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李正海先生,大山里走出的农村娃,经历了许多苦难、饱尝世间冷暖、曾经当兵征战过沙场的汉子,因为一句话开始闯荡商海,创立"云南海鑫堂茶叶有限公司".20年后,海鑫堂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他"崇真笃实,诚信为本"流露出的朴实温情,让人无尽崇敬。让我们走进这个传奇的人物,深度了解他的事业和家庭。

走进云南康乐茶文化城大门口,抬眼往右一瞧,就能看见醒目的海鑫堂茶叶有限公司的形象店。秉着"崇真笃实,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过20多年的卓绝奋斗,"海鑫堂"这块招牌在云南茶界恐怕早已是无人不晓了。在一个冬日暖阳的上午,云茶网记者专门拜访了海鑫堂堂主李正海。一位曾经当过兵扛过枪打过仗的乌蒙汉子,是怎样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是如何亲手缔造普洱茶神话?沉浮商海数十载,如今已是功成名就的他,又有着怎样的铁骨柔情?

脱下戎装投身商海

李正海,出生在云南宣威县一个典型的农民之家,家里总共兄弟姐妹五人,其排名老三。作为一个从山里走出来的农村娃,并且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动乱,儿时吃不饱穿不暖,衣服都得补了又补的光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对于那段日子,李正海先生如今说起已是云淡风轻。毕竟,谁会一遍又一遍地去缅怀苦难?

十几年的军旅生涯无疑是他所积蓄的最宝贵财富之一。从环境险恶的滇西南原始森林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勐海;从驻守澜沧江畔,到团部警通部从事无线电报工作,再到中越之战前线;艰苦的部队生活让年轻的李正海迅速成长,并塑造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敢于拼搏的作风。

告别峥嵘岁月的李正海,转业到了当时昆明的刑侦大队,在政府机关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衣食无忧、前途宽广。然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李正海的骨子里天生就是不甘心安于现状的。某次办案过程中,一位下岗工人对李正海呛到:"公务员吃皇粮算什么本事,有能耐你也离职'下海'!"就是这样一句话似乎戳到了李正海的"软肋",他开始坐立不安。之后不久,倔强的李正海便做出了旁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铁饭碗,投身商海。

时至今日,回头来看,这样的选择更像是自己跟自己在赌气,在较劲。当初只为证明"不靠纳税人的钱,自己也能养活自己"的想法或许真的有几分冲动和不成熟。事实是,在自己与自己的这一回合较量中,李正海赢了,而且赢得漂亮。

1993年4月8日,云南海鑫堂茶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从此,李正海的人生画出了另一条辉煌的轨迹。

品质铸就品牌创新引领市场

自公司成立以来,海鑫堂就凭借上乘的产品质量和高密度的广告宣传,逐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海鑫堂,那就是"质量加服务等于品牌".李正海先生说:"茶叶是入口的饮品,要让消费者认可,首先就必须从产品的质量做起。"早在1999年,海鑫堂茶叶有限公司就建立了云南省最先进的普洱茶加工厂,遵循传统的制作工艺,采用科学的检测手段,保证所有产品以优质、健康的标准流入市场。李正海对产品的质量是近乎苛求的,为此他经常亲自深入制茶车间检查。一次在原料中发现一粒细小的杂质,结果那一整批茶叶全部返工。这也让我们想到了海尔集团张瑞敏怒劈电冰箱的故事。正是由于这一丝不苟的态度,海鑫堂安全而值得信赖的产品形象深入人心。当人们对吃的喝的东西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时,海鑫堂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把关却丝毫没有松懈。李正海先生说:"这不是儿戏,开不得玩笑的。"这为近些年对消费者不负责,拿消费者生命安全当"儿戏"的无良企业树立了正面典范。

2000年,海鑫堂率先拟定了普洱茶企业标准,开创了普洱茶标准生产之先河。在普洱茶尚无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此举无疑是需要过人的胆识和勇气的。尤其当普洱茶还被排在六大茶类之外,要使一个东西从无到有并为同行认可,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别人看来是大费周章,海鑫堂却坚持"虽万人吾往矣".在通过云南省技术监督局的审查和批准后,普洱茶从此有了企业标准、有了代号、有了生产日期和代码。茶叶走进了超市,消费者也不再认为普洱茶只是一个低端的产品了。可以说,普洱茶摆脱"寄人篱下"的历史,海鑫堂堂主李正海功不可没。后来其他商家的纷纷效仿再次表明:海鑫堂的先人一步是具有远见卓识的。

在海鑫堂不胜枚举的企业荣誉中,不得不提的恐怕当数"普洱茶随神州六号遨游太空"了。在2005年,这就像是一枚重磅炸弹,在茶界引起了极大轰动。一方面,海鑫堂的宣传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自己的这一得意之作,李正海却认为,这不仅是海鑫堂的荣誉,更是整个云南茶叶的骄傲。普洱茶在经历了"外热内冷"的尴尬后,06至07年终于迎来了行业发展的一个高峰。

海鑫堂勇于创新的精神还远不止体现于此。公司历来注重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海鑫堂另辟蹊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此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其先后推出的300多款产品,因选料上乘,工艺精美,深受众多藏友的好评。其中,"九龙戏珠"、"八骏图"等茶砖系列产品被中国茶叶博物馆隆重收藏。在海鑫堂康乐茶文化城形象店,进门便能看到九龙壁、古长城等茶叶压制而成的各具特色的屏风,可谓观之悦目,嗅之清香。2002年,李正海在山东济南参展时,托一位老书法家写了一副对联,后被压制成巨型装饰悬挂于其茶桌后方,上书"竹林草阁无俗客,赏兰煮茶似神仙".在李正海先生眼中,茶文化说起来好听,而真正要落到实处并非易事。海鑫堂独树一帜的工艺茶,正是茶跟中国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这也是其品牌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李正海先生无疑是一个爱茶之人,对云南普洱茶的热爱更是热烈而深沉的。继斥巨资建设了生产基地之后,李正海先生再次为普洱茶的长远发展考虑,建立了普洱茶博物馆。如今,海鑫堂的商业版图在不断扩大,已经延伸至香港、台湾乃至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对于云南茶叶的明天,李正海先生抱着十足的信心,他坚信云南普洱茶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只是个时间问题。

近几年,云南茶商"走出去"的意识正在逐渐觉醒,一部分人开始认识到树立品牌的重要性,而不再像以前"只是蹲在门口晒太阳,等着别人上门买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带着自己的产品走出云南,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普洱茶。他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对于正在致力于打造"茶界淘宝"的云茶网,李正海先生也寄予了厚望,他说,电子商务是一个趋势,市场容量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值得你们云茶网去做。

在展望企业未来发展时,李正海先生强调最多的依然是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为消费者奉献真实的产品和享受仍然是企业不变的追求。海鑫堂已经走得很远,却没有忘记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舐犊情深培养爱子

