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紫砂等艺术品今后可以到银行质押贷款融资了。近日,中超利永紫砂与民生银行、无锡农商行、工商银行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首次向市场推出紫砂艺术品质押融资服务。

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艺术教授堵江华表示:“此次紫砂与金融携手,一方面显示了紫砂艺术品的价值在金融领域得到认同,另一方面对收藏紫砂的人而言,变现渠道更宽广。”事实上,早在2009年,北京歌德拍卖有限公司就曾与通银典当行签署过有关艺术品典当业务的合作协议,但因典当艺术品的客户需在歌德拍卖进行艺术品鉴定和估价并在歌德拍卖上拍,才能够在通银典当办理质押贷款,所以开展业务半年,成交还不到10笔。

尽管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中买家人数逐年增长,艺术品成交额也处于世界艺术品成交额的前列,但艺术品质押融资的发展却相对滞缓,大部分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也多处于观望状态,不敢轻易涉足。有银行业人士表示,其所在银行只有艺术品的基金和信托产品设计,尚未有针对艺术品的质押贷款,“国内艺术品市场无法建立诚信的标准估价体系,所以做不出艺术品质押融资贷款业务,做出来也是泡沫”。

延伸阅读

大连紫砂艺术品博览会活动精彩纷呈


11月3日,"2011大连秋茶暨紫砂艺术品博览会"在星海会展中心东厅启幕,为滨城茶友和紫砂收藏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品茶、鉴茶、购茶的绝佳平台。

云南、湖南、福建、安徽、浙江、江苏和台湾地区等原产地知名茶叶产商及经销商,给滨城茶友带来了秋季新茶以及不同年代的陈年老茶--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武夷山岩茶、高山乌龙茶等。同时,宜兴紫砂壶、景德镇瓷器、台湾的汝窑和老铁壶等众多茶器具也缤纷亮相。还有根雕茶台、茶盘等工艺品齐聚展会,带来异乡的茶韵风情。紫阁茗香、韵宝斋、怡来香、特艺坊……一个个韵味十足的名字,仿佛散发着氤氲的茶香;中国茶叶、湘想经典、金骏眉、大红袍等,则洋溢着浓郁的地域风情。

紫砂艺术家作品云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毛国强及宜兴紫砂艺术家们特地组团来连参展并参与,使紫砂迷入场即可放心竞购获奖作品。由此,本届茶博会也成为紫砂作品的展示台、优秀紫砂作品的荟萃园、弘扬紫砂艺术文化的大舞台。

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评选,组委会与《大连晚报》联办的"茶马古道、茶乡风情、茶与健康"有奖知识问答及抽奖,现场品茶和茶艺表演等,都让人深深陶醉于茶韵风情之中。在清雅的茗香中坐下细细品味,那沁人心脾的醇香让您美不胜"受".

如何判断紫砂壶艺术品之美


紫砂壶是兼具使用价值的欣赏价值的的工艺品,而紫砂壶要成为艺术品则有更高的要求,要从功能之美、造型之美、材质之美、工艺之美、品味之美,这五方面去判断紫砂壶艺术品是否称得上美。

