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刘筠

南海舰队湛江基地当过兵、北京中关村从事过IT销售、媒体做过记者、投资公司担任过副总、山西三家公司担任总经理……涉足不同领域,尝试不同职业,凭着那份敢闯敢拼劲儿,曾经的刘筠收获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人生财富。迈入不惑之年,他将人生坐标重新定位,自主创业做茶业生意,专注经销普洱茶,再次迎来事业发展的高潮。9月8日,记者走进古天号茶行,采访了这位有着丰富人生履历的创业者。

精彩人生

“我是江苏人,20岁的时候进入南海舰队湛江基地,当了4年的水兵。”刘筠告诉记者,军队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四年的军旅生涯带来意志力的磨练,更培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1994年,24岁的刘筠只身来到北京闯荡。

从销售做起,刘筠将工作地点选在中关村,从事与IT行业有关的产品销售代理。在那里,他的视野不断开阔,也有机会接触到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的老板,有些当初共事的人如今已是业界的风云人物。“销售、送货、结款……和当时许多人的追求一样,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刘筠说,那时候的钱相对来说好赚些,只要努力、肯吃苦就一定能赚上。为此,他拼了命地努力工作,曾经连着两天连轴转,不停地送货,忙得顾不上吃饭,身体被累垮了。“得了急性阑尾炎,差点穿孔,在医院住了15天。”说起那次的经历,刘筠用了四个字来形容—死而复生。

天道酬勤,1997年,刘筠结识现在的妻子,与她步入婚姻殿堂,并在当年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婚后的刘筠结束了之前的销售工作,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走进了媒体行业。“那时在北京几家大的媒体都干过,做记者、编辑,也出去拉广告、谈业务,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生活节奏也好。”

机遇似乎也偏爱于他。2001年,有朋友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他来山西自己的公司协助管理,邀请他担任总经理一职。或许因为妻子是太原人的缘故,刘筠最后选择来到了山西。在他的运作下,两个公司的日常运营状况很好,他的事业在这时可以说达到了顶峰。

但此时的刘筠有一种莫名的迷茫,似有一种“脚步太快,灵魂跟不上”的感觉。2008年,他递出辞职信。“我的人生需要休息调整一下。”刘筠这样说道。

结识普洱

辞职后的刘筠为了放松心情,带着家人到处旅游。2009年的11月,在一位朋友的盛情邀请下,他和家人一起去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刘筠介绍,朋友是西双版纳“古天号”普洱会所的帮主,叫李云,自己有一个茶山。去了当地,先是参观茶山,然后来到了坐落在南糯山山下的古天号普洱会所,品味原汁原味的普洱茶。在和朋友的边品边聊中,他萌发了经营普洱的念头。

之前,刘筠一直喝的是绿茶,对普洱几乎没有概念。2002年3月,他去海南出差,无意中走到一条街,满是茶店。见一家店主热情地招呼喝茶,便进去了。“看那黑乎乎的茶汤,像酱油一样,店主介绍这是普洱茶,产自云南。但我喝了两杯,便客气地告辞了。”刘筠说,那是他第一次接触普洱,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2007年,公司接待了来自云南的两位客人,正式认识了在西双版纳做普洱茶的李总。此后,每逢中秋和春节,李总便会寄来一箱茶,有生的有熟的。“那时对普洱还是没有太多的感觉,看到那铁饼一般的东西,也就在家里随便一放,没太在意。”“大概也就在2007年吧,正值普洱泡沫到达顶峰,各类媒体关于普洱的批判声音不绝于耳。”刘筠说,也许是自己曾经在媒体工作的敏感性,他觉得这个问题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那些声音,他开始关注普洱茶,走进普洱的世界,还买了许多普洱茶的书研读。

2009年的西双版纳之行,彻底颠覆了刘筠个人的饮茶习惯,同时也让他从一个单纯的喝茶人转变成为一个普洱的经营者。在李云的帮助下,他的小店—山西太原“古天号”普洱茶行于2010年9月正式开业。

与友分享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刘筠骨子里有“锥子”精神。开始接触普洱茶后,刘筠每年都去云南,走上山头,采摘茶叶,跟当地的茶农学习如何制作茶饼。

