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马未都

中国封建社会高速有效运转了2000年,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以文人为中心转动。“学而优则仕”成为层层统治者的必由之路。科举制度让每一位梦想成功的文人看到了前途,让文人看到光明从客观上保证了中国漫长的封建制度强大而坚固,这也就是中国的封建社会长了欧洲封建社会整整1000年的根本所在。

文人要好好读书,古代科举制度的严酷从数字即可看出。隋朝确立科举制到光绪末年废除,1300余年的时间内,中国只出了600多个状元,5万余个举人。平均两年全国出一个状元,一年仅出40个举人。这个数字让今天的状元们、莘莘学子们不寒而栗。

文人读书的经典故事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等,发奋图强可见一斑。文人的梦想除去学富五车,更多的恐怕是四壁图书的书房了。

这对历朝历代的文人都是一种奢侈。

书籍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包括今天都是昂贵的商品。封建社会的印刷术较之今天十分落后,尽管历史上有毕?,但仍难解天下文人之渴。藏书,以便随时方便可用,为其建房,就成了书房。

写书的书房与读书的书房有些不同。写书的书房工具书多,专业书多,闲杂书少。读书的书房则反之,注重怡情。早年我当编辑的时候,书房与客厅与餐厅与卧房共处一室,环顾四周,最乐的事就是看书。此看书非彼看书,是欣赏书的陈设,不是阅读。欣赏满壁图书之乐,我以为仅是文人之乐。后来发现,随着商业大潮,许多商人也有此乐,而且有些颇具创意。满壁世界名著,古典名著,整齐划一,气势恢宏;更有甚者满墙都是只有书脊的假书,如同砖头整齐码放,其优点是节省空间、节省时间(不用去读),比摆真书还多了一层质朴。

坦白地说,我书房的书有些也是摆设,虽前后淘汰过数次,依旧有滥竽充数者久久混迹于书架之上,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小时候,读书乐趣最为高涨的时候,正是最没有书的时候,每抓到一本可读之书真的是废寝忘食。后来有了房子,赶忙亲手打制了一个书架,放上心爱的图书,其情其景其乐至今历历在目。再后来,才有了真正意义的书房。

扩展阅读

茶中的“苦、集、灭、道”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幼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与唐代诗僧皎然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谛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的任何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结合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可以说,静坐静思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思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思,从平凡的小事中去体悟大道。

其四曰“放”。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心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酒、咖啡和茶


三个朋友在开往远处的车上聊起了自己的个性和人生态度,说着说着就不由自主地与三种液体联系上,分别是酒、咖啡和茶。

嗜酒者多是性情中人,做事为人大刀阔斧。爱喝酒的人大都有朋友缘,餐桌上相识的不相识的,熟悉的不熟悉的,三杯五杯下肚,往往称兄道弟,往往热情迸发,往往豪兴猛增,霎时四海之内皆朋友。一个身上充满酒精气息的人,你会感到他的活力,这活力必须与事业理想紧密相关,否则与暴力和虚无也常常分不开。酒精是人类奇怪的伙伴,人们欢庆时喝酒,痛苦时也爱喝酒。很多国家都有戒酒令,但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真正能戒过。据说俄罗斯是酒鬼最多的国家,但就是这个带着酒气的民族在二战中彻底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法西斯。

爱喝咖啡的人,往往需要背景,需要装潢有特色的环境,需要那么温柔一点的音乐,当然还需要人群,需要穿行其间的侍者。咖啡厅是交际的场所,也是休闲的空间。咖啡厅里很少有隐秘的包间,在咖啡厅里大多是做一些透明的事,比如男女第一次约会往往会在咖啡馆,而不大聚餐,男女聚餐往往是暧昧的开始或暧昧的终结。喝咖啡有时也做些交易,但往往是水到渠成的形式,例如公关一般要放到酒楼去。喜欢约人喝咖啡的人,往往看上去是慢性子,其实是急性子的人。慢是咖啡,只有一杯,不像喝酒那么一杯接着一杯干,也不像茶水那样可以不断地续,喝咖啡者虽有续杯的,但较少见,而且咖啡的内在力量也远在茶水之上,甚至超过酒。时常见到喝一大瓶白酒的人,但很少见到能喝一斤咖啡的人,一斤咖啡的水的容量不可怕,但饮那么多的咖啡恐怕心脏要爆炸了。喝酒者更多的是自我表演,而喝咖啡者难免不抱有看客心态。因而那些好泡咖啡馆的,往往是对人生有些看透或偷懒的人,法国不少作家喜欢在咖啡馆写作,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一般看来写作是要安静的环境的,但明白写作者的那种看客心态,就觉得挺正常的。

