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中国是茶的起源地,历史悠久,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饮茶的习惯,当然饮茶习俗不尽相同。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中国各地不同饮茶习俗。

技艺双全盖碗茶:

喝盖碗茶的习俗,在中国汉民族居住地都可见到,但用得最普遍的要数西南地区的四川。人称:中国茶馆数四川,成都茶馆甲四川。

四川人所说的盖碗茶,其实就是用盖碗泡的茶。

用盖碗泡茶,盖碗盖着,可以保温;启盖后,可以凉茶;捏住盖碗,还可推去茶汤表面的悬浮叶片,搅匀茶汤浓度;而端起碗托喝茶,可以不烫手;将茶碗放在桌上,有茶托保护,不会灼伤桌面。用盖碗饮茶,既不失风雅情趣,又十分实用方便。

“一盅两件”吃早茶:

在中国南方,有吃早茶的风俗,尤其是岭南,吃早茶的风气更盛。吃早茶,既能充饥补营养,又能补水解渴生津。

目前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都有供应早茶的,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羊城广州和香港、澳门特区的早茶。

早茶具有茶饮、茶食和茶文化的共性。说它是茶饮,就是保留着饮茶的基本内容;说它是吃茶,就在于它在饮茶的同时,还用食品佐茶;说它是吃早茶,是因为那里的人们,特别注重早晨上茶楼吃茶。

趁热畅饮大碗茶:

喝大碗茶的习俗,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在车站码头、道路两旁,直至车间工地、田头农舍,随处可见。

尤其是北京的大碗茶,更为出名。喝大碗茶的场所,无须楼堂、馆所,摆设也比较简便,往往是一张方桌,几根条凳,一把大茶壶,两只大木桶,几只粗瓷大碗。

因此,通常在门前屋檐下,或搭个简易凉棚,以茶摊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祛暑解渴提供方便。

止渴生津喝凉茶:

喝凉茶的习俗,多见于中国南方。在南方地区,凡过往行人较为集中的地方,如公园门前,半路凉亭、车站码头、街头巷尾,直至工地田间,都有凉茶出售和供应。

凉茶性寒,在南方湿热之地,喝一杯凉茶,即收清凉、止渴、生津之功效。凉茶除了清茶外,往往还渗入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植物配料。

精心待客九道茶:

九道茶,多见于昆明地区书香门第的家庭,他们接待嘉宾时,不但要求品茗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更需要沏茶有道,泡茶有艺,须有九道程式,即选茶、温器、投茶、淪茶、匀茶、斟茶、敬茶和呷茶。

桃花源里喝擂茶:

主要流行于湖南西部的擂茶,又名三生汤,是用生叶、生姜和生苡仁等三种生原料,经混合碾碎价水后,烹煮而成,故而得名。

擂茶,既是充饥解渴的食物,又是祛邪去寒的良药。

品龙井:

品龙井茶,主要流行于江、浙、泸的大、中城市。品饮龙井茶,要做到:

一要境雅,即自然环境、品饮环境优雅;

二要水净,即泡茶用水洁净;

三要具精,泡茶用杯以白瓷杯或玻璃杯为上。倘用盖碗冲泡,则无须加盖;

四要艺巧,即要适情,即要有闲情逸致,抛却烦闷琐事,方有兴味品茶。

啜工夫茶:

啜工夫茶,流行于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习惯用小杯啜饮。现在,这种品茶方法,已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兴起。

实践证明,要真正领略到啜工夫茶的妙趣,升华到艺术享受的境界,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上好的乌龙茶,精巧的工夫茶具,以及富含文化的淪饮法。

CY260.com编辑推荐

我国各地饮茶习俗有哪些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就被记录下来,在唐代,茶文化进入了跨越性的发展,《茶经》记录了古代老一辈对于茶品的讲究以及饮茶的风俗。那么,我国各地饮茶习俗有哪些,你知道吗?

我国人多地广,受历史文化、民族习惯、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所以即便是同样的茶在不同地方各有不同,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种类型:

(一)名茶名点流行于我国华南一带,喝早茶,就是这类饮茶习俗的典型代表。从广东一带传来的风俗即早晨上茶楼的生活习惯,人们常爱在上班之前,在茶楼里泡上一壶茶叶,再点上两份点心,坐在茶楼徐徐品饮,慢慢咀嚼。这种喝早茶的风俗,已在许多城市中流行,成为我国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要说到最爱铁观音的城市地区,那么还数闽南,在当地除了原汁原味的铁观音备受欢迎之外,铁观音饮茶习俗也是一种传统。

(二)在汉族地区最常见的饮茶习俗为清饮雅赏,如我国南方人偏爱喝绿茶,北方人偏爱喝花茶,福建、广东一带则爱饮乌龙茶,西南一带又是喝普洱茶等。其冲泡方法简单方便,直接用开水冲沏茶叶即可,强调香真味实,顺应自然,体味茶的本色。

(三)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常见饮茶习俗即茶食相融。其方法为:要在在茶叶煮泡过程中,加入适当佐料,以形成特殊的当地风味。如藏族香甜的酥油茶,蒙古族特色的咸奶茶,维吾尔族的奶子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等。

(四)还有把茶叶当作药物的风俗,多在一些交通较闭塞的山区使用。如土家族喝擂茶,云南一些地区的合酒茶等。中国有半数以上的省市和自治区产茶,因茶的出产地区、制作方法的不同,形成了种类丰富、品种繁多的茶叶。

看完上述小编介绍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我国各地饮茶习俗的问题又加深了一层了解吧。俗话说得好,我们要入乡随俗,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记得尊重身边的品茶风俗哦。

世界各地的奇特饮茶习俗


中国的少数民族和很多西方国家都喜欢加有一定佐料的茶,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这其中有不少有趣奇特的饮茶风俗。

比如印度的马萨拉茶,其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在红茶中加入姜和小豆蔻,奇特的是它的喝茶方式:既不是把茶倒到杯中一口口的喝,也不是倒在瓢筒中用管子又慢慢吸吃,而是习惯把茶倒在盘子里,伸出又红又长的舌头去添饮,所以这种茶又叫做舔茶。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里,比如巴基斯坦,森严的教律规定不许酗酒,所以饮茶盛行,养成了以茶代酒,以茶消腻,以茶提神,以茶为