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说到阿根廷,除了足球,还有一个印象,那就是如果穿过地心,中国的对面就是阿根廷。作为一个南美洲的国家,咖啡和软饮料还是阿根廷人民的主要饮品,传统茶叶的消费量相对比较少。而且,据Euromonitor统计,茶叶2014年在阿根廷的消费量减少了1%,究其原因,是因为热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其中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是阿根廷国茶——马黛茶(Yerbamate)。

马黛茶谓何物?马黛树原是一种南美洲特产的灌木,土著印第安人一千多年前就开始嚼其叶,接着又将树叶碾碎沏水泡饮,据说最早发现能遏制饥饿和消除疲劳。被视为"仙草"和"神茶"。

西班牙殖民者也受其感染,特别是以游牧为生的高乔人更为嗜好,十七世纪末开始大面积种植,遂成为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巴西南部地区居民日常主要饮料。据现代研究,马黛茶含有马黛因、单宁、黄体素和维生素B、C、E等。其功能可起到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助消化、提精神,这也许便是它得以长期并广泛流传的原因吧。

马黛树最适合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所以产区局限于南纬18度到30度之间的上述几个国家,阿根廷是世界上马黛茶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据说近些年年产量近30万吨(阿根廷人口3600多万,福建省2011年茶叶产量也约30万吨,乃全国产茶第一大省,我省人口与阿根廷相近,从中对阿根廷马黛茶规模之大可窥一斑)。至于马黛茶的制作方法。如同我们制作绿茶:晒叶(含梗)、焙炒、粉碎,大都制成袋泡茶。

马黛茶还是一种生活。它是阿根廷最普遍的饮料,其消费量仅次于水。是名符其实的“国饮”。所以不仅仅是一道风景,而是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那天,我们去拜访福清会馆,老乡们当然请我们喝乌龙茶。但我竟发现茶室也摆马黛茶。问及陈会长,了解到阿根廷人居家、外出、社交都离不开马黛茶。无论平民还是大亨,都难舍这似乎跟不上现代生活的“土气”习俗,视马黛茶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并以饮马黛茶为荣耀。每逢足球大赛,连运动员都带上马黛茶的一套行头,更不用说观众了,全场上下马黛茶壶争奇斗巧,也是一道亮丽凤景线。连球王马拉多纳每次入场前都要喝上一壶马黛茶。

马黛茶更是一种文化。阿根廷是个爱过节的国家,各种节日名目繁多,除了政治节日和西方传统的社会节日外,还有一大堆与土地相亲的节日,什么玉米节、烟草节、鲜花节、苹果节、葡萄节等等,起码10多个所以阿根廷人刚过完一个节日,马上就要准备过下一个节日。

作为国饮的马黛茶,自然有个全国性的节日。每年11月第二周便是。节日里,人们以游行、宴会、民族舞会等形式来欢度。此时街头小巷可以看见许多盛装的少男少女,且歌且舞向行人赠送小盒包装的马黛茶。

喝马黛茶的一套专用行头成了精美的手工艺品。由三件套组成。一把茶壶。大多用小葫芦制成,外表刻上或烙上图纹,镶嵌上银饰或铜饰,也有用彩瓷或动物的蹄、角制成壶,精雕细刻。一根喝茶的吸嘴。它一头为吸管,一头为中空的椭圆形小球或成匙状,钻有许多小孔,起过滤茶末的作用。吸嘴多用银管或铜管,十分精致。当然还需备用一个暖水瓶,用来随时续水。把这三件套装在一个豪华皮套里就是耀眼的行头了。要知道,阿根廷的皮革制品也是历史悠久,工艺考究。不妨作为纪念品带一套回去。我便选购了一个牛蹄制作的马黛茶壶和一根精致的银吸管。

回国后,我将银吸管插入牛蹄茶壶中,摆在书橱里,不时会让我想起可爱的阿根廷人和他们浓厚的马黛茶氛围。

马黛茶一种生活,马黛茶也是一道风景,更是阿根廷的一种文化。

扩展阅读

阿根廷的马黛茶


马黛茶是阿根廷的一大特产,虽然这种茶并不仅仅是阿根廷才出产,但是仍然有人说,“不喝马黛茶就不算来到了阿根廷”。马黛茶不仅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而且大量出口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国家。马黛茶是一种常绿灌木叶子,生长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阿根廷温润潮湿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很适于这种树木生长,加之当地人有爱喝这种茶的传统,使之成为最大的马黛茶生产国。

当地人传统的喝茶方式很特别。一家人或是一堆朋友围坐在一起,一把泡有马黛茶叶的茶壶里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个挨一个地传着吸茶,边吸边聊。壶里的水快吸干的时候,再续上热开水接着吸,一直吸到聚会散了为止。

