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茶饼生产只是《宋代点茶复原》课题研究的一部分,另外,还复原了当时的茶具黑釉盏、宋代点茶斗茶茶艺等文化项目,由此,刘松年《撵茶图》的情景得以重现。

“我们很多制茶、泡茶的茶具都根据《撵茶图》制作,宋代点茶斗茶茶艺展示中的服装也将按图索骥。”王建荣说。

宋代以前,中国的茶道以煎茶道为主。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当时贡茶制作地在福建建安,向南宋朝廷的都城,今天的杭州进贡。”

宋代,中国饮茶习俗达到穷极精巧的地步。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都有关于茶饮的专著。如宋徽宗《大观茶经》、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赵汝丽的《北苑别录》、宋子安的《试茶录》等。这些专著,为茶博复原宋代点茶提供了借鉴。

宋代制、饮茶方法在中国渐渐没落,却前后传入日本。茶博馆专家乐素娜说,时至今日,日本还保持着中国宋代时期茶叶加工、品饮的特点。在日本,高级“抹茶”的制作与加工方式与我国宋代时期基本相似。

而日本抹茶的点茶法则传承了中国宋代的龙凤团茶的点茶法。抹茶的“抹”和“末”相通,是上等茶粉的意思。其说法在我国南宋时期的径山通行。日本多名僧人曾于宋时修行于径山,因此,日本茶道至今仍称这种茶粉为“抹茶”。(杨晓政)

CY260.com编辑推荐

宋代抹茶器具有“官职”


前几天适逢深圳茶博会,有位朋友同我大聊抹茶,并数典忘祖地说,抹茶的发明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精致。我只好绕着弯子告诉她,咱大宋朝有个“抹茶发烧友”曾把抹茶的十二种器具拟人化(这更是日本漫画家的特长),而且给每一位“茶具君”安排了一个官名呢,他是不是很穿越呀?

严肃地说,抹茶亦称点茶,它不仅是中华茶文化的一朵奇葩,还曾在历史上风靡一时。汉人研磨茶叶,相传是受神农尝百草时咀嚼草药的动作所启发,但一开始,人们主要的用茶方式还是嚼茶和煎煮茶块儿。到了隋唐时期,抹茶粉的前身——用蒸青碾成的散茶渐渐流行开来。随即,抹茶在文化高度发达的宋朝被开发完成,并成为了最热门的日常饮料。从皇宫到民间,各种茶会盛行于世。人们品鉴茶叶、对比茶具、竞赛制作抹茶的手法,一时热闹非凡。

南宋末年的《茶具图赞》便是这“抹茶盛世”里的一个文化结晶。其作者“审安老人”的真实身份已不可考,但书里富于创意的“十二先生”确属中国茶道、儒家文化、宋代士人阶层娱乐的经典结合——十二种抹茶器具被取上了姓、名、字、号,并依据宋朝官制被加封了各自不同的官职。本文取其精要,依使用次序和分工(烤茶、磨粉、筛集、备汤、入盏、打拂)将每位“先生”的姓氏和头衔罗列于下:

首先,您的茶饼要交给“韦鸿胪”去加热、烘干,使其变得松脆。“鸿胪”,朝廷上负责传话的大嗓门儿官员,谐音“烘炉”;“韦”代指“芦苇”,形似编织烘炉的竹篾。用竹篓子罩住火源,能防止茶叶被火苗烧坏。

这时,“木待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待制”是皇帝的值班顾问,此处指木制茶臼,用于将茶饼捣成碎块儿,并转交给“金法曹”碾成末子。“法曹”原掌邮局驿站,后为司法官员,这里用“曹”代指金属茶碾的凹槽。随后,小粒的茶末还需“抹”一道才能成为足够细密的茶粉,这就要请出“石转运”来研磨。本为管理运输、税赋的地方官,“转运”生动地形容了石制茶磨的使用方式。

