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相对绿茶广东人为何更偏爱普洱茶?

如果从遍地开花的绿茶文化渗透来说看,偏安岭南一庾的广东人偏偏对绿茶普遍不太感冒,这是为何?非绿茶不美,只是普洱更适罢了。

绿茶形美,普洱味醇

绿茶闻名天下者多出自于江南,从植物生态也能看出来,江南风景秀丽,广东南蛮之地,植物粗犷,所以江南风物自有柔美清丽之韵。的确,小叶种的名优绿茶芽挺叶绿,于玻璃杯中开水一冲,清香飘溢,茶味鲜爽。而普洱茶因是大叶种的缘故,干茶色偏墨绿,加上压饼的工艺,外形粗壮如女汉子,几乎没有完美芽头呈现的视觉盛宴。但绿茶清香淡雅平稳,三四泡就没了滋味,而普洱茶滋味醇浓且变化丰富,一般十几泡没问题。所以喝习惯了普洱茶的广东人一接触到绿茶,一般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没味道?让推荐绿茶者好生尴尬。

饮用普洱茶的性价比更高

说到性价比,请自动忽略动辄上万的顶级茶叶,一斤纯料冰岛与一斤狮峰龙井的价格与质量都是可以持平的。所以这里所说的性价比,指的是市面所售的一般产品范围。一款50克装的浙茶集团明前龙井,售价60元,对比润元昌100克的布朗之星小沱,售价98元(当中的价格差别暂算为区域茶叶的名气溢价)。5克绿茶6元可以泡4次,平均每泡的成本为1.5元;5克普洱茶4.9元保守估计可以冲泡10次,平均每泡的成本为0.49元。而且绿茶贵新,普洱喝陈,明前的绿茶新茶正当品饮时期,2014年收料初步陈化1年之后再推出的布朗之星小沱也正合饮用时节,价质相当而饮用普洱茶的经济成本更低,更注重务实文化的广东人当然更倾向于选择后者。wwW.cy260.cOM

历史文化的影响

当然广东人更倾向于选择普洱茶也有着更深的历史文化影响。古老的普洱茶更多的倾向是销往海外或是少数民族地区,而广东地处岭南,受众多华侨华人及东南亚饮茶文化影响,加上地理位置上也靠近云南,上世纪90年代外来资本的介入,一方面带来了普洱茶的全面产业化商业化的变化,另一方面以广东为大本营开展的推广炒作阵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广东人饮用普洱茶奠定了基础。尽管2007年普洱茶炒作崩盘,但众多的茶人茶商还在坚持着普洱茶的经营与推广,渐成风气的普洱茶品饮也终于在广东站稳脚跟。

从另一个角度讲,广东气候湿热也造成了广东人注重养生调理的生活方式,而饮用普洱茶也成了众多家庭习惯的生活方式。根深蒂固的饮早茶文化一方面对茶叶的耐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日益有健康饮茶意识的广东人们更倾向于自带茶叶去吃饭或饮早茶,布朗之星之类的小沱方便易携,当然成为不少朋友的首投。

故绿茶暂时在广东不太受待见更多的是因为普洱茶早已在广东人的生活里渗透得很深,形成了云南产茶广东消费为主的长期风貌,而现在普洱茶北上,绿茶也继续南下扩张,多样化与差异性并存的饮茶文化正在形成。

cy260.com小编推荐

广东:云南普洱茶路在何方?


广东:云南普洱茶路在何方?

不管怎样,广东省对普洱茶的消化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正如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纪洪涛告诉记者,目前广东在流通领域消化了70%的普洱茶。

广东的饮食文化结合养生文化,一路发扬光大,形成了广东人独特的食疗习惯。广东人“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而且不同的季节要煲不同的汤就充分体现了其养生之道。而茶作为天然保健品,自然受到广东人青睐,毫不费力地就占领了大部分茶饮市场。如许多外地朋友所见,为了品茶,广东人可以买几百块钱一套的茶具,再配上几百甚至上千元一斤的茶叶,与亲戚共饮,或约了朋友来家里,亲手泡上一壶功夫茶。更多时候,为了一壶茶,几样点心,广东人宁愿起个大早到酒店饭馆排队“饮茶”。

茶生活对于广东人来说,是怡然自得的,是为了逃避平日的忙碌和喧嚣,寻觅心灵的片刻宁静。而具有保健功效的菊花茶与普洱茶更是成了广东人居家常备之茶。亚热带气候决定了广东人与“上火”结了缘,许多人把凉茶当成饮料,不时喝上一杯,因此“养生之极品”“能饮之古董”的普洱茶,没费多少工夫便击败乌龙茶成为广东人的新宠。06年左右掀起一股热潮。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那一年普洱茶总销量突破一万五千吨,也是全国最为火爆的消费区。如今的广东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普洱茶销售与流通集散地,去年出口量达6100多吨,远超云南,居全国第一位。

普洱与商机

当人们从普洱的保健功能和“越陈越香”中看到了商机,收藏普洱也就成了广东人一种重要投资。在这种局面下,广东人的精明充分体现出来。广东除了有收藏茶叶习惯的茶叶发烧友、茶叶收藏者外,更多的茶庄老板、民企老板等也都参与普洱的收藏投资。众多的投资使得普洱茶的价格经历了像过山车般的转变。有报道称,“从2003年起‘普洱茶热’不断升温,2007年4月达到‘史无前例’阶段,价格猛升3~5倍以上,2007年4月以后,市场猛跌,至2009年初价格跌到仅相当于2007年高峰的1/6。”广州荔湾的黄先生讲述了他一个半月前入茶市炒普洱茶经历:2007年,对普洱茶一点都不懂的黄先生眼见他人“炒茶”收获颇丰,于是投入20多万元“入市”,本以为能大赚一笔,没想到风云突变,两天内跌价超6%,甚至想亏本低价出货时,竟无人敢接。5月29日,他又投入10万元“补仓”,但价格一路狂泻,一个月内由每公斤832元掉到380元!当普洱神话遭受现实的重创,广东投资客被自己的精明绊倒了一番。

