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老班章普洱茶】

普洱生茶要以云南省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材料,历经蒸压制做而成的荼叶,一般普洱生茶的样子是饼、沱、砖。云南省大叶种油茶树有着很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优质的油茶树种类,从而生长发育的鲜叶,是小枝种鲜叶的三倍,普洱生茶有着浅绿色的茶汤,浓郁的发涩感,明显的生津止渴回甜而且长久,很好的收敛,给你的口腔颇具较强的皱褶感,茶汤花香四溢,十分让人痴迷。

普洱生茶,能够根据有效的储放,加上微生物菌种的功效,让普洱生茶造成转化,也就是熟化状况,茶氨酸产生了一些的功效,转化为别的化学物质,普洱生茶转变为普洱茶老茶,茶汤为板栗红色,味道变为淡的生津止渴,甜度非常好,茶汤有了非常好的柔和,由霸气侧漏的小伙转化为溫柔的女人风采!

普洱老茶特点

茶汤

普洱生茶茶汤为浅绿色,关键的缘故是茶黄素的含量较高,茶黄素在茶汤中占据主导性,茶黄素是一种具有刺激的黑色素,茶黄素一样能够给普洱生茶产生发涩感极强的口味。

历经熟化以后,普洱生茶中的内化学物质产生变化,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占比出现了改变,茶黄素减少,茶红素提升,茶褐素也相对的提升,那样茶汤展现出了板栗鲜红色。

发涩感的消退

根据长期的熟化,普洱生茶的茶氨酸等刺激内化学物质转化,含量降低,茶含糖量、茶红素、茶褐素等化学物质提升,茶汤由很强的发涩感,转化为温和和糖度。茶含糖量展现了糖度,茶红素和茶褐素是具备温和的黑色素,含量提升以后,茶汤就会有了温和的口味。

有的老茶,可溶阿拉伯胶类化合物较多,那样茶汤看起来会有非常好的黏稠度和薄厚,具有口味。

香味的转变

普洱生茶最开始的香味关键以芬芳主导,非常是晒青毛茶,芬芳十分明显,历经蒸压以后,芬芳仍然浓厚,这就是说小青柑的香味风采。历经长期的熟化以后,展现芬芳的内化学物质转化,含量降低,而展现清香类化合物含量提升,这时荼叶就会展现清香,例如甜杏仁香、樟香这些,也是许多甘松这类的香味,这全是普洱生茶历经转化以后的主要表现。

普洱生茶,在历经有效的储放以后,每日都会产生变化,感受荼叶转变的全过程,才算是普洱茶的风采之所属。

看完上文有关普洱老茶特点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普洱茶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

精选阅读

浅谈普洱生茶、熟茶、老茶


浅谈普洱生茶、熟茶、老茶“藏生茶,喝熟茶,品老茶”,这是喜欢普洱茶的老茶客们常常念起的普洱茶经。普洱茶讲究的是陈化历史,历史越久远的越有价值,这“生茶”、“熟茶”、“老茶”,又有怎样的说法呢?

所谓“生茶”,或称“生普”,是指传统自然醇化的普洱茶,又称传统普洱茶,其品质特点甘、滑、醇、厚和陈香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的贮存。“生普”主要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原料直接贮放或蒸压而成。这类茶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各类青饼、下关中沱、勐海青沱、凤庆青沱、南涧凤凰沱茶等,新制的“生普”,由于未经过充足的贮放陈化,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等基本成分未能充分转化,茶味浓酽,茶汤入口苦涩霸气,茶的刺激性也比较强。这时的普洱茶尚不适宜品饮,收藏最佳,有条件的普洱茶爱好者贮存一些“生普”,十几年后,待它充分醇化再取出品饮,不仅滋味甘滑醇厚,陈香久远,那份特殊的人茶情感,更令茶韵卓然。

“熟茶”,或称“熟普”,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人工加速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发酵普洱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根据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最先在昆明茶厂试制,按照普洱茶的品质形成要求,结合加工工艺特点,研制出了具有甘、滑、醇、厚及陈香特点的普洱茶。“熟普”经人工发酵,其茶叶的成分发生了迅速转化,茶性和茶汤口感都已具备了醇化普洱茶的特点,制成后的“熟普”只要贮放上两三年就能品饮。当然,“熟普”的口感和茶性也取决于贮放的时间,年头越久,“熟普”的口感和茶性越优异。值得注意的是,“熟普”虽成于人工加速醇化的发酵工艺,但发酵工艺复杂,时间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一些不法商人为谋暴利,以假乱真,以新充陈,甚至“速造普洱茶”坑害消费者,因此品饮和选购普洱茶一定要到正规的茶店,选购有品牌的普洱茶。

