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老街上有一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打制的铁器,现在他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手里是一个半导体,身旁是一把紫砂壶。

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

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3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16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也都来自这把壶。

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总是拥破门,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左右店铺的人和前后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据说他今年已经102岁了。

Cy260.com精选阅读

紫砂壶鉴赏与收藏


宜兴紫砂陶自北宋起源,经历明清两代壶艺先人的发展成就,成为中华杰出的茶文化陶艺品发展到今天,它不但以它天然的“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而传人,而且沏茶能持茶道“色、香、味”之精神。更重要的是它历史地继承了宋代茶文化的经典,艺术上兴盛了古代文人雅士对紫砂陶艺的推崇和参与。由于茶文化和陶文化的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历尽了300多年的发展,壶艺日臻丰富完美。可是,有的紫砂壶在拍卖市场上能叫价几十万元,有些卖茶具的商店,一把紫砂茶壶也就几十元。同是紫砂壶,价格何以相差那么大呢?如何鉴赏和收藏陶艺史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精品,对于每一个熟悉中国茶文化,了解紫砂壶艺和专业收藏者来说,是一门艺术必修课。

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等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尚须审视其“泥、形、工、功”四方面的施艺水准。

一是“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其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宜兴紫砂陶土的品种繁多,因此我们所见的紫砂茶具的颜色也五彩缤纷。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因此应根据泥土质地,而不是颜色来区分其贵贱好坏。紫砂手感不同于其它陶泥,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而非紫砂物件就如摸玻璃质器物—黏手,近年来时兴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二是“形”:紫砂壶之形,在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为丰富,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紫砂壶是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应为茶道所追求的“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例如石桃、井栏、僧帽、掇球、茄段、觚菱、梅桩、仿古等等传统造型,皆是时代冲刷后仅存的优秀作品,以今眼光细细打量,其仍在闪光。

三是“工”:紫砂壶在“工”上,融汇了国画大写意的豪放。在点、线、面三元素上,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无半点含糊。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在这里作者的个性、风格、气质得到体现,有的壶造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简雅……

四是“功”:“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新品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壶人在讲究造型的形式美时,容易忽视其功能美。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用紫砂茶壶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紫砂茶壶久经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至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这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由于紫砂茶壶冷热急变性能好,寒冬腊月,壶内注入沸水,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同时砂质传热缓慢,泡茶后握持不会炙手。所以还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烧加温,不会因受火而裂。另外紫砂茶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所以闻龙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因此,紫砂壶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

除了这些,和字画、陶瓷等收藏品一样,紫砂壶收藏也有“名人效应”,名人制作的壶与非名人制作的壶在收藏价值上有天壤之别。市面上的紫砂壶有的是经济实用,制作简单,成本也较低的一般茶壶;还有是选料精良、精雕细琢、出自名家的工艺品紫砂壶,因此收藏宜选后者。(摘自《收藏参考》)

老紫砂壶收藏:是收藏历史


清·雍正、乾隆加彩绣球纹汉方壶

本版采写/摄影信息时报记者陈川实习生陈宇强

在紫砂壶收藏的世界里,书画篆刻家李海爱收藏老紫砂壶。在他二十多年收藏的四百多件作品中,主要是明中期到民国的老紫砂壶,且基本涵盖了各时期的名家作品。

在李海看来,每一把老壶都有生命,只要是老紫砂壶,不管好坏,他都会买,重在研究,“收藏,不是收藏自己的喜爱,而是收藏历史。你有权创造历史,但没有权改变历史。”这是他坚持的收藏理念。

没有名家作品不能算收藏家

“紫砂壶一般认为起源于宋代,但真正走上艺术化生产是在明代正德年间以后。宋元以前多煮茶,明清改为泡茶,紫砂壶与茶文化息息相关。我喜欢老紫砂壶,就因为它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趣的是,李海与紫砂壶的结缘,却不是因为茶,而是源于他最初喜爱收藏古砚和篆刻,其间还与名家壶几次擦肩而过,说来颇具戏剧性。

陈曼生名鸿寿,是清朝的大篆刻家,以书法篆刻名世,其文学、书画、篆刻皆精。李海也治印,很喜欢陈曼生。陈曼生喜欢紫砂壶,李海也因此对紫砂壶有了兴趣,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他对紫砂壶是什么样子还全无概念。

当时李海在古玩市场逛时,发现了一个底下印有“阿曼陀室”四个字的紫砂壶,并不知道这四个字代表谁,没买。回来查看资料才知道,曼生壶有一个印就叫“阿曼陀室”,才知道那就是陈曼生的作品。“我一激动,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市场,结果没看到。后来连去三天也没见到,后悔啊!”

过了几年,李海看到一个紫砂调色盘底部下款“彭年”二字,知道那是与陈曼生有关的一个重要人物。陈曼生曾经在紫砂壶的产区宜兴临县溧阳县当县令,常去宜兴找人做壶,当时给他做壶的人就是杨彭年。“那是90年代,我看到那个盘后心想着先转几圈再过来买,结果回来后又没有了。”

几年又过去后,有朋友告诉李海,在长沙发现杨彭年的碗,李海与朋友连夜赶到长沙,第二天一早到古玩店去看,结果又扑了空。“我当时觉得我都不应该收藏紫砂壶了,因为跟这些东西都无缘。”李海至今说来还颇有憾意。

