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安化黑茶,因其产自湖南益阳安化而得名。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由于遇到下雨天而淋湿了茶,茶商痛心而又不甘心丢弃。在途径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时,发现村里病了很多人,村民们普遍没吃没喝,茶商想自己带的茶反正也长霉了,值不了多少钱,就送给这些可怜的家庭吧,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痢疾全好了。而事实上,安化黑茶的产生,比传说中的要早得多。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纪)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进,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炒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有松烟香,更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当时,西藏喇嘛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仓拨给,但喇嘛们却绕道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合他们的口味,而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后统称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据考证,1368年朱元璋犒赏立下大功的安化茶商,御赐代表皇家尊荣的“九”字符,赐号该三十九人组成的安化黑茶商队“三十九铺”。经过历代茶商传承、演变,1568年第一家“三十九铺茶馆”正式在京成立;后在晋商的推动下,“三十九铺”开始在京盛行。明清两代是安化黑茶发展的黄金期,三十九铺等一批安化茶铺也走向无比辉煌,号称“十里一铺,黑茶传奇”的茶业盛世由此开启。

安化黑茶至晚产于15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运销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浓厚醇和,且量多价廉,西北那些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购私贩。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有明一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兴盛起来。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帮,来安化采购和制作黑茶。资本雄厚的晋、陕、甘茶商,还在安化建有楼阁,设立行帮组织和商业铺面。资江沿岸各处,都有因此而人丁旺盛商业繁荣的市井,如黄沙坪、酉州、苞芷园、小淹、边江、唐家观、雅雀坪、东坪、桥口等地。

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祁州卷系山西祁县、榆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1100两,数量较少。

把茶叶制作成立柱的形状,经过炒、渥、蒸、踩等数道工序,一方面增加了有限体积内茶叶的重量;另一方面是黑茶品质形成之必需。“百两茶”、“千两茶”系列有一个总的称呼——花卷。有三重含义:一是用竹篾捆束成花格篓包装;二是黑茶原料含花白梗,特征明显;三是成茶身上有经捆压形成的花纹。茶呈圆柱,像一本卷起来的书,故称“花卷”。另外,在“祁州卷”和“绛州卷”之外,有老牌本号加料绛州卷,品质最高,号称“卷王”,历史上产量极少。新中国成立后,安化黑茶的主要销售区域还是巨响于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区域,湖南本土的人很少喝,有些年间,黑茶丰产,很多黑茶卖不出去,当地茶民就把茶根,茶叶当柴烧。近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声名崛起以及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应,安化政府不断的打报告给湖南省政府,请求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今天,安化黑茶从一个湖湘大多数人不知的茶叶品种,一跃成为很多湖南人送礼的首选;目前,饮用安化黑茶已日益在全国各地普及开来,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各地茶友茶民的主要茶饮品之一。安化黑茶,因其产自湖南益阳安化而得名。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由于遇到下雨天而淋湿了茶,茶商痛心而又不甘心丢弃。在途径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时,发现村里病了很多人,村民们普遍没吃没喝,茶商想自己带的茶反正也长霉了,值不了多少钱,就送给这些可怜的家庭吧,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痢疾全好了。而事实上,安化黑茶的产生,比传说中的要早得多。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纪)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进,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炒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有松烟香,更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当时,西藏喇嘛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仓拨给,但喇嘛们却绕道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合他们的口味,而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后统称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据考证,1368年朱元璋犒赏立下大功的安化茶商,御赐代表皇家尊荣的“九”字符,赐号该三十九人组成的安化黑茶商队“三十九铺”。经过历代茶商传承、演变,1568年第一家“三十九铺茶馆”正式在京成立;后在晋商的推动下,“三十九铺”开始在京盛行。明清两代是安化黑茶发展的黄金期,三十九铺等一批安化茶铺也走向无比辉煌,号称“十里一铺,黑茶传奇”的茶业盛世由此开启。

安化黑茶至晚产于15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运销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浓厚醇和,且量多价廉,西北那些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购私贩。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有明一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兴盛起来。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帮,来安化采购和制作黑茶。资本雄厚的晋、陕、甘茶商,还在安化建有楼阁,设立行帮组织和商业铺面。资江沿岸各处,都有因此而人丁旺盛商业繁荣的市井,如黄沙坪、酉州、苞芷园、小淹、边江、唐家观、雅雀坪、东坪、桥口等地。

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祁州卷系山西祁县、榆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1100两,数量较少。

把茶叶制作成立柱的形状,经过炒、渥、蒸、踩等数道工序,一方面增加了有限体积内茶叶的重量;另一方面是黑茶品质形成之必需。“百两茶”、“千两茶”系列有一个总的称呼——花卷。有三重含义:一是用竹篾捆束成花格篓包装;二是黑茶原料含花白梗,特征明显;三是成茶身上有经捆压形成的花纹。茶呈圆柱,像一本卷起来的书,故称“花卷”。另外,在“祁州卷”和“绛州卷”之外,有老牌本号加料绛州卷,品质最高,号称“卷王”,历史上产量极少。新中国成立后,安化黑茶的主要销售区域还是巨响于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区域,湖南本土的人很少喝,有些年间,黑茶丰产,很多黑茶卖不出去,当地茶民就把茶根,茶叶当柴烧。近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声名崛起以及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应,安化政府不断的打报告给湖南省政府,请求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今天,安化黑茶从一个湖湘大多数人不知的茶叶品种,一跃成为很多湖南人送礼的首选;目前,饮用安化黑茶已日益在全国各地普及开来,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各地茶友茶民的主要茶饮品之一。