通过不断地钻研学习,刘筠对普洱茶的了解更加深刻、透彻,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也积累了自己的一套经验。一段时间后,小店的人气慢慢有了,客人也开始多起来。生意逐渐兴隆,原有的4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已经承载不了越来越多的顾客。3年后,他对店铺重新选址,搬到了长风大街上的马连道茶城,店铺面积也相应扩大了一倍多。

普洱茶在北方,尤其是山西,是小众茶,人们对它认识很少。山西人的饮茶习惯,在三至五年以前,几乎是花茶(有部分绿茶)的天下。刘筠说,看着来店里的普洱茶客越来越多,心中真的有一种难言的喜悦,终于把“可入口的古董”跟大家一起分享了。

都说在商言商,经商人最看重营业额、利润率,但走进刘筠的茶叶店,这些字眼似乎是多余的,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经历了那么多,开店赚钱是一方面,如今更多的是想收获金钱以外的东西。”

或许恰恰是这种淡而无所求,刘筠的小店人气不断升温,来店里的顾客不乏高端名流人士,而这些人都是常客。店内的茶叶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不同消费层次的顾客在这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款。

如今的茶店,更多的是朋友们聊天、聚会的场所。也是因为茶,刘筠结识了更多行业的朋友。在一位书法老师的提议和协助下,茶店还成为山西部分中青年书画家的聚会、品茗场所。“记不清是哪一年的春节前,四位书法老师轮番上场,品茗论书画,气氛十分惬意。”

刘筠坦言,虽然目前茶叶销售的大环境不好,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他把握八个字“因上精进,果上随缘”。首先是要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茶叶关,确保带给顾客的是高品质、地道的普洱茶,是为“因上精进,问心无愧”。

而对于结果,刘筠笑言“果上随缘,心才开阔”。这或许是他经历太多的起伏波折之后,领悟到的人生大智慧。也正是这样的心态,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收获。

CY260.com编辑推荐

刘仲华:白茶与健康


刘仲华,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茶学博士点领衔导师、药用植物资源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仲华一直从事茶叶科学和药用植物资源功能成分研究,在茶叶功能成分化学、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天然保健食品开发等研究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颇高学术地位。

2011年,刘仲华承担了“白茶与健康”的研究项目,项目组采用现代最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在对白茶品质与功能成分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系列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从化学物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了白茶美容抗衰、抗炎清火、降脂减肥、调降血糖、调控尿酸、保护肝脏、抵御病毒等保健养生功效及其科学机理。现就研究成果发布如下:

第一、白茶具有美容与抗衰老作用

通过细胞模型研究和衰老生理指标分析发现,白茶能有效清除过量的氧自由基,抑制细胞内毒性羰基的生成,有效抑制皮肤色素沉积和老年色素荧光物质的形成;可以有效降低由于自由基攻击引起的蛋白质变性以及由于毒性羰基化合物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有效增强皮肤细胞及脑神经细胞的活力与增殖能力,起到美容抗衰老功效。白茶能增强秀丽线虫抵御氧化应激的能力,有效延长秀丽线虫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存活时间,表现出优异的抗衰老能力。

第二、白茶可预防皮肤细胞的光老化

皮肤光老化是由于长期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加速衰老的现象。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证实,临床许多皮肤病,光、线性弹力纤维病,日光性角化病、慢性光线性唇炎、日光性雀斑样痣、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素细胞瘤等的发生发展与皮肤光老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白茶能有效清除紫外辐射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增强皮肤细胞的抗氧化力,对紫外辐射引起的细胞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第三、白茶可降血脂

通过细胞模型和高脂动物模型研究发现,白茶可激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通过改善肝脏及细胞的代谢功能,提高肝脏的抗氧化活力,有效高脂小鼠血液中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起到显著的降血脂效果。

第四、白茶可降血糖

白茶中的多酚类和酯类,有促进胰岛素合成的作用;茶多糖类物质,有去除血液中过多糖分的作用。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本研究以白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氧嘧啶制造小鼠高血糖模型,探讨白茶的降血糖效果。通过化学药物诱导的高血糖动物模型研究发现,白茶可通过有效调控高血糖小鼠的胰岛素代谢水平降低血清中血糖的浓度,减轻高血糖小鼠的临床病理学指标的不利变化。

