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马来西亚大益茶友会,一个海外益粉聚会交流的平台,这里汇聚了海外华语和英语世界的大益茶友,包括老茶人、新茶友,普洱茶收藏者、投资者、普洱茶商等等,主要服务普洱茶友,特别是大益的粉丝,为他们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喝大益茶这些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2012年马来西亚大益茶友会的成立,以及今年马来第一家大益茶专营店九鼎香开业。

喝大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爱上了普洱茶的味道。

你觉得大益近年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答:在国外开设专营店,增进全球茶友对普洱茶的认识和了解。

在侍茶的路上,未来十年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答:建设好茶友会,喝好茶,分享好茶。

益友网:马来西亚大益茶友会是何时成立的?平常都有些什么活动?

马来西亚大益茶友会(以下简称茶友会):茶友会成立于2012年,是一群热爱大益茶的茶友们自发成立组织的。在茶友会,我们为大家分享普洱茶产品信息、茶叶知识和品茶经验(品茶笔记),举办普洱茶品鉴会,分享大益茶相关的最新信息。

益友网:茶友会中应该有很多老茶友,为何喜欢喝大益普洱茶?讲讲你们与茶的故事吧。

茶友会:好茶自有大益。喝普洱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一种健康的爱好。普洱茶的魅力如同有年份的红酒,越陈越香,大益茶的滋味与众不同,不论哪一款茶喝起来都很棒。除此之外,大益茶在市场上容易找到(流通性好),价格透明,较容易交易,也证明了它的收藏投资价值。

AlanWoon【茶龄很长的老茶友】:一开始,我是喝别的茶,后来慢慢转到普洱茶的,因为大益出很多好茶,太好喝啦!好喝又有钱赚(笑)。其实,以前喝茶是没有想要赚钱的,我是收茶来自己喝的,后来慢慢茶多到自己也喝不完了。

DassCharles【印度裔,妻子是华人,两人都喜欢喝普洱茶】:我很喜欢大益茶的老的茶味,如果现在买新的茶,以后也会转到那种老的味道。最早是朋友介绍我喝大益老茶的,大概是在2000年的时候,喝到一片老的7542(红大益)。现在买茶喝六七年了,06年的高山韵象味道非常好,08年的高山韵象也买了,与601的有所不同。

TerryChew【华裔,留美归国的年轻茶友】:我家以前是做药店的,家里很多工人都是喝六堡茶,所以我很小开始就接触到茶,妈妈也是泡茶的,就这么喝到大了。后来去美国念书,05年回来以后跟茶友接触比较多,也想多了解茶,有了茶友会以后,就经常和茶友一起喝茶咯。第一次喝大益茶,是在九鼎香喝的大益熟茶7572。

益友网:普洱茶对当地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和改变?对您的改变是什么?

茶友会:在马来西亚,当地居民人主要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除了少数华人喝(原味)普洱茶以外,大部分当地人更喜欢喝传统的奶茶。喝茶其实是马来华人的一个习惯,除了普洱茶以外,其他中国茶比如铁观音、乌龙茶、六堡茶等等也被大量的消费,这是由于数代人传下的生活习俗,比如福建华侨喜欢喝铁观音,广东华侨爱喝六堡茶,而新一代的马来华裔则喜欢高香型台湾乌龙茶。

JamesOng【新茶友,茶龄2年】:喝茶,逛茶行,可以走入中国文化。以前我老婆不喜欢(茶),后来我常常喝茶,还通过茶认识不少好朋友,慢慢老婆也接受茶了,而且她喝茶(的水平)还不低,给她喝不好的茶,都能喝出来(笑)。

DassCharles:我很多印度邦的朋友,还有许多亲戚现在都喜欢喝普洱茶了,常常让我代购普洱茶、飘逸杯等茶具。我们印度人有喝茶的习惯,以前都喜欢喝印度的红茶,现在我们家吃饭的时候也泡着普洱茶,家人、朋友聚会的时候都喝普洱茶了。对我来说,喝(茶)才是第一位的,投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把茶叶带进家庭,影响了下一代。

