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具资讯】

麦饭石茶具,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药物矿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钾、钠、钙、镁、磷常量元素和锌、铁、硒、铜、锶、碘、氟、偏硅酸等十八种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约占人体重的0.025%,虽然其含量甚微,但是它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在人体中含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人体必须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微量元素,以满足人本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水平的需要。

麦饭石中含铝硅酸盐类(长石),对色素和细菌有吸附能力,如果将麦饭石研成粉末,离子溶出和吸附作用增强。

麦饭石处理水使水变成了带+的、-的电原子团多的水。麦饭石能吸附水中游离子,麦饭石经水后,可溶出对人体和生物体有用的常量元素K、Ca、Mg及Si、Fe、Zn、Cu、Mo、Se、Mn、Sr、Ni、V、Li、Co、Cr、I、Ge、Ti等微量元素,麦饭石在水溶液中还能溶出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

扩展阅读

茶具二十四器,你都知道吗?


茶具,古代又称茗器,同其他饮、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

唐代茶神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列出了28种茶具的名称。

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古时,“茶具”与“茶器”是两个含义截然不同的词汇,分类相异。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把炙茶、碾茶、煮茶、饮茶、贮荼等,对茶的品鉴有育化、有改善、带有精神属性的茶具,全部定义为茶器。

然而,随着饮茶方式的逐渐演变,两者的指称及功能皆合二为一,主要都指饮茶用具。

二十四器:《茶经》中,陸羽便精心設計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

风炉:为生火煮茶之用。

笤(jǔ):以竹丝编织,方形,用以采茶。

炭挝(tànzhuā)六棱铁器,长一尺,用以碎炭。

火夹:用以夹炭入炉。

釜: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

交床:以木制,用以置放茶釜。

纸囊:茶灸热后储存其中,不使泄其香。

碾、拂末:前者碾茶,后者将茶拂清。

罗合:罗是筛茶的,合是贮茶的。

则:有如现在的汤匙形,量茶之多少。

水方:用以贮生水。

漉水囊:用以过滤煮茶之水,有铜制、木制、竹制。

瓢:杓水用,有用木制。

竹莢:煮茶时环击汤心,以发茶性。

鹾簋、揭:唐代煮茶加盐去苦增甜,前者贮盐花,后者杓盐花。

熟盂:用以贮热水。唐人煮茶讲究三沸,一沸后加入茶直接煮,二拂时出现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将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称之谓‘救沸”、“育华”。

碗:是品茗的工具。

畚:用以贮碗。

扎:洗刷器物用,类似现在的炊帚。

涤方:用以贮水洗具。

渣方:汇聚各种沉渣。

巾:用以擦拭器具。

具列:用以陈列茶器,类似现代酒架。

都篮:饮茶完毕,收贮所有茶具,以备来日。

喝茶的人大多都知道,基本茶席的元素构成,主要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匀杯、茶杯、茶仓、滓方、茶荷、茶则、壶承、茶托、洁方、席布、插花器等器皿。

紫砂壶怕什么你知道吗?


从明代以来,紫砂壶一直是茶人非常喜欢的泡茶工具,原因就在于使用紫砂壶泡茶有许多好处,包括提香、保温等。同时,紫砂壶的使用也有许多讲究和忌讳,只有用好了才能感受其中的乐趣。虽然有很多的爱壶之人,但不是每个爱壶之人都懂得保护自己的紫砂壶的,紫砂壶的保养尤为重要,这关系着紫砂壶这个宝贝的使用寿命,因为它不仅有收藏之作,更重要的是要有实际的用处,所以要好好爱护你的紫砂壶。现在来简单说说紫砂壶“怕”什么。

一、怕摔

紫砂壶的材质介于陶与瓷之间,所以它与大多数的陶瓷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怕摔。对于陶瓷类产品来说,一旦摔坏就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即使是用锔瓷或金缮等方式对摔坏的紫砂壶进行修复,留下的也只有残缺美了。那么如何防摔呢?

