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中国被称作礼仪之邦,中国茶道蕴含着许多中国的文化,虽然中国茶道没有类似日本茶道那样非常严格的形式,但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应知道以下的细节,才能营造更好的祥和的品饮氛围:

【茶主人】

1、茶席布置简单。无需奢华,但需洁净,不使用的器具尽量在桌面以外,如为干泡,必须出现在桌面的渣方(水盂),应尽量放置在顺手,但不抢眼的地方,杯子及用具。花器等装饰,应符合主题;盖置一类的小件装饰,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茶席融为一体或与主泡器具呼应。避免喧宾夺主。

2、茶具清洁。所有茶器茶具从外观上看必须是干净透明的,杯子里没有茶垢、杂质、指纹等之类的异物附着杯子上面。许多人喜欢使用老物品,因为上面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包括玻璃公道上黄褐的茶垢,也不包括渣方、壶承、茶盘上面残留的令人不悦的水渍或茶渣。这些个人喜好和不拘小节,请尽量不要应影响到他人的感官。

3、避免接触他人杯口。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倒茶者如此泡茶:a、拿杯子不讲究方式,直接用手拿杯口;b、赏玩他人自用杯。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无论取杯还是奉茶、借看他人自用杯,都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把环处或杯子的下半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如果有条件,在逢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4、请客选茶赏茶。主人在泡茶款客前,应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5、取茶。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摄取,不要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这是讲卫生、讲文明的表现。

6、逆时针的讲究。在进行回转注水、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若为左手则为顺时针。

7、顺时针的讲究。一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壶或公道为宾客倒茶,应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这样壶口或公道口是倒退着为宾客分茶,因为如自右到左逆时针则口向前冲着为宾客倒茶,壶嘴不断行向前如一把利刃,变成一种含侵略性的动作,大家就会坐立不安。当然,如习惯左手持壶,则可自逆时针。

8、分茶。所谓“高冲水,低斟茶“讲求的就是要注意不得溅出茶水,做到每位客人茶水水量一致,以示倒茶公正平等,无厚此薄彼之义。分茶时,茶杯多放于客人右手的前方。

9、茶满欺客。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10、最后为自己添茶。习惯上,最右方的茶原是尾席,斟茶适量,每一泡茶,都应由茶主人进行扫尾。茶主人应随时关切每一道茶汤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泡茶要素,以更好的发挥茶汤的品质。

11、续茶。客人喝完杯中茶,并且到了“尾头”,应尽快“续杯”。如果发现客人的杯子有茶渣,应该替客人重新洗杯,或者换杯。主人应熟悉茶品状况,若茶汤已现水味,应及时换茶。晚上品茶不宜太晚,适当注意观察,在喝的尽兴时候,也应该掌握茶局结束的时间。

12、茶点。正规场合,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食用的茶点,并不推荐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坚果类的零食比较适宜。茶到深夜,当备茶点。

13、安排座位。为了配合长幼有序的礼节,尽量安排长辈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原因是这样一来,斟茶将会按照顺序,自左向右,最后到自己,如果将主宾安排的位置不对,则斟茶过程中如先给主客斟茶,则顺序将被打乱,从而变的无序。

14、烧水壶蓄水。如遇宾客多需要助泡协助烧水壶蓄水时,可以在需要蓄水时适当打开壶盖示意,避免高声要水,那样会使宾客感到尴尬。

15、放置茶壶。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16、茶壶擦拭。有的茶主人,十分爱惜自己壶,在冲泡中,难免淋壶擦拭,把玩摩挲,甚至多壶齐养,但不知道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这些多余的动作,已经影响到了客人品茶注意力。同样道理,品茶期间,整理茶台、擦拭桌椅,也让人以为主人要送客了。

【茶客人】

1、注意穿着。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除了仪表整洁外,还要求举止庄重得体,落落大方。

2、知客位尊卑。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问题,虽然茶道里面讲究的是“主随客便”一说,不过喝茶的人多了,自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的是“尊位”。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茶桌的形式如何,这个是不变的铁律。尊位的第一顺序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其中师者、长者为尊,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做尊位。

3、关于吸烟。喝茶严禁抽烟。

4、控制言行。所谈话题,切不可说人是非,道他人长短。亦不宜眉飞色舞,击节拍案。气氛安静为上,方能品出茶之真味。

扩展阅读

爱喝茶的男人不会变坏,爱喝茶的女人可爱!


