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种类】

“在我看来,每片茶叶都是有生命力的。”

在一个炎热夏日的午后,在茶香萦绕的华莱厂房办公室内,从事茶行业时间不长,却一股脑钻进去的茶人曾卫军如此说道。

作为华莱公司的“老人”,曾卫军很少见诸报端,但一直奋战在生产一线的他,有茶足已。

因为一颗专注的心,他参与和见证了华莱50多款产品的开发、面世,赢得市场的认可。近日,他获评为2015湖南茶叶“十大杰出制茶师”,立于世人眼前。

结缘黑茶情系华莱

2007年以前,曾卫军对茶的概念还很模糊。

他从事过摄影、广告、装修、运输等行业,每一项都与茶不沾边。

直到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华莱董事长陈社强结缘,通过他对黑茶有了一个系统和深入的了解,这一次碰撞,让他与黑茶有了不解之缘。随后,曾卫军放弃了当时的运输事业,义无反顾地加入到陈社强的团队。

那时,省委、省政府为了提升湖南黑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安化黑茶产业列入全省十大支柱产业给予扶持,把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作为落实中央惠农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安化县委、县政府也把茶产业,特别是安化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大了支持和投入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安化黑茶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时期。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安化县委、县政府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引入的重大招商项目,于2007年创立。

“公司成立后不久,我就被陈总派到安化冷市镇水龙茶园种茶,那时,我对种茶基本不懂,我就每天泡在基地,向种茶老人和专家请教,不断学习和摸索,虽累,却也颇有收获。”对于刚加入公司那段日子,曾卫军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随后,冷市镇一片片茶园被开发,2009年,华莱也从长沙迁入冷市镇。从新厂房选址、平地、修建……曾卫军全程参与;从茶园基地负责人,到生产组长、生产技术厂长、公司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曾卫军一点点的努力;从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到产品的研发人,再到二级评茶师,曾卫军践行着一个茶人的梦想。

从此,他与黑茶、与华莱惺惺相惜,荣辱与共。

茶人匠心专注产品

从2009年进入冷市以来,华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茶园基地从零扩展到近2万亩,形象店从零开到600家,销售收入不断攀升;品种从单一到千两茶、黑砖茶、花砖茶、新款袋泡黑茶、速溶黑茶、创新型保健品等50几款;年上缴利税从当初的几十万元到如今的近5000万元。

华莱,早已如同黑茶界的“黑马”,拥有了王者之姿。

可这些荣耀仿佛与曾卫军无关,他依旧默默地担任着华莱的厂长,专注于华莱产品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

他引以为豪的依旧是生产车间萦绕着的浓浓茶香,还有那千两茶踩制大师浑厚的号子声。

在笔者提出要他带我们参观车间后,他的神情明显激动了起来。“好啊,欢迎。”

“这是我们的二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今年三月份投产的。这个车间有三条自动筛分线,还有两台色选机,直接能增加黑茶产能8千吨。”曾卫军的话语中,有浓浓的自豪。

“这是我们去年新上线的,符合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GMP黑茶深加工生产车间",就这一个车间,投入生产后年产值可达几亿元呢。”

“茯砖茶烘烤车间、千两茶晾晒场、天尖茶晾晒场、存储车间……”一路走下来,曾卫军侃侃而谈,厂房的设备和产品,就像他的孩子,已成为一体。

“在厂房,就算是一片茶叶掉在地上,曾厂长都会捡起来,宝贝得不行呢。”一旁的筛分车间工人小王笑着说道。

正是这一份爱茶的情怀,在研发华莱速溶黑茶近一年的过程中,曾卫军多次跑湖南农大请教,泡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在经过多次的拼配,研制后,口感醇和、汤色明亮的华莱速溶黑茶已于2014年底面世,这款速溶黑茶,操作方便,只要撕开包装,不用煮,开水一泡,却不失黑茶独特的味道。该款茶目前市场反应良好,工厂24小时加班生产还供不应求。

不仅是袋泡茶,华莱的百两、天尖、金茯因品质上乘,均是市场的宠儿,每年的销量分别达到30万袋、50万篓、40万片。

现在,华莱的产品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俄罗斯、德国、韩国、日本等国也有部分消费群体,年销售额已达10多亿元。

深挖内涵福泽茶农

曾卫军是个有“野心”的人。为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造福更多的茶农。他潜心研究,坚持做深加工产品。在他看来,只有传统的产品与深加工产品相融合,黑茶的未来才会越来越好。

2015年,曾卫军代表华莱与湖南农大合作,把目标放在了黑茶深加工产品上。

“功能食品、保健茶品、黑茶提取研制的生活用品等这些产品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出现在千家万户。”曾卫军语气坚定。

这些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可能还需要时日,可是黑茶以及华莱带给当地老百姓的实惠,却早已实实在在。

外地嫁来冷市镇的李美华告诉笔者,自从华莱公司叶子茶厂建成后,她就过来上班了,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还可以就近照顾小孩和老人,日子过得充实、富足。

30多岁的高桥村村民张远跃,是华莱公司的踩茶工,每年工作10个月,每月可以拿到6000元左右,在老家盖起了别墅,日子越过越红火。

还有水龙茶园基地的张都新,培管茶园,每天有近80元的收入……

在冷市,因华莱富起来的农民还有很多。就连冷市镇街上的酒店、餐饮店、茶叶店,也因为华莱每年吸引近10万经销商考察热闹了起来。

“街上的酒店客房基本爆满,餐饮店也是生意红火,连镇上茶叶店的销售收入每年都可以达到2000万元以上,可以说,冷市镇经济的发展,华莱是立了头功的。”冷市镇党委书记周华山笑着告诉笔者。

而这,是曾卫军最引以为豪的地方。作为华莱的重要一分子,帮助带领茶农、制茶工人种好茶、制好茶,是他的责任;带动茶农、制茶工人致富,更是他的使命。

“我还希望研制出更多的、健康的黑茶产品,带给每一位爱茶人,让喜欢安化黑茶的人喝上一杯好茶。”乘着华莱这艘巨轮,曾卫军的梦想也许指日可待。

扩展阅读

卫鑫:让高贵的白茶更高贵


老白茶在民间由来已久,但自一块老白茶饼在国内一拍卖会上以18.8万元的高价成交后,老白茶的收藏价值开始“浮出水面”,老白茶收藏市场也开始逐渐升温,尤以北京、上海、广州为最。而年份白茶则更为讲究,它讲究茶的原质和储存条件,使白茶如同年份葡萄酒一样高贵起来。

