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知识。

●武侯遗种的传说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里,至今还流传着武侯遗种的传说。武侯即是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公元225年,他率军南征到了缅甸北部重镇腊戎,因此打通了通向印度、缅甸的商路。由于云南一带天气湿热、蚊虫众多,军中疫病流行。当地医生用野生茶叶煮水让士兵服用,使得疫病得到控制。

诸葛亮认识到茶叶的功用,在南征后返回蜀国的时候,他看到许多病弱的士兵不能跟随其回国,只能留在当地,于是诸葛亮做了两件对茶叶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事:一是从当地部落首领哪里购得茶籽运回蜀国播种;另一个就是让那些留下来的士兵在当地兴种茶叶,将茶叶作为以后跟蜀国交换的商品。诸葛亮的这两项举措不仅为留下的士兵找到一条生路,还推动了茶叶在当地的发展。到现在为止,当地的基诺族还奉诸葛亮为茶祖,每年举行祭拜活动。

普洱茶史

普洱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至今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那时候的普洱茶并不叫做普洱茶。在唐朝,普洱市属银生节度,因此普洱茶当时叫作银生茶;宋朝时,朝廷为了与少数民族交换战马,建立了以茶易马的茶马互市,为了运输方便,普洱茶被制成紧团茶,销往川藏地区;元朝时,普洱茶被命名为普茶,是市场上交易的重要商品之一;明朝到清朝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有记载道:士庶所有,皆普洱茶也,而且普洱茶被列为贡品,受到朝廷的赞赏,极大的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

清朝雍正年间,清廷设置了普洱府,普洱府的所在地就是今天的普洱县城,在当时,普洱府是滇南重镇、茶叶的集散地,滇南的茶叶均集中在普洱府加工,然后再销往全国各地,因此普洱府的茶就被称为普洱茶,沿用至今。

 

延伸阅读

普洱茶的进贡史


普洱茶的进贡史

普洱茶进贡朝廷,至迟起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应已岁贡。3年后设置“普洱府治”,控制普洱茶购销权利,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朝廷,以图博得皇帝的欢心。并曾得到皇帝多次赐匾,“朝天贡端”就是当时所赐。

普洱茶作为茶中珍品,上贡朝廷,还曾作为礼品馈赠他国。清朝廷由于特别喜爱普洱茶,规定每年需上缴贡茶6万6千斤。在普洱府治所在地宁洱镇,官府专门设有茶厂、茶局,统管茶叶的精工制作和上贡朝廷。

普洱茶上贡朝廷,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组织的。在进贡清宫茶叶中,来自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大叶种茶与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相比,茶叶、茶性大不相同。其茶味特别浓厚,助消化能力特别强,性温味香,有医疗保健作用,这些特点,特别适合游牧出身、肉食为主的满清朝廷皇亲国戚的需要。

于是,普洱茶系列中的“女儿茶”、“团茶”、茶膏等,深得帝王、皇族、将相的钟爱,一时间,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朝廷所重,民间仿效,普洱茶在清朝时声誉人震。

《红楼梦》有贾宝玉喝女儿茶助消化的描写。《宫女谈往录》(金易沈义羚著)也提到慈禧太后喜喝普洱茶:“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坑的东边。敬茶的先进上一盏普洱茶,图它又暖以能解油腻”。

在西双版纳,无论是爱尼人的土锅茶、蒸茶、傣族的竹筒香茶;还是布朗族的青竹茶,拉祜族的烤茶以及基诺族的凉拌茶,彝族(香堂)的火焯茶等土风茶艺,都毫无例外地有着治病养生的诸多功能。

清朝廷喜爱普洱茶,就像末代皇帝溥仪对作家老舍所言:“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显贵标志”,还说:皇室成员的饮茶习惯一般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在进贡京师的普洱茶中,极品名叫“金瓜贡茶”。

《普洱茶》一书记述:“金瓜贡茶乃是采用西双版纳倚邦茶山之茶所制。

在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还有实物,已被视为“国宝”。1963年,故宫清理清宫贡茶,获两吨多,其中就有一些保存完好,最长时间达150年以上的普洱茶。有团茶(砣茶)、女儿茶、茶膏等品种,还有普洱茶精品‘人头茶’(人头形状的茶团)1个,重约5斤,形状完整,色泽鲜明。

清朝廷收纳的普洱茶,除了供皇宫享用和分送皇亲国戚之外,还当作高级礼品馈赠外国使团。

如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爵为首的观光团一行95人来华,以向乾隆祝贺80大寿为名,要求清廷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寿礼。乾隆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

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和普洱茶膏。西双版纳历代封建首领也把普茶视为珍贵之物。据《泐史》记载:“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车里宣慰史,刀应勐为其妻(缅王之女)回缅省亲准备的礼物中,就有普洱茶4筒,每筒5团,与金银珠宝并重。

普洱茶创新史


普洱茶创新史

现代普洱茶有四次创新浪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熟茶技术创新与保健价值发现→九十年代的文化普洱崛起与投资收藏成为核驱力→2008至2014的名山地理大发现与古纯热,仓储升级、交易平台创新与中期茶崛起→2015至今的拼配茶、熟茶2.0系统创新,以及掘金消费茶时代与第三轮建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出口导向技术创新,诞生了熟茶,并用保健价值重构了传统普洱茶,让其脱离了农产品与不入流的大众饮品身份,而与西方社会主流健康价值接轨。

