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白茶的市场价格】

云茶电子商务:新生市场的崛起

如果说2007到2010的云茶电子商务,是草根茶商创业的天堂,那么到了2011年则是草根谋求突围、品牌网商迅速崛起的一年。云茶电子商务在深度嬗变,资本与品牌变得越来越强势,草根网商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草根必须找到突出重围的利器,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本文将分析近年来电子商务大环境发生了哪些本质性的变化,品牌商在这种变化趋势中获得哪些巨大的发展机会;而草根茶商面临哪些发展的天花板以及生存面临哪些困境,最后笔者将分析草根茶商并不是坐以待毙,在品牌与资本的围剿下没有任何机会,而是可以发挥草根的快速反应的能力,发扬创新精神,在品牌不擅长的领域内杀出一条血路,从而再次极大地拓展云茶的生存空间。

图为普洱茶消费者人群分布图忆往昔:草根的创业天堂云茶电子商务得从2006年说起。在此之前,很多茶商已经触网,比如新境茶文化公司开办的新境茶文化网站,实开云茶电子商务之先河。该网站既是茶文化展示平台,也是交易平台;而且更让人叫绝的是,其还开展线下的茶艺培训、图书出版以及实体店加盟,可谓线上线下充分联动。同时还有做茶文化论坛的,比如中国普洱茶网、普洱信息港等,附带也做点茶经网上交易。当然还有众多茶商,在茶店闲得无聊,也会在淘宝上开个店玩玩,或者在阿里巴巴(B2B)搞推广,找经销商。因为当时线下渠道赚钱太容易了,这些玩淘宝的也没有怎么用心去打理网店。到了2006年,新境的商业模式已经初见成效,其七佳茶叶加盟店也发展了好几家,引来了一些效尤者想建独立的茶经网站复制新境模式。而这时极少数专门玩淘宝的已经出了相当不错的业绩,在榜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草根茶商将淘宝作为自己创业的天堂。现在淘宝网上卖茶的大户——呆子茶业就是那时从卖书转向卖茶的,到了2007年其销售额已经突破上千万元,创造了在淘宝里卖普洱的神话。众所周知,2007年是普洱茶玩过山车的一年,从极度繁荣旋即进入深冬,在一干茶商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书呆子在淘宝上的作为,无疑给许多敏锐的茶商指出了一条可能的出路,于是从2008年起越来越多的茶根茶商投入到淘宝事业中,掀起了云茶电子商务的狂飙突进运动。据专业人士估计,2011年淘宝网上普洱茶的销售额达5到6个亿之多,在中国所有的茶类中销售第一。现在很多网商都在怀念2006到2010年,这是做云茶电子商务的黄金时代,那时做网店的少,竞争不激烈,而更让他们兴奋的是,淘宝网采取扶持草根的政策,他们可以借助这些政策而迅速做大做强。图为淘宝商城细分类目成交占比叹如今:自由在高处,竞争在凡尘但到了2011年,形势急转而下,一方面是做电子商务能赚大钱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形成全民开网店的趋势;另一方面巨型网销平台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以淘宝网为代表的平台掀起了去草根化运动,淘宝不再是草根创业的天堂,在淘宝官方的力邀与极力扶持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进入了电子商务领域,草根商户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以云茶电商知名企业才者普洱为例,其2010年,一个活动投入近20万元的促销费用,可以实现近百万元的销售额;而2011年呢,促销活动如果设计不科学,没有针对性,其投入很可能会得不偿失。由此可见竞争激烈之一斑。而另一方面,2011年却是品牌与资本高歌猛进的一年。这一切得从2008年淘宝建立商城说起。相对于C2C的模式,淘宝商城属于B2C模式。淘宝之所以要推商城,是源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挤满草根的集市店,从业者鱼龙混杂,产品良莠不齐,盛行残酷的低价竞争,同时炒作信誉,卖假货的现象盛行。一度间,淘宝在创造中国零售业奇迹的同时,也为千夫所指,被誉为假货集中营、藏污纳垢之地。淘宝网亟待告别低端的无序竞争,以全新的模式来重建淘宝的品牌与信誉。同时,在以京东商城、卓越网、当当网等为代表的B2C模式的冲击下,越发显得淘宝太土气,入不了社会的主流。有人甚至放言,淘宝的扩张边界就是京东商城,意即京东是淘宝的最大竞争对手,而且前者的商业模式要优于淘宝。因此,淘宝网构建商城让品牌商入驻,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事。当然,淘宝网在推出商城的伊始,鉴于传统品牌商不谙熟网络销售,担心线上渠道冲击线下渠道,而大都在观望,犹豫着是否进入之时,淘宝商城采取了曲线救国之策,先放低门槛让草根到商城里创业,先营造人气与竖立赚钱的样板,然后再诱惑传统品牌商进入商城体验。到了2010年,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商进入了商城,这些企业不懂网络运作,不怕,有淘宝大学手把手教着呢,同时还有电商代运营企业帮助打点,因此传统品牌商进入商城的几乎是,进入一个成功一个,大都创造了营销奇迹。到了2011年,已经出现传统品牌纷纷“触电”的局面,云南普洱茶集团、兰茶坊等传统品牌茶企热衷于网络,连大益也在年中进入淘宝商城,正式玩起了网销。这其中,黎明茶厂的“里程碑”产品在网上的宣传推广,无疑竖立起这一年传统茶企“触电”的经典案例,该款产品从研发、产品命名、选料、包装设计、品鉴等,网友都全面参与其中,是厂商与消费者深度合作的产物。近年来,出现了C2B模式(即从消费者到厂商的定制概念,厂家按照消费者的意愿来组织生产),“里程碑”实开此模式之先河,值得其他企业借鉴。这时,草根的悲剧来了,淘宝商城的定位本来就是品牌商的集中营,让草根先期进入是马云的权宜之举,现在品牌商已经招进来了,那么也就意味着草根完成了其历史使命。2011年,马云宣布淘宝网一分为三,淘宝商城为品牌的集中营,而淘宝网为草根的集中营,一淘网则定位为购物搜索引擎。更让草根群情激愤的还在后面,其年10月淘宝商城宣布大规模提高门槛,草根茶商的经营成本剧增,其想将草根赶出商城的意图,昭然若揭。于是草根们出离的愤怒了,发生围攻以韩都衣舍为代表的淘宝商城大户之恶性事件,被称为淘宝10月围城事件。至于定位成集市店的淘宝网也越来越难混,一是做的人越来越多,能开B店的品牌商,也能在集市区开C店,加上淘宝为了扶持商城,有意屏蔽了淘宝网的部分流量,把更多的流量引向了品牌商城,于是草根网商在淘宝的生意一落千丈,而推广费用越来越高企,从而陷入了“做电子商务是找死,不做是等死”的尴尬局面。自由在高处,竞争在凡尘。当品牌商,包括传统品牌与新兴电商品牌在淘宝的扶持下自由翱翔,四处攻城掠地,无往不胜之时。而底层的草根店主只能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苟延残喘。草根网商的出路何在,用51普洱老总吕建峰的话说,他跟淘宝大学的培训老师交流时指出,你们不能再培养店主了,而要转向培养淘宝打工者。光卖茶叶的淘宝店主就有1.8万名之多,如此残酷的竞争环境怎么养得活这么多的老板。店主转变思路替有实力的网络企业打工,搞经营管理才是出路。而才者普洱的掌门人余燕辉则认为,品牌商有品牌商的路,草根有草根的路。目前淘宝倾力扶持品牌商只是暂时的策略,等到品牌商城培育起来,商城和集市店必将彻底分开,各有各的发展空间,玩不起商城店的草根在集市店可以大有作为。而且面对恐龙型的品牌商,草根网商可以发挥其反应快、善于创新的优点,从而在品牌与资本的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当然,反应慢,不够专业,不会创新的草根商户很难逃脱被淘汰的命运。梦未来:草根茶商的集体突围2011年可谓草根与品牌的空前博弈,目前草根暂时处于下风,但充满创造活力的草根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实现突围。说不定,在这些创新英雄的努力下,化危机为机遇,创造出一片全新的蔚蓝之海,从而极大地拓展云茶的生存空间。盘点2011年的草根所作所为,笔者惊喜地发现以下可圈可点的地方。1、草根做淘品牌。草根不可能永远是草根,草根也会利用互联网的巨大机会而迅速做大做强。我们来看看初具品牌相的草根茶商。首先是以呆子茶业、新购茶业、思普茶业等为代表的云茶玩淘宝的大户,最有可能成为新兴的网络品牌。以呆子茶业为例,其在销售做到数千万元之后,在2010年推出了品牌战略,开发自己的高端产品,主推书呆子与普之味两个古树茶产品品牌,并迅速缩小外面来的产品比例,比如大益、龙圆号、双溢等品牌进货量,目前其自主品牌建设之路正在稳步建设之中,假以时日其必将改变目前云茶的品牌格局。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外来的和尚如何念经。2011年,福建茶企山国饮艺旗下的网销品牌——尚客茶品,组建福村梅记高调进入普洱茶领域,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推广手法,诸如冠名微博大赛,开展“裸游云南”等,在云南茶界掀起了一股“梅超风”,让我们见识了外来茶企的能量。2、草根做独立商城。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草根都将目光放在淘宝上,以51普洱为代表的部分茶商,把重心放在营建自己的独立网站上,并取得一定成绩,成为潜在的品牌。草根玩电商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利用别人的成熟平台来迅速做大做强,比如呆子与新购;另一种就是坚持做自己的独立商城,苦心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两种做法各有利弊,利用别人的平台,要随时仰人鼻息,而且要面对同一平台中海量竞争者,可谓不自由,但其好处是可以借力发力,运作得好,时机把握得当,可以迅速成长起来,甚至创造神话。建自己的独立商城卖茶,其好处是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我的命运我做主,但其劣势在于样样要靠自己,很少有外力可以凭借。业界的共识是,独立商城需要更专业的运营知识和操作团队,非一般人所能碰的。所以,做独立商城的死亡率极高,用51普洱老总吕建峰的话来说,自己从2008年底正式做商城以来,已经看到好几家曾经做得好的商城轰然倒下,更何况那些从来没有做起来的商城了。3、草根做平台。淘宝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平台让草根茶商很难生存,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专业的“茶叶淘宝”,来收留这些混不走的淘宝弃儿。淘宝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就是做茶叶的垂直平台企业的想法,其认为淘宝改变游戏规则是好事,正是建立茶叶平台的大好良机。这方面的代表无疑是云茶网。2011年4月,一家叫云茶报价网的网站诞生,其的经营理念是“以价格规范市场,用数据整合产业”,其目标直指云茶的软肋——规则缺失、信息不对称、价格混乱、产品良莠不齐、市场缺乏监管。其在省茶办的支持下,欲从构建云茶行业的大型权威数据库入手,建立涵盖从茶叶到茶杯的全产业链数据库,让市场上流通的每一款产品都有透明的价格公示,都有档案可查,都可以追溯到原初,从而让消费者的购物变得明白轻松。同时,这些海量的产业数据,也是厂商与消费者进行决策的最权威依据,可以开发数据化产品,为大家的决策服务。除了构建权威数据仓库外,云茶报价网还提出了打造茶界的淘宝之构想,通过建立采购商与供应商的对接平台,将诸如康乐茶城、雄达茶城等传统批发市场搬到网上,打造网上康乐、网上雄达,为广大商户乃至中小茶企解决网上销售渠道问题。同时通过整合政府、协会、媒体、金融机构等资源,致力于解决困扰中小茶企乃至商户的品牌推广、渠道建设、政府政策扶持、信贷融资等难题。鉴于云茶报价网想做的业务太多,远远超出了报价的范畴,其于2012年元旦更换成云茶网的名称,并相应更换了域名。云茶网是一家发了宏愿的企业,但其能否真正落地,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4、草根做“名人茶”。2011年,云茶电子商务最牛的事,无疑是一个叫胡公子的淘宝红人做起茶叶品牌,叫Mr.Hu(即胡公子的英文叫法)。胡公子是武汉人,在2010年以靠淘宝差评赚钱,众所周知店主都是希望靠好评来赚钱,可这位胡为先生竟然因为购物者给差评,气愤得骂起人来了。不料因其骂出水平,骂出文学、经济学、宗教与哲学来,竟然引得许多消费者慕名前来围观,一睹其骂人之绝世文采与风度。很多人来购物故意留下差评,留言是“求公子一骂”。如此怪事,引起媒体的报道,进而引起淘宝网的重视,胡公子也因此成为淘宝红人,成为淘宝竖立的一个草根创业的典范,到全国各地演讲,并上了芒果台。2010年底,胡公子在云南的一位茶商的力邀下来到昆明,投身做云茶电子商务,从而创造了个人做茶叶的神话。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胡公子的茶经网店短短数月就做到双皇冠,当然这离不开淘宝总部的大力扶持及一干粉丝的追捧。有一个叫守一轩的知名茶经网店跟胡公子合作,做了几期淘宝聚划算(即淘宝的团购),一次能完成几十万元的销售,这家网店在康乐的实体店门前,快递公司人员竟然排起了长队,等待取货,成为了康乐茶文化城的奇特一景。最让人叫绝的是,当胡为的“胡公子”商标被当初邀请他来昆发展的某茶商抢注的时候,胡公子干脆推出了一款茶,叫NB茶,其称NB的人永远NB,即便其商标被抢注也依然NB;他声称想做一款带情绪的茶跟世界和解。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一款如此出位的产品,竟然受到胡公子粉丝的追捧,很多人买了茶后,留言道,果然NB。5、草根抱团出击。在电商游戏规则越来越有利于品牌商的情况下,草根网商可以结成联盟,抱团发展,可谓其做大做强的一条良方。在2011年10月淘宝商城大幅提高门槛之际,云南有家叫吉盛祥的茶企,就欲联合云南在淘宝上做食品、花卉、珠宝、服装、螺旋藻等其他商家,组建集团军进驻淘宝首页“钻石展位”,打造淘宝云南特色街,以打破云南人在电商领域“各摆各摊”的单打独斗的局面。而云茶网在抱团路上走得更远,其正在筹划跟康乐茶文化城合作,在康乐打造一个专门的电子商务交易专区,邀请云茶知名电商企业入驻,集中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云茶电子商务协会,大家一起来共同推动云茶电商事业的发展。

