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六大类。

古六大茶山兴衰三百年

古六大从明末清初到现在的300年间,西双版纳六大第一次衰落: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不断加重农民的负担,使农民不堪重负,茶农的经济利益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茶商也无利可图,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好另走他途,茶农们纷纷丢弃茶园另谋生路,六大茶山的第二次衰落:到了民国二年(1913年),内地的汉族商人又逐渐进入茶山购买茶叶运至越南的莱州销售,运输全靠马帮和牛帮,牛帮运送一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随着茶叶销量的逐年增加,六大茶山茶叶才慢慢开始复苏,过去的一些茶号又开始恢复了茶叶加工。在倚邦,除了过去已经有的庆丰号、庆丰益号、元昌号、恒盛号等老茶庄外,又新增加了园信公号、惠民茶庄、升义祥号、鸿昌号等茶庄。但是,老茶园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茶号虽多,但产量有限,每年只有两千担左右,茶号之间相互抢购毛茶,一些茶农为了眼前利益,乘机制造了部分假茶,销路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第二次兴起后,产品主要是运到越南的莱州进行销售。当时越南被法国占领,法国人看到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很受欢迎,唯恐市场被中国人控制,便任意加重了“普洱茶”的进口关税,引起了中国茶商的抗议。随之,法国人即下令禁止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销售,并强迫中国商人将运到越南的“普洱茶”全部原路运回。中国商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私下与当地华侨商人协商,勉强将茶叶收下,仅收取了一点返回的旅费。茶商回国后,马帮和牛帮的主人又来追讨运费,茶商们只好变卖家产还债,茶号再次纷纷倒闭,茶市一派萧条。至此,六大茶山出现了大萧条。

在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兴旺的同时,勐海茶区的茶叶贸易也处在热火朝天之中,其产品主要是通过缅甸销往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国内的四川、西藏等地。二战期间,国内局势不稳,道路运输困难,极大地制约了茶叶的销售。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刚刚建成的佛海茶厂不得不忍痛撤离,私人茶庄多数也倒闭。

第三次衰落:1949年以后,内战结束,国内形势趋于平稳,各级政府对恢复老茶园,促进茶叶生产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从1952年开始,茶叶生产开始再次复苏,一些老茶庄又开始了“普洱茶”的加工。到了1953年,全国进行了工商业改造,私营茶庄实行了公私合营的运行体制。由于受到国家计划经济的控制,茶叶被列为统购统销的商品,六大茶山和勐海茶区所生产的“普洱茶”由政府统一收购,并按照上级的计划和指令进行调拨和销售。私营茶庄的茶叶只能零售,不得批发。1955年农村实行合作社,1956年底至1957年农村纷纷成立了人民公社,六大茶山的私人茶庄被彻底解散,随之而来的是遍及所有产茶区的国营茶叶收购站、初制所。1958年,茶区所有的茶叶几乎都是用来制作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六大茶山古茶园在休眠了30多个春秋以后,再次焕发出了它独有的光彩。如今的六大茶山是家家采茶,户户卖茶,茶商络绎不绝,茶叶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资料来源:大臻普洱茶)

CY260.com扩展阅读

古六大茶山的品质特点


古六大茶山的品质特点

曼撒(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中北部。品质特点: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在香甜茶系当中属于最具有特色的茶品。入口醇和,香气浓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的香气感饱满,优质茶的甘韵能扩及到两颊。

倚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品质特点:倚邦茶山的茶叶属乔木小叶种,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茶芽细长,汤色橙黄,上颚香甜微有蜜感,稍苦,舌后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

革登: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革登山茶叶属乔木中小叶种。品质特点: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汤色橙黄,香气自然,入口微涩,上颚香甜微有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莽枝: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品质特点: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和口感类似。汤色呈深橙黄色,入口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上颚香甜微有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攸乐: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品质特点:香型和口感与曼撒、易武接近,香气高扬、汤水柔和、舌面苦涩度较高,茶树的树龄一般较小,茶性较烈。

蛮砖: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品质特点:蛮砖茶山的茶叶色泽较深,汤色橙黄,口感质厚香滑,舌面微苦,回甘强烈,香气沉郁。

古六大茶山:制茶高手频现


古六大茶山:制茶高手频现

如今,以收购鲜叶加工毛料为主的毛茶初制所,像雨后春笋,在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应运而生并勃然兴起。许多有志茶农着力初制技术的探索实践,部分具有较高技术的初制能手已脱颖而出,不断推动古六大茶山毛茶初制工艺水平的提高。

勐腊县象明乡?崆寨高发新,于2005年春开始重视和钻研制作好自家毛料的初制技术,其初制技术水平率先达到较先进水平。其后开始收鲜叶加工,200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已初步形成微型毛茶初制所,收购鲜叶初制毛茶,并且其所制毛茶受到众茶商好评。

易武居民李存良夫妇2005年租用易武中心小学职工私房建立初制所尝试收购附近鲜叶加工毛茶,不断向当地专家取经学习制茶技艺,取得初步成功。仅今年初制出毛茶约4吨。夫妻俩所制作的毛茶深受韩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众茶商的好评。

景洪市攸乐茶山茨通老寨基诺族茶农泽切阿弟及其所在的村寨,以前普遍存在各种制茶缺陷,如带有较浓的烟味、煳味、生味等。在有关专家向其传授毛茶初制工序中各道环节的基本知识后,泽切阿弟不断摸索、总结、改进毛茶初制技术,现已成为寨里的制茶能手,连续制出多批制作质量较高的毛茶。如今他已建起微小的毛茶初制所,开始收鲜叶加工毛茶,还培养出了几个毛茶初制徒弟。同时,他还向寨里广大茶农推广自己所掌握的毛茶初制技术,宣传生态茶林的管理技术等,成为该寨提高茶农的茶林管理和采制技术的推进人物。

易武高山寨的周小平加工自家茶叶零售过程中,经常带领商家到茶农家选茶,从而得知各户茶农加工的毛茶缺点普遍偏多偏重。为改善本寨毛茶初制品质,2009年春,他在外地商家的支持下建盖专用茶房并设置专用锅灶,先后在倚邦茶山的曼拱、蛮砖茶山的曼林等地创建初制所收鲜叶加工。为提高其初制技术,他积极探索,虚心向有关专家和茶商请教。目前,他所掌握的初制技术也受到众商家的称赞。

象明乡中心小学教师家属高文会来自倚邦山曼拱寨。早在几年前贩卖毛茶过程中,她就深知茶农制作的毛茶问题较多,茶商不满意。为此,她认真钻研鲜叶炒青等初制技术,并且曾两次到易武,与当地专家讨论毛茶初制技术。在专家的指导、商家的指点和自身的摸索、总结下,她的制茶技术明显提高。今年,还与外地商家合作,分别在倚邦山曼拱和蛮砖山曼林建起初制所收鲜叶制作毛茶,并向茶农宣传茶林的生态管理及采制技术。

此外,莽枝山牛滚塘的杨云华,也在易武高山周小平的带动下,着手建立毛茶初制所,开始收鲜叶初制毛茶。倚邦街也有人建起毛茶初制所,并制作出不少毛茶。

在他们的努力下,所制作出的毛茶已初步显现出各山茶应有的品味,基本实现“生态加工”要求,毛茶单价也有较大上升。

普洱茶知识:古“六大茶山”概况


普洱茶知识:古“六大茶山”概况

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

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慢撒茶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而必须的。据《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载,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外,其余五山均属倚邦土司管辖。有史籍讲“易武茶山,实际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记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确的。

关於古“六大茶山”地理位置,史籍上的说法多种多样:有的讲在澜沧江以东,有的讲在澜沧江以西,还有的说澜沧江两岸各有六大茶山。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思茅厅界图》表明,古“六大茶山”确都在澜沧江沿岸。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其中,慢撒在易武乡,革登、莽枝、蛮砖、倚邦在象明乡。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古“六大茶山”为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现均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古“六大茶山”的命名,传说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山,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慢枝、革蹬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俯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阳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曾经吸引内地数十万同胞前来开发,这对於繁荣边疆经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

由於种种原因,清末及民国时期“六大茶山”逐渐走向衰落,到解放前夕茶叶生产更是跌到谷底。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古六大茶山”逐渐恢复生机,普洱茶生产走出低谷,重放光芒。

攸乐古茶山:

攸乐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

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1942年国民党军队开进攸乐茶山,烧杀抢掠,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发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1993年攸乐茶山产茶1942担(97000多公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州、市碓定该地区为山区开发实验区,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指导下,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还积极种植砂仁、橡胶等,使基诺族同胞经济收入大增,生活明显改善,正在向小康迈进。

革登古茶山:

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年产茶量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类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至今已荒芜难寻。

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宫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茶在倚邦安家落户,成了清宫贡茶的当然原料。鼎盛时期,在清朝乾隆年间,倚邦茶山人口达九万人之众。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形成了四大茶叶集镇。即:倚邦街、曼拱街、蛮砖街、牛滚塘街。镇与镇之间,运茶马邦往来,盛况空前。光绪31年始,倚邦没落,至民国初,倚邦街竟然只剩下一百三十余户,人口不足一千人。牛滚街瘟疫十室九空,荒芜人烟,故到清朝后期,倚邦没落,易武崛起,绝冠群芳,到民国之后,云南茶叶则以勐海独领风骚。