这是第一轮创新浪潮,也是普洱茶技术研发、微生物研究、医学临床试验与小包装开发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玩的工艺革命、科技普洱与小包装与产品形态创新,早在三四十年前我们的前辈就玩过(虽然层次不高),因为要跟西方消费社会接轨,应日本、法国的代理商要求并在其指导下,普洱茶一夜间提升了若干段位,由土头土脸变得洋气起来。

普洱茶的第二次创新,是由港台人在90年代推动。如果说,第一次创新是熟茶与保健价值的高光时刻,那么这一次是传统制茶在当代复兴——生茶被当成号级茶、印级茶复兴的载体,打破了体制内“普洱茶是熟茶,青饼(生茶)是绿茶”之权威划法,在民间推动生茶入普,以及在保健价值的基础上,赋予普洱茶品鉴价值、收藏投资升值价值、原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四大新价值,从而开启了文化普洱的投资收藏时代。

普洱茶热于2003年登陆大陆后,2003到2007是第二轮创新热的红利放大期。也就是说,这一期间,市场不是由创新推动,而是九十年代的创新冲击波,在台湾衰退后,在大陆掀起了二次冲击波,也就是旧创新扩展到新世界。推动九十年代的创新者,在2003到2007年鲜有突破性创新,都是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创新体系。这时的他们,与其说是创新者,不如说是打着启蒙主义旗号进行“人口普茶”的红利收割者。这是启蒙大师的高光时刻,以港台文化大师与勐海系技术大师为盛。新入行者,除了顶礼膜拜文化大师外,也把以前在大厂工作过的人当技术大神,疯狂追捧他们发酵的熟茶,或者重金请他们指导发熟茶堆子。

2007年市场崩盘了,旧有大师红利逻辑玩不下去了。中国人都很现实,跟你混,能赚钱你是大爷,赚不了钱,滚一边去,别挡我财路!于是大师的光荣不再,大师变大湿,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至于熟茶技术大师,在2007年已经上山追古树茶的茶界新生代眼里,我喝茶的段位已经到了古树新境界,传统熟茶已经是不入法眼的垃圾茶,那么熟茶技术大师也只能扫入遗老遗少行列。那年头,新派制茶人喝茶人,只要有人提起港台文化大师,一定是一脸鄙夷,捏着鼻子走——貌似一个个大师从湿仓中走出来,腐烂霉变大湿,臭不可闻!至于技术大师,就很惋惜地说,老茶人了,人很好,受人尊重的前辈,曾经为行业做了很多贡献,但现在太固执了,做茶舍不得用好料,粗制滥造,能做什么好茶?

这些做茶新人,也就是70后80后,进入茶行业,开始是对启蒙大师顶礼,接受大师灌顶教化,知道一些门道后,就以大师为耻,在2007年以后变成造反派,革老前辈与传统做法的命。这些革命小将推动了普洱茶的第三次创新浪潮,开启了名山古纯时代。

大师的远去,表明茶界的核心推动力由大师的个人英雄主义,进入了系统推进时期。行业的进步不再是,由少数几个人决定,而是由系统内的海量专家的微创新及系统集成决定。在大师时代,是个人大于体系,在系统进化时代,是体系大于个人。

大师走了,唯留下大湿残影,如同逝去时代的绝响。专家来了,现在每一个做茶久了的人都是专家,或砖家!以前是大师满天飞,现在是专家遍地走……

2008到2013,是普洱茶的地理大发现——山头茶淘金热,以及一浪高过一浪的名山古纯创新。2014到2016,名山古纯的创新进入尾声,曾经的创新革命小将,纷纷转型为古纯品牌掌门人,忙于收割古纯市场红利,没有多少心思搞创新。2016年起,南方传统市场古纯由盛转衰,中期茶在2015年崛起,从而将普洱茶从名山古纯时代,拖入老厂中期茶红利期。古纯时代的真正终结,是2019年。因为南方市场货不好走,新兴北方市场在给古纯续命,一直火到2018年,2019年熄火!

中期茶的创新,其实是跟古纯一起开始的,都是始于2008年。其建立在仓储与交易平台的创新——2008年以后专业仓储体系的出现,2011年中期茶交易平台的出现。来自仓储与交易的创新,推动中期茶之崛起。

2008到2014,茶界创新有主次明暗两条线,主线、明线是古纯,次线暗线是中期茶,当名山古纯大放异彩之时,中期茶在暗地里蓄积力量,等到2015年古纯深度回调之年,喷涌而出。中期茶创新推动者是广东茶商,其将南方高温高湿仓通过专业仓储技术系统升级,改造为南方自然干仓,并进行中期茶概念界定与宣传,搭建中期茶交易平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2015到2018的老厂中期茶时代,是说老厂、藏家与交易平台收获了中期茶的市场红利,而老厂无疑是最大获利方,因为中期茶出自老厂(建厂十余年以上的厂,2006年以前建厂,在行业有根基),藏家藏的是老厂茶,平台卖的是老厂茶,他不红,谁红?在古纯与大益茶通吃的年代,除大厂外,老厂被贬为吃老本,不思进取,不会做好茶,只会做烂大街的大路货。那年头,老厂成为了陈旧事物的代名词,不合时宜哈,老厂日子难过!灰头土脸的老厂,正想向古纯品牌取真经,做古纯割市场韭菜之时,2015年中期茶崛起,打断了老茶的古纯新生之路,继续倚老卖老。