可喜的是,普洱茶消费终于回归理性,正如爱茶人所说,好茶自然会升值,如今它渐渐“王者归来”,企图散发夺目的光彩。可惜的是,普洱在广东市场走的这一条路不能不说是无比曲折,柳暗花明之后又面临山重水复的困境。2011年12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法规(以下简称《国标》)正式实施,规定只有原材料取自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并在云南省内生产的才能叫普洱茶。并从今年7月1日起,市场上流通的普洱茶都必须带有“原产地标志”,否则将不允许流通。也就是说,广东生产的普洱再不能叫“普洱茶”,此举虽然有益于对普洱茶市场的规范,然而对对于东普洱茶产业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目前,广东作为最大的普洱生产、销售市场,目前年生产加工普洱茶约5000吨左右,每年出口的普洱茶达6000多吨,数量远远超出云南,居全国第一位。因此如果在广东生产的普洱茶不再得到认同,也就意味着广东将失去将近一半的普洱茶市场。

不管怎样,广东省对普洱茶的消化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正如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纪洪涛告诉记者,目前广东在流通领域消化了70%的普洱茶。国标的出台无疑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普洱茶”是通用茶叶品种的分类名称还是地理标志产品争议也是一直延续至今。此外,广东不能分一杯羹引发不满还在于广东茶人对于普洱茶的贡献。话说40年前正是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发明了人工加速后发酵加工普洱茶工艺技术,即我们所说的“熟普”加工工艺技术,为普洱茶的发展尤其是大规模出口创造了技术条件,而20年后云南才将此项技术正式应用在普洱茶的生产加工上。而且当今广东茶业界普遍达成的共识是,普洱茶的生产实际上是一种工艺,云南的大叶种适合做普洱茶,但并不代表仅仅只有云南能生产普洱茶,其他地方就不能生产。目前广东拟对普洱茶国标提起申诉,广东产普洱茶能否跨过这道坎仍是未知数。广东普洱路在何方?普洱茶给广东带来的究竟是商机还是厄运,也许一切还要时间来证明。

普洱茶老茶越陈越香是相对概念


普洱茶老茶越陈越香是相对概念

什么年限的茶可以称为老茶?老茶是否真的越陈越香?消费者如何真正地从本质上认识普洱茶?带着当前人们关于普洱茶最热门的问题,记者前日与研究普洱茶十多年的云南大学生物系教授高照进行了交流。

在高照教授的家中,收藏了200多个品种的普洱茶。在各种砖茶、饼茶、沱茶面前,高教授向记者介绍,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通过在存放过程中的氧化、微生物的后发酵作用来提高品质,越陈越香。因此,老茶被很多爱茶的、时尚的人士所珍爱。

高教授认为,存放5年以上的普洱茶基本上就达到了老茶的标准——陈化以后已经达到最佳饮用状态,感观、口感都很好。“通过5年的陈化,生茶中的茶多酚已经减少到只有15%至20%。所谓越陈越香是个相对概念,当茶做成成品之后,由于氧化、微生物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向人们喜欢的色泽、口感和保健价值上升。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普洱茶有一个最佳饮用年代:熟茶是两年至20年,生茶是8年至三四十年。”高照说,存放30年以上的老茶往往不是以味道、药用成分为主了,而是从感观的、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甚至是原生态的底蕴来为更多的人喜爱和推崇。在高教授眼里,越陈越香的是感观和文化价值,而非营养与保健价值了。

在一款“92方砖”面前,记者看到茶饼上压有“普洱方茶”的字样,边缘已经酥松了,细看还有点像铂金一样有金属光泽的微末。高教授说:“这些微末是在普洱茶陈放的过程中,微生物霉作用于有机物,使有机盐变成无机盐之后析出的晶体。真正的老茶是不可模仿的。”

为何有些普洱茶苦涩不能化


为何有些普洱茶苦涩不能化

茶通常都会有苦涩味,这里“不能化”的意思是指苦涩后不会甘甜,苦涩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好的茶苦涩能化,并回甘回甜,越好的茶化的越快,回得越快,它那种“苦”是苦凉的、打开的。像老班章的古树茶,一喝下去很苦,苦到喉咙,但苦一瞬间消失,马上回甘回甜,而且甘甜长时间停留在口腔,令人感觉舒服、愉悦。喝茶应该使人解渴、生津的,品茶应该使人舒服、愉悦。但这都需要茶喝下去后,停下来去感觉。有些茶会使人越喝越口干,又苦又涩,甚至有胸闷、心烦、不舒服的感觉。茶不化的苦涩到底是什么呢?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茶树的生态说起,根据我们这些年在茶山的考察,我们先甄别茶树的生态,有原生态的古茶园;有新开发的茶园;有台地茶园;有施化肥、喷洒农药、打除草剂的;有没有的。

在茶园里,我们摘茶的鲜叶品尝,发现有施化肥,喷洒农药,打除草剂的,苦涩不能化,有胸闷、心烦的感觉;没有的,苦涩能化。再细品,发现前者的苦是死的苦、实的苦,后者是凉的苦、开的苦。两者的苦是不一样,前者不能化,令人不舒服;后者能化,令人舒服。

前者的苦是来自化肥、农药;后者的苦是来自茶的本身。喝这两种茶时,入口时两者区别不大,特别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分得开,但停下来,留口的感觉很多人都能分辨出来。

揭秘普洱茶为何“有名无姓”?


