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提起新场乡枝杨村村民杨金刚,新场人无人不为他的创业精神、创业勇气所感动。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金刚从小生活在新场乡枝杨村农村,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的穷,却锻炼他坚强的意志,品偿到贫穷滋味的他从小立志长大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杨金刚小时候的生活枯燥无味,业余时间生活单调,就连看电视也要到几里以外了隔壁寨子去看,当时谁家买得起电视,那就是大富人家,当时看电视比现在看露天电影还热闹,一个寨子就那么一户有钱人家买得起电视,(有些相邻的几个寨子都没有人家买得起)。周边寨子的大人小孩一到下晚,吃了晚餐,就会不约而同往有电视人家去看电视,有时聚集了几十个人,家里坐不下,主人还算客气,把电视抬到院坝里去看,杨金刚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过过只有过年才吃上肉的日子,过过冬天只有单薄的衣服穿受冻的日子,过过一双解放鞋穿到到到处开花,只有脚底板的日子。

从小杨金刚除了上学,回家就是放牛,每个周未,他都会和小伙伴把牛赶到几公里以外的荒坡上去放,他对寨子周边的环境再熟悉不过了。

1995年,已经18岁的杨金刚应征入伍当兵,在入伍期间,他加入的中国共产党,2000年12月复员退伍后,他加入了打工的潮流,到广东、深圳等地打了几年工,在打工期间,他吃过很多苦,受了很多气。他越来越留恋家乡,特别留恋家乡的放牛坡,每次回家,他都会翻山越岭到放牛坡去看看,当时已无人放牛了,放牛坡长满杂草,但来到这里,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感觉心旷神怡。杨金刚有了要在放牛坡发展事业的念头。

2008年,在政策扶持产业发展的号召下,杨金刚毅然放弃在外打工丰厚收入待遇,利用当地荒山资源,返乡承包集体1000亩荒山,就是小时候他常放牛的放牛坡,并说服父母、兄嫂和妻子跟着他起开荒种茶,从此一家从走向艰苦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路温长而辛苦,杨金刚带领全家孤注一掷,把全部的家产都投到了茶山上,一家人在茶山上搭临时工棚,在山上吃住,精心培育管护经营茶园,这一干就是五年。

杨金刚的艰苦创业精神打动了区委区政府区直相关领导的关注和关心,纷纷给予茶园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2014年5月6日,西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邓辉、区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颀、西秀区民宗局副局长杨艳宇等一行五人到杨金刚茶园调研茶园的发展情况。当时,通往杨金刚茶园的路是一条机耕道,这还是2013年区民宗局支持他8万元,他自己自筹6万元,然后请当地百姓帮忙投工投劳,通过劈山开路,修出了这条4.5米宽,3公里长的机耕道,之前这只是一条宽仅0.5的放牛路。由于路不通,只能开越野车才能勉强上山,越野猎豹车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慢慢爬行,颠簸近20分钟,绕了几座山,终于看见茶园。已发展种植1000亩的茶园长得非常嫩绿,一片又一片,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茶园旁边,有一座临时搭建的工棚,工棚极其简陋,没有自来水,没有通电,杨金刚一家人一直在工棚里吃住,这一住就是五年,周围两公里以内没有一户人家,又显得有点荒凉,这是一种坚持,这是一种毅力,这是一种精神。当天,区民宗局答应支持杨金刚20万元,对进园公路进行硬化。邓辉区长又和区水利局协调,支持杨金刚20万元,修建一个灌溉池,解决茶园用水,目前,这两项目正在施工当中。

茶叶种出来以后,对茶叶进行深加工也是最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杨金刚就自已建茶叶加工场,同时,他还邀请当地几十户农户入股,成立农业合作社,现合作社已发展有50余个社民。

该茶园2013年已经开始投产,产优质茶叶2000公斤,产值达100万元。2014年产量上升到4000公斤,产值达200万元。支付给社民劳务费近180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2015年1月,杨金刚又承包500亩村集体荒山,引进种植先进茶种白茶,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扩大种植规模。杨金刚创办的茶园,即增加了生态,美化了环境的同时,将村集体的荒山进行有效利用。解决村民就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益,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因为生活的磨练,杨金刚比同龄人显更成熟、更苍老,他话不多,做事却很实在,提起目前面临的困难,他感到有些苦涩。他说:一是路还没有修通,区民宗支持20万元,只能硬化800米,还有1500米通茶叶公路的硬化资金,还得再想办法;二是茶园至今没有通电,家人在茶山上生活极其不便;三是加工场面临的困难,随着茶产量的增加,现有的加工厂小,设备不齐全,加工技术跟不上,还得需要购买先进的大型的加工设备,扩大加工场房等。不过他说,有了当地政府和区直各部门的大力关心,给予他那么多的支持,他已经很满足,一切会慢慢好起来的。

对下一步茶园的发展,杨金刚信心十足,他说,他会进一步壮大合作社,扩大茶园种植面积,在茶园里发展林下养鸡。等条件成熟后,他还会在茶山上建农家乐,山上空气好,气候宜人,茶场还可供观偿,相信可以吸引客人到这里来游玩。