茶道是唐代文化传到日本之后现在“出口转内销”的。茶道有很多的讲究,比如讲究个“圆”字,即茶道的表演者出手收手都得划出一个“圆”,像打太极似的,这倒深得中国的处世哲学。现在选择喝茶的人很少是为了观赏茶道,多半是一种社交的方式。文水泡茶慢慢浓,说的是喝茶的经验,也是说人生的一种境界。约人喝茶者往往是把自信隐含得很深,不轻易出手也不敢轻易出手,但出手则有必胜的把握。但茶越喝越淡,如果三开不见成效,则双方陷入尴尬的境地,换茶重沏一道茶,则表明双方喝出了味道,有戏。不过,喝茶还是酒后或饭余,用于解酒或消食,当然也是用来进一步强化友谊和信任的方式,是进一步确认和稳固。茶培养人的耐心和韧劲,也销蚀人的创造力和能量。茶表面看上去温和并不刺激,但茶喝多了喝迟了往往会失眠,而失眠让你觉得无由头。第二天早晨,才恍然想起:嘿,昨晚喝茶喝多了,失眠了。

酒辣,茶涩,咖啡苦,三种味道都是人生中必然会品尝的滋味。酒色最淡,但力量最烈;咖啡色最浓,味道最苦;茶色不浓不淡,是最普通的人生色彩。

有茶相伴,茶未入口早已醉


记得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唱道:“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看这酒中裹挟的豪气与侠骨,令我十分追慕。我不善饮酒,却从茶里尝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味。独坐时,我会好好地沏上一杯,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不由自主地将手中的茶移近鼻尖,张开鼻翼深深呼吸,不放过一丝的香气,再端到唇边呷上一小口,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颊,心头的思绪便随着那丰醇的滋味吞咽而下,心情异常轻松、平静;闲来没事,邀上三两朋友,坐在一起,拿出讲究些的茶具,煮开一壶水,徐徐注入加了茶叶的茶壶,在“嗤嗤”声中,看着细碎的芽叶在壶中浮动翻飞,幽香扑面,可以不必说话,但彼此心灵早已沟通着。

不知从何时起,爱上了喝茶,茶有健身、解渴、疗疾之效,又富欣赏情趣,还可陶冶情操,是五花八门的洋饮料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的传统中,“客来敬茶”是最基本的待客之道,无论是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乡野都市,还是在办公室、家里,茶的影子无处不在,难以想象,中国人的生活中突然没有了茶,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喝茶的日子久了,不知不觉开始学习品茶,慢慢明白了饮茶的妙处不但在于欣赏它的色、香、味、形,更在于能让人“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心情、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的一些清纯之气,在忙碌浮躁的日常生活中,喝出一点清新与静雅。

有人说:中国人的额外享受,不外乎三样:烟、酒、茶,烟对人有害无一利,不用多说了;酒则要热闹,适量地喝可以助兴,喝多了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伤身,而且会被人看做是十足的酒鬼;只有茶可与“雅”字连在一起,茶须静品,喝茶的时候,最要紧的是心境,完全放松、不紧不慢,真正爱茶者享受的是整个喝茶的过程,烹茶与饮茶的乐趣各居其半,如果醉茶的话,那更是到了一种境界,人仿佛变成了一种盛装的器物,充分去享受自然与文化赋予我们的香茶美味,引领着我们进入一个沉思默想、浑然忘我的状态。记得有一爱茶人士说过:茶不仅是聪慧人士的饮料,更是众多儒雅隐士的珍品,我认为确乎如此。

