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与经济】

中国茶产业的大聚合与规模经济时代

分散不怕,只要将离散分布的点高效连接在一起,并进行产业升级赋能就行;不用中心化,只用生态链共享与赋能化,可能才是未来茶行业的超级整合逻辑——题记!由于特色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大,茶行业很难做到高度集中化。但可以通过产业基础设施、数字化与规模化平台将离散分布的各种资源高效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分中有统,统中有分,共享发展,多中心与大分散协同发展,那么茶行业就会由移动互联圈层化,进入5G时代的生态链共享大聚合新时代。

分散的茶行业需要融合式的超级业态

茶行业的全产业链整合,有产品与卖货两种思维。

在产品主义主导下主打制造品牌模式,走市场细类品类高度聚焦的专精深发展道路。在卖货主义的主导下,往往成为渠道品牌或渠道平台,什么好卖就组织什么货源,找代工厂贴牌或帮制造品牌出货。制造品牌的专,渠道品牌/平台的多,就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二元市场结构。

两者存在合作与算计的关系,制造品牌将渠道平台当经销商,而渠道平台将制造品牌当供应商,都站在自己角度谋求利益最大。制造品牌对渠道分而治之,以保证厂家话语权。渠道平台扶持二三线制造商品牌,农村包围城市,让一线品牌屈服。

茶企为什么做大难?是因为上游的专,很难在下游的多元化需求中放大。专,靠制造商品牌起家,很容易在细分目标市场中做到一两千万元的年销售。由于茶行业的渠道高度分散,渠道品牌/平台也只能做到局部集中。以中老期茶交易平台为例,陈茶汇一年做几个亿,已经是最牛的渠道平台之一。东和交易据说数十亿,但以大益茶品为主,比较虚,对正常的渠道运作不具参考性。渠道的集中程度远不够,走细分专业化的制造品牌,在一盘散沙中抓细分目标人群,只有两只手,能捧起多少沙子?

这就是,在一盘散沙中,以多多益善的卖货逻辑,可以做一亿到几亿;以细分挑检客户的方式,只能做一两千万元,企业团队厉害点,可做三四千万元。而五六千万元以上,就要做多品牌+电商,或者多品牌+中老期茶交易平台,或者多品牌+集合店,或者代工基地+自有品牌产业布局。

总之,在上游多搞几个细分垂直品类品牌,由单一转为“多”;在下游,在利用渠道平台出货的同时,也自建渠道的“多”。电商/交易平台/集合店,就是制造商品牌自建渠道的多。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的“多品牌+渠道精选货品多”格局,以在市场散沙中,形成局部的产业集中优势,从而由一两千万元的特色品牌,做成五六千万元,甚至上亿的规模品牌……

中国茶产业需要在一线城市出现超级业态——茶商综合体基地。

这种面向未来的超级业态,聚焦中国茶产业四大赛道——传统茶、快消茶、大健康茶、新茶饮,以消费端逻辑纵向打通全产业链,横向建立茶农茶企茶商及提供配套服务者的共享生态圈,以商业、服务业为根基,提供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新型工业化、商业、金融、人才、标准化服务、国际化、品牌孵化、产销对接、数字化、公益、教育培训、质量检测、市场准入等解决方案,集创新孵化与扩散基地,一站式专业服务基地,人才、资本等要素市场基地,原材料、品牌正品与中老期茶仓储交易基地,茶超市、品牌集合店、品牌旗舰店、品牌专卖店、融入式消费场景专柜、电商、交易平台、直播、短视频等主流渠道模式以及数字化、5G等创新实验型渠道模式为一体,致力为中国茶产业的升级,解决创新、品牌传播、供应链组织、渠道效率与相关产业配套服务五大问题。

走进5G生态链共享大聚合新时代

茶行业有“三分三合”。

全产业链各环节资源分散化、传播碎片化、销售圈层化,这是三分。看到分的一面,销售做到一两千万元到顶。

三合,一是虽然产业各环节资源大分散,但有小集中。怎样在分中抓住不分的商机,做成五六千万元以上的规模品牌!

二是中国茶正在形成产业聚集高地。拿普洱茶来说,勐海是制造之都,昆明是信息之都,芳村是流通之都,东莞是藏茶之都。以熟茶为例,不是其他地方发酵不出好熟茶,而是勐海已形成熟茶生产的产业效率优势。勐海味是品质代表,更是产业分工效率的代表。外地发熟茶,品质可能也很好,但产业效率无法比!在勐海利用原产地的品牌势能与供应链优势,可以相对容易做成亿元级品牌或供应链企业。在昆明这个信息之都,搞互联网与电商的中国普洱茶网/茶窝网,也能做上亿元销售。依托芳村这个流通之都,东和与陈茶汇也在做亿元至十亿级生意。双陈、昌兴存茶等,凭借东莞藏茶之都的资源,在搞南茶北调,虽然还不成气候,但代表一种趋势无疑。

三是生态链的大一统,茶行业将来会诞生百亿级企业。专业分工、细分市场、移动互联,加上茶行业固有的底层逻辑以“大分散小集中”为主,造成茶行业进一步分散化。用中心化的逻辑,只能形成少数产业聚集高地与少数规模品牌/平台,而改变不了行业一盘散沙的局面。但用生态链大聚合的模式,不用高度中心化,而是做到分中有统,统中有分,共享发展,多中心与大分散协同发展,那么茶行业就会由移动互联圈层化,进入5G时代的生态链共享大聚合新时代……

