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名山区蒙顶山山腰上,有一个茶农,30年如一日坚持做手工茶,传承着蒙顶山茶手工制茶的古老技艺。

他对传统蒙顶山茶手工制茶的执著,让他赢得茶界的尊敬和认可,2014年,这位茶农代表雅安的万千茶农到北京为成龙送上自己做的手工茶,并和成龙面对面交流蒙顶山手工茶。

他就是蒙顶山镇蒙山村6组66岁的黄学云。

培土、施肥……

2月1日,名山区蒙顶山镇蒙山村6组一茶园内,黄学云正带着人管理茶园。

这里有着黄学云家的60亩茶地,是黄学云制作2015年春茶的动力和希望。

“我做了30年的茶,这里的茶就是我的所有。”黄学云激动地说。

三十年坚持引来央视关注

“蒙顶山手工茶的传统技艺,果真名不虚传!”2月2日,蒙顶山半山腰,在黄学云的茶坊内,来自成都和邛崃的两位茶商,与黄学云一起品茶论道,谈古论今。

在黄学云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蒙顶山上有很多手工制茶作坊。每到春茶上市的时候,蒙顶山便会出现“一家炒茶十家香,十家炒茶香满村”的盛景。但在机械制茶一片繁荣的今天,这样的手工制茶作坊越来越少,坚持手工制茶的人也越来越少。

尽管黄学云不是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却是如今为数不多的蒙顶山茶手工制茶师之一。看着周围的很多人都放弃了手工制茶,他却还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

2013年,引来央视第七套《生活567》栏目组的关注报道。

“我做了大半辈子的茶,从来就没有想过会有中央电视台之类的媒体来关注。”黄学云在谈起去年央视来采访他的情景时,仍然感叹不已。

“尽管从小就和茶叶打交道,但真正做茶还是30年前才开始的。”黄学云回忆说,当时为了养家糊口,他凭借记忆中父辈做边茶的方法尝试着做了一批边茶,以4角5分钱一斤卖出去,而当时大米的价格大概是2角3分钱左右一斤。尝到甜头的他下定决心开始做茶。

作为一名普通的蒙顶山茶手工制茶师,今年66岁的黄学云只有一个心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蒙顶山手工制茶技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为此,他利用自家的房屋和自有的茶园,开办了蒙顶山“春秋香”茶坊,并且要求他的儿子和媳妇都要学习手工制茶。“手工制茶是个苦差事,虽然辛苦,但意义非凡。”黄学云说,传统制茶技艺是祖辈留下的财富,也是成就蒙顶贡茶的根本。所以,作为茶祖故里的儿女,自然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个传统保持下去,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任重而道远传承手工技艺

每年春茶采摘季节,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会来黄学云的作坊里体验“一片茶叶的旅行”。

“采茶、制茶、喝茶的一整套程序,我是想让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为众人熟知,起到宣传传统手工茶的作用。”黄学云说。

实际上,蒙顶山传统手工茶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宣传。

在茶坊内,挂着一张黄学云与成龙合影的醒目照片。

那是2014年黄学云到北京与成龙的合影,他一直引以为傲。

“我做了30年的茶,从来就没有想过有一天会代表雅安的茶农为成龙送茶,这确实让我很激动。所以,我把自己做得最好的蒙顶山手工茶带到北京,送到成龙手中。”黄学云回想起那几天发生的一切,仍觉得不可思议。

“成老师,你好!感谢你对我们灾区茶农所做的贡献,我代表他们给你送茶来了。”这是黄学云见到成龙时说的第一句话。

黄学云说,在短暂的接触中,他用四川话简单向成龙介绍了自己亲手做的蒙顶山手工茶。由于紧张,加上担心成龙听不懂他的四川话,他总觉得他介绍得不够好。

“没想到,成全部听懂了,还亲切地和我握手合影留念。”回想起当天的表现,黄学云仍然显得有些激动。

从北京回来,黄学云深知,蒙顶山手工制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自己要用品质更好的茶叶来回报成龙为蒙顶山茶做的贡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制茶的工艺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创新。但在这个过程中,黄学云依然始终坚持,用最传统的方法制作最传统的蒙顶山茶,唯一不同的是他尽力把每一道工序的工艺做到最好,保证制作出来的蒙顶山茶都是地道的。

“手工制茶,炒锅温度的高低、炒制时间的长短都是凭经验积累去完成的,而这关系到最终茶叶的口感、香气、品质。”黄学云说,很多人就是因为怕吃苦才拒绝学习手工制茶,而有些会手工制茶的人又嫌赚钱少而放弃手工制茶。

如今,30年过去了,黄学云依然坚守在手工制茶的行当中,并且继续前行着。

Cy260.com精选阅读

张跃华肩挑蒙顶山茶发展重任


张跃华是土生土长的名山人,自幼随父辈采茶、制茶,一手手工茶做得一流,是个技术好手。而今的他,额头已渐渐爬满了皱纹。17年来,张跃华将一家小加工作坊发展为现在的现代化企业,成绩显著。但张跃华依然甚少享乐,不喜参加娱乐活动,时常处于忧思状态,他说:“说句心里话,发展到现在,更多的是责任!”

责任二字从何谈起

2010年4月,张跃华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名山县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当时,他也谈到责任,深感“压力增大了!”而今,张跃华的责任变得具体,他说:“怎样抓基地,让农民增收?怎样创效益,让工人有饭吃?怎样开拓市场,做强蒙顶山茶品牌?”

