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五月是不少春茶上市的时候,而南京和茶文化的渊源颇深,历史上著名的“斗茶”风俗,始于北苑茶,而“北苑”正是南京南朝皇宫的皇家花园。日前,南京爱茶老人葛长森写了《金陵茶文化》一书,他多年研究茶文化,这本书是他送给自己70岁寿辰的寿礼。葛长森表示,北苑茶有近400年的贡茶地位,历史上南京泡茶的名泉,则是紫金山中的“八功德水”。

贡茶“北苑茶”名源自南京

葛长森表示,南唐时候,君主都是懂茶爱茶的人,北苑原来是南朝时期皇家花园“东游苑”的旧址,南唐建立后,恢复了花园并扩大了范围,在今天北门桥以北,鸡笼山一带,花园的位置紧靠南唐皇宫,在皇宫北面,所以称为“北苑”。946年,南唐中主李璟让管理北苑的官员去福建监制专门为南唐君主烘焙的茶,被称为“北苑茶”。

他表示,北苑茶是一种用“团圆”压制的饼茶,在李煜即位后,生产北苑茶的烘茶场有1336处,这些优质的北苑茶都作为贡品,送到金陵由君主及皇室人员享用。“南唐统治年限虽然仅有39年,但是由南唐君主派专员监制,以金陵北苑地名命名,北苑茶在茶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北苑茶影响了宋代、元代近400年茶叶生产和饮茶风尚。”

民间“斗茶”就开始于北苑茶

由于极品北苑茶的数量有限,民间茶品的介入,茶叶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谁都希望自己生产的茶能够得到贡茶的优选,或者赢得市场价格的竞争,于是就出现了“斗茶”。“斗茶是集体品评茶叶品质优劣的形式,风行整个宋代的斗茶之风,就是从生产北苑茶的地

方兴起的。”

葛长森表示,斗茶的标准是看茶的汤色和汤花,汤色以茶质鲜嫩,制作精良的乳白为上,依次是青白、灰白等,汤花要均匀,久而久之,斗茶成为一项艺术活动。宋代文人苏颂在金陵南郊天禧寺,就曾经看到有人斗茶游乐。他看到樵夫砍毛柴,割草根,用这些烧火煎茶,而茶客则待水烧沸,在茶盏中注沸水放茶末,打击、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

直到元代,斗茶之风仍然很盛行。北苑茶名冠天下,王安石晚年住在南京,他曾给他弟弟王安国寄去皇帝赐予的北苑茶,从金陵城将北苑团茶亲自封缄寄给在洛中的弟弟,并戏言其弟弟在洛中饮此茶容易成仙。王安石还叮嘱弟弟煎品北苑茶的要领:要掌握好火候,在

赏花游览的时候煎火别忘了及时熄火,不能煎的时间过长,在品饮时要小口慢饮细品。

八功德水泡茶,有些名茶已失传

用金陵钟山名泉八功德水煎饮,名泉加名茶,别有意趣。宋代宫廷士大夫盛行饮茶,民间斗茶技术又很狂热,推动了饮茶风习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除了团茶,还有散茶,散茶的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煮起来方便,适合大众饮用。当时的南京也产散茶,也颇有名气。

葛长森表示,北苑茶始于南唐,盛于宋朝,延及元代,不仅名称来源于金陵,而且宣布结束北苑贡茶历史的也是在金陵。明代朱元璋在1391年下诏罢造龙团,倡导以散茶代替穷极工巧的饼茶,结束了北苑茶近400年的贡茶地位。

那么,南京历史上有哪些名茶呢?葛长森也一一盘点。有栖霞山的“摄山茶”,摄山茶味浓耐泡,先苦后香,好茶需要好水泡,用栖霞山的品外泉、珍珠泉、白乳泉泡。牛首山的“天阙茶”,在清朝名声很响,可与阳羡等名茶媲美,香气佳绝,每年清明前后,天阙茶采制时,都会吸引不少文人雅士和香客来牛首山品茗尝新。已经不复存在的清凉山茶,还有著名的钟山云雾茶,紫金山中名气最大的泉水是“八功德水”,泉水位于灵谷寺旁,关于这处泉水有不少传说,水质优异,历代的僧人,山民,游客都用这种泉水来泡钟山云雾茶。此外还有狮子岭茶,传说狮子岭茶色香味不逊于太湖东山碧螺春。