做大做强的产业结构:根据地+流量变现平台+生态链大聚合

中国茶企做大做强的“三位一体”结构——根据地+流量变现平台+生态链大聚合。对应中国革命战争就是,工农武装割据(根据地)+革命大众文艺+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分为高端小众参与的政治革命,劳苦大众的社会革命。国民政府完成了政治革命,取得了名义上的统一,但全国还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这跟中国茶产业的现状是不是很像,大家都在走上层圈层路线,搞政治革命,而视大众消费市场为洪水猛兽,怕被“共产共妻”,投入的钱打水漂,而经营多年的中高端圈子市场也被其他品牌瓜分了。共产党完成了社会革命。社会革命运动,玩的是基层动员能力。

为什么国民党搞不了社会革命,是因为江浙财阀与卖办阶层舍不得革自己的命,对基层只是收收税维护治安,以乡村自治为主。就好比高端小众品牌,舍不得放弃小众暴利市场,而去服务对价格敏感、利润薄的大众市场。共产党基层大动员的法宝是,基础组织建设、利益重新分配、武装与意识形态宣传。三湾改编将党支部建在连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村社一级基层组织,就是对中国传统松散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层化再造。在基层科层化的同时,土地革命重新分配了利益,让广大工农闹革命。

这就是说老百姓要求性价比高的口粮茶,你能提供吗?不要成天盯着有钱人做逼格生意。拼多多的崛起,已经告诉国人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哪!诉苦会,革命标语,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工人运动,革命大众文艺,是不是在做流量的生意。一场诉苦会,多少人参军扩红,多少人支前,交公粮。学生运动加左翼文学,让延安成为年轻人与文艺界的革命圣地,多少年轻人、文化人去陕北朝圣。这就是革命流媒体的周边带货能力。

中国茶品牌建设的革命根据地问题

现在讲一下中国茶品牌的根据地问题。中国茶产业的社会革命,建立根据地,是品牌大众化的胜利之本。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根据地的是流寇!

根据地抓的是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首先是在基层建立高效的科层组织,这是中国茶的管理革命。然后是建立基层的利益分配机制,让上游的茶农、合作社、原料供应商、代工厂跟你玩,很爽!下游的渠道服务商、终端店主跟你走能吃饱饭,甚至有肉吃。三是要建立科层组织整合的高效支点。

上游根据地建设,要围绕茶园示范基地、现代工厂与大仓储来布局。茶园示范基地,一是食品安全有机生态的需要,二是可以低成本辐射周边茶园,输出种植管理与初加工模式。现代化工厂,是企业建立“品牌正品”形象的必要条件。消费者看到现代化茶厂,容易联想到品牌与品质保障,故其能为“品牌正品”背书。大仓储,依托原料的战略性收储,搞全省甚至全国全球原料拼配分级综合利用,能极大降低成本,丰富产品线,搞建立在成本效益核算基础上的结构性定价产品开发,从而组织起具备规模成本优势的高效供应链。

小结一下,茶园示范基地可打造茶企的第一车间形象,现代工厂给品牌正品背书,大原料仓是组织高效强大供应链的关键。有了茶园示范基地、现代工厂与大原料仓加持,茶企上可高效整合茶农、初制所、合作社、料头、代工厂,下可高效整合渠道服务商与终端店。

下游根据地的建设,围绕渠道服务商与茶店来展开。去中间商,并不是不要中间商。而是说,中间商不能只会吃差价,而要转型为中间服务商,靠服务渠道来赚钱。茶店是个深度分销系统,有茶超市(大店)、品牌店(小店)、专柜。这店面三级体系,就能有效建立终端分销。

根据地的支点,也是流量变现的支点。以直播红利为例,直播的场景有茶山直播、工厂直播、仓库直播、平台直播、茶店直播。茶山、工厂、仓库、平台、茶店,就是茶企根据地建设的五大战略支点。渠道服务体系做大了,就是服务平台。渠道服务平台,可以是别人的,比如淘宝、京东、茶窝网,也可以是厂家自建的,还可以是厂商合建的。

规模经济与茶企正规化建设

接下来谈一下规模经济对茶企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性。

外行看茶界,第一反应,缺标准,不规范,缺专业团队,到处是机会主义的游击队。

为什么茶企茶商长期停留在游击队阶段,而不主动升级为专业主义的正规军?是因为做小众圈子的茶品牌,养不起职业化团队,建立不了科层化组织。客户数量有效,销量有效,而且不是标准化流水线服务,获客成本与维护成本太高。

曾经火热的茶山行搞不下去,熄火,无非是体验接待成本过高、销量低造成难以为继,这就是抓小众市场缺乏规模效益之明证!不能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养职业化团队不经济,故茶企的团队常是草台班子,经常将企业内部的事务性工作,交给外包团队做。这就是我常开玩笑的,茶企做事,内外不分,外人是很难干好份内的事的。即便他有能力,也不会低价帮你打杂,高价你吃亏,而且他不一定用心!