精选阅读

关于安化黑茶的历史


安化黑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遇到下雨,把茶搞湿了,茶商心里很难过,扔掉,又可惜。他们到了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死了很多人。村民们没吃没喝。茶商想自己带的茶长霉了,不值钱了,就送给这些可怜的家庭吧。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痢疾全好了。事实上,安化黑茶的产生,比传说中的要早得多。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

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纪)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进,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杀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有松烟香,更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当时,西藏喇嘛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仓拨给,但喇嘛们却绕道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合他们的口味,而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

安化黑茶至晚产于15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运销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浓厚醇和,且量多价廉,西北那些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购私贩。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有明一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兴盛起来。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帮,来安化采购和制作黑茶。资本雄厚的晋、陕、甘茶商,还在安化建有楼阁,设立行帮组织和商业铺面。资江沿岸各处,都有因此而人丁旺盛商业繁荣的市井,如黄沙坪、酉州、苞芷园、小淹、边江、唐家观、雅雀坪、东坪、桥口等地。

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祁州卷系山西祁县、榆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1100两,数量较少。

把茶叶制作成立柱的形状,经过炒、渥、蒸、踩等数道工序,一方面增加了有限体积内茶叶的重量;另一方面是黑茶品质形成之必需。“百两茶”、“千两茶”系列有一个总的称呼——花卷。有三重含义:一是用竹篾捆束成花格篓包装;二是黑茶原料含花白梗,特征明显;三是成茶身上有经捆压形成的花纹。茶呈圆柱,像一本卷起来的书,故称“花卷”。另外,在“祁州卷”和“绛州卷”之外,有老牌本号加料绛州卷,品质最高,号称“卷王”,历史上产量极少。

安化黑茶的发展历史


安化黑茶产业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茶农积极性高涨,茶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10年是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一年,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协会在品牌打造、市场拓展、标准体系建设、茶园基地建设、茶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全县茶园面积15.1万亩,茶叶产量2.3万吨,生产、加工、营销综合产值达15.8亿元。在第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评为“2010年全国重点产茶县”,跻身全国十强,茶叶总产量位列全国第九,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黑茶产业发展思路是,通过统筹规划,大力整合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茶农发展生产;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拓宽市场;在开放的基础上,加快企业改制步伐;积极推介宣传安化黑茶产业和安化黑茶品牌,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安化黑茶资源优势,力争在10年内将安化建设成为拥有茶园30万亩、年产茶3万吨、年产值达5亿元的中国黑茶之乡。

2009年10月,首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在益阳茶业市场隆重举行,“中国黑茶之乡”称号正式花落益阳。中国茶叶公司“2009年度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第一名自2006年开始评比茶叶行业百强以来,中茶公司连续四年稳居百强榜首。1915年(民国四年),这里出产的安化红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酒一道,同时获得最优大奖章(湖南《大公报》1915年12月30日),使湖红(安化红茶)与安徽“祁红”、福建“建红”形成鼎足而三的繁荣局面。

“安化黑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2011年1月5日,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在深圳市住地专门听取了县委书记谢寿保及茶农和黑茶企业关于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汇报,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着名茶叶专家刘仲华等专题汇报了安化黑茶科研的最新成果,李铁映充分肯定了发展黑茶产业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一定大力推介安化黑茶,全力支持安化黑茶产业发展。2010年,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对安化黑茶进行了深层次的报道,并拍摄安化黑茶专题片。县政府分别在首都机场、京珠高速、长益高速等地发布“安化黑茶”大型户外广告。协会还以“安化黑茶”品牌整体形象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地举行的大型茶博会和茶文化活动。随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安化黑茶”品牌宣传和推介力度的不断加大,安化黑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高,了解和接受安化黑茶的国内外消费者越来越多,过去以边销和收藏为主的安化黑茶销售市场,已经逐渐转向大众化消费,同时来安化“游茶马古道、品安化黑茶”的国内外游人不断增多。省人大副主任蔡力峰盛赞安化黑茶:在全国茶叶行业中异军突起,饮誉全国,成为湘茶方阵中的一支劲旅。

随着科技的进步,茯砖茶也有了新的发展。荷香茯砖、原叶茯砖、金手筑等创新产品便是在茯砖茶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荷香茯砖以安化黑茶和优质荷叶为原料精制而成,除具有茯砖茶的功效外,还具有明显的清热、泻火的作用。原叶茯砖获得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颠覆传统茯茶“切碎”工艺,保留叶片原有形状,精选安化云台山野生茶树原料,轻微氧化,“活性”强,陈化升值空间大,是黑茶中的“潜力股”。金手筑获中国(北京)国际茶博会金奖。纯手工,古法做茶,金花茂盛,加入“5年陈”黑毛茶为茶曲,冲泡后茶汤红亮,陈香显露,口感醇和。