吸茶用的茶壶是重要的茶具,也是当地人们很重视的家庭用具。阿根廷人认为,使用什么样的茶壶招待客人,比喝马黛茶本身还重要,就像西方人待客讲究餐具一样。一般平民百姓使用的马黛茶壶大多是竹筒或葫芦挖空制成的,壶上不加什么装饰,吸嘴一般是金属管做的,镂空椭圆形的管头插入壶中,起到过滤茶叶的作用。而高档的茶壶则是一种艺术品,有金属模压的,有硬木雕琢的,有葫芦镶边的,也有皮革包裹的,形状千奇百怪。壶的表层刻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并镶嵌着各种各样的宝石,在灯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吸嘴则有镀银的,有的也有一些艺术性装饰。外国游客大都喜欢到手工艺品市场买个马黛茶壶带回去留个纪念。

当地人泡茶往往放入很多的茶叶,外人初喝时味道很苦,但习惯以后,会不觉得苦,而且喝起来有一股芳香、爽口之感和提神解乏之功,这一点很像是中国的苦丁茶。

在饮法上,现在喝马黛茶已不尽是大家共用一根吸管,也有像东方人那样在壶里泡好后倒在茶杯里喝的,这显然更符合现代人的卫生观念,但当地人往往会认为那样喝马黛茶,就失去了阿根廷风味。

每年4月至8月是马黛茶的收获季节,大量的马黛茶上市。马黛茶在当地还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即每年11月第二周马黛茶节,是阿根廷全国性的节日。节日里,在首都街头可以看到许多着装漂亮的少年男女向行人赠送小盒包装的马黛茶,人们举行游行、聚会、宴会、民族舞会等形式来欢度节日。

阿根廷人喜欢的“仙草”——马黛茶


南美洲的马黛茶与咖啡、茶(红茶、绿茶等)并称为“世界三大茶”,在当地语言中“马黛茶”就是“仙草”、“天赐神茶”的意思。马黛茶以阿根廷的产量最多,成为马黛条的主要生产国。在阿根廷被奉为“国宝”、“国茶”。他们很喜欢马黛茶的滋味,饮用马黛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黛本是冬青科的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通常称它为巴拉圭草,树叶翠绿,呈椭圆形。每年的4-8月,是马黛茶丰收的季节。南美洲人把绿叶和嫩芽采摘下来,经过晾晒、烘烤、发酵和研磨等工序,就制成了芳香可口的马黛茶。马黛茶味苦涩,在冲泡时一般都要加入些草莓、苹果、柠檬、橙子等不同的水果汁,以降低苦涩味。

很多国家或民族都是用茶杯喝茶,可是阿根廷人却是用吸管吸茶。不论是家里人还是来客,都是围坐在厅堂里用一根吸管吸茶。在座的人一个挨一个地轮着吸茶。在壶里的水快吸干的时候,再续上热开水接着吸。大家边吸边聊,如同我们用茶杯饮茶一样,也是很有兴致的。一直吸到聚会散了为止。

那么,他们是从哪里吸茶呢?原来每家都有作为茶壶用的大茶桶,叫做马黛茶壶。这种马黛茶壶如同身份的象征一样,其质量的优劣标志着该家庭的富有和贫困,身份和地位。

一般家庭的马黛茶壶是用竹子箍制的或用大葫芦做的,朴实而简陋,但却很实用。富有的家庭多用豪华的茶壶,其豪华的程度不一而足。有的是金属的,上面镌刻着美丽的花乌鱼虫等花纹和图案;有的是用硬木箍制的,镶嵌着很多宝石饰品,灼熠生辉,豪华而漂亮,俨然是很精美的工艺品。

不论哪种马黛茶壶,在吸嘴处都是用金属包裹着。吸茶用的吸管多为金属吸管,在下端有很多小孔,以便防止吸入茶叶,具有对茶汤过滤的作用。过去是大家用一根吸管,彼此轮换着吸茶。后来随着讲卫生意识的提高,马黛茶壶的吸嘴就多做几个,人们吸茶就各用各的吸管。

如今,有的家庭接受了现代观念,他们也将马黛茶壶里的茶汤倒在杯子里饮用,但是更多的阿根廷平民还是喜欢用吸管吸茶。

在阿根廷有俗话说:“赶路的时候,马黛帮你解乏;出汗的时候,马黛给你清凉;口渴的时候,马黛帮你解渴。”这种喝茶的感觉是具有普遍性的,不论是什么档次的人,对马黛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马黛茶不仅是一种饮料,还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饮品。马黛茶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淀粉,维生素C、B,B。和多种微量元素。喝马黛茶不仅能降火消热、消除疲劳、补充体力、振奋精神,还有的马黛茶加入一些药材,就成了镇静或止泻的药茶。

