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传承人游玉琼是武夷山地地道道的一位茶农。18岁那年,游玉琼开始跟着父亲学种茶,三十年来,她全身心投入武夷岩茶的种植与制作,茶园面积达到5000多亩,年产量200多吨,成为武夷山下远近闻名的女茶人。

2014年深秋时节的一天上午,记者一行四人搭乘公交车沿着进入武夷山核心景区的道路,来到位于星村镇的福建省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审评室。公司总经理游玉琼女士一边接受我们采访,一边泡茶并不时点评茶叶的品质。

利落的短发,麻利的动作,走起路来一阵风,更像在跑,谈起茶叶来就兴奋得停不住,这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传承人游玉琼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游玉琼生长在武夷山脚下,18岁那年开始跟着父亲学种茶,三十年来,她全身心投入武夷岩茶的种植与制作。如今的游玉琼,已经是拥有5000亩茶山,400多位员工的武夷山永生岩茶厂总经理,成为武夷山下远近闻名的女茶人。记者在她身上感受到一种巾帼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气魄。

游玉琼端起面前的茶杯边品味边说道,茶人的生命就是茶,一天不吃饭没问题,但是一天不接触茶叶,受不了。

游玉琼说,每到四、五月份的春茶季,茶师们都得扑在茶厂,每天最多只能睡2-3小时。每一道工序都得亲自上阵,为的就是做出品质最为上乘的茶叶来。从1985年开始学习做茶开始,游玉琼就深深爱上了这一片树叶。游玉琼带着几分自豪的神情说道,当时武夷山像她一样拜茶师学艺的女学徒有40多人,坚持到如今还在一线的,除了她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成为游家岩茶“掌门人”之后,游玉琼又接连做了几件十分有胆识的创新之举。1995年,她的茶厂开始使用电脑控制制茶机器,在武夷山岩茶厂家中头一家启用了全自动茶叶精加工生产线。2014年的春茶季,游玉琼不再如往常的固定模式,等待茶叶制作完成后再开始对外销售。当时,她有一个全新的想法:做茶叶的“私人定制”。

茶叶的“私人定制”正是为那些无法亲自来武夷山的外地茶友提供的一项个性化服务:从茶叶采摘前就开始接受预定,预定的茶友不仅可以全程一对一图文追踪到自己的爱茶的生产全过程,同时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并且在第一时间收到来自武夷山春天的好茶。

按照游玉琼的话来说,在茶叶的私人定制里,主角不仅是茶,更是一种服务,以及在此服务基础上带来的精神享受。外地的茶客买到了好茶,又满足了追根溯源的欲望,同时,还伴随着各种形式的影像,体验了一把身临其境的武夷之春。这和只是在茶店看着包装叶大大不一样了。

游玉琼的儿子方舟今年25岁,目前独自在英国伦敦一家知名的商学院留学。

每当想念妈妈,思念家乡的时候,方舟就从行囊里小心翼翼的取出从家乡带来的岩茶,放入盖碗,当开水冲入盖碗,茶香溢出的时候,思乡之情也随着一缕缕茶香回到了妈妈旁边。一年下来,方舟竟然喝掉二十斤岩茶。

方舟所学的专业是科学管理和统筹运行方向。方舟告诉记者,他正在尝试利用大数据把茶叶生产过程的各项数据模式化、标准化,让茶叶生产不再靠天吃饭。

方舟说,妈妈并没有要求他要继承家业做茶,但是毕业后,他一定回到武夷山,回到妈妈身边,利用现代科技发展传统茶业。

在游玉琼看来,制茶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没达到“完美”,就会影响到一整批茶叶的品质,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希望这种对茶叶执着的精神,还能一直传承下去。

延伸阅读

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杀青时一定要掌握火候,茶青下锅后,要先闷炒,再扬炒”、“揉捻时要以整形为主,加压不宜过久,一般是轻揉”……近日,在六堡茶原产地——苍梧县六堡镇的塘平村,现年57岁的韦洁群一边熟练地揉捻着茶叶,一边耐心地向女儿石濡菲传授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