专业分工、职业化、正规化、标准化,其实是属于规模经济的范畴。脱离大众市场,专注圈子生意的茶企,只能永远游击队与夫妻店下去。我常说,茶界不是没有标准化,而是大家都去玩碎片化圈子,造成认知很难统一,每个做茶都是“老子天下第一,我最懂茶,我的茶最好,别人的是垃圾”,故细分标准与逼格满天飞,致使茶行业缺大众认知标准……

什么叫大众标准,是长期市场占有率高形成的,企业宣传洗脑的不算。

决胜大众消费主战场

最后谈一下,中国茶产业的社会革命主战场——大众消费市场。大众消费者要求的是高性价比品牌正品口粮茶,而且在终端能够很方便买到。

上游的大原料仓,就是解决高性价比需求的。现代化工厂,就是用来达成“品牌正品”认知的。而要让普通老百姓方便买到,茶企就要在重要城市、茶叶市场与商圈开足够多的店。开个会所,服务几个所谓的精英人物,不是做大众市场的打法。做大众市场,就是要到人多的地方,开二三十家店。

你一个新品牌,或三四线中小微企业,没什么影响力,不要想着别人追着你加盟,电商巨头把你列为头部卖家,媒体把你做案例免费报道,网红低价帮你站台,小白粉丝尖叫来追你,资本给你天使投资。能不能,电商先做一千万元,合伙先开十家店,加盟二十家店,专柜发展一百家。用两三年,做到这个数量级,让别人觉得你是能下沉消费市场的品牌。虽然体量不大,但许多人觉得你前途无量,就会引来各种赋能,从而突破做大做强的瓶颈,由一两千万元,做到五六千万元,再做系统升级,多板块生态化运作,成为亿元级企业。

面向大众市场,建原料仓,搞电商,开店,最好三者同时搞,是快速建立大众消费品牌的捷径。其考验的是,企业的管理半径、市场幅射半径、原料整合能力、深度分销能力、数字化建设能力、利益分配能力、科层组织建设能力、生态链共享能力、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力……

这些能力的取得,企业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毛老人家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精选阅读

领跑中国茶产业发展 大益“普洱陈香”味正浓


领跑中国茶产业发展大益“普洱陈香”味正浓

今年2月,在外交部蓝厅举行的云南全球推介活动上,普洱茶作为“魅力云南”独有的“云品”之一,得到了王毅外长的推崇和盛赞。而以普洱茶“翘楚”身份参加推介的大益普洱,被特别地展示在世界面前。

大益普洱来自中国普洱茶标杆企业——大益集团,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40年代,普洱茶制作技艺已传承近80载。时至今日,大益集团已发展成为以普洱茶为核心,涵盖茶、水、器、道四大事业板块,贯穿科研、种植、生产、营销与文化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其生产规模、销售额、利税及品牌综合影响力稳居同行业第一,品牌专营店数量更创造全球同类门店之最。

然而,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大益也不例外。从1940年为以茶换汇支援抗战,于西南边陲诞生的佛海实验茶厂,到上世纪50年代恢复生产并更名勐海茶厂,再到2004年负债上亿元濒临破产由国企改制民企,成为大益集团核心企业,以及2015年因电商“入侵”致销售的“悬崖式”下滑,大益先后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市场的“硝烟”和互联网大浪的冲击。但现在,大益这饼“老茶”却味道浓郁,正以别样的芬芳香飘世界。

线上线下:整合升级销售渠道

2004年,吴远之率团队接手勐海茶厂改制项目,由此开创了崭新的大益时代。

“一个好的企业是不至于有大的缺陷,该干什么都得干,一样都不能省。”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说。10多年来,大益从研发、仓储、加工、营销、人才培训等各个环节齐头并进,开创了多个行业先河——首批通过QS认证的茶企、首个被列为国家级“普洱茶种植农业标准示范区”的巴达万亩茶园、“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益荣膺“中华老字号”和“中国驰名商标”两项桂冠,并成为首家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的茶叶企业……

谁料,2015年大益迎来了重大转折年。一方面,普洱茶的消费结构发生改变,大益茶的消费人群开始低龄化;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网购习惯的建立,原有的经销商体系却不能覆盖互联网电商。当年,勐海茶厂收入减少75%,利润减少了80%以上。大益感觉到,互联网的大浪已经冲过来了,必须大胆尝试,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

“我们的销售渠道必须整合升级,打造面对未来的销售模式,才能满足所有不同年纪、不同地域、不同消费习惯的消费者,进而完成从一个生产型企业到服务型企业的转变。”吴远之介绍,大益随即在北京成立了大数据中心,成立了益友会,并在上海成立大益茶庭总部以加速茶庭门店布局。更重要的是,大益建立了包括线上销售体系和会员体系在内的互联网体系,2016年大益线上销售达2.2亿元,列全国茶企第一。至此,加上此前成立的生产袋泡茶等快消茶产品的东莞大益茶叶科技有限公司,大益初步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昆明4大战略基地。