后来在茶楼与老友的一次相聚中,李海说起这三次错过陈曼生、杨彭年的遗憾,结果那天喝完茶出来,在旁边一家店中居然又看到一个杨彭年的碗,这一次李海再没有错失良机。

李海感叹道:“收藏,还是有机遇的问题,可遇而不可求。买下那个碗后,就连续买到了一些名家的东西。以前我收藏名家的很少,现在名家的老壶我基本都有。要知道,玩紫砂壶没有这些大名家的作品,就不能算收藏。比如明代的时大彬,清代的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还有杨彭年的妹妹杨凤年,晚清的邵大亨、黄玉麟,民国的程寿珍、俞国良、冯桂林、汪宝根、李宝珍等。”

学古玩收藏不要怕丢面子

“玩古玩,最重要的是要有悟性。”李海并不讳言,在他初涉紫砂壶收藏的时候,常常被骗,如今算起来有多达两百多件,“但我这个人就是不服输,我不怕被人骗,即使有人好心提醒我不买,我还要买回来研究它为什么是假的。”

李海认为玩古玩收藏需要天赋和悟性。因为古玩有些道理明于心难明于口,要去悟它的道理。“比如两个杯子,说其中一个有老气,另一个没有老气。具体怎么有老气,没法讲清楚,只能体会,去悟。‘包浆’一词也是如此。”

为了学习收藏紫砂壶的知识,李海还曾专门到古玩市场开了一个档口十多年。由于为人豪爽,谦虚好学,很快和旁边的档主结识,在他们身上学到不少紫砂壶知识。

李海说:“我舍得花本钱,不怕丢面子。做古玩收藏的尤其怕丢面子,怕被人说不懂,买错了赶紧藏起来。我不一样,买错了,就放到最显眼的位置,提醒自己又买错了。我不想要这个虚面子,并主动告诉别人,我买错了。十个人中可能有一个人就会告诉我,你是怎么买错的。如果你不谦虚,又怕丢面子,就一直学不会。”

经过多年研究,李海总结出三条简易明了的辨伪原则,他认为这些方法也可以扩展应用到其他古玩上:

“第一,古玩真假没有九成九。你看这个东西,觉得九成九是真的。这不行,必须要百分之百是真的才行。

第二,古玩真假没有少数服从多数。比如三个人,两个人说是真的,一个说是假的。那很可能就是假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第三,古玩真假一票否决。在作品中找到一个不符合标准的漏洞来,就证明是假的。比如说一个壶做得蛮好,但壶底的名家印章盖歪了,那就是假的。”

只要是老紫砂壶,不管好坏都会买

紫砂壶近年价格见涨,尤其是老紫砂壶。李海却更看重藏品的文化价值:“我收藏紫砂壶不是为了去赚钱,是为了学习研究,为了搞清楚紫砂壶的历史、特色和人文内涵。要学习紫砂壶,必须有实物。所以只要是老紫砂壶,不管好的次的,我都会买,重在研究。”

对紫砂壶收藏中一些流行的做法和看法,李海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他的藏品中,有不少加彩壶,如清雍正、乾隆时期的加彩人物汉方壶等。加彩壶在紫砂壶收藏中往往不被重视,且汉方壶是仿汉代青铜器而来,比较笨重,也不适合用来泡茶。但这种加彩汉方壶是当时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用的紫砂壶的,是紫砂的官窑器。用这种壶的人一是显示身份地位,二是官宦人家、文人雅士聚会饮茶器具。所以用这种壶泡茶,够七八个人喝,平常百姓用不起。这些就是紫砂壶蕴含的历史价值,“这就是历史,不管你喜爱与否,不能仅仅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它的价值。收藏,不光能凭个人喜好去对待历史,要正确评估器物的历史价值,才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家。”

藏家简介

李海,字百川,号煮石斋主,壶图居士。上世纪50年代末就读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诗、书、画、印皆擅长。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藏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广州市老紫砂壶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工艺美协常务理事,高级工艺师。

藏家提点

老紫砂五字鉴定法

“真正懂行的人,能在一眼之间就分辨出是不是老壶。”这也是李海对自己学生的要求。有人认为李海的这一标准有点天方夜谭,但李海认为,实际上分辨真假很简单,他当场可以“传授”给我们。

看:看的目的是辨明器物的时代特征。看它的造型,符合哪个时代的精神特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要求和情趣,所以李海说“器型决定时代”。任何器物都会打上那个时代的印记,其次看老气、包浆。

摸:摸的目的是查明制作工艺。摸器物内的棱角,把手指伸进紫砂器内往周围摸,如果棱角分明,甚至刮手,说明是手工制作,有可能是老壶。如果很光滑,无棱角,可能是灌浆、模具或者手拉坯制作,这种壶多为新壶或仿制品。

敲:敲的目的是了解有无破损。把一件紫砂壶平放在左手掌上,用右手中指弹一弹,或用壶盖轻轻敲一敲壶身,如果声音清脆,壶体基本无多大破损(毛口除外);如果声音沙哑,则此壶必有冲线或破损。

刮:刮的目的是搞清楚有无修补。用紫砂壶的盖边或子口在壶口、壶身、壶嘴、壶把等各部位刮一刮,声音清晰,手感硬朗,即没有修补;反之,声音沉闷,手感疲软,即有修补。

闻:闻的目的是辨别有无做旧的手段。正常老紫砂壶大多茶味已失,基本没有异味。做假壶,气味异常。因为大多数是用高锰酸钾浸泡,或擦皮鞋油,打地板蜡,涂墨汁,或埋在土里用脏水去浇灌等等,均会散发出不正常异味,这些绝不是老壶。出土的老壶会有一种土香味,特别是浇水后更明显。