JamesOng:我对茶很简单,我喜欢的茶不一定很多人知道很多人买,我喜欢(那个味道)就行。现在我们每个星期都会和茶友聚会在一起,大家都很团结。一起品茶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说保险、说地产的,大家都只是品茶,分享品茶的心得。每一款茶喝到是什么样的味道,我们都会告诉给别人。一些老一代的茶人,喝到什么一般都不会说出来。我们不一样,我们喝了就要告诉全世界,这个茶的味道是什么样,我也不批评茶好不好,只是客观的去评价和分享。

益友网:茶友会对大益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茶友会:首先,希望大益集团提供英文和多种语言的大益网络读本、年册和新产品信息。因为这是我们了解大益比较直接的渠道和方式。

其次,我们知道大益在国内已经与几十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高校开设大学茶道课以及开设爱心茶室。我们希望大益也能与马来西亚大学合作,开设茶道课程,传播茶文化,在年轻人中促进普洱茶的品饮。如果只在渠道商和已有的消费者中做文化宣传,对年轻一代接触普洱茶能起到的作用极小。

再次,由于马来西亚有众多穆斯林,为了尊重伊斯兰教习俗,建议大益应取得清真认证(穆斯林茶友是不敢进没有清真认证的茶店的)。还希望大益能够组织海外茶友到和茶园去参观,了解茶的制作过程以及茶叶生长的环境,这样的跨国茶园游能让海外大益茶粉丝增强对大益的信心。

另外我们也看到,大益的爱心基金会常常在国内组织和推广许多公益活动,希望大益能够多参加或者组织一些跨境的社会公益活动,而不仅仅捐赠。

最后,如果大益能多提供一些新、老茶样给我们茶友会的朋友品尝,让我们能够在成员中分享品茶心得,那就更好不过了。

益友网:茶友会未来十年有什么规划,对茶友会未来有什么期望?

茶友会:期待茶友会未来能够增进茶友之间信息以及知识的交流,未来能与大益一起参加公益活动。我们有很多茶友是其他国籍的,我们要把茶文化告诉全世界。我们还计划做一个茶友会的官网,所有消息都会同时更新到facebook、微博和官网。用这些办法来加强我们茶友会,让喝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

扩展阅读

信阳因茶叶而更有魅力


毫无疑问,中国的茶叶走过各朝各代,于文明积淀和生活碎片之中,已有了丰富的精神和面貌。多看一眼茶叶走过的路、曾经有过的好样子,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的事。

那片片精致的叶芽赋予人类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自有的精神气质,我们回望历史时空,蓦然发现,茶,已成了一种趣味,一种风尚,乃至一种美学。

喝茶,算是流行的物质消费,亦可算是时尚的精神消费,长衫旗袍的岁月已逝,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怎样看待那“色彩斑斓”的信阳茶呢?

这种趣味,这种风尚,这种美学,在信阳人的生活中,融合得花落无声,绵延得温情四溢。

今天,茶经济已是信阳发展途径上一个点的突破,聚点为面,茶经济这个点亦成为信阳发展面上一个美丽的点,在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下,这个绿色的点尤为难能可贵。

信阳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1915年,信阳毛尖茶与贵州茅台酒并驾齐驱,同时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如果说信阳有一张名片,那就是“茶”。信阳获得的许多国家级荣誉称号之中的“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就是因为信阳的茶。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的信阳,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山水相依,泉明林翠。“北国江南、江南北国”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信阳成为我国北方的边缘茶区,绿色的茶园装扮了信阳的山山水水,增添了信阳的无限魅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面貌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坚实,老百姓生活的富足,好山好水的信阳显得更美了。山水好,人更好。信阳人喝茶喝得滋润,喝得气色好。以茶为媒介,信阳人广交天下朋友。一方山水造就了一方美景,信阳的茶更是锦上添花。茶园、茶馆,茶哥、茶妹,把信阳装扮得愈加妖娆多姿。信阳可谓因茶而美丽。去年12月1日,市委书记王铁在全省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如此表白,真是此言不虚。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信阳市茶园每年以15万亩至20万亩的速度增长,由2006年的65万亩发展到目前的150万亩,开采面积达90万亩,我市用5年时间,把过去2300多年发展的茶园面积翻了一倍还多,茶叶年产量达3.6万吨。全市茶叶总产值和综合产值已从2006年的8亿元和1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33亿元和40亿元,分别增长了4倍。

因茶而美·陆希玮|Fall in love with Puer


编者按:

现在很多年轻人,很少能找到自己热衷并会一直坚持的事。幸运如希希,不仅找到了普洱茶,作为一生最爱。还有亦师亦友的父亲指导教茶,有通情达理的母亲一路支持,而她本人的心态也是极好,学茶不是任务,生活更是因茶而美。

从小到大,做什么事我都是三分钟热度。不论是跳舞、画画、美声、钢琴,还是书法,开始时都是满腔热血,但没有一件是坚持超过3个月的。前例多了,老爸老妈也就随我了。而茶不同,它是迄今为止,我做过的唯一超过3个月并且坚定会一直做下去的事。

某一天fallinlove

2013年底大学毕业回国。闲时,偶尔会坐着与老爸喝喝普洱茶。忘了某个下午,像往常一样喝着平日里的普洱,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喝茶人,一起感受每一泡茶汤带出的表现。

爱上一个人,或许就在她温柔挽起发髻的那一刻。我也一样,就在某一泡突然就陷进去了。而后全国各地到处跑,去上海、杭州、广州、昆明,参加开展啦,我们去看看吧”。没想到他们居然答应了,车立马掉头开往温州机场,同时手机立马下单订了机票。6点10分,去机场快一个半小时到达,慢的话要两小时。可以说说走就走,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时间拿。父母当时对自己的支持,现在回想起来都无比感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茶

爸爸很爱普洱茶,屯了不少茶,品类也相对丰富。对普洱茶的感知在爸爸与老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每到茶季,都会随老爸上云南茶山。去了之后,更加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茶了。

从家人朋友口中听到的永远没有自己体会到的深刻,第一次上茶山超级激动。下了飞机,茶农大哥来接我们,虽然4、5个小时的山路绕的人有点头晕,但心情却越来越雀跃,第一眼见到的是山路斜坡上,终于亲身体会到什么叫生态茶。晚饭后喝茶,听爸他们聊普洱茶,从混采聊到单株、从小树聊到古树、从工艺聊到存储。“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在离这片古茶树生长最近的地方,用滋养这方土地的水冲泡,喝着从古茶树上采摘新制的茶,印象深刻的可以说至今都难以忘怀。

第二天,起身去古茶树生长的地方。四五个小时的来回山路,它在深山老林里,世外秘境,好像隐秘地不想被人找到,只想安安静静地耸立在天地之间,它是最纯粹的,心中的一份说不出来的感动油然而生,哦,原来这就是它!

而后跟着茶农大哥几个小时杀青、揉捻、理条、摊晒,几乎彻夜未眠的经历,我很激动,天哪!原来是这样。从此在学茶的过程中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前书本上的工艺讲解是读了又读,死记硬背,却依然难以记住,亲身亲历后,立马记住。晒干以后,抓一把冲泡,这是我第一次从采摘到制作全程跟踪的茶,没有隐瞒、没有欺骗,它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带了些许青味,清新的香气与难忘的醇厚!

学茶不是任务,生活因TA而美

学茶不是任务,是生活中的闪光!在里面磕磕碰碰都觉得乐在其中!在杭州工作后,家里也在存了些茶,置了张茶桌,淘了些心仪的茶具,下班后,给自己泡杯喜爱的茶,一个人坐着喝,可以喝一整晚,然后舒坦的入睡。有朋友说,你只有在喝茶的时候安静,吃饭睡觉都不老实,莫名戳中笑点。

希希有个学茶笔记!是宝贝,每次品茶感受,每次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每次与前辈老师交谈的学习记录,理论知识、实际感受,一闪而过的许多困惑,模棱两可的矛盾题,都记录在这里。不知不觉已经写了不少,还有很多需要去完成,还有很多疑问需要去解开,还有很多实践要去做,未来会产生更多的困惑,不怕!待我慢慢摸索,总有豁然开朗的一天。

因茶而美·粥姑娘|此生,只为不辜负


于茶最初的记忆,是年少的那个冬季,一缕茶香向正处于寒冷的我袭来,只知道那是红茶,上下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令我无限遐想。时隔多年,那种温暖气息不曾遗忘,时时回味。

多年的打拼,有了自己的家庭事业,猛一回头却发现快要丢了自己,外面世界似乎变的好快,我似乎也快被这个社会所遗忘。不喜欢太多的人际关系交集,只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来寻找内心的那份安宁,同时经济相对保持独立,在这初衷下便有了茶木人工作室。

