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李民同时也是的建设上,李民不遗余力,把打造、树立民族性茶品牌作为企业的使命。在此之前御道已经获得中国茶行业十大著名品牌认证,为了在国际上树立中国茶品牌形象,在一些重要的国际性展会上,李民亲自带团参展,御道的品牌不断出现在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内外的大型展会上。凭借着良好的品质,御道的品牌影响力正在不断的渗透,公司代表产品“金闽红”、“沁园春”在年前的澳大利亚展会上赢得海外消费者的热烈欢迎,被评为金奖。借助展会平台,李民不仅成功打出了品牌知名度,也与海外商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就在今年3月份御道与新加坡合作伙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茶叶出口到东南亚市场。

三、支持公益事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身为农工党人士,李民关注并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在平日里积极支持农工党福安市委开展的义诊、支农等社会服务活动,先后多次资助潭头镇后洋村小学及多名贫困生就学,为他们提供学习用具,资助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公司生产基地员工大部分都是来自当地农村,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问题,为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CY260.com编辑推荐

曾胜春: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胜春是2012年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

曾胜春同志,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生于1968年,安徽六安人,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90年毕业于安徽省合肥农机校,随后在安徽省六安县农机公司从事农业机械的销售、经营工作。1992年跨入民营企业的大门,开始起步创业,创建了六安市虹桥工贸公司,本人通过艰苦努力,使公司在六安市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对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民营化改制,组建新的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作为安徽六安人,曾胜春认为六安瓜片是大自然对安徽六安人的恩赐,是几千年来安徽六安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它不仅是一种农产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遗产,一种财富,我们应当珍惜几千年来六安瓜片的口碑,把它发扬光大。面对当时六安瓜片所处的低谷状态,曾胜春深深感到六安瓜片需要有人去传承和发展,于是他舍弃较为成熟的汽车产业,介入茶叶产业,立志发扬光大家乡的名茶,把这张地域名片做成一个强大的产业。

曾胜春同志的创业史已有16年了。尽管是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十几年创业历程给了他丰富的经验。他先对企业做了一系列的整合,首先是市场方面,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成立分公司,在安徽省各个地级市全面覆盖,并在各地级市寻找代理商。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稳步拓展销售网络,将原局限于本土市场的六安瓜片销往全国各地。在曾胜春同志的带领下,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了有机茶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11月,“徽六”牌六安瓜片亮相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宴用茶,并顺利进入钓鱼台国宾馆,赢得了众人一致好评;2007年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安徽省名牌”等称号;2007年,“徽六”牌六安瓜片获选作为胡锦涛总书记赠送给普京总统的“国礼茶”;“徽六”牌六安瓜片获选为俄罗斯“中国年?国宾礼茶”特别供应商;“徽六”牌六安瓜片荣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8—2010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称号,同年曾胜春被评为“见证安徽改革开放30年30位经济进程代表人物”之一;2010年成功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特许生产商”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指定用茶”;2010年,被国家商务部授予其“中华老字号”称号。

公司重点生产基地独山、石婆店二镇1.2万户3.2万茶农中,因生产六安瓜片户均收入超过2万元的占28%,户均收入超过1万元的占56%。涌现出了许多彻底摆脱贫困的农户,山区茶农住上了洋楼,装上了电话,圆了发家致富梦,他因此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山区茶农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为我区茶业增效、茶农增收、茶区稳定,从而全面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曾胜春同志复兴了一个地域传统农产品,实现了茶叶产业的贸工农一体化,并以强有力的全国销售网络让六安瓜片香飘万家,他立志发扬光大家乡的名茶,把地域名片做成一个强大的产业。来自:

访武夷福(南平)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琼


“茂密的绿树,悄然盛开的繁花,静谧的林荫小道,幽幽的古琴声伴随着潺潺溪水……”小桥流水人家,眼前的一切一切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仙境一般。这是记者来到武夷福公司时最直观的感受。坐在武夷福茶室中,品一壶茗茶,听一曲古琴,观一山一水,尘世的喧嚣早已置之脑后,只留下宁静与安逸。

