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徽州人有以立牌坊为荣的观念

到皖南旅游的人大多对徽派建筑的印象深刻,中国人世代的习俗是有钱后盖房置地添家产,徽州人更有以立牌坊为荣的观念。本地著名茶人老崔曾多次去安徽寻茶,出于好奇,询问过当地人,牌坊的石头是出自何处,答案是:茶园石,再问为何要用茶园石而不用树林石呢,回答:茶园是地名,位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的交界处,此处的石头质地均匀细密,石质韧而柔,细而序,开采时石质软,施工容易,造型随意,采挖出来后经风吹日晒,雨淋雪冻等诸多造化,石头慢慢变硬,经久不蚀。

茶园因50年代兴修新安江水库,已被淹没在水下。茶园石开采利用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开采利用,并名扬苏浙皖,素有“美石出茶园”之称。一块无生命的石头,一旦与人类的历史文化相连结,就被赋予了生命的价值。生产于淳安的“茶园石”,因承载了许多的宫殿、庙宇、碑坊而活了起来,成为一种历史的记载和生命的延续。茶园你在哪里,茶园还有茶园吗?

这个问题困扰着老崔,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随农夫山泉探源时,工作人员介绍农夫山泉的核心取水处时介绍原来的地名是茶园,看来老崔要找的茶园之茶是有希望的。偶然的机会认识小华兄,开着他的私家小船行走2个多小时水路,来到一个小岛,小华兄自豪的说拥有5公里的湖岸线,岛上除了茶树就是果树及山林,老崔急忙寻问以前此处的地名,他说此地域旧时是茶园。茶园,老崔寻找多时的茶园,终于找到,山中的茶品质又如何呢?

茶山是茶人心中最美的风景

茶园石虽好,茶园茶更好。每个人的心里或许都有一个江南的梦,而那梦里江南的茶山无疑是茶人心中最美的。老崔茶馆的白茶基地,深藏于千岛湖的万顷碧波深处,不屑说车马喧嚣,两小时的水路,如果没有小华兄带着你,一般人也是无法涉足的,是真正的有机茶园。

《茶经》里论及茶树生长环境,言茶喜“阳崖阴林”,即是说茶叶喜欢生长在向阳山坡并有林木遮阳的地方,老崔茶馆的基地茶园,便可用“头戴帽,脚穿鞋,黄金腰”这几句话来做个形象的概括。

“头戴帽”,是指茶岛上山势绵延,森林繁茂,漫射光丰富,好像是给茶园带了个遮阳的帽子,避免了阳光的直晒,茶树耐荫,但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在比较荫蔽、多漫射光的条件下,新梢内含物丰富,嫩度好,品质高。因为漫射光中含紫外线较多,能促进儿茶素和含氮化合物的形成,对品质有利。再加上千岛湖水面的调节作用,因而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四季分明,丰富的植被和雨湿条件通过改变光照调节多酚与含氮化合物代谢,也有助于茶叶特色香型物质的形成。

再说“脚穿鞋”,岛上树木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落叶腐烂后又给予茶树养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而茶树下的绿色植被丰富,土壤的通透性好,便于蓄水积肥,这不正是给茶园穿了双舒适的鞋子吗?

还有“黄金腰”,茶山中穿插的阔叶林带,提高了生物多样性,也可分隔茶园,即使有病虫害发生,也能有效的生物隔离,保证茶叶的品质。

山、水、岛、林,构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山、水、岛、林,构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对茶叶生长极为有利。漫步于“重重叠叠山,高高下下树,弯弯曲曲路,叮叮咚咚泉”的岛上茶山,呼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颇有辛弃疾“乃翁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的真幸福感。

白叶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正因为神奇的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经瀹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白茶特有的性状。经生化测定其氨基酸含量6.269%,高于普通绿茶2倍以上,而茶多酚含量仅为普通绿茶的一半左右。

用春梢一芽一二叶所制成的白茶,具有翠绿间黄的色泽

用春梢一芽一二叶所制成的白茶,具有翠绿间黄的色泽,清鲜持久的香气,鲜爽甘醇的滋味,鹅黄明亮的汤色,玉(肉)白脉绿的叶底。冲泡时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白玉卧底;其香,清冷如“淡竹积雪”,甘醇生津,欲罢不能。此为老崔专为茶馆客人定制的白茶。白茶,因富含茶氨酸,以鲜爽取胜,却常常只可泡饮两泡,而这款白叶毛峰,形似兰花,汤色清淡而鲜美不淡,比之寻常白茶,着实多了些滋味,水中含香饱满,清雅满口。采茶,制茶,沏茶,茶能令人乐道,却也要手工调校,这茶本色,终究靠手艺炒制,才可褪去初生的青涩,再由热水冲泡,赢得最后的口碑,好比人的际遇,各有不同,历经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方是圆满。