阿根廷的马黛茶民族饮茶文化习俗


南美洲出产一种叫做马黛茶的茶叶,在当地语言中“马黛茶”就是“仙草”、“天赐神茶”的意思。马黛茶以阿根廷的产量最多,成为马黛条的主要生产国。在阿根廷被奉为“国宝”、“国茶”。他们很喜欢马黛茶的滋味,这种马黛茶的味道很苦,外国人很难接受这种苦味;但是,阿根廷人祖祖辈辈饮用这种茶,不但早已习惯了这种苦味,还觉得这样的苦茶能够提神、爽口,越喝越觉得有味道,越爱喝。因此,饮用马黛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黛本是冬青科的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通常称它为巴拉圭草,树叶翠绿,呈椭圆形。每年的4-8月,是马黛茶丰收的季节。南美洲人把绿叶和嫩芽采摘下来,经过晾晒、烘烤、发酵和研磨等工序,就制成了芳香可口的马黛茶。马黛茶味苦涩,在冲泡时一般都要加入些草莓、苹果、柠檬、橙子等不同的水果汁,以降低苦涩味。

很多国家或民族都是用茶杯喝茶,可是阿根廷人却是用吸管吸茶。不论是家里人还是来客,都是围坐在厅堂里用一根吸管吸茶。在座的人一个挨一个地轮着吸茶。在壶里的水快吸干的时候,再续上热开水接着吸。大家边吸边聊,如同我们用茶杯饮茶一样,也是很有兴致的。一直吸到聚会散了为止。

那么,他们是从哪里吸茶呢?原来每家都有作为茶壶用的大茶桶,叫做马黛茶壶。这种马黛茶壶如同身份的象征一样,其质量的优劣标志着该家庭的富有和贫困,身份和地位。一般家庭的马黛茶壶是用竹子箍制的或用大葫芦做的,朴实而简陋,但却很实用。富有的家庭多用豪华的茶壶,其豪华的程度不一而足。有的是金属的,上面镌刻着美丽的花乌鱼虫等花纹和图案;有的是用硬木箍制的,镶嵌着很多宝石饰品,灼熠生辉,豪华而漂亮,俨然是很精美的工艺品。不论哪种马黛茶壶,在吸嘴处都是用金属包裹着。吸茶用的吸管多为金属吸管’在下端有很多小孔,以便防止吸入茶叶,具有对茶汤过滤的作用。过去是大家用一根吸管,彼此轮换着吸茶。后来随着讲卫生意识的提高,马黛茶壶的吸嘴就多做几个,人们吸茶就各用各的吸管。如今,有的家庭接受了现代观念,他们也将马黛茶壶里的茶汤倒在杯子里饮用,但是更多的阿根廷平民还是喜欢用吸管吸茶。

在阿根廷有俗话说:“赶路的时候,马黛帮你解乏;出汗的时候,马黛给你清凉;口渴的时候,马黛帮你解渴。”这种喝茶的感觉是具有普遍性的,不论是什么档次的人,对马黛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马黛茶不仅是一种饮料,还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饮品。马黛茶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淀粉,维生素C、B,B。和多种微量元素。喝马黛茶不仅能降火消热、消除疲劳、补充体力、振奋精神,还有的马黛茶加入一些药材,就成了镇静或止泻的药茶。

阿根廷“国家一号机密”——马黛茶


马黛茶一直被阿根廷视为“国家一号机密”,它从被发现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时。它不仅能冲饮,而且还能食用。它富含196种天然元素,比中国绿茶所含的144种活性物质还多了52种,其中抗氧化成分占了50%以上。它对机体的抗氧化作用超过了法国红酒与中国绿茶。

马黛茶何以风靡世界,究竟神奇功效在哪里?这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日本域西大学医药学部的研究人员研究结果表明:

一是马黛茶可广泛影响神经、血管、消化、泌尿、免疫、内分泌及抗氧化系统。

二是能松弛平滑肌、改善呼吸、保护心肌、增加胆汁分泌、利尿通便、清除胆固醇、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过敏、促进自身组织修复与内稳态调节;具有预防单纯性肥胖、高脂血症、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坏血病、胃溃疡、缺铁性贫血等多种用途。

三是对机体无刺激性。马黛茶的特效成分是马黛因,这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成分。该茶虽然有着类似于咖啡和中国茶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即提神解乏功效,却不像咖啡对机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其作用十分柔和。常饮不但不会损害心脏,也不会影响睡眠,而且能保护和增强心脏和心脑功能,还能保证睡眠质量。即使是对咖啡、酒精、茶很敏感的人也不会因喝马黛茶产生副作用。

四是饮用马黛茶没有医学禁止症候。学者们认定,马黛茶有六大健康意义。即平衡神经功能、净化体内环境、提升血液质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体质。它适应人类为防范现代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而引发的健康危机和现代文明病的迫切需要。

清晨一杯马黛茶,清咽润肠!午后一杯马黛茶,神清气爽!睡前一杯马黛茶,轻松入眠!