倚邦古茶树

倚邦管理攸乐、架布、习空、莽枝、蛮砖、革登等6大茶山,又是普洱茶的生产地和集散加工地,倚邦茶山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从事茶叶种植。清正年间(1723—1735年)建石屏会馆。早年还建有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圆茶畅销省内外,后又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其特点为质厚味美,放少许入杯,用开水冲泡后,茶叶直立不沉,色清微黄,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曼松曾“年解贡茶20担”。

清朝倚邦茶山管理碑文

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居的高山区。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最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1875—1908)年,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倚邦所产的茶远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

倚邦岩石壁茶神雕像

清朝为了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从残存的石板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艰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昔日的倚邦街子於解放前毁于火灾。现有部分修复的旧街道。

莽枝古茶山:

主要集镇是牛滚塘街。牛滚塘街在象明“四街”中,最为繁华。居住者多数是外来的生意人,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今秧林就是莽枝茶山育茶苗的地方,大寨是莽枝种植茶叶的地方。在牛滚塘街建有“五僧大庙,在莽枝建有川祝庙,每年三月采摘春茶之季,当地茶农到庙里敬香祭祀茶神祖先。由于莽枝茶叶质好价廉,一些内地茶商压价收购,倪蜕《滇云历年传》记载:“雍正之年(公元1728),莽枝产茶,商败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坐地收购茶叶,轮班输入内地”。昔日的关庙已变成废墟,只有一块“永远奉守”大碑卧地而睡,四周大树参天。昔日茶马古道留下的道道痕迹,如同一道道诗行,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到一座座沉睡百年的古墓和那—幅幅壁雕,身骑白牛,双手紧握圆饼茶,高高举起的茶农壁画,一块块石碑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盛事和昔日的盛景。

蛮砖古茶山:

蛮砖茶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慢砖。慢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蛮砖系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

1994年,西双版纳州、县政府确定在曼庄茶山新建万亩茶园,在云南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万亩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漂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

易武原石屏会馆关圣庙遗址慢撒古茶山:

慢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清乾隆年间是慢撒茶山的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只有8户人家的茶王树村年产茶叶就达320担。采茶季节要雇佣大批茶农。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当地茶山各民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创下一代伟业。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驰名,畅销国内外,慢撒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

易武古茶树

实际上慢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庭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调研古六大茶山古茶树及历史文物保护


调研古六大茶山古茶树及历史文物保护

我州古六大茶山茶园保护得好不好?如何加强对现存古茶园、茶道、茶碑等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带着一系列思考,21日至24日,由州生物产业办、州茶业协会、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州博物馆以及易武、象明乡茶业协会等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的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到勐腊县易武乡、象明乡普洱茶古茶区,就古六大茶山及其历史文化遗迹保护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22日一早,调研组穿越崇山峻岭,抵达易武乡麻黑村委会刮风寨,对散布于森林间的3000余亩古茶园进行了详细检查,内容涉及古茶树树龄、生长情况、保护措施、与周边生态互动情况等多方面。

23日,在易武乡曼腊村委会丁家寨下寨,调研组一面就古茶树生长、保护情况进行检查,一面与当地茶农深入交谈。据村民小组长李志林介绍,该村目前主要依靠管理采摘弯弓古茶园内的森林茶园为生。近年来,随着普洱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弯弓古树茶以其独特的口感,深受各地茶商茶友的追捧和喜爱。村小组在大力发展茶产业同时,也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保护好古茶山,制定了一系列村规民约,不准茶农在古茶园上放牧,不对古茶树施打农药和使用化肥,每年按时除草、松土以保证茶质;同时大力宣传古茶树保护相关法规条例,增强了村民们保护古茶山和发展茶产业意识,保护了古茶园的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4日上午,调研组驱车进入象明乡倚邦茶山所属的曼松贡茶古茶园所在的王子山,实地了解曼松古茶园中的历史文物古迹及曼松古茶树的保护情况,并实地探访曼松古茶园周边的茶马古道保存情况。当日下午,调研组前往倚邦老街,走入当地村民家中,了解古街、古宅历史,探访茶史文化古迹,并实地到距倚邦村5公里的官坟梁子,调研组考察了倚邦“土千总”曹当斋及夫人之墓,并对墓碑前的乾隆二年皇室敕功德碑进行了详细记录。随后,调研组马不停蹄地赶往革登茶山,查看史册中曾经记载的革登茶王树所在遗址的保存情况,深入革登茶区及茶农家调查走访当地古茶园发展及保护情况。

此次调研活动受到了易武乡、象明乡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全程均安排专人协助,为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精心细致的准备,确保了调研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一)


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一)

一百年来,六堡茶几经兴衰起落,最鼎盛时几乎六堡乡里家家做茶,年产数十万斤,日本侵华期间,千里茶园荒芜,民生维艰。六堡茶的百年历史见证了中国近代茶业发展的曲折与艰辛,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第一回广信梧州饮茶源远流长

梧州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赵佗建南越国。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东广州),独据岭南,又建苍梧王国,封其族弟赵光为苍梧王。“高后五年,佗以其族赵光为苍梧王,治广信”。

赵佗的弟弟赵光即位后,便开始着手兴建王城,取“苍梧”(亦写作仓吾)族之名,称“苍梧王城”。岭南文化至汉代开始崛起,广信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一度成为岭南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中心。

在陆羽引用的《桐君录》“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辈”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西汉乃至更早的时候,岭南、两广人民就已经有了喝茶的习惯,也有了以茶奉客的习俗。只是当时的喝茶方式不是我们现在的泡饮法。

《晋书》中有“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的记载,《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就是说当时是将茶叶煮着来喝,《桐君录》更注明加入一些姜桂香料。?(máo)指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而这种“加以香?辈”(加入香菜配料)做法,在现在梧州周边县市的“打油茶”流传下来的做法中,还可以依稀追溯当年的“吃”茶“烹”茶之法。第二回客来奉茶最早崇茶之风

据大量史料显示,喝茶之风是最先由名流士绅阶层兴起,并逐步向社会各个阶层普及的。而且,这种崇尚饮茶之风,最先是由南方开始的,之后渐渐向北方影响。有学者研究,在西晋衣冠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建康(南京)成为当时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建康的上层社会崇茶之风才渐渐开始盛行。

而早在两汉、三国时期,在当时作为“岭南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中心”的古广信梧州,受中原战争影响甚少,乃名流雅士经学家等汇聚之地,饮茶之风兴盛,甚至已经向社会各个阶层渗透,进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形成“客来奉茶”的习俗。

而且,茶叶原产南方,岭南利于种植,资源丰富,较易获得。可以推测,岭南地区特别是当时的岭南名郡———古广信梧州估计是全国最早流行喝茶的地方之一,并且,“客来先设”的接待客人的奉茶的做法也远远领先于中原地区。因此,《桐君录》中方会在此重重的写上一笔。第三回战前盛况家家户户产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港、澳、南洋久负盛名的六堡茶一直以来得到华人华侨的推崇,非常畅销。而且水路运输畅顺,运输费用低廉,主销区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较和平安定,因此六堡茶的发展很快,在六堡乃至周边地区,种植面积非常大,产量很高。

据六堡镇老茶人陈振东回忆:“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人人都做茶。”而且,老人还说当时流传有这么个说法,说要分辨一个人是不是六堡人非常容易,只要看看他的脚,“脚黑”的一定是六堡人了。陈振东老人接着解释,说由于当时家家户户都做茶,以前的工艺做茶的时候,用锅杀青之后,要揉捻,那时多用脚踩搓揉,由于茶叶汁液的浸染,久而久之便人人“黑脚”了。据资料显示:《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就其六堡一区而言(五堡,四堡)俱有出茶,但不及六堡之多,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1926~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从这个记载上,我们可以想像出当年的产茶盛况。

据六堡镇87岁的老茶人李旭秋回忆,其实,当时产茶制茶的多是农户,收茶的多是商户茶庄,很是分散,缺乏准确的统计,很多小茶庄看到有利可图,都在开秤收茶。估计真正的产销数量可能还不止呢,老人说,有说最多那年是收茶80多万斤。

据《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为最。六堡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六堡乡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第四回规模空前漫山遍野茶园

六堡87岁老茶人李旭秋回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六堡里面很多人种茶,漫山遍野都是茶园。即使是三几个人一户的小户人家,往往也会种有相当的茶树,产不少茶。当年,六堡的几个茶乡里,家家户户种茶做茶,景象非常壮观。老人回忆,那时候,要揉捻的茶青量很大,大都是用脚踩揉的。一般是攀扶着门头或廊道的一根横木,用脚踩揉茶青。老人说,那时候,几乎每家之中都可看到有这种的横杆、茶灶和其他制茶工具。说起那时候的踩茶工艺,老人还津津乐道说,说那时候踩茶还是很讲功夫的,有技术的茶农大大一堆的茶青可以揉踩成为很大很圆的一团,不会散开。