他关注的三个“怎样”,首当其冲的便是茶园基地的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国内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张跃华明白,“基地安全是企业生命的根基,也关系到喝茶人的身体健康。”于是,他率先在名山建立由企业控制的茶园基地。以名山县红岩乡党村坝为核心,建立了2万余亩的茶园基地,涉及1000多户茶农。

核心基地内,茶叶基地的归属权属于农户,张跃华作为投资方负责基地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在茶园内栽种生物多样化套种树苗、免费提供茶园管、防、修剪整形机具等。为此,他召集当地村民组建成立了30人的统防队伍,在农科专家指导下,用生态调控,物理、生物防治等技术,对基地茶园实行统防统管、保证了基地原料的安全可靠。每年原料收购时,他对基地茶叶全部包收购,并高于市场价格。

今年,茶园基地内成立了合作社,在管理上更加规范。但张跃华依然没有丝毫放松,仍然把茶叶质量安全放在心上,也一直致力于寻找更安全的病虫害防控途径。

张跃华:一位职业的茶人 要把蒙顶山茶做大做强


张跃华是土生土长的四川名山人,自幼随父辈采茶、制茶,一手手工茶做得一流,是个技术好手。他这一辈子,与茶形影不离。

从1994年开办跃华茶厂,到今天的跃华茶业,张跃华用他的实际行动推动着蒙顶山茶的发展。回首过去的20年,张跃华说:“辛苦是肯定的,但只要看到蒙顶山茶的发展越来越好,再多的苦也能咬牙坚持。”

也许,在张跃华的心里,他并不在意别人是否把他当作是一名职业茶人。但张跃华自己,早就已经挑起了蒙顶山茶发展的重担,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推动蒙顶山茶发展的队伍中,让蒙顶山茶再创辉煌。

张跃华:“在品牌塑造方面,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更加用心,让产品的品质作为品牌的坚强后盾,大胆地闯市场,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茶市上保持蒙顶山茶应该拥有的地位,让蒙顶山茶更上一层楼。”

基地建设

是产业发展的生命之基

“质量求生存”,这是张跃华从开办茶厂就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确保茶叶的质量,第一道关口便是茶园基地的建设。于是,张跃华开始在茶园基地上做文章。

在核心基地内,茶叶基地的归属权在茶农,而张跃华则要负责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在茶园内套种树苗,增加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要提供茶园科学管理所需的机具和技术指导。

2008年起,张跃华又得到了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四川茶叶创新团队绿色防控专家毛建辉的协助,以位于名山区红岩乡党村坝的茶园为核心,建立了常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如今,跃华茶业可控的茶园基地达到2万余亩。

去年11月,在张跃华的努力下,雅安市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专家大院落户跃华茶业,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更权威的茶叶专家为跃华茶业的基地建设把关,给予更专业的技术指导。

张跃华说,有了茶园基地建设作为保障,蒙顶山茶要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就有了更足的底气。

“从2013年开始,我们组织春茶之旅,邀请经销商、忠实消费者到茶园基地参观,了解蒙顶山茶究竟是选用什么样的原料制作的。”张跃华说,这样做的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蒙顶山茶就是在生态环境很好的状态下生长的,让大家对蒙顶山茶的品质有更多的信心。

品牌塑造

让蒙顶山茶更上一层楼

尽管说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但对于传统的茶产业来说,创新,需要的是对传统的传承和脚踏实地的探索。

关于蒙顶山茶品牌的发展,从大范围来讲,有“蒙顶山茶”通过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同时也是中国驰名商标。但从小范围来说,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品牌作为支撑。

为了让“跃华”牌蒙顶山茶得到认可并深入人心,张跃华花费了不少心思。

“品牌的发展,除了要有好的产品作为基础,还要有精准的定位和设计、推广。”张跃华说,雅安茶行业的发展,虽然不缺种植、生产类的技术人才,但在市场推广、品牌打造上确实存在差距。所以,在着力进行品牌塑造时,张跃华不得不借助外力,请了专业的策划团队,对产品的包装、专卖店的形象,以及市场推广手段进行统一设计。

在最近的两三年,“跃华”的品牌形象提升了许多。对此,张跃华认为,在品牌塑造方面,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更加用心,让产品的品质作为品牌的坚强后盾,大胆地闯市场,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茶市上保持蒙顶山茶应该拥有的地位,让蒙顶山茶更上一层楼。

君不可一日无茶,为什么茶爱上了会舍不掉?


到外地旅行,我习惯带一罐茶叶,因为只要几天不喝茶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很容易感冒、疲累或下痢。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不只百病不侵,而且精神飒爽,因此对于茶叶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

旅行的时候不能静定下来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热开水泡大杯茶,但觉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从早到晚,日饮百杯,对我也是常事。茶对我不只是水、是饮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药。

茶在中国,最早不是饮用,而是药用。最早关于茶的神效之传说,是神农氏爱民如子,为了救治百姓的病,亲自采药,遍尝百草。

有一次,神农氏尝了一种青绿色的滚山珠中毒,昏死在树下,树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树就是茶树,神农从此发现茶有解百毒的神效,采药时常携带茶叶随身,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毒。最严重时,神农氏曾一天中毒七十二次,全依茶渡过险关。

还有一个传说,神农有一天在野外以釜锅煮水,一片叶子落入水中,芳香四溢,神农喝了之后,发现了茶的神效。

最后,神农尝到一种剧毒的植物叫“断肠草”,连茶也不能解,就丧命了。

神农与茶的传说,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这本书作于秦汉年间,因此至少在战国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就知道喝茶,以茶作药了。

茶,起先是用于药,慢慢从医疗的功效转到精神的层面。

东晋时代,以“闻鸡起舞”留名青史的志士刘琨,在给侄儿的信中说:“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刘琨每次有郁卒之气,都仰赖茶的效用,我们或可以想见,他在天色微明之际,舞剑之前,先饮“真茶”一杯的情景。

由于茶可以治体中的溃闷,才逐渐与禅的修行结合,因为与修行结合,饮茶才提升了艺术与生活的境界。

关于茶与禅的结合也有一个传说:达摩祖师东来中国,在少林寺面壁,誓言无眠禅定九年,以警醒世人,但到第三年就常打瞌睡,羞愤的达摩遂把眼皮撕下来丢在地上,结果地上长出一棵树,双叶并生,有如眼皮,弟子们采了叶子来饮用,发现能益神醒脑,就开始了禅寺饮茶之风。

传说当然是无稽之谈,达摩祖师何许人也!然而,在唐朝的禅寺饮茶之风大盛,则是真的。莫说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流传千古,降魔大师教禅时也要弟子喝茶省睡。

百丈禅师设立《丛林清规》时甚至设茶座、茶头,有的大寺院光是泡茶的茶座就有十几个。

紫砂壶则是禅僧云水行脚时,为了便利随身携带而发明的。历代寺院附近都是名茶产地,每年春天在寺里“斗茶”提升了茶的品质……这都说明了茶与禅有不可分的关系,但这是后话,我们再回到茶的功效来吧!