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美满幸福,按理说,已年过半百的李正海可以尽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然而,军人不懈拼搏的精神已经成为流动在他血液里的一部分,李正海并没有停下脚步。尽管由于工作繁忙,很多事情不能亲力亲为,但对于普洱茶这决心干一辈子的事业,李正海先生还继续奔跑在追梦的路上。如今,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儿子--李凯身上。

近几年,为了使儿子得到锻炼,以便将来能顺利地子承父业,李正海将金实茶城形象店的生意交给他打理。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李凯接手店面短短几年,便赢得了同行的交口称赞。李正海希望儿子还要做得更好,将来能超越自己:"在做好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特长,开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品更新一定要快,包括包装的更新,销售理念的更新。"好的传统要继承和延续,薄弱的环节更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倘若只仗着以前的那些产品,迟早是会被市场淘汰的。"总之,李正海先生希望儿子能像他一样:实实在在做产品,认认真真对待消费者。

当记者问到平日有些什么业余爱好,李正海先生坦言平时真的太忙,所有心思全扑在茶上了。不过他说,就算再忙,到了周末还是会抽出时间陪家人,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快乐的。令人惊讶的是,作为身价千万的公司老总,李正海竟能烧得一手好菜。据云茶网总经理倪兵回忆道:08年,一次到李正海先生店里请教茶叶问题,老爷子聊到兴起,随即就吩咐店里的员工到市场买只鸡,非要亲自下厨烧菜,让客人尝尝手艺。李正海先生豪爽率真的性格可见一斑。

与李正海的采访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其间李正海先生还接了几个电话,其中一个便是北京来电询问两会期间的宣传事宜。海鑫堂这艘茶业巨轮正在朝云南顶级普洱茶企的方向全力行驶。

延伸阅读

鑫顺祥茶诗:黑茶午韵


北国的的秋,来得早,来得清。极具画景的一季,细腻,落寞,萧索,深沉。这个秋天,来得浓郁,来得盎然斑斓。而那棵大槐树下。如往日一般。依旧是一人,一书,一茶还有一下午。

古卷如诗,饮茶如梦。我一直都认为,黑茶不适于伴读。不同的茶叶,茶香也不同。黑茶不似绿茶那般清香恬淡,也没有红茶一样醇香浓厚,更不像而花茶芬芳迷人。但我却独特钟留那种味道,独一无二。如果说把茶比作书,绿茶像散文,红茶像小说,花茶像情诗,那黑茶就一定是波澜壮阔的诗歌,每每到精彩激的时刻,端起茶碗,一饮而尽。只留余香在齿间,萦绕在心头。

渐渐的,我爱上了这种午后的茶韵,书卷在手,清茶在杯,暗香浮动,一杯饮下,一切尘嚣悄然远遁,顿然令人心境澄澈,达忘我之境。忘了尘世的烦恼,摒弃功名利禄之念,惟有书与茶的清幽之味,这时,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心中的富有,精神上的升华。那些名利场上的事情,在这里显得何等的琐屑其小,早已不值得挂于心上。

一人,一书,一茶,一下午。或沉思,或啜饮,一人独享流淌的愉悦。抬头看着老槐树,带着落蕊,似花非花。一缕一缕落下。街上还残留着扫帚的丝纹。待蕊落地,风起尘扬。一人,一书,一茶,一下午。是一种意境,一种生活态度。

七子饼的来历


七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象征,在南洋已深入人心。其实七子的规制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

清末,由于茶叶的“形制”变多,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但它并不是商品或商标名称。民国初期,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民国十年左右商定:每圆茶底料不得超过6两,但财大气粗又有政界背景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6两五钱每筒8圆的“八子圆”茶,不公平的竞争下,市场份额一时大增。

解放后,茶叶国营,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茶厂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其商标使用年限为1952年3月1日起至1972年2月28日止。因此上个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这个吉祥的名称“七子饼茶”。从此,中茶牌淡出,圆茶的称谓也退出舞台,成就了七子饼的紧压茶霸主地位。

“七圆一筒”原是清政府为了规范计量,规范生产和运输所制定的一个标准,只有在清代前期和中期,以及解放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才具有规范作用。一旦进入自由化市场,除了品牌价值,它所代表的质量和重量的意义也就模糊了。四禧茶、五福茶已经有了,难保今后不出现八禧、九宫之类的茶品,七子饼的大旗还能飘多久,令人担忧。

李霖:此女子,如水


有一种茶样女子,初见时羞涩无比,话不多,如茶一般,安静绽放;渐渐熟悉了会发现,却也似话唠一般,却让人无比的待见,而一旦坐在茶前,瞬间便又恢复了宁静模样。此女子,如水。

福安,雨夜朦胧,在李霖的接洽下约访坦洋工夫制茶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郑明星老师,约在街角的一家茶店。

茶店里自是少不了泡茶,也正是在这几泡茶的时间,重新认识了这个如茶般的女子。好茶的女子大多在茶前难以自持,主动担当泡手已是必然。访谈期间,李霖主动成为了主泡手。

一次,我习惯性地想去拿杯,发现茶杯空了,而倒茶的她,却绕开了我的空杯,倒茶给下一位。正在我纳闷的时候,她用茶夹把我空杯中仅存的一点点茶渣倒掉,清洗完杯子,然后给我续杯。我惊讶这位90后姑娘的仔细,并开始注意她泡茶:每泡一次茶,她总是会闻茶香,欣赏茶汤,然后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家去这样做;每当桌子上有一丁点儿的茶渍,她总是及时把它擦干;大家喝到的每一道茶,也都是最新的,绝不会残留上一道的茶渣……

泡茶泡到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修练十年兴许也不够。而把整个泡茶的动作流程,做到行云流水般自然随意,这份优雅又需要十年时间。一个豆蔻芳华的女子能做得此般娴熟,可见对茶她的喜爱。

记得之前教我茶艺的师父说,茶艺的精髓不在于“秀”,而是把自己融进茶汤里,认认真真地去泡好每一道茶;每一道茶汤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一定要用心感悟每一道茶汤的香气、滋味……曾经不甚明白的,竟在这一刻懂得了。只有当一个人全心全意去爱茶的时候,才能如此享受地,将每一个动作,仿佛习惯一般,做得如此周到。

想到这些,我突然就很激动,回忆起与她的第一次相见。

“这是李霖,我徒弟。”在迟早先生的介绍下,我和她就算认识了。从福安斗茶大会,到寻访坦洋村、南方嘉木,在福建那几天,我这样匆匆认识了很多人。后来,我和她一行5人驱车福安西北部的白云山布茶席。

白云山,因白云常绕而得名,山间怪石嶙峋,植物行行色色,我唯一叫得上名字的就是毛竹。他师父把布茶席的地点选在白云山深处的葡萄沟。

前一天的斗茶大赛上,她师父选送的样获得了金奖。

像这样的斗茶大赛,福安市几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其中不乏个别企业选送较差茶样的情况。李霖说,她觉得每一个企业都应选送自认为最好的茶样比赛,斗茶是对茶的尊重。