精选阅读

柑普茶热销的背后是茶叶消费市场的崛起


柑普茶热销的背后是茶叶消费市场的崛起

曾几何,2015年前,“商政礼节茶”一路狂飙突进,然而在“国八条”之后戈然而止,再也难以为继。加上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茶叶收藏品市场陷入低谷,各种炒作行为偃旗息鼓,高端小众产品受众面太窄、销量不大,受以上诸因素影响,这两年茶叶市场整体处于低迷状态。尤其是收藏和炒作市场。

茶叶本质上是一种农副产品,若没有茶文化的注入,它本身只是一片树叶子而已。近年来以回归、传承、复古的潮流在茶行业内涌现,古典优雅的茶空间环境打造、复古风格的中式元素茶服,倡导茶生活理念,这些都是值得去肯定的。我们在提倡“百花争鸣、百花齐放”追求和弘扬茶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当下社会的节奏和时代的发展潮流,许多大众消费者更多是将茶视为一种品饮的对象,他们更重视茶品的时尚、潮流、健康、便捷、适口性等特性,已经逐渐形成全民喝茶的习惯和氛围,茶叶消费市场正在崛起。

正是在这大的背景之下,这两年柑普茶从以前只是新会当地一些地方品牌的一个小品类,迅速从新会到芳村然后蔓延全国,并以其健康、适口性、冲泡方便等优点在不同的消费人群当中备受青睐并赢得广泛的口碑,一跃成为普洱茶企竞相追捧的热点。随着柑普茶市场的持续火爆,许多普洱茶企纷纷加入、也带动了更多的资金涌入到柑普茶的生产和销售当中。其中有大益、澜沧、润元昌、下关、中茶、老同志等品牌茶企的加入,除了润元昌在新会自己出资设立了专业的柑普茶工厂、建立了柑普茶的专业品牌柑润堂以外,其他的这些普洱茶品牌企业大多数都是以代工的形式来生产其旗下的柑普茶产品。柑普茶产品中,小青柑的柑香馥郁、冲泡便捷,大红柑的甜润稠滑、柑茶协调融合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这其中有大益的柑金普、润元昌的老茶头大红柑、柑润堂的天马、梅江小青柑,澜沧茶妈妈的陈皮普洱等。柑普茶如同一股暖流注入了寒冷的茶市,让整个茶市开始为之沸腾,极大地带动了茶市的流通,帮助许多商家度过了难关。

展望2017年,消耗性品类的产品,例如柑普茶、普洱熟茶等产品,将会依然是茶市中流通的硬通货。消费市场的崛起孕育了柑普茶,随着各方在柑普茶品类投入的加大,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反过来也带动整个消费市场,形成一种趋势,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润物无声/,图片来源:互联网)

普洱茶熟茶市场崛起 新消费群获更多关注


普洱茶熟茶市场崛起新消费群获更多关注

提到普洱茶,茶界人士大多想到的是生茶。在过去的多年,生茶因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等因素广受市场的追捧,熟茶的市场反应则较为平淡。不过,近两年普洱茶市场的消费正在发生变化,熟茶的价值日渐凸显,熟茶市场也开始升温。

熟茶的功能价值日渐凸显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是干毛茶蒸软等工艺加工而成,属于自然发酵,也叫后发酵茶。熟茶则是干毛茶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属于人工发酵,也叫前发酵茶。人工渥堆发酵技术正式成型于70年代中期。因此,熟茶的正式出现,与生茶相比,熟茶的历史短得多。

生茶和熟茶因制作工艺的不同,其表现的特点和功能价值也有所差异。普洱生茶茶性较烈,而普洱熟茶茶性温和,色泽褐红,滋味醇和,经发酵后,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了新的营养物质,具有降脂减肥、养胃护胃、养生抗衰老等保健功能。在大众消费市场上,熟茶作为健康饮品其功能价值已被广泛认可。在近代对普洱茶的健康功效研究上,绝大部分都是以熟茶作为研究对象,也从侧面说明,普洱熟茶的更多健康功效远远不止于此,还有待继续通过科学的数据发现熟茶更多的健康饮用价值。

优质熟茶属市场稀缺品

随着普洱熟茶饮用群体的增长,熟茶的需求越来越大,消费者不只是考虑功能价值,对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上的熟茶产品并不算少,但高品质的熟茶是比较稀缺的。据了解,熟茶市场的发展主要受制于熟茶的原料品质和渥堆发酵技术的高要求。简单来说,熟茶的工艺、技术门槛更高,加上考虑到需要避免损耗、市场利润空间不大等多种原因,导致很多厂家并没有用更优质的原材料去制作熟茶。所以就有资深人士预测,物以稀为贵,品质好的熟茶,价值在未来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与此同时,“好熟茶少”的局面正发生改变,近年来一些知名茶企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生产优质熟茶,产品品质越来越高,风味各有独特之处。在今年的普洱茶市场上,高性价比的好茶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以“品质”著称的知名茶企合和昌茶业,在今年9月推出了名为“乐丰”的新品,这是一款被称为“高性价比”的精品熟茶。从2010年以来,合和昌出品了“老茶头”、“精品”、“厚润”、“红砖”等有口皆碑的优质熟茶产品。有专家认为,优质的熟茶产品对于致力于长远发展的普洱茶企业来说,不仅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战略布局上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熟茶市场前景广阔

从趋势上看,熟茶的价值备受认可,市场日益升温。从功能价值上看,熟茶温和不刺激,健康养胃,其养生保健功能很高,适宜人群广泛;从产品体验来看,熟茶具有“消耗品”的特点,符合人们追求快捷体验的需求;从茶性价比来说,熟茶的金融属性较弱,价格相对稳定,受众面更广,适合成为大众消费的日常生活茶。数据显示,熟茶在城市白领、商务人士等新的消费群体中日渐流行,以合和昌茶业为例,他们将针对这个新的市场需求,面向基数庞大的城市消费群推出优质普洱茶熟茶,而且包装时尚、冲泡简易,提供更佳的饮用体验。

