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四海壶具博物馆将于本月22日开门迎客。事实上,这家博物馆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建成了,地址就在馆主许四海的家里,愚园路靠近静安寺的一幢楼里,虽然简陋,却是中国最早的私人博物馆,比马未都的观复还早几年。到了1991年,许四海在市委某老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在兴国路上建了一个很正规的壶具博物馆,若论规模与建制,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让老许自豪的是,还由上海文管委注册并得到专家高度认可。其间,上海博物馆老馆长马承源给予了极大关心,许四海的老师、海上著名书画家唐云又给了具体指导。上博副馆长汪庆正也说过:“博物馆偏重大器,忽略了紫砂壶的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也只有几件名人紫砂壶,说明正规博物馆对此是不够重视的。所以早在20年前许四海就发愿收藏流散民间的历代名家紫砂壶,同时将当代名家与自己创作的新壶尽可能收集起来,给中国紫砂艺术留下一份珍档。

壶具馆在兴国路这几年接待了中外观众无数,好评如潮。馆内所陈列的300余件从仰韶文化彩陶壶到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陶瓷壶具,构成了一部脉络清晰又蔚为壮观的中国壶具史,为中国文化发展史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实证。

但到了1999年,许四海却将博物馆搬迁到了嘉定区江桥,就是现在这个曹安路靠近外环线的地方。那时候这里还是一块荒地,乱石遍地,野草高及腰膝。许四海硬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和一帮徒弟,一锹一锄平整了两三个月,造了一个有河、有树、有桥、有石雕的大花园,因为供有年代久远的石佛造像,也叫“百佛园”。两年后,在花园中央耸起了一座绿色琉璃瓦的仿古建筑,底楼经营紫砂壶,二楼就建了壶具博物馆,展品作了调整,其中最大一块内容就是琳琅满目的历代紫砂壶。许四海还在花园里设了一个工作室,师徒多人一起做壶。为此还置了两个煤气窑,现做现烧。这个以经营活动养活博物馆的模式,在运作中被证明是行得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相当不错。

作为一个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上海对外开放的窗口,这里平时接待中外参观者及旅游团队,还接待过国外政要和文化名人。每年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就以壶具博物馆为基地举办一些大型活动,大大增强了茶文化节的内涵。

wWw.cY260.COm

cy260.COm小编推荐

茶马古道博物馆


公元680年,吐蕃南征,在丽江设立“神川都督府”,茶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入藏,促成滇茶进藏;宋王朝的军事需要,刺激“茶马互市的繁荣”;于是,从元、明以来到近代,茶马古道成为滇、藏、川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茶马古道起于滇南,经过大理、丽江、迪庆、拉萨,止于印度,贯穿中国西部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最具魅力的“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地域,格外引人关注。

《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丽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传、推广的专业机构。

茶马古道博物馆由《序厅》、《史事1厅》、《史事2厅》、《束河厅》、《皮匠厅》、《茶马风情厅》、《茶艺厅》、《影响资料中心》等8个部分组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历史事件,是人们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的建筑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大觉宫壁画”为江南著名画家马萧仙作品,一直保存到现在,笔法洗练,技术精湛,保留了唐代画风,199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世界茶文化博物馆概述


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位于四川雅安蒙顶山,是全球第十三家茶博馆,由四川省蒙顶山企业集团投资1200余万元兴建。该馆占地2000平方米,使用面积3000多平方米。博物馆对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种植和制作工艺以及折射出的茶文化进行陈列展示,全面展现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风貌。该馆搜集、研究、宣传三大功能,是蒙顶山茶文化旅游的又一大人文景观,为中外茶商、茶人、茶文化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游客参观、交流和研讨茶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

