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好的白茶的价格】

不同的角度共同的茶业相同的情感

——茶界“两会”代表、委员专访

人大代表中没有“茶省”这个地域行政单位,政协委员中也没有“茶业”界别,但茶叶作为中国分布广泛的重要经济作物,茶业作为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行业,每年的“两会”,来自茶界的代表、委员总围绕茶产业的发展提出很多提案和建议。今年“两会”期间,本报派出多路记者采访了代表、委员,现将他们的提案和建议刊登如下,共同为中国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鼓与呼!

马元祝

马元祝,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两会”期间,马元祝提出了关于加快改革金融信贷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建议中,马元祝呼吁应加快改革金融信贷体系,创建融资渠道多样化、社会信用完善的社会经济环境,给中小企业更多生存发展空间。

陈世强

陈世强,全国政协委员、信阳五云茶叶集团董事长。在本届政协会上带来了三个关于助农增收、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提案和建议。在采访时,他表达了五云集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俞学文

俞学文,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人大代表中为数不多的“纯粹”茶界的代表。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近年的“两会”上,他积极为茶产业、为茶农呼吁。今年的“两会”,他又围绕中小企业融资、农业机械现代化、商标法完善等问题提交了自己的议案。

焦家良

焦家良,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盘龙云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龙润茶集团董事局主席。今年,焦家良一共向大会提交了8个提案,尽管关注的话题很多,涉及到“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但茶产业始终是他心底最深沉的牵挂。

夏涛

夏涛,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现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作为国内知名的茶专家,夏涛与茶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现在虽然走上大学校长的领导岗位,但他对茶的专业积累和感情投入,还是随时随地流露出来。

改革金融信贷推动中小茶企

——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马元祝

本报记者安明霞炼晨

在我国茶叶流通领域,多数茶商都是白手起家,缺少雄厚的资本和企业固定资产。由于主要做零售业务、缺乏系统的财务知识,资金账户也显得不规范。另一方面,茶叶是季节性和时效性比较强的行业,当商机来临时,对资金的快速需求尤其显得迫切。茶叶流通行业是中小企业扎堆的行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茶叶商人都有切身体验。

马元祝在提案中提到:目前我们国家中小企业达到1023万多家,占企业总数的99%。说到茶产业信贷难问题时,马元祝告诉记者:“在茶行业中,信贷难问题是很常见的,我们的大型银行不大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更偏爱大型企业和项目,而茶产业偏偏属于中小企业。而重点产茶地区的政府往往考虑到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在本地区的重要作用和重大影响,往往对其在财政金融上给予大力支持,形成锦上添花的局面。相反,茶产业虽然急需资金,但由于作用和影响相对有限,反而容易受到忽视。此外,信贷制度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担保,而茶产业能提供的可抵押物可以说是少之又少,金融机构为了减少贷款风险,对发放贷款的监督力度很大,致使茶行业很难得到信贷支持。”

当记者问到怎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时,马元祝似乎说出了茶商们的心声:“我认为,首先要放开贷款利率的下限,这样有利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相互促进,走上一个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其次,应加快建立这些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以满足众多中小、小微企业的多元化需求。增强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判断中小企业风险并批量化管理中小企业贷款,主动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也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承担的担保等中介费用。最后,要特别注意发挥民间借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

我为茶产业呼吁三件事

——访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

本报记者赵光辉丁雅丹

俞学文从事业的开始到现在,都没有离开过一个“茶”字。1995年,身为农民的他带着2000元来到北京,从卖茶起步,发展到今天,形成了有机茶产销占全国第一的产供销一体化综合性茶叶企业——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今年“两会”代表的热点议题,俞学文非常关注茶产业的融资、发展问题。他说,茶产业融资比别的产业更艰难些。因为茶产业自身基础不足,过于散过于乱,标准化程度低,所以银行对茶行业企业信任度不够,融资相对来说更加困难。前些年他就呼吁过这些问题,他说应该通过贷款公示、担保公示等具体政策和措施来突破性地解决茶行业的融资难问题,为中小茶企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对茶产业实现机械化,俞学文感触很深。他说,如果不解决农业机械现代化,农业科技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具体到我们茶产业,从茶叶种植、采摘到加工等各种茶叶机械都非常落后。分析原因,他认为主要是政府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总量不够,使用上不够集中;另一方面,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不够,只顾眼前利益,模仿居多,传统生产,保守经营。虽然国家拿出很多农资补贴,但是没有真正补贴到农业机械的创新上去,使得农业机械跟科研部门、专家脱钩,跟农机使用者、使用企业脱钩。

据了解,茶行业被注册的商标已经有20多万件。有些不生产经营茶叶的企业或者个人先抢注,然后通过打官司,或者出卖向使用这些商标的企业索取经济利益。对此,俞学文说,在茶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一不小心就会遭遇这类事。提议对商标法做修订,我自己体会、感受比较深。以更香为例,更香有1千多个产品,为了让消费者区别种类、等级,我们需要给产品取许多名称,当上网一查往往已经被注册了,如不查而使用,就可能构成侵权,遭到起诉、索赔。不得已更香公司只能用字母或数字编号,但不利于市场推广。所以俞学文建议:凡是在包装上突出主品牌,后边加了产品名称,即使这个名称有人抢注,也不为侵权。他还特别提到,在茶行业,注册商标多得不得了,但这么多的商标没有一个国际品牌。未来商标法的修订、完善要服务于国际品牌的诞生与发展。