揭秘普洱茶为何“有名无姓”?

什么是普洱茶

云南大叶种

普洱茶泛指的是云南地区出产的茶,通俗地讲,是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芽和叶加工制作而成的茶叶。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成品普洱茶可以分为两大类:普洱生茶(生普)和普洱熟茶(熟普)。

什么是熟普

熟普干茶和汤色

生熟之分,差在有无后发酵工艺。熟普是经过后发酵的普洱茶,干茶的颜色一般是红褐色或者黑褐色,茶汤的颜色也比较重,为深红色、猪肝色,泡得浓了看起来甚至黑乎乎的,有点像酱油。当然,品质好的熟普应该是深红透亮的。

熟普汤色

有的朋友以为汤色红,就是红茶。其实和生普、熟普的区别一样,六大茶类也是根据加工工艺来分的。熟普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点,都属于黑茶范畴,所以熟普属于黑茶。

各类茶汤色对比

至于汤色,并不能和茶类混为一谈,比如并不是所有的红茶汤色都很红,也有像金骏眉这样的橙黄甚至金黄色;再比如也并不是所有的黑茶汤色都像熟普一样这么红浓,也有像茯砖茶这样比较浅的橙黄色。

什么是生普

生普说起来要比熟普复杂一些,是绿茶又不是绿茶,是黑茶又不是黑茶。

生普干茶

生普的制作工艺很简单,就是先将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制成晒青毛茶,然后压制成饼状或者沱状。所谓晒青,是一种通过晾晒来干燥的绿茶加工工艺。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生普应该归为绿茶类。

生普汤色

那为什么说生普又不是绿茶呢?这跟生普的特性有关。一般茶树品种的绿茶,放久了滋味只会越来越差;而云南地区的茶树,由于茶树品种以及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原因,内含物质特别丰富,制成的生茶会在存放的过程中发生奇妙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往往能带来更加丰富的品质特征。

“上斗”六年转化情况

上面说的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陈化过程,有点像生普在进行自动的后发酵。所以说,生普刚制成的时候确实是绿茶,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它又不是绿茶了,因为它丢失了绿茶鲜、强的品质特点,反而更向黑茶的柔、醇去转化。同时,它又不能算黑茶,因为毕竟它就算再老,品质特征跟熟茶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

《茶经》上为何没有云南普洱茶?


《茶经》上为何没有云南普洱茶?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早已为中外茶叶界专家学者认可,凤庆县香竹箐留下的那棵人工栽培型大茶树证实,云南至少两千前已开始人工种茶。今天要在云南境内找几棵千年以上的野生茶树或人工栽培型茶树实在太容易,全省至少有40个县能看到。翻阅中国几千年的史籍,从没那一页记载云南人向云南以外的地区买茶,这说明云南自古产茶量就大,茶叶完全自给自足。如此古老的一个产茶大省,其产茶情况,饮茶习俗,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写的《茶经》中却一点也没有提到,这是为什么,原因在那里?陆羽为何不到云南来看看,他若到云南一定能看到凤庆香竹箐那棵五人合抱的嘉木,他的《茶经》上一定会有"南诏嘉木五人合抱。"陆羽生活的那时个时代,陆羽写《茶经》时,云南叫南诏国,南诏国管辖的地域北至大渡河边,南至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一部分,东盖一半贵州,西连缅北与印度。南诏国本是大唐扶持起来的一个云南地方政权,是大唐的一个蕃属地,大唐还派有官员常驻南诏国都城大理南诏国存在于公元649年~902年,与唐王朝存在的时间大体相近。1200多年前的南诏国与大唐像两个不懂事的兄弟,时而举杯结盟,时而乾戈相向,合好又分,分了又合地折腾。公元752年(唐天宝10年)大唐派20万军队攻打南诏,仗一打就是三年,结果是大唐军队损失惨重,大将李密被俘自杀,20万唐军亡于大理,史称“天宝之战”。天宝战争使大唐国力耗尽,民怨四沸,国内矛盾激化,朝廷内讧,紧接着公元755年大唐发生“安史之乱”。玄宗皇帝的庞臣安禄山起兵向皇上发难,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几万军士向四川躲逃,半路上军士们又将怨怒指向杨贵妃,逼玄宗皇帝赐杨贵妃自缢,所以,贵妃娘娘的死说起来多多少少还与云南的“天宝战争”有点关系。天宝战争导致了南诏国与大唐关系恶化,从公元752年~794年南诏国与大唐断交四十二年不来往,这期间盐津豆沙关铁门紧闭,大渡河上铁索桥砍断。打南诏的“天宝战争”引发出大唐的“安史之乱”,大唐国内社会动乱不安,老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大量往四川,湖北等东南各省流散迁移,在这迁离的人流中便有陆羽。“安史之乱”爆发时陆羽27岁,为避乱离开长安顺着长江而下,一路上他北折南转考察收集了大唐各地的茶叶情况,花了近20年的时间写成传世巨着《茶经》。陆羽写《茶经》的时间大约为公元(760年-180年)间,而南诏国与大唐断交的时间为公元(752-794年),陆羽写《茶经》的二十年中,南诏与大唐正处于敌对状态。南诏国的辖地大唐人不敢越一步。陆羽进不了南诏地,陆羽不知道南诏的银生节度诸山都产茶,更不知道蒙舍蛮早已懂得用茶与椒、姜、桂和烹而饮的饮茶法。陆羽的《茶经》写完后又过了14年(公元794年)南诏与大唐才解怨和好,此时的陆羽已经66岁,他老人家那里还爬得了大山,南诏国的好美风光,南诏国的大叶茶,蒙舍蛮,百濮人的茶谷、茶礼陆羽都没能看到。公元804年南诏国与大唐正在互送歌舞,互派学子,互派工匠,一派喜乐友好的景象,这一年陆羽病逝,南诏国的子民们没能见到这位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位茶叶专家不能不说是万世遗憾,陆羽未进到南诏国,也使他的《茶经》上少了几页南方少数民族如何种茶、如何饮茶的文字。