倒茶水时要将另一手指按在壶钮或壶盖上,动作不可过大。倒茶的过程中壶不离手,有很多时候掉壶盖就是在倒茶的时候发生的。也有的人喜欢模仿卖壶商人玩的那些盖不掉、盖嘴倒立等小花样,一不小心就把爱壶给毁了的情况都有的。

尽可能放在高处、或柜子里,小孩碰不到的地方,更不要让粗手粗脚的马大哈类的人去碰壶。

喝酒之后坚决别玩高雅,喝酒之后手没轻没重,更可怕的是喝多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没喝多。

很多人喜欢用石茶盘等坚硬材质的茶盘,其实这在无意中埋下了安全隐患,最好用木质的茶桌、茶盘,木地板或铺设地毯,这样,就算一不小心失手跌落,也能尽可能减少壶破碎的概率。最好要做到“壶不离桌”。

有的人习惯在壶盖与壶把之间用绳子绑起来,以为这样可以降低盖子掉落的概率,其实这样更容易使盖子与壶身在清洁或使用中发生磕碰,有的时候虽然只是一小点磕但已经破了相啦。还有当环境温度很低的时候最好养成温壶的习惯,因为温差太大时有的壶会发生惊裂,特别是朱泥的壶。

所以,平时使用紫砂壶的时候除了轻拿轻放,还需要给紫砂壶找一个“安稳的家”;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远离小动物和“熊孩子”。只要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你的爱壶是可以长命百岁的。

二、怕油

喜欢玩紫砂壶的人都知道,紫砂壶经过长时间使用之后,表面会有一层含蓄内敛的光泽,俗称“包浆”。但需要明白的是,紫砂壶的“包浆”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油腻”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且吸附性强劲的紫砂壶也十分害怕油烟,所以更不能为了让紫砂壶看起来更有光泽而将其表面涂抹上各种油脂——紫砂壶的光泽,是养出来而不是抹出来的。

紫砂壶一旦沾染到油脂,就容易发出“贼光”,易养出带有花斑的壶。壶体的内外均不可沾染到油脂。每次茶事活动,都需净手弄茶,一是使茶免受异味污染;二是茶壶能得到良好的保养。在喝茶的过程中,用洁净的手对砂壶摩挲、把玩是非常必要的。

还有一点:大多数人家里,油烟最大的地方就是厨房;所以,要想让紫砂壶越养越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让紫砂壶远离厨房。

三、怕味

以上内容已经说过,紫砂壶的吸附性十分强劲;除了容易吸油,紫砂壶也很容易吸味。吸味功能强,对于泡茶、养壶来说,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是杂味、异味,则一定要避免。所以,紫砂壶一定要远离厨房、厕所等异味较多的地方。

四、怕洗洁剂

强烈建议您不要用化学洗洁剂清洗,绝对不能用洗碗精或化学洗洁剂刷洗紫砂壶,不仅会将壶内已吸收的茶味洗掉,甚至会刷掉茶壶外表的光泽,所以应绝对避免。

四、怕抛光布或者钢丝球

紫砂壶有污渍时,不要用含金刚砂的抛光布或者钢丝球清洗,虽然用这些东西清洗很快,但这样容易破坏壶表面结构,留下划痕影响美观。最好的工具是粗硬的棉布和尼龙刷,即使用这些工具也不能用蛮力。有些花货紫砂壶,壶身造型比较复杂,清洁的时候花纹不易处理,可以选用齿浪型牙刷进行处理。

五、怕温差大

平时泡茶,一般是采用80至100度的水为主;另外,一般紫砂壶的烧制温度是在1050至1200度之间。所以,正常情况下,紫砂壶的耐高温性能都是非常不错的。

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如果遇到短时间内温差过大(骤冷骤热)的情况,有些紫砂壶容易产生爆裂现象(特别是薄胎紫砂壶)。所以,平时空闲不用的紫砂壶,不需要放入冰箱保鲜、更没必要放入微波炉高温杀毒,只需常温放置就可以。

六、怕暴晒

紫砂壶平时在使用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冷热变化非常大的状态,但由于其结构比较通透所以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尽量避免把茶壶置放于阳光下暴晒,不然会对壶体表面的光泽造成一定影响。平时清洗之后的茶壶,也不需要拿去晒干,更不能拿去烘干,只需置放于阴凉的环境中自然沥干就可以。(来源:紫砂圈,

茶具的材质你了解吗?


现代人所说的“茶器”,多是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在茶人与艺术家的通力合作下,现代茶具在材质突破方面,有着令人欣喜的发展。

现代茶具从生产地区来分,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不同生产地。从茶器风格来看,日本和韩国更倾向喜欢自然素雅的风格,中国则更喜欢富贵精致的风格。传统茶器主流材质依然是陶土、瓷器、漆器、玻璃和金属,竹木材质的茶器已不多见。

陶土茶具中的佼佼者首推紫砂茶具,作为最传统的茶器用料,紫砂因其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等特点,依然是现代茶器选用的主流材质。

瓷器茶具中的白瓷茶具,以景德镇茶具最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青瓷茶具,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为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黑瓷茶具,则以福建建阳建窑出产的建盏最为著名。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传统上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等品种,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了较大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

金属茶具,主要是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

竹木茶具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在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都曾大范围使用竹或木碗泡茶,但现代已很少采用。

茶具的种类,你了解吗?