在勐海,记者看到了一家位于勐海茶厂老式大门旁极具现代感的休闲空间,这就是大益与星巴克对标创立的大益茶庭,步入其间,普洱茶香、咖啡香味、牛奶蛋糕味混合其中,萦绕出别样情调。据了解,采取直营方式的大益茶庭目前已在韩国、马来西亚、上海、昆明开设了7家店,预计年内将在全国开设18家店。吴远之说,大益的3000家专营店虽然也是老式的茶馆,但以卖产品为主的专营店与茶庭运营是两回事,前者的利润来自差价,但茶庭是一个商业系统,将来会是大益一个非常主流的商业模式,10年内在全国的主要城市都将看到大益的茶庭。

与此同时,大益对传统的经销商体系进行了整体提升。就在记者前往勐海采访的当天,吴远之在集团经销商大会上作了题为“告别任性时代,开拓理性繁荣”的讲话。他认为,对于大益的经销商来说,现在经营一家店,光倒倒货是不行的,也得搞社群营销和服务,也得互联网化,不能仅停留于过去的收藏、增值、老茶交易。他表示,随着“大益宝盒计划”的推进,估计5年左右就会完成整个线上线下的销售建设。目前,在高端普洱茶收藏市场,大益占了80%的市场份额。

传承创新:牢牢掌握核心技术

在大益普洱纯厚的茶汤里,不仅有来自上世纪70年代勐海茶厂研发的生茶7542和熟茶7572两款经典产品双璧生辉,成为普洱茶经典的象征,也有改制后生产的老茶头等中期茶,还有近期生产的黄金岁月等纪念系列、龙印等高端系列、凰后等生肖系列。记者在勐海大益茶庭看到,仅凰后这一款茶当天就卖了百万余元。

大益普洱不但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更得到了政府的认可。2016年4月6日,云南省质量强省大会在昆明召开,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勐海茶厂)荣获“省政府质量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食品加工制造企业。

记者在车间看到,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勐海茶厂显然已是一家现代化茶企,其自主创新的静电除尘机能够去除靠人工不能完成的细小尘埃,全自动选色机能够快速大批量地剔除杂叶。尤其是投资近千万元的“灌式可控固态发酵”生产线实现了从原料投入到发酵完成全过程的人工可控,并由此形成的“微生物制茶法”不但是对传统普洱茶发酵工艺的提升和完善,更是普洱茶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工艺和技术突破。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大益掌握了拼配茶的技艺和传统的普洱茶发酵技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大益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同时10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去探索普洱茶品质的形成奥秘,找到品质形成的原因及规律,为将来茶叶的深加工全价利用打开了大门,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健康价值。”吴远之把微生物制茶法称之为“第七类茶”,大益普洱茶第三代发酵技术是在第一代自然发酵、第二代人工渥堆发酵的基础上,基于原生的微生物提升,把好的剔出来,坏的去掉,以加速茶叶发酵,并用科学的手段判断出对身体的好坏,精挑符合健康需求的批量生产,而不是替代技术。

5年前,投资上亿元的大益集团微生物研发中心(简称“大益七号院”)在昆明成立,七号院每年可得到集团销售收入3%—8%的研发经费投入,近三年每年投入均不低于1500万元。2014年和2015年“云南省普洱茶发酵工程研究中心”“云南中检大益集团茶叶检测中心”先后在大益七号院挂牌成立,同时大益集团也成为我省首家拥有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茶叶企业。

“我们把茶叶里的微生物完全找出来并管理它,有的可能是影响风味,有的可能是影响汤色,这是科技和工业化带来的进步生产方式,它与第一代、第二代发酵技术之间不是割裂的。”吴远之认为,“驾驭微生物”让大益的产业翻开了新的一页,年内就将进入批量生产,这是大益作为原创性企业必须掌握核心技术的应有之义。

大益七号院揭示了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消长规律,并筛选出了用于微生物发酵的“大益菌群”,以及一种生物利用度更高的“发酵茶多酚”。目前,大益七号院已累计申报发明专利48件,其中25件已获受理;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件,其中1件已获受理。

在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路上,大益正在领跑。

跟评

面对新消费趋势的崛起,“老字号”的传统商业模式如何“触网”,核心技术如何传承创新,不仅是“老字号”品牌保持青春活力的题中之义,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需求。云南大益集团自我革新拥抱互联网、自加压力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做法,不但为我省众多茶企提供了示范,也给那些一味追求炒作名山古茶的短视逐利行为提了醒:只有“以质取胜”生产出更优的产品,打通供给侧与消费端的通道,才能让企业基业常青,进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茶祭风俗的起源与发展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中国茶祭风俗的起源与发展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中国茶祭风俗的起源与发展

在我国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岁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而在我国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如在我国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它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习俗。茶叶还作为随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掘中已经知道,我国早在2100多年前已将茶叶作为随葬物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

历古以来,我国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叶的习俗。像安徽寿县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饮"迷魂汤",故成殓时,须用茶叶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即可以不饮迷魂汤了。而浙江地区为让死者不饮迷魂汤(又称"孟婆汤"),则于死者临终前除日衔银锭外,要先用甘露叶作成一菱形状的附葬品(模拟"水红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叶一包。认为死者有此两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红菱,即可不饮迷魂汤。原来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阴间鬼役驱至"孟婆亭"灌饮迷魂汤,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忘却人间旧事,甚而要将死者导人迷津备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饮茶后则可以让"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骗。故茶叶成为重要的随葬品。

