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的茶叶】

普洱茶字词解读:“纯”字的体会引子

普洱茶品评或喝茶交流中经常会用到一些词汇与术语,许多可以用通用的“茶叶审评标准术语”。但由于许多特别的因素,词汇有待总结升华,以及创新。

去年准备起草普洱茶标准时,我归纳整理过一个“普洱茶审评标准用语”,一直想从专业的角度去完善它,工作太忙,未及细致推敲修正。

近来,有许多茶友就产品内质特征,以及拼配、纯料等诸多问题与我交流。感到有些语汇的理解,在普通茶友以及消费者中是不甚清晰明了的。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与领悟,对爱茶人讨论交流普洱茶,或是对收藏者作决策也许有点参考作用。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普洱茶生饼、普洱茶熟茶的特殊性,决定了“茶叶标准语汇”的扩展与细化。

普洱茶的价值取向,从消费价值取向,收藏价值取向两方面,与其他茶类有着根本的不同,许多语汇和价值理解自然就丰富多彩了。

准备分享一下自己对某些重点语汇,或价值取向的理解感悟,今天做个引子,先从“纯”字开讲吧。

“纯”字,普洱茶市场上用的最多的一个字。

可以说,地域特征产品,市场上喜欢用“纯料”两字,产品结构特征,有的则宣扬“一口料”,即所谓的,里外一致,无包心茶的纯;而内质审评上,汤色、香气、叶底,也会用到纯字。

那纯字到底如何解读?如何理解“纯”的价值取向呢?值得分享与讨论。

cY260.com编辑推荐

普洱茶“纯料”,真的纯吗?


普洱茶“纯料”,真的纯吗?

以前经常看到一些普洱茶茶评里提到“里外一口料”的说法。以为那就是“纯料”,后来才知道,原来“一口料”和“纯料”两者并非是同一概念。

所谓一口料,是指茶品内、外用料统一,通常用于形容普洱茶饼、茶砖、茶沱等紧压茶。与“一口料”相对应的,是“撒面”,即很多商家为了使茶饼、茶砖等有更好的卖相,会在茶品表面上撒上一层等级较高的茶叶原料,使其外观条索显得更漂亮,而茶品内中却使用稍低等级茶叶原料。当然撒面的普洱茶并不代表就是品质低劣,只是相对地说,一口料茶品,口感会更纯正。而对于“纯料”这个概念,业界是众说纷纭,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若说流派,大概分成了以下几种:

1、古树茶派。凡是来源于普洱古树茶的原料,不论山头、批次、季节、都叫纯料。

2、山寨派。此山寨非彼山寨,这里的山寨,是指普洱茶山头和寨子。同一个山头、同一个寨子,只分季节,不分批次和茶树年龄。即只要是同一个山头、寨子里的茶树,只要是同一季节(春茶、夏茶和秋茶),不管它100年、200年、300年,或者500年茶龄的茶树,都叫纯料。

3、茶园派。茶园派分三种情况。一时不论批次和茶树年龄,只要是同一片茶园的古树茶原料,都能称为纯料。但根据茶人们的经验来看,即使是同一片茶园,如果茶叶批次和茶龄等不同,那么茶品的口感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二是同一片茶园的古树茶,分批次,但不分茶树年龄。比如100-300年茶龄的古树茶,不论茶树年龄是否一样,都采摘下来混在一起,头春茶分一批,二春茶分另一批。称为“纯料”。

三是同一片茶园的古树茶,分批次,也分茶树年龄。此种纯料是按茶树年龄来采收的,只要是有300年茶龄的古树茶,无论头春茶还是二春茶,都混在一起压饼出售。这也叫“纯料”。

4、全同派。即所谓纯料,应该是同一片茶园、同一批次采摘、相同树龄的古树茶,并且这种茶只采春茶前3批。包括单株,一般是选茶园里年纪较大的茶树或是几棵茶树采摘,且只采头春茶。再有就是茶树王茶,由茶树王上采摘而来,一般采前两批。全同派应该算是比较合理的定义“纯料”的说法流派,而且这种“纯料”茶,基本也是卖的比较贵的。

明白了以上这些,在下次买普洱茶时,就不会轻易被“纯料”二字迷惑啦!

普洱茶品鉴六字诀


普洱茶品鉴六字诀

导读

普洱茶怎么品鉴?当普洱茶爱好者拿到一款普洱茶制品,如何判定这款的品质,或者如何辨别茶叶品质的优劣?本文向大家推荐一个品鉴普洱茶可对比验证的参照指标体系,具体而言,普洱生茶的品鉴,可以从“净、香、润、厚、甘、甜”六字诀入手。具体如下:

净:味正不杂,至纯至净

茶为饮品,净度是首要指标,是其他指标的基础。但净度对于市场上大多数普洱茶而言,却是一个不易达到的高标准。

受生长区域和制作要求的制约,优质古树茶目前还必须依托一家一户的茶农家庭制作。若无严格监管,缺乏科学标准,制茶过程随意,则会导致烟味(未采用阳光干燥,而用柴火烘干;或晒好的原料存放在柴火旁,吸附烟味),糊味(炒制过程火温过高或时间过长),馊味(杀青揉捻后没有及时干燥)等杂味。

香:山野幽香,清蕴悠远

普洱茶的香气以净度为基础,净度纯,香气正,没有杂味干扰。工艺严谨、制作精良的古树茶,具有淡淡的山野幽香(不会像绿茶香气那样奔涌浩荡、明显外扬)。香气纯正是判断普洱茶制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普洱茶的干茶香、茶汤香、挂杯香,均为含蓄内敛,嗅之,不事张扬;饮之,丝丝缕缕,沉稳遍布口腔,留香持久。