专家预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加上茶叶消费的升级和更新,熟茶市场的发展将更加健康和快速,熟茶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端云斌:云茶进疆的引路人


端云斌:云茶进疆的引路人

2011首届新疆茶博会已圆满落幕,云茶参展团满载而归,为云茶进疆开了个好局,这不仅大大增强了云茶进驻新疆市场的信心,还可以增进滇疆两地的经贸活动往来。在采访中,云茶网记者获知云茶进疆的缘起,始于一个爱茶、求质不求量、立志做一家百年老茶店的云南茶人——端云斌先生,这次进疆参展的很多云南茶人都尊称其为“云茶进疆的引路人”。为此记者拜访了瑞昌祥茶业掌门人端先生,请他谈谈其跟新疆是怎样一种缘分,以及其做茶的独特理念和故事。

端云斌和古茶树面朝太阳,面朝未来。

兴趣广泛,最钟情于茶

作为云南人,出身“马背家庭”的端云斌,由于小时候经常随着做地质工作的父母搬家,养成某种类似游牧民族的性格,喜欢到处跑,长大后自然不愿意当所谓的“家乡宝”,年纪轻轻就到省外闯,打下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2000年以后开始做茶,他对茶叶有着深厚的感情,为推广普洱茶文化在全国各地奔走。

其父亲是北京人,母亲是广东人,因响应支援边疆的号召而到云南工作。端云斌出生在云南,但小时候生活在地州,直到11岁的时候才真正开始在昆明生活。“我性格比较活泼,喜欢四处走,可能和小时候经常搬家有关系吧。”端云斌笑道。他说自己小时候特别不服管,因为习惯了经常搬家,不但不惧怕陌生环境,反而有些喜欢四处游走的感觉,可以很快地融入新地方。他兴趣广泛,喜欢艺术、运动,大学专业是旅游管理,但最离不开的还是茶,茶文化慢慢融入了血液,成为生命中最需要的盐巴。2000年端云斌感觉喝茶已不能完全满足自己对茶的情感,决心进驻茶行业,先是在石林、昆明等地针对旅游市场开茶庄,到了2005年就亲自到普洱茶消费的中心市场——广东做茶,生意也因此做开了。

跟一般茶商不同的是,端云斌只为“懂茶人而做好茶”,销量、销售金额、利润对他而言都是次要的。其严格把握原料采购与生产关,有多少高质量的原料就做多少茶,收不到合适的毛茶,即便一个大订单摆在面前也不做。在2006、2007普洱茶被疯狂炒作的两年里,他坚守只做好茶的信念,从未炒过一片茶,虽然没有赚到多少钱,但也没有被套牢,生意一向做得很平稳,认同他的理念的客户越来越多。用他的话来说,只要自己有好的东西在手里,哪怕就是卖不出去,也可以保证自己和一些茶友喝到好茶,这就够了,所以从不用担心好茶卖不出去。

推广云茶,引路新疆

云茶进疆的幕后推手,国家一级评茶师、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朱澄先生一再强调,端云斌先生是云茶进疆的缘起人。

早在1997年,端云斌就到过新疆,到现在他的朋友遍布天山南北,其中不乏政商两界的精英人士。但那时候还只是爱喝茶,没有进入茶行业,没有想到要把云茶卖到新疆。端云斌在茶行业经历了数年的摸爬滚打,深感云茶需要走出去开拓市场,而新疆很可能是云茶的下一个广东市场,于是开始不断地向新疆朋友推荐云茶。2010年,端云斌邀请一位新疆克拉玛依的朋友韩总来云南旅游,他带着朋友到版纳班章古茶山等地体验浓厚的普洱茶文化。之前,韩总虽然喝过普洱,但对普洱茶根本不感冒,但到了茶山就被“镇住了”,让千年古树、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云南古老的茶文化给深深吸引,从此喜欢上普洱茶,并成为普洱茶在新疆的一位坚定推广者。

缘分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从茶山回到昆明后,经端云斌介绍,韩总与朱澄结缘相识。2010年底,朱澄先生亲赴新疆,在韩总的引见下认识了新疆茶文化协会会长马秋里先生,两人相谈甚欢,就云茶进疆一事达成共识,并决定以首届新疆茶博会为契机来正式启动云茶进疆工作。有了这些铺垫,才有了今年的云茶探路新疆之行。朱澄与云茶网总经理倪兵、副总王平,一起组织云南参展团共赴新疆,为云茶探路,大获丰收。虽然,众多茶人为本次的茶博会、为云茶进疆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引路人无疑就是端云斌先生。

茶企进疆,促滇疆两地经济合作

端先生非常看好云茶在新疆的未来,他称,云茶一直是云南的支柱产业,产量惊人,居全国第二位,云南省内不可能完全自己消化,因此云茶必须要走出去开拓市场。他进一步希望云茶能带动云南的其他行业与企业走出去,他说,中央政府强调以云南作为“桥头堡”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发展,就是要引导云南经济往外走。事实上,云茶走进新疆,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交流、合作,加强滇疆两省(区)的合作关系。

据了解,明年新疆茶博会的举办协议已经签署,规模会是今年的好几倍,云南展位将用“百”来计数;目前新疆的首座专业茶城已在酝酿当中,届时将统一组织云南茶企进驻茶城;明年新疆茶文化协会将组织当地商人到云南考察,这将对云茶进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甚至可能成为两省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大都是民间发动的,希望做到一定影响后能够引起政府重视。”端云斌先生分析道,新疆与云南地面距离4000多公里,空中距离2000余公里,坐飞机一般要6个小时,正是由于两省远距离相隔,所以经济交流与合作比较缺乏。但以前瞻性的眼光来看,事实上,两地都是边疆大省(区),有不少共通的地方,比如都是资源大省、民族文化大省,可以在这些方面做些深入合作的文章;再加上两地的气候与物产迥异,存在巨大的互通有无的合作机会,比如云南的茶叶、咖啡、三七等绿色产业就在新疆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而地处寒冷地带的新疆人也向往温暖如春的云南,可以吸引他们来云南旅游、置业。从这个角度来看,云茶进疆只是云企进疆的一个契机,云南与新疆还可以在经济与文化合作方面做更大的文章。

端云斌和云茶网总经理倪兵就进行了不少交流,两人商量通过一些民间商人的合作,寻找两省(区)经济交汇点,带动云南各行业进疆,并引起政府的关注与支持。“明年三四月,我会邀请一帮新疆朋友过来云南旅游,他们在新疆做的都不错,我相信以他们敏锐的嗅觉,会在云南觉察到很多的商机”端云斌先生说道。

只做好茶,立志打造百年老店

爱好自由的人,一旦找到自己要的东西,往往会紧追不舍,端云斌就是一个自由者。一个人的情趣与品位,往往会不经意间从生活细节中流露出来,按经济实力来说,他完全可以背LV这种国际品牌包,事实上他背的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帆布包,溢满自由的气息,他说这样跑茶山方便,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端云斌只做春茶和秋茶,选择原料的范围也很小,基本是易武、勐海古茶树。“要做好茶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我都是自己跑到茶山去收原料。”端云斌说。正是他从源头到生产、从生产到仓储、从仓储到销售的严格要求,才造就“瑞昌祥”的品牌。本次新疆茶博会的茗茶评比活动上,瑞昌祥普洱生茶一举夺得“茶王”桂冠,100克拍出2.2万元的高价,足以证明瑞昌祥产品质量之高,更显示出了“瑞昌祥”的品牌价值。

“明年我们的产品会在新疆重点推广,也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推广。”端云斌说,之所以在这些大城市推广,是因为瑞昌祥志在做高端好茶,这些城市的购买力强,推广起来会有优势。他并没有想要把公司扩展到多大的规模,只想把好的普洱茶带给茶客,将云茶文化推广出去,比如这次在新疆,就有当地茶商找到端云斌洽谈做代理的事情,但由于经营理念的差异,被他婉言拒绝了。理由是发展代理商的话,一是市场不好控制,二是需要很大的产量,这跟他坚持做高端精品的思路不吻合。他相信要是能够碰到志同道合的茶商,集众人之力,从每个环节抓品质,排除可能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包括有巨大利益的因素,一定能把“瑞昌祥”打造成为一家百年老店。

白马非马:中期茶崛起的秘密


白马非马:中期茶崛起的秘密

什么样的茶算中期茶,市场是有不同的说法的,最主流的说法是指,陈期10年左右,具备一定越陈越香的品饮价值的茶品。对于“10年”大家都没有意见,但左右浮动范围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但要统一“左右”其实是很难的,因为同一茶品放在不同地域其转化速度是不一样的,在广东放个三四年转化就很明显,而在昆明摆个七八年也许变化还不大。转化差异我们要考虑,但我们要明确的是中期茶其实是一个市场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因此我们定义中期茶更多的是从市场需要出发。

为什么会出现中期茶这样的概念,其实是仓储10年左右的茶要放量,是做流通的需要。在2003年以前,普洱茶的产量很少,香港人执普洱茶市场之牛耳,云南厂家生产的普洱茶在内地很少销售,都是拉到香港去。当时香港的市场情况是,新茶不值钱,要摆个三四年后卖掉才能赚点钱,于是新茶大都入库,三到四年后再开仓大量销售。普洱茶兴起之后,在突然释放的巨大需求之下,产品供不应求,于是从2003年开始,普洱茶“仓储几年再卖”的模式被打破,变成直接大量卖新茶。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2003年以前产量非常低,之后产量被急剧放大,因此2003年之前的茶物以稀为贵,形成了老茶市场。2003年之后,新茶越做越多,到了2007年第一次面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些没有饮用消耗的茶,就变成了天量库存,藏在云南的厂家手里,藏在东莞,这就是云南中期茶、广东中期茶概念兴起的历史渊源。

2008年,普洱茶进入了瘦身提质的阶段,厂家纷纷压缩产量,古树茶等中高端市场也被开发出来了,加上大益茶变成新时代投资的标的物,由此新茶市场被再次激活,一直到2014年春天茶价冲高回落,市场难以走货为止。新茶卖不动了,商家要寻找全新的题材股,于是2003年到2007年生产的茶,被重新包装冠以中期茶的名义,从东莞的大仓库放出来,大量投放市场,以具备一定陈期与品饮价值,性价比高的名义攻城略地,成为了市场最新的热点。