“她制茶一直坚持用最传统的工艺来制作,所制作出来的茶叶精细,品质高,群众非常认可。”提起韦洁群,当地群众几乎无人不识。2009年,她被评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不久前,她又获得国家级“非遗”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这些成就的背后,正是韦洁群一直以来对传统六堡茶制作工艺的坚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年18岁的韦洁群是原六堡公社茶厂的一名普通的采茶姑娘,由于她的勤劳好学,采摘茶叶又快又好,不久,她与另外三名采茶姑娘一起被送到茶厂的技艺部门,跟随老师傅学习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她很快就掌握了制茶技艺:杀青、揉捻、沤堆、发酵、烘焙、略置、加压、陈化……每一个环节她都熟记于心。

不久后,原六堡公社茶厂解散,出于对原生态六堡茶的钟爱,韦洁群一直坚守在六堡镇,用她的制茶技艺,为当地及周边群众带来高品质的好茶,与此同时,她的传统制茶手艺也日臻成熟。

韦洁群所在的六堡镇塘平村,所处的地理环境以丘陵地形为主,山脉延绵、峰峦耸立,气候温和,溪流纵横,泥土疏松肥沃,是种养茶树的最佳之地。2003年,韦洁群充分利用好当地气候,在村里办起了茶厂,并坚持用传统的制茶工艺制作六堡茶,所制作出来的产品由于质量上乘,经常被抢购一空。

由于韦洁群所制作的六堡茶品质上乘,再加上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很多外地商人一直想跟她合作,甚至有人想“买断”她的传统工艺。更有甚者,在意识到韦洁群的名气能带来的影响后,有商家竟直接盗用“韦洁群”的名字来注册商标……

考虑到传统制茶工艺的重要,再加上近年来现代制茶工艺对传统的制茶手艺的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的制茶工艺,韦洁群一直视之为己任。

韦洁群的女儿石濡菲从小对六堡茶传统的种植和制作耳濡目染,有着坚实制茶基础,韦洁群有意让她接过自己的“衣钵”,便经常对她讲授制茶技巧。在母亲手把手教导下,石濡菲所制作出来的茶叶也达到很高水准。

只有坚持,才有生命力。虽道传统茶艺后继有人,但韦洁群还是说出她的想法。她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传统的制茶工艺,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鼓励并支持传统的工艺,让六堡茶制作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探访茶师王顺明与他的武夷岩茶大红袍


5月初,王顺明正在观察茶叶生长。每年的谷雨到立夏,是福建武夷山茶人一年中生产最忙的时节,年逾六旬的王顺明也不例外,整天起早摸黑,从采摘到生产,从包装到市场,从冲泡到品茗,从理论到实践,他都老当益壮,忙得不亦乐乎。

王顺明是享誉中外的著名茶人和国家高级审评师,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琪明茶叶创始人。他自1974年以来,一直从事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工作,并亲自管理、制作大红袍母树20余年,其旗下“琪明茶叶”系列产品是岩茶大红袍中的珍品,也是中国茶叶博物馆指定收藏的标准名茶。据了解,武夷山市有茶叶面积上万亩,茶企有一千多家,目前大部分茶叶都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但仍有一部分人坚持用手工制茶。“不论何种工艺方式制茶,只要能确保武夷岩茶的品质,都是可取的”王顺明坚持这样认为,并为之坚守传承和努力创新。

恩施玉露手工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向书兰


眼前,是一杯手工制作工艺大致要经过蒸青、散热、揉捻、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做完蒸青、散热这两道工序时,已是深夜10点多,向书兰走进了加工坊。只见一座长方形的密封灶台旁站着5个制茶人,灶台上的特制水泥板已被烘烤得热气腾腾。“不能去摸水泥板,一摸手上就会被烫出一层水泡。”身边的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提醒记者。

此刻,让人不得不想起向书兰的那双手,那一层层的死皮、一个个的老茧,就是在这样的灶台上,慢慢地“炼”出来的。

向书兰最开始做茶的时候,只有15岁。向书兰的父亲也是制茶人。从小,向书兰就觉得把一包包的青叶变成一盒盒、一袋袋的茶叶很有趣,于是常常偷跑进车间里摆弄,这一摆弄就是30多年。