卫鑫:芬吉年份茶董事长,主要产品有年份红茶、年份白茶、年份黑茶、年份乌龙茶。多年来专注于老茶与年份茶的研究。

白茶新茶很美,年份白茶的味道则更是美好,所以我们愿意等待,让岁月来让高贵的白茶更高贵。

茶在储存的过程中有个变化,简单来说,包括酒也好,它们里面有个叫单宁的核心成分,可以说所有的回味都来自于单宁。单宁需要时间来让它变得更细腻,时间一长就会变得温和、细腻,带动整个滋味的变化。你看,只要时间一长茶都变红了,大的趋势就是绿变红,也有人叫红转,实际上就是它里面的叶绿素、茶叶素慢慢的转向别的,像胡萝卜素、花青素等等,所以它就慢慢的变红。水果一般都是偏暖色的,所以茶叶可以把整个生命的周期都反映出来,不像普通的树叶一落就枯了、死了,所以茶叶的精神就是能反映四季的变换和自然界的流转。

我们研究的年份茶包括白茶,白茶有个说法:“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太姥山是上天给人的一个仙草的田地,等于是说神仙把白茶种在了太姥山。现在福鼎地区有很大面积在种植白茶。

我们做的茶包括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四类,这四类茶是可以长期存放、存储的茶,叫做年份茶。另外绿茶、花茶、清香型乌龙,叫做年度茶。年度茶需要喝他的新鲜、清爽,所以要注意的是它的保鲜。

其实现在的茶人很辛苦的,很多人既要种茶,又要卖茶,还要讲茶,这有点难为他们,中国茶要发展,必须走出这个怪圈,让茶农的事情归茶农,专家的事情归专家,推广的事情由媒介专家来做。

为了中国茶的未来,我们一大批专家、学者集合在了一起,为中国茶把脉,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中国茶在世界上立起来,用我们多年积累的力量来成就中国的茶事业。

年份茶其实业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和专家在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由于推广力度不大,使年份茶成了富裕阶层的才能品尝的奢侈品,而要做年份茶没有雄厚的实力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我们从提出这一规划的时候,就做好了承受巨大的代价与成本。

能让更多的人喝到年份茶,是我们的目标,每个茶成熟的时段不一样,取决于茶叶的底子和茶的做法。“老”是一个传统的说法。按道理来讲,“年份茶”是一个规范的说法,突出了信息的准确性。

年份茶要求非常高,包括它相关的知识和存储。对白茶而言,越老越好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讲到存储茶,需要通风、干燥、避光,但是如果说通风时过分的通风也不好,因为茶叶的香气和本身都有损伤,但不让它通风,也肯定不好。避光和干燥也如此。通风要合理,温度完全恒定也不对,要让茶叶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但不是剧烈的。

年份茶更多的概念是更好的,而没有最好的。我们要存茶,要建茶窖。我们正准备建立中国北方最大的茶窖。

存储茶叶适合在半地上半地下,适量通风,早晨给它开点窗户,晚上给它关上。我们企业总结了以句话:对年份产,包括白茶的保存,要像对待一个生命一样去保管它。它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只用一种方式处理它不行,还要有合适的度,存茶的专业性更高一点。但是不要迷信年份茶离了这环境不能放了,也不是。

我们也在建立茶叶的相关标准,主要是存放的标准。消费者叶回家反而不会那么复杂,但商家一定要复杂,让消费者简单,这就是商业要做的事情。现在很多都是商家很简单,但是消费者很复杂。企业要在之前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解决掉,消费者买回家之后,只简单的喝就可以了,你不能让喝茶的人都变成专家,那样的话就没有人接受了。

我是把茶做的简单化,让它变得透明、清晰。商家一定要负责,把复杂的事解决,让消费者喝茶变得简单。

我们曾经进行过消费调查,所有的品类中,白茶很受欢迎。我们调查的群体都不是常喝茶的群体,对茶叶都没什么认知,我们展示了各种茶叶,大家喝完之后评价最高的就是白茶。但是白茶的卖相实际上是不好的,保存也是麻烦的,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但是它喝起来是很独特的。

茶这个东西复杂在,同一种茶,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心情下,喝起来都不一样。跟一起喝茶的人也有关系,跟茶龄也有关系。因为喝茶的时间长了,自己都会有变化,但是茶本身实际上也有变化。

王辉军:让昭君白茶名冠世界


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辉军

“尽管‘昭君白茶’品牌出道不到十年时间,但是昭君白茶的历史却十分悠久,‘昭君之美源于白茶’的传说不无道理,现在兴山县举全县之力发展成全省最大的白茶基地,随着白茶产量的提高,昭君白茶品牌美誉度的飙升,昭君白茶在2014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之后,品牌价值更加显现,昭君白茶一定能够像昭君一样名扬世界!”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辉军在谈到昭君白茶的文化出路时一脸的自信。

厚重的昭君茶文化

闻名遐迩的香溪河发源于神农架,她像一条银丝带,漂游在群山之间,她一头连着神农云海,一头系住长江三峡。香溪两岸香溪水以翰墨之笔写满了传奇,在这条河边五百年里就出生了两位世界级文化名人,一位是骚人屈原,一位是美人昭君。千百年来,神奇瑰丽的昭君传说、丰富详实的历史典籍和灿若星辰的文艺作品共同构成了灿烂的昭君文化。

昭君故里属于大巴山余脉,群山耸峻,云雾缭绕,好山好水出好茶,这里生产茶叶的历史非常悠久,历史上曾为贡品叫白鹤茶,自然与美人昭君分不开,关于昭君茶的传说也很多,其中广为流传的当属白茶育美人的传说。

身为昭君第七十二代传人的王辉军讲了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说昭君出生时忽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瞬间紫微星从天际划过,霞光万丈。王襄捧着刚出生的女儿,望着窗外的奇异景观暗喜,难道女儿是仙女下凡?当晚,王襄刚刚入睡,一女神坐卧莲花,手执杨枝从东方上空缓缓而下:“王襄,你女儿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天使,要精心养育。当年悟空大闹天宫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玉瓶,玉瓶里装有两粒种子一粒落在浙江的天荒坪,一粒落在你家对面山上的龙潭边,现在那粒种子已长成了一颗大树,你在清明前把鲜叶采回,秘制熬汤给女儿喝。”说完便不见了踪影。