俗话说的好,千秋大业三杯酒,万丈红尘一壶茶。自古以来,爱喝茶的男人和女人总是别有一番意味,经得起风雨,享得了从容,睿智优雅,值得信赖。

爱喝茶的男人不会变坏。

◎爱喝茶的男人有涵养一片叶子能历经千年而不衰,除了形美味美外,还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里面。所以爱喝茶的男人有内涵,懂天文节气,懂地理环境,懂禅茶一味。从采青的环境气候到发酵焙火的程度,从铁观音的饮法到黑茶的历史、泡法等,他们可以从文学到美学,从地理到天文、物理,无所不会。◎爱喝茶的男人很睿智一片嫩叶经受过热火的洗礼、粉身碎骨的折磨之后,才能百炼成茶,留下淡淡的苦涩的清香。真正的好茶经得起沸腾热水的考验,而爱喝茶的男人通常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总是满腹经纶,醇香酝酿的弥久,有了纳万物的宽广,有了无欲则刚的超然,有了心平如水的豁达。

◎爱喝茶的男人很从容茶香中每一种花、果香、山水的味道,茶汤里一丝的酸涩感、苦杂味,每一泡啜进口中,都细细品味,不够从容,则迷误了很多。爱喝茶愿意跋涉千里享受清新秀丽的山水美姿,也愿意偷得浮生半日去享受那一杯茶的时间,他们总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活得从容与洒脱。喝茶的女人最是可爱!

◎她的身体一定非常健康茶的养生功效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茶不仅可以抗癌、延寿,还可以预防心脏病、心血管病、血栓病和防止动肪硬化;既能保护视力、预防感冒,还能对抗乳腺癌、帮助受孕;在预防牙周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同时,还能降低中风大脑的损伤程度。爱喝茶的女人的身体一定非常健康。◎她真的不会老除了可以预防疾病,茶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譬如玫瑰普洱茶的美容功能,源于玫瑰花含丰富的维生素a、c、b、e、k,以及单宁酸,这些成分具有超强的抗氧化剂,能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淡化色素,使皮肤更白皙、光滑。爱喝茶的女人真的不会老!

◎她肯定身材不错茶是有科学根据的保健饮料。现代人“以命博钱”者,比比皆是,茶的防癌保健功能一经医界证实后,“以小钱保长命”的观念,不但强化了爱茶人的信念,同时吸纳了许多新进茶友。此外,茶去脂消食,减肥瘦身的药理特性,更是风靡了无数爱美塑身族、中年发福者的心。因此,爱喝茶的女人肯定身材不错。

◎她必定优雅脱俗经常喝茶的女人懂得如何欣赏茶,品味茶,因此会有很好的修养和内涵,谈吐优雅,品位不俗,气质高雅端庄。如果说优雅的打扮可以学,但优雅的气质是学不来的,那是一种源自于内心的态度:优雅地生活。和这样的女人走在一起的男士绝对有面子。◎她懂得如何有趣致地生活一个恬静的女子,在自己家里,脱掉高跟鞋,纤纤素手,一杯茗茶,到对海的阳台上,坐在藤椅中,慢慢地细嗅,用红唇缓缓地啜着缕缕的醇香。只有这种趣致的女人才懂得如何淡然地享受生活,她能绽放出如普洱茶一样醉人的美。◎她思维开阔,有见识爱喝茶的女人思维开阔,见识广泛。应该算得上女人中的上品,她们在感悟生活带来的深层内涵时,也不忘和身边的人分享,你们之间会有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更有趣的交流方式。◎她有一份更为淡泊的心境爱茶的女人养的是一份淡泊的心境,她能把一季的日月星辰统统化为一杯清露,让世外桃源无处不在。心境淡泊的女人,笑容总是温和,语气总是轻声慢语,生怕惊扰了窗外的蝉鸣,那暖阳拥过,冷月拂过的脸上,永远写着去留无意和宠辱不惊。◎她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女人味女人是不轻易喝茶的,一旦喝茶便有另一番风情。女人喝茶,常常像微风中的杨柳拂面,碧波上的紫燕剪水,轻轻一抿,便风韵无限。女人一旦端起三杯两盏茶,便能饮出女人的千娇百媚来。那是一种叫人牵肠挂肚、顿生怜爱的女人味。淡茶常饮,可以清心。也难怪爱喝茶的女人不一般也最可爱了!