延伸阅读

闽台民间茶习俗


“中国人爱品茶,从民间茶习俗所体现出来的茶文化中,往往可以了解各民族之间、各地理区域之间的历史渊源。”在福建宁德市政府挂职的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国平说,茶以一种文化的触角,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角角落落,其不仅仅是解渴的饮料,更是一种厚重的礼仪,一种生活的乐趣,一种艺术的享受。

他表示,福建和台湾的民间茶习俗原本就是一脉相承,闽东的各种民间茶习俗可以说和台湾相差无几。

看看闽台的“茶礼”婚俗便可知一二。由于福建和台湾饮茶之风盛行,男女订婚也习惯用茶礼,闽台传统婚礼的整个过程似乎都和茶息息相连。闽台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只有经过“三茶”和“六礼”手续成婚的,才算是明媒正娶来的。

据介绍,过去,男方随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亲、相亲,女方的父母就习惯叫待字闺中的女儿端茶待客,茶杯斟满后,依辈份次序分送到男方亲客手中,由此拉开了“相亲”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机审察姑娘的相貌、言行、举止,姑娘也暗将未来夫君打量一番。当男方到女家“送定”(定亲)时,由待嫁女端甜茶(闽台民间叫“金枣茶”),请男方来客品尝。喝完甜茶,男方来客就用红纸包双数钱币回礼,这一礼物叫“压茶瓶”。到了娶亲这一天,男方的迎娶队伍未到女家,女家就要请吃“鸡蛋茶”(甜茶内置一个脱壳煮糖的鸡蛋)。

男方婚宴后,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饯、甜冬瓜条等“茶配”的茶盘,敬请来客,此礼叫“吃新娘茶”。来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红包置于茶杯作为回礼。结婚成亲的第二天,新婚夫妇合捧“金枣茶”(每一小杯加两粒蜜金枣),跪献长辈,这就是闽南、台湾民间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礼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远离故乡的亲属长辈不能前往参加婚礼,新郎家就用红纸包茶叶,连同金枣一并寄上。

在闽台传统婚礼现场,往往摆着一个巨大的烘炉和茶壶。按照闽台婚俗,新人跨烘炉有兴旺之意。而烘炉上的四个大字“和敬怡真”在闽台人眼中既是茶道,也是夫妻的幸福之道。这几个字告诫新人们,虽然两人成长背景不同,但是在婚姻生活中要牢记互敬互让,相互包容。听完这段金玉良言,每位新人再喝上了一杯象征“甜蜜美满”的功夫茶,他们便有了更深的感受。

闽台民间之所以如此时兴茶礼,是因为在福建和台湾民间,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

福建福安一位老先生吴生,将闽台茶习俗归纳为五种类型:象征型、生活型、礼仪型、祈福型、艺术型。他说,闽台两地人都好客,客人前来,不管是否口渴都要泡给一杯茶,而来客即便口不渴也要饮上一口。在闽东福安,送给客人或走亲戚所持的糕点还被称作“泡茶”,意即临时泡茶来不及,且以糕点代茶饮,可见敬上一杯茶之礼更重于糕点。

时下,正是清明时节,许多台胞回乡扫墓,他们和自己的骨肉亲人一起拜祭祖宗时,也在扫墓归来的“龙籽袋”里放置茶叶,以祈求福至财临、家丁兴旺。回到村里,他们和乡亲们泡上两杯茶,更是有着叙不完的两岸情谊。

斗茶习俗


斗茶,又称“茗战”,顾名思义,是将品评茶叶质量作为一场战斗来对待。“自在雅集”茶舍的主人、对茶文化颇有研究的余闻荣先生介绍说,斗茶始于唐,发展至宋代,已然风行南北。从高居庙堂的达官显贵,到行吟山水的文人骚客,从策肥御轻的王孙公子,到车水卖浆的芸芸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

“斗茶”斗什么?一斗汤色,茶汤色泽以纯白者为胜,纯白表明茶叶采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二斗水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若汤花均匀细腻,则可咬紧盏沿,久聚不散。

要使汤色纯白,汤花咬盏,除了茶品要新,用水要活,器具的选用也是一门学问。“宋代所用的茶品多为饼茶,因而要将饼茶碾为茶末。”要碾茶末,必要用到茶碾。余先生茶舍中所藏的铁质茶碾,为宋代所用,分碾槽与碾轴两个组件。将捶碎的饼茶置于碾槽之中,手握碾轴顺势左右而动,碎茶饼就在吱吱呀呀的声响中,逐渐化为细碎的茶末。