CY260.com编辑推荐

茶马古道 历史深处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和金沙江的幽深峡谷之间,在川、滇、藏三省交汇的“大三角”的原野丛林之中,盘曲延伸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条古道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飞仙关,过始阳,走天全,出禁门关,翻二郎山,过泸定,至康定,到西藏,然后进入尼泊尔。古道险窄幽深,斗折蛇形,曲曲折折,这就是与“丝绸之路”齐名天下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不仅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地理形态最为复杂的商业要道,它更是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传播的通道。

四川、云南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天全边茶”享誉蜀中。与盛产茶叶的川蜀地区唇齿相依的藏族同胞世世代代对茶叶却是十分的渴求,在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艰于粒食”,“以茶为命”,“如不得茶、非病即死”之类的记载。藏族民族中也有“汉家饭裹腹、藏家茶饱肚”,“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虽然对茶情有独钟,但由于酷寒的高寒气候,茶叶根本无法种植,只能依靠于川、滇茶叶入藏供饮,中原地区少有马匹,纵有些许,也皆体弱质差,而地处高原地段的西藏康巴正好盛产良马,这种出产与需求的互补,促使两个伟大的民族走到了一起。于是“茶马互市”诞生了。

“茶马互市”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当时,茶叶用作饮料,在全国各地皆为常事,而藏族同胞,尚未大饮。虽此前贞观十一年文成公主下嫁给藏王松赞干布,就带来了大批茶叶,其后亦有茶叶进入藏区,然而其清新明目,健脾养胃,祛劳提神的功效非常人皆知,因而饮茶之习惯尚不得善遍,全民饮用当推至后期。当然也是从官至民。唐代作家李肇在《国史补》中写道:唐朝使者常鲁公出使吐蕃,常在篷中烹茶,吐蕃赞普见后问道“此为何物?”,常答:“此为解渴去烦之物,名‘茶’”,赞普细察,笑曰‘吾亦存焉’,遂令从人取出大筐,常观,果为茶耳,皆为徽、闽、川之良物,然赞普不能用。后,常示之,且言其妙,至此,赞普饮之,藏胞亦然。”由此可见,当时吐蕃势力强大,虽然存有大量的从外地搜罗或他人赠送作为珍贵礼物的茶叶,但除了极少赞普饮用外,常人大都不知道如何饮用,而从常鲁公在民间传以饮用之术后,喝茶的习惯也就给了藏民,茶文化开始进入藏区。藏民喝茶,汉民售之。茶马互市的兴起,无疑促进了藏汉经济的交往。唐朝在许多地方都设置了“茶马司”,作为市场管理机构。宋代开始,朝廷常与辽、金交战,所需军马更多,宋便将茶马交易作为一种手段,用以结善并控制西北各夷。当时,朝廷将茶叶的销售分为官茶和商茶,前者由机构采购交易,后者由茶商向户部纳税交易。但须限定数量和地域,明清两代大体沿袭旧制,只是到了清代晚期才将茶叶向民间开放。

天全是茶叶的盛产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更与藏区康巴相邻,因而“茶马互市”交易更盛,至明代经商户达60余家。“天全边茶”产量达2.9万担。过天全县城,出禁门,便是二郎山系,是茶马古道的必经地,相对于年代更为古老、被历代衙府称为“官道”的经荥经、泥头、磨西至泸定、康定的“大路”,此路俗称“小路”,所背之茶亦称“小路茶”,无论大路、小路一样要路经此处,一样要翻越三千二百多米的马鞍山和五千多米的二郎山,因而二郎山南麓山脚有地名曰“两路”。

翻山越岭,地势陡险,骡马难以通行,只有人手脚并用,方能攀援通行。所以各地古道中惟一造就了“茶马古道”上仅此从天全禁门关至康巴路段独有的风景奇观:人力背茶。背夫们相约十人、八人,每趟从茶商的库房里领取茶包,背往指定的地方。体力好的取20—25包,足有300—400斤。

背夫们领到手的茶包层叠摞好,用竹签串连固定,再以篾条编成背篼,套上双肩。背夫无论是谁皆自备食物,即玉米面和一小袋盐巴,仅此而已。胸前系着一个椭圆形的小篾圈,俗称“汗剐子”专用于刮汗,手里拄着一根丁字形的拐杖,拐尖镶有铁杵,俗称“拐筢子”“墩拐子”。茶包一旦上背,沿途一般不得卸下歇息,待有平缓处,领头背夫(有地方称拐子师,也有地方称大背师)便审势路段和背夫负力情形,需歇一歇了,便扎下拐子,一声吆喝,示意大家找地方歇息。拐杖就是支架,茶包垫在拐子上,拐子扎在石头上,背夫们便都挺直腰背歇脚片刻。日久天长,古道上便留下了铁杵扎下的痕迹。甘溪坡上、紫石关旁那些茶路上密布的“拐子窝”至今仍在荒弃而覆满青苔的石板道上隐隐现现。

古道是走出来的,这一走就是几千年,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中,它历经风雨,铸就了历史和文明,虽然说现代文明替代了它,但它不是消失,更不是灭亡,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段美好的过去,它是人类向前发展史上一座闪耀着光彩的里程碑,它光彩背后的神奇,源自于人类的坚韧不屈和自强不息。

茶乡春色


邓倩

阳光有些烈,道路蜿蜒漫长。从星沙开元东路一路向北,沿途有一丛丛粉紫粉紫浪漫到天边的紫云英,一闪而过的映山红,还有曾经臆想过无数次终于得见真颜的青青茶园。今天我们徜徉在春的怀抱,感受大美金井。