再说到“老茶”,所谓“老茶”是指贮放时间至少在20年以上的普洱茶。这些老茶年代都十分久远,市场上已不多见,一些年头更久远的“老茶”价格不菲。喝“老茶”就一定得是“品”,一是因为它难得珍品,二则是因为久远的年头已经赋予了“老茶”独特的陈香、喉韵和口感,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感悟普洱茶的真性。(大益论坛:中国第一大益爱好者社区!)

普洱茶之老班章古树茶特点及辨别


普洱茶之老班章古树茶特点及辨别

老班章茶有甜、苦两种,分属帕沙种、老曼娥种,故而市场上有老班章甜茶、苦茶之说。老班章茶质较重,韵较广而深,气味特殊,香气下沉,舌尖与上颚表现不明显;与老曼娥、吉良等有明显差距。正常仓储下,老班章纯料于五年左右口感全无,只余茶韵、气感。若以其作为拼配料使用,则可达画龙点睛之神效,为拼配优质茶不可或缺。因老班章过度炒作,农民采摘多以大小树混采方式,所谓老班章纯料系指台地古树混合口感,口感靠前、涩度偏高。所以市场所谓老班章苦涩度较高,就是因为拼配小树、台地茶所导致。但因为混拼,以至于茶品口感留存时间增加,现在坊间流通的不少仓储多年仍有明显口感的老班章“纯料古树”,便是此类。因老班章“霸气”之名,部分不良业者将苦涩、烟焦味作为“霸气”的表现来误导消费者。

“老班章”号称茶王,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点是叶底肥厚,芽尖茸毛又厚又亮,茶味厚重耐泡,韵味丰富,回甘味迅速持久,茶品口感特殊,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目前市场上打着老班章名号的成品茶很多,由于老班章茶每年产量有限,纯正老班章茶大多在爱茶的藏家手中,可以进入市场销售的纯正班章不多。市场上做假的老班章茶大约有三种:

一、是用老曼娥、新班章老树茶充当老班章茶。由于老曼娥、新班章茶外型、条索、口感很接近老班章茶,因此鉴别也最为困难,老曼娥、新班章与老班章茶的主要区别是在苦的持久度上,老曼娥持久度最长,新、老班章次之。至于外型与香甜、回甘上的微小区别一般喝茶人较难区分。

二、是用勐宋苦茶作基础,拼上其它茶制成。这种做法是利用了很多人对老班章只闻“苦”名而未品过其香甜甘润的原因。这种茶的鉴别比较容易,从外型上看,条索不像老班章那么整齐粗壮,尤其没有老班章茶的粗壮多绒毛的芽头,饮之苦明显但汤中基本无甜感,苦涩较持久,香气不够强烈持久,回甘一般,叶底稍杂且不肥壮。

三、是直接无章法乱拼制,随便拿些粗壮些的,苦味重的台地茶制作,这种“老班章”从外型、口感与老班章都有明显区别,很容易区分。

普洱生茶老班章的冲泡方法


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最原始的原生态环境产品。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在普洱茶中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誉。普洱生茶普洱茶老班章(2011)的冲泡方法介绍了使用“老班章(2011)”来进行泡一壶别致的普洱茶生茶,每一泡生茶老班章的水温、时间、品茗的带给不同我们的口感,下面为大家介绍普洱茶生茶的泡法。

普洱生茶老班章冲泡选材信息

茶叶:老班章(2011)

茶类:普洱茶生茶

品牌:陈升号

茶叶等级:暂无

茶叶产区:云南

生产时间:2011年

参考价格:10000元/斤

普洱生茶老班章冲泡干茶介绍:外形完整无撬边,金色毫毛明显,茶芽肥壮油润。

生茶老班章冲泡干茶介绍:外形完整无撬边,有典型班章茶的金色毫毛,茶芽肥壮油润。

生茶老班章冲泡准备

1、置茶量:7g/壶(或因个人口味而定)。

2、主要用具:紫砂壶、玻璃公道杯、白瓷品茗杯、茶船、茶荷、茶巾、茶艺六用、随手泡、茶杯托、电子秤。

3、冲泡用水:纯净水或山泉水(农夫山泉就非常不错,注意:多次沸腾会降低水中的含氧量,影响茶汤滋味)。

一、温壶

向壶中冲热开水约1/3处进行烫壶。温壶的目的是因为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不致冷热悬殊,同时进一步洁壶。