我想起夜访郑明星老师那一晚,从茶店出来,我回头望,门口招牌写着的是“草木人家”几个字。“茶”字拆开,可不就是人在草木之间么?向郑老师那样制茶的,我们这些喝茶的,还有那些卖茶的,生活都离不开一个“茶”字。归根结底,我们都将是把身心铺在茶上,生活在草木之间的人。

李迅:茶摄人生


文/周滨

在内敛温和的李迅眼里,镜头是他的语言,也是他的生活方式。而在他的世界里,最简单的乐趣便是喝一泡茶,感受生命的多彩与从容。

一个人的镜头行走

2006年时,学工业设计的李迅,放弃了朝九晚五的IT白领身份,转而投入了镜头的世界。这之前在上大学时,他就对摄影产生了兴趣:这小小镜头里的世界,为何如此神奇,能映出包罗万象的生活呢?只是大学时代,李迅的兴趣被日常生活所掩盖,为了生计,他不得不选择和别人一样上班、下班,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回忆当初,他常常想到刚拿起相机的时候,和刚毕业的妹妹用手中仅剩的二三十元钱淘了两大盒最便宜的散装饼干,当了近一个星期的口粮。而为了省钱,他每天还要赶着饭点去蹭高教出版社后面最便宜的食堂,两个人一餐还不到五元钱。这种轨迹直到在他接触了一些有意思的人和圈子后,才被打破了:因为偶然,他进了娱乐圈,写起了剧本、当起了演员,还当了制片人,目睹了银幕前后的种种精彩与落寞,这让他的心灵,泛起极大涟漪。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与相机为伴,我与镜头起舞,我用相机来品味生活,我用镜头来思考人生,我用相机来书写爱情,我用

有许多人羡慕李迅在娱乐圈的经历,怀着好奇的心理向他打听,而李迅只是淡淡地忠告:“做事先做人,要诚信,尽职尽责以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而不是以这份工作所能带来的利多利少来权衡。”其实李迅坦言,自己在最初拿起相机时,从没想过会改变这一生的历程,也没想过以它做自己的终生职业。摄影曾是他的一种记录和寄托,让他想起那闪烁画面下曾经埋藏的唏嘘和野心、那艰涩童年及苦苦求索并徘徊着的生活历程:“命运总是会绕着圈子和你开玩笑,我从刚出生一抱进电影院就停止啼哭目不转睛盯住大银幕的婴儿期,到小学、中学时代因自恋拍过镇上所有照相馆的青少年,到进入大学用赚到的第一笔钱为自己买了一架国产凤凰单反相机,再到2006年从真正意义上开始研究摄影,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命运既定的轨道上。所以我从此不再犹豫、顾忌,将所有情感都通过那刚入门的相机和镜头而呈现为一幅幅画面。我真正知道了,自己愿为此付出所有,愿以画面作为我对世界的表达。”

2006年时,李迅组成了自己的摄影团队,集体创作了摄影大片《那一年,那一抹青涩回忆的诞生》。这组镜头最终流行网络并一发不可收拾,而李迅也引起了高度关注。后来有许多个夜晚,他抱着电脑通宵工作到天明,试着将中国文化、西式时尚、画面冲击力、故事内涵性、人文关怀等种种元素融合在镜头方寸之间。他要用自己脑海中的本能画面,去创造利润并推动这个团队的集体发展,所以肩头的压力颇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最多睡六个小时,每天生活的感觉犹如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刻闲不下来却看着时间在身边飞逝。

“实在是太累了,我就想寻找一个更安宁更古典的内在世界,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而很幸运的是,这时我遇上了茶。”李迅微微一笑,那顶标志般的鸭舌帽下,是他若有所思的眼神。

一颗心的茶话空间

出生于湖北荆州的李迅,对故乡最深的记忆,是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蓝天。他也记得在家乡周边的那些小城里,有着许多茶室,人们闲适地坐在一起,三五成群地聊天。在那漫长而青涩的少年时代里,他常回味这幅画面里的乡情乡韵,也对茶有了别样的好感。

“我真正喝茶是从大学毕业后才开始的,还记得第一次喝的那泡茶是信阳毛尖,那小小翠绿的叶片躺在清澈而透明的玻璃杯里,像青春一般动人。而那年我刚23岁,正徘徊在淡淡惆怅的初恋情愫中,喝完以后就觉得很特别,不但头脑清明,心情也一下子好了许多。”从那以后,李迅深深爱上了绿茶,他爱绿茶的透明与澄澈,像他的心一般无瑕。

作为一名商业摄影师,李迅常常要进行大量的创作,为此他要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这时茶就派上了用场。“平时我工作紧张、心情烦躁时会喝淡淡的绿茶,而心情低落时就会泡上一杯浓茶。因为摄影师的工作状态非常不定性,忙的时候可能通宵达旦,压力太大时我就用最爱的绿茶来减压,这不失为一个良方。”受李迅影响,他身边有许多的摄影师朋友都爱上了喝茶,一旦有闲暇的时刻,大家就会齐聚在李迅家,喝茶聊天,借以放松长期绷紧的心灵。

除了摄影的业余时间里,李迅还爱上了淘茶具,每当他在家邀朋友喝茶时,就会把各种珍藏的茶具拿出来,与友人共赏。而朋友们也知道他的爱好,所以就有人专门花费近万元买了上好的赠给他。这份情谊让李迅很感动。“朋友是一辈子的财富,我很感激茶让我们惺惺相惜,在彼此的时间和空间里互相鼓励前进。我也会珍惜和茶的缘分,好好地欣赏它、品味它,感受我生命里难得的轻松。”李迅如是说。

在李迅眼里,其实茶是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物质,爱茶之人即使不太了解茶文化,却依旧能从清清茶汤中,感受它的韵味和精神,达到与茶在精神上的共鸣。而且更主要的,茶对人的身体极有好处,是一种完全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人有很多的亚健康症状,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的。我在特别年轻的时候,也像别人那样爱喝碳酸饮料,后来就发现这些可乐、雪碧什么的,喝多了会使人发胖、引起糖尿病,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导致出现骨质疏松。而爱上喝茶以后,我的精神感觉特别好,身体轻松了,整体健康指数也非常平稳,即使每天只睡五个小时,依旧有许多创作的激情。”李迅笑言,自己也并不总是有时间摆上一整套茶具,更多的时候,他要为各种类型的商业大片来回奔走,手里就只能带一泡便携装的绿茶。“但是没关系,尽管形式简略了,但内质依旧存在,我用茶来稳定自己的心灵,使它不致迷失在这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里。”