茶,不仅仅是一片树叶的故事,它和它所生长的环境,和遇到的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种茶人,采茶人,制茶人,饮茶人,真正的茶人,深知这茶香的源头,其实不仅仅在双手,而在那颗时刻溢满茶香的心间。

色香味形美,好喝好看好泡,是老崔茶馆为每年5万人(次)茶客的推荐,春天里的第一杯茶,带着春的讯息已来到南京,喜爱绿茶的朋友们可以到老崔茶馆后湖印月店、台城书房店、牛首烟岚店、应天大街店及长乐渡会所品鉴。

延伸阅读

江南茶乡


中国是茶的故乡,对种茶、制茶、饮茶都很讲究,从而形成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句容,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特别适宜茶叶的种植,历史上一直被誉为江南茶乡。

清明前后,正是采茶的时节。茶乡的大姑娘、小媳妇一大早就背着背篓、踩着露水出门了。这个时候的茶园,完全被山林里的雾气洇湿,茶树上的芽儿吸足了大地的精华与灵气,比着劲儿往上蹿。采茶人零落地散在“仙境”一般的茶园里,灵动的手在茶尖尖上舞动,看得人眼花缭乱。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其实,采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纵是一个最灵巧的采茶工,一天采下的鲜叶儿,也做不了几斤茶叶。现在,茅山、方山一带已成了旅游胜地,游人常在山里发现野生的茶树,它们有的藏在密林深处,有的长在小径旁,或许是前人栽下的,或许是鸟儿衔来的籽发的芽,它们与世无争,像被人遗弃的婴儿,默默地生长着。看着茶树枝头那些嫩芽儿,总会让人生出一丝爱怜。

茶在句容这块土地上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有人说,它的产生与道教有关,与道士有关。茅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茅山所产的茶叶以独特的江南风韵和茅山灵性而名扬四方。晋代道家葛洪用茶炼丹,南朝文学家王微咏茶言志,南朝思想家陶弘景研茶功效,他们在中国茶叶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致使唐代“茶圣”陆羽亲临茅山研学,他在茅山道观里,写出了《茶记》一卷,从而才有了后来的《茶经》。

地方志上记载:明清时期,句容茶就以空青山的云雾茶及玉门桥所产绿茶为高品。云雾茶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晚清及民国时期,句容的浮山云雾茶及武岐茶在业内也小有名气。新中国建立之前,人们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句容仅有茶园60余亩,且多系寺庙种植。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句容茶业才重显生机,有8个专业国有茶场,3个国有林场,40余个集体或民办茶场,5万余人从事茶产业。“茅山长青”、“宝华玉笋”等高档名茶先后研制成功,使茶乡句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句容茶何以有如此大的名气呢?这源于句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句容北濒长江,是历史上产茶的北缘带。由于气温低、茶叶的生长期长,产量就低,而品质上乘,所以就显得十分珍贵。

吃茶一直被人称为“雅事”,陆羽早已在《茶经》中赋予了茶以佛学的哲理和儒家的静逸。于是,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它成了人们温饱之余的一种精神享受。喝茶不仅仅是“雅事”,在最早的时候,茶叶是用来治病的。古代医书《神农本草》上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而对于劳累了一天的农人来说,茶是提神的,是解渴的。

有时候我在想,人们喝进嘴里的不仅仅是茶,还是生活的滋味。也许人们都向往在窗明几净的茶吧里泡壶茶、摆一摆茶道,享一份闲情。其实,我以为喝茶还是不要离开土地太远,如果在茶园边摆上桌椅,借半盏清茶,用一颗清心,阅人间春色。粗陋的日子有了一缕茶香,那日落日出、心内心外也如同经了禅滤,倏忽间变得细腻柔情超然脱俗起来……这不就是人们向往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的人生大境界吗?

茶是一种植物,是大地的精灵;喝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品位,是人内心的一种精神超脱。

句容北濒长江,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特别适宜茶叶的种植,历史上一直被誉为江南茶乡。

马台制茶人普金晶——普洱茶区小茶商系列专访


普洱茶区的小茶商,由于这个群体很少直接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也很少出现在城市里的茶叶市场,但这群人却是有很多故事的人。推出普洱茶区小茶商系列专访,让你近一步的了解这群人。如果你是茶区小茶商,欢迎预约专访!联系请点这:之马台;出身茶农世家。现是马普茶业有限公司老板。

背景:近年来,茶区小茶商利用互联网进行茶叶销售的越来越多,但是小茶商对于自己品牌建设的却渺渺无几。而我们今天专访的普金晶,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临沧茶区小茶商触网之后进行品牌建设、茶品推广的先驱者。


Ask:你开始运营这个品牌“马普”是什么时候?