茶在我国的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在我国湖南地区,旧时盛行棺木葬时,死者的枕头要用茶叶作为填充料,称为"茶叶枕头".茶叶枕头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状,内部用茶叶灌满填充(大多用粗茶叶).死者枕茶叶枕头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阴曹地府要喝茶时,可随时"取出泡茶";一是茶叶放置棺木内,可消除异味。在我国江苏的有些地区,则在死者人殓时,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层茶叶、米粒。至出殡盖棺时再撒上一层茶叶、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遗体的保存。

丧葬时用茶叶,大多是为死者而备,但我国福建福安地区却有为活人而备茶叶,悬挂"龙籽袋"的习俗。旧时福安地区,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宝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风水先生在地穴里铺上地毯,口中则念念有词。这时香火绕缭,鞭炮声起,风水先生就将一把把茶叶、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钉、钱币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属将撒在地毯上的东西收集起来,用布袋装好,封好口,悬挂在家中楼梁式木仓内长久保存,名为"龙籽袋".龙籽袋据说象征死者留给家属的"财富".其寓意是,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能"驱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孙"消灾祛病"、"人丁兴旺",豆和谷子等则象征后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钱币等则示后代子孙享有"金银钱物"、"财源茂盛"、"吃穿不愁".

苍梧县多举措促进六堡茶产业扩规模创品牌


苍梧县多举措促进六堡茶产业扩规模创品牌

近年来,苍梧县将六堡茶列为农业重点发展产业,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扶持六堡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持续提高。截至目前,该县新增六堡茶种植面积5190亩,新建毛茶加工厂5家,六堡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达12家、微型企业3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44个,主要产区由六堡镇扩展到狮寨、梨埠、木双、石桥、沙头等镇。

据了解,苍梧县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苍梧县六堡茶规模种植实施方案》等,提出从2012年起,连续五年每年新增六堡茶种植面积5000亩。为此,该县每年投入600万元奖励扶持资金,分别对六堡茶种苗繁育母本园、苗圃基地、标准化茶园建设,以及实施名牌战略、争创龙头企业、宣传推介等进行奖励扶持,以此激发企业和茶农发展六堡茶的积极性。

在鼓励扩大生产的同时,苍梧县还为六堡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县农业部门的科技人员经常深入茶叶种植基地、茶园,讲授茶叶无公害绿色有机茶栽培、高产茶园管理、茶叶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另一方面,该县有针对性地组织六堡茶生产人员,举办标准化种植、有机茶栽培等业务培训,提高六堡茶产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知识和种植加工技能。

目前,苍梧县部分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积极通过土地流转,独资或合股等方式,连片开发种植六堡茶,形成了双贵茶园、八集山庄茶园、黑石顶茶园和芊河茶园等面积较大的茶园,沁怡、和顺、秀旺、大中等新兴茶园也在逐步建成。去年,该县共有11家六堡茶企业、专业合作社分别在六堡茶苗圃基地建设、扩大茶叶加工、创建名牌等方面获得奖励扶持。

新时代 共享未来 :上海中国茶叶普洱体验馆即将开业


新时代共享未来:上海中国茶叶普洱体验馆即将开业

11月5日到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期间,由中粮集团主办的“一带一路茶和天下”国际茶经济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于11月6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秉承进博会“新时代共享未来”精神,由中粮集团主办,全球茶人聚集一堂,以茶产业融合、茶文化交流探讨推进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响应《“一带一路”茶经济、文化合作——上海倡议》,中国茶叶普洱茶上海体验馆将于2018年11月30日在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2038号3号楼正式开业。

中国茶叶上海体验馆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2038号,面积约600平米,是中茶在华东地区最大的体验馆之一。体验馆分上下两层:一层以自助冲泡和商务快捷式品饮为主,现代简约的装饰风格,青春时尚的气息,约三五好友,或者一个人,让您在瞬息间享受中国茶叶带来的魅力;二层主要以传统茶文化展示品鉴为主。斟一壶好茶,在城市高楼间,细细品味中国茶文化的韵味。时光不去,一切静好。中国茶叶上海体验馆将以市场及消费者为出发点,依靠中国茶叶品牌,打造完善的品牌运营商系统,让消费者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茶。诚挚邀请

2018年11月30日,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2038号3号楼,中国茶叶上海体验馆,让我们一起喝茶吧。

大益开启“低价”时代?


大益开启“低价”时代?

我是小小发酵师,今天谈谈大姨妈,在普洱茶界,大姨妈一向高贵冷艳,雍容华贵,她的地位就和她的价格一样令人如坠云里雾里,令人望洋兴叹,可望而不可及。不过受限于冷淡的市场行情,大姨妈在15年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面对现实,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低价产品,1501批次v93以1000出头的价格,7552市场价也仅是2800一件,大吉象山更是以3100的期货价创下了臻品系列的低价记录,以往一向坚挺的生肖系列也是羞答答的低调出场,因此这一切预示着大益“低价”时代的开启,最起码大益15年的市场行情已经基本上奠定了!

