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陈双算,人称"鸭母算",祥华乡旧寨村人,将近不惑之年,当过兵,干过多年的农活,可对茶叶情有独钟。几年来,他致力于发展茶叶,经过一番艰苦创业、艰辛探索,他的外号"鸭母算"已作为一个名牌开始为省内外广大茶商、群众所了解熟悉,他的茶总是足不出门即被茶商抢购一空,质优价高,他成了全乡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户"、"科技范户",1996年被评为省、市、县三级劳模和市农业生产先进个人。

说到制茶高手,“鸭母算”可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鸭母算”真名叫陈双算。早在七十年代,陈双算就自己偷着种茶,并带到广东卖。当时,茶站的收购每公斤价仅1.4元左右,而在广东,却卖了40多元。广东的茶人说,你们安溪有这样的好茶,不能拿出来卖真是可惜。从此,陈双算开始努力研究制茶,改革落后的传统工艺,把制茶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极致。1984年,广东的一位老板到祥华找陈双算买茶,以每公斤2400元的价格买下了他的茶。2400元在当地可以盖6幢房子!“听到这个价钱,我出了一身汗!”陈双算回忆当时的情景,仿佛只是昨天发生的事。

近几年,每到产茶季节,陈双算就成为大忙人,茶农争着请他去讲课。他的足迹走遍安溪所有产茶的乡村,他讲授过制茶技术的地方,茶农据此制出的茶叶价格总是大幅上扬。在茶乡祥华,像陈双算这样的制茶能手一天天地多了起来。

陈双算(安溪祥华制茶能手,主要向安溪各乡镇茶农传授自己的制茶技术和经验,是安溪茶农中有名的劳模,在他的名片上,没有自己的店名,倒是写着“安溪县铁观音制茶专家”):“向外发展?没有考虑过。主要是没有时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各乡镇跑,传授制茶技术,帮助茶农朋友们致富。

“如果多开些茶店,会不会比现在到处传授技术赚得好吗?那当然会,不过,政府给了我那么多荣誉,我得对得起。而且,我每次下乡,都会得到茶农朋友的热情欢迎,这让我感到很满足。有时候,你帮助了一个人,人家就记住你一辈子”。

“不是我吹牛,很多茶王赛赛出的茶王茶都是我亲手采制出来的。我专门制茶给人赛茶王。为什么不亲自赛?那不行,我更擅长的是制茶,不是经营。我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处”。

“我没有为自己注册商标,没必要。人家都认识我。现在的茶店生意,都是一些老客户,大家知道我的茶叶质量,跟我打交道,放心”。

cy260.COm小编推荐

季广成获评湖北十大制茶能手


11月26日,从湖北省农业厅传来喜讯,谷城县五山镇秦家畈第三茶场场长、鄂西北茶王大赛三届“茶王”季广成,被评为湖北省十大制茶能手。

季广成,今年47岁。2003年,在外打工多年的他,梦想着能在家乡有点出息,经过深思熟虑,他在五山信用社的贷款支持下,一次性买断村里400亩茶园和1400多亩山林30年经营权。从此,一个山里汉子开始了艰辛创业。

2006年,五山信用社客户经理带队外出学习取经,季广成深受启发。在信用社的引导和茶叶专家帮助下,季广成决心从生产有机茶和制作精品茶入手,改变茶叶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

2007年,季广成加盟了玉皇剑,在茶园的剪枝、施肥、采摘、制作等各个环节,全改由专家现场“把脉”;他还购置了扁型制茶机等机械,请来制茶高手,几经反复,终于制成了金剑、银剑、剑王等无公害有机茶。当年,仅“剑王”茶叶就生产70多公斤,产品打入市场后,深受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

尝到精品“剑王”甜头的季广成,对生产有机茶和制作精品茶越发“上心”了。他的茶园每年只在3月底至4月底采摘生产一个月的时间,其余时间就是管理再管理,确保这一个月采制出上好的精品剑王茶叶。一年到头,整个茶园从不打药、不追化肥。有人劝他:你一年只采摘一个月的茶,是不是太浪费了点?季广成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剑王”一流的品质。

2009至2012年,由谷城县委、县政府主办,成功举办两届“玉皇剑杯”鄂西北茶王茶艺大赛和农村生态旅游节,使茶王赛这个原本是镇域内的茶事活动提升为引领鄂西北茶叶产业和生态旅游的著名节会。季广成连获三届茶王,四届一等奖。

(马明刚李世成)

泸州:农家女返乡种有机茶 年入20万会算“增收帐”


