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生茶】

如何根据口感,判断一款普洱生茶是否优质

很多茶友在购买一款茶叶时,前期当然是要关注它的品牌、年份、产地等,但最终是否决定要买,还得看茶好不好喝。毕竟大多数茶友买茶都是为了品饮目的,尽管有的人会考虑收藏,但反过来讲,若一款茶连口感都不好,茶友们收藏的意愿也不会大。因此,选茶,口感还很重要的。鉴于身边有大部分茶友喜欢喝生茶,今天就来说说,如何根据口感,来判断一款生茶是否优质。

目前根据市场反馈来看,一般比较优质的普洱生茶,表现出来的口感主要有"甘、滑、醇、厚、顺、活、纯"这几个特征。以下仅供参考。

1、甘:茶汤至喉韵深层回甘。很多茶友之所以喜欢喝生茶,也是因为生茶具备回甘生津特点。好的生茶入口顺滑,回甘强烈生津持久。

2、滑:是指茶汤细腻绵滑,质感软滑,水路细,粘稠度高。3、醇:味道醇和。在口感上,醇与厚实有一点区别的。一般用醇来形容好的新茶。

4、厚:主要是形容有一定年份的普洱陈茶。厚,即茶味要饱满厚重,茶汤的渗透力强、层次感好,且耐泡度应在十泡以上不出水味,这样算是一款不错的茶。

5、活:有活性,不单一。好的茶叶冲泡出来的茶汤是有活性的,比如普洱生茶很有特色的"鲜活"口感。6、顺:即茶汤入口很顺,苦涩味化得快、化得开。

7、纯:注意这里说的纯不是指原料纯不纯,是拼配料,还是纯料。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茶汤的口感,因此这里的纯,指的是喝茶时,茶汤不会喝出浑、杂的味道,而是可以喝出这款茶特有的味道,没有被其他味道所覆盖。

延伸阅读

如何判断一款普洱茶的后期陈化能力?


如何判断一款普洱茶的后期陈化能力?

对于未来,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是具有恐惧感的。那么对于手中的普洱茶,你是否也有恐惧感呢?在前面,零零碎碎的我讲过一些普洱茶的陈化方面。但对于普洱茶的陈化认识都不是全面的。

说到普洱茶的后期陈化能力,不得不说茶叶的后期陈化能力。我们要遵循物理世界的物质特性,是物质都不断在流失,流失的过程中会有变化。所以,我们不能只认为普洱茶才有陈化的能力,而是所有茶叶都具有陈化的能力。只是陈化后的结果有差异而已。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普洱茶,所谓说的普洱茶陈化得好,或者是这个普洱茶有陈化潜力。都是往好的方面说。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往差的方面说呢?如果你从这方面开始思考,那么你已经认真的在思考普洱茶后期陈化能力的问题了。所谓能力,自然有强有弱。而判断这种陈化能力,并不是几句话就能学会的。

好了,前提条件我们都清楚了,现在我们进入正题:如何判断一款普洱茶的后期陈化能力?首先是三个思想维度:

一、茶品品质

影响普洱茶的茶品品质的三个大方面的因素是:原料、工艺、仓储。其中原料的本质(内涵物质)差异很大层度上决定了茶品的后期品质差异。工艺和仓储决定了茶品后期陈化的能力。常常,茶友都会讨论普洱茶的后期到底是古树茶陈化得好,还是小树茶陈化得好。前面的文章中说过,对于的普洱茶的口感的好,每个人有不同的标准。所以这没办法比较。

二、时间节点

很多人看一款普洱茶的陈化潜力不注意这个时间节点。所以很多时候在做一些自己认为很牛逼但在别人看来是很傻的事。才做出来的新茶,就算是工艺再不正常,5年内都是有陈化潜力的。因为普洱茶品要经过蒸压这个环节。这个环节会带来水味、火味、堆味等等。而5年时间,这些杂味应该都退完了(仓储时候吸到的杂味不在此列)。而这个时间节点也是区分是否还要放下去?而10年以上的普洱茶品,如果茶品质还没下降的情况下,自然可以一直放,而如果有下降的情况,那么放下去就没有必要。毕竟我们喝茶喝的是茶味,而不是水味。

三、预期结果

判断一款普洱茶的后期陈化能力为什么会扯到预期结果呢?很多人要判断一款茶品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预期结果吗?达到预期结果会使人满意,达不到则使人失望。而这个预期结果很多人都没有能力去做,因为这需要掌握很多个知识点。

其次是掌握普洱茶的多个知识点,从制茶到泡茶再到品茶。判断一款普洱茶的后期陈化能力的时候,我们是要逆向回去的,也就是从茶品(冲泡品饮)——仓储情况——制作情况——原料情况。说白了也就是我们冲泡品饮普洱茶品,通过茶品的表象表现逆向去推出茶品存在的问题。从而判断未来的普洱茶品陈化潜力(转向好的方向)。而这种能力,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做不到的。