饮茶时,人不可多,古人云:“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约三五好友相聚,煮茗叙旧、品茶抒情,是最理想的情形,但人独处的时候居多,自然独饮的时候也居多,自己一个人在家时,沐浴过后,泡上一小壶铁观音,茶叶不能放太多,以少量为宜,用自己喜爱的茶杯细斟慢酌,闻着那缕缕的茶香,边鉴赏边品尝,放松身心、舒畅胸怀,清爽自在,不亦快哉!饮茶人不可多,但我认为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中秋月明星稀之时。记得去年中秋,我们一行十多人在酒足饭饱之后,浩浩荡荡进入古色古香的阳明祠,阳明祠依山而立,翠树环绕,风动婆娑起舞,沙沙有声,亭廊相接,芳草相伴,在这样的环境中品茶岂不意趣盎然?

对于茶叶的种类,我的习惯是夏日喝浅翠碧清的都匀毛尖、龙井;春秋两季喝汤色黄橙艳丽的铁观音;冬天则喝香浓醇厚、深红色的普洱,有一种在寺庙里修行的幻觉。

至于喝茶的器具,因人而异,只要自己喜欢便好,质地有紫砂、玻璃、白瓷、青瓷等等。我有一个极其喜欢的白瓷茶杯,上书两行绿色的小诗:“悠闲生活笔数支,逍遥岁月茶一壶”,这是我崇尚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人若能过上几年这样的日子也不枉此生。

鲁迅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的艺术注重甘、清、活、闲,人的心境通过这种领悟的过程变得空灵而飘逸,饮茶的哲学在于让人轻松、宁静、自在,既可自得其乐,亦可与人分享,借一杯清茗作心灵的沟通。在我们今天这个喧嚣繁杂的尘世中,我们都需要一杯好茶,来洗涤心上的烦恼与尘埃,抚慰我们的心灵。捧一杯茶在手,听一首好的音乐,看一本好书,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便是我的所求。也许茶尚未入口,我早已醉了。

茶三酒四


茶三酒四,其表示的意思是品茶时,人不宜多,以二三人为宜;而喝酒则不然,与品茶相比,人可以多一些。这是因为品茶追求的是幽雅清静,注重细细品啜,慢慢体会;而喝酒追求的是豪放热烈的气氛,提倡大口吞下,一醉方休。这也是茶文化与酒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明代屠本畯在《茗笈》中称:“饮茶以客少为贵。”明人陈继儒也在《岩栖幽事》中提出:“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七八个人在一起饮茶,环境繁杂,人心涣散,要做到静心品味,谈何容易,仅仅是喝茶解渴而已,这就是施茶。而喝酒就不一样,人多,气氛显得比较热烈。猜拳行令,把壶劝酒,使喝酒的场面显得更加热烈。

其次,茶与酒的属性不一样,因为茶性不宜广,能溶解于水的浸出物有限,即使按茶与水正常比例冲泡的茶水,通常续水6~8次,茶味就淡了。如果人多,一壶之茶,后饮者只能喝到既单薄,又无味的茶汤了。而酒则不然,只要酒缸中存有足量的酒,是不怕人多的。

由此可见,茶三酒四,其实它表达的是一样意思,说品茶,人不宜多;而相对品酒而言,喝酒的人,或许多一些,反而更有气氛。

茶马古道—茶马司


以茶易马,是我国历代统治阶段长期推行的一种政策。即在西南(四川、云南)茶叶产地和靠近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制订“茶马法”,专司以茶易马的职能,即边区少数民族用马匹换取他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茶叶。