Answer:马普商标于2012年4月在云南临沧注册,2013年8月成立马普茶业有限公司,有初制所,公司以做原生态、健康茶为理念,让更多人享受健康茶饮。

主营业务:加工批发普洱茶、滇红茶,目前重点开发临沧茶区(邦东、马台两地茶叶)


Ask:怎么对品牌茶品进行推广?

Answer:才开始也跟其他茶商一样,在一些普洱茶兴趣圈发发茶图,随便聊聊,但从建立品牌之后,就开始利用网络进行信息覆盖,这种信息覆盖能让需要的人及时联系到我。这些信息中,会发布一些管理茶树、制茶技术、品鉴茶品的信息。边学边实践边分享。

(图为:普金晶的原创博文截图)


Ask:怎么对品牌茶品进行研发?

(旁白:在茶区的小茶商中,很少有人会去研发茶品,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业务花的精力要多些)

Answer:我认为业务是很重要的,但每个品牌都需要核心竞争力。讲人情比关系都不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而作为一个产区源头茶叶小品牌来说,研发新茶品才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基于此,在原料的制作中,需要认真对待;而后在紧压茶成品中,对于茶品造型、滋味、未来等等都需要考虑到。

(图为普金晶新研发的茶品)


Ask:从茶品研发到成品品鉴检测,你认为最难的是什么?

Answer:最难的是茶叶成品的品鉴检测,很多人都会对自己的茶叶成品抱有偏见(认为好)。但其实茶叶品鉴只是呈现出一款茶的好坏情况。通过成品品鉴,可以倒回去看研发需要哪些改进,有什么优点需要继承。可以这样说,品鉴成品是茶品研发的基础,也是验证茶品研发的想法。


结语:在几个简单的采访问答中,我们能看出来马普茶业老总普金晶的敬业以及专业。在她以往的文字中,有这么句话“我不应该只是一个茶商,经商只能说是我谋生的一种方式,除此我还有更多更有意义的追求。”天下茶商又何不是如此呢?

《忠茶微刊之茶人专访》第九期——王树文(下)


茶人档案

王树文,生于1940年1月,云南通海人,大专学历。1973年从部队转业到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经济师职称,曾任经理办公室主任。

从事茶叶工作十八年,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有关茶的文章和论文四十余篇,获奖12次;历时5年,他全程参与今天被人们奉为“云南茶叶正史”的《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的编撰工作;他多次撰文,让“越陈越香”的观念深入人心;他主编《茶的故乡——云南》一书,旗帜鲜明地支持“云南是世界茶源”的观点;他搜集、整理、编导出民族茶饮表演艺术“云茶苑”,让云南多彩的民族茶饮艺术走出中国,面向世界……

在上一期的茶人专访中,王老跟我们讲述了他与中茶云南的情缘,本期,就让我们继续跟随王老的回忆,去回望中茶云南的历史,再去看看那一段“让云南多彩的民族茶饮艺术走出中国,面向世界”的岁月。

视频时长:约9分钟

建议WiFi下收看,任性的,请随意!

有身份的古树茶——访古树茶品茶人中山市茂名商会创会会长崔大洪


南糯古树茶,自然天生

崔大洪认领的古树茶,临近南糯山石头老寨子后山的原始森林,处于南糯山中部,每天日晒8小时,另外这些古树茶与当地哈尼族人共同生长,自然天生,无需人工干预。

南糯山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之间,气候十分适合古树茶的生长。古树茶的树龄普遍为300年,根植强大,古树茶茶叶呈鲜绿颜色,并且树高5米。并且每年3~4月份能采摘1筐的茶叶,经过哈尼族人的传统工艺制茶,能成4个茶饼,颇具收藏欣赏和品鉴价值。

(崔大洪先生认领的古树茶)

爱茶,品茶,鉴茶的老饕

崔大洪,是中山市茂名商会创会会长和台山市至善房地产中介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房地产十数年获得众多的荣誉和认可。有二十年饮茶史的他喜欢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与古树茶的一次相会,便被古树茶金黄明亮的茶汤和香气绵长的茶香所吸引。

(崔大洪先生)