采访当天,记者跟随李迅进入了他的摄影培训小组,到外景地进行一组婚纱习作的训练。我发现这时候的他,完全进入了一个忘我的世界,闪烁在那镜头中的眼神,既有着不容置疑,又怀着雄心万丈。而这个文艺范儿十足的青年人,就在此时透露自己一直想要完成的心愿:“我想创作一些结合中国茶的题材,因为我觉得茶这种古老的物质,可以由镜头体现出不一般的青春时尚,让生活动感十足。我也想让这悠久传统的茶文化变得更自然、更轻快,让身边更多更广大的年轻人,都爱上喝茶,并懂得欣赏好茶。”

原来,在内敛温和的李迅眼里,镜头是他的语言,也是他的生活方式。而在他的世界里,最简单的乐趣便是喝一泡茶,感受生命的多彩与从容。

七子饼茶的来历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茶经茶马古道而名扬天下。普洱府早在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而得名,在官方文书中第一次使用“普洱”这个地名。普洱成为了当时生产、加工、集散茶叶的重要集镇。所产的蒸青、炒青、晒青团茶和散茶赢得了许多客商的亲眯。到万历年间,朝廷在普洱设官府管理茶叶贸易,封疆大吏们把普洱茶区的茶叶运到北京,献到宫里,普洱茶开始得名而风靡天下。谢肇制著《滇略》中就有“世蔗所用,皆普茶也”之说。

“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七子饼茶形似圆月,是云南传统出口品种,畅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过去民族,儿女亲事,非送七子饼不可,相传至今,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现在也很盛行。

为啥七子饼只装七张饼,而不装八张或六张呢?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咧?是用来上税滴。还有另一种说法: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对话茶学博士:李远华


2010年初,作为福建省第一位茶学博士,李远华从重点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被聘请到武夷学院。两年多来,他先后主持了国家级、省级的各类重大科研项目6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1篇。作为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他还具体实施了财政部支持项目“武夷学院茶叶工程中心”建设,使武夷学院茶学专业三年间跃入“国家级特色专业”行列。

李远华与国际茶业协会主席米切尔合影

问:李博士,您好!您目前在主持哪些项目呢?

李:目前,我主要主持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VA菌根促进茶树生长的转录谱分析和相关候选基因克隆”、2011年南平市科技对接重点项目“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产业化示范”、2011年省政府教学改革项目“产学研用联合培养茶学应用型人才”等。

问:您能详细谈谈这些项目吗?

李: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VA菌根促进茶树生长的转录谱分析和相关候选基因克隆”,是福建省茶叶界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也是闽北建国以来首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研究项目。VA菌根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一种真菌肥料技术,通过VA菌根技术能极大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营养的吸收、抗逆性及抗病性。这个项目成果将对未来武夷岩茶品种的根际微生物应用、实现菌根化栽培具有深远意义;2011年南平市科技对接重点项目“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产业化示范”,主要是进行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开展武夷岩茶、红茶等产品开发及茶企业的产业化示范。简单地说,就是鉴定不同的茶种适合制作什么样的茶,这将大幅度提升武夷茶的品质与效益。而2011年省政府教学改革项目“产学研用联合培养茶学应用型人才”则是改变传统灌输型教学方式,以“探究式”教学方式为主,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茶学大学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问:您在茶学研究领域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您如何通过这些成果来服务武夷山的茶企、茶农?

李: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武夷山的茶企也不断增多,大小企业星罗棋布。两年来,我基本走遍了武夷山的主要茶企和茶山,在走访中,对茶山的土壤、日照、茶种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和建议告知茶农。我对一些茶企如华辉茶业、芳茂茶业、兴舒岩茶公司、青龙食品等提供了从技术到营销全方面的指导,比如茶园建设规划、品种选用、加工厂房设计、加工技术的提升、茶叶品质的提高、茶叶新产品的开发、茶叶销售队伍的建立、企业茶文化的内涵要求以及与国内茶界的交流,等等。

问:听说您利用武夷茶研发了一种茶腌制食品,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李:这种新食品叫做乌龙茶腌菜。主要是通过对茶叶进行晒青、摇青、杀青、揉捻、腌制等工艺,制作出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的腌制食品。目前,这种制作方法已获批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乌龙茶的腌茶制作方法”。该产品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武夷岩茶夏秋茶鲜叶的综合利用问题,开发有市场前景的腌制茶产品,实现闽北乌龙茶深加工技术的提升,为茶产业服务。这种乌龙茶腌菜经标准测定,含有茶多酚、茶氨酸、可溶性糖、咖啡碱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预计明、后年间能够面市。

问:作为茶学领域的专家,从茶学研究的角度讲,您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设想和规划?

李:我希望我校茶学学科经过几年的发展,能够成为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同时,把年轻的茶学教师培养成专业骨干力量,把武夷学院茶学与生物系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茶学人才。

李远华:武夷“茶园丁”


2010年年初,作为福建省的第一位茶学博士,李远华从重点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被引进到武夷学院。从喧哗的华中重镇武汉来到怡人的山水小城武夷山,李远华在他挚爱的武夷茶园里找到了茶学实践的科学沃土,在他呼吸的武夷空气里找到了茶学的人文给养。三年间,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让人刮目相看,又先后主持了6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作为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他还具体实施了财政部支持项目“武夷学院茶叶工程中心”的建设,使武夷学院茶学专业仅用了短短三年便跃入“国家级特色专业”行列。

2011年10月,武夷学院主办了“武夷山乌龙茶·红茶寻根之旅”,李远华向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米切尔及欧盟茶叶委员会主席威廉介绍了自己正在开展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VA菌根克隆技术研究,他的介绍,赢得了来宾们的赞叹。

“小城虽小,事业不小;小城虽小,空间不小。”李远华总是这样自勉,在武夷山这块茶叶的热土上,他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在自己心灵与学术的茶园里默默耕耘,他收获了什么?我们来细细品味。

微空间:探微科研路,知著前沿风

“武夷茶流传了千百年,它的栽培与制作传承着许多经验性的技术,许多都是一种模糊的描述,很难予以定量化,作为科研人员就是要通过细致入微的生物技术分析,找到这些经验与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武夷茶带上与时俱进的科学高速路。”李远华说。

在近三年的研究中,李远华采用大量先进的生物技术,比如基因克隆、定位、表达、转录普分析、分离纯化等技术,在微观层面对武夷茶的生物特性和成分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2011年3月,他主持的“茶树叶绿素酶分离纯化和性质的初步研究”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他还首次对武夷山36个品种的茶树叶绿素酶做出了深入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在武夷小城要保持着对国际国内茶叶科技的大局观,并非易事。为了突破地域的界限,李远华手中有一本“先遣密码图”,那是他在多年求学、教学生涯中累积下来的国内国际知名茶学专家的联络电话以及QQ联络号,总计有100多个。在华中农业大学任教期间,李远华曾经培养了50多名研究生,这些昔日弟子也成为他了解茶业科技进展的“前哨部队”。李远华说,不仅在QQ上交流,他每个月还要和这些国内知名的茶学专家以及过去的弟子通通电话。做个有心对话者,让李远华对国际国内的茶学科技动态能探微知著,了然于胸。