不同山头的古树茶又各有特点,如景迈、昔归、冰岛等区域香气相对高扬浓郁,陈化后会出现更迷人、独特的香味。

润:细腻润滑,不粗不涩

优质的古树茶入口细腻润滑,不粗,不涩,不干喉!如无此特点,或者是工艺出了问题,或者是原料自身局限。总体而言,优质的古树纯料普洱茶,最为突出特点是品饮的润滑感。

厚:气韵饱满,物质丰富

普洱古树生茶的厚度主要表现为气韵感(易武茶区弯弓为主要代表)和物质感(布朗山区域老班章为主要代表)。

气韵感是指茶气饱满,充盈整个口腔的感觉,很多老茶友都深有体会。苦涩不显,不苦而甜,萦绕丰沛,体感明显。

物质感是指从入口开始,舌面所感受到的强烈变化,起头的苦涩味瞬间转化为回甘生津,层次丰富,物质厚实。

甘:回甘生津,舌底鸣泉

回甘是普洱茶品饮中最重要的愉悦感之一,是一个由苦转甘的过程。新的古树纯料生茶,入口丝丝清凉的苦味,瞬间转化成满腔甘甜,两颊生津不断,有舌底鸣泉之感。

苦味是普洱茶的重要滋味,回甘则是苦味退去,转为甘甜的愉悦感,这是一个由苦到甘的整体过程。其苦的程度,苦转甘的速度,甘的强度,综合体现回甘的质量,是鉴别古树茶优劣的重要指标。

低劣的茶品只有单纯的苦,苦而不化、不退,持久滞留于口腔,无法产生回甘。

甜:收尾必甜,如蔗似蜜

优质的纯料古树新茶,经久耐泡,滋味稳中有变,循序渐进(茶味不会陡然寡淡,全然水味),最后出现的味道一定是丝丝清甜,或如甘蔗,或似蜂蜜,让人流连忘返。

泡至最后可再煮饮,小银壶、紫砂壶、陶壶均可,更是苦中带甜,薯香甘冽,回味无穷!

普洱茶的纯料是怎么定义的?


普洱茶的纯料是怎么定义的?

时下普洱茶山头村寨纯料概念早已为广大茶友接受。班章、易武、景迈、冰岛、昔归?站在非普洱爱好者的角度,可能很难理解会有人对于千里之外、深山之中的小村庄能够有如数家珍般的熟识。而班章之霸气、易武之甜柔、景迈之高香等也成为茶友间的共识。与此同时,与纯料相对的概念——“拼配”也遭到纯料拥趸的排斥。拼配仿佛仅仅是为追求量产、品相等目的不得已为之的下作手段,入不得沉迷纯料的方家法眼。

纯料与拼配,孰优孰劣?纯料茶果真是普洱茶品的至高境界么?在展开讨论之前,厘定两者定义十分有必要。

所谓纯料,必然要在树种、生长环境、种植管理、制程等方面趋同,在品饮方面呈现同一共性的茶叶方可称为纯料。在其它茶类,这个概念是比较容易分辨的。比如台湾茶,纯料必为扦插无性繁殖、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相对接近的海拔(约百米内)、同一季节、同一日约四小时内采摘、同一制茶师傅以相同制程完成。

然而这种定义方式无法套用在普洱茶上。普洱茶多为有性繁殖的群体种,每一棵茶树都会因“父母”基因的不同组合而表现出不同特质。同时,茶树本身很容易发生基因变异,以至于同一棵茶树上都可能产出形状与味道不同的茶叶。在品种上就无法保证纯料所要求的均一性。

普洱茶茶区涵盖范围区域广泛,普洱、版纳、临沧、保山四大茶区之下可分为若干茶区,而每个茶区又包含了数量不同的山头村寨,比如景迈茶区就由勐本、大坪掌、帮波、翁基翁洼、芒景等多个村寨组成。云南特殊的地理气象条件决定了距离很近的地区也会有环境与垂直海拔分布的差异。而这种环境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茶叶品质方面的差异。即便是同一座山头上,阴面阳面、坡顶坡底的茶树因为生长环境的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表现。甚至对于一棵茶树而言,阴面阳面或是树冠上层下层不同位置取茶都会有茶质上的差异。

云南地区制茶工艺较之我国其它地区的其它茶类,精制程度与规范性较为粗放。毛茶初制基本全由茶农负责,各家各户对于工艺理解掌握程度与方向的不同造成了毛茶品质与风格的差异性。即使同一个茶农,也无法保证其炒制的每一锅茶叶都能保持统一品质。

若再加上时间尺度上的考量,则纯料的定义将更加困难。早晨采摘、水分含量高的鲜叶与下午采摘、水分含量相对较少的鲜叶混拼,是不是纯料?同一片茶区春茶和秋茶混拼是不是纯料?同一茶园不同树龄的茶叶(大小树混采)混合能不能算纯料?同样茶区同样的采摘时间段前后两年混拼是不是纯料?综上,普洱茶的“纯料”是无法提出一个精确而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的。任何对纯料绝对概念的定义,都可以找出一个更进一步的定义使其不成立。在纯料“至纯”这一逻辑链条上的穷尽,到头来便只有一片单一的茶叶可以称之为纯料了——而这显然是不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的。

既然纯料无法精确定义,为何纯料的概念又能在当今的茶市大行其道呢?