陈龙英(右)同丈夫一起采茶。

自2月中旬以来,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团结村六组的陈龙英同丈夫韩中华就为采茶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麻麻亮就扛着竹筐到茶园采摘特早有机茶。一天下来,陈龙英和丈夫在自己已投产的10余亩茶园里可以采摘5公斤单芽。“早春这季单芽采摘期仅有1个多月,虽然每亩只能采摘15—20公斤鲜茶叶,但公司订单鲜茶叶收购价每公斤却达到136元,我们每天也有6、700元的收入。”3月1日,笔者来到陈龙英的茶园里,夫妇俩一边采茶一边高兴地介绍起她们回乡种有机茶给带来的丰厚回报。

返乡创业种有机茶

海拔高度680—1200米的纳溪区白节镇的团结、三华等村,因气候适宜,远离市区,多年来村民都有种植茶叶的习惯。然而,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引领,茶叶在当地的发展始终没有形成气候,大多村民还是选择外出打工,今年48岁的农家女陈龙英也不例外。

2000年,时年35岁的陈龙英夫妇就先后辗转广东、新疆等地打工。而就在这期间,一家茶叶公司进驻团结村,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引领村民种植有机茶,因让利于民,年年让村民尝到了种茶的甜头,茶叶生产规模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以团结村、山华村为主的有机茶园达到1.5万亩。

2011年初,打工已10余年的陈龙英夫妇返乡过春节时,看到村里红火发展的有机茶产业给乡邻带来的丰厚回报,陈龙英心动了。她与丈夫商量后,毅然选择留了下来,在租用别人茶山的同时,自己开荒种茶树,并成为村里有机茶叶专合社的一名成员。如今,历经4年的发展,陈龙英的茶园已发展到40亩,其中已投产的茶园达12亩。

为了确保自己种植的茶叶达到有机标准,陈龙英在专合社的指导下,严格生态种植,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保护茶园。笔者在陈龙英的茶园看到,她的茶园大多错落于山林间,茶园与茶园之间有林木隔开,形成良性生物链。在这些一片片一行行的绿树之中,或安插着智能电网式灭虫器或黄板。细看灭虫器或黄板,可以清晰地看到灭虫器中或黄板中粘附许多大大小小的虫子。

而在施肥上,陈龙英除了使用合作社提供的有机肥外,年年她都将家中畜禽肥和沼渣用在了茶园里。她告诉笔者,“无论如何,我必须保证茶叶的品质,万一哪天公司检测出我的茶叶不符标准,那就不是亏几个钱的事了,合作社都要受到影响。”

如今,在合作社的指导和公司的监控下,陈龙英借助生物技术控制病虫害,不仅茶叶产量没受到影响,更让她的茶叶质量得到了保证,不仅早春这季单芽(一芽一叶)鲜茶卖到了68元/斤,就是接下来的两芽一叶、三芽一叶的二三批次鲜茶叶,公司也分别给出了25元/斤和8元/斤的订单价。

自采+代收年赚20万

“现在村里相当一部分人种植有机茶一年采摘三拨,哪怕价格和产量相同,亩收入一般不足1万元,而我的茶园亩收入却可达到2万元,加上帮公司代收合作社成员的鲜茶叶,现在一年收入20万元也并非难事。”在茶园里,陈龙英说起放弃外出打工返乡种有机茶带来的收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陈龙英介绍,种有机茶不仅在管理上要增加不少劳动量,而投入采摘茶更需要费时间。若不精打细算,就会少赚不少的钱。她给笔者掰起指头算了一笔帐,由于采茶是精细活,象早春茶采摘因要求高,叶瓣小,一个成年劳动力一天下来,顶多在3—5斤。但按目前请一个成年人来帮忙,每斤鲜茶叶的劳动力成本为35—40元。今年早春鲜芽茶叶收购价虽然达到136元/公斤,若全部请人来采茶,但除去人工成本,每亩按20公斤计算,一亩茶园只能收入1100余元,这还不算平时人工和生产成本。

面对采茶里的有帐可算的“增收文章”,陈龙英在茶叶投产这两年,她就同丈夫一起,每拨茶开采后,除抽出一丁点时间料理家务外,其余白天的时间几乎都全身心投入到茶叶采摘中,放弃走亲访友,哪怕是春节期间。对此,陈龙英告诉笔者说,“采收茶叶是慢细活,但只是手工活儿,一天下来的时间虽然长些,但可以换来100多至200来元的收入,比以前在外工地打小工划算多了,还不用肩挑背驮、吃力流汗。”

除了自己采摘减少人工成本每斤多赚35—40元外,精明的陈龙英针对鲜茶叶大多采摘当天就要送到公司进行制作、而由于种植户分散量小公司也想降成本的商机,她就买回了一辆小货车与茶叶公司达成了代收自己所在近邻的几个村民小组的鲜茶叶的协议,茶叶公司每斤也给予她最高2元/斤的成本费用补贴。一年下来,替公司收购茶叶,她就可以多收入4万元左右。

如今,陈龙英和丈夫一起,靠着投产的10余亩茶园和她们比别人多许多的辛勤付出,除去年生产成本,一年有20万的赢余,成为了村里响当当的“种茶状元”!

