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白茶的发展】

云南茶业正在进入重大突破发展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突破,中华崛起,中国影响力正在向全球扩展。当前中国茶业正在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升级、聚集,理想又一次重生。中国茶叶未来将再次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元素符号。在这个过程中,云南茶业表现最为突出,产业已经出现重大突破的特征,潜力巨大,有条件推动、引领中国茶叶实现全面突围。特别关注4大集团:

一、大益茶业集团:

1、基础条件:历史传承,制作技艺,市场基础。都是非常优胜,全部是国家级---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

2、生产能力:勐海茶厂最先完成了生产线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新的2万吨普洱茶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在进行中。东莞大益科技生产的快销产品已经投放市场。

3、人力资源:人才是企业的核心,关系企业现在与未来发展。大益的团队能力全面突出,人才储备充分,在人力资源建设上,国内茶叶企业再找不出第2家了。

4、资本运做实力:大益集团资本实力强大,潜在能力实力强悍。

5、市场网络布局:大益集团销售控制良好,2011年直销和加盟店已经达到2000家,2012年正在建成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再一次领先整个普洱茶产业。

综合评价:大益集团已经实现对普洱茶传统产业的全面现代化改造,生产、品牌、资本、销售网络、人才储备都已经升级,突破的条件已经具备。

二、下关沱茶集团:

1、基础条件:历史传承,制作技艺,市场基础。也是非常优胜,基本也是国家级---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品牌建设依然需要努力。

2、生产能力:一直保持传统生产方式,新的3万吨精制茶生产基地已经在建设中,未来产品品质和产量应该会有明显的提升。

3、人力资源:下关沱茶集团人力资源建设比较落后,影响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

4、资本运做实力:下关沱茶集团资本实力一般,潜在能力欠缺。

5、市场网络布局:下关沱茶销售受制于定制商和承销商,自身网络建设薄弱,严重制约公司的发展。

个人给下关沱茶的一个短期建议:增资扩股,在保证实际控制权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引进FT定制商作为战略投资者,既加强了资本运做实力,也可以把FT市场品牌纳入下关沱茶集团,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中远期需要引进人才,打造自己的市场网络,继续登陆资本市场,把公司的潜力全面发挥出来。

三、七彩云南庆沣祥

1、基础条件:公司属于新兴茶业公司,现代化特点浓厚,市场影响和品牌建设都在不断提升中。

2、生产能力:公司投入巨资建设七彩云南勐海生产基地(3000吨)和七彩云南昆明总厂(占地166亩,建筑面积16万平米,1-2期项目都已经竣工,建筑面积8.16万平米)

3、七彩云南资本实力强大,潜在资本运做能力强,企业的市场定位和运做情况还需要观察。

四、滇红集团

1、基础条件:历史传承,制作技艺,市场基础、品牌都比较良好。

2、生产能力:目前产能5000吨,未来计划扩产到15000吨,增加绿茶、普洱茶生产线。

3、滇红集团资本实力一般,潜在资本运做空间大,公司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经过系统改造后,未来发展潜力看好。

五、根据云南省茶业发展规划,云南茶业整体都在发展进步中,未来几年内估计会出现2--3家上市公司。

1大益茶业集团+2七彩云南庆沣祥+3滇红集团,下关沱茶集团已经放弃上市计划,未来是否会改变还需要观察。

后面还有庞大的队列:双江勐库、龙生集团、老同志、澜沧古茶、黎明茶业。。。。。。。。

cY260.com编辑推荐

普洱茶的三大重要发展阶段


普洱茶的三大重要发展阶段

2018年第21篇《云茶大典》节选。

普洱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晒青茶及其压制的各种紧压茶成为普洱茶。

1938年前,云南只生产晒青茶及各种紧压茶。

1938年起,云南开始生产红茶和炒青绿茶。

1945年起开始生产蒸青绿茶。

1964年起开始生产烘青绿茶。

1973年开始生产渥堆后发酵的普洱茶。

因此,从商周时代起,到1973年长达三千年多年的时间里,云南普洱茶主要是指原产于普洱、西双版纳的晒青茶及其紧压茶,集中在普洱府所在地加工、销售。这种茶叶,经茶马古道马帮的长途运输和存放,历时一年半载,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茶叶缓慢氧化,干茶外形逐渐变成红褐色,汤色变得红艳,滋味回甜,变成人们喜爱饮用的普洱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直到1973年以前,云南致力发展红茶和烘青绿茶,普洱茶很少被提及。这时的普洱茶,通常被称为晒青茶、滇青成品茶和各种边销紧压茶。