手工制茶不能戴手套,也不能用工具,在温度高达120℃的灶台上,全凭手在茶叶间翻炒、揉搓。“灶台温度高,茶叶的温度也高,刚开始,手指、手掌上全是烫出的水泡,连拿碗吃饭都很困难。”向书兰说。

满手的水泡也不能挡住向书兰对制茶的热情,忍着疼,继续上。水泡破了,长出一层死皮,然后又生水泡,又长死皮。

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了深夜1点多,最后一道拣选的工序也完成了,但这时他还不能休息,因为还有几包鲜茶等着他加工。“去休息的时候,一般已是清晨。”向书兰说。

“清晨睡,上午起,每天在灶台上站近20个小时,去年我在这里蹲点采访了两天,真的吃不消,脚都站肿了。”一位采访过制茶工艺的记者说。

2002年,向书兰以前工作的恩施地区烟茶麻公司改制,他就自己办起了茶厂,带着家里人手工制茶。“刚开始家人的劲头很足,慢慢地,他们都不做了,因为做茶太辛苦了,就我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向书兰说。

多一分坚持,多一分毅力,回报就会丰厚。向书兰靠着对恩施玉露的执著,不仅忍受了做茶的辛苦,还不断学习,将恩施玉露发扬光大。

恩施玉露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制茶工艺源自唐朝,创制于清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而制作恩施玉露成功的关键,就是制茶者的手上功夫和火候。

最开始的手工制茶有许多缺陷,常常出现鲜叶变红、茶叶不紧细圆直等情况。向书兰苦苦地思考,和其他几位恩施玉露传承人一起反复实验,又通过公司请来了茶叶专家。

为了避免鲜叶变红,向书兰和专家一起守在蒸青时的灶台前,不断地实验,通过闻味道来判断蒸青的火候。为了让茶叶达到精细圆直的标准,向书兰的手上不知多了多少水泡,他反复地揉搓,寻找最佳的手法。

如今,凯迪克公司请来了多位茶叶专家,给制茶师傅教理论知识,每堂课向书兰都不落下,他将理论知识的点点滴滴都记在笔记本上,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升自己的制茶水平,还将工作中的疑惑认真地向专家请教。“这些理论知识让我研究制茶技术的方向更加明确,少走了很多弯路。”向书兰说。以前,他不知道什么鲜叶做出的茶品质最好,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蒸青的工序,更不知道什么叫“酶”。“我以前只知道按照师父教授的手艺做,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连师父也不是很清楚。”

由于恩施玉露是纯手工制作,所以外形紧细圆直,颜色绿润,汤色绿亮,香气清高,在市场上极为走俏。但是,制作过程太辛苦了,一个熟手,一人一天最多也只能制作5公斤。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肯吃这个苦的。“像我们这个年纪,会做手工玉露的不到10人。”向书兰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物色几名合适的年轻人,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节选)

“一女不吃两家茶”的习俗


鄂南婚茶在定婚茶、启节茶、成婚茶、抬茶闹茶、撒帐茶、结伙茶会之外还有新娘的沿家敬茶。

一般是在婚期的第一个春节的初一早晨,新娘穿裙戴花手捧茶盘沿各家拜年敬茶,新郎提壶添茶,有的地方是小姑子提壶。这目的也是“和”之意,借敬茶而进村中各家之门,联络亲情,以便日后行走方便。这种“认门茶”在有些地方是于婚后第二天早上进行,蒲圻则多在除夕之夜进行。

阳新富水出江口一带在婚寿喜期时兴“摆茶”。与主家至亲的各家在客人来后要在酒席之后请摆茶,请的是最重要的贵客,一般是一桌。或在自己家中摆上一桌茶,或在主家酒后的席桌上摆,桌中一只大茶盘,放上各色果点,客人每人一只杯,斟上茶水或糖茶,就茶吃果点,茶只一杯,不再斟添,一家过后再接一家。

