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张跃华是土生土长的四川名山人,自幼随父辈采茶、制茶,一手手工茶做得一流,是个技术好手。他这一辈子,与茶形影不离。

从1994年开办跃华茶厂,到今天的跃华茶业,张跃华用他的实际行动推动着蒙顶山茶的发展。回首过去的20年,张跃华说:“辛苦是肯定的,但只要看到蒙顶山茶的发展越来越好,再多的苦也能咬牙坚持。”

也许,在张跃华的心里,他并不在意别人是否把他当作是一名职业茶人。但张跃华自己,早就已经挑起了蒙顶山茶发展的重担,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推动蒙顶山茶发展的队伍中,让蒙顶山茶再创辉煌。

张跃华:“在品牌塑造方面,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更加用心,让产品的品质作为品牌的坚强后盾,大胆地闯市场,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茶市上保持蒙顶山茶应该拥有的地位,让蒙顶山茶更上一层楼。”

基地建设

是产业发展的生命之基

“质量求生存”,这是张跃华从开办茶厂就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确保茶叶的质量,第一道关口便是茶园基地的建设。于是,张跃华开始在茶园基地上做文章。

在核心基地内,茶叶基地的归属权在茶农,而张跃华则要负责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在茶园内套种树苗,增加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要提供茶园科学管理所需的机具和技术指导。

2008年起,张跃华又得到了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四川茶叶创新团队绿色防控专家毛建辉的协助,以位于名山区红岩乡党村坝的茶园为核心,建立了常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如今,跃华茶业可控的茶园基地达到2万余亩。

去年11月,在张跃华的努力下,雅安市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专家大院落户跃华茶业,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更权威的茶叶专家为跃华茶业的基地建设把关,给予更专业的技术指导。

张跃华说,有了茶园基地建设作为保障,蒙顶山茶要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就有了更足的底气。

“从2013年开始,我们组织春茶之旅,邀请经销商、忠实消费者到茶园基地参观,了解蒙顶山茶究竟是选用什么样的原料制作的。”张跃华说,这样做的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蒙顶山茶就是在生态环境很好的状态下生长的,让大家对蒙顶山茶的品质有更多的信心。

品牌塑造

让蒙顶山茶更上一层楼

尽管说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但对于传统的茶产业来说,创新,需要的是对传统的传承和脚踏实地的探索。cY260.cOm

关于蒙顶山茶品牌的发展,从大范围来讲,有“蒙顶山茶”通过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同时也是中国驰名商标。但从小范围来说,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品牌作为支撑。

为了让“跃华”牌蒙顶山茶得到认可并深入人心,张跃华花费了不少心思。

“品牌的发展,除了要有好的产品作为基础,还要有精准的定位和设计、推广。”张跃华说,雅安茶行业的发展,虽然不缺种植、生产类的技术人才,但在市场推广、品牌打造上确实存在差距。所以,在着力进行品牌塑造时,张跃华不得不借助外力,请了专业的策划团队,对产品的包装、专卖店的形象,以及市场推广手段进行统一设计。

在最近的两三年,“跃华”的品牌形象提升了许多。对此,张跃华认为,在品牌塑造方面,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更加用心,让产品的品质作为品牌的坚强后盾,大胆地闯市场,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茶市上保持蒙顶山茶应该拥有的地位,让蒙顶山茶更上一层楼。

Cy260.com精选阅读

一位习茶人的自白(一)


茶人们常说:不美则死。你眼中他们或许很作,但我的体会是:在大自然中喝茶,用的是山泉水,采撷的是山中花,静静地喝茶,听着流水声,再看那朴素的茶席融合在大自然中,毫不违和,一切都好,只缺烦恼。

柴米油盐酱醋茶,寻常人家生活中的七件要事中,茶排在最后,但是近年来茶似乎成了生活的主角。伴随她的是“生活美学”这个概念,茶成了创造美、营造美、带来美的介质。

在我的印象中,茶是待客之物。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抓一小撮茉莉花茶放在纸杯中,用暖水瓶中的水冲泡,客人随意喝着,聊着家常。茶在那时,是朴素的温暖的情谊。这样喝着茶,直到去年中。一天,一位朋友送来一种叫“凤凰单从”的茶,他说:这个茶的味道,像你。我将它放在了抽屉里。又有一天,和网友聊天,我说很爱喝茶,他问我都喝什么茶,我脱口就说:茉莉花茶!他没再接话。又有朋友送来一种茶,叫福鼎寿眉白茶,问我喝过白茶没有,我说:喝过喝过,安吉白茶不错。他说,安吉白茶是绿茶,不是白茶。接触喝茶的朋友多起来之后,想起上面的经历,就成笑话几桩。

于是,去书店买了关于茶的书,一个奇妙的世界从此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为之倾慕热爱,并找到了今生的精神寄托——这个世界,就是茶的世界,她既小到一滴水,一片树叶,一块土壤,又包容了宇宙万物的哲学思想。难怪她6000多年前诞生在中国,中国人读懂了她,并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最后如英国这样傲慢的国家也接受并爱上了她。

1910年,美国人威廉·乌克斯考察了东方各产茶国,搜集了有关茶叶的资料,最后写成《茶叶全书》。这是一本西方思维的理科生写的书,他从茶叶种植的土壤气候温度等,一直写到茶叶的贸易,而关于茶器和文学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其中有一节很有意思,题目叫:对嗜茶者的忠告,“茶可以在早餐、午餐和晚餐时饮用,但按照美国人的习惯,茶特别适宜在午后饮用,比如说午后4点”。威廉的书符合西方式的科学研究思维,看完此书,就像把茶叶解剖了一样。

其实,关于茶叶研究的书,在当代有很多,以陈宗懋先生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为巨。这本书,包含了中国茶叶的历史、茶叶种类、饮茶习俗、茶叶器具、茶叶人物、茶学著作、茶叶机构、茶树生物学、茶叶贸易等等,号称茶学精品工具书。我从网上买回来以后,一直放在家中的沙发上,还没来得及查阅。