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有实用价值,又富艺术之美。所以,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眯。在中国饮茶的发展史上,作为饮茶用的专用工具,必然也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1.陶土茶具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茶具大为流行。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敖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也不会破裂;若有必要,甚至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还具有,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型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说阳羡(既宜兴)瓷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可见其名贵。明文震享"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的夺香,又无熟汤气"。

2.瓷器茶具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器茶具所代替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1.白瓷茶具;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其它如湖南的、河北唐山的也各具特色。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4年真宗赵恒下镇建办御窑,并把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到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闻名于世)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头流子的有嘴茶壶。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了鼎盛时期,器包括茶壶、茶碗、茶杯、茶盘等,甄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往返如梭,一派繁荣。

3.黑瓷茶具;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根具经验认为建安所产的黑瓷最为适宜,因而弛名。宋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自不用。这种黑瓷免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扑雅致,而且瓷质厚重,保温性能茶行家所真爱。3漆器茶具;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资多彩,"金丝玛瑙"、"釉变金丝"、"雕填"、"高雅"和"白银"等品种,特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4.玻璃茶具;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行可塑性大,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腻柔软,茶叶在正个冲泡过程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晶莹剔透,杯中轻雾飘渺,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

5.金属茶具用金、银、铜、锡等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茶器材料有较大的优点:成小口长劲,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价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6.竹木茶具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以很少使用。至于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竹片茶罐,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中国历史上还有用玉石、水晶、玛瑙等材料制作的茶具,因为这些器具制作困难,价格高昂,并无多大实用价值,主要作为主人富有而已。

传统茶具,你都认识吗?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饮茶由粗放煮茶进入精工煎茶阶段,于是茶具的艺术价值开始受到重视。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列出了唐朝时茶事所用的24种器具,通过了解这些器具,我们得窥唐人饮茶之器具形制与功能,并可一猜唐人品饮之法。下面一起来看下唐代的二十四茶器,考考你认识多少种。

茶道二十四器

风炉

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国道家五行思想与儒家为国励志精神而设计,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

筥(jǔ)

筥(jǔ)是装炭用的竹篓,形状有圆有方,高约一尺二寸,直径七寸,亦有木箱者,外围用藤条编出六角圆眼状,底盖合拢后似竹箱,盖沿打磨光滑。

炭挝(tànzhuā)

六棱铁器,长一尺,用以碎炭。

火策

亦称为火筷。又圆又直,顶端扁平,取炭用。多以铁或熟铜制成。

鍑(f)

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多以铁为之,唐代亦有瓷鍑石鍑,富家有银鍑。

交床

为十字交叉形器物,将上面木板中间挖去一块,用于安置鍑。

纸囊

又白又厚的藤纸双层缝制而成的纸袋,用于储藏烤好的饼茶,茶灸热后储存其中,不使泄其香。

碾、拂末

前者碾茶,后者将茶拂清。

罗合、则

罗合实为两样东西,罗为筛茶末用的细眼筛子,合为存茶末的盒子,罗与合配合使用。则,量茶之多少。

为小青竹所制一尺二寸长,用于夹烤茶叶之用。小青竹所制茶夹烤茶时将小青竹的水分与香气同时烤出,借竹香可增进茶滋味。

水方

用以贮生水,容量约为一斗,也即10升左右。

漉水囊

用以过滤煮茶之水,有铜制、木制、竹制。

用剖开的葫芦制成,又有用木头雕凿而成,用于舀水。

竹荚

一种用竹子、桃木、柳木等所做的筷子。一尺长,两端用银片包起,煎茶时用以环击汤心,以发茶性。

鹾簋、揭(cuguǐ)

唐代煮茶采用加盐去苦增甜,鹾簋(cuguǐ)是装盐用的小罐子,一般为圆形,也有像盒子、瓶子或坛子的。与揭搭配使用,揭即用竹子制成的取盐花用的小勺。

熟盂

用以贮热水。唐人煮茶讲究三沸,一沸后加入茶直接煮,二沸时出现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将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称之谓‘救沸”、“育华”。

是品茗的工具,唐代尚越瓷,此外还有鼎州瓷、婺州瓷、岳州瓷、寿州瓷、洪州瓷。以越瓷为上品。唐代茶碗高足、偏身。

畚(běn)