当今,美国白领为振奋精神,补充能量而喝马黛;韩国影星为控制体重、保持身材而喝马黛;日本国民为减轻压力、促进健康而喝马黛……

马黛茶有着令世界为之惊奇而着魔的六大茶魂:吃肉不增肥、喝酒不易醉、节食不乏力、提神不失眠、排毒不泻肚、清脂不失血。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方面却在马黛茶身上神奇般地得到了统一。马黛茶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能化解多种生活矛盾,实现双向生理调节作用的少数几种单科植物之一。

阿根廷的国宝茶


马黛茶是一种常绿灌木叶子,生长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比如阿根廷,阿根廷常年温润潮湿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很适于这种树木生长,加之当地人有爱喝这种茶的传统,马黛茶则成了阿根廷的一大特产,虽然这种茶并不仅仅是阿根廷才出产,但是由于气侯和土壤更适合马黛茶的种植生长,阿根廷就逐渐代替了巴西和巴拉圭等国成为世界上马黛茶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有人说,“不喝马黛茶就不算来到了阿根廷”。马黛茶不仅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而且还大量出口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国家。

1492年,受雇于西班牙的意大利人哥伦布到了拉丁美洲,从而触发了外国人对印第安土著长达150年的侵略,马黛茶作为偶尔使用的药品开始在西班牙人中使用。同时,作为西班牙人和印第安土著联姻的结果,高族开始形成,并且很快融入拉丁美洲的生活中。马黛茶便开始广为流传了,从哥伦布发现南美大陆算起,马黛茶已经被广泛饮用了500多年。

阿根廷除了每年国庆节是重大节日之外,马黛茶在当地还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即每年11月第二周马黛茶节,也是阿根廷的最大的狂欢节日。每逢马黛节,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可以看到许多着装漂亮的少男少女给行人分赠小盒包装的马黛茶。人们举行游行、聚会、宴会、民族舞会等形式来欢度节日。特别是在马黛茶的一些主要生产地举行花车游行和民族舞会,每年度还要评选出的“马黛公主”成为阿根廷美女形象的代言人,摘冠者可以免费到国内任何地方旅游,和不少珍贵的礼品相赠。每年4月至8月是马黛茶的收获季节,大量的马黛茶上市。

当地人传统的喝茶方式也很特别。一家人或是一群朋友围坐在一起,将泡有马黛茶叶的茶壶里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个挨一个地传着吸茶,边吸边聊。壶里的水快吸干的时候,再续上热开水接着吸,一直吸到聚会散了为止。但是现在喝马黛茶已不尽是大家共用一根吸管,也有像东方人那样在壶里泡好后倒在茶杯里喝的,这显然更符合现代人的卫生观念,但当地人往往会认为那样喝马黛茶,就失去了阿根廷风味。还有一点当地人泡茶往往放入很多的茶叶,外人初喝时味道很苦,但习惯以后,会不觉得苦,而且喝起来有一股芳香、爽口之感和提神解乏之功,这一点很像是中国的苦丁茶。

吸茶用的茶壶是重要的茶具。阿根廷人认为,使用什么样的茶壶招待客人,比喝马黛茶本身还重要,就像西方人待客讲究餐具一样。一般平民百姓使用的马黛茶壶大多是竹筒或葫芦挖空制成的,壶上不加什么装饰,吸嘴一般是金属管做的,镂空椭圆形的管头插入壶中,起到过滤茶叶的作用。而高档的茶壶则是一种艺术品,有金属模压的,有硬木雕琢的,有葫芦镶边的,也有皮革包裹的,形状千奇百怪。壶的表层刻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并镶嵌着各种各样的宝石,在灯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吸嘴则有镀银的,有的也有一些艺术性装饰。外国游客大都喜欢到手工艺品市场买个马黛茶壶带回去留作纪念。

下午茶风靡阿根廷


眼下,一种新的潮流正在席卷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成为当地人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究竟是什么呢?

