡的时候让中间稍有间歇,从而更好地感受其间的变化。品饮初期对其变化可能没有那么敏感,但是注意慢慢培养这种意识,我们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普洱茶的层次感了。

精选阅读

如何去感知普洱茶的层次感?


如何去感知普洱茶的层次感?

经常喝茶会有这种感受,有的茶喝下,只是如水境,不留痕迹;但有的茶,喝到口中,却是让人回味无穷。

一杯好茶,就像一个赏心悦目的风景,必定不会只有一个单面,而是有层次变化,让人回味无穷。正如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那么,“层次感”就是由苦化甘、口中有茶香韵味等不同的感觉,在一杯茶入口之后,先后出现。

如何去感知普洱茶的层次感?

茶汤入口,从舌尖到口腔再到喉部,每一个部位对茶汤的滋味感受不一样,反应出来的触觉也就不一样,这种富于变化的触觉就是一种层次感。

如,第一、二泡到第五、六泡至十多泡时,每一泡的汤喝起来并不是完全一样,有浓有淡。简单来说,每泡茶汤的多样触感,也是茶汤层次感的一种表现。

层次感涉及到的先后顺序变化,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用常规方法冲泡,茶叶的层次感体现在3个方面:

1、香气层次,有香型变化,香气持久性及由强到弱的变化;

2、口感层次,必须饱满而有前后;

3、韵底层次,必须滑重而有深浅。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茶气体验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茶气体验

喝普洱茶时,经常听到有人评价:这款茶茶气很足。那么,茶气究竟是指什么,为什么感觉那么玄妙呢?在我看来,并非茶气玄妙,而是茶气的体验不如苦涩甘甜那么直接,再者就是气本身就是有些难以捉摸的。

怎么理解茶气呢?说白了就是一种感受,一种源于茶汤的力量冲击。就好比武林传说中的“气功”,虽然无形但是力量强大,茶气也是一样的,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却会形成某种力量充斥我们的身体,带来身体上的震撼。所以很多情况下,茶友都普遍认为喝茶后,出现打嗝、出汗、发热等现象即可认为这款茶茶气比较足,这种认知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茶气”的承受能力有所不同,还是一样的例子,有些人在被“气功伤害”之后可能从此变废人,但有的人稍作修养就恢复了(虽不知气功真假,但以此为例大家比较好理解),喝茶也是一样的,有的人稍微烈一点的茶就各种反应,从而认为该茶茶气十足,但有些人喝下来却几乎没什么反应。

以老班章为例来说说茶气的问题。老班章一直被视作茶气十足的茶,其霸道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人一直认为茶气足的茶就是好茶。然而,我想在我们喝普洱茶初期甚至后期,都不必太过在意茶气的问题,毕竟它是有些虚渺的,再者,不同的人敏感度、接受度不一样,那么以茶气对茶品品质进行判断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此外,对于所谓茶气足引起的发热、出汗这些症状真的让人感到舒服吗?我看未必。至于有些人提到的什么打通各种筋脉、一下子神清气爽之类的话也就听听吧,大概很少有人能有这种体会,能让人产生这种体感的茶也并不多。所以,对于茶气,不必过分追求,就当它是传说也未尝不可。(普洱茶网茶语嫣然供稿)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协调性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协调性