摆茶的用意也是借茶示敬认亲,尤其是初次上门的新亲,通过摆茶而相识相谈相了解,这有点儿茶馆喝茶交友的意味,且显得更为亲切。

鄂南婚茶、寿茶的式样和程序远不只上叙这些,各地不同,各时有易,礁以全到。“客来敬茶”远在唐宋就成风气,司宋肃浪有以茶作为婚嫁礼节的记载了。《见闻录》:“通常订婚,以茶为礼,故称乾宅(男家)致送坤宅(女家)之聘金曰茶金,亦称茶礼,又日代茶,女家受聘日受茶”。

可见,古男女聘婚是以茶为主礼的,后代物质丰富,婚聘讲究,以钱财物为主,超于茶的价值,但意识上仍以茶为婚约象征,故以钱代茶或以物佐茶。

为什么要以茶为婚约象征呢?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分析说:“种茶下籽,不可移值,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也”。明人许次纾《茶疏》也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也”。

鄂南婚事、生子、做寿都以茶为礼,形成“无茶不成丰L”的传统风俗,细究起来,正是继承了古代茶文化中的礼仪和敬精神,茶风古朴醇厚,人们习以为常的茶礼俗一代代传递,人们多不知其含义却都慎重地依制而行,惟其如此,可见出古老深厚的茶文化在鄂南有极强的生命力。

订婚茶,男家送。女家开茶会,“一家养女百家求”,喝了定茶。遍告众人名花有主了。

三茶六礼,不断向女家暗示婚姻关系存在,望女子如茶清洁,嘱其“一女不吃两家茶”。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传说故事


于明末清初发现并采制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盛名不衰,其传说颇多,一是相传古时候一个读书士子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下山化缘的永乐禅寺的老方丈发现后,叫来两个小和尚把他抬到庙里。方丈见他面色苍白,体瘦腹胀,便泡上一壶好茶,扶持他饮下。士人见茶叶绿地红边,泡出的茶水黄中带红,如琥珀一样光亮,遂呷了几口,顿觉口角生津,芳香四溢,肚中咕咕作响。连续喝了几次,鼓胀全部消退,身体康壮如常。谢过老方丈,他便赴京投考,竟得状元及第。不忘救命之恩,状元郎重返武夷山,在老方丈导引下,寻访了这半山腰的神奇茶树。这天,他正跪在山下虔诚地焚香祷拜,忽然一阵风来,把猩红状元袍卷上了半空,不偏不倚,恰巧罩在"茶王"的枝头,宛如红云一片。"大红袍"遂由此得名。又有一说是一皇帝得消化不良得饮此茶水而愈,为谢此树而将红袍披在树上,从此此茶树取名"大红袍".

大红袍母树生长在武夷山天心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两旁岩壁矗立,日照不长,温度适宜,终年有涓涓细泉滋润茶树,由枯叶、苔藓等植物腐烂形成的有机物,肥沃土地,为茶树补充养分,使得大红袍天赋不凡,得天独厚,品质超群。古时采摘大红袍,需焚香礼拜,设坛诵经,使用特制器具,由名茶师制作。解放初期,大红袍在采制期间有驻军看守,制作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并称重后签字,最后加封后由专人送呈当地市人民政府。现在,大红袍母树的管理、采制已由市政府指定交市岩茶总公司茶叶研究所管理、制作。

据导游介绍,如今大红袍母树仅存三棵,年产量极低,最多一年有过8两二钱,最少有一年连二两不到。可为稀世珍品。母树大红袍茶叶,在一九九八年九月十八日第五届武夷岩茶节的拍卖会上,拍出天价,净含量20克的母树大红袍茶叶拍卖价15.68万元,创下了茶叶拍卖史上的奇迹。

大红袍过去为皇室贡品,如今也是要悉数进贡中南海。不要说阿TEA,就是福建省省长,估计也难喝到。值得庆幸的是,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茶叶研究所在1986年(?)无性繁殖成功了大红袍的第二代:小红袍,在1989年(?)又成功无性繁殖了大红袍的第三代:大红袍,因为与母树大红袍在茶叶的形状色渍上都十分相似,所以还以"大红袍"命其名,但香味却远不如母树了。