农天地:田头播新绿,山间访农家

李远华对学生有句口头禅:脚上不沾泥,莫读茶学系。从事茶叶科研20多年来,田间地头一直是他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2011年,李远华被武夷学院评为首届“服务社会特别奖”,短短三年间,他先后担任了闽北6家茶企的顾问,还为闽北各地的30多家茶企提出建议100多条,并成功对接了一批全省、全市的重点茶业项目。

李远华有一个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地道的茶农交朋友,业余时间,他都会骑上单车或者带上几个年轻教师,深入农家,了解茶农的制茶智慧。“在田间地头总有许多新的发现,往往又成为我们开展科研的新来源。”李远华感叹道,他主持的南平市科技重点项目“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产业化示范”项目中,有许多一手资料就来自田野调查。去年初,李远华在寻访上梅乡九龙山茶农袁荣辉的时候,在他的茶山上发现了一株会随季节变色的茶树,李远华就带领学生对这株茶树突变的基因开展了将近两年的跟踪研究,目前已经初步确定这是一个武夷茶的新种质资源。

味世界:茶中藏百味,育苗知甘苦

去年以来,武夷学院实施了学生导师制度,李远华作为系主任尽管有许多忙碌的行政事务,但他却坚持亲自给本科生上基础课,达到了三门之多,同时还指导学生科研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对年轻教师,他更是全力扶持。2009年,李远华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曾获得了华中农大“二十佳导师”称号,他把当年带研究生的耐心与细致劲用到了学校的年轻教师身上,通过带领他们参加自己主持的课题,在实践中提升年轻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

“茶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两年后,你们就是闽北第一批茶叶专业的本科生,我要让你们对得起这个闽北第一这个称号。”李远华每次对第一届茶学本科生提及此话都语重心长。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上,他总是亲力亲为。2011年4月时,第一届茶学本科生被他分配到6个茶厂实习,在实习期间李远华深入每一个茶厂,和学生一起熬夜、制茶、品茶。为了让学生掌握传统的手工制茶技术,他亲自示范,让学生领悟到了机械制茶与手工制茶之间的区别。茶学系里的茶树种质资源圃也成为李远华言传身教的生动课堂—修剪茶树,把握高度,树形优良,产量看长;挖沟施肥,勿到根部,观察树冠,选择角度……他不仅自己亲自示范这些体力活,还把动手实践所得的各种诀窍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李远华还在武夷茶科研之路上跋涉,他今年还将再接再厉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茶树叶绿素酶基因的克隆与体外功能验证和表达特征研究》。其实在李远华的眼中,每一片茶叶都传达着纷繁的科学讯息,他要做的是破译其中的密码,为自己的“茶园丁”生活作出最生动的诠释。文/黄旭辉

李宗垣的“追茶”人生


李宗垣的“追茶”人生

“借问茶香来何处,安溪乌龙铁观音。”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便身在此山中。

李宗垣被誉为安溪茶界的实践型专家和最具权威性的评茶大师,用毕生的精力审评铁观音,成为安溪铁观音评审的领军人物,他致力于探究铁观音种植、制作方法,在2006年整理出版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一书,为铁观音产业建功立业。记者慕名前往安溪茶都,拜访这位茶界著名的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

总结铁观音300年制茶技艺

一见到李宗垣老师,三杯茶未了,他便拿起《安溪铁观音制作品评》一书,赠与我,我不胜感激。谈及此书,李宗垣老师颇为自豪。2006年初,他将我国300多年来的铁观音的种茶、制茶方法经验,以及他在工作实践中的实验结论写了出来,这也是对铁观音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作了第一次全面的收集、积累、总结与提高。

事实上,早在1980年,李宗垣老师便开始在《福建茶叶》发表《铁观音看青做青技术》,谈及第一篇发表的文章,李老师记忆犹新,回忆道:“当时还没有电脑,全是手写稿,我在平时看青做青时,收集了不少采制技术,后又将稿件寄给安徽的陈椽老师,他将稿子化整为零,仔细修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几经改稿,终于成文。”

李宗垣在之后3年间连续陆续在全国及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7篇,1985年还参加《中国名茶研究选集》的撰稿。问及如何能将制茶经验写成文章,如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时,李宗垣说:“其实这要得利于在学校刻苦学习,对茶叶制作的基础知识牢固,将实践经验及时地总结、提高。当然,在平时采茶、制茶的过程中要留心,学习他人经验,不断充实自己。”

茶之道无止境

1962年8月,李宗垣,毕业于福安农业专科学校茶叶专业,之后分配到安溪的产茶区工作,在西坪、大坪等地,一干就是十八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收购茶叶、制茶,他什么样的活都做过,挑水、扫地、做饭样样行。

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李宗垣善于摸索、总结制茶技术,在做青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记录、分析茶青,杀青之后,也要细致地观察水分的变化。“如果只看青,而不亲手去做青,那永远也学不会,而且还要用心学,将学习应用到实践中。”李宗垣感慨道。为计算失水率,他每摇一次青要称一次重量,算出失水的重量与时间长短的关系,不厌其烦,持之以恒,终于在千百次的实践中得出重要结论。

回到县城以后,李宗垣先后在茶叶公司、茶委会、茶果局工作过,当过审评科长,安溪特种茶包装厂厂长,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更广的天地,但活到老,学到老,李宗垣在教学中还在不断地学习。

1982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很多生产队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茶农对如何种茶、制茶有着迫切需求,因此当李宗垣不辞劳苦地下各乡镇给农民讲课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对学习的渴望。有一次在湖上乡沙堤镇讲课,出乎意料地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个茶农,他们安静地席地而坐,李宗垣老师连续讲三个多小时,竟没一个站起来。而今,李老师到茶都时,常有不认识的中年茶农上前,嘘寒问暖,感谢昔日之恩。

专家评茶也争议

1996年,李宗垣老师参加广州的一次茶王赛的审评工作,当时有铁观音、本山、毛蟹、黄金桂等分门别类进行评比。铁观音是品评的重点,茶样逐渐分成两种不同风格的茶样。其一是传统的制茶方式,这类茶主要以西坪、华祥为主,受台湾茶叶制作方式的影响,以轻发酵为主。其二是混合方式的制茶方式,即拼配的茶。在最后决赛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说,传统的茶叶滋味好且浓厚,香气高,而支持混合型的人群认为,混合型有利于促进茶叶今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的意识。次日便是公布获奖结果的日期了,评委们争议了很久,最终确定传统型获胜,李宗垣老师一看手表,已经是凌晨两点钟。

1999年,清香型的出现是铁观音发展重要转折点,打破了很多铁观音的传统评定标准。清香型在做青时需采用空调做青,掌握茶叶的发酵波,控制烘焙温度,在打青、回青、消青、拖清等都有不同之处。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消费者对茶叶口味的要求,要结合市场需求,清香型也如雨后春笋,逐渐壮大成长起来,新的审评标准也建立起来。如今的评茶更是一种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的生活艺术。

李宗垣认为,茶乃高尚之物,它不但是健康的饮品,而且需人们精心、高雅地品评,方能悟出其道,常以茶会友,不但有亲和力,更能体现随和、平心的一面。(洪嵘)

李瑞河的回甘人生


李瑞河,1935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祖籍福建漳浦。现为天仁集团总裁、天福集团总裁。一个曾连续相亲三次都没人要的穷小子,却能坐上台湾茶业的头把交椅。

一个因“证券风波”而一败涂地甚至差点破产入狱的台湾老人,于58岁高龄进军祖国大陆,打造出“天福茗茶”这样首屈一指的茶业品牌。

他,就是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一个在茶中演绎人生传奇、同时把中国茶推向世界的风流人物。

把吃苦当吃补

李瑞河出身于茶农世家,从小就与祖母等劳作于茶园间。年幼时每逢采茶季节,他就为采茶的父亲和叔叔伯伯们送茶水,当他摇摇晃晃地走近茶园时他总会吆喝起来:“大家来吃茶喔!”