向阳姐拍的那张白鹭湖全景真美,从左及右望去,仿佛是一幅铺陈开来的水墨长卷。山水掩映间,一抔黄土上巍然独立的牌坊,阳光从一丝丝不经意的缝隙间透过来,那单看有些雕饰得过了的、俗了的飞檐翘角,瞬间从最普通的一座牌坊仿佛被镀了佛光般威严。那骑着牛背、吹着长笛的牧童若是将那管笛子换成一片随手摘来的树叶,又该添多少真趣?老旧得早已不堪用了的倒扣在塘堤边的木船,还有这沉寂了十几年突然热闹起来的白鹭湖,都入了他随意又大气的镜头中,都笼在影影绰绰曼妙的山林间,和那盼顾生姿的倒影里了。

春天的山野最是迷人的去处,天然的,快活而灵动,转过这个山头,另外一种大气端庄的美丽带着凝聚无数人心血的气势又将我们狠狠地震慑在了当场。

茶香,茶乡。一个山坡连一个山坡,一个山头连一个山头,整幅整幅的翠绿和着太阳下氤氲的茶香,让喜欢茶的我当场就有了浅浅的醉意。雨后初晴的湿气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嫩绿嫩绿的新叶间若隐若现。茶树被修剪得很整齐,每棵树都是一般高度,每块茶山之间的松柏护卫着这难得的净土。采茶人在茶树间穿梭,更多的是一些面容憨实的女人,没有曼妙的身姿,没有肤如凝脂,只有那双粗糙黝黑的采茶的手。这双手轻巧地拂过每棵茶树,轻巧地捏住一片片嫩叶,嫩茶纷纷归到茶篓里,绽放出倾倒众生的幽香。

我以为这里的茶山都是大块大块的土豪金。在一个老奶奶的家门口,我惊呆了,这分明是陶渊明向往的家啊。土坯砖瓦房外,疏疏落落的茶树半环绕着她的家,堆得高高的柴垛,一声声不知从哪里传来的猪啼狗叫……眼光越过她家的屋脊,房背后分明是一大块楠竹园。灰色的天空,苍翠的竹林,深土黄的屋子,深褐色的木篱笆,新生的茶树嫩芽,墙角那簇不知名的小黄花,还有端着粗瓷碗站在门口看着我们,满脸褶子里都是慈祥、温和、好客的穿着粗布衣服、围着老式围裙的老奶奶。这是怎样可以入画的景色。

因为向往,我们欢快地喧闹地奔来,一头撞进这姹紫嫣红的春色里。因为喜爱,我们踮着脚尖轻轻离开,不可以走得再重一点,不愿惊动了哪怕是水池边那棵桃树上正曼舞轻飞的落英。

江南茶乡


中国是茶的故乡,对种茶、制茶、饮茶都很讲究,从而形成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句容,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特别适宜茶叶的种植,历史上一直被誉为江南茶乡。

清明前后,正是采茶的时节。茶乡的大姑娘、小媳妇一大早就背着背篓、踩着露水出门了。这个时候的茶园,完全被山林里的雾气洇湿,茶树上的芽儿吸足了大地的精华与灵气,比着劲儿往上蹿。采茶人零落地散在“仙境”一般的茶园里,灵动的手在茶尖尖上舞动,看得人眼花缭乱。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其实,采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纵是一个最灵巧的采茶工,一天采下的鲜叶儿,也做不了几斤茶叶。现在,茅山、方山一带已成了旅游胜地,游人常在山里发现野生的茶树,它们有的藏在密林深处,有的长在小径旁,或许是前人栽下的,或许是鸟儿衔来的籽发的芽,它们与世无争,像被人遗弃的婴儿,默默地生长着。看着茶树枝头那些嫩芽儿,总会让人生出一丝爱怜。

茶在句容这块土地上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有人说,它的产生与道教有关,与道士有关。茅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茅山所产的茶叶以独特的江南风韵和茅山灵性而名扬四方。晋代道家葛洪用茶炼丹,南朝文学家王微咏茶言志,南朝思想家陶弘景研茶功效,他们在中国茶叶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致使唐代“茶圣”陆羽亲临茅山研学,他在茅山道观里,写出了《茶记》一卷,从而才有了后来的《茶经》。

地方志上记载:明清时期,句容茶就以空青山的云雾茶及玉门桥所产绿茶为高品。云雾茶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晚清及民国时期,句容的浮山云雾茶及武岐茶在业内也小有名气。新中国建立之前,人们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句容仅有茶园60余亩,且多系寺庙种植。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句容茶业才重显生机,有8个专业国有茶场,3个国有林场,40余个集体或民办茶场,5万余人从事茶产业。“茅山长青”、“宝华玉笋”等高档名茶先后研制成功,使茶乡句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句容茶何以有如此大的名气呢?这源于句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句容北濒长江,是历史上产茶的北缘带。由于气温低、茶叶的生长期长,产量就低,而品质上乘,所以就显得十分珍贵。

吃茶一直被人称为“雅事”,陆羽早已在《茶经》中赋予了茶以佛学的哲理和儒家的静逸。于是,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它成了人们温饱之余的一种精神享受。喝茶不仅仅是“雅事”,在最早的时候,茶叶是用来治病的。古代医书《神农本草》上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而对于劳累了一天的农人来说,茶是提神的,是解渴的。

有时候我在想,人们喝进嘴里的不仅仅是茶,还是生活的滋味。也许人们都向往在窗明几净的茶吧里泡壶茶、摆一摆茶道,享一份闲情。其实,我以为喝茶还是不要离开土地太远,如果在茶园边摆上桌椅,借半盏清茶,用一颗清心,阅人间春色。粗陋的日子有了一缕茶香,那日落日出、心内心外也如同经了禅滤,倏忽间变得细腻柔情超然脱俗起来……这不就是人们向往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的人生大境界吗?

