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生花茶】

王镇恒:治学教育,茗牵一生

《中华茶人》从79期开始至2020年,将对建国以来,在茶叶的科研教育、经济贸易、文化传播、生产技术创新等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突出贡献的中国茶业功勋人物,以及仍然活跃在中国茶业界的杰出人物,进行系列、持续、深度的报道,传承发扬吴觉农茶学思想,弘扬茶人精神,为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奉上中国茶业的献礼。

王镇恒:治学教育,茗牵一生

——专访中国著名茶学家、茶学教育家王镇恒先生

文|郑博文

王镇恒,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和茶树栽培专家,原安徽农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中华优秀茶教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长期从事茶学科研和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为中国高等茶学教育事业做出诸多贡献。在茶树解剖、茶树生态研究方面成果突出,丰富和发展了茶树高产优质理论;在科技扶贫、指导创制新品名优茶中,取得显著成效;在茶学、茶文化研究和普及推广中,成就卓著。一生立志于茶、献身于茶。

01、1930年,王镇恒出生于浙江温州。那时候温州还不是一个市,叫永嘉县。永嘉县有个茶山村,茶山村的茶,祖父、父亲、母亲,都喜欢喝,所以王镇恒自己也从小就喝。童年时代的两件跟茶有关的小事,影响了王镇恒后来对人生走向的抉择。一次是他忽然害眼,母亲就等他晚上睡着了,用泡过的茶叶敷在他眼睛上,转天清晨眼睛竟然消肿了;还有一次他弄破了手,母亲也用布裹着茶叶给他包了起来,果然也起到了消炎作用——对于一个医生家庭来说,对茶的这种药用价值的觉知是比较自然的。这让王镇恒对茶有了最初的好印象:茶叶是好东西,不仅可以喝,还可以治病。

1950年,王镇恒考大学。那时候每个大学自主招生,王镇恒从温州到上海,错开时间考了四所学校,北京的清华大学,山东的齐鲁大学,南京的南京大学,上海的复旦大学。王镇恒争气,不仅考上了,而且是被四所大学同时录取。这时候,抉择就摆在了他面前。“父亲就问我,你想去学什么。我说我想学茶。”父亲同意了。就这样,王镇恒进入复旦大学,开始了被茶叶温柔牵绕的一生。

复旦大学名师济济。当时的校长是著名的教育学家、修辞学家陈望道,第一篇《共产党宣言》就是由他翻译完成的。而且,王镇恒的几位老师后来都是全国公认的最有名望的茶叶专家和大师:陈椽,庄晚芳,王泽农。王镇恒回忆说:“当时教我们专业课的老师主要是这三位。有些其他的课程是从美国、日本等国留学回来的老师来教,他们不太精通中文,都讲英语,我一开始非常不习惯。虽然在复旦的时间不长,但学习任务很重、强度很大,得益于此我就在这求学阶段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与老师陈椽教授合影(1990合肥)

1952年,王镇恒毕业。复旦大学院系调整,茶叶专修科调整到安徽,他也被分配到安徽省农业厅特产处茶叶科工作。适逢六安实验茶场筹建,王镇恒于是被派去茶场担任技术员。“当时安徽省的两个大茶区,一个是皖南黄山这一代,一个是皖西六安这一带。省里准备在六安建立茶叶试验场,派我当技术员。我刚毕业,什么都不懂,只有在复旦学的那些理论知识,而真正实践的东西是没接触过的。”王镇恒在这里踏踏实实地待了四年,这四年时光让他收获很大。“这些收获就是在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得来的。因为茶厂从无到有,其中的每样工作都要自己去干。茶树怎么种、怎么种活,怎么长大、怎么长好,怎么采摘、怎么加工,甚至怎么收购农民的鲜叶……这些过程你全都要参加并且要做好。”除此以外,技术推广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农人们的智慧,让他学到了不少书上没有的东西。此间,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对群众经验的总结,王镇恒撰写了《六安地区茶树栽培技术经验》。