君山银针历史悠久


君山产茶有悠久的历史,据君山岛上的崇圣寺墙上明嘉靖年间中宪大夫孙继鲁所立石碑文记载,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是舜帝南巡时,由其妃子娥皇和女英亲自播种。从有文字记载的歌赋和史料记载来看,唐代君山岛即已开始产茶。

众所周知,君山银针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但真正产于原产地—洞庭湖君山岛的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在计划经济时代,君山茶场没有自主销售权,也没有注册自己的商标,直到1989年,才注册了“湘君”牌注册商标,以致许多人只知君山银针,而不知“湘君”牌才是真正产于原产地的产品。

由于君山岛的面积仅为0.96平方公里,茶园面积最多时只有470亩,所以原产地君山银针产量较少。君山银针品质独特,驰名中外,除了优良的茶树品种和独特的加工工艺外,还与君山岛上的气候、土质、植被密不可分。

一、小气候。君山岛四面环水,无高山深谷,太阳从早到晚照射全岛,年均日照进间为1740小时,空气湿度大,年均相对湿度84%,阳光中含有较多的红光和黄光,昼夜湿差较小,空气温度变化较平缓,而地面昼夜温差大,这种小气候特别有利于茶树生长。

二、土质。君山岛上土质主要为细小砂质土,肥沃深厚,土质疏松,吸热能力强,表层水分蒸发快。盛夏季节,高温迫使茶树主根向纵深延伸,以便吸收土层深处的水分和养料,以至有些茶树主根长达6米多。同时,砂质土壤散热也快,夏季子夜后,岛上的气温可降到摄氏20多度,昼夜温庆大也有利于茶树生长

三、生态环境。岛上目前有维管束植物99科221属310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左右。由于树木荫蔽的谷地和坡地,冬季气温高,春季温度变幅小,全年光照弱,风速小,湿度大,云雾多,因而使茶树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变小,海绵组织发达,角质层薄,叶片大,厚而柔软,新枝节间长,所以君山茂密的森林是生产名茶的优势条件之一。

关于历史悠久的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的故乡——岳阳自古以来不仅仅是湖南有名的游览胜地,出产的北港茶在唐朝时期就已很有名气。唐代斐济《茶述》中列出了十种贡茶,邕湖就是其中之一。唐代李肇《唐国史补》有“岳州有邕湖之含膏”的记载。相传,文成公主当年出嫁西藏时,曾带去邕湖茶。

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邕湖诸山旧出茶,谓之邕湖茶,李肇所谓岳州邕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国有千余本,土地颇类此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渭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茶园地色亦相类,但土人不甚植尔。”

明代黄一正辑注的《事物绀珠》列出了今茶名99个,古制造茶名101个,其中岳州出的黄翎毛,岳阳出的含膏冷属古制造茶名。明代张谦德《茶经》也有“岳州之黄翎毛、含膏冷”茶的记载。

清代《致富奇书广集》(疑十七、十八世纪问世)又有岳州邕湖产含膏茶的记载。清代黄本骥《湖南方物志》有“岳州之黄翎毛,岳阳之含膏冷,唐宋时产茶名”的记载。还引用唐释齐己邕湖茶诗一首云:“邕湖为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北港发源于梅溪,全长2公里余,因位于南港之北而得名。南港、北港汇合于乔湖,湖边五座邕庙,庙前有一湖,现名杨家湖,也就是邕湖。岳阳市康王乡北港邕湖一带,是现今的北港毛尖产地。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每初早春清晨,邕大湖水面蒸气冉冉上升,低空缭绕,经微风吹拂,如轻纱薄雾尽散于北岸的茶园上空。茶园地势平坦,水陆交错,土质肥沃,酸度适宜,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湖南安化黑茶生产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湖南安化黑茶生产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由于其独特的产品属性--消食去腻、降脂减肥的功效,特意适宜于以肉为食的边疆牧民饮食,各个时期均受到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作为边销茶维持边疆少数民族的民族茶。生产厂家习惯了这种垄断经营模式。到1990年代后期,茶叶市场开放,湖南几大边销茶厂一度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

近年来,以普洱茶为先导的一些黑茶产品的耐贮藏性和良好的保健价值获得了人们的全新认识,一股黑茶消费热潮悄然兴起,并迅速蔓延。湖南黑茶在恢复传统的黑茶产品生产的同时为适应市场需求,加快黑茶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新开发了百两、十两的花卷茶以及不同等级、规格和型号的茯砖茶、天尖茶等,以及黑茶保健茶如黑玫瑰,湖南黑茶呈现出新的强势发展态势。

当前,湖南省政府和黑茶生产区的地方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湖南黑茶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对黑茶产业的扶持力度,把做大做强湖南黑茶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城乡就业和重振湘茶的重大举措来抓。

湖南黑茶黑玫瑰,走向世界

目前,湖南黑茶产品已经走出仅为边销的局限,不同类型的黑茶产品已销售到港、澳、台和北京、广州、西安等国内各大中城市,还出口到了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成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的湖南黑茶新产品研发将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涌现出白沙溪、怡清源、湘益等黑茶品牌企业,湖南黑茶已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