武夷岩茶的制作


让茶叶的苦水走失,达到突出香气、滋味的目的,通常人们把这个过程叫萎凋或者做青。

萎凋是洋气一点的说法,老百姓爱用做青的说法,因为青是做出来的,一泡茶的好坏,往往是靠人工控制的结果。意思是把鲜叶的青做掉,使茶叶呈现刚刚好的状态。

做青过程中有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工序交替进行,多次繁复。

摇青的目的是促进叶边缘摩擦,可以让水分走失更快,但是走失太快,达不到保留有益成分的目的,所以要走走停停地做。

等青的目的是让水分走失的过程中,在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起发酵作用,促进茶的酚类物质转化,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

做青好了以后,武夷山人把茶叶堆放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进一步让茶叶的滋味醇和,这个时间比较短暂。

乘热揉碾,看似做型,其实揉碾过程让剩余茶汁挤压出来,在茶叶表面形成“霜”,也是闻干茶香的主要味觉来源。

烘干茶叶在茶厂仍然用柴火,香味也是很好。烘干技术看似简单,其实用多少温度把茶叶焙到几成干燥,是有讲究的。

大红袍的相关传说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很好,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李昌兴 贡茶技艺的传承人


李昌兴贡茶技艺的传承人

第一次见李昌兴是在文昌宫的云南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里,因为那天下雨,到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知道我们要来李昌兴备好了今年困鹿山最好的春茶款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技艺的传承人,他早代表普洱走遍了大江南北,参与了很多重要的茶事活动,作为“红”人的他身上非但没有半点浮躁的味道,反而更多了几分谦逊与随和。

李昌兴是纯正的彝族,从祖上便开始制茶,算到现在已经第八代了,母亲告诉他,祖上在清朝年间就专门负责制作贯茶,他们所在的困鹿山古茶园,就是当时清政府御用的皇家贡茶园,每到制作贡茶的时节,朝廷都会下旨委派当地官员派兵驻守茶园监制贡茶,直到1905才取消困鹿山古茶园进贡。从那以后很多农家都不再做茶,改种其他农作物,李昌兴的祖辈却毅然坚持。李昌兴说,母亲对茶的执着是从祖辈那里得来的,而他对茶的坚持与热爱则是从母亲这里开始的。

1987年母亲用积攒多年的800块钱,买下了困鹿山100亩古茶园,因为普洱茶的断代,只有极少数的老辈知道普洱茶,市场前景极不乐观,母亲却把所有身家都压在当时大家都避而远之的茶园里,家里哥哥姐姐都非常不解,可老三李昌兴却没有想那么多,从小就听母亲讲茶,陪母亲采茶,看母亲制茶的他,主动承当了管理茶园的工作,百余亩茶园在他和母亲的细心打理下越长越旺,日复一日,他从母亲那里学习到了一套完整的贡茶制作技艺。“别人说管理茶园很辛苦,但我从来不觉得,那时候我一进茶园就是一天,累了就在草地上打个盹,渴了就摘几片茶叶嚼嚼,反正又没人管,自由得很。”李昌兴说,87年绿茶正火,可以卖到七八十元公斤,而普洱茶三块钱公斤都没有人要,每次赶集背出去多少,就带回来多少,很多人笑他傻,母亲则坦然的告诉他,“孩子像茶一样去生活,面对暴风骤雨都要坚强、淡然。这是老祖宗留下茶树,在历史上风光过,将来一定会有出头之日。”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李昌兴与母亲每天都坚持打理茶园,虽然茶卖不出去,但从采摘到制作每一个环节依然一丝不苟。“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让我知道自己有多爱茶。没有人买我和母亲就自己喝,自己品,生活虽然拮据,但与茶为伴的日子与世无争,逍遥自在,茶就是我和母亲生命中的一部分,支撑着彼此的信念。”