“我们当时的吃茶其实是喝茶梗泡的‘排骨茶’。”李瑞河回忆说,“当时种茶的人多,的人少,我们家跟一般农民一样都很穷,甚至一家人舍不得喝茶叶泡的茶,那些都留着卖,这正是所谓‘烧瓷的吃缺碗’。”

令他印象更深的是,有一次一位茶商到他家收购茶叶,当时天快黑了,正好是晚餐时间,眼看着茶商举棋不定,李瑞河的母亲就把客人留下,并且含泪宰杀了一只一直留下来下蛋的老母鸡。茶商酒足饭饱之后,才向李家收购400斤茶叶。茶农的卖茶难,母亲的挥泪杀鸡画面,李瑞河历历大目。

长大后,李家为了生计弃农从商,举家搬迁,开起了一家小茶店。李瑞河作为长子承担起家庭经济重任跑起业务,用一部脚踏车跑遍高雄、台南等地。每到一个陌生的村庄,李瑞河都会“入门看人意,入山看山势,见农说农话”。有时候看到主人家里小孩在做功课,他会关心一下书念得怎样,小孩有不懂的地方,他还会顺便拿起纸笔指导一下。“我反对强势推销,在卖东西给别人之前,要先学会关心别人。”李瑞河说。

慢慢地,李瑞河以自己的勤劳和诚恳打开当地市场。当然,商场如战场,随着市场的开拓,李瑞河触及了一些同行的利益,甚至受到威胁“再去找他们,有你好看的”。对此,李瑞河的父亲一直教导他以和为贵。

21岁那年,李瑞河入伍,部队生涯又给李瑞河上了一课,最苦的时候21天没洗澡。但他把吃苦当作进补,把“被管理”当作是“学习管理别人”,他说“差使别人之前,要先学会差使自己”。

三次相亲没人要

夸下海口促辉煌

成年后的李瑞河身材挺拔、五官端正、一表人材。然而他却一直没找到对象。25岁时连续相亲三次均以失败告终。无论是售票小姐,还是代课老师都以“卖茶的没前途”、“家庭不富裕,弟妹多负担重”等理由拒绝了他。李瑞河解释说,当时兄妹共有9个,全家人就靠一个小茶店吃饭,人家一打听都吓一跳。当然,相亲的失败跟他埋头工作,没有积极主动追求对方也不无关系。26岁时,一战友实在看不过去,为他介绍个对象。刚开始,女方家长一听说他家情况就拉下脸。不过这次李瑞河没有退缩,而是壮大胆提亲:“我们家世代种茶,虽然兄妹多,但我打算以后让每个人都开一家茶行,我们9个兄妹一人开一家,那九家茶行就可以组成一个大公司,让你女儿当老板娘······”准岳父听后哈哈大笑:“年轻人,有气魄!”

就这样,李瑞河定下终身大事。结婚后的1961年11月10日,26岁的李瑞河率先在台南市西门路开第一家茶行——“天仁茗茶”。开店成本4万元台币中,有1.2万元台币是岳父交给女儿带到李家的,还有8000元台币是妻子变卖首饰的钱。肩负着那份亲情和责任,李瑞河破釜沉舟,立誓要“汗洗台南”,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军人精神去兑现他的诺言。14年后,李瑞河果真在台湾开了9家“天仁茗茶”,后来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他的店遍地开花,而且创办天仁茶厂、天仁茶园、陆羽茶艺中心等,当竞争对手感受到他的威胁时,他已是势不可挡,奇迹般地创建了资本额逾40亿元的天仁集团。

商海浮沉,失败不失志

1988年8月8日上午8时8分8秒,李瑞河与8位董事一起为天仁证券公司开幕剪彩,让他刻骨铭心的是,那一长串“吉利”的数字并没给他带来好运,而是噩梦的开始。两年后,台湾股市崩盘,天仁证券因从事丙种垫款,出现30亿的财务损失。这对再有钱的人都是个晴天霹雳。出事后的连续7天,他几乎瘫痪在家,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为了避免引发更严重的一系列问题,一周后他还是提起精神处理危机。在记者会上,李瑞河坦承过失,并承诺:愿意用名下的财产来偿还债务,宁可做一个清清白白的穷人。其落泪坦白的照片成为第二天各大报的头条新闻。随后他辞去一切职务,变卖家产抵债,包括在美国的一幢房子。为了恪守“成功的荣耀全体共享,失败的责任我肩独担”的信条,他还一人独担司法追究,好在不用服刑。他的诚信,他的重情重义,使他失去万贯家财的同时也赢得了尊重和信任。“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的这句话让我看到了大陆市场的希望。”李瑞河说,经过1990年到1992年两年的疗养期,他重新振作,而诱发他人生第二春的,正是祖国大陆12亿人口的大市场。后来的事验证了一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的事迹也成为闽南歌《爱拼才会赢》的最好注脚。

1993年,已是花甲之年的李瑞河筹集到1000多万元人民币后踌躇满志地转战大陆。由于在大陆是从福建起家,他把公司起名为“天福茶业公司”,打算产茶做外销。然而新的事业刚开始,打击又来了:生产的第一批茶从东南亚转运回台湾时,因政策原因被海关扣留4个货柜的茶叶,损失1000多万元台币。

出师未捷,李瑞河没有气馁。而是调整经营策略,转型做内销。这时候他表现出来的不是“老迈”而是“老道”,用他的话说是“在台湾行销茶业数十年,经验丰富,来大陆驾轻就熟”。在福建立足后他搬出以前积极的经验,迅速向全国扩张,由点到面。如在某大都市的闹区设点,在实践中培养服务人员,之后提拔优秀人才为店长,再派他到邻近区域开设店面,一间变两间,两间变四间······

他先后在中国大陆各大、中城市开设1300多家“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在福建、四川、云南、浙江、江苏等省建有14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2家茶博物院,3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天福”获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国获此殊荣的第一家茶业企业。天福集团集茶业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是当前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