在市场上时,纯料相较于拼配,在被消费者接受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茶叶市场上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总是存在着强烈的信息不对称,相对简单、直接的概念更易获得消费者的接受。山头纯料对于消费者而言更易在最初形成简单而直接的印象。在潜意识中,消费者对于“纯”这个概念总是具有天然的好感,当商家将其作为售卖商品的第一辨识度时,正是利用这种潜意识上的好感,加以取巧的模糊焦点与歪曲。

对于制茶者与茶商而言,纯料也是一个准入门槛较低的选择。相较于艰深的拼配技术,寻找一个相对范畴内的“纯料”来压制茶品,显然是更为简单的事情。在各种市场因素的交集之下,制茶者选择纯料概念进行炒卖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对于所谓纯料的定义,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阐述纯料的同时要将这个纯料定义的约束范围表述清晰,比如是茶区纯料还是村寨纯料、是否大小树混采等等。这一点对于从业者而言无论是基于专业水准还是从职业道德出发,都是尤为重要且基本的!只有明晰纯料定义后,我们对拼配的讨论方可展开。

茶市观察:解读普洱茶的未来


茶市观察:解读普洱茶的未来

我想根据前不久和同行交流时所得到的一些信息,对前段时间市场中的一些风波和起伏以及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些问题--比如,普洱茶市场怎么样了?它未来的发展又将可能怎样?它还有没有前途,它还能走多远?--发表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的感觉是云南普洱茶应该更要自信些,我说这些话是有根据的,我相信普洱茶市场将会走向一个非常光明的明天。我以下的观点也跟我的经销团队及我的同伴沟通过,今天在这里把我们的想法跟大家做个交流和沟通。

我认为,对目前市场发展状况,大家要有信心,这个信心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们要对消费者有信心。

大家知道,消费者是很理性的,同时也是很感性的。前不久市场出现一些波折后,很多企业说"我们能不能来发出一个声音,一起来做一些救市的活动"等等,想了很多办法,好像想急于向各界证明什么。消费者是理智的,同时也是感性的,要相信他们,他们一定会发现普洱茶的好,普洱茶的美,普洱茶的价值。

大家知道,普洱茶的兴起,不是中央下一号文件、二号文件。在清朝是皇帝老爷想要喝这茶,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离不开普洱茶,所以造成了当年的普洱茶盛世。当时的盛况远甚今日,今天我们也有说"这是贡茶,这是……"其实,这远远不足以描绘当时的盛况。

最近几年普洱茶热潮的兴起不是由咱们云南人开始的,而是由沿海地区,特别是港、澳地区那些先富起来的华人以及追求生活品位的华人带动起来的。他们发现了普洱茶的价值,发现了普洱茶储存了一定时间后有特别的口感,因此,他们喜欢上了普洱,并且带动了普洱茶的品饮风潮。我感觉这些人,像台湾人、香港人以及大陆沿海一带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还是明智的。所以我可以跟大家讲,我们要有信心,我们要相信消费者,如果他爱喝茶的话,他就会发现,普洱茶与绿茶相比,它的优势在哪里;普洱茶与红茶相比,它的优势在哪里。现在很多人讲绿茶才三泡,我们普洱茶有多少多少泡--其实不用讲,消费者会自然了解。我特别坚信,我们云南得天独厚,有如此美好的产品,将来的市场是不可限量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对消费者充满信心,他们会发现普洱茶的价值,他们会爱上普洱茶。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对云南省普洱茶生产厂家有信心。

其实,在座很多朋友都跟茶界有些交往,可能我们因为相互熟悉,会挑这厂挑那厂的毛病。我可以跟大家很负责任的讲,如果今天拉出全国前十名茶叶生产企业名单的话,前六名是咱们云南省的。无论是他们的品牌、资金、管理、团队,或者是他们的科研力量、市场策略,还是他们的进取精神,都不是其它省份茶叶企业可以比的。

外省的绿茶、花茶生产企业,如果销售额做到七八千万,利润做到五六百万,就属于非常了不起了。可以这样讲,我们云南省普洱茶企业的业绩在这之上的有好几家。尽管有人说我们勐海茶厂如何如何,但像我们这样有上百名大学生以及很多茶学专业人士的企业,在其它省份和城市的茶叶企业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云南省其它大厂在科研上、品牌推广建设上,都具备其它省份茶企或其它茶类厂商所不具备的实力。如果大家上网搜寻,或有机会走访其它省份的茶企,就会发现,能有云南茶企目前这种实力的非常少--包括红茶,包括绿茶,都非常之少。大家都知道名满天下的西湖龙井的年产量几百吨,家家户户做茶,但没有一个上规模的工厂。云南其它茶厂我去的比较少,但通过我的了解,通过和他们交往,知道他们的设施、设备、人才、市场的经营能力,都是相当优秀,所以我相信有这些好的茶厂,生产出的产品不会太差,将来在市场上都是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我有时和一些朋友开玩笑说:"哪天要是我们云南省的普洱茶生产厂家都去搞绿茶了,也够他们喝一辈子了。"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看法。

第三个方面,我们要对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领导有信心,有足够的信心。

在云南省做茶应该是很幸福的了,从书记、省长到副书记、副省长,各级领导都把推广普洱茶做为自己的责任,把它当做云南名片认真、细致的推广。安溪铁观音的产地是安溪县,这个县是倾全力去发展茶叶生产的,他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也做得不错,但它毕竟是一县之力。而我们是以全省之力去做的,这在全国茶区的政府里头是独此一家了。