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集收集、研究、宣传三大功能于一体,馆内展出了从汉代植茶始祖吴理真到唐代茶圣陆羽等众多历史人物,以及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是蒙顶山茶文化旅游的又一大人文景观,成为展示蒙顶山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该馆分为中心区、场景展示区、接待区、展览区、销售区等7个功能区:主题馆中央的水区增添了茶博馆的灵气,6根白色浮雕立柱分别记载了世界茶人、茶事、茶具、茶叶、茶俗和茶诗,地上大幅的铜板蚀刻记载了中国自神农氏以来五千年茶史大事记;展览区介绍茶叶历史、茶文化艺术、茶文化作品、茶道三君子(好茶、好水、好茶具)、茶与健康,中国及英国、印度、日本等6种代表性的饮茶习俗和14种特色茶艺;其中许多有关茶文化的文物,都是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原件展品十分珍贵和有趣,如用来测看沏茶水质的汉代青铜错银扁壶、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2件古朴茶具、辽代墓室壁画中精致摩画的茶道18场景等都令人流连叹赏不已。特别展区着重介绍四川和蒙山茶发展文化史、蒙山名茶和茶文化旅游资源;场景展区可以参观茶马古道场景,接待区可以品尝世界精品名茶,销售区可以选购当地茶叶和土特产品,多功能区可学习茶艺、采茶与制茶、茶具制作等。游客能够通过展览,全貌了解有关茶文化的历史知识。

该馆于2004年9月对外开放,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休憩品茶,还可以在这里通过展品和演示了解世界种茶制茶品茶饮茶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中国茶叶博物馆赴英进行“茶文化”交流


三月的英国,春寒料峭,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卡迪夫大学校园内正氤氲着阵阵“中国茶”香。听文化讲座、品中国名茶、观茶艺表演……参与者被一场由中英双方共同设计的茶文化交流活动深深吸引。

交流活动中,《茶·茶器》讲座旨在让参会者了解中国千百年来饮茶方式的历史演进;《红茶·青茶》表演令人赏心悦目;压轴大戏中国名茶品鉴会让现场来宾口饱眼饱,乐趣无限……在茶文化交流活动中,既有拄着双拐专程前来的耄耋老人,也有现场赋歌《红梅赞》的90后英国女孩。四天四场茶文化交流活动,场场爆满。

“经过此次英国之行,中国茶叶博物馆与英国两大孔子学院达成了更进一步的交流合作意向。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茶文化传播推广领域的专业优势,整合孔子学院积累的文化基础、国际交流资源,提升茶文化推广国际化水平。”朱珠珍如是说。(完)

“收藏狂人”孙永忠开紫砂壶博物馆


“我玩收藏已有43年历史啦!”最近开了一家私人收藏一样,都小有成就感。当然,紫砂壶仍是其中数量最多、最心爱的宝物。

姓名:孙永忠血型:B

星座:金牛座

属相:牛

职业:企业家、收藏家

爱好:收藏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在废品中发现了第一把壶

1废品堆里相中第一把壶

说起紫砂壶的收藏,孙永忠觉得“一切纯属巧合”。因为热爱收藏邮票,1993年,当他还在老家山东烟台时,就经常跟走街串巷收集废品的人讲好,“只要有信封或邮票就留下来给我,让我来挑。”一次,孙永忠选完信封后正要离开,突然“瞄”到一把藏身在废品堆里的紫砂壶。

“当时不懂紫砂壶,第一次看到这用段泥做成的黄色的壶,上面还雕有梅花,和我印象中的紫红色、黑色、有光泽的那些壶太不一样了!我让收废品的人出价,两百多块买走了这把壶。”后来,收废品的人三次让孙永忠去选信封,但连续三次都没有向孙永忠收钱。“后来他对我说,其实那把壶不值那个钱,没想到我会那么喜欢。”现在这第一把壶也摆放在紫砂壶博物馆里,孙永忠对它很是珍惜。

2收藏不必太痴迷

在宝安艺术城内的聚兴缘紫砂博物馆里,紫砂壶琳琅满目,约占孙永忠个人收藏的五分之三。除了常见的传统壶,孙永忠也收藏了一批造型独特或刻画重大事件具有纪念意义的新壶。如以世博会中国馆为造型的壶,还有由上海鸿运斋以《富春山居图》为创意设计出的合璧壶,壶的两个侧面分别是分藏海峡两岸的这幅国宝名画的局部,以此展现两岸人民同根之意。

“开这家紫砂壶博物馆,是因为我见到太多人在收藏紫砂壶时走了弯路。我把这些壶展示出来,除了想和大家分享美好之外,也希望让大家知道紫砂壶应该怎么去买、怎样去收藏。”

“收藏紫砂壶,最好的当然是那些来路正统、数量少的精品。但我对收藏紫砂壶的标准有一点,个人喜欢的、合眼缘的就是好的。”谈起紫砂壶的收藏,孙永忠的方法很有个性。“很多藏家喜欢到宜兴搜壶,但我买壶从不到宜兴,很多人不能理解。”孙永忠的看法是,宜兴的泥料是好,而泥料的好坏确实有区别,但相对于泥料,壶的工法才是最重要的。况且,到特产地去搜寻,买的壶一定较贵。“如果我可以在深圳用比较低的价格将一把好壶收入囊中,为什么要花更高的价格做同样一件事呢?”