一、功能之美

其一、用紫砂茶具泡茶,可以尽得色、香、味之蕴,而无熟汤之气。暑天泡茶不易变味,汤色清润,绵软揉滑。

其二、壶泡之茶,如隔数日,只要除去茶渣,注满开水,倒出后即反热壶浸没冷水之中,吐故纳新,元气即复。

其三、紫砂壶为砂质壶,泡茶后身传热缓慢,保温性好,摸时不感灸手。

其四、紫砂壶壁由于材质的原因,内含双重气孔结构,壶内易于留香。同时,壶有适应冷热急变之性能,寒天注入沸水,温水炖烧,烹蒸也无需担心开裂。

其五、由于壶壁有一定的气孔率,壶内易吸茶汁,内壁勿刷,用时清水冲净即可,空壶注入沸水亦有茶香。

其六、紫砂壶千姿百态,大致以高、矮之分,高壶宜泡红茶,高壶深闷使红茶越发浓香;矮(扁)壶宜泡绿壶,绿茶在焙制中未经发酵,保持了绿茶澄碧鲜嫩的色香味。

其七、紫砂壶使用时间愈久,涤拭日加,自然发出黯然之光,入手可鉴。

二、造型之美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说,是一座壶艺造型的宝库。从壶形而言,有取材于自然的壶型;有取古代陶器,青铜器、漆器、竹木器以及生活中的实用器具等成壶形;有运用点、线、面的几何型构成的壶体造型,有正方、扁方、六方、菱形等造型。还有抽象形壶型的木桩型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以灵动之感,或对称均衡的稳定感觉,或给人有动静相宜的感受,写实力求逼真,变化力求自然。均给人以浓郁的回味。有的壶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简雅。有位叫奥兰田的日本人,他把自己珍藏的紫砂壶,以拟人亲昵地称呼到:“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注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土、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纳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土、脱尘如纳子”。所以判断紫砂壶是否美最直观的就是从造型上去看。

三、材质之美

紫砂矿,当地亦称“五色土”,是宜兴独有的一种陶土资源,产自鼎蜀镇的黄龙山等地。紫砂矿生存夹藏于日用陶土矿之中,矿源稀有。紫砂泥内含粘土、石英、云母、赤铁矿等比例均衡的矿物颗粒;经过加工(风化→粉碎→槌泥→陈腐→制坯→烧制等工序),制成壶胚,再经入窑高温烧制,就蜕变成一种褐色、紫色或凝结色的神奇紫砂壶;颜色还会随着原料的含铁量配比不同、烘烤火焰的温度不同、原料相互调配的内涵不同等情况下,呈现出深浅不同各种颜色,色彩斑斓,灿若锦绣。

除紫泥外,还有绿泥、红泥。三种基本泥料也可按不同比重、颗粒粗细配比。在宜兴配泥是壶艺家的一项绝活,“各有心法,秘不相授”。壶坯经烧成后,则显现出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黄而不娇,黑而不墨的艺术效果。明代的吴梅鼎在《阳羡茗陶录》中赞美紫砂泥有经典的描述:“说到那紫砂泥色的变化,有的阴幽,有的亮丽,有的如葡萄般的绀紫,有的似橘柚一样的黄郁——,仿佛是铁?仿佛是石?是玉吗?还是金?齐全的和谐归于一身,完整的美均匀着通体。”吴梅鼎把紫砂材质的质感、色调和紫砂壶造型的气度,描写得淋漓尽致,那珍宝气质恰似古玉生辉。

四、工艺之美

紫砂壶由壶身、嘴、把、盖等部分组成,紫砂壶既是一个严谨完美的整体,又有与壶身相辅相应构成的和谐完美整体的附件。

紫砂壶的壶盖分为:虚盖、平盖、线盖、牛鼻盖等形状;紫砂壶的嘴有:直嘴、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紫砂壶的嘴孔有:独孔、多孔、球孔。紫砂壶的把有:直握把、横握把、提梁把。紫砂壶的壶嘴、壶把在壶体中至关重要,行内有“壶把跟着壶型走,壶嘴要随壶把出”之说。

紫砂壶按壶型大致可分为,光货、花货、筋瓢货三类。光货要必须达到圆、稳、匀、整,圆器则珠圆玉润,方器则轮廓周正,一种大气之美,端庄之美。花货的工艺要做到写实手法逼真,写意表现出浓郁的艺术趣味,变化的自然之美。筋瓤货要求线条脉络清晰有致,线条和润贯气。

紫砂壶还有很多的艺术装饰技法,有篆刻、泥绘、堆塑、粉彩、绞泥、镶嵌等工艺,通过装饰使之更加完美。尤其是近几十年诞生的紫砂壶金银丝镶嵌技术,是一项新的工艺技术,非巧手精工不能完成,经过刻槽、镶嵌、磨错等加工工序,用金银丝线在紫砂壶上镶嵌成的各种花纹图案,俗中见雅,雍容富贵,使紫砂壶更加流光异彩。近年来我从道德经中获其灵感,探索研究壶嘴、壶把等镶接技术,使壶嘴和壶把充盈着生命的张力从壶身上破泥而出,浑然天成,双色泥效果会更佳,雅趣横生。从微观上演绎道生一、一生三,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法则,即道乃万物之本源,万物皆有道。

