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人到老年,有痴迷养鸟的,有痴迷花草的,也有痴迷书画的,可痴迷茶壶的人你见过吗?青年路第二社区年过七旬的李兰银,对茶壶那可叫一个“痴”,她的家中陈列着600多只不同的茶壶。

在李兰银家里可以看到,20平方米的客厅里密密麻麻摆放着的都是茶壶。“这是海螺壶、蒸笼壶、房子壶……”李兰银说,她的家里共有600多只不同种类的茶壶,是她用了6年多的时间收集起来的。

收藏茶壶的缘由得从6年前说起。李兰银说,当时她在古玩市场闲逛,看见一位老先生拿着个紫色茶壶,她觉得茶壶外形好看,就买了下来。回家后,老伴也被这个茶壶的外形所吸引,从那以后两人就开始四处淘茶壶。

李兰银说,墙上600多只不同的茶壶,除了她和老伴在古玩市场淘的,还有的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有的是在游玩当中从别人手上买来的,“你看这只绿色的小巧茶壶,是我从垃圾堆里捡的,尽管是别人的‘垃圾’,但因为特别的颜色和精美的花纹,在我眼中就是个宝。还有那个薄胎壶,是我在外地游玩时,在一户人家喝茶时发现的,当时跟主人说了半天,对方才愿意将这个茶壶卖给我。”

淘壶这么些年,李兰银已从刚开始的入门新手摇身一变成为了半个茶壶行家。为了研究壶,她还专门摔过好多个壶听声音,“摔碎时声音细腻的一定品质好些。要判断紫砂壶,只需回家用壶泡茶即可,如果放几日后茶无茶香,就一定不是全紫砂的茶壶。”李兰银说。

如今,李兰银最喜欢的就是用喜欢的茶壶为自己和爱人泡一壶茶。每周她也会将这些宝贝都挨个擦一遍。李兰银说:“慢慢的品一品茶,玩一玩茶壶,心里会觉得很平静,这也是我喜欢这些茶壶的原因吧。”

扩展阅读

同样的银料为什么却可以到造出不同颜色的银壶?


这些壶是纯银的吗?同样的银料,为什么打出来的银壶会有这么多颜色?

一些茶友刚接触银壶,对手工银壶制作工艺不太了解,看见银壶壶身有白色的,亮色的,做旧黑色的,还有一些金色,甚至蓝色等颜色,心里就有疑问:这些壶是纯银的吗?同样的银料,为什么打出来的银壶会有这么多颜色?

这就牵扯到手工银壶的制作工艺了,今天这篇文,我们就给大家说一下银壶的色泽。

第一类:银本色

这种银壶,就是纯银打制成壶后,银固有的颜色。

在工艺上,如果银壶打制成型后,高温回火,银壶显示的颜色就是雪白色;一些款式,精工局银壶师傅,会用玛瑙对壶身进行抛光,抛光后,壶身的光泽就会亮堂。

选壶小窍门:

1、如果您有足够的时间去保养和打理银壶,也想体验银壶的养壶乐趣,可以选择不做旧的银本色款;

2、养壶的过程中,银壶壶表的颜色会先发黄,再变成黄褐色,最后变成褐色,黑色,氧化的快慢与当地的气候湿度有关;

3、银壶的氧化只发生在壶表,为了银壶氧化的均匀,有锤纹的银壶,建议常用常擦。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第二类:镜面抛光

这种银壶,经常被茶友开玩笑地称为,“不锈钢”质感。

壶身的光亮是打制成壶后,精工师傅对银壶进行抛光,厝平,直至壶身打磨成镜面,所形成的银壶壶身效果。壶表虽然是镜面,但是壶内还是有手工锤打的锤纹印的。

银壶选择小窍门:

镜面银壶,特质就是亮堂、敞快,静器。做旧后的镜面银壶,失去镜面本身的亮堂宁静的质感,选壶时,镜面银壶最好不做旧。

第三类:氧化做旧色

大家都知道,纯银都会氧化,氧化后的质感最终是黑色。考虑到银壶壶表氧化的过程比较漫长,为了保养的方便,银壶匠人都会对银壶壶表进行氧化做旧工艺,做旧就是用人工加速银壶壶表氧化的一种工艺。

选壶小建议:

1、有锤纹的银壶,做旧后锤纹更有层次和质感,也更好保养;