汉代《神农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

汉代《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东汉神医华佗的《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梁代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

唐代《唐本草》:“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从这些文献里,我们就知道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甚至不输于“醍醐与甘露”。

唐代刘贞德把这些好处总合起来,称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宋代以后,对茶的研究也更深入了,我们举一些典籍来看:

宋代苏东坡《茶说》:“浓茶漱口,既去烦腻,且苦能坚齿,消蠹。”

宋代吴淑《茶赋》:“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之利,其功若神。”

明代顾元庆《茶谱》:“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李时珍到底是一代大师,在他的《本草纲目》里,首次提到茶的缺点,他说:“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

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更进一步说到,为什么虚寒血弱的人不能喝茶,他说:“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充足,织芥滓秽不受,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降,灸眶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等服之皆能有效,但热服则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久服瘦人。空心饮茶能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万不宜服。”

这也是首先提出了“空腹不宜饮茶”的见解,以免伤害肾脏和肠胃。

除了虚寒、血弱、空腹不能喝茶之外,茶是有百利的。在《旧唐书》宣宗纪里有一则记载:

东都进有一寺僧,年一百三十岁,依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唐宣宗知道了,很觉奇怪,传他进宫去问:“你如此长寿健康,是不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药?”老僧答道:“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唯嗜茶,凡属至处,惟茶是求,或饮百碗不厌。”

一天喝一百碗茶,活到一百三十岁,这使我想起苏东坡的两句诗:“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由于饮茶的这种神效,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法时,一边研究佛法,一边研究喝茶。回日本时,在行囊里带了大量的佛经和茶树的种子。

荣西返日后,把茶籽种在肥前(现佐贺县)的背振山,同时把茶籽送给拇尾(现宇治县)高山寺的明惠上人。现在,佐贺的嬉野茶和宇治的“玉露茶”都是日本名茶,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荣西对日本茶道的贡献除了带回茶籽,还写了一册《吃茶养生记》,可以说是日本茶的理论先驱。他一开头就说:“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人伦采之,其人长命。”

荣西禅师把茶说得更神奇了,说是只要能长出茶的山谷,那个地方一定有神灵守护,而能采茶吃的人,一定能长命。他不只这样相信,还这样实践,当时曾亲自用茶叶治好大将军源实朝治久治不愈的糖尿病。

荣西禅师说:“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矣!诸药各为一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自此,喝茶风气在日本也为之大盛,但这时日本茶道只在寺院流行,有药用倾向,一直到四百年后千利休提出“和静清寂”,茶道才算大备。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也倡导茶有十德之说,我们可以和前述刘贞德的十德互相参看:

一、诸天加护。二、父母孝养。

三、恶魔降伏。四、睡眠自除。

五、五脏调利。六、无病息灾。

七、朋友和合。八、正心修身。

九、烦恼消减。十、临终不乱。

明惠上人的十德虽然宗教性强,却不免偏于形上,许多是“想当然耳”。

到了近代,茶的研究更科学,功效也更明确清晰,除了古人所知的功效,还有防治坏血病、抗癌的功能,还能治疗糖尿病、胃肠炎、黄疸型肝炎、皮肤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甚至还可以防治辐射的伤害哩!

饮茶的功效如此,不喝茶的人损失可大了。

但是,喝茶的人如果老是想到功效,那境界就低了,茶给我们身心的利益可以说是“犹其余事”。正如铃木大拙说的:“茶与禅之所以相通,全在一个纯字。”纯的心喝纯的茶,是最好的。

黄庭坚曾在一只茶碾上写过《茶磨铭》,是我时常写在茶罐上的句子:

楚云散尽,燕山雪飞。

江湖归梦,从此祛机。

每次带着写了这句子的茶罐旅行,不管身处何方,或在异邦的旅店,或在山野的客栈,都感觉到人生只是客居,江湖难以归梦,人生不能祛机,只要能“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不看燕山,燕山也会雪飞,不管楚云,楚云自然散尽!

蒙顶茶的相关传说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自唐朝起就被列为“贡茶”,品质优异,人人皆知。可是,知道它的来历的人却并不多。相传,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这里正巧碰见一个采花的青年,名叫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无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信阳毛尖手工炒制


信阳毛尖手工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拣剔等过程。

1、生锅

生熟两锅均用直径82.5厘米的“牛四锅”,呈30-35斜度安放在33厘米多高的锅台上,两锅相连砌置。生锅即杀青和初揉,炒茶前要把锅面磨光擦净,保持锅面清洁光滑。锅温较高,各级鲜叶要求不同,高档鲜叶160-180℃;中低档鲜叶180--200℃。每锅投叶量0.5-0.75公斤。生锅炒制时间,根据鲜叶老嫩,芽叶肥瘦,水分多少灵活掌握,一般翻炒加揉捻需7-10分钟。

锅温升到要求时,开始投叶,用特制的茶把子(一种竹茅编扎成事的圆帚)有节奏地挑翻,将叶子在锅里不断翻炒,发出经微的啪啪声,水分迅速散发,约3-5分钟,叶质变软,叶片卷缩,手握成团改用起揉捻的“裹条”炒法,用茶把子前端竹梢将叶子收拢,在锅内呈弧形团团滚动,用力先轻后重,转幅先大后小,动作先慢后快,并不时用茶把抖散茶叶,以散发水分。如此交替进行,约经7分钟左右,炒至四、五成干(含水量为55%)条索明显,少量茶汁挤出有粘手感时,扫进熟锅整形.