第二阶段,用晒青茶渥堆后发酵制成的普洱茶。

1973年,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自营出口茶叶的业务,根据日本和东南亚、港、澳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在昆明茶厂试制成功了熟普洱茶。这一时期,通常称熟普洱茶为普洱茶,也就是现在有些人认为普洱熟茶才是“真正的普洱茶”的原因。

第三阶段,生普洱和熟普洱并列发展的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香港、台湾存放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经长期自然陈化的普洱茶被发现,普洱茶受到了高度重视。1993年和1994年,相继在昆明、普洱、景洪举办了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第一届普洱茶叶节、西双版纳茶王节。2002年6月在四双版纳景洪市举行“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在全国出现了一股普洱茶热,形成了生普洱、熟普洱并驾齐驱的发展阶段,普洱茶成为了大众喜爱的饮品。

下关沱茶诚信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下关沱茶诚信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5月22日,以公司总经理陈国风动员,常务副总经理褚九云牵头负责的下关沱茶诚信体系建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筹备,在程序文件定稿之后正式召开启动会议。陈总提出,诚信体系的建设再次强调了食品安全管理,企业品牌建设的前提是必须提高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必须依法依规经营,完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必须按照诚信体系的要求,强化员工从工作方式到行为意识的培养,踏踏实实做好茶,让下关沱茶这个百年品牌延续并发扬光大。

诚信体系建设启动会议

5月28日,由工信部认证认监委员会技术研究所指派的指导老师进驻公司,从公司全面给予审查及指导。

诚信体系培训学习会议

诚信体系培训学习会议

诚信体系内部审查

诚信体系内部审查

诚信体系内部审查

诚信体系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食品行业率先推行的确认与加强企业诚信经营的全面系统的认证体系,体系涵盖了公司经营的各方面,从原料采购、工艺控制、质量管理、市场营销、仓储物流、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与改进全流程,从生产质量、营销服务、财务税务、员工关怀、后勤保障、社会责任、消防安全以及信用修复等方面全方位建立可操作的诚信体系细则,全面检查与控制,确保企业在各方面都能做到诚信。诚信是基业长青的核心机密。下关沱茶自1902年创制以来,一直以诚信为本,踏踏实实做茶,一是料实,始终以优质的原料生产下关沱茶;二是工实,沱茶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经过长期探索与积累而形成的经典工艺,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按照工艺执行;三是量实,经过不断摸索与技术设备的改进,下关沱茶成品(批次)出厂合格率100%;四是价实,下关沱茶一直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为己任,价格实在、亲民,一直以促进“茶被喝掉”为目标。基于扎实的诚信基础,无论在解放前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还是解放后计划经济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时期,一代又一代的关茶人对诚信这一核心基础从来没有动摇过,只在不同时期赋予了其更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以诚为本作为经营理念深入关茶人的灵魂,形成关茶人的一种文化,一种行为准则。下关沱茶公司作为省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积极开展各项基础准备工作,按诚信体系要求,进一步规范诚信工作各个方面,使诚信工作从原来不自觉执行到完整、自觉地执行,使下关沱茶在诚信经营的良好基础上更进了一大步,为下关沱茶未来发展和品牌的提升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2019,普洱茶市场或进入新阶段


2019,普洱茶市场或进入新阶段

2013年的普洱茶市场是躺着都能赚钱,2014、2015大家是坐着赚钱的时代,2016、2017是不那么好赚钱的时代,到了2018普洱茶市场是站着也难赚钱的一年。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未来市场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无论茶商想与不想,市场终归是要变革的。市场由供求关系决定,茶商的意愿只能反应市场的一个方向。至于希望能否变成现实,那还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018年我们都看到了这样一个情况,茶商在是否调整产品价格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一方面担心下调价格使得过去产品滞销,从而引发经销商的不满。另一方面在看到同类产品降价后使得自己产品遇冷。所以大家在利用各种节日来进行打折促销,到了2019年会有很长一段无节日的时间,距离春茶上市也还有小半年。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不卖茶出去吃什么?虽说大部分人都有积蓄,但市场需要的是信心。现在产品降价就是一层窗户纸,大家都已经准备捅破它了,不过受困于两个问题。一个是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另外一个什么时间捅破这层窗户纸。2019年还会有一个变化,那就是做茶。原料在手上,做成什么样的产品,茶商说的算。做成了产品,能不能卖出去,消费者说的算。以前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谁先做产品谁先赚钱,现在是消费者的心理谁也说不好,产品上市遇冷就得砸在手里。因此就需要有人去试水,谁先把一款产品做起来,大家再用最短的时间跟上。现在的市场都有试水期,从消费者之间开始讨论再到大量购买,中间的时间差足够茶商去做出同款产品。