早几年喝普洱茶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喜欢追求纯料茶,甚至认为拼配茶就是不好的茶,但实际上随着拼配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我们渐渐对拼配茶有了新的认知,而这个时候协调性也就成为了描述普洱茶口感的一个常用词语。什么是协调性呢?协调性本身是指各方面配合很好,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和韵律性,给人带来一定的美感和舒适感。就普洱茶而言,其协调性自然也是指茶汤苦涩甘甜、回甘生津、茶气韵味各方面的相互平衡,从而带来一定的口腔舒适感。换言之,甜是我们比较喜欢的滋味体验,但如果一款茶只有甜感我们也未必会喜欢,因为它太过单调,不具备丰富性和协调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协调性并不是说要茶汤中的各种滋味按照平均比例进行分配。就实际情况而言,,哪怕现在各家品牌都很注重工艺,对工艺进行各种研究和改善,要做到这种情况依旧是几乎不可能的。再者,如果真的平均分配,我相信这样的口感未必讨喜,这就好比插花艺术,你要是所有花都一样的高度、一样的数量,这样的插花估计是最糟糕的了。所以真正的平衡性其实是有所偏重的,普洱茶的协调性也是各种滋味相互平衡,有浓有淡,有前有后的。协调性是对普洱茶口感的一个整体性的描述,具有协调性的口感往往都会带来不错的舒适感,所以普洱茶的协调性对于一款茶的品质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也不用刻意去寻找它各种滋味是否平衡,喝的茶多了,一入口自然就能感受到协调性如何,是苦感太过突兀了还是涩感太过持久了,其实都是很容易感受到的。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稳定性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稳定性

稳定性也是我们喝普洱茶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算是对一款茶的一个总体评价。那么普洱茶的稳定性究竟指什么呢?我想,普洱茶的稳定性可以表现在几个层面:

1、在一定的时间、环境下不会轻易出现变化。也就是说,一款稳定的茶以相同的冲泡方法冲泡的话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怎么这次泡的跟上次泡的滋味不一样呢,明明投茶量、出汤时间都是一样的呀?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为一款茶的稳定性不那么好,这样的茶可能会令初喝者感到为难:会不会我试喝的时候挺好喝,下次就泡不出这样的滋味了?

2、在品饮过程中,茶品滋味自始至终都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有些茶在不同的品饮阶段会呈现不同的滋味,各泡有各泡的韵味,这可以理解为层次感;但有些茶则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较小甚至你会觉得一直都是一个味,这样的茶可以说是很稳定了。

3、茶品有所变化,但是其变化是呈阶梯性的稳定变化。有的茶前一泡喝着还比较绵和,后一泡突然滋味浓烈起来,这样具有跳跃性的茶自然是谈不上稳定性的,具有稳定性的茶是在一泡泡间逐渐出现细微的变化,所以其实稳定性也不是说完全不变,而是相对有规律地稳定的改变。

那么一款茶具有稳定性好还是不好呢?凡事都有两面性,稳定性也一样。一方面,我们会觉得具有稳定性的茶在冲泡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会觉得一层不变的滋味太过平淡。普洱茶滋味丰富是其一大特色,所以其实总体而言我们还是希望一款茶具有一定变化性的,不过这种变化还是相对稳定一些较好,过于跳跃的话估计我们一时也难以接受。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香气体验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香气体验

不管对茶熟悉与否,人们在接触一款茶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先闻一下香气,可见茶的香气有多重要。而茶香气本身有很容易给人带来愉悦感,因此香气也成为了一款茶好坏评判的重要标准。普洱茶的香气是怎么来的呢?对于樟香、花香等,很多人说是由于茶树跟各种乔木、花草混生而染上的,其实这种说法并经不起推敲。其实归结起来普洱茶的香气来源主要有2种:1、茶叶所含物质与空气接触发生一定的生物反应产生的香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摊晾的时候能够闻到香味的原因,这类香气可以理解为普洱茶本身所具备的香气。2、由于工艺所导致的香气,比如杀青的不同就会导致香气的浓烈度不一样,高温炒制的茶就很容易让茶品出现高香。这两者基本决定了一款茶的香气,而茶品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香气又会出现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香型以及浓烈度的改变。