茶是一种植物,是大地的精灵;喝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品位,是人内心的一种精神超脱。

句容北濒长江,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特别适宜茶叶的种植,历史上一直被誉为江南茶乡。

《茶山情歌》


《茶山情歌》是吴颂今作词,韩乘光作曲,杨钰莹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杨钰莹1992年专辑《风含情水含笑》中,是一首民歌味道十足的歌曲。

《茶山情歌》歌词:

茶山的阿妹俏模样

啊…吔…吔…吔…吔…俏模样

十指尖尖采茶忙

啊…吔…吔…吔…吔…采茶忙

引得蝴蝶翩翩飞

呀引得蜜蜂嗡嗡唱

啊…哎…哎…哎…哎…吔…吔…

引来了对面坡上的砍柴郎 呀砍柴郎 呀砍柴郎

嘿 茶山上的那个小阿妹

啊…吔…吔…吔…吔…俏模样

引来了的那个对面坡上吔 砍柴的少年郎

砍柴的阿哥嗓门亮

啊…吔…吔…吔…吔…嗓门亮

一支情歌两人唱

啊…吔…吔…吔…吔…两人唱

唱得蝴蝶双双飞

呀唱得茶花并蒂香

啊…哎…哎…哎…哎…吔…吔…

茶林里飞出一对金凤凰 呀金凤凰 呀金凤凰

嘿 砍柴柴的那个小阿哥

啊…吔…吔…吔…吔…嗓门亮

茶林里的那个飞出了吔 一对金凤凰

茶山的阿妹俏模样

啊…吔…吔…吔…吔…俏模样

十指尖尖采茶忙

啊…吔…吔…吔…吔…采茶忙

引得蝴蝶翩翩飞

呀引得蜜蜂嗡嗡唱

啊…哎…哎…哎…哎…吔…吔…

引来了对面坡上的砍柴郎 呀砍柴郎 呀砍柴郎

茶山上的那个小阿妹

啊…吔…吔…吔…吔…俏模样

引来了的那个对面坡上吔 砍柴的少年郎

砍柴柴的那个小阿哥

啊…吔…吔…吔…吔…嗓门亮

茶林里的那个飞出了吔 一对金凤凰

茶山上的那个小阿妹

啊…吔…吔…吔…吔…俏模样

引来了的那个对面坡上吔 砍柴的少年郎

砍柴柴的那个小阿哥

啊…吔…吔…吔…吔…嗓门亮

茶林里的那个飞出了吔 一对金凤凰

“老人家”寇丹的茶语清心


“名片上印的那些头衔都是用来‘吓唬’人的。别人说这是什么家什么家,我觉得,我只有一个‘家’,就是———老人家。”78岁的“老人家”寇丹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11月23日,湖州著名老人家寇丹应邀来到金华,在半壁江山茶楼做了精彩演讲。寇丹是满族人,1943年时,随父母逃难来到金华,在金华生活了4年。16岁参军,此后辗转,50年前来到湖州,后与茶叶结缘,成了茶界著名的“老人家”,因此经常被邀请四处讲课,参加各种活动,于是,他又自嘲是个流寇,“流寇到处流,快乐又自由”。

寇丹通达、乐观、机智。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说怪话,不发牢骚,他说:“我16岁上朝鲜战场,那么多人都死在那里,我却白赚了60年。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他是知足常乐。然而,这4个字并不容易做到,只有自身经历过,才能有血有肉地理解。

他研究茶文化许多年。但其实,他挺烦文化这个词老是被提及。“文化就是厨房里的盐,你要各种菜里都放一点才有味道,真舀一口盐,那肯定不好吃。但现在谈到文化,总像是往你嘴巴里喂盐。”

这个精神矍铄、气场强大的老人家,嘴巴里时不时蹦出各种金句来。“一本正经常常不正经,胡说八道往往真有道。”此寇丹语录又一条。在“胡说八道”中,且看语言的箭矢纷纷射向当今所谓茶文化中的种种误区与乱象,畅快淋漓。

且听老人家如何带我们领略茶中风光,明心见性。

最朴实的泥土

泡最朴实的茶

有一次,韩国KBS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寇丹,问他中国茶叶市场的状况,他给出了一个字的判词:“乱!”