2019年普洱茶市场还会有个变化,那就是投资茶市场的进一步金融化。现在投资茶市场的行情就是冰火两重天,热门茶一天都能涨几千元,冷门茶降价都没人要。有的人数钱数到手抽筋,有的人连日常开支都成问题。赚到钱的人想要赚的更多,亏本的人想要再赚回来。投资茶的金融属性必然会进一步得到增强。至于是福是祸,赚到了就是福,亏了嘛当然就是祸。而投资茶本身,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反正大家都没打算拆件喝,等到需要喝的时候,再说好了。

2019年的普洱茶市场注定是剧烈波动的一年,有人会大发其财,也有人会黯然离场。对于每一个茶商而言,尽早布局才是最重要的。

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进入调研论证阶段


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进入调研论证阶段

记者从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获悉,《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已列入我市今年立法工作计划,并进入调研论证阶段。

2015年8月起,我市可行使地方立法权,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制定地方性法规。近年来,我市六堡茶产业发展迅速,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有强劲的带动作用。业内人士及法律界人士呼吁制定《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把六堡茶产业打造成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更好地保护茶企业知识产权,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由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农业委员会、文新广电局组成调研组共同完成。调研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六堡茶制茶、茶俗、茶礼仪等传统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而且六堡茶品牌被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必须加快完善六堡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自有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整理挖掘六堡茶相关历史文献、技术资料,保护好“三鹤、茂圣、苍顺、圣源、天誉”等一批六堡茶知名商标,遏制侵权行为。

目前,六堡茶产业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1个、广西地方标准5个、六堡茶产品出口标准1个、梧州市地方规程4个。这些相互匹配、协调的行业标准和规程不仅对推广六堡茶、保障六堡茶品质、扩大六堡茶产业规模、提升六堡茶品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立法奠定了基础。

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所代表的三个普洱茶发展阶段


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所代表的三个普洱茶发展阶段

还记得小编刚入行的时候,经常听到哪些普洱茶大咖们念叨印级茶、号级茶,那神情!那架势!啧啧,让我是无比钦佩和神往啊!

今天,小编就从普洱茶的历史发展层面同大伙儿分享一下普洱茶家族中的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

涨姿势,长知识,从现在开始:

“号级茶”时期:指的是1938年以前,当时的私人茶庄均以“号”来命名,所以生产出来的普洱茶统称号级茶。当时比较著名的有宋聘号圆茶、鸿泰昌圆茶、同昌黄记圆茶、龙马同庆圆茶、鼎兴圆茶、敬昌圆茶、可以兴砖茶、车顺圆茶等,主要分布在易武茶区。

这个时期的号级茶都没有外包装纸,只是在每一桶的包装内有一张相应茶庄的内票。而下图的鸿泰昌是小编喝过的号级茶里面茶饼较为完整的,是鸿昌号转移到泰国后所生产。从号级茶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普洱茶的起源是以易武区为主的。

另外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普洱茶的再次兴起,逐渐有一些私人茶企开始再次生产普洱茶,同样以“号”来命名其企业,而这些就是现代的号级茶,所以如果别人要请你喝一泡号级茶,最好先确认是不是传统的号级茶哦!

“印级茶”时期:在1938年至70年代中,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以其中间“茶”字颜色分别命名品种。分别有红印、绿印(大小字之分)、蓝印、黄印四种。印级茶的制茶师傅都是从之前的号级茶庄募集而来,选料开始以勐海茶区为主,所以印级茶时期可以看做是集中力量开发勐海茶区的一个时期。

“七子饼茶”时期:在1972年之后,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间“茶”字以绿色为主,个别印红、黄色“茶”,较为常见有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7562、8582、7592等,还有下关茶厂8653、8663、8633等,下关茶厂的外包纸与勐海茶厂的最大区别是在“云南七子茶饼”下面无拼音字母。七子饼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而逐渐形成的体系。(本期监制/邵春,编辑/唐海东、陈杰华,资料来源:双陈普洱茶)