此外,普洱茶的香气来源还有第3种就是加入香料类物质提香,由于这种香气的属于“不正当”香气,故而这样的香我们并不作茶香品鉴考虑。由于生熟茶工艺的不同,所以生茶和熟茶的香型表现也是不同的。普洱生茶比较常见的香型有清香、毫香、花香、蜜香、果香、糖香、梅子香等;普洱熟茶则主要有:陈香、枣香、樟香、药香、焦糖香、桂圆香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香气大都须有后期的物质转化而形成,有些香气更是难得,所以对于初始喝茶的人来说,要想清晰辨别并没有那么容易,甚至有些香很难遇到,所以倒也不必在喝茶的时候过于纠结香型问题。在品饮茶香的时候,主要通过闻和品,闻主要是干茶香和杯香、汤香,品饮则主要看入口后是否有香,即香是否融于汤中。一般说来,香气浓郁一些的茶肯定比香气微弱的茶受欢迎,无论干茶、杯香还是汤香都是如此,同时我们也会比较喜欢“汤中含香”,毕竟闻到的始终没有品到的踏实,而且汤中的香也是能够“沉下来”的体现,比起那些高扬浮夸的茶香来自然更加被追捧。香气是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比较关注和渴求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茶香型是没有什么优劣好坏之分的,完全看个人的喜好,至于有些难得的香型,我们也不必过分追崇。

品饮普洱茶的层次介绍


品饮普洱茶的层次介绍

优质普洱茶热嗅陈香显著浓郁,纯正,“气感”较强,冷嗅陈香悠长,是一种干爽的味道。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饮茶,因人品性与追求不同,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将茶当做饮料而大杯、大碗海饮解渴,此为“喝茶”;

二是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与茶具,饮用时细细品啜回味,此为“品茶”;

三是在品茶时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人际关系等,此为“茶艺”;

四是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和道德,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此为“茶道”。

清·袁牧云:“品茶应含英明华,并徐徐体贴之”。即将茶汤含在口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在吞下时应注意感受茶汤过喉时是否爽滑。品茶,目品其形,鼻品其香,口品其味。

品“普洱茶”

一是品其香味,即靠近杯沿用鼻由轻至深地嗅其香气;

二是品其滋味,即将茶汤少量入口,用舌尖将茶汤边吮啜、边打转,以辩别滋味的浓淡、醇甜和苦涩。“普洱茶”入口,先微苦而后甜,稍后顿号感鲜爽,烦倦顿除。品饮“普洱茶”上品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口内生津;二是齿颊回味苦醇,留香持久;

三是喉底回味苦爽,感觉气脉畅流,心旷神怡。田芝蘅在《煮泉小品》中,也道出了品茶之要谛:“鉴赏茶叶,首重风韵”。

普洱茶的功效首先在于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一般轻发酵茶对爱茶人来说,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尤其是我们这些整日喝茶又饮食不正常的现代人,在咖啡因、单宁酸的长期浸渍下,常有搜肠刮胃之苦,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

所以普洱茶特别适合应酬多多的朋友。多数饮酒过度的朋友都有胃寒的毛病,普洱茶独有的暖胃功效,让家人每天饮用特别好,也可以让他感受到一份贴心关怀。

普洱茶层次感受哪些因素影响?


普洱茶层次感受哪些因素影响?

前面我们整理了如何去感知普洱茶的层次感,今天我们来看看普洱茶层次感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普洱茶百山百韵,不同茶区、不同环境、不同树种所产出来的茶叶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层次感不明显;文章仅供大家参考:

原料

首先,普洱茶有“一山一味”的特点,说的是茶树的品种独特的韵味,加上生态环境(光照、降雨、气温等)对茶叶的影响形成的茶叶风味。其次,茶树生长状态良好,内含物质含量高,才能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制茶工艺

纯料茶品如果原料本身内质丰厚,则工艺环节需要掌握尺度,保留茶叶的活性物质。

拼配茶则可以利用不同茶叶的优势互补,如产区不同、年份不同的原料拼配使其融合,呈现出丰富的层次。

冲泡

常规泡茶过程中,注水出汤的速度快慢、浸泡茶叶的时长、水温、泡茶的节奏等因素都会影响茶叶内含物质的析出量,表现出不同的口感滋味。

如何体验层次感?