第五、白茶有效修复过量饮酒引起酒精性肝损伤

通过小鼠肝组织外观、切片的电镜观察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发现,白茶能有效提升小鼠抵御酒精引起的氧化性肝损伤的能力,保护肝细胞,减轻过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病变。

第六、白茶具有抗炎作用

在以血管通透性增加为主要改变的急性炎症模型中白茶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炎症反应,对肿胀程度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见,白茶能有效调节细胞的免疫功能,抵御炎症因子,增强机体清除损伤因子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草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所含丰富的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如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香豆素类及挥发油等的抗炎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验资料显示抗炎中药对于急慢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中药抗炎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许多合成药物具有较强不良反应,人们愈来愈重视从天然药物中开发抗炎药物。

第七、白茶调理肠胃

通过小鼠饲喂实验发现,白茶可以有效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的数量,减少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数量,起到平衡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有效调理肠胃功能。

第八、年份白茶比新产白茶有独到的表现

过对1年、6年、18年的白茶同时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白茶贮藏年份的延长,陈年白茶在抗炎症、降血糖、修复酒精肝损伤和调理肠胃等功能方面比新产白茶具有更好的作用效果。

【访谈】蒲门茶业:凤庆滇红品质的守门人


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

策划:、天猫、淘宝等互联网公司达成合作,成分发挥线上对产品销售的促进作用。以线上销量,带动线下品牌影响力的增强,形成一个线上、线下,双辅双成的局面,最终实现蒲门茶业百年品牌之路。”谈及蒲门茶业发展,杨家全充满自信的说道。

为了更好地发展凤庆本土经济,同时整合本土企业信息,以及为当地百姓创收考虑,蒲门茶业预计搭建一个本土信息集散平台。杨家全向()介绍说:“这个平台搭建成功,将实现包括蒲门茶业在内的凤庆本土信息,与外面世界的信息进行交换、沟通。通过这种信息的互联互通,为企业、商家与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商机。”

虽然目前这个信息集散平台还更多地停留在构想阶段。但是相信,凭借蒲门人坚持做事,以及对事负责的态度,其作为一个新兴企业,无论在立足本土“大本营”,对外开拓市场,同时夯实原料基地与加工基地,进行工艺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方面,还是“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打造信息集散平台,蒲门茶业都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一个真正的优秀品牌。

张一元的女掌门王秀兰


茶叶内质好,沏出来就透亮。夏秋茶或一年以上的茶,一沏就是浑的,喝着不是味儿。因此,追求茶品成了王秀兰经营张一元的一条路子。

老北京有一句顺口溜,说是“吃点心找正明斋,买茶叶认张一元”。直到今天,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从北京远近区县、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赶到前门大栅栏,欣赏张一元茶庄的牌匾装饰,选上一两斤茶叶,有的还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捎上几斤。那么,这张一元怎么有这么大名头儿?历经百年,老店如何在衰败后获得新生?

说起张一元的名头儿,翻起老资料老照片,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秀兰感慨:“这百年老店的新生,最能印证国家的强盛。”

张一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茶庄的品牌名。最早张一元茶庄的创始人姓张,名昌翼,字文卿,安徽省歙县定潭村人。他早年时来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荣泰茶庄做学徒,之后另立门户,在花市摆茶叶摊。1900年他在花市开办了第一家店,取名“张玉元”,“玉”在古汉语里有茶的意思,“元”在汉语里又是第一的意思。因买卖好,1906年他在前门观音寺开设了第二家店,店名“张一元”,取“一”和“元”两个首位的意思,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茶庄能像字号一样在同行业中永争第一。1908年他在前门大栅栏街又开设了第三家店,同样取名“张一元”。为区别前一个店,该店亦称“张一元文记”茶庄。