李昌兴的母亲在06年离世,从87年——06年这期间,可以说她完成了贡茶技艺的传承,见证了普洱茶的复苏,也成就了现在的李昌兴。李昌兴用“自在”与“坚守”来形容他现在的生活,因为这两个词透露着他对茶的执着,对母亲无限的思念,还有母亲与茶带给他那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态度。在李昌兴的感染下他的儿子和女儿也深深的爱上了茶,小时候李昌兴时常把他们带上困鹿山古茶园,一待就是几个月,孩子们每天与茶为伴,就这样,茶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种到了孩子们的心底。

云南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和困鹿山古茶园仿佛就是李昌兴的生活体验室,在这里可以对外推广普洱茶和,可以邀请宾朋细细品尝困鹿山上好的茶,还能够漫漫聆听普洱茶与他的故事。

原定第二天一早上困鹿山,可惜天公不作美,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被阴雨拒之山下了,但这次与之前的心情大不相同,以前是冲着皇家茶园的名气而去,这次我则是想抛开切,用心去感受这片让李家祖祖辈辈都迷恋的土地。转载自《普洱》杂志2011年6期!

杨丰:政和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丰出生于1971年,福建浦城人。2003年创办政和县隆合茶厂,2005年创办福建政和隆合茶业有限公司,2007年创办武夷山隆合茶业有限公司公司,2010年整合发展成为福建省隆合茶业有限公司,2013年,隆合茶业总经理杨丰先生被评为“政和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任福建省隆合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国际注册高级制茶师,评茶师,同时还担任福建省政和县政协委员,政和县侨联名誉主席,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理事,共青团福建省委YBC创业导师。

“茶叶离开了文化,就是一片树叶”。杨丰先生不仅专心做茶,还对中国茶文化情有独钟,他提出的隆合精神:“象征凝聚、精炼;融汇生命、自然;意比和合、汇聚;喻示恒心、能量;意寓至善、清廉。”也集中体现了他的独具“杨家功夫”个性特色的“蕴百年传世之道,藏功夫于一壶之间”的茶文化底蕴。

正是人赋予了茶文化的内涵,使之可以载道;正是文化融入了茶叶发展,使隆合有了今日的成就。隆合茶业公司的徵派建筑风格的厂房,掩映在翠竹苍松之间,显得古朴而大气。说起茶文化,杨丰先生始终认为文化、产业不能分家。隆合茶业的“隆合”二字寓指的便是融合人文之精华,以茶载礼之意,涵盖着以茶道精神为指引的深刻内涵。

“忠、礼、义、仁”这四个字是杨丰制茶、做茶的人生感悟。不管是和客户还是同行,杨丰都以这四字待人,正因如此,杨丰和客户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这一点对隆合茶业的发展至关重要。2006年,隆合茶业在发展时期遇到了资金瓶颈,但由于许多客户都优先支付了货款,帮他渡过了难关。

十多年来,隆合茶业脚踏实地,为消费者做健康茶、放心茶,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依托武夷山得天独厚的优越生态条件,开辟了近2000亩生态茶山。杨丰认为,隆合茶业的今天,得益于消费者的恩惠,做人当饮水思源。明代田艺衡《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因此,他坚持用传统工艺来制茶,自然萎凋,太阳晒青,做传统意义的白茶。他认为白茶是沿用传统中药的制茶方式,提出左手健康右手白茶的传导理念。

做茶如做人。杨丰传播传统文化,探索产业发展,贡献地方经济,支持教育事业,获得了行业和地方上的广泛好评和肯定,同时也得到了诸多机构和组织的认可,先后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企业转型杰出人物”、福建省政和县“茶文化传承人”等诸多荣誉。

简约不简单,融入大武夷。

文化与技术是茶企的两条“腿”,文化越到极致看似简单,但实为简约。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隆合茶业坚持文化技术并举,用技术保证品质,发挥政和特色,主动融入大武夷,走出了一条特色茶企发展之路。

多年来,隆合茶叶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广纳贤才,生产加工过程由专家全程掌控,确保隆合茶业所产之名茶的品质纯正,自然健康。公司产品于2007年获南平市“凯捷杯”茶王赛白茶茶王、红茶金奖;2008年获政和县首届“移动杯”茶王赛红茶茶王、南平市“星愿茶王赛”红茶茶王、福建省“闽茶杯”红茶金奖、北京“人文中国香世界”红茶金奖;2009年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红茶金奖。