首先在于大吉象山上市消息的发布,在以往以7542和7572打头的年初,推出一款比经典系列价格都便宜的臻品意味着什么,这似乎已经间接说明了今年的经典系列价格基本也就是低位运行了,而且基本不会高于大吉象山,而臻品系列的价格预计也绝不会高到那里去,更重要的是在15年主推熟茶和熟茶主导产品结构的时期,参考以前的熟茶价格就清楚今年低位徘徊的价格走势了。

其次在于市场和经销商以及顾客巨大的压力和诟病,今年年初大益陆续有到期的专营店不再续约,一些经销商出走,古树消费群体也不断壮大分流了一部分客户,大益高昂的价格和令人诟病的性价比也令众多的消费者避之唯恐不及。为了稳定市场和基本盘,也为了提升经销商的信心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印象,迎合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大益今年也必须得回馈经销商和客户,走“低价”路线,否则老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透支大益70多年的品牌形象,那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万劫不复了!

再次,强大的市场竞争者和当前的市场行情也不得不要求大益这样做,以下关,老同志为首的亲民茶,以七彩云南为代表的极具营销典范的企业实实在在的冲击到了大益,礼品市场也由于中央的大力反腐而缩水不少,赚快钱,注重投资和收藏的思路也受到了广泛质疑。因此只有深深植根于消费者具有强大品饮基础的品牌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只有降低身段,降低价格深入消费人群,做亲民品牌,接点地气才能扭转当前惨淡的市场运势,要知道在当前萧条的市场情况下降低价格不一定会拉抬市场情势,但不降低价格市场行情肯定不会有所改善。

总之,大益今年开局降价措施值得称道,相信其他厂家定价也会参考大益的做法,这对于消费者尤其是我这种穷茶鬼来说的确是一个利好消息,对于遭受巨大资金压力的经销商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乐观其成,不过大益是否能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就另当别论了,我们拭目以待!

绿色普洱 迈进大健康时代


绿色普洱迈进大健康时代

把“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9月18日上午,普洱第三届绿色发展论坛——“绿色旅游·康体养生”主题会开幕式在普洱市大剧院举行。

论坛开幕式由中共普洱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照辉主持。出席本次论坛的有关领导和嘉宾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兼美洲部主任卡洛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总干事兼亚太部主任徐京,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副主席海伦,印度尼西亚文化与旅游部前部长阿迪卡。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领导: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原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宋北杉,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会长王平,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全国工商联旅游商会执行会长王敏刚。和相关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田野,云南省卫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云南省政府驻深圳办原主任、普洱市政府顾问张佩英,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党委书记朱晓新,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裴盛基。企业和金融界领导有: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先生,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先生,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建明先生,神玉文化集团董事长、神玉艺术馆馆长王伟斌先生,四川金杯集团总裁周进先生,中国人寿嘉园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威先生,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董事长曲向东先生,富滇银行监事长任建洋先生,云南省建行副行长李瑞冬女士,云南省农行副行长高悍先生。

金洲集团董事长俞锦方,苏宁环球集团副总裁、苏宁环球购物中心董事长吴兆兰等企业高管齐聚一堂。

出席今天开幕式的普洱市领导有:中共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先生、市委副书记陆平先生,市政协主席白文彬先生。以及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四班子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全市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中央、省驻普洱单位,县(区)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行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

全力打造普洱大健康品牌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代表普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各族人民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普洱市打造大健康品牌方面的做法和体会。卫星说:“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追求健康、享受健康是人们的共同心愿。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身体无病无痛,而是扩展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多个方面,健康观念的深刻改变,推动了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人类进入了大健康时代。所谓大健康,我理解,就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呵护,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群等方面的健康,一句话,就是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生活有品质,生命有质量。”

普洱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发展大健康产业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优势十分明显。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真正符合健康标准的人口仅占5%,患各种疾病的人口占20%,其余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整个世界的大健康产业在未来需求和市场前景上是十分广阔的。卫星书记指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服务和融入“健康中国”“健康云南”战略,大力发展以高原特色健康食品、生物医药、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等为重点的大健康产业,做大做强绿色经济,守住了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建起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大山”,收获了百姓富和生态美“两个成果”,“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更加响亮,大健康产业呈现出强势起飞的良好态势。

卫星表示,下一步,普洱市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三个定位”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依托大生态,建设大基地,培育大品牌,大力发展以“医”为主体的医疗医药产业,以“养”为特色的养老养生产业,以“健”为支撑的康体产业,以“智”为引领的智慧健康产业,推动大健康产业上台阶、上水平,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健康产品制造中心、候鸟式养生养老中心、亚高原健体运动中心、民族健康文化中心、康体医疗服务中心,确保“健康中国”“健康云南”战略在普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徐京在致辞中说,当今国际旅游事业正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旅游业已经成为全世界政治、文化、社会、经济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普洱是一片美丽的净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普洱丰富的生态绿色资源,更是为打造旅游养生目的地,发展现代旅游业注入了新动能、拓展了新空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积极倡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希望可以通过本届论坛,提升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技术水平。借着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势,通过举办本届论坛,普洱市一定能够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的路上走得更好更远。王平女士慷慨陈词,大赞普洱拥有世界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致辞中说,旅游业在促进国民消费和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变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普洱资源富集多样,绿色生态条件独特,随着养生康体和度假休闲时代的到来,普洱旅游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举办本届论坛,将有力推动普洱旅游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希望通过本届论坛,把旅游业发展的新规律、新变化、新特点带给普洱,推动普洱旅游业创新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普洱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刘积仁董事长畅谈中国现代医疗与旅游产业的关系,提出云医院的概念,谈目前中国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合理的医疗收费以及中国人的对抗式医疗,提出心情对免疫力影响重大。风趣幽默同时发人深省。