据史籍所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经略安抚使王韶在甘肃临洮一带与人木征作战,需要大量战马,朝廷即令在四川征集,并在四川四路设立“提兴茶马司”,负责从事茶叶收购和以茶易马工作,并在陕、甘、川多处设置“卖茶场”和“买马场”,沿边少数民族只准与官府(茶马司)从事以茶易马交易,不准私贩,严禁商贩运茶到沿边地区去卖,甚至不准将茶籽、茶苗带到边境,凡贩私茶则予处死,或充军三千里以外,官员失察者也要治罪。立法如此严酷,目的在于通过内地茶叶来控制边区少数民族,强化他们的统治。这就是“以茶治边”的由来。但在客观上,茶马互市也促进了我国民族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宋朝以后,除元朝因蒙古盛产马匹无此需要,而未实行“茶马互市”以外,明、清二代均在四川设立专门的“茶马司”,清朝康熙四年(1665)在云南西部增设北胜州茶马市,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才予废止。

闲来戏侃酒与茶


“自古美酒配英雄,从来香茗似佳人。”由古至今,在多少喜弄风情的文人雅士笔下,“酒烈如男、茶醇若女”已成了千载不变的定律。茶与酒这两个杯中君子,便被赋予了阴阳两性,在千年的时空流转中,一路走来撒下了多少美誉佳话。

可在一个喜茶而不善酒的小女人眼里,酒与茶恰如两种不同类型的女人,自有另一番风景,另一种风情。茶温醇、柔润,恰似邻家姐妹,留给人以宁静、温馨,和可以忘却尘世纷扰的安详;酒浓烈、热辣,尤如妩媚红颜,带给人以狂放、躁动和难以拒绝的红尘诱惑。

“自古好男识好酒。”面对酒的热烈、娇艳,男人们便不觉间流露出不同的品性来。有的男人视酒如知音,他们识酒、敬酒,喜以酒会友、借酒开怀、把酒助兴,常在“将进酒,君莫停”、“酒逢知已千杯少”的豪爽中来一番“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千古感叹;有的男人把酒当解闷尤物,他们恋酒、戏酒,好泼酒发疯、以酒滋事、借酒洗愁,却总为酒所戏,于是落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更愁”的千古惆怅;也有那么些男人,曾为酒伤,或天生畏酒,只得发出“一日饮酒三日病,客路那堪夜闻雨”和“把酒排愁先畏病,拥衾作梦欲还家”般的畏缩、无奈和感伤。

而酒则酒矣,没有那千杯不醉的肚量和勇气,没有那细斟慢饮的雅性和耐心,你怎可能在“酒界”笑傲江湖?如同酒女人,狂放热辣,有的或许不止是那诱人的酒香,更有那不可估量的深沉,又有多少男人能真正的降服和消受?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从高山幽谷、云雾雨露中款款走来的茶,似乎比酒安静多了。它纤秀脱俗、幽香暗怀,令众生迷恋。一曲琵琶,半壶香茗,再邀那花间明月,就能让古往今来的雅士贤人痴迷不休。

常说“酒能醉人”,疏不知“茶也醉人”。茶的谦和、清幽,让品茶人,不觉间踏上了曲径寻幽处,待茶酣时,已是“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关于酒,早已抛却脑后,有的是被茶清洗后的灵魂,在思想中沸腾。

较之于酒,茶是随性之物。茶的淡雅和清新,让它成为多少达官显贵,邀朋聚友时的座上宾;茶的舒卷和清甜,又让它成了山野村夫劳累解乏的干劲汤。茶总能兼容并包,上至阳春白雪,下至下里巴人,似乎都能掬它入口,在那余味悠长中渐渐成为它的追随者。

“识得女人懂得茶”--有人说茶如女人。辛劳时的一杯茶,似女人温婉的微笑,疲惫在不觉间已被冲淡;烦闷时的一杯茶,如女人温馨的碎语,会慢慢吹散心中的郁气;快乐时的一杯茶,好比女人口中的小曲,幸福会在音符中蹦跳女人如茶,茶女人应豁达宽容,下可进得柴门,做那与“油盐酱醋”为伍的小家碧玉;上可进得雅堂,伴那“琴棋书画”共谱高山流水话知音。

“酒煮春秋事,茶饮风月情。”面对茶,一个好茶的男人如没有敬茶、惜茶、赏茶的心态,再好的茶,不过是穿肠之水,哪能品得茶滋味?