安化黑茶的种类 安化黑茶的禁忌


何时喝茶?喝什么茶好?这是很多茶叶爱好者都十分关心和在行的问题。但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判断,饮用黑茶便是如此。业内人士指出,黑茶有七个“饮不得”值得大家关注。

据广东清远市安化黑茶白沙溪专卖店的负责人黄女士介绍,冬季寒冷,适合饮用温性茶,黑茶便是其中一种。这是因为它茶性温和,善蓄阳气,生热暖胃,能补充膳食营养,增强人体抗御能力。同时,冬季进食油腻食品增多,黑茶能刮油、消食、去腻。但是,黑茶在饮用过程中也有诸多忌讳。

具体如下:

1:忌饭后喝茶。茶叶(以绿茶为主)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因此,正确的饮用时间是:餐后一小时。

2:忌发烧喝茶。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3:溃疡病人忌喝茶。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4:忌经期喝茶。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症。

5:忌喝新茶。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因此,黑茶类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6:忌喝头遍茶。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曾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因此,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7:忌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同时,水吸收率高,可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从而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安化黑茶分为紧压茶与散装茶两系列,紧压茶包括“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散装茶包括“天尖、贡尖、生尖【清乾隆年间晋陕茶商在安化采购引茶就地制作而成】以及花卷千两茶【清道光元年至同治年间】,简称为”三砖、三尖、一卷。

三尖

采用原料较细嫩的黑毛茶加工而成,篾篓荼装。三尖茶原料相对较嫩,旧时都作为皇室贡品。

三尖包括

1天尖、一级原料为主,少量拼入二级提升茶。

2贡尖、二级为主,少量拼入一级下降茶和三级提升茶。

3生尖:黑毛茶较粗老,大多为片状,含梗多。

三砖

花砖由花卷茶演变而来,因砖面四周印有花纹而得名。黑砖黑砖与花砖原料选取与加工不同,压制工艺基本相同。茯砖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砖茶”,其药效似土茯苓,被称为“茯茶”或“福茶”;量用机器压制取代了以前采用纯手工艺。

花卷

源于清道光年间,陕西茶商驻益阳的代表委托行栈汇款至安化收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等物换购,采办的茶叶经去杂、筛分、蒸揉、干燥后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改成小圆柱形称“筒子茶”,又叫花卷茶,每支重一百两称为“安化百两茶”。后清同治年间,山西“三和合茶号”与江南边江裕盛茶和地的刘姓兄弟在百两基础上,重量增加为每支一千两,外用花格篾篓,内贴蓼叶、棕片、踩制成花卷茶,俗称“安化千两茶”。

安化千两茶的历史


安化千两茶的历史,它是始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它在运输时采取了特点的包装方法也是因此被称之为千两茶。

千两茶系黑茶茶类中的一个品种,创制于湖南省安化县江南一带,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

该茶圆柱造形,每支茶一般长约1.5-1.65米,直径0.2米左右,净重约36.25千克。千两茶在国内主要销往广东省、港台地区市场,在国外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千两茶,始创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湖南省安化县江南一带。清道光元年(1821年)之前,陕西商人到湖南安化采购黑茶,为骡马运输方便,减少茶包体积,节约运输费用,将采购的散装黑茶踩压成包运回陕西。当时,这种踩压成包的黑茶叫“澧河茶”。后来,陕西茶商又对茶包作了改进,将重量100两散黑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的“百两茶”。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三和公”茶号,又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将茶叶重量增加至1000两,采用大长竹篾篓将黑毛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的“千两茶”。

选用的安化优质散黑茶为原料;在外观上,将散茶筑成圆柱形,柱长五尺(1.665米),柱围1.7尺(0.56米);在外包装上,采用三层包装,茶质更优而卫生,又使外观更美;在加工工艺上,更注重踩压技术与功夫,将茶踩压得更紧密。

千两茶,又分为“祁州卷”与“绛州卷”。祁州卷为山西祁县、榆次等地的茶商经营,每卷(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卷重1100两,产量较少。千两茶,还分为本号和副号。本号茶卷以全白梗黑茶制成,每卷长五尺(1.665米),卷围1.7尺(0.56米);副号茶卷由茶白梗黑茶拼制,每卷长五尺,卷围长1.8尺(0.6米)。

千两茶的加工技术性强,做工精良,工艺保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聘请刘家后人进厂带徒传艺,使少数工人掌握了千两茶的加工工艺技术,亦使白沙溪茶厂成为独家掌握千两茶加工工艺技术的厂家。据统计,白沙溪茶厂从1952~1958年共生产千两茶48550卷(支)。

由于千两茶的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白沙溪茶厂始创了以机械生产花卷茶砖取代千两茶,停止了千两茶的生产。1983年,白沙溪茶厂惟恐千两茶加工技术失传,决定将当年在厂加工生产千两茶的老技工李华堂聘请回厂传艺带徒,从初夏至深秋历时四个余月,共制作出千两茶300余支。这批千两茶后来以不同渠道和形式,一部分流入各阶层百姓家庭中消费和收藏;一部分被各地博物馆收藏,而一部分却流至海外及港澳台地区。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1997年白沙溪茶厂恢复了传统的千两茶生产。