如果喜欢,就坚持

从茶客一下子过渡到茶人,一切都很新鲜,有趣……

本以为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与爱好就能经营的很好,可过程并不象想象的那么简单。一路走来,才发现当初并没有做好准备。为此犹豫过,迷茫过。

“如果喜欢,就坚持。”家人温暖、贴心的支持话语,再次给了我动力,从此走向专业的习茶之路。对于70后的我来说,是有挑战的。因为人生观里,觉得女人在家做好贤妻良母足矣,不要太过折腾。但有种声音似乎一直在耳边回响:我是爱茶的,茶于我就像孩子和家一样,为此我要不遗余力。

茶师,无关年龄

习茶之前,我原以为茶的世界是简单的,可现实却没那么简单。学习领悟,迷茫颓废,以致于有一段时间我很抵触习茶路上带给我不愿看到的浑浊。

后来,在爱人的指引下认识了我的习茶老师——陶冶。第一次接触这位85后茶人,说实话刚开始是有点抵触的,和一个孩子学,总想着开玩笑。可当坐下没10分钟,小陶老师的学识与对茶的认知,以及一次次的开导与交流,让我从内心里肯定了他,开始正面直视茶。原来,茶师,无关乎年龄。茶的世界,仍是美丽纯净的。

茶,值得你一辈子去学习

每次为茶,行走在茶山,总给我全身的愉悦。一次又一次领悟生命的意义、敬畏,对人生观的改造与升华。人在草木间,带着自身的气息与大山亲密接触,山中点滴瞬间让我感动好久,金钱和地位在这显得毫无价值。我很想分享给爱茶爱生活的茶友们,分享是件快乐的事,同样快乐也会传染,相信你们会和我一样爱上茶带给自己的改变:

做为一个不装的茶人,可以不懂茶。因为茶是值得你学习一辈子,要学会谦卑、分享、付出,越分享越快乐。爱茶,就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呵护她,这是侍茶的恭敬心。每片叶子都来之不易,要正确的引导爱茶之人习茶、护茶、喝茶。茶是入口喝的,用嘴品的,而不是说的。建立茶的正确品饮价值,是茶木人工作室成立的初心,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守心。

我也经常对走进茶木人工作室的有缘人说:茶会改变一个人,它让我的灵魂有了归放和寄托,以及安心。此生,只为不辜负。

因茶而美·徐露瑶|从吃茶到喝茶的日子


编者按:

于在外漂泊的人而言,茶,或许不仅仅只是饮品,更是对家乡的思念。如小瑶,不论是从儿时赣西北客家人无法舍弃的吃茶日子,还是到工作后重新认识茶、习茶、喝茶,于她而言,茶都是关怀的生活,因为茶里始终有份牵挂……

姜盐豆子茶:赣西北客家人无法舍弃的吃茶日子

一只搪瓷带耳茶碗,一撮茶叶,小撮萝卜干,一勺豆子,半勺芝麻,几瓣菊花,两三姜丝……一壶热腾腾的开水沏下去,空气里都是香的。

这是我们赣西北客家人无法舍弃的茶生活。这里是吃茶的,茶和热情的客家伯伯一样,广交好客。没有精美的茶具,没有细腻的茶艺,冲泡也是简单,茶碗里却是丰富。

小时候,稻田里的收割机停止作业了,家家户户就忙着准备豆子茶的配料。那时挑担的老伯开始走街串巷地吆喝卖菊花,妈妈会和邻里的阿姨们一起砍价,几斤几斤的买回家,然后围坐在大簸箕前“扯菊花”。花瓣洗净晒干,拌上食盐装进玻璃罐腌制封存,变色后便可拿来当佐料。花芯和花蒂也不会浪费,晒干后做成枕头,邻里的婆婆说落枕了睡这个特有效。

外公每年都会种黄豆和萝卜,成熟后,妈妈便会去市场买些芝麻,炒制咸豆子和芝麻;红白萝卜切丁晒干,再腌些姜丝,就准备迎客了。

现在外出工作,爸妈总是不忘寄来豆子茶配料,轻声嘱托一句:在外要照顾好自己。

一壶热水冲下碗里,配料在茶碗里翻腾,茶香、花香、豆香、蔬果香,一切沉醉在浓浓的乡情里……

爷爷泡的茶:浓酽酽一把碗,劳动时最解渴

小时候,爷爷不管到哪都爱带着大搪瓷茶碗,里面总是会盛着浓酽酽的绿茶。小时候总爱跟着爷爷身边转,发现爷爷下象棋举棋不定时,总会先闷上一大口茶,然后放下棋子,满意地点头。偷喝一口,被爷爷发现,露出一副哭脸:好苦啊!一点都不好喝!