高建明、海伦分别从医疗养生与旅游的融合、航空与旅游经济融合以及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作了主旨发言。开幕式上,陆平主持揭牌仪式和项目签约仪式。卫星、杨照辉、高建明,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董事总经理简丹共同为云南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揭牌。

杨照辉代表普洱市人民政府分别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普洱茶小镇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普洱汇源小镇”“思茅普洱茶小镇”建设项目投资协议。中国农业银行普洱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普洱市分行以及富滇银行普洱分行代表分别与普洱汇源高原农业有限公司、普洱茶小镇投资有限公司、普洱城投置业有限公司代表签订融资合作协议。

广西茶叶产业初具规模 已成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广西茶叶产业初具规模已成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广西是我国茶叶生产最适宜地区之一,虽然在茶叶产量和茶叶品牌上还不能和江苏、浙江、福建等这些产茶大省相比,但也已经初具规模,茶叶也已经成为广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茶叶产业的发展。凌云、昭平、三江、灵山等都已经成为了广西的产茶大县,茶叶产业已成为广西一些县、乡(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如有“茉莉花茶之乡”的横县,每年花农直接收入达3亿多元;凌云县是凌云白毫茶的原生地,该县半数以上的群众也依靠茶叶生产实现了脱贫致富,而茶叶已成为该县初具规模的优势产业。

广西茶受消费者青睐

广西产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历来是绿茶的传统产地,近年来,由于广西加大扶植茶叶的生产,广西的绿茶生产更是有了迅猛的发展,绿茶是广西茶叶生产的主要品类,目前,广西绿茶产量和销售量都占全区茶叶总量的70%以上,其中,名优茶约占总产量的20%。全区已通过无公害茶叶认证面积16万余亩,占全区茶园总面积的27%左右;绿色食品茶认证面积1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2%;有机认证面积共计17000多亩,约占全区茶园总面积的3%,其中通过欧盟ECOCERT和美国US一NOP有机食品认证4700多亩,国内有机认证(含有机转化)l3000万亩。广西各地各种新的绿茶品种和品牌也纷纷面世,昭平毛尖、银杉、柳州柳韵春晓、三江多耶楼等等,特别是近年来,食品问题层出不穷的环境下,广西大力发展有机茶生产,有机茶的产业的结构也逐步得到优化,在昭平、凌云等茶叶产区进行有机茶的生产,成效明显,广西茶叶部分绿茶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和欧盟、美国等有机食品认证,昭平亿健、凌云浪伏的有机茶,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例如亿健有机茶推行0污染0添加0农残的三“0”标准,通过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四个有机认证,产品已经远销东南亚、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广西生产的桂林毛尖、南山白毛茶、亿健有机茶、浪伏茶等名优绿茶,在国内国际评比中多次获奖,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红茶曾经是广西的主要成品茶种类,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西每产两公斤茶叶,就有一公斤红茶。后来因为市场原因,广西茶产业走上了“红(红茶)”改“绿(绿茶)”的路子,红茶生产逐渐萎缩,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广西的红茶生产又慢慢恢复,广西农业部门改变发展思路,在继续加大全区茶叶生产力度的前提下,把恢复发展广西红茶提上日程。广西发展红茶具有气候环境好、劳动力成本较低、种植面积广等优势。据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介绍,广西适合制作红茶的茶树丰富,包括凌云白毫种、福云6号、桂绿1号(所制红茶特色为香气高锐、滋味浓爽)、桂香18号(所制红茶特色为香气高纯、滋味浓鲜)、桂香22号(所制红茶特色为花香高纯)等。目前,广西红茶生产主要有昭平、三江、凌云、南宁、龙州等地,生产红条茶和红碎茶,2011年总产量达到5600吨,涌现出昭平红、三江红韵、浪伏工夫红茶等优秀红茶品牌。

再加工茶迅速崛起

除了绿茶以外,黑茶、红茶等基本茶类以及茉莉花茶等再加工茶类的生产也迅速崛起。

六堡茶是当前与云南普洱、湖南安化齐名的黑茶品种,号称加工最早的黑茶之一,梧州苍梧县六堡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其产制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清嘉庆年间就列为全国名茶。现在生产发展到广西的横县、凌云等二十余个县。随着云南普洱茶需求量和影响力的扩大,同属传统黑茶的梧州六堡茶也为众多爱茶之人所推崇,其独有的风味品质和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六堡茶在广西的销量逐年上升,喝六堡茶、谈六堡茶、收藏六堡茶已成为饮茶爱好者追求的新时尚,政府部门也大力扶持,着力将六堡茶打造成广西茶产业特色经济。