随着保护知识产权思想认识的提高,为使千两茶这一民族品牌持续发展,1998年白沙溪茶厂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国家专利申请,获得批准。2004年后,随着陈香型茶在茶叶市场上的风行,千两茶生产得到发展。

2010年5月10日,中国台湾著名茶人曾志贤跨越海峡,来到湖南安化寻找一支五十年前产的千两茶,茶的包装上写着“华堂”二字,感人的故事风靡茶界。中央电视台特为李华堂老先生拍摄了“黑茶之王”纪录片,南方卫视、上海电视台等也陆续拍摄了李华堂纪录片。

2014年,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深入千两茶优质源产地“高马二溪”进行了深入挖掘,将其工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拍摄保留下来,并在2014年7月1日晚10点首播。

千两茶的好处多,适合的人也比较多。

苦丁茶历史传说悠久为求封官献茶终成空


“苦丁茶”并不是唯一的一种植物的专用名称,而是数十种叶片带苦味的可制成茶叶饮用的众多植物统称。苦丁茶大多属于热带植物,喜湿怕涝,不耐干旱,在阴凉的环境中生长得很快,但一旦被水连续浸泡达一星期以上,则有生命之危。

作为一种效果十分显著的保健茶,苦丁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万承县志》等资料记载,苦丁茶作为宫廷贡品始于北宋,当时广西万承县一个名叫许朝烈的首领为了讨好宋仁宗,以求封官,遂将一株千年野生古茶树的首批嫩芽,精心制作成干茶进献给皇帝。宋仁宗饮用了几个月后,觉得此茶先苦后甘,提神舒心,健胃消滞,通肠利便,身体情况大为好转,心里十分高兴,给许朝烈封官进爵,还要求许朝烈年年进贡,不得或缺。

几年之后,满朝官员皆效仿宋仁宗饮苦丁茶养生,后宫三千嫔妃发现苦丁茶不仅是养生的良药,还是护肤养颜的妙方,争相抢用苦丁茶。宋仁宗无奈,只得让许朝烈加大进贡数量,如此一来令许朝烈十分苦恼。因为整个万承州只有这么一株茶树,每年顶多只有二、三十斤的产量。

许朝烈正烦恼之际,忽听得一阵雷声,下人来报,天雷已将茶树一巨枝劈断。许朝烈灵机一动,上书朝廷谎称茶树已被天雷劈死,再复难寻,请求免去进贡任务。

宋仁宗虽然失望,却也没有办法,只得准其所请。虽然苦丁茶并非绝种,但许朝烈为免犯欺君之罪,对外还是说苦丁茶已经绝种了。久而久之,便没有人知道真正的苦丁茶是什么样的了,苦丁茶从此绝迹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人们往往对珍贵的东西好感倍增,恨不得能拥有多点。就连茶叶亦是如此,好茶也会得到茶爱好者的争相收藏。但珍贵的东西往往都是稀少的,无论是茶还是其他,都要合理适量地使用,才不至于弄巧成拙,最终一无所获。

湖南黑茶的历史


湖南黑茶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概括地讲,一是历史悠久,二是产量甚巨,三是质量优良,四是品类丰富。

唐代中期,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消费的增加。茶叶贸易随之兴旺。在太和年间(827~835年)开始与塞外进行茶马交易。从江南到华北,以至塞外,形成了广阔的茶叶市场。商人在湖南收购较多的为潭洲、岳洲、衡洲茶。史书记载,952年,朝廷派三司军将到湖南买茶的就有数起。湖南的渠江薄片的益阳团茶就运销湖北江陵和襄阳一带。

宋朝实行由政府专买专卖的“榷茶制”,由茶商向政府纳税领取引票,持引至生产地收购,运往北方销售。1088年,宋政府在安化县资水北岸的龙塘设“博易场”,运去盐米布帛,交换茶叶等土产。

明朝,继续实行由政府垄断的茶马政策,湖南安化生产的黑茶由商人运销西北,由官府统一经营。由于质好价廉,深受少数民族地区的青睐,于1595年正式定为官茶,自后西北官司引茶以汉中、四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此时的产地集中于资水沿岸各市镇,前来采购黑茶的茶商有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

明末清初,安化黑茶逐渐占领西北边销茶市场,安化成为“茶马交易”的主要茶叶生产供应基地。并运往山西、陕西及河北等省内销,最高年份达4000余吨。

清朝,随着茶叶饮用及内外销贸易日兴,湖南茶产区域逐渐扩展到省内外大部分县城,湖南黑茶已成为“引”茶,茶商持引赴产地购买,1683年定额22400引,于西宁、庄浪、洮岷、河州、甘州各处地方行销。监湘生产的老青茶,由山西商人来羊楼司收购,运销内、外蒙古及俄国。清雍正初,桃源县有蒋、周等八姓茶商专制黑茶,此时的黑茶运销盛极一时,仅安化县最盛时期,产销达2000引之巨(折15万担,合8952吨),清嘉庆年间(1820年以前)年产7.2~8万担。

康熙年间,停止茶马交易。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湖南巡抚陈宏谋奏安化引茶章程,谷雨以前的细茶,先尽陕甘茶商持引收购。谷雨以后之茶,才可贩给客贩。道光元年(1821年)以前,陕西茶商持引以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或以羊毛、皮袄换购黑茶,并就地加工成花卷茶(千两茶)和茶尖茶。最盛时期,商号达30余家,花卷茶年产3万~4万支,主销山西、陕西、宁夏、内蒙、河北及哈察尔、绥远一带。

