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人活一世,其实,有些东西,要学会思而勿乱;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舍得持中有弃;有些浮相,要甘于尘而不染。有时,参禅,只在一瞬间,一杯茶,一叶草,一尾鱼,一粒沙,一株桃花,看一个繁杂的世界。世有千态,心有万言,便可从中拾得一颗澄明无物的禅心。

读书泼茶,倚楼听雨,日子清简如水。禅的时光,总是寂静无声。窗外风云交替,车水马龙,内心安然平和,洁净无物。如此清淡,不是疏离尘世,而是让自己在尘世中修炼得更加质朴。人生这本蕴含真理的书,其实掩藏在平淡的物事中。返璞归真,随缘即安。

我是今生的水,你是前世的茶,用今生的水去泡前世的茶,透明的杯沉淀的是前世的情,沸腾的是今生的爱,这味道就叫做缘分,有缘无分的相识,是谁也摆脱不了的故事。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禅茶一味。茶心佛心,何异何殊?与友聊药案,愈不淡定。品茶,以静吾心。

杯空香气来,心空福禄至。再香的茶,不能隔夜,隔夜则坏;再美的回忆,不要经年,经年必累。时时清洗茶杯,杯有清气,入茗必香;每天清空心事,心有余闲,幸福自来。舍不得清洗昨夜的香茗,必然喝坏今天的肠胃;放不下既往的人事,难免有损当下的幸福。空杯心态,让往事安眠,让当下幸福。

扩展阅读

禅悟茶思茶情 亦虚亦静之美


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日本“茶道四规”中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即佛门文化的性质。若让心界的全部空间充满宗教的教义、教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便不会有感悟茶道的虚静之美可言。

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对日常品茗审美而言,并非空泛,仔细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虚静之说并不玄奥,只需明白,静始于虚,在内心世界的空间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时,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

历代茶人在咏茶的创作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中,自然围绕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禅有禅悟,茶有茶思。就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由茶悟而升华,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达于像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灵,如御清风的诗性境界。这正是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包括虚静之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

王思仪和他的闽茶电商王国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帮助许多有志青年点燃了创业梦想。王思仪就是其中一位,仅仅5年时间,他就实现年销售额近7000万元的业绩,从一个网虫变身电商团队掌舵者。

红地毯、聚光灯、奖杯……年仅19周岁的王思仪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和这些联系在一起。在2012年,第九届全球网商大会上,安溪中闽弘泰电子商务创始人王思仪,成为全球十佳网商。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王思仪和他的团队,又斩获了铁观音线上销售冠军的殊荣。

网虫变身创业郎

在中闽弘泰龙门电商基地清幽的茶室里,围炉而坐,沏一壶上好的铁观音,轻啜细品,茶香氤氲,使人置身于茶乡的灵气与柔情中。身材清瘦高挑、神态颇有明星范、一脸稚气的茶室主人——王思仪,向记者侃侃而谈自己的“触电”故事。

王思仪与电子商务相遇,纯属偶然。

2005年,15岁的王思仪在西坪中学就读,但课本对他毫无吸引力,吸引他的是网络游戏。

“‘课堂瞌睡虫、下课大活龙’,沉迷于游戏,不爱读书。”王思仪的班主任王昭烈老师说。

王思仪读到初二便辍学在家。“败家子,天天只会玩游戏。”父亲王大伟的话刺痛了王思仪的自尊心。有时,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未来电子商务商机无限,一定属于80后、90后。”2009年,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演讲视频里的一句话,点醒了王思仪。

“我不想当败家子。”王思仪决定走茶叶电商创业之路。2009年2月,他在淘宝开了茶叶网店。

创业之初的艰难可想而知。盯着电脑屏幕,双手飞快地敲打键盘,王思仪瞥了眼右下角的时钟:凌晨3点,与以前疯狂打游戏时一样。

他把打游戏的狂热转移到了创业上,电脑一开就昼夜不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王思仪迎来了第一份订单。

“8000元可以买多少茶叶?”一个天津客户在旺旺上询问。王思仪兴奋极了:“亲,您好,我给您寄些样品先尝尝,好的话再买,不好喝包退,咱就当交个朋友。”第一单生意犹如寒冬中的暖阳,坚定了他的创业信心。付出多少才算百分之一百?王思仪开店5年,没有真正休息过一天,作息与常人颠倒。页面设计、网店装修、客服、经营人气,无一不是从头学起,即使店铺不断升级,“随时在工作”的状态也依然在延续。