磨好了先别急着点茶,还请“罗枢密”筛出符合标准的茶粉。“枢密”是高级军事长官,他心思缜密,就如同茶罗上的小孔一样。另外,散溢在桌上的茶渣不能浪费,要靠“宗从事”扫集起来。“宗”指代制作茶帚的棕丝,而“从事”正好显示了小刷子“辅佐州官”的地位。

茶磨好了就该烧水了。茶人讲究“三沸”,由“胡员外”控制热水的滚沸程度。“员外”本指编制之外的郎官,这里用来形容圆形的茶瓢。因其为葫芦剖半制成,故姓“胡”。古人称热水为“汤”,烧好的水要盛入汤瓶“汤提点”之中。“提点”是刑官,借表“提瓶点水”之意。

最终接受热水的自然是茶盏“陶宝文”了。“宝文”本是皇家档案馆分馆长,用来形容陶艺茶碗的美丽纹路再合适不过了。用碗之前要先擦拭,由“司职方”负责。“司”代“丝绸”,“职方”为“方巾”,原指执掌一方军事防御的官员。注了水的茶盏烫手,需要“漆雕密阁”来帮忙。“密阁”为皇帝的图书管理员,音拟“搁”,即指搁茶碗的盏托,或为漆雕制品。

最后隆重登场的是“竺副帅”茶筅。“副帅”即以竹制的茶筅“拂甩”,抹茶最见功夫的步骤便是将热水与茶分混合。技艺高超的茶人能迅速打出绵密持久的“乳沫”,并通过二次注水或茶匙刻画的方式做出类似“咖啡拉花”的效果,被称为“茶百戏”。

见教了“十二先生”的抹茶本领,你是否也想亲自动手和他们切磋切磋呢?明人有言:“愿与十二先生周旋,尝山泉极品,以终身此闲富贵也。”不知什么原因,抹茶的风俗渐渐被泡茶取代了,这十二种茶具也让位于茶壶、茶杯等“传统”器皿。当抹茶作为一种雅致的“日本文化”风靡世界、并重新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时,我感到有些对不住“竺副帅”们。抹茶不是“遗产”,我们要让它活着。

饮茶普及于宋代以后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昊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云:“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早其极”。

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茶肆”记:“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会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瓷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夜市于太街有东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玩观之人。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司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谓之“挂牌儿”。人情茶肆,本非以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又有茶肆专是王奴打聚处,亦有诸行借买志人会聚行老,谓之“市头”。大街有三五家靠茶肆,楼上专安着妓女,名曰“夜茶坊”,……非君子驻足之地也。更有张卖店隔壁黄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茶坊,大街车儿“茶肆、将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明约友会聚之处。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僧道头陀欲行题注,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茶肆林立,不仅有人情茶肆。花茶坊,夜市还有东担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有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僧道头陀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防。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日本茶道用具


茶道艺术中,器具的艺术欣赏占了很大的比例。"拜见器具"的说法本身以可以证明这一点。茶道用器具可分为四类:即接待用器具;茶席用器具;院内用器具;洗茶器用器具。其中接待用器具和茶席用器具是同客人直接见面的器具即鉴赏物品。而院内用器具和洗茶器用具则是消费品。通常前者是作为茶具,后者是作为杂器为人使用的。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器具的种类及用途。

接待用具包括壁龛处悬挂的轴字、轴画、吸烟用具、茶碗。茶席用具包括装饰壁龛的用具。有关炭的礼法的用具,茶道礼法用具。怀石餐用具。

茶席用具包括壁龛装饰器具、挂轴、花瓶。

炭礼法用具包括:釜、茶炉、香盒、灰器、炭斗。

茶道礼法用具包括搁板、水碗、茶碗、茶叶罐。茶器、茶杓、盖置、建水(盛涮洗茶碗后不要的水的容器。多为陶器制品,也有的是用薄木片做的圆盒)。

怀石餐的用具包括折敷(一种用薄木片作的容器,装米饭和大酱汤)、碗(饭碗、大酱汤碗、盛煮茶的碗)、向付(一种陶瓷器小钵,盛脍物用)、八寸(一种约24公分、四方形杉木质的器皿。用来盛酒肴)、烤物钵(一种稍大一些的陶瓷器)、酒器。