天宝战争、安史之乱,使陆羽未能进入云南,这就是《茶经》上为何没有云南茶的历史原因。拥有普洱茶配制、加工工艺及普洱茶存储核心技术,亦是普洱茶国家标准和云南省地方标准的起草人之一。

藏普洱茶为何不宜入沱茶


普洱茶市场有一大怪现象,那就是沱茶特别不受藏家待见。客观来说,决定一款老茶价格的高低就几个因素:仓储、品牌、陈化品质,存世量的多少。但沱茶确实一个例外,同一个品牌的普洱茶,沱茶升值的幅度远低于饼茶,砖茶。

我见过最离谱的大益茶非熊猫沱茶莫属。论用料熊猫沱属于大益茶中的佼佼者,论口感熊猫沱也在大益茶中属于上乘。但是价格么,只能用“呵呵”两字来形容,它甚至可以作为大益藏品中的反面教材。

2003年的熊猫沱,当前价格每件在8万元左右,一件200个,单品价格400元/个;03年的大益茶,还是生茶,价位在百元的也就熊猫沱了。2012年的熊猫沱,现在一件就4500元上下,每件100个。单个茶的零售价不超过50元,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当年收藏熊猫沱的人恐怕连仓储的成本都不够。

熊猫沱价格便宜不是因为口感不行,相反它在大益茶中口感算非常出众的一类。茶气足、入口滑、甘甜、耐泡,如果是饼茶价格早就飞天了。可能大益自己都后悔,这么好的原料做沱茶干嘛啊?

沱茶之所以升值乏力,我觉得就一个原因:颜值不行。收藏饼茶无论是在柜子里还是放在架子上,彰显的是主人的气质与修养。沱茶这个,一个个摆在那里,放在箱子里像小商贩,摆在外面像开杂货铺。完全跟收藏普洱茶的艺术范儿不搭,这藏家一嫌弃,价格能上升才怪。

不适合收藏不代表不适合品饮,对于只在乎口感不在乎外形的老饕们,熊猫沱真的是不二选。

最后再提醒诸位新茶客,收藏普洱茶能不入手沱茶就不入手沱茶。藏沱茶真的很难赚钱啊。

古老的普洱茶为何如此疯狂?


古老的普洱茶为何如此疯狂?

据有关媒体报道,前几天由60多人和6辆车组成的“盛迎”队伍护送着一块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百年普洱贡茶,从北京辗转全国多个地方,直至终点云南,声势浩大,使普洱茶热达到一个新的高潮。近年来,普洱茶的蹿红速度几乎可用“疯狂”二字形容:价格狂涨了数十倍甚至百倍,收藏者越来越多,甚至有卖掉宝马车收购普洱茶的“新闻”……

人们对于普洱茶的狂热已经不是三二天的事情了,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名茶,人们对它的崇养是由于它拥有传奇的故事,加上其品味的独特形成的。但我们在为中国传统的古老普洱茶还能够拥有如此大魅力开心之余,不禁要问,这种狂热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点击一下百度搜索一下“普洱茶”三个字,就会惊奇的发现居然有350万条相关的信息出现,专业介绍“普洱茶”的网站也有上千个之多,本人查询了一下普洱茶的一些相关信息,也想从中找寻到为何“普洱茶”的价格可以狂涨数十倍之多,何以风靡华夏大地。

原来“普洱茶”的神奇并不是因为其口感比龙井、毛尖等上等名茶高人一等之处,而是由于其历史的悠久所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在民间有种传说,普洱茶拥有神奇玄妙的“十一大功效”,比如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抗衰老等,甚至能防癌、抗癌……

本人并不是怀疑“普洱茶”对于人体的保健功能,但一种茶叶可以达到如此神奇的效果,治疗的病症可以达到11种之多,有些版本已经超过了20种之多,这就不得不令人心存疑惑了。据本人所知,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如果真有,这世间也不会有医院的存在,各大药厂与医药研制部门也可以关门大吉了。人体内是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当人体生病时,就应该及时就医,并且对症下药,并不是可以用一种药品或者保健品便可以解决的事情。“普洱茶”作为古代宫廷御用的产物,也给其蒙上了一层神奇的光环,但我们有没有想过,真是如此神奇,古代的帝王怎么很少有长寿的?写到这里,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普洱茶”是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不是治百病的“仙丹妙药”!