其实,真正带领人们走进茶的世界的,当属公元780年唐代学者陆羽先生所著《茶经》一书。陆羽被奉为茶的祖师爷,因为他的著述,茶在唐朝迎来鼎盛,在宋代发扬光大,在明清实现了古典与浪漫的结合,在现代成为精神食粮。开头一句成为永恒的经典:“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通过实践总结了哪里产的茶好,哪里的水泡茶好喝,用什么器具煮茶好喝,注水出汤的火候等等,成为日后茶人事茶的规范。今天看《茶经》,或许简单,但做初始规范研究的人,既无百度可查,又无动车可坐,是靠脚步和诚心奉献给茶的初心。

白居易有诗云: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人们是因为喜欢喝茶,才会爱茶。但很少有人问自己:什么是茶?我为什么爱喝茶。其实,这两个问题,是茶的迷思。除了鸦片之外,人类的饮料依赖有3个:茶,咖啡(可可),可口可乐。但十分奇怪的是,它们喝了的确提神,但关于茶,我觉得她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茶能带来精神的愉悦,另一方面,每天忙碌的工作结束后,我更愿意享受喝茶带来的宁静时光,茶能让现代人思想放空,在片刻体会刹那的永恒,让疲惫的心灵有安妥之所。

现在在中国大陆越来越多的茶空间诞生了,它们秉持了“生活美学”这样的理念,继承了明代以来文人茶室生活的风格,又融合了日本和台湾茶道的精髓,逐渐探索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新生与繁华。这些年,中国大陆的杂志《GQ》《三联生活周刊》都做了关于茶道的专题,以“三联”两期的《茶之道》影响最大,基本勾勒和展现了当下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日本的茶道现状和著名茶人。研究和了解当代茶生活,可以从这两期杂志中学习和找到线索,每一个人物都是打开茶之门的线索,都是无尽宝藏。

一位习茶人的自白(二)


台湾茶人李曙韵在台湾办了人淡如菊院之后,又来到北京国子监开设了“晚香”茶室,她的茶室不大,却因为独特的空间风格,美丽的茶器吸引,让很多大陆茶人成为她的粉丝,以至今天又有了“茶家十职”更大的茶意展示空间,从她为人们打开的这扇窗,一种喝茶的冲动被唤醒,一种不美则死的意念被点燃。

可以说,当代台湾茶人,是连接大陆与日本茶道的介质,他们打通了茶的脉络,把中国茶道的历史、现在与未来连接在了一起。我们知道了喝老茶的台湾茶人周渝,文人冶堂何健,复制唐代茶道的香港人叶荣枝,一个美丽的茶空间食养山房,日本陶艺家安藤雅信、大村刚,中国苏州园林的雅集倡导者叶放……原来,茶一直都在,茶一直都被执着于她的人们宠着爱着,只是我们过去和这些事茶人一直在平行空间里,一直到此刻才相遇在最美的时间里。

在李曙韵的书《茶味的初相》中,她的要义有两个:一是茶汤之眼是苦味,茶人之眼是初相,她说要保持这种喝茶的初心,保持独立。二是喝茶要从器物入道,布置一道美丽的茶席,营造氛围,“茶人以茶作为俯仰天地的依归”。

因为爱上一件茶器而喜欢上喝茶的人,大有人在。而日本的茶道祖师爷千利休说:喝茶,不过是简单的几个动作,但就是这样的动作,却需要静心静气反复练习,以达到宠辱不惊的境界。冈仓天心作为后来的论茶之人,本是想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东方人喝茶的快乐,却将《茶之书》写成了茶道的美学精髓总结,无数喝茶的人在书中找到了哲学与人生意义的共鸣,谁说喝茶是简单的事呢?

喝茶,其实,就是体味人生,“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的试探。”“茶这个词所传达的,是我们整套融合伦理与宗教的天人观……只要你是茶道信徒,就是品位上的贵族。”每次读到这些话,对茶人来说,就是一次精神上的鼓励与满足。

一次,在深夜,读《听周渝说老茶》,竟几次湿了眼睛,那种用时间的坚持熬就的人生体验,是深入骨髓的感动,那真的是爱茶如生命啊,周先生说:“可是,没有人生的经历,就直接天人合一,这是自欺欺人。人生有沧桑和压抑,老茶如果不去悟出那些压抑的东西,不去解,怎么释放那么大的能量呢?一个文化能不能解除我们内心最深的症结?如果不能,就太虚了。”

无论是老茶,亦或是美丽的茶席,其实承载的都是人的精神需求。不论是从宋代的径山寺传播到日本被发扬光大的日本茶道,还是台湾茶人讲究茶席茶器茶空间的当代中国茶道,都是围绕茶进行的人的精神活动。

我曾经问过李曙韵老师:有人说,茶道在日本,台湾茶人学习日本茶道,现在又反刍中国大陆,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从“三联”的茶之道专辑,到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人们似乎想找到其中的联系。我学茶一年来,这个问题逐渐有了答案。茶,在中国诞生,未来一定在中国繁荣。茶,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经济存在。茶,既是苦难时候的慰藉,也是在生活衣食无忧的点缀。可以这么说,茶道在日本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在台湾是发展停滞的状态,在大陆是被唤醒的状态。

我们骨子里祖先留下的喝茶之道之趣之情,都将在当下茶人的共同努力下被唤醒,从喝茶这个简单的动作中重新找到喝茶的品位,喝茶之大道。有人说,喝茶,就是随意一点么,干嘛整那么多仪轨。但当你的心灵还不能慢下来的时候,当你还被无数欲望充盈的时候,这些仪轨是让你安静的途径。当然,大道至简,也许,一杯茶,就是一个世界。但我要说,布一道茶席,将茶杯、茶托、公道、茶则、花器摆放起来营造出的意境,一定只属于你个人。与茶相遇的隆重感,会让你生出敬畏心,温杯、注水、出汤、分享……这样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人生享受。

现在很多茶人,都拥有自己的茶器,有的人甚至追求昂贵的金器银器,这是这个时代无法超越的现实,李曙韵认为,不必为此着急,当你拥有了,才能放下。朴素简单,也是一个过程。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茶席上一只很旧的茶杯,会觉得美的原因。日本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遍访日本,对各地民间手工艺进行记录,写成《日本手工艺》。对于民间器物的审美观念。他一直在强调一种“健康”的美,“虽然不能说复杂的东西都是丑陋的,但是,单纯的东西应当被更多的恩惠所关照,美与单纯、健全有着很深的关系”,同时,他强调器物还要有“实用之美”,并认为这样的美应该更加值得重视。学茶之人,只有懂得了什么是简单朴素的美,才能通过训练,将自己的风格变成茶席呈现。