在创办大栅栏张一元茶庄后,张昌翼亲自到福建开办茶场。他在福州郊外半山坡上,盖了几十间房子,在当地雇工按时收购新摘的茶叶,并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叶花茶。张一元的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点在京城百姓中得到认可,广为流传,买卖一直红火。

抗日战争开始后,张一元的生意也随之凋零。1947年茶庄失火更使张一元一蹶不振。1956年,我国实行公私合营后,花市和观音寺张一元茶庄被撤,仅余大栅栏总店。

因为出身贫寒,又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头,张昌翼不愿子女后代再受创业之苦,故立下遗训“不经商,做学问”。后代依照古训,不再经营茶行,铺面交由代理人经营,转向其他领域发展。直到1992年,中国茶叶市场都是计划经济下的统购统销,张一元茶庄亦然,已毫无特色可言。

1992年7月,在从北京驶往福州的42次列车硬座车厢,坐着一位30多岁的女子。别看已是夏天,但她却穿着一件厚褂子,而且双手总是抱在胸前。她就是刚刚就任张一元茶叶公司经理三个月的王秀兰。

那时老字号的张一元茶庄已显得十分破败,最惨的是账面资金只有6000元,真正懂、念茶经。有这么个好掌柜,伙计们自然都愿意跟着干。这不,2011年张一元的销售额已突破7亿元,连续第8年坐着国内茶行的头把交椅。多年来,张一元茶叶被评为“北京市名牌产品”、“北京市著名商标”、“中国商业名牌企业”、“中国商业服务名牌”、“北京市购物放心单位”、“世博十大名茶”等。

而今,老字号的张一元正在王秀兰的带领下,尽情地绽放着新的生机。来自中外烟酒茶2012年第3期

刘祥国:实干发展茶产业


刘祥国(右二)为茶农讲解6家、名优茶基地1.2万亩。年加工绿茶7万公斤、红茶3万公斤。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市场销售逐年扩大,跨区域辐射带动鄂、豫、皖3省9县区46家荼场。实现茶农户均年茶叶增收1500元以上。该公司原料全部来自“古光州”区域大别山高山茶园及施用饼肥的有机茶。全部按照国家标准化、清洁化要求生产。

公司坚持按照“诚信为本、仁义经商、先做人、后做生意”的经营理念和“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采取资源、资金入股的方式和茶叶初精制一条龙,名优茶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办法,通过创新加工工艺,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市场信息等途径,实行订单生产,为成员提供技术、购销、信息等服务,开展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同时,每年自筹资金60万元,对成员实施统一培训、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产品等级认证、统一销售。实现合作社及合作伙伴“八个统一”。公司对社员和合作伙伴的茶叶高于市场价的15%左右收购,确保他们比其他茶农增收。

勇于开创新思路

光州牌信阳毛尖茶,刘祥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在国营凌集茶场进行加工工艺的改革并引进机械加工。研发了一套信阳毛尖茶的机制工艺。他将杀青的“生锅”改为滚筒杀青,投叶量大,杀青均匀,更能达到高温快速杀青的效果。确保了毛尖茶的色绿汤清。把“熟锅”做形理条先改用机动小茶把,后又改为揉捻机轻揉、热揉,再用整形机理条提毫。最后用烘干机两次烘干(初烘和足火)。这套工艺把原来的手工“两锅”、“三烘”的费时切难掌握的老工艺改成了全部机械的新工艺,省工省力,降低成本。保证了成茶质量,开创了信阳毛尖茶机械化的新路。这套机械制茶新工艺从上世纪80代开始逐步完善。现在已在潢川、商城、光山、新县、固始等地区普遍推广,是对信阳茶产业的一大推动。用这套机制工艺加工的信阳毛尖茶条形整细圆滑,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郁有板栗香。不会做出“小浑淡”的信阳毛尖茶。这就引领了信阳毛尖茶的回归,把毛尖茶又拉回了大众巿场。老百姓说,这样的毛尖茶可以自己喝,送礼好而且不贵。