“收藏一定要冷静。对我来说,收藏并不是刻骨铭心、日思夜想的痴迷。不用走极端,也能遇到自己心爱的、值得收藏的精品。”

3奇妙结缘名家壶

孙永忠记得每一把壶的名字以及它们的故事。说起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属前年在南宁遇到的一把紫砂壶。

孙永忠每年都去南宁拜访一位做木雕的朋友。前年,他在那儿看到一把心仪的紫砂壶,但当时不知其真假,没放在心上。直到一年后重游旧地,在临回深圳的那天上午,不知怎么突然又想起了那把壶。“我很想看看那把壶还在不在,后来一看果真没卖!我当时特别兴奋,觉得这把壶就是我的了!”当时,这把壶已从头次要价15万涨到20万,孙永忠毫不犹豫马上把壶买下,毕竟这样奇妙的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

后来的事印证了孙永忠对紫砂壶的那种独特的眼力。他请人将这把壶带到宜兴,让制作这把壶的大师蒋蓉的女儿来鉴定。“大师的女儿很激动,在这一年回流的壶中,她只见过两把真作,而这就是其中的一把。”

对收藏有种热爱的人,身边的人似乎特别容易受感染。孙永忠的女儿在大学毕业后也当上了两家翡翠店的老板,而且经营得都还不错。“女孩子也是要有自己的事业嘛。”孙永忠说道。“但其实,我对女儿最大的期许是一定要做个贤妻良母,这点我受外婆和母亲的影响特别大。我希望女儿能像她们一样温柔善良,待人宽容,持家有道。”对孙永忠来说,让女儿幸福快乐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而他当然也做到了。

链接:中国十大紫砂茗壶鹏城颁奖

第七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颁奖典礼,日前在宝安艺术城内的聚兴缘紫砂博物馆举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原故宫院长朱诚如等10余位文博专家,现场为来自江苏宜兴、浙江长兴、上海等地的近50位紫砂工艺师颁奖。

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始于2003年,由中国博物馆学会、故宫、中国收藏杂志社主办,上海鸿运斋承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七次。此项全国紫砂壶评选大赛不收参赛费,主要突出作品的文化创意。七年来活动吸引了李昌鸿、毛国强、顾治培、吕俊杰、陈洪平、范永良、张子威、胡洪敏、杨秀芬等10余位国家、省级工艺大师和300余位工艺师参赛。此次获十大茗壶之首的仿青铜尊壶,其造型为西周青铜方尊,在壶身与壶胫处镶上碧玉,而一根实心玉棒琢出一节节的玉链条,其工艺叹为观止,系在壶把与壶盖间顿显宫廷王者之气,尤其是在盖与把和玉链条连接处,嵌上黄金更显紫砂壶工艺和材质的一绝。

太平猴魁博物馆: 中山墨宝为茶名


3月29日:孙中山先生,是一位倡导天下为公、叱咤辛亥的历史风云人物;而太平猴魁,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孙中山与太平猴魁之间,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民国元年即1912年的10月,时任国民党理事长的孙中山先生,乘“联鲸”号兵舰在长江下游考察实业。10月23日—30日,孙中山先生分别在安庆、芜湖登岸,作短时间停留,受到两地各界的热烈欢迎。事前,太平茶商苏锡岱得知消息后便通知其义弟刘敬之,指由正在芜湖开设“南山茶号”的义兄方南山,带上本人精制的太平猴魁作为厚礼,去芜湖码头敬献给孙中山先生。当孙中山在芜湖铁山休息时饮到侍者给冲泡的太平猴魁,才呷两口就赞不绝口,连称好茶,深为猴魁之美之奇感到兴奋。乘着茶兴正浓,孙中山先生欣然挥毫为方南山题了词:“饮杯猴茶,如得知己,可以无憾。南山先生鉴民元孙文”,并盖上印章。