用于收纳茶碗,碗与碗之间用特产纸隔开避免碰撞。

用茱萸木夹棕榈皮捆扎成刷状,或将棕榈皮一头扎紧套入竹管中做成笔状,用以清洗品饮后的茶具,类似现在的养壶笔。

涤方

清洗用的盆子,可用于盛装废水。由木板拼合而成,制法与水方相同,可装八升水。

渣方

用来倾倒废弃物,汇聚各种沉渣。

通俗的讲即抹布,现在称茶巾,以粗绸布制成,二尺长,通常做两块轮换使用,用以擦拭器具。

具列

用以陈列茶器,类似现代酒架。

都篮

因能装下全部器具而得名。饮茶完毕,收贮所有茶具,以备来日。

古人饮茶,大多都会用上这茶道二十四器。用现在人的观点来看,饮一杯茶要这么多复杂的器具似乎难以理解。但在古人看来,则是完成一种仪式,是使饮茶至好至精的必然过程。用器的过程,也是享受制汤、造华的过程。

茶具礼品小常识,你知道多少呢?


茶具按其狭义的理解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许多茶爱好者青睐。

茶具材料分类

1、瓷器茶具: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

(1)青瓷茶具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能提出颜色之美。但是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

(2)白瓷茶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的珍品。

(3)黑瓷茶具,兴盛于宋代,因为宋代流行的斗茶,黑瓷茶具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

(4)彩瓷茶具,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以青花瓷茶具最常见。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色彩淡雅,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5)红瓷茶具,红瓷历来就是古代皇室和国内外收藏家求的珍品,如今成为走出国门的国瓷珍品,国宾礼品,政务礼品,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商务礼品,节庆礼品,收藏品等。

2、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坯质致密坚硬、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3、木鱼石茶具,是指用整块木鱼石作出来的茶具,主要包括茶壶、酒壶、竹节杯、套筒杯、冷水杯、茶叶筒等。因木鱼石中铀及稀土元素含量适中,故此茶具的防腐和通透性好,用其泡茶即便是在酷暑季节,五天内茶水仍可饮用不会变质。同时木鱼石对酒有奇效,任何白酒只要在木鱼石酒具中放置20分钟,即可变得绵软甘甜可口,辣味苦味明显减轻,与盛入其他酒具中的酒形成明显的差别。

4、漆器茶具,漆器茶具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5、竹编茶具,主要品种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竹编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并富含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多数人购置竹编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摆设和收藏。

6、玻璃茶具,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7、搪瓷茶具,在众多的搪瓷茶具中,饰有网眼或彩色加网眼,且层次清晰,有较强艺术感的网眼花茶杯;式样轻巧,造型独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温作用,且携带方便的保温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壶、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盘,受到不少茶人的欢迎。但搪瓷茶具传热快,易烫手,放在茶几上,会烫坏桌面,加之"身价"较低,所以,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8、冰裂茶具,冰裂茶具因茶杯杯身有似冰裂的痕迹,因此而得名。冰裂茶具因烧制时的各因素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颜色。冰裂茶具在市场上的热销程序不亚于汝窑茶具的质感,外观,色泽,造型都是非常漂亮的,而且色彩丰富、价格却很平民化,被接受的人群更加的广泛,产品看起来却非常的高档。

9、陶土茶具,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敷釉的釉陶。宜兴古代制陶颇为发达,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几何印纹硬陶。

10、金属茶具,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因其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

11、石茶具,石雕茶盘的制作,是根据石头的天然特性,设计加工精雕细琢而成。因为石头具有硬度大,密度强,颜色天然,遇冷遇热不变形,不开裂、不褪色,磨光后不会吸茶色等优点。所以用石头雕刻制作而成的石雕茶盘,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挑选

茶具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是点睛之品,在爱茶之友眼中更是一种艺术。那么如何挑选茶具呢?下面是一些小编收集总结的一些经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一:美感。

茶壶是自己使用的,所以在选择茶壶的造型及外观方面。只要依个人喜好、个人感受选择便可,最重要是自己看得舒服满意。

二:质地。

泡茶用的壶,一般是以砂为主,因为砂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在上面提款也别具韵味,所以大致上砂壶比瓷壶受欢迎。至于茶壶的质地,主要是以胎骨坚、色泽润为佳。

三:壶味。

在选购新壶时,应嗅一嗅壶中味,新壶有些也许会略带瓦味,这倒还可选用,但若带火烧味或其它杂味,如油味或人工着色味则不足取了。

四:精密。

壶的精密度是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则茗香散漫。

关于铁壶,这些你知道吗?