好茶叶需要慢慢寻找和珍藏

崔大洪先生回忆距离第一次品茶的时间,已经相隔了二十年,忘记了当时的

情景,但仍然记得那份喝茶激动难耐的心情。也是这份激动让他开始了品茶之旅。起初,对茶叶市场陌生的他也碰过壁,分不清好坏。但喝的茶多了,自然就会分辨什么是好茶叶。

问到崔大洪选择认领古树茶的原因,很简单就可靠两个字。据崔大洪回忆:古树茶香醇耐泡好喝,但路途遥远,不一定能拿到真品古树茶。所以想养一颗自己的古树茶。

条索紧结,茶汤金黄明亮、香气绵长

云南勐海有八大山系,其中南糯山茶占据相当突出的地位,而南糯山茶当以石头寨等最能体现古树茶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

l香气:南糯山古树茶的香气为蜜香,且香气持久;

l口感:入口感觉柔顺,但略涩,回甘较为悠长;

l耐泡:叶片肥厚,是典型的云南大叶种的体现,耐冲泡,一般都能冲泡八水以上;

茶味正、质厚、香扬、清甜、爽滑,并且口感柔顺,并且工艺古朴稚拙独具特色,山野气韵凝聚在每一片茶叶上,外观条索紧结;汤色金黄明亮、汤质饱满、苦弱回甘较快、香气绵长,富含山野气韵。让人爱不释手。

以沸水冲泡,宁心静气等待茶香

茶具有能让人修心养性,排毒交友等等功能。作为禅商的崔大洪表示茶乃万物之灵,禅茶淡然万物,在品茶中可以体会远大的思维和会来智慧之能,令人心灵平静回归自然,回到原点。以自然之态面对困难,而不紧张。

每一次沸水浸入,茶叶舒展,等待茶香缓缓溢出的时刻,能让内心平静,再重新认识自己。并且品茶是一个拿起放下的过程,心量大则世界大,譬如遇到难事时就往好的方向想,懂得放下,什么事都会从容。

二十年的品茶史,让崔先生以茶聚友,以茶为乐。好茶配好友,一张茶桌就能会四方客。

茶文化与匠心工艺

茶见证了崔大洪辛苦奋斗的一生,也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他认为,茶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与数千年的茶文化精神上的交流。

茶与瓷器是外界最初对中国的印象,而中国人饮食离不开茶,待客更要奉上一杯热茶,几千年的茶文化与血脉相连,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不变的经典,并源远流长。

(乳源红古树茶协会推荐)

寻找茶马古道第一桥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间,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生息,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的神奇通道—“茶马古道”。悠悠古道上的、在横断山脉最深处的澜沧江上曾经谜一样存在过、又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一架古桥让我们有了探询究竟的冲动。

芒康县作为西藏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第一站,是川、滇、藏文化的交汇区。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的兴起,这里的盐井盐田、曲孜卡温泉、澜沧江峡谷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一一被人所熟知,而在这众多的景点中有一条“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被人渐渐遗忘,这里就是连接“茶马古道”澜沧江两岸的惟一一座古桥─措瓦乡境内的扎西达桑桥。

“茶马古道”作为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交汇的重要通道,不管是自云南普洱、丽江起,经中甸、德钦,进入西藏境内的南线,或是自四川成都、雅安经康定、巴塘、竹巴龙渡口的北线,都在芒康县境内汇合。这里是横断山脉腹地,山高谷深,古道悠悠,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被遗忘的“古道重镇”

作为隘口、要道,“茶马古道”进入芒康县后,依马帮帮头的习惯和目的地共有4条出县线路:在盐井渡澜沧江经左贡县到达察隅县境内;盐井往北经帮达乡、嘎托镇(现县政府所在地),向西入如美镇,从如美进入左贡县;由南北两线进入嘎托后,往北入措瓦乡,在措瓦渡扎西达桑桥进入察雅县境内;由嘎托向西北方向经洛尼乡、宗西乡,避开澜沧江进入贡觉县或察雅县境内。

岁月沧桑,当年的悠悠古道如今或被现代化的柏油马路替代,或早已被人遗忘,消失在萋萋荒草中。竹巴龙乡如今是318国道必经之处,当年金沙江上的溜索早已变为现代化的桥梁;如美镇的竹卡大桥也把澜沧江天堑变为通途;曲孜卡的盐井更是因其保留完好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早已蜚声在外。只有措瓦乡、洛尼乡这两处当年“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因境内没有温泉、雪山、古刹等现代人喜好的景区景点,又偏离318、214等国道,似乎被“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所抛弃。无独有偶,这两个乡也是芒康县2镇14乡中最为贫困的乡镇,自治区扶贫办安排西藏日报社和自治区民宗委分别对口扶贫。记者正是趁开展扶贫工作之机来到了措瓦乡。

被遗忘的“古道名桥”

措瓦乡地处芒康县北部,与左贡县、察雅县接壤。从县城到乡政府所在地有57公里。公路虽穿行在较为平缓的山谷中,但由于路基不稳,土质松软,泥泞不堪,汽车只有颠簸前行。交通不便,偏居一隅,制约着措瓦乡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乡领导的最大心病。