可能对于有些喝茶的新手来说,层次感不容易被捕捉到。

想要体验到一款茶的层次感,需改掉一杯接一杯连续喝的习惯,每一口喝完可以静待片刻,让茶叶的滋味在口腔中完全散发,就会有更明显的感受。

这样,不仅每一泡茶,从茶叶整个冲泡过程中的滋味浓淡、香气变化也能更清晰地感受茶叶的品质。

不论是欣赏一幅作品,还是品一杯茶,没有层次分明的感觉,就会显得乏味。

茶汤带给口腔的层次感是重要的品饮感受,丰富的层次感则有助于提升品饮体验。

只要注意品饮方法,就很容易感受到,凭借这些多方面感受来判断一款茶的品质。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工艺之拼配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工艺之拼配

随着对于普洱茶的了解,谈及普洱茶工艺,除了基本制作流程我们可能还会听到另外一个词:拼配。这些年,拼配工艺已经较为普遍,甚至一些品牌提出“按一定的配方”拼配,而这个配方就好比药方一样,自然是经过反复研究和尝试的,各家自然也不愿意对外透露,从中也不难看出拼配工艺的重要性。

然而,往前推几年,拼配却是没有这样的地位的,因为那时候大家追崇的是纯料,甚至一度认为拼配茶就是不好的茶。不过,拼配技艺最终用事实证明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今不仅各家品牌大方承认产品为拼配,消费者也不会再去盲目地追求纯料茶了。那么究竟什么是拼配呢?其实拼配就是将不同的晒青毛茶按照一定的比例拼合在一起,实现普洱茶口感和品质的协调性。这项看似简单的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制茶师通过感官经验以及对茶品特征的认知进行拼合,且拼合后需要反复对比,从而找到最佳的拼合方式,实现最有利于产品品质的拼配。

拼配主要遵循“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原则,因此拼配其实是可以多方面的,主要包含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不同等级、不同季节、不同树龄以及熟茶中不同发酵度的拼配,根据各自的优缺点、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拼配,最终实现茶品口感的圆融性和协调性,同时保证品质的稳定性。相对说来,普洱茶的拼配会灵活一些,不同的拼配、不同的比例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口感和品质,因此各家的“配方”也是各有千秋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拼配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口感的适口性,因为很多不易被接受的滋味口感已经在拼配过程中被中和、压制了。而对于品牌来说,拼配则更加能够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增加产品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所以拼配工艺其实最终实现了一个双赢的局面,无论从普洱茶本身还是市场的发展来看都很重要。

普洱茶品饮技巧


1、普洱茶冲泡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

2、普洱茶冲泡份量: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将茶砖、茶饼拨开后,暴露空气2星期,再冲泡味道更好。

3、冲泡普洱茶:要先冲过一次热水对于普洱茶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因为好的陈年普洱茶至少要储存十年左右,所以可能会带有部分的灰尘在里面。第一次冲泡茶叶的热水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第一次的冲泡速度要快,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而第二次以后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4、品饮普洱茶必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此时即可感受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兰清菊之下。

5、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虽茶汤入口略感苦涩,但待茶汤于喉舌间略作停留时,即可感受茶汤穿透牙缝、沁渗齿龈,并由舌根产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时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回韵”。

6、普洱茶是否能过夜喝。从理论上讲,任何茶叶都是一样的,放过夜喝对健康都没有坏处。茶多酚的浸出量会较多,比较苦,口感就不好喝了。其实放过夜的茶和从早上放到晚上的茶,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放得久了的茶。就理论上讲,不管从茶汤的新鲜度,滋味的好喝程度,保健功效上,还是卫生角度来看,还是建议大家喝新鲜的茶。几天前泡的茶,时间太久了,当然不喝最好啦。

7、喝普洱茶为什么胀气。喝完普洱茶后会出现有点胀气,喜欢嗳气.还有点便密的迹象.有可能是你刚开始喝还不太适应,过段时间看看,如果还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就是你的体质不太适合喝普洱了,换种别的茶喝喝。

8、普洱茶应怎样喝最好。普洱茶饭后半小时喝最好。你饮食过少的话,普洱也不宜多喝,不然人还没瘦就要刮油刮得倒下了。其实适当的进餐,餐后普洱,配以适当的运动,减肥的效果还是明显的。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基础认知之形状盘点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基础认知之形状盘点

对于很多刚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来说,普洱茶的形状可以说也是一大特色,毕竟大部分茶类都是以散茶的形式而存在的,普洱茶作为紧压茶在外形上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那么,普洱茶究竟有哪些形状呢?