随着2001年经济危机的阴影逐渐淡去,阿根廷经济开始转晴,阿根廷人的消费水平也开始回升。娱乐休闲的方式也开始多起来。当前,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最时尚的生活方式不是健身,不是烤肉,不是跳探戈,而是喝下午茶。

以前,阿根廷人只热衷于喝他们的国茶马黛茶。现在,阿根廷市场上茶的品种多了起来,从东方特有的茶叶到英国生产的茶叶再到阿根廷本地的茶叶,阿根廷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再加上喝茶有益健康的宣传,茶叶一下子在阿根廷火了起来。

现在,阿根廷茶店的生意特别红火,出售的茶叶品种也成倍增加。顺应市场潮流,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建起了大大小小的茶馆。很多酒店和餐馆都增设或扩建了它们的茶室,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一些阿根廷人甚至连早餐现在都选在茶馆里吃。

“喝茶热”还带动了博物馆的生意。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根廷装饰艺术国家博物馆,目前正在举办一个有关茶叶罐的展览。为配合展览,博物馆还举办了一系列有关茶道的讲座,并请来各国专业人士表演各地的茶道艺术。无论是展览还是讲座,都吸引了众多阿根廷人前往学习。

不过,由于比索贬值,阿根廷市场上进口茶叶的价格比较贵。为此,很多阿根廷茶商开始寻求自己制造和调配新口味的茶叶。他们希望借着这个契机,将茶叶生意越做越大,让“喝茶热”在阿根廷一直火下去。

马黛茶的传说


传说一

从前的某一天,日月二神在丛林中散步,忽然间,一只美洲豹扑向他们,正在危急时,一个叫Aba的美洲印地安原住民,英勇地拔起弓箭射死了豹,拯救了二神。没多久后的一个夜晚,日月二神相偕来到Aba的床边,为答谢他的救命之恩,也敬佩他的勇气,赠送Aba一个神秘的礼物——一株植物,且声明它能带来无限的活力、健康与长寿,这就是马黛茶(YerbaMate)。

传说二

在无法追忆的古老时代,当地印地安部落的守护神Tupa想要赐予一件珍贵礼物给此部落,于是Tupa下凡到此热带雨林并与此部落最老的智慧巫师Shume会面,传授如何摘取、烘培、碾磨及品饮马黛茶。Tupa说:“从今以后,我的子民将因这种神的饮料而拥有健康快乐,即使在最寂寞、黑暗、饥荒、悲伤的时刻,只要饮用它,就能滋养身心”!随后守护神Tupa即返回天堂。巫师Shume立刻依照守护神的指示,指导族人饮用马黛茶,不久,族人发现了奇特效果,大家皆如美洲豹般年轻有活力。于是,马黛茶这种神奇植物被称为“KAA”,意思是“草药”。

马黛茶泡制方法


泡制马黛茶的方式很简单,只需把热水(80-90摄氏度或冷却几分钟后的沸水开水最理想,这是因为在这个热度马黛茶的独特香味可以适度的发挥出来)倒入放有马黛茶的容器就行了。泡制马黛茶是不可以用100℃的开水的’应将煮滚的开水等候三到五分钟后才用。因为100℃的开水会破坏茶里的细胞,这样效果就差了。

依照一般茶叶,浸泡2-3分钟即可饮用,热饮冰饮风味俱佳,可加入蜂蜜及柠檬,也可以试试调入牛奶当作奶茶,或调入果汁当作水果茶。用传统方法泡马黛茶时,首先要将两勺糖放到葫芦(kungulli)里,然后加进烧红的木炭来调味。然后放进bombilla,一种特别的禾杆在底部起到过滤作用,然后才是在旁边加进马黛,并放入两勺糖。然后你需要“cebarmate”,也就是需要加入滚烫的水(或开水),这样茶就泡好了。你也可以不加糖,这叫作amargo。泡马黛茶的另一种方法叫做马黛茶的concido:你可以买现成的过滤器,像泡其它茶那样泡马黛茶。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叫tereré:马黛放在冰水里面,加入冰块和柠檬。

乌拉圭人青睐马黛茶


马黛茶。在首都蒙得维的亚市,不管是上餐馆就餐,还是到景点游览购买饮料,热情的乌拉圭人都会递上一大杯马黛茶,并同时做着手势,友好地鼓励你快点喝下。乌拉圭人饮马黛茶是从17世纪开始的,到了今日,人们日常生活须臾离不开马黛茶。在乌拉圭,无论是在政府官员的办公室还是平民百姓的家中,招待客人都是马黛茶。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政府官员外出公干时,都是自己驾驶车辆,总会忘不了要携带一大瓶保温马黛茶,放置在小车的后备箱里,每到了一个地方,就会取出这样的热饮解解渴。在蒙得维的亚街上徜徉时,会看见很多戴着牛仔帽的男性市民腰际悬系着一只茶葫芦,有的甚至是把这种茶葫芦系在一根木棍顶端,扛在肩膀上,时不时地摘下来饮上两口。