院内用具包括草履、圆形座墩、院内用柄杓、手桶水屋(茶室隅角洗茶器处),用具包括铜锣、水壶、茶巾盆、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起泡沫的刷子)、茶巾、柄杓等。

宋代时期的宫廷茶文化


封建社会里,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一切最好最美的东西皆献帝王享用。茶是清俭的东西,当民间开始饮用时,宫廷虽偶而为之,但还没有十分重视。

唐代已有贡茶,故卢仝诗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陆羽也谈到过王公贵族之家饮茶必二十四器皆备,而且要金玉具器的情况。从唐代出土的茶具看已相当豪华,贵族尚如此,皇室自然更胜一筹。不过,总的来说,唐代的宫廷虽有饮茶习惯,从文化意义上并未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唐朝是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宋朝则不然,由于自五代起,和凝等宰辅之流即好饮茶,宋朝一建立便在宫廷兴起饮茶风尚。宋太祖赵匡胤便有饮茶癖好,因而开辟宫廷饮茶的新时期。历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还亲自作《大观茶论》。这时,茶文化已成为整个宫廷文化的组成部分。皇帝饮茶自然要显示自己高于一切的至尊地位,于是贡茶花样翻新,频出绝品,使茶品本身成为一种特殊艺术。

宋人的龙团凤饼之类精而又精,以至每片团茶可达数十万钱。可以想见,这种茶的玩赏、心理作用早已大大超出他的实际使用价值。它虽不能看作中国茶文化的主流和方向,但上之所倡,下必效仿,遂引起茶艺本身的一系列改革,因而也不能完全否定。饮茶成为宫廷日常生活内容,考虑全国大事的皇帝、官员很自然地将之用于朝仪,自此茶在国家礼仪中被纳入规范。至于祭神灵、宗庙,更为必备之物。唐代茶人大体勾划出了茶文化的轮廓,各阶层茶文化需要各层人进一步创造。宋朝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宋代团茶历南北宋、辽、金、元几代,直到明代方废,领导茶的潮流长达四、五百年,不能说宋代宫廷对茶文化没起作用。关于宋代宫廷茶文化的具体情况。

宋代贡茶从南唐北苑开始。北苑在南唐属建州。其地山水奇秀,多寺院名胜,又产好茶,故自南唐便为造茶之地。《东溪试茶录》载:"旧记建安郡官焙三十有八,自南唐岁率六县民采造,大为民所苦。我朝自建隆以来,环北苑近焙,岁取上贡,外焙具还民间而裁税之。"可见,北苑原是南唐贡茶产地。唐代的饼茶较粗糙,中间作眼以穿茶饼,看起来也不太雅观。所以南唐开始制作去掉穿眼的饼茶,并附以腊面,使之光泽悦目。宋开宝年间下南唐,特别嗜茶的宋太祖一眼便看中这个地方,定为专制贡茶的地点。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3年)年初,朝廷开始派贡茶使到北苑督造团茶。为区别于民间所用,特颁制龙凤图案的模型,自此有了龙团、凤饼。宋朝尚白茶,到太宗至道年间又制石乳、的乳、白乳等品目。

宋代的斗茶促进茶具的发展


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茶叶种植区域进一步向北推进,茶叶产量也进一步提高,并出现了大量的茶文化著述,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饮茶在宋代变得更加普遍,“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即形成于宋代。宋代的饮茶主要以点茶为主,煎茶为辅,在点茶基础上升华为斗茶、分茶和茶百戏。宋代的斗茶促进茶具的发展。

盏是宋人对茶碗的称呼,由于宋人崇尚白色的汤色,因此宋代的黑釉盏特别盛行。黑釉盏以福建建窑产的兔毫、油滴、鹧鸪纹最为有名,建窑生产的黑釉盏底部刻有“供御”、“进琖”字样的,是进贡给宋皇室的御用茶具。