最后综合各种信息分析后得出判断结果。而这种判断结果是需要时间来验证对错的。有经验的人的判断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如何从茶汤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


如何从茶汤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

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会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判断茶叶的品质。但茶汤往往也会暴露很多信息,那如何从茶汤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呢?从色、香、味、形判断,是辨别一款茶叶的好坏基本方法。

茶汤和品质的关系

之所以看茶汤就能判断茶叶的品质。是因为茶汤能反映出茶叶在原产地、制作工艺、储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

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储运过程把控严格的茶,较少碎末,茶汤干净透明。由此可见,茶汤是辨别茶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茶汤来辨别茶叶品质呢?

观察茶汤的三要素

观察茶汤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澈度三个方面辨别品质。

1.色度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通常来说,绿茶是浅绿色,红茶是红色,白茶是杏黄,熟普是棕褐色等等,只要这个茶基本符合该茶类的基本特征,就没有问题。

2.亮度

是指茶汤颜色的亮与暗。但亮度往往容易跟颜色混淆,有的颜色看起来很亮眼,比如金黄,有的颜色看起来很暗,比如土黄。

在颜色中,除了色度,亮度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就如红茶,一些优质的红茶汤色十分艳丽,而低档红茶汤色却呈现暗褐,即使在阳光的照耀下却丝毫不觉得明亮。

3.清澈度

茶汤的清澈与否,肉眼就比较容易识别,但仍需注意的是判断的时候必须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干扰,如茶毫、茶碎末等。

好茶的茶汤可以允许有一些茶碎末沉在杯底,但从上往下观察清澈见底。或使用玻璃公道杯,是清澈还是浑浊,从侧面看更为明显。

从茶汤角度判断,要注意两点:

1.趁热观察

茶叶泡后,放置过久,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导致茶汤变色和氧气结合,颜色会发生变化,因此,茶色中茶汤之色应从茶叶刚泡好后的茶汤来辨别。

2.选用白瓷碗观察

使用白瓷茶具观察汤色更佳,透明的玻璃用于欣赏茶汤是好的,但是其特性会影响茶汤的真实呈现。

一款优质普洱茶的形成条件


一款优质普洱茶的形成条件

一款优质普洱茶的形成是由几个条件形成的:

口感:优质的普洱茶,不论其年份是高或是低,在口感上最基本的要求是茶汤不应单薄无味。因为一口好的优质“陈年普洱茶”,茶汤入口激荡,丰富,虽然可能未达到荡气回肠之境界,蛤仍有一种厚泽,刚柔并重的口感,刺激恰到好处,茶香却温柔。

年份:虽然有年份的茶品不一定好,但有一定年份的“陈年普洱花厅”显然是比完全新制的普洱茶好。普洱茶讲求的是陈年,越是有年份越能够把普洱茶内在的物质转化,成为芳香可口的陈年佳酿。可是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说:年份越走老,越是优质。因为普洱茶是成长于多年的陈化,其仓储状态好坏直接影响一泡普洱茶最后出来的结果。

仓储:仓储是普洱茶陈化价值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普洱茶日后好喝与否,与它多年仓储坏境甚有关糸,如果茶品受到太高的湿气,而湿气又不能及时散失,就会造成湿仓储存的现象,使茶品急促陈化{或可能只是腐化},产生熟化的口感,而这种熟化的口感程度与受潮的程度相关。如果茶品高度受潮,茶品{生茶}的活度大幅降低,只余下仓味与顺滑。

苦涩:普洱茶的苦涩是源自其茶碱和茶多酚类,因此,新生普洱茶拥有一定的苦涩度,其实是普洱茶陈化价值条件的其中要件。以往普洱茶青饼按照传统的晒青茶工艺制作,用意是满足港澳地区的茶商把茶入仓处理后,仍陈化出来的一股独特陈香韵味而作准备。而近年来出现一些适合立即品饮的普洱茶不苦不涩,也仅限于立即品饮,而注重茶品陈化后的茶韵在选茶时就必须注意其苦涩度,必须达至一定的程度。

回甘:并不是回甘越强烈茶品就有非常高的陈化价值。其实回甘的程度会随着茶品的年份增长而递减,进而转化为较低刺激性的陈香回甘,因此完全没有回甘是没有喉韵的表现。但过份的回甘则使人觉得这茶有过份的霸气,怕它多年都不转化。但茶品只要有轻轻的陈香回甘喉韵,就能使品茗者的嘴巴充满了茶香之韵味,久久不散。

回甜:不秒山头的茶菁可以拼配出回甜度高的茶品,但回甜的程度要恰当。不需要过份,如果只有甜味而欠喉韵和苦涩,这茶也不应称之为好茶。

如何判断普洱茶是否发霉?