紫砂壶真假辨

1.看造型和工艺。如明代紫砂壶的总体特征是粗、大、笨,清初从陈鸣远开始,紫砂壶制作崇尚精巧、秀雅之风。康熙时出现彩绘,乾隆时出现描金,嘉庆、道光时,以陈曼生一班文人参与紫砂壶的题诗刻画,是紫砂器的装饰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2.看泥色和配料。紫砂泥以宜兴地区丁蜀镇黄龙山附近出产的陶土最好,一般分为紫泥、绿泥、红泥三种。一般来说,明代砂器泥料较粗,清代较细。晚清至民国一件砂器常有几种色泥出现。

3.分辨名家及款识。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来名家辈出,仿制者一般都是仿名家,所以对各时期的名家及工艺手段、款识特征都要有明确认识。

历来紫砂壶名家被仿得最多的是时大彬,其次即陈曼生和杨彭年,其他如陈鸣远、邵大亨等也有仿品。要识别仿品,就要从名家的用泥、制作手段、款识等几方面下功夫,深谙其理才能明辨。

一般来说,名家壶的线条刚劲有力、挺拔,讲究点线面。点,就是壶嘴、壶把、壶盖上面有三点,这三点要对齐。线条,直线要挺拔,圆线要圆润飘逸。方壶的面,要平、整齐,真正的好壶,面是平的,像玻璃一样。圆壶的面,要圆滑自然。

“虽然壶没有生命,但是我们往往说它有生命,它的生命就是制作者赋予的。要看紫砂壶的精气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肯定不是名家手笔,这一点需要藏家慢慢体验。”

“鉴别紫砂壶,在认真研究上述问题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多看,除了看老的,更要多看新的、假的,只有经常进行新旧对比,方能领悟其道理。”李海最后总结道。

紫砂壶知壶与识壶


按步就班玩出专业与感情,我们华夏民族5千多年所传承的东西,其艺术内涵博大精深,在这一领域中你有多大的素养,就会喜爱什么样的东西,就会有什么层次。从外行到内行,从不懂到懂,从玩假的慢慢看到真的,有句普通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同一张画,一张画的好,另一张画的不好,可是摆在一起,好的就突出了。

紫砂壶知壶

要知历史,介绍紫砂壶目前情况首先要了解紫砂壶历史,即紫砂工艺历史、发展史,以及工艺构成。紫砂是优秀民族传承,从茶文化发展而出,明代起为实用品,对于何谓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等等老一辈的紫砂艺人,应该研究了解,加之理解,从理性到感性,再由感性及理性的充分认识。

知现在、了解现代,此单指宜兴紫砂壶。华夏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师传徒承。可以更进一步了解现在,此外我们作品的造型艺术有时代性,不能、将明朝的搬到21世纪来,也不可以一代十,以点带面的简单领会,因为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和前进的。

是知人,何以要知人,这个作者做的壶是雕塑,还是光、素,要知“人”的艺术品、艺术道德及声誉,要从那方面得知呢?不是靠宣传,也不可一味的垂青所谓的名人效应。众所周知,真正的艺术品是放在桌面上,群众来抬轿,民众最有鉴定的资格,是经得起推敲的。

紫砂壶知壶

识壶方面,何谓真?假?好?坏?,壶从大众化到高最层次艺术品,其中分二个层次,一是一般群众普及层次,另一个是高文化水平层次,取决于各阶层不同人士的对紫砂艺术地领会与理解。

谈识壶非一言两语说得明白,总括地说无非是两个字,一是“理”,一是“趣”,所谓的(理)即是实用性的体现,在使用中是否合理;所谓的(趣)即是否有趣也就是艺术性的体现,是否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第—是合理:当然,除了对于泥料要有相应的或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以外,壶最主要的是用来泡茶的,泡茶拿起来舒不舒服为第一要紧,第二是泡茶叶、冲开水时方不方便,倒起来流畅与否,用起来舒不舒服,若产生一点点不舒服的地方,那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实用品。

适用是理,还包括用完之后,茶叶倒掉方不方便,洗刷方不方便;这都是适用的理,合理与否要看其符合要求,若不合理也无所谓的欣赏,是找麻烦、找不痛快,这个茶壶就可以不要了,用杯子好了,也就不要欣赏茶壶了。还是应该选一个适合自己用的壶,这样就会愈用愈有感情。

第二是有趣:趣味,就是美,漂不漂亮,喜不喜爱这个造型,你喜欢梅花的、松干的、镶银等花货类,还是喜欢几何形的光素类,这要根据个人的欣赏角度。个人的欣赏水准及底蕴,直接影响到所选壶的状态,如明朝家具较简略些、清朝家具较复杂,所以造型也有它的时代性。过去敦煌的雕塑、石刻、壁画是历史遗留下来,依然令后人叹为观止,这是有她的艺术独到性和历史性所致。

艺术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壶基本上也是一样,总结出这个趣与这个理,你就会愈有趣愈爱它,这是发自真心去爱她,和紫砂壶去用感情沟通达到情感释放,人壶合一,这就是你最好的紫砂壶。从我有个圆的倒又想要个方的,有个方的就想要其她类的,日久天长这样你就会顺其自然变成紫砂行家里手。

紫砂壶春拍:老艺人壶仍为市场热点


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把当代紫砂壶名家顾景舟制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成交价创下当时宜兴紫砂之最。

4年后,在5月18日举行的2014中国嘉德春拍中,顾景舟制的九头咏梅茶具以2875万元成交,创顾景舟作品拍卖纪录新高。

这一套茶具以梅干为造型设计,壶嘴呈喇叭式,出水点注顺势而出,遒劲有力;壶把乘势而起,蜿蜒苍劲,端拿舒适。壶身点缀朵朵梅花,花瓣块面饱满,纹路清晰,雕塑技艺高超,气韵高雅。