茶桌十大礼仪:千万别在喝茶的时候失礼


俗话说,吃有吃相,睡有睡相,喝茶也是一样。喝茶成为茶友们日常生活习惯,也是待客的必须,喝茶也被称为品茗,讲究的是品尝,品茶不单是喝茶的味觉享受,也是喝茶最基本的礼仪。

《红楼梦》里女尼妙玉说: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明人许次料说:一壶之差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

在当下,如何喝茶?更是成为了大家研究和注意的商务接待和公关不可忽视的重要礼仪,喝茶礼仪牵扯到一丝一缕的细节问题。一般来讲为解渴而喝茶那不需要注意太多礼节,但是上升到品茶或是在正式场合饮茶我们就要注意了。

1“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2“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3“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4“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5“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6“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泡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7“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8“暗下逐客令”

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9“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10“茶三酒四秃桃二”

本地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喝茶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虽然现在喝茶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但在与茶友一起喝茶的时候,不管你是以茶艺师还是茶客的身份,注意这些喝茶的礼仪,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尴尬,也不会失礼于人。

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他们便生出光彩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唐代人怎样喝茶?


“茶圣”陆羽是如何煮茶的?这一失传千年的唐代茶艺,经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方面专家近一年的科学实验,终于得到科学“复原”。

中国茶文化国际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茶专家程启坤说,陆羽煮茶法是唐代饮茶文化的主体,其成功复原就是唐代茶艺的成功复原。

据《农业考古》杂志主编陈文华介绍,中国人在散茶冲泡之前,一般都是煮茶吃。许多人曾依据《茶经》等文献中的记载复原以陆羽煮茶法为代表的唐代茶艺,但大多是以文学家的想象展开的定性研究,主要体现表演价值。此次茶叶专家们以科学实验为基础,首次对唐代饼茶和陆羽的煮茶法进行了科学的量化研究和成功实践,这在茶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茶是中国的“国饮”,也是世界三大软饮料之一。据考证,中国人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后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法。唐时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历代茶艺精华、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的陆羽为杰出代表。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创了饮茶新风尚,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唐皇宫每年4月也举办盛大的“清明茶宴”,法门寺地宫1987年出土的13件金银茶器,就是唐代皇帝供奉的。

参与“复原”唐代茶艺研究的姚国坤说,陆羽煮茶法讲究技艺、注重情趣,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要真实地复原陆羽煮茶法,首先要用唐代的制茶工艺做出当时的饼茶。为此,研究人员根据《茶经》规定的茶叶采制时间、采摘嫩度、饼茶加工工序等,制定了采茶、摊放、蒸叶、捣碎、压模成形、穿孔、脱模、初次烘干和再烘至干的工艺流程,经过反复比较实验,制作出了9种不同规格的方、圆两型唐代饼茶。

姚国坤说,陆羽煮茶法距今已有1200余年,茶是何种煮法?除书本简单记载外,已无踪可觅。我们根据《茶经》相关内容,采用山泉水、电热能(火)、瓷饮器,经过无数次实验发现,“复原”陆羽煮茶法和唐代茶艺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煮茶前先要烤茶,烤茶要讲究远近、茶色和时间长度,以保证饼茶香高味正。二是碾茶要适度。在烘干饼茶冷却后,将其敲成小块,再倒入碾钵碾碎,用箩筛选出粗细适中的茶颗粒,这样煮出的茶汤清明,茶味醇正,不会生苦涩味。