陈柏亭制紫砂大汉君壶


伯廷大汉君壶

伯廷大汉君壶

伯廷大汉君壶盖款

江苏南京安然

此汉君壶的体量较一般紫砂壶大了许多,通高12厘米,壶腹直径达18厘米,端在手中很有分量,泥色明净,陶刻古朴,给人敦庞沉稳之感。壶体造型简洁,腰部最阔,立面平直,俯视浑圆。两条腰线挺括周正,不偏不倚,体现出制者一流功力。壶身自腰部向上下收敛,折肩至口,折腹至底,弧线张力饱满。底有圈足,盖为平盖,桥钮、圈把,细弯流。这个壶流做得很是独特,弯曲如鸟喙。这样制作可减缓壶中茶水倾倒时的流速流量,不使茶水直冲而出,且极富个性,可谓匠心独运。

此壶前后两面均施陶刻,风格古拙。一面于披肩之上刻绘两株兰花,随壶体形状而作风中飘拂之态,摇曳生姿。另一面披肩上有钟鼎大篆体“君锡用”三字,“锡”为“赐”的通假字,“君赐用”,古代帝王常会赏赐一些珍奇玩意给有功或得宠之臣,受到君王赏赐是无上的光荣,被赏之人常作物铭刻纪念,以为传家之宝,例如在一些古代青铜器和陶器上常可见到“君锡”字样。在三个大字后有一方小名款:伯廷。下方又有金石体四字:佰廷仿古。字体刚健,如古代碑刻一般。这种陶刻手法为晚清时期紫砂艺人陈柏亭首创,行刀处不用刻划,而以刀尖啄地,刻字类似碑刻冲凿痕迹,花卉则极富生动质感,效果尤为古雅,独树一帜。

壶盖内镌一方隶书名章:陈氏柏亭。陈柏亭,号伯廷、佰廷。其人大约生活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宜兴著名陶艺家,既善制壶,又是陶刻高手,制壶尤以汉君见长,陶刻独创啄地法。其子陈少亭子承父艺,又师从卢兰芳,亦为民国时期第一流陶刻名家,与一代陶刻名师任淦庭为同门师兄弟。

可惜的是,有关陈柏亭的资料很少,我们只能通过他存世不多的紫砂作品追想其人风貌。旧时不重视对手工艺者的记录,紫砂陶人也如此,现存的古代名师记录多是因文人唱和作文而流传下来的,与历史上众多的陶艺从业者相比,有资料流传下来的百不足一,以致后人看见老紫砂器,往往不知作者身份背景,只能根据器物的质地造型装饰等特征去揣度,这类情况碰的多了,总令人感叹:多少名工烟云中。

解放后,陶艺者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有关他们的资料也开始受到重视,有所收集记录,但仍显不足,实在令人遗憾。故而今年中国紫砂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与南京师范大学等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宜兴陶瓷“口述历史”工程,计划用4到5年时间,依据“亲历、亲见、亲闻”原则,通过抢救性地采访收集龙窑遗迹资料、烧成技艺,对国大师、陶艺名家、非遗传承人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藏家进行采访,记录下更为全面、真实和详实的宜兴紫砂历史。

【海涛专栏】趣话“茶母”


国人饮茶,向来都很看重煮茶之水,称“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择水、辨水对于饮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那么,古人是如何辨水的呢?进士出身的张又新,对茶事颇有研究,他在《煎茶水记》中,引述了楚僧的《煮茶记》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唐代宗时期,湖州刺史李季卿在赴任时路过扬州,偶与陆羽相逢。那时,陆已是人们公认的茶神。李很仰慕陆,邀请陆一起到扬子江驿站吃饭。席间,李说,陆君善茶,已是天下闻名,扬子江之水,也是天下闻名,今天“二名”相聚,可谓千载难逢,岂能虚度?于是,他命随军中的一位可信之士带瓶坐船去取南零之水。陆羽不想扫兴,也备好煎茶器具,等候水至。

没多久,军士取水回来。陆羽用勺取水看了一下后,用勺扬了扬水说,此水虽是江水,但却不是南零之水,应该是临岸的江水。李季卿看了军士一眼,军士急说,此水是我划船取来的,有多人看见我取水呢。不少人也为军士作证。陆羽没接话,默默地将瓶水倒出,倒至一半时忽然停住,又用勺取水扬了扬说,这才是南零之水呢。取水军士惊骇,下跪说,其实我的确是取了南零之水,可回来时船摇晃得厉害,瓶里的水洒了一半,我怕您嫌水少,就在江岸边将水盛满。您的鉴别力真神,不愧为茶神。