“打围身筒”和“镶接泥片”成型法,是紫砂壶最主要的成型工艺技术,可谓独门绝技,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传承中受到特别保护。“打转身桶”就是把围片粘贴在转盘的正中,把泥条沿着围片围好,圈接成一个泥筒,再以左手衬托在圆筒内,以右手用薄木拍子打成型。“镶接泥片”成型法(适用于方壶制品),把方形泥块打成泥片,依样板裁切泥片,按壶型规格要求用脂泥粘接成型。最终达到轮廓线条分明,珠圆玉润、浑然一体。

五、品味之美

历代文人墨客,书画金石家参与紫砂壶的创作活动,是紫砂壶摆脱了工匠气,自然提高了艺术品位,配上壶名相得益彰。

品茶、赏壶、读壶铭,怎不感慨系之?荡气回肠呢?。壶依字贵,字随壶传,壶与壶铭固属两美相得益彰。从陈曼生开始,文化人和紫砂壶开始了真正的结合,使本来就喜欢以茶会友的文人雅士,把紫砂壶坯作为宣纸,题诗作画,撰写壶铭。紫砂壶的陶刻装饰艺术,集诗、书、画、印、文学艺术于一体,把紫砂艺术推向了更高的文化层次。历史上的文人董其昌、郑板桥、吴昌硕。近代的亚明、唐云、范增、韩美林(微博)、冯其庸等艺术大家都参与壶型的设计或篆刻壶铭,均乐此不疲。壶铭一般切茶、切壶、切水、切意,既升华了装饰层次,深蕴了文化内涵,又渗透于紫砂壶的本质之中。

紫砂壶除了有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实则是一种怡情之美。在收藏把玩中陶冶情操,增添意趣,积累知识,丰富社会人生。壶可行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紫砂壶精、气、神、韵的抽象之美,才是紫砂艺术的最高境界。“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所稽也”,紫砂材质来源于大地深处的泥土,其造型追求和谐自然之美,外合人的肌肤,内合人的品行,倘若与紫砂壶日日相伴,品茶悟道,心灵便会得到如自然山水般的滋养,浮躁忙乱的心情便会随着紫砂壶的古雅内敛而沉静下来。当你用心再去品味紫砂的古拙、俊逸、灵巧、情趣、清雅之美,一种精神愉悦之美由此得以深深的感悟。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壶艺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够发抒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口,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杨哲)

顾景舟紫砂壶将亮相紫砂艺术品拍卖会


壶艺泰斗顾景舟的紫砂壶真品“座有兰言”仿古壶(见上图),将亮相上海拍卖行20日举行的“紫泥素韵”紫砂艺术品专场拍卖会。

1964年,由全国农民银行交任务给宜兴分行蜀山办事处主任周志禄,请顾景舟做100把紫砂壶,作为全国省银行会议纪念品。周志禄委托宜兴名家徐祖纯(徐汉棠之父)找到顾老,并请制壶高手诸葛勋(鲍志强的师傅)镌铭。此壶壶体一面刻“座有兰言”四字隶书,另一面楷书“全国省银行第六次座谈会纪念,江苏省农民银行,江苏省银行敬贺”。底款阳文篆书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盖内钤篆体方章“顾景舟”。

上海拍卖行“紫泥素韵”紫砂艺术品专场拍卖会,集中了七大老艺人中的五位作品,有顾景舟、朱可心、任淦庭、蒋蓉、吴云根的紫砂作品,堪称五星聚会。在十八位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汇聚了吕尧臣、汪寅仙、顾绍培、徐秀棠、季益顺、鲍志强、曹婉芬、毛国强等八位作品,并有施小马、沈汉生、陈国良、鲍利安、葛军、程辉、范洪泉、高建芳、江建翔、何挺初、吕俊杰、倪顺生、张红华、潘持平等近二十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的优秀作品,有以上大师后人及徒弟的艺术作品十数件。

本场拍卖会共有作品162件,壶、盆、瓶、罐、雕塑、文房等均为保真拍卖,16-19日在四川北路上海拍卖行预展三天。

紫砂艺术品市场将迎来新一波高潮


今年11月,北京东正2015秋拍“献礼——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单一标的专场形式举槌,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咨询价上拍,经激烈竞价,最终以800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9200万元成交。这不仅刷新了顾景舟本人的作品拍卖记录,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紫砂壶的拍卖新记录。