老可是个好东西啊,现在老字号值钱了,市场风向标由追新转为捧旧,老厂成为中期茶市场的宝,老茶人成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活宝。

不是我不知道,而是市场变得太快……一个个不善于创新,因循守旧的老厂,却收获了中期茶的最大红利。这就是人生与社会的戏剧性,这是一幕喜剧!

奥地利学派的主将——庞巴维克倡导主观价值论。价值评价其实是很主观的一件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尺度,同一件事放在不同时代往往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普洱茶创新史中,对人事的评价,要不一飞冲天,要不落入尘埃,要不毁誉参半。复杂的人类社会,复杂的其实是人性与名利!要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何其难也……

谈创新,一定要明白创新的主线。绝大部分人很难逆天改命,随大流抓时代红利,也是不错的选择。幸运的人们啊,请抓住正在发生的市场机会:

普洱茶的第四轮创新,也就是当前正在迅速创造与发生的——2015至今的拼配茶、熟茶2.0系统创新,以及掘金消费茶时代与第三轮建仓。

拼配茶、熟茶升级,肯定意味着行业第三轮建仓,即用新理念重构仓储价值。仓储是普洱茶的时间价值放大器,进行拼配茶、熟茶升级的茶企、茶商肯定会想方设法利用仓储放大器,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015年开启的拼配茶、熟茶2.0时代,其实是山头茶与中期茶的新综合,也就是两股创新力量在新时期合流,并融汇贯通。中期茶,向山头茶学习用精挑细选的原料与精细化加工,山头茶向中期茶学习拼配、发酵与仓储变现,以及规模化生产与收获规模效益。这是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时间价值与规模价值交汇的产物。

古茶山开发的抓手,进入了大名山与小树茶时代。这两者都是用来解决名山古纯不能量产之问题。大名山,是名山核心产区扩张到周边产区。名山古树,进入名山小树时代,以解决高性价比优质原料的稀缺问题。至此,普洱茶由小时代进入了大时代,即围绕核心原产地(大名山)的大产业链开发时代!

熟茶与拼配茶2.0,是以名山茶的逼格、中期茶仓储与规模优势、大名山(名山及周边)小树茶的价值洼地与量产、消费端重构供应链的聚合为核心,并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来驱动,因其体系复杂,需要专业化团队运作,故曰系统创新。

以前的创新都为单点创新,或者是简单系统创新,创新更多表现为创意宣传与短期收割打法,而不是产业链纵深布局与中长期创新战略驱动。第四轮创新,单点与简单系统创新,已经进化为价值原点思维+大产业链升级迭代布局,做的是价值原点创新重构与大体系中长期布局生意。

2019,厂家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失去了走货渠道,于是销量腰斩,过了4月份,市场就冷,连中秋都没有生意,也就是春茶季热闹一下,全年冷清。市场整体不好,是肯定的。但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对高价茶、割韭菜的茶,用脚投了反对票,于是开发高性价比的消费茶成为当前厂商的普遍行为。还有,传统开茶店的不能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他们缺流量,又不能系统输出价值观精准吸粉,于是被网红直播打败,不知道路在何方?

4G来了,5G还远吗?脱离时代的老经销商,是否会随风而逝!

2019年,市场的核心逻辑,将由依靠经销商做市场,转向先输出价值观与培育种子消费者,有了品牌话语权与一定消费者基数,再来顺势招优质经销商,并洞悉目标消费人群的需求,用消费端的逻辑重构供应链,也就是倒做市场。倚老卖老的老厂,如不进行熟茶与拼配茶的升级,重视消费者的利益,还在为了维护经销商的暴利,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是没有前途的,其老厂中期茶红利也会迅速消失。未来是属于价值创新、系统创新者的!

普洱茶的发展史


唐代之前

在商朝时期,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先祖就已经开始有制作茶叶的历史了,周朝时期他们还将茶叶进献给周武王,不过那时的茶叶并不是叫普洱茶这个名字。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征讨孟获的过程中,军队深入密林之中,由于不了解当地的环境,密林中瘴气很重,加之士兵不习惯环境,很多都病了,当地的居民告诉诸葛亮喝普洱茶可以治愈,后来诸葛亮就让大军都喝茶,士兵的病情好了很多,后来成功降服了孟获。

唐代至清代时期

到了唐代,茶马贸易发展起来,普洱茶从普洱地区通过茶马古道传向内陆地区与世界的许多角落,促进了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宋朝时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不过到了明朝后期普洱茶才真正的命名为普洱茶。清朝末期由于战争等原因,加之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茶叶的发展,普洱茶产量下降。