二、置茶

将取好的茶叶,投入7g左右的生茶老班章茶叶,置入温热的空杯中,轻摇杯身可闻干茶中浓郁的茶香味。

三、冲泡与品茗(普洱生茶老班章冲泡过程如下)

生茶老班章第1泡

1、沸水:向杯中倾入100℃沸水

2、时间:冲泡时间在30~35秒,请注意掌握在35秒钟以内

3、品茗:汤浅橙黄,香气为纯净的浅花果香,苦涩明显,能迅速回甘。

生茶老班章第2泡

1、沸水:向杯中倾入100℃沸水

2、时间:冲泡时间在30~35秒,请注意掌握在35秒钟以内

3、品茗:汤浅橙黄,香气是有层次的花果香,茶汤比较油,滋味浓厚,有强烈的苦涩味,能够迅速转为回甘,综合协调度很好,喉咙部留香明显。

生茶老班章第3泡

1、沸水:向杯中倾入100℃沸水

2、时间:冲泡时间在30~35秒,请注意掌握在35秒钟以内

3、品茗:滋味转油润,杯底非常纯净的香气,茶汤油润,略有苦底,喉咙依然有留香。

生茶老班章第4泡

1、沸水:向杯中倾入100℃沸水

2、时间:冲泡时间在30~35秒,请注意掌握在35秒钟以内

3、品茗:滋味开始下降,茶汤依然保持油润,苦底越来越明显,香气继续保持高扬,冷闻杯底有梅子香。

生茶老班章第5泡

1、沸水:向杯中倾入100℃沸水

2、时间:冲泡时间在40~45秒,请注意掌握在45秒钟以内

3、品茗:滋味下降严重,有明显的甜味出现,两颊和喉咙的回甘生津源源不断,还是能够闻到很好的香气。

细细品缀生茶老班章,寻求其中的茶香与鲜爽,滋味的变化过程,以及甘醇与回味的韵味。以上内容即为生茶老班章的泡法,希望各位茶友都能掌握冲泡普洱生茶老班章的泡法,泡出一壶好茶,品味慢生活。

普洱​新茶、老茶、生茶、熟茶的冲泡技巧


普洱​新茶、老茶、生茶、熟茶的冲泡技巧

新生茶

茶性上很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

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判断其是否有潜力。

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我们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条索的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茶(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发酵的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茶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对于特别粗老的茶,取出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所以在决定投茶量时,大可不必小心翼翼。

普洱茶老黄片


普洱茶老黄片

所谓“黄片”,说白了就是老茶树上的老叶子,因为多数老叶时间长了会泛黄,“黄片”因此得名。其实是指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的部分,按照生产标准拣出来的这部分茶箐,俗称为“黄片”。黄片的品质和所选原料茶箐的品质是一致的,就我有限的所知大部分黄片基本都是第三叶。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拣出,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相反,老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反以甘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黄片的冲泡,可以稍增加一点投茶量,最关键的是水一定要开,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否则滋味就不能够充分展现。至于投多少茶和泡多长时间,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摸索一下了。茶友们也可以试试将黄片茶煮来喝,更加能体现黄片茶的香滑柔甜的特性。

黄片口感不苦不涩,香味独特,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所以,如果是古树黄片,在当年非常好喝,它也具有越陈越香醇的品质特征,特别是陈化的老黄片,更加迷人,当然有个前提,必须是古树的黄片。黄片比一芽两叶虽老一点,茶叶虽淡一点,但是甜度却较前者高许多,存放得好的老黄片不论茶气、香气、醇厚感以及滑润都很好很有特点,另外,能够喝到的黄片,其实树种都很好,也就是很多茶友说的老茶树、野茶树上的黄片。因为在茶叶基地的茶树,定期管理采摘,大部分是不会有老黄叶的。老茶树上的茶叶,枝叶高大,量少,不容易采到,所以就显得珍贵了,而且陈化后的黄片绝对滋味出众。黄片转化快,丝爽绵滑,回甘迅速,闻香气似有悠悠馥郁兰香。