真正让“普洱茶”出名的是唐宋时期,发扬光大的是明清两代,由于其出产量少,口味与保健功效出名,也受到皇室的青睐。解放后,由于故宫中普洱贡茶渐渐得到一些权威人士的认可,人们也开始对“普洱茶”引起了兴趣,渐渐形成了一种“普洱茶风暴”。

但我们不可否认“普洱茶”其醇和、爽滑、回甘的口味也给人们以生活中无限的享受,也有人称品“普洱茶”如同赏画般的美感。书中曾经写道“如果把茶比喻为画,那么,西湖龙井像是明清时期的小品,体现的是江南风景的雅致;乌龙茶则如同宋代的工笔花鸟画中极艳极鲜的溪水崖石;而普洱茶却能独立于外,像是秦汉时期的石刻,饱醮风雨沧桑,伟岸而厚重。”也见“普洱茶”不仅仅是历史悠久,其“普洱文化”也是其发扬光大的原因之一。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好的东西我们应该保留与发展,尤其是我们的一些传统文化和古老艺术物品,但什么事情都应该保留一种“度”的把握,将本来美好的东西加上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光环之时,原本的传统也会失去它的意义。对于古老的普洱茶,我们应该理性地去面对,真正了解它本身给中国人带来的含义,而不是疯狂的面对。

浅谈为何大益普洱茶假货横行?


浅谈为何大益普洱茶假货横行?

近来在网站上面看到很多茶友在网上或者实体店买到大益假货、B货的帖子,忍不住也来凑凑热闹了!!大益像801的7572,当时的出厂价据说是1050一件,但到零售商手中一般已经是1500一件以上了,现在大概要两千好几了!!而网上的卖价现在大概在55元/饼的,也就是批发价跟零售价几乎是一样的,已经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一饼几十元进价的茶赚几元钱成了一种奢侈!!

所以也就无怪乎假货、B货横行了!

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说法:"劣币驱逐良币!"这跟现在的普洱茶市场有点类似,尤其是具体到大益这个茶。就因为市场上大益的假货、B货横行,导致大多数茶商根本没办法卖正货。801的7572,假货如一些茶友所说(我自己不是很清楚),30出手已经大有钱赚,而正货50出手还是平本(这里讲的都是毛利润).而对于一些对普洱茶不是很熟悉的,他们根本不理会正货还是B货,只知道在甲那801-7572只需要30元一饼就能买到了,而在乙那里要60元(其实很便宜了),这样大部人都到甲那里买,而乙则是门可罗雀了。结果呢?乙为了生存,只能跟着卖B货了!!

再讲点题外话,现在的网上交易对实体交易冲击是非常大的,像很多在网上做大益的(指正货),都是拿批发价在做零售,一些新开的店铺想要冲钻,开了一段日子的要冲冠,冲了冠的还要冲金皇冠(反正是远无止境的),把大益的价格压的甚至比进货价还低,最明显的就是08年的100克装的红韵圆茶,12.5元、12.8元、13元其实都是在亏本赚信用。网上经营成本低,在淘宝开店手续简便,不搞旺铺、不做推广,费用几乎是0!!说句好听的,是真正的让利给广大消费者了。但这遭殃的是更多的实体店,实体店的铺租、工商税收、雇佣等等都是一大笔开支,刚才说的801-7572如果卖60元,在网上卖是有净利润的,但在实体店卖则是亏本的。另外,在网上购买一般都是不需要尝试的,而实体店很多都要!!我试过卖一件(42饼),没赚回那饼撬开的钱。

更悲惨的是,很多消费者在就近的实体店,品试之后合适的有时也就给你买一饼意思一下,有时根本就单纯试过不买了。然后回家上网搜索同一个产品再进行购买!!好一点的就是,买一饼或者散的就跟就近的实体店买。觉得好的,就约上几个朋友直接到茶叶批发市场批量购买了!

当然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做B货、假货的理由、借口,不过狗急了还跳墙呢,除非转行,不然就算不赚钱,也要能生存下去才行!!

个人对此有点看法:加强监管,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茶叶作为食品类,尤应该重视。现在的假货,主要还是假冒品牌,原料还是真正的茶叶,对人体基本无害。但假货肯定是缺乏监管,这样怎么保证不会重演奶业的悲剧??如果市面突然出现一批假大益,喝了会致癌等(假设而已),那对普洱茶业会不会是一个致命打击??应该防患于未然!!

另一个,消费者(或者说网民了)一直在抱怨,网上假货充斥,但却又不同意网上购物进行工商登记,征收税收等!这其实是很矛盾的。一个想获得最大的让利,一个又想自己购买的产品得到保障。我的意见是,既然是新兴的产业,是需要扶持,但不是说不要监管,完全可以对网上购物征收一定费用,但这笔费用主要用于网络监管,还广大网民一个洁净的购物空间。

淘宝卖茶也应该效仿手机等行业,设定一个基础价格,低于此价的进行限制!!或者给出建议价等等,但因为茶叶作为一个比较特殊(不完全规范化生产),这个操作起来困难度很大就是了。但这应该作为一个方向!!