仅仅是“细碎”,斗茶之人仍嫌不够。于是还要置备绢面的罗筛,将碾过的茶末用羽毛或是鬃毛从碾槽中刷出来,再用细密的罗筛一点点筛过,得到的茶末便如烟尘般轻盈细腻了。也唯有如此均匀细腻的茶末,形成的汤花方够匀细,水痕才能长久。

碾茶、罗茶过后,便要点茶添水。添水所用的器具,古人称之为“急须”。据余先生介绍,急须,即古代所用的水壶,质地多为瓷或石,边缘有留口,便于倒水。一般热水烧开后先注入急须,再以急须向茶盏内注水。“有的急须也可以直接置于火上加热,但若是瓷质,则表层不能挂釉,否则加热使会之崩裂。”余先生所藏的这一件急须,便是瓷质,表层朴素无釉彩。捧于掌上观之,造型质朴,憨态可掬:肚圆,留嘴,并配以握柄,易注水亦易倒水,可见古人心思细密,构思精巧。

急须注水入何处?自然是茶盏。要衬托上乘的白色茶末,黑釉盏无疑是斗茶者的绝佳选择。黑釉盏的釉内含有丰富的铁,烧制的过程中,含铁的釉顺势融化垂下,一丝一丝拉长变细,如同兔毛,于是便有了“兔毫盏”一说。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黑釉盏也会呈现出“油滴”等性状。黑釉盏为何又被称作“天目盏”呢?余先生笑言,当年许多日本人来到浙江天目山进修,将黑釉盏由天目山带回日本,从此统称为“天目盏”,供之如国宝,极为珍视。

若想注水至天目茶盏,则另有一番学问。要先将适量茶粉用沸水调和成膏,再顺着茶盏的边沿添加沸水,边添边用茶匙击拂,此时茶汤表面便会泛起一层浓厚的泡沫,泡沫留在杯盏内壁的时间长者,即为胜出。

击拂茶汤的过程中,盏面上的汤纹会变幻出各种奇妙的图案出来。这是宋代颇为流行的烹茶游艺,叫做“分茶”。陆游曾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描写的便是这妙趣横生的景象。

几百年的光景流逝而过,“分茶”所成的丹青水墨已散于轻扬的茶烟中。“斗茶”已成历史,然而那些古人手中握过的茶碾,炉上暖过的急须,唇边触过的茶盏,仍旧安静的端坐于余先生自创的茶舍“自在雅集”中,记录着一段丰富而鼎盛的“茶生活”。对于收藏者余先生而言,每一件藏品,都是一种品茶的心境。在某个秋风乍起的午后,邀三五好友,倾谈,听曲,细细品茶而不“斗”,于是“洗尽古今人不倦”,别有一番赏茶情。

民间茶谚大全


民间茶谚大全:

神农遇毒,得茶而解。

壶中日月,养性延年。

苦茶久饮,可以益思。

夏季宜饮绿,冬季宜饮红,春秋两季宜饮花。

冬饮可御寒,夏饮去暑烦。

饮茶有益,消食解腻。

好茶一杯,精神百倍。

茶水喝足,百病可除。

淡茶温饮,清香养人。

苦茶久饮,明目清心。

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

吃饭勿过饱,喝茶勿过浓。

烫茶伤人,姜茶治痢,糖茶和胃。

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寐,烫茶伤五内,温茶保年岁。

投茶有序,先茶后汤。

清茶一杯在手,能解疾病与忧愁。

早茶晚酒。

酒吃头杯,茶吃二盏。

好茶不怕细品。

茶吃后来酽。

常喝茶,少烂牙。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

隔夜茶,毒如蛇。

肚子里没有病,喝茶也会胖起来。

龙井茶叶虎跑水。

名(草头名)壶莫妙于紫砂。

洞庭湖中君山茶。

饮茶始于西汉


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

先秦说

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成书在汉代以后饮用始于上古原始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

清人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日知录·茶》)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也只是推测,并无直接的证据。先秦饮茶,不是源于传说,就是间接推测,并无可靠材料来证明。