一杯有年份的茶拿在手里时,总感觉有一股独特的味道,但是具体是什么味道,还真说不上来。尽管喝茶时间也不短了,但对于区分它的陈香和霉味,仍然是个难题。有时候,甚至还会把发霉和白霜混在一起……

陈味

通常是选料优质的普洱生茶经过多年陈化,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充满岁月感的“老味儿”,或者是熟茶经过特殊的熟化工艺而形成的特有口感。陈味的陈香,一般有药香,沉香、枣香、樟香……都比较沉,但绝不会有清香。而且茶香都会比较纯正,喝着使人舒服,闻着使人心怡。

霉味

东西腐败变质的一种不良气味,会让人感觉刺激、难受,甚至有恶心反胃的感觉,因此这也是鉴定陈味和霉味的标准。茶叶久置或存放不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滋生菌类,变潮,从而产生霉变。或者茶叶被置于有霉味的环境中,导致茶叶吸附环境中的霉味,茶叶也因此变质、变味,失去了独有的香味特性。

其实很简单,普洱茶发霉与否,三步轻松搞定。

①看外形

普洱茶必须在干燥适宜的环境中存放,才能得到很好的转化,外型干爽与否可以判断保存是否妥当。若陈放空间受潮或过于潮湿,不通风,必定产生霉味。较直观的现象就是,有的茶表面会出现白色霉斑,严重的甚至长出茸毛,可能也会出现白沫,也有可能是绿毛,且分布不均,大小不一,会聚成一块一块的。

②闻气味

在开水倒入冲泡的时候,闻叶底最易辨别,陈味是自然柔和的,类似于木质老家具散发出的具有活力的深沉香气。而霉味是刺激的,令人皱眉反感的霉味、潮味。在这里,播善茶坊要提醒大家,有的茶商会在发霉的茶里加入菊花,使之产生一种花香味。如果普洱茶中掺杂着菊花,很有可能就是已经发霉的茶,被改造过。

③品茶汤

一杯茶好不好,合不合口味,入口就可以完全知晓。普洱茶合理陈化后,性温和、不刺激,因此味道就和慢得乐·熟茶一样比较甘醇温润,茶香浓郁,变化立体丰富,入口顺畅,无杂味,也不会有苦水,下咽后喉咙感觉很舒服。霉变茶则刺激杂乱,难以下咽。

白霜

这里简要说一下白霜。普洱茶的后期陈化过程中会形成“白霜”,俗称“单宁”,这是普洱茶发酵的结果。白霜在老茶客看来异常珍贵,也有人称为“白条”,遗留物比较明显的结晶体被人称为“龙珠茶”。味苦,具有消炎的作用,是茶物质逐渐氧化的结果。所以白霜并非外来的霉菌,是在正常的仓储情况下,茶叶表面产生的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大小均匀,不集块,不聚巢,且正常的白霜闻上去没有刺鼻气味。白霜产生的过程中,茶叶本身的单宁酸也会慢慢的发酵氧化,以致茶中的苦涩味渐渐被有益的物质所取代,变得美味甘甜。

白霜和霉的区别

白霜是在正常的仓储情况下,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大小均匀,不集块,不聚巢。而霉变的话,可能也会出现白沫,也有可能是绿毛。如果是白沫的话,与白霜相比的话,霉的白沫分布不均,大小不一,会聚成一块一块的。并且,正常的白霜闻上去是没有刺鼻的气味的,但是霉就会有一股刺鼻的气味。

陈香和霉味的区别

“陈味”是云南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普洱茶特有的一种茶香,通常是选料优质的普洱生茶经过多年陈放,在时间的“雕琢”下,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充满岁月感的“老味儿”。在普洱茶制品中,陈味的呈现会随着茶品陈化的时间和茶品的醇化而变化无穷。嗅之,品之舒畅自然,老韵犹存,余味悠长。从化学物质来分析,普洱茶的陈香(味)是一种复杂的混合香气,是陈味、木香、药香等类型气味的混合表现,涉及的香气物质众多。而霉味是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是因为茶叶是久置于空气中,或者存放不当,加上空气中湿度过大,造成普洱茶滋生出有害菌类,也使茶叶再次腐烂发酵,使茶叶变质失去香味。

如果你的茶出现了霉变怎么办?