关于中期茶,有几点需要深入谈一下:

1、中期茶有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一个是普世价值的概念,是指介于新茶与老茶之间,陈放10年左右,有一定转化的茶;另一个是特定的市场概念,其指的是2003~2007年间生产的茶,本文要探讨的就是这一时期的茶。

2、2003~2007年,是个非常特殊的时间段,之前生产的茶,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归入老茶的范畴,除了时间长之外,其最大的卖点是稀缺性。

2008年之后生产的茶,厂家更加注重质量,许多是高品质的古树茶,但其目前困扰于B货、价格被炒高,加上多为陈期不够的生茶,性寒,不适合日常大量频繁饮用,在普洱茶由投资时代再次转向日常饮用消费时代之际,这就给中期茶登场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而2007年前后生产的茶,曾经因产量大,产品良莠不齐而广为人诟病,尤其是2006年10月份到2007年上半年的茶,被视为价格虚高粗制滥造的代名词,非理性普洱茶年代深度套牢的产物。但到了2013年以后,大家逐渐发现,这些陈放10年左右的茶,虽然产品良莠不齐,但还是可以淘出天量的高性价比好茶出来的,也不能用老眼光一概排斥。

3、普洱茶是个不断在投资收藏与品饮消费之间摇摆的农产品,从2014年起普洱茶由投资时代再次转向日常饮用消费时代,这就造成了新出的生茶很难走量,市场上熟茶、桔普与中期茶好销之格局。老茶我们喝不起,也缺乏辨别真伪的功力,新出古树茶确实是人间美味,但性寒,喝多了身体受不了,再加上山头茶韵的专业知识尚处于普及的初级阶段,一看高企的价格很难下单。而中期茶品饮价值高,常喝身体受得了,口感消费者容易接受,价钱实惠,就充当了消费者的口粮茶与品鉴茶的主力。要实惠,选择性价比高的中期茶作为口粮茶,要品饮价值,可以挑点价格稍微高些的中期茶精品,当做品鉴茶.中期茶还是绝佳的投资茶,因为其陈期10年左右,买来收藏几年,就是老茶了,到时可以当老茶自己喝,也可以当老茶去卖。

4、数量庞大中期茶的出现,喻示着在未来老茶数量稀少,价格奇高的现象将得到纠正,因为这些中期茶再存放5~10年就可以当老茶出售。中期茶的热销也喻示着普洱茶向2003年之前的销售模式回归,即新茶少量卖,大量的茶仓储三五年再投放市场,而且厂家会严格控制仓储品质,并建立仓储流通交易体系,让经销商、茶客都因之受益。(白马非马,《普洱杂志》)

探索云茶的国际化路径


探索云茶的国际化路径

中国经济网杭州10月27日讯云南是中国茶叶原产地,也是中国的产茶中心。近年来,以普洱茶和红茶为代表的云南茶业在阔步发展的同时,在如何打造标准化云茶并走向国际市场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性的工作,在推进中国茶产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典范作用。

云南茶业发展潜力无限,但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如何突破自身瓶颈,让云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2011国际茶业大会暨茶产品交易会的普洱茶、红茶产业发展国际前景展望专题论坛上,来自云南茶业界的权威人士纷纷为打造云茶特色品牌、探索云茶国际化路径出谋划策。

文化先行推广在后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总经理孙金熙认为,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益有人道、茶道、文化道。大益茶经营海外市场的策略是:间接符合当地的文化特点,以文化先行,即在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文化传播策略,茶文化传播在前,茶叶推广在后;不以强调短期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注重长期市场的培育与系统性优势的构建为导向;不以简单的茶品为手段,而是以传播全新大益茶生活方式为载体;不以简单的代理和经销为路径,而是实现与消费者面对面的互动。同时广泛整合当地资源,采取独资公司和合资公司的经营模式。

开展应用研究创新精加工技术

七彩云南庆沣祥茶叶公司总裁田军表示,云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云南只是产茶大省,而非产茶强省,从产茶大省到产茶强省的唯一出路是依靠科技创新。

2006年,庆沣祥公司依托云南省茶科所成立了专业研究院,由医药、茶叶、营养保健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研发团队,形成了普洱茶为主,涵盖红茶、绿茶、花茶的全产品线。

公司始终严格抓好第一车间建设,确保原料的正统正源。通过茶园生态系统和有机生产模式的运用,将茶园建设成为有机观光茶园。注重加工工艺,实现设备的标准化、自动化。利用自动化加工技术开发普洱茶精加工产品。 

田军指出,对于中国茶企业而言,目前最大的遗憾是在国际国内缺乏叫得响的品牌。庆沣祥公司为此确立的发展方向是:立足云南,面向全球,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完善产品结构,创新茶叶精加工技术、茶叶机械化生产等,为新品的研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可持续发展保障。 

推进茶业科学研究进程

云南普洱茶学院院长?宛芳介绍说,云南有着5000多年的种茶历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普洱茶,这种独特的茶叶在历史上贡献非常大,不仅自古就作为贡茶,而且通过马帮走向了世界各地。

?宛芳指出,普洱茶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其产地的独特性、原料的独特性以及加工工艺的独特性,人们喜欢普洱茶还基于它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宛芳介绍,云南普洱茶学院针对普洱茶所做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表明,普洱茶的主要成分是茶素,它可以加快细胞新陈代谢,降低肥胖风险,还具有降血糖功效。普洱茶对人体没有危害,对脂肪肝、糖尿病有一定疗效,还具有抗衰老、防辐射、抗疲劳等作用。

?宛芳认为,让普洱茶香飘全世界,必须不断推进普洱茶的科学研究进程,创新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普洱茶新品、普洱茶功能食品等。

品质是核心竞争力

云南龙润茶叶集团吴静认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产品的品质。

吴静介绍说,龙润茶叶集团2008年才进入茶产业,摆在集团面前的是如何让5000年历史的茶产业走得更好更远?为此,集团在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提出了三个市场的建立:第一是理论市场的建立,以多学科的组合方式共同研究普洱茶,共同为云南茶产业的发展打造专业和技术性人才。第二是产品市场的建立。采用传统与现代相互结合的模式,产品开发思路上提出了时尚、定位的模式,与此同时,把制药行业的理念和技术引进茶产业。第三是资本市场的建立。

吴静强调,品质是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基础,也是中国形象的组成部分,我们肩负着这样的使命。

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拓展市场

云南滇红集团苏向宇介绍,云南红茶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叶,具有3200年的历史。70多年前,云南滇红公司生产的第一批滇红茶被送到英国伦敦拍卖,从此,世界知道了中国滇红茶。

苏向宇指出,当今世界,茶叶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滇红集团的策略是,凭借完整的生产技术机制,限制农药的使用,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适应各国各地区的产品,不断拓展市场,完善滇红茶品牌形象。