湖南黑茶因量多质好,一直畅销兴旺,把持着西北茶销的重要位置。其中,虽有两次大的战争变故,对湖南黑茶的道销造成了一段时间的影响,但因湖南黑茶所居的历史地位,以及所发挥的作用,通过政府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很快得以恢复。

湖南黑茶品类丰富,从早期的篓包散装茶(甘引和陕引)到后期的全手工捆压而成的千两茶,再到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天、贡、生尖茶,可谓是琳琅满目,花色齐全。年年来各种不同级饮,品味风格的新型的产品更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岳阳是黄茶的原产地岳阳黄茶历史悠久


黄茶的原产地在哪里呢?哪里的黄茶最正宗,毫无疑问,肯定非岳阳莫属,那为什么说岳阳是黄茶的原产地呢?

岳阳是黄茶的原产地,在中国六大茶类——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中,黄茶的历史仅仅排在绿茶后面。茶书记载黄茶从西汉开始,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岳阳黄茶在唐代被列为贡茶的记载。“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室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这是唐代诗人释齐作的《谢灉湖茶》诗。诗人为自己来岳阳后能够饮到灉湖茶,而深表谢意,诗中还记叙了灉湖茶,有蜡面的兼泽和香味,碾碎冲泡时汤色如夕阳一般黄亮,这灉湖茶就是今天岳阳黄茶紧压茶的前身。

灉湖即今岳阳市南湖,是洞庭湖从岳阳城南绕入东南诸山的一片水域,水涨泽盈,水退泽涸,故为“灉湖”,又称为“滃湖”宋代范致明著《岳阳风土记》记载:“灉湖诸山旧山茶,谓之灉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灉湖诸山”即包括君山、龙山和康王、北港沿线的茶山。到宋代,岳阳已成为中国著名的茶区,属于全国十二个产茶州之一。明代初年,朱元璋罢团茶重散茶,岳阳黄茶逐向散茶发展,灉湖茶也逐步分为君山茶和北港茶。明代史籍记载中的岳州翎毛、“含膏冷”就分别是岳阳黄茶君山银针和北港毛尖的顶级产品。清代的岳阳黄茶进入鼎盛阶段,清《巴陵县志》载:“君山贡茶自国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始每岁贡十八斤……然君山所产无多,正贡之外,山僧所货贡余茶,间以北港茶掺之。北港地皆平冈,出茶颇多,味甘香,亦胜他处。”

岳阳是黄茶的原产地,岳阳黄茶自清末以来由于战乱缘故而进入低谷期,民国十九年(1931年),湖南省政府先后在岳阳君山、岳阳北港分别筹建茶事试验场,从事茶叶栽培和黄茶工艺制作技术研究,均因战事中断,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岳阳黄茶进入恢复发展期。特别是岳阳黄茶的杰出代表君山银针声誉日隆,1954年至1956年三次赴德国莱比锡参加国际博览会,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获金质奖章。1959年君山银针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成为中国六大茶类中唯一入选的黄茶。

这几年来,岳阳政府看到了茶叶的发展潜力,作为黄茶的原产地,开始力推岳阳黄茶,将黄茶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点,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黄茶的发展。

岳阳黄茶的产地在哪里岳阳黄茶的历史悠久


岳阳黄茶是黄茶中品质最佳的茶叶,黄茶数不胜数,但岳西黄芽有着很多年的历史,也代表着黄茶的象征,很多人对于岳阳黄茶不是很熟悉,其实比起一般的茶叶,岳阳黄茶算是好茶了,生长的环境优异,云雾缭绕整个山区,那么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岳阳黄茶的产地在哪里,有什么历史呢,一起来看看吧~

岳阳黄茶的产地在哪里

岳阳黄茶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是湖南省岳阳市的特产。岳阳产茶历史久远,茶文化底蕴深厚,既是湖南茶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黄茶代表性产地,尤以君山银针、北港毛尖为最,堪为中国历来黄茶中的臻品。

岳阳市位于湖南东北部,东倚幕阜山,西抱洞庭湖,北枕长江,南连湘、资、沅、澧四水,属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严寒期短,无霜期长,春温多变,秋寒偏早,雨季明显。生长季中光热水充足,农业气候条件较好,是黄茶生长的天然温床。如今,黄茶产业成为了岳阳市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魅力湘茶的一张名片。

岳阳市土壤以红壤、黄壤、黄棕壤为主,土壤均呈弱酸性。在此土壤中种植的茶树根系发达,枝叶茂盛,叶、芽肥厚,成品茶中的茶氨酸和锌元素等物质丰富,具有香高、味醇、形佳等特色。

岳阳黄茶的历史

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娥皇、女英寻夫赶至君山,听说舜帝驾崩,抚竹痛哭,泪洒成斑,并将随身带来的茶籽播于君山,以寄哀思,感谢百姓。这棵茶籽此后经悉心培育,在君山白鹤寺长出了三兜健壮的茶苗,成为君山茶母本,也是黄茶之源。

岳阳黄茶生产历史悠久,唐代初期已是名列前茅的优质茶,中唐已成为宫廷皇室中的贡品。据李肇《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在《唐国史补》中还有灉湖茶带入西藏的记载。

岳阳黄茶,从娥皇、女英播茶籽于岳阳君山岛,到文成公主携此茶到西藏;从《巴陵县志》载“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再到成为国礼茶,演绎了岳阳黄茶源远流长历史文化与传奇品质。

民国时期,岳阳黄茶曾一度消沉。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军区独立团派遣直属连来君山种植茶叶,恢复岳阳黄茶。

岳阳黄茶是中国黄茶中代表性黄茶,不仅口感好,且保健功效也是非常多的,以上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望大家采纳!