这便是武夷福公司,一个武夷山爱茶之人的聚集地,为我们所带来的武夷式“慢生活”。不论你是否爱茶,都能在这里找到“一种圈子、一种生活”,感悟到武夷山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武夷福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

提到武夷福,就不能不提它的创办人,武夷福(南平)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敏琼。一个80后的女性创业者。同时,张敏琼还是省商贸龙头企业——南平市汇峰商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一直从事快消品行业的她,生活及工作节奏一直都是很快。所以,对她来说,茶叶,并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意。在她看来,茶叶就象征着一种载体,它让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爱好的朋友们,都因为茶而聚在一起,让人们真正放下浮于尘的心。喝上一杯茶,静静享受武夷山所带来的好山、好水、好空气。作为立足本地的茶企厂家,武夷福希望把武夷山真正的好茶带给大家。奉茶,致有缘之人。

“我们武夷福只做武夷茶!因为专注,所以也更加专业。”张敏琼强调,我们公司的茶均来自跑马岗、一线天、马枕峰、桐木关、牛栏坑、慧苑坑等地。原料上乘的同时,做工更加考究,在武夷山传承百年的古法制茶之上,更注重健康天然的细节,尤其是从茶叶的采摘到成茶,秉承叶不落地的宗旨,提升了安全健康的台阶。

公司不论是茶叶产地还是制茶工艺均是首屈一指,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也有很强的优势,真正让“有缘之人”喝到健康的武夷茶。茶里有春秋,岁月有乾坤。生活或是“无为”或是淡泊,都是一种饮茶本心。

有时,正待起身,笆篱小路寻茶去,阅书听雨观茶色;有时,子独一壶候星月,一种闲情,处处坦然。“我之所以爱茶,就是爱茶的那份与世无争,它的那份闲适,它的那种清净雅合的味道,如闲云野鹤一般,这种生活确实令人向往。”张敏琼说道,就像鲁迅先生在《喝茶》中说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一路的品茗,一路的找寻,正好洗去一身的尘埃,正好接受灵魂的涤荡,最后接近那杯茶,那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茶,那杯有山、有水、有云、有雾、有青烟、有鸟鸣……那杯承载着千年儒释道、通达你心灵无限与永恒瞬间的山水茶。”张敏琼说,公司在抓茶的源头与品质的同时,还非常热衷于传播茶文化,她经常说“与其说我希望大家爱上茶,不如说我希望大家爱上有茶的日子,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让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留点时间和朋友,和家人,喝上那么一杯茶,品上一段有茶的慢时光”!如今,在上海、北京等地均已经有了武夷福的茶会所。

在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等早已名扬四海,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但在张敏琼看来,如何让人们通过一杯茶,爱上武夷山,让人因武夷之美而留下,才是最为重要的。也许就像武夷福所传递出的理念一样,让人们“一种圈子、一种生活”、”自在生活,从容掌握”。放下喝茶,让心回家。让人真正感受到“武夷福,乐福于心”的真正含义。

茶香飘出新世界——访福建省天荣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丞荣


福安坦洋工夫茶驰名世界,为福安赢得“茶的故乡”称号的同时,促进了福安经济的发展,还造就了许多茶界的精英,现任福建省天荣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丞荣,就是其中的一个。

人的一生,虽然有许多机缘巧合,但大多成功的起点都与生长的那方山水有关联,沈丞荣能有今天的成功,正是他家乡的那片翠绿茶园和福安坦洋工夫茶造就了他。

沈丞荣,1964年出生在福安市松罗乡洋西村的一个茶农世家。高中毕业后,他总想能找点事做,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但刚走出校门的他,一时间很难找到恰当的职业。在和朋友的一次偶然闲聊中,听到收购茶青,贩卖到茶叶初制厂,可以赚到一定的利润,于是萌生了收购茶青的念头。他四处筹资收购茶青,运往各乡镇的初制厂,从此他与茶结下不解情缘。一来二往,他总算摸清了茶青行情。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降低自己的利润,以高出其他茶贩的价位向茶农收购。因为讲信用,绝不拖欠茶农的钱,茶农们都乐意把茶青卖给他,并且同意他售后付钱。这无形中缩小了资金成本,增大了利润空间。就这样,他从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中,赚下了人生第一桶金。