老老黄片的形成,一是采摘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之外的第三叶,一般不会到第四叶;二是揉捻时没有揉捻到位,条索比较疏松;在这两个情况下,杀青会造成叶片颜色发黄或绿色更深。因此,如果不把这部分茶菁拣出,那么压成型后条索的观感就差了。

老黄片做茶的一位朋友说,喜欢的人很喜欢,不知道的人将它视为废品,一个顶极的台湾普洱茶人,有一款他称之为“神农一叶漂”的特制普洱茶,其实就是老黄片。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按照那位顶极台湾普洱茶人想象的描述,神农氏在出发去尝百草之前,是在一棵大树下烧着一锅水备着回来喝的,而这棵树刚好就是一棵大茶树。一天下来,神农氏吃了一肚子的毒草,挣扎着回到大树下,这时火已灭,烧开的水已凉,温水里漂着几片大树叶,肚子奇疼的神农连叶子也顾不上拣出来就把大半锅水喝完了。说来奇怪,那半锅微苦的水除了透出丝丝回甘外,立马止住了神农的疼痛,七十二毒就这样被解掉了。神农既然是肚子奇疼,叶子又是自动漂到锅里的,那也就不可能是细嫩的芽叶,肯定是老树老黄片了。

台湾茶人由此命名了他的老黄片“神农一叶漂”。

如今在茶圈子里所讲的“老黄片”,有一种说法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古镇易武也与版纳的其他茶山一样,贯彻执行上级的文件精神:改造低产茶园,栽种高产优良茶种茶树。一夜之间,许多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惨遭砍伐,茶农们把砍伐倒的茶树上稍嫩点的老叶采回家里,制作成当地人爱喝的粗毛茶——老帕卡,也就是今天令人称道的大老黄片茶。另外的一种说法更为贴近现实:老黄片并非某几座茶山专有,但凡茶区,茶农们采摘茶叶后,在杀青和筛捡时会将一部分看样不好的叶片捡出来,而在进入揉捻工序时,嫩的芽叶会卷成条索,有些稍老的卷不起来,仍然是伸展的一大片,这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老黄片”了。

按照以上的两种说法,老黄片一般都不是被主动采摘下来的,因此要喝到成规模、有产量及品质保证的老黄片还真是不容易。

老黄片口感不苦不涩,香味独特,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所以,老黄片无须陈放,在当年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喝,就我喝过的几款不同年份的老黄片来讲,它也具有越陈越香醇的品质特征。当然有个前题,必须是足够树龄的老黄片。

如果有一天,你喝到一款没有条索,叶面黄绿各色都有,但汤色却橙黄显亮,口感细腻顺滑,特有的香味从第一泡延续至十五、六泡才渐渐弱下去的普洱茶,那么恭喜你,你尝到的绝对是很好的老黄片。这就是真正的幸福了。

普洱新茶、老茶、生茶、熟茶冲泡技巧解析


普洱新茶、老茶、生茶、熟茶冲泡技巧解析

1新生茶

茶性上很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2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判断其是否有潜力。

3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

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我们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4条索的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5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茶(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

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6发酵的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7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8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

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9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茶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对于特别粗老的茶,取出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所以在决定投茶量时,大可不必小心翼翼

普洱生茶、熟茶、新茶、老茶都得先醒茶


普洱生茶、熟茶、新茶、老茶都得先醒茶!醒茶对于普洱茶来说,意义极为重要,醒茶能消散烟火味、日晒味,消去渥堆气等,下面去详细介绍每一种茶叶的醒茶方法。

普洱茶根据加工工艺可以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根据年限可以分为新茶与老茶两种,但不管是哪种茶,醒茶都是必须的,首先我们看一下普洱散茶的醒茶方法。

1、普洱散茶醒茶方法

散茶一般不需要再进行冲泡前醒茶,因为如果处于密封保存状态的散茶短时期醒茶意义不大;而如果不是密封保存的散茶,那它本身就处在一个类似长期醒茶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再继续醒茶,直接进行冲泡时醒茶,通常使用90~95摄氏度的温水,即入即出润茶(洗茶)1~2次即可。

2、普洱生茶醒茶方法

生普洱茶是放在开放的环境里,一般是不需要醒茶的,但是开放的环境容易潮湿,对茶质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生普洱茶是放在密封的环境里,也不需要醒茶,因为那样生普洱茶都已经死了,醒不过来了。所以需要醒的生普洱茶是那些在紫砂缸或者在半密封的容器(比如留了缝隙的柜里头)里存放的生茶,也就是平时大家说的干仓茶。