清朝之后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缘故,云南茶叶产量急剧下降,普洱茶也随之降到了低谷。解放后,普洱茶的产量慢慢回升,到现在,普洱茶的发展迈进了新的篇章,创造了云南茶史的最大辉煌。

普洱茶的世俗进化史


喝茶是个非常生活化的概念,有句老说是这么说的,“口渴了?吃茶!”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这里的茶和水是同义字。

反过来说,也说明了茶水的第一功能是解渴,相对单纯的水而言,添加了茶叶的茶水更生津解渴,排汗消暑,同时茶叶中的成份还能使人精神振奋。

普洱茶也是非常生活化的茶种,在西藏,青海,蒙古等地甚至还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古代的游牧民族绝对会为得到茶叶而发动一场流血的战争的。

不同于中原和江南的喝茶需求,牧民喝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维生素,在中医说法则是消食解腻。

正因为如此,普洱茶种和它的原始制作工艺非常符合草原的需求:性烈(大叶种的茶叶有效成份含量高),制程原始(晒制的茶叶维生素等流失少),易于保存(选料粗壮不易变质腐化)都是普洱茶相对于其它茶叶品种的突出特点。

同样道理,由于这样的特点,普洱茶并不为以农耕为主的汉民族所接受,所以在很长时间内普洱茶都只是云南少数民族用于和藏,蒙等易市的物品,直到满清。

作为以牧猎起家的满清政府非常清楚普洱茶对于藏蒙等地区牧民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控制藏蒙等地区,满清政府对普洱茶实行了一定程度的专营管理。

同时,作为传统的普洱茶消费者,满清皇室也开始要求地方进贡普洱茶,以用于满族的贵族消费和作为对其它游牧民族的赏赐之用,“贡普”这个名称开始出现了。

一说到“贡普”,经常喝普洱茶的老茶客会立即联想到细料,嫩芽甚至小叶种,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贡普和从前的一般的粗枝大叶的普洱茶是完全不同的,原因也很简单:急速汉化的满清贵族再也喝不下原来苦涩的普洱茶了,他们的胃已经适应了精细的食物,再也不是大块的牛羊肉和马奶,那么喝绿茶就变成了他们的新选择。

“贡普”适应了这种变化,也是普洱茶最早的“类绿茶化”,从外形到选料甚至包装都向绿茶靠拢。经过满清皇室之手的“贡普”由于被大量的赏赐,慢慢的被很多人所熟知,获得了“京师尤重之”的赞誉。

然而,即使如此,满清皇室也只在冬季时出于合时应景的考虑才饮用“贡普”,其它时间大部分还是以绿茶等作为日常饮用的茶品。

满清末年,“贡普”因无法送达北京城而不再上贡,但传统的普洱茶生产却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甚至因为新的消费人群和地区的出现,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号级茶”。

喝茶本身应该是符合人体需求的,但是茶叶中的成份对人体还是有些负面作用的,尤其对于胃,常年大量饮用过浓的茶水,会导致胃胀气甚至疼痛。特别是绿茶,青茶等未发酵或半发酵的茶类尤其如此。

藏蒙牧民饮用茶是添加到牛羊奶中去的,这样,普洱茶即使未经发酵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不适影响。

清廷皇室贵族饮用“贡普”则本身就是偶一为之,更兼都是细嫩芽尖,对人体也不会产生不适。而在清末民初的“号级茶”年代,新的消费人群则对普洱茶有了新的要求。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之一,国内军阀林立,征战不休。动荡的局势严重打击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除云南南部普洱茶产地外,其它传统的茶叶产地均大受影响,更加上关卡众多,贩运殊为不易。

而在那个年代,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却未受此影响,早已经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华人一直从大陆进口茶叶以供所需。

随着局势败坏,茶叶商们开始将眼光瞄向云南,那里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更方便的交通以及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使大量茶商开始涌入滇南的易武小镇。

普洱茶迎来了它近代的一个高峰,除继续通过茶马古道供应藏区外,香港和东南亚也成为普洱茶的主要销售地区。

然而,普洱茶对于香港和东南亚的华人来说有一个巨大的适应问题,刚生产出来的普洱茶虽然经过长途贩运,途中难免也有些轻微的发酵,但是,对于喝惯了绿茶,乌龙茶,红茶的人来说,这样的普洱茶还是太过生涩。

在这种情况下,茶庄或茶楼的茶商们只能将普洱茶储藏在仓库中,慢慢销售。这时,香港和东南亚的湿热天气帮了茶商们大忙,在仓库中的普洱茶开始了它们自己的进化——-陈化。

陈化,按照现代科学认为是一种酶促反应,普洱茶的原始制程使茶叶中的酶依然保持活性,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酶促反应自然开始了。茶叶中的苦涩,也随着酶促反应而变得香甜适口。

茶商们敏锐的察觉到了茶叶的这种变化,开始主动加以利用,普洱茶,第一次以发酵茶的面目出现在香港和东南亚的茶楼和茶庄,因其价格低廉而迅速成为当地的主流茶叶品种。

香港在近代一直是普洱茶的最大宗消费地之一,和东南亚华人一样,香港对普洱茶的消费是建立在趋利避害的基础之上的。

香港茶商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使普洱茶能以较快速度陈化,保存其消食化腻功效,又能减少对人体不利的一套所谓“做仓”“退仓”的办法。普洱茶在经过这个变革后,开始真正进入主流华人的生活。