各种宣传,各种旗号,加上各种附会的传说,几片普通的叶子就炒成了天价,再加上动辄几千上万元一把的茶壶,乱花迷眼,天花乱坠,茶,却早已变了滋味。

“还有些茶文化搞到了庙里,让几个和尚出来倒茶就算是禅茶了,就能净化心灵了。净化什么心灵啊,皮相都没有!”老人家的话十分犀利。

到处都是的茶道表演,寇丹也不以为然:“道怎么表演?道是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出来的,它在你的心里,无法表演。有很多所谓的茶道只是泡茶,是把茶泡好的技巧。”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曲茶。自古,茶在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一次,在国际会议上,一个日本人对他说:“你们中国人喝茶喝的只是物质,不是精神。”

不得不承认,这也是现实之一种。国内的茶叶价格节节攀升,从几十元一斤到十几万元一斤,确实,现在很多人喝茶不是在比精神,而是在比物质。但是,他说,这并不代表中国人喝茶喝的不是精神。

“中国56个民族都用茶待客,以茶为礼。客人来了,先喝一杯茶。这就是我们喝茶最基本的精神,最简朴的茶道。”茶为国饮,并不是说茶是多么了不起的饮料,而是因为茶是最普通之物,老百姓都喝得起。所以,他总是强调,要喝平民的茶,“用最朴实的泥土泡最朴实的茶”。这个泥土,指的是泡茶的茶壶。

“现在人们在茶馆里玩茶壶,玩玉,玩香道,既然有市场,这都可以做,没问题。但是不要忘记中国茶的本质,就是喝平民的茶。不要忘记中国还有两亿五千万人挣扎在贫困线上,还有那么多低收入、吃不好的民工。”

这其实对于古人的观点是一种印证。陆羽曾说,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与陆羽同时代的卢仝,他的《七碗茶诗》流传至今:“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然而,在写完如此美妙的喝茶感受后,卢仝在最后想到的是茶农之苦:安得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日本人的茶道

茶文化的国际交流,也是一种互相映照,用以观看自身文化中的不足。让寇丹印象深刻的有几件事。

一个美国摄影师要出一本关于中国茶的画册,特意来采访寇丹。头一天,他先找寇丹聊了3个小时。第二天来拍照,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坐姿,这个美国人竟然拍了178张照片,各个角度,各种光线,拍得大汗淋漓,而最后只选取了一张。这种兢兢业业、丝毫不马虎的态度让寇丹十分钦佩。

有一次,他问一个日本人:“你觉得中文中哪个词翻译成日语是最困难的?”当时那个日本人说好像没有。过了两年,又遇见那个日本人,他回答:“最难翻译的是马马虎虎。”因为,在日本,没有马马虎虎的事情。

“他们是非分明,不像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总是像黄梅天,道是无晴却有晴。”

日本人的茶道,讲究仪式化、艺术化。“主人举办茶会,几天前就要把客人的名单写在纸上,再让最年长的客人一一去确定人数。接着开始精心准备。仔细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客人的鞋子尺码都要问好,然后主人会准备好雨鞋,以备下雨之需。日本的茶道离不开花,而且,这花是不能到花店去买的,得自己去野外采摘,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当然,花还要符合客人的特点,让客人见到后能明白主人的心意。”

“日本人喝茶有专门的茶室。茶室的门很窄,只有80厘米。客人们得爬着进去,这代表谦卑之意。大家进了这个门,就要把所有世俗的外在的东西丢在门外,不管你是什么领导什么长的,都丢在门外。大家进去一起坐下来,平等安静地喝一杯茶。”

“茶席中有茶点。比如,这个茶点是糯米做的细沙馅小团子,上面轻敷一层淡淡的绿茶粉。这个茶点,你得欣赏它,并且还要读出它的意思来。也许主人会问这个茶点做得怎么样?你不能回答好吃或者不好吃。你要说:虽然外面冰天雪地,但是,在您准备的茶点中,我看到了雪在融化,春天的芽尖已悄悄冒出地面,感谢您,把春天提前带给了我们……”

简直是一场功力和修为的比拼。

日本的茶道如此文艺,如此讲究,如此庄重。寇丹认为,这和茶叶在日本的传播路径有关。在中国,喝茶的习俗是自下而上传播的,先是平民百姓喝,渐渐地,宫廷里也开始喝茶,因此才有了贡茶。所以,中国的茶道,如前文所说,是民间的,日常的,是平民的待客之道。而在日本,茶叶是由和尚带过去的,先在宫廷中流行,过了很久才成了平民百姓的碗中之物。不同的传播路径决定了两者茶道的巨大差异性。

所以,寇丹一贯强调喝平民茶的观念。他认为这才是中国最根本的茶道。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谈话间,有个人提了一把壶来请寇丹鉴定。这把壶价格不菲,落款是某名家,但不知是真是假。拿壶来的人半是玩笑半是正经:“这是我收藏的所有东西中最珍贵的了,我连晚上睡觉都要把它放在枕边!”

寇丹不动声色地说了个故事:“有个人来问我说:我这把是老壶,可是壶盖上破了一点点,是不是就不值钱了?我就和他说,你的外公外婆活到了七八十岁,人老了,牙齿也掉了,你说他们值不值钱?”