六堡茶进入快速发展期


六堡茶进入快速发展期

茶界盛事,齐聚梧州。10月20日,“第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六堡茶博览交易会”在广西梧州开幕。本届年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中共梧州市委、梧州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承办,全国各省(区、市)茶叶(业)协会、商会,梧州市六堡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协办。年会以“质量安全、品牌建设、转型升级”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产业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领导及相关代表们齐集一堂,交流聚会,共谋发展。随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了2014年度的行业调查结果,并对2014年度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的十强代表、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工业转型示范县、中国六堡茶品牌进行了授牌表彰。据了解,博览会期间,参会嘉宾将围绕六堡茶产业发展开展全方位研究讨论。同时,组织参会嘉宾到梧州六堡茶企业,考察六堡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情况,增进各方对梧州六堡茶产业的了解,推动多方合作。除举办博览会外,梧州市人民政府还举行了六堡茶加工区特色街开张、二期入园企业奠基仪式,茶企业产品专场推介,六堡茶书法摄影展等活动。备受关注的是中国茶业界著名藏家蔡金华的出手“扫货”,博览会当场签订了价值人民币400多万元的六堡茶购货合同,引发展会内外高度关注。蔡金华因其在东莞市长安镇茶仓内近7000多千吨,市值超过30亿元的藏茶而曾经被中央电视台报道,是中国茶业界的知名藏家。业内人士表示,当时蔡金华购茶的举动影响深远,极大地鼓舞了茶商茶农,令六堡镇茶农觉得种茶、卖茶有利可图。此后,一批茶叶合作社开始大胆走出六堡镇,走向市场。用蔡金华自己的话说:“六堡茶独特的风味、厚重的历史积淀、立竿见影的养身功效,足以让藏家心动,值得大量收藏。2009年我开始大量收藏六堡茶,还没到十年,茶叶价格已翻了几番。”据了解,六堡茶闻名于世是在清朝,但若要追根溯源,六堡茶则拥有更悠久的历史。因前些年产量有限,六堡茶主要以外销为主,被称为“侨销茶”,有“墙内开花墙外香”之名。梧州六堡茶不但有着显著的自身特色,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梧州六堡茶在历史上,曾有过与云南普洱茶不相伯仲的影响和辉煌。近年来,随着中粮集团在广西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并逐步开启全国的经营步伐,这久藏深闺的六堡茶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北宋茶业的发展史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茶叶生产的重要时期。当时,茶叶作为重要的商品,种植区域较前代更为扩大,制作工艺也更为严格和精细,茶叶产量不断增加,新的品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文人墨客在品饮之余,著书立说,写下了大量以茶为题的文章、著作。此外,由茶业引起的农民起义也时有发生。所有这些,使茶业成为北宋社会经济过去。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就北宋茶业的发展状况及原因,略作论述。

北宋茶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产茶区域的扩大。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时全国产茶州军为43个,可以认为此数字基本反映了唐代茶叶生产规模。而宋代绍兴末年仅东南十路就有60个州,242个县产茶。虽然此数字统计于南宋,不能确切代表北宋产茶区域,但反映了从唐至宋几百年间,我国产茶区域不断扩大的事实。又据《宋史》和《文献通考》记载,北宋产茶地区,江南有十州五军;两浙有十二州;荆湖有七州一府一军。其中江南的江、池、饶、信、洪、抚、筠七州和兴国、临江两军,两浙的处、温、衢三州,荆湖的鼎、澧:岳丨归、峡五州为《茶经》所未提及,此非陆羽的疏忽,而是唐代时这些地区尚未产茶的缘故。仅此,北宋产茶州宰便比唐代多了17个。《太平寰宇论,土产》也载,北宋产茶州军凡58个。故就产茶地区而言,北宋茶叶生产的规模无疑超过了唐代。

其次,北宋茶业的发展还表现为制茶工艺水平的提高。《茶经》论载唐代制茶工序为六道,但无详细操作过程。据《北苑别录》载,北宋制茶工艺有所简化,操作要求非常严格。具体如

1、蒸茶茶芽再四洗涤,取令洁净,然后人甑,俟汤沸蒸之。

2、榨茶:茶既熟……须淋洗数过,方人小榨去其水,又入大榨去其膏。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菜匀,复人前入榨,谓之翻榨,彻晓奋出,必至于干净而后

3、研茶每水研之,必至于水干茶熟而后已。

4、造茶:凡茶之初出研盆,荡之欲其匀,操之欲其腻,然后人圈制纟夸,随过黄有方。

5、过黄:初人烈火焙之,次过沸汤iWS之,凡如是者三而后宿。一日,逐过烟。焙之火了欲烈,烈则面炮而色黑;又不欲烟,烟则香尽而味焦。但取其温温而已。

从这些记载看,北宋对制茶工艺、技术要求甚高,并形成了一整套严格和精细的操作程序。当时还将制茶过程总结为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几个原则。通常,文献中关于生产技术如此详细的记录,不可能为前人文献的重复,《北苑别录》所载又是北宋著名茶园北苑的生产情况,故当反映了北宋制茶水平的提髙。张舜民《画墁录》也指出:迨至本朝,建溪独盛,?采培制作,前世所未有也。