九头咏梅茶具1970年代制成后,一直展示于宜兴紫砂厂陈列室。1996年由于陶瓷公司体制调整,这套茶具经过紫砂厂,辗转成为台湾某重要收藏家藏品,在其银行保险库中保存了近二十年。

顾景舟一生创作的近百个品种中,绝大多数为光货,花货极罕见,“九头咏梅茶具”呈现出顾景舟经营花货的风格与功力。另外,顾景舟的作品主要以单壶为主,连杯的套组较为少见,这套“咏梅茶具”有九头之多。在18日进行的“紫泥春华——近现代紫砂臻品”专场中,这套九头咏梅茶具创下了2875万元的高价。顾景舟制供春壶以345万元成交,列该场第二位。整个专场的成交额达到了3930.93万元。

同一天稍早前举槌的“紫泥菁英——紫砂古器遗珍”专场,汇集了从明末清初巨匠遗珍、清三代茗壶,到嘉道文人壶、同光玉成窑,乃至民国初期名家作品近百件。

清乾隆杨季元制萼怡斋款彩泥堆绘长方盆或为杨季元彩泥堆绘盆具传世孤品,受到藏家关注。该盆呈马槽形,器口饰以回纹一圈,底足外撇作如意云头,制作工整有致。紫砂泥胎呈赭红色,俗称“桃花泥”,彩色泥绘并堆砌于器身两侧外壁,整器秀气高雅。两面分别以彩泥绘制山水及芦雁图,画意颇似明代文征明《木泾幽居图》,气韵幽静而又意境深远,追求平静、空旷、明快、清冷的审美要求。该器山水画面压脚钤“杨季元制”,底款“萼怡斋”,传世所见“萼怡斋”款紫砂器皆属泥绘精品,此种堆绘工艺为紫砂上乘装饰手法,多见于宫廷御用紫砂器上。本器尺寸略小,应是书斋盆景用器,且用料考究、画意隽永、画工精湛,可谓是色堆泥绘作品中之传世佳作,据目前相关出版物,未有发现此类盆器,仅与上海私人珍藏一件“杨季初白泥彩绘山水饰足马槽盆”相似。这件拍品最终以368万元成交,创紫砂拍卖纪录。

紫砂收藏专家宋双才告诉《艺术评论》记者,紫砂壶见诸拍场是由台湾地区起步的。1997年10月曾举行成阳基金会收藏紫砂壶专场拍卖。内地全面启动紫砂拍卖则是在2011年后,嘉德、保利、匡时等先后组织专场。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紫砂壶专场主要集中于两类,第一类是明清和民国的壶;第二类是近现代壶,包括七大老艺人(注:任淦庭、吴云根、顾景舟等)和当代名家作品。从市场角度看,七大老艺人和当代名家的壶需求量较大。■

怎样鉴别紫砂壶


茶壶因茶而流行,而紫砂壶又因为其泡出的茶色泽透澈、香味纯正,受到很多爱茶人士的追捧。紫砂壶一般都是名家名作,纯手工制作,没有相似做工又相同形状的紫砂壶。

价格为参考:人们都说紫砂壶珍贵,但是最普通的紫砂壶也不过百元,100多元的紫砂壶并不是假泥,而是在紫砂纯度上差一些;宜兴紫砂泥其实是绿泥、红泥、紫泥的总成,红泥做成的紫砂壶价值也就100元左右。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则是以千元为单位的。

从材质上鉴别:紫砂壶因为其材质闻名,所以鉴别紫砂壶主要看其材质。宜兴紫砂泥主要是由黏土、石英、云母构成,富含铁元素。这些矿物质使得紫砂壶触感细腻,但是并不光滑;而触感粗糙的紫砂壶要么是假泥,要么是在某道工序上出了问题。

看紫砂壶形状:市面上紫砂壶粗略分为两种,一种是量产的紫砂壶,鉴别这种紫砂壶最好的方法就是问老板有没有一样的壶,如果老板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壶,那说明他们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名贵紫砂壶形状必须是惟一的,只有相似的壶,没有一模一样的壶。

看紫砂壶作者:紫砂壶的收藏价值之一就是作者,不过我们一般人购买紫砂壶是无法知晓紫砂壶的落款真假,只能在确定落款为真的情况下再去选择作者。

从密度上衡量:紫砂壶密度较大,用手掂量有一种厚重感,越是劣质的壶其密度越小、越轻浮。想要从轻重上判断紫砂壶的优劣,必须经常把玩优质的紫砂壶,掌握其轻重感。

从颜色上鉴别:紫砂壶由于其加工程序和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颜色上选择紫砂壶要慎重,一般好的紫砂壶都是颜色单调而不花哨;颜色沉重而不鲜艳,鲜艳的色调往往是加入了氧化金属,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浅谈窑变紫砂壶


紫砂窑变是紫砂器具在裸烧下进行的工艺。通过火中面与面的火焰的流动,渐渐变成线条的出现,留在壶体上的是美丽的流云,奇怪的梦境,被誉为神品。由于所含化学成分各异,所以每种颜色的紫砂泥料在烧制过程中,因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气氛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肌理效果。紫砂的窑变烧制技法,是温润的肌理在火的艺术中充分的体现,给做工精湛的紫砂工艺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人们可以在不改变材质及其质地的情况下,使泥料纯正、颜色天然、个性独特、色彩自然丰富、不可复制。