一路有你:六大茶山感恩十年


一路有你:六大茶山感恩十年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将于2012年4月10日至12日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勐海隆重举行。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殿蓉女士将在本次庆典仪式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精辟总结公司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公司生产的各系列茶品和“六大茶山“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公司已具备了雄厚的生产实力,获得了数十次的茶叶评比大奖及多项社会荣誉,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届时出席庆典的嘉宾有勐海县政府领导、茶业界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600多名嘉宾们将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十周年生日的欢庆时刻。庆典主要内容有: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阮殿蓉董事长致辞;各级领导讲话介绍贺开古茶山资源保护开发项目的推进;宣布设立六大茶山基金,由朝阳基金和夕阳红基金组成;表彰和奖励优秀管理干部、优秀员工、一起成长的员工、优秀供应商、优秀经营商和优秀大客户;十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公司还将举办十周年庆典文艺晚会、“六大茶山全国知名作家探秘贺开古茶山行”、泼水节庆祝活动、勐海曼谢长街宴款待参加庆典的嘉宾、新品鉴赏会等多项活动。

六大茶山概况及历史变迁


六大茶山概况及历史变迁

当代随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需求呈现多样化,普洱茶文化也开始从尘封的历史中走出,人们对名茶爱不释手,掀起了对普洱茶收藏、经销、研究的热潮,对有着产茶历史悠久、古茶树资源丰富、茶种多样性、民族多样性及茶文化多样性集为一体的云南普洱茶讨论热烈,对越陈越香的普洱老茶和芳香醇厚的乔木古树茶,特别是对江内外古六大茶山的新老“七子圆饼”追求者更趋之若鹜。六大茶山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岁月沧桑,原名噪一时的古茶山和悠悠茶马古道发源地今何在?我们将探寻的目光再次投向普洱和版纳。

今西双版纳、普洱及临沧等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和普洱茶的发祥地,茶马古道的源头。种茶、制茶和茶叶贸易的历史悠久。其中今属今属西双版纳州澜沧江东岸(亦称江内)的,以易武(曼撒)为中心的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等六大古茶山和位于澜沧江西岸(亦称江外)的,以佛海(今勐海)为中心的南糯、勐宋、布朗、贺开、巴达和景迈等六大古茶山,同为西双版纳十二大古茶山,共同成为自古代至民国历史时期的普洱茶主产区域。

西双版纳六大茶山产茶史若以革登茶山、茶王树与孔明山传说的“武侯遗种”及各种考证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只是唐以前无正史记载,自唐朝起特别是明清以来就有许多史籍记载西南少数民族(主要是今天的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茶叶的生产、加工及销售情况。

明代以后,六大茶山等地茶叶的生产贸易有了重大的发展,原因主要是茶叶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和加工,传统的制作团饼茶的加工技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尤其在日益扩大的茶叶贸易的贮存、运输需要下,促进了当地茶叶加工工艺、方式的变革。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为原料的“七子饼茶”为代表的紧压茶更加出名,从六大茶山运销各地。

到了清代,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联系,普洱茶色艳味美,久留味醇等特点而成为宫中达官贵人的新宠,列为贡茶,普洱茶的生产在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石屏、四川等地汉族大量进入六大茶山制茶卖茶,进一步带动当地少数民族茶叶种植。乾隆嘉庆年间,茶区农民开山种茶,大建茶园。从乾隆至光绪初年(1736~1875年)勐腊县境内五大古茶山周围已八百里,年产茶叶上万担。光绪二十二年(1895年)勐乌、乌德被割让法国后,茶叶销路受阻,茶叶产量减到5000担。民国10年(1921年)新开通易武至越南莱州茶道,茶叶销路好转,产量回升到6700担。1937年后,由于法国人禁止茶叶进入越南、老挝、缅甸三国,再加上茶区瘟疫流行,茶农大量死亡,还有农民抵制官府的苛捐杂税,组织起义并以大火攻城使倚邦街与牛滚塘街化为灰烬,居民尽迁走他乡,因而使得茶叶生产下跌,茶商倒闭,茶农弃茶种粮,茶园荒废,1949年建国前夕县境内茶园采摘面积只有2770亩,年产量只有401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勐腊县政府的搬迁和远离交通干线,使得古六大茶山勐腊境内的五大茶山处在偏僻一角,虽然县人民政府积极组织发动茶区人民恢复茶叶生产,但古茶山的茶叶生产已没有了原来规模了。

在历史上曾繁盛一时的六大茶山,在清末走向衰落,其原因应当说与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封建经济的崩溃,社会的动荡有直接关系。

1840年鸦片战争后,人民负担加重。1856年起,云南爆发了席卷全省回民大起义,推举杜文秀为首领,建立大理政权,同时有哀牢山李文学起义,长达21年的战乱,市场通路阻断,茶山走向衰落。继而1884年~1885年中法战争后,法国夺去我领土勐乌、乌德,又占领越南,法国势力伸入云南,开思茅易武通商,普洱茶南行商路又受到法国在越南重税盘剥,引起争议,法国则禁止华茶入口。茶商倾家荡产,负债累累,普洱茶不复再兴。

光绪末年,随内忧外患,匪盗蜂起,交通阻塞,茶商畏途,茶叶无销路,茶农生活无着落,毁茶种粮。民国时期瘟疫流行,茶农大量死亡,十不剩一,易武曼庄,弯弓大寨恶疟流行,死人无数(詹英佩、曹仲益调查)。1941~1943年,攸乐族(基诺族)受不了当时车里县长王宇鹅的苛税压迫和强征兵员,首领阿四组织起义,进攻倚邦国民党新编一大队,以火攻之。倚邦牛滚塘街均成灰烬,居民全部远走他乡,六大茶山彻底衰败,人气散尽。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昆(昆明)洛(打洛)交通干道路从景洪—勐海—打洛出境,六大茶山长期居僻一角,丧失了发展机会。政府重点发展集中于低热区的胶、糖,六大茶山茶业的发展与其他茶区更拉开了距离。再加多年未对古茶山加以保护和重视,对古茶林、茶山乱砍滥伐,加上近年来在商业驱动下更采摘不当,造成对古茶资源的巨大破坏。近年,随普洱茶的兴起和各地政府的重视,重振茶山,古老的六大茶山再次走向了兴旺发达。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五)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五)

第二十一回价格倒挂收购政策失误

老茶人陈振东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堡茶衰落的另一重要个原因是由于当时的茶叶收购价格偏低,农民比对后觉得种植茶叶‘?掂’,所以一年一年慢慢把茶园荒弃。”

曾经有人在1953~1955年对六堡茶进行了成本调查,每50千克(当时流行的计量,100斤称之为一担)六堡茶的生产成本为28~36元,而1955年收购价格仅25元,低于生产成本11元,也就是说,种一担茶亏11元,种茶制茶越多,就越亏。最低的时候,茶价竟跌到了18元一担(50千克)的收购价,过低的收购价,严重地挫伤了茶农种茶制茶的积极性。

据了解,当年的收购政策还侧重于烘青绿茶的收购,而且在价格上予以倾斜。资料显示:1954年以后,六堡茶便统一制定了收购等级和收购价格,由各个供销部门统一收购。但是,六堡茶的收购价格比同等级的烘青绿茶(不经后发酵工艺)收购价格还低,所以有不少原产六堡茶的地区干脆直接做烘青绿茶,茶农们省去一道后发酵的工序,减少了麻烦,还节省了制茶的时间。这种做法,客观上导致了茶农纷纷不再用六堡茶传统后发酵工艺生产的地道六堡茶,传统工艺受到严重冲击。

当年执行的这些不利于发展传统六堡茶的收购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来被人们所总结出的“加工粗制滥造,传统风味消失”等几个六堡茶衰落的因素,并最终导致六堡茶在港、澳以及出口市场的衰落。

六堡茶与烘青茶的国家收购价

当年水力带动的木制揉捻机(当地人们也称“磨茶机”)陈列在梧州市鸳江丽港侧六堡茶美食长廊中。

资料显示当年两种茶的收购价格差异:

广西1950~1980年

六堡茶与烘青茶的国家收购价(中准价)

年度六堡茶价格烘青茶价格

(元/50千克)(元/50千克)

1950 30.3034.00

1960 48.0058.00

1970 75.0085.00

1980 106.00 114.00

一直以来,六堡茶收购价比烘青茶低7.5%~20%。

苍梧县1955~1961年六堡茶收购价(元/50千克)

年 度19551956 19571958 1959 1960 1961

收购价25.00 21.00 28.50 24.30 18.0022.00 24.00

1954~1960年六堡乡(后改公社)茶叶产量统计

(按这个数据,1955~1956年较高产。最高产年为1956年,50万斤多,到1961年开始锐减)

年度1954 1955 195619571958 1959 1960

产量(吨)174.1 212.8 254.2 131.95 112.2 150.95 75.00

第二十二回摒弃传统名茶元气大伤

据了解,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下,六堡茶的生产每年虽然是保持一定的产销数量,但传统工艺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很多消费者反映,生产出来的六堡茶质量难以保证,也渐渐失去了原有工艺特有传统风味。