制茶水平提髙的直接结果,便是北宋茶叶品种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唐《国史补》载,唐代优质贡品名茶有41个品目;而北宋仅北苑茶园一地所贡名茶便达41个品目。至于茶叶质量,宋徽宗曾赞誉: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茅之胜,烹点之妙,莫不胜造其极。随产茶区域的扩大和制茶工艺水平提高,北宋茶业的发展还表现为茶叶产量和茶税收人的提高。北宋通商前,六榷货务岁课茶约1440万斤,淮南十三场约865万斤,四川地区茶年产量约3000万斤。这样,北宋茶叶的年产量可达5000万斤,数量相当可观。唐宋时各地产茶量的变化情况,日本学者加藤繁认为,唐时茶业尚未兴盛的江南西路,至北宋未茶产量已跃居全国首位;唐时不产茶的荆湖南路,也跃居全国第4位。与此同时,北宋政府的茶税收人也相应增加。东南六路的茶课岁人大都在百万缗以上,最高时景德年间为500万缗。蔡京也说祖宗禁榷无法,岁收净利凡三百二十余万贯。显而易见,此收人比起唐代中叶开始榷茶时的40万缗年茶税人要多得多。⑪_

此外,北宋茶具的精美和以茶为题的书籍、文章的大量问世,应是北宋茶业发展的又一表现。当时的长沙,是北宋茶具制作的中心之一,其民间工匠所制茶具,不但种类齐备,而且质量高。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凡茶之具悉备。⑫长沙匠者,造茶器极精致,……士夫家多有之,置几案间,'但知以侈靡相夸,初不常用也。官僚士大夫家中大都拥有这些精美茶具,以作装饰,并相互攀比夸耀。地处岭南的雷州,茶具制作水平也很高。周去非曾说:雷州铁工.甚巧,制茶碾汤瓯汤匮之属,皆若铸就。余以比建宁所出,不能相上下也。⑭在茶文章和书籍方面,唐代传世仅《茶经》、《煎茶水记》、《十六汤名》三本。而北宋则有陶毂的《荈茗录》、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沈的《本朝茶法》、宋徽宗的《大观论茶》、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另有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唐庚的《斗茶记》、梅尧臣的《南有嘉茗赋》、苏轼《叶嘉传》、黄庭坚《煎茶賦》等。这些书及文章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唐代,且对茶树的种植、茶叶的采制、煮烹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斗茶活动,都详细地予以记载。应该说,它们的写作和问世,是北宋茶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北宋茶业发展的写照。

总之,在唐代的基啤上,北宋茶业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

 

中国近代茶业的先驱:陆溁与云南茶业


中国近代茶业的先驱:陆溁与云南茶业

由于缅甸北部的木邦土司属地野人山、南坎等传统茶叶产区屡屡被英国人侵入(当时为中缅未定区域),英国人有了更多的茶叶种、植资源,并进而将种茶扩展到锡兰(今斯里兰卡)。这导致19世纪中期,印度茶叶迅速发展。英属印度注重管理,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同时又是英国人自己的企业,因此他们的出口份额不断增长。到1888年,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首次超过中国。而中国的茶叶出口从1886年的最高峰逐年下降。

此时,大清政府也注意的到世界的变化,1896年,清政府两江总督刘坤一,明令以机器制造外销茶叶,受到各界注目,但因茶商的反对,终未成事业。1897年又有福州商人从印度考察后,回乡用机器制茶,获利甚丰。尽管商人们对机器制茶持观望态度,但中国茶叶出口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几次战争的失利,巨额的赔款,关税的丧失,使清政府不得不思考外面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新兴的茶叶产区又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对内,清政府鼓励兴办丝茶学校,对外,在英国、美国调查市场,加紧茶叶推销。1905年,负有五口商贸之责的

南洋大臣,毅然派遣郑世璜、陆溁他们去印度、锡兰考察学习,希望能以夷人之长,振兴国茶。

陆溁的一生,是中国茶叶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时起时伏,受外界因素干扰巨大。他从国外考察归来,自己的经验、思考较难为世人推崇。当找到合适的机遇可以轰轰烈烈一番的时候,战争又无情地掐断茶叶振兴的脉搏。历史浮沉,陆溁为中国近代茶业的发展所作的贡献不可磨灭,《中国近代茶业的先驱——陆溁与云南茶业》全文详见2015年7月刊。

云南普洱:立足生态谋发展


云南普洱:立足生态谋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

云南普洱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普洱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生态文化、建设生态通道,构建一个快乐、幸福和妙曼的普洱家园。在全国两会上,中国日报社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

中国日报:普洱市提出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理念,欲把普洱建成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养生胜地,请问普洱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沈培平: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昆曼国际大通道穿城而过,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绿海明珠,森林覆盖率高达67%,是云岭大地一片引人注目的绿洲。特别是市政府所在的思茅市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0%,所以,一进去的感觉就像在一个绿色海洋里面。