“老铁壶”可以算是工艺品甚至古董。因为有了“文化内涵”,卖出什么样的价格,也都是愿打愿挨的事情。不过,为了炒作的需要捏造出“特殊功效”“健康效果”,就偏离原来的主题了。

在对老铁壶的介绍中,经常提到这些特殊之处:1、能够提高水温,而且蓄热能力强。2、软化水质,够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形成山泉效应。3、铁壶受热后会释放出大量的二价铁,与茶中的单宁酸、茶多酚等作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然而,这三条“特殊之处”都是忽悠。

通常说的铁壶能够达到的温度比自动控温的电热水器高,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自动控温的跳闸温度设定低于沸点,从而使得水其实并没有达到沸腾。不管是用什么材质的壶,只要放到火上去烧,开水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所谓的“蓄热能力强”,不过是一种心理感觉而已。何况,如果要比“蓄热能力”,这些会降温的壶与具有保温设计的电水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各种茶有不同的适宜温度来冲泡,并非一味的温度越高越好。比如绿茶,就需要远低于沸腾温度的水温。而传说中老铁壶“适合”的普洱和红茶等,固然是需要高温,但这些种类在“老铁壶”的圣地日本并非主流。要说日本人发明“提高水温”的铁壶,是为了去冲泡并不需要高温冲泡的茶,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所谓“山泉效应”,是一个不知所云的概念。矿泉水有国家标准,定义是“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中,有一项或多项超过规定的最低标准”。铁并不在其中——也就是说,能否释放出二价铁离子,都跟矿泉水搭不上边。

第三,或许是对爱好者很有号召力的一点,“受热后放出大量的二价铁”“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人体的确需要一些铁,大多数人也的确是处于缺铁状态,如果一种饮品能够补充铁,甚至可以算得上“功能饮品”。然而,且不说“受热后放出大量二价铁”的“大量”到底是多大,即使放出来了,也很难被人体吸收。茶中有大量的丹宁与茶多酚等多酚化合物,会与二价铁离子结合,形成“铁-多酚复合物”。

在复合物中,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不仅它自己不能被吸收,还连累了多酚化合物。本来,通常说的那些“茶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酚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如果铁壶真的能释放出“大量二价铁”,结果却是“不仅铁不能被吸收,还把本来的活性成分给拐带跑了”,简直可以用“偷鸡不成还蚀了一把米”来形容。

本来,“老铁壶”可以算是工艺品甚至古董。因为有了“文化内涵”,卖出什么样的价格,也都是愿打愿挨的事情。不过,为了炒作的需要捏造出“特殊功效”“健康效果”,就应该算是忽悠了。

在对老铁壶的介绍中,经常提到这些特殊之处:1、能够提高水温,而且蓄热能力强。2、软化水质,够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形成山泉效应。3、铁壶受热后会释放出大量的二价铁,与茶中的单宁酸、茶多酚等作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然而,这三条“特殊之处”都是忽悠。

首先,烧水能够达到的温度是当地水的沸点。而水的沸点由当地的大气压决定,跟烧水壶用什么样的材质没有关系。虽然在热力学中,如果水中有大量的溶解成分,也能够升高沸点,但是能够从铁壶迁移到水里的那点铁实在是少得可怜,距离影响水的沸点还有千万里的距离。通常说的铁壶能够达到的温度比自动控温的电热水器高,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自动控温的跳闸温度设定低于沸点,从而使得水其实并没有达到沸腾。不管是用什么材质的壶,只要放到火上去烧,开水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至于“蓄热能力”,取决于壶的传热系数和厚度。与玻璃、陶瓷等材料相比,铁的传热系数要更大——也就是说,在如果壶壁是同样的厚度,那么铁壶散热比玻璃壶和陶瓷壶都要快。所谓的“蓄热能力强”,不过是一种心理感觉而已。何况,如果要比“蓄热能力”,这些会降温的壶与具有保温设计的电水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各种茶有不同的适宜温度来冲泡,并非一味的温度越高越好。比如绿茶,就需要远低于沸腾温度的水温。而传说中老铁壶“适合”的普洱和红茶等,固然是需要高温,但这些种类在“老铁壶”的圣地日本并非主流。要说日本人发明“提高水温”的铁壶,是为了去冲泡并不需要高温冲泡的茶,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其次,关于“软化水质”“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形成山泉效应”。且不说铁壶能放出多少铁离子,即使它能放出足够的量,也无法起到这两种作用。水的软硬由其中的钙镁离子决定,任何软化水的操作,都是去除钙镁离子。而铁离子的引入,丝毫无助于它们的减少,也就不可能“软化水质”。所谓“山泉效应”,是一个不知所云的概念。