茶商追求尽可能快的资金周转,所以会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普洱完成一系列的陈化。然而,这种做法同时也使做仓后的普洱茶丧失了其本身固有的“香”和“味”。

当基本需求被满足后,仅仅保留“色”的仓茶是不能满足有经济能力的茶客的需求的,所以,即使在香港,在很长的时间里,普洱茶也一直是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之茶,价格低廉而实惠。

茶商为了使普洱更有味些,便模仿茉莉花茶等的做法,在普洱中添加传统芳香类植物,“茉莉普洱”“菊花普洱”等都曾经是茶楼点单率最高的茶品。这一切的改变,一直要等到90年代。

在普洱茶成为香港和东南亚华人的日常生活用品的时候,大陆的普洱茶生产还继续着原来的模式,即在满足蒙藏等地区的内部需求(称边销,国务院曾经设立边销茶管理办公室)外同时向香港及东南亚出口以换取外汇。

当时,国内其它地区对普洱茶并没有任何需求,即使在和香港一江之隔,生活习性极为相近的广州等地,人们甚至对普洱茶都毫无所知。这一切,其实和当时大陆的经济状况和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由于缺乏和香港等地区的交流,对普洱茶的陈化做仓等做法缺乏了解,再加上民众一贯对茶叶喝新这一概念的根深蒂固,普洱茶一直未能获得国内除边区以外的民众的认可。

70年代,云南省茶叶公司组织的普洱茶发酵技术攻关,在本质上还是为了出口,只是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做的尝试。

普洱熟茶的成功,确实迅速扩大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在获得传统的消费地如香港和东南亚等地认可的同时,甚至还远销欧洲。

香港的茶庄也会对外发售当年新出的普洱茶,有些茶瘾大的人也会购买回自家储藏,这些自己储藏的茶客不会刻意对茶饼进行加湿,往往都装在箱子里任其自然发酵,保存得好的,便是最早的“自然仓”出来的茶了。

但是,这些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并没有一种刻意的人为,所以也就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

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台湾茶商也在香港引进了所谓“港仓”的普洱茶,出于商人的本能,眼光长远的某些茶商越过香港,直接来到已经开放的大陆寻找普洱茶。

但是台湾茶商将普洱茶拉回台湾后,却碰到了和香港茶商刚开始碰到的同样的问题:青涩的新茶无法入口,要对普洱茶进行做仓却又无能为力,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台湾茶商自然只能将普洱新茶储存在仓库中。

一边销售“港仓”普洱茶,一边销售普洱熟茶。即使如此,敬业的台湾茶商依然在当地掀起了一个普洱茶的热潮,到后来,甚至出现一股爆炒狂潮,所有普洱茶的价格都快速飞涨。

时至2000年,这一切都因为狭小的市场而崩溃,所有人都将眼光转向了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大陆。

这时的广州,已经在香港商人的带动下开始消费普洱茶,当然,局限于消费能力,“菊普”等茶楼茶是最早进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普洱茶品。在高档茶品上,一股陈味的港式普洱茶还是无法和铁观音等茶品相比,较为高档的一些普洱茶品也只在小范围内流行。

当时的大陆几个大茶商虽然已经开始在几大厂定制普洱茶,但是,在储藏及如何使普洱茶后发酵上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甚至有将普洱茶拉去肇庆的天然溶洞中储存以求快速发酵的情况发生。

“88”青饼的面世终于改变了这一切,一直储藏在昆明干燥环境下的这批普洱茶,在自然存放的环境下,让人们认识到了“干仓”普洱茶的种种好处却避免了“湿仓”普洱茶的弊端。