广西的再加工茶,名气最大的无疑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横县茉莉花茶了,横县茉莉花种植规模宏大,茉莉花产量和花茶加工量均达到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茉莉花和花茶生产加工基地。种植规模常年保持在10万亩左右,有8个较大的茉莉花交易市场和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专业市场,茉莉花茶加工企业180多家,年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茉莉花产量、花茶产量均占全国70%以上,年产值10亿多元。

普洱茶产业将进入群雄并起时代


普洱茶产业将进入群雄并起时代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洱茶品茗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国内行业协会主管领导、著名普洱茶生产企业、业内专家学者及普洱茶爱好者,共同就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业态及高端品牌的打造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研讨。

市场回暖

营销多元化

普洱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自2007年以来,由于普洱茶的投机致使其价格虚高泡沫出现,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经过为期两年多的探底与整理之后,逐步走出谷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普洱茶的产量是147.5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居第二位是90万吨。普洱茶的加工量在近5年中经历了一次大变化,在2005年为5.6万吨,2006年8万吨,2007年9.9万吨,2008年5.28万吨,2009年4.5万吨,2010年5.08万吨,2011年预计在6万吨到7万吨。目前,产业规模以20-30%的幅度增长,产业逐渐进入良性发展期。

业内人士指出,普洱茶市场再度稳步回升得益于五大原因,一是新兴茶区不断出现。以往普洱茶消费以珠三角、香港和台湾等地为主,这些市场的消费成熟也稳定。但是,目前北方一些新兴市场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还有待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其二,结构日趋合理。经过2007年动荡之后,普洱茶市场逐步走向以饮品消费需求为主体,投资与爱好型收藏为补充的发展方向。其三,主要龙头企业着眼于大众市场,中小型企业关注利基市场,形成互补局面。其四,茶叶加工水平得到提升。在生产上更加讲究食品和质量安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以往初制环节的质量。其五,在渠道建设上从相对单一依赖批发市场,发展为批发市场和零售终端并重。如七彩云南、大益等知名品牌都进行了营销策略调整,走出批发市场,积极在各地开设专卖店,打造终端快捷销售渠道,培育真实的市场需求。这对于消费者对普洱茶市场的信心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产品结构分层

追求特色服务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吴锡增表示,自2007年以后,普洱茶市场的结构日趋合理,产品层次更加清晰,不仅有生熟差异、年份差异,还有地域差异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需求,这得益于企业对于产品品质和服务的追求。他强调说,“龙头企业着眼于大市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中型企业满足地市级市场,更有企业致力于高端特色的品牌打造。普洱茶的培育受到区域、时间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使品牌具有不同的风格,消费者在品茗时常常不会在意其所含物质的差异,但是,却喜爱追求品质和个性化上的不同点,因此,有些品牌以此而吸引了一批具有地域品鉴能力的高端消费群体,并逐渐形成满足‘发烧友’的高端品牌。如,致正茶行所生产的致正·宋,其产品主要采摘自西双版纳六大茶山里的原生古茶树,品质优良,制作者希望挖掘出普洱茶的真正灵魂,追求回甘、生津、喉润、韵美等特别的感受。就像法国的葡萄酒一样,每一个庄园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个性化的产品,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大众化加上高端特色,还有为了方便品饮而出现的袋泡茶、小金砣等新的产品形态,均使普洱茶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最终有助于做大做强普洱茶行业。

以科学为标准

推进清洁化生产

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规范普洱茶生产流程以及建立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是目前整个普洱茶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刘勤晋教授从2009年就开始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攻关项目“普洱茶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目前已经进入验收阶段。其课题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进行了基因检测,特别是将真菌和细菌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普洱茶尽管生产过程长,但是,在制作中并未产生超过具有国际标准的毒素,说明云南普洱茶基本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刘勤晋表示,云南省各大厂家都在通过QS的市场准入认证,推进清洁化的生产方式,即从采摘到加工生产再到包装成品全过程,不会有茶叶散落在地的现象出现,这样就保证了茶叶里面不会含有泥沙灰尘等不良杂质。产品的卫生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安全性得到保障。课题组下一步将依次制定普洱茶的安全生产标准,全面监督和规范企业的生产流程,使加工、粗制、采摘均在品质上得以控制。

提高保健因素

提升茶饮功能

创新产品的服务功能一直是普洱茶产业追求的目标,特别是普洱茶有一些特殊的功效,如提神醒脑、降低胆固醇、抗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糖、通便降脂肪,近期的一些研究还表明,普洱茶可以抗癌、减缓艾滋病发展、提高骨密度。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理事长张顺高谈到,要加大科技来创新普洱茶的新品种,使之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切实的保健功效,这些新的功能化产品所带来的市场必将是巨大的。

作为普洱茶生产的第一大产地,云南省十分重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2010年省政府出台了《云南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发展的意见》,提出2011年底将投入5000万元作为茶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重点用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科技研发、质量安全、品牌打造、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广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乌梦兆表示,这预示着好的未来,普洱茶丰富的资源和逐渐稳定的良好市场环境将为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目前,高端品牌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大众化市场更有待开发和完善,结合科技研发,依据制作工艺,普洱茶的各类功能特性正逐步被有效地挖掘和合理利用,整个市场表现出巨大的潜能。乌梦兆认为,普洱茶正在进入群雄并起的时代。(吴红月)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中国茶产业的大聚合与规模经济时代》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与经济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