马黛茶的大概工艺过程,将已采下的一种叫做马黛的木本小灌木上呈深绿色的叶子,放入灶锅中进行翻拌烘焙,然后将其捻成细末,再装入一只只小布袋里,就可以用温水冲泡制作马黛茶了,并且立刻就可以饮用。

书为国粹 茶乃国饮


茶香字美,品茶赏字相得益彰。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视觉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如今,茶道与书法成为了传统文化中人们喜爱的艺术。铁观音被发现于古老茶乡安溪,本身就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几百年来,安溪铁观音秉承天、地、人、种四者有机融合,体现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社会与自然和谐共融。安溪铁观音,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支奇葩,其独具的观音铁韵,清香雅韵,独领风骚于茶叶界,“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更是泛出了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的写真。

茶道书法交相辉映

中国着名书法教育学家周抚民先生,出生于素有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举世闻名的古都西安。他以博大的襟怀,坦然面对逆境,经受文革的洗礼,十年磨一剑,他一手的狂草,笔惊风雨,纸荡云烟,把中国书法融诗文风韵及喜怒哀乐之情于一炉。老师如竹、如梅、如松的人格魅力,视书法教育为神圣,设馆授徒,传播中华书法,通过对数千名成人和中小学生为期二十多年的实验而创立的“学书当从大字始”学说,为中央教科所列为实验选题,老师高足遍布海内外,使万千弟子皆受恩。

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正是通过中国书法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独响,周老师的品德力量渗透在自己的书法艺术里,他的真诚、他的善良、他的博爱、他的严于律己成就了只有他自己才可以造就的书法艺术。更重要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茶文化相辉映,与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

2012年四月,周抚民老师带着对茶道艺术的向往和安溪铁观音的独特情谊与厚爱,特别是和安溪珍田阁茶厂苏志勇多年的忘年之交的特殊情谊,来到了闻名海内外的安溪中国茶都共品论茶道与书道。安溪珍田阁茶庄苏志勇与周抚民因茶结缘不仅是因为爱茶,更是因为二者都有着一颗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之心。

国饮国粹交融渗透

茶叶最早以药用为主,到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尤其是文人雅士品茶、论茶,逐渐将饮茶融入他们的艺术活动,与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到唐以后,出现了茶宴、茶会等文化形式。文人雅士在品茶之余,或把卷清谈,说古论今,或吟诗作赋,欣然命笔,或挥毫泼墨,寄情书画。茶的功能也由实用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审美的需要。茶与中国传统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茶被世人誉为“国饮”,书法被视为“国粹”。在茶和书法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台,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品茶和书法同为文人雅事,在大的人文环境中,势必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气质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很多茶人本身又是书法家,二者在操作要求、思想观念上必然会相互渗透,息息相通。共品饮、达升华,正是因为如此,周老师将书法视为一门富有感情的艺术,将感情融入笔端,每书一笔,都透着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真诚的情感,特别是边品味着安溪铁观音时,在小茶杯中透视茶里乾坤,悠然自得的心境改变着环境,就像一个观自在书者追求着书法艺术的理想境界——和谐。高级评茶师苏志勇认为基于这种书道与茶道、书法与茶韵相结合的文化将成为安溪县珍田阁茶庄发展的动向。

戒骄戒躁志者风骨

周抚民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六岁起习书,但在文革期间因为出身连累,他也驮过煤炭,背过青砖,屡遭批斗打击,不得已搁置墨宝。周抚民圆浑厚实的笔墨,宁静淡泊的情怀,仿佛总是陶醉在“得之于心的山山水水”中,山水相连,显示出大自然的节奏与和谐,呈现书者心灵与自然合一的形态。而苏志勇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在山沟沟里,直到17岁那年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毅然从军,在部队的两年里,狠抓实打,锻就了钢铁人生。2000年复员后,到厦门成为了一个普通的打工者。然而他却每时每刻都在思索着自己的未来,都在牵挂着珍田——那个山坳里贫穷的家乡。2006年,就毅然决然的做出了回家“创业”的打算,终于在乡贤苏兴茂老师的带领下和安溪县茶叶协会支持鼓励下组建了福建省首个茶叶专在业合作社---珍田茶业合作社,为家乡人民的共同富裕,走出一条致富的道路。

书法艺术同茶文化一样发源于中国,璀璨于东方,成为东方文明的主要象征。而书法则以其汉文化特有的艺术形式,保留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信息。它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之一,也是一种生命的、情感的显现。它的产生、发展之游历,在我们眼前闪耀着汉民族独特的浪漫情怀。无论是晋人之风流,唐人之严谨,宋人之豪逸,还是元人之超迈,都给我们留下了古代文人一散怀抱之情趣。当周老师和苏志勇见面的那一刻起,“忘年之交”已经把一个来自80后闽南汉子和一个来自西北的学者深深牵在一起。