所有人都开始明白,自然干燥环境下储藏普洱茶,任其自然慢慢发酵是最佳的普洱茶后发酵办法。

人们一边开始寻找早年因无能力做仓而自然保存下来的普洱老茶,一边开始切实奉行“干仓”至上的普洱茶存储之道。

普洱茶行业的品鉴装史


普洱茶行业的品鉴装史

图为:普秀品鉴装和宝和祥品鉴装

普洱茶随着品牌化运作的进行,普洱茶业内的品鉴装越来越多,从当年的在完整的茶饼茶砖上撬一块装个塑料小袋,到现在稍有些资本的开始尝试用机器压成小块,装入小盒,四处派发,一时间居然成为一种潮流。追根溯源,这种小盒子的潮流是由合和昌在09年首创,09、10年度的是小纸盒,目前市面尚存的估计没有,11年开始用金属盒制作,外观鲜红夺目,自号“小红盒”,四处凡是做普洱茶的做高端茶具的都派,一时间风头无二。在下当年初涉茶行业,只听得市场内一片哗然,都说“有钱也不要这么个玩法吧?!”虽然有褒有贬,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这种做法开一代之先河。随后诸大普洱品牌纷纷坐立难安,开始仿效,在此,将各类形式举例如下,因为个人经历有限,阅历浅薄,不能一一列举,还请各位茶友补充完善。一、金属盒:合和昌、润元昌、国皓、八角亭;一直坚持下来的不多,合和昌依然坚持每批产品发行之前在市场上四处散发,钟老板魄力财力直接把竞争对手甩出老远,“小红盒”的名号也无人敢冒称;润元昌实际上是样品袋和“小金盒”一起发行,但“小金盒”的发行量明显不如合家的;八角亭家大业大,产品类众多,明显不可能每批都做,不过八角亭资格太老,底蕴丰厚,又不是专门定位高端的,做几个高端系列的金属盒就行,自然不需要如合家和润家那么卖力;国皓的也是叫“小金盒”,不过后三家盒子版本大致类似,国皓和八角亭版本据说还是相同的。二、纸盒:宝和祥、普秀、澜沧古茶等;不排除其他厂家存在,但在业内声名不显,估计也只是做几个单品而已,前几天有在朋友店里见到一款张姐茶业的,名号不曾听说,在兴海茶厂定制的。纸盒来说的话,成本比较实惠,但是设计方面必须下工夫,不曾落了档次。想做品牌的,把品牌做大的,很多时候都要争个脸面光鲜度。三、样品袋:润元昌、大益等;袋子上标记有各家logo,设计也算朴素大方,目测由成本和回报比率来看应该会和第二项成为业内体验式推广主流。四、样品塑料袋:历史最悠久的,很明显,这个大家都有,也不是在下要说的重点,所以放到最后,略过。不可否认,普洱茶对于消费者来说,听说过大于喝过,而品鉴装这种体验式营销明显能够较快地推动消费者对于普洱茶的接受。但是,免费的品鉴装对于企业来说,大额度的金额投入又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此时,如何保证资金的投入所获得的回报对企业有利,是企业经营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话题。同时,在市场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类似话题“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投入的广告费用必然会通过后期产品的加价来实现价值的回归”,如此影响,是好是坏,又需要细细斟酌了……

普洱茶史:茶马古道,人类行走文化的奇迹


普洱茶史:茶马古道,人类行走文化的奇迹

云南斑鸠坡茶马古道

曾俊摄

茶马古道旅游已成为七彩云南的亮点

资料图片

重走茶马古道马帮队队长赵宝昌

索朗罗布摄

“茶马古道”这一概念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现任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中心主任木霁弘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保亚等6人,于1990年经过3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撰写了《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此书认为云南是世界茶的原产地,从云南开始的茶叶传播和贸易路线,首先在巴蜀一带得到明确记录,然后一直向北、向东、再向西、向南而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茶叶布局。它贯穿了整个横断山脉,跨越中国西部多省区,连接着30多个民族、8000多万人口,向北连丝绸之路,向南连瓷器之路,波及到世界更远的民族和区域。作者提出中国向世界输送茶、瓷、丝这三大物质文明时,形成了南方茶马古道、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

茶马古道是探险旅游者的乐园。为什么在中国西部到现在还会有茶马古道存在?为什么至今还有人靠古老的人背马驮来维持日常运输?原因有两个:一是特殊的自然地貌,二是众多的民族分布。

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以上的高峰共14座,其中有9座都在中国西部拉萨。而世界上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峰,仅在中国西部的就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大雪山、岷山等。从西北部青藏高原连接到西南部的云贵高原,海拔虽然降下了2000多米,但依旧是山脉连片,有哀牢山、苗岭、乌蒙山、大娄山、武陵山等。另一端,还连接着黄土高原秦岭等。青藏高原几乎是中国主要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但是,没有人,就不能有道路的出现。在这些高山大河之间分布着众多的民族,有着各自的物质需要,他们之间的长期物质交换,才使茶马古道会成为可能。在这条道路行走,既是视觉大餐,又能体验到不同的民族风情。

行走茶马古道,从云南开始,可以体验生长上千年的雨林古茶园,感受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流传几百年的制茶工艺。茶马古道上的虎跳峡,落差高达3000多米,而梅里雪山和白玛雪山之间的澜沧江,即使是在今天,通过时都必须借助于溜索。

美丽的雪山、纯净的树林和咆哮的江河塑造了我们对生命的最初信念,可是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人类前进的步伐,而正是茶的远征,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了不起的贸易线路。贸易带来的城镇和集市的兴起,现在沙溪镇、鲁史古镇、丽江古城、独克宗古城、哈拉库图城、昌都、西昌等,都是茶马贸易创造的高原明珠。

行走茶马古道,还能体验到多民族的融合与和谐,它见证着中国乃至亚洲各民族间千百年来因茶而缔结的血肉情感。文成公主进藏带动藏区广泛饮茶,宋代在西北大兴茶马互市,明清两代以茶治番,从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找到茶叶于民族、经济、政治、民生的伟大价值。藏族民众说“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藏族史诗《格萨尔》说“汉地的货物运到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这是藏族人民对茶以及茶马古道最深刻的理解。

茶马古道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它为人类寻找永恒的家园提供了许多实证。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小中甸村来说,村民平常都恪守藏族习俗,通用藏语交际,但现今老一辈的人还能说纳西语,而中甸县、德钦县等地的许多藏语词汇就来自西南官话。在某种层面上,正是茶马古道的开拓性,才使得那些世居在被高山大川所阻隔的区域的民族有了对外交流的机会。始于南诏国时期的罐罐茶,现在不仅流行于云南广大区域,还在四川、甘肃、湖南、陕西等大部分地区通行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称奇的事情。