2、熟锅

熟锅是形成毛尖细圆、紧直的关键环节,通过整形使水分蒸发,香气发挥,外形达到细、圆、紧、直。锅温80-90℃。锅面要求清洁光滑。

生锅叶扫进熟锅后,开始仍进行“裹条”和“扇条”。裹条用力大,转圈小,主要是进一步把条揉紧,扇条用力小,转圈大,具有揉条和散发水分的作用。当茶条紧细,进行“赶条”。赶条要求紧握茶把,稍碰茶条,上下转动,赶直茶条,抖散团块,炒至六、七成干,叶面茶汁不再相互粘着,就用右手(以习惯为好)进行“理条”。

理条包括抓条和甩条两种手法。抓条时,掌心向下,拇指捏起,离锅心12---15厘米高处用腕力将叶条由“虎口”处迅速敏捷地摇动甩出,使茶叶条从锅内心沿顺序落入锅心,手中的茶叶不要一次甩完,宜保留五分之二。循序进行,到茶条形成,达七、八成干(含水量33-35%)时即可出锅。

“理条”要抓得匀,甩的开,摆的直而不乱,所以手势开始应松、高、轻、慢,随水分散失,逐步紧、低、重、快。

3、烘焙

烘焙主要作用是固定外形,继续蒸发水分,达到干燥的目的,防止品质劣变,进一步发挥色、香、味。烘焙分毛火和足火两次进行,中间适当摊放。

初烘(毛火):熟锅出来的叶子摊放在烘笼上,约半小时,每烘笼摊放4-5锅叶量,即可上炕灶进行初烘,初烘温度(烘头中心处)70--90℃,时间20-25分钟,每隔5-8分钟翻动一次,烘至含水量15%左右,即下烘摊放。摊放时间不少于40分钟,以使叶内水含量重新分布,利于足干。

复烘(足火):采用文火慢烘,火温60℃左右,每烘笼叶量2.5公斤左右,时间30分钟,每10分钟翻动一次,使其含水量达6%,手捏茶叶成粉末,色翠香高,条形美观,白毫显露时立即下烘。

4、拣剔

信阳毛尖初制后,经人工拣剔,拣去粗老叶和黄片、茶梗及碎片,拣出来的青绿色成条不紧的片状茶,叫“茴青”,拣出来的大黄片和碎片末列为级外茶。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清代普洱茶这么鼎盛?


清代以前,云南普洱茶默默无闻不见经传,查阅典籍或野史也是只言片语,最早的也就是唐代时作为间谍的樊绰无心插柳的一句,“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但到了清代,普洱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记载多了,还成为了主要贡茶。今天对清代普洱茶鼎盛的原因做些分析,与茶友们分享。因是历史陈述归纳,不可能是我独创,文中摘录了林超民博导、方铁博导等的研究成果,敬表谢意!

从古到今,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不可违背。需求决定供给,决定生产规模及发展。

名不见经传的普洱茶能够在清代一鸣惊人的鼎盛,就其原因一是市场需求大增;二是民族融合产量提高;三是成为贡茶皇帝喜欢政府引导。

一、市场需求大增

(一)藏民的生命之茶

1、“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据藏史载:吐蕃初无茶,后都松芒波杰赞普久病不愈,闻茶叶可以治病。随遣人赴内地寻取,后在一座浓密的汉地森林中找到茶叶,此人自背一部分茶叶,又让鹿驮了一驮茶,返回吐蕃献给赞普,赞普饮罢茶水,随即病愈,于是吐蕃乃有饮茶之俗。

又据《唐国史补》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今安徽六安县霍山),此舒州者(今安徽太湖县潜山),此顾渚者(今浙江长兴县),此蕲门者(今湖北蕲春县),此昌明者(今四川省江油市),此浥[yì]湖者(今湖南省岳阳城南)。”

(制作酥油茶)

藏区地处青藏高原,藏民的生存条件严酷。高原缺氧,缺蔬菜水果,食物以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牛羊肉、乳酪为主,因此,摄入的维生素、矿物质明显不足,而且,在海拔2500以上,水温沸点一般在65-82℃,所以藏族同胞煮熟的食物其实都是半熟的。另外,他们食用青稞糌粑,肠胃容易积热积滞。在这种生存环境下,藏民需要一种解油通便的东西促进新陈代谢,这种东西就是茶叶。

(用酥油茶招待客人)

《新唐书·吐蕃传》所说藏族饮用的“羹酪”就是酥油茶。用茶水熬酥油作为食品,是因为茶叶有助消食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作用,所以茶是藏胞不可缺少的饮料。《明史·朵甘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列传》说“其地皆食肉,倚中国茶为命”。历代由内地供藏胞茶叶,而藏胞向内地输送马匹,即所谓“摘山之产,易厩之良”。明代万历年间,王庭相作《严茶议》说:“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

可见,茶已经成为了肉食乳饮的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上自王公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饮茶成风,嗜茶成性,纷纷争相竞求。藏族谚语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说明茶能促进肉食、奶酪等高脂食物的分解和消化。一天不喝茶就感觉到胃气不和,吃的东西不消化,整个人没精神;长时间不得喝茶就容易生病,古代三表示多数别拘谨为实数3。

历史也说明,茶叶是“羁縻[jīmí]政策”的一部分。“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唐宋时期,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普遍习惯喝茶,籍以解腻和帮助消化,明代尤甚。《明史》说:“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茶不仅是边贸大宗商品,更多的成了战略物资。用今天的话就是中原控制各方“夷蛮”的紧缺产品。