宋代斗茶以茶汤乳花纯白鲜明、着盏无水痕或咬盏持久,水痕晚现为胜,完全由视觉感官来验定,因此,茶盏就要以易于观察茶色、水痕为宜。黑釉瓷茶盏最适合斗茶之需。“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如兔毫。其青白盏,斗试自不用”。从蔡襄的《茶录》中可看出,由于饮茶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唐朝陆羽衡量再三的青瓷、白瓷茶碗,到了宋朝,已不得不让位黑瓷了。

正是由于黑釉茶盏宜于焕发茶色,斗茶流风所至,宋代各地窑场生产黑瓷者甚多。在市场需求和陶瓷艺人的努力下,宋代黑釉瓷烧造工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烧制技术也日臻成熟,使得黑釉呈现出了兔毫纹、鹧鸪斑纹、油滴釉、玳瑁釉、剪纸漏花、树叶纹等特殊的肌理效果和纹饰,花样倍出。平凡的黑釉也由此而焕彩勃发,所制茶盏深受茶人喜爱,尤以建窑黑盏盛极一时,吉州窑黑釉茶盏也很有名。

宋代盛行的点茶与唐代盛行的煎茶最大的不同在于茶末不再放入茶釜里与水同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茶瓶煮水来冲点。因此,宋代茶器里出现了一件陆羽《茶经》中未曾提及的重要器具--茶瓶。

茶瓶在点茶时用于烧煮或贮盛开水即汤,不在里面放茶末,故又名汤瓶。汤瓶是点茶必不可少的茶具之一,其作用是烧水注汤。汤瓶的制作很讲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或以银、铁、瓷、石为之。”黄金制作的汤瓶是皇室以及达官贵族才能使用的茶具,对于普通阶层人士而言,瓷质汤瓶才是首选。从出土的宋代茶具来看,南、北方瓷窑都有生产此类瓷汤瓶,尤其是南方的越窑、龙泉窑以及景德镇窑,汤瓶的数量更大。汤瓶的造型为侈口,修长腹,壶流较长,因为宋代注汤点茶对汤瓶长流要求极高。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斗茶图》中清楚地描绘了汤瓶的形制,呈喇叭口,高颈,溜肩,腹下渐收,肩部安装很长的曲流,应是宋代汤瓶的真实写照。

点茶法在唐朝虽未普及,但已经开始出现,宋代茶瓶仍有用银瓶者,但总体上以瓷制茶瓶为主流。正如专用茶器是从饮食器具逐渐转化而来的一样,茶瓶也有一个嬗变演化。

除了陶瓷茶具,宋代的金银器和漆器制作也很发达,考古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不少银制茶具以及漆盏托等茶具。

穷奢极侈的宋代饮茶发展到元代已开始走下坡路,因团饼茶的加工成本太高,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大榨小榨”把茶汁榨尽,也违背了茶叶的自然属性,所以到了元代,团饼茶开始式微,唐宋时即已出现的散茶开始大行其道。宋龙泉窑青釉暗刻花汤瓶。宋代定窑的陶瓷制作和烧造技术以及印花纹装饰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有造型适合斗茶的斗笠碗,釉色适合斗茶的黑定、紫定,黑定盏色黑如漆,紫定盏则“烂紫晶澈如熟葡萄”、“紫若茄苞”可见,建窑名重一时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窑的陶瓷艺人充分地结合了当时的饮茶方式,紧扣斗茶的各个环节,考虑细致入微,达到了功能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的创造性发展。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除享誉盛名的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外,浙江的越窑、龙泉窑青瓷,福建的建窑、同安窑,江西吉州窑,北方的磁州窑均生产陶瓷,这些窑口大量生产不同类型的茶具,千年之后,我们借助这些陶瓷茶具可以领略当时饮茶之盛况。