前段时间,普洱茶行业在包括市场和原材料采购等多方面都出现过问题。这期间各地政府特别是西双版纳政府,采取了非常多的有效措施,及时的制止了很多外省非晒青茶和一些小叶种茶类的流入,做了相当不错和有效的工作,所以我感觉云南省政府和各级机构都对普洱茶事业的发展倾注了相当大的热情,而且是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像我们厂最近经过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云南省普洱茶加工工程中心,省里意向给了勐海茶厂津贴资金好几百万。这种事情,在其它省份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觉得只要坚持下去,在这么开明的政府的支持下,这个行业一定会有大发展。

第四个方面,我们要对宣传媒体有信心。

前段时间有些朋友对我讲,中央电视台不负责搞个什么节目,另外某个台也不负责播个什么节目。我说,其实你只是看到一个方面--央视也好,地方台也好,方方面面的媒体也好,说普洱茶好的占95%以上。在普洱茶热潮没有起来前谁介绍你们?在人家不了解普洱茶前,是哪些媒体介绍你们?当有人质疑普洱收藏价值时,是媒体解释。包括普洱茶各种功能的介绍,都是媒体给了相当多的支持、报道,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如果说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不同声音,或者有一些媒体在某些时候对市场的变化有所反映,我觉得都很正常。在整个宣传导向中,大部分都是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以支持三农、支持国有品牌的发展和支持我们自己的产业发展为主题,大部分都是正面的。我们跟中央电视台合作,他们都是很支持的,非常正面的。他们是存在某些担心,但这些"担心"来源于不了解,他们在基本面上还是支持的,因为毕竟普洱茶事业是美好的事业。

茶是干净的、安全的、卫生的,它是非常好的东西。我可以跟同仁讲,对媒体要有信心,他们的关于普洱茶的报道大部分是正面的,包括中央媒体的报道都是非常支持的。

第五个方面,我们要对普洱茶目前的经销团队有信心。

有人说,只有做绿茶和铁观音生意的人转过来做普洱茶,没有做普洱茶生意的人转做绿茶或其他茶。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但代表大部分真实的情况。因为现在茶业行业的销售商家中,经营普洱茶的人应该是最强的那班人,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有足够的渠道去推广、发展普洱茶--我说的是与其它茶叶相比。大家都知道乌龙茶发展到今天,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每年销量大概是六万五千吨,而普洱茶才两三年时间,现在据说是十几万吨,两者发展速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对普洱茶的经销团队特别是有信心。

最后,我们要对云南省茶行业特别是普洱茶行业的方方面面参与者有信心。

云南省科研机构,还有茶文化方面的从业人员素质是比较高的。最近三年来我所接触的科研机构,从事茶文化工作的报纸、杂志、传媒的工作人员,我觉得以前的跟今日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现在太强了。这个月13号,北京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揭幕,我们请了北京茶叶界的一些同仁进行了交流。他们都对普洱茶文化或普洱茶茶艺、茶道的发展表示出了相当的信心。基于这么多方方面面的信心,我觉得普洱茶应该要有自信,要有信心,市场前景非常好。

但目前出现的情况又是为什么?前面那么好,现在为什么会这样?我说两点我的看法:

第一,这个行业太年轻了。无论是从市场的厂商,还是从参与者、消费者等方方面面看,都太年轻了,才两年多一点儿。安溪铁观音发展了十几年,但从目前的市场份额和价值来看,已经没法和普洱茶相比了--但人家那可是已经搞了十几年了啊!福建茶商们,可真是跑遍了全球,跑遍了全国,挨家挨户不懈努力、不懈推广,才有安溪铁观音今天的成就。而咱普洱茶稍微幸运了点儿,两年就走完了人家十几年才走完的路。不过,因为年轻,大家就会看到很多方面还没形成共识,所以大家的看法就会有些不一致。市场上的反应,无论是收藏客,还是品茗的喜爱者,或者是经营者,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形。大家想想看,两岁的小孩,他饿了就会哭,乐了就会笑,所以现在起一些大风大浪我觉得很正常。如果二十年后还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应该,一个人长到二十岁还跟妈妈撒娇就不应该。

对于价格波动和市场的一些定位不清楚,太正常了。普洱茶在茶行业里是做得不错的,但整个儿相对于其它市场,包括证券市场,我们都是比较新的,在这里面出现一些问题和起伏是很正常的。

第二,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供需上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问题。这是个人看法,不代表公司看法。目前的问题在于,品质比较差的一些普洱茶供应量一下子增大了,造成了市场上的无序,消费者丧失了信心。市场是在扩大,但扩大速度没有赶上产品供应的速度。我在北京有很多朋友,还有一些消费者,他们对普洱茶的认识都在很初级阶段,但在这个时候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五花八门的产品,所以他们一下子无所适从。现在很多人对普洱茶的看法是,从树上把叶子一摘,拿石头一压,就是普洱茶。其实,那样做你只是在卖原料,中间没有技术含量,没有独特的价值。如果总是卖原料,原料就只能卖原料价,我们就只能挣个辛苦钱。而优质的产品还是供不应求,还是不太多。如果供需结构能适应市场进行调整,那就应该对将来市场有信心。

对于普洱茶将来的发展方向,我认为从今年底或从08年开始,市场肯定将有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专业化",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深刻,更加激烈--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将来普洱茶的消费情况,消费者喝哪类茶、喝哪种茶、喜欢哪种口味,我相信从2008年开始,将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各个厂家将会有自己合适的市场定位。我觉得这是好事,这是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最后,我再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前段时间有人问,"这是不是普洱茶的春天?"我的看法是,这绝对是春天!春天是什么?百花齐放!报道普洱茶的记者说,"是人都想到这个行业投资呀,建厂呀。"所以说,现在绝对是春天,难得的春天,两百多年来难得的春天!不过,春天对茶人来讲,收获的季节还没到来。但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迎来普洱茶收获的季节!