导致六堡茶产销停滞的原因有很多,出口主销区政治、经济因素、人们消费口味的变化、其他品种茶如普洱茶对市场的冲击等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在当时的公社化或大队集体的茶场、茶厂,茶农不再有当年的积极性,在茶园护理、传统开发、工艺研究、质量把关等多方面都渐渐流于形式。曾经传统驰名粤港澳的名茶六堡茶,老人们觉得其“变了味”、“没有了以前的味道了”。

说起工艺的变化,六堡镇一位老茶人说,六堡茶的工艺从最初的茶农加工,到后来分初制和精制,再后来诞生出沤堆工艺,直接通过工艺做出“陈”、“红”的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粤港的消费习惯,受到欢迎。但或许正是这种工艺的演变,渐渐地偏离了原来的传统口味而渐渐失去市场,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老茶人的回忆中,经过困难时期后,元气大伤的六堡茶种植和生产依然承担起“出口创汇”的重任,不过,其竞争优势往往更多是“曾经驰名的名茶”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了。据陈振东老人回忆,在大约1974年~1975年左右,以及之后的几年,曾经大搞梯级茶园,也曾经努力想把六堡茶重新“做起来”、重振昔日雄风,但茶农们依然缺乏种茶制茶的积极性,谁也不去操心这些,最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渐趋衰落。

第二十三回岁月蹉跎产业停滞不前

据资料显示,在1981年,云南销往香港普洱茶500吨,四川销往香港普洱茶650吨。整个广西的六堡茶却由原来年销1500吨左右下降到444吨。据老茶人回忆,在1983~1984年更是走向一个大的衰落。当地人们渐渐对放弃种茶制茶。

到1989~1990年左右,更有部分用茶场来种植湿地松。“拿这些茶园茶场来种湿地松,真是太可惜了!”陈振东老人说起这事,还是这样的激动,“湿地松长高了之后,下面茶树的光照少了,雾水也少了,其发达的根系和一同生长的蕨类荒草更夺取了茶树的养分,茶树的生长会受很大影响,甚至枯死。”

陈振东老人说起,在现在这些曾经做过茶场的山上,依然可以在湿地松的下面可以找到一些“老茶头”(作者注:当地指老茶树根),有些掩盖在杂草枯叶中,假如把周边的湿地松铲去,重新翻整土地,施肥管理,或许还有部分“老茶头”能重新长起来呢。老人还说,这样的做法叫“代艾更新”。但据笔者了解到,要让昔日数千亩的茶园,全面“更新”或种植还牵涉到很多问题,并非容易。但笔者认为,只要整个六堡产业都认识到“六堡茶”这个历史名茶这个品牌价值,同心协力,六堡茶一定会重现甚至是超越当年的辉煌的。

改革开放后,重新调动起茶农的积极性,六堡茶又渐渐开始萌发出新的生机。在21世纪初,六堡茶,这个久负盛名、历尽沧桑的传统名茶也翻开了兴盛的一页。

第二十四回继承传统抓住发展机遇

与香港茶友陈生谈起六堡茶,他说,他阿叔以前很喜欢喝茶,六堡茶是其中一种。自小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了喝茶。他记得他叔叔曾经说过,以前,靓的六堡茶在香港是很“矜贵”的,比之普洱和其他粗茶,算是较有档次的。在十年前(他叔叔去世前)说起,曾说现在这个六堡茶,说跟以前不同了,原来的六堡茶不是这个味道的。陈生说,他现在喝六堡茶,不知是喝的茶不好,还是普遍整个工艺问题,或者是后期陈化不足的问题,确实喝不到当年叔叔存留那种六堡茶的味道。他希望今后真能再重新喝到传统工艺和风味的六堡茶,让六堡茶重现当年的辉煌。

说到这近一百年来六堡茶的几度盛衰,六堡老茶人李旭秋很是感慨,他说,他今年89岁了,见证了六堡茶的几度兴衰沉浮,茶的兴衰与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状况关系密切,也应了那句话说“盛世兴茶”。现在人们生活安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正是振兴六堡茶的大好时机。要重振六堡茶昔日雄风,要抓住现在这个机遇,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一位经营茶庄的茶友说,经过近年快速的发展,现在梧州六堡茶已经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重振六堡茶昔日的辉煌有了很好的基础。他说,发展六堡茶,除了营销方面渠道拓展外,我们还需要对六堡茶的历史、工艺加以研究,特别是对六堡茶从前的传统工艺的发掘整理。六堡茶从前曾有这么辉煌的时刻,获得粤港澳乃至南洋市场的广泛认可,是与其特有的工艺和风味分不开的。我们现在还能否做出这样的工艺?我们现在的六堡茶与当年驰名远近的六堡茶差异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完)

后记

为了写这篇六堡茶百年历史的文章,笔者曾先后几次到六堡镇采访,走访当地的老茶人,了解到很多关于六堡茶的轶闻和掌故,找到很多第一手的资料,每次都有不少的收获。而且,每次的采访,都让笔者从中学到更多关于六堡茶的知识。六堡茶悠久而深厚历史文化和六堡人的热情,以及六堡人对六堡茶的那份自豪和执著的爱,都让笔者深深地感动。

在此,笔者谨向所有为本文提供资料的茶人、朋友致谢,并祝愿老茶人们健康长寿,祝愿六堡茶产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四)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四)

第十六回沤置隔夜实践形成工艺

黑茶源于何时?传统六堡茶的工艺是在何时基本定型?对此业界有诸多探讨。说起六堡茶的这段历史,笔者试着从工艺形成的角度做一下分析。

一种比较权威的学术观点是:唐朝之时,茶叶是蒸青饼茶,陆羽就以烹茶方法不同而分为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到了宋朝,由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宋朝贡茶种类较多,不是片茶就是腊面;散茶是宋末的产品,花色也不少。

到了元朝,团茶逐渐被淘汰,散茶大发展。一直到了明朝,茶叶开始脱离单纯绿茶的做法,“原始”的发酵工艺开始出现。在长期的茶叶采制劳动实践中,人们发现经过发酵的茶叶做出的茶叶别具特色,于是人们逐步做出了红茶,黄茶、黑茶。具备黑茶工艺雏形的六堡茶最早应起源于这个时期。

根据老茶人陈振东回忆,以前一直以来的传统做法,是杀青后,揉捻,堆放隔夜,再烘干。至于形成这种做法,有其本身原因:在一般茶农家,由于要兼顾其他农活,从一早采摘茶青,到晾青,之后杀青(当时是手工炒),再到揉捻(当时是用脚踩),做好已经是比较晚了。于是,沤放一晚,明天再烘干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当时,烘干是用一个当地称作“甑”的竹编箩筐,一次只能够烘几斤最多不过十多斤的毛茶,而且,往往烘干一批,最起码需要1~1.5小时。其他揉捻好还没烘干的六堡茶,都需“沤”放在一旁等待。

六堡茶的后发酵工艺很早就形成了,历史相当久远。在六堡镇很多老茶人的回忆中,烘干前的“堆放一夜”的做法,是很早之前就是这样了。至于这样“堆放一夜”原因,其实一定程度上源自于当时的一种烘干工艺的滞后。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很快发现,这样经过堆放一夜的六堡茶,让茶叶于空气充分接触,汤色变成黄红色,苦涩味变得醇和,更为好喝,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于是便逐步形成作为一个工艺而固定下来。

这种工艺的形成,估计得益于早期六堡茶行销粤港澳等地时,得到市场追捧而逐渐定型下来的工艺。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随着六堡茶产量的提高,在烘干技术没有大幅改进的情况下,这种烘干前“沤放”一边,等待烘干的做法,就更为明显。对后来逐步形成六堡茶特有的黑茶后发酵沤堆工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十七回堆放发酵早期渥堆雏形

后发酵工艺做法久远,在六堡镇老人的回忆中得到证实.手头可查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957年6月出版的广西省(当时称广西省)供销合作社编印的《茶叶采制方法》上明确写着:“六堡茶原产于苍梧县六堡乡,炒制比较特别,既不是红茶,也不是青茶,是我省特有的特产,所以就以产地定名叫做六堡茶。主要的特点是杀青、揉捻之后,堆放几点钟进行后发酵后,再行干燥……”这里就明确地提到工艺中的“堆放”几小时的“后发酵”工艺。

并且,书中还明确地说:“发酵又和制红茶有些相似,但红茶不炒即发酵……六堡茶炒过才发酵,发酵时间相当长……所以,又叫后期发酵茶。”

而且,在这本书中记载的中,将“堆放发酵”作为一项工艺明确写着:“发酵的方法是:把揉好的茶叶解块抖散后,铺在大簸箕或篾簟(作者注:竹制席子)上,厚约三四寸,让它自然发酵变化,经过一夜,约六七点钟的工夫,茶叶由青绿色变为青黄色……”可见,这些“后发酵”做法已经在当时作为一种成熟工艺,印发书籍加以推广统一。