高端普洱茶为何“逆市”而动


高端普洱茶为何“逆市”而动由于“三公”消费受限,今年全国碧螺春、龙井、铁观音等知名茶叶价格都在下降,而沉寂数年的高端普洱茶,却“逆市”涨价。记者昨天在南京国展中心举行的2013江苏茶业博览会上发现,受干旱、人工及资本炒作等因素影响,以古树茶为代表的高端普洱价格,又开始飙升,平均涨幅达到20—40%。“今年整个茶叶市场都不景气,秋茶上市以来,大部分品种都在减产、降价。”一位来自福建的茶叶经销商黄先生向记者介绍说,以秋茶中销量最大的铁观音为例,每斤千元以上的高档铁观音,买的人明显减少,茶商不得不在新上市后没几天就降价促销,跌幅大的有30%以上;每500克500元的中档铁观音,价格也平均降低了20%左右,“不少老板觉得利润太少,都不愿意大量收购,上市量也明显降了。”与这些秋茶的“惨淡”相对,普洱则成了市场的“宠儿”。“是各种因素综合,抬高了今年普洱身价。”云南一家普洱生产厂景谷天成顺宏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07年普洱茶市场“泡沫”破裂后,云南普洱价格大跌,一直处在“疗伤期”,坚持下来的茶厂少了,整体产量也恢复到了理性水平;而且主要产地已经连续四年干旱,“干旱严重时候,晒死了不少直径在5厘米左右的茶树,其余的大树也因干旱减产,一棵树本可产3千克干茶,现在只能产1.5千克多,减产近五成”;此外,人工成本也不断在涨,日薪100多元都很难找到熟练采茶工。不过与2007年那轮疯涨相比,该负责人称,这轮价格追涨比较理性:“物以稀为贵,现在带动涨价的主力军是有收藏价值的古树茶。”记者了解到,树龄在500岁以上的古树,在普洱茶树中确实比较珍贵,一般一棵古树能收100—200千克茶叶,1千克可以做3个普洱茶饼,但这种茶很难采摘,一个人一天只能采5千克鲜叶,制不到1.5千克干茶。昨天茶博会现场的行情,也体现了“一分价钱一分货”。普洱500年-1000年的古树新茶,一个饼价价格在几千块;1000年以上的古树,新茶价格在1.5万元左右一个饼;而一个重达40千克的巨型古树普洱茶饼,直径90公分,售价达到了2.8万元。此外,云南普洱茶主产区的6座名山所产的“名山茶”,定位高端,涨幅也在20%以上,其中冰岛茶饼已经卖到4650元,易武茶饼也在3000元以上。“普洱与其它茶叶‘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并不意外:后者在普通的品味和保健之外,为高端产品注入了收藏功能,所以受到了资本又一轮追捧,对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自然就提升了,目前看涨幅还是在理性范围内。”一位江苏茶产业资深人士分析称。

普洱茶投资分析:相对稀缺与绝对过剩的古树茶


普洱茶投资分析:相对稀缺与绝对过剩的古树茶 量少价高可以说是古树茶最显著的特征,任何一个名产区的古树茶每年的产量都非常有限。多则数十吨,少则几十公斤,相对于目前超过百万的品饮人群的品茶需求,产量最高的名山古树茶都显得杯水车薪。

从2009年福今大白菜班章系列的一飞冲天到陈升号老班章的横空出世,高品质小产区古树茶成为普洱茶品饮市场的宠儿。高端普洱茶在整个普洱茶市场中的份额迅速上升,在这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产区被茶商发掘出来。在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的基础上,以出产高品质普洱茶古树茶而出名的山寨已经有数十个之多。

越来越多的名山进入茶人的视野,使得普洱茶在风格上越来越多样化,更重要的是毛茶产量的飙升。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知名村寨每年古树茶总产量已经超过千吨。这么多毛茶如果全部做成357克一饼的茶饼,大约可以生产2800000饼古树茶。假如再将拼配技术考虑进去,这个数量的小数点恐怕还要向右再移动一位。而一个每天都喝普洱茶的人,一年下来不过10多饼茶的消耗量。这个数量是绝对可以满足当前古树茶市场需求的。

2013、2014年品饮古树茶人群的激增使得一些品牌的古树茶产品一度成为炒作的对象。间接拉升了所有古树茶产区毛茶的价格,而2015年整个普洱茶市场都在释放落地的信号,一旦各名产区毛茶的价格回归理性,在如此巨大产量的影响下,古树茶价格一定随之回落。无论是品饮还是收藏,2015年的市场都十分让人期待。

普洱茶为何要紧压而不散存?


普洱茶为何要紧压而不散存?为什么普洱茶要紧压而不散存?这或许是个很无聊却最基本的问题。

普洱茶为何物,为啥要做成紧压茶?不论你是熟悉普洱茶的人,还是天天品饮它的老茶客,在第一次与普洱茶饼见面的时候,都会不经要问,为什么普洱茶要紧压而不散存?尽管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能将普洱茶做成散茶,但普洱茶紧压的形状依然不变。在市面上可以发现,普洱茶较多以紧压茶为主,例如茶饼或者茶砖,很少会有散装的普洱茶。

普洱茶饼具有超长生命力,在茶叶中素有“能喝的古董”之称。《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曾写道:“普洱茶饼黑而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暑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也”。

为什么普洱茶要紧压而不散存?这或许是一个很无聊的问题,但却是最基本的问题。大家知道普洱茶为什么要压制成茶饼么?如果你是老茶客,那一定是知道这个原理的,如果你是新茶友,一定也对于这个问题基于表面的一个理解。很多的茶友,觉得把普洱茶饼做的紧压状是为了方便存储,或是就觉得紧压更好。

普通紧压茶分为饼茶、沱茶、方茶、砖茶等几种。当前很多人都感觉饼茶比较好,这也是个误区。依照以前的说法,一、二级作散茶,三、四级作沱茶,七、八级作饼茶,九、十级作砖茶;然则目前的普洱茶,其外形与其质量早就无关了,砖、饼、沱、散茶等都有原料凹凸之分。

其实一开始普洱茶的紧压,只是为了在那一段时期,解决交通不便引起的运输损失。普洱茶多为饼状压制的方式储藏以及运输,历史上一饼357克,七饼为一挑,方便计算以及骡马驮运。云南的茶叶在古代大多通过茶马古道将之运送到西藏等地方,长途跋涉,为了运送方便同时能多运送茶叶,所以就有了砖、饼、沱等形状。还有,这样加工出来的茶在香味口感营养方面会好一些。