王襄从梦中醒来,方知是观音菩萨托梦。王襄来到龙潭找到了那棵奇异之树,小心翼翼的把新芽摘下来,回到家里每天熬汤给女儿喝,女儿不仅百病全无,而且一天比一天长的漂亮……

昭君传人与昭君白茶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历史故事,经历过若干个年轮后也许会喜剧般的重合。王辉军告诉记者,他在昭君茶发展遇上瓶颈的关键时刻,无意间听说高桥乡龙潭村有一棵近百年的野树非常奇特,在清明期间茶叶叶面变白,色若玉霜……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找到了这棵茶树,果然和传说的一样,他采下鲜叶赶到中国茶业研究所请求专家鉴定,化验专家告诉他这种茶叫白茶,是一种珍奇品种,含多种人体需要物质,氨基酸的含量更是普通绿茶的2至3倍,还具有较强的养颜美容效果,他欣喜若狂,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意味。如今这种珍稀白茶在昭君故里已经发展到一万多亩。

王辉军说:“怎么使珍稀白茶让人们从心里上认可并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除了茶的本质以外还需要丰厚的昭君茶文化。白茶育美人的美丽传说事只是浩瀚博大的昭君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星辰。因此可知昭君文化与昭君茶文化是一对母子关系,昭君茶文化是昭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昭君文化,弘扬昭君文化,打好昭君牌是唱响昭君茶文化的唯一途径。”

说起白茶的品质,王辉军如数家珍,他说昭君白茶和昭君一样娇贵。就说白化返绿吧,其实是昭君白茶的一种特殊的生理机制。因受气候的限制,昭君白茶有效的生产时间并不多,产量也十分有限。在早春在15度到22度之间,幼嫩的芽叶失绿呈玉白色,以一芽二叶为最白,是最佳的采摘时间。春茶后期随着气温的升高,光照的增强,芽叶的颜色由嫩黄色逐渐变成玉白色,叶脉呈翠绿色,其幼嫩的新梢似朵朵初开的玉兰,十分奇特。通常春茶一芽二叶期为盛白期,盛白期过后,温度在超过22度时,白茶的叶色又逐渐由玉白色转变为淡绿色,最后成熟的老叶和夏秋季长出的芽叶成浅绿色。夏秋茶为绿色,故而昭君白茶生产时间只在早春。天气稳定采摘时间有短短20天。极端天气采摘时间只有10天左右,白茶的茶多酚含量则在10-14%,酚氨比只有1.6-2.3。这种罕见的高氨低酚现象也是昭君白茶香高味鲜的生化基础。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对于提高记忆度、降血压、减肥、护肝等都有明显作用。被称为具有“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白茶的属性,确定了生态、自然、环保。由于对气候的特殊要求,在22度尝属低温时期,不会产生任何虫子。因此也就回避了农药,由于白茶属于有机型,使用了化学肥料后,就会造成趋绿性强,形成了绿色。因此白茶不能使用农药的生理特征决定了白茶的生态属性。

昭君白茶的区域影响

王辉军在谈到未来的文化方向时说:“卖产品就是卖文化,茶叶与文化属于一脉相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十大名茶无一例外都是区域的大品牌,都是一个市级的大品牌。大品牌的影响就会催生整个产业的发展。”

宜昌茶属于优质茶产区,但是宜昌的茶叶价格与全国的区域大牌茶相比相差甚远,茶叶效益的低下,让宜昌茶的优质原料成为了外地品牌茶的加工基地。以黄芽为例,宜昌黄芽茶占了春茶高端茶比重的50%,但是在本土品牌茶中很难见到黄芽的身影,这就充分说明宜昌生产的黄芽茶成了其他大品牌的原料。

昭君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其和平使者的义举更是让世人肃然起敬,昭君是历史名人,“昭君”名贯全球。兴山县具有战略性的眼光推出“昭君白茶”,并举全县之力宣传“昭君”,推广“昭君”,培植“昭君”白茶很快形成兴山区域的品牌。

昭君之美源于白茶,白茶的发现为昭君之美契合找到了佐证,白茶的特殊属性、特点、功能、保健作用紧紧的跟昭君结合在一起,昭君白茶的品名本身就是很有文化深度、很有影响的品牌。只要地方政府有宣传“昭君白茶”就是宣传兴山县的高度,那么昭君旅游、昭君县城、昭君白茶等诸多的昭君制造就会脱颖而出,昭君白茶等品牌就一定会代表湖北茶阵容,向中国名茶发起总攻,假以时日,昭君白茶就成了全国的大牌。

茶叶文化支撑茶叶生命力


“茶叶,不仅要加强品牌建设,还需要有文化支撑,这样才有生命力。”在11月2日举行的“茶艺新语”首届国际茶艺邀请赛上,记者专程采访了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顾公新,说起茶文化,顾公新直言不讳。安徽省茶叶品种多、质量好,但在市场上,似乎没有浙江的龙井、江苏的碧螺春、湖南的君山银针的知名度高。

对此,顾公新认为,安徽名茶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优势,但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宣传推广也不够。近年来,安徽省涌现出了一批在地方乃至全省和全国都很知名的企业品牌,这是安徽省茶产业、茶叶行业的一件好事。这次邀请赛上,代表安徽省参赛的5支表演队,正好可以借此次茶艺表演邀请赛为契机,把安徽省众多的企业品牌推向市场,让更多消费者认知,从而对安徽省茶叶品牌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和产业是不能分开谈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顾公新说,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安徽茶叶,就应该很好地用文化这个经济增长点,充分挖掘和利用徽州茶文化的闪光点,普及茶文化,扩大茶的受众群体,让茶文化观念引领人们喝健康茶、生态茶。这次茶艺表演邀请赛对宣传和推动茶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今后,还要多挖掘茶产业的人文文化,如历史、工艺,以及相关的茶艺、茶道等。

采访中,顾公新还对此次比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从整体上看,这次比赛的各支茶艺代表队在茶艺表演中创意新颖,融会了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饮茶习惯、表演形式和方法。在谈到国内几支代表队的茶艺表演时,他说,此次比赛中,茶艺表演代表队在对茶艺、茶道精神的领会和技艺的表演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一招一式中诠释出了茶道内在的静美和谐、清香幽雅,既展示了茶艺,又表现了茶德,显示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茶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拉祜族杰出茶叶专家曾云荣