醒茶方法:将需要喝的生普洱茶拿到开放的环境放大概半个到一个月,但不用撬开,拆茶的时候沿着边转着来拆,就是把同时期外面的先喝完然后再喝里面的。

3、普洱熟茶醒茶方法

熟普洱茶都需要醒茶,特别是年份比较近的,渥堆气比较重。醒茶的方法就是把茶饼整个撬开,放置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再引用。其实环境对熟普影响不大,注意不要湿度太大就好,熟普洱茶的醒茶纯粹为了跑掉渥堆气,跟生普洱茶那种唤醒是完全不同的意义。

醒茶方法:将茶叶放入茶壶,注入热水10秒左右倒掉,其目的在于:提高茶叶及泡茶器具的温度;通过对茶叶进行温润浸泡,起到利于茶叶舒展和茶汁浸出的作用。

4、普洱老茶醒茶方法

刚刚从竹筐、竹壳中拆出来的老茶,往往味道沉闷、香气涣散,很难展现老茶深沉饱满的韵味。要想品饮到一泡口感上佳的陈年茶,冲泡前的“醒茶”是一个重要的处理环节。醒茶就是通过改变茶的存储方式,唤醒茶质,凝聚茶香。哪怕仅仅陈化了七、八年的旧茶,经过以下的醒茶步骤,都可以迅速将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①拨茶,用手或茶刀将茶体分解为重量几克大小的茶块。之所以用“拨”这个字眼而不用“掰”“拆”“解”,是因为年代很久的茶饼,往往茶体已经十分松透,用手轻轻摇动或拨动,茶就会一片片散落下来。而对于只有一、二十年的茶,茶体还比较紧结,往往就要借助茶刀。对于茶饼或茶砖来说,从侧面入刀可以轻松地将茶剖成两片,而后再用手掰成约一泡分量的小块;沱茶通常压制得比较紧,从可唇边或侧面下刀。拨茶时也要注意不要将茶拆得太碎。过碎的茶不但容易堵塞壶口,还会因茶汁释放过快而影响冲泡时茶水滋味和浓度的稳定性。

②通风透气,将茶内的陈宿杂味吹散出来。方法是将拨散的茶叶摊开置于清洁、蔽荫处吹风数日。这一阶段是茶最容易沾染杂味的时候,要注意环境不可有异味,也不可受到日晒或长时间灯光照射。在茶叶上覆盖一张白纸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情况的影响。通风的时间视茶品状况而定。对于干净的茶品只需二三日即可,而入仓茶则可延长至一周或两周,以便散发仓味道。

③放入紫砂罐,将通风后的茶收入紫砂罐(或陶罐)中。由于紫砂具有良好的隔热、避光性能和一定的透气性能,可以调节、维持罐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茶储存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

5、普洱新茶醒茶方法

一年之内的新茶,特别是生茶,口感相对粗糙,苦涩味比较重,经过醒茶,能给茶友呈现出最好的一面。普洱新茶,经过醒茶后,可以加速茶叶内含物质的快速融合,提高茶汤的协调性,减低苦涩味,改善茶汤的适口度。

如何辨别经典普洱老茶?


如何辨别经典普洱老茶?

勐海茶厂,在新中国成立后引领着普洱茶行业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此期间也留下了很多历史知名的产品。为了让茶友更了解勐海茶厂的中、早期普洱茶品,分享如下。

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1939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归来的范和钧先生为支援抗战,带领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制茶专家们来到西双版纳佛海县,在1940年创建了中国第一所机械制茶厂-佛海实验茶厂。旨在用机械制茶工艺,生产“现代贡茶”,换取外汇和物资,支援抗日战争。“印级茶”就是在这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佛海实验茶厂建成后,在1940年至1967年期间生产的普洱茶品为前期印级茶。1967年后“中茶牌圓茶”逐渐改为七子饼,70年代末生产的“七子黄印”是最后一批印级茶。

一、印级茶篇

普洱茶界中印级茶始祖——“红印圆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在早期的港澳台市场大量流通,形成极高的知名度、美誉度。红印茶饼条索肥硕完整,茶面颜色粟红、乌润油光,香气以兰香、野生樟香、药香为主,茶汤酒红剔透、婉如琼浆玉液,茶汤厚酽、叶底柔韧有劲,杯底挂香持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淀,其茶叶品质和人文历史意义,使它成为了普洱茶中的旷世珍宝。