其实,以茶道论道,是不可以的。学茶之人,必须回到茶叶本身。茶有六大类,因为发酵程度不同而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但六类茶里,又有不同的产地。你看潮汕人喝凤凰单从的茶器具,多少在当代茶席上都有呈现。

凤凰单从茶移植到福建,变成了今天的大红袍。而喝茶本就是潮汕人的生活方式,这个我以前并不知道。像广东、福建、安徽这些产名茶的地方,喝茶是一直都在进行的生活。直到今天,我们身心疲惫,需要找寻人生出口时,才蓦然发现:茶一直在等我们来泡她。今天的中国大陆,品六大茶类,渐成热潮,铁观音泛滥之后,普洱成为土豪新宠,最近没有喝过老白茶,你就落伍了。

可见,我们喝茶被集体唤醒的过程,既有喜新厌旧、挥金如土,又有了解茶的急迫。每种茶,真的呈现了丰富的味觉,而且因人而异。现在,很多事茶人到武夷山寻找手工茶,哪怕贵,也是开辟简单从容和做良心茶的新路。同时,了解制茶过程,走到茶的初端,也可以体会一泡好茶的来之不易,似乎也可以喝到更新鲜的味道,珍视茶给予我们的无声的爱。

今年夏天,我和几位茶人在秦岭分水岭的松林里和海拔2082米的华山西峰顶上,布席喝茶。在游客眼中,我们可能像怪人,但也吸引了大家来拍照。茶人们常说:不美则死。你眼中他们或许很作,但我的体会是:在大自然中喝茶,用的是山泉水,采撷的是山中花,静静地喝茶,听着流水声,再看那朴素的茶席融合在大自然中,毫不违和,一切都好,只缺烦恼。

一位80后的漆茶生活


提起80后大家都知道80后是指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计划生育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至今)的代名词。以此讨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法制限制人类生育后所面临的问题及8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长、文化发展问题。在80后这一代人身上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彰显个性的时代烙印,故常与“90后”一同被探讨。后来此词被广泛的作为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代名词,也由此出现了70后、90后等一些类似词汇。

但是提起漆,人们总会下意识地想到中国漆艺。从漆被运用的第一天起,其美丽的光泽就同时赋予它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使漆艺具有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双重价值。就像京剧是“国剧”一样,大漆经常被称为“国漆”,它的色彩基调中含有内省静穆的审美趣味,它的气质是中国人温柔敦厚气质的折射,谦冲而温厚,含蓄而神秘,接近诗的意境和诗教传统。

认识一个叫剑兵的大小伙,我和漆器的缘就起于他。24岁的剑兵从事漆器制作到今年已经是第8个年头,作品也已入选2011年中国青年美展。正是他,让我认识到了一个旖旎的漆艺茶具世界。

马未都曾在《说收藏》中提到,在中华文化的进程中,有两种树对我们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第一是茶树,第二是漆树。由此可见漆与茶的不解之缘,这似乎也预言着茶与漆的结合成为必然。漆器自诞生之日起,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就充满了它的身影,工艺、器形之丰富是任何其他材质的用具所无法比拟的。如今,它与茶道的结合,更是令人喜闻乐见。

初识其影

这里说是见习地,其实是偏居一隅的安静工作室,几个热爱漆艺的青年投身漆艺世界的居所。里面的空间通透明亮,空气里飘着墨汁般的香味,这就是“大漆”的味道,仿佛饱蘸着文化的意蕴。工作室则用窗户进行自然采光,据说这是漆器特殊的生产工艺所要求。

这里一切都显得慢条斯理。大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工作状态里,轻摩着手中的坯子,如同对婴儿的百般呵护。幽暗中,一件件其貌不扬的坯器渐渐被赋予了生命,变得温润而有光泽起来。

这里陈设的漆器以茶具为主,茶盘偏多,还有屏风、椟、手镯、发簪、桌椅几凳、梳妆台……这些漆器兀自散发着内敛却又迷人的光泽,件件让人无法取舍,那些精细至极的工艺,令人赞叹。除了漆器外,还有一些陶瓷、金属质地的茶具,这些是颇有心思的剑兵淘来的宝贝,它们就那样躲在阴影里,低调的美着,丝毫没有争宠的意思。

在漆器展示区里,一张漆黑厚重的原木长桌上,摆放着一个似古琴形状的暗褐色漆艺茶盘,虽然造型简单但工艺精良。漆面光亮如镜,可以看见自己的身形。面上的金丝螺纹犹如行云流水,令茶盘愈加妖娆耀眼。白瓷茶盏置于其上,斟着透亮的黄绿色茶汤,轻烟一缕,茶未入口,漆器的美,已经钻入了我心里。

再识其美

落座的桌椅、茶具都是剑兵的漆艺作品。庄重的大片红色上,烙着泛着金色的银箔汉画像石图案,间或点缀大漆纯正的黑,彰显着一种典雅的堂皇。据剑兵讲,这一套漆艺茶桌椅,就做了足足一个半月。这套精美的桌椅曾多次被友人借去“小用”,只是每一次“小用”都要数月之久,也曾有人出价到12万执意购买。“这套桌椅算是我工艺水平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不是钱的事。”

茶桌上摆放着一个体态匀整的博古瓶,朱红为主色调,身着若建盏玳瑁般的漆面。以手拭之,油润饱满,平滑如肌。这是好的漆艺作品的共同特点:色彩饱满,滑润如肌。手捧的一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漆艺敞口大杯,没有靓丽繁复的色彩,繁缛多变的纹理花纹。可是就这普通的杯子,其制作过程就是一个相当漫长、极其考验细心和耐性的过程,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好的漆艺作品,均采用传统中国大漆髹饰技艺,纯手工制作,经过制坯、刮灰、裱布底涂、中涂、上涂、描绘、贴金、罩漆、打磨、推光、揩青等制作工艺和艺术流程,完全靠手指触摸、眼力判断。一件漆器按工艺须上几十道漆,每道漆得干了之后再上后面一道。阴干时对天气的要求也很高,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阴天最佳。不仅如此,制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出丝毫差错,前一环节产生的任何瑕疵,都将在后一个环节中暴露出来。边喝茶,剑兵便不时地起身拿相应的器皿为我解说,不厌其烦。