我们西藏日报社扶贫工作组进驻以来,与乡政府的干部职工每天工作生活在一起,迅速建立了友谊,彼此无话不谈,在一次闲聊中,副乡长土登达瓦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记者眼前一亮。原来,措瓦乡一带过去是“茶马古道”重要通道,该乡仲日村境内的澜沧江上有一座全木结构的桥梁,过去非常著名,但在解放前夕,当地反动武装为了阻止******进军,竟将桥付之一炬。记者后经多方打听确认仍有遗迹尚存后,决定实地前往采访。

离开乡政府所在地措瓦村往北20余公里,一路连绵的高山草甸和稀稀落落的森林中,依山而建的仲日村就在眼前了。能通车的公路就此结束,我们只有骑马前行。

骑上村里准备的马匹,在新奇、兴奋的心情中,果吉拉山就此翻过。眼前沟壑明显深邃起来,澜沧江两岸山高谷深的典型地貌地形,让我们以为目标近在咫尺而喜悦不已。沿着羊肠小道穿过无数个灌木丛,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地装点着一块山坡台地─这里是仲日村所属的综依自然村。村长加塔次仁一家热情接待了我们。加塔次仁的父亲拉巴次仁今年68岁,听说我们要去采访扎西达桑古桥时,格外热情。他说,解放以前因为有了扎西达桑桥,综依村这一带经常有马帮经过,非常热闹。在他的印象里,马帮帮头身背长枪短枪,最是威武。每每有马帮经过,整个村子就象过节一般热闹起来。

综依村的北面横亘着雄伟的帕堆拉山,云雾缭绕的山顶看似高不可攀,而扎西达桑桥就在这座大山的背后。简单吃过饭,换过马匹,加塔次仁村长亲自带着我们向帕堆拉山进发。

上山的路异常陡峭,好在是有加塔次仁带路,这里的马匹也走惯了山路。2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山顶,4匹马浑身被汗水浸透了。到了山顶,以为澜沧江就可见到,“扎西达桑”也不远了,谁知一条狭长的山脊等着我们。也许是为了考验我们,这时天空也下起了雨,不多一会,浑身湿透,我们各自牵着马,艰难地行走在若有若无的山路上。

目的地遥遥无期,雨没有停歇的意思,饥寒交迫的我此时又犯了老毛病─膝伤疼痛难忍。由于下山的路更加陡峭险峻,无法骑在马背上,而每走一步膝盖撕裂般的疼痛,让我恨不能变作一只球,滚落下去…

在凄风苦雨中经历了5个小时刻骨铭心的下山之路后,终于来到了嵌在河谷深处的扎西达桑─掩映在巨大核桃树、苹果树中间,只有4户人家的小村落。赭红色的澜沧江水浪花飞溅,对岸的大山直插云天。此时天色暗下来,夹在两座大山的最深处,有种山峰随时压将过来的压抑感让我透不过气。

被拾起的沧桑记忆

第二天一早,村里年龄最大的洛松老人带着我们去看古桥遗迹。在一条宽不过60—70米的江面对岸,用巨大的原木层层捆绑、搭建的木制遗迹赫然在目:底座较窄,深陷在陡峭的砾石中,越往上越宽,顶端最宽处的木条明显指向左面已经断开的羊肠小道,很象是当年的引桥部分,而它的右面江边突起的岩石上,明显有建筑痕迹,可能是石块搭建的桥墩,正对着它,就是我们脚底下已经坍塌的建筑遗迹─江这边的桥墩无疑。

这里的江面虽不宽阔但水流湍急,对岸山势十分陡峭,很难想像当年是凭着怎样的一种决心,或者说是在怎样的一种机缘巧合之下,在此修筑这样规模的桥梁?要知道,旧西藏的江河之上除了唐东杰布所修建的几处铁索桥之外,藏政府家门口的拉萨河上也没听说有什么桥梁。由于财富和精英集中在了寺庙,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藏政府是如何在如此偏远的大山深处组织修建了扎西达桑桥?

洛松对扎西达桑桥的记忆有些支离破碎。从他记事起这座桥就在这里,有无数的马帮由此经过。他只依稀记得听老辈人说起为了修这座桥,砍了周边山上无数树木,征调了芒康十八土司所有木匠和铁匠。他也听老辈人说当初这里只有两户人家,种地放牧之余负责守桥,因此不用向藏政府和头人支差纳税。而对大桥烧毁的那一天,洛松记得一清二楚:那天像往常一样他到对岸山上放羊,回来时桥梁已经被烧毁,害得他在对岸野地里睡了一晚,第二天绕道几十里外的竹卡溜索回了家。他也确信烧桥的是当时留守在这一带的藏军无疑。

被期待的“古道名片”