饼茶一直都是普洱茶最为常见的形状,主要分为铁饼和泡饼两种,前者压制相对要紧实一些,且两面均为平面,后者压制没那么紧,一般茶饼背面会有一个茶窝。饼茶的常规规格为357克/饼,但是现在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不少200克、100克的小饼,甚至其它特殊规格,近两年更是出现了极薄的饼茶,可以直接掰开冲泡。除去饼茶,砖茶也是普洱茶常见的形态之一,一般有长砖和方砖,规格则视具体规则而定,250克、500克不等。另外,茶砖这几年逐渐兴起了“九宫格”形式,直接将砖茶裁成小块,冲泡时可直接掰开,无需撬茶。

沱茶,也是普洱茶较为常见的形状,沱茶一般有臼型沱茶和蘑菇沱两种。沱茶一般是100克、150克、250克的规格。

除去以上几种较为常见的形状,金瓜贡茶也是较为传统的一种形状,也被称作图案差和人头贡茶,宛如金瓜,其规格也较为灵活,小到100克,大的则可能有数百斤,很多时候都被拿来作为“观赏品”。

这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变化,普洱茶的形状也日益多样,其中迷你型小沱茶、龙珠这一类“一泡型”形状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市场上越来越常见。

另外相对少一些的则是柱状茶,其中以竹筒茶最为常见,至于一些茶屏,也就是压制成屏风的样式,并有各种图案,相信很多茶友刚接触普洱茶时不太有这种需求。

最后,普洱茶有没有散茶形态呢,当然是有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晒青毛茶,不过相对少一些。此外,老茶头、茶化石一般也是以散茶的形态存在的,不过以其它茶类的散茶差别很大。

一般说来,形态对于普洱茶品质影响不大,所以如何选择就看个人喜好了。

初识普洱茶:普洱生茶之制作流程


六大茶类划分的依据是其工艺的不同,普洱茶自成一个茶类自然也是因为其工艺的特殊性,所以了解普洱茶工艺就尤为重要。普洱生熟茶的工艺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区分开来。

先来说普洱生茶的基本制作流程: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晒干——蒸压——干燥——包装。

采摘:指的是从茶树上采摘鲜叶的过程。云南普洱茶基本都是手工采摘(地形、树型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实在无法实现机械化采摘),一般按照一芽一叶、两叶、三叶的标准进行采摘,春茶采摘量最大,一般集中在4月前后。

摊晾:采摘好的鲜叶一般需放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地方摊晾一段时间,目的在于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进入柔软的状态,进而利于下一流程的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摊晾过久或者摊晾不足都会对茶品后期品质产生影响。

杀青:杀青其实就是炒茶的过程,分为手工炒茶和机械炒茶,主要目的在于去除青草味,同时让鲜叶蒸发一部分水分,进入柔软且有韧度的状态,利于揉捻成型。这一流程对于茶品的品质尤为关键,所以对火候、锅温、炒制程度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通常需要较为有经验的师傅来进行。

揉捻:揉捻的过程其实是茶叶成条的过程,一般是手工制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茶叶细胞壁会有一定的损坏,其损坏的程度往往决定着茶品后期的转化程度、内涵物质释放情况等等。

晒干: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这样普洱茶晒青毛茶就算制作完成了,也就是人们经常说到的散茶。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天气不好可能会影响普洱茶的晒制,如若遇到下雨天就只能放到室内让其自由风干了。

蒸压:晒干的茶叶经过一定的挑拣之后便可以用蒸汽蒸湿继而放在石磨里紧压成型了。

干燥:蒸压后的茶饼中含有一定水分,需进行自然风干或是低温干燥,将含水量控制在7%以下,之后便可进行包装了。

以上则为普洱生茶的基本制作流程,每个环节可以说都很重要,对于后期口感、品质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初学普洱茶的茶友来说,先了解其制作,后期则有必要各个环节所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了解。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冲泡之投茶量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冲泡之投茶量