第三,或许是对爱好者很有号召力的一点,“受热后放出大量的二价铁”“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人体的确需要一些铁,大多数人也的确是处于缺铁状态,如果一种饮品能够补充铁,甚至可以算得上“功能饮品”。然而,且不说“受热后放出大量二价铁”的“大量”到底是多大,即使放出来了,也很难被人体吸收。茶中有大量的丹宁与茶多酚等多酚化合物,会与二价铁离子结合,形成“铁-多酚复合物”。在复合物中,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不仅它自己不能被吸收,还连累了多酚化合物。本来,通常说的那些“茶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酚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如果铁壶真的能释放出“大量二价铁”,结果却是“不仅铁不能被吸收,还把本来的活性成分给拐带跑了”。

当然,铁壶烧水,多少会有一些铁离子迁移到水中。这些铁离子对于茶,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它本身可以促进多酚化合物的氧化,从而改变它们的颜色和味道。这对于茶是好是坏,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就不能用科学标准来判断。只要个人喜欢,也无可厚非。

在泡茶中,一般是使用软水,尽量减少水中的矿物质离子对茶的影响。如果铁壶烧水带来的铁离子能对茶的外观、风味和口感有提高的话,那可以算是与“软水冲茶”反其道而行之了。

多少会有一些铁离子迁移到水中。这些铁离子对于茶,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它本身可以促进多酚化合物的氧化,从而改变它们的颜色和味道。这对于茶是好是坏,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就不能用科学标准来判断。只要个人喜欢,也无可厚非。在泡茶中,一般是使用软水,尽量减少水中的矿物质离子对茶的影响。

为什么你的紫砂壶是黑色的?是真紫砂吗?


老一辈一直传下来的说法是紫砂是五色土,但到底是哪五色却没有定论,而在徐秀棠先生创作的始陶异僧中,分别为,我在看到这件作品时,感到其中的黑色显得特别突出。

紫砂壶有黑色的吗?原矿紫砂有黑泥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这个问题。

原矿黑砂

关于紫砂有没有原矿的黑砂这一点上,业内的争议很多,因为今天即使你去陶瓷博物馆,里面的泥料展示中,都没有黑砂料这一泥料。

而历史上则确有黑色的紫砂传器,顾老当年在故宫博物院鉴定时就有几件,“种花读书”款黑砂匜、“味泉”款黑砂竹节式壶,“康熙年造”款黑砂铜提梁壶等。

按顾老的鉴定,黑砂这一泥料在乾隆时期有,在嘉庆、道光年间绝迹,之后的黑色紫砂多是在宜兴烧成后,再拿去烟台烧黑的。

包括我们后来看到的定王府行有恒堂的黑色凸雕花卉蝙蝠纹把杯,其也是嘉道年间的作品,这件作品可能是原矿黑砂,也可能是烟台烧黑作品。

而原矿的黑砂到底是否还有,顾老的说法是否正确,仍旧需要仔细探究。

捂灰工艺

捂灰的紫砂壶同样是黑色的,不过更多是泛灰的一种黑,捂灰是一种工艺,底料仍旧是原矿紫砂,多是紫泥,经过这道工艺的壶,其便会变换本色,漆黑黯雅,经久泡养更是油润乌亮。

捂灰工艺最早出现在清乾隆嘉庆时期,用来“补救壶身花泥”而创制而出的,是为了统一泥色,而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专门调黑色的工艺。

将要捂灰的紫砂壶放入匣中,继而填满木炭粉,最后入窑烧制,铁元素与碳元素反应为氧化亚铁,壶身的表现就多呈黑色。

清末民国时期的紫砂名家程寿珍更是钟情捂灰,当时他的掇球壶经捂灰之后,价格更是要翻三倍。

泥料调配

这一种黑色的紫砂壶,则是进行泥料的调配,在紫泥中添加猛,烧成之后多呈现黑色,这类壶在如今比较多见。

正规调配的泥料,氧化猛的添加上限为2%,烧成后的紫砂壶泛墨黑色,与捂灰的表现有异,还有的再此基础上添加铁红粉,便是呈紫泛蓝的紫茄泥。

要注意的是,这类规矩的调配泥料与市场上的黑金刚之流是有明显区别的,如今网上的作品良莠不齐,要注意辨别。

柴烧/还原烧

这类黑色的紫砂壶烧成原理与前面所说的捂灰相近,但又不同,这类是通过控制窑内反应烧成的,表现与捂灰、调泥的黑色也不同。

紫砂矿料的铁元素丰富,那么在烧制的时候,在窑内发生氧化反应,铁质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多呈现红色。

还原烧的原理就是当窑内的温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减少窑内的氧气,使其人为变成缺氧烧制环境,剩余的少量氧气也会持续燃烧被消耗。

窑内形成还原气氛,在坯体与柴炭、火焰直接接触中造成局部烧成温差和窑内压力差,在这种混合气氛下,坯体被还原,胚体中的三氧化铁还原成四氧化铁,同样呈现黑色。

还原烧的紫砂除了泛黑之外,其表现还有类金属光泽,这是与其他烧成黑色最为不同的一点,亦有着独特的魅力。(来源:紫砂文化馆,

茶具准备的讲究有多少,您知道吗?