福安是全国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和坦洋工夫茶原产地,而松罗是福安市茶叶种植的主要茶乡之一,平均海拔500米,年平均温度20度,平均年降雨量1621毫米。飞翠叠绿的山头,终年云遮雾绕,恰是茶叶生态的最佳环境。他在贩茶青过程中认识到,贩茶青不如自己种茶树。他不顾家人劝阻,用上几年的积攒,毅然承包山地种茶。在自己原有种植茶叶知识的基础上,经常请市农科院茶叶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引进优良新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茶园便初见成效。

沈丞荣从来不是一个能安于现状的人,他的经历和实践使他深知,安于现状就会缺乏远见,从而导致失败。他常常告诫自己,与其平平淡淡过一生,不如风风火火干一时。他的“野心”越来越大。1996年,他在原始资金积累的基础上筹资创办了福安市天仁特种茶厂,并开创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同时确定广州为销售的第一站。他知道自己种植的茶叶品质上等,特别是精制的炒青绿茶,广州人最爱喝。为打开销路,他一到广州,不顾路途劳累,逢店必进,恭请他们品饮。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拥有了广州市场。

2006年,福安市政府确定挖掘坦洋工夫茶这一历史名茶作为福安市茶叶公共品牌。政府以大量资金扶持茶农发展高品质茶叶,强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为此,福安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坚持每年召开全市茶叶工作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推动茶产业,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沈丞荣瞄准这一契机,趁势而上,大展宏图。2006年天仁特种茶厂正式改为福建省天荣茶业有限公司。为感念自己在松罗东顶山的3300多亩有机茶叶生产基地,他以“东顶云雾”做为注册商标。公司拥有10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和3300多亩有机茶园基地。他在全面引进高技术人才同时,斥巨资引进先进清洁化生产流水线茶叶加工设备。与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福安市茶叶协会、福安市茶业局专家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使公司形成了集种植、生产、科研、出口、销售品牌、人才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在北京、上海、山东、吉林、西安、深圳、浙江、福建等地建立100多家加盟店。2009年茶叶产品通过QS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公司所生产的工艺花茶远销欧美、东南亚。2011年,“东顶云雾”牌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2012年,“东顶云雾”牌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宁德市知名商标”。

沈丞荣深知,茶业是福安农民传统支柱产业,只有改良茶叶品种,促进茶青产量,才能使茶农增收效益。为回报家乡,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决策:以产业为龙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联结模式,建立3300多亩有机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带动10多个行政村发展。同时,他积极扩大有机茶基地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基地向高产标准化发展,千方百计与茶农共同富裕。

福安市政府为了拓展营销市场,在每次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名茶评优“金奖”、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金奖”、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名茶评优“金奖”、“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等。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中国茶业电子商务十强企业”、“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宁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地理标志商标龙头企业”、“A级安全生产单位”、“AAA级信用企业”、“中国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团体会员单位”等。由于贡献突出,他也成了福安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宁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副会长,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常务理事,福安市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协会副会长,并荣获“高级评茶师”荣誉称号。面对诸多荣誉,他没有骄傲,还是那样执着,坚韧,带着团队奔波全国。

赢周刊访光大名茶广州国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泽国


对于光大名茶广州国香茶业董事长张泽国来说,做茶叶生意并非偶然,而是自小与茶颇有渊源。

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安溪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自唐朝起就是产茶胜地,至今其产茶历史逾千年。安溪茶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安溪铁观音,名扬四海,香溢五洲,成为享誉全球的名茶。张泽国就是从这个闽南内陆小城走出来的茶商。

一直以来,张泽国很低调,也享受着将茶叶生意扎扎实实地做大的过程。在记者接触到的茶商当中,他是颇具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的一位。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传统茶商、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思想、一步步向新型茶商蜕变的过程。