而早在今年5月,“中超利永”1.04亿元所购28把顾景舟紫砂壶,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8月,中超利永紫砂在中超百年利永紫砂博物馆(北京)紫砂汇发起的业界首场紫砂竞买会以现场成交2400多万元成绩让业内人士都大呼“没想到”。

新一轮本土资金的进入,让沉寂了许久的紫砂壶行情又兴起了一波高潮。

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港台客商成为最早进入紫砂市场的主要群体。特别是台湾地区对中华茶文化的继承和热衷,催生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紫砂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第一个繁荣期。

仅在那时,顾景舟大师的作品就有超过百万元的成交记录,其他大师以及一些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有数万元到数十万元的市场定位。直至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港台地区的经济形势出现了较大变化,受其影响,紫砂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调整。进入新世纪,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以及茶文化的再度兴起,2003年以后,紫砂开始逐渐进入拍卖市场。当时,顾景舟大师一件作品价格在几万元人民币。2005年左右,内地的紫砂艺术品市场逐渐升温,早先流向台湾地区的紫砂艺术作品也开始逐步回流到大陆市场,紫砂市场进入了恢复性的发展阶段,至2008年秋拍,顾景舟一件作品创出156.8万的成交单价,标志着紫砂艺术品市场达到了前期台湾地区繁荣时期的水平。

近些年,作为文化艺术收藏品的一个门类,紫砂收藏市场也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大环境变化发生着变化。自2008年至2010年前后的两三年,是紫砂艺术作品价格突飞猛进的时期。从紫砂行业代表顾景舟大师作品的市场表现看,经过2008年、2009年的市场发展,2010年达到了顶峰,突破了千万元大关。作为紫砂艺术品收藏市场的风向标,顾景舟作品的市场状况基本上也体现了目前紫砂艺术品市场的现状。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把“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成交,创下紫砂壶千万记录。

随后,紫砂价格进入相对平稳阶段,并稳中有升。直至今年11月“9000万天价紫砂”拍出,让紫砂投资成为热点。随着紫砂爱好和收藏者的愈发广泛,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资本的进入,紫砂行情还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据报道,自2015年起,中超计划累计投资近50亿元用于“利永紫砂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将“新文化(36.500,-1.21,-3.21%)”产业作为公司另一发展重点,重构中国传统紫砂产业链,实现以紫砂为代表的全新的“文化+互联网+金融”的闭环生态圈。在8月北京举办的竞买会之后,这一新战略、新模式受到了市场鼓舞,为下一波行情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作为市场公认的经典藏品,顾景舟的作品作为紫砂市场的代表,一直具有风向标意义。此次,顾景舟作品记录的再次刷新,也将紫砂艺术品市场再次拉高。但目前,市场千万级紫砂只有顾景舟大师的作品,在此之下的同代大师中,也将有一轮新的价值发现。

例如,早在2010年顾景舟作品首次超过千万价格的时候,紫砂艺术品市场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包括与顾景舟大师同时代的“紫砂七老”的作品市场价格基本都在百万以内,当代大师作品的价格基本也在数万到数十万元之间。

最近两年,顾景舟作品的价格表现带动了其他同代紫砂艺术大师、名家优秀作品价值的提高。如2013年,“紫砂七老”之一朱可心的作品“松竹梅”以747万元成交。当代大师作品,在近些年也出现了数件价格超过百万至数百万元的成交记录。特别是最近一两年间,中青年一代,在评级制度愈发严格的紫砂行业中,获得了省级、国家级大师称号的艺术家作品价格上升势头迅猛。这些都成为紫砂市场再度繁荣信号。

中国宜兴紫砂艺术走进尼泊尔


中国宜兴紫砂艺术尼泊尔展10日在尼泊尔帕坦博物馆开幕。

该展由尼泊尔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禾宜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据尼泊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尹坤松介绍,本次展览向来宾展示了紫砂矿到炼成紫砂泥做成紫砂壶的全过程。展览现场展示的作品都是获得“景舟杯”金奖的传世力作。来自中国宜兴的制壶高手现场进行传统紫砂壶的制作;观众亦参与互动,在陶艺家的指导下进行打泥片、搓壶把、搓壶嘴等工序创作。