三国说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有"密赐荼荈以代酒",这种能代酒的饮料当为茶饮料,足以证明吴国宫廷已经饮茶。据此,《南窗纪谈》认为中国饮茶始于三国,《集古录》则认为始于魏晋。

三国时代东吴饮茶是确凿无疑,然而东吴之茶当传自巴蜀,巴蜀的饮茶要早于东吴,因此,中国的饮茶一定早于三国时代。

西汉说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茶。"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

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一般都认为"买茶"之"茶"为茶,而武阳即今四川彭山县,说明四川在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中国的饮茶不晚于公元前一世纪。

中国的饮茶始于西汉,而饮茶晚于茶的食用、药用,中国人发现茶和用茶则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北苑茶是福建早的贡茶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宋代的北苑茶。北苑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御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

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自宋代开始最为著名的茶叶,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就有十多种。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在唐末已产茶。据《闽通志》载,唐末建安张廷晖雇工在凤凰山开辟山地种茶,初为研膏茶,宋太宗时已产制龙凤茶,宋真宗以后改造小团茶,成为名扬天下的龙团凤饼。

闽龙启元年(闽王王审知之子王延钧的年号,公元933年),建州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市)有位茶园业主张廷晖,在凤凰山(今建瓯市东峰镇境内)经营方圆30里的茶园,因战事频繁,难以为继,就将茶园全部献给闽王,作为皇家茶园。茶园地处闽国北部,故称“北苑御茶园”。所产之茶称“北苑茶”,上贡闽国和后来的南唐。北宋时贡茶生产南移到北苑,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赵炅年号,公元977年)在凤凰山设漕司行衙,置北苑御焙(官焙),派漕臣督造北苑御茶。

北苑贡茶以龙凤图案的模具制作蒸青团茶,又称龙凤茶、龙团凤饼、建溪官茶等,先后有龙凤团、小龙团、密云龙、龙团胜雪等几十个品种。民间私焙(壑源等)也随之兴旺。鼎盛时期,有官私茶焙1336处。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诗人陆游赞誉为“建溪官茶天下绝”。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凤团茶,官焙衰亡,团茶向散茶演变。

福建建州最好的茶,号称“北苑茶”。如今建州的凤凰山,当地人历来沿称为“北苑”,本来指的是南唐曾设官兼管这里的茶叶征收,兼管的官员就称为“北苑使”。我因为读李后主(煜)的文集,见其中有《北苑诗》及《文苑记》,始知北苑是南唐的皇家园林,在金陵,而不在建安。南唐的北苑使,正相当于现在的内园使。李氏统治南唐时,有个北苑使善于制茶,人们竞相以他所制的茶为珍贵,称之为“北苑茶”,就像现在的茶具中有“学士瓯”之类,都是因人而得名的,“北苑”并非地名。

丁晋公(谓)撰写的《北苑茶录》说:“北苑,乡村名,今称龙焙。”又说:“‘苑’是天子园囿之名。这地方在天下州郡的东南一角,为什么却叫北苑?”丁氏也自己有疑问,看来他不知道所谓“北苑茶”的“北苑”本来不是地名。开始时是因为误传,自从丁晋公在书中把它说成是实有的地名之后,这地方竟至今就叫“北苑”了。

当时任过福建转运吏,监督制造贡茶的蔡襄,特别称颂北苑茶,他在1051年写的《茶录》中谈到“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续诸焙所产者味佳。”北苑茶重要成品属于龙团凤饼,其采制工艺如皇甫冉送陆羽的采茶诗里所说:“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要采得一筐的鲜叶,要经过一天的时间,叶子在筐子里摇荡积压,到晚上才能开始蒸制,这种经过积压的原料无意中就发生了部分红变,芽叶经酶促氧化的部分变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实质已属于半发酵了,也就是所谓乌龙茶的范畴。因此,说北苑茶是乌龙茶的前身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从五代至明代,北苑茶上贡四朝(五代的闽和南唐、两宋、元、明),历时458年,谱写了中国茶叶史上最璀为璨的一页。

中国茶画始于盛唐时期


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是在盛唐时期。中国茶画的出现也大约从这时开始。不过,当时的茶画,只不过是与其他画饮宴、娱乐图画一样,虽反映饮茶内容,但并未形成表现茶特殊本质的艺术作品。陆羽作《茶经》,已经设计茶图,但从其内容看,还是表现烹制过程,以便使人对茶有更多了解,从某种意义上,类似当今新食品的宣传画。但陆羽饮茶集团中有许多诗人、书法家,他们在经常举行的茶会中,作了许多意境美妙的诗词。这便激发了后人的联想,使后来的书画家产生更为深刻的艺术构思。