“最重要的是煮茶时要掌握好火候,协调好茶、水、盐三者用量的比例关系”,姚国坤说,当水温达86摄氏度至88摄氏度发生“一沸”时,按一定比例加盐;当水汽增加,“缘边如涌珠连泉”的“二沸”时,舀出一瓢沸水待用,并用夹有节奏地向同一方向搅水,当中心出现旋涡时,按量放入茶叶,至茶水“腾波鼓浪”的“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一瓢水止沸,随即端下煮茶锅,舀茶汤分成3至5碗。姚国坤笑着对笔者说:“此时,边品茶,边尝点心,有滋有味,真是茶乐融融,唐代茶艺的精髓也即在此了。”

茶语:人生如喝茶,不会苦一辈子


1、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没有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拒绝“苦”就等于关上了“甜”的门,须知,攀登得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既如此,与其忧伤地接受,不如快乐地迎接。两种姿态,两种人生,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2、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借此良言,与君共勉。

3、你下的决心足够坚定,才会不动声色。每次高调地宣誓与喋喋不休地强调,都只是虚张声势。真正要放弃一个人,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都是沉默得有些隐忍,刻骨的感受会让你什么都不想说,不想让人知道,不想听任何人的应和。

4、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现在的我,很相信顺其自然。别说我不在意,就算在意了又能怎样。我只不过是把一切看得更开了。在命运的转角停驻,看时光流逝,青春年少。静静的,不打扰。

5、人生苦短,没有彩排。事在人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随遇而安是一种乐观的处世妙方,顺其自然是一种达观的生存之道。人生在世,短暂不过百年。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没有后来的甜。

6、那风,轻轻掠过河岸,摇曳着那片芦苇,默默把心事揉碎;月,静静居住夜空,依然凝望着,守候着,用执着用美丽阐释着一份情怀;我的心,在夜色中渐渐沉寂,路,却是在心中一直延伸到远方。

7、缘分是一种永恒,它没对没错,在给你遗憾的同时,也给你深深的感动;心情是一种永恒,它相依相伴,一边让我们受伤,一边让我们学会坚强;人生,失去的只是时间,你所获得的是价值是永恒。

8、所有能通向幸福的道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停止担忧你无力改变的事情。去放下一段关系并不总是意味着你不再关心对方;而是意味着你所意识到你真正能够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

9、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最后总是失败收场。

10、盛水水清甜,盛酒酒甘醇,储茶色不变,插花花长久。谁泡了妃子笑,谁泡了崂山红,谁又泡了白牡丹,共享的茶时光,好像每一种茶都喝到了。

侯军:真茶人不会参与茶界炒作之风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连接中国雅文化和俗文化的重要桥梁,在中国文化当中,‘琴棋书画诗酒茶’是文人的雅事,而‘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百姓的开门七件事,茶是俗文化与雅文化唯一的交集,一片小小的茶叶身上有非常多的文化因子。

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

古有‘品茶悟道’一说,茶文化和‘儒释道’是相通的。‘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这些核心文化恰恰都与茶文化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儒家与茶文化的相通在于中庸,儒家讲求中庸,而‘和’是茶的理念当中最常见的概念。道家与茶文化的相通在于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而品茶也讲究恬淡为上,保留原汁原味。茶与禅的关系则更加紧密,‘禅茶一味’,二者都重在品味当下,讲求顿悟。所以说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是在喝中国文化。

中国诗人大多喜欢茶,茶是他们联系感情的重要纽带。自古诗家多茶客’,苏东坡不仅写了很多茶诗,自己还有好茶寄给朋友,陆游是中国诗人写茶诗的冠军,在古代文化里,诗书画都可以茶为载体,都与茶有着密切的关系,互为表里。人们需要诗意的生活。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关系

茶叶早在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就已经见诸文献记载了,当时是做药用,之后在丰富的茶俗、茶礼、茶风中不断地发展,直到唐朝时发展为‘茶道’,陆羽在唐朝就开始写茶经,对茶叶的历史,还有茶的很多功能做了阐释。

日本茶道把泡茶、品茶、赏茶的过程同宗教都紧密结合起来,虽有千利休等三大流派,而把茶和禅结合起来的核心不变。中国的茶文化之丰富多样性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有潮州茶、普洱茶、山道茶、酥油茶,每一种茶文化都是一种流派。