当下,由于茶马古道区域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极为脆弱,加之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各类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好在国家层面上在2010年6月启动了茶马古道的保护计划,2011年3月茶马古道顺利通过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审工作,包括易武古茶园、鲁史古镇在内的200多个地方都整体纳入茶马古道保护计划,这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无疑为下一步茶马古道申请世界遗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漫谈普洱茶产品的混乱成长史


漫谈普洱茶产品的混乱成长史

普洱茶自从成为产品后,最早流行的是绿茶工艺相似制作的散茶,随着社会工艺的发展,普洱茶产品从散茶过渡到团茶。而后相继的出现沱茶、砖茶和饼茶。再往后出现方茶、金瓜、茶雕等。在国营时代,普洱茶产品的档次是按一定的规律来的。

比如:一般普洱茶产品分为三个档次:甲、乙、丙,甲是最高档的,乙是中档的,丙是最低档的。

而随着这种层次级别的分类。使得在大一统的时代,市场上出现的普洱茶产品是1-3级料做沱茶,4-7级料做饼茶,7-9以及级外做砖茶和粉茶(快消品)。而随着经济效益的不好,大一统的时代开始分裂。于是普洱茶产品并不按这种方式在生产。于是市场上出现了甲级、乙级等沱茶,饼茶也出现这种分类。在然后又出现特级、一级、二级等产品。但是从配方和用料上来讲,无论怎么做,普洱茶产品相对品质还是好的。因为这个时代的普洱茶区生态环境相对还是比较好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普洱茶产品越来越丰富,近年来,普洱茶产品从茶区山头和村寨的划分,从年份和时代的划分,从厂家和品牌的划分,从工艺和技术的划分。普洱茶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这复杂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总结来说普洱茶产品背后的秘密就是一个字“乱”,如果还要一个更准确的描述就是“混乱”。混乱到哪种层度呢?

一、原料混乱

原料混乱体现在制茶人对于茶树的了解。茶树的品种,茶树的树龄,茶树的生态环境。大到大厂,小到个人。有谁了解现在云南省有多少个制作普洱茶的品种?而说到茶树的树龄,好多人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试想,一棵上百年的茶树需要多少营养多少竞争才能长成?还一说多少亩,请问到底有几棵?制成晒青茶后,大小树、坡地和坝子、几个产区的混起来?还能分出?再发酵成熟茶,天王老子来了也分不出。

二、工艺混乱

说到普洱茶的工艺,近两年真的是混乱到极点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的普洱茶工艺是多种茶类融合而成的,其中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等的工艺。茶叶的年份、茶汤的香气、茶汤的粘稠感、漂亮的条索和叶底等都能通过工艺技术的手段制作出来。而说白了这些技术也不复杂,其中关键的环节“萎凋”、“杀青”、“揉捻”、“渥黄”、“熟成”、“渥堆”等。

三、命名混乱

普洱茶产品的命名混乱我想应该大家都知道了吧,就拿“易武正山”来说,几乎所有普洱茶产品都可以打上这个名字,只要字体不被作者追究,不管原料是不是有易武茶在里面。布朗山、景迈山、大雪山、无量山等更是,因为这些山都包括几个行政村寨。所以看上去只要是这个山范围内的产品命名这座山都没错,但是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在下细分到村寨,比如班章、冰岛、弯弓、昔归等,现在普遍的现象是旁边的村子都当那些个村子的卖了。同样的名字,不同品牌,不同的价格。

四、销售混乱

销售混乱主要还是由于普洱茶本身就比较混乱,于是销售也跟着混乱了,要止乱还得从源头抓起。销售混乱另一个就是低价竞争的乱,很多商家拿厂家的产品当作吸引消费者的利器,跟其他商家“打战”的兵器。而最后往往造成的结果是负和。

五、市场混乱

市场的混乱主要是历史的原因,因为以前这个产业规模比较小,然后各种都是粗放式的运作,各种监管不严,加上目前没有一个很好的产品体系。最难的一个是产品真假难辨。由于是历史上造成的原因,但是目前来说很难解决,不让卖没有生产日期的产品的话,是对历史的一种不认同,也是对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不认同。如果让卖的话,真假很难辨别。高利润的产品造假者自然不会放过。市场另一种混乱则是对于普洱茶产品的交易没有办法监管到,于是出现套钱跑路、炒作、虚假交易、变相贿赂等等一些非真实的现象影响市场。

云南普洱茶历史:云南七子饼茶与357克的来历


云南普洱茶历史:云南七子饼茶与357克的来历

李文华

前2天写了“普洱茶之神秘数字357

”小文章,本意不是讲云南七子饼茶与357克的来历。平时357克的饼茶,饼径19-20厘米,为紧压茶的主流,太普及,以至于生产、销售,大家都习惯用这个规格的每片单价计价,其他规格,200克、380克、400克等茶品在销售或消费上,都没有特别的竞争优势,为什么大家都喜欢357呢?也许357这个数字蕴含着些传统文化的哲理,由此发挥写了一些附会之辞,供大家娱乐。