选择一把上好窑变紫砂壶,就如选择大自然中的奇石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色彩的过渡自然程度、颜色的丰富多彩、色彩的稀有程度、颜色与造型的恰到好处、火焰的美丽痕迹、窑变的趣味等欣赏紫砂窑变色彩,犹如进入一个色彩的世界,各种黄色、各种紫色、各种绿色、金黄色、翠绿色,应有尽有,色中藏色,色中泛色,看似绿色却映着红色和紫色,看似黑色却透着红色,看似铁色却渗出蓝色,黄色中透着绿色,棕色中透出各种颗粒色彩,均衡、交融、飘落。在太阳光下绚丽多彩,美丽绝伦。

紫砂窑变色彩稀有是决定壶的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窑变工艺受烧制技术的极大影响,故稀有而又美丽的窑变色彩是不容易出现的,如红泥在变化中出现闪耀的光泽变化;恰到好处的红与黑,红泥变成草绿色,墨黑中间闪耀着红色的碎星,蓝色或金属色、是与非是。紫砂烧成漆黑色,黑中泛红,闪着火的耀眼光泽,或变成黄色或烧成均匀的浮雕颗粒,或烧成紫红色,犹如鸡血残痕;本山绿泥烧成绿色、七彩星、棕色、翠绿色、军绿色、翠色中泛出黄色彩星、各种梨色等等,有时出现上釉一样的艺术效果。

紫砂窑变的色彩形成艺术化,在变化中得以升华,形成布局合乎情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面大面小深浅鸳鸯,阴阳相补,极度自然,充分体现出美感。这也是紫砂窑变壶价值所在。

同时,烧制出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泡茶的次数增多还会起着变化,有可能黄中发绿,绿中泛黄、泛红,黄得更橙,绿得更翠,红得更沉,紫中泛青,或者泛出各种自然的颗粒色彩,妙不可言。紫砂窑变的色彩,极大地丰富了紫砂壶艺中的色彩变化,使紫砂壶的颜色从调制逐步向纯天然色彩过渡,为人们的健康饮茶提供了良好的器具。

其实窑变的现象不仅见于钧窑,也见于其它窑口,窑变也不只表现在釉色上,还表现在其它方面。它的含义很多,范围颇广。烧造瓷器,凡在开窑后发现不是预期的形状或釉色,以至于传世瓷器有时发生特异的情况者,都可说是“窑变”。《稗史汇编》说:“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总而言之,大致可分为变形、变色、变质等数种。

藏家感悟 紫砂壶的鉴与赏


喜欢紫砂壶的人,无论是出于收藏、欣赏、使用目的,还是投资升值目的,总要走进市场。进入市场,就会看到琳琅满目、品类繁多的紫砂壶,有的几元十几元一把,有的十几万几十万元一把,价格有天壤之别。真正的投资者面对传世名壶和当代名家作品,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哪些是真品?哪些是假货?辨明真伪的标准和方法是什么?

人们都希望自己购买的紫砂壶物有所值,最好是物超所值。但是一旦花了买真壶的钱却买了假壶,一切便成为泡影。如果是屡屡上当受骗,那么不仅会使收藏者在经济上蒙受损失,而且极易动摇乃至摧毁他们的收藏信心。因此,买真不买假,是收藏者投身紫砂壶市场并取得成功的大前提。

与瓷器等其他文物的鉴定相比,紫砂壶的鉴定有其独到之处。但大致来说,模糊的成分较多,科学的判定较难。这是因为:

第一,与瓷器、青铜器等相比,紫砂器制作历史短,产地、原料单一,鉴别起来有一定难度。紫砂壶出产于江苏宜兴的地方窑,属于民间手工业。这种行业多是子承父业,师徒传承,夫唱妇随,个体小作坊规模而已。除在壶上镌刻字画外,不需要多种工艺的合作和工序上的流水作业,整个制作过程都由一人操作,造型设计全凭个人爱好而定,“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由于始终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生产,也未能统一器型、统一尺寸、统一落款,各自为政,各展风采,各具特色,造成作品虽属同一时代、同一地区,但个体之间差异极大。具体到每一个朝代或时期,并没有足够的作品数量可以全面地反映出它的整体面貌和变化规律。这些方面,从方便鉴定的角度看,都无法与明清以来的官窑和民窑瓷器相比。因为瓷器烧制产量大,遗存至今基本上有其轨迹可寻,从古至今众多的学者给予充分的研究,其生产面貌和工艺特征十分清晰,并遗存有数百万件以官窑瓷器为代表的典型器可供参考。作为一种整体上缺乏规律性的文物艺术品,紫砂壶的鉴定无疑具有很大难度。

第二,自明末以来,有关紫砂壶的记述和文献极为稀少,近几十年来地下考古发现有明确纪年墓的器物也只有零星的几件。出土器,可根据墓葬纪年和同出器物的年代得出结论。各博物馆收藏紫砂壶数量不多,没有争议的标准器更是少得可怜。这与民窑产品整体数量受限制有关,也与紫砂器在历史上没有受到社会高层特别重视有关。虽然清代一些皇帝比较喜欢紫砂器,北京故宫博物院迄今还收藏着一批当时制作的紫砂器,但这些紫砂器无论从数量上说,还是从受皇家重视程度上说,都无法与同期景德镇瓷器相比。这种情况,也给紫砂壶鉴定增加了难度。