2011年9月26日公司股票(天福06868.HK)在香港证交所主板上市。

以茶会友,以情留人

李瑞河在台湾茶界称王用了几十年时间,而在大陆这个十几亿人口的辽阔土地上驰骋,他却用不到十年的时间。他的成功秘密何在?李瑞河概括为“自助、人助、天助”。他说自助是前提,人助是纽带,天助是机遇。

“一个好汉三个帮。三国时有桃源三结义,有三个好汉就可以打造一个王国。”除了自已努力和把握机遇外,李瑞河最看重的还是“人”与“情”。

其实李瑞河在台湾时就与不少高官称兄道弟,来大陆后又巧妙运用茶业经济与政治的结合点,长袖善舞。曾有人借政治色彩问他“你到底是穿什么颜色衣服的”。李瑞河巧妙地说是“茶色”。他解释说,红、绿、蓝调配一起,就是茶泡出来的颜色。“茶是和平、和谐的饮料。”在李瑞河看来,茶能调和人际关系,能让你在寒冷时知道温暖、在得意时学会平静。他说,不要小看茶这种农产品,运用得好,它可以助你以茶会友,广交四海朋友。他补充说,人应该严谨而不失幽默,茶是个很好的介体,否则越老会越没人缘,越没人缘会越懒。

有一次,天福女员工泡茶时,李老询问她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有没有男朋友,还赞她几句。他说:“像这样,关心一下人家,开开玩笑,又不用付钱,却利人利已。”

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李瑞河说“把员工当作自家人,这就是我的用人之道”。正因此,天福的管理被誉为“有人情味的管理”。而天福的企业文化和茶文化也随着“天福茗茶”这一品牌渐渐深入人心。惟一令李瑞河感到不足的是:“不够脚手(闽南语,意为不够人手)”。

21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

如今,天福茗茶、天仁茗茶两大名牌正风靡世界,天福茶博物院也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茶文化基地,而天福茶学院则是全球首个专门培养茶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李瑞河,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经销商,也是茶文化积极推动者,业界有“世界茶王”之称。

说起近年来茶界群雄崛起,竞争激烈,李瑞河坦然笑道:“竞争虽然让人讨厌和紧张,但对我们长期投资者来说不但没什么影响,反而更有利。”他说关键是共同把蛋糕做大。随着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上茶这种健康的饮料。

他还分析说,一个国家的国饮与国家政治、经济、人文是有密切联系的。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英国人向世界行销红茶,因此才有“立顿”;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因此才有“咖啡、可口可乐”;而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因此中国的茶必将香飘四海。为此,李瑞河一边布点全球,积极备战,一边期盼国富民强。他说,反过来,茶也会影响一个民族。“日本人彬彬有礼,可以说是日本茶道的作用。对于中国,我希望中国的茶道能塑造一个富而好礼、祥和乐利的‘大同社会’”。

天色渐晚,天福茶博物院通过广播播放《感恩的心》。李瑞河说,每天下班时间都会播这首歌。他说他这一生想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也希望人们活着能心怀感恩。

李瑞河道:为人当心善志远,真正的伟大是平凡的,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的,真正的力量是温和的······

紫砂壶的市场价格为何不断创造天价


紫砂壶大体上属于文人艺术,所追求的古朴雅趣也基本上是以往文人所追求的。

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紫砂壶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为何紫砂壶在市场上的价值这么高?为何不断创造天价?天价的原因除了出自大师之手,其艺术价值极高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紫砂壶泡茶的好处。

第一,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

第二,陈茶不馊,暑天越宿不起腻苔,有利于洗涤及保持茶壶自身的卫生。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时先满注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仍得原味。

第三,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

第四,冷热急变性能好,不会因受火而开裂。

第五,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所以闻龙在《茶牋》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成为奇物。

可以说紫砂茗壶被人们珍爱,在市场上不断创造天价,完全是其具有的艺术价值和优良独特的实用价值决定的。

(御得鼎)

李易祥的玩茶理念


李易祥

星座:双子座 

血型:A型 

199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影视作品:电影《盲井》、《鸡犬不宁》、《我叫刘跃进》,电视剧《军人机密》、《香水》、《心囚》、《天伦劫》等。《盲井》曾在第53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柏林最高艺术成就银熊奖,荣获2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银奖,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改编、最佳新人提名。

重点文字:“每次拍完戏之后,所得片酬我不看作是钱,而看作数字,数字就应该及时归零。”

李易祥的财富观:

越没有财富的时候朋友就越多,越有财富的时候真正的朋友就越少。

理财不是为了要世界的东西,我的理财观是和大家分享。

最大的富足是心灵的满足,不是物质的积累。

我现在的梦想是用智慧的财富,一种比物质财富更简单、更轻松的财富,让我们生活的地球越来越美好,让每个人的心灵都更快地净化。

刚刚主演了电视剧《神话》,正处在空闲档期的李易祥,穿一身白色休闲装,安坐在自家茶馆的巴西花梨木大桌前。

在茶叶的袅袅清香中,没有了鸣蝉的噪音和暑热,李易祥气定神闲地讲述他的财富人生和“茶之道”。

理财是为了分享

“理财不是为向世界索取,我的理财观是和大家分享。”李易祥很平淡地说,娱乐圈里的同行,很多都善于投资、理财,比如做房地产,炒股票,收藏古董、艺术品等等,不乏高人。“不少朋友会跟我聊一些投资股票、房地产之类的事,他们的心情受到市场的影响。而我的心情是随着自己的心跳自然的起伏。很多银行的朋友带他们的大客户来喝茶的时候,他们自己都说理财和喝茶感觉真是不一样。这是一种心灵的理财,是最大的财。他们是钱越多,心里越恐惧。而我是心灵越来越平静。”

他认为,会理财很好,但他不羡慕,“我天生没有什么理财的意识。物质财富对于我而言并不重要,房子再多、再豪华,一晚上也只能睡一张床而已。最大的富足是心灵的满足,不是物质的积累。”

演员的职业充满了风险,很多朋友劝他买几份保险,“可是我自己不需要这些,万能的保险就是你的自信。我的财富是零,就是永远的归零。每次拍完戏之后,所得片酬我不看作是钱,而看作数字,数字就应该及时归零。”[page_break]

他说着,拿出一包凤凰单枞,专注地泡起来。“每次拍完戏之后,想着所得片酬足够一段时间买茶了,就觉得可以了。当我发现需要钱买茶的时候,就再出去工作。”他轻轻地给桌前的每个人倒了茶,然后举起闻香杯,一边仔细地嗅着单枞的香气,一边若有所思地说,“买一些好茶,请多一些人喝,这是很快乐的事。你看,我这里多贵的茶都有,有的百年老茶拍卖价能达到二十万元,但是我不藏着,都拆开、跟朋友一起分享。”