曾云荣,云南澜沧人,拉祜族,1942年生,勐海县茶叶办公室主任、研究员、云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茶叶商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州、云南省茶业协会联合在景洪成功举办了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180多名茶界专家学者出席,为普洱茶产业的正名和复兴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2004年3月至7月,他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勐腊普查组组长,参与组织了西双版纳历史上规模最大、科目最多的全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工作。同年11月《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报告》被评定为全州科技成果二等奖;他还与他人合作主编出版了《历览西双版纳古茶山》一书,成为人们了解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茶叶发展和茶文化的工具书。

工作之余,曾云荣同志善于总结经验和应用科研成果,利用业余时间撰写自己从事茶叶生产实践的心得体会,对发展勐海茶叶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曾在《云南茶叶》《普洱茶论文专辑》等期刊上发表了《澜沧江茶山论古今》《缅甸掸邦东部的春天》《发展茶樟间作园,振兴勐海茶业》等论文。

曾云荣在勐海从事茶叶工作半个多世纪,为勐海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爱戴,被尊称为“老茶树”。1992年他被云南省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994年评为“云南省劳动模范”;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荣获“全国人文科学优秀专家学者”称号;2007年荣获国际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

从勐海县茶办主任的岗位退休后,曾云荣集平身之所学,于2003年春创建了勐海曾氏老茶树茶厂,继续投身在他所热爱的茶叶行业中,继续为勐海茶叶茶业发挥余热。

李晓军:创新打破行业规则 让消费者买茶零风险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马云用15年打造了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传奇,更启迪人们——梦想是可以这样实现的。作为茶界专业媒体,我们关注阿里巴巴造就的电商和众多千万富翁;同时,更关注茶界与电商交集的那些熠熠闪光的人物。这其中就有从1200元起步,借助阿里巴巴平台,九年间实现资金扩大二十万倍奇迹的艺福堂品牌创始人李晓军。

李晓军,生于1982年,民主建国会会员,国家级评茶师,政协杭州滨江区第一届委员、杭州市总工会十四届委员。

翻开李晓军的履历,这个80后的生命历程始终与茶叶相伴。他成就了茶叶,茶叶成就了他。作为茶业电商的领军人物,李晓军的身上佩戴着无数的荣誉,而这些荣誉也像坚实的足迹映射着他追随梦想、一路走来的历程。

2006年7月1日,李晓军大学毕业来到杭州,在淘宝网上成立“东艺茶业”,年少无畏的他一个人踏上了艰辛的创业路。当时,他只有1200元的起步资金,拿出其中900元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后,兜里已经所剩无几了。

好在淘宝网给了他崭新的舞台,他也抓住了历史机遇,迅速成长起来。2008年8月,成立了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2011年,他获评“全球十佳网商”。2012年,他获得“首届浙江省杰出青年网商”、“浙江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2013年,他成为“中国茶行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2014年,他荣获世界杭商大会优秀杭商“青年领军人物”、“浙江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至此,李晓军创立的茶叶品牌——“艺福堂”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响当当的茶叶领导品牌。2013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与九年前的1200元相比,资金规模扩大了二十万倍。

追梦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健康茶

众所周知,茶为国饮。全球喝茶历史最悠久、饮茶人数最多的是中国。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中国的茶企小、散、乱,七万家茶企业的的销量和销售额难敌一个“立顿”;近十年来,与小散乱形成畸形对照的是,众多茶企都把目光盯上了高大上的“政商”领域,把这个本来并不算大的“市场”做得畸形膨胀。一盒礼品茶随便成千动辄上万,成为虚高茶价的推手,引百姓多有怨言:茶叶越来越贵,百姓都快喝不起了,何谈国饮?这种状况一直到“习李新政”开始,才得到根本扭转。

李晓军正是在茶叶纷纷“飞上天”的背景下进入茶行业的,他看到了“贵族茶”难以持久,更看到了“平民茶”蕴藏的更大需求和发展机遇。他要用自己的理念和胆识在互联网时代砍杀出一条艺福堂的路子。

“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健康茶”是他追梦的目标,创新是圆梦的利器。李晓军怀揣梦想,手挥利器,开始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创新之旅。

回顾这九年,艺福堂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是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缩影,更是李晓军不断打破旧规则、挑战传统、激励自我、破茧成蝶的历程。那么,李晓军带领艺福堂究竟闯过了多少创新的关口呢?

创新改变千百年来的茶业规则

打破第一个茶行业规则——砍掉所有利益链条。

传统的中国茶叶流通要经过繁杂的程序:茶农把茶叶廉价卖给商贩,商贩又把茶叶收好卖到茶叶市场,茶叶市场再卖给茶企,茶企包装成品牌卖给代理商,代理商一级一级代理再卖到超市,从超市最终卖到消费者手上,这其中至少有6道利益链条。

为什么不让消费者买茶更简单、更方便呢?出身传统茶商世家的李晓军洞悉传统茶叶流通的全过程。因此创业伊始,他就转战到网络卖茶,创办艺福堂前身——淘宝网上的东艺茶业店铺,让茶农到消费者通过网络渠道直接连接,极大缩减了利益链,更好地让惠给消费者。

打破第二个茶行业规则——开启免邮费无理由退货,让消费者买茶零风险。

李晓军是首位在淘宝网对每位消费者承诺“免邮费无理由退货”的茶叶卖家。这看似虚拟网络商家生存的必然,但为什么淘宝店万万千,李晓军却抢了先呢?他解释这是“换位思考使然”。他想得清楚,做得决然。因此在这一破一立当中,李晓军甩开了绝大多数网上的竞争对手,奠定了公司化运营的根基。

打破第三个茶行业规则——建生产线搞质量安全认证,保证产品好品质。

2009年一项国家新规在茶叶行业施行:任何在商场、超市销售的茶叶,都要经过QS(质量安全)认证,必须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线,每道工序都要通过检验。此时,网络售卖的茶叶尚没有执行此项新规,李晓军再一次判断了行业前行的方向:这是大势所趋,晚动不如早动,早动手早受益!