记者回到拉萨以后,拜访了自治区社科院、档案馆、西藏大学、区建筑设计院古建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试图了解扎西达桑桥的“前世今生”,还原扎西达桑桥的来龙去脉,但没有一位学者对此有所了解,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扎西达桑桥的文献资料。只有在百度里搜索出了一篇回忆昌都解放的文章里找到了这样的只言片语:“逃向拉萨路上的必经之路扎西达桑桥已因多卡失守而被控制”。

洛松今年65岁,1950年军西藏解放昌都时他应该8岁左右,正是当牧童的年龄,所以桥毁于那个年代的兵燹应该是事实。只是该桥何时由何人如何组织修建等已无从考证,但从当地人的采访了解中可以确信一点:扎西达桑桥是因“茶马古道”的兴起而修建的。

对此,综依村的拉巴次仁老人确信不疑。他曾在乡供销社工作了一辈子,目前在家颐养天年,在当地颇具威望,对扎西达桑和“茶马古道”措瓦段十分熟悉。据他介绍,马帮在措瓦境内大概要走5天左右,当年马帮习惯宿营点现在仍可以指认。他说,“茶马古道”在芒康县境内的多条出境线路中措瓦一线是最为热闹的一条,因为其它线路要么为了避开大江大河而绕远道,要么通过溜索付出损失骡马、货物的代价。而且,过了扎西达桑桥,翻过对面大山,便可到达察雅县境内水草丰美的西布大草坝,这对于在大山深谷中艰难行进多时的马帮来说是个十分理想的休养生息之地。

除此之外,在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记者再没有找到对扎西达桑桥有所了解的第二人。难道扎西达桑桥谜一样存在过,又将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曾经作为汉藏两地经济文化交流重要通道的“茶马古道”,如今却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现繁荣和盛况─川、滇、藏大三角跨省区联合开发“茶马古道”旅游大业的格局正待形成,“茶马古道”成为它所经地区共享的品牌;数千年间各族人民以生命、以精神铺就的“茶马古道”,将成为后人们今天所共享的遗产。相信见证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古商贸通道所有辉煌与沧桑的扎西达桑桥也必定会像古道上其它众多名胜古迹一样,会不断探寻、不断发现,最终会被世人关注。

有一天,扎西达桑桥就像盐井、曲子卡温泉、加加面一样成为芒康县乃至“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又一张名片。

慕寒:寻找心里的“老班章”


我从事,首先知道的就是老班章,不少的人告诉我老班章怎么怎么样,我也为此着迷,他就像我内心的魔兽一样,时常出没。

学茶时间久了,就会认识很多的做茶人,他们的言语中我了解的却不是老班章怎么怎么样,而是老班章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老班章是普洱茶之王,是普洱茶的代表,但是高高悬挂的价格,老班章真的是老班章吗?

还记得今年的一次,一个朋友说我们这里有两泡刚在老班章村里带来的茶,过来一起喝喝,耐不住心中的呼唤,我很兴奋的去了,因为之前的确也喝老班章,但是毕竟不是直接去收的,总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朋友是专门去收的,总不会有错,到了以后他拿出茶让我看看,我仔细观察,是一些散茶,看起来条索确实漂亮,紧结,带有肥壮的芽叶,闻起来干茶就有很野性的香,我捧若至宝,慢慢欣赏回味之前喝的班章味,正所谓的茶未入口,嘴已生津。呵呵!

片刻间器具已备好,水也等不及般沸腾起来,我喜欢紫砂泡茶,总以为这是我自己的感觉,慢慢投茶,注水,醒茶润茶,出汤,终于到入口的时刻,此时的我已安静下来,只有心还迫不及待,茶汤通透金黄,看起来是具有非常好的内质物。

遵循一看二闻三品原则,我闻了一下,公道杯香气浓郁,具有老树茶香还有馥郁的山野霸气之香。茶汤入口,具有布朗系茶的厚重特点,香气仍然沉稳在茶汤之中,舌根微苦,但不过喉,上颚中后段涩味稍显。苦退涩化,口腔回甘,舌底生津如泉,三泡试后,喉韵显现,喉咙中感觉气韵强烈,有呼之欲出之感,鼻腔此时香气浓烈,不喝茶呼吸也是具有香味的,就这样慢慢泡了十泡之余,看叶底,感觉仍是深绿,由于是新茶,所以不奇怪,喝完茶以后,感觉额头,后背有微汗,回甘生津仍旧强烈,

试茶结束后,朋友告诉我,这就是50%的老班章,他也算是班章的常客了,有些茶友去就10%左右。你是带着老班章的口感喝茶的,所以你觉得这就是,呵!原来这样就是老班章,心底顿时失落莫名,怀着期待的心情,带着莫名的激动,我又再次喝了一遍,顿时感觉毫无第一次时的味道,忽然之间我明白了,茶无尚品,适口为臻。