好茶用来喝,不为投资

除非遇到好的角色和剧本而忙与排戏,李易祥多半时间都在茶馆。

茶是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我5、6岁还没桌子高的时候,就和姥姥一起喝茶了。”他称自己为茶专家,指着多宝格上排列的林林总总、各种包装的茶叶说,迄今他收藏的茶已有200多种,包括绿茶、乌龙茶、陈年普洱茶等等。“也许这算是我最值钱的资产吧。藏茶也可以算是一种理财吧——记得以前中央台做过一期节目,说到囤茶的利润达到每年20%以上。我买的普洱茶,2万多1斤买的,两三年的时间,已经翻了两三倍,到现在涨到6、7万1斤了。”

除了好茶、名茶,他还收集了大概二十把清代和明代的茶壶,那些应该在博物馆展出的价值连城的茶具,他每天都用来泡茶喝。“对我来说,好壶就是用来泡好茶的,不是用来摆着的;而好茶就是用来喝的,不是为了投资。”

此外,他还请专业人士在全国的一些茶产地定制茶。“他们都是茶业世家出身,专业水准勿庸质疑,所以客人在我这里喝到的都是最好的茶。我们根据不同茶叶的味道、香气等特点,自己命名,如‘幸福’、‘长生丹’等等,再包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包装。”

李易祥说,有位英国的客人,喝了名叫“幸福”的普洱茶,由衷赞叹道:“这是7岁时我在英国乡间闻到过的味道,一瞬间,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实现“财务自由”

李易祥第一次赚钱比较早,是在1993年。“我们全班都去广州拍了一部电影,不管戏份多少,每个同学赚的钱都一样多,所以我心里特平衡。我记得很清楚,是3600块钱,没拍几天戏,赚了那么多钱!那部电影名叫《女人花》,也得了比较多的奖。”

第一次拍电影时他上大二。“可能是当时技术的限制吧,拍片时,多走一步或者少走一步,镜头就虚了,所以我们能走对位置、把台词说完就不错了。”回顾第一次拍电影,他感慨良多,“以前拍戏,我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设计感比较多,一场戏可能有7、8个设计方案。但是现在不同,就是按照直觉去演,用灵感创造人物,只有唯一的方案。”

经过多年的努力,实力派的李易祥凭着精湛的演技、流畅自然的表演风格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也被诸多导演称为“最省胶片的演员”——排戏几乎一条就过,因而越来越红。

李易祥,每一个阶段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无所事事的时候,也有辛苦忙碌的时候,“最快乐的人生就是能够做自己的主人,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就休息。我觉得自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不为一份具体的工作而束缚。顺其自然,有合适的角色,觉得蛮好玩的就尝试一下。”

除了品茶,李易祥的另一大爱好是旅游,欧洲、美国、中国的名山大川他基本都去过,“不过,不是那种辛苦的专业登山,能开车的路我就开车,能坐缆车上去的就不会走上去,”他笑言,“何必整得自己特别累呢!”

减法人生更快乐

淡泊、随性、自然,这是李易祥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现在我们的会员很多,经营没有问题。每到一定时期我都会去买进一批新的茶,资金在不断的流动,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有不少个人或者开茶馆的,都会来这里买茶。”他说,“生意方面我不用担心,所以经常有空坐下来品茶,喝上一杯好茶,大脑就被清空了,很放松,很快乐。”

也许是好茶的作用,李易祥总是妙语连珠:人一生下来就在过加法的生活,拼命地累积财富、给自己加担子;人类也拼命地对地球做加法,让地球不堪重负。地球不平衡就会有灾难和危机,身体不平衡就会有疾病。要过简单的生活,减法的人生。

请朋友吃顿素食、喝一杯好茶,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洗澡,让心灵放下重负。难怪李易祥诙谐地说:“就是地球马上要毁灭,我也会坐在这里喝茶。”

李英:做茶贵在坚持


的。”有很多时候机会是自己把握的,但也是自己放弃的,李英抓住了她的机会,靠自己的汗水,创造了一个属于她的世界...

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很多人认为一辈子只专注于做一件事,那太浪费时间了,可是,如果要把一件事做好,那可能花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而李英就把做茶当做是一生的事业来看待,她没有想要把自己的事业做得多大,要让多少人知道,她只想踏实地做好。当笔者问到,“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让您曾想过放弃做茶?”她不假思索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放弃做茶”,她认为,在漫漫长路的人生中,当然会有绊倒过你的石头,但要不要站起来继续走下去,就要由你自己来决定站起来与否。当你坚持并专注于做好某一件事时,即使它的过程是多么的艰难,也不会对此感到一丝的苦,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笑对生活中的一切。从事茶行业17年,她并没有为自己今天事业上所得到的成功而骄傲过,相反,她认为每天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无论做茶过程中所经历的苦与甜,她都不放在心上,只把所学到的道理牢牢记在心里,提醒自己下一次要做的更好。态度决定一切,李英那份专注于茶的态度,甚是让人感到钦佩。

李英告诉笔者,她做了那么多年的茶,也品尝了不少的茶,可她却一直钟情于“中茶7581”,这是中茶普洱1975年的经典茶,代表着昆明茶厂,而正是这款茶伴随着她一路走来,她喜欢这款普洱茶的圆润厚重。普洱是越陈越香,包容性很强,而陈年的普洱茶必须用沸水才能调出骨子里的陈味,就像与长者交流,要有相称的智慧,才能相谈甚欢,也正如她在茶行业打滚多年,看尽人生百态,已经宠辱不惊。

如何才能谈得上“懂茶”?她认为,“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可能真正爱茶,而爱得深时,自然就懂了。我将会一生为茶,茶成了我的精神寄托。”做茶确实能为李英的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但她更看重茶能让她交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要爱茶的人,我都可以与他成为朋友...”无聊时,约上几个朋友,围坐在一起,沏上一壶茶,聊聊家常...李英,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人。

继中茶普洱马饼在东莞首发后,而再次选择东莞作为中茶蝴蝶牌白茶的首发地的原因是,“不但可以填补白茶在东莞的空缺,同时可以让全国更多的人开始注意和了解白茶。东莞是一个藏茶、品茶且茶文化底蕴很深的地方,东莞人也热衷于藏茶,再加上东莞的消费能力非常强,因此东莞的茶业市场非常大。近些年,东莞更是作为全国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它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全国普洱茶市的神经。”李英回答道。

李英是个很实在、很谦虚的人。在她看来,茶叶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向并不重要,因为她只想做好当前。她相信只要用心做好茶,树立好的口碑,增强客户的信心,这才能走得更远,爬的更高。“未来的事我预测不了,我只能把握好现在,把现在做好了,才实在!”

李英从97年做茶至今,促使她一路走来的是“坚持”二字,她坚信当初选择了作为“中茶普洱”东莞总经销商是正确的,“选对了一个品牌,一直坚持做下去,不能随市场的变化而轻易言弃。在茶叶市场里不分新手老手,不分男人女人,只要选定了一个方向,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走下去,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李英坚定地说。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李正海海鑫堂:怜子如何不丈夫》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