解读普洱茶加工的工艺原理


解读普洱茶加工的工艺原理

关于普洱茶的渊源有多种传说,我只愿相信其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清朝年间,一次云南人送茶去京城进贡,没有等到毛茶完全晒干,就急急忙忙压饼、装驮,上路。在漫长的旅途中,原本绿中泛白的青茶饼变成褐色。送茶人吓坏了,贡茶变质这可是欺君大罪呀。但又不能不往宫廷里送,第二天,送茶人做好了杀头的准备进了宫。可没有想到,这变了色的茶饼竟然得到了皇帝的赏赐。原来这茶冲泡后,汤色红浓明亮,色泽如红宝石一般,很是抢眼。

端起一闻,一股醇厚的香味直沁心脾,喝上一口,绵甜爽滑,好像绸缎被轻风拂过一样,直落腹中。于是从宫廷传到市井,打造饮普洱茶的时尚,也为中国的茶文化添了一道风景。

传说就是传说,真伪是说不清的,只是这故事讲出了近代普洱茶加工的工艺原理。普洱茶是以云南特产的大叶茶为原料,经过蒸揉、运输、贮藏等综合因素作用产生的产品。通过这个故事,我才明白为什么经年的普洱茶才是上品。茶艺师告诉我,上好的普洱茶饼一定是纹络清晰,不能死板一块,要通空气,因为茶饼中还有微生物继续发酵。她还向我推荐了一本关于普洱茶的著作--云南大学教授周红杰主编的《云南普洱茶》。书中对高品质普洱茶的特点概括了四个字:顺、活、洁、亮。顺是茶汤通过喉咙时有圆润、亲切、自然的感觉,对身体无刺激作用;活是普洱茶优质原料、良好工艺、科学贮藏综合水平的真实反映,是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存量的真实反映;洁是洁净、卫生、安全,是鉴评普洱茶品质的重要因素;洁是普洱茶养生的根本,只有洁净的普洱茶,品饮者在品饮中才能体会其甘、滑之美,醇厚之味,顺柔之态,甜活之质;亮是衡量普洱茶内含生化成分含量高低及协调性的重要指标。它既是鉴评普洱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又是鉴赏普洱茶内在美的标志。好的普洱茶其汤色就其品质不同呈现宝石红、玛瑙红、石榴红、陈酒红、琥珀色等颜色。

这些年来,关于普洱茶的保健功能说法很多,总结起来不外美容、益寿、减肥三大作用。至于是否如一些作茶人宣传的那样神乎其神,不敢妄信妄言。但随着临床医学实验的开展,普洱茶的某些保健功效也逐渐得到了验证。普洱茶所内含的物质和性能,赋予其特有的养生保健效用,这一点当然是肯定的,但这些功能还是由饮用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来体味和总结更为合适。如同世间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也没有任何一种饮品能满足所有人对提高自身健康指标的要求。

对于普洱茶,不少人追求年代的久远和价格的?贵,以为年头越长,价格越贵就越好。其实也未必。红普普洱茶专营店润和轩的茶艺师介绍说,最适合饮用的普洱茶,生茶的年限是3年到15年间,熟茶应该是3年至8年间。至于百年老茶,实话实说,卖点在于收藏,而非饮用价值了。而对饮茶人来说,适合自己口感和喜好就是最好。有人喜欢年深日久的醇厚,也有人喜欢年份较浅的淡雅,孰高孰低实在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初饮者还是从较低的品级开始,逐渐向高品级过度。普洱茶以形式可分为散茶、饼茶、沱茶、砖茶等。以加工方式可分为青茶(晒青茶)、熟茶(后发酵茶);以年代分可分为一年普洱、二年普洱乃至陈年普洱。饮普洱茶重在掌握一定的冲泡技巧,冲泡时以相对多的投茶量、高温和较长的浸泡时间为基本原则。多量:取茶5至10克置于壶中;高温:使用沸水冲泡;长时:3至5分钟后倒出茶汤。只要按照以上方法冲泡普洱茶,品饮普洱茶时,色、香、味、形俱佳,就是品质好的普洱茶。选购这样的普洱茶,消费者就可放心饮用了。

品普洱茶在某种意义上是品人生,品历史,品文化,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沉进去才能体会出来。饮普洱茶又仿佛是交朋友,要用心灵一点点相互走近,相互感应。

解读普洱茶的适饮期


解读普洱茶的适饮期

近日,一个谈论普洱茶适饮期的话题在普洱圈里展开,其中有从事普洱茶研究的云南农大教授以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和转化为基础解读普洱茶适饮期问题,有普洱茶经销商以茶叶选料为基础来解读,也有茶友以普洱茶的香气为基础来解读普洱茶适饮期。对于普洱茶的适饮期,有着诸多的决定因素。