从这本书上,我们可以看到,六堡茶的这种“后发酵”作为一种工艺进行生产,比普洱熟茶的1974年的普洱熟茶生产要早很多。

在《制茶学》这本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中有关于六堡茶初制渥堆的描述:“通过湿热作用,破坏叶绿素,促进内含物质转化,苦涩味减除,汤色加深,滋味变醇,叶底颜色转变。”“渥堆叶堆积厚度依气温、湿度、叶质老嫩而定,一般堆高33~50厘米,若用箩筐渥堆,每筐湿坯20公斤左右。气温高时薄堆,嫩叶薄堆,老叶厚堆压紧,渥堆中翻堆1~2次,将边上茶翻入堆中,促进质变均匀。渥堆时间,视叶质老嫩、气温高低和天气等情况不同而异。一般气温低、雨天,叶质较老,渥堆时间略长,反之,则较短。通常为10~15小时。”

从这些做法中,依然可以看到六堡茶初制时,“堆放墙角”或“用箩筐湿坯渥堆”这些传统做法,也可以看出后期熟茶沤堆工艺的雏形。

第十八回后发酵茶先于普洱熟茶

在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邹家驹的一篇《云南熟茶》第一句话就说到:“众所周知,云南生产熟茶始于1974年。”里面考证道:“我查阅了与紧压茶生产有关地区大理、版纳和思茅的文史资料,1974年以前都没有熟茶生产的记录。”他文中还记述了:“1948年以前,云南只有紧压茶到港。50年代初云南货到港大部分改为散茶。”

而恰恰是建国前后的这段时期,正是六堡茶在粤、港、澳、南洋一带以箩装散茶形式风靡一时的时候。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云南普洱茶同样以散茶的形式冲击市场。这个期间,受六堡茶沤放后变得醇香的启发,香港茶商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地窖、仓库等特殊温湿环境,用人工方法促进六堡茶、普洱茶的后发酵。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至五十年代后期,香港的茶楼逐步以这种“发水茶”为主,消费者普遍喜欢喝有陈香味红汤褐底的熟茶。

邹家驹先生的书中还记述道:上世纪“50年代,内地同香港几乎没有沟通,但香港人工发酵普洱茶的消息还是传了进来。1955年11月2日,(云南)省公司通知下关茶厂对出口紧压茶进行后发酵实验。由于缺少资讯,试验不了了之。”而经过多方学习、探索,最后,才在1974年成功生产出普洱熟茶。

据梧州茶厂的老工人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曾经有云南来的同行到梧州茶厂学习后发酵技术制作熟茶,据说,梧州茶厂还保留着这方面的资料。

第十九回浮夸成风茶场改种木薯

六堡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这次兴盛没有持续多久。

据六堡镇的老茶人回忆,在建国初期,六堡茶初制仍是由各农户分散进行,而且,土地归农民所有,种茶的经济效益较好,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调动。经过了1956年近60万斤的生产高峰后,在1958年,开始搞公社化、三面红旗(作者注:三面红旗是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于1958年相继出台。)使当时刚刚复兴的六堡茶生产又日渐衰落。

据当地的老茶人回忆,1955~1961年,当时的六堡公社(乡)人均口粮也比较低,尤其是国家对粮食实行了统购统销以后,由于当时所定六堡茶价偏低,茶区口粮少。时值困难时期,不得已,农民为了‘有吃的,不饿死’,开始在茶山上种木薯等。

老茶人陈振东回忆:“1959年,上面又加重征购任务。人们只好上山种木薯。”说起这个,陈振东老人痛心疾首:“1958年,当时正是‘三面红旗’的热潮,在全国处处‘大跃进’的背景下,各地‘浮夸风’盛行,都把产量虚报,严重脱离实际,而且越演越烈,上面不断增加征购任务,上交额不断增加,人们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只好种些能填肚子的东西,如木薯之类,把茶园逐渐丢荒。”

“大跃进”运动持续了大约3年,到1960年底逐渐结束,但六堡茶的种植生产已经是元气大伤了。

第二十回申请减征难现往日辉煌

老茶人陈振东回忆,由于定的上交任务过重,眼看当时的公社社员均无心种茶做茶,茶场也缺少了护理。蕨类、野草等渐渐长得比茶树还高,眼看茶园日渐荒芜,陈振东心情沉重,总想为大家做点什么。

他回忆道:“当时大概是1960年左右,一次,自治区要开茶叶会议(在南宁),我们和长发区是产茶区(作者注:长发、六堡是当时两个主要产茶公社),长发去一人,六堡乡名额是他去,另一个是不倚当时的生产队长。于是,去之前就准备好一份材料,在会上争取到了发言,他在会上说,‘现在增加了我们的任务,我们不得不做,但任务太重了,难以完成。现在困难时期,为了不饿着,很多社员在茶场里种木薯,导致茶园水土流失严重、减产。认为要搞好这个六堡茶,必须减少征购任务。’还说,‘我们就得一双手,原来是种茶的,现在要去种木薯,因为不种就没得吃了。’”之后,陈振东还把带来的材料拿去,结合当时六堡的情况跟上面谈,几经争取,最终把六堡乡的这个茶叶上交任务降了下来。

“减了上交任务之后,茶农和公社好一些。算是为六堡人民做了些事情吧。”老茶人陈振东回忆到这里,有点宽慰地笑了。

据老茶人们回忆,经过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建设,六堡公社茶园已经是很具规模了,公社下一级大队有大队的茶园,生产队也有生产队的茶园,一共有两3000亩。在60年代初期,六堡公社还成立了初制精制合一的六堡茶厂,既收购鲜叶加工毛茶,又收购毛茶加工精制六堡茶。

成立了大队和公社以后,在六堡公社的不倚、四柳、高枧、梧桐、塘坪、理冲等大队先后成立了茶叶初制厂,采用水力带动的揉捻机,将全大队大部分茶叶集中在大队茶厂加工,后来发展到连炒茶(杀青)也采用了水力辅助的炒茶机,后来又搞出了专门的大型烘干炉灶。

虽然是有这么规模,上交任务也不再高不可攀,但真正制约六堡茶发展的其他因素依然存在,上交任务的减少,只是让茶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得到短暂的喘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六堡茶的产制依然难现往日的辉煌。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三)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三)

第十一回日寇侵华产量一落千丈

六堡茶自明清以来出现的鼎盛期,在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的次年广州沦陷后便结束了。

确实,当年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局势,谁还有闲情逸致喝茶呢。

据六堡镇老茶人李旭秋回忆,1937年,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华夏大地战事不断,这一年南方尚无战事,尚有少部分六堡茶生产销售运到广州转口外销。1938年10月,日军在广东南海大亚湾登陆,很快占据广州。六堡茶的运输通道被彻底截断,其销售几乎停顿。

1941年底,香港沦陷。1941年日军入侵马来亚(即之后的马来西亚之部分,在1963年9月16日连同沙巴,砂拉越等地联合组成马来西亚联邦),东南亚处处战火纷飞。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军的侵占。这些六堡茶的主要销售地区的相继沦陷,更使六堡茶的产销一落千丈。

据抗战后的资料《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形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茶从抗战爆发的1937年开始,进入到一个衰落期。

说起抗战的往事,李旭秋老人还回忆起一段轶闻:1938年,抗战形势越来越紧,由于当时的通讯不发达,广元泰茶庄依然派了两个人留驻在六堡的广元泰分号中收茶。不料,当年10月,广州沦陷,西江航道运输被迫中断。广元泰茶庄的两人被迫滞留在六堡,他们之前所收购到的大量六堡茶也囤积在六堡。两人一住就是六七年,直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两人才跟广州香港总号的人联系上,再辗转将这在六堡存放了六七年的老茶运出去,结果这批经陈化的六堡茶极受市场欢迎,以平常价5倍多的价钱销售一空,利润丰厚,一时传为美谈。由此可见,在当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中,六堡茶已经是以陈为贵,陈茶已经是很受推崇了。

第十二回消费锐减茶园日渐荒芜

抗战胜利后,六堡茶的生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日寇侵华令中国人民所蒙受的灾难和对经济的毁灭性打击,几乎令整个六堡茶产业陷入绝境。饱受战争的创伤,包括广东、港澳、南洋等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急剧降低,对茶这种非生活必需的消费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了许多。

需求的锐减,加上长途的交通运输尚未得到完全恢复,还有接着的解放战争的影响,六堡茶在1949年建国之前的生产都停留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茶价低贱,茶园日渐荒芜,茶农们为了生活,纷纷改种粮食和别的经济作物。据一本1957年由当时的广西供销合作社编印的茶叶书籍《茶叶采制方法》上记述,当时的情况是“岑溪在解放前,一斤茶叶还不到一斤谷”的价钱,很多茶农的茶卖不出去,连采茶制茶的工钱都不够,因而,茶农们纷纷放弃种茶制茶,“……甚至有将茶砍伐作柴,大部茶园荒芜,到解放时,只剩下二万余担了……”