李季卿与宾从数十人睹陆羽如此神功,人人都大为骇然。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王安石与苏东坡。苏东坡从黄州回京待职。行前,突然想起相爷王安石托他带些三峡中的中峡水回来煮茶。于是,他特地准备了瓮器。船行至三峡时,苏东坡见两岸美景无比,就思考着作一篇《三峡赋》,由于结构欠佳,他写不下去。加上连日劳累,不觉睡去。

因苦苦构思文章,苏东坡忘了叫人在中峡打水。当他醒来时,船已过了中峡,行至下峡。苏东坡即吩咐船家,将船开回中峡,他要取中峡之水。船家说,老爷,三峡相连,水如瀑布,船如箭发,若回船便是逆水行驶,甚是费力,且只能日行数里啊。苏东坡自知困难重重,便问,此处可否停船,有居民否?船家说,船至归峡,山水之势渐平,没多远,就有市井街道。停船后,苏东坡对船家说,你上岸去,见到年长知事的居民,唤一个上来,不要声张。船家领命,上岸没多久,就带一个老者上船。苏东坡问,三峡之中,那一峡水最好。老者答,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上峡流于中峡,中峡流于下峡,日夜不断,一样的水,难分好歹。苏东坡暗忖有理,于是叫手下将下峡之水,满满地汲了一瓮,用柔皮纸封固继续上路。

苏东坡一回到京城,就带着那瓮蜀水去见相爷王安石。相爷见苏东坡带来蜀水,很是高兴,亲自以衣袖拂尘,打开纸封。命童儿茶灶中生火,并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碗里。待水煮至起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晌方见。相爷问,此水何处取来?苏东坡说,巫峡。相爷说,真是中峡之水?苏东坡说,正是。相爷说,又来欺老夫了,此水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苏东坡大惊,急述说老者之言,说三峡相连,一样的水,晚生误听了,实是取了下峡之水,老太师何以辨之?相爷说,这三峡之水,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性太缓,惟中峡缓急相伴。太医院乃明医,知老夫乃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煮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之水。

苏东坡没想到相爷的茶艺如此之高,只好认错谢罪。

汕头海岛种茶女能手带村民致富


据《汕头都市报》报道,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25年不断学习茶叶种植技术,成为一名当地公认的茶叶种植女能手,她就是南澳县深澳镇后花园村村民王耀兰。在自家茶庄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她鼓励和带动周围群众在种茶技术和管理上进行改良,使村民种植的茶叶得到丰收。近日,王耀兰被全国妇联评选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盘山路边树枝摇曳、茶香袅袅,不时有一片片青翠的茶苗在青黛的雾色中隐现,这就是有“海岛后花园”之誉的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后花园村。目前,后花园村的妇女们正开始忙碌于春茶采摘前的准备工序,王耀兰也不例外。准备好制茶燃料、清洗茶庄卫生、整理采茶工具……王耀兰蓄势待发,为3月中下旬的春茶采摘工作做准备。

王耀兰的丈夫余远科告诉记者,起初王耀兰对种茶一窍不通,1980年结婚后才开始跟随他进茶庄学种茶。眼看茶叶种植效益差,王耀兰觉得光靠四肢劳动来探索种茶经验并不够。为了更好地掌握新型的茶叶种植技术,她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有关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茶叶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结合多年的茶庄管理实践经验,王耀兰掌握了新型的茶叶种植技术,成为一名茶叶种植能手,培育茶叶品种达到十几种,年收入10多万元。

在自家茶庄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王耀兰致富不忘群众,积极带动后花园村厝边头尾的“姐妹们”种茶。“妇女有心灵手巧的特点,在茶叶的培育和采摘方面有优势。”当地妇女主任林惜香告诉记者,后花园村以“妇女+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内70多名妇女参与茶叶的生产、加工,王耀兰在这个平台上,积极与村内妇女交流种茶经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技术与其他农妇分享。

王耀兰不仅鼓励“姐妹们”通过劳作来解决就业问题,改善农村经济,还在种茶技术和管理上进行改良,使村民种植的茶叶得到丰收。品尝到收获的喜悦,村民们进行新型茶叶种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几百亩,成功培育出美名远扬的海岛名茶。

在记者采访中,朴实的王耀兰不善言辞,总是说“自己做的事情没什么值得宣扬的”,连记者提出为她拍照的要求也被婉拒。但是,当记者采访周围村民时,大家都对王耀兰交口称赞。“她是我们公认的勤劳优秀的妇女,也是我们公认的种茶女能手!”当地妇女主任林惜香称,茶园的修剪时间一到,王耀兰必定会主动提醒“姐妹们”该劳作了,在日常打理上也会进行支招,这令村民们很信赖她。