“印象大红袍”里的草根明星


“不看“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等于没来武夷山”。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大王峰下360度旋转舞台上演出的,有90%是武夷山当地人。福建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财叔”圆梦

44岁的李文财被艺术团团员称为“财叔”,他是武夷山市兴田镇南岸村农民,在家种田、种茶,却是村里活跃的“文艺分子”。

在村里,李文财对唱歌、跳舞的喜欢可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哪里有活动他都去参加。他说自己从小就有当演员的梦,听说有这个平台就来报名了。

李文财是团中年龄最大的演员,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天和年轻人一起训练彩排,一起受累,一起快乐。

“财叔”现在每天骑着摩托车往返25公里,为的是保证每天晚上风雨无阻的演出。他说:“保证演出是首要任务,白天我还能做点茶、卖点茶,辛苦倒还好,就是苦了老婆,家务活只能她全包了!”

快乐“茶老板”

“印象茶楼老板”是“印象大红袍”最先亮相的人物,极具幽默感的台词搭配演员胖胖的身材,总能让观众忍俊不禁。这位看似成熟稳重的“茶老板”却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

饰演该角色的高凡,毕业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为参加“印象大红袍”的演出,他放弃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当时和他一起演出的同学都因为各种原因陆续离开,现在只剩下两个。

高凡说,排练的那段日子真的很辛苦,他也曾想过放弃,但是和导演、老师、伙伴们在排练中结下的深厚情谊还是让他坚持了下来。

“我现在是武夷山每天都收获幸福与快乐的‘茶老板’!”他笑着说。

女承父“业”

70分钟的演出中,有15秒左右的时间所有的聚光灯都聚集在一个女孩的身上,她红衣飘飘,拿着红色的竹竿,用力“撑”起360度的旋转舞台。

张晶的父亲就是一名竹排工人,从小耳濡目染,她对竹排的理解和感受自然就比其他人要好。

在演出中,当茶馆老板喊“妹妹,带大家去茶馆看看”时,她用竹竿对着舞台一点,舞台便同时转动起来。要做到点竹竿和转舞台的时间严丝合缝,而自己的动作也能展现竹筏工人的精神面貌,张晶付出了很多努力。

她说:“虽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承父业’,但是我相信我爸看了肯定会很高兴。”

泾阳茯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高续:金奖三连冠的背后


2014年,高续和他的高香茯砖茶仍在泾水之畔执著地跋涉者。在这一年,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茯砖茶制作技艺的传承者,高续用他那双长满茧子的大手,捧回了中国上的金奖三连冠,无论放在陕西还是全国,这都是一个相当罕见的成绩。当大家都在惊叹之际,只有高续明白,第九届茶博会上,他选用的参赛茶品仅仅是自己的中档产品。之所以这样做,高续就是想通过这样的赛场,检验一下自己的茶品。对于高续来讲,每一块茶,都是他心血的凝结。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在第七届中国茶博会上,高续送检的“天泰运号”泾阳人民茯砖茶从69个名茶产区1000余家展商中脱颖而出,获得黑茶组金奖,评分高达96.85分。

“诚信做人,用心做茶”,努力做最好的中国茯砖茶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2014年,高续带着自己的茯砖茶北上人民大会堂,西进青洽会,南下云南、香港,一路飘香。并斩获2014年第21届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

为了保证自己的茶品,高续还自发把茶叶送进权威检测机构北京理化检测中心国家实验室进行科学分析,检验报告让人振奋:认为其产品“冠突散囊菌”纯正,各项检测指标国内领先。

作为国家一级评茶师,荣誉等身的高续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遵循传统的草根茶人,而人们更习惯叫他“茶痴”。虽然周围弥漫着浮躁的“高大上”,高续却独善其身地坚守着茯砖茶的传统技艺,不为世俗左右。寂寞出精品,好茶叶自己会说话……