还有那紫砂为胚体,饰以漆艺腰线的茶壶。壶身和杯身上饰以朱红镶金的腰线。原本一套平庸的因这一道浅浅的腰线而马上灵动起来,那飞舞飘逸的腰线软化了紫砂的古拙,让紫砂也有了华丽的气质,百变而不失本色。由于传统大漆的健康无毒及极强的附着力。底胎涵盖了木、金属、竹、砂等众多材质,因此器形大到家具,小到包装,几乎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漆茶唯隽

“传统文化回归和茶道复兴,越来越多的人讲究品茶,人们不但舍得花钱买好茶,在茶具消费上也是越来越大方,造型精致的茶具,逐渐成为了市场的宠儿。所以,我看好漆艺茶具。”对于漆艺茶具的未来,剑兵坚定地阐述着自己的看法。

漆的天然美,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吸引了很多热爱美学生活的人。漆和人这两个主体交融,魅力无穷。曾有人专门找剑兵定制一整套漆艺茶具,剑兵会耐心地听取客人的想法,和客人一起商讨方案,为客人提供最具参考性的建议,为客人提供最精致的手工。

茶性清静,使人心平气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茶文化给人以独特的精神享受,数千年来一直深深地吸引着中国人;漆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漆器是品味中国传统生活不可或缺的高级用具。漆器和茶文化结合,碰擦出绚丽夺目的火花。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凡真正爱茶者,单是摇摩茶具,已经自有其乐趣。而剑兵则在这片诗意的天地里,汲取茶乡的灵感,创意并潜心制作的茶具自然天成。文/茉楠

杨世华:深山茶人的人生传奇


总编壹说:有人说:“每一片普洱茶背后,都有一段时光雕刻的故事。”如同普洱茶的陈化,岁月的历练让杨世华愈加淳厚内敛,他与普洱茶之间的故事也愈加回味悠长。

从中学老师到国企中层,从国企中层再到资深茶人,云南——深圳——云南,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折返,念兹在兹的茶之梦,伴随时光潜移雕刻,跃变升华。

经历市场跌宕起伏的风波后,普洱茶仍然是投资客收藏的首选。但是当这片可以喝的小小树叶被包装成绝代风华的精装本,人们往往更容易被表象所迷惑,故事本身就失去了意义;杨世华选择在纷乱浮躁的市场环境中静观风云,潜心做茶,用茶人最纯粹的语言为我们解读每一块茶饼背后的故事,简单淳朴,却打动人心。

中文系才子、大型国企中层、云南中吉号董事长、深圳市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董事、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罗湖区工商联副主席、总商会副会长……翻看杨世华的经历,笔者脑海中立马拟好了标题中的关键词——“茶人传奇”。当真正坐下来与杨世华面对面地聊起普洱茶,整个标题都恨不得只剩下“茶人”两个字,这是个与那片树叶一样纯粹的人。

信任:做茶就是在做人

深晚:勐海自然环境优越,出产的普洱茶毛料极佳,是每个普洱茶人的理想国,中吉号总部就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工业园,这里是普洱茶核心原产地。但中吉号为何选择将营销中心的大本营设立在深圳?另外现在的茶企都非常注重深耕品牌内涵,中吉号的名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杨世华:周易说,居中为吉,中道亦是正道,中吉号便由此而来。深圳茶叶年消费额达数百亿元以上,且逐年上升、潜力巨大,很多茶企都选择以深圳市场为中心辐射全国。而且深圳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从这里走出去的品牌数不胜数,它就像一杯清水,遇到了茶叶,就会浸透、温润,慢慢地,清水也就有茶的滋味了,现在深圳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茶叶市场之一。

深晚:最近几年普洱茶市场行情非常好,越来越多的人都纷纷涌入茶市,您怎么看?

杨世华:的确,即便像勐海这样一个县城里,都有100多家茶企,并且每年茶企的数量还在不断递增。很多人投机茶叶都想要赚快钱,但如果单纯地炒买炒卖,会不断推高普洱茶的成本,造成市场价格虚高,普洱崩盘事件再次发生的风险极高。

其实做茶就是在做人,要纯粹一些,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做对了人,才能做成事。每年春季收茶的几个月我都会长驻勐海,亲自上茶山寻找最好的原料,组织各个茶园基地采茶、做茶。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优质的毛料,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茶农和茶友的信任,这一点我很珍惜。

坚持:全产业链打造名山普洱

深晚:尽管普洱茶市场繁荣非凡,但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也异常激烈,中吉号成功突围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杨世华:中吉号的优势就是始终坚持做“全产业链”,即拥有茶园(源头资源)、工厂(生产环节)、销售与市场(销售环节)同时兼备,并且自己拥有的源头资料,大多是百年以上的古树茶。“全产业链”在普洱茶界其实很少见,投入大、周期长,不仅意味着无尽辛劳,也承担着市场波动的风险。但是,多年来的沉淀让市场对中吉号的产品高度认可,又给予我极大的信心,像去年我们的中吉号珍藏青饼,1000多件货一上市就销售一空。

深晚:最早普洱茶都是按等级来区分,中吉号率先提出“古树茶”概念,并以08年出产的“纯麻黑”为标志开启了普洱茶以产地划分的分类标准,您当时有想过这样一个创新会使整个行业发生巨变吗?

杨世华:我是云南人,了解各个茶山出产的茶叶风味,但是拼配的产品很难分辨出茶叶最本真的原味,售价也偏低。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做一个细分市场,提升云南茶叶的价值,把原汁原味的茶展示给大家,后来就定位只做中高等的“名山普洱”。十多年来,中吉号一直致力于云南乔木古树茶的资源探索、产品研究与开发,汲取云南传统名山和茶庄的制茶经验,如今“好产地出好茶”已经是业内外公认的的评判依据了。

转变:以文化体验影响大众

深晚:茶文化的魅力让茶迷如痴如醉,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也让很多“门外汉”望而却步,中吉号是否尝试过一些茶文化推广呢?