尼泊尔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马哈拉在致辞中表示,中尼双方的文化传统皆很悠久,且互相之间联系紧密。此次展出的紫砂艺术作品是两国文化交流深入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的紫砂艺术独一无二,也在侧面证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性。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介绍了中国紫砂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并用“工匠精神”将中国紫砂艺术同尼泊尔传承丰厚的艺术文化勾连起来。她说:“此次展览是向尼泊尔人民展现中国紫砂工艺的文化传播活动。希望尼泊尔朋友从中了解到中国文化的一个精神侧面。”

尼泊尔阿尼哥协会会长塔姆、尼中文教协会会长哈利仕、紫砂艺术团团长陈加兵、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胜利等约200名中尼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完)

紫砂艺术有自己独立的尊严


紫砂行业在历史上起起落落,发展到现在,出现了非常繁荣兴旺的局面。文人接触紫砂后,将紫砂向“文人化”发展:把原有的“平民紫砂”、“宫廷紫砂”推向了具有紫砂研究价值的“文人紫砂”。文化人除了推荐、传颂紫砂的文献之外,也直接涉及或参与紫砂壶艺的制作。

文人参与紫砂的另一主要方面即陶刻装饰,历来一直有“字随壶传,壶随字贵”的称颂。我一直认为文人题壶时,起题诗词、书画、镌刻应合理地布局到紫砂茶壶上,应该是“切茗”“切壶”的融合。如果装饰的内容与茶与壶不相关联,纯属壶上有了添加,有的更是画蛇添足糟蹋了茶壶的艺术性。当今有很多人对陶文化、茶文化不作研究,不考究诗句的来龙去脉,参与纯为挣钱。这就是顾景舟常说的用“萝卜”来煨“肉”,肉与萝卜一起烧,萝卜的味道好,其实得益于肉味。就算书画名家,如果不加思考在壶上作与茶与壶无关的笔墨装饰,这也只能是茶壶上留下了某某名人的笔迹。

我们的一些陶刻前辈,他的刻壶已是职业,刻法已程式化了,变成习惯性工艺装饰,句子是老句子,装饰也是老三套,变成行业里面一个品类的工艺品,刻得再细再精再好,也只是一件工艺品。诗、书、画、金石结合在一起,关键要融为一体,要有镌刻者的创造性,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紫砂壶的文化品位。

现在有很多人把设计看作是形而上,把制作看作是形而下,这种认识对紫砂艺术而言是不正确的。故现在也有大师不愿提自己是工艺美术大师,而称自己是美术大师,他怕工艺两字。我认为,如果我拿工艺出来跟别人比,我在哪里都对得起这个称谓的。不敢把艺术家的头衔往头上套,我清楚自己有多少本钱。

我写书总结手工工艺传统,谈紫砂茶壶是如何做出来的。你不要怕自己是搞工艺的,我到哪里讲话都说自己是搞工艺美术的。因为我有一个出发点,凡创作、制作,第一个想的就是要考虑到将来的出路及后果,即归宿在哪里,做了干什么用。这个是我们搞工艺的一个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致命伤,这种思维往往阻碍了创作遐想空间。因为搞艺术的可以不用考虑艺术作品的具体用途。但是工艺是有实用性的,我们手工艺人对实用性是负有责任的。

紫砂行业也是一个“市场”,对于“市场经济”需要冷静看待,有真正艺术水平的评论家、鉴赏家不等于就是这个行业的购买者、收藏家。前段时间,很大一部分紫砂产品是礼品,吹得响、卖得好,虚高价格的攻关作用大。花钱的人不一定欣赏东西,欣赏东西的不一定花得起钱。所以,有责任心的人,须考虑自己的身份,对社会有一种责任感,就不光只有经济的考虑。我一直认为价值不等于价格,今天的价格不等于明天、后天的价格,历史长河会检验一切的。

紫砂圈内有人这么讲:“现在我不赚钱到什么时候赚?现在趁人家还没看懂,人家还没搞清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正好利用有利时机赚一把”。从经济规律上讲,他是掌握了经济利益的规则,也没差错。但是我认为,现在要关注紫砂圈子里的主流与本体,一个行业里面要有一批注意自己的形象的人,这一部分不能乱。在树干上什么都可以长出来,哪怕是生一点虫子,有点蛀虫都没事,但是本体要健康。我们要把自己的形象树好,做自己该做能做到的,我们的责任就在这个地方,历史自有评论。