要说到云南七子饼与357克之来历,详细的资料却是不多。茶友提了些问题,特别是新茶友更是不清楚为什么叫七子饼茶,为什么是357克。就我了解的做些解读,茶友如果有更细的史料证据请多多指正。

七子饼茶之来历:

明清时期,明代主要为团茶(明代谢肇?《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清代,普洱茶之型制,有了圆茶与团茶,故宫博物院现存的茶品可以为证。

圆茶在清代成了主流,为了税引的方便,规定了圆茶的包装为七圆一筒(《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就是七子圆茶之来历。清末民国后,七子圆茶消费主流随华侨到了海外,侨销圆茶历史由此展开。

六十年代,侨销为主的饼茶统称圆茶,藏销茶为“紧茶”,即蘑菇茶。蘑菇茶后来由于推广机械制茶,发展成了250克的砖茶,这就是云南“紧茶”,即边销砖茶的来历。清末民国的圆茶,七子是标准,也有五子、八子等规格。云南省在六十年代,为了侨销茶出口创汇,调整圆茶的称呼,统一为“云南七子饼茶”,由此开创了普洱茶的新时代。

357克之折算:

七子圆茶,七圆一筒,每圆七两,重四十九两,折合每片357克,每筒5斤(7*357=2499kg),这是政府征税需要决定的。另外,由于马帮运输的关系,形成了30kg/件,笋叶竹篮包装的普洱茶传统包装形式,每匹马2件60kg,每件84片12筒,这就是俗称的大件七子饼产品。07年前这种包装很多,这些年15kg纸箱装小件产品为主了。

洗茶的原因和来历


人们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有些茶人解释这样做是因为要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他们认为不“洗茶”的人,是“不讲卫生”、“不懂茶艺”。但有否想过,这样“洗茶”,连茶叶精华也在不知不觉中洗掉了?

其实,据学者考证,“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而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不仅获得茶叶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经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而第一泡茶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浸泡,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茶叶香味,而不是单纯为了洗去茶叶不卫生的东西。

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为拓宽我国乌龙茶销路,谋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洗茶”用语宜修正为“浸茶”或“温茶”较为确切和科学。

大红袍茶的名称来历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都匀毛尖的来历


都匀毛尖,其来历是传说都匀蛮王重病,让儿女寻药,找来了这种茶叶,连喝三天病好了,从此都匀毛尖流传至今。

据闻,在很古老的时候,都匀蛮王有九个儿子和九十个姑娘,蛮王老了,突然得了伤寒,病倒在床,对儿女们说:谁能找到药治好的病,谁就管天下。九个儿子找来九样药,都没治好。九十九个姑娘去找来的全是一样药,茶叶,却医好了病。蛮王问:从何处找来?是谁给的?姑娘们异口同声回答:从云雾山上采来,是绿仙雀给的。蛮王连服三次,眼明神爽,高兴地说:真比仙丹灵验!现在让位,但有个希望,再去找点茶种来栽,今后谁生病,都能治好,岂不更好?

姑娘们第二天去到云雾山,不见绿仙雀了,也不知道茶叶怎么栽种。在一株高大的茶树王树下求拜三天三夜,感动了天神,于是天神派一只绿仙雀和一群百鸟从云中飞来,不停地叫:毛尖茶,毛尖茶。

现身后的绿仙雀被姑娘们的诚意所感动了,于是乎它变身为了一位美貌而聪明的茶姐,一边指指划划,一边面授密决。而欢声笑语的姑娘们也高兴的跳起了《仙女采茶舞》,时至今日,这个舞蹈在布依族都依旧保留着。

都匀毛尖的外形口感:

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味道好,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减肥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政和工夫的来历


历史记载政和工夫始于1826年。在武夷红茶出现之后,传至政和。而政和工夫的出现则是又一场矿工起义开始的。

矿工起义失败

明正统七年,朝廷官吏欺压爆发了以叶宗留为首的银矿工人起义。义军征战在在闽浙赣各省一带,影响深远。但不久即被朝廷镇压,银矿却从此衰落,不少人失去了生计。叶宗留起义失败被杀后,他的后人躲到了遂应场。虽然没有再受到追击,但如何谋生呢?

政和工夫由来的传说

传说,一位外乡人到此,他看到山崖间的奇枞,因而入村问叶氏人家讨茶喝,主人捧出的竟是白开水。外乡人起初怪主人家刻薄,后来才知道他们不识奇枞。外乡人便将茶叶采摘和加工技术传授给叶氏人家。茶做出来,清香扑鼻,入口回甘,饮后神清气爽。回头再看外乡人,竟然杳无无踪迹。叶氏人家才知道是仙人给他们指茶来了。

于是,便给山崖取名仙岩山,茶取名仙岩茶。一种是具有高山品质的小叶种茶,一种是政和大白茶。如今全县最老的植株,人称“茶栲”的政和大白茶依然在村头伫立。叶氏定居遂应场,世代种茶做茶,子孙开枝散叶,人口一天天多起来,取代了原先的吴姓和董姓成为主要居民。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的来历,茶史》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知识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