唐人阎立本所作《肃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场面。左侧两僧一儒,一边谈佛论经,一边等待香茶煮好。右侧一老一少两个仆人,正在认真地煮茶调茗。老者手执茶铛置于风炉之上,正在精心调制。童子捧碗以待,等茶汤烹好以敬献主人。整个画面表情逼真,刻画细腻,反映了一般下层儒士、僧人比较简朴的饮茶方式。这张画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就是茶画不仅要反映烹饮本身的物质生活内容,同时主要是表达某种思想。儒、佛两家以茶论道,这本身便有深刻寓意。所以,烹制放在次位,论茶才是主题。

张萱所绘《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画中唐明皇安卧御榻,二人侍从于榻侧,又有二宫女,一人捧茶食,茶具,象是明皇刚吃罢茶令其收具欲去。因茶盘中有水注,故有人认为,此画反映的是唐代早期用散茶冲泡的所谓“淹茶法”。这当然是茶叶学家注意的问题。而从文化学角度,我们更注重画题所表现的“和乐”二字。所以,画家想表达的,还是茶给人带来的安祥和乐。唐代佚名作品《宫乐图》,是描绘宫廷妇女集体饮茶的大场面。宫室中设豪华的长案,案上有茶、有酒,宫人各自手执器乐,案上有大器皿盛着茶汤,又有长勺作分茶之用。宫人皆宽额广颐,美服高髻。坐的是精美的绣座,这个捧碗品饮,那位弹着琵琶或吹着箫管或其他古乐。宫女侍立,猫儿在案下伏卧。从茶艺角度,看出当时茶酒并行不悖的局面,而从思想内容,则主要反映茶在当时与娱乐相结合的场景。唐代茶画,据文献记载还有周fǎng所作《烹茶图》及《烹茶仕女图》,可惜皆轶失难见。

总起来看,唐代是茶画的开拓时期,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描绘比较具体、细腻,不过所反映的精神内涵尚不够深刻。但它毕竟开辟了茶文化的一个新领域,通过可视的艺术手段,不仅使人们认识茶的功用,而且开始注意其精神感受。

民间茶谚知多少


神农遇毒,得茶而解。

壶中日月,养性延年。

苦茶久饮,可以益思。

夏季宜饮绿,冬季宜饮红,春秋两季宜饮花。

冬饮可御寒,夏饮去暑烦。

饮茶有益,消食解腻。

好茶一杯,精神百倍。

茶水喝足,百病可除。

淡茶温饮,清香养人。

苦茶久饮,明目清心。

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

吃饭勿过饱,喝茶勿过浓。

烫茶伤人,姜茶治痢,糖茶和胃。

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寐,烫茶伤五内,温茶保年岁。

投茶有序,先茶后汤。

清茶一杯在手,能解疾病与忧愁。

早茶晚酒。

酒吃头杯,茶吃二盏。

好茶不怕细品。

茶吃后来酽。

常喝茶,少烂牙。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

隔夜茶,毒如蛇。

肚子里没有病,喝茶也会胖起来。

龙井茶叶虎跑水。

名(草头名)壶莫妙于紫砂。

洞庭湖中君山茶。

民间的茶俗歌谣


民间茶俗歌谣为人们在茶事活动中对生产生活的直接感受,其形式简短,通俗易唱,喻意颇为深刻,内容有农作歌,佛句歌、仪式丧礼歌、生活歌、情歌等。四川民间茶俗歌谣十分丰富,具有巴蜀文化的特色。

农作耕耘的薅秧茶歌

《送茶歌》:“大田栽秧排对排,望见幺姑送茶来。只要幺姑心肠好,二天送你大花鞋”。“青青桑叶采一篮,竹心芦根配齐全。还有大娘心一片,熬成香茶送下田”。《薅秧歌》:“太阳斜挂照胸怀,主家幺姑送茶来。又送茶来以又送酒,这些主人哪里有”。四川农村薅秧有送茶送酒送盐蛋的习俗,农民边薅边唱歌是川西坝子“吼山歌”的重要形式。