如何看待茶界炒作之风

喝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让人心气平和,缓解现代社会的焦虑情绪。可惜当今茶界,在茶身上附着了太多的外在之物,用附加值去标定这些珍品茶叶的高贵身份,已脱离了商品的真实价值。真茶客不会参与这些炒作,真的茶客只会‘喝茶去’。核心就是要有茶的境界和茶的精神,让我们成为平和的人,让我们面对世事纷纭,能够保持淡定。

侯军先生既是资深报人,散文作家,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又是一位茶界老前辈。已出版《品茶论道》等各类专著近20部。此文为2012年深圳卫视录制播出的“侯军:漫谈中国茶文化”节目部分内容,在此与大家分享!

怎样鉴别紫砂壶


茶壶因茶而流行,而紫砂壶又因为其泡出的茶色泽透澈、香味纯正,受到很多爱茶人士的追捧。紫砂壶一般都是名家名作,纯手工制作,没有相似做工又相同形状的紫砂壶。

价格为参考:人们都说紫砂壶珍贵,但是最普通的紫砂壶也不过百元,100多元的紫砂壶并不是假泥,而是在紫砂纯度上差一些;宜兴紫砂泥其实是绿泥、红泥、紫泥的总成,红泥做成的紫砂壶价值也就100元左右。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则是以千元为单位的。

从材质上鉴别:紫砂壶因为其材质闻名,所以鉴别紫砂壶主要看其材质。宜兴紫砂泥主要是由黏土、石英、云母构成,富含铁元素。这些矿物质使得紫砂壶触感细腻,但是并不光滑;而触感粗糙的紫砂壶要么是假泥,要么是在某道工序上出了问题。

看紫砂壶形状:市面上紫砂壶粗略分为两种,一种是量产的紫砂壶,鉴别这种紫砂壶最好的方法就是问老板有没有一样的壶,如果老板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壶,那说明他们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名贵紫砂壶形状必须是惟一的,只有相似的壶,没有一模一样的壶。

看紫砂壶作者:紫砂壶的收藏价值之一就是作者,不过我们一般人购买紫砂壶是无法知晓紫砂壶的落款真假,只能在确定落款为真的情况下再去选择作者。

从密度上衡量:紫砂壶密度较大,用手掂量有一种厚重感,越是劣质的壶其密度越小、越轻浮。想要从轻重上判断紫砂壶的优劣,必须经常把玩优质的紫砂壶,掌握其轻重感。

从颜色上鉴别:紫砂壶由于其加工程序和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颜色上选择紫砂壶要慎重,一般好的紫砂壶都是颜色单调而不花哨;颜色沉重而不鲜艳,鲜艳的色调往往是加入了氧化金属,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喝茶感悟,爱喝茶的女人美!


爱茶的女人,其实追求的是一种格调。一个人四十岁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四十岁之后的脸应是自己决定的。四十岁的女人除了容貌,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永远不会变老,那就是——气质。

端坐茶桌上的女人,一杯清水在手,添入香茶几许,莫说喝茶的美妙手法,就是喝茶的优雅坐姿,就不知怎样慕煞男人啊。尤其是她们不紧不松地端起明清风格的茶盅,不快不慢地饮下沁人心脾的茶水,那美妙与优雅,早已令男人大感秀色可餐而又不敢有所冒犯。

喝茶,让女人自信

得茶道的女子,内心澄明、宽厚谦和,那种由内而外的知性美往往让人欲罢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她们抛却软弱、甩掉怨恨,不再附庸于男人,积极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用自我完善证明实力!