农活最忙的时候,爷爷特别爱泡茶。同样是浓酽酽的茶,装满大铝壶,在壶嘴上挂上几只搪瓷茶碗,一路上伴着叮叮叮的碰撞声,给田垄间插秧的长工送去。

那会以为茶越浓爷爷越爱喝,还调皮地往给爷爷的茶碗偷偷搁很多茶叶,浓的似酱油汤般。现在爷爷还是一把碗浓绿茶不离身。

长大了,自己在学茶的路上,才知道原来老年人饮茶,不应过多、过浓。

茶&街舞:像海贼王一样,让不一样的我们相遇

10年开始接触街舞,舞台的表现力和镁光灯的聚焦,满足了十七八岁青春应该挥洒的热情。那会,音乐和舞蹈成了最好的交际手段。以至于13年只身来杭,也是因为街舞,才有了现在街头说跳就跳起的J-Tcrew。

就像海贼王一样,因了某种情愫,把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个性的人聚集在一起,不管时隔多久再聚首,依旧如初。

茶亦是如此。遇见茶以后,身边结识的朋友大都比我年长,和他们喝茶聊天是种幸福。他们大多在这个社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有了今天在各个行业的成就。几道茶下肚熟络开,诚心以待,总是会毫无保留地教给你做人做事的道理,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弯路是可以避免的。少不经事,不是你真的不懂,而是因为没有所谓的前车之鉴,就想莽撞向前。多听老人言,才能深谙为人处事之道。

学习是道耐泡的茶:是技术活,更是生活

当年还在学校规划工作的自己,绝对没有预想到,大大咧咧的女汉子,会和文艺风雅的茶联系在一起。13年6月,那会对六大茶类概念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几个茶名:西湖龙井、庐山云雾和家乡的宁红……

偶然的机会从事与茶有关的工作,才知道原来茶不仅仅是随手泡,个中学问太深、玩法颇多。

从理论学习六大茶类到去各大山场走一遭,发现杯中茶与自然联结的奥秘;探访当地民俗风情,了解各地非遗传承技艺,让原本浮躁的心也开始文艺起来。跟着老茶人学习制茶工艺,向手艺人讨教泥土与火的艺术,学茶这门技术活,还真是会磨人性子。

如今,有高温天出行的朋友,总是不忘叫他带上点白茶防暑;卸下一天的负担和朋友相聚,总是不忘最后泡杯茶聊聊天。

不论是配料丰富的姜盐豆子茶,爷爷的那一碗浓酽酽,还是其中的学问颇多。于我而言,茶,都是关怀的生活。

虞杰:遇见茶,是生命里最好的安排


总觉得写下自己与茶的故事,记录这段心路历程需要安静平和的心,需要在某个静寂无声的时刻,做一次与自我的深入对话。直到今晚,此时此刻,才是最好的拥抱。

我入行,可以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年前,我是一名外企白领,是地区销售经理,整天为完成公司业绩忙碌着,这一干就是6年。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渐渐令我产生了厌倦感,总想着换换新环境,或者出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说来也奇怪,我一直很喜欢约客户在茶室里谈事。每每踏进那些茶香弥漫空间里,心自然安静舒缓下来。或许,在那时,恋茶之心就在暗中滋长了。

在那段犹豫发展方向的日子里,我和母亲回了趟江西老家,去了舅舅的茶园。那个春天的清晨,空气是湿漉漉甜丝丝的,站在云雾缭绕的佛寨山顶上,我竟被布满露珠的茶芽深深地打动了:

“这么美的山,这么纯净的茶叶,却鲜为人知,我想回上海开个茶馆,就经营自己家的茶叶,想想都是一件美好的事。也许,这就是我想做的事,就是我向往的生活…”这就是我与茶最初的故事,也是萌发初心的时刻。

我是行动派,回到上海,就开始着手筹备工作,考察、选址、设计、装修、布置、招聘、开业…….我都忘记那些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很多朋友都说我胆子太大了,一个门外汉,仅仅只对茶“动了情”,凭感觉就把公司成立起来,店也整出来了。真爱就是任性。

