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王竹艳,女,彝族,中共党员,1982年出生于勐腊县象明乡倚邦村委会曼拱小组,在普洱茶的六大古茶山之一的倚邦山长大。从2003年开始,一场“普洱茶热”由外而内、自南向北席卷中华大地。此时的王竹艳正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这场风行全国的“普洱茶热”,让对普洱茶极为敏感的王竹艳,察觉到这场热潮将为家乡带来某种变化。于是她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寻访昆明的茶叶市场,了解相关情况。通过对市场进行调研,王竹艳做了个决定:毕业后不从事大学所学专业,回家乡进行茶叶销售推广,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开明的父母支持。回到家乡后,王竹艳并没马上全心投入到茶叶的销售中,而是踏踏实实的从茶的种植和制作开始做起。她认为如此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茶叶品质,做到心中有数。2005年毕业后,她回到家乡,专门销售本村子的原生态普洱茶,所销售的茶品都确保无任何添加和污染。

从事茶叶种植、制作和销售以来,王竹艳已经形成自己的营销理念:先做好人、再做好茶。今天,在勐腊县城,只要是她家销售的普洱茶,大家都很放心的购买和收藏。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目前在深圳已有专卖店,产品甚至远销台湾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王竹艳顺应当前的潮流开展网络销售。从大学毕业创业以来,她的茶叶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注册商标倚韵号,2014年注册勐腊倚韵号茶叶有限公司,并在天猫上线。这些年来王竹艳的普洱茶业销量连年增长,从开始的每年不到一吨发展到如今的每年数吨。

当很多同龄人还在为别人打工,从事不喜欢的工作,或者在为创业失败自怨自艾时,王竹艳的事业已经初具规模。她的成功无外乎:依靠古老的倚邦山孕育出的质朴无华品质,踏实做人;凭借求学得到的知识,认清自己的想做的事,并且持之以恒的为此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王竹艳完全能成为大部分同龄人的创业榜样。

CY260.com编辑推荐

蔡昌敏:做好茶,喝好茶,也是一种清福


九月的下午,田心说下午要同茶业复兴的几位茶友同品“禅茶”,让我甚是惊喜。前一天,我们刚拆封了一件完好的2006年公司生产的“鸡足灵山祝圣禅茶”。从看到外箱的第一眼起,亲切感犹然而生,我和张筱源二人,不约而同的追忆起当年制作该产品的种种画面。我们当年的生产厂位于中苜蓿村原巫家坝机场旁边,我当时任压制车间主任一职,对该批产品全过程的生产体验颇深。

“鸡足灵山祝圣禅茶”是2006年上半年生产的,因加工工艺要求特高,包装工序繁琐,生产周期较长。印象最深的压制工序来看,生产该系列产品的员工都是经过特意考核挑选出的车间优秀技术骨干,专门组成了“禅茶”生产小组。生产期间,各位员工连进车间,更衣、洗手消毒,均有专人监督,严格操作。加之我们的董事长阮殿蓉女士,每天均会到车间对各个工序进行督导,全过程的监控管理,更是加重了员工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各自对负责的每道工序严加把关,小心翼翼。

禅茶礼盒从包装设计看,用“高大上”来形容一点不过。包装盒集艺术性,文化性,观赏性,实用性为一体,做工精细,风格古朴,典雅,美观大气。该套茶品共6600套,每套净含量1600克,其中含一个500克饼,350克砖,250克沱,400克金瓜和100克迷你小饼,每个饼、砖、沱、瓜上均有编号,还有阮殿蓉董事长的亲笔签名在内飞上。加工工艺特考究,品质要求极高,常规的饼、砖、沱型尚好控制,单400克金瓜茶来说,全手工蒸压、揉捏、捆绑,要求瓜茶的每个弧面均匀饱满,瓜茶之间高矮一致,是最考人的一个工序之一,工艺复杂,产量低,周期长,非常熟练的工人每天也做不了多少。另外,瓜茶的干燥工序也较为考究,周期同样比其他产品要长,我脑海中一直留着6600个金瓜禅茶的生产画面,布袋,绳索,同事们长茧的手,亲切的脸庞再次我的脑海。