“做茶的人,要有一颗茶心。”与茶为伍三十多年,茶的优雅、溢香、内蕴、随心,让张泽国有了颗淡泊平常、内敛自如的心,他常说,有什么样的老板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

在谈到国香茶业的未来时,他希望稳扎稳打,用实力说话。也许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茶人精神,而不是作好高骛远的不切实际的刻意追求,使他遇事摸得准、想得通、迈得过。

高端普洱备受市场追捧

众所周知,普洱茶走进大众的视线是2007年,当时普洱茶概念曾遭疯狂炒作,一时之间,部分普洱茶品种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在普洱茶泡沫崩溃后,普洱茶整个行业一直在反思,很多普洱茶企都开始回归理性,主抓产品品质。

张泽国认为,普洱茶的暴涨暴跌走势客观上让消费者加深认识并了解普洱茶,最近两年,普洱茶市场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市场两极分化”、“品牌化趋势”等,越来越多的宛如栽培小孩,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倾注大量心血,容不得半点急功近利。“你没有给他持续不断的培养,供他上学,引导他成长,他很容易就会走偏。品牌也是这样,不能透支,不能浮躁。这是一个长期积累、慢慢沉淀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是要学会享受过程。比如收藏一饼普洱茶,当你每年都能感受到它一点一滴的变化,就会非常快乐。”

当然,产品和服务是品牌的载体,形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和服务的好坏。做茶同样如此,如果企业领导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忽视茶叶的质量和服务,那么即使做起来也只能风光一时。在茶行业三十多年的坚守,张泽国对高品质的孜孜追求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变革,让国香茶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总能另辟蹊径。

张泽国深知,现在已不是过去靠产品就能打天下的时代了。这个产品好,就能做得开,这种理念如果放在10年、20年之前是没有问题的,你的东西好,人家会慕名而来。但是在现今,这种路子是走不通的,现在的事实更多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他深知这一点,开始为自己的企业寻找好的宣传和营销方式。他常常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通过媒体投放广告宣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他也认识到营销是自己的弱项,如何突破传统茶商的固化思维和模式,如何把更多其他各行各业的经营方法融入到茶行业当中,这些都是他一直思考和学习的动力。

郑炳基——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基本信息

出生年月:1960年

出生地:揭阳市葵潭镇

简介

1960年,郑炳基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葵潭镇的一个农民家庭。通过艰苦创业、郑炳基先后从事过许多领域的投资与开发,如贸易往来、餐饮酒楼、建筑工程等。取得辉煌成就后,郑炳基致力于农业领域的投资,这一方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财富。随后长泰绿苑(深圳)旅游休闲观光区、揭阳风景园林种植区、惠来大型鲍鱼养殖加工场相继建成,这些产业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2004年10月,郑炳基成功收购了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普洱县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并于2005年9月成功将其更名为云南省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直属六个生态茶种植基地,是集茶叶种植、粗精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茶业企业,为当地解决了近3000个就业岗位。

公司成立之初,郑炳基就敏锐地意识到,生产出好的普洱茶,原料是根本。因此,重新打造(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步必须是规范六大基地的运营。为此,郑炳基专门派人到外地聘请有经验的茶农,用专车把他们接来,并连同解决家属居住问题,给每位茶农盖新房,为的就是能让他们安心地在基地工作。