力透纸背、酣畅有力的题词墨宝,虽字数不多,但内涵丰富,它把太平猴魁的品质,提高到饮之无憾的知己地步。既是对猴魁茶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茶人方南山为创制猴魁茶所作贡献的鼓励与褒奖,更体现了孙中山先生体恤民情、关注民生、视茶人为知己的伟人风范。名茶名人,相知相识,相互交融,他的题词已成中华茶文化的瑰宝,更见证了方南山对猴魁茶的巨大贡献。这件事记载在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的《太平猴魁》一书中。

方南山何许人也?他是安徽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猴坑人。他自幼就迷上了茶叶,居然为此终生未娶。他从进山购茶的商人那儿得到启发,着手改进种茶与制茶技艺,使得茶叶品质有了飞跃式的提高。1910年,他在猴坑狮形头培育的太平猴魁,一举夺得南洋劝业会“优奖”。1915年,已经小有名气的太平猴魁,经当时大茶商的推荐,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方南山带着参赛茶叶,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来到美国旧金山。他见洋人对中国茶叶不甚了解,光顾者很少,就在中华馆旁的木屋开设茶室,烹泡魁茶,立时香气四溢,吸引八方来宾,结果荣膺“一等金奖”,载誉而归。如今,太平猴魁茶更被誉作“藏在深山的绿色金子”,深受爱茶人的喜爱。

那么,孙中山先生为太平猴魁茶题词,是一时冲动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是广东香山,这是一个饮茶习俗风盛之地,他从小就耳濡目染茶习俗、茶文化。后来他又一度以医为业,对茶的功能更是心知肚明。即便是在戎马倥偬、东奔西走的革命征途中,也依然没有忘记中国茶。“茶为文明古国所即知已用之一种饮料……就茶言之,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这是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一文中,对茶叶作出的至高赞美。而在《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中论及中国的烹调、饮食科学卫生时,孙中山又这样写道:“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孙中山先生为太平猴魁茶的题词,只不过是他心中那部中国茶赞歌里的一个漂亮的乐章罢了。而孙中山先生的这幅题词墨宝,也已成为太平猴魁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在阵阵茶香中向世人展示,并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那段历史。

讯:中国的茶文化,不光是人们饮茶之余的谈资,也与众多历史名人关系密切

香港茶具博物馆将展出国宝级南瓜紫砂壶


 

已故维他奶创办人罗桂祥晚年嗜好收集茶具,包括图中手持、由清代紫砂壶名家陈鸣远所制的东陵瓜壶。

30周年办免费“南京瑰宝”展

为庆祝茶具文物馆成立30周年,康文署与南京博物院合办“南京瑰宝—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紫砂茶具精选”展览,其中63套展品由南京博物院借出,当中8套属国家一级文物,全是明清时代由名匠所制的茶具,包括逾500年历史、明朝嘉靖年间的“柿蒂纹提梁壶”,此壶在明朝太监吴经的墓中出土,是目前中国出土最早的一件有纪年可考的紫砂器,涉及保险额值近亿元;清代紫砂壶名家陈鸣远所制、呈南瓜形状的“陈鸣远东陵瓜壶”,更与已故维他奶创办人罗桂祥有关连。

茶具文物馆一级助理馆长林雪虹接受访问时称,曾任香港市政局和立法局议员的罗桂祥,晚年喜爱收集茶具,当年港府将香港公园内驻港英军总司令官邸,拨给市政局在1984年改建成茶具文物馆,罗除了积极参与其中,更将逾600套茶具捐出作馆藏,唯独未有捐出该款南瓜壶,可见对它情有独钟。她说,陈鸣远所制的南瓜壶现仅存3套,罗桂祥那套经后人拍卖予一名上海买家私人收藏,一套资料不详、一套则由南京博物院持有,并于今次展出。

林雪虹说,紫砂泥有别一般泥土,有细小气孔可吸收茶味,故使用冲茶愈久,用水冲已有茶香味,效果是瓷器做不到,明朝成为使用紫砂茶具泡茶的兴盛期。

展出明代至近代名家作品

她补充,展品可见到茶具及历史的发展,如明代茶具较朴素、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茶具即充满色彩,惟其后不受文人爱戴,茶具才逐渐反璞归真。展览还包括紫砂壶发源地江苏省宜兴的20世纪近代制壶名家作品,大多别具个性,如裴石民所制仿树皮质感的紫砂壶、女制壶家蒋蓉的莲蓬蟾蜍壶等。