有很多人玩壶玩玉玩古董,最后却被物所束缚,就是因为太在乎是不是值钱。“放开那种心态,你就会觉得愉快。你是要做它的主人,而不是变成它的奴隶。”

喝茶亦然。现在的人们赋予茶那么多名头,那么多花样,那么多文化。但实则,喝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你在喝的过程中是否觉得快乐。用一句话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茶的本质是药。茶多酚有利于身体健康,而通过一杯茶也可以熏陶心灵。”

他说,对新加坡一个社区里的茶会印象深刻。那个社区里居住着中国人、日本人、马来西亚人、印度人,大家语言不通,如何沟通?那个社区负责人就想到了中国的茶。他们参照了台湾“无我茶会”的形式,选定一个日子,一个地方,大家自带茶叶、茶具,来时从篓子里各领一个号牌,然后坐在号牌上写的位置上。

每个人都要沏三杯茶,恭恭敬敬地递给坐在右边的三位。然后,自己接受左边的人递过来的三杯茶。在此过程中大家不发一言,细细品茗。即便你是一个80岁的老人,坐你右边的是6岁的小孩,你也要恭恭敬敬地递上一杯茶。即便你和你旁边的人是平时交恶的邻居,你也得照做。这样的茶会,没有尊卑,没有好恶,放下自我,提倡分享。

“再比如,夫妻两个吵架了,夜里背对着背躺在床上,心理不平衡,在计较是你错还是我错。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如果你泡好一杯茶放在对方的床头柜上,然后去上班。当他醒来时,看见那杯茶,他心里浮现的肯定是温暖。这时候,还需要说什么话呢?”

有时候,一杯茶抵得过千言万语。

说到后来,老人家寇丹又认为“我就是一片茶叶”。

“这个屋子就是一个大茶壶,我们都是其中一片茶叶,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才华、芳香和营养。”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不是吗?

言至此,已不必多说。听从赵州禅师的话:

吃茶去。

茶乡随笔


我是个不懂茶的人,学校安排的一次参观茶馆活动,使我产生了要了解茶的冲动。

信阳是我所知道的距我最近的茶乡了。翻看资料得到的“五云夹两潭”的概念感到很模糊,于是在一个周末的早晨,我只身一人坐上大巴前往茶乡。

春夏交接处,春天失去了往时的温润,夏天悄悄仰起炎热的面孔。一路颠簸,车里的人都昏昏欲睡,我却怀着激动的心情把头伸出窗外,贪婪地呼吸着来自茶山茶树散发出来的清新空气,山上的茶树葱茏浓郁,戴着草帽的采茶女在茶垄间双手飞舞,很专注。我陶醉于美景的绚丽和人的灵动中,感叹大自然的魅力和人勤奋劳作的融合,勾画着眼前这壮美的画面。

在黑龙潭的指向标处,我下了车,看到路侧的石壁上写有这样的诗句:“山静鸟谈天,水清鱼读月;茶香路人停,酒香醉路人。”我不知是否为名家名人所题,只觉得很有些意思。这次进茶山,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我便顺着指向标的方向,沿着蜿蜒的小路向山的深处走去。山路两旁的茶树绵延向远山覆盖而去,为山体披上浓淡不一的绿装。近处一排排一垄垄的茶树像是列队迎接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寻茶人,我无比喜悦,享受着人只有和大自然贴近时才能有的从容。

中午时分,我随着一群采茶女进入一户茶农家,采茶女将身上背的盛着茶叶的小竹篮取下,依次交给庭院中主人模样的一位中年妇女,她手持竹篮左右摇晃上下颠翻查看篮中的茶叶,脸上不时露出不满意的神情,有时嘴里还会嘟嘟囔囔说些啥,我想可能是对采的茶看不过眼。采茶是只要两三个尖叶,采茶女们为了多些重量总会采些大叶子放进篮子里,这也难怪,一斤成品茶据说要一两万个芽头才行,很不容易啊!看完茶叶,中年妇女把茶篮放到秤上看一眼报个数,随手把茶叶倾撒在地上摆放的几只大箩筐里。油润润的茶尖儿拥挤在一起,静静候着,等着制茶人的筛选。

茶应该是很随性的,自从被茶农栽下的那一刻,便不再有别的奢望,一心一意从土地、山石间汲取着营养,努力舒展着枝叶,张扬着自己的生命,以期待在清明前把自己最自豪的面容和姿色呈献给茶农们,从采摘-凉青-炒制-揉捻-烘干几重工序下来,翠绿鲜活的生命蜕变而成另一种状态,恰是这种状态才是可以告慰茶农的。

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吃过晚饭,中年妇女非常喜庆地安排我住宿,还拿出新的被子和床单给我铺上,我心想这家人真朴实、真热情、真善良。也许母亲谈到儿子是最荣耀的事情了,中年妇女一直不停地对我夸她儿子小时候多么多么懂事听话,上学多么多么刻苦努力,现在考入大学了,还在帮着家里采茶。谈起儿子的点点滴滴,她已经没有了对采茶人的怨气,没有了劳累一天的疲惫,只见一副喜洋洋很自豪的神情挂在脸上,眉飞色舞地讲着儿子的琐事。儿子的成长懂事应是她最大的收获,或许这正是她人生的最大快乐。

品到深处才知茶


国人爱茶,一日不可无此君。沏茶敬茶是待客饷宾迎亲会友不可缺的礼节。每到一处,主人除了给你介绍山水胜迹,少不了要让你品尝当地的名茶。一杯热茶端上来,自然有种心灵的沟通,感情的融合,一切尽在不言中。