为了打响自己的品牌,2009年,王思仪先后成立公司和合作社。当年5月,中闽弘泰在淘宝商城打出“安溪茶农挑着铁观音进淘宝商城”的口号,产品销量火爆。

形成品牌影响力

“我们网商团队的核心人员,是几个80后、90后的堂姐弟们。姐姐王思茵意志坚强,弟弟王思仪网络技术高超,堂弟王思东常出调侃的主意,妹妹王思婷努力当好客服总管。”中闽弘泰董事长王大游介绍说。从2009年到2013年,中闽弘泰网店销售额屡创新高,从每年250万元到每年7000万元,增长27倍。

去年,中闽弘泰以494万元订单额,位居“双十一”天猫乌龙茶类销售榜单第二。这张显赫的成绩单是如何炼成的?王思仪表示,得益于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

2009年6月,王思仪在淘宝网率先提出“35天无条件退换货,包邮”的承诺,使网店转化率迅速提升到70%。“当时敢如此做的商户寥寥无几。”他说。

王思仪认为,在电商时代,网商就像是舞者,既要表演,又要与观众互动,才能赢得掌声。为了赢得顾客的100%好评,每笔差评王思仪都一一核实。有一次,一个大姐在货到后立即给了差评。王思仪打电话询问,发现是家庭闹矛盾,带着情绪评。在王思仪的耐心沟通下,对方取消了差评。

一个客户反映:“茶很香,但茶末较多。”于是,他将250多公斤7克真空包装茶叶全部拆开,筛清茶末,重新包装。

物流是中闽弘泰优质服务的另一体现。2014年“双十一”当天,在淘宝接到的5.8万件订单,36小时内全部发完。

“要让购物成为一次愉快的体验。”王思仪说,公司成立一个团队,结合客户体验,研发产品包装。比如,新推出的一款青花瓷包装的产品,一上市就卖出近100万件。

互联网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但天上也从来不会掉下馅饼,王思仪深谙个中滋味。

他在工作中是个完美主义者,偶尔也会觉得很累很抓狂。然而,当他看到销售额连年攀升,所有的坚持都有了意义。

2011年,杭州网货展览会上,在中闽弘泰展示区,马云告诉同行的杭州市委书记:“这家店茶叶卖得很棒!”中闽弘泰不仅受到了马云的关注,也引起中国社科院、农业部的关注,先后获得农村网商特别奖和全球百家网商、全球十佳网商称号。

“我们将紧跟电子商务发展脚步,力争三年内营业额超2亿元。”2013年,在央视七套安溪铁观音财富大会上,王思仪说。这个有热情、有思想的年轻掌舵者,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在电商海洋中破浪前行。

记者手记>>>

为电商创业者扶一把

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传统产业的突破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方向。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中闽弘泰抓住电商这一机遇,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突破,还助推了安溪茶产业的跨越,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样板。

中闽弘泰是如何走向成功的?“电商平台和政府的支持在中闽弘泰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泉州师院创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火全博士表示,“中闽弘泰的成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

在安溪,记者走访茶企和产茶乡镇,看到茶农熟练运用B2C、微博等平台进行网上售茶,电商经济俨然成为一种潮流。对此,安溪县县长高向荣对记者说,在茶叶电商出现苗头之时,安溪县委县政府就及时介入引导,适时地对成功案例聚焦、分析和推广,中闽弘泰正是该县及时发现和培育的一个成功典型,成为安溪铁观音与电商融合发展的一面旗帜。

2012年以来,在安溪县委县政府牵头组织下,阿里巴巴、京东、腾讯、当当等国内十多家龙头电子商务企业先后进入安溪,举办了50多场对接会,与当地数百家茶企现场对接,并在网上开设安溪茶会馆,以整体品牌拓展网销市场。同时,成立全国首个茶行业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出台配套扶持政策,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在泉州市出台首个规范电商经营行为的《安溪县电子商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从近年安溪茶业走势看,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茶文化的建设,茶营销模式的培育,每一步都走得果断、踏实。培养典型,再不失时机地大力推广,2013年安溪电商茶叶类目中占比排名全国第一,这告诉我们,在商业上制胜,没有巧合。在一个地区产业的推动上亦是如此。