展览将于周三起展至6月27日在茶具文物馆举行,免费入场。康文署表示,茶具馆由2007年起,平均每年有17万人次入场,去年更首次突破20万人次入场。

非遗传承人创作鄂派紫砂壶捐赠湖北省博物馆


省级非遗传承人江城花3个多月创作一对“楚风汉韵”紫砂壶,国外汉学家曾表示愿意出200万元购买。昨日,著名紫砂工艺美术大师江城将这对心血之作捐赠给湖北省博物馆。

59岁的江城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派紫砂壶陶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他在继承传统紫砂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楚文化特点进行创新,制作出独树一帜、具有荆楚地域文化特征的紫砂陶艺作品,开创了鄂派紫砂壶陶艺。

江城介绍,捐赠的这对壶名为“楚风”、“汉韵”,均引用古代汉印的印形作为整体造型。在主体材料的选择上,“楚风”使用宜兴紫砂矿料中的清水泥,颜色为深红色,显示厚重感及楚时古风之感。“汉韵”则选用烧制后为淡黄色的团山绿泥,显示出现代气息。

记者看到,两把壶身上贴有两种不同花卉的立体图案。江城采用了贴塑手法表达创作意图,“楚风”上的牡丹花象征荆楚大地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汉韵”采用了武汉的市花梅花作为装饰元素。江城说:“梅花经过严寒开放得更加艳丽,它的傲骨值得赞颂,用梅花来表达武汉深厚的文化底蕴再恰当不过。”

据了解,“楚风汉韵”是江城2013年创作的。2014年5月,他和另外14名湖北的非遗传承人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参加文化交流,带去了包括“楚风汉韵”在内的9件紫砂壶作品。展览结束当天,一位国外汉学家相中了“楚风汉韵”,当场表示要出200万人民币购买,被江城婉拒。

江城昨日说:“‘楚风汉韵’的创作灵感来自湖北武汉的悠久历史,我希望把它留在家乡。”

云游四海的“何仙姑” 仍爱家乡的那抹浓香茶


本期嘉宾:

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铁观音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何环珠

何环珠的名字很好记,最让人容易联想到的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与电视剧里富有灵气的小燕子相同,80后的她聪明伶俐,擅思辨,喜分享,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也有人打趣叫她——云游四海的“何仙姑”,缘由正是她常常不假思索奔茶而去,走遍了几乎中国的大江南北。

茶叶审评知识,我们来交换吧

茶叶对于何环珠而言,以前是未知,而现在是未来。

2008年7月,是她人生中一个分水岭。那时她随着丈夫开始做茶叶生意,起初,她采购茶叶时只是懵懂地拿着茶样对比来寻找好茶,后来还上了安溪茶校。安溪茶产业黄金时期,靠着电子商务的先行工具QQ,她把安溪铁观音卖遍全国。

当茶友越来越多,自己开设的茶叶品牌也有了加盟店,环珠觉得还是需要更专业的普洱到新烟制的古树红茶,也有天籽兰花、九品香水莲花等。用她的话来说:“每天泡一种茶,还真是能一年不重样呢。”

当年通过QQ营销所积累的茶友,至今已拥有数万个。有人质疑何环珠,你不是安溪人吗?为什么不专卖铁观音,是因为安溪茶不好卖吗?环珠也不恼,笑着回答:“当然不是。虽然我销售300多种茶叶,但是铁观音的销量能占到总和的1/3。市场有起伏是正常的,安溪铁观音的发展仍是潜力无穷,只不过茶价回归理性,你看现在铁观音的电商出货都是整车整车把茶叶拉走,铁观音依然畅销。”

若要问起她最爱什么茶,环珠的答案还是最爱家乡味——浓香铁观音。“炭火焙过的铁观音滋味独到,这也是祖父辈们最喜欢的口味。”在她的记忆中,爷爷泡茶时就是抓一把未挑过梗的浓香铁观音,往茶杯一丢,开水一冲,便会茶香四溢,“生活总需调情,喝茶就像吃菜一样,清香浓香交替喝,何为好茶,自己爱喝便是好茶。”