我把公司和第一家体验店安置在了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很多朋友不解,说这里人流量不大,大多是科技类企业,崇尚咖啡文化,几乎没有茶的氛围。

但我想自己就是多年的白领,平日工作压力很大,内心深处更加向往如茶般悠然自得的慢生活。况且我们都是中国人,喝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应该在这些青年白领集聚地去传播、去普及。

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用一些有趣、多元的方式让他们先喝茶,感受到茶里的乐趣和魅力,再到恋上茶,想要了解学习如何品茶,最后到爱上茶文化,离不开茶的生活,那我的价值不就出来了吗?

从开始盲目入行到想明白要如何做好茶事业,我用了1年半的时间。从仅仅对河红茶的喜爱到对各类茶的深入学习,不断的思考和尝试,从书本上、实践中、再到探寻茶源头,生产基地…回顾自己这颗最初的茶心,不就是因为茶的美好才踏上这条路的吗?所以将这份爱茶之心分享,传播,惠及给更多的人,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于是我创立了「轻松恋上中国茶」项目,并组建了团队。我们开创了「轻松恋上中国茶」系列普及性课堂,内容贴近生活、深入浅出,形式丰富多彩、创新有趣味。从去年11月以来不间断的做了十多期茶课程,六十多次茶文化相关交流活动,园区内外几百名各行各业的白领青年、创业青年、企业高管、全职妈妈…都成了我们茶课程的学员。

我们还受到园区工会、管委会、各大企业、银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团体的关注和邀请,让我们去分享这杯轻松的中国茶。甚至连上海顶级高档商场都希望我们能够入驻其中。

我曾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感慨:“埋头做好自己,当你专注做事时,很多人都在默默注视着你;你继续专心,把自己做好,做到极致。很多机会自然而然会到来,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记得,一定要先做好自己。”

张江是上海最大的产业园区,这里聚集了3000多家企业,约32万人在此工作。再过几个月,我们直营的第二家茶文化体验中心就要开业了。我们想先在这里做深做出影响力来,就像我们的品牌“閤一元”昭示的那样:合一多元,不忘初心,加倍地努力和坚持,在茶里收获更好的生活,让自己变得更丰盛。

我叫虞杰,来自上海。感恩这一路所有的遇见,都是生命里最好的安排。

专家聚昆纵论茶马古道


在茶马古道命名二十周年之际,国内外民族、考古、语言、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将齐聚昆明,进行茶马古道学术研讨。

由云南大学、云南省文物局、云南省旅游局主办的茶马古道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3月20日在云南大学科学馆举行。

为取得茶马古道学术和文化的突破性进展,值此茶马古道命名二十周年和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三周年之际,特举办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三周年暨茶马古道命名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届时,国内外众多学科的学者和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考古、语言、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将齐聚昆明,共同讨论茶马古道和云南文化的研究,以期促进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探讨在互动交流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通过马帮的运输,川、滇的茶叶得以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兴盛于明清,主要有滇藏线和川藏线,是西藏高原与内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证明。它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在沟通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与“丝绸之路”具有同等地位。

1990年7-9月的100多天中,木霁弘、陈保亚、李旭、徐涌涛、李林、王晓松等“六人一行”徒步考察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的古道,并在随后出版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中将这条古道首次正式命名为“茶马古道”。二十多年后,茶马古道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图书、杂志、影视、音乐、舞蹈、景区更是层出不穷。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9月,以茶马古道和云南地方文化研究为主旨,由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云南地方文化和茶马古道研究的木霁弘创办。研究所成立三年来,紧紧依托云南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立足云南和中国西南其他省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历史学、语言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深入发掘和研究云南和周边兄弟省区的历史、文化、民族、旅游等方面的资源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诠释安溪铁观音


安溪县珍田阁茶厂高级评茶师苏老师介绍说,福建安溪是我国乌龙茶的最主要产区,素有“中国乌龙茶都”之称。这里出产的四大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等都品质超凡,蜚声中外。在安溪,不但有独到的乌龙茶栽培技术,而且十分讲究品饮艺术。早在清代,安溪的乌龙茶冲泡方法就已相当考究。