到了包装工序,包装工人除按要求消毒外,包装全过程佩戴专用手套作业,对禅茶的生产可谓用心、用情。每套产品都要查找好统一的编码,找对每套包装物对应的内外包装,一一对应好各套包装的编码做好材质检验,再对应好产品的编码,包装好后对应编码装盒装箱。外箱上同样标注对应的内置编号,再顺序编写件号,专人负责检验完毕,开始封箱打包,方才入库。最终实现了该系列产品从原料选用、筛检工艺要求、压制成型制作,棉包装箱发货的全过程可追溯。根据编号可追溯到各个工序的加工责任人,细节处无不渗透着六大茶山公司质量决定成败的企业理念。

品鉴开始前,我们可爱的田心问我要不要更衣,我先是一愣,后仔细想来,被她从容认真的做事风格感动着。8年前我见证了禅茶的诞生,目睹了她的婴容,但未有缘尝深层次的与之接触。8年后我有缘再睹芳颜,可能是命定的机缘,可能是种福分,更何况此茶乃神圣之品,是专供的“鸡足灵山祝圣禅茶”。我觉得她充满了灵性,能品饮禅茶,我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恩,自豪,充满着无限的爱意、赞赏。据说,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惟许饮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心灵净化。故我们要品茗如此圣洁之物,是应更衣、静心的。

我和田心更换好公司茶艺服后,品茗随茶业复兴对阮总的采访同时开始了。最先开泡的是500克禅饼,该饼选用易武正山过渡型乔木古树为原料,饼型圆润周正,压制稍紧,条索肥壮显毫,墨绿色的茶菁已悄然在褪,色泽正泛红润,冲水后香气飘逸着散开,金黄蜜亮的茶汤一出,顿觉好茶,细品来,幽香迷人,汤水甜滑,协调性完好,不可挑剔。20余泡后不忍舍弃,为留时间品饮余下几款,不得暂时搁置,更换器具继续下款禅品。

350克禅砖和250克禅沱均是采用攸乐山大树茶为原料的,我单开了350克的禅砖来品饮,此茶条索整壮显毫,色泽转灰尚润,水入茶后,陈香初显,汤入口中醇厚饱满,汤质糯化,生津回甘,杯香持久,滋味较上一款丰富。同样持久耐泡,再次搁置,更换器皿。

剩下的400金瓜茶和100克迷你小饼同是选用原思茅一芽一、二叶特级茶为原料做的。由于我个人对金瓜茶成型工艺之艰辛甚是了解,怜爱之心不忍去破坏其型,故开了100克迷你饼来品饮。该茶饼小巧迷人,芽叶满覆,苗峰紧秀,银毫突显,压制松紧适度,是外型最好的一款,受世俗的偏见,她冠上思茅茶的帽子,起初是我们不看好的一款,没想到她给了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让参与品饮的我们着时对思茅茶刮目相看了一回。沸水刚浸入茶身,在座均闻见茶香,入口毫香凸显,茶汤饱满醇厚,生津回甘持久,唇齿留香,经20余泡茶气不减,喝后筋络通畅,身体发热,微微冒汗。茶业复兴的李扬好像意犹未尽,特意向阮总要一泡干茶带走,要再次细品,我个人亦有种“尘心洗尽兴难尽”的感受。

八年的光阴转瞬即逝,禅茶的生产场景还历历在目,对禅茶的品饮是第一次,也是饮茶以来最深刻的一次,这一次的品饮虽是“更了衣、静了心”,但喝后仍是回味无穷,各种滋味,相信我与禅茶的茶缘不止于8年间,她优质的原料,清洁化的加工工序,严格的质量标准为她的品质保驾护航,决定了她未来的陈香基础,我期待着下个8年或更多年后的惊喜,禅茶意在通过茶结善缘、增法缘、续佛缘,缘分亦可能是福分。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于我而言,可以更自豪的说“做好茶,喝好茶,也是一种清福”。

吴振华:宁思源茶业,守望家乡 做好“金奖茶王”


11月,北京宁思源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天山红”系列红茶,荣获“茶王”封号,成为第三届马连道全国斗的“金奖”赢家。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宁思源茶业有限公司,对总经理吴振华进行了采访。

生态家乡出产优质茶叶

北京宁思源茶叶有限公司创办于1998年。说起公司名字的来源,吴振华告诉记者:“宁思源,‘宁’意为我的家乡‘宁德’;‘思源’二字取自饮水思源。做茶时间长了,明白水是泡茶的命脉,在外打拼多年,也深深理解家乡是游子的牵挂,所以给公司取名为‘宁思源’。虽意义没有那么深远,确是我最真实的想法。”