普洱茶的适饮期基本取决两大因素,一是普洱茶的品质因素,另外一点是品茗者的自身因素。普洱茶的品质因素由普洱茶的选料、加工工艺、存放环境和存放时间决定。原料等级高的普洱茶如芽茶类的,其转化规律是依次由青叶香向花香、果香、坚果香、木香转化,最后转化为陈香。口感滋味则由烈转柔。以加工工艺来区分,发酵过的普洱熟茶比普洱生茶转化时间要快,口感也更平和。存放环境对普洱茶的品质转化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湿度和温度较高,转化较快,反之则转化较慢。陈放时间越长,普洱茶的口感越平和。总体趋势是由烈转柔,由浓转淡的过程。

另一个判断普洱茶适饮期的因素就是我们自身对普洱茶的口感要求。无论是普洱熟茶还是普洱生茶,其味觉体现基本都是甜度与苦度的高低、涩感与回甘的强弱以及汤感的浓厚稠润。对于新茶来说,口感一般浓强度要比旧茶要高,即所呈现的苦涩度和回甘都比较强烈,对于品茗者而言可能难以接受,所以需要通过陈放使苦涩度降低,但伴随的是回甘也会降低。由于陈放后苦涩感降低以及糖类物质的降解,使得茶汤的甜味更容易被味蕾感觉到。茶叶中的果胶类物质陈放后降解使得茶汤从浓稠变得清爽顺滑。由于每个人对味道的感受都有特殊的偏好,比如男性茶友大多会喜欢味道浓重且回甘强烈的口感,对苦涩度的耐受性较高;而女性茶友则偏向于甜润感较强的茶品,对苦涩感耐受性相对较低。所以同一款茶男性茶友喜欢而女性茶友却会觉得过于浓重难以下咽。反之,口感温和的茶品男性茶友则可能会觉得平淡无力。另一个因素是我们在不断品茗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对茶的了解,我们也会不断修正对茶品的要求,所以会出现以往觉得好喝的茶现在觉得不好喝,或者以往觉得不好喝的茶如今会变得适口。

就作者而言,普洱茶的适口性一则是普洱茶综合品质的表现如何,二则我们自我的口感的要求如何以及对茶叶的陈放变化规律及转化后口感的判定,不同的茶品不同的品茗者不同的口感要求和对茶叶的理解不同,都会改变对同一款茶适饮期的判定。其实所谓的适饮期就是以当下的茶汤是否符合品茗者的口感要求,如已达到这一基本条件,我们则可以广义地认为这一款茶对某一人进入适饮期。

普洱茶生熟茶汤颜色解读


普洱茶天生特性越陈越香,是它在茶类中具有的优势的特性,生茶可后发酵或自然慢发酵,在适当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下自然陈化,可使口感越来越好,汤质越来越醇。熟茶则为渥堆发酵,可满足短期或近期快速消费饮用,当然也可以继续陈化,茶的口感也会更加滋润平和。普洱茶,在不同的环境、工艺、和时间下存放后,它可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普洱生茶常见汤色:

翠绿: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浅绿鲜亮的茶汤。春茶常见汤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黄绿”色的茶汤,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绿黄:绿少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味”。

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

第2页/(共4页)

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桔黄色。藏期在10-15年的老生茶即显此汤色。但亮度高若是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

红汤:老生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好的老生茶,有老茶友们就喜欢叫红汤老茶。(温馨提示:这是老生茶的茶汤,不是熟茶汤,是要上了年份的才能有此佳容)

第3页/(共4页)

普洱熟茶常见汤色有: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茶菁较嫩,观察叶底,多呈短细黑红,内含物质丰富。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

第4页/(共4页)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

云南普洱茶成纯茶饮料主力的问题


云南普洱茶成纯茶饮料主力的问题

茶叶软饮料一直是市场追逐的热点,其市场占有率逐年递增。就现今的市场而言,普洱茶软饮料所占比重最少。是普洱茶本身的品质问题?还是普洱茶深加工的技术还不成熟?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其实,就中国的茶叶而言,普洱茶是最有资格成为纯茶饮料的主力。

什么是纯茶饮料?

我们现行的茶叶软饮料分为四种:

一是纯茶饮料。

即除了茶叶和水之外,不添加任何其它成分的软饮料,它是茶叶软饮料中最高端的,也是最难加工的。

二是茶与乳制品混和的奶茶系列饮料。

这种产品有多个企业生产,品种也较丰富。

三是花草茶及勾兑型茶饮料。

这是市场占王流销量的产品,其配料中,除茶以外,还添加有色素、食用香精、澄清剂、防腐剂等。

四是功能性茶饮料。

是将多种具有保健性的中药材与茶混和加工而成,如近几年市场风靡的各种凉茶饮料等是这方面的代表。

在这四大类中,纯茶饮料因为不添加任何辅料,包括色素、香精、防腐剂之类的添加剂,是最贴近茶叶本源的一种饮料,也是最健康的种饮品,更是高端消费者最钟情、也是最期盼的种茶饮料。

绿茶与乌龙茶曾先后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主要原因是解决不了三大问题:

一是冷后浑,二是见光氧化,三是保质期太短(保质期不超过六月).