第三,紫砂壶鉴定的科学性比较薄弱。历史上,虽然流传下来诸如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和清代吴骞的《阳羡名陶录》等有关紫砂壶的著述,但它们都没有科学地、系统地论及紫砂壶的鉴定方法。近二十年来,随着新一轮“紫砂壶热”的兴起和发展,紫砂壶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也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程度,全国各地的文博专家、收藏家和宜兴紫砂艺人一起投入到紫砂壶研究工作中,有关图录和著作出版了上百种,它们填补了许多研究空白,解决了许多有关紫砂壶史和紫砂壶工艺的疑难问题,一门“紫砂学”正在形成;然而,截至目前,专家们对于名家署款的紫砂壶尚未能够提出十分科学的鉴别标准,在此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影响了紫砂壶整体研究水平的质的提高。这样的研究水平与瓷器特别是官窑瓷器的研究水平相比,差距比较明显。缺少科学、系统的鉴定理论的指导,是紫砂壶鉴定工作的又一个不利因素。

第四,历史上出现过大规模的高手仿古活动,高仿品很多。民国初年,上海的一些古董商人重金延聘宜兴制壶高手,不惜成本,不计时间,精心仿制历代名家作品。裴石民、顾景舟、王寅春等高手都是当时古董商的座上客。这批仿品均源于名家旧器实物,制作水平很高,在工艺上甚至还有超过原作的地方。若不谈历史价值,其艺术上的成就则是应当肯定的。就是现在一些博物馆收藏的名家名壶,或者已被社会公认的原作真品中,是否就有当时精美的仿制品,也是值得考察的。约百年前制作的这批高仿品大量遗存至今,又给紫砂壶鉴定工作带来一大困难。正是由于紫砂壶在常规鉴定上存在诸多困难,因此不能仅仅从微观角度认定其价值,而是要重点研究它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品位,通过宏观把握积累鉴赏经验,在实践中得到最接近真理的结论。既要认准每一个部件,又能在大的方面、整体气息上感觉对头,做到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地鉴赏,优秀的紫砂壶收藏家往往具备这样的本领。从宏观上把握,就是从本质上把握,而善于在宏观上准确把握的收藏家和鉴赏家尤为难得。一把壶,拿到眼前仔细鉴别,所有的部件、所有的具体方面几乎都没有问题,但它却是赝品,因为“没有问题”的都是现象;反之,一把壶,整体气息上感觉对头,即使在某个具体方面对不上号,它也不一定是赝品。

对紫砂壶价值的鉴定,涉及文物艺术品“鉴”与“赏”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鉴定是手段,欣赏是目的,鉴与赏是不可分割的。只有会鉴定,分出真伪优劣档次,才有欣赏乐趣。无收藏知识,就谈不上鉴定,更不会有收藏者获取猎物后的享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鉴与赏是认定文物艺术品价值的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鉴是鉴别文物艺术品的真伪、优劣,这就需要对文物的起源、演进、材质、工艺技法、造型纹饰等有一定的了解;赏则是对文物艺术品的把玩、赏析,主要从美学的视角来评价文物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并结合历史学、民俗学及科技史等深入观察,综合考证。如此,方能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收藏者的难题——避免买到赝品,避免收藏赝品。这后一种观点对紫砂壶价值的鉴定启发尤大,特别是应该强调“赏”的重要性。没有对紫砂壶进行长期的、深入的、综合的把玩和赏析,就难以超越技术层面的鉴别,难以掌握“壶性”。孔子说“玩索而有得”,这句话值得深思。董其昌在《古董十三说》里说“玩古董有却病延年之助”,只要心胸悠畅,神情怡然,是可以达到这个效果的。他又说“古董非草草可玩也。先治幽轩邃室,虽在城市,有山林之致”,这实际是说玩古董作为一种高雅的欣赏活动,需要一个与心境相适应的好环境。以往的紫砂壶收藏家往往重“鉴”轻“赏”,有实物而无视角,有知识而无感觉,有经验而无理念,有壶内功夫而无壶外功夫,影响了他们对紫砂壶价值鉴定水平的提高。

紫砂壶收藏老壶卖不过新壶为哪般


和字画、陶瓷等藏品一样,紫砂壶收藏也讲究个“名人效应”。名人制作的壶与非名人制作的壶在收藏价值上有天壤之别。尤其近年来随着紫砂壶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优质矿料价格的走高,10年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创作的一把紫砂壶不到1万元,现在每把已升至20万元左右,若要上大一点的拍卖会,往往会创造又一个天价神话。拿一藏友的话来说,在紫砂收藏圈,有这样一种怪相:老紫砂壶比新壶早几百年,价格反不及新壶,(本文中老壶新壶以1949年为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新老壶价格出现倒挂现象呢?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西安几大茶城和几位业内人士,听听他们是如何侃壶论道的。

藏市走访

老壶新壶价格倒挂是壶市一大怪相

记者日前在南郊一家茶城采访时,遇到几位专门收藏新紫砂壶的台湾客人,一位叫张进的老板声称,目前国家级的紫砂工艺美术大师全国有20名左右,他们的作品市场交易价格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最贵的一把紫砂壶是1948年某大师制作的相明石瓢壶,它在拍卖会上以1232万元成交,创出紫砂壶最新的世界拍卖纪录,目前仅此一件绝版,已由北京一私人收藏家收藏。就目前行情而言,市场上国家级紫砂壶大师的作品价格一般是15万~20万元左右,省级大师为5~8万元之间,知名的工艺师价格为数千元至1万元之间。张进提醒说,目前投资紫砂壶最好选择价位在两三千元、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助理工艺师的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潜力股。一旦这些助理工艺师成长为“高级工艺师”,该紫砂壶的价格至少要涨两三倍,可能带来的回报是惊人的。