喝茶,让女人高贵

就如大诗人苏东坡所说:“从来佳茗似佳人。”得茶道的女人,就像一杯清澈醇厚的佳茗,香气四溢,回味无穷。所谓的高贵并不是指白富美般的存在,不是说要身居高位、身价显赫,而是一种心态上的高贵,不轻浮、不夸大。

喝茶,让女人聪慧

所谓“智慧的女人更美丽。饮茶便是增进女人智慧的途径之一。茶,可以让人忘掉烦恼、丢掉忧伤、释放胸中的浑浊之气。懂茶道的女子往往智慧处事,坚持自我,不受外界诱惑,不随波逐流,能够轻松处理好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能够完成母亲、妻子、女儿、朋友等这些角色之间的自如转换,不断充实自己,用爱与内涵创造和谐的人生。

喝茶,让女人淡雅

淡雅的女子显得质朴、真实。得茶道的女子深得茶的清雅、恬淡与平和,不浓妆艳抹,不刻意雕饰,她们的美简单、自然、干练。谈不上炫耀就溢于言表的那份美,才是人性的本真,是一个女人最独特的气质。

喝茶,让女人健康

喝茶让人愉悦,不但养心,而且养生,能让女人实现从身心到精神的美容。懂茶的女子,在得到健康的同时,也会得到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挫折,用顽强的斗志和毅力来化解生活重担。

90后的女人,总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茶是她们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她们与茶相伴,与茶对话,充满活力的年轻生命与悠然的茶香共舞,摇曳出一支绝佳的曼妙舞步。

80后的女人,生活教会了她们积极思考。于是,心情好与不好时,她们喝茶,用茶来调剂生活,用茶来调节心绪。茶也丰富着她们的内在,雕琢着她们的修养。听一首“高山流水”、沏一杯淡雅绿茶、拿起画笔,随心所欲表达她们内心的天地,享受这红尘中的片刻宁静欢愉。

70后的女人活的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味道。当她们遇到茶,会演绎出了最美的乐章。每日得空便在小小茶床、玲珑茶具、袅袅茶香之中留连一番,一颗心由浮躁至沉静,间或,也收获了一份超然。

对于女人来说,喝茶是保持年轻容颜,从容气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喝茶让女人有健康的材、不老的容颜、优雅脱俗的气质以及如何有趣致的生活,从柴米油盐的世俗生活中脱离出来,追求更加高尚的人生。

解析旗人喝茶与今人喝茶


在北京旗族的老人一说起喝茶,一律都是香片,其实那也就是茉莉花茶。像老舍先生的《茶馆》里的老北京,有钱人喝的也不过是“小叶茉莉双薰”。所谓“小叶茉莉双薰”,是江逝、安徽、福建的茶商将绿茶从京杭大运河输往北京的运粮水道运进京,再经过北京茶局子密封,用茉莉花混在一起蒸薰,高级的选用嫩春芽茶,加茉莉花薰两次而得名的。而穷人则只能喝“高末”了。所谓“高末”不过是筛选下来茶叶末。落魄的旗人弟子为了面子,出来到茶馆应酬时,美其名曰“高末”。这就似邓友梅先生小说《那五》里主人公那五都伦落到每日三餐只能就咸菜下饭了,还跟人说这咸菜得点芝麻香油。凡事也得讲究个“谱”不是。旧时旗人喝茶讲究酒足饭饱后来壶热茶,这茶得用滚开的水沏,而且茶还得闷一会再喝,掀开盖得见颜色,还要讲究个酽。这就像现在还有很多北京人喜欢以茶解酒,茶不酽当然影响“功效了”。清代满族从山海关入关,爱新觉罗氏入主北京。从关外带来的饮食习惯大多还是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马背上的民族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喝茶喜饮去油腻、助消化的浓茶、酽茶。而红茶、普洱茶正合其意,再有当年北京人都是喝井水,北方的地下水水质很硬,这样的水质来泡龙井、旗枪、瓜片之类恐怕不是明智之选。再说天冷时吃完油腻的东西再喝绿茶弄不好要腹泻。而我国的茶文化的流传远自唐代,这一说法可以从陕西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唐代成套纯金茶具得到印证,而唐代茶圣陆羽所着的《茶经》至今还影响着我们。宋代的斗茶和简约质朴的茶具令茶文化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茶事发展到明代则达到了一个高峰。至清代茶反而退回到初始的功用层面上。时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闽浙一带的功夫茶的影响力只能达到长江以南,而北方大部分地区饮茶仍继承了清代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南风日渐”北京人才慢慢接触到香片以外的绿茶、红茶、普洱茶。说到普洱茶这二年的行情像坐了火箭一样,这一结果令许多老茶客深感意外。这一结果应该感谢香港同胞。当年为藏族同胞服务的西去的数百年茶马古道转而南下,流传到香江。洽逢“九七”香港一些茶商怕以往低价试进的普洱茶砸在手里,于是就在普洱茶的功用上忽悠了台湾同仁一把,也赶上台湾近几年经济不错,老百姓们也搭便车得上了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症。这样普洱茶消食去油的功效被神化了一把,等台胞们明白过来为时已晚,结果台胞们再接再励又忽悠了刚富起来大陆同胞一把,现而今的情景是普洱茶变成了人们的投资工具,与炒房、炒股有一拼了。如今人们见了面问侯语己变成:“哥儿们,今儿喝的什么茶?呵呵!不会也是普洱茶吧?”