在美丽的“海岛后花园”中,起初对茶叶一窍不通的王耀兰,通过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价值,成为公认的茶叶种植女能手,也带动着后花园村的村民奔小康。如今,随着发展,茶叶已成为后花园村的主导产业,王耀兰相信,通过村民的努力,后花园村一定能变成名副其实的“花园”。

制茶人陈树褔:二圣茶山上的隐居岁月


前阵子,《法国小伙重庆练铁砂掌炒绿茶》的新闻,一时间席卷网络各大媒体。

而我们也顺藤摸瓜,找出了法国小伙所拜的师傅——重庆茶业集团资历最老的非遗传承人,陈树褔老先生,聊一聊,他的如茶人生。

陈树褔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走下二圣茶山,去闹市区走走逛逛,是在几个月前。他的活动半径,从很多年以来,都一直是从半山腰的住处,到山顶茶园的往返小路。一如他身上的蓝工装,穿上它似乎就是一生。

“城里头的生活我不习惯,”陈树褔摇摇头,“太嘈杂了,每次去了市区,回来都觉得很不适应。”“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啊,还耐得住寂寞,过得去就好。我女儿这代人就不行了。”

作为重茶集团资历最老的非遗传承人,陈树褔原本想让80后的女儿继承衣钵,但最终还是尊重了女儿自己的选择,让她出去打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而且做茶确实是辛苦。”

一年中最忙碌的春茶季终于过去了。坐下去,一杯茶端上来,看着茶叶在水中起起伏伏,陈树褔的脸上露出这几个月以来久违的松弛神态。

茶的名字叫“定心”,而陈树褔,这位一生与茶打交道的老师傅,每天在田间地头巡视的身影,何尝不是重茶人心中的一颗“定心丸”。

生为茶人

陈树褔这辈子没有做过茶以外的任何营生。又或者说,他的名字——“树褔”就似乎昭示了此生与茶树、自然、土地剪不断的命运联系。

重庆山多树稠,茶树资源也极为丰富,而在渝东南的高山名优绿茶区,尤以巴南区二圣山的“巴条茶”远近闻名,而陈树褔的祖辈,就世世代代耕种于这二圣山下,以茶为生。

“那时候有还很多野园,我记忆中,小的时候就经常跟着大人去采了回来自己做了喝,亲戚朋友来了,都要拿些回去。”就像其他任何地方靠山吃山,生来就会耕种、插秧的农家人一样,采茶、制茶,是陈树褔从小就耳濡目染学会的基本技艺。

1985年,对陈树褔,乃至对整个巴南的茶产业都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濒临破产边缘的二圣茶厂由张节明承包,从此开始如日中天的发展,而陈树褔也随后进入了二圣茶厂(今重茶集团),这一干,就是30年。

陈树褔说,茶叶的生命有3次,长在树上吸取养分、自由生长是一次,在被人采摘、翻炒、揉捻继而出落成自己特有的茶形是一次,最后被懂茶的人冲泡、品饮、欣赏是第三次。陈树褔懂茶,而作为制茶人,他无疑是给茶叶第二次生命的人。

手工业时代练就的非遗传承人

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制茶的机械化程度还很低,几乎都是靠手工完成全线流程,而每到春茶季,制茶师傅们几乎都是夜夜加班,每一道工序都亲自上阵,“累的几乎一下生产线,站着都能睡着!”

累是累了些,而说起当年几十口炒锅支起,炒茶师傅们一字排开炒茶的壮观情景,陈树褔依旧声音兴奋。“那时候还是好耍,人多,大家一起做茶,不像现在这么多机器冷冰冰的,不得跟你说话解解闷。”

在厂里,人人都知道陈树褔做的茶好,无论形或味,做出来的都堪称上品。但怎么做得这么好,陈树褔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人淡如茶的他看来,制茶是一项与生俱来的基本技能,仿佛那几十年来高锅温下形成的厚厚的手茧,和常年徒手炒茶,茶汁渗入掌纹形成的青黑色也是与生俱来一样。

而师傅们相互暗自较劲,较量制茶技术的过程,也是陈树褔想起来就要嘴角上扬的回忆。制茶的工序明明就是那些,而且大家都是赤手炒茶,但做出来的茶,就是没有工龄资历最老的陈树褔好,很多年轻小伙子还很不服气,日夜苦练,可泡出来的茶,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其实,制茶工序差不多就是那样,但是每一锅茶都不一样,好不好,就看你用不用心了。”陈树褔只言片语,却又一语中的。而且在他看来,从采茶开始的一系列工序,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达到足够的“完美”,都会影响到茶叶出来的最终品质。

2012年,陈树褔被评选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巴南茶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的名优绿茶太多了,对比其他绿茶,可能巴南银针的名气没有那么大,但是高等级绿茶的各种优点,像是香气嫩甜啊、带毫香啊,滋味丰富啊等等评判一杯好茶的标准,它又全部具备。”“但凡有人说我的茶不够有特点,我都要跟他解释,茶是拿来喝的,我的茶没得撒子噱头,也不整嘿(很)多花样,但绝对是一杯味道纯正、好喝又健康的绿茶。”