茶具的摆放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有线条的变化。摆放茶具的过程要有序,左右要平衡,尽量不要有遮挡。如果有遮挡,则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摆放,将低矮的茶具放在客人视线的最前方。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而茶具上的图案要正向客人,摆放整齐。

(一)主茶具

1、茶壶

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2、茶船

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茶船除防止茶壶烫伤桌面、冲泡水溅到桌面外,有时还作为“温壶”、“淋壶”时蓄水用,观看叶底用,盛放茶渣和涮壶水用,并可以增加美观。选择时应注意:

(1)形状

碗状优于盘状,而有夹层者更优于碗状。这是因为盘状茶船无法蓄盛废水,碗状可蓄,但壶的下半部浸于水中,日久天长会令茶壶上下部分色泽有异,有夹层的茶船既可以下层蓄废水,又可以上层实现茶船的各个功效,十分利于操作与日常养壶。

(2)大小

茶船围沿要大于壶体的最宽处,若是碗状、有夹层的茶船,因要用来蓄水,所以其容水量至少是茶壶容水量的2倍,但也不可过大,应与茶壶比例协调。

(3)造型与色彩

茶船应与茶壶的造型、色泽、风格一致,起到和谐的效果。

3、公道杯(茶盅、茶海)

亦称茶盅、茶海,用于均匀茶汤浓度。

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

②无把盅:将壶把省略,为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

③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茶盅除具均匀茶汤浓度功能外,最好还具滤渣功能。

4、茶杯

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1、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

2、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

3、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

4、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

5、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6、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茶杯的功能是用于饮茶,要求持拿不烫手,啜饮又方便。杯的造型丰富多样,其料用感觉亦不尽相同。

5、闻香杯

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里的香气之器具。

6、杯托

茶杯的垫底器具。

杯托是承载茶杯的器具,虽是小小一物,却也有一段佳话:唐建中年间,蜀相崔宁之女饮茶时怕茶杯烫着手指,遂命丫鬟以小碟托杯,碟心用蜡捏成刚好嵌住杯底的小环,端拿时杯子不会晃动倾倒,又免于挨烫,后又请人依样做成漆器。崔宁见了,十分高兴,名之曰“托”,从此便流传开来,延用至今。因此,杯托的要求必须是易取、稳妥和不与杯粘合。

7、盖置

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保持盖子清洁。

盖置的功用是保持壶盖的清洁,并防止盖上的水滴在桌上,所以盖置要有集水功能。支撑式盖置是简状物,只能支撑住盖子的中心部位,因此盖子也要设计成有集水功能的,使盖上的水集到中心再滴到简内蓄积,高度以略高于杯为宜,亦可用直筒杯代之;托垫式盖置可用各种盘子或用各式茶托。

8、茶碗

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

①圆底:碗底呈圆形。

②尖底: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9、大茶杯

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10、同心杯

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

11、冲泡盅

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

(二)辅助用品

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桌布: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成。

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或覆盖于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常用棉、丝织物制成。

3、茶盘: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

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

5、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

6、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恭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净而高雅。

7、茶匙:从贮茶器中取干茶之工具,或在饮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用,常与茶荷搭配使用。

8、茶荷:古时称茶则,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同时可作观看干茶样和置茶分样用。

9、茶针:由壶嘴伸入流中防止茶叶阻塞,使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10、茶箸:泡头一道茶时,刮去壶口泡沫之具,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

11、渣匙: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12、箸匙筒:插放箸、匙、茶针等用的有底筒状物。

13、茶拂: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4、计时器: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可以计秒的为佳。

15、茶食盘: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属等制成。

16、茶叉:取食茶食用具,金属、竹、木制。

17、餐巾纸:垫取茶具、擦手、拭杯沿用。

18、消毒柜: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灭菌。

(三)备水器

1、净水器

安装在取水管道口用于纯净水质,应按泡茶用水量和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净水器,可配备一至数只。

2、贮水缸

利用天然水源或无净水设备时,贮放泡茶用水,起澄清和挥发氯气作用,应特别注意保持清洁。

3、煮水器

由烧水壶和热源两部分组成,热源可用电炉、酒精炉、炭炉等。

4、保温瓶

贮放开水用。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热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需配备施行热水瓶,以不锈钢双层胆者为佳。