安化黑茶的起源


安化黑茶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渠江黑茶薄片,黑茶薄片呈形状不一的扁平薄片状,源于安化县渠江镇,黑茶薄片又称为黑茶宗祖薄片,民间相传为张良所造,俗称“张良薄片”。汉代时黑茶薄片成为皇家贡茶,称之为皇家薄片或渠江皇家薄片。安化县志和黑茶史料中记载唐皇以产地赐名,称之为“渠江薄片”。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纪)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进,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炒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有松烟香,更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当时,西藏喇嘛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仓拨给,但喇嘛们却绕道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合他们的口味,而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后统称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据考证,1368年朱元璋犒赏立下大功的安化茶商,御赐代表皇家尊荣的“九”字符,赐号该三十九人组成的安化黑茶商队“三十九铺”。经过历代茶商传承、演变,1568年第一家“三十九铺茶馆”正式在京成立;后在晋商的推动下,“三十九铺”开始在京盛行。明清两代是安化黑茶发展的黄金期,三十九铺等一批安化茶铺也走向无比辉煌,号称“十里一铺,黑茶传奇”的茶业盛世由此开启。

安化黑茶至晚产于15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运销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浓厚醇和,且量多价廉,西北那些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购私贩。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有明一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安化黑茶的泡饮方式 安化黑茶的保存方法


黑茶是六大茶类中最为特殊的一大茶类,它与日月同在,与环境共生,我们在查看黑茶保质期的时候,商家会告诉我们,长期储藏,越陈越香。其他茶类忌氧化,忌潮湿,而黑茶却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品质不断得到升华。

黑茶在存放过程中,只要砖片本身的含水量达到出厂标准,而空气湿度又不是过高,哪怕时间再长也不会霉变(茶砖中具有的优势菌抑制了其它菌产生的缘故)。但历时30~50年的陈年老砖茶可能会在砖片表面一层寄生“茶虫”,“茶虫”并不可怕,是茶叶陈化的结果,虫与菌共生,也许有利于陈化的进程,事实证明,带有虫块的陈年老茶对身体并无害处。

安化千两茶、百两茶、十两茶储存更为方便,只要通风、空气湿度一定的环境下即可很好的存放,由于千百两茶用棕叶、竹蔑包装,使得内部很难用水份进入。氧化表面以后,里面的茶继续陈化,对茶的陈化更有好处。

专家解释,冷饮安化黑茶只能骤然降低体表或局部温度,不能持久解热、解渴。而适当地饮用热茶,对消暑解渴、清热凉身更为有利。因为饮热茶后能扩张血管,促进汗腺分泌,使排汗畅快。大量汗液通过皮肤表面的毛孔渗出体外而挥发,会带走大量体热,能降低体表温度2~3℃。此外,安化黑茶中的茶碱有利尿的作用,排尿也能带走一部分热量。安化黑茶中还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色素和氨基酸等,也能起到刺激唾液分泌,并与唾液发生反应的作用,从而滋润口腔,产生清凉感觉,这在冷饮安化黑茶时作用并不明显。在炎炎夏日,闲暇时喝上一杯安化黑茶的凉茶确实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但在身体处于缺水状态下,急于饮用凉茶不但无法体会它的独特风味,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这时候喝热茶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专家建议补水应讲究技巧,可多吃些利水的食物,如西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等;还要讲究补水的时间,餐前一小时是补水的黄金时间;正确的补水方式是随时补水,而并非暴饮,更不是多多益善。

1、茶具的搭配:冲泡黑茶宜选择粗犷、大气的茶具。一般用厚壁紫砂壶、陶壶或如意杯冲泡;公道杯和品茗杯则以透明玻璃器皿为佳,便于观赏汤色。

2、用水选择水质:泡茶用水一般以泉水、井水、矿泉水、纯净水为佳。水温:水温要高,一般用100度沸水冲泡;也可用沸水润茶后,再用冷水煮沸其滋味更佳。茶水比例:高档砖茶及三尖茶茶水比为1:30左右,粗老砖茶为1:20左右。

3、冲泡方法:冲泡黑茶时,较嫩的茶多透少闷,粗老茶则多闷少透。粗老茶也可煮饮,每个茶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真品黑茶才有其特定功效。

第一步:投茶将黑茶大约15g投入如意杯中。如意杯是泡黑茶的专用杯,它可以实现茶水分离,更好的泡出黑茶。如意杯是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它的最大特点是方便、快捷。