买茶五忌


一忌买“茶名”。现今茶市上,无论何茶均冠以“大名头”,凡乌龙类即“铁观音、冻顶或大红袍”,凡扁炒青即“龙井、大方”,凡纤细者即“碧螺春”,凡肥硕的就是“黄山毛峰”……茶友当清醒,名茶不会像土豆一样遍地都是。

二忌买“包装”。低劣茶包装得往往“金碧辉煌或古色古香”,瓷瓶、锡罐、红木盒等,真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三忌买“大全”。奸商会把各类低劣茶整合,加上所谓“高雅、精品”包装,命名为“五大名茶或八大名茶或十大名茶”,茶友切忌,若想品全各类名茶,得下点功夫。

四忌买“地点”。到茶乡,尤其是旅游景点,如黄山、庐山、武夷山等,切忌在散摊或所谓“茶农”家购茶,99.99%上当,或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价格不实。

五忌买“等级”。极品、神品、大金奖、特级等经常被印刷在茶的包装上,殊不知若真是此类茶,金何止千万。茶的等级,国家本有明确规定,现已被奸商搞乱了,茶友小心!另外,有的茶商较鬼,在等级上大做文章,如冻顶茶分级由高到低为:极品、比赛大金奖、比赛金奖、比赛银奖、比赛特级茶、比赛茶、特级茶,其中,本应属高级别的特级茶实为最末等。

以个人愚见,目测购茶,绿茶干茶最起码得“绿”,或隐绿或绿润或墨绿或黄绿或青绿;红茶,滇红肥壮金毫,祁红紧细泛乌光,宜红紧细金毫;乌龙最难:闽北者,色“乌”,茶条似“龙”,闽南者,起码得墨绿油润(铁观音网上介绍多黄金桂香特别,色种不宜分辨,如毛蟹、梅占、本山、奇兰)。

茶联欣赏(五)


茶联作为诗词形式的一种变体﹐以对联为形式﹐对偶工整﹐平仄谐调﹐往往悬挂于门庭上或室内﹐以茶事生活为内容﹐不但古朴高雅且能陶冶人的情操﹐为古代文人所擅长和推崇。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

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扫雪应凭陶学士,辨泉犹待陆仙人。

空袭无常,盅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抗战时重庆一茶馆联)

茶香飘四海,友谊播九州。

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盅。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陆羽闲说常品茗,元龙豪气快登楼。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

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已点上时春。

幽借山头云雾质,香分岩面蕙兰魂。

酒醉英雄汉,茶引博士文。

80后评茶员“林思娜”与她的“林家铺子”(组图)


11月7日,林思娜在店里品茶。

11月7日,林思娜在整理店铺里的茶叶。

北京的马连道茶叶街茶人云集,商户林立,林思娜的店铺便位列其中。虽然店面不大,但是环境幽雅,陈设精致,颇有格调。在摆满紫砂壶、茶叶礼盒、名家字画的小屋里,一块印有“高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匾额显得有些突兀。不过林思娜坚持要把这块牌匾放在醒目的位置,因为她觉得这是对她个人能力的承认,也是对店铺信誉、质量的一种的肯定。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评茶员是以感觉器官评定茶叶品质(色、香、味、形)高低优次的人员。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评茶员、中级评茶员、高级评茶员、评茶师和高级评茶师。评茶员资格考试具有很高的综合性,评茶员不仅需要具备茶叶感官审评与品质记录的能力,还需要掌握制茶、茶文化、茶叶营销、茶艺茶礼等诸多相关知识。

出生于1983年的林思娜来自福建省安溪县——名茶铁观音的主产地。她家里有茶园,家庭的大部分成员也从事与茶叶相关的行业,因此她似乎注定也要与茶叶结下一生的缘分。2006年,她只身一人背井离乡,来到北京闯荡。不过,她并不愿意像父辈那样只是做一名单纯的茶商,而是一直在学习进步,因此成为了她家族里的第一位高级评茶员。