“以茶代酒”是尴尬无奈之举?


“以茶代酒”的来源、典故,和它所蕴含的意义。

古代有一个人,被后人用“恐怖”、“变态”来形容,这位就是三国时期孙吴末代皇帝孙皓。但也正是他,创造了一个引用至今的名词:以茶代酒。这个故事,代表着一份情义。

“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我们听得耳朵几乎要起茧子了,真正听得进逆耳之言的人却少之又少。在古代,赶谏言的人要么期盼遇到一个明君,要么只能备受排挤,甚至遭杀身之祸。

东吴孙皓即位初期,他还是一个贤明的君王,对自己父亲南阳王的老师韦曜(yào)格外照顾,怎样个照顾法?还得说说喝酒这事儿。

相传孙皓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一天到晚喝个不停。更恐怖的是,他不仅自己喝,还规定只要是宴会,每个臣子都得喝个3斤酒,这还是最低的限度。谁不喝,他就命令灌谁。虽然这酒没有咱现在的度数高,临到不会喝酒的人头上,那也是一大难事,韦曜就面临了这样的难题。据说韦曜的酒量非常小,但他是唯一一个孙皓特别优待的人。对待喝酒这事,孙皓对谁都不宽容,但他却怕韦曜出洋相,于是暗中命令将韦曜杯里的酒换成茶。君王表达了自己的诚意,让韦曜感激涕零,决定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

以茶代酒的意思,在那时其实就是对不胜酒力的人的一种照顾,用茶来代替该有的礼仪与情义。在韦曜的心里,认为只要经常给孙皓提合理化建议,就能表忠心,于是经常发表自己的建议。可是,韦曜想错了,报答的方式也错了。忠言逆耳,孙皓却认为韦曜是在说自己无为。于是越想越气,越觉得在宴会上帮他以茶代酒特别不值。再后来,韦曜再也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待遇,相反,被灌的总是他。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呢?回到现代社会,不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在饭局上,越是不会喝酒的人,越会被强迫喝酒,“以茶代酒”这事只能自己偷偷干,而一旦被发现,还要罚酒,想不醉都难。

韦曜的悲剧导火索,来自一个规定。孙皓经常喝到尽兴时,会随便点一个大臣,大家轮流说说他有什么短处。如果这个短处,孙皓不以为意,那一笑而过。如果这个短处让孙皓听了极不爽,那这个大臣当场被抓或被杀。这个规定让大臣崩溃至极,宴会如刑场般进行着。表忠心的韦曜建议孙皓取消规定,然而触碰到了孙皓的忍耐点,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韦曜报答之举得到的却是悲伤的结局,孙皓“以茶代酒”得到的回报也被自己的自负毁掉;就像茶与酒,两人的那种情愫剪不断理还乱。以茶代酒之余古代,是一种理解,而之余现在,大多数是一种无奈与尴尬之举。

现在酒桌上我们就经常使用这个词,以茶代酒,现在我相信更多的人看见这篇文章,会更明白这些深含的意义。

秋与茶,都淡泊


凉风至,白露生。

秋,要来了。秋茶,也要来了。

秋与茶,从来都是最相配的。

因为它们的真意,都在于心底不骄不躁的宁静淡泊。

——禅茶君按

据说,宋朝时,立秋这天,皇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能应声落叶的梧桐,应该是极聪明的,它早早地做了秋天的代言人,因此,我们便有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感悟,有了“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凄婉。然而秋茶是更聪明的,它偷偷把秋的淡泊藏了起来,化入了茶一生中最本真的滋味里。

古人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老茶客们念念不忘的白露茶,如今知道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白露茶,一个极清亮的名字。当人们经历了一夏的炎热,茶也经过了一年中最酷烈的煎熬。它的生日,便在白露时节前后。一般八月份,白露节气前采摘的茶叶,称为早秋茶;从白露之后到十月上旬,采摘的茶叶便称作晚秋茶。