福建宁德,别称闽东,是中国大黄鱼之乡,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地区。这里生态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良好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是出产优质茶叶的品质保证。“公司主要通过对接当地农村合作社,并对合作基地开展技术指导,从源头种植优质茶叶。与公司合作的茶园主要分布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的霍童镇,是国家级生态乡镇,那里的霍童溪是福建省八大水系之一唯一不受污染的母亲河。”说起自己的家乡,吴振华眉眼之间满是自豪。

据吴振华介绍,宁思源将茶叶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企业生产的茶叶均谨遵“自制、自窖、自配、自装”的“四自”生产原则,故茶叶有着“香鲜、味浓、爽口”的特点,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传统工艺造就品质好茶

对于制茶工艺,吴振华这样说道:“我们制茶的工艺保留着传统的手法,鲜叶采摘后的制茶环节是使茶叶呈现优质的重要步骤。我们的制茶工艺与其它企业有所不同,这也是我们的茶叶之所以能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茶中之王的关键。茶叶在采摘后,需要通过萎凋、晾青、揉捻、发酵等步骤制成茶叶,发酵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我们的茶王正是在制作过程中的发酵环节时间掌握的较为精准,因为茶叶发酵的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影响茶汤的品质,专家对于茶王的茶汤有着‘鲜亮、活’的评价,换句话来说,这也是对我们制茶工艺的肯定。”

吴振华告诉记者,得益于宁德市蕉城区委区政府对茶产业的重视和对茶企业的扶持,才使得宁德茶业在同行业的发展中不断领先。吴振华表示,宁思源将会通过不断地探讨研究,来加强制茶工艺,在“天山红”系列茶叶的生产和制作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为大家呈现出更好的茶品。

闵少安:做好茶楼行业 打造魅力成都慢生活文化


“整个大成都范围内,有3万多家茶楼,每天到茶馆消费可达300万人,全世界都罕见,成都茶楼甲天下,成都的茶馆文化源远流长,一直以来是全世界崇尚向往的‘成都慢生活文化’的精华与典范,做好成都茶楼行业,打造魅力成都,是成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环,对于整个行业和协会来讲,也是任重而道远。”四川省成都市茶楼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闵少安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成都整个茶楼行业的发展前景。

闵少安表示,成都市茶楼行业协会一直以来对成都茶楼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2012年协会成立大会上,围绕成都茶楼如何构建规范化、品牌化、标准化、连锁化的一系列问题,邀请余悦、尹智君、舒曼、林治、鲍丽丽、蒋同等全国茶馆业、茶文化专家举行2012中国茶楼行业(成都)峰会,共同宣读并发布了《2012中国茶楼行业(成都)峰会共同宣言》,为成都茶楼行业发展战略奠定了一系列理论基础,受到了国内外行业的关注。

茶楼行业标准化大势所趋

“穿越时代变迁的成都茶楼行业正面临革新,要适应现代化的新挑战,成都市茶楼行业协会不能固步自封,形成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整合资源形成区域大品牌,增强创新意识、丰富产品服务是必行之道。”提到成都茶楼行业的突破之路,闵少安给出自己的答案。

“多、弱、散、乱是成都茶楼发展症结所在,为改变这个老生常谈但一直有待解决的问题,协会推出了成都茶楼星级体系,这一体系将在今年10月全面实施,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闵少安向笔者介绍到协会今年的这一最大动作。

据了解,协会于2013第二届中国茶楼行业(成都)峰会首次公开提出“成都茶楼行业星级体系”,今年初,成都市茶楼行业协会受省商务厅、省质监局委托,开始调研省内外的茶楼,并于近日拿出了《四川省茶楼行业服务规范及星级划分标准》讨论稿。10月,该体系将在成都茶楼行业全面实施。据闵少安介绍,“体系”的形成经过了反复的实践与论证,在全省1000家茶楼大范围调研,并广泛听取了省内外专家及茶楼经营者的意见。“体系”涵盖了茶楼规模、设备设施、茶叶质量、服务能力、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环境卫生等7个方面内容,将根据以上7个方面指标综合考量每一家自愿加入的会员茶楼,并将茶楼划分为5个等级,5星为最高标准。闵少安认为,星级体系实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消费者而言,“体系”让茶楼质量与服务质量显而易见。对于茶楼本身而言,“体系”为其验明正身。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体系”将使得茶楼行业发展有规可循,促进合理竞争、健康发展。