2、川茶减少,普洱茶占领藏区

清代(1799年)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志草木第十一·普茶)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人不知,犹于桂林以茶易马,宜滇马之不出也。”这则记载告知两个信息:一是普洱茶进入西藏始于唐代,二是宋代普洱茶扩大了进藏量,当时的大理国用普洱茶换吐蕃的马在于宋朝贸易,因大理国有普洱茶宋朝的茶难以进入。但仍还不是进藏的主要茶源。

清以前,进入青藏高原的西南地区茶叶主要产自四川,大致有从成都分别到打箭炉(今四川康定)、松潘、邛[qióng]州(今四川西昌)三条主要的路线,打箭炉、松潘、邛州这三地也成为茶叶交易的主要集散地。按《清史稿》卷124《食货五·茶法》3652页记载:三路皆纳课税,每年税银或达49170两。

(四川名茶:雅安蒙顶茶)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遭受长期战乱,当地的茶叶生产被严重摧残,造成了输出藏区的茶叶严重不足。由于普洱茶外形紧结,内质细嫩,味纯回甘,香高耐泡,非常适合藏胞口味。藏胞长期饮用,形成对普洱茶的偏好。因此有“藏人非车佛茶不过瘾”之说。“车”是车里(景洪)、“佛”是佛海(勐海),“车佛茶”就是普洱茶。

明末,因战乱,对藏族的茶叶供应少了,后来一俟清兵入滇,藏族立刻要求恢复茶马贸易,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北胜(云南永胜)边外达赖喇嘛、干都台吉以云南平定,遣使邓儿墨勒根赍(jī,怀抱着、带着)方物,求于北胜州互市茶马。”可见藏族对滇茶的需要是多么迫切。10月开市,每年贸易茶5万担(1担﹦100斤,5万担﹦5000000斤﹦2500吨),普洱茶成了内地与藏胞友好交流的重要媒体,并成为藏胞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

于是产于云南的普洱茶就占领整个藏区,普洱茶的强项一是味酽耐泡,二是既可帮助消化又可驱赶风寒,三是外形紧结便于长期保存及携带,四是越存越好喝(苦涩减少,变为柔和醇厚)。藏民一喝上瘾了就离不开了,成为了藏区茶叶的主要供应者。普洱茶就不仅是“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了!在西藏,不少商人经营普洱茶。达官贵人也以拥有普洱茶的多少相互炫耀,作为财富、地位的象征。

(蘑菇沱的形状,据说是为敬献方便。藏民手握茶柄敬献给活佛)

3、吴三桂的野心推动了普洱茶的发展

普洱茶占领藏区,还得感谢叛将吴三桂,是他的野心,让普洱茶快速发展起来。

清初吴三桂任云南总管,总辖云南军队民事。他利用川茶衰落、或可插足的机会,以交易茶叶为由,暗中联络西藏的达赖喇嘛。于是1661年(顺治十八年)3月,达赖喇嘛等受吴三桂唆使,奏准在北胜州(今丽江永胜)试行以马换茶。康熙四年(1665),清廷批准在云南的北胜州与中甸等地,举办云南与西藏两地的茶马互市。各地商人在北胜州、中甸等地交易茶叶或马匹,官府按照交易收取税银每引三钱二分。

据《庭闻录》:吴三桂与达赖喇嘛暗商后上奏:云南所需之马,每年须奏请朝廷遣官往西宁购买,难免长途跋涉之劳。今达赖喇嘛既愿通市,“臣愚以为允开之便。”不久又奏:云南普洱之地虽产茶不多,毕竟较别省采买为便,建议“令商人于云南驿(今大理祥云县云南驿村)盐道领票,往普洱及川、湖产茶地方采买,赴北胜互市,官为盘验,听与番人交易”。所言赴川、湖产茶地方采买是虚,鼓吹采买普洱之茶是实。奉旨准。滇东南所产之茶,遂得以大量生产并销往藏区。历史资料显示,吴三桂与达赖喇嘛的茶马互市地点,还由北胜州向东北延伸至四川的打箭炉。

(昆明金殿:吴三桂与陈圆圆展馆)

1681年(康熙二十年),吴三桂叛乱失败。康熙帝随即下诏,追查吴三桂暗通达赖喇嘛之事。北胜州、中甸等地的茶马互市一度停办。在查清达赖喇嘛与吴三桂反叛无关后,北胜州、中甸等地的互市逐渐恢复;举办茶马互市的地点,还增加了鹤庆、丽江、金沙江(在今丽江以东)等多处,规模以后还继续扩大。

藏区和青海蒙古族地区对云南普洱茶需求的迅速增加,云南与藏区之间的茶马贸易,刺激了云南普洱茶的大量种植与销售,云南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茶叶产地,与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两湖等传统的茶叶产地并列。云南茶成为后起之秀!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云南普洱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

(二)中原饮茶方式和评茶标准改变了

中原饮茶方式的改变:远古生嚼→汉以前煎药法→汉至中唐《茶经》前粥茶法(混吃法)→唐代《茶经》后煮茶茶(末茶饼)→宋代点茶法→元代过渡期→明代泡茶法(散茶叶)→清代清饮法→当下喝水法。在上期《喝茶方式的历史演变》作了详述。

唐宋饮法反复将茶叶的汁液榨出,在明朝人看来首先是繁琐→“雕镂藻饰”,其次是失去了茶的→“自然本性”和“真味”。由皇帝老儿朱元璋一声令下:“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变成了“瀹[yuè、煮]饮法”→用沸水冲泡茶叶。由此流行“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的方式,“无碾造之劳,而真味毕现”,这一改变“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清代烹茶场景)

这种水开即饮、添水复饮的方式,盖碗茶中的茶叶是否耐泡,以及滋味淳厚与否,便为茶客所关注。导致了评判茶叶优劣标准的改变。

从有关记载来看,清代嗜茶者评判好茶的标准,主要是味酽耐泡,价廉易得,容易保存,消食健身与滋味独特,而普洱茶同时具备了这几个条件。

云南东南部的茶树属于多年生的大叶种茶,主要特点是生长迅速、采摘期长并可多年栽培,而且茶叶味酽耐泡,历十余泡茶味仍不少衰。制成以后可长期保存,而且数年后滋味更显醇厚。清代仕宦云南的吴大勋,称普洱茶是“最为有益之物。煎熬饮之,味极浓厚,较他茶为独胜”。

这样,不仅“藏人非车佛茶不过瘾”,而且中原及云南本土等,对普洱茶的需求量大增!