紫砂行业最大的隐患,关键就是紫砂作品上下档次分辨不容易,何谓好,何谓差,这个标准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认识。过去只有上千人做紫砂,在一个厂里面冒出来的没几个;现在发展得太快,光从业人员就5万左右,不仅是本地的,全国各地来宜兴参与到紫砂设计制作的,也占了很大比例。做出来的紫砂壶,一般的都要称工艺品,谁都有名气,谁都有品牌,有很多真真假假的大师和艺术家。一般情况下只能认职称买茶壶,这样,有了职称就有价格。行内也热衷于职称的追求,出现了职称产业链,因此职称也是越评其后果越复杂,选壶凭职称也使你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总之,认职称买壶也是一个时代的“卖点”。其实赏壶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你收藏的壶体现了你的审美眼光,要不断地做“学”做“问”,提高自身的美学知识,才能在紫砂壶上得到真正的乐趣与享受。

(作者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紫砂艺术应涌现的创客


“第二届山东艺术鉴藏文化节”4月24日青岛正式开幕,中国紫砂界中青代领军人物、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吕俊杰大师携自己新近创作的两件《青岛印象》主题壶《红日》、《盼》,甫一亮相即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在翌日举行的文化节首场主题讲座上,吕俊杰分享了自己紫砂创作心路历程,呼吁紫砂艺术应涌现更多的“创客”。

本届艺术鉴藏文化节由美国国际文化艺术基金会、艾达集团、艾达艺术银行联合主办,为期三个月,分为紫砂艺术、陶瓷艺术、雕塑艺术、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花道艺术等多个主题,有诸多国家级艺术大师助阵,其中多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节期间还展出众多收藏家的重量级私人藏品及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品。吕俊杰说,《青岛印象》主题壶从构思到创作完成共历时半年多时间,是自己从艺30多年来首次创作的城市主题紫砂壶。生活即艺术。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为了创作《红日》、《盼》,他先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到青岛采风多次。作品《红日》将紫砂壶艺与雕塑艺术结合起来,轻扬的浪花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色彩奔放。《盼》则是以青岛著名景点“石老人山”的传说故事为背景,写意地塑造出海水中石老人的景观,壶底的钉足则选用青岛最常见海鲜—海螺造型,充满海洋气息。这两件作品轮廓大气、线条流畅,原创之中极显时代特色,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堪称紫砂壶艺之精品。其中《盼》一亮相,立即被收藏家看中,收入囊中。

紫砂壶艺,方寸之间,万象乾坤。作为此次艺术鉴藏文化节首场主题讲座的主讲者,吕俊杰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紫砂创作的感悟与心得。他认为,一味效仿古人或许能再现一件件古意盎然的作品,但对紫砂创作而言,其艺术生命却是枯萎的,因为艺术家是以创造为己任,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由于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创新成为紫砂界稀缺的精神。紫砂这一传统工艺要传承下去,发展下去,必须创新,决不能守旧。当然,这种创新,应该立足于紫砂传统根脉,要充分展现紫砂的材质美、造型美、触觉美、视觉美、功能美,否则就成为无本之木了。令吕俊杰开心的是,这一点已逐渐为业内紫砂艺人所认可。他说,紫砂壶艺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紫砂艺术应当涌现更多的“创客”,创作出更多地体现时代审美和潜在精神需求的作品。晓秋

紫砂艺术比职称名气更重要


记者朋友写了一篇介绍我紫砂艺术的文字,刊登在《大公报》文化版上,其实,我们宜兴人与《大公报》还有些渊源,宜兴籍著名记者徐铸成先生解放前后一直在报馆工作,是蜚声新闻界的元老,曾经是《大公报》的主笔,作为宜兴人,我也对《大公报》心存感情。

看到陈旻女士发表在《大公报》上的文章,说实话,还有点不知所措,我仅仅是一个业馀紫砂艺术的实践者,我所做的紫砂壶确实很少,算起来已经在紫砂行业里摸爬滚打三十多年了,主要是从事紫砂产品的出口与紫砂文化的推广,做壶只能算是一种爱好,有一位大师曾要我专心做壶,但自己始终没有下得了决心,总在业馀时间摆弄一下,做壶只能是兴趣使然,没有好的紫砂泥料我是万万不下手的,早些年,我做过陶瓷原料工,成型工,雕刻工,烧成?工,可以说,我从事了从原料到成品的所有工种,特别是我对紫砂原料和紫砂成型的不断摸索和潜心研究,得益于我一生。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果我真的从事专业紫砂的製作,也许出不了真心实意的作品,也出不了那种禅意无边的好壶,业馀紫砂创作成就了我一生的好心情。