茶是平淡温和的,不像酒那样热性张扬,也不似咖啡浓艳激人,即使是香味也只像梅的冷香、水仙的幽香,她的水色、韵味、品位可与玉与水晶媲美。正是有了这些特性,才和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养心养情之说相契合,茶自然是国人的所癖所好。

茶为神树,一身清正,忌俗、忌尘、忌噪音、忌油腻、忌膻腥,她是天地日月孕育的精英,呼吸山岚云雾雨雪之清?或是沏泡在壶中,抑或是收藏在罐里,虽然经历采摘、揉搓、滚煞、烘炒、气蒸等多道工艺,她都是一个活的生命,只要一遇到水,她就演绎生命的精彩,释放生命的本色,让你体味生命的原味。因而,她对水质、水温的要求极高,唯有地母之乳、名山之泉、天落雪水才能和她匹配;火之过燥,沏之过急,闷盖过久,都得不到茶的真味,只能闻到烟火的熟汤气。如今,喝茶花样迭出,又是柠檬,又是玫瑰,又是茉莉,又是菊花,都失去了茶的本色,把茶的清纯幽香,涩中回甘,沁心润肺,两腋生风,耳目清亮的体验全都丢失了,那叫什么喝茶?喝茶,是种心灵的放假,精神的滋润,三五好友,假座山水之间,选个幽静茶馆,泡上一壶阳羡雪芽、太湖翠竹、茗鼎名茶……慢慢等待,细细去品,让你浮躁的心态平稳下来,让你矜持的神情放松开来,然后你嗅到飘逸的茶香,看到叶片在杯中自在沉浮的姿态,于是你注意到窗上的竹影摇曳,听到高树的鸟鸣,于是你的思绪变得清新而高远,怡悦的快感渗透到身体的每个细胞,这时,神茶在你不知不觉中助你进入“宁静致远”、“天人合一”的境界。

武夷山人当铭记、敬重这些岩茶功臣


翻开中国茶史,武夷岩茶在清代就有很高名声。1984年,武夷岩茶经资深茶叶专家评为“中国十大名茶”。如今,它成了茶客、玩主们追逐极品,有的人几乎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之地步。

“吃水不忘掘井人”,武夷山茶人应当深深怀念、敬重那些为岩茶创制、传记、举荐的功臣。

释超全,首次确立“岩茶”名目。清康熙三十年(1691),一位愤世嫉俗的老人风尘仆仆来到武夷山,他就是同安籍人士阮旻锡。他入天心永乐禅寺,剃度皈依佛门,受赐法名释超全,步入念经侍佛、种茶制茶的佛界生涯。释超全对武夷茶极有好感,作有《武夷茶歌》长诗,其中有云:“嗣后岩茶也渐生”之句,又有“凡茶之侯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在《安溪茶歌》还有“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的描写。岩茶名称生成了,关键的工艺点也到了,这便是岩茶即乌龙茶起源之端倪。

王草堂,记录岩茶制作技艺的第一人。王草堂名复礼,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氏。虽为布衣,却学识渊博。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其应崇安知县邀请,离开繁华都市,前来帮助修编《武夷山志》。其间他目睹武夷茶的制作过程,写下《茶说》一文。曰:“茶采后以筐(当为筛)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茶采而摊,摊而摇,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这说明当时的制茶工艺与现在的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基本相同。茶界当感谢这两位先贤,否则乌龙茶起源又要成为一个谜。

梁章钜,倡以“香清甘活”四字论岩茶。此君系清代著名文学家,官累迁两江总督。在寓居邻县浦城期间,梁章钜几度探访武夷。一日晚上,他闲住天游峰上,幕色苍茫,祥云簇拥,万籁寂静,令人神怡。静参羽士与他围炉煮茗,慢斟细啜。

品茶高手与文学名家尝各色好茶,感受良多。静参曰茶分四等:一曰香,二曰清,三曰甘,四曰活。并释之,香而不清,则凡品也;清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手其微。简约之则为“香清甘活”。一宵夜话,传为经典。现代人品评乌龙茶时,均以此“四字”度之。尔后则出现台湾尚清,闽南重香,武夷求活之说。有行外人讥笑说“活”之说是忽悠人,无法观感。此言差矣。“活”是可以感受的:一是茶水入口甘甜清爽,下喉顺滑;二是茶汤橙黄显琥珀色,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有红点。山场好、工艺到位的茶才有这种特征,茶界人也称之有“活性”,所以说“活”字并非虚妄之语。梁公所录“香清甘活”是对乌龙茶品评的一大贡献,我们当时而习之。

吴觉农,把国家茶叶研究所建立在岩茶之乡。这位享中国“当代茶圣”的学人,他从小对茶叶充满深情,毕业后先后到日本学习茶叶,又到印度、锡兰、印尼、英国等国家考察茶叶生产和茶叶市场。深为茶叶发源地的祖国,茶叶科技却落后于外邦而羞愤。他决心建立国家合并,张调福建协和大学任教授。1946年研究所撤销,改农业部崇安茶叶实验场,张又奉命回来任场长,至1950年止。前后的8年时间里,他领导、组织开垦茶园种茶,进行新品种培育、种植,进行茶叶采制试验,设计“9.18”揉茶机等。“近水楼台”的武夷岩茶得以扶持,产量、品质有了提高。