琼剧与喝茶


在铺前镇菜市场后面的有一戏台,夜幕降临,此时台下已满是或站着、或坐着的观众,几串鞭炮竹声过后,一场精彩的琼剧上演。

古装剧的戏台表演,让这里的人们看得相当痴迷。海南话,对外地人来说,非常难学,而以海南话为唱调的琼剧,更不是外地人所容易听懂。琼剧带来的美好的精神享受,也只有本地人自己所能形容了。

铺前镇街不大,包括新老街只有两三条而已,有意思的是,逛遍整个镇街竟然难找一间餐厅或饭店,相反,各间大小不一的茶店在各街道紧挨出现,一个接一个,让外地人不得不疑惑:这里的人喝茶饱的?不吃饭吗?一到早上,前来喝老爸茶的人群不约而同从各处汇聚而来。大大的茶厅里坐满茶客,门口搭棚下,也同样坐满茶客,喧哗热闹。在内地,这样的场面只有逢喜事摆酒才会有,而这里却是天天上演。据了解,在海口、文昌各地乡镇街,同样有过而无不及。

老爸茶,顾名思义就是那些老爸们平时爱喝茶。然而,实际上,老爸茶早不是男人的专利,来喝老爸茶的几乎是全家大小、男女老少一起出动。

这有点像广东人饮早茶。据说,以前海南人开始爱上喝老爸茶,跟广东人饮早茶大有关系。无奈广东人饮早茶,仅限于早上,许多是为当成吃早餐、或者快事快办,饮完则走,谈不上有多大的享受感。这里则不同,喝老爸茶不分早上、中午或晚上,坐在老爸茶店,悠闲自在,谈笑风生,比起广东人饮早茶只有青出蓝更胜于蓝。

白天喝茶,晚上看琼剧,对这里的人来说,这种热闹精彩的群居生活方式,还有什么比这更为值得追求向往的呢?

新买紫砂壶怎样泡养


新买壶在使用前可以先放些茶叶用滚水泡一下,多泡几次更好,再里外刷洗干净,将壶内残留的砂粒彻底清除。用泡过的茶叶擦洗比较好。因为有些商贩,在出售茶壶时,可能会给茶壶“化化妆”用上面所讲的方法可以清除一些由此产生的异味。

在泡养过程中,切不要太心急,千万不要去用有细金刚砂颗粒的抛光布之类的材料揩擦,这样很容易伤及表面,留下划痕,从而破坏紫砂质感。比较好的方法是用粗硬的棉布擦拭,清洗时用尼龙刷。不要太用力以免不小心戳坏茶壶。泡养茶壶要用心,勘茶时要有正确手势,最好用食指轻轻摁住盖沿,一旦“落帽”后果可以“设想”。

平时喝茶,可以用干净毛巾擦拭,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这样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擦拭以后会有浮光,这品相玩家比较忌讳。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这种光泽应该是“内敛”的。

喝完茶后,茶壶最好不要留茶叶,倾倒洗净。虽然紫砂壶确实有隔夜不馊的特点,但隔夜的茶,会有陈汤味。就从卫生来讲,紫砂壶终究不是“保险箱”,而且茶泡后放置10小时后再喝是对身体不好的。

日本人喝茶用一个“程式化”的过程,还称之谓“道”,我们泡养茶壶这过程,实质上也有“道”,只是要玩壶人自己去品味该“道”。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怎样喝茶不会失礼?》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