02、在六安茶厂的这段时间,一些难以靠经验解决的问题,就开始种在了王镇恒心里。比如六安瓜片,分内山茶和外山茶。内山茶的品质特别好,而外山茶的品质和价格就都比内山低不少。为什么同在六安地区,差异却这么大呢?这其中的因素自然很多,有些是可以大致分析出来的,但终归是没办法讲清楚。该怎么去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带着这个问题,王镇恒又回到了学校,这次不是当学生,而是做老师了。1956年,安徽农业大学茶叶专业课改制为本科,需要师资,王镇恒调入安徽农学院茶叶系从事茶树栽培学的教学工作。回到学校执教以后,他就以这个从六安带回来的问题出发,思考怎么来做一个研究课题。他想到了要做茶树解剖。“这个课题是从60年代初开始,我同另外一个老师一起做研究。我们想从茶树内部的细胞角度来看,为什么茶树有的叶子大一点、有的叶子小一点,而等等这些区别,对于茶的品质又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在过去是基本没人做的。后来我们搞清楚了造成产量的高低、品质的好坏的区别的原因。事实上,茶树管理、施肥、水分蒸发、加工的采摘标准的决定等等,都随着茶树本身细胞的不同而不同。”1962年开始研究,不久就有了论文成果,获得了老师跟系里的极大认可。研究一直持续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让这些研究全部止步不前。文革结束后,王镇恒继续此项研究,论文《茶树根的内部结构研究》被1978年10月在太原召开的全国农学会学术讨论会选中。这是王镇恒的第一篇论文,到现在他还一直保留着。这篇文章后来还被选入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茶叶论文选集》,文中的研究成果获得学界公认。

为本科生上课(1980合肥)

此后,王镇恒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运用电子和光学显微镜,陆续对茶芽、叶片、茶根、茶花、茶果、茶枝、茶籽以及胚胎、茸毛的内部显微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解剖研究,模清了茶树内部的显微结构,掌握了其变化规律,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1980年代,他又主持了对茶树维管组织的解剖研究,这项研究从整体出发,对茶树维管组织结构形态以及各个发育阶段的特点作了全面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说明了在生产当中,施肥的种类和方法、茶树的种植密度等等,都跟茶树细胞分离有关。高产跟优质是连在一起的。”总结来说,王镇恒从生产实际遇到的问题出发,选定课题进行研究的方法是卓有成效的。他对茶树植物学的特征、特性所作的内部结构研究,将不同部位的组织开展较为系统的解剖,为茶叶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我带的跟我一起做这个课题的研究生里,一个现在在大学当校长,一个当了教授、成了博导。在原来的基础上,他们后来做的范围比我那时候就更好、更深了。”王镇恒欣慰地说。

参观英国牛津大学(1988伦敦)

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镇恒组织有关专家,主持编写、出版了第一本高等农业院校茶学专业教材《茶树生态学》,全面阐述了茶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对茶树的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研究各种环境因子及其对茶树的作用,在环境因子中着重研究光、大气、温度、水分和土壤等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与生态意义,同时研究茶树与这些因子的耐性和适应性及其生态类型;另一方面,研究茶树对这些因子的反作用,以及茶树对环境的改造和保护。茶树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学科,教材的出版,为茶树生态学这门新的茶学分支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有了这些理论基础,就要有的放矢地提升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了,这就提出了发展名优茶的要求。王镇恒逐渐将研究重心由产前向产中、产后扩展。他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常年奔走于南北茶区,指导茶园管理、茶树栽培、鲜叶采摘,传授茶叶制作技术,创研名优茶,致力于发展茶业经济。

退休以后,王镇恒又作为第一主编,开始了主持写作《中国名茶志》的工作。这本书的组织和写作,是王镇恒格外记忆犹新的往事。中国悠久的茶叶历史,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名优茶的历史。名优茶之优不仅在于品种、地区的自然条件、茶叶的管理采摘和加工工艺等方面具备独有的条件,还在于其丰富深厚的茶文化。以名优茶的标准去考量安徽茶叶,王镇恒认为其品质不错,但也存在诸如管理粗放、品种杂乱、产量较低、缺乏文化挖掘和梳理等问题。这种认识让王镇恒想到能不能组织一些人写一本书,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中国名茶志》。但显然,这个工作量非常大,远远不是光凭学校里的几个老师就可以完成的。

幸运的是,这个课题得到了当时农业部有关部门的关注,他们也认为当时中国缺这么一本书。慢慢的,借助来自于各个方面的支持,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总共300多人参与了这本书的写作。全书以产茶省分卷共分为20卷,收录了1071种茶,其中1/3作为名茶,2/3是优质茶,总共180万字,耗时三年的时间完成。“当时一开始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需要写出一条标准样来,作为模板。这模板有六个部分,历史、生产条件、品种、管理、采制工艺和茶文化。为了写出一条满意的模板,就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还组织相关各地感兴趣的人集合到一起反复讨论。当时就以黄山毛峰为最初的模板茶样,就为了写出满意的这一条,我专门跑了好多趟黄山茶区做调研。还碰到其他一些难题比如台湾地区和藏区的条目找谁来写,后来我们通过老师和校友的关系,也都慢慢找到了合适的执笔人。”就这样一点一点,这个写作队伍最终扩大到了300多人,为此浩荡巨著众人历时三年、天南海北、秉笔齐书的场面,让人想想都振奋。那时,农业博物馆支持了十二万元的经费,宣传部还将这本书列为“九五计划重点精品图书”。