正在崛起的普洱茶圣地:勐海


正在崛起的普洱茶圣地——勐海

勐海发展普洱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历史、生态、科技、民族茶文化等5大优势,既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极具开发利用资源的旅游资源。普洱茶圣地勐海正在崛起!在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有一个春意盎然的“春城”——勐海。勐海县山山有树,沟沟有水,座座茶山点缀其间,生机盎然,是个充满绿色的家园,曾一度被誉为“最适宜居住的春城”。勐海,傣语为“英雄居住的地方”,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素有“世界茶树王之乡”“世界茶王之乡”“普洱茶圣地”“中国茶都”“茶乡梦海”的美誉,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之一,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滇缅通关的重要驿站。这里天地壮美、山林苍翠,高山云雾之中绵延着片片古生茶园,4.6万亩百年以上的古老茶林中,古茶根深,盘根错节,犹如时光老人,向人们讲述着古茶山和人类种茶、用茶的沧桑岁月。这里是大叶种茶的原产地,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之一,是世界茶树王之乡、世界茶王之乡。这里是茶马古道的起点,芳草野径之上上演着古老马帮的足迹,石头、蹄印,在苍茫的岁月中渐渐湮没,只有深入探寻久远的历史,才能读懂这无尽的古道。这里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纯朴的民风民俗,千百年来,各族人民世居茶山,与茶为伴,种茶为生,生生不息;这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种茶民族,有最古老的茶树王、最古老的古茶园、最古老种茶山寨、最醇厚的普洱茶,还有国内国际茶叶市场最响亮的普洱茶品牌。勐海茶叶品质优渥,滋味纯美,有着天赋灵韵的美誉,天地自然的神奇力量孕出了这哥独具茶中“王者风范”的地方,这就是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西双版纳春城——勐海。这里是——茶的“圣地”人的福地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为茶树的起源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地势地貌为茶树的起源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个充满绿色的“生态家园”,群山绿茵覆盖,山间泉水奔流,蜿蜒起伏之间,茶树错落有致。清纯的水,给予茶圣洁的“营养液”。无污染,形成了天然的“净化池”。勐海大叶茶,集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毫无雕琢,尽显茶的本真。步入古茶园,人人都会为那些饱经沧桑的古茶树所具有的生命力而感到震撼。在这里,仿佛可以听到来自大地深处的声音;在这里,每一寸泥土里都有世居民族祖先浸润过的汗水,每一片茶叶里都有他们温热的脉息;在这里,白色的云雾游荡在风中,送来茶叶的清香,晶莹透亮的泉水沿着深山小径流出,森林、土地、天空里荡漾着使人眷念的宁静和温馨。由于勐海有适合高品质茶叶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种茶、制茶、饮茶和茶叶贸易的历史悠久,古茶树资源丰富、优质品种多,它与世居民族的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宗教图腾信仰相依相伴,源远流长。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种茶、制茶、饮茶的民族——布朗族;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种茶的布朗山寨——布朗山布朗族乡班章村委会老曼峨村;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龄达1800多年的巴达野生茶树王;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龄900多年的南糯山栽培型古茶树王;有世界上最早成立和最专业的普洱茶研究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勐海茶厂普洱茶加工工程研究室、勐海茶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坐落于县内;有世界上最大的4.8万亩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园;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片百年以上的1.6万多亩的贺开古茶园;有世界上最大的茶树基因保存圃——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有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普洱茶厂——勐海茶厂。县内以老班章茶为代表的普洱茶,受到了国内外茶专家和普洱茶发烧友的青睐,而驰名中外勐海茶厂“大益茶制作技艺”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益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确立了“大益”在国际普洱茶界的王牌地位。这里有——高品质茶叶生态环境勐海县属亚热带高原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8.7℃,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多雾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为喜散光的茶树等耐阴作物提供了优越的气候生态环境,造就了优良的茶叶品质。“高山云雾出名茶”。雾多是勐海的特点,年平均雾日107-160天。浓雾的滋润,使普洱茶的原料大叶茶得以枝繁叶茂,茶味独特、富含多种营养素。勐海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丰富,土质肥沃,极宜茶树生长,茶叶原料兼备良好的生态环保、品质醇厚、营养富集诸多特色。这里是——茶树良种种质基因库遍植于各生态系统中的茶树,通过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许多具有独特的植物学特征的地方品种,既可从中选出良种推广,又可作进一步选育良种的种质资源。这一优势,为全国其他茶区所望尘莫及。经审定,勐海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3个品种为国家级茶树良种;长叶白毫、云选9号等11个品种为省级茶树良种。这里是——佛海,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勐海县县内世居的傣族、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共同开创了勐海悠久的种茶、制茶、饮茶、贸茶历史。它与世界民族的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宗教图腾信仰相依相伴,源远流长。茶学界、史学界公认,汉书中称其为“濮人、扑子蛮、浦蛮”的布朗族是云南种茶的祖先。他们集中居住在勐海,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贸茶和用茶的历史,并保存着竹筒蜂蜜茶、酸茶、腌茶、青竹茶、土锅茶等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晚清至民国时期,为开发边地茶树资源,发展茶叶贸易,一些手工业制茶商云集佛海,鼎盛时期全县23个茶庄年产紧压茶外销达到4万担。1938年,云南个旧人白孟愚创办南糯山制茶厂,开创了佛海茶区办茶厂和用机器加工茶叶的先河。1940年,茶叶专家范和钧建成佛海茶厂,这是勐海茶厂的前身,是云南较早的规模化机器制茶企业。据解放初勐海茶叶调查组的相关资料显示,尽管自1943年之后勐海茶业落入低潮,但到1950年,勐海县各乡(镇)、各村寨都还拥有茶园,总面积达8万亩,仍位居云南各产茶县之首。1951年,云南省农科院在勐海县南糯山茶叶实验场的基础上建立了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展茶树种质理论研究,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推行“土肥、修剪、采摘、养蓬”关键技术和“密植、速成、高产、稳产”栽培法,实现了云南大叶茶由“乔木”向“矮树”的革命性跃进,为滇南茶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勐海县政府于1958年成立“茶叶办公室”,是云南省设立时间最早的茶叶技术推广机构,至今仍然在全县茶叶种植、低改和技术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勐海县历届县委、县政府肩负兴边富民的历史责任,始终大力培育发展茶叶这一传统骨干产业。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重视勐海茶厂生产,推行制茶技术革新和生产机具改革,研发各种名优茶品,垦复并改造老茶园,开发新茶园,推广改制红茶,增加茶叶出口量,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建立茶叶种植管理技术辅导、鲜叶收购、毛茶初制和精制加工网络体系,为茶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文化基础。改革开放——战略创新促茶产业快速发展1989年,勐海茶厂注册“大益”茶叶商标,后来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茶叶品牌。1991年,勐海茶厂建成巴达、布朗山两个万亩茶园基地。1992年,勐海茶厂率先在同行业中制定了普洱茶产品标准并发展为行业标准。同年,勐海茶厂“八五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年生产制茶能力达到7500吨,成为能生产绿茶、红茶、普洱茶、紧压茶、保健茶等系列112个花色品种的省内大茶厂。自80年代以来,勐海茶厂生产的60多个产品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2004年,勐海茶厂由云南省博闻投资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成民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勐海茶厂是已有70多年历史的普洱茶知名企业。先后有“勐海之星”“0562”“宫廷普洱”“高山韵象”“国韵60”“红韵圆茶”等34个产品在国家、省、市及各类茶博会上获奖,“大益”品牌先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云南名牌产品”。“大益茶制作技艺”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大益集团勐海茶厂(注册商标“大益牌”)获得国家商务部正式认定,上榜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勐海茶厂先后65次还被国家、省、州、县及相关行业协会授予“示范单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改制后的勐海茶厂充满生机与活力、产品产量、质量、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对全县茶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目前,云南大益茶业集团已是当前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生产的“大益”牌普洱茶饮誉海内外,2013年生产成品茶已达7500吨,实现产值15亿元。勐海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把勐海建成全国最大、最优、最安全的普洱茶生产加工基地县的目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扶优扶强普洱茶龙头企业,扶持优质茶叶原料建设,打造普洱茶品牌,全力提升茶叶产业。目前,已形成了“大益”、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勐海七彩云南等为龙头的普洱茶精加工企业群,成功打造出了大益、八角亭、七彩云南、庆沣祥、陈升号、兴海、福海、朗河等普洱茶著名品牌,蜚声海内外。勐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多雾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和地理等自然条件蕴育出的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勐海味”倍受世人推崇,风靡海内外茶叶市场,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2013年,全县茶园面积45.06万亩,其中古茶园4.8万亩;干毛茶产量2.02万吨,精制茶产量2.14万吨;茶叶的工农业总产值达34亿元;创造税收收入2.1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7亿元的30%。在工商局注册的茶叶生产、销售企业共1460户,其中,初制所653户、精制厂229户、茶叶销售企业388户、茶叶专业合作社190户、涉茶商标535件,均为云南省县级第一。勐海茶厂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获云南省著名商标8件,分别为大益、郎河、勐子、吉益、陈升号、八角亭、老曼娥、茶树王。获“云南省名牌产品”4件,分别是勐海茶厂、勐海七彩云南茶厂、黎明茶厂和陈升茶厂;“大益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33万多人口中有茶农近20万人,茶农人均来自茶叶纯收入达3000元左右,茶业跃居为全县第一大产业,成为了全国普洱茶生产的强县和第一大县。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按照“旅居城镇圈”和“1266”的构想,把勐海县建成西双版纳的“春城”,列为全州“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目标。按照州委州政府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生态旅游州的整体要求,勐海县委、县政府着力把勐海县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投资环境、创业环境、旅游环境、人居环境和人才宜聚环境最佳的县市之一,使勐海成为面向东南亚“走出去”与“引进来”的重要地区之一,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做好功能定位和总体规划,把勐海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最适宜人居住的春城。勐海发展普洱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历史、生态、科技、民族茶文化等5大优势,既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极具开发利用资源的旅游资源。跨入新世纪,随着普洱茶的再度复兴,勐海县委、县政府将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按照“农业强县、工业富县,科技兴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战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推进市场化进程,提高产业化水平,科学统领全县茶农、茶企、茶商,以提高茶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促进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勐海建成全国最大、最优、最安全的普洱茶第一县。

普洱茶新生茶是绿茶吗?


普洱茶新生茶是绿茶吗?‘

普洱茶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词语,按中国六大茶类分属黑茶,按地域分算普洱市的,但是偏偏西双版纳的普洱茶最好。我们平时购买的普洱茶新生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呢?还是普洱茶新生茶是绿茶呢?那么我们必须弄懂到底什么是普洱茶?这就不得不提起普洱茶国家标准,此标准就是2008年出台的《国家地理标志普洱茶》GBT2111-2008。在这里我就不全部列出那些内容了,捡着几个重点来谈谈。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类型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普洱茶定义: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星仔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云南大叶种茶定义:分布于云南省茶区的各种乔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品种的总称。后发酵: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或普洱茶(生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生一序列转化,而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类型:普洱茶按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普洱茶(生茶)、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按外观形态分为普洱茶(熟茶)散茶、普洱茶(生茶、熟茶)紧压茶。通过以上信息,我们不难看出普洱茶就是普洱茶,不管它是普洱茶(生茶)还是普洱茶(熟茶)。普洱茶新生茶也绝对不是绿茶。滇青=晒青茶,那么滇青(中国六大茶类中滇青是绿茶下)和普洱茶(中国六大茶类中滇青是黑茶下)是什么关系呢?普洱茶到底该属于哪一类呢?其实每个标准的制定都会有局限性。就拿现在名山名寨毛茶来说,就不应该属于普洱茶,而是晒青茶也就是滇青茶(绿茶)。那什么是滇青茶呢?什么是晒青茶呢?什么是绿茶呢?滇青是云南有悠久历史的茶叶,是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后,用太阳晒干而成的优质晒青茶。它与历史上经过后熟阶段(即后发酵)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品质风格各不相同。历史上的滇青是按季节命名,有春尖、春中、春尾、二水和谷花等品质级别。现代的滇青就是选用晒青毛茶未经过后熟阶段直接筛制而成,分为:春蕊、春芽、春尖、甲配、乙配、丙配和春玉等花色等级,是云南绿茶中别具一格的优秀产品。晒青茶是指鲜叶经过锅炒杀青、揉捻以后,利用日光晒干的绿茶。由于太阳晒的温度较低,时间较长,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制出的茶叶滋味浓重,且带有一股日晒特有的味道,喜欢的茶人谓之“浓浓的太阳味”。云南晒青毛茶是选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后,采用太阳光晒干而成的绿茶。不是完全靠烘干和烤干的,基本上是晾干的,所以保存了很多的有机质,以备后面的再次发酵,故而普洱茶越放越好,每年都有变化。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一种茶。弄懂了这些概念,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来:原来普洱茶归于中国六大茶类下是不合理的。因为普洱茶生茶不属于黑茶,而普洱茶的原料晒青茶又属于绿茶。原来名山名寨(老班章、冰岛)的毛茶也仅仅是滇青(绿茶)而已。最后说说近些年普洱茶的一些乱象:1、普洱茶新品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什么野生茶、什么紫鹃、什么月光白、什么石斛普洱茶、什么普洱茶膏、什么螃蟹脚普洱茶等等。可见普洱茶国标明显已经不够用。2、普洱茶价格天天涨涨涨,不管是普洱茶还是晒青茶还是滇青的价格,才涨这么点很多人就叫着炒作、暴利。跟其他茶叶一比,普洱茶价格还很廉价。当然,以次充好的普洱茶自然是贵了。3、普洱茶的工艺比普洱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乱。手工、茶机械、石磨、机压、制前发酵、蒸茶时间过短过长、发酵时间过短过长、烟味、红梗红叶等等词汇无不显示普洱茶工艺的乱(同一山头茶百家百味的结果)。尤其是普洱茶的干燥,不管是毛料阶段还是紧压茶阶段。干燥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口感。4、自然就是品饮界了,一些大师、专家、学者、茶商前些年写的一些品鉴技巧,品后感,故事正在误导着一批批小白品饮者走向没有目的的道路。最常见的就是喝茶山头“绿茶”者还在那里闻香气、看汤色、品滋味、细细揣摩叶底。一些喝着几十年的红亮红亮颜色灰土泥巴味烂糟糟的叶底的旧普洱茶者还在那闭眼体验岁月的感觉,喝过后浑身不舒服。真不知这是普洱茶的幸还是不幸呢?