需求大了,就反过来要求扩大生产及畅通销路。这是普洱茶得以发展的前提。

(文章就是写给大家看的,转载请保留作者,注明出处,尊重作者的辛苦劳动。盗与道别等同,占为己有能心安理得?)

蒙顶茶的神奇传说


我国是一个茶叶大国,有很多不同品种的茶叶,因每种茶叶的生长地域、时间、气候、功能、形状等不同而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神奇的传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说的是“蒙顶茶”,蒙顶茶在唐朝时就被列为“贡茶”,其品质优异是人人皆知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蒙顶茶”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在古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在经过千年修炼后便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有一天,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然后就拾到几颗茶籽,这时正好碰见一个名叫吴理真的采花青年,于是两人一见钟情。后来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两人便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待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便过着相亲相爱,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培育茶苗的幸福生活。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不久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美满幸福。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于是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鱼仙在无奈何下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首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蒙顶茶味道甘甜而清凉,色泽黄亮而碧绿,香气扑鼻久而不散。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飘洋过海传到国外;并深受美国、日本、泰国、瑞士、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

30年老茶人眼中的云南茶


吴郑,51岁,湖南人,长期定居云南,茶学专业出身,现为制茶工艺工程师,懂茶帝入驻专家。18岁时在当时的国营勐海县茶厂实习做普洱茶;随后,在国营茶厂任技术员、工程师、厂长。长期深入云南观察、制作、研究云南茶叶,对滇红、普洱茶有独到见解。

此文由吴郑撰写,懂茶帝做删节调整后发布。

30年老茶人眼中的云南茶

吴郑,开口问天,关耳不闻者。

湖南到云南,客居已成定居。闲散之人,如有文字,定有茶香。

三十年来,我一直做茶,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茶人。

十几岁就到、加工工艺技术、茶叶的储存和茶树的立地环境。

众所周知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说的就是茶树立地环境的重要性。

个人认为茶树生长环境里面,土壤的微量元素、稀土组分和含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长期被大众忽视了。因为微量元素、稀土很难测定,但是它们又经常左右着各种生物的生理代谢过程。而云南一山有四季的气候特征从土壤成分微循环和茶树生长环境的水光气热产生交互影响,从而导致云南茶叶在品质特征上的异彩纷呈。(吴郑/文)

《谢人寄蒙顶茶》


明代陈绛《辨物小志》,以擅长墨竹名世的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在四川邛州任上时,得友人寄奉蒙顶新茶。画家以千里之外的无锡惠山泉水烹饮,他“一啜咽云津”,顿觉身心清爽,“羽翼要腾身”了,欣喜之余作《谢人寄蒙顶茶》,诗云: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灵根托高顶,胜地发先春。

几树惊初暖,群篮竞摘新。

苍条寻暗粒,紫萼落轻鳞。

的砾香琼碎,蓬松绿趸均。

漫烘防炽炭,重碾敌轻尘。

惠锡泉来蜀,乾崤盏自秦。

十分调雪粉,一啜咽云津。

沃睡迷无鬼,清吟健有神。

冰霜凝入骨,羽翼要腾身。

落人真贤宰,堂堂作主人。

玉川喉吻涩,莫厌寄来频。

“蜀土茶称圣。”古代巴蜀,是中国早期茶事孕育地之一。四川的茶叶生产,其源可追溯到巴蜀建国的初期,即战国时期。四川产名茶,不但起源早,而且种类多,声誉高。历史上多称蜀茶为“上品”、“极品”、“仙品”等。直到初唐,“贡茶亦以蜀为重”(《岁时广记》)。历代诗人文士都争相称颂蜀茶,白居易有诗云: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诗人在春深酒渴时,适逢新蜀茶寄到,即呼童汲来渭水烹煎,其欣喜之状,跃然纸上。

“郊寒岛瘦”的苦吟派诗人孟郊,独嗜蜀茶,当他身边“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时,急如星火地向在朝廷当官的朋友呈诗“乞茶”:“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蜀茶的珍品出自蒙山,故有“蒙山味独珍”之谓。白居易爱蜀茶,最爱的亦是蒙山茶:“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琴与茶是白居易晚年“穷通行止长相伴”的心爱之物。弹琴他最爱听《渌水》一曲,饮茶则把蒙山茶当作老朋友般喜爱。

恩施玉露手工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向书兰


眼前,是一杯手工制作工艺大致要经过蒸青、散热、揉捻、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做完蒸青、散热这两道工序时,已是深夜10点多,向书兰走进了加工坊。只见一座长方形的密封灶台旁站着5个制茶人,灶台上的特制水泥板已被烘烤得热气腾腾。“不能去摸水泥板,一摸手上就会被烫出一层水泡。”身边的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提醒记者。

此刻,让人不得不想起向书兰的那双手,那一层层的死皮、一个个的老茧,就是在这样的灶台上,慢慢地“炼”出来的。

向书兰最开始做茶的时候,只有15岁。向书兰的父亲也是制茶人。从小,向书兰就觉得把一包包的青叶变成一盒盒、一袋袋的茶叶很有趣,于是常常偷跑进车间里摆弄,这一摆弄就是30多年。