李晓军再次先行一步,租下一层楼的厂房,18万元一年的房租几乎是当年公司全年纯利的一半;再加上一条生产线,9万元一台的喷码机,李晓军又回到了两手空空。但他获得的回报是:成为了第一个拥有生产线,并通过安全认证的茶叶电商。艺福堂的脱颖而出、一骑绝尘,实在与李晓军以消费者为导向、从未来着眼的发展思路与魄力密不可分。

打破第四个茶行业规则——引进高学历人才,携手振兴茶文化产业。

多年来,中国茶叶行业,尤其是流通领域一直不是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李晓军却聘用大批本科生来卖茶,通过艺福堂私塾式集中专业授课,加上艺福堂大流量业务的实战,培养他们成为熟稔中国茶叶、精通茶叶营销的“大师”。在销售茶叶的同时,向消费者不断传递健康养生的。

同时,艺福堂公司超越经销商的传统,实现了电商到实体企业、高科技研发的跨越。李晓军招录大批硕士、博士生潜心进行产品研发。截至目前,艺福堂公司已经拥有200多款成功注册商标,另有200多款商标正在申请注册中;10款成功注册的专利,近20款专利正在受理中;还获得12款著作权登记证书,并开发出多种新型的时尚茶饮。

高学历人才的不断加入和起效,是公司明天的动力源泉,也是中国茶业现代化的希望所在。看准这一点,年轻的李晓军在浙江农林大学果敢地设置了艺福堂茶人奖学金,鼓励茶人学子努力储备专业知识,将来与艺福堂一起,为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破第五个茶行业规则——破除茶业旧业态,多维度提供茶服务。

为给众多爱喝茶的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艺福堂公司官网开设专门栏目,邀请茶学专业人士进行茶类知识讲座。还在产品研发中心开设线下茶百科知识;而在线下,艺福堂实体体验店则成为以杭州为中心的茶友聚会的中心,让大家在品茗的同时还能交流、共进。今年他们还建成艺福堂茶学院并对外开放,通过线上报名、线下授课,免费为国茶爱好者培训茶艺。能容纳40人的教室已经完成了3期培训,受到茶友的热烈欢迎。

李晓军说:艺福堂要让人们在健康品饮的同时,还能多维度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创业英雄青春正长

李晓军坚持不懈的创新、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他与艺福堂的创业历程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关注。历经近一周的拍摄,《创业英雄?青春》纪录片于2014年1月21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他的创业故事感动了更多的人,也激励了很多年轻人投身到茶业创新的时代潮流中来。

作为携手阿里巴巴上市路演的唯一一家茶企,9月19日阿里巴巴上市日,李晓军代表艺福堂作为阿里标杆企业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专访,与马云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与荣耀。以此为标志,从创业到如今,李晓军一路坚持、不忘初衷,在互联网上开辟了一条新时代的茶叶之路。

李晓军说:未来,我与我们的团队依然行走在创业的路上!一次次的创新、颠覆,只为让更多的人喝上健康的好茶!

茶叶让信阳更有魅力


毫无疑问,中国的茶叶走过各朝各代,于文明积淀和生活碎片之中,已有了丰富的精神和面貌。多看一眼茶叶走过的路、曾经有过的好样子,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的事。

那片片精致的叶芽赋予人类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自有的精神气质,我们回望历史时空,蓦然发现,茶,已成了一种趣味,一种风尚,乃至一种美学。

喝茶,算是流行的物质消费,亦可算是时尚的精神消费,长衫旗袍的岁月已逝,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怎样看待那“色彩斑斓”的信阳茶呢?

这种趣味,这种风尚,这种美学,在信阳人的生活中,融合得花落无声,绵延得温情四溢。

今天,茶经济已是信阳发展途径上一个点的突破,聚点为面,茶经济这个点亦成为信阳发展面上一个美丽的点,在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下,这个绿色的点尤为难能可贵。

信阳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1915年,信阳毛尖茶与贵州茅台酒并驾齐驱,同时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如果说信阳有一张名片,那就是“茶”。信阳获得的许多国家级荣誉称号之中的“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就是因为信阳的茶。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的信阳,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山水相依,泉明林翠。“北国江南、江南北国”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信阳成为我国北方的边缘茶区,绿色的茶园装扮了信阳的山山水水,增添了信阳的无限魅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面貌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坚实,老百姓生活的富足,好山好水的信阳显得更美了。山水好,人更好。信阳人喝茶喝得滋润,喝得气色好。以茶为媒介,信阳人广交天下朋友。一方山水造就了一方美景,信阳的茶更是锦上添花。茶园、茶馆,茶哥、茶妹,把信阳装扮得愈加妖娆多姿。信阳可谓因茶而美丽。去年12月1日,市委书记王铁在全省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如此表白,真是此言不虚。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信阳市茶园每年以15万亩至20万亩的速度增长,由2006年的65万亩发展到目前的150万亩,开采面积达90万亩,我市用5年时间,把过去2300多年发展的茶园面积翻了一倍还多,茶叶年产量达3.6万吨。全市茶叶总产值和综合产值已从2006年的8亿元和1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33亿元和40亿元,分别增长了4倍。

茶道的生命力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道大行”的时代。幽丛隐逸山野的“自然之茶”,到了唐代成了“‘茶之为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人性化了的“文化之茶”。清初顾炎武《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秦取蜀是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至唐,其间,又走过了一段很长很长的路。

这段时间,茶叶的日常饮用一直在民间发展着。有关民间茶事见诸文献的记载也多起来,《广陵耆老传》中,有段非常有趣的记载:东晋元帝时,有老婆婆,每天一早,独自提着一器皿的茶,到市场上去卖,市人争着买来喝。从早到晚,器皿中的茶也不见少,她把卖茶的钱施舍给路旁的孤儿、穷人和乞丐。有人把她看作怪人,向官府告发,州的差役把她捆起来,关进监狱。到了夜晚,老婆婆手提卖茶的器皿,从狱中窗口飞出去了。这段民间传奇故事,反映出饮茶在东晋民间的流行情况。故事可能取材自《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西晋人傅咸撰写的《司隶教》:“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之,廉事毁其器具,使无为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老姥,独何哉?”。唐代杰出书法家虞世南的着作《北堂书钞》中,以《蜀妪茶粥》为题,也记载了这件事。从中可见当时民间茶事的一斑。