云茶全面走进新疆


云茶全面走进新疆

网友老普洱兄质疑云茶进疆是个伪命题,其理由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云茶就进疆了,近年来某县一个茶集团每年要向新疆发货300吨以上,现在根本不存在要进疆的问题。

老普洱兄对普洱茶文化颇有研究,很多观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其对云茶进疆一事的质疑,我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但又不能接受。这是因为,我们站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观点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是指新疆长期销售云南烘青绿茶,而且量不小,在这种意义上可谓云茶早已进疆。不能接受,是因为我所指的进疆,不是云茶简单地销往新疆,而是云茶真正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去,能够在当地掌控经销渠道,拥有定价权与话语权。

先来谈谈老普洱兄所谓的云茶进疆现象,也就是云茶低层次进疆的表现。其主要有二:

一是烘青绿茶进疆。云南的茶叶是红茶、绿茶、普洱茶三分天下。其中,红茶以前主要靠出口,近年来随着外销市场的急剧萎缩(跟人民币升值、欧盟提高进口门槛大有关系),国内品饮红茶热的兴起,滇红的内销市场在迅速扩张之中。普洱茶的传统销区为广东与港台,现在北方市场已经启动,一个全新的大市场正在培育之中。绿茶主要指烘青(晒青用去做普洱茶),其销路有二,一是作为花茶的茶胚,被浙江、山东茶商拉到广西横县窨制茉莉花茶,然后通过济南茶叶市场销往广袤的北方,云南烘青做花茶,最盛时占北方花茶市场的60%;二是被甘肃回族茶商大量收购,拉到兰州,然后分销到西北诸省,这其中就包括新疆。云南每年销往西北的大宗烘青毛茶估计为数万吨。

二是普洱茶在06、07两年疯狂期进疆,但旋进旋出,属于跟风炒作,目前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由上可见,云茶进疆主要是烘青进疆,以及普洱茶进疆,前者层次很低,不是云南茶商主动出击,而是甘肃茶商深入云南产茶区收茶,或者向厂家订货,而且卖的是大宗毛茶,利润率极低,在此种产销模式下,云南茶商一不掌控经销渠道,二没有定价权,三是只能卖毛茶赚取微利;后者是一种炒作,属于没有根基的进疆。如果老普洱兄对这两种进疆行为津津乐道的话,以为云茶早已进疆了,不用再谈云茶进疆的话题了,估计云茶会永远没有希望。

我跟老普洱茶兄的分歧乃在于,我所主张的云茶进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进疆,是一种能够真正彰显云茶价值所在的进疆,是一种能够掌控经销渠道、定价权和话语权的进疆,是能够卖高附加值的成品茶的进疆,而不是一种低层次的被动进疆。我以为云茶真正进疆应该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云南茶商应该主动走到新疆去开拓新市场。新疆是一个传统大销区,但云南很多茶商对其很陌生,这是因为虽然云南的烘青早已销往新疆,但都是通过甘肃茶商转运的,云南茶商只知道茶叶销往兰州,并不知道其中很大一部分销往新疆,这是很悲哀的事,自己不掌控渠道的结果是,自己的茶最终卖到哪里去都不知道。因此,云南茶商必须向福建茶商学习,主动到销区去开疆辟土,这样才能掌握产销格局,为自己争取定价权、话语权。

二是两地的茶事交流活动应该日益增多和频繁。开展大型的系列茶事活动,无疑是方便法,能够迅速推动云茶进疆,比如茶博会、考察团、研讨会等就是很好的方法。

三是在新疆建立云茶拓展基地。其最佳的方法乃是在新疆建立现代茶城,云南茶商抱团进驻,这样才能发挥云茶的抱团出击优势,以茶城为基地,逐渐渗透周边市场,然后再抱团进入下一个城市的茶城,再渗透新的周边市场。

四是用正品建立云茶的信誉。云茶在外省大都被归入廉价茶的行列,云茶在省外很难卖起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地茶商不懂云南的茶,乱进货,乱宣传,导致北方市场充斥了大量的假冒伪劣普洱茶,其中很多是用过期的绿茶、乌龙茶压制的普洱茶饼,这严重影响了普洱茶的信誉。因此,云茶进疆,是正品进疆,让新疆人民能买到真正的云南红茶、绿茶、普洱茶。

五是要建立市场监管机制与产品鉴定机构。云茶进疆不是放任式的进疆,而是由政府或者协会等权威机构牵头进行,对进疆的茶商进行严格的监管,以维护云茶的信誉。针对当地严重缺乏茶叶鉴定人才,可以向新疆提供云茶鉴定人才支持,以鉴定产品的优劣,维护消费者权益。

六是云茶的整体进疆,而不是仅仅是烘青进疆,要做到绿茶、普洱茶、红茶全部进疆。同时也不是昙花一现的进疆,如前几年的普洱茶进疆,而是真正根植于斯的进疆。

从这种意义上讲,云茶进疆才刚开始,大有可为。这才是我写《西北望,云茶欲进疆?》《朱澄谈云茶进疆三策》的初衷,望老普洱兄明鉴,期待您的进一步指教。

附:老普洱兄在金碧坊精彩跟帖:

我没有到过新疆,具体情况不明。

但据我所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思茅地区(今普洱市)即有大量茶叶进疆,那个时代做茶叶的厂家,基本上每年都会遇到一或二位新疆客户,最近三年,普洱某县一个茶集团至少每年向新疆发货300吨以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的茶叶进疆快已经三十多年了,为什么楼主现在才说云茶要进疆?新疆真是云茶处女地?上世纪九十年代春城晚报也报道,一波一波的贵州女人在新疆挑着茶叶卖,新疆人问是哪里人,贵州女人一般回答是云南人,因为说成云南人,茶叶才好卖。(尽管贵州人卖假茶,但说明真的受欢迎,假的才会有销路)。

云茶古茶与台地茶的区别


云茶古茶与台地茶的区别

茶树属于常绿木本植物,实生苗多为乔木。乌龙茶、绿茶等制程为求定性、量产,所使用栽培茶园多数为灌木,是以扦插无性繁殖,目的在于栽种管理、稳定茶性、不会有变异品种导致香气和口感的差异。

20世纪60年代前,普洱茶品制作均以栽培野生、实生苗野放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则以实生苗矮乔木茶园管理,1985年计划经济结束,云南也开始大量培植良种茶,无性生殖培育云抗系列品种。20世纪90年代末期,市场又重新关注原生态的栽培野生茶。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实质影响观念与经济发展,在普洱茶历史上可以深切体会。

一、从茶树的生长形态区分

在生长环境与品种上,略可分为野生型和栽培型。

古树茶与台地茶

野生型

多为乔木,树姿高挺,树高3米以上。茶叶因种生容易变异,在同一茶种中,常有多达四、五种变异茶种。嫩叶无毛或者少毛,叶缘有稀钝齿或者无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5~8cm,成叶长可达10-20cm。叶片革质肥厚,不易捻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主副叶脉特别粗壮而明显野生型茶树通常生存于杂树丛林中,密度不大散生。目前所了解的分布区域在思茅北部、临沧中部、西双版纳的南部、保山怒江流域的两侧等地。

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低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惠甘持久且稳定。因此叶质过于肥厚而且革质化,杀青时常以水煮或者洒大量的水焖炒,若处理不当易导致酸化水薄。

许多野生型茶青苦而不化,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苦茶,容易导致轻微中毒或者是腹泻,以中医学立场,野生型茶茶性过寒,并不适合正常人长时间饮用;以目前调查的结果,野生型茶能适合做茶品者反而较少。加上茶树过于高大,采摘不易,当地居民常将茶树砍倒以采鲜叶,为保护茶树林,政府已经明令禁止制作与采摘。

栽培型

以乔木、矮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者是办开展,树高1.5-3米。因有人工管理,茶叶因种生有时产生变异较少,在同一茶区中,约有二、三种变异茶种。嫩叶多银毫,叶缘较野生型细而锐齿,亦无锯齿状况。半展未开之三级芽3-5厘米,成叶长达6-15厘米。叶身较乔木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色或者黄绿色。主副叶脉都十分明显。

栽培型茶树为先民所栽种,茶树较为密集、较有规律种植。目前较老的古茶树区以景迈、困鹿、南糯、版纳的古六大茶山等茶区较为出名,思茅(现改称普洱)中北部地区的镇沅、景东、景谷,临沧中南部双江勐库、永德等地也陆续发现古茶区。早期先民所培育种植茶种很明确,以云南特有原始之中小叶种茶居多,比如景迈、倚邦、莽枝、南糯等都有大量的原始中小叶种茶存在,其特点是香甜而韵深是其特色。

栽培型野生茶茶性较之野生型强烈而质地相当,香气较扬,口感较野生型水略薄而刚烈。但是,当地茶农所认为的栽培型野生茶,许多为民国初年以后或者是1950年代种植而后野放的老式茶园,甚至有些是1970-1985年的实生苗群体种。

台地茶

在树龄、管理形态与实生苗与否上比较,可分为野放茶和茶园茶。

野放茶

早年云南许多晒青茶来源多是野放茶,为茶园经过栽种后很少有人管理,不施用人工化肥和农药,只是稍做锄草和翻土整理。多数茶龄在五六十年以上,至少是1985年以前栽种。树高约为1.5-2.0米。茶种因种生而稍有变异,叶质肥厚、色泽较深,香气口感介于栽培型野生茶和茶园茶之间。