张天福,虽身为场长,却从不摆谱,常深入茶厂、茶山参加制茶。据给其碧石茶厂当过“包头”的周钟祥(2014年10月2日去世,享年98岁)曾对笔者说:“张老板到厂时,会参加做茶,没有架子。每天洗冷水澡,冬天也照样洗。身体好,会武功”。据说1949年他在佛国岩茶厂做茶,下山后才知“城头变幻大王旗”——崇安县城已被解放了。

张老有两句名言:老人要忘了年龄,要把做事作为享受。因为有了这种信念,这位世纪老人总是充满生机,奋进不止。

武夷山人当铭记、敬重这些岩茶功臣。

名动茶乡的“茶师傅”


在曹简的社区勐昂村委会新曼峨村村民小组有个制茶能手岩章康,可是他见了曹简却要叫上一声“师傅”。

以前岩章康炒茶、晒茶不注重技术,经常把初制的茶叶炒糊,有一股糊味的茶叶自然不受市场欢迎,年年亏损。2011年3月10日的下乡走访中,曹简了解到了这一情况,第二天便专门收集送来茶叶制作技术资料,鼓励岩章康采用机器制茶,并指导岩章康通过理论学习制茶技术和向经验丰富的茶农请教相结合的方式学会了炒茶、晒茶、蒸茶、压茶等制作工艺。

在曹简的指导和帮助下,岩章康更新了设备,改进了制茶技术,现在他家的茶叶不仅有香味、有成色,价格升起来了,销路也广了,岩章康今年的茶叶收入与去年同比翻了两番。

在曹简的主动汇报和积极协调下,现在的新曼峨村不仅新修了水泥卫生路,还冒出了许多傣式小楼,成为整个乡勐昂村委会卫东村寨是个哈尼族寨子,山高坡陡,群众以种植茶叶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群众的茶叶地面积较少,缺乏主要经济支柱,生活水平每况愈下,这一直让作为社区民警的曹简很揪心,决心帮助当地百姓致富。

经过到辖区政府重点扶持的曼囡村委会小耳朵猪养殖基地考察学习和上网深入了解,曹简发现“小耳朵猪”是当地特色猪,也是猪中优良品种,口感好,肉质优良,但当地老百姓对这种猪不甚了解,担心养了卖不出去,不肯养殖。

为了帮助卫东村群众脱贫致富,曹简决定先找一家愿意养殖“小耳朵猪”的农户先搞试点,再以点带面在全村推广,发动群众广泛养殖。

几天的走访后,曹简发现杨小英是村里公认的勤劳妇女,善于学习,接收新事物较快,但一直靠微薄的茶叶收入维持生活,家里还有一个残疾的弟弟,一直很困难。曹简很快决定说服并帮助杨小英试点养殖“小耳朵猪”,但是小英也同样担心销售问题,害怕养了卖不出,挣不到钱。

曹简便找到辖区曼囡村委会小耳朵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寻求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的支持,经过积极协调,养殖基地同意为卫东村民传授养殖技术和经验,并承诺帮助销售。项目选好了,但杨小英家里却没有适合养殖“小耳朵猪”的猪圈,这再一次让曹简犯了愁。经过不懈努力,曹简的真情打动几个好友,赞助了价值1万多元的水泥、沙石、石棉瓦等材料建盖了猪圈,并提供了60头小耳朵猪。

现在,杨小英家的试点猪圈已基本建成,为试点推广养殖“小耳朵猪”奠定了基础。杨小英和他的弟弟看着日渐成长的猪笑了,经常用哈尼族的语言歌唱着对曹警官的谢意,空旷的大山里回荡着喜悦而又感激的歌声,“曹警官哟,他走村串寨为咱们;曹警官哟,他不求回报操碎心……”

人民群众的“守护神”

“在布朗山,侦办案件、治安防范,都得依靠老百姓。”四川警官学院刑侦专业毕业的曹简感慨道。

布朗山乡面积与香港差不多,群众居住分散。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工作,最大的难关是语言不通。每次下乡,曹简都会约上村支书或其他村干部,在一起走访中增进了解,学习做群众工作。慢慢地,他有了心得:“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用他们喜欢的语言方式交流,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着想、办事,就能处好关系。处好了关系,他们有什么事都会跟你说,你有什么事他们也会全力帮你!”

曹简从基础工作抓起,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全力消除治安隐患,维护辖区安全稳定。他在辖区组织护村队,开展法律知识、军事技能培训,提高治安防范能力;利用走访、赶集的时机以案说法,用辖区发生外来人员偷盗摩托车的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加装防盗锁;辖区有许多群众重名,有的一家三代有四个人用同一个名字,给治安管理和二代证办理带来不便,他又劝说并帮助群众更改名字。

真情如春雨,点滴赢民心。办理二代证时,曹简和战友们上门为群众照相、录入信息,然后送证上门。世代居住在大山里的少数民族群众对曹简的工作很支持,就连97岁的哈尼族群众扎斯也带头到村委会办证。“35元钱的办证费,有些老百姓交来的都是一元、五角票面的,很平整,有些还发霉了,一看就知道压在床板下好久了。”曹简动情地说。

“这里的群众很淳朴,感情很真挚,我要保护好这片净土。”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曹简这样说。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西秀区新场乡大山深处的“茶山人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