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东汉末年三国时,来客献茶的民间生活场面,被《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根据历史和民间“说话人”流传的素材写进小说。而能反映饮茶成为民间日常生活必需,比上面文字记载出现的还要早几百年的,是上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随葬物中,出现有整箱茶叶做随葬品,并用竹简标明箱内是茶叶,充分表明西汉时,茶叶已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了。当时茶叶做为商品已经进入市场流通领域,有记载表明,西汉辞赋家、汉宣帝时的谏议大夫王褒,在买家僮的《僮约》中,就有“武阳买荼”的记载。“武阳买茶”的这个“武阳”,在今四川彭山县东约五公里的双江镇,现已知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是繁华的茶叶贸易市场了。而生于公元前一百多年的西汉着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写的《凡将篇》他却把茶叶列入了药物名单中?在这段时间里,文人们的很多文献,都把茶叶的医疗功效写到书中,《隋书》载:隋文帝,梦神人易其脑骨,自尔头痛。忽遇一僧,告其煮茶为饮,服之痊愈。在民间饮茶治病早已有之,如今皇帝喝茶治好头痛,必然带动了整个社会的饮茶风气。有意思的是历史上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御医也曾用茶叶治好路易的头痛。当然法国人喝茶时间比这还要早,因为中国茶叶的外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民间对茶的功效的认识,也不止于此。在这个历史阶段,饮茶的风气,上至皇帝王公朝士,下到市井庶民。

唐继隋而兴,是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的王朝。唐代在魏晋南北朝丰富文化积累的基础上,继续了前期文化的发展,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崇儒学”,以儒学为治国的根本方针。同时也对佛、道二教加以扶植,以羽翼儒学。使唐朝文化在内容和风格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丰富性,是文化上所谓“盛唐气象”得以产生的思想原因之一。盛唐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他们诗作的内容和风格上所以不同,也是因为他们在儒、释、道三者的取向上有所不同。这种大好的文化局面的形成,是奠定“茶兴于唐”的原因之一,它必然地形成了可以产生中国“茶道”的沃土。

唐代的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使茶事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饮茶在民间“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唐·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也记载着:西安、洛阳,即从京都到西南的湖北、四川、重庆地区,家家户户都在饮茶。杨华《膳夫经手录》:“饶州浮梁,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饶州浮梁是当时最有名的茶叶贸易中心,也就是白居易《琵琶行》中提到的“商人重利轻别离,上月浮梁买茶去。”的江西浮梁。市场上,则“自邹(今山东费、邹、滕、济宁、金乡一带)、齐(今山东淄博市一带)、沧(今河北沧州、天津一带)、棣(今山东惠民一带)、渐至京邑(今陕西西安一带),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充分说明饮茶之风已深深植根于民间。

已是“比屋之饮”的茶,自然成为爱好自然的文人雅士的杯中之物。茶助文思,它赋予了文人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超凡脱俗的气质,造就了逸兴遄飞风流倜傥温文尔雅的风度,茶在文人骚客的生活中的成了不可或缺的东西,莫怪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以茶为题写出《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这样的茶诗。他在诗前长序中写到:“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远在陆羽《茶经》还未问世之前,诗人就能用如此的专业语言,写出对“仙人掌”茶的评价,以诗歌的形式把仙人掌茶的来历、生长环境、形状、命名、功效及茶的制成方法,是旷古未觌,诗人如果没有深厚的嗜茶底蕴是很难写出这样的诗来的。举世闻名的大诗人李白,在公元七世纪就能以茶入诗,用诗赞美茶,无论是在当时或者是现在的世界上,也只能是在一个诗的国度里才能有的事情,他用诗记载了唐代茶叶制作方法的历史!但是如果说,没有民间广泛的饮茶基础,和当时茶叶生产的兴旺发达,可能我们今天也就读不到这样的诗了!茶,由此前的养生去疾,趋向文化意味的嗜好,也就成为生活上的赏心乐事的享受了。

入唐以来,热衷品茗的文人骚客,以诗文入茶者众。流传至今还可以看到的,像初唐的着名诗人孟浩然在清明时节,空堂坐忆亲友的茶诗《清明即事》中:“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就反映了在当时以茶代酒的习俗;唐初文人虞世南工书法、善文辞,辑录撰写了很多茶事文章,收在一百六十卷的《北堂书钞》中传世,其功不可没;还有多写边塞生活的诗人王昌龄,也竟然写出了有关禅院茶事的诗《题净眼师房》:“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这和他写的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那种并吞四海之志,投笔从戎,从军塞外,抒同仇敌忾之壮志,咏立功塞外民族之豪情的边塞诗相对照,判若两人!再看看诗人在寺院与女僧参禅品茶时,置经文茶香于不顾,被有着倾城倾国之貌的女禅师所倾倒的场面,有趣的是,女僧在傍晚送诗人出门时,可能心动分神?身上的袈裟却让门的帘钉挂着?不难看出,这种因茶缠绵的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场景!对出生在长安的诗人,当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虽说诗中可能是在打趣自嘲!可它反映的却是唐初寺院中的真实情况,女禅师是和和尚一样,为坐禅破睡,招待施主,日常对茶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佛门茶事的盛行,更使茶事在民间迅速普及、发展。

到了中唐时期,品茶悟道已成为一种思潮。茶事文化高潮迭起,这时出现了集唐以前茶文化之大成、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图文并茂的茶书——《茶经》问世。这是学者陆羽积近二十年之功写成的系统详实,内容宏富的有关茶叶和茶事的“颇切实用”的茶叶经典巨着。可是陆羽在《茶经》中,却没能明确提出“茶道”这一概念?其实,陆羽在《茶经》中已然写到:“‘茶之为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接下来很自然的便能写出“品茶有道”这一“茶道”概念,但是,可能是他“凡心太重”?竟与提出“茶道”这一概念失之交臂!落得个“楚人《茶经》虚得名。”的结果。后人认为陆羽在《茶经》中,只是倡导了茶道精神?

陆羽深受先秦儒家那种“仁以为已任”、“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影响,但不愿为官。他原是遗孤,被竟陵龙盖寺智积禅僧收养。14岁得到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和关照,后又被推荐到火山门向邹夫子学习数年。上元初,隐居苕溪,闭门着书。《茶经》多写形而下的东西,所以深得民间的喜爱和重视,对饮茶习俗的普及和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被祀为“茶神”。

一百多年前的日本学者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提出:“是唐代的时代精神把茶从粗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使它达到最终的理想境界。我们的第一个茶的改革家是八世纪中叶的陆羽。…诗人陆羽从饮茶的仪式中看出了支配整个世界的同一个和谐和秩序。在他的伟大着作《茶经》(《茶的圣经》,TheHolyscriptureofTea)中,他制定了茶道(fhecodeofTea)。”显然,冈仓天心是不知道“茶道”这一哲学概念,在中国是怎样提出来的?