杨世华:深圳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由深圳市热心于茶文化研究和传播的茶学界、茶产业界和茶文化界人士发起并组成了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通过会员之间的交流与碰撞,策划出很多精彩的茶事活动,在近期的评为“深圳市茶行业创新型标杆品牌”。

新昌茶农张乐群:一定要把家乡茶的牌子打响


艰难的创业历程

2002年,双彩乡王店村青年张乐群带着2600元现金,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来到山东开始为生活打拼。来到滕州,凑巧一个杭州人正要转让房子,需付房租3800元,转让费700元。张乐群摸了下口袋,这点钱连生活费也不够,只能开口向亲戚借了4500元,租下了这间营业房,在滕州落下脚,开始做茶叶生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身边的这点钱,只能暂时维持基本生活,根本进不了货,哪能做成生意?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乐群只得到母亲那里转来部分积压茶,勉强撑起了这个门面。

屋漏偏遇连夜雨,上个世纪末,一次性炒制成形的“塌茶”流向山东市场后,在消费者中造成了恶劣影响。2003年,张乐群曾进了5斤220元一斤的大佛龙井,结果无人问津。要生存下去,张乐群被迫改销其它品牌的龙井。2004年,他不但未赚钱,反而亏了7万元,妻子见状相劝:“实在做不下去,就回去算了。”但是张乐群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新昌茶叶色、香、味、形都好,在滕州失去市场,是‘塌茶’造的祸。只要把质量抓上去,一定有市场。”张乐群抱着坚定信念,把市场信息不断反馈到家乡,改进炒制工艺,扭转了一次性成形的炒制方法,大佛龙井茶在山东重新获得消费者认可。

是金子总会发光,2005年以后,消费者对大佛龙井有了新的认识,销路开始好起来。滕州一客户起先对新昌茶还心存疑虑,购去6斤茶叶后,担心卖不出去。但后来卖得断货,之后销量便不断扩大,该客户也成了晨芽茶业的忠诚客户,每年向张乐群进货60多万元以上,而且专进中高档茶。

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从2009年开始,张乐群改变由供货商发货的做法,亲自到新昌组织货源;2012年在双彩乡王店村老家建起了300平方的加工厂,搞起了收青加工,他专程到磐安、松阳取经,利用新昌优质的茶叶原料,广泛吸收各地长处,致力于生产出“既有新昌香气、又有松阳颜色”的“晨芽”特色茶叶,获得顾客的普遍认可。有一次一位上海客户走进晨芽茶业门市部,拿起茶叶看了看,闻了闻,感觉外形香气特好,一次性要了一袋153斤、价值6万多元的茶叶。近几年,晨芽茶业在滕州已崭露头角,市场销路不断扩大,2014年销售额达到300多万元。

一定要打响家乡茶的牌子

大佛龙井在山东地区已深深扎下了根,张乐群对市场更加充满了信心,他已在滕州新茶叶市场购买了80平方的商铺,作为山东的销售窗口;在中国茶市买下34平方的门面作为采购点;2015年在七星街道合新村,又建起了一家收青加工厂,添置了炒茶机5台,单口机4台,辉锅机4台,建了烘房,配置摊青架15套。今年春茶季节,聘请了炒茶工3个,收青叶4个,已炒制干茶3000多斤,还注册了“晨芽”商标,打出“晨芽”品牌。

“做事一定要有恒心。”张乐群说:“我是新昌人,就是要卖家乡茶,一定要把大佛龙井品牌打响、做好。”

何建伟:云南普洱茶一位忠实的呐喊者


徐燕文图

我认识何建伟大概也有五、六年的光景。他在广州,我在云南。平时见面不多,大凡能见到他都是在全国各地的茶叶博览会上。他是那种不用你随时挂记着,他却会在一个不经意间给你一个意外或是惊喜的朋友。记得一天夜里十点多钟,他打一个电话给我,说做了一款我肯定喜欢的茶。过了两天他托人带来了两公斤月光白给我,茶一到我手中,身边的茶友就一抢而光,都说很好喝。

何建伟是我见过的最为勤奋的茶人,他十六岁开始学茶。从茶厂的生产到最终的流通环节,他是无一不通。他不仅把他全身的精力投身于的保健功效,那么执着、那么热情。

2010年,我在昆明、澳门、广州、中山的茶博览会看到了何建伟。他的展位一般是人气最旺的。他对我说他每天他都在说云南普洱茶的好处,每当面对一些对云南普洱茶还比较陌生的市场,他很需要文化理论的支持。

喝茶本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雅事,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能在字里行间看出我们云南普洱茶的好及云南普洱茶人的不凡。

雅安茶人欧阳崇正:蒙顶山旅游文化的发起人之一


欧阳崇正,84岁,蒙顶山旅游文化的发起人之一。

他1931年生于广汉,1951年到雅安工作。1952年,在原名山县供销合作社工作。1958年,他开始和农业打交道。后来,负责原名山县农业方面的工作。1986年,任原名山县文化局局长,倡导建立起蒙山茶史博物馆,并着手打造开发蒙顶山景区。

50年间,他一直在研究蒙顶山茶,他的著作《蒙顶山丛谭》于去年出版。

雅安出茶,雅安也有很多爱茶之人。每个茶人都有一段关于茶的故事。雅安茶人欧阳崇正也不例外。

他与茶结缘是偶然,也是必然。

他不仅筑起了蒙顶山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框架,还修建了全国第一座茶史博物馆,奠定了茶文化旅游的基础。

他就是欧阳崇正,被雅安茶文化界称为“打造蒙顶山茶文化的先行者”。

2月8日,在名山城区某居民楼内,年过八旬的欧阳崇正正在家里整理读书笔记。在满是书香、茶香的房间里,手捧一杯香茗,欧阳崇正将那些与茶有关的故事娓娓道来。

结缘:茶乡的味道研究茶与茶文化伴一生

冲泡一杯蒙顶山毛峰。他小心翼翼地把珍藏的茶叶放置在精致的茶壶内,添上水,轻轻盖上茶壶盖。

闲聊几句后,他轻轻拈起茶壶,为客人斟上一杯茶。微黄明亮的茶汤顺着茶壶口,如涓涓细流,落在白色的瓷杯中。

如若有客人来访,欧阳崇正都为其倒上一杯蒙顶山茶。而他自己,每天也必喝蒙顶山茶。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锻炼、散步,9点多回家烧水,10点钟泡茶,已经成为“生物钟”。“一到那个时间不喝茶,就不舒服。”