超越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力,也是周抚民老师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和探索。他为安溪珍田阁茶厂苏志勇挥笔“龙”的书法艺术,字可谓是书坛一绝,灵动活泼、神韵充盈,用浓墨执笔,绘成躯体,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当然,周抚民老师的书法“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其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牝牡相衔,彼此渲染,使得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便尊称他为老师。

品茶泼墨行云流水

一壶清茶沁心脾,茶与书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源远流长,变化千端。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周抚民老师在品饮安溪珍田阁茶厂传统正味铁观音后,以一种浪人情怀,“以茶代酒”、“吃茶去”“茶禅一味”“以茶会友”感悟生活,领悟生命的意义写下“吟竹诗含翠,画梅笔带香”让铁观音茶乡人谬赞。

安溪铁观音素有清香和浓香之分。清香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的代表性了也是适合市场口感的茶叶,其叶中的水份保持也较多一点,口感属于轻淡型的。而浓香铁观音茶要求的半发酵时间较长较重的,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的感觉是醇厚甘爽。他们各自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当然,安溪铁观音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与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周抚民老师在品味安溪珍田阁茶厂高品位“皇赐”清香铁观音和浓香“珍田阁”铁观音后,就把书法家的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了灵感,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

心灵自然天人合一

“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茶能触发文人创作激情,提高创作效果。但是,茶与书法的联系,更本质的是在于两者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特性,两者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共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将两者永远地联结了起来。书法大家颜真卿在《春夜啜茶联句》诗中有云:“泛花邀座客,代饮引清言。”表现的是当时文人墨客相约同饮、品茗谈艺的饮茶风尚。清幽雅致的客观环境,它往往令人神清气爽,怡然自得,中国着名书法教育家周抚民老师远在古都西安,为了身心在茶香和墨香中陶醉和徜徉,不辞劳辛,千里迢迢奔赴铁观音故乡安溪采风。而对于对书家来说,要以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周老师在安溪珍田阁茶厂苏志勇的陪同下品茶论道,以“以茶代酒”、“陆纳杖侄”“以茶会友”等佳话及茶与佛教结合而逐渐显现出朴素、廉洁、宁静、清雅、淡泊、去欲、和睦、互敬而共勉,体现了茶与书法的共同美。就像周抚民老师为珍田阁茶厂写的“气腹韵味,浓香持久”一样,安溪铁观音和书法因为茶香和墨香清香宜人、荡气回肠。

书为国粹,茶乃国饮。安溪铁观音茶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书法是“师法自然”的。茶从种植、炮制、包装、饮用,带着自然生态的本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产生了茶道、茶艺,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的笔墨纸砚都是自然天成和手工制作的,在书写以后,使中国文化得到升华。两者都渗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互相关联影响。不禁又想到林语堂说的另一句话,“个性的培植是道德的,也是美术的,当中需要学问和雅韵。”试想,茶文化当中如果没有书法和它连接的中国文化的浸润,茶文化也不成其茶文化。同样,书法锤炼犹如泡茶之过程,需慢慢品才有味道。一杯清茶,半本手书,尚能感悟人生。

惟一幸存于茶马古道上的古集市获联合国保护奖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委员会,向沙溪复兴工程一期工程颁发了“二OO五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贡献奖”。

连接中国与印度的古老驿道——茶马古道,在云南省剑川沙溪寺登街再现寨门、传统客栈和庭院,宛如时空倒转。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与剑川县政府合作保护下,这座中国“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让现代人感受了古代马帮的风尘生活和茶马古道的文化韵味。

沙溪寺登街古集市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东南部,是秦汉时期南丝绸之路三条干线交界点上的重要集市。唐朝以来,这里又成了沟通川、滇、藏边三角地区的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冲,它以藏族地区的毛皮、麝香、鹿茸、藏红花、贝母、虫草和云南、四川的茶叶、红糖和布匹为流通对象,以马帮商队作载体,进行着汉、藏、白、彝、纳西、摩梭等各民族间的物质、文化、宗教、艺术交流。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区域既完整保留了茶马古道上传统的古集市风貌,显示了独特的白族文化氛围,又体现了汉藏,东、南、西亚,中原等多种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二OO一年十月十一日,沙溪寺登街与古长城一起荣登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公布的“值得关注的一百零一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二OO二年八月,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空间与景观规划研究所签订备忘录,双方投入一千两百万元人民币,共同实施沙溪寺登街一期“沙溪复兴工程”。瑞士方面通过瑞士发展合作署、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罗伯特·威尔逊保护遗产挑战基金、美国运通公司、瑞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国际渠道争取到资金援助,并按照国际通用的古建筑修旧如旧原则,高标准实施古建筑抢救修复。