也许,一些茶友会问,茶发霉了还可以喝吗?老骥在这里告诉你,如果只是局部霉变,可以将霉去掉后,在适当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饮用,但是,如果霉变的太多,就不要喝了。

普洱茶发霉了处理一:用布处理

普洱茶生茶,表面发霉的话,可以用半潮干净的布,把发霉的部份清理一次,存放到通风,干燥的地方,不要晒,也不要炒,每天都这样去做一次,半个月或者是一个月后,霉就没有了。

普洱茶发霉了处理二:时间问题

将霉菌去掉,放置一段时间,如果一个月后还是一样,可以看你的原料来处理,好的大树茶,可以多等几个月,雨天过后如果情况好转,就可以喝了!如果是一般的普通的茶,价格低的茶,就不要喝了。

普洱茶发霉了处理三:打散

普洱茶熟茶发霉,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成小团或者是小团的普洱茶打散,再用竹篮内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每天翻腾几次。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后,霉应该就没有了。

普洱茶作为一种可以喝的古董,有着越陈越香的特性,蕴含了时间的韵味。

只要找准方法,要判断一款茶是否有霉味就非常简单。

论如何从口感判断普洱茶好坏


茶,最大的价值其实是用来品饮的。一款茶不管是不是名山头出来的,也不管是不是大厂茶,都不是评定这款茶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根本。能评定收藏价值的,其实真正只有口感。那么如何从口感上判断一款茶是不是好茶呢?这就是每位普洱茶友的必修课了。在这里,就教大家,如何从喝茶判断茶的好坏。首先,茶大苦大甜才是茶之根本这里说的“苦”并非苦而不化,而是苦尽甘来,真正的好茶,例如:班章,老曼娥等皆是入口虽苦但瞬间褪去,随之而来的便是悠长持久的超强回甘。其次真正的好茶是有喉韵的所谓喉韵其实就是在品茶时吞咽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一种很舒适,滋润的感觉。品质越好的茶感觉越明显,韵味也就更足。与之相反的就是锁喉了,这是与喉韵截然相反的一种感受。咽下茶汤之后喉咙会明显的感受到一种又干又紧的状态,即便是喝水漱口后也要过一段时间才会缓解最后普洱茶的精髓就在于它的百变相比其他茶类单一的口感而言,普洱茶更具有百变性。从入口的第一泡到最后一泡口感皆不相同,无论是回甘生津还是香气韵味都各有特色。品质越高的茶口感越丰富,自然的内含物质也要更多。

为什么时间对一款生普那么重要?


为什么时间对一款生普那么重要?

每天每天每天重复着一成不变的生活,那些未曾注意到的身边的点滴却也在慢慢改变,虽然也有想象不到的事情突然改变。

可大部分的事情还是不管多么努力,都没有那么轻易改变,尝试过后才知道,也有觉得想放弃的时候。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不曾被注意的每一天慢慢积累着,我们都在慢慢改变着……

漫漫岁月长河,时间暴露了多少谎言、改变了多少距离、看清了多少人心。

悠悠岁月流过,时间却留下几许馨香、柔化了几许浓烈,只留下最宝贵的东西。

时间在变,普洱茶如何成为时间的宠儿呢?

从高高的枝头被采下

茶树的身上长满青苔,生态如初

收获茶鲜叶,也是收获喜悦

鲜叶萎凋,生命正在呼吸

太阳的力量,让茶叶进入开始转化的年轮

正是这样的转化,我们总喜欢普洱茶越老越好,不仅料子要老、年份也要老。

普洱茶在合适的仓储条件下,不仅在汤色上有明显的转变,在气味、口感上都会有华丽的转身。

经历9年的春夏秋冬,普洱茶因“老”而与众不同。

在悄无声息的转化中,时间会给你一个惊喜,也让你一直满怀期待。

花开了,会谢;时光走了,不会再来。

普洱茶,越陈,只会越香,那是岁月的馨香。

时间在变,有些人有些事也在变,

生活一定会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

怎样喝懂一款熟茶?


怎样喝懂一款熟茶?如何品普洱茶熟茶,喝茶这事,要认真仔细的把一款茶喝懂、喝到能分辨好坏也不容易,对于熟茶来说,可能更不容易。

由于熟茶的工艺比较复杂,所以提到熟茶,我们把“干净”放在第一位。

熟茶主要的品饮点有:厚、滑、润、甜、纯正、香气。

不管多好喝的熟茶,干净始终是最重要的,熟茶制作工艺中有“渥堆”工艺,渥堆时毛茶分堆洒水,还要反复翻身,这个过程很耗时耗力耗场地,对于很多小作坊式的初制所来说,没有非常好的条件来进行发酵和晾干,这个过程中就容易混进一些杂物,比如尘土、编织袋丝、头发、树枝等等。

相对而言,大厂的渥堆场地和过程中卫生条件比较好,而且熟茶的渥堆工艺直接决定口感,渥堆师傅的经验对茶影响极大,所以在选择熟茶的时候,新茶友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品牌和产品。