2、镜面银壶,不建议做旧,后续在使用中,尽量减少擦拭,来让镜面自然氧化;3、和银本色银壶相比,做旧色银壶就多了一道做旧工艺。

第四类:金色

精工局一些银壶盖摘,或者壶身局部颜色是金色,这是因为银壶师傅采用了鎏金工艺。

鎏金工艺,也是古代八大金工艺之一,简单说来,鎏金就是通过古法火镀,让黄金附着在银壶表面,在鎏金时候,银壶师傅会用玛瑙做压子,对鎏金的地方反复抛光,金色光亮耐久。

鎏金工艺最多的一款壶,在整个银壶壶身錾刻做旧完毕后,局部进行鎏金。让金的耀眼和银的洁雅搭配起来,来提升银壶的质感

欢迎关注作者:295607215,每天分享茶具以及银壶知识

古代茶壶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阳羡名陶录》记载说:“供春,吴颐山家僮也。”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家事之余,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做砂壶。结果做出的砂壶盛茶香气很浓,热度保持更久,传闻出去,世人纷纷效仿,社会出现争购“供春砂壶”的现象。供春真姓“龚”。所以也写成,‘龚春”砂壶。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颜色的硇砂土制作砂壶。开始,时大彬模仿“供春”砂壶,壶形比“供春”砂壶更大,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偶在茶馆中听到“诸公品茶施茶之论。”顿生感悟,回到宜兴后始作小壶。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是说世人以壶柄上识有时大彬拇指印者为贵。从此宜兴砂壶名声远布,流传至今,还是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

南部铁器的老茶壶


南部铁器,指的是江户时期的“南部藩”所产的铁器制品,约在今日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境内,其中又以盛冈及水泽两地为最主要的产地。如今是岩手县的著名特产,用传统铸造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铁制品。其制品有:铁瓶(铁壶)、急须(茶壶)、火钵(火炉)、瓶垫、茶托、铁锅、风铃、以及花瓶等种类。

细腻的纹样和厚重的着色是南部铁器的特征,和陆奥的小京都——盛冈的历史一样悠久,是盛冈引以为傲的传统工艺品,其古老历史要追述到400年前。

南部铁器的“南部”二字约来自400年前,南部信直(战国时的武将)修筑了盛冈城,作为藩主的他,开始拥有了这片土地。盛冈盛产砂铁、岩铁等优质的铁资源,以及川砂、粘土、漆、碳等原材料,这对铸物业来说,有这些先天优势条件是再好不过的了。南部信直请来了铸物师——铃木缝,和釜师——小泉五郎七、有坂、藤田等人。从此,盛冈开始了铁器的制造。

南部历代藩主对产业和文化一直十分关心。八代藩主——利雄公特别喜欢茶道,不仅是他身边的人,就连城里的武士、商人都受其影响,爱上了茶道。御用釜师制作的汤釜(煮水用的铁锅),被幕府和各藩主作为送礼佳品,使得“南部铁器”名声大噪。

茶道的盛行在藩内形成了各个流派。8代藩主利雄公统一了藩内的茶道,并且拜师在第三代御釜师——小泉仁左卫门的门下,尝试自己制作茶具。当时的上层社会,视茶道为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官员之间的交往都是在喝茶的同时建立的。此时,流行一种新的煎茶法,小泉仁左卫门尝试改变现有的喝茶用具,思考着“用铁瓶代替汤釜泡茶”。于是,在汤釜上镶嵌一个壶嘴,添加一个壶把。改良后的铁瓶比汤釜使用起来更方便,很快就被广泛传播。此后南部铁瓶的发展,基本上就没脱离这个雏型。

明治41年,大正天皇还是皇太子时,到东北地方巡查,参观当地各县的特产。岩手县南部藩主御釜师制作的铁瓶和汤釜,也被列在行程之中。如此一来,东京为首的全国各大报纸刊登了这一事件,使得南部铁瓶和汤釜的知名度上升、人气大涨。与陶土烧制而成的土瓶相比,更显其坚固耐用的特性,因此广受当时民众的喜爱。

据称,用铁壶煮过的水能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形成山泉效应,使水口感厚实、饱满顺滑。用此水泡茶,可有效去除茶中的霉味,从而提升口感。因此,老铁壶已成为当下不可或缺的煮茶利器。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催生出越来越多的茶道中人,铁壶的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于是,老铁壶也成了古玩妙器,成了玩家、藏家的热追。

喝茶的人一定拥有一把银壶?99%的人都不知道


古人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说。

古人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说。煮水,泡茶,银为贵。银壶,释放银离子,除去水中杂质、杂味、细菌等,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另外,本身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

相比“砂之土,瓷之脆,铁之锈”,银是洁净无味、净水无菌、养生养颜的尊贵净器。

银壶向来是宫廷皇家把玩之物,存世量少,银壶收藏在国内尚属小众,但凭其精良的工艺和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底蕴,近年来备受壶友藏家关注。

纯银壶实用功效:

1、银壶煮水时所释放出的银离子钠离子能为人的身体起消毒的作用。有极少量的银会以银离子的形式溶解在水中。银离子能杀菌,每升水中只要含有五百万分之一的银离子,就足以使大多数细菌死亡。

2、银壶煮水,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另外,本身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银的热传导性在所有的金属中是最突出的,它能够迅速散发血管的热量,因此可以有效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

3、银对目前所知的几乎所有细菌和胞外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对人体无害且永远不会产生任何的抗药性

银离子的作用不仅在体外,进入人体后还可杀灭肠道中的病菌,同时做到排毒。家里有老人和小孩,效果尤为明显。长期用还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银壶不仅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烧水泡茶还对人身体有益。那么很多壶友或许会纠结一个问题:怎么看一把银壶的好坏?是看银料?还是看银壶打造工艺?

网上就流传很多关于银壶真假说法,很多商家也会拿纯银鉴定证书大做文章。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你是否也想拥有一把自己的银壶呢?关注微通道:295607215,作为内行人,这一次告诉大家很多真实情况,让大家受益非浅!

传世佳品漆茶壶


如果说瓷器与茶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漆器与茶的缘分就显得浅了。

茶乃南方之嘉木,漆亦为江南之特产。远在东汉晚期瓷器发明之前,漆器已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前,人们已掌握了髹漆工艺。而楚汉漆器的丰富多彩,更展示了当时制漆业的灿烂成就。

我国的茶文化,自汉代以后,开始慢慢兴盛起来。从文献记载看,汉时王褒《僮约》已有烹茶尽具‘酉甫’已盖藏”及武都买茶杨氏担荷”语。晋代杜毓则撰有《荈赋》一篇。及唐宋圣茶仙们独钟瓷器,视漆器若无睹。出土文物也表明,崭露头角的东汉青瓷已能生产出多种类型的饮茶器皿。可以这样说,漆器天然不是茗饮之具,而茗饮之具天然是瓷器。

这种漆、茶无缘的情况,与古人对漆器及饮茶有着客观科学的认识有关。漆器虽然能髹饰雕琢出绚丽的画面和玲珑的图案,但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在100度高温下,这种情况尤为明显。而饮茶讲究的是原汁原味,清纯自然。两者如同水火。但也有例外。这里介绍的二件茶壶,均出自清代著名制漆匠师卢葵生之手,由此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高超的制作技艺和典雅的审美追求。不过这两件茶壶是实用,还是仅供观赏,就难以考证了。

卢葵生,名栋,生活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扬州。当时的扬州经济繁荣,百工云集,文化艺术盛极一时。卢家世业漆工,祖父映之,父慎之,均制漆名手。钱泳《履园丛话》,有云:大而屏风、桌、椅、窗槅、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也。乾隆中有王国琛,给卢葵生以丰厚的滋养。顾千里在《漆沙砚记》中称其尤擅六法,优入能品,交游多文学之士”。因此凡是他创作的漆器,无不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这两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漆茶壶,以锡为胎,巧妙地借鉴和模仿紫砂茶壶的造型和装饰,漆茶合璧,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其一,角屑灰锡胎漆壶,通高12.5厘米。漆灰中掺有牙质或角质沙屑,从而使褐黑色的漆皮表面呈现出黄白色的碎点,灿若繁星。壶身正面刻四言铭文四名:读得意画,赏及时花,竹炉细煮,聊试新茶”。背面刻坡雪斋茗具”,及署款小石铭,湘秋书,葵生刻”。其二,梅花纹钢胎漆壶,底径14.2厘米。由于先在锡胎上敷黑色漆灰,然后再罩上若干道紫漆,故而刻器从造型到色泽,皆酷似紫砂茶壶,若非细察,几难分辨。壶身一面刻有梅花纹,因漆层丰厚,刀痕很深,颇具钝拙老辣的趣味。另一面刻四言铭文:竹叶浅斟,梅花细嚼,一夕清淡,几回小坐”,落款葵生”和镌栋”字小方印一枚。

卢葵生生活的时代正当制壶名家陈鸣远之后,许多文人雅士都参与制壶,自篆自刻上诗书画印,所谓字随壶传”,壶随字贵”。而这种风气也给卢葵生的创作以很大的影响。从这二件仿紫砂漆壶看,卢葵生对紫砂壶有很高的鉴赏水平。尽管借壶铭点明主题,是受陈鸣远等的影响,然而在壶形设计和表质处理上,却避免了陈氏的那过于精细,不免纤巧”的弱点,而以大彬壶为旨归,追求古朴稚拙、自然天成的艺术美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拥有600多只不同茶壶的李兰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