他所创制的光州雪芽,人称毛尖茶中的名茶。外形扁平匀直,白毫显露,茶色翠绿,汤色黄绿明亮,清香高长,有熟板栗香。深得茶叶专家的喜爱,曾作诗贊曰:“信阳毛尖好,名茶出潢川。淮南光州上,复入榜名间。新秀有雪芽,尤喜冷水煎。紧结锋苗秀,品啜浓郁鲜。”就是这个东方佳人——光州雪芽,得到欧美人士的钟爱,来信来函订购。

刘祥国诚信做人,妙手做茶。做人讲义气,不忘老朋友。做茶质量好,物美又价廉。一身茶人精神,勇于奉献,不愧是60年茶亊功勋。

“茶支书”刘恒能


每逢春夏,洪雅、丹棱等周边地区1000余劳动力纷纷到修文村采茶务工,各路商贩也争相前来抢购茶叶。村民认为,将偏远的修文村变成远近闻名的生态茶叶特色村、劳动力输入村,多亏了“茶支书”刘恒能。

修文村地处离县城近40公里的偏远山区,一条长长的修文坡,成为阻隔村民致富的“高墙”:农产品很难卖出去,生产资料运进来成本高。

1992年11月,刘恒能当选村支书,当即立下“军令状”:打通修文的进出路和产业路。当年,村道建设拉开帷幕,他身先士卒,带领村民建成了全县山区第一条通村公路。

2002年,他瞒着妻子把1万多元定期存款提前取出,把房产证抵押,垫付村道硬化工程款……如今,村里建成了全县第一个通乡、进村、连社、入户的水泥路网。

上世纪90年代起,刘恒能自费到龙泉驿、郫县等地参观学习,认真把每一个致富点子记下来。随后,他回家做试验。搞玉米制种,失败了;栽种水稻,产量不理想;发展水果,品质不佳……有一年干旱,村里玉米、水稻、蔬菜等作物几乎绝收,唯有他搞的那片茶园长势喜人。刘恒能见状高兴得直拍脑袋:对,发展茶叶!

刘恒能率先砍掉自家果树,辟出茶园6亩,接着动员群众发展茶叶。开村民大会,走访动员,办田间技校,协调贷款,引进茶苗……执著与汗水换来收获,全村茶园面积迅速发展到4500余亩,户均年产值近2万元,茶叶加工大户迅速发展到90余户。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达4205元。

目前,修文村98%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90%的农户盖了新房,60%的农户发展了庭园经济。在刘恒能的带领下,“农业部乡村清洁示范工程”等新农村建设项目正在该村顺利实施。

心性在茶之刘立


茶似生活诗意栖居

心性在茶

出了青岩定广门,沿着田埂,听着蛙鸣,远远有一盏灯,刘立的家,葱茏的树木围绕幽静的院落,门上书“南泉山月”。

我们苦苦追寻他的茶文化叙事。“喝茶!喝了我的茶,你们就懂了!”刘立微笑着说。在他手里,茶叶舒展开了,墨绿变成了翠绿,挺拔舒展在水中浮沉悠游。喝上一口,清甜中有草本的微涩,品位只属于当年春天的芬芳。

“种茶人的心性都表现在茶里了,与其我说,不如茶来说。一杯上好的绿茶,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荡清香递送到唇齿之间。”他说。

“有的人喝茶一味单纯地强调甘甜,不容忍一丁点的苦涩。”在刘立看来,一杯茶,香、甜、涩、苦都要有,不必去回避苦涩味,自然的滋味最重要,略带苦涩而口感丰富的茶才能带给人绵绵不绝的惊喜。“

他说:“如果只追求甜,还不如去喝糖水,何必喝茶呢?”

尊崇自然

刘立种茶,源于一种情结。

他毕业于贵州农学院,学的就是与茶有关的专业。毕业后,爱写诗、爱绘画的他从事的却是包装设计行业。2003年,厌倦在城市中奔波的刘立在他的老师——贵州农学院陈振强教授的鼓励下,重新回到花溪黔陶,老师建议他把赵司贡茶重新做起来。1701年,时任翰林侍读学士的周渔璜曾将赵司茶献给康熙帝,康熙帝饮后,赞曰:“品尝周公赵司茶,皇宫内外十里香。”从此,赵司茶成为贡品名传天下。