茶产业要“三打破”“三转型”

——访全国政协委员、信阳五云茶叶集团董事长陈世强

本报记者张永立冯斯正

陈世强说,信阳五云茶叶集团的目标是做全球茶产业运营商的领路人,做搭建茶叶与食品连接链条的整合人,做推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贡献者。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从“三打破”走向“三转型”。

一、打破传统茶人思维,向做推进三农建设贡献者转型。

“茶产业是涉农产业,它起源于农业,现在应该成为三农建设的升级产业。它是农业结构中的特色农业,对农民的增收比例优于传统农业,而且对环境保护和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陈世强如是说。

五云集团正尝试把传统茶人向推进三农建设的贡献者转型。五云“十二五”目标是:以茶为纽带,推进茶产业的一、二、三产统筹发展;以茶为概念,推进茶乡面貌变化,着力助茶农增收;用茶的生态效果,推进茶旅游观光产业、休闲度假产业和城乡统筹发展产业,推进信阳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此,集团在信阳建起了一个五十平方公里的全球最大的信阳毛尖生态开发区,其产业主体就是茶产业。

二、打破传统茶商做法,向茶产业运营商转型。

传统的茶企业是以卖茶为主,是搞茶叶精加工,而不是进行茶叶全产业链的开发。这样,就不能解决茶叶品质升级和品种扩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把茶商思想向茶产业制造运营商转型。茶企作为运营商,首先要考虑社会责任。

三、打破茶叶是农产品观点,向健康食品和文化转型。

陈世强认为,茶叶现在不再是农产品,已经是一种健康饮品,它是未来饮品行业的一个拳头产品。茶还是一种文化,品茶对打造和谐社会是十分有益的。

茶文化不仅是简单的泡茶或茶艺表演,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传播。茶文化不仅代表国家和某个地区的特色和文化精髓,更是提升我们民族文化的突破口。有必要把不同产茶国的茶产品和泡茶习俗引进到中国,同时探索创新茶文化,创作一些新的茶歌、茶诗、茶舞,让泡茶变得不简单。

给茶文化做“减法”

——访全国政协委员、龙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焦家良

本报记者郑敏

3月9日下午,在北京会议中心一层小组讨论的会场外,几乎每一个遇到焦家良的委员都会过来和他打招呼,“焦总,报告做得很好,有深度、有内容”。当天上午,作为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五次会议委员代表,在政协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焦家良作了题为《借新十年扶贫开发之机,大力推进边境扶贫开发工作》的主题发言,提出要将边境扶贫工作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引起了很大反响。

“带着中国茶产业走向世界,推广中华茶文化,这是我毕生不会放弃的使命。”焦家良说,“中国茶有着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而之所以产业始终做不大,最核心的问题是营销没做好。”

“是时候该给茶文化做‘减法’了”,焦家良提出,茶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品赏茶文化。但这也意味这茶文化的包容性也非常强,因此往往会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举凡健康、传统、优雅等等都被灌注其上。造成的后果不仅是文化太多了反而没有重点,而且每种茶定位相同,很难做出差异化营销,只能是行业内部厮杀,非常不利于产业发展。“实际上,中国六大茶类,每一类茶都有自身特点,譬如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绿茶香高味浓等,需要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匹配出最适合的茶文化,然后才能让茶叶轻装上阵,实施重点营销。”

“我们最近就根据普洱茶耐存放的特点,经过科技攻关,开发出一种像速溶咖啡一样的速溶茶产品,主打的定位就是方便、时尚,同时兼具高端,希望能走出一片‘蓝海’。”采访的最后,焦家良向记者透露。

组织起来树立品牌

——访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

本报记者郑敏

“茶产业实际上是中国的特色品牌,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和大家对它的期望差距还比较大,”谈及国内茶产业发展状况,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难免有些担忧。“这主要是我国茶叶品类太多,而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各自为阵,每个品牌都在抓,但着力点很弱,因此我建议在茶产业规划上,应该加强品牌建设。” 

“必须要从现在分散的千家万户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中走出来”,夏涛告诉记者,“为什么茶产业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小而散,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有上千个茶叶品种,而其中不乏很多小品种即便是全国也只有几百斤的产量,更多就供应不了,这样的茶如何发展得起来?”

“事实上,国内有些茶就发展的很好,譬如云南普洱、福建铁观音等,我们要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夏涛认为,茶产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树立品牌。因此,他建议,应该通过市场化运作发展一些有市场潜力、历史悠久,容易让大家认可,而且能够形成规模化生产的茶叶品种,在一个划定的区域范围加以扶持,将这些现在比较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小企业生产方式组织起来,实行标准化规模生产,最终将这些茶打造成强势品牌。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个很重要的抓手就是能够有一个龙头企业作为支撑,因此培育和打造大型的茶叶企业,是比较现实的问题。“有了这个企业之后,再加大市场宣传,形成强大的链条,同时在品牌形成过程中加强标准化茶园建设,加大对品质的提升,互利互生。”

此外,对于目前市场上茶叶动辄被炒到上万元一斤的现象,夏涛认为也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他指出,这些茶叶价格虚高,已经背离了它原本的价值,“茶叶就是一种大众消费品,不能把它作为奢侈品。如果大家都是按照这种文化炒作,把价格炒得很高,老百姓不喝茶,今后茶叶还要怎么发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不同的角度 共同的茶业 相同的情感》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好的白茶的价格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