川茶多元化才能抢占茶楼市场

当笔者提到希望寻找一些成都茶楼和川茶之间的关系时,闵少安说,“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四川,茶楼一直以来是外界发现成都的窗口和名片,在十年前外省茶叶产品还未大举进军四川之前,成都茶楼一直以川茶消费为主,比如、茶楼老三样:竹叶青、毛峰、花茶。近些年,外省茶叶抢占四川市场对茶楼市场上的川茶消费造成很大冲击,但庞大的成都茶楼行业依旧是整个川茶行业不可或缺的前端与出海口。”

成都茶楼该如何扮演好四川茶叶的推销员,川茶产业又该以什么样的面貌登上茶楼舞台,稳固主角地位?作为茶楼行业的敏锐观察者、茶楼经营管理理论的实践者,闵少安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成都茶楼消费川茶,那是过去式。随着外地茶叶的进入,四川茶叶消费多元化势不可挡,茶楼继续以卖川茶为主根本走不通。现在成都茶楼市场,以经营外地茶为主要内容的茶楼遍地开花。所以对于茶叶来讲,茶楼只是扮演一个开放的口岸、共赢的平台,这样的开放性同样适合咖啡及其他饮料。所以川茶产业如何在茶楼消费扮演主动权还在于川茶产品、在于川茶企业。如果川茶优于其他地方茶叶,茶楼没有理由不卖川茶。当然,作为四川本土茶楼协会、四川本土茶人,应该对川茶多一份热爱,川茶是成都茶楼文化形成的基础,是成都茶楼文化的灵魂,不可丢弃。

川茶不能与绿等号,四川茶也能做红茶、做黄茶、做黑茶。我们缺的是大胆进行产品工艺革新的魄力和勇气。同时,在品茗方式上,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些方法,逐步形成我们四川独有的饮茶方式,再通过文化和媒体的影响,我相信川茶必然也能戴上高大上的光环。”

闵少安说,“协会成立至今,虽然我们不遗余力地做很多事情,但还有大量的工作等待着协会及整个行业同仁一起去完成,特别需要政府、企业、媒体的共同关心和支持,茶楼行业严格意义上是服务行业,但在茶产业链中是重要的终端消费市场,目前在这个领域关注品牌茶的市场非常大,还属于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我们希望有更多地人来关心这个行业,更多的茶企来关注这个行业,共同发展,共同探索,四川茶楼市场一定是川茶未来的重要市场。”

茶园管理应做好防寒防冻措施


目前,较强冷空气正在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预计今明两天,降温还将继续在我国东部地区施威,现阶段茶叶生产应做好相应的防寒防冻措施。

1、幼龄茶园管理。用干草在小茶树根部进行覆盖,厚度5cm以上,也可根颈培土,用肥土培根颈5~10cm,均可对茶树起到抗寒保护作用。根茎的保护对于幼龄茶园特别重要,是确保幼龄茶园安全过冬,提高幼龄茶园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2、茶园覆盖。覆盖分地面覆盖和茶丛覆盖,地面覆盖材料有杂草,秸秆,草皮,谷壳,砻糠等。据测定,铺草(肥)12cm的茶园与对照茶园相比,前者冻土层为0cm,后者为39cm,可见其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茶丛面用草覆盖可以预防雪霜或低温等冻害,可使夜间最低温度提高0.3~2℃,起到一定的抗冻效果,蓬面覆盖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于严实。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薄膜和遮阳网覆盖的办法,将薄膜和遮阳网把茶树全部包起来,有利于防风、防霜、防冰冻,对于幼苗采取这种办法会更好。

3、熏烟。借助烟幕能够在雪冻冰霜发生期防治土壤和茶树表面失去大量热量,起着“温室效应”。此法适用于山坞、洼地茶园防御雪冻风霜。

董国艳:做国艳精品,创百年茶企


文/董国艳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各位女士、先生、朋友们,您们好!

今天是我们“勐海国艳茶厂”开业庆典之日,我怀着无比喜悦,万分激动和感恩的心情,热情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莅临指导,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作为洱海之滨、鸡足山脚下走出来的平凡而普通的农家女子,能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诚信经营,发展至今,我此时的心情只有感谢、感激、感恩。

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好政策;感谢西双版纳各级政府及相关部委办局的关怀和支持;感谢普洱茶业界的老前辈、专家的教诲与帮助;感谢在座的各位茶人、经销商及客户多年来的全力相助与惠顾;感谢我步入社会、人生第一站,我的第二故乡——全体员工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拜个早年!

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龙年吉祥、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财源广进!

谢谢!