刘立说:“赵司贡茶虽然有名气,有文化内涵,但这么多年来,已经逐渐衰落。我当时很犹豫,去茶山查看了下,黔陶村那里只有很少的茶树淹没在杂草、灌木丛中。赵司村和骑龙村还有一些,但都是处于无人管理中。”最终他还是签下了承包合同,2003年,刘立开始了他的茶农生涯。

“到我接手的时候,茶树没几棵,土地严重板结,比足球场还硬,我用3年时间才把这五六百亩的茶园地挖松,把茶树整理出来,又把新茶树种下去。我几乎走遍了那一片的农民家里,请求他们不要把茶树砍了,卖给我,春天的时候,我来采茶。”

在刘立看来,茶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他说,种茶不太需要精耕细作,让茶园建立起较完善的生态体系,能自我调节生态平衡。他拒绝使用农药,允许虫吃掉一部分茶青。

农业是靠天吃饭,这话刘立深有体会。种茶这9年来,他笑称,几乎所有的天灾他都遇上了。一年夏天,气温很高,一天,村主任打电话说他的茶园被烧了两亩多,他想到两亩还能承受,也没说什么。谁知道晚上村支书又打电话来说,又烧了几十亩。他说:“接到这个电话,我都要哭了,几十万就这么没了!”

尽管遇到这么多困难,但刘立并没有放弃,他说,我是把“赵司贡茶”当成文化品牌来做的,没有任何炒作,也没有广告,赵司贡茶凭着内在的魅力已经渐渐获得一帮爱茶懂茶人的认可。

授艺传道

对茶的爱惜与善意,也延续到刘立的生活中。青岩,他的茶店里时常都有大学生、朋友在那里喝茶,学习茶道。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贵州大学茶道社指导老师。

在刘立的茶山上,有学生实习基地。每年,他都会带领学生来学习采茶、制茶。不仅如此,他还开班教授茶艺茶道,在他看来,泡茶简单,但却是需要在所有的东西都学到了之后才能达到的“简单”。首先是茶技,如水温的掌控、茶品的理解、茶器的选择;然后是茶艺,泡茶的手法、节奏、环境、服饰、仪表等要与茶艺所表达的主题相契合;第三层才是茶道,上升到个人的修为。这时候茶已经带有了精神层面的思想来和生活相融;第四层则一切回归本源。

“人们对茶寄托的、要求的,需要通过恰当的人来实现。习茶、悟茶、从技到艺,到道,这就是我最终想要告诉学生的。”刘立说。

高山上的茶叶领军人—刘建春


作为草根茶人的刘建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起了高山上的种茶人,凭着他对茶叶的执着和善经营、会管理、肯吃苦的本领,时刻掌握市场信息和促农政策,围绕上级部门有关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决定和部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坚持带领群众把茶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

刘建春,在生活和工作中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努力做到“五带头”,当好表率,既抓好自身的学习实践,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又紧密结合化采摘,工厂化加工。2007年,投资37多万元建标准化厂房,投资38多万元引进名优茶机械设备7套,针对市场有机茶销售形势,加强茶园建设和管理,使近1100亩茶园通过了有机茶认证。

刘建春同志在茶叶发展中始终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按照现代茶叶产业化模式运作,以“振兴茶业,致富茶农,诚信经营,外向发展”为理念,合作社的成功运营使制约当地多年卖茶难、价格低的瓶颈被彻底打破,入社茶户种茶积极性大大提高。几年来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一步步走向辉煌,茶叶价格从2002年的最高价80—100元/斤无人问津,到现在的250—600元/斤供不应求,茶农的收入也有原来的1200元/人增加到现在的11000元/人,茶叶的价格上去了,农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了,为仙寓镇高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年新一年度创先争优活动承诺中,他主动承诺:带领社员严格遵照合作社章程办事,不欺诈客户,做到茶叶优质优价,不克斤扣两,以茶农利益为上,为茶农做好服务,为他们增产增收尽力,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几年来,刘建春同志对茶业的执著追求,不停的钻研,不但自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农户们从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赞许,合作社茶农也获得了良好收益,同时也推动了仙寓镇茶业的发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古天号茶行掌门人刘筠》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