在1937年到1949年(真正逐步恢复种植生产的是土改后的1951年)这长达十多年的大衰落中,很多茶庄都已停业和倒闭,六堡茶的产业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了。李旭秋老人颇为感慨地说,现在的六堡茶的种茶制茶规模还远远不到抗战前兴盛时期的水平,就连建国后的第一次复兴时期(1955~1956年)的规模也远没达到。老人说,六堡茶的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作为见证过六堡茶几度兴衰的他希望看到六堡茶重现当年的辉煌。

第十三回土改分地茶农重新种茶

六堡茶的再次兴起是在1951年之后,当时,轰轰烈烈的土改,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据六堡镇老茶人陈振东回忆,当时很多农民开始重新种植茶树。当时茶农的种茶热情很高,种植面积迅速地扩大。原六堡乡乡长、老茶人邓兆明说,那时候,农民在高山上、半山腰甚至在山谷低洼地都种满了茶树,积极性空前高涨。

陈振东老人回忆:解放后,六堡所产的茶依然是通过“茶船古道”用船运输到广东的。直到1957年(公社化前后)才修通公路,之后才通过公路将六堡的茶及其他土特产运出,将生活必需品运进六堡。从土改农民获得土地后的三四年,新种植的六堡茶可以开始大量采摘,加上原来抗战前茶园的复垦,种植面积非常大。

据邓兆明回忆,在1954或1955年,产量达到了最高峰,达到54万斤。而据陈振东老人的回忆,最高产的是1956年产量56万斤,接近60万斤,而且当时茶价比较高。虽然老人们记忆中具体的年份有一年差别,但估计正是1954~1956年这几年,是六堡茶在建国后,经过扩大种植后的又一个鼎盛的复兴时期。

据中茶梧州公司的资料显示,中国茶叶总公司梧州支公司创建于1953年11月,1954年1月改为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广西支公司梧州办事处,隶属于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专门从事广西六堡茶的生产和出口业务。

根据原六堡乡乡长、老茶人邓兆明回忆:“当时,中茶公司成立后,中茶公司“接收”了当时的许多的茶庄,结束了茶庄收茶的历史,也结束了六堡茶自茶船古道直接经封开、都城直到广州的历史。之后,由中茶公司委托供销社在六堡收的茶,运送到当时新成立的梧州茶厂。”老人回忆,在1956~1957年左右,改为采购局,之后在1958年又改回供销社负责收购六堡茶。

第十四回出口换汇政府扶持鼓励

由于六堡茶一直都是以出口为主,这时候更是肩负着“出口创汇”的使命,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1957年出版的广西省(当时为广西省)供销合作社编印的《茶叶采制方法》上还记载着当时宣传扩大茶叶出口特殊的意义的说法:“出口一吨茶叶,可以换回10~12吨的钢材或20吨汽油,180担茶叶可换回一部新式拖拉机,1950~1956年全国出口茶叶的总值可换回钢材186万吨或拖拉机34484部或喷气式飞机4965架或25000千瓦发电厂52座。”书中还记述有:建国后,“几年来政府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如预购、贷款、全部收购、提高茶价、技术指导等方式加以扶植,产量逐渐得到增加,品质也提高很多……”同时还“大力发动群众开辟茶地和复垦荒芜茶园,并加强现有茶园的护理工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生产,增加收入。”

当时人们扩大种植生产,并到处学习取经。据老茶人陈振东回忆,当时有人介绍说,湖南茶更高产些,并从湖南江华引种了相当多的茶树种苗。不过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些引种的湖南种茶树树冠更大,但叶子没有本地种密,并不比本地原种高产。而且,本地种的茶树茶味更好、色泽也较湖南江华种更好。老人还倒出茶壶中的六堡茶给笔者试品并说:“六堡原种茶特有的浓、醇的味道,湖南茶是没有的。”

老人回忆:“当时我们发展六堡茶种植的干劲是很大的,茶园一共有三级,公社有连绵800多亩的公社茶园,每个大队又各自有大队茶园,也有八百多亩,生产队也有自己的茶园,有一千多亩。不倚、四柳、高枧、梧桐、理冲、公平等都是茶叶的主产区,当时为了可以专门发展茶叶种植,有几个茶产区是不需要交征购粮的.

第十五回改良技术生产迅速扩大

在六堡镇的老茶人的回忆中,建国之后的几年,一直到1958年,六堡茶的生产和种植得到高度的重视,产销非常兴旺。很多荒山被开垦种茶,在种植规模上不断扩大。常常派员外出学习交流并改良提高种茶制茶技术,并引种各种优良茶种进行试验,如当时就曾引种云南大叶种和湖南江华的茶树品种做种植研究。至今在一些茶山遗留下来的仍有这些品种的老茶树根。

在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推广中,更是不遗余力。《茶叶采制方法》就是当时编印的一本专门介绍六堡茶种植、采摘、加工等的农科普及书籍。在这本书上,还提到当年“为了提高品质,适应内外销需要”有部分县的茶叶茶区进行“青茶改制”,很多地区做六堡改进质量,还“取得了初步成绩……今后除仍应大力组织茶农进行改制提高质量,合理安排,培植茶园与采制茶叶的劳动力,贯彻工分互利增加产量……(并)编写各类毛茶初制方法……以帮助茶农提高技术,改进品质。”通过这些字眼,我们还可以看到建国后发展六堡茶大规模推广种植的热火朝天的场面。

除了在这些方面推广,这本书还介绍推广当时创新制造出的很多制茶机械,如木制的水力揉捻机,利用水力推动,书中描述“一天可揉5~6千斤”,非常惊人。

岁月沧桑,这种当年茶农们当家做主,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明出的“木制水力揉捻机”现在大多无存,在鸳江丽港六堡茶美食长廊的老板陈伯昌在很多年前找到了完好保存至今的一台,作为历史的见证,现在就存放在他的美食长廊中,供人们参观和了解六堡茶发展的辉煌历史。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一)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一)

一百年来,六堡茶几经兴衰起落,最鼎盛时几乎六堡乡里家家做茶,年产数十万斤,日本侵华期间,千里茶园荒芜,民生维艰。六堡茶的百年历史见证了中国近代茶业发展的曲折与艰辛,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

第一回广信梧州饮茶源远流长

梧州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赵佗建南越国。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东广州),独据岭南,又建苍梧王国,封其族弟赵光为苍梧王。“高后五年,佗以其族赵光为苍梧王,治广信”。

赵佗的弟弟赵光即位后,便开始着手兴建王城,取“苍梧”(亦写作仓吾)族之名,称“苍梧王城”。岭南文化至汉代开始崛起,广信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一度成为岭南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中心。

在陆羽引用的《桐君录》“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辈”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西汉乃至更早的时候,岭南、两广人民就已经有了喝茶的习惯,也有了以茶奉客的习俗。只是当时的喝茶方式不是我们现在的泡饮法。

《晋书》中有“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的记载,《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就是说当时是将茶叶煮着来喝,《桐君录》更注明加入一些姜桂香料。?(máo)指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而这种“加以香?辈”(加入香菜配料)做法,在现在梧州周边县市的“打油茶”流传下来的做法中,还可以依稀追溯当年的“吃”茶“烹”茶之法。

第二回客来奉茶最早崇茶之风

据大量史料显示,喝茶之风是最先由名流士绅阶层兴起,并逐步向社会各个阶层普及的。而且,这种崇尚饮茶之风,最先是由南方开始的,之后渐渐向北方影响。有学者研究,在西晋衣冠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建康(南京)成为当时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建康的上层社会崇茶之风才渐渐开始盛行。

而早在两汉、三国时期,在当时作为“岭南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中心”的古广信梧州,受中原战争影响甚少,乃名流雅士经学家等汇聚之地,饮茶之风兴盛,甚至已经向社会各个阶层渗透,进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形成“客来奉茶”的习俗。

而且,茶叶原产南方,岭南利于种植,资源丰富,较易获得。可以推测,岭南地区特别是当时的岭南名郡———古广信梧州估计是全国最早流行喝茶的地方之一,并且,“客来先设”的接待客人的奉茶的做法也远远领先于中原地区。因此,《桐君录》中方会在此重重的写上一笔。

第三回六堡产茶历史甚为悠久

六堡何时开始种茶产茶,尚未有确切的考据。从当地茶农世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六堡在很早的古代就已经开始种茶了,可以说,六堡制茶产茶的历史相当的悠久,而且,以品质优异独具特色,在很早的时候(起码在清朝嘉庆年间)就闻名遐迩了。因此,很多资料显示,六堡茶在清嘉庆年间被列为二十四大名茶之一。

有一种说法是“六堡茶在200多年前从湖南江华、道县,通过广西八步传入……在安化等地产的黑茶。其加工方法与六堡茶大同小异”并得出六堡茶的树种和工艺均传自湖南云云。不过,笔者觉得这种说法有待商榷。从六堡镇现存的有数百年、直径达三四十厘米以上的老茶树来看,其种茶产茶的历史相当悠久,应该远远不止两百年。

据六堡镇茶人黄超、黎林和六堡农家茶协副主席陈伯昌介绍,在六堡镇的九城现在仍然保留着相当部分的老茶树可以考据。黄超说:“现存还有许多老茶树,有的长成了大树,估计有三四百年以上。”