许多香港的朋友问我,紫砂的本质特徵是什麽?收藏紫砂壶有什麽窍门,其实,紫砂就是一种陶瓷工艺品,它除了侍茶,还有其观赏性,紫砂,由于其原料的稀缺,加之二○○六年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手工艺项目,近年来在收藏市场红得发紫,紫砂原料的纯正性与紫砂造型的艺术性和工艺上的独特性决定了紫砂壶的人文价值和收藏价值。

对任何一个从事三年的普通紫砂成型工人来说,徒手捏一把紫砂壶并不困难,不过,紫砂壶要成为艺术品,需要製作者有强大的艺术修养,深厚的文化功底,特别是要具有强大的造型能力,还有,要有静的下心来的创作状态,要在喧闹市场里耐得住寂寞,有一往情深潜心艺术的思想,所以,看起来紫砂是一个容易进入的艺术门类,但要真正把紫砂壶做出自己的风格,做出自己的个性,不光要有天赋,还是需要几十年工夫的培养。

我总在想,为什麽有些人做了一生的壶,职称,名气,地位,金钱都有了,但是,却没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其原因也许就是没有深耕自己的创作思想,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紫砂艺术语言,也没有走出固有的从艺或者叫工艺路线,更没有抓住自己的擅长,到头来只是徒有虚名而已。现在,宜兴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紫砂实力派作者,他们没有什麽高职称,但在业界很有来头,都是大师、高工的座上宾,其原因是他们有对紫砂深刻的理解能力,是心灵手巧的紫砂民间工匠,由于为五斗米,这些人中间有的人就沦为一些大师高工的枪手,不可否认,这些枪手所做出的壶,在工艺上,在艺术表达力上有许多地方可圈可点,超出了这些人的水准,所以,抛开职称名气,这些“代工壶”还真比这些所谓大师高工的作品有“价值”,也更有潜力。

近二十年来,不要看紫砂轰轰烈烈的商业炒作,其实还真的处在一个低水准的层面上,炒作紫砂,多从作者的职称开始,大家知道,职称是一种从业资格的证明,本身没有什麽艺术价值,但在许多人眼里却与艺术水准联繫在一起,从高到低的职称层级代表了作者的艺术水准的高低,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紫砂艺术与职称之间实在没有任何天然的联繫,一些人以为评上高级职称,也就成为艺术家了,这确实很滑稽,紫砂职称实际上是政府劳动部门出具的一张从业资格证书而已,但是,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在对?作者职称买壶,这样,紫砂职称就被不自觉地异化成价位或价格的标籤,职称的高低决定其作品价格。我一向认为,紫砂壶製作说到底是一门熟能生巧的手艺,从业时间的长短,多少会影响到茶壶的品质,但高品质绝不等同于高艺术,应该说,现在收藏市场上的紫砂壶,绝大多数只能算是日常用品,有些大师高工的作品最多也就称得上工艺品,与原创艺术收藏品相距甚远。

近年来,宜兴通过职称考试出来的师傅很多,用不了几年,有紫砂职称的人员将超过几万人,这对于收藏紫砂壶的人来说就越来越难挑选,前一段时间,应邀到香港的一位藏友家欣赏他的紫砂壶,他买的都是职称壶,没职称的普通壶不买,当我发现他多年来的收藏中有一半?品和仿品的时候,只是帮他挑选出来,他似乎有点感觉不对,他说,这些东西都是近几年买的,也没花多少钱,其实,他的没花多少钱,也许对于一个工薪族来说,可能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抱?一腔热情买回?品,确实很扫兴。但是,这几把?品中,还真的有两三把艺术性并不差的,相反,工艺要比真实作者的水准高很多,我说,虽然作者不真实,但丝毫不影响它的收藏价值,因为,我们收藏紫砂壶,收藏的不是壶底的名字,以及这名字在网上能不能查到,职称是什麽层级等等,我们收藏紫砂壶,应?重壶的艺术和工艺,一件艺术性相当高的紫砂壶它底下盖的是谁的名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欣赏这把壶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享受。