一、基本理念

安溪茶艺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融自身修养与茶的精华为一体,产生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现象,在冲泡过程中不停留在“表演”的层面上,我们追求的茶艺精神理念是尊重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人际和谐,强调环保意识。

茶艺之本:(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

茶艺之韵:(雅)沏茶之细致,动作之优美,茶局之优雅,展茶艺之神韵。

茶艺之德:(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茶艺之道:(和)人与人之和谐,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它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遭精神理念。

它传播的是:人与大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

作为茶人所追求的精神理念:纯、雅、礼、和,总归纳于“和谐关系”,我们摆脱烦琐、拘谨、无形的虚意,因此“安溪茶艺”的展现是面对大众,面对生恬,面对大自然,是茶主与茶客直接对话,沟通情感,共同分享“灵魂之饮”,是品饮艺术的景高境界。

二、茶具选择

安溪茶艺选择茶具因地制宜,遵循民间习俗,采用的有陶质炭炉、水壶、瓷质圆层盘(托盘)、盖碗(三才杯)、小瓷杯(白玉杯)、茶罐、竹制茶道具和茶巾等。

你是在享受茶带来的乐趣还是为了喝茶而喝茶?


茶文化从神农发现茶现在已经历经数千年,人们对茶的喜爱愈加强烈,如今茶已闻名世界。喝茶已逐渐成为很大一部分人们的生活习惯,可是爱喝茶的你们知道应该怎样正确的喝茶,并且享受茶带来的乐趣吗?

喝茶往往最让人忽视的可能就是“醒茶”这个步骤了,正确的去“醒茶”可以事半功倍的提升茶香的品质。醒茶,就是让尘封的茶叶通过和空气、水分的接触苏醒过来,吸收天地人气,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不管什么茶叶,新鲜度好的就不用醒茶,越陈的茶越需要醒茶。此外,不同的茶叶,醒茶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一般醒茶步骤分2步:

1、紫砂器皿干醒:因为之前的茶品存放在器皿或者在库仓中,而且存有外包装,之后的茶品被脱去了外包装在放入紫沙器皿之中,这样就能使茶品更好的与空气接触呼吸。

2、低温水湿醒:之前茶品的干醒,只是使茶品通过与空气更好的接触呼吸,去掉一些茶品本身不因存有的“闷”“杂”“烟”“湿”等杂味;而低温水湿醒的作用,是在于使茶品通过与水的完全接触,使茶品充分的“活醒”过来,去掉茶品本身在各个环节中带的杂质。

总而言之,品茶之道冲泡得法是第一,而醒茶是茶叶冲泡的一道必要程序。醒茶与洗茶完全是两回事,要看茶醒茶,是需要点儿茶道功夫的。醒茶完成的好坏,对后面的冲泡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整个冲泡过程中,茶叶内在品质的展现有奠基性作用。

小编在这里预祝看完文章的大家都能学会醒茶,喝出茶的意境!

茶界名人传奇:骆少君茶是她最好的身份证


骆少君:1942年生,福建惠安人。196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1981年—1983年留学日本静冈大学。中国著名的茶叶品质化学研究专家,从事茶叶生产、研究、质检40余年。曾任杭州所长时,事情多,也很烦,遇到有同事因为奖金这样的琐事来找我,我马上泡杯茶,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对方的怒火从顶峰降下来,不吵了,走了。”

当政协委员时,骆少君所在的农业组有人说茶叶价值不高,她笑笑说,无茶不贵,写写画画都得喝茶,皇帝都不可能天天喝白开水。所以骆少君认为,茶是最安全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茶与健康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茶叶是中国能在世界上发挥作用最大的产品之一。”

骆少君希望中国的茶叶还是能坚守传统,在制茶工艺和茶树栽培上恢复传统,希望老茶人、老技师的技术能够传承,“传统的工艺经过上千年考验,为什么要断掉?茶,不是看市场需要,而是要引导市场。”

她也希望中国的茶人能坚持讲诚信,重视质量。“不是钱越赚越多就好,茶的架构要健康,茶应该是大家喝得起的。”

茶是人与植物之间的互补,骆少君非常感激茶所赋予她的——“茶如恩师,茶如慈母,为我解困,为我引路”