而说到“在安化等地产的黑茶加工方法与六堡茶大同小异”,只能够说明其两者由于比较接近,相互间是有一定的联系,但也不排除树种和工艺由六堡往湖南传播的可能,毕竟,世界茶树发源地在云南,通过水路传播下来的可能性。而六堡茶确切的原生茶树品种的来源和工艺形成的过程的考据,仍有待专家学者去进一步作科学论证。

第四回战前盛况家家户户产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港、澳、南洋久负盛名的六堡茶一直以来得到华人华侨的推崇,非常畅销。而且水路运输畅顺,运输费用低廉,主销区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较和平安定,因此六堡茶的发展很快,在六堡乃至周边地区,种植面积非常大,产量很高。据六堡镇老茶人陈振东回忆:“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人人都做茶。”而且,老人还说当时流传有这么个说法,说要分辨一个人是不是六堡人非常容易,只要看看他的脚,“脚黑”的一定是六堡人了。陈振东老人接着解释,说由于当时家家户户都做茶,以前的工艺做茶的时候,用锅杀青之后,要揉捻,那时多用脚踩搓揉,由于茶叶汁液的浸染,久而久之便人人“黑脚”了。

据资料显示:《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就其六堡一区而言(五堡,四堡)俱有出茶,但不及六堡之多,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1926~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从这个记载上,我们可以想像出当年的产茶盛况。

据六堡镇87岁的老茶人李旭秋回忆,其实,当时产茶制茶的多是农户,收茶的多是商户茶庄,很是分散,缺乏准确的统计,很多小茶庄看到有利可图,都在开秤收茶。估计真正的产销数量可能还不止呢,老人说,有说最多那年是收茶80多万斤。

据《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为最。六堡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六堡乡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

第五回规模空前漫山遍野茶园

六堡87岁老茶人李旭秋回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六堡里面很多人种茶,漫山遍野都是茶园。即使是三几个人一户的小户人家,往往也会种有相当的茶树,产不少茶。当年,六堡的几个茶乡里,家家户户种茶做茶,景象非常壮观。老人回忆,那时候,要揉捻的茶青量很大,大都是用脚踩揉的。一般是攀扶着门头或廊道的一根横木,用脚踩揉茶青。老人说,那时候,几乎每家之中都可看到有这种的横杆、茶灶和其他制茶工具。说起那时候的踩茶工艺,老人还津津乐道说,说那时候踩茶还是很讲功夫的,有技术的茶农大大一堆的茶青可以揉踩成为很大很圆的一团,不会散开。

李旭秋老人说,当时他们一家三四个人,一造可以做两百斤茶叶,因为还要种田什么的,数量还算是少的呢。有的一户一造就可产茶1000斤,按一年可以采收四造茶算,一户产茶可达4000多斤。

据老人回忆,当年的黑石、恭州、芦笛(或称罗笛、芦荻)、理冲等地方是六堡茶种茶制茶的最为集中的主产茶区(现在的塘坪、不倚、四柳、理冲等仍然是六堡茶的主产区),而其他梧桐、高枧、大宁等地方曾经也有相当部分人种茶制茶,可以说是盛况空前。

李旭秋老人把笔者带到屋外,指着远处的几个山头说,当年这些山上都种满了茶树,现在上山去找,估计还可以看到一些当年的老茶树根呢。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二)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二)

第六回茶船古道见证兴衰沉浮

由于六堡茶品质优秀,当时在港澳和南洋等地名气逐步大起来,销售情况非常好。更多大商家、茶庄进入到六堡开设分庄收茶。据87岁的李旭秋老人回忆,他听祖母说过,当时已经有如香港天顺祥茶庄等多家大茶庄进入到六堡收茶,广元泰茶庄就是其中最有名一家。老人回忆道,他最深印象的是当时在广州骑楼外砖柱大大的茶庄字号和当时运茶装茶用的箩筐都扫上了统一的“唛号”。

据资料显示,清初广东航海贸易被禁止,那时往来外国的商船很少,也没有什么外来贸易。到了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开海贸易。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粤海关,作为管理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这是我国政府最早设立的海关。

乾隆二十二年(即1757年),清廷见西方在中国沿海地区非法贸易活动猖獗,便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于是十三行便独占中国贸易。从此,广州的对外贸易发展非常迅速。

一直以来,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大量的茶叶通过这里加工、包装,然后再运往世界各国。而六堡茶则主要以销往南洋诸国为主。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华南、西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广州,再从广州转口外销。茶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每一个产茶季节,六堡产出的大量优质茶叶,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装上尖头船,经梨埠换大木船,进入贺江,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之后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送到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当年六堡茶著名的“茶船古道”。这条熙熙攘攘、舟楫来往的“茶船古道”,见证了六堡茶的兴衰沉浮。

第七回百年老号更以六堡扬名

据老人回忆,香港天顺祥茶庄和广元泰茶庄都是当时很有名、规模很大的茶庄,而且,都是省港都开设有分店的百年老号,广元泰在南洋怡保还开设了分号,至今其后人仍在经营着茶行。

广元泰茶庄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原来开设在福建泉州。创始人原籍广东三水,其父以文取仕,做了几年官后心灰意冷,无心官场退隐回家。并告诫子孙专心营商,不得参加科举,并举家往福建泉州开设茶行。

后来由于清政府关闭了福建海关(1757年),便将广元泰迁址到广州,在十三行开设茶行,专门经营茶叶贸易。由于品质卓越,经营有方,至清末已经是远近驰名,先后在香港、南洋开设分号,生意做得非常大。广元泰的茶畅销,在省港澳等地很受欢迎。之后,广元泰茶庄便推出一种“内飞”,有“天宝物华名茶世家省港联号百年制茶广选精作元度细茶泰和顺雅品质尤嘉爰凭印鉴谨识无差毋致伪假”字样,以文中以嵌有“广元泰”三字的记,并盖上其图形及印章以辨真伪,这种做法在时甚为领先,引来许多茶庄竞相效仿。

据说,广元泰后来在六堡设庄收茶,并经其特有工艺加工出来的六堡茶,风味很独特,并以其所产六堡茶特有的“泰和顺雅”品质而赢得市场的一致认可,扬名海内外。

第八回交易畅旺茶庄云集六堡

关于当时黑茶收购的记载,散见于存世的各地地方志及文献:“采办黑茶,在进山办茶前作好准备工作:‘先要择点应用什物家具器皿以及篾器、木器,……再要择选(茶)行内先生、管楼、管厂、管行人等’;要从色、味、形等方面辨别茶的真伪,‘重条紧、色顺、纹直、沉重、味佳、外乌油色……’;其时,粤港茶商尤其注重茶叶质量,绝不以次充好,强调‘以质论价,靓茶好价’,申明‘勿惜价,贪便宜,岂有好货。’”

一直以来,茶商与茶农、茶行的关系非常密切。据笔者向当地多名老茶人了解,当时收茶多是茶商在六堡合口街(当地口音读“鸽”口)开设分号、分庄(或称子庄),在采收季节,由茶号派人进六堡按级别定好价格后,直接开秤收茶。毛茶经分筛、分级后,统一用大箩筐装好,通过六堡河这条“茶船古道”,经梨埠、封川运回广州总号,加工精制后,踩箩或制成饼茶,装箱销往海外各地。这种做法多数是广州外来的大茶号,如万生茶庄、广元泰茶庄等。

六堡镇中至今尚存的收茶点——“茶亭”依稀可见当年的风貌。

据80多岁的老茶人陈振东回忆,当时收茶和开设茶庄的很多,有英记、万记、同盛、公盛、源盛、盛发等等,非常多,大多是广东的茶商,如生记的老板是鹤山的,一个姓温一个姓梁。盛发茶庄是附近旺甫人所开,姓梁。据李旭秋老人回忆,最多时,十多家大的茶庄云集六堡,其他小的商贩就更多了。茶庄的多与少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六堡茶的兴衰沉浮。当时,六堡所产的茶交易一直以来都很畅旺,据李旭秋老人回忆,不同的时期,在收茶的季节,六堡的合口街、马连坪等多处专门都设过茶叶收购“集市”,部分茶商茶农则聚集在合口街大樟树下(当地称为“樟木根”)开秤收茶。而广元泰、万生、英记等最有实力的茶庄则在六堡专门开设有分号,由茶农上门交茶。

第九回竞争激烈茶商频出奇招

当时收茶的店铺大多已不复存在,唯一完好保存至今的是当时的称之为“茶亭”的一个屋子,青砖所砌,是当时收茶的一个交易地点。这个“茶亭”是当年六堡最为富有、最大的地主韦景平所开设。“茶亭”位于路边,大门外有青砖柱支撑起宽阔的檐廊,看来估计是方便茶农们交茶时等候歇息而设。

另外,据原六堡乡乡长老茶人邓兆明回忆,有部分茶农直接挑茶到合口街上的茶庄进行交易。也有部分茶庄是通过熟悉六堡当地情况的“二老板”到直接各个村寨,与茶行的人一起看茶定价后,由茶农挑茶到合口街“樟木根”交茶,而“二老板”则分别向茶农、茶商收取一定佣金。后来,精明的六堡人出现一些专门跑村进寨收购毛茶贩运到广东牟利的群体,后来渐渐发展到当地或附近乡镇的茶人自己开设收茶的茶庄。