国艳茶厂董事长茶学专家董国艳女士


——记茶学专家、西双版纳国艳茶厂董事长董国艳女士

名门之后,科班出身,传承历史

第一眼看到这位没有任何华丽修饰与多余点缀的平凡女子,谁也想不到她是一家茶厂的创始人,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与茶结缘的女人竟然身出名门,她的身上承载着太多东西。可以肯定的是,她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在她身上,看不到商人的急功近利与浮躁气息。在采访过程中,她多次提到一句话“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也许正是这样的淡定与沉稳,使得她有如今的成就。她就是国内茶学专家、中国十大普洱茶企业家、西双版纳国艳茶厂董事长董国艳女士。

也许董国艳的前世今生,注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追溯至120年前,光绪乙酉年间,大理国文学学士、茶学家董桂得到了光绪亲题的“望重成均”的木匾。十分可惜,“文革破四旧”时候,祖上的诗词集和茶论集被焚毁一空,幸运的是,木匾被董国艳的父亲董世达抢救了下来。分家产的时候,父亲只留下了这块木匾。如今,穿过厚重的历史的时空,金漆斑驳的木匾静静地悬挂在国艳茶厂的茶室里,向来宾和茶友述说着百年茶事的辉煌和沉浮。

冥冥之中上天早有安排,董国艳的命运主线由茶叶来贯穿。她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1995年分配到

彭先泽:安化砖茶创始人


彭先泽(1902-1951年),安化小淹人,曾肄业于长郡中学,后转山东济宁中学毕业,1919年留学日本,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农学实科、帝国大学农学本科攻读八年,从事水稻研究,并去朝鲜考察。

1927年回到祖国,,先后在长沙修业学校农科、江苏省淮阴农校、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授)等处任教八年,所编辑的《稻科学》列为浙大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学丛书之一。

抗日战争后,离浙返湘,任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负责办理茶叶贷款、监督产制、收购运销及出口结汇等工作,同时兼任省农业改进厅茶作组主任、修业农校茶科主任、安化茶场主任,1944-1966年兼克强学院教授。

抗战期间,交通断绝,西北市场砖茶奇缺,安化黑茶大量积压,彭先泽由于农学知识丰富,又热心乡梓茶叶事业,即就安化黑茶砖问题广泛调查研究,拟具体计划,力主在安化设厂就地压制砖茶。1939年12月经省府常委会通过,于是筹借经费,收购原料,在湘潭定制压制机,并选定江南坪为场址,进行压制技术、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

数百年来,大部分安化黑茶只能作为原料,运陕西泾阳压制成砖,销售西北市场。在安化产地压制,人们认为有三不可能:一是安化水质不好,二是技术不行,三是气候湿润,容易发霉。彭氏经科学研究后,撰写《辟在安化不能压制》一文见诸报端,深得各方人士关注。1940年3月主持试制砖茶,经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样砖寄重庆中茶公司检验,认为“堪合俄销”,出产2000箱,复经经济部商品检验局衡阳分处检验,以“砖茶水分和灰分均合法定标准”,并填发出口证书。

安化黑茶砖试制成功,结束了长期以来,黑茶产于安化,而成砖于泾阳制成的格局。1941年由于发展与苏换物贸易,砖茶生产归建设厅领导,更名为“湖南省黑茶砖”畅销西北各省。

1942年由中国茶叶公司与湖南省政府合办,改名为“国营中国处公司湖南砖茶厂”,厂务仍由彭氏主持,集资300百万元,茶厂扩大到9家茶行,分12个工场,压机由6部增至50部聘请复旦大学茶学系及修业农校茶科毕业生多人,充实技术力量,10月又增设酉州分厂,大量压制砖茶,在1940-1949年10年中,共产砖茶666.63万片,对战时战后的安化茶区无不裨益。

彭先泽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致力黑茶砖的研究、经营近十年,从理论探讨到技术改进,从包装设计到工具革新,从员工培训到市场开拓,历经艰苦酸辛,始终指着追求,其精神实为难能可贵。为打开西北市场。考察运输路线,1941年、1944年两度到兰州实地调查,并与甘肃、蒙古和苏联代表签订供货合同。写出了《西北万里行》,在《湖南砖茶》季刊上发表。1948年先后出版了《茶叶概论》、《安化黑茶》等著作,主编《芙蓉月刊》、《湘茶》及《安化茶叶公司丛刊》。为发展安化茶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共和国成立后,彭先泽任安化砖茶厂第一任厂长。1951年3月彭先泽不幸在安化白沙溪作为资本家错误处决,时年49岁,直到1983年7月才得以平反昭雪。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王竹艳:先做好人、再做好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