生活茶俗歌

反映社会底层人生活辛劳的茶俗歌谣有《茶堂馆》:“日行千里未出门,虽然为官未管民。白天银钱包包满,晚来腰间无半文”。《掺茶师》:“从早忙到晚,两腿多跑酸。这边应声喊,那边把茶掺。忙得团团转,挣不到升米钱”。两首茶俗歌谣唱出了他们艰辛和苦情。在反映家庭情感的茶歌《我要去看我的妈》:“巴山子,叶叶塔,巴心巴肝惦爹娘。圆茶盘,端茶来,方茶盘,端花来。不吃你的茶,不戴你的花,我要去看我的妈。”

仪式丧礼茶俗歌

仪式歌是四川歌谣中最为丰富的部分,内容最全面的是婚礼和丧礼歌,《赞采茶诗》详细记述旧时丧礼的程序礼仪。唱词:“为儿亲,去采茶。手提筐,身穿麻。山又高、路又窄,哭哭啼啼往前跨。抬头望,见乌鸦,呱呱叫,叫呱呱,叫的昌儿爹(妈)。前日里爹(妈)为儿,今日里儿为爹(妈),好似反哺乌鸦。奏乐师,实在苦,情你吹个《鸦反哺》。朝前走,过山垭,一派青松乱交加。山坡赶羊羊乱跑,好似猛雨打残花。奏乐师,不要慌,不要忙,请再奏一曲《山坡羊》。回头心胆怕,用手扳住茶树桠。思念儿亲双泪洒,盈筐雀舌,满筐龙芽,采得香茶便归家。曲曲弯弯路,重重叠叠垭。不觉红日渐西斜,急转路三忿。……忙烹茶,自吁嗟,思念儿亲泪如麻。……为采茶,上高册,顾不得山遥路远,急急忙忙往前钻!奏乐师,听得端,请吹一调《行乡子》,壮一壮孝子行颜!抬头望,望无边。岷山顶上接云霞,不怕远,来采茶,手提筐筐往上爬。……提起茶叶回家转,烹此新茶与亲餐。一路之上不敢慢,急急犹如虎下山。奏乐师,你辛苦,请你打起包包锣,擂动牛皮鼓,架起大蟒筒,吹首《下山虎》!”这首仪式丧礼歌产于都江堰。都江堰是四川产茶区,茶农一生在高山上种茶采茶非常辛苦,民间以采茶编成唱词作丧礼司仪歌,寄托生者对死者的哀思和悼念,直接反映丧礼茶俗文化的歌谣还不多见。

情歌茶俗歌

情歌是民歌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魅力的部分,这里叙述的茶俗情歌,其语言,感情色彩,及表现出来的民情风俗,都具有四川茶俗风情的特色,把爱情表现的大胆、泼辣、直率、热烈的有《太阳出来照红岩》:“太阳出来照红岩,情妹给我送茶来。红茶绿茶都不受,只爱情妹好人才。喝口香拉妹手!巴心巴肝难分开。在生之时同路耍,死了也要同棺材”。把爱情表现含蓄。委婉的有:《高山顶上一棵茶》:“高山顶上一棵茶,不等春来早发芽。两边发的绿叶叶,中间开的白花花。大姐讨来头上戴,二姐讨来诓娃娃。唯有三姐不去讨,手摇棉车心想他。”《望郎歌》:“八月望郎八月八,八月十五望月华。我手拿月饼来坐下,倒一杯茶香陪月华。我咬口月饼喝口茶,想起我情哥乱如麻”。“四月望郎正栽秧,小妹田间送茶汤。送茶不见情哥面,不知我郎在何方”。《渣渣落在眼睛头》:“红丝带子绿丝绸,默念情哥在心头。吃茶吃水都想你,眼泪落在茶碗头。娘问女儿哭啥子,渣渣落在眼睛头。”以茶为媒,以饮茶、送茶来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和爱慕,篇篇美玉,散发着浓烈的生活气息。男女对唱的山歌情歌有:哥唱:“妹儿采茶在山腰,青苔闪了妹儿腰;有心栏腰扶一把,怎奈隔着河一条”。妹唱:“这山采茶望那山,讨得嫩叶做毛尖。哥哥不嫌味道苦,卖茶买来油盐米,娃儿大小笑哈哈。高高山上一棵茶,一对麻雀往上爬。问你麻雀爬啥子,口干舌燥想喝茶?岩上绿了枇杷茶,郎在崖下放木漂。滩陡水急穿云过差点闪断妹的腰”。枇杷茶为四川崇庆县文井江西岸山区所产,树干高十余米,树围数十厘米,史称“尤门贡茶”。这是姑娘们嬉戏唱给小伙们听的山歌情歌。