“茶道”是和陆羽同时代的、陆羽的挚友着名诗僧皎然,在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茶诗中提出来的。诗僧皎然,石破天惊地提出“茶道”这个带有知识产权的、世界第一的“中国茶道”概念!诗人灵感可能来源于喝到朋友送来的新摘的好茶,诗中开始就说:“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意思是:喝着越州的朋友送他浙江新昌产的剡溪茶,是新摘的上等茶芽制成的名茶,用金属鼎煮好,盛在素色碗中,雪白泡沫散发着茶香,这茶像琼浆玉液似的!全诗的中心是“三饮”得“茶道”。诗中写到:“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时此刻诗人的心进入茶中,把人们品茶时常见的事物,做了发人之未发的省悟,一饮进入茶中,睡意全消,感到天清地爽,一片新天地;再品神志清明,有了新顿悟,忽然像天上飞来的细雨,将空气中的尘埃清洗干净;三饮悟得人生处世之道,对人世的认知提升到新高度,再也用不着苦苦地去破除人世间的什么烦恼?好喝的茶无疑在刺激着诗人长期以来的品茶感悟,心中积聚的意会,一吐为快。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于是诗人奏响了品茶悟道三部曲,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在众嚣中独具我见,以哲人的观念和思维,开掘前所未有的人生内面精神,妙悟盎然的新创意,写出富有哲学力量的诗篇,“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把千百年来不好言传的东西,举重若轻地用诗表达出来。诗中:“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以恰如其分地、准确无误地、高度概括地哲理性的语言,把“茶道”提出来。诗的喻体自然,妥贴可寻。你看,他说的:“谁能知道‘茶道’的全面真谛?只有仙人丹丘子才能知道。”这是全诗的最后两句,读来却有水到渠成之感。

皎然生卒年月不见文献记载。据现代学者考证,应为开元八年(公元朝720年)——贞元末年(公元800年)俗姓谢,字清昼(一说名昼,昼上人),晋代着名诗人谢灵运十世孙,(实为谢安后裔)。湖州长城(浙江吴兴)人,是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产地,嗜茶亦善烹茶。出身儒学世家,有良好的幼学基础,博览诸子百家,及长学道伤了身体,中年在杭州灵隐寺受戒,遁入空门,专心于禅宗,不久回故乡吴兴(今浙江湖州)杼山妙喜寺时,已是着名的诗僧和学者。唐代着名诗人刘禹锡说他是:“世之言诗僧多出于江东,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更有人说他是:亦一代伟才焉。而其僧人的身分,自然地能使他长期地生活在民众中间,汲取民间营养。与官宦、文人、道士、僧俗多有交往,常与韦应物、灵彻、颜真卿、袁平、李萼、张志和、陆羽等诗歌唱和往还,过从甚密。学习律宗、律藏,南北禅宗,内外兼修,着作颇丰,着有《皎然集》(即《杼山集》)十卷;探讨诗歌创作理论的《诗式》五卷、《诗评》三卷、《诗议》一卷,其中《诗式》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它奠定了唐诗创作的理论基础;还着有《茶诀》三卷、《儒释交游传》、《内典类聚》、《号呶子》传世。他秉承儒家的“君子谋道不谋食”为其一生使命,参禅悟道作诗,集儒释道于一身,其学识素养、惊人的智慧和哲人的思维方法,和他同时代的人是无法与其相比的。他把中国“茶道”概念与唐诗结合;把“茶道”的深邃文化艺术内涵与唐诗的文学艺术结合;把“茶道”中的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态度与唐诗的浪漫气息结合;这无疑丰富了“茶道”的文化艺术内涵;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茶道”及中国茶文化的认识。通过唐诗来表现“茶道”,既能便于传诵,又能提高“茶道”的文化品位,也给“盛唐气象”增添了光辉色彩。

茶悟人生 生命需要平衡


在人生的横向坐标上,我们始终不要忘记回归那条中线

前一阵在茶馆闲坐,意外发现一款混搭茶,即普洱与菊花。问询朋友却都说早有耳闻,纷纷笑我落伍。不过这并没有令我沮丧,反而激发了我一定要品一品这款茶的心情,于是我欣然点下这杯茶。

普洱和菊花在一起,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啊!我不禁暗自思忖。普洱我单喝过,口感醇厚,有天然的陈香,色泽上看像极了与其同是产自云南的充满自然野性之味的红色琥珀石;菊花我也单喝过,清新爽口,澄黄透绿、在水中轻舞的样子让人联想起回眸湖畔的水乡姑娘。但是两个看似完全不搭的元素组合到一起,实在让我猜不出结果如何。待服务员上茶,我品过后,终于明白为什么人们称普洱与菊花为花茶绝配。这不仅是视觉的冲击,也是味觉的震撼,更是心灵的涤净!

透明清净的玻璃壶中,分明地看见奶黄盈柔的菊花和绛红中不失灵动的茶汤。浮在茶汤上的,是水上的舞者,荡在水中的,是沉湖的水仙。而这比梅子汁略添透亮、比葡萄酒又稍显红润的汤色,是“这群姑娘们”的舞台。

虽然我可以凭借想象描述我所见,但是味觉上我感觉自己近乎词穷,实在难以找到一个词可以精准地表达这口感。就好像是一座古老的庄园,它的整体建造看起来庄严而肃穆,它的墙壁上满是老绿色的藤蔓和半身的神话浮雕,当你叩响雕着狮头的门环,开门后却发现了屋里摆设着精致的银器,有颜色鲜艳而又可口的小点心,用印着小红莓图案的壁纸装饰墙壁。

我个人认为,平衡地去生活对人而言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有一部分人追求极度的物质享受,视挥金洒银、争名逐利为理想;还有一部分人讲求精神绝对,渴望远离尘世,过清静自然、与世无争的日子。这是两种自己和自己较劲儿的活法,因为最后都不会快乐。前者到头来,会发现这辈子真正值得回忆的往事是空白;后者,终日自居清高,向往超拔烦嚣的生活却苦恼于无论如何也逃不出与人接触的圈子。所以在我看来,我们既要活得积极进取、还要活得返璞归真。同理,我们的生活心态也要处在平衡的状态。我们会苦恼,但是不会绝望,不会自暴自弃;我们会开心,但是不会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这两种极端心态最终会导致迷失自己,因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往一杯白水中放进一点砂糖的同时再挤进几滴柠檬汁;拥有向上高跃的弹力,更要有保证自己不失重的地心引力。

在人生的横向坐标上,我们始终不要忘记回归那条中线。这是普洱与菊花,这是我们的生活!