自从二○一二年下半年开始,人们对宜兴紫砂艺术的投资有了进一步认识,特别是通过这两年来的市场沉淀,职称的“含金量”在慢慢降低,这是紫砂收藏步入理性的开始,收藏紫砂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活,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行为,你必须了解当今的宜兴紫砂生态,了解紫砂工艺製作过程,了解紫砂原料的真实情况,甚至需要了解紫砂作者的人品德性,在没有深入宜兴这一块有点发烫的紫砂土地上走走看看的话,就相信紫砂三十年来没有下跌的新闻记者瞎写的报道,在拍卖市场上瞎举牌,只能是一种烧钱的行为。

不要迷信大师高工的紫砂作品一定有投资价值,在具有泡沫的紫砂价格当中,职称头衔的“水分”很足,挤掉这些水分,需要紫砂行业的自律,要知道,紫砂的含金量不在职称名头上,应该在传统工艺上,在艺术造型的创新上,有远见的紫砂收藏家开始注意实力派作者的紫砂壶,这是一种对传统紫砂收藏市场的重新认识与重新定位,当二○一四年春季拍卖会来临的时候,收藏家会比以往更理智,我想,未来创造天价紫砂壶的概率不是很大,倒是价位在十万至百万的实力派作品比以往会有显著的表现,因为,今天的市场已经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那种盲目跟风的举牌将被理智的双手拌住,增值发热的头脑被清晰的收藏理念所降温,紫砂市场将会长期繁荣,只是离疯狂的炒作渐行渐远……

张明强紫砂艺术的魅力


每每去张明强家,总会有新作出来予我欣赏,我们的关系十分默契,我与他已相识20多年了,所以,常常以兄相称,明强兄文质彬彬,他既有淳朴的性情,真诚热情的一面,又有洒脱,韶秀的一面,与之谈论紫砂壶艺,移时不倦。这样算下来,我们已经有两年多没见面了,他已到深圳发展,因为我这两年来深圳的机会比较少了,故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前两天,正好有机会来深圳观摩一个紫砂艺术展览,于是,我们就在张兄家里见面了,与他见面,一如既往的如沐春风,张兄在紫砂行业深耕了近30年,但他从来不以名家自居,拿出几把紫砂壶还殷殷让我批评。

“壶如其人”,他的紫砂壶创作同样与他的性格一样直率而不张扬,他的壶造型稳重端庄,绝无轻佻与浮操,点、线、面更无诡异与呆滞,采用十分传统的成型手法,特别注意紫砂材质的纯正性,张兄一直以来是以制作仿古紫砂壶为主,他说,500年紫砂历史留下来的经典作品款式不多,如今能做的超越前代名家的人与作品更少,我有意在仿古这一行内进一步探索,摹古,其实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活,前人的经典给我们的欣赏习惯,已经有了深刻的思维定势,要超越过去,融入现代审美理念,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弄不好就走入俗套,紫砂壶工艺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其章法,技艺都约定俗成了,要超越前人,需要有足够的造型能力与理解能力,张兄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那种法备意足的紫砂精神。

欣赏张明强的紫砂壶艺,有一种亲切感,有人说,500年紫砂历史,就是一部仿古历史,他的创作,以尽人皆知的经典为师,先把人做好,再来做壶,要不然,像许多名噪一时的所谓大师,用炒作提升名气,缺少的是一种艺术家内在修炼,做出来的东西有多少生命力呢!因此,我对勇于在经典大师方向上持之以恒摸索的紫砂艺术家,总是抱有敬佩之心的,张兄的紫砂艺术,取法对象基本上就是前代大师,如时大彬,邵大亨,顾景舟这些名流巨匠,能坚持30年,他有足够的毅力与勇气,我们可以敏感地发现,他的独到的艺术收获,在于他在紫砂光素器上默默无闻的追求,他总说,500年前出了一个时大彬,500年后出了一个顾景舟,他们之所以能称之为大师,是其本身的人格魅力与毕生的紫砂艺术追求,抛弃功利,抛开名声,一辈子认真做壶,在寂寞的紫砂生活里创作,在孜孜不倦的创作中寻求乐趣,给后人留下的是精彩的艺术人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紫砂艺术品可质押融资》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