与中医的“望闻问切”相似,评茶员用眼睛、鼻子和舌头,就能判断出茶叶的具体种类、采摘日期和制作工艺,从而评估出茶叶的质量和价值。林思娜说:“举个例子,清香型铁观音主要有正味、消正、消青、脱酸几种制作方法。只看茶叶外表,我就能知道这款茶叶是怎么做出来的,再通过品尝,我基本可以确定茶叶的种植地点和采制日期。如果茶叶来自于我家的茶园,我还能判断出茶叶是哪一位师傅做的。”

林思娜的评茶员身份,不仅让她能严格控制自己店铺的产品质量,也使她经常以茶会友,共赏佳茗,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虽然林思娜在马连道茶叶街已经拥有两家店铺,在内蒙也有加盟店,但是她对于物质没有过高的追求,至今在北京无房无车,一个人活得简单快乐。她目前的心愿,一是将自己创立的“思馨”做得更有特色,二是顺利通过更高一级的“评茶师”职业资格考试。

11月14日,林思娜在店里品茶。

11月14日,林思娜在查看几款铁观音茶叶的样品。

11月14日,林思娜在店里整理茶具。

11月7日,林思娜在店里擦洗印有“高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匾额。

11月14日,林思娜在查看一款普洱茶。

11月14日,林思娜(中)在店里挑选铁观音茶叶。

11月14日,林思娜在店里望着窗外景色。

11月7日,林思娜在店里摆弄着自己的宠物乌龟。

11月7日,林思娜在店里挑选铁观音茶叶。

11月7日,林思娜查看新设计的茶叶包装样品。

普洱茶泰斗——张顺高(五)


文/杨普龙

成就云南茶海之梦

1960年,先生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云南时,云南茶叶仅16万一18万担,以后虽有发展,但长期停滞在25万一30万担之间。新中国成立前的古老茶园日趋衰亡,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茶园,除农场外,大多未老先衰,连年重复改造、恶性循环,而同期浙江茶叶却得到了大发展,产量由70万担升为200多万担,在他们的茶叶滞销时,云南有些人不加分析,人云亦云茶叶“卖不掉了”,几度刮起冷风。而先生却持不同的看法,认为问题出在方针政策上。实际上云南茶叶一是总产太少,二是面积太小,需要大发展,可是一直没有大发展的方针指引,长期处于晦暗不明、乍暖还寒的笼罩之下。

1983年10月,普朝柱任省长,来茶科所看了先生主持的茶树速成高产试验茶园之后,极为认可,说:“我想和你们来研究一下茶叶的方针。”借此机会,先生向省长畅所欲言地汇报了自己的看法,在半天的时间内,对云南茶叶的优势,三中全会后的农村变化,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广泛交换了看法,得出了必须大发展的结论。

第二天,先生请普省长给正在勐海举行的“云南茶园丰产和恢复发展初制所会议”的代表讲话。省长从市场需求,从山区脱贫致富的要求等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与科学的阐释,他的意见是把300万亩300万担作为2000年的奋斗目标,要求80年代再搞150万亩。当即对籽种采收调运、人才培训、技术指导作了布置。全省一百多个产茶县的代表,从来没有听见过这种振奋人心的讲话,一致感到:茶叶的春天来到了!群情激动,犹如春雷一阵,使大地苏醒,纷纷要求将省长讲话印发,回去传达。当时,省农业厅、农大、农科院力主印发,可是习惯了长期搞改造提高、跟着江浙人吹冷风、宣传茶叶卖不掉的人却说:省长不是省政府,方针要以省政府文件为准,反对印发。为避免意见分歧影响会议成功,先生想了一个办法,因为他当时是《云南茶叶》主编,说:“你们不发,我来发,人手一份,发向全国。”并立即安排整理录音,送正在印刷的《云南茶叶》第四期,排头条。《云南茶叶》从来没有发过评论,这次破例,先生还为普省长的讲话写了刊论《茶叶的春天》,为云南茶叶新方针欢呼,为新方针贯彻鸣锣开道,推波助澜。清样出来后,亲自送到省长办公室请修改审定。省长讲话与刊论一出来,犹如春雷惊蛰,春风化雨,受到茶界和人民的热烈拥护,全省茶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被空前调动起来,他们迅速行动起来,一场“千山万岭银锄落,地动高原铁臂摇”,向茶叶进军、让山区脱贫的气势恢宏的大戏,在全省宜茶山区拉开了战幕。同时,先生按普省长指示,以最快的速度,主编了《云南茶园建设技术规范》小册子,印发一万册,送到茶叶干部和农民手中。同时,发挥茶科所初步形成的云南茶叶科技中心的力量,向全省各重点茶区派驻科技人员蹲点跑面,试验示范,长会短训,进行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不失时机地利用省、地、县各种会议见缝插针,宣传新方针,传播新技术。