普洱的256万各族群众守护着这片地球的肺叶,守卫着全国为数不多的“绿色海洋”,守望着世人羡慕的“金山银山”,不破坏生态,不毁林开发,不发展有污染的工业,用艰辛的努力保护了良好的生态。

在普洱生态立市的战略中,正以建设特色生物产业、国际性旅游度假休闲养生、清洁能源和现代林产业四大基地为依托,全力推进生态普洱、和谐普洱、妙曼普洱建设。至2010年,绿色产业增加值占普洱市GDP的比重已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普洱目前发展的产业90%以上都是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绿色产业。“十二五”期间,普洱重点打造的“5+6”产业集群,除矿产业外,其余10个产业属于绿色产业。

普洱提出,要永葆青山常绿、碧水长流、蓝天永驻,并全面实施绿化、亮化、野花、野生动物、好水、风貌改造、酒店、湿地、人文和美食“十大工程”,并恢复和建设湿地10余块,充分挖掘、整理、开发拉祜族、佤族、哈尼族、彝族等原生态民族歌舞。近年来以保护和展示本地特色的各种小城镇、村不断涌现,普洱被评为“2011年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和“中国十大魅力城市”。

中国日报:普洱因普洱茶得名。在上个月的云南省两会上,您说要把普洱“三宝”带到全国两会,普洱“三宝”其中一项就是普洱茶,能否谈谈普洱茶目前的发展状况?

沈培平:在这样一个绿色发展的大背景、大理念指导下,普洱有一系列的发展计划:比如茶产业、咖啡产业、渔业和畜牧业、绿色生态食品,以及生物医药的发展计划。普洱和普洱茶是联系在一块儿的。普洱茶的文字最早记录是在1570年。150多年后,就是1729年清代雍正七年,开始设置普洱府,可以说先有普洱茶,再有普洱府。实际上普洱府因普洱茶得名,普洱这个称谓就延续下来了。

发展普洱茶是我们的一个方向。但是普洱茶有它的弱势,一饼、一砖、一沱,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在产品走向中国、走向国际化过程中,它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比如用传统的方式泡茶不容易,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一大饼、一大砖,一大沱搬动起来不方便。我们结合现代的方式,结合长期以来普洱茶像中药一样,做了一个“六化三性产品”,“六化”就是数字化、品牌化、功效化、规模化、购销化、国际化。“三性”就是便捷性、安全性和功效性。

比如我们和天津天士力医药集团做的帝泊洱,就是把它做成帝泊洱茶珍,有点像速溶咖啡,降脂、降糖作用也非常好。出差时,带上一盒,一袋一袋的抽出来喝就可以,非常的便捷。所以,我们用绿色环保的理念、用高科技研发的理念,用提高附加值的理念完成了普洱茶不断的高度发展。

外国人习惯喝咖啡,用热水一冲就可以喝,一杯咖啡可以喝一下午。而中国人喝茶,一整天都要在那烧开水,然后把一壶开水一点一点地倒在一个特别小的杯子里,以后外国人也可以像喝咖啡一样来喝中国的普洱茶。

中国日报:普洱不仅有普洱茶,还有咖啡,星巴克、雀巢和麦氏等国际咖啡巨头都看中了普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上个月爱伲集团也与星巴克正式签约,请问普洱咖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沈培平:星巴克跟爱伲集团签订的框架合作协议,下一步要进入深度合作,已经派了技术人员、工程师,鉴定咖啡质量。全世界咖啡种植主要集中在巴西、哥伦比亚、越南等国家。

全世界现在咖啡的销售量是800万吨,而普洱才3万吨左右。普洱市的咖啡产量占到中国58%,占到云南省的60%。因为云南省的咖啡产量占了中国咖啡总产量的98%。2005年到2007年,在美国有一个关于咖啡的打分,历来的冠军是哥伦比亚的咖啡,最好的咖啡是牙买加的蓝山咖啡。但这次综合评分以后,哥伦比亚是85.89分,普洱的咖啡评分是88.75分,高出以往的冠军差不多3分。

过去我们把原料产品出口到国外,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完成了对自己咖啡的再认识,再定位,一般说来咖啡被评超过75分,都可以当做南山咖啡,价格比一般咖啡高出两到三倍。我们的曼中田咖啡评了81.5份,已经超过南山咖啡了,这跟在北回归线旁边、是绿洲、海拔高有关系。

到2015年,普洱咖啡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万亩,现在有43.9万亩,今年我们即将达到60万亩,今后三年再种40万亩。我们的目标是10万吨咖啡,会在今后三到五年完成,形成一个大的深度的产品,到那时就可以形成几百亿产量的产值,把普洱打造成“中国咖啡之都”。

中国日报:近年来,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普洱采取了哪些措施?