专门经营紫砂壶和台湾高山茶的迟学毅告诉记者,去年年底她参加了香港邦瀚斯举行的一场“伉俪珍藏宜兴紫砂”专场拍卖会,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老紫砂壶价格与成交率反不如近现代紫砂壶大师的。在北京保利“中国高端工艺品——紫砂壶”专场中,清乾隆御制描金紫砂山水诗文茶具成交价为402.5万元,清代陈曼生、杨彭年合作的延年壶成交价仅为287.5万元。在“一丈房-海外淘砂”专场中,清康熙陈鸣远制廉斋铭乌泥束腰壶以989万元成交,创艺术家个人作品最高成交纪录,但整个专场23件作品流拍率异常高,仅有11件成交,成交率不及50%。与此相比较,虽然当代紫砂今年的行情并不好,市场处于理性回调的状态;但被誉为现代“壶艺泰斗”的顾景舟最推崇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曾在他的自传中评价邵大亨“堪称集砂艺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然而,在市场上,邵大亨单件作品最高成交价为481.6万元,而顾景舟的一套提璧组壶最高成交价已高达1782.5万元,两者价格悬殊近4倍之多。究竟原因何在呢?迟学毅和她的几位同伴甚是纳闷。

业内分析

反面观点:老紫砂壶市场为何难有大作为

在业内行家紫砂研究专家张明强看来,短期之内,老紫砂市场仍旧难有大作为。他总结了老壶价格难以提升的几点原因:首先,从艺术价值而言,除时大彬、陈鸣远这类具有标杆性、创造性的明清制壶大师的作品外,老紫砂壶大多按照日用器制作,只是当时的一门手艺,从原料到成型的制作程度而言,没有什么讲究,更不会像现在这样精雕细琢,早期紫砂壶在文化性、艺术性上的积淀甚至不及现当代,这是客观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在于保存完整、流传有绪的老紫砂屈指可数。和瓷器收藏一样,只要有残或者瑕疵,价值就大打折扣,除了出土紫砂器外,保存完整、流传有绪的紫砂老壶非常少。”张明强表示,由于日常损耗,以及战争等人为破坏等原因,完好的老紫砂非常少。明清两代的紫砂壶存世量少,即使在各大博物馆也不多见。据统计,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两代紫砂壶总数不过400多件,而明代紫砂壶存世仅有50多件。“缺乏流通的量,这也是老紫砂壶难在市场上形成气候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从诞生之日起,各代紫砂壶都有很多仿制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特别是民国年间,宜兴紫砂制壶高手被请至上海,根据名家收藏的旧器实物,精心仿制历代名家作品,市场上出现大量的仿制款,仿品制作精良,就连有一定水准的专家也很难辨别真伪。不仅有历代遗存的仿古壶,现在更有仿古作假的专业人员,市场上也充斥为数不少的仿古老壶。因此,张明强表示,90%的紫砂老壶都是年代不远的高仿品,使得众紫砂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生怕一不小心买来假货。

“而且,老紫砂壶鉴定也没有一个权威、认证的标准,大部分是根据买家的经验鉴定,鉴赏要求高,收藏门槛比较高,也是市场难有大起色的原因。”紫砂真伪鉴定的难度远大于瓷器,真伪之间,价值有天壤之别,这也是紫砂器收藏、投资最大的难点。张明强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系统的研究和专著论述仿制紫砂器。”

香港邦瀚斯中国古董艺术专家王晰博表示:“紫砂进入拍卖场时间不长,买家对老壶的鉴别、鉴赏能力有限,相比而言,当代紫砂工艺师的作品更容易辨别真伪。大家对现当代紫砂壶市场更加重视,所以价格能超过老壶。另外,老壶的藏家属于凤毛麟角,尤其是现阶段,国内收藏者还没有认识到这些老壶的价值。看不懂、不敢买。”正因为如此,即便有的老紫砂壶品相很好,但如果没有清晰可靠的流传来源,藏家很少出手。

正面观点:老紫砂壶价值被严重低估

紫砂壶收藏家龙建雄呼吁:老紫砂壶价值被严重低估,明清各时代紫砂高手优秀作品,目前仍处于价格洼地。龙建雄认为,老紫砂的文化含量是最大的,具有历史、文化、科技与工艺多重价值。在他看来,老紫砂具有不可再生性,更具有历史和文化性,在紫砂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公认的老紫砂精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都没有体现出来,未来具有相当可观的升值潜力。当然,老紫砂收藏者必须具备相当的财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非凡的眼力和长远的收藏眼光。

实际上,随着紫砂收藏的持续升温,老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逐渐被发掘,老壶行情也在逐步回暖。在今年春拍期间,杨季初制月下包装独酌园紫砂笔筒在北京保利“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中就曾以586.5万元的高价成交。在北京匡时秋季紫砂壶拍卖会上,杨彭年的一把扁壶拍到了264.5万元,再为古代紫砂行情添了一抹亮色。而在收藏方面,具有清晰来源和名家收藏的紫砂壶明显深受市场认可。例如,“八壶精舍”主人、画家唐云收藏的老壶都来源有绪,深受藏家追捧。2011年,香港邦瀚斯的“好善簃珍藏宜兴紫砂”专场也受到藏家关注,100件作品成交86件。其中,清雍正紫泥泥绘策杖行旅圆形砚以842万港元成交,清代陈鸣远款紫泥方壶以434万港元成交。