手工制茶不能戴手套,也不能用工具,在温度高达120℃的灶台上,全凭手在茶叶间翻炒、揉搓。“灶台温度高,茶叶的温度也高,刚开始,手指、手掌上全是烫出的水泡,连拿碗吃饭都很困难。”向书兰说。

满手的水泡也不能挡住向书兰对制茶的热情,忍着疼,继续上。水泡破了,长出一层死皮,然后又生水泡,又长死皮。

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了深夜1点多,最后一道拣选的工序也完成了,但这时他还不能休息,因为还有几包鲜茶等着他加工。“去休息的时候,一般已是清晨。”向书兰说。

“清晨睡,上午起,每天在灶台上站近20个小时,去年我在这里蹲点采访了两天,真的吃不消,脚都站肿了。”一位采访过制茶工艺的记者说。

2002年,向书兰以前工作的恩施地区烟茶麻公司改制,他就自己办起了茶厂,带着家里人手工制茶。“刚开始家人的劲头很足,慢慢地,他们都不做了,因为做茶太辛苦了,就我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向书兰说。

多一分坚持,多一分毅力,回报就会丰厚。向书兰靠着对恩施玉露的执著,不仅忍受了做茶的辛苦,还不断学习,将恩施玉露发扬光大。

恩施玉露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制茶工艺源自唐朝,创制于清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而制作恩施玉露成功的关键,就是制茶者的手上功夫和火候。

最开始的手工制茶有许多缺陷,常常出现鲜叶变红、茶叶不紧细圆直等情况。向书兰苦苦地思考,和其他几位恩施玉露传承人一起反复实验,又通过公司请来了茶叶专家。

为了避免鲜叶变红,向书兰和专家一起守在蒸青时的灶台前,不断地实验,通过闻味道来判断蒸青的火候。为了让茶叶达到精细圆直的标准,向书兰的手上不知多了多少水泡,他反复地揉搓,寻找最佳的手法。

如今,凯迪克公司请来了多位茶叶专家,给制茶师傅教理论知识,每堂课向书兰都不落下,他将理论知识的点点滴滴都记在笔记本上,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升自己的制茶水平,还将工作中的疑惑认真地向专家请教。“这些理论知识让我研究制茶技术的方向更加明确,少走了很多弯路。”向书兰说。以前,他不知道什么鲜叶做出的茶品质最好,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蒸青的工序,更不知道什么叫“酶”。“我以前只知道按照师父教授的手艺做,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连师父也不是很清楚。”

由于恩施玉露是纯手工制作,所以外形紧细圆直,颜色绿润,汤色绿亮,香气清高,在市场上极为走俏。但是,制作过程太辛苦了,一个熟手,一人一天最多也只能制作5公斤。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肯吃这个苦的。“像我们这个年纪,会做手工玉露的不到10人。”向书兰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物色几名合适的年轻人,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节选)

王加能:坚持传统制作技艺 循先辈足迹精制茶


冲一泡王加能制作的桂花茶,顿时桂花香茶香弥漫满室;品一杯桂花茶,淡淡茶香衬托着浓郁的花香。“坚持传统制作才能体现出花茶的特点。”在茶叶机械普及的当下,西坪泉芳茶厂掌舵人王加能仍坚持用传统手工方法制茶,这让他的茶叶在海丝路上越走越远。

循先辈足迹精制茶

王加能出生于西坪镇尧山村,西坪泉芳茶厂掌舵人。创办于1987年的泉芳茶厂位于西坪镇珍茗街,是我县较早从事外贸交易的茶企之一。王加能介绍,茶厂是父辈们按股份制方式出资成立,专事出口泰国的茶叶公司,走的是传统精制茶的路子。

随着市场不断创新和变革,2006年以来,堂兄弟们的股额不断从茶厂中析出,或从事国内市场开发,或走上改革创新茶道路,王加能毅然接下茶厂。“先辈们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让茶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能循先辈足迹一路播撒茶香,是一个茶人最大的幸福。”他说,传统手工茶最能代表西坪茶叶,代表中国茶的味道。

西坪是安溪铁观音发源地,西坪茶农发明乌龙茶制作工艺和茶树无性繁殖被称为对后世茶业最大贡献。每个西坪人都有一个关于茶的故事,16岁初中毕业后就随父辈们从事茶叶生意的王加能也不例外。其祖辈、父辈要么是茶场场长,要么是茶叶收购站的茶师,而泉芳茶厂所生产的茶叶,正是通过其祖父上世纪50年代在泰国开设的集友茶行,源源不断输往东南亚地区。

现如今,泉芳茶厂在王加能掌舵下,业绩更是蒸蒸日上,销往东南亚的茶叶更是以稳定质量拥有一批稳固客户群,年销售量也一直稳定在100多担,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拥有好口碑。

坚持传统制作技艺

在家族茶香的熏陶下,王加能还掌握制作桂花茶、栀子花茶等手艺。“这些手艺也是从祖上传下来的。”王加能介绍,桂花要选用露水未干时打下来的花蕾为佳,回来后喷水催花,然后按照比例进行搅拌发酵,直到70%的花蕾变成褐色才回炉再次烘干,完成整个制作流程。

王加能从不吝啬花茶制作技术的传授,许多邻居都曾向他讨教过祖传花茶制作技术。“制作花茶最重要的窍门就是选用的乌龙茶必须提前烘焙好,再经一两个月‘去火’。”他制作的桂花茶、栀子花茶同样销往东南亚地区,且供不应求。每到5月栀子花开、9月桂花开的时节,也是王加能最繁忙的节点,早上5、6点就要上山购买花蕾制作花茶,“坚持传统制作,才能花香茶香满室”。

“手工精制的茶叶能保证外观的完整性,保持茶叶最初本质。”王加能说,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茶叶还是以最原始环保纸质包装的方式进行销售,与之相配套的自然也要采用最传统的制作方式,才能保证东南亚地区的茶人喝到最原始本真的中国茶。此外,从泉芳茶厂出品的茶叶运到泰国的集友茶行,其结算方式还是一直沿用最初茶叶质量等级制进行结算,信奉最严格最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