熟茶的品饮比生茶似乎更难以琢磨一点,尤其茶汤厚度、滑度不是那么容易感受到,首先说说厚度。

要了解茶汤厚度,最好是两款熟茶同时冲泡,一对比就容易感受到差距,熟茶冲泡时一般洗茶两道,从品饮的第一泡开始,到第四五泡时,茶汤含在口中,舌尖轻轻搅动,感受搅动的力量和茶汤撞击两颊的力度,可以感受到茶汤的厚度,即粘稠感,茶汤咽下时,喉咙有米汤滑过的稠厚感,此为茶汤厚度。

感受滑度时,要集中精力,注意力放在口腔两颊和喉咙,茶汤经过时,可以感受到茶汤流淌的流畅程度,比较粗糙的茶汤,滑过口腔时有细微的剐蹭感,这个对感官要求比较高,两种茶汤对比品饮容易感受到。

“润”在生茶里大概是附加要求,但在熟茶中却是必须的,好熟茶品饮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润如玉,浑身舒畅。

三四泡以后,喉咙没有刺刺的感觉,反而清爽滋润,喉咙到胃一段有温暖感,口腔不干燥,有清爽的温润感,即为“润”。

再说甜,熟茶的甜度非常明显,未饮之前闻茶汤就能闻到甜香味,而且熟茶几乎没有苦涩,甜味也就更加明显,茶汤入口和舌面接触就能感受到茶汤甜度,熟茶的甜是比较绵润持久的。

茶汤顺着舌面流淌入喉,甜味会在口中持续停留片刻,咂咂嘴感觉更明显,熟茶的甜是比较细腻的,有种清泉流淌的小桥流水之感,宛转悠扬绵润舒适。

纯正对于熟茶来说非常重要,相对生茶,熟茶是比较单纯的,口感“香甜醇滑厚润”,香味和口感方面都很独特,差异性大,所以如果在某种滋味上不纯,就会显得非常明显,一个明显的缺点足够掩盖其它的优点。

“纯”最明显的一个地方是茶汤入口之后,有一种非常干净清澈的感觉,气息从呼吸间涌出的时候,纯澈清净,很舒服。

熟茶的香气有很多种,新制的熟茶必然会有渥堆发酵留下来的腥味,两三年之内这种腥味才会慢慢褪去,展现茶的本味,也有茶友把这种腥味称之为海鲜味,而勐海由于原料和当地水质的特殊性,勐海发酵的熟茶为业内公认最好,并且具有独特的“勐海味”,所谓勐海味,喝起来绵软甘香,越存越饱满滋润。

五年以上的熟茶存储得当一般会出现其它香气,例如:樟香、参香、药香、枣香、陈香、木香等。

好的熟茶品饮起来身心俱爽,绵润可口,是极大的享受,说了好的,来说说不好的熟茶是什么样的。

不好的熟茶喝了之后可能有这些反应:叮嘴,口腔和舌面发麻,出现酸味、馊味,以及霉味或者其它让人反感的异味杂味,除了新制的熟茶在前几个月汤色略混,若是存储了一年以上的熟茶汤色还比较混,就不适宜饮用了。

好的陈年熟茶应该是这样的:润、甜、干净、纯正、陈香馥郁清爽,尤其陈香非常令人愉悦,茶汤咽下后呼出的气中带着一种老木头的清香澄澈,矫情点说,有种初遇阳光的感觉。

品熟茶,首要是干净,其次是纯,品饮时心一定要静,每一个感受都要认真仔细的去深究它,记住不同年份的熟茶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对熟茶有了自己的认知和鉴别能力。

想要快速形成普洱生茶品鉴能力,带你入门的那一款很重要!


想要快速形成普洱生茶品鉴能力,带你入门的那一款很重要!

入门级生茶有两个选择出发点,一个是喜欢上了喝普洱生茶,另一个是为了学习普洱生茶。

一款好的入门级生茶奠定了我们以后判断其他生茶的味蕾记忆和口感坐标,第一次喝的时候尽量了解它的原料和工艺好坏,了解它的价位,以后基于同等价位的普洱茶就会有一个判断标准,从而形成对普洱生茶的品鉴能力。

壹丨入门级生茶的选择原则

首先入门级不建议喝太高端的,不是不能喝,而是循序渐进可以比较清晰地知道不同价位生茶该具备的品质。都说人一旦喝惯了好茶就很难接受更一般的茶,最重要的原因是会直接主观地用自己常喝的这款茶来做对比。但是第一款茶的底线也不能太低,至少应选择口感和品质都在及格线上的生茶。

另一方面,想要更好地了解普洱生茶,建议刚喝茶的茶友可以多喝一些年份比较新的生茶,新生茶刺激张扬,是最真实的样子,多品一品,能在其中了解到鲜叶来源地的某些特征,比如布朗的浓强,易武的水柔……也更好了解工艺的好坏等。