工业化时代的手工传承

在新的世纪,市场需求的上涨已经不再是几十个炒茶工人朝夕劳作所能供应得上的,机器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已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步一步地完全替代了老一代手工制茶人的位置。陈树褔说起这些,怅然若失。

不过好在作为非遗传承人,每年都要固定收二到三个徒弟的陈树褔,已经不再担心手艺失传。“机器永远只能是模拟人的手工炒法,却不能完全和人一样,而人要控制机器,要让机器最大程度地模拟人工炒茶的优势,必须也得自己会炒茶。”

对于徒弟的要求,陈树褔只要求两点,“第一,要真心喜欢,第二,吃得了苦。”“做茶真的不是一个一时兴起的工作,要沉得下心来才行。”

57岁的陈树褔再过几年就要退休,说起此事,他有点意犹未尽,“只要厂里需要,我当然是要继续干。为什么?没有茶,我还不是没得耍事的(没事情做的)。”

木心的诗里曾写,“那时候,时间很慢,慢到只能用一生去爱一个人。”对于二圣山上度过大半生的陈树褔来说,山里的日子,何尝不是很慢。

慢到一杯茶,就是一生。

欧阳修与蔡襄双井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着名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宝云日铸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群不见,建溪龙凤团,

不改旧时香味色。

欧阳修对蔡襄创制的小龙团十分关注,他在为蔡襄《茶录》所作的后序中论述到当时人们对小龙团茶的珍视,已成为后人研究宋代贡茶的宝贵资料。

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录序所谓上品龙茶是也。盖自君谟始造而岁供焉。仁宗尤所珍异,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惟南郊大礼致斋之夕,中书枢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为龙凤花草贴其上,两府八家分割以归,不敢碾试,相家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至嘉佑七年,亲享明堂,斋夕,始人赐一饼,余亦忝预,至今藏之。

《大明水记》是欧阳修论烹茶之水的专文。他在文中对唐代陆羽《茶经》和张又新《煎茶水记》的比较和批判,显示出了一个学者独立思考,不随人后的本色。

中国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就不太合适,不能长期大量饮用。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

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驰翰春拍:陈国良制何家英画露华壶28万落槌


上海驰翰2014年春季拍卖会于6月26日在上海大酒店开拍,“紫玉金砂”杂项专场于上午10:30举槌。其中,第105号拍品,由陈国良制做、何家英画的露华壶从28万起拍,并直接落槌,估价:RMB280,000-350,000。

拍品信息:

陈国良制、何家英画露华壶

盖款:陈、国良

底款:国良、璞园,手制于阳羡蜀麓时丁亥夏月

释文:露华,何家英、岁在丁亥孟夏何家英作。刻款:何、家英

备注一:附何家英创作合影

备注二:附陈国良与作品合影

出版物:《传世典藏·当代艺术家手绘瓷器紫砂壶图集》张正中、郭翔主编2011年11月安徽美术出版社P142-143。

陈国良(1954年-)江苏宜兴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从制壶技术全面的何道洪。

容量:380cc

RMB:280,000-350,000

谷城县 “茶王”“能手” 季广成创新品牌打响品牌


季广成,男,现年48岁,瘦瘦高高的个子,给人一种精明强干的直觉。家住谷城县五山镇秦畈村,在2014年村支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被该村村民推选为村主任,是谷城县农广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生产经营型茶叶生产班学员。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被评为“优秀学员”。拥有茶园面积350亩,年产值60余万元,年获纯利润25万元左右。另有承包的山场1400多亩,种植杉木、杨树等经济林,每年毛收入达40余万元。

“茶王”“能手”季广成,秉性勤学善研,在从事茶叶生产近30年的不断探索、实践中,总结了一整套制作“扁形高端绿茶”的经验,他制作出的扁形高端绿茶,扁平似剑,嫩绿显毫,汤色绿亮,叶底嫩绿匀整,栗香持久,滋味鲜爽。因此,他曾蝉联鄂西北八届茶王赛“茶王”、“湖北省十大制茶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创新品牌季广成在多年制作湖北名茶“玉皇剑”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研,自创“真武幽兰”高端扁形绿茶和“广成仙谷”大众曲形绿茶两个品牌,这两个品牌已先后在省有关部门成功注册了商标。“真武幽兰”品牌绿茶,每年3月27日——5月1日之前制作结束,只做1500斤左右,销售限量为999份,不多一份也不少一份,根据客户对茶质、价格的不同需要确定制作相应品质、价格的茶叶,茶叶价格一般定在600元——4000元/斤之间,最高在6000元/斤以上,供不应求,很俏销,主要销往武汉、北京等地。“广成仙谷”主要有“广成仙谷一号(一芽一)、广成仙谷二号(一芽二)、广成仙谷三号(一芽三)”系列曲形绿茶平品牌。其中,“广成仙谷一号”,价格在800元/盒(0.25斤/盒),即:3200元/斤左右;“广成仙谷”二号、三号,价格在600——2000元左右。