与日本茶乡博物馆馆长小泊重洋合影

1997年,王镇恒退休,退休手续是办好了,但直到把最后一届研究生带到毕业,1999年才真正交接工作。王镇恒在茶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也用心颇深、勤于实践、成果丰硕。他自1983年起任研究生导师,长期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茶业科技、教育、生产、经营人才。他先后发表许多关于茶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文章,如《茶业人才培养与实现茶业现代化》、《对高等农业院校教学计划几个问题的改革探讨》、《大力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生智能培养》、《美国高等教育中农业院校的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体制与管理》、《新时期茶叶科技人才的规格及培养途经》等等,都颇有前瞻和洞见。“无论是给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上课,我都强调这么一件事:是你们自己选择来学茶的。所以,第一你自己需要热爱茶;第二,学习需要认真;第三,一定要立志于贡献、服务于中国茶业的发展。这几点是我会在课上反复讲的,而我同样也以这几点来要求自己,让自己无愧于心,多做点事。”

04、分别多年的校友们后来在苏州和武夷山等地的聚会,是王镇恒心中最温暖的重逢。原中茶公司总经理施云清先生是王镇恒的同班好友,多年来两人往来未绝。他们同是1950年到复旦,1952年毕业,然后走上各自的茶叶工作岗位。“几十年了,我们之间的联系没有断过。有一次我带着老伴到北京去,还住在他家里。不过,上次见面还是上海世博会的时候,这一晃也八九年了。对了,前几天他还打电话过来。他每年初春从海南回来,都要打一个电话给我。”先生们之间,既淡如水又浓如酒的君子情谊,在言辞平淡的表述中,让人动容。他还回忆说,施云清先生在学生年代就拥有比较活跃的思想和较强的行动力,后来长时间在国外活动,特别是在埃及和巴基斯坦,为中国茶业长年奔波,做了不少贡献。“我们当年的同班同学中,现在普遍和我年龄差不多,90岁上下。施云清先生在这其中是身体比较好的。”每一句,都透着一位千里之外的老朋友的牵挂和欣赏。

“我和陈宗懋院士也是同学,我们同样是1950年到的复旦,上课也经常在一起,只不过他是植保系(原农艺系),我们是茶叶系。当年我们同在中国茶叶学会,陈宗懋当时是理事长,我是副理事长。那时年轻力壮,我们都是积极分子,一年要为组织活动而碰好几次面,所以当时交往的机会就比较多。陈院士到现在还在科研一线,这很了不起。”

指导研究生(1985合肥)

王镇恒也回忆谈及了吴觉农先生。“我跟先生有一些交往,因为我很尊重他,他是老前辈,中国建国以后的第一任农业部副部长和中茶公司总经理。他虽然没有直接教过我书,我也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来看待。我有什么事,很喜欢到他那里去请教。他这个人很随和,绝对不摆架子,先生比我年长几十岁,却能让我亦师亦友地待他。我到北京去了,一定要去看他;而他什么事情,也喜欢跟我聊,甚至在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上还咨询过我的意见。他对我的一些真诚的、哪怕不成熟的看法,也都听得进去。吴觉农先生不仅是新中国茶叶事业的设计师,更是全中国茶人的榜样,他那种人生境界,让人想往和敬佩。”

05、谈及中华优秀茶教师“终身成就奖”这项荣誉,王镇恒说,一方面它让人感到温暖,说这是对“茶界老人”一辈子的肯定;另一方面,他说也“受之有愧”,因为“只是做了一些自己本应做的事”。然而在后辈心中,像他们这样的茶界前辈、学者,真正是配得上“终身成就”四个字的。这是四个太有分量的字眼,它代表了老一辈治学教育者奉献一生、无怨无悔的精神,代表了一个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一干就是专心干一辈子的时代。那种专注、无私、朴素、勤恳,那种谨严、谦和、达观、进取,每一种,都是光芒万丈的,都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黯淡,都会细水长流般地感动着后来者的心,传递着榜样的信念和力量。包括王镇恒先生在内的茶界老学者、老先生,用自己半个世纪对新中国茶叶事业的辛勤奉献,为正蓬勃发展的茶行业、正努力成长的所有中华茶人,诠释着真正的“茶人精神”。

金婚纪念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王镇恒:治学教育,茗牵一生》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1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生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