印级茶的名称是源于茶品交易过程中,茶人根据茶饼包装的特色而逐渐约定俗成的。茶饼棉质中间印着“八中茶”的中茶公司标志,而“八中茶”圆圈中的“茶”字是红色的就叫“红印茶”,“茶”字为绿色则是“绿印茶”,“茶”字为黄色则是“黄印茶”。

前期印级茶的包装特点:

1、第一批红印圆茶开始,每片茶饼都用棉质独立包装(无纸红印除外),这是与号级茶最大的区别;

2、绵纸上繁体的“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分公司”、“中茶牌圓茶”等均用单一红色印刷;

3、内飞为“八中茶”的标记,颜色是红“中”绿“茶”字,且内飞没有注明生产厂家。这是印级茶与号级茶、七子饼茶最大的区别;

4、用竹罄包装,一筒七饼。印刷红印包装绵纸使用的是木刻模版手工拓版,因此随着印刷数量的增多,木刻模杂边纹路越多,时间长后需修模边,造成印出来的字体越来越细。由此可推断红印圆茶包装绵纸的字体越大,生产的年份则越久远;反之,年份则越短。

过渡期印级茶的包装特点:

出厂的时间为1967至1970年,内飞的标示是繁体“雲南七子餅”版面,或者内飞的标示是繁体“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分公司”版面。

后期印级茶(黄印)的包装特点:

1、外包装纸上早中期印级茶使用的繁体“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分公司”改为“雲南七子餅茶(中英对照)”,“中茶牌圓茶”改为“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中英对照)”;

2、字体全部改为宋体字,颜色则以红色为主版面,“八中茶”标志中“茶”字为黄色或绿色(当然也会出现错版及无字等);

3、除70年代初的黄印没内票,其它黄印都有内票;

4、内飞上注有生产厂家,其中“出品”二字之中的“出”字的字体是“尖出”并非“平出”字体;

5、棉纸上的“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的“中”为“大口中”(PS:大口中必为尖出,小口中亦有尖出);

6、原筒为牛皮纸筒包装,大包装是木箱及纸箱非竹箩框(PS: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七子饼才开始出现竹罄包装、铁丝捆扎)。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生产的“八中茶”中“茶”为绿字的产品被称为“小绿印”。

印级茶篇-红印无纸红印早期红印中期红印后期红印

年份-二十世纪四十-五十年代

市场参考价:500000-700000元/片(最终以市场成交价为准)

印级茶篇-铁饼红印铁饼绿印铁饼荧光绿铁饼

印级铁饼:因茶饼压制坚硬且无窝底而被人称为铁饼,年份-二十世纪四十-六十年代

印级茶篇-绿印

绿印圆茶:绿印甲级、绿印乙级、绿印宋体版、绿印美术字版等。

年份-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

市场参考价:300000-500000元/片(最终以市场成交价为准)

印级茶篇-黄印

黄印圆茶:

1、20世纪60年代末过渡版产品(约1968-1970年,内飞的标示是繁体“雲南七子餅”版面,或者内飞的标示是繁体“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分公司”版面)

2、黄字七子黄印,20世纪70年代

市场参考价:20-30万/片(以市场实际成交为准)

二、七子饼篇

据《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生四十九两(合含3.6市斤,1.8公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由此可见,当时清朝政府已经从税收方面对七子饼茶进行了相关的规定。

七子饼中的“七”在中国云南是个吉利的数字,“七子”是多子多孙多福的象征!七子饼包装,每筒七片,每片七两。

七子饼茶畅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深受侨胞喜受,有“侨销七子饼”之美誉。

建国后茶叶收归国营,各大茶厂仍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的成立,改“圆”为“饼”,从此,“中茶牌圓茶”的称谓少用,“七子饼茶”的称号逐渐取而代之。

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至今,七子饼茶按时间可以分为“前期七子饼茶”、“中期七子饼茶”和“后期七子饼茶”三个阶段。

“前期七子饼茶”是指1967-1988年期间生产的饼茶,如七子黄印、小绿印、雪印等等。(注:俗称“雪印青饼”7532,是指勐海茶厂1975年生产的“7532青饼”。该批7532的外观是:纸筒装,绵纸为小口中油面厚纸,“茶”字为粉绿色手工盖印,朱砂红细字平出内飞,小内票,小饼模)