年份茶则比较适合长期饮用,因经过长时间的转化,很多物质经过转化了,口感滑厚甜醇,喝起来舒适度很高,也正因为这样,其品质的好坏对于入门级茶友来说,判断起来会更难一些。

当然只是单纯地想要选择日常喝的生茶,可以选择一些适口性比较高的生茶,新茶与老茶皆可。

贰丨入门级生茶该具备品质特征

内外一口料。生茶以饼茶形态为多,**紧凑中间无夹心,整饼撬开内部与外部内质都一般无二。

色泽油润有光。干茶颜色油润有光泽,不应出现暗哑、沉钝的色泽。

条索紧结较细嫩。现在的普洱生茶大多以“一芽二三叶”为采摘标准,保证了一定的嫩度、条索和内质等的平均。好的入门级生茶茶条条索应紧结肥厚,具备一定量的白毫。

匀净度高。匀净无奇怪的夹杂物。

香纯味道正。香气清新无异杂味,滋味纯正浓厚,苦涩感不长久滞留,会化开,具有较好的生津回甘特点,即喝完一段时间后在口腔和喉部能感受到津液和甜度涌现。

汤色澄澈明亮。除了白毫和新茶有轻微的微浊之外,生茶汤色应纯净清澈,明亮度好。

耐泡性高。工艺正常的普洱生茶耐泡性往往在15泡以上,且滋味输出稳定,前期滋味浓强,后期生津回甘上来,甜润度高。

叶底柔软匀净。随着内含物质的充分浸出,叶片能够完全地展开,不会有卷缩,否则可能是工艺不当和原料粗老所致;手触叶片和芽头细嫩柔软,所含梗为嫩梗,用力捏会有果胶黏手感;叶底匀净无杂。

叁丨不同口感风格的选择

如果追求味蕾的刺激过瘾,那么就选择浓强霸道型;如果追求体感和品饮的舒适,那么就选择舒适温柔型。

1苦涩浓强,生津回甘狂野风格

主要为布朗产区、新普洱生茶的风格。润元昌入门级生茶中高山珍藏就属于这种风格。

原料:布朗早春大树

年份:2018年

价格:330元/360克

喝这款茶应能喝到布朗的浓强风格和一定的鲜爽滋味,收敛性比较强。

品质表现

干茶:因年份较新,色泽以墨绿为主调,油润有光泽,茶条紧细清晰,白毫(白色绒毛)较多,具有一定的嫩度,饼面匀整较平滑。

香气:自然清爽香气不会很高,挂杯香、水含香、叶底香等纯正无杂,花香中微带水汽味。

汤色:茶汤淡黄明亮,带有新茶的微浊,有一定量的白毫悬浮。

口感:滋味浓强饱满,苦涩比较鲜明,但会化开,茶汤协调性很好,生津回甘快,越到后段甜润积累越多。早春的原料,苦涩之余能感受到较高的鲜爽,回味留口较久,口腔和喉部一直清爽甜润。

叶底:耐泡度高,15泡后甜润依旧,叶片能完全展开,芽叶细嫩,能看到一定量的芽头。色泽黄绿明亮,净度、匀整度较好。

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入门级生茶,具有明显的布朗产区风格,在喝的时候可以仔细地感受,有利于帮助入门级茶友很好地形成布朗产区普洱生茶口感坐标。

2苦涩度低而生津回甘绵长舒爽风格

易武、勐宋等产区的生茶、一些有一定年份的茶风格,譬如金色好韵。

原料:勐宋古茶山2013年~2016年大树春茶

年份:**年

价格:89元/81克

品质表现

干茶:因原料具一定年份,色泽深绿偏黑,白毫渐渐转黄。

内质:勐宋的原料本身属于香高水甜风格,加上原料具有一定年份,刺激性小,生津回甘不像布朗茶的猛烈,但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回甘韵长,香甜唇爽,留口也较久,口感舒适迷人,很适合日常饮用。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同时结合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入门级生茶。建议跟着信赖的品牌买,能够确保原料和工艺的靠谱性,不仅能够保证所喝茶的品质,也更利于系统地学习、理解茶,从而构建自己的品鉴逻辑。

一款好普洱茶需要有哪些细节?