沈培平:普洱非常注重保护野生动物,普洱不仅是云南的,也是是中国的、世界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所有的生态。我们种植一万多亩橡胶把大象栖息地给破坏了,怎么办呢?大象就到老百姓庄稼地里面去吃包谷和香蕉,老百姓说大象糟蹋他们的香蕉,有人敲锣打鼓放鞭炮驱逐大象,第二次,大象就回来报复,伤害到村里的人。

普洱市林业局自2009年7月始,实施亚洲象跟踪监测近两年的时间,已基本摸清了亚洲象活动的范围、活动线路以及喜好食物,获得了相对完备的基础数据资料,已初步具备了开展“亚洲象食源人工增植”项目的条件。为有效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缓解人象冲突,2011年初,普洱市林业局下拔10多万元资金到澜沧县林业局,组织实施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为亚洲象办起了食堂。

为了保护大象,普洱专门种了200多亩到300亩的香蕉和苞谷给大象吃,办起了“大象食堂”。如果动物到村里肇事,政府负责给村民补偿。普洱去年一年的动物肇事赔偿是770万。经过这些努力,野生大象从当年的5头变成现在的71头,有些大象是从其他地方,甚至从老挝、缅甸、越南来的。大象如此,其他很多动物也如此,现在还有一些野生犀牛回来了。

云南普洱:茶产业引领绿色发展


云南普洱:茶产业引领绿色发展

现代茶园

茶叶加工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普洱”所呈现的内涵愈加丰富,从最初的一片茶叶,到成为一座城市的名字,再是代表着一种绿色发展方式。

这样的变化,源于普洱市茶产业的砥砺奋进,推动普洱茶从“边销茶”发展到风靡全国的网红产品。从规模种植生态茶园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开始,普洱茶产业不断跃上新台阶,特别是从2004年以来,产量从当年仅有的2万吨,增长到了2017年的13.9万吨,增长了近7倍。

产量倍增的同时,普洱茶的品牌、文化价值也在不断提升。“2018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普洱茶品牌价值连续两年位居首位,高达64亿多元。一生一熟、越陈越香,这样的普洱茶文化体验正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普洱茶,从一片生态绿叶,到一种文化现象。如今,在普洱,茶叶美了一方环境、兴了一方经济、富了一方百姓。普洱市作为茶马古道的源头,2013年,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普洱市“世界茶源”称号。围绕“普洱茶文化之源”发展定位,普洱市致力于把茶产业打造成大生态、大产业、大文化、大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

长成“衣食万户”大产业

俯瞰普洱大地,漫山遍野的现代茶园,生机盎然的古茶林,独具特色的茶景、茶街、茶庄园,成为普洱自然底色、大地本色。

经过几代人的耕耘,普洱市茶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茶园面积300多万亩,其中现代茶园165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12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18万亩。“茶产业覆盖全市10个县区,茶农130万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去年全市茶产业实现产值23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0%以上。”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负责人说,茶产业已经成长为普洱“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农民来自茶的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许多农民通过茶叶实现了脱贫致富。

普洱市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目标,始终坚持把茶产业作为普洱最有优势、最具特色、最惠及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重点打造,坚持抓品牌、抓标准、抓“互联网+”、抓融资、抓庄园、抓整合,形成百姓增收、企业增益、产业增效——全产业链持续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普洱茶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活品质的绿色产业。

做大做强普洱茶产业,普洱市最有希望、最有条件、最有潜力。普洱市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不断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全力实施好有机茶园基地建设计划、标准化生产提升计划、品牌战略营销计划“三个计划”,为云南打造“千亿云茶”产业目标贡献普洱力量。

叫响“世界茶源”品牌

普洱景迈山已有近2000年的种茶历史,家家种茶,户户饮茶,人茶相依,伴茶而生。丛林深处少数民族村庄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古朴典雅,与美丽的山水和千年万亩古茶林交相呼应。为有效保护澜沧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这一人类共同的自然人文遗产,普洱市全力推动景迈山古茶林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普洱市不仅有景迈山的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园,还拥有距今3500多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至今还存活着2700余年的千家寨野生型“茶树王”和野生茶树群落,还有邦崴千年过渡型茶树为代表的一批过渡型古茶树。完整的茶树进化景观,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源”。

叫响“世界茶源”品牌,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普洱市把打造普洱茶品牌,作为主动服务“千亿云茶”战略的具体行动,以八大古茶山普洱茶品牌打造为突破口,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机制,出台景迈山、普洱山、凤凰山等名茶名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品标准,确保每一片古茶林都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知道茶原料来自哪里,是哪个厂家生产的,质量、标准、价格一目了然,完全可以放心消费。