“中期七子饼茶”是指1989-2004年期间生产的茶饼,在1989年大益商标通过注册并使用,之后生产的茶品印刷字体标识与之前生产的产品有着明显的区别;

“后期七子饼茶”是指2004年勐海茶厂国企改制后生产的产品,这时期七子饼型制、包装、规格等与之前的产品都有所不同。以勐海茶厂1970年至2000年左右的产品为例,从棉质材质、棉质印刷、内飞、大票等方面大致辨别产品年份:

1、外包装用纸方面:手工用纸比机械用纸出厂的时间早;80年代期间的厚纸包装比薄纸包装的出厂时间早;1993年变更版面后英文字较小,变更版面前英文字较大。

2、外包装纸字体印刷方面:繁体“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的“中”字,在70/80年代,大口“中”比小口“中”出厂时间早;在八十年代,云南省的繁体“雲”字,“雨”字头的横析勾连到第二点的比连到第一点的出厂时间更早(如1980年出品的7532;1985年出品的7542);在90年代,“云南七子饼”的“七”字,窄脚的比宽脚的出厂时间早(93年前为窄脚七,93后宽脚七)。

3、内飞:a、90年代的产品,细字的比粗字的出厂时间早;b、70、80年代的产品,“出品”的“出”字,尖出比平出的出厂时间早;c、90年代的产品,细字繁体”廠”内飞比粗字简体”厂”出厂的时间早(繁体“廠”细字内飞:1994年前;粗字繁体”廠”内飞;约1995-1996年;粗字简体”厂”内飞:约1996-1999年;傣文内飞:1999-2004年)。

4、大票:a、1975-1985年,直式大票(印刷字体颜色为红色),销售公司名称: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B、85年后,横式大票(蓝色油光牛皮纸);配方及年份批号:蓝色数字标示;毛重净重计量:市斤;销售公司名称:偏大“勐海茶厂”字样。C、90年代,横式大票(红色平光牛皮纸);配方及年份批号:红色数字标示;毛重净重计量:公斤;销售公司名称:偏小“勐海茶厂”字样。

三、文革砖篇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抗美援朝之后便是三年的自然灾害,对国家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到60年代便是文化大革命,当时主管经济的陈云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顶住四人帮的压力,提出了搞活经济,发展民生的主张。此历史背景下,为出口创汇、满足藏区牧民的生活需求,勐海茶厂被指定为出口茶叶、藏区边销茶的生产基地。

“文革砖”是“文革”时期(1966-1976年)所生产的250克紧压砖形普洱茶,港澳台茶人称其为“文革砖”。茶箐原料选用云南乔木型大叶种晒青毛茶,属自然发酵的生茶类普洱茶。

边疆牧民喝的酥油茶主要是放生茶进去熬煮,另外熟茶在制作工艺在1975年之后才成型推广,我们可以推断文革砖为生茶。(注:73年熟茶技术成功后出厂过“73厚砖”普砖,为勐海茶厂第一批熟砖)

据普洱茶生产历史记载的资料显示,生产的紧压砖茶都销往西藏等边疆游牧地区,紧压沱茶销往现在的重庆、四川地区,而七子饼茶则出口港澳台等地区换取外汇(也有部分砖茶、沱茶销往港澳台)。

包装特点:

一部分“文革砖”没有内飞,另外一部分文革砖表面上压有一张正方形的内飞,内飞上用中文和藏语标示了八中牌(八个红色“中”字的中间一个绿色的“茶”字)的商标。在落款上注明了“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出品”的字样。大部份的文革砖都是没有单独包装纸的,四片一包,用牛皮纸袋包装后用麻绳捆扎。

“文革砖”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一直以来都是普洱茶藏家的收藏首先之一。“文革砖”总体存世的数量很少,可遇不可求。如果有幸遇见一片印有”文革委员会“字样的砖茶,须相当谨慎,因为印有”文革委员会“字样的文革砖正品真可谓是凤毛麟角。

经过四十多年的存放与转化,茶砖的颜色已由原生茶的深绿色逐渐转变成陈年普洱的褐青色。茶砖的重量因长期存储水分挥发及磕碰磨损而减轻,不足250克的标准。

品鉴:后茶汤晶莹通透,酒红色中泛着琥珀的金黄;口感滋味厚重,香气馥郁,樟香药香明显,饮后令人心旷神怡。

市场参考价:20-30万/片(以市场实际成交为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老茶特点普洱生茶到普洱老茶的转变及普洱》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老班章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