儿歌茶俗歌

儿歌是四川民间歌谣中的一朵鲜花,最为有趣和绚丽。《王婆婆,在卖茶》是一首儿童做游戏所唱的茶俗歌,“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了幺姑说闲话”。这是一首用指头做游戏时唱的儿童茶俗歌。先将双手的大拇指中指、无名指撮在一起,各形成一个圈,然后将右手食指穿入左手圈内,将左手小指穿入右手圈内,左的食指与右手小指迭在一起,右手食指代表王婆婆,左手大拇指、中指、无名指代表三个观音,右手大指、中指、无名指代表三匹马,左手食指和右手小指代表两个童儿,左手小指代表幺姑。游戏时,边唱歌边扣相关的指头。这首茶俗儿歌,形式活泼,易唱易记,老少皆宜。

佛句茶俗歌

茶与佛家结缘很早,佛家在寺庙念经等佛事活动饮茶。佛句子《大路边一棵茶》:“大路边一棵茶,不等春来就发芽。问你芽儿发得这么早?烧香居士要茶”。《烧杯香茶念起来》:“初一十五庙门开,烧香居士上庙来。打开佛门迎接你,烧杯香茶念起来”。这是反映朝山居士和佛家念佛饮茶的茶俗歌。

思茅民间奇技茶饮


大凡提到饮茶,想到的方式大都是或“泡”或“煮”,然而在茶乡思茅的少数民族村寨里,却可以感受到让你意想不到的品茶方式。

早在1200多年前,唐人樊绰就曾在《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诸山……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里的“银生城”指的就是今天的思茅、西双版纳等滇西南一带,而“蒙舍蛮”(唐时对现彝族等少数民族的称谓)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古老饮茶习俗,至今仍然可以在思茅看到。这里,就给你介绍几种当地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饮茶方式。

腌茶。腌茶的制作方法有点像民间腌咸菜。傣族“腌茶”是将新鲜茶叶放在陶缸里,压紧,加盖密封保存,几个月后腌好,即可取出凉拌而食。而布朗族的“腌茶”,则要于每年冬初采来老茶叶蒸熟,晾干水分后装入龙竹筒中,埋入土里数月,待遇到喜庆之事或有贵客嘉宾,才取出撒上辣椒、盐以资款待,也可直接嚼食,别有一番风味。

清香四溢的竹筒茶。拉祜族、傣族都有竹筒茶,方法类似。先将干青毛茶装入新鲜香竹筒,并用橄榄树枝在竹筒内舂压,一边舂一边放进茶叶,直到填满压紧为止,尔后置于火上烘烤,烤时要不停翻动,待闻到阵阵香味,便将竹筒冷却剖开,取出已成圆柱形的茶柱,掰下少许冲泡。冲出来的茶水芬芳沁香,爽口清凉。

充当饭菜的茶:“八宝油茶”和“凉拌茶”。

苗族的“八宝油茶”是将茶叶与玉米、黄豆、花生、团散、豆腐干、粉条、茶油、花椒、生姜等料拌在一起,经过炒熟加水煮泡而成,可以算作茶汤,既可解渴,又能饱腹。

而基诺族的“凉拌茶”更是最原始的食用方法。将采摘来的新鲜茶叶象拌凉菜一样加入各种调料即可食用,鲜美可口,又可清凉解暑。茶菜混合的茶:菜包茶。

苗族菜包茶是用几片宽大的新鲜白菜叶或青菜叶,将茶严严实实地包好,置于火塘内热灰中捂焖,待菜叶干枯后取出,弃掉菜叶,将冒着热气的茶用水浸泡,立即散发出菜茶混合的香味。

此外,还有彝族的“火焯茶”,拉祜族的“罐罐茶”,佤族的“铁板烤茶”,景颇族的“酒筒茶”,哈尼族的“土锅茶”等。

虽然这些饮茶方式稀奇古怪、形式多样,没有功夫茶、碧螺春、龙井等声名远播,但是却令人感受到别样滋味。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南京:民间“斗茶”就开始于北苑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