打响品牌要想打响品牌,扩大销量,必须要在提升茶叶品质上下功夫。季广成深知其中道理,在他所承包的茶园里,只有40多亩茶园能够做“真武幽兰”高端扁形茶,这些茶园从来不打农药,而且全部施有机肥,别的肥料一概不用,无污染,无公害,纯绿色食品,都是实实在在的有机茶。同时对茶叶制作过程要求也非常严格:在每一个包装盒里,都有一张打印出来的“明白纸”,上面详细写明此茶是谁采摘的、谁摊凉的、谁制作的、谁包装的、什么时间制作的,并附有承诺:若有农药超标、化肥超标,假一赔十。对这40多亩之外的其余茶园,季广成正在向“标准化、有机化”的目标努力。

心有远志在谈到今后产业发展规划时,季广成深有感触地说,“衷心地感谢县农广校给了我再次静下心来学习的机会,我受益匪浅:理论学习更新了我们的陈旧观念;外出观摩拓展了我们的视野,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互动研讨明确了我们的发展思路。能够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茶叶生产班的一名学员,我深感荣幸和自豪!”说到产业发展规划,季广成情绪高昂,看起来已是思路明确,成竹在胸。他说:第一,要科技兴茶。作为今年新当选的村主任,我将组织秦家畈村全村茶场技术员研究茶园发展大计,分类、分工负责。一要精细研究每块茶园的特性。编号、分类、归档,适合做什么茶就做什么茶。二要建立无公害茶叶基地。生产绿色茶品,依靠科技兴茶。三要积极争取部门和政策扶持。要在自身努力的前提下,积极依靠政府、玉皇剑公司、县农业局、国家项目补贴扶持,做大做强。第二,要发展乡村旅游业。组建乡村农家饭庄,以茶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第三,新建茶园100亩,三年后见成效。第四,在带动村级茶产业的同时,搞好自己的产业发展。一要在3—4年内,将“真武幽兰”高端扁形品牌绿茶做成“全国十强”。二要经营好承包的山场经济林。依靠国家低产林改造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和深造林项目,管理好杉树林和杨树林,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马黛茶泡制方法


泡制马黛茶的方式很简单,只需把热水(80-90摄氏度或冷却几分钟后的沸水开水最理想,这是因为在这个热度马黛茶的独特香味可以适度的发挥出来)倒入放有马黛茶的容器就行了。泡制马黛茶是不可以用100℃的开水的’应将煮滚的开水等候三到五分钟后才用。因为100℃的开水会破坏茶里的细胞,这样效果就差了。

依照一般茶叶,浸泡2-3分钟即可饮用,热饮冰饮风味俱佳,可加入蜂蜜及柠檬,也可以试试调入牛奶当作奶茶,或调入果汁当作水果茶。用传统方法泡马黛茶时,首先要将两勺糖放到葫芦(kungulli)里,然后加进烧红的木炭来调味。然后放进bombilla,一种特别的禾杆在底部起到过滤作用,然后才是在旁边加进马黛,并放入两勺糖。然后你需要“cebarmate”,也就是需要加入滚烫的水(或开水),这样茶就泡好了。你也可以不加糖,这叫作amargo。泡马黛茶的另一种方法叫做马黛茶的concido:你可以买现成的过滤器,像泡其它茶那样泡马黛茶。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叫tereré:马黛放在冰水里面,加入冰块和柠檬。

陈布雷和支那与茶


我1964年从宁波调回杭州后,一直跟陈布雷小妹陈玲娟女士在同一所学校教书。退休后又同住一个单元校舍。我和陈布雷四弟陈训慈也有一面之雅:1990年,我、陈训慈、苏渊雷等应邀参加了杭州蒋庄的马一浮纪念馆揭幕典礼,可惜不久,他们都先后魂归道山。现在,陈布雷兄妹中,只有陈玲娟女士还健在了。

陈布雷在辛亥革命与北伐时代是位具有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新闻记者。他以所向披靡的文笔受蒋介石赏识,做了蒋介石侍从室幕僚长。今年是抗战七十周年。当年陈布雷为蒋介石起草,由蒋介石于1937年7月19日在庐山谈话会发表的《最后关头》中宣布:“如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对推动全民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以爱国人士名义颁给陈布雷纪念章(由其后人代领,现保存于家乡档案馆)。