晚秋,这名字,就好像是凉风送来的一片诗意,清雅平和,似有无限回味。

如此秋茶,禅意绵延。

秋与茶的真意,原来竟是惊人的相似。

走过了春的活泼与夏的热烈,方知秋的淡泊,是因为从不刻意显示收获的可贵。

品过了春茶与夏茶,才懂得秋茶绵延在心底的滋味。春与茶的相遇,是清新的生机与绿意,叶尖残留的,是那淡淡的青草香气;夏与茶的相聚,是灿烂的阳光与灼烧,仿佛带着热情消散后挥之不去的牵挂。唯独秋茶,不似春茶般娇嫩鲜美,也不像夏茶般黯淡苦涩,中正平和是它历经沧桑后,返璞归真的态度。

浓郁醇厚的秋茶,仿若一位气度雍容的长者,阅尽了人世繁华,看破了红尘万丈。经历了懵懂稚嫩的青春年少,经过了风风雨雨的挣扎拼搏,在宁静淡泊的高处,闲闲的,饮一杯饶有余味的好茶。

是真英雄何必炫耀,所有的故事,不都已在枝头那沉甸甸的果实里。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若一定要醉,就醉倒在这一壶人生的秋茶里吧。

与茶结缘 残疾小伙当庄主


30岁时,一场车祸让林林的双腿严重受伤,而身残志坚的他在轮椅上走出了另一番天地。昨天上午,记者在崂山脚下见到正包装茶叶的林林,他说腿部残疾曾让他难以接受,但他只花了1年时间,便走出了那片阴影。10年后的林林,不仅成为专营茶叶、草莓和海参的农庄庄主,还成为崂山区残疾人的主心骨之一,帮残疾朋友们解决了一大批就业岗位。

小伙子重新“站起来”

2003年,林林在一起车祸中双腿受伤,留下了不轻的残疾,这让当时正准备创业种茶叶的他的人生突然停滞。“当时感觉天塌了,自己在床上躺了很久,一年的时间什么也干不了。”林林回忆起当时只有苦笑,但即便躺在床上林林也没有放弃做生意,为了重新起步,他快速与肇事方达成赔偿协议,很快便开始坐在轮椅上炒茶叶。

“腿残疾了,日子还得过,我不是那种容易颓废的人,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坐在轮椅上的林林很快重新“站立”,手上的生意也很快进入了正轨。林林曾长期从事茶叶生意,创业后他开始自己种茶叶,只销售自己出品的崂山绿茶。虽然每年的产量只有3000斤左右,但林林的“崂山春”茶早已经打响了名头,供不应求。“里面有朋友们的帮衬,也有远道而来的客户,因为我只卖自己种、自己炒的有机茶,所以质量上有保证,回头客也越来越多。”林林时常回想起创业之初和双腿受伤后的辛苦,但正因如此,他有了更多的动力。

特色旅游突然火起来

林林的脑子是出了名的“活”,很多不搭边的资源在他的整合下,都成了赚钱好门路。“崂山特色乡村游”就是林林的新项目,今年初,他开始策划运营,把草莓采摘、采茶体验、挖蛤蜊、体验加工海参、做大馒头、爬二龙山等组合起来,形成一条有特色的旅游体验路线。“我提前做了两亩的草莓温室大棚,真没想到会这么火,一天要接待300多人,采摘草莓都要排长队。”新的尝试让林林意识到农家乐已经不仅仅是在餐饮上,怀旧式的乡村游才是王道。

为了挖掘乡土文化,林林成立了青岛小时候生态园有限公司,“春天和夏天开展亲子游、家庭游,体现这一代中年人小时候的感觉,品尝绿色有机菜,健康和怀旧是很重要的卖点。”林林说,对未来的谋划中,他有信心把手中的30亩地都利用起来,这不仅不会影响炒茶的主营业务,还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增加新的旅游收入。“我还有个设想,就是做网络平台销售。我有很多农产品,都可以在网络上销售,通过线下物流配送,这也是适应年轻人的网购爱好。”