舆论指导行动,理论指导实践,作为茶科所所长,先生先后在国际会议及全国、全省茶叶会议上、刊物上,发表了《滇南茶区的自然优势》、《西双版纳茶叶开发研究》、《论茶树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法》、《云南茶叶发展战略和战略措施》、《中国茶业战略转移的思考》、《云南茶叶基地建设的经济技术问题探索》、《生态茶园和茶叶经济生态园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茶园建设的生态之路》等文章,对省委的新方针进行阐释和补充,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同时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在技术上进行引导,使其向紧贴云南实际、具有云南特色的方向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1986年元月,国家开始实施星火计划,在省科委支持下,云南首批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大叶茶优质丰产栽培和红碎茶初精制合一加工技术开发》项目资金184万元,被先生争取到勐海实施,发展新茶园8000多亩,建立了星火茶厂,点燃了乡镇企业的星星之火。

1986—1989年,先生负责省农业综合示范区的茶叶综合示范区,加强了技术推广的经济实力和主动权,在勐海、腾冲、双江、思茅、澜沧、潞西6县设速成高产、低产变丰产、茶树良种、生态茶园等各种综合示范面积6000多亩,带动面17.22万亩。

1985年,为建立云南茶树良种基地,先生领导的茶科所为思茅茶树良种场专门培育茶苗,提供50亩母本园的苗木,使该场顺利建成。

在先生担任所长的年代,恰值云南茶叶空前大发展,茶区广大,所务繁杂,各种业务、党务、工作的会议和学术活动接连不断,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总是高频率、高速度运转。为了云南茶叶的春天,为了“茶海之梦”,他抓住机遇,把他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云南茶区各兄弟民族,倾注给了横断山脉的云南大叶茶。春华秋实,十年的辛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世纪90年代,云南茶叶已达140万担。比粉碎“四人帮”前,接近增加3倍。短短十年来,取得了比三中全会以前两千年茶史总成绩还多数倍的巨大成就。比新方针诞生前,净增产量100万担,茶叶已经成了云南受益面最为广大的支柱产业,为94%的山区各民族人民脱贫致富,拓宽了新路。

为云南茶叶献身一辈子,先生最终赶上了这个迟到的春天,目睹了曾是梦中的茶海绿波。

茶艺之五美


1、自然清静的环境美:

自古以来品茗讲究外在环境和内在精神和谐统一。自然清静的环境是品茶者修身养性,陶冶情趣的一种精神享受。徐渭在其《煎茶七略》中云:“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几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抱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

2、清轻甘活的水质美:

烹茶择水,可谓中国人饮茶的传统。水之于茶,尤如阳光之于万物,玫瑰之于爱情。只有纯洁甘冽的水才能赋予茶以生命,让人们在品赏它的色、香、味、形的同时,对身体起到保健疏导作用。

3、巧夺天工器之美:

中国的品茶艺术,最注重韵味和情趣。所以品茗讲究好茶配珍贵茶具。壶添品饮情趣,茗增壶艺价值,恰如红花绿叶,相映生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这是对品茗习俗的生动写照,可见茶具在品茗中的地位。

4、高雅温馨的气氛美:

品茗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所以不仅要求环境美,而且非常重视气氛美。要营造一个高雅温馨的气氛,使品茶者进入一个艺术的氛围和崇高的境界,从而最大程度地获得精神愉悦,体味高雅的品茗情趣。武夷山的茶艺馆中御茶园和茶观在这方面各有其独到之处。

5、妙趣横生的茶艺美:

茶艺是以茶为载体,以茶馆或舞台为展示场所,并以古曲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向饮茶人和来宾演示茶的冲、泡、饮等技艺,其表现的形式和种类很多,有表演型、待客型、实用型,有绿茶茶艺、花茶茶艺、红茶茶艺、乌龙茶艺(也称功夫茶)、“禅茶”、“三道茶”等等。还有地方特色的茶艺。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五思》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