且散茶占地方,另外是一些生茶的原有香气容易散掉,紧压茶可以香气保持的时间长一些。就普洱茶追求“越陈越香”的特点来看,收藏普洱散茶较有利于品质的陈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较为理想的效果。

从普洱茶的后期存放转化角度

普洱茶在后期的存放中,茶叶会自动氧化。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微生物作用的转化,这些转化的因素,主要有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

第一,普洱茶紧压成饼,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普洱茶影响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气都能更好地保存下来。

第二,普洱茶紧压成饼,那样空气中的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微生物能更好地存活下来。

第三,氧气和光线与普洱紧压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地保存。

当然,普洱茶后期的转化,基础还得靠茶叶本身的品质,在茶叶原料本身品质有保障的前提下,再辅以优良的工艺,紧压成饼,才能转化出优质的普洱陈茶。

从普洱茶的收藏角度

如果考虑到喝普洱茶是“品味历史”的精神享受、考虑到普洱茶以茶品年代久远为珍贵、考虑到普洱紧压茶有别于其它茶叶形制带来的鉴赏愉悦以及收藏爱好者储藏空间的局限等。有专家认为,家庭收藏普洱藏,则应以收藏压制以后的普洱紧压茶为好。

首先,收藏普洱茶的目的在于获得良好品质、实现价值增值。同一时间生产的普洱茶,不论生茶或熟茶,经高温蒸压、烘焙过的紧压茶,除比散茶卫生外,其滋味远比散茶来得醇厚、甘爽,一些低沸点青涩味物质,也随高温蒸、烘、焙而挥发减少。奠定了紧压茶收藏时品质的初始基础优于散茶。

其次,紧压茶经蒸压以后,茶体较散茶紧实,尽管它的透气性能不如散茶好,但占据的存茶空间小、有利于较小空间的大量储藏,降低藏茶成本。而且紧压茶茶体内部的温、湿度比较稳定、陈化均勻持久、耐储藏。

第三,紧压茶因有一定的形制,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品饮时,比有“草茶”之称的散茶多了把玩、鉴赏的快乐。何况普洱紧压茶多为“方”、“圆”两种形制(沱茶亦圆、茶柱亦圆),它巧妙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圆”的饼茶是宇宙孕育世界的“天”的象形,“方”的砖茶是承载万物的“地”的象形。爱茶人在这“天”与“地”的交融、庇佑下,悠悠然不亦悦乎?(中国茶业全媒体)

曼松古树普洱茶为何那么贵?


曼松古树普洱茶为何那么贵?

现如今,全国各地将古树普洱茶炒作得很厉害,但真材实料的却很少。只有曼松古树普洱茶,以及贺开古茶,依旧是保持本真。真正的曼松古树普洱茶不像班章茶可以买到。昔日皇室贡茶---曼松(王子茶)曼松位置: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乡倚邦古茶山曼松原属倚邦区第一乡辖区内,有曼松老寨,居住着香唐族,善种茶,由于曼松茶的品质好,被列为贡茶,“年解贡茶100担”,曾因贡茶而名,声誉远播,不仅给当时的倚邦区带来了荣耀,而且促进了当地的茶叶产销,,每年曼松贡茶产量极为稀少,在普洱中是顶级精品。而现如今故宫依旧保留着的百年普洱茶金瓜贡沱,就是采用曼松古树普洱茶为原料精制而成。在高处远眺王子山,王子山上传说埋葬着一位姓朱的王子。《本草纲目拾遗》所载:“普洱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专、慢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曼松茶史料记载:“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皇帝指定五大茶山中的曼松茶叶为贡茶,其他寨茶叶概不要。曼松茶叶质厚味美,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所以其他茶山的茶农,均得出钱购买曼松茶叶上献皇帝。”;“倚邦贡茶:历史上皇帝令茶山要向朝廷纳一项茶叶,称之贡茶。年约百担之多,都全靠人背马驮运至昆明……史上昆明市设有曼松茶铺号,其价值比一般的高,故贡茶指名全要曼松茶,各山茶民均得出款统一购卖曼松茶叶交纳上贡,造成五山茶民的很大负担。”(《版纳文史资料选辑》4,第45页)泪水的甜度:象蜂蜜水一样甜的曼松贡茶并没有给曼松的村民带来蜜一样的幸福,清代末期,由于贡茶任务太紧,约300担(皇室的100担,和其它各级官吏索要的200担),合现在9吨多,以曼松王子山方圆8公里的面积实在难于承受,所以茶农把大多数茶树砍掉、烧掉,有的家族就此逃难,再也没有回到曼松村。1942年,已经十分嬴弱的倚邦再遭厄运,攸乐山的攸乐起义攻进了倚邦,战火将倚邦烧了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无数精美的建筑全部化为灰烬。这场劫难使倚邦元气散尽,无法再振,几百户人家迁移他乡,空凉的倚邦在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几十年过去了,至今倚邦已仅有30来户人家,大多为茶商的后裔,他们守护着祖宗的茶园不愿离去。(曼松是倚邦古茶山的一个村)喝着极甜的曼松贡茶,心里全是泪水。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始普洱茶由倚邦土千总(曹当斋以后为土把总)负责采办,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茶。据当地人说,曼松超过百年的古茶树极少,茶原料价格很贵,而且属于在森林中野放生长没人看管,曼松村的村民谁都可以采,所以,曼松村的村民除家里人外即使是亲戚、邻居也不会告诉古树茶在哪里,曼松的村民不会带外面的人去看曼松古茶树,也不允许其它寨的人来采。。曼松古树茶,2010年早春死掉四棵,2011年春死掉一棵,照这样的趋势,若干年之后,曼松贡茶可能要进入历史的记忆。倚邦茶山史上为皇室贡茶首选,声名遐迩的杨聘号1912年就开设于倚邦,殿堂级2013茶王即是用此茶制作。交易无谓,争论无趣,愿乐在其中。随着多人识得此地绝境之茶过度采摘,怕是日后来年再无饮得此茶,想到此处,不免唏嘘。现如今,全国各地将古树普洱茶炒作得很厉害,但真材实料的却很少。只有曼松古树普洱茶,以及贺开古茶,依旧是保持本真。真正的曼松古树普洱茶不像班章茶可以买到,有时候你有千金亦未必能购买到曼松古树普洱茶,那曼松古树普洱茶为何那么贵呢?原因如下:1、物以稀为贵曼松古树普洱茶最早为贡茶园,此中古茶树原本很多,却因为几次火灾和抗战时期的战火焚烧,加上大跃进以及茶农不懂保护,随处砍伐,造成现如今曼松古树普洱茶急剧缩水,等到人们意识到曼松古树普洱茶的价值时,曼松古树普洱茶却剩下不了多少了,成为了稀有性的普洱茶。2、曼松古树普洱茶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曼松古树普洱茶和贺开古茶一样,它是比较古老的植物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保留上比较完整的、人工种植的茶树茶叶之一,对整个人类研究茶树起源、茶树茶叶进化、以及成为贡茶和世界名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3、特殊纯手工制茶工艺,造成曼松古树普洱茶价格极其昂贵。4、曼松古树普洱茶是普洱茶种类中,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最好的茶叶。