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就可以喝到什么样的茶,特意的追求,只是一种间接的毁坏,不管是茶,还是人,亦如此。

石昆牧专访——茶心


台湾资深普洱大师,也是一位发心利他的茶人。致力于将自己对茶的认识以及茶文化传播给所有喜欢饮茶的朋友。

给修行的茶友提字,喜欢写简单的两个字“茶心”,总感觉喝茶不是简单的开门七件事,不只是解渴而已。虽是树叶,但茶能理解人的个性与心性。

茶能理解人,从一杯茶能理解一个人的个性与心性。当茶已从饮品变成商品,又从商品转为健康、艺术、文化,最后茶进入“道”、“禅”的修行境界,此时茶已不是茶,而人呢?

茶不是生活必需品,没有茶人顶多俗气些,不会失去健康、导致疾病,在生化指标、健康需求方面,很多食品可以取代茶;因此,既然要喝茶,没有必要屈就于有施洒化肥农药的茶品,以致不管在网站、讲座、茶会或是专著中,不断强调只要没有施洒化肥与农药都是好茶;六大茶类:红、黑、白、青、绿、黄、新老、生熟,只要是自己喜欢都是好茶、适合自己的茶,不需在意市场取向、专家推荐,终究喝茶的是自己。喝茶方式不见得局限于盖碗、,冲泡或是炖煮;解渴、求健康的人取茶的营养,品茶的人求的是意境,入道禅修之人得其茶心。人是什么,茶便是什么,因为那就是你!

喝茶方式,自古以来演变多样。唐宋时期把最好、最嫩的压成茶饼,然后糊上米膏或是蜡,目的是避免发霉。唐代是煮沸水后,再把茶末倒进去,然后舀着喝,这是陆羽的喝法。宋代的喝法,放一点水和成茶泥,再一点一点放水进去,而后打出泡沫来,现代日本传统茶道基本上学习宋代喝茶习惯,尤其寺院文化,也就是“抹茶道”;日本还有一种“煎茶道”,其实就是明朝以来的喝茶法。

如同现代文明一样,快速、简易、明了,现代人喝茶虽多以紫砂、盖碗等陶瓷,也出现新式喝茶方式——“冷泡茶”。纵观历史,明代已有冷泡茶。“冷泡茶”口味新鲜自然,很适合喝热茶会睡不着的人饮用。炎炎夏日,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买一瓶矿泉水,即可将袋茶、茶叶或随身包投入,十分简便。以冷水泡茶释出的咖啡因含量,只有热水泡茶的一半;对人体有益的鞣酸、游离型儿茶素等水溶性成分的释出量,却都比热水浸泡多,而不溶于水的酯型儿茶素,以冷水冲泡的释出量,也有热水冲泡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因此冷泡茶很适合渴望喝茶,但又顾虑咖啡因刺激的人。

品茶只要是健康的,没有对错、高下。冷泡茶起缘于简易方便,衍伸健康诉求,但能否出现另类文化,甚至成为现在主流茶文化,我们静心期待。

转自:

历史·寻找雷永丰 (三)


清末,云南普洱茶界谁最有名?不是同庆号,不是易武的车家、李家、黄家,也不是倚邦的元昌号。那时最有名的茶界名人主要是三个人:茶帮代表雷逢春(字朗然)、茶行代表周肇京、云南唯一的茶局宝森号李家。当然,乾利贞的大东家袁家五公子是特科状元,在京城和浙江做着省级官员,也大大的有名。不过这里,我们只说茶帮代表石屏商人雷逢春。

在滇南的红河州,有一个小城叫石屏。石屏在清代的云南有着特殊的地理地位。石屏以北,汉族居民较多,石屏往西、往南,就进入了所谓夷人(少数民族)的包围之中。因此,石屏的汉人既是开垦的先锋,又可以把石屏作为后方的基地,储运和支援。乾隆30年(1765年)前后,境外部族进攻版纳,六大茶山易武一带的少数民族居民大量逃入老挝。这样,地荒了,茶没人采了,贡茶自然也就无法完成。为此,当地官员特地跑到石屏去招商,允许他们进入茶山采茶、种茶、制茶,茶叶制好后,还需要运出去销售。这为石屏的汉人开启了致富之门。

雷逢春应该是1854(或1853)年出生的。他的祖上是湖广县太史巷雷家湾人,明永乐年间入滇。据说,年轻时雷逢春就和他的堂兄雷应春等一起去茶山讨生活。据传说,创业时,他一根扁担挑着全部家当,打工、放牛、挑茶样样都干,省吃俭用,善动脑筋,渐渐地积累起一点财产。很快,他开设了自己的茶庄,专办茶叶生产、运输。那时,云南的交通不便,盗匪横行,运输和百货行业是一些风险相当大的产业,产地和销售地的物价差必须加上马帮、盗匪损失(类似于今天的保险提留)等项目。因此,如果每批商品都能运到并销售出去,利润就相当可观。所以,做商业发家很快,危险也相当大。