什么样的普洱茶才是最好的?老班章、弯弓,这是指普洱茶的原料,大益、下关、陈升号,这是指普洱茶的品牌,石磨手工这是指普洱茶的工艺。

一款好的普洱茶三者缺一不可,原料可以不是名山,但必须是好料。品牌现在可以不出名,但日后必能名扬四海,工艺不一定复古,但工艺必须要保证茶的转化。只有满足这3条,普洱茶才获得成为好茶的资格。

好茶如同艺术品,各方面应该精益求精,现在普洱茶最大的问题就是山头品牌谈的太多,做工细节谈的太少,普洱茶在成为投资品的同时,一些需要改进的东西还在原地停留。

拿包装来说,绵纸虽然是普洱茶必须的包装,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绵纸会越来越烂,很多老茶转化的不错,绵纸已经完全烂掉了。现在一些茶企做茶的时候,会选择两层包装,但是这依然解决不掉后期陈化包装烂掉的问题,茶商们在卖茶的过程中是否可以赠送一些额外的绵纸,好歹绵纸烂了有新纸可以包一下。现在老茶携带非常不方便,纸一碰就破,走哪碎茶掉到哪,是时候需要做出改变了。

细节决定成败,普洱茶中的杂质已经是老生常谈,头发问题到现在还是顽疾。一款茶倘若转化的很出众,价值几万元一片,茶客在喝茶的过程中,从里面分离出头发,你说得多影响心情。茶企可以在宣传推广上花费数百万元,同样的经费如果用来解决毛茶中的杂质,这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茶的品质,品质决定未来,茶商说的再好,哪有茶客的口碑好,口碑又来自品质。当茶中的杂质成为历史,茶本身就是工艺的艺术品,这样的普洱茶没有不受到喜爱的理由。

喝茶是一种享受,看叶底也是老茶客的习惯。现在普洱茶在大规模加工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打堆分堆,这会破坏茶的外形。如果有茶企能够在做茶的过程中既不破坏茶叶的外形,又能成规模生产,高端普洱茶市场肯定会有一轮新的热潮。

细节处理的越好,茶就越出色,只有出色的茶才能被称作精品,只有精品才能传世,也只有精品才值得收藏。

到底怎样才算是一款好普洱茶?


到底怎样才算是一款好普洱茶?

在平时所碰到的问题中,这是各地的茶友客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好普洱茶不止一款。其次,好普洱茶们因为用料不同、加工工艺不同、存放的方式与时间不同等原因,彼此之间往往也不存在可比性。就好比我们很难以相同的价值观去要求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我们也无法要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都挑起一样重的担子或者绣出一样好看的花来。我们前面谈过,不应该拿某一款历史名茶(比如红印)去跟所有的茶作比较,它只应该跟同时期的茶或者同价位的茶去作比较。

可以这么说,生茶有生茶的好,熟茶有熟茶的好,老茶有老茶的好,中生代茶有中生代茶的好。我们在判断一款茶的品质时一定不能脱离了它的生熟属性和年份归类。

以下具体看法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敬请保留,只当我不懂茶好了。

一、新熟茶

先谈谈新熟茶。我们说的新熟茶一般指五年存期以内,必要时可以延伸到十年存期以内,也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第一、第二两个阶段,仓储情况以干仓或者自然仓储为主。

如果非要给熟茶在口感、香气方面分个类别的话,实际上可以分为勐海系、下关系和昆明系。为什么叫“系”呢?意思就是这些茶厂的老板或者技术骨干主要地是早年在某个大厂工作过,从大厂出来后在新开的茶厂按以前该大厂的用料、工艺等做茶,形成有基本相同的口感香气特征体系。口感香气上面的差别实际上反映出了不同的茶厂在用料、生产工艺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差别。

在十年以下自然仓储存放下的茶中,勐海系的茶突出表现为明显的熟米香,也有人称为糯米香,发酵较重一般为七成熟左右。如果发酵、散堆等环节做得都比较到位的话,勐海系的熟茶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就是一个明证。相比之下,下关系(代表产品:历年的下关销法沱)和昆明系(代表产品:2006年以后的7581熟砖)的熟茶在十年之内作干仓存放的话就没什么优势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喝到过一款十年陈期以内好喝的下关销法沱和昆明7581砖(我的个人偏好和个人口味,姑且听之不足为凭)。事实上分辨起来也很简单:头三口一喝之下出酸味的不是下关系就是昆明系,有明显熟米香的基本是勐海系的茶。

另外常见的,如果一泡茶喝起来有明显的“铁腥味”(也就是有一种嘴里含着铁器的感觉,这在近十年的新熟茶中比较普遍),那么一定是茶汤中氟含量较高的原因,而氟含量高是因为用料较粗老的原因。

二、老熟茶

喝到老熟茶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的茶友拿新熟茶的要求来衡量老熟茶,稍闻到一点陈味就大喊“湿仓”。其实,好喝的老熟茶往往跟好喝的新熟茶一样难找。

我们一般把十五年以上陈期的熟茶称为老熟茶,十五至二十年称为第三阶段,二十年以上称为第四阶段。

作为三阶段以上的老熟茶来说,我认为还是香港传统仓储(有人称之为湿仓)放仓到位退仓也到位的比较好喝。除了熟茶所共有的“香甜醇厚滑”五因子标准外,一款好的老熟茶还应该具备化感和气韵。所谓化感就是茶汤入口不应象干仓中生代茶那样收敛,而是入口即化,有一种发散感,往往让人有“口腔中若有似无,说无还有”的奇妙感觉。气韵要生动,喝了茶要有精神,茶汤入口产生的是正能量和愉悦感,喉部舒展,有喝了还想再喝的感觉。