第二步:冲泡按1:40左右的茶水比例沸水冲泡。由于黑茶比较老,所以泡茶时一定要用100摄氏度以上的沸水,才能将黑茶的茶味完全泡出

第三步:茶水分离如果用如意杯冲泡黑茶,直接按杯口按钮,便可实现茶水分离。再将如意杯中的茶水带入茶杯用直接饮用即可,也可直接用如意杯饮用。[17]

如品饮者喜爱喝较浓的茶,可将投茶量增加或浸泡时间加长。相反,如喜爱较清淡的,可减少投茶量或减短浸泡时间。冲泡黑茶时,较嫩的茶多透少闷,粗老茶则多闷少透。粗老茶也可煮饮。

首先是原料,不同的地域气候和土壤,其原料的质量(内含成分、药性)会有较大差别。其次是工艺环境,加工工艺除了受人为因素影响外,也与地域气候有关。同一个茶,其原料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加工,其品质风味就会有一定差异,因为茶叶在加工过程中有酶的参与,酶是一个活体,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对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况且黑茶加工过程中还有一个主体——微生物的参与,不同地域气候条件下的微生物种群及同一种群的微生物都有质和量的差异。

正如湖南各地盛产腐乳,但同一种工艺原料在不同的地区所做出来的腐乳风味却有不同。因此,黑茶生产有地域性的差别原因就在于此。既然我们是站在历史角度来讨论黑茶,那么就要尊重湖南安化原产地的这种特殊性。

黑茶是历史上的地域、传统的工艺所加工的茶品,而且也只有这些茶品才有如上所述的种种“药理功效”。消费者在选用茶品时,需要尊重这一基本原则——即选用正宗原产地生产的黑茶茶品。

正宗的真品“[18]”定义为原产地安化县;原料是以云台山大叶茶(国家级优良茶树种)为代表的安化大叶茶群体品种,用传□□特工艺(杀青、揉捻、渥堆、松柴明火烘焙)初制和精制(包括自然陈化和人工后发酵)而成的、具独特品质风味的黑茶,才是正宗的真正的‘安化黑茶’。

这样,可以避免鱼目混珠。消费者应明辨真伪和优劣。正宗的安化黑茶才有特定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安化茶,出湖南粗梗大叶,须以水煎或滚汤冲入壶内,再以火温之始出味,其色浓黑,味苦中带甘,食之清神和胃,性温味苦微甘,下隔气消滞去寒辟。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人体消耗的水分大大增加。喝茶已成为大多数中国家庭常用的补水途径,近年来红遍大江南北的安化黑茶更因冷饮风味绝佳而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不过专家提醒,安化黑茶虽然适合制作凉茶,而且冷饮风味更佳,不过若是为了补水的目的,仍以喝热茶为佳;喝凉茶追求的更多是一种享受,切莫在身体急需补水时大量饮用凉茶,否则会适得其反。

安化黑茶的作用


茶中含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有效成分,中国西北民众素有“宁有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这个茶就是黑茶。

1、降脂减肥

肥胖是由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的疾病,因肥胖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黑茶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并促进脂类物质排出,因而个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含量,从而减少动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降低动脉化的发病率。还可以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机体内的脂肪含量。科学家们通过对人体试验发现,分饮用普通水的人相比,饮用茶水的人每天能量消耗平均要高出67eal,脂肪氧化率要高于12%。这证明了黑茶确有降脂减肥作用。

2、增强肠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黑茶有效成分在抑制人体肠胃中有害微生物生长的同时,又能促进有益菌(如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良好的调整肠胃功能的作用,其生物碱类能促进胃液的分泌,黄烷醇类能显着增强肠胃蠕动。研究还发现,黑茶中的儿茶素化合物和茶叶皂甙对口腔细菌、螺旋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病原菌的生长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因而具有显着的消滞胀,止泄,消除便秘作用,对经常坐着工作的白领阶层,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民间止泄的良药。

黑茶中的茶氨酸等具有良好的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

3.抗衰老,调节脑神经作用。

人体的自然衰老与包括肿瘤、心血管等退行性疾病有一共同发的过程,即细胞受到氧自由基的氧化损害。人体的自由基95%以上为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是损伤生物大分子,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及衰老的基础。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自由基不断产生,也不断清除,处于平衡状态。但在某些情况下,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失去平衡,造成蛋白质变性,酶活性降低等危害,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和加速衰老。黑茶中的儿茶素和复杂类黄酮物质,具有很活泼的羟基氢,能提供大量的氢质子与自由基反应,清除多余的自由基,从而保护人体健康长寿。

4.降血压、降血糖

黑茶中的茶氨酸能起到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而生物碱和类黄酮物质有使血管壁松驰,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使血管舒张而使血压下降。糖尿病是现代中老年人健康杀手之一,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增加。迄今为止,糖尿病仍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主要靠药物和调节饮食来控制。有研究证明,茶叶中的茶多糖对降血糖有明显效果,其作用类似胰岛素。给小白鼠注射茶多糖7小时后,其血糖下降70%。而黑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理想饮品,民间也有用黑茶治疗轻度糖尿病的习俗,而且是茶越粗效果越好。黑茶还有防癌、降血脂、防辐射,消炎、等茶叶共性保健作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安化黑茶的悠久历史》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