访泾阳砖茶制作技艺传人、陕西省非遗传承人贾根社


2014年9月,为践行中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泾阳县启动了“泾阳茯茶·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由136峰骆驼、8架木轮马拉车(寓意茯茶诞生之年1368年)和100多名身着古装的工作人员组成的驼队,30多辆依维柯组成宣传车队,从陕西泾阳出发,跨两国5省区16个地市,最终到达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州陕西村。活动为期500多天,行程1.5万公里,驼队将驮着“泾盛裕”泾阳茯茶,沿着古丝绸之路行进。这是时隔50多年后,泾阳茯茶再次踏上丝绸之路。对于泾阳砖茶制作技艺第十二代传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根社来说,重塑泾阳茯茶辉煌,是他们家两代人的梦想。

泾阳砖茶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原创于唐元和年间,广泛流行于宋、元、明、清,至康、乾盛世时已达登峰造极,其味、形、花乃至其饮用效果是世之茶中的绝品。产品内销西北各省,外销沙俄、波斯等国家。解放前,泾阳制茶业有80多家,是泾阳砖茶发展的鼎盛时期,前来购茶、送茶之茶商马队、驼队终日络绎不绝,充塞泾阳街市。1956年以后,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泾阳砖茶全部停业。

贾根社与茯砖茶的故事要追溯到他的儿时,那时,父亲常常告诉他关于泾阳砖茶的故事。父亲贾老三(小名)系泾阳茂盛天泰、裕兴等茶店茯砖茶工艺师傅,贾家世代以制茶闻名遐迩。贾老有一身制茶好手艺。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茶店停业后务农。但贾老不忘茶店,常常在儿女面前谈及茶店掌柜、员工以及茶店饮誉中国西北各省,深受少数民族喜爱的情景,言语中时露惋惜之情。根社听在耳里,记在心上,长大以后就暗下决心,要光复泾阳茶业。农作之余,他多次和老父谈起制茶之事,老贾师父遂把制茶秘笈交给他。时逢盛世,百废俱兴。历史给予有志者机遇,素怀复兴泾阳茶业壮志的他,没忘记老父临终期待的目光和嘱托。在20多年跋涉建筑行业中积累人生经验,扩开创业胆识和思路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复兴泾阳茶业。

2006年,贾根社的房地产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便埋头开始了制茶的尝试。最初的生产,虽有老工人指点,且工艺与传统一模一样,即经过剁茶、过箩过筛、备水、熬茶釉、打吊、端壳郎、灌封、捶茶、发花等十多道工序,但还是失败了,近百万的资金泡了汤。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拿着家传的制作工法,再结合现在的气候,水质,时间反复的研究,年复一年,直到2008年下半年,他才终于做出了他记忆里的味道,带着喜悦与泪水,他从湖南进了25卡车毛茶,开始了大批量生产。为了传祖兴业,贾根社开始利用闲暇时间着手调查泾阳古茶楼,并绘制完成了古茶楼的结构图。作为泾阳茯砖茶制作技艺的第十二代传人,他对古茶楼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深感自豪,他决心重振古茶楼文化,传承发扬传统泾阳砖茶。2008年,贾根社便按照曾经从父亲那里听说的样式,参照各类文献资料,还原历史原貌,完整的仿古建筑群集泾阳四街四十八巷于一体,泾阳茶叶盛世再现眼前。随着政府对泾阳茯砖茶产业发展的重视,经过专家评审,因传承脉络清晰且制作技艺与古法最为接近,作为泾阳砖茶第十二代传人贾根社所挖掘出的制作工艺被评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泾阳茯砖茶的发展贾根社充满信心,他说,那怕前方的道路再崎岖,再坎坷、荆棘丛杂,他也要大胆的走下去,吃刀咽剑,疲劳艰辛,也在所不计,他要干下去,干个名堂响亮,干个轰轰烈烈,大张旗鼓!一定要使淹没了五十多年的泾阳茶走向西北,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让昔日丝绸之路上叮当驼铃和现代飞驰火车的长笛组成一支美妙绝伦的交响曲,把泾阳茶送到世界各个角落人们的心里。

.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传承人游玉琼》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