陈布雷早年在宁波效实中学教书时,就与大哥陈训正、四弟陈训慈一样爱好文史。这一爱好即使在担任后来的公务繁忙中也丝毫不减。如1935年7月25日他日记中所记“支那名称之由来”,就是一例。

过去人们大多认为,支那是瓷器别称。因为西方人最早接触中国的是瓷器与茶。他们称瓷器为“China”。“China”的早期中文音译为“支那”。于是,“China”、“支那”都成了中国瓷器也即出产瓷器的中国的代名词。但陈布雷却据西康民俗资料,认为:

“康藏呼茶为‘甲’,汉人为‘甲米’,中华为‘甲拉’。‘拉’,地也。‘甲’,实槚之译音也。陆羽《茶经》称茶为槚。藏人嗜茶若命,故以茶代表华人华地。阿拉伯感受藏语,亦呼中华为‘甲拉’。后传于欧洲,其音微讹为China矣。”

槚是茶树的古名。茶,也是我国最早输入欧洲的物品。可以说,茶与瓷器都代表中国。因此,陈布雷日记中说西方人呼中国为China,实起源于藏语“甲拉”,即指产茶的地方或茶的故乡,或许是有道理的。

信阳毛尖手工炒制


信阳毛尖手工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拣剔等过程。

1、生锅

生熟两锅均用直径82.5厘米的“牛四锅”,呈30-35斜度安放在33厘米多高的锅台上,两锅相连砌置。生锅即杀青和初揉,炒茶前要把锅面磨光擦净,保持锅面清洁光滑。锅温较高,各级鲜叶要求不同,高档鲜叶160-180℃;中低档鲜叶180--200℃。每锅投叶量0.5-0.75公斤。生锅炒制时间,根据鲜叶老嫩,芽叶肥瘦,水分多少灵活掌握,一般翻炒加揉捻需7-10分钟。

锅温升到要求时,开始投叶,用特制的茶把子(一种竹茅编扎成事的圆帚)有节奏地挑翻,将叶子在锅里不断翻炒,发出经微的啪啪声,水分迅速散发,约3-5分钟,叶质变软,叶片卷缩,手握成团改用起揉捻的“裹条”炒法,用茶把子前端竹梢将叶子收拢,在锅内呈弧形团团滚动,用力先轻后重,转幅先大后小,动作先慢后快,并不时用茶把抖散茶叶,以散发水分。如此交替进行,约经7分钟左右,炒至四、五成干(含水量为55%)条索明显,少量茶汁挤出有粘手感时,扫进熟锅整形.

2、熟锅

熟锅是形成毛尖细圆、紧直的关键环节,通过整形使水分蒸发,香气发挥,外形达到细、圆、紧、直。锅温80-90℃。锅面要求清洁光滑。

生锅叶扫进熟锅后,开始仍进行“裹条”和“扇条”。裹条用力大,转圈小,主要是进一步把条揉紧,扇条用力小,转圈大,具有揉条和散发水分的作用。当茶条紧细,进行“赶条”。赶条要求紧握茶把,稍碰茶条,上下转动,赶直茶条,抖散团块,炒至六、七成干,叶面茶汁不再相互粘着,就用右手(以习惯为好)进行“理条”。

理条包括抓条和甩条两种手法。抓条时,掌心向下,拇指捏起,离锅心12---15厘米高处用腕力将叶条由“虎口”处迅速敏捷地摇动甩出,使茶叶条从锅内心沿顺序落入锅心,手中的茶叶不要一次甩完,宜保留五分之二。循序进行,到茶条形成,达七、八成干(含水量33-35%)时即可出锅。

“理条”要抓得匀,甩的开,摆的直而不乱,所以手势开始应松、高、轻、慢,随水分散失,逐步紧、低、重、快。

3、烘焙

烘焙主要作用是固定外形,继续蒸发水分,达到干燥的目的,防止品质劣变,进一步发挥色、香、味。烘焙分毛火和足火两次进行,中间适当摊放。

初烘(毛火):熟锅出来的叶子摊放在烘笼上,约半小时,每烘笼摊放4-5锅叶量,即可上炕灶进行初烘,初烘温度(烘头中心处)70--90℃,时间20-25分钟,每隔5-8分钟翻动一次,烘至含水量15%左右,即下烘摊放。摊放时间不少于40分钟,以使叶内水含量重新分布,利于足干。

复烘(足火):采用文火慢烘,火温60℃左右,每烘笼叶量2.5公斤左右,时间30分钟,每10分钟翻动一次,使其含水量达6%,手捏茶叶成粉末,色翠香高,条形美观,白毫显露时立即下烘。

4、拣剔

信阳毛尖初制后,经人工拣剔,拣去粗老叶和黄片、茶梗及碎片,拣出来的青绿色成条不紧的片状茶,叫“茴青”,拣出来的大黄片和碎片末列为级外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制茶能手陈双算“鸭母算”》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