许文舟:茶画


哥釉青花碗,让许多茶叶张开双臂。人逢喜事,就是这碗茶,喜上添喜。茶叶倒的倒,立的立,立着的像白居易的青衫,倒下的是陶渊明的晚景。

唐寅枯坐,童子侧立,将积雪称斤论两。风稍息,树上黄叶不敢落下。一曲终了,茶与水才有惊天动地的相逢。而唐寅的脸色,始终像在炼丹。

苦涩的人世,需要像茶一样烹煎,才有泛甜的秘密。不要说已无权无势,举杯,就笼络了人世的好山好水。

最好是亲自碾茶,分汤;最好有大雪登门,诗友踏歌来访。诸神自便,来的都是客人。茶可以先敬你,但不分高低贵贱。

琴已老,音律赶不走轻尘。一册茶谱,必然是唐寅所著,茶香或显或隐,笙歌或远或近。茶席有梅半枝,绽开所剩不多的寒意。

买一座青山,用茶养老,那时房价不像现在炒得火爆。水边随意搭建的茅屋,不担心水涨。路边摆一口炒茶的铁锅,也不用提防城管。

更重要的是,腋下夹一本线装的书,就不用与唐寅隔茶相望。

《茶经》之具


籯: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原注:籯,音盈,《汉书》所谓“黄金满籯,不如一经”。颜师古云:“籯,竹器也,容四升耳)”。

灶:无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原注:甑,不带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亚者制之,(原注:亚字当作桠,木桠枝也。)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惟恒用者为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襜: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规置襜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赢子,一曰蒡莨,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箩,阔二尺,以列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塘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原注: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龙纹紫砂壶:具收藏价值的雅韵


龙纹紫砂壶:最具收藏价值的雅韵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品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泱泱华夏的典型符号。一杯香茗在手,漫卷诗书欲狂,说的是茶的趣味、论的是茶的品性,品的是茶的格调,细细品茶被称为是最儒雅之事。一茶盏在手,即使身处闹市,也有一番“独钓寒江雪”的情调与趣味。随着茶事的兴盛,紫砂壶作为茶具已经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紫砂壶长久以来,即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它优良的实用功能,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即有所记载。明清两代人们认为茶壶之所以“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陶”,是由于紫砂壶能发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夺香,又煮熟汤气。关于“越宿不馊”的说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因此,紫砂壶自古以来就倍受推崇。紫砂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紫砂壶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才能如此美轮美奂,外加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涵养,这就令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得到释放,并显得愈加超凡脱俗。

御宝轩征集到的此件龙纹紫砂壶堪称一绝,不仅使用上等用料,技术精湛,浮雕龙纹更为紫砂壶增色不少,在壶雅韵基础上又添一丝贵气,让人心生向往。细细看来,此件浮雕龙纹紫砂壶采用稀少的原矿原料,胎质纯而细腻,壶体雕有龙纹,龙腾空而起,栩栩如生。壶整体造型温雅圆润,端庄雅气。画面构图错落有致,场景描绘精准生动,壶体颜色与造型完美结合,如此精美的紫砂壶烧制难度大,实属稀品。评价一件紫砂壶的高下,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形态优雅,工艺精湛和使用方便。只有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无疑,御宝轩这件藏品必将是供认的质地最好的龙纹紫砂壶。

紫砂壶作为收藏领域中一个常见品种,紫砂壶有多品类和丰富的内涵,也许是“愈是平淡见功夫”,但精品却不常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紫砂壶收藏热兴起之后,紫砂壶价格经历了几轮暴涨,一把上乘的人工壶从几万元卖到了几十万元,一些名家紫砂壶甚至卖出了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天价。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被业界认为是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近两年来,紫砂壶行情再次走俏。由于紫砂壶的矿源越来越少,所以紫砂壶更显珍贵。应该说,和国画比起来,紫砂壶目前价位还处于起步阶段,升值空间大。而且国内的紫砂壶收藏和市场都在发展,紫砂壶收藏无疑是最明智之举。