5、水方

置于泡茶席上贮放清洁的包茶用水的器皿。

6、水注

将水注入煮水器内加热,或将开水注入壶(杯)中温器、调节冲泡水温的用具。形状近似壶,口较一般壶小,而流特别细长。

7、水盂

盛放弃水、茶渣等物的器皿,亦称“滓盂”。

(四)备茶器

1、茶样罐

泡茶时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即可。

2、贮茶罐(瓶)

贮藏茶叶用,可贮茶250-500克。为密封起见,应用双层盖或防潮盖,金属或瓷质均可。

3、茶瓮(箱)

涂釉陶瓷容器,小口鼓腹,贮藏防潮用具,也可用马口铁制成双层箱,下层放干燥剂(通常用生石灰),上层用于贮藏,双层间以带孔搁板隔开。

(五)盛运器

1、提柜

用以存储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的木柜,门为抽屉式,内分格或安放小抽屉,可携带外出泡茶用。

2、都篮

竹编的有盖提篮,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等,可携带外出泡茶。

3、提袋

携带泡茶用具及茶样罐、泡茶巾、坐垫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带式袋子。

4、包壶巾

用以保护壶、盅、杯等的包装布,以厚实而柔软的织物制成,四角缝有雌雄搭扣。

5、杯套

用柔软的织物制成,套于杯外。

(六)泡茶席

1、茶车

可以移动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时可将两侧台面放下,搁架向对关闭,桌身即成一柜,柜内分格,放置必备泡茶器具及用品。

2、茶桌

用于泡茶的桌子。长约120-150厘米,宽约60-80厘米。

3、茶席

用以泡茶的地面,常常用泡茶巾垫之。

4、茶凳

泡茶时的坐凳,高低应与茶车或茶桌相配。

5、坐垫

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时,用于坐、跪的柔软垫物。大都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长方形物,为方便携带,可制成折叠式。

(七)茶室用品

1、屏风

遮挡非泡茶区域或作装饰用。

2、茶挂

挂在墙上营造气氛的书画艺术作品。

3、花器

插花用的瓶、蒌、篮、盆等物。

选购紫砂壶茶具,你要知道这些特点


紫砂壶茶具薄如蝉翼的薄胎

紫砂壶造型千变,工艺繁多,薄胎紫砂壶就是手工工艺的一种体现,不是舍不得泥料,这是一种娴熟的工艺体现。有的壶,薄如纸,是价值非常高的一种壶。壶体的厚度一般是在0.2-0.3cm之间。

人们常用“薄如蝉翼,轻似浮云”来形容薄胎紫砂壶。“薄胎”本是瓷器制作的“神技”,明清起,始有艺人将其运用在紫砂制壶工艺之中,传世虽不多,却开创性地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效果。

薄胎壶看起来与普通紫砂壶毫无区别,造型同样是沉稳厚重,上手却很轻,印证了老子“大巧若拙”的道家理念。一把150毫升的小壶,托在手上轻若一块朽木,仅重50克,几乎可以漂在水面之上。

薄胎就是打泥片时打得比一般壶要薄,不算是一种工艺,而是一种技法,一种作者体现自己功力深厚的技法。由于胎薄、成形难,烧制时受热不均而易烧裂的原因,因而薄胎壶对技术纯熟程度的要求很高。

薄胎壶兴起于广东潮汕地区,这是由于薄胎壶制作时对环境的湿度也有严格的要求,可以看出薄胎壶的制作难度较大,要制作出一把完美的薄胎壶,并非易事。作为一种实用器皿,这巧夺天工的薄胎壶要更多地照顾到“观赏”和“实用”的双重要求。“在手疑无物,定睛似有神”的薄胎壶,让人爱不释手,是意趣创作之妙品。

紫砂壶茶具薄胎壶的保养

紫砂壶的重量取决于壶胎的厚和薄!厚胎壶符合紫砂茗壶古朴雅拙的厚重的质感,壶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可抵御不可预计的外力伤害,以确保“长命百岁”。薄胎壶价格相对来说较高,原因在于其透气性好,难以烧制,做工难度大!考验的是壶者的制壶功力。厚胎壶与薄胎壶有其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关键取决个人的喜好。

薄胎紫砂壶由于胎壁较薄,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如遇到磕碰,壶比较容易“受伤”。在冬天使用前要注意先温壶,否则温差太大容易造成壶体惊破。薄胎紫砂壶的养用跟普通的紫砂壶一样,也怕油腻,每次泡完茶也要记得擦拭干净,放在通风处。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你知道什么是麦饭石茶具吗?》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具资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