野放茶的特性,只要是在其兼具野生茶和茶园茶的优点。香气较茶园茶沉稳,但比野生茶高扬。汤质不像野生茶那样的水软与韵广,但较茶园茶甜而绵。喉韵虽不如野生茶内敛,但口感更具全面性。

茶园茶

云南当地学者及制茶界所认为的好茶种,就是茶叶中内含物质含量高。这与台湾市场以香气口感评鉴其茶质优劣方式不同。目前以勐海大叶茶,景谷大白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选9号、云瑰、矮丰等作为主要推广种植的普洱茶种。一般灌木台地茶园,芽体肥壮多银毫,半展未开的三级芽叶2-3毫米,成叶达5-10毫米。叶缘齿细锐而密,叶身薄、叶脉不明显。毛茶多呈浅绿色、黄绿色。越是原始的茶种叶脉越明显,茶质也较重。相对于前二者,茶园茶的茶性最烈,茶质则多数较薄,香气最扬,口感刺激性也最强,回甘快却留存较短,水薄甜而较稳定。以现在云南学术界和业界所认同的茶种改良,朝向香扬而水清甜的趋势十分明显。

口感

在同一产区与制程条件下,野生茶津出物与多酚类物质比台地茶高,口感也较为宽广,滑润、刺激性低。基本上区分茶树年龄,是以香气口感最为准确。外观辨别能达到50%左右的准确性,配合口感就能较准确的判断。

野生型刺激性最低,香型最宽广、特异、韵最深、汤质最柔,口腔刺激对应点在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栽培型香气清新、略带刺激性、韵深,口感对应点在舌面中后段与两颊。野放茶刺激性强、口感对应点在舌面中段和上颚中段,茶园茶刺激性最强,汤质最薄,口感对应点在舌面前段。

综上所述后得出:茶树龄越大刺激性越低,汤质越柔、香型越宽广、对应点越往后往下、茶气越强。茶树龄越小刺激性越强、汤质越烈、越薄、香气集中在舌面上下、口腔对应点越往前、茶气越弱。

茶树属于常绿木本植物,实生苗多为乔木。乌龙茶、绿茶等制程为求定性、量产,所使用栽培茶园多数为灌木,是以扦插无性繁殖,目的在于栽种管理、稳定茶性、不会有变异品种导致香气和口感的差异。

20世纪60年代前,普洱茶品制作均以栽培野生、实生苗野放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则以实生苗矮乔木茶园管理,1985年计划经济结束,云南也开始大量培植良种茶,无性生殖培育云抗系列品种。20世纪90年代末期,市场又重新关注原生态的栽培野生茶。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实质影响观念与经济发展,在普洱茶历史上可以深切体会。

一、从茶树的生长形态区分

在生长环境与品种上,略可分为野生型和栽培型。

野生型

多为乔木,树姿高挺,树高3米以上。茶叶因种生容易变异,在同一茶种中,常有多达四、五种变异茶种。嫩叶无毛或者少毛,叶缘有稀钝齿或者无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5~8cm,成叶长可达10-20cm。叶片革质肥厚,不易捻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主副叶脉特别粗壮而明显野生型茶树通常生存于杂树丛林中,密度不大散生。目前所了解的分布区域在思茅北部、临沧中部、西双版纳的南部、保山怒江流域的两侧等地。

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低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惠甘持久且稳定。因此叶质过于肥厚而且革质化,杀青时常以水煮或者洒大量的水焖炒,若处理不当易导致酸化水薄。

许多野生型茶青苦而不化,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苦茶,容易导致轻微中毒或者是腹泻,以中医学立场,野生型茶茶性过寒,并不适合正常人长时间饮用;以目前调查的结果,野生型茶能适合做茶品者反而较少。加上茶树过于高大,采摘不易,当地居民常将茶树砍倒以采鲜叶,为保护茶树林,政府已经明令禁止制作与采摘。

栽培型

以乔木、矮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者是办开展,树高1.5-3米。因有人工管理,茶叶因种生有时产生变异较少,在同一茶区中,约有二、三种变异茶种。嫩叶多银毫,叶缘较野生型细而锐齿,亦无锯齿状况。半展未开之三级芽3-5厘米,成叶长达6-15厘米。叶身较乔木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色或者黄绿色。主副叶脉都十分明显。

栽培型茶树为先民所栽种,茶树较为密集、较有规律种植。目前较老的古茶树区以景迈、困鹿、南糯、版纳的古六大茶山等茶区较为出名,思茅(现改称普洱)中北部地区的镇沅、景东、景谷,临沧中南部双江勐库、永德等地也陆续发现古茶区。早期先民所培育种植茶种很明确,以云南特有原始之中小叶种茶居多,比如景迈、倚邦、莽枝、南糯等都有大量的原始中小叶种茶存在,其特点是香甜而韵深是其特色。

栽培型野生茶茶性较之野生型强烈而质地相当,香气较扬,口感较野生型水略薄而刚烈。但是,当地茶农所认为的栽培型野生茶,许多为民国初年以后或者是1950年代种植而后野放的老式茶园,甚至有些是1970-1985年的实生苗群体种。

台地茶

在树龄、管理形态与实生苗与否上比较,可分为野放茶和茶园茶。

野放茶

早年云南许多晒青茶来源多是野放茶,为茶园经过栽种后很少有人管理,不施用人工化肥和农药,只是稍做锄草和翻土整理。多数茶龄在五六十年以上,至少是1985年以前栽种。树高约为1.5-2.0米。茶种因种生而稍有变异,叶质肥厚、色泽较深,香气口感介于栽培型野生茶和茶园茶之间。

野放茶的特性,只要是在其兼具野生茶和茶园茶的优点。香气较茶园茶沉稳,但比野生茶高扬。汤质不像野生茶那样的水软与韵广,但较茶园茶甜而绵。喉韵虽不如野生茶内敛,但口感更具全面性。

茶园茶

云南当地学者及制茶界所认为的好茶种,就是茶叶中内含物质含量高。这与台湾市场以香气口感评鉴其茶质优劣方式不同。目前以勐海大叶茶,景谷大白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选9号、云瑰、矮丰等作为主要推广种植的普洱茶种。一般灌木台地茶园,芽体肥壮多银毫,半展未开的三级芽叶2-3毫米,成叶达5-10毫米。叶缘齿细锐而密,叶身薄、叶脉不明显。毛茶多呈浅绿色、黄绿色。越是原始的茶种叶脉越明显,茶质也较重。相对于前二者,茶园茶的茶性最烈,茶质则多数较薄,香气最扬,口感刺激性也最强,回甘快却留存较短,水薄甜而较稳定。以现在云南学术界和业界所认同的茶种改良,朝向香扬而水清甜的趋势十分明显。

口感

在同一产区与制程条件下,野生茶津出物与多酚类物质比台地茶高,口感也较为宽广,滑润、刺激性低。基本上区分茶树年龄,是以香气口感最为准确。外观辨别能达到50%左右的准确性,配合口感就能较准确的判断。

野生型刺激性最低,香型最宽广、特异、韵最深、汤质最柔,口腔刺激对应点在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栽培型香气清新、略带刺激性、韵深,口感对应点在舌面中后段与两颊。野放茶刺激性强、口感对应点在舌面中段和上颚中段,茶园茶刺激性最强,汤质最薄,口感对应点在舌面前段。

综上所述后得出:茶树龄越大刺激性越低,汤质越柔、香型越宽广、对应点越往后往下、茶气越强。茶树龄越小刺激性越强、汤质越烈、越薄、香气集中在舌面上下、口腔对应点越往前、茶气越弱。

云南普洱茶首亮“电子身份证”


云南普洱茶首亮“电子身份证”

10米距离就能阅读如原料产地、出口许可证号、原料级别等信息。昨日茶博会上,号称第一饼拥有“电子身份证”的普洱茶亮相“两岸合作普洱茶产品智能化管理推介会”。这正是2010年由中国台湾知名企业与云南普洱茶企业合作开发的智能化管理项目,并经过多年研发改善而成的成果。

普洱茶是云南历史名茶,近年逐渐受消费市场的肯定,但也因市面上常有知名普洱茶品牌遭遇“李鬼”的情况。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主任杨善禧认为,此次亮相的RFID管理技术的应用就不失为一种可行手段。

永奕科技公司负责人徐永龙介绍,目前永奕与云南普洱茶企业合作开发具有RFID技术的普洱茶身份证,可嵌入普洱茶身中或放于大宗封口易碎贴纸处。植有RFID的普洱茶通过阅读器扫描就能让消费者读出如生产茶厂的名称、地址、电话、生产日期、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出口许可证号码、原料产地、原料级别、质量鉴赏等信息。当产品流入市面时,它还能记载入仓出仓时间、收藏家及买卖记录等信息。

秦御茯茶崛起打造国内茯茶领导品牌


2014年是国内茯茶的重要发展年,也是秦御茯茶品牌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随着茯砖茶市场的升温,茯砖茶的价格也随着热闹起来,陈年茯茶价格几十元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这一年,秦御茯茶凭借上佳口感及高溢价的收藏价值而成为茯茶品牌的佼佼者。

秦御茯茶市场崛起品质口感俱佳引关注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秦御茯茶硕果累累,其旗下的“蛹虫草茯茶”荣获第2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高新技术成果“后稷特别奖”,吸引了咸阳市市长卫华的关注,及北京经销商的注意。2014年,在中国茶叶学会团体会员会议上,秦御茯茶赢得了咸阳市供销社主任陈富民的赞赏,咸阳市农业局副局长宋丰产等领导的高度评价,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秦御茯茶市场的不断开拓,品牌发展也走入了发展的快轨道,如今的咸阳秦御茯茶已是茯茶家族中的一朵璀璨奇葩,具有茶体紧结,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飘扬,香味扑鼻等特点。茶汤枣红透亮,绵润可口、醇厚悠长、口感甘甜、浓淡相宜,一如口喉中如跳动的韵律,耐久滑顺,静后稍动,让人品尝到了几百年前的古茶文化,也让人对于运用现代科技的秦御茯茶产生了兴趣和好奇。