日本茶国风文化


平安时代中后期,日本停派遣唐使,外戚藤原氏掌握国政,对当时北宋^***采取了消极交往的态度。日本进入文化相对独立发展的时期,史称国风文化。

北宋时,中国茶业继续发展。宫廷主要饮用建安贡焙生产的龙凤团茶,精微奢华。民间饮用则延用唐朝制法的饼茶和新发展起来的散茶。茶叶生产以从唐代沿袭下来的饼茶为主。同时散茶生产也获得发展。从沈括《本朝茶法》嘉佑六年(1062年)对榷茶的统计,几乎在所有的茶区都同时生产饼茶和散茶。浙江自顾渚贡茶苑取消后,茶叶生产即以散茶为主,制作方法为采、蒸、烘干,饮用方法多取煎饮。部分细嫩高档散茶,可烘干研抹点饮,称末茶。欧阳修《归田录》对当时茶叶生产有所描述。

蜡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佑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

这一时期,中国的饮茶文化没有及时通过正式的渠道传达到日本。平安中后期的饮茶活动在平安前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以文人茶、寺院茶和仪典茶作为主要特点。饮茶停留在贵族、文人、僧侣的生活中,饮茶者会少量自植。

除皇宫中的茶园外,在关西还有一些零散的属于私人或寺院的茶园。日本汉学家、诗人岛田忠臣(823—891年)就有“见我铫中失蟹眼,闻君园里成茗茶”的诗句。庆滋保胤(?—1002年)在游记《药王寺访问记》中记载:

参河州碧海郡有一道场曰药王寺,为行基菩萨昔日建立之所。圣所虽旧,风物惟新。前有碧琉璃之水,后有黄綊缬之林,有草堂、有茅屋、有藏经、有钟楼、有茶园、有药圃。

公元11世纪,小茶园扩大到关西以外的地区。《总国风土记》记载:“后三条天皇(1068—1072年在位)时,全国着名的茶产地有甲斐国(现山梨县)的八代郡、参河国(现爱知县)的八名郡、但马国(现兵库县)。”

日本的茶庭


茶庭,在日本是与茶室相配的庭园,是日本庭院艺术中很有民族特色的作品种类。日本气候温润多雨,山明水秀,为造园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日本民族崇尚自然,喜好户外活动。中国的造园艺术传入日本后,经过长期实践和创新,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园林艺术。

日本历史上早期有掘池筑岛,在岛上建造宫殿的记载,但主要是为了防御外敌和防范火灾。后来由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庭园中出现了游赏内容,后来朝臣贵族纷纷建造宅园。552年,佛教东传,中国园林对日本的影响扩大,禅僧的生活态度以及携来的茶和水墨山水画等都对日本上层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从而也引起日本住宅和园林建筑的变化。禅、茶、画三者结合孕育而成的思想情趣,使日本庭园产生一种洗练、素雅、清幽的风格。随着茶道的发展,兴起了茶室和茶庭。

茶庭大体上可以分成禅院茶庭、书院茶庭、草庵式茶庭(通常称为露路、露地)三种,其中草庵式茶庭最具特色。又因茶庭区划不同而有一重露地、二重露地、三重露地三种;三重露地则有外、中、内三区庭园。草庵式茶庭四周有围篱,自院门至茶室设置一条园路,两侧用植被或白砂敷于地面,栽植树木,配置岩石,沿路设寄付(门口等待室)、中门、待合(等待室)、雪隐(厕所)、灯笼(照明用)、手洗钵(洗手用)、飞石(即步石)、延段(石块、石板混合铺成的路段)等待客所需的设备。书院式茶庭的特点是在庭园中各茶室间用“回游道路”和“露路”联通,一般都设在大规模园林之中,如修学院离宫、桂离宫等。

千利休被称为茶道法祖,他提出的“佗”是茶庭的灵魂,意思是寂静、简素,在不足中体味完美,从欠缺中寻求至多等等。他所倡导的茶庵式茶室和茶庭,富有山陬村舍的气息,用材平常,景致简朴而有野趣。遗作有表千家的茶庭等。江户时期涌现出一些杰出的造园家如小堀远州等。远州作过远江守,后又为德川幕府的“茶道师范”,以造园和茶事闻名遐迩。他的作品有京都南禅寺金地院庭园和孤蓬庵庭园等。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日本“抹茶”源自宋代》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