周洪英:昌宁县勐鑫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洪英,女,汉族,1959年4月出生,高中文化,高级评茶师。现任昌宁县勐鑫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洪英1982年高中毕业以后,一直从事茶叶、核桃加工经营工作。由于资金缺乏,开始时只能收购有限的茶叶、核桃再转卖,本小利薄,有时甚至还会亏损。但周洪英并不灰心,她始终坚信自己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十多年的创业之路周洪英走得并不平坦,也正是在这充满荆棘的十多年里,她不断的积累经验,终于摸索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大地,无数优秀企业家不断涌现。周洪英发现昌宁茶叶原料质量好,但由于缺乏精加工,以出产原料为主,价格低廉,利润微薄,且费时费工,于是她毅然决定创建茶叶加工厂。1997年,昌宁县勐鑫茶厂正式成立,周洪英多年来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勐鑫茶厂主要生产加工普洱茶,由于初成立时规模较小,生产技术落后,缺乏管理,加之(紧压茶)优秀奖,该厂被中共云南省委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法制与社会》杂志社评为“诚信守法优秀单位”;2008年,勐鑫茶叶有限公司被中共昌宁县委、昌宁县人民政府评为“2007年度创品牌先进单位”,并荣获“2008·中国·昌宁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文化活动组织奖”。在周洪英同志的带领下,勐鑫茶叶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为核心,以市场为先导,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为推进“千年茶乡·昌宁”茶业、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周洪英时刻不忘带动家乡人民共同致富。勐鑫茶厂解决了近70个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厂内职工人均年收入近一万元。勐鑫所产普洱茶的包装材料大部分源自当地,如:竹筐包装等,周洪英时常亲自带领当地妇女编竹筐,用以包装普洱茶,在与她们交流致富经验的同时,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此外,2007年田园镇组织修达丙至七甲公路,勐鑫茶叶有限公司捐资三万一千元;2009年为三甲新农村建设捐资一万元。

白手起家的周洪英,虽然如今已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周董”,但她在生活上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周洪英始终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她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和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多年来她总会抽出时间来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她还时常关注时事政治,关注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这些对于一个近50岁且整日忙于抓生产和销售的董事长来说已是非常难得。

20余年的风风雨雨,把周洪英锻造成了一名办事干练、诚信至上的优秀企业家,曾多次得到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奖励。2006年,周洪英同志当选为保山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执行委员;2007年荣获昌宁县2006—2007年度“百名创业致富女能手”荣誉称号、2006年度“发展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昌宁县第四届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优秀会员”荣誉称号,同年被昌宁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为昌宁县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主任,2008年2月当选为政协昌宁县第七界委员会委员;2009年被云南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标兵”荣誉称号,2009年被县委政府推荐为“云南省优秀乡土人才”。

周洪英同志敢想敢干,大力发展个私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托本县茶叶基础产业,生产、加工、营销一条龙,自主创业,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了地方经济,带动了农民就业,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她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个创业者,她的果敢豪爽、她的精明睿智、她的坚定不移、她热爱家乡、艰苦企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敬重。

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李朝仲:天弘茶业董事长介绍


天弘茶业创始人李朝仲

个人简介

李朝仲先生,70年代云南人,云南省青年优秀企业家,云南省青联委员,中国普洱茶实践派代表人物之一,从事普洱茶的研发和生产近二十年,经历普洱茶行业风风雨雨的这些年里,始终抱着“一生只做普洱,只做好茶!”的执着心态,对西双版纳地区的古树名山及古生茶园的茶性进行实践研究,从选料到加工,从市场到消费者,认真对待每一款产品,亲自把握其口感和品质。曾为一款名为“论道”的普洱熟茶产品,尝试了上百种方法实验,由李朝仲先生带领团队所研发的口碑产品多不胜数,如“天弘百年老班章、巅峰品味、论道”等,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皆堪称普洱茶经典之作。很多熟识李朝仲的朋友与同行业者,都被其制茶理念和精神所折服。

李朝仲先生,一个简单的茶人,心胸豁达且谦逊不卑,说能做到的,做到说过的!只要坐下来喝一杯天弘的茶,便能感受到李朝仲先生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做茶即做人,有好的心态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以茶会天下友,诚邀广大爱茶之士走近天弘,了解天弘,与天弘结缘!