中国方面,在中央和云南省、大理州政府的支持下,剑川县多方筹集资金,完成了寺登街区自来水工程、生态停车场、供排水、街区强弱电管线入地、路灯、道路街场铺装、南北古街巷的铺装、生态卫生厕所等项目建设。此工程于二OO四年十一月二十八号竣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委员会认为,寺登街集市和古戏台的修复,标志着在保护多民族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项工程将历史研究、系统的方法、外界技术支持、本土传统知识,特别是民间工艺融为一体,展示了一种综合性的遗产保护途径,该工程为大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

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每年颁发一次,该奖项旨在肯定非官方个人与组织在这一区域内修复和保护建筑遗产方面所作出的成功努力。二OO五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委员会共收到来自十一个国家的三十四个项目申请,沙溪复兴一期工程在技术保护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都展示了很高的成就,从众多申请项目中脱颖而出。

据悉,沙溪复兴工程的二期工程已正式启动,它将对兴教寺古建筑群及壁画、老马店古建筑群等建筑遗产进行修缮,同时建设博物馆、生态卫生系统、寺登街花园宾馆等项目,在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满足游客的需求,实现沙溪的可持续发展。

蒙顶茶的神奇传说


我国是一个茶叶大国,有很多不同品种的茶叶,因每种茶叶的生长地域、时间、气候、功能、形状等不同而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神奇的传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说的是“蒙顶茶”,蒙顶茶在唐朝时就被列为“贡茶”,其品质优异是人人皆知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蒙顶茶”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在古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在经过千年修炼后便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有一天,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然后就拾到几颗茶籽,这时正好碰见一个名叫吴理真的采花青年,于是两人一见钟情。后来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两人便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待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便过着相亲相爱,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培育茶苗的幸福生活。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不久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美满幸福。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于是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鱼仙在无奈何下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首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蒙顶茶味道甘甜而清凉,色泽黄亮而碧绿,香气扑鼻久而不散。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飘洋过海传到国外;并深受美国、日本、泰国、瑞士、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

茶马古道—茶马司


以茶易马,是我国历代统治阶段长期推行的一种政策。即在西南(四川、云南)茶叶产地和靠近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制订“茶马法”,专司以茶易马的职能,即边区少数民族用马匹换取他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茶叶。

据史籍所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经略安抚使王韶在甘肃临洮一带与人木征作战,需要大量战马,朝廷即令在四川征集,并在四川四路设立“提兴茶马司”,负责从事茶叶收购和以茶易马工作,并在陕、甘、川多处设置“卖茶场”和“买马场”,沿边少数民族只准与官府(茶马司)从事以茶易马交易,不准私贩,严禁商贩运茶到沿边地区去卖,甚至不准将茶籽、茶苗带到边境,凡贩私茶则予处死,或充军三千里以外,官员失察者也要治罪。立法如此严酷,目的在于通过内地茶叶来控制边区少数民族,强化他们的统治。这就是“以茶治边”的由来。但在客观上,茶马互市也促进了我国民族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宋朝以后,除元朝因蒙古盛产马匹无此需要,而未实行“茶马互市”以外,明、清二代均在四川设立专门的“茶马司”,清朝康熙四年(1665)在云南西部增设北胜州茶马市,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才予废止。

紫砂壶的神奇传说


紫砂壶的神奇传说!茶友们都知道,紫砂壶冲泡茶叶是很不错的选择,能让茶叶的香气达到极致,而对于紫砂壶,您是否曾经了解过他的传说呢?

民间有这样一个关于紫砂壶的传说,有这么一年,宜兴的一家大户人家请来好多工匠扩建房屋,那个时候造房子也没个图纸,房子盖什么样也就是主人和师傅一商量,工匠按要求建就是了,碰巧那几天主人出门办事,等回来的时候房子造得差不多了,主人是个很挑剔的人,细细查看,嫌一堵墙砌得不好,硬要人扒了重砌。

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拆吧。拆墙的时候,人们在墙空儿里发现了一把紫砂茶壶,大伙一看才想起来,砌墙那天,气温特别高,工间休息的时候,有个小徒弟用紫砂壶泡了一壶茶让泥工师傅喝茶解渴,师傅接过来喝了几口后,随手把壶放在正在砌筑的墙上,没想到却把茶壶砌到墙里了。

揭开壶盖一闻,虽说是几天前的茶,可茶香依然醇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紫砂壶泡茶不馊的故事被传开了,从此人们更加喜爱紫砂壶了。这虽然是传奇故事,但是这故事从某方面概括了紫砂特有的功能。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神奇的阿根廷国饮——“马黛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