最后,老熟茶的香气与新熟茶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如果是香港传统仓储的话一般是参香甚至药香,相比新熟茶的香气表现得更加高雅更有贵族气息。

需要补充的是:特别干燥存放的老熟茶,因为转化(熟茶也有转化的问题)的原因,往往表现差强人意甚至不如新熟茶。曾经有当年云南省茶叶公司的朋友拿来九十年代初昆明茶厂生产的“福禄寿禧”熟砖来让我品鉴,希望能送上拍卖公司的拍卖台,但试过以后确实让人失望,放得太干了,口感非常不好。另有一位旅日华侨托人送来了早期出口去日本的7562熟砖,同样也因为放得太干而口感表现很差。

前面谈到过下关销法沱和昆明7581砖在第一、二阶段如果干仓存放则口感表现一般般,但在经过了香港传统仓储之后,往往给我们以惊喜。

在我看来,熟茶要么喝第一阶段的精品,要么喝第四阶段的精品,中间阶段特别好的真不多价格也不便宜,当然第四阶段的精品(比如文革砖)价格更贵。

三、中生代生茶

对普洱茶的理解要遵循它的客观规律。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说,不要以为把新熟茶随便放放就会变出参香药香来,同样地也要用完全不同于熟茶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不同时期生茶的表现与变化。说得更透彻一点:你就把新熟茶、老熟茶、中生代生茶当成三种完全不同的茶好了。

红印宋聘公认好喝,但我们不能拿红印宋聘当成唯一标杆来衡量所有的生茶,于是我们把普洱茶人为地划分成了若干个时间段(我划了四个阶段,分别是04年以后、04年至96年、96年至86年、86年以前),每个时间段都可以树立一个乃至几个标杆。中生代生茶包括了04年至96年以及96年至86年两个时间段,其中的标杆茶不见得是最好的,但通过试喝这些标杆茶至少可以让人有一个比较、有一个方向、有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

这些标杆茶大致符合“三句话标准”,即:强烈而刚猛的茶气、丰富而愉悦的滋味、持久而绵长的香气。茶气强烈而刚猛、香气持久而绵长,则这款茶一般茶质厚重且仓储较干,滋味丰富表示有苦有涩有冲击力,但愉悦则是“苦化甘、涩转津”速度较快的具体体现。你看,这些标准跟熟茶的标准是不是有着天壤之别啊?

从历史的传承性上来看,往往长期坚持生产有大量各类产品出产的大厂表现更为突出,尤以勐海茶厂从原料的使用和拼配工艺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要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会只落到大益(勐海茶厂)的头上呢?因此,我在“三句话标准”基础之上又加了一个“味最酽”的判别标准,这是对一个茶从用料、工艺、仓储以及今后转化走向都很有意义的判别标准。

雷达发现目标需要“特征参数”,“三句话标准”加上“味最酽”就是我判断一款中生代好茶的“特征参数”。如此说来,能够拿得出手的中生代好茶大概就可以排排队了,80年代中期以来存放较干的厚纸8582、88青饼、92方砖、96紫大益青饼、97水蓝印7542、00年无R红大益7542、01年简体云7542、01年四号饼,大概就这些了吧。2007年初,白水清先生第一次来北京,有茶友问他88青之后什么茶有价值,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的回答就是上述后五种茶。今天再看,白先生当年的回答是真诚而实在的,当然,其中有些茶因为订制者的不同而会产生几个不同的版本,用料不同、仓储不同、品质也各异,这是爱好者要十分留心的。

也会有人喜欢同期其他茶厂的产品,但在反复比较之后,我还是更欣赏大厂特别是勐海茶厂产品中的那种独特的神韵。从性价比方面考量的话,有些下关茶厂的产品比如被称为83铁的90年代初无纸铁饼(一说为去了包装的8653)、仓储得当的1999至2001年间的中茶牌繁体字铁饼、01年厚纸8853等都可以列入其中。还有一款茶不能忽视:有一定年份并受相当一部分茶友喜爱的下关甲沱。

至于老生茶,建议大家找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和杨凯先生的《号级古董茶事典——普洱茶溯源与流变》看看,虽然有个别谬误但总体写得都很好,只是老茶的价格已经不是一般普通消费者可以讨论的了。围绕近几年生产的新生茶,说的人很多,说法也不少,我个人认为可以再观望一下,等待中生代好茶的“特征参数”的出现,等待用料、工艺、仓储等各方面因素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之后再下结论不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如何根据口感,判断一款普洱生茶是否优质》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生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