帮残疾人艺术家推广作品

林林还热爱书画,自己写一手好毛笔字,“周围的残疾人朋友多才多艺,各种书画、雕塑艺术作品都很精美,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好的渠道推广出去,一旦集中起来就是巨大的力量。”有了这个想法,林林在自己的门店里开辟出一大片空间,成立了崂山区残疾人文化艺术创作展销中心,从去年开始,林林尝试在门店和网络推广残疾人朋友的艺术作品,没想到竟然有十几万元的收益。通过这些作品的销售,解决了一批残疾人艺术家的经济难题,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好环境和动力,“这是实实在在的收益,有了这个基础,大家就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为了回馈创业中自己得到的帮助,林林还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许多残疾人深居简出,性格很孤僻,所以更需要一个公共的娱乐场所,所以我打算成立一个活动中心,给大家提供一个打球、打牌、创作的地方。”林林表示,年底前各种设施就能到位,将定期组织活动,还打算成立乐队和文艺表演队,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

为残疾人创造工作岗位

虽然身有残疾,但林林总是精神饱满,即便再忙,脸上也挂着笑容,闲下来的时候也搞创作,写几笔书法自娱自乐。但林林也有心事,与残疾人接触多了,他发现很多残疾人朋友没有工作,缺乏身体锻炼,没有机会和外界做深入的交流,造成他们距离主流社会越来越远,这让林林感觉自己应该再多做点什么。

“成立辅助性就业中心是个好办法,专门为残疾人创造工作岗位,不仅仅是解决经济问题,最重要的是让残疾人逐渐融入社会。”林林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招了32个残疾人职工,多数是智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他们的岗位主要分布在做馒头、草莓蔬菜种植、工艺品制作等。在林林看来,他们的工作速度和质量并不那么重要,作为补充力量,残疾人员工能做点事情,锻炼身体和大脑就挺好。现在员工们每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有各种保险。

“七分茶八分酒”的典故


人们经常说,七分茶八分酒,这里有个典故。话要从王安石说起,一次他写了一首咏菊诗:西风作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未写完,客人来访,见客去了,刚好苏东坡来,看了这两句,提笔续道: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这首诗还是1998年高考政治试卷的一道题.当然,因此,苏东波被贬去湖北黄州,就是今天的黄冈市。临走,王安石交待说,让他回京城时,带一些长江中峡水回来。到黄州的第一年秋天,苏东波明白黄州的菊花是不落花瓣,算是长了一智。

三年后,考绩回京城,特意到三峡取水,可是只顾贪看两岸景色,船过了中峡,才想起取水的事,于是让船夫回头,船夫说,三峡水流如此湍急,回头谈何容易,三峡水水一流而下,下峡水不是也从中峡来的吗?苏东波一想有理,就取了下峡水去了京城。

他把水送去给王安石时,王安石很是高兴,留下他一起试新茶,取出皇上新赐的蒙顶茶,用扬子江中水冲泡。苏东坡不待王安石开口,忙抢先说起黄州的经历,说他明白王安石的深意。菊花确实有不落瓣的。茶泡好,王安石给自己和苏东波各倒了一杯,只有七分,苏东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满。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评一番,皱起眉头说道:你这水是三峡水,可不是中峡水吧。让苏东坡吓了一跳,赶忙把情况说明。王安石款款说道;三峡水性甘纯活泼,泡茶皆佳,唯上峡失之轻浮,下峡失之凝浊,只有中峡水中正轻灵,泡茶最佳。苏东坡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王安石又说道;你见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编排老夫的不是。苏东坡被说中心事,忙说不敢。王安石又说道:这长江水来之不易,你自己知晓,不消老夫饶舌,这蒙顶茶进贡,一年正贡365叶,陪茶20斤,皇上钦赐,也只有论钱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叶的珍贵,也是表示对送礼人的尊敬;斟满杯让你驴饮,你能珍惜吗?好酒稍为宽裕,也就八分吧。苏东波一句也不敢回应。从此流传下来七分茶八分酒。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马未都《茶当酒集》选摘:书房之乐》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