“喝茶是人人平等的”,这是骆少君对茶的认知。原国际茶文化会长刘丰倡导的“茶为国饮”非常重要,通过对茶内在精神的挖掘,用茶道弘扬民族文化,对外以茶为礼,以茶待客。“当‘以茶会友,以茶清正,以茶修德’成为国人自觉普遍习俗时,我们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饮。”她还主张让小孩从小喜欢喝茶,通过喝茶,知道和不同文化不同阶层心平气和地交流。

日常生活里,骆少君什么茶都喝,“茶的种类太多了,越到老,我觉得我对茶叶越来越不懂了,我懂得太少了,茶是学不完的。真正懂茶的人是当地的老茶农老技师,他们接地气,和茶农在一起最能学习到茶的知识。”因为要照顾母亲的身体,骆少君这两年少去茶区了,“前天我刚去龙井看茶农炒茶。”她又拿出一个小通讯本,向我推荐福建值得推荐的老茶人,“我很佩服他,你们一定要去采访他。”

骆少君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体健千金难求,心富万贯家财”,“我从来不打扮,父亲说你就是你,不要模仿别人。”

4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前,她在本子上给我们写留言——

“风拂雪抚,迎寒送暑。与茶共醉,笑论沉浮!高朋满座,春乐秋舒。去留随意,挥洒自如。诚信为本,传统为重,前程无量,辉煌无疆!”

前几句大概是概括她与茶的缘分,后面四句则是她对茶人的寄望吧。

临走,她要送茶,说带一点路上喝。

淡而不寡是安吉白茶特有味道


有人说,安吉白茶太淡,殊不知,淡而不寡正是安吉白茶特有的味道。

喝上一杯上好的安吉白茶并非一件易事,好茶、好水、好器具更要有好心情。

为突出安吉白茶“形似凤羽、色如玉霜、叶白筋翠、香如蕙兰、甘爽鲜灵”的特点,钱群英建议投茶比例为每100毫升水投茶2克(即1袋)、水温以85-90℃为佳,每道浸泡时间控制在1-2分钟。最好采用浸润泡法:先用少量水润茶、摇香、闻香,再注够水量冲泡、品茗。品饮白茶以三道为佳。

安吉白茶色、香、味、形具佳,在冲泡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品饮都充分领略到安吉白茶形似凤羽,叶片玉白,茎脉翠绿,鲜爽甘醇的视觉和味觉的享受。

1、择具:“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好水,还须佳器,“茶滋于水,水籍于器”,才能尽显茶韵。对于茶具,钱群英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保温杯不透气,茶叶很快就会黄;一次性杯子泡茶会泡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盛白茶最普通的是玻璃杯,最好的则用专门的瓷杯。茶圣陆羽在《茶经》四之器对茶器有专述。陆羽尊推越窑青瓷为茶器之首选,因为青瓷温润如玉、高雅素洁,最能益茶。

2、备水:冲泡安吉白茶选用境内黄浦江源头水是最佳选择。由于安吉白茶原料细嫩,叶张较薄,所以冲泡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0-85℃为宜。

3、烫杯:为了洁净杯具,同时除却杯中的冷气,提高杯身的温度,所以在正式投茶前先将杯具烫洗一遍。

4、置茶:冲泡安吉白茶的茶水比例一般为1:50,最能反映茶汤品质,水过之太淡,茶过之则苦涩。

5、摇香:轻轻摇动杯中的干茶,能闻到安吉白茶清醇鲜爽的香味。

6、润茶:轻轻的在杯中注入约1/4的水,顺时针摇动,使茶叶初步吸收水分,茶叶慢慢展开。也把这道工序称做醒茶,意思是把沉睡的茶叶唤醒。

7、冲泡:冲泡时采用回旋注水法,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杯中上下旋转,加水量控制在约占杯子的三分之二为宜。冲泡后静放2分钟。

8、敬茶:双手奉茶,将刚沏好的安吉白茶送到宾客面前。

9、品茶:品饮安吉白茶先闻香,再观汤色和杯中上下浮动玉白透明形似兰花的芽叶,然后小口品饮,茶味鲜爽,回味甘甜,口齿留香。

10、赏茶:欣赏安吉白茶优美的姿态,安吉白茶与其他茶不同,除其滋味鲜醇、香气清雅外,叶张的透明和茎脉的翠绿是其独有的特征。观叶底可以看到冲泡后的茶叶在漂盘中的优美姿态。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马来西亚茶友会:因茶而聚 口碑是品牌最好的诠释》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