从普洱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全市推出“名山名茶”品牌,普洱市坚持“高端精品”和“大众大量”两条腿走路,推行“联盟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模式,深入实施“古茶山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做优大基地、培育大主体、建设大数据、建成大仓储、擦亮大品牌、发展大产业,推动普洱资源禀赋变为物质财富,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本,“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不久前,第十三届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普洱市举办,成立刚好10年的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会上发布了2018年普洱茶产业创新成果,普洱茶基因组、茶发酵微生物、茶功效、茶工艺设备、茶新产品开发等一系列创新研究令人对普洱茶有了全新认识的同时,“科学普洱”理念正推动普洱茶各类基础研究和研究成果的转化。

位于普洱市的帝泊洱生物茶谷完美诠释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普洱茶的融合,公司研发制备了数控自动化罐组逆流提取生产线,最大程度地提取出茶叶中的有益成分,创新开发现代生物普洱茶、即饮普洱茶饮料等系列产品,把普洱茶从单一的农产品打造成一个全面升级换代的高科技产品。这得益于“科学普洱”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普洱茶的种植、采集和产业链全程建立了严格的标准控制体系,结束了普洱茶仅凭经验感官评判的传统历史。目前,仅公司在普洱茶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已受理和获批100多项专利。

在绿色生态新理念下,普洱茶的种植、加工各环节均取得突破。传统普洱茶烘干技术中,引入纯太阳能烘干系统和蒸汽系统,将清洁能源运用到普洱茶的生产加工环节中,不仅极大地节能减排,更加清洁卫生地保证了茶产品质量;出台《普洱市有机茶发展规划》,目前全市已建成生态茶园165万亩,已有30多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认证和进入转换期。力争到2020年,全市60万亩的茶园实现有机化,100%的茶园将走上绿色安全生态之路。

茶是普洱的根、普洱的魂、普洱的历史和文化,是普洱人的依恋。普洱茶已深深融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个领域,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已成为普洱传承不息的靓丽名片。(来源:云南日报沈浩/文李奕澄/图)

勐海大叶种茶 云南茶业的骄傲


勐海大叶种茶云南茶业的骄傲

勐海年平均气温21℃左右,土壤PH4.5-6.5之间,均是千百年森林形成的有机质土壤,这些条件孕育了勐海大叶种茶。

勐海大叶种茶,有性繁殖系,属乔木型、早生种,产于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南糯山古老茶区等地。茶树植株高大,高2.3—7.5米,树幅1.8—5.2米,树姿直立或开张,分枝较稀,叶片呈水平或下垂状,叶长可达25.3厘米,椭圆或长椭圆形,绿色,富光泽,叶质较厚软。育芽力强,春芽2月下旬萌发,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上旬,百芽重153.2克,芽叶绿色或黄绿色,茸毛多。产量较高,一般亩产150千克。

春茶鲜叶含氨基酸2.26%、茶多酚32.77%、儿茶素总量18.17%、咖啡碱4.06%。适合制红茶、工夫红茶,芽毫金黄显露,汤色红艳,香气清鲜,滋味浓酽鲜醇;红碎茶,颗粒匀整,滋味浓酽鲜爽,汤色浓艳;制滇绿茶,白毫显露,滋味醇厚回甘,耐冲泡。用其一芽一、二叶制成的“南糯白毫”,具有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之特点,为云南名茶新秀之一。尤其是加工普洱茶的上好原料,普洱散茶的外形肥大、粗壮,茶条紧直、完整,干茶的色泽乌润或褐红,冲泡后香气清幽,香味浓郁,汤色红浓明亮,品饮时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特殊的陈香香气,而且十分耐泡。

1984年(第一批)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大叶种茶为国家级茶树品种。

茶叶科研和生产实践表明,茶树品种是构成茶叶自然品质的重要因素,成品茶的外形和内质风格,均受茶树品种的遗传性所左右,一个好的茶树品种,不仅能大幅度地提高茶叶产量,而且能显著地提高茶叶品质。茶树上的鲜叶,从理论上讲,无论是红茶、绿茶、普洱茶,都可加工制成任何一种优质茶叶,良种与茶叶品质主要表现在品种的适制性,适制性包括茶芽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两个方面,物理特性就是茶树新梢上芽叶的肥瘦,大叶、叶色、叶质和叶片厚薄、柔软程度,茸毛多少等因素,物理特性为塑造优质茶的外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云南茶业正在进入重大突破发展阶段》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白茶的发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