龙建雄介绍说,并非老壶价格真不如新壶,而是限于当前收藏市场对老壶价值的认可局限,老壶价格没有体现出来。在拍卖会上,只要具备胜人一筹的眼力,现在正是老紫砂“捡漏”的大好时机。对于那些历史上已有定位的孤品或精品老壶,因其稀缺性和艺术性,定价权取决于持有者,市场并不缺钱,缺的是流传有绪、品相完好的精品。随着懂紫砂壶的人越来越多,藏壶的人也会越来越理智,大家在选择紫砂壶的时候会更趋向于好的东西,老紫砂壶的价值迟早会被有眼光的藏家认可。

专家把脉

紫砂壶首选大师级作品

纯手工孤品更具收藏价值

业内人士杨若虚告诉记者,大师的作品都是手工制作的,一把好的紫砂壶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型制上看,如果去掉盖子,茶壶嘴、壶柄及茶壶口一般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也就是说,如果将茶壶倒转放平,基本上是可以和水平面保持一致的。其次,如果将壶中水倒出,手按住茶壶盖的小孔或流口,水如果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则表示是一把好壶。

第二、从功能上来看,茶味不易霉馊变质。其次,如果有水溢出壶外,水很快就被壶吸干了。

第三、如果是好的紫砂壶,使用过后,即使空壶沸水注入,也有茶味。用过的茶壶,表面比新壶更光滑。人们更看重这件东西是否出自名家,但往往忽略掉是否是纯手工制作,全手工壶价格最高,收藏价值也最高。当然,迥异于其他藏品市场,“枪手代工壶”的危害,远大于“高仿壶”。紫砂壶收藏谨防“‘代工壶’、‘高仿壶’、‘化工壶’三大歪壶”。面对近年来飞速增长的艺术品收藏市场,紫砂壶收藏首选大师级作品,纯手工孤品更具收藏价值。当然也不能一味迷信天价壶,因为天价的背后究竟有多少猫腻,明眼人一探便知。

如何看紫砂壶


大家平时看壶,一般都只注意有形的地方,而对于壶形留下的空间,通常不太在意,而对于做壶人来说,壶留下空间的部分,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正是根据这部分空间的形状来确定壶的曲线、部位布置的。从前做壶人的泥橙(工作台),都是面窗而置,以便于在做壶时观察壶坯的剪影,看壶留下的空间部分。

老子云:三十辐共一毂(音[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中国人对于虚、无处的理解真是高妙。

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我还是把大亨仿古来举例。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实是“无”的地方的形状,决定了这把壶的造型,这大概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计白当黑”吧。

《墨皇本圣教序》很长一段时间在清代收藏家崇恩手里,崇恩极为珍爱,这从其碑文旁的批注和题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其中有一段话,我觉得他虽然是讲的书法碑帖,但对于我们欣赏紫砂壶也不无帮助。他在碑帖旁写道:

“明窗几净,扫地焚香,拭目谛观,澄心静玩。先看其大略,以领会全神。次看其结体,以求其明意运笔妙处。旋即逐字看、逐笔看,无一点一画轻易放过,情思微倦,即闭目危坐,以养灵光,少息再看,则必又有一番境界引人入胜,层出不穷,久而久之,右军当于纸上相告盖不翅耳。”

审美活动是有次序的,先看什么,次看什么,再看什么。常看到购壶者抓起一把壶来,先摇口盖紧松,再看嘴滴把在不在一线,而不先观精神紧要处。要这样挑壶,超市里的金属制品个个比紫砂壶好。

崇恩的这段话应该是我们欣赏紫砂壶及其它艺术品很好的一个启发。

理性收藏紫砂壶


优质的紫砂具有一定的保值价值;如生活良器般具备实用与美学、文化传承等特质,这点可以肯定。但是,一心一意想找到具有强烈增值空间的作品!并以增值作为购藏的第一要件时!购买紫砂壶的考虑,可以约略整理数点如下:

1.作品价格

2.作品数量

3.款式/工艺/创新能力

4.好泥

价格应该多高?还是多低?虽然是紫砂艺术一门中,难以窥视了解的学问。却是,价格是大众购藏时很重要的参考依据。一分钱一分货心态要摆在心中,作为参考。

只要是自己觉得合适的壶,还是强调的一定要货比三家。同质量比价!同价格比质!简单来说,收藏等同于要会买东西;要懂如何挑选出最有价值的收藏品。

紫砂壶虽然具有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美学的内涵。不过,紫砂壶却具有可以批量的复制、复刻、重现,并且长期保存不朽的特性。换言之,所谓艺术品独一无二的稀有性!紫砂壶的含量应归类在偏低的手工类门。这一点,作为一位购藏的消费者,应该具备的体认。

优质的紫砂具有一定的保值价值;如生活良器般具备实用与美学、文化传承等特质,这点可以肯定。但是,一心一意想找到具有强烈增值空间的作品!并以增值作为购藏的第一要件时!个人认为,这点需要老天的大力帮助才可能实现。还是小心应对为妙。因此,从紫砂可以复制、再生;泥料虽然有限、数量还是不会太少;甚至可以经由调砂、复制,具有长期保存不腐的特性等等…。

紫砂的收藏,不能完全以艺术品等同视之。应定位在美学、文化、生活范围中的良器作用;并给于适当的价格;作为个人收藏的参考。换言之,紫砂壶不应该是天价。天价是一种炒作。紫砂的价格,应该从生活用品中定位,不是高不可攀的。这个看法,包括所谓传世老壶或现代紫砂而言,应该都可以一体适用的。

综合言之,收藏紫砂的第一消费观点是:理性与感性适当配比,生活与艺术适当调和,可承担无压力的收藏。这样一来,就可以体会无尽的乐趣。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老铁匠与紫砂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