其实,这里有一个原料基础问题,普洱茶中的熟茶有制作纯茶饮料的基础。这是因为普洱茶本身就是发酵的产物,如果工艺处理得当,可杜绝冷后浑的产生。同时,普洱茶本身就偏重氧化,氧化的过程是品质提高的媒介,其汤色、口感会更加纯正。更重要的是,普洱茶始终存在后续发酵的"动能",其保质期会远远超过现行茶饮料的时间,并会产生同样的越陈越香的效果。

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纯茶饮料立刻可以在普洱茶身上实现。它也需要两项技术的突破:

一是纯茶饮料所需原料(浓缩液或茶粉)的品质保障。

目前加工普洱茶粉是采用的高温提取与喷雾干燥工艺,这种持续的高温过程本身就对普洱茶内含营养物质"伤害"较大。用这种工艺制成的茶粉或浓缩液,其原料本身的品质就己大打折扣,不可能生产出真正意义的纯茶饮料。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再坚持纯茶饮料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的一个原因。纯茶饮料不是简单将茶粉或浓缩液加定比例的水混合制成,它最关键的技术是这种茶粉或浓缩液是否具备非高温(加工工艺与过程)并达到与本味茶(茶叶冲出的茶汤)一致的特点。这项技术的突破很可能需要一种新技术--冷冻喷雾干燥工艺的诞生。

二是普洱纯茶饮料存在液态发酵的过程。

过去我们只了解普洱茶固态发酵的原理,对液态发酵尚是一个未解的课题,需要有个化学分析的过程。我们只是通过个别企业的实验发现这液态发酵现象的存在,甚至明显感觉到这一发酵过程像存放葡萄酒样,越陈越香,但是尚未搞清它发酵的机理。

普洱纯茶饮料未来将是普洱茶深加工的一项重要课题。它的工艺的创立及技术上的突破。将会在未来对普洱茶及茶叶软饮料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普洱茶“纯料茶”与“拼配茶”的争议


普洱茶“纯料茶”与“拼配茶”的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普洱茶“纯料”或“一口料”的原料选用,是传统普洱茶制作的基本规则,这是因为:

一是古代普洱茶的制作者由于受交通不便的束缚,不可能将不同产区的茶叶“融到一起”。因此,古代流传下来的普洱茶制作工艺没有“拼配”一说;

二是“拼配”的提法是一些现代制茶企业为了扩大产量、降低成本的一种说辞,缺乏普洱茶制作的“正宗性”。

“拼配”工艺加工出的普洱茶属于“鸡尾茶“,缺乏正宗的“韵味”,其产品的品质也必然大打折扣,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普洱茶的“拼配”是品质再优化和再提高的一种工艺手段,经典的普洱茶产品一定有其独特的“保密配方”,而这个配方的核心内容就是“拼配”。

谁的观点更具有合理性呢?

首先“拼配”的概念,普洱茶的拼配涵盖很多的内容,具体包括:

等级的拼配、不同茶山的拼配、不同茶种的拼配、季节的拼配、年份的拼配、发酵度的拼配。从等级的拼配来看普洱茶的拼配是广泛存在的,不能简单的认为“纯料”和“一口料”的普洱茶就没有其他的拼配技术。其次,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夹心茶”及将非云南产区的茶叶混入普洱茶之中,是一种造假行为,不属于普洱茶拼配的范畴。

普洱茶的拼配是一项高超的技术,是普洱茶制作者通过拼配工艺将普洱茶品质再优化与再提高的过程。

解读普洱茶之“水味”


解读|普洱茶之“水味”

水味

很多老茶友在谈及普洱茶口感时经常提及的一个词。一些刚入门的新手可能会产生不少的疑惑:水味不就是水的味道吗?可是水是无色无味的,怎么会从普洱茶中喝出水味呢?

水味释义:

水味是对茶水滋味表现的一种描述,是茶汤的口感接近于水的感觉,也就是指茶水融合不好,茶的滋味和水分离了,普洱茶出现的水味有分正常情况出现的水味和非正常情况出现的水味。

普洱茶为什么会出现水味?

一般有一下几种原因:

一、原料问题

雨水较多的状态下做的茶往往会有水味。比如夏天雨水多,夏茶多会出现水味,有些春茶遇到雨水多的年份也会出现水味。

二、制作问题

水味重有可能是制作过程中干燥不彻底。大家都知道,在普洱茶生茶压饼过程中要经过水汽蒸压,所以新压的茶饼口感带有水汽味,需要放一段时间口感才能回归。

针对熟茶而言的,是渥堆发酵过程中需要加适量的水,尽管渥堆之后有干燥的工序,但实际上植物纤维中还是留有很多的水分。因此,放置时间不够的熟茶会有所谓的“水味”或“水腥味”。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视环境情况而定),这些水分会逐渐挥发,之后就不会再有水味了。

三、存放问题

雨天及存放环境潮湿也会导致水味重,存放普洱茶一定要做好防潮,湿气重不仅会导致水味重,还可能发霉。如果存放的普洱茶出现水味,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放一段时间就会好很多。

四、冲泡问题

在冲泡普洱茶的时候,如不注意也可能出现水味重的情况,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行为:

1.醒茶不足

普洱茶在冲泡前需要醒茶,也就是让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分的接触苏醒过来,吸收天地人气,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便于可以更好地冲泡饮用。

如醒茶完成程度的掌握,对于整个冲泡过程中茶叶内在品质的表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后面的冲泡有直接的影响。如果醒茶不足。则会在前几泡出现水味重的情况。

2.水质过硬

冲泡普洱茶的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内含物的溶解度。软水溶解度高,茶味浓。硬水中因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导致溶解度低,茶味淡。因此我们应尽量选择软水,尽量避免使用井水等硬度较高的水泡茶。