【链接】关于紫砂壶的鉴定

据业内人士介绍,鉴别紫砂壶优劣与否可以从从“泥”、“形”、“款”、“功”四处着眼。

“泥”是指紫砂壶的质地。一把用纯正宜兴紫砂泥做出来的壶才具有现实的使用、投资和收藏价值。所以评断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在于其用泥的品质。紫砂壶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摸起来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

“形”是指紫砂壶的造型。紫砂壶蕴藏了丰富多彩的完美器形,汇集了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结晶,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赞誉,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一种。具有“古拙韵味”造型的紫砂壶更能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接纳,古朴传统造型的紫砂壶比造型奇特的壶更具有收藏的意义及升值的空间。

“款”即壶的款识。紫砂壶的署款,素来非常讲究。它不同于一般作品的自属图章戳记式的格局。因壶艺的韵致格调和书法绘画艺术同传,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代金石篆刻名家之手。鉴赏紫砂壶款有两个意义:一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二是欣赏镌刻的诗词书画及印款(金石篆刻)。所以欣赏一把紫砂壶,除讲究泥其料、造型及制作技艺之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给每一位壶艺爱好者带来美的享受。

“功”即壶艺的功能。紫砂壶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密及出水流畅四个方面。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外,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也一定要流畅。壶的质地,胎骨要坚,色泽要润。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要好,否则茶香易散,不能蕴味。倾壶倒水,能使壶中滚水不存者为佳。壶把的力点应接近壶身受水时的重心,注水入壶约四分之三,然后慢慢倾壶倒水,顺手者则佳,反之则不佳。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宜相配合则适用性更佳。砂壶泡茶,一般是壶音频率较高者,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壶音稍低者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等。

责任编辑:小萌

养壶要遵从四不得


养好的紫砂壶一组

颖子

养壶是从茶事中衍生出来的,如今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好壶泡好茶更能品出茶的好味道。有人这样说,一把好壶是养出来的,这话颇有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随意一把壶、任何一个人,都能简而易之地养出一把好壶来的。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器,但主角仍是人。要想养出一把好壶来,那是需要孜孜以求的,要认真地遵从“四不得”。

差不得。想养好壶,就要尽量选择质地上乘的紫砂壶,那些低劣、残缺之壶养得再好,终究也是残缺。有人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公式:好泥料的壶+好的养壶方法=一把好壶。养壶还有外养与内养之说,只有内修外养,兼收并蓄,才能秀外慧中,养出好壶。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液,久而久之,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对于一把质地上乘的壶来说,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最佳艺术效果。

急不得。养壶要不急不躁,不然的话就会事倍功半,反而不得其所。养壶的每个细节都要细心,但每个细节也都可以成为一种享受,至少要有了这样的感觉才算是明白了养壶的真正意义。新壶初用,不免有点土味,用水清洗后开壶,即可沏茶。不论新壶、旧壶,用开水沏茶后,趁壶体表面温度较高,可用湿毛巾,或干净湿布,擦抹壶体,水印旋擦旋干,反复多次,壶体温度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壶体光润。在饮茶时,可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这样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或在每天清洗茶壶茶具时,用壶中的茶渣在壶体周身润擦一遍,既可擦去壶身茶垢结渣痕,又能经湿茶叶水磨,使壶体光润亮泽。在日积月累的茶汁浇洗涤揩下,紫砂壶才会越发柔和绚丽。

剩不得。有些养壶的人,认为饮剩的茶汁留在壶里有助于壶的滋养,这是错误的认识。虽然紫砂壶确实有隔夜不馊的特点,但隔夜茶会有陈汤味,对紫砂壶损害很大,而且不卫生,对身体不利。如果壶暂时不用,亦应将壶用清水洗净,壶身内外擦干,使其不积湿气,远离灰尘及油烟,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乱不得。有些人无论喝什么茶都用一把壶,混乱使用,这是绝对错误的。一定要做到饮什么茶用什么壶,必须严加区别,不能混淆。一把新壶从开始泡第一壶茶的时候就开始和你结缘了,就要细心地呵护它。一壶不事二茶,这是养壶的规矩。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的茶来。否则,相互混杂,几无个性可言,导致壶的品性低下,难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一把养出来的好壶,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醇香四溢,如同谦谦君子,端庄稳重,品德高尚。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许四海壶具博物馆老店新开的感慨》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