至今,无法考证雷逢春发家的细节,只知道雷逢春的企业名称很多,比如泰丰祥,后来更多的是用永丰或雷永丰来称呼。雷家进茶山也不是雷永丰和雷应春两人,比雷逢春高两辈的的雷甘霖、雷龙泉和雷逢春堂哥雷应春、堂侄雷银藻等,都葬在茶山上。这样推断,雷家应该是在杜文秀起义前后,几辈人一起涌入茶山的。

当时的茶帮各号并不自己运茶,所有茶货都雇请马户承运。雷永丰的茶大多以猛海出产的坝子茶和倚邦茶为原料,虽然原料质量一般,但产量很大。他创制了很多的牌号(相当于今天的商标),如雷永丰、雷朗号、新春老号、双印雷朗号、广发祥、春华祥等,这些牌号的老茶我至今没有见过,但在各种文件上,永丰茶庄或雷永丰却是如雷贯耳,大名鼎鼎,雷永丰的茶销到了四川、贵州、湖北、北京等地。

1911年,思茅成立商会,商会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茶商,大多是石屏人;另一部分是百货商人,既有石屏人又有思茅、普洱人。因此,石屏茶商在思茅商会占主导地位,他们选举雷逢春为商会会长。由于茶帮在昆明的文庙东巷购买了仓库、住房,他们在这里处理茶叶省内批发、出省销售和联络省市官员的工作。因此,雷逢春并不常在思茅,他在昆明的联系地址就直接写“昆明文庙茶帮”。

1916年,雷永丰在他的每一饼茶的内飞和大票上加印了“鹤王”商标,防止假冒。

历史·寻找雷永丰(一)


最早知道雷永丰,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茶文化研究才刚刚开始,大家对普洱茶到底是什么还知之不详。1993年在思茅召开的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1994年在昆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大家更多的还是在讨论宏观的茶文化、茶叶交通史、茶叶技术,很少关注具体的普洱茶生产、工艺、经济运作模式以及普洱茶之所以是普洱茶这一独特的产品等等这些细节的东西。因此,到底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是如何经营的?为什么普洱茶会越陈越香?这些问题有人提出,未引起大家的关注。

为了寻找普洱茶的踪影,我翻遍了当时所能找到的所有典籍,在《续云南通志长编》第609页,我看到了这样的记载:“(云南)川销茶历史最久、牌名最著者,为“宋圆牌”普洱圆饼春茶,川省茶价涨跌咸取决之。余如雷永丰、元庆、复聚、新春、宝森、永兴、三泰、庆春等茶号,均营川销。”从文中排列顺序看,雷永丰一定是当时较有影响的茶号。1994年,我看到是年出版的《思茅地区商业志》记载:“业主雷逢春,原籍云南省石屏县,思茅第一届商会会长,民国十年任云南省第三届省参议员。那时,思茅茶叶行业同仁共同议定,各户茶号加工‘圆茶’,每圆茶底料重量不得超过6两。‘雷永丰’为争夺名牌圆茶经销,私下与揉茶师傅串通,增加底料五钱。每筒茶(8圆)比其他茶号多四两,每担圆茶24筒,比其他茶号多9斤6两。驮昆明出售时,‘雷永丰’抬价销售尚供不应求,其他茶号压低销价仍难找买主。类似情况在同业中每有发生,无权无势茶商一旦被发觉,视作违章,处以罚款,而对‘雷永丰’所作所为,茶商仅在背后私语,不敢公开抗议。”该书还介绍了过去思普地区很多的茶号,并花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思茅原信昌的经营和运作,可惜,当时我并不知道原信昌还有个分号叫“敬昌茶号”,并且经营得相当出色。

尽管在我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这两段记载都有一些问题,比如,“宋圆号”可能是“宋寅号”的音误,当时的24个4两也不等于9斤6两等等,但他们对雷永丰的描述却给我深刻印象。

1995年到2001年,我没有过多地关注普洱茶,但是,从2002年开始,我的兴趣又集中到普洱茶上。这个转变有赖于邓时海先生的繁体字版《普洱茶》一书,我吃惊地发现,普洱茶竟然可以这样喝?!而茶庄、茶号、茶品以及普洱茶所依附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对象,都变成饶有趣味的文化元素。这加深了我全面探索普洱茶文化的兴趣。探索的结果是,我对雷永丰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专访茶人老崔: 寻找梦里江南的茶园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