3.水温过低

茶的溶解度和水温也是成正比的。如果泡茶水温偏低,则茶的内含物溶解量小,导致茶味不足、水味重。其实没有必要过分担心水温高会破坏茶中的维生素,因为茶中的维生素稳定性较高,高温下损失程度其实很有限。

4.注水不当

如果采用定点注水速度过缓,会导致茶叶内含物质无法与水充分溶解混合,造成茶水分离。可以适当增加注水速度,或改变注水方式加以改善。小编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采用螺旋式注水,这样茶叶受热和茶叶内含物释出也较均匀。

对于品茶来说,水味是不好的口感,很多时候茶水接近水味,也就是预告品茶结束,可以换茶泡了。但是有的茶可以泡十几泡,却在泡到7、8泡的时候出现了水味,后面几泡闷时间长一点又好了,这种情况称作掉水。

有的普洱茶回甘来得比较慢,在后半段回甘才涌出来,越喝越甜,尾水都是甜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尾水甜。

来到最后,小编要补充一下:尾水出现水味是正常的,当普洱茶冲泡已经接近尾声,茶叶的内含物质很大一部分已经在冲泡的过程中溶于水,到最后已经没有可以溶于水的物质了,此时的茶汤入口,茶味自然就淡,好的普洱茶尾水也是甜得明显。

总之,无论是加工中出现的水味,还是泡茶出现的水味,都需要提起警惕。用心才能做好茶,泡好茶!

解读普洱茶中的微生物


解读普洱茶中的微生物普洱茶在后期发酵很复杂,由于普洱茶中的蛋白质含量少,使得有害菌很难生存。我后来也从另外一位专门从事微生物研究的学者得知在酸性环境下,有害菌很难生存,大多数是有益菌,普洱茶发酵呈弱酸性,因此大多数为有益菌。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在普洱茶的品质形成过程中,除了湿热反应、氧化反应外,微生物参与的发酵对品质形成十分重要,在现有的研究中,已经发现的主要微生物有以下几种:

1、黑曲霉

黑曲霉是一种低等真核生物,作为世界公认的安全可食用性,在工业生产和学术研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参与普洱茶品质形成的重要菌种,研究其生命周期极其代谢产物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在普洱茶大生产发酵渥堆过程中,黑曲霉数量始终处于优势地位,黑曲霉数量始终处于优势地位,黑曲霉可以生产胞内、胞外两类霉,有20种左右的水解霉,其中葡萄糖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分解包括多糖、脂肪、蛋白质、天然纤维、果胶和非可溶性化合物等有机物。水解产物大多为单糖、氨基酸、水化果胶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使茶叶内含有效成分易于渗出、扩散,为增强茶汤的滋味和形成普洱茶干滑、醇厚的品质特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说,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黑曲霉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和酶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黑曲霉始终是以优势菌群作用于普洱茶。

2、青霉属

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青霉产生多种酶类及有机酸,同时,产黄青霉代谢产生的青霉素对杂菌、腐败菌可能有良好的消除和抑制生长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产黄青霉对普洱茶醇和品质的形成有辅助作用。

3、根霉菌

根霉菌的淀粉酶活力较高,能产生有机酸,还产生芳香的酯类物质,但由于分泌果胶酶能力强,普洱茶在渥堆中茶叶软化也与该霉滋生有关。在渥堆中的每个阶段,控制好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提高根霉菌的比例,有利于普洱茶粘滑和醇厚品质的形成。

4、灰绿曲霉

该菌种会使食品腐烂变质。生产中应尽量避免菌群的滋生。经试验可知,在大生产中出现得较多,而模拟、灭菌渥堆试验加工的普洱茶中出现的很少,后期消失。因此,控制堆温、改善制茶环境卫生有利于纯正普洱茶品质的形成。酵母属与普洱茶酵母属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重要菌种。

5、酵母菌

在普洱茶渥堆中,由于湿热作用为酵母菌的代谢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增强了酶的活性,同时也给茶叶的化学成分变化提供了热源。加之霉菌能利用各种多糖作为碳源进行糖代谢,并产生大量的多糖和单糖,为酵母提供足够的营养后迅速繁殖。当提供有利于酵母菌滋生的环境,使其迅速繁殖,加工中茶叶的品质表现为香甜、醇滑的特点。可见,普洱茶甘甜、醇厚品质特点的形成直接与酵母菌消长相关。也就是说,普洱茶所表现出的陈香、醇、甘、滑等品质特点与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是分不开的。

酵母菌在普洱茶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数量控制得当,可以增加普洱茶的有效营养物质以及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物质,赋予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有独特疗效的品质特点,而且有利于形成普洱茶甜、醇、香等品质风格。但是,如果控制不当,则会形成辣、刺、叮、麻、挂、锁、酸等不利的物质,影响和降低普洱茶的品质。所以,良好普洱茶具有的甘滑、醇厚、活顺、陈香等品质特点与酵母在普洱茶渥堆中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6、细菌

细菌与普洱茶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细菌数目极少,没有发现致病细菌,这是各种微生物之间拮抗作用的结果。如酵母和霉菌的大量繁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国内外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茶多酚也能抑制对人或动物有致病性的细菌的生长繁殖。

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除上述几种微生物外,还有少量和极少量未检出的微生物。结合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消长变化与品质关系的研究结果可知:普洱茶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的菌种变化是极其复杂的。从不同处理比较分析可知,黑曲霉始终处于优势地位,酵母菌的总数居次,细菌数目极少,没有发现有致病细菌。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这些微生物都对普洱茶的品质形成产生作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字词解读:“纯”字的体会 引子》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的茶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