茶叶大数据!喝不喝茶的都看看!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或芽。茶叶含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茶叶大数据,喝不喝茶的都看看!

1、160个国家地区,30亿人爱喝茶

目前全球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30亿人喜欢饮茶,这意味着每经过四个国家就有三个国家喜欢饮茶,每认识5个人里面有2个人喝茶。

2、中国年产茶198万吨,人均喝茶566g

2014年,中国总产茶量198万吨,是全球第一产茶大国,占全球产量39.4%。然并卵,Quartz网站统计中国人均茶叶消费是566g,被第一名的土耳其(3157g)超5倍打脸,全球排到第19位。(是中国人,今天就端起茶杯吧!)

3、广东人均喝茶1000g,珠三角高达2000g

华南农业大学的茶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亚辉介绍广东是中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人均消费量1000克。其中珠三角地区年人均消费量高达2000克,居全国之首,超过英国人均消费量,在全球排行榜上能排到第3位,珠三角霸气侧漏。 

4、3000年茶历史被不产茶的英国茶品牌打败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3000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有了饮茶说,然而,今天世界上最大的茶品牌却在一片茶都不产的英国。作为茶叶的搬运工,英国国民茶品牌每年有230亿人民币的年产值,几乎相当于我国整个茶产业(7万家茶厂)全年产值的76%,已哭瞎。(明天就去买茶去!)

5、贵就贵在1斤芽茶要60000-80000个芽头

一斤上好的芽茶有6万-8万个芽头,全部由采茶姑娘的双指一下下采出,这就是高大上的茶叶价格昂贵的原因。

6、茶寿: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

对百岁老人长寿调查中发现,有四成百岁老人长寿诀窍是一生嗜茶如命,有八成百岁老人有饮茶习惯。长寿长到108岁,被长寿研究机构称为“茶寿”。

7、抗氧化:一杯茶=12瓶的白葡萄酒

抗氧化试验证实,一杯300ml的茶,它的抗氧化功能=一瓶半的红葡萄酒,=12瓶的白葡萄酒,=12杯啤酒,=4个苹果,=5只洋葱,=7杯的鲜橙汁。越喝茶越美腻!

8、抗衰老:比维生素E强18倍

据日本科研人员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茶叶不止长生还减缓衰老。

9、减肥:每天喝8-10克茶叶,减脂约为3斤

不需要任何节食、锻炼等手段,每天喝8-10克茶叶,12周内,仅茶叶自身作用减掉的脂肪约为3斤。

10、提升免疫力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对小白鼠免疫、癌变、酒精中毒、减肥、血脂、交配等方面上千次试验证明,灌服茶水或注射茶叶提取物的小组生命体征极其明显优于普通喂养白鼠。喝茶宝宝少生病,妈妈多放心。

11、跟谈恋爱一样愉悦

茶叶茶中的氨基酸会促进多巴胺的大量分泌,多巴胺就是那个产生爱情的东西。每次喝茶愉悦得像谈了一场恋爱,羞羞。

12、避开核辐射和癌变的广岛现象

1945年8月,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使10多万人丧生,同时数十万人遭受辐射伤害。若干年后,大多数人患上白血病或其他各种癌症,先后死亡。但研究却发现有3种人侥幸无恙:茶农、茶商、茶癖者,这一现象被称为“广岛现象”。

13、日本饮茶预防全民癌症

日本政府1999年启动“饮茶预防全民癌症”的两阶段计划,共调查8522人,跟踪10年,其中癌症患者419人,有饮茶习惯的女性癌发时间比不饮茶者晚约7年,男性延迟时间为3.2年。

14、常喝绿茶,癌症病发率降低60%以上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等机构发表的针对“绿茶与前列腺癌疾病研究”数据表明,常喝绿茶的男性比不常喝的病发率降低了60%以上。

15、四千多篇权威论文证明EGCG几乎是所有癌症的克星

茶叶四千多篇权威部门发表的“茶叶抗癌”专题论文证明,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几乎是所有癌症的克星,特别是对子宫癌、皮肤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肝癌、肾癌、乳腺癌等有独特疗效。同时研究发现,茶水与治癌药物同服会提高药物疗效。

16、每天喝茶2杯,患卵巢癌的概率降低46%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对61057名40岁到76岁的女性(其中301名女性确诊卵巢癌)资料进行分析,与不喝茶或很少喝茶的女性比,每天喝茶少于1杯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降低了18%,每天喝茶1杯到2杯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降低了24%,每天喝茶2杯以上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降低了46%左右;喝茶越多,患卵巢癌的概率越低。

17、经常喝红茶,患帕金森氏症的概率降低了71%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历时12年对63257名45岁到75岁的新加坡华人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与没有喝茶习惯的人相比,经常喝红茶的中老年人患帕金森氏症的概率降低了71%。 

18、每天饮茶10小杯,心血管疾病危险指数可以减少42%

日本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天饮茶10小杯,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指数和每天喝少于三杯的比,可以减少42%,女性可以减少18%。 

19、白内障患者中无饮茶习惯的占71.4%

在白内障患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71.4%。

20、糖尿病患者持续喝茶半年82%症状明显减轻

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21、EGCG能有效阻止艾滋病病毒

英美科学家在《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报告称,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EGCG可以有效阻止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一经免疫,艾滋病病毒将没有机会靠近。

22、茶多酚使10000个剧毒大肠杆菌全部死亡

日本昭和大学的医学研究小组,在1毫升稀释至普通茶水的20分之1浓度的茶多酚溶液里放入10000个剧毒大肠杆菌0-157,五个小时后细菌全部死亡,一个都不剩。高效杀毒,保护肠胃!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曾卫军:让每片茶叶都绽放生命》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种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