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欧阳崇正说,蒙顶山茶对他和老伴儿来说,就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支柱。

“原来我不会喝茶,到名山后我才慢慢学会喝茶,慢慢了解茶文化。”欧阳崇正泡上一杯热茶,深情地说,“我出生于广汉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从小对文化就很感兴趣。”

欧阳崇正幼承庭训,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文化要求自己。1951年,初到雅安工作的欧阳崇正并不曾预料,这里将成为毕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会和茶结缘。

1951年前,欧阳崇正经常在家乡广汉的茶铺子看到“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的诗句,但是从来没有品尝过真正的蒙顶山茶。蒙顶山茶到底什么味儿?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欧阳崇正的脑海,挥之不去。

1952年,初到原名山县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欧阳崇正,托人买了一些正宗的蒙顶山茶,给广汉老家的哥哥寄回去。

收到茶叶的第二天,哥哥带着蒙顶山茶,来到平常经常去的茶铺子,请茶铺服务员帮忙冲泡。

没想到,沸水一冲,蒙顶山茶的悠悠香味瞬间溢出。旁坐的茶客们都被茶香倾倒。“好香呀!”茶客们赞不绝口。连泡了好几次,哥哥正准备把残茶倒掉。茶铺服务员连忙阻拦,“别忙别忙”。

哥哥把喜悦之情化作字迹,身在雅安的欧阳崇正读着哥哥的来信,十分欣喜。

从此,欧阳崇正开始喝蒙顶山茶,后来就离不开了。

从此,欧阳崇正也走向研究茶、研究茶文化的道路。

识茶:开发蒙顶山旅游提出茶文化旅游新概念

正是因为和蒙顶山茶结缘这么多年,欧阳崇正对蒙顶山才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这种情感,让他这个外地人,扎根雅安,建设雅安。

“真正开始了解茶文化,是我当名山县文化局局长的时候。”欧阳崇正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1982年,原名山县成立文化局,时任原名山县农业局局长的欧阳崇正已经51岁,他毛遂自荐当文化局局长。

1982年4月20日,欧阳崇正到文化局走马上任,新成立的文化局只有三个人,一张办公桌,两把藤椅,一把三人椅。

文化局需要做些什么?弘扬群众文化,搞创作,整理文物?欧阳崇正开始思考。

上任之初,欧阳崇正到宝兴县、芦山县、天全县等地学习。

“当时名山县文化馆里除了十几幅清代、民国的名人字画和郑板桥的书画外,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到芦山,随便拿出一件都是有分量汉代文化遗产。”在学习过程中,他感觉,“名山的文化需要挖掘,需要整理,我不相信名山没有说得起话的文化遗产。”

在原名山县农业局任职期间,欧阳崇正就多次上过蒙顶山。“蒙顶山是名山的一块宝贝,何不从它入手?”于是,他请当地老百姓带他上山,开始了一系列的文化考察。

1982年7月,欧阳崇正带上只有三人的队伍,从山顶到山脚,走遍了蒙顶山上的每个寺庙,考察了整整三天,“收获颇丰”。

欧阳崇正梳理三天的心得,觉得“蒙顶山的文化部分大多与茶有关”,于是写成一篇《关于保护利用蒙顶山文物的调查报告》,并附上30多幅图片递交相关领导。在这份报告中,他提出保护好蒙顶山现有文化,还提出“蒙顶山茶文化旅游”的全新概念。

之后,全市的考古专家都来了,挖掘出更多的文物古迹。

“对于开发蒙顶山,曾有人提出要在蒙顶山雕塑菩萨,但我觉得要突出茶祖吴理真。”于是,欧阳崇正请来匠人设计天盖寺山门。1984年的冬天,欧阳崇正拿到了首批开发资金3万元。拿到钱之后,第一步就是修路。欧阳崇正请来两位石匠,带着他们到青城山去参观考察,回来后,打造出了通往蒙顶山顶的千阶“天梯”。

1985年,汉白玉石雕塑的蒙茶仙姑像宣告竣工,同时,有关吴理真传说的石屋、石亭也开始维修打造。

对于石屋和石亭,欧阳崇正当时的想法是:“要‘整旧如旧’,既然茶叶从西汉时期起步,就要有西汉时的风格。”

爱茶:建茶史博物馆尽毕生之力宣传茶文化

如今,喝茶和做笔记是欧阳崇正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翻开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着他与茶叶及茶文化的点点滴滴。

多年来,名山区的文化人士有感于欧阳崇正老人对蒙顶山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建议相关部门将欧阳崇正的相关文章和笔记整理成册。

2014年初,一本名为《蒙顶山丛谭》的茶文化册子与世人见面。这本书,凝聚着老人50余年的心血;这本书,见证着老人50余年的奉献。

如今,84岁的老人在家里颐养天年,不时关注雅安茶的情况,关注蒙顶山的发展,时不时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悟。

在文化局工作的那些日子里,欧阳崇正日夜琢磨,在脑海里架构着蒙顶山茶文化旅游的框架。渐渐地,蒙顶山的开发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吴理真种茶旧址、蒙茶仙姑打造成形,皇茶园保持原样,省文化厅相关领导来观看后,建议他建立一个茶史博物馆。

随后,欧阳崇正写报告,找资金,省文化厅先后拔下28万元资金用于茶史博物馆建设。

1986年8月,省政府编委批准建立“蒙山茶史博物馆”,人员编制15人。1987年4月22日,“蒙山茶史博物馆”正式宣布对外开放,当时,新华社刊发文章报道此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博物馆成为宣传蒙顶山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1987年,蒙顶山作为省级风景旅游区正式开放,面对纷至沓来的游客,当地导游人才奇缺。为缓解这一矛盾,欧阳崇正又承担起部分导游培训的授课任务。从蒙顶山茶的历史到盖碗茶的文化内涵,他既讲厚重的历史,也讲和茶有关的实用美学。这个培训班连续开办了6期,培训导游近200人,一些学员还曾被外地游客誉为专家级的茶文化导游。