由于当时在合口街收茶的客商、茶庄很多,竞争甚是激烈。为了保证收到更多更好的六堡茶,很多茶商各出奇招。有的是依仗当地雇来的“二老板”的人脉和资源,“掌握”部分茶区的茶农的毛茶;有的与茶农协商长期订货,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如黑石、恭州所产的茶,这个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模式。据对六堡茶掌故颇为熟悉的邓永斌说,当年,六堡的交通很不方便,地处深山之中,只是靠六堡河运茶叶出去后,回来时载回所需的日用品,物资非常匮乏。而且,山区茶农大多生活很苦,寅吃卯粮。一些精明的茶庄茶商就推出了茶农记账“赊”去日用品,等来年茶季时交茶来抵扣的做法,既帮助了一部分的茶农,又保证了收购毛茶的数量。

当年所绘的油画描绘了其时广州茶叶贸易盛况。画中后方是工人将茶叶踩进木箱中,居中的三角柱架是当时整箱称茶的器具,前左方为一中国茶商正与外商洽谈,右方为管事在作称量记录。

第十回工艺形成或受穗港影响

由明至清以来,制造销售茶叶都是按照习俗相沿。一般是由茶农随采随制,经过简单加工后(杀青,烘干),售于茶行或茶贩,再转运各地。后来,随着茶叶出口大增,需求日益增大,加之南洋市场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不同,茶商往往将所收来的毛茶,经筛选,再加工精制后,重新包装,扫上“唛号”之后再行销售。此种做法易于操作,而且能够保障茶叶品质,一直颇为盛行。

据87岁的李旭秋老人回忆,最早在他5~8岁时听其祖母说起,曾经最早有茶庄直接将茶青略作加工后,直接运往广州进一步加工的做法(按其年龄推算,这种做法估计是110~130年前的事)。

不过,很难避免装箩的茶青在长途的运输后,品质发生变化(如叶边发红等前发酵等)并对茶叶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这种做法有着相当的局限性。

不过,从老人回忆的这个工艺的演变过程看,六堡茶的制茶工艺,有可能是受广东影响,也就是说,有可能在长期的供货中,逐渐形成了按照广东或香港茶商的要求,在做茶方法上逐步完善,并形成了后来的制茶工艺。

老人还说,记得当时已经有简单的机具将茶压成“如罗庚形状”的茶饼的做法,这种形状已经非常像现在的茶饼形状了。

这个六堡茶具体的工艺形成过程和历史渊源,与之前有过的“源自湖南”一说颇有不同,具体有待专家学者加以考证了。

六大普洱茶山的三次沉浮


六大普洱茶山的三次沉浮

这几年,六大普洱茶山重新找到了方向。在经历过几次沉浮之后,靠本身的茶品质重新站上了普洱茶的新舞台。

从明末清初到现在的300年间,六大普洱茶山随着时代的变迁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起落。

第一次衰落: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不断加重农民的负担,使农民不堪重负,茶农的经济利益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茶商也无利可图,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好另走他途,茶农们纷纷丢弃茶园另谋生路,六大茶山的茶叶产量逐年下降。到了清朝末年,由于地方混乱,盗匪蜂起,交通阻塞,商旅畏途,茶叶经营无销路,制茶商号纷纷倒闭,过去那种茶商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六大茶山的茶叶贸易也一蹶不振。

第二次衰落:到了民国二年(1913年),内地的汉族商人又逐渐进入茶山购买茶叶运至越南的莱州销售,运输全靠马帮和牛帮,牛帮运送一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随着茶叶销量的逐年增加,六大茶山才慢慢开始复苏,过去的一些茶号又开始恢复了茶叶加工。在倚邦,除了过去已经有的庆丰号、庆丰益号、元昌号、恒盛号等老茶庄外,又新增加了园信公号、惠民茶庄、升义祥号、鸿昌号等茶庄。但是,老茶园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茶号虽多,但产量有限,每年只有两千担左右,茶号之间相互抢购毛茶,一些茶农为了眼前利益,乘机制造了部分假茶,被买方发现,名茶倒了牌子,销路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是六大茶山第二次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第二次兴起后,产品主要是运到越南的莱州进行销售。当时越南被法国占领,法国人看到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很受欢迎,唯恐市场被中国人控制,便任意加重了“普洱茶”的进口关税,引起了中国茶商的抗议。随之,法国人即下令禁止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销售,并强迫中国商人将运到越南的“普洱茶”全部原路运回。中国商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私下与当地华侨商人协商,勉强将茶叶收下,仅收取了一点返回的旅费。茶商回国后,马帮和牛帮的主人又来追讨运费,茶商们只好变卖家产还债,茶号再次纷纷倒闭,茶市一派萧条。至此,六大茶山出现了大萧条。这就是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二。

在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兴旺的同时,勐海茶区的茶叶贸易也处在热火朝天之中,其产品主要是通过缅甸销往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国内的四川、西藏等地。二战期间,国内局势不稳,道路运输困难,极大制约了茶叶的销售。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占领了缅甸,勐海茶区的外销通道被堵死,刚刚建成的佛海茶厂不得不忍痛撤离,私人茶庄多数也倒闭。

从民国二年到民国二十四年,六大茶山的第二次兴起走过了二十余个春秋,最后还是在时局和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再次走入其生命的低谷。

第三次衰落:1949年以后,内战结束,国内形势趋于平稳,各级政府对恢复老茶园,促进茶叶生产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从1952年开始,茶叶生产开始再次复苏,一些老茶庄又开始了“普洱茶”的加工。到了1953年,全国进行了工商业改造,私营茶庄实行了公私合营的运行体制。由于受到国家计划经济的控制,茶叶被列为统购统销的商品,六大茶山和勐海茶区所生产的“普洱茶”由政府统一收购,并按照上级的计划和指令进行调拨和销售。私营茶庄的茶叶只能零售,不得批发。1955年农村实行合作社,1956年底至1957年农村纷纷成立了人民公社,六大茶山的私人茶庄被彻底解散,随之而来的是遍及所有产茶区的国营茶叶收购站、初制所。1958年,茶区所有的茶叶几乎都是用来制作绿茶和红茶,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部分红茶也出口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传统工艺加工的“普洱茶”已经很少有人问津。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传统的“普洱茶”加工工艺被放弃了,对“普洱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停止了,六大茶山的古茶园大多数被荒废,靠近村寨的老茶园被进行改造,按照规定的标高进行砍伐,使之符合新式茶园的高度,六大茶山的生态茶产量在逐年下降。

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保障市场的需要,从1964年开始,西双版纳开始种植高密度的新式茶园。1975年,西双版纳又开发了一大批新式茶园。到1982年,全州的新式茶园已经达到了32000亩。由于新式茶园产量高,老茶园的生态茶产量低,所以老茶园慢慢的也就无人过问了。到目前为止,在六大茶山范围内,仍有老茶园16000余亩,新式茶园8000余亩,仅勐腊县的易武、象明、曼腊就有老茶园13873亩,新茶园6100余亩。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六大茶山古茶园在休眠了30多个春秋以后,再次焕发出了它独有的光彩。如今的六大茶山是家家采茶,户户卖茶,茶商络绎不绝,茶叶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选自李少白的新浪博客:

《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2月中旬再版发行


《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2月中旬再版发行

记者日前获悉,广受茶友欢迎的《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已于2月中旬再版发行。

昆明康乐茶城沐山房茶室门头上,挂着一条简短的横幅:"热烈庆祝知名学者詹英佩女士《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再版发行",很是低调。源远堂·沐山房负责人宋女士透露,本次修订是詹英佩老师应西双版纳州政府的要求再版发行的。发行册数不多,并不面向市场销售,只是在朋友的店铺里面摆着。书中的文字没有太大的修改,但在图片的处理上花了一番功夫。再版发行的该书中,图片更加清晰美观,图片布局也更加科学合理,让人读起来更加舒服。

《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2月中旬再版发行

附:

詹英佩女士,昆明人,1986年毕业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现为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记者,云南省茶业协会、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员。

自2000年以来,詹英佩女士一直致力于云南普洱茶历史、古茶山历史和茶马古道的研究和考察。五年来,她先后12次走访古茶山,在高山密林中只身徒步行程千余公里,寻访过50多个村寨、100多位老人,拍摄了2000多张六大茶山古茶庄,古茶园、茶马古道、文物古迹留存情况和知情人的照片。为了寻找古茶庄后裔,还赴石屏、元江、江川、思茅、勐海、勐腊等地寻访他们的后人。

2005年初为了配合中国云南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她依据自己多年考察的实况,绘制出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示意图,将古六大茶山、古茶园、茶马古道、老茶庄及文物古迹分布情况在图上做了详细介绍。此举,使她受到茶界由衷的敬佩。

2006年3月,《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茶界泰斗张顺高老先生题序,并予以高度赞扬。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古六大茶山兴衰三百年》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六大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