对于很多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来说,投茶量可能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一不小心多投了一点茶,结果真是苦不堪言、难以下咽,甚至有的人也听了别人的建议,买了小称称了个7克,可是还是觉得苦,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很多人说投茶量7、8克比较合适,但是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盖碗(或紫砂壶)的容量。这个其实很好理解,盖碗容量越大,那么相应的投茶量也会增多,所以其实别人所说的7克投茶量很可能是基于他的盖碗容量而言的,而不是普洱茶投茶量的一个“黄金数量”。另外,很多人会告诉你普洱茶的投茶量与水的比例大概在1:25比较合适,也就是一个150ml容量的盖碗,大概需要投茶6克左右。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盖碗容量,也不是每家都必备一把称茶小称,往往还是凭着自己的预估来,结果一不小心好好的喝茶雅事就会变成灾难现场。不仅如此,有些老茶客甚至总结出这样的规律:散茶投盖碗容积的1/2,饼茶投盖碗容积的1/3,铁饼投盖碗容积的1/4,这个感觉没有前面的那么麻烦,完全凭感官,可是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难免还是会拿捏不准,最后依旧不行。所以怎么办?对于普洱茶新茶客来说,要想掌握不错的投茶量,最好先试一下自己盖碗或是其它冲泡器具的容量,然后购买个小称,按照一定的比例,每次冲泡的时候都称一下,最后对照自己的口感需求来看投茶量是否合适,淡了就加点茶,太浓了就适当减茶。那是不是一直都要这么麻烦呢?当自己冲泡习惯后就不用了,完全可以像老茶客一样,凭着自己的感觉来投茶就好,而且即使投茶量稍微不合适,也可以通过冲泡技巧适当调节,总之一句话,多泡,泡着泡着就有感觉了,就生么事都不是事了,投茶量自然也就不成任何问题了。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新秀”之柑普茶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新秀”之柑普茶

这几年,柑普茶在普洱茶界混得风生水起,所以接触了普洱茶之后,柑普茶便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柑普茶,顾名思义,就是柑皮与普洱茶的融合体,普洱茶通常采用熟融合。关于柑普茶,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首先,柑普茶的分类。就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来看,柑普茶主要分为柑普茶(柑皮切碎)、红柑、小青柑、胎柑。柑普茶,其中一种做法是将柑皮切成细丝,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普洱熟茶相互融合而成,这样的柑普茶可为散茶,也可紧压成型。

红柑,根据柑果成熟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大红柑、二红柑等。红柑柑普茶是直接将普洱熟茶直接塞入已经去肉的红柑体内(去肉之后柑皮已经进行一定的干燥处理),其外形就是柑果的样子。

小青柑,也就是采用还未成熟的柑果制成,一般大概有乒乓球大小,制作方法跟红柑一样。由于外形更加小巧讨喜,所以小青柑备受喜爱,一直被称为业界“小心肝”。至于胎柑,则选用更加小的柑果制成,市场上相对较少。

其次,柑普茶的口感。相对说来,柑普茶将普洱熟茶与柑皮的滋味融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但是这种口感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所以刚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有机会可以试试,看是否能够接受,如果不习惯也没必要盲目跟风品饮。

再者,柑普茶的功效。随着柑普茶的兴起,不少品牌都在强调柑普茶的保健功效,并认为是柑皮与熟普功效的双重结合,但实际上两者结合在一起是达到双重功效还是会有一定的排斥作用尚不明确,因此对于其功效不可过分信任。

最后,柑普茶的品质。柑普茶由柑和熟普制成,因此两者的品质都是关键,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新会柑果被认为是最佳柑果,至于普洱熟茶就跟山头、年份等都有关系了,剩下的就是工艺问题了。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柑皮陈放一定的年份(至少三年)后就被称作陈皮,因此陈皮普洱茶其实也是柑普茶的一类,不过有年份的陈皮普洱茶还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新手还是需谨慎一些,以免上当受骗。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层次感》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