退休后,欧阳崇正也经常客串导游,领导莅临蒙顶山,或是国内外茶学专家、茶人到访,他必参与陪同解说。

退而不休的欧阳崇正仍不遗余力地宣传蒙顶山茶文化,在各大期刊报纸上发表数篇关于蒙顶山茶的学术论文。如《伟人唤醒蒙山茶》《蒙山艺术墙解读》以及《祭茶祖吴理真文》等。

2003年8月,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权威专家对雅安蒙顶山茶文化进行考察,作为答辩者,欧阳崇正用20分钟时间将蒙顶山茶文化的历史一一道来。

“当天9个评委中就有7个人明确表态要投雅安的票。”欧阳崇正清楚地记得,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举行。

如今,84岁的老人还一如既往地关注蒙顶山和雅安茶的发展。

“要培养更多年轻人研究茶文化。”欧阳崇正建议,“需要更多的人来发展茶产业,增加茶叶附加值。”

讲述泰山茶人的泰山茶事


近年来,泰山茶声名鹊起,在这其中,有一位“茶痴”,他问茶寻踪,为完善泰山茶史不断追寻,他借茶创新,研发新茶一路不止,他种茶有道,苛求品质而自建茶园,让人折服。日前,大众网记者走近国家高级评茶师、泰安平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志军,品茶着淡淡的泰山茶香,静静地听他讲述泰山茶人的泰山茶事。

孔志军爱上茶,是从自小听外婆讲上个世纪30年代在红门附近喝的好茶——平安茶开始的,随后,他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美国著名旅行家埃德加盖洛在1935年写的《中国五岳》中有泰山种植茶叶的记载,印证了外婆的话,引发了他对泰山茶历史的浓厚兴趣。

十多年来,孔志军先是创办了椿泽茶庄,再研发泰山茶的品种,继而为叫响泰山茶品牌创立了“泰山平安茶”品牌,一路上甘苦自知。为了寻证泰山茶的历史,他到处寻找泰山古茶树,转遍了泰山周边的大大小小山头,有一次,他跟朋友聊天,听说肥城王边路大小龙岗石附近有过老茶树,起身开车就走。还有一次,听说南茶北调时在徂徕山曾种过茶树,为了找到当年种茶的地点,他四处寻觅,最终在一个叫葛条沟的地方发现几棵老茶树,兴奋之时,竟然从三米高的坡上摔来下去。为了抢救和挖掘泰山茶的文化传承,他自费编辑印制了《泰山传说》,讲述泰山茶的渊源、传说和故事。

由于泰山茶长期以来品种单一、成本高,为了研制出适合更多普通消费者爱喝的泰山茶,经过多地考察,孔志军最终决定在满庄华家岭开垦绿色有机茶园,2014年的春天,第一批茶种撒进茶园,孔志军的“泰山茶梦”也发了芽。为了更好的实现泰山茶叶发展,孔志军经过不懈努力,研发出了泰山茉莉红茶,改变了泰安市只有泰山绿茶和泰山红茶的局面,开启了泰山茶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提起孔志军研制的泰山茉莉红茶,尤为值得称道。泰山茉莉红茶是用泰山红茶窨制而成的,使得泰山红茶醇厚与茉莉花香完美融合,由于工艺复杂需要进行四窨一提,因此也造就了泰山茉莉红茶独特的品质,闻起来花香高雅,品时甘甜滑润,回味无穷。又因其承蒙泰山灵气远赴云南,习得花香,满载而归,来回路程一万零八百里,成为中国行程最长、路途最远的茶,堪称“中国行程最远”的茶。

为了在全国真正喊响“泰山茶”的品牌,可以说,孔志军全身心都投入到泰山茶事业的发展中。经过他多年的研制,目前,孔志军已经开发出泰山茉莉红茶、泰山平安茶、凉水泡茶、红茶药膏、泰山绿茶等产品推向市场。

为了这些泰山茶的发展,孔志军吃的苦受的累只有他自己知道,比如,为了泰山茶,甚至把自家房子都抵押上了;为了泰山茶,辞掉公职一门钻研茶事;为了泰山茶,他可以一个人静静地跟茶叶聊天;为了泰山茶,作为企业负责人的孔志军卖茶竟然不知茶价;为了泰山茶,他可以一个人两三天不下楼,直到饿的不行才出来吃点东西……

泰山“茶痴”孔志军,他的心里只有自己心爱的泰山茶。

张明强紫砂艺术的魅力


每每去张明强家,总会有新作出来予我欣赏,我们的关系十分默契,我与他已相识20多年了,所以,常常以兄相称,明强兄文质彬彬,他既有淳朴的性情,真诚热情的一面,又有洒脱,韶秀的一面,与之谈论紫砂壶艺,移时不倦。这样算下来,我们已经有两年多没见面了,他已到深圳发展,因为我这两年来深圳的机会比较少了,故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前两天,正好有机会来深圳观摩一个紫砂艺术展览,于是,我们就在张兄家里见面了,与他见面,一如既往的如沐春风,张兄在紫砂行业深耕了近30年,但他从来不以名家自居,拿出几把紫砂壶还殷殷让我批评。

“壶如其人”,他的紫砂壶创作同样与他的性格一样直率而不张扬,他的壶造型稳重端庄,绝无轻佻与浮操,点、线、面更无诡异与呆滞,采用十分传统的成型手法,特别注意紫砂材质的纯正性,张兄一直以来是以制作仿古紫砂壶为主,他说,500年紫砂历史留下来的经典作品款式不多,如今能做的超越前代名家的人与作品更少,我有意在仿古这一行内进一步探索,摹古,其实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活,前人的经典给我们的欣赏习惯,已经有了深刻的思维定势,要超越过去,融入现代审美理念,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弄不好就走入俗套,紫砂壶工艺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其章法,技艺都约定俗成了,要超越前人,需要有足够的造型能力与理解能力,张兄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那种法备意足的紫砂精神。