秦御十年品牌之路承古起今铸就茯茶领导品牌

秦御茯茶是汇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下属的西咸新区秦御茯茶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10余年历史的茯茶生产加工企业,公司位于泾河渭水之间,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茯茶文化的聚集地。因此,秦御茯茶对于茯茶有着深厚的情感,为此秦御茯茶十年如一日,一直钻研茯茶,采集,制作,生产,科技研发,近年来对于茯茶终于有了新的突破。在茯茶加工的传统工艺上结合现代科技术,使茯茶的纯净度、有效成分、品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秦御茯茶与省内及国内多家大学联合协作,按照国内CMP标准,创建了2000多平米现代化的茯茶生产线,先后购入了先进制茶设备,加大研发力度。

终于,经过秦御人多年不断创新努力,2013年秦御茯茶研制出我国首款蛹虫草茯茶,迈出了茯茶在传统工艺配方上新的跨越,随后企业标准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及生产许可证书,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秦御茯茶开创性地将古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新能量——蛹虫草茯茶,也为秦御茯茶描绘起了广阔的市场蓝图。

随着茯茶“红”起来,秦御茯茶正凭借着良好的品质和上佳的口感在市场中迅速崛起,其古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研发体系也给行业注入了新希望。此外,随着蛹虫草茯茶等健康属性更为突出的茯茶问世,前景广阔的细分市场也随之诞生,可以说秦御茯茶作为老牌茯茶企业为国内茯茶行业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内茯茶领导品牌。

聚焦千亿“云茶”产业发展路径


聚焦千亿“云茶”产业发展路径

2月28日,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在龙润茶业集团举办了2017年首次会员双月活动日活动。在活动中,龙润集团董事长、博士焦家良在茶叶流通论坛上发言,探讨千亿“云茶”产业发展路径。云南省政府原副省长、政协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也做了发言。随后,举办"有茶、有诗、有远方"的专题活动,分享茶之美文。由仙仙普洱茶大观园编著的新书《普洱春秋》也正式发布。云南茶界众多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学者、云南本土普洱茶知名企业、协会全体会员、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特邀嘉宾、《普洱》杂志等新闻媒体出席此次活动。

在茶叶流通论坛上,龙润集团董事长、博士焦家良表示,云南茶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茶产业也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而未来打造云茶产业,产业自身应做好三个方面,首先,应做好理论市场,整合全国和全球资源做好理论基础,树立云南茶的真实性、科学性、权威性,引领消费市场。其次,做好产品市场。焦家良认为,目前云南茶企业家群体抱团意识不足,应该借此大好时机,团结起来一起出发,让云南茶走下山头,走向全国和世界,形成云茶企业散开满天星,抱起来一团火的局面。同时,资本市场也是关键,目前,资本市场已经开始聚焦茶这一朝阳产业,希望在未来,云茶能引入大资本,推动产业升级。此外,焦家良还在论坛中分享了自己做茶多年积累的营销理念。

随后,陈勋儒在活动上谈到,云南茶产业“有茶、有诗、有远方”,通过品茶,引发思考,营造诗意的生活,茶能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体现,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助力云茶产业自信。陈勋儒也认为,近年来,云南茶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又迎来了新希望,打造云南普洱茶品牌将是产业需要共同面对的关键问题,所以应该打造知名品牌,延伸、打通普洱茶产业链,共同努力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产业融合促云茶增值


产业融合促云茶增值

数据显示,2017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620余万亩,同比增1.56%;产量387万吨,同比增3.2%;综合产值达740多亿元,同比增10.1%,为打造“千亿云茶”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云南茶企拥有全国唯一一家央企和一家国企,其余多数茶企发展还处于小农经济时代,几千个茶企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同质化突出,源头的质量把控缺位,名茶名山很多,但名牌却很少,整体处在低价运营。”业内人士认为,云南茶企需要结合自身特点,突破原有格局,扩大茶产业链才能形成大市场,实现跨越大发展。

溯源“身份证”为闯市场护航

“中国茶叶产量每年过剩30万吨,因产能过剩,全球的茶产业都在低价位运行,10年间茶叶均价3美元1公斤。茶叶是可再生资源,对云茶而言,去产能不能不种茶,必须把茶叶消费或者转化,用生产高质量产品开拓市场,拉动消费,而转化需要产业链不断延伸。”谈到云茶发展,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表示,首先急需正确认清茶叶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云茶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就要在新时代焕发新思路。

2017年6月,针对行业无标准和普洱茶安全性等市场乱象和问题,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和云南省认证认可协会共同组建的“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成立,为茶企提供专业化、本地化、一站式的云茶保荐服务。同年9月,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理事长刘卓慧来到昆明为“全国产品防伪溯源验证公共平台”全国首家省级工作站—云南工作站挂牌。平台采用先进的防伪溯源技术,对云茶产品从种植、加工、储存、流通全过程进行认证和审核,赋予每件茶产品唯一的溯源码,有此“身份证”的产品可在平台上线和验证,并保荐到溯源优选等电子商城交易推广。

溯源平台不仅为茶农茶企与消费者建立起便捷的流通渠道,还向消费者传递信任放心消费,向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制假售假、侵权等打假信息,实现云茶一二三产业链有机整合。

健康多元化还原茶本真

从事30多年茶叶健康与深加工研究的浙江大学茶学系系主任、博导屠幼英曾多次来到云南,在跑遍全国茶产区后,她表示云茶氨基酸普遍偏高,茶多酚和生物碱含量高,好喝是第一感受,根据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云茶作为原料可以做成多样化和多功能的保健品。

早在1999年,屠幼英带领学生撰写的第一篇硕士论文,内容即为少数民族喝茶可以有效改善人的肠胃道菌群,茶叶对健康有较大的帮助。她表示,喝茶的习惯养成后,将改善当代人的健康状况,在她看来,云茶未来空间还很大。

“云茶从地理资源,到产品品质都很好,去年云南茶叶种植面积从全国第一变成了第二,茶产业做大做强,面积不是赢得市场的唯一参数,质量和特色才能够进行放大。如何引进外来资本,包容新理念,找到行业痛点才是关键。”屠幼英表示,普洱茶和红茶在茶叶大省浙江已经有较大的市场,如何继续深挖市场,可以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进行有效转换。传统的茶企很难做到上亿元的销售额,但是茶的衍生产业每年都有几千万的增长,云茶应该积极推动茶叶科学研究和茶文化推广,茶叶深加工及茶饮料、茶保健品、茶日化品等茶叶衍生产品,开发新产品及功能性成分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茶产业多元化发展还原出茶的健康基因。

茶+三产联动放大效应

“拥有不近不远的茶小镇、住着不高不矮的茶空间、吃着不咸不淡的茶餐、干着不重不轻的茶活、泡着不冷不热的茶浴、过着不紧不慢的茶生活。”——屠幼英勾勒出了以“茶”贯之的大健康生活场景。

“茶慢慢喝很解渴,而饮料一股脑喝了,还是觉得渴。”9岁的乔谱霖正专注地泡着茶。在屠幼英看来他是“茶二代”,还在读小学的他受母亲影响,进入弘益大学堂学茶,从此爱闹的他学会了安静泡茶喝茶。

“3年来,弘益大学堂培训出3000多名学员,80%的生源来自世界各地。弘益大学堂开展的茶艺培训、花艺教育、香养香疗已成为茶产业的有力补充。”云南省青联委员、弘益系茶文化品牌创始人李乐骏表示,茶产业的第一产业链是农业,解决种植;第二产业链是工业,解决好喝;第三产业链是流通,解决多喝,当一二三产融合后,解决了能喝、好喝和多喝。如今茶产业将多一个维度,就是基于茶的精神产品的再开发,包括文化知识、高端服务和信息产业。

据介绍,早在春节放假前两周,掩映在万亩古茶林间的民宿“景迈人家”节日期间的客房早被预订一空。春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朋友可在“景迈人家”茶厂体验区,通过普洱茶制作全过程带来的奇妙之旅。

澜沧县各级政府带领农户积极探索推进云茶庄园经济发展,使云茶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旅游、科研等融为一体,创造符合于当地民风民俗的立体式、多样化茶园新经济。在弘扬“茶马古道”茶文化的同时,建立普洱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促进茶+旅游发展。

经常到国外和省外学习的仙贡对厂房的升级改造有着信心,“云南原生态+原住民等优质资源是云茶发展的资本,在做好茶叶的基础上,茶旅融合等差异化将能够更好促进产业发展。”仙贡介绍,早年村民制茶工艺不佳,加上产量过剩,20公斤茶只能卖500元,通过技改提高品质后,现在2.5公斤茶可以卖500元。从种植到制作,从管理到品质,茶叶从量到质的变化,让种茶为生的父老乡亲的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极眼国际形势,放眼国内市场,着眼云茶优势,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茶农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茶产业、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更好实现云茶的价值,使得青山绿水不断增值为金山银山。

《中国梦·云茶梦》启动仪式在昆举行 将助推云茶走向世界


《中国梦·云茶梦》启动仪式在昆举行将助推云茶走向世界

10月13日,由CCTV时代影响力栏目云南节目组联合云南省国际商会茶业分会、昆明茶叶行业协会共同发起的50集大型纪录片《中国梦·云茶梦》启动仪式在昆明隆重举行。该片拍摄时长约1年半,将详细记载、挖掘鲜为人知的云茶故事,对助推云茶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云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

据了解,《中国梦·云茶梦》将在我省贯彻“一带一路”的大经济背景下,大篇幅地展现云茶之美,该片分为十一个大板块,拍摄时长约1年半,将动用最先进的拍摄设备绽放云茶魅力,将是历史上篇幅最大、拍摄时间最长、纪录范围最广、挖掘文化底蕴最深、茶企参与度最高的一部“茶马史诗”,力争拍成一部茶人欢迎、茶友喜爱、专家认可的大型云茶纪录片,为助推云南从产茶大省到产茶强省的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茶产业是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茶产业是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云茶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五年来,云茶产业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走出去”拓展省外市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普洱茶量价齐增,成为云南省骨干产品,80%以上销往省外,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省市并远销国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云茶电子商务:新生市场的崛起》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白茶的市场价格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