“国内的泉芳茶厂和泰国的集友茶行是海上丝绸之路两个微小的点,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茶文化的忠实传播者,我倍感幸运。”王加能期待未来能扩大规模,以品牌直接入驻方式,将茶及茶文化带给更多海外华侨,让他们品尝来自故土家园的味道,也让更多国外友人品尝到中国味道。

龙顶茶文之淡淡山茶香


前沿:与开化龙顶的邂逅通过作者清新的文字娓娓道来,品饮龙顶的描述及其传神,对于茶对亲人的情谊跃然纸上。当然8-10斤嫩叶炒制一斤干茶表述有偏差,瑕不掩瑜,难的一件的好文章。

先生的老家位于浙西的美丽山城—开化县。开化境内山峰林立,绿水盘绕,举目四望,满目菖翠。“晴日遍地雾,阴雨满云山”,这种绝佳的气候,孕育了驰名中外的佳茗—开化龙顶。龙顶茶外形紧直苗秀,身披银毫,色泽绿翠;香气清高持久,并伴有幽兰清香,滋味清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杯底嫩匀成朵。

清明前夕是采摘龙顶初茶的最好时节。那天回到家刚好下过雨,雨后的山显得格外地清翠幽静,被雨水浸过的嫩叶更是好采摘。到家的时候,婆婆刚好采摘茶叶回来。采摘茶叶多半是女人的活,近80岁的老外婆也乐颠颠地奔忙于山野之间。

婆婆说,8-10斤采摘回来的嫩叶才能炒制成1斤干茶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初烘、里条、烘干五道工序。没有经过污染的山茶泡制出来的茶特别的绿。一股淡淡的香味直冲鼻腔,沁入心脾。

我是不喝茶的人,那次婆婆泡了几杯茶,定要我品尝,说是新茶极是清爽。我品过之后,确实不一般,不仅是它的味道,更是品茶的型、色、味。

龙顶茶的叶形宛如一位身着旗袍的女子,芽叶紧裹,秀颀饱满,视觉清爽,容颜清婉。一入水中,它的身姿就变得曲致玲珑,容光焕发,一枚枚芽叶缓缓沉至杯底,然后似芭蕾舞女演员一般轻盈地踮尖舞动。若轻轻晃动杯口,又如海底丰润的水草顺着水流的方向摇曳飘送,既冷艳又养眼。故用玻璃杯冲之、泡之,确具审美情趣,绝对不会出现审美疲劳。

龙顶茶的香气层次分明。先有一股暖香自杯中升腾,扑鼻而来。随后,泛起一阵清香,渐渐弥漫。清香过后,在你低头品啜之时,又掠过一丝淡淡的香气。等到芽叶纷纷下坠,几缕若有若无的幽香萦绕在鼻尖,顿生清新幽意之情。这股香气,似乎唯有懂得真性真爱的女子才会独具。

它的汤色清澈明亮,一如女子皓齿明眸。最倾心的自然数它的口感,极具韵味:一水略微清苦,然苦而不涩,苦中回甘;二水清醇,汤味纯正和谐,入喉滑爽;三水后开始清淡,但淡而不薄,意犹未尽。

婆婆一天能够采摘5-8斤湿茶叶。采摘一斤湿茶叶的工钱是10元。一天也能够赚个50元80元的,婆婆非常高兴。婆婆自个也种了点茶叶,那是不卖的。每年炒的新茶总要想方设法地给我们带点过来,好让我们尝尝新。

常年在外,偶尔尝过碧螺春、铁观音等名茶,对于这些茶没有仔细品,总是带着一种匆忙的心绪,初喝起来总不如家乡龙顶的清冽与甘醇,因此,还是喜欢品味家乡茶的清新与淡雅,一如人的心情,只求那份淡静的感觉。

自从婆婆让我有了品茶的初体验,我爱上了喝茶。如今,上班有事无事,总爱在办公桌上放置一杯清茶。幻想哪一天,真能成为,如水的女人。

品龙顶茶,最好是在一个清夜,“月在梧桐上,风在柳梢边”。只要有一颗清心,一桌、一椅、一茶、一杯,一人独品足矣。如此,便能品出它的真情真性。

而我品茶的时候,是在一个极其安静的场所,把自己掷于大大的椅子内,双手抱膝、埋首。放一首淡淡的音乐,略带伤感。静静地品味,偶尔啜饮一口清茶,让乐感贯通神经的每个触觉,再也激不起任何的跃动,心,随之平息。在都市的街头,随处有茶馆,曾有心动之意:品茶一番感觉如何?只是寻觅闹中取静的想法始终被搁浅。

感叹龙顶茶若一朵女人花,每次品啜,总觉仿佛正在攫取一位女子灿若流星的青春。她的美,风情万种,真心真意谁觅踪?她的香,沾满枝头,孤芳自赏谁心痛?

能够品茶的清香是我辈的福分,而那些长期弓背于山野的长辈们,却让我们有更多的愧意。婆婆如此,母亲如此、年迈的外婆亦如此,不依赖儿孙依然勤劳耕作。“上善若水”,正是由于这些伟大的女人们,给我们泡制了人生最甘醇的茶,才让我久久品味不已,也是我最终无法忘怀山茶的原因罢!

品茶品水品龙顶,思人思物思故情。也许,唯有钱江源那样的云清风淡、黛青水丽,唯有山民们的善良勤劳,才能孕育出龙顶茶这般的色清形秀、味醇香幽。

人生如茶!努力地去做吧,像长辈们一样,只为了茶香的飘逸久远,只为了将来,只为了回馈,尽力去做个若水的女人!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黄学云:30年如一日坚持蒙顶山茶手工制茶的古老技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