欣赏张明强的紫砂壶艺,有一种亲切感,有人说,500年紫砂历史,就是一部仿古历史,他的创作,以尽人皆知的经典为师,先把人做好,再来做壶,要不然,像许多名噪一时的所谓大师,用炒作提升名气,缺少的是一种艺术家内在修炼,做出来的东西有多少生命力呢!因此,我对勇于在经典大师方向上持之以恒摸索的紫砂艺术家,总是抱有敬佩之心的,张兄的紫砂艺术,取法对象基本上就是前代大师,如时大彬,邵大亨,顾景舟这些名流巨匠,能坚持30年,他有足够的毅力与勇气,我们可以敏感地发现,他的独到的艺术收获,在于他在紫砂光素器上默默无闻的追求,他总说,500年前出了一个时大彬,500年后出了一个顾景舟,他们之所以能称之为大师,是其本身的人格魅力与毕生的紫砂艺术追求,抛弃功利,抛开名声,一辈子认真做壶,在寂寞的紫砂生活里创作,在孜孜不倦的创作中寻求乐趣,给后人留下的是精彩的艺术人生。

66位知名普洱茶人


按:网络流传近现代56位知名普洱茶人,颇有争议,角度不一,原因很多。在此基础上,我感觉还有疏漏,遂添补10位,并请有心人继续添加,普洱茶的历程,有他们的足迹——

特别说明,序号只为方便计数,排名不分先后。

01、张宏达

张宏达年轻的时候,他用生物学方法论证,茶的故乡在中国,把阿萨姆茶种改名为普洱茶种;他踏遍国土,发现了两个新的茶种——可可茶和苦茶。如今,虽已跨入94岁高龄,但他体魄康健,精神矍铄,思路敏捷,以耄耋之年继续关心着茶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他就是茶学泰斗张宏达教授,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课题组的10位主要完成人之一。在他60多年学术生涯中为我国的植物分类研究和科教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

张宏达教授在山茶属分类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发现了众多的新种,而且在于他奠定和构建了山茶属的系统分类基础,其影响遍及世界范围。他以蜚声国际的科学成就被教研界尊称为“大师”。他毕生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耕耘,编著了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全面提出山茶属的分类系统,调整和修改外国人的山茶属系统,并以充分的事实和根据把阿萨姆种改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由此在现代科学视角上奠定了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地位。

02、邱辉

邱辉,原名邱维藩,字辉,男,云南昆明人,1929年5月生。1947年考入云南大学农学院森林系。1949年5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历任滇桂黔边纵第九支队政工队员、边纵四期干校政干班学员、武工队长、指导员、原普洱专署(今思茅市)建设科农林股长。1952年,先后任中茶普洱支公司股长、思茅行署外贸局茶叶科科长,行署茶叶领导小组副组长、行署茶办主要负责人。1995年12月离休,离休后至今继续在云南茶界发挥余热。

50年代中期,邱辉与同仁一道,组建茶区基层收购站(组),积极开展收购运销,深入茶山宣传,组织茶农垦复茶园,促进茶叶生产迅速恢复。他参与组织研制了第一台手摇、畜力和水力揉茶机,后推广应用传动、电机揉茶机,建立第一座节能土烘房和使用烘干机,促进从手工艺揉制到机械加工的转变。

撰写发表大量论文和其它相关文章:《论思茅地区茶叶生产区划》、《关于加速发展普洱茶生产若干问题的意见》、《茶叶技术培训教材》(主编)、《思茅地区茶树品种资源普查试点总结》、《茶叶(思茅茶叶篇)》、《关于在滇南江城县开发茶叶资源建立出口红茶基地的评估论证报告》、《漫话普洱茶》、《从邦崴古茶树的发现看茶树的起源与演化》、《论千家寨原始野生茶树植物群落在茶树起源进化中的地位》等。

03、张顺高

张顺高,湖北五峰人,1933年生,土家族,1960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自愿赴边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1961年考察发现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1963年在湖南《茶叶通讯》发表考察报告。主编过《西双版纳文史资料茶叶专辑》。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中华茶人联谊会荣誉理事、云南省茶叶学会(1981~1997)副理事长、云南省茶业协会荣誉理事,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顾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1992年10月,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1993年4月,他出席在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任组委会委员,会上交流了他与梁凤铭副研究员合写的论文《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被收入《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一书。1996年11月中旬,他作为专家组副组长,参与了“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考察论证会”,提出了“净光合值法”类推测算出了千家寨古茶树树龄。

04、张毅

张毅,男,1941年生人,彝族,云南易武区区长,易武乡乡乡长,主任科员,于1996年退休。亲自组织指导发展新式茶园5000多亩;继承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并无偿传授给易武、象明、景洪、勐连、广西、南宁、韩国(李连喜)等地区喜欢制作普洱茶的人员,使古六大茶山以传统工艺制作普洱茶的大小厂家发展到100余家,使普洱茶的古老制法得到传承、延续,也使我们领略到了民间传统手工制茶的流风遗韵。大大增加了茶农及地方财政的收入,带动了群众种茶的积极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主要著作有:《易武乡茶叶发展概况》、《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易武人物谱》、《隶书字贴唐宋绝》。其中《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过去和现在》被收录入《国饮时代·普洱茶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普洱茶·经典文选》。

05、卢国龄

卢国龄所演绎的人生,在别人眼里不管怎样富于传奇色彩,但她自己总是把这些往事和现实,都付与淡定而亲切的笑意——眼睛里依然清澈的光芒,透露着那种卢国龄特有的正直仁爱、自信坚定,构成一种超越了时空的、令人感动和尊敬的美丽:一幅幅历史画面依然生动,充满了卢国龄昂扬向上的生命力已离休10余年,但她的目光依然凝望远方,她的脚步依然坚实:和老厂长邹炳良一道,带着勐海精神,创办了海湾茶厂,海湾茶厂的产品又创造了太多太多的荣誉。这些荣誉意味着,天下有好多好多的爱茶者能喝到质量卓越的好普洱茶。吉人天相,茶人茶寿。

06、邹炳良

邹炳良,男,汉族,生于1939年,云南省祥云县人,中国采用渥堆方法生产普洱茶最早探索、研究、重要的实践者之一。1957年到

蒙顶茶的相关传说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自唐朝起就被列为“贡茶”,品质优异,人人皆知。可是,知道它的来历的人却并不多。相传,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这里正巧碰见一个采花的青年,名叫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无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张跃华:一位职业的茶人 要把蒙顶山茶做大做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