16年来坚持在实践中研究普洱茶,目前已掌握上百款普洱茶的原茶配比、制茶工艺、品级评判。足迹遍及云南各大古生园,深谙各产区、古茶山、茶园以及古树茶、乔木茶、台地茶的栽培历史、生长习性、品饮口感、冲泡汤色及收藏价值。

成长经历

1997年,李朝仲涉足茶行业,后创始天弘茶业,依靠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核心原产地的古树名山及古生茶园的茶性研究,发挥选料、配茶、加工等特长优势,通过实践研究出每一款普洱茶特殊的口感和品味,使天弘茶业成长为普洱茶界的高端自主品牌之一。

如今,天弘茶业已有分支机构“昆明天弘茶业有限公司”“勐海天弘茶业有限公司”“大理天弘茶业文化传播中心”。

公司理念

天弘以“诚信凝聚人脉,质量铸就品牌”的经营理念,定位于普洱茶中高端市场。历时十五年发展,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古树名山及古茶园的茶性研究,颇有成果。充分发挥选料、加工等技术特长优势,开发的每一款产品都有独特的口感和品质,确保天弘产品成为普洱茶行业中的高端自主品牌之一。

遵循“一品天弘,缘份千里”的发展准则,让天弘普洱“”系列普洱茶结缘更多的茶友。

针对市场近年来出现的新变化,打造了四个级别、大三系列共80余款产品,供收藏级、品饮级、礼品消费及普通消费者定位,用产品的细分对应不同的消费群体。

陈社强: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社强同时也是2012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

1978年,陈社强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湖南商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成为高考恢复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安化县计委物价办工作,由于表现突出,在单位多次获得先进人物嘉奖,并被评选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

1996年,陈社强离开原单位,加入保健产业,在短时间内成为行业内的拔尖人物。

2007年,陈社强创办了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初期,公司以生产经营芦荟系列保健品为主,在两年之内向国家上交税收百万余元。

2009年起,陈社强把目光投向安化黑茶产业,率领团队成功的完成企业转型变革。至2012年,湖南华莱已发展成一家集黑茶种植、研发、生产、销售及黑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注册资金8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近3亿元人民币。其自创的“华莱健”系列安化黑茶产品,达50余款,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辽宁、吉林、浙江、云南、内蒙古、黑龙江、河南、广西等全国30几个省、市、县,外销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年销售额过亿元。华莱黑茶馆、黑茶铺遍地开花,在全国各地发展至150多家。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陈社强以身作则,先后率领团队,向社会各界需要捐助的单位和个人累积捐款超过300万元。

陈社强本人也因对产业的特殊贡献,先后获得“引领行业发展杰出贡献人物”、“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当代湖南杰出经济人物”荣誉称号。来自:

记宁乡县政协委员、长沙沩山炎羽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配良


她茶乡创业,用“有机”理念带富全乡;她乐善好施,用爱温暖弱势群体;她一心为民,将民众意愿一一传达。她就是今年被评为湖南省妇女代表、长沙市劳动模范、宁乡县优秀政协委员的长沙沩山炎羽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配良。

为了改变过去农户分散、零星种植的模式,姜配良组建专业化生产团队,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管理,每年组织6次培训课程,传授有机茶种植的经验,对茶树修剪、茶叶采摘、施肥等过程进行全程教学指导。对于土地被流转的村民她也都给予补偿,并且返聘到基地工作,让村民有了双份收入。如今,公司又增加了4000多平米的厂房,增加红茶、绿茶等多条生产线,她的公司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个。

艰难创业不忘反哺社会。近年来,姜配良到敬老院探望老人、到困难家庭慰问、捐资助学、为森林公园旅游建设捐资累计达90余万元。2014年姜配良又为沩山乡敬老院61位老人捐赠了一套衣服和鞋子,为敬老院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套工作服,总价值约2万余元。“她就跟我亲女儿一样。”沩山乡敬老院的刘思秀老人,今年75岁,十多年前她的儿子过世,几年前她的孙女也过世了,老人和老伴只好住到了敬老院,她告诉记者,姜配良每年都来看望她好多次,比亲女儿还亲。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姜配良也是群众最好的传声筒。担任政协委员7年来,姜配良为群众写下社情民意、调查报告、提案等共计20余份,其中《加强网吧管理,净化教育环境》、《提升沩山旅游景区形象的建议》等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被评为优秀提案。她表示,作为一个政协委员,她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回报社会和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关爱,为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沩山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带动当地群众发家致富。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李民:御道茶业(福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