福村梅记:不仅卖普洱茶,更卖普洱知识


福村梅记:不仅卖普洱茶,更卖普洱知识

在很多人眼里,茶或许是高雅的,或许是复杂的,或许是内涵深厚的,总之不简单。尤其像普洱茶,背后牵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更显得厚重,以至于一般大众似乎都不敢近亲。福村梅记虽然是普洱茶品牌,却年轻而充满活力,抱着将普洱茶文化传进千家万户的心态,力求让普洱茶发烧友能有好普洱喝的同时,也希望生产出普通人能够接受的大众产品。

一般大众为什么会对普洱茶望而怯步呢?福村梅记的负责人总结出了三大点:

普洱茶味道很奇怪,喝不惯

这个是绝大多数拒绝普洱茶的人的看法,这其中不乏一些平时有饮茶习惯的人。普洱生茶让人感觉生涩,熟茶又会有人觉得有一股发霉的味道,难以被大众接受。要培养大众学会品味普洱茶,阻碍还比较大。福村梅记的产品中有熟茶生茶拼配的产品,比例不同,口感也各不相同,为茶友提供了更多选择。

冲泡麻烦,不方便

茶叶的冲泡本来就是一件讲究事,有不少茶友用保温壶泡茶,不仅少了泡茶的乐趣,也大大降低了茶汤的口感与品质。不同的茶叶都有各自的冲泡方式,普洱茶比一般茶叶还多了撬茶的工序,不少人面对一块圆圆的普洱茶饼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下手。普洱茶的冲泡虽然有讲究,但是这一点比起品鉴口感来说,普及起来要容易得多。福村梅记就很好的做到了普洱茶冲泡的普及工作,在福村梅记的网店里,每一款产品的页面中都能找到普洱茶的冲泡教程,并且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需要了解的知识太多,又不知道如何挑选

现在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普洱茶,但要说起对普洱茶的了解程度,估计一百分能打个二三十分已经算不错了!如果不了解些基本的普洱茶知识,几乎不太敢自己购买普洱茶,市面上的普洱茶良莠不齐,别说一般大众,就算是普洱茶发烧友可能也不见得能辨别出个优劣来。在这一点上,福村梅记除了在网站上建设普洱茶知识科普专区之外,还举行各类线下活动,“茶马古道•裸游云南”、线下茶友同城聚会等等,用实际行动为普洱文化的普及贡献了一份力量。

普洱茶文化的普及工作任重而道远,必然不是福村梅记一家普洱茶企能独立完成的,这还有待更多普洱茶的从业人员发挥自己的力量,为普洱茶普及添砖加瓦。

普洱茶争议:以前普洱茶在内地为何了解的人较少?


普洱茶争议:以前普洱茶在内地为何了解的人较少?

普洱茶作为茶文化的代表,大概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但在以前,内地知道并了解普洱茶的人却很少。究其原因有很多:

一是普洱茶原产于云南边陲,所产茶品一直通过茶马古道运往西藏和东南亚等地区,部分茶叶经过长途跋涉进入内地也只能供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享用,普通百姓很难接触到;

二是普洱茶一直产量不大,至今仍供不应求,绝大部分产品销到港、台、东南亚和广东一带,因此厂家也没有重视普洱茶的宣传推广;

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致使普通百姓把普洱茶与富商和皇亲国戚联系在一起,一提到普洱茶就感觉可望不可及,认为价格贵消费不起,这样在心理上与普洱茶形成了一定的距离;

四是过去内地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低,健康保健意识差;

五是生活习惯和饮茶习惯不同,把喝茶单单作为解渴之用,没有把饮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养生休闲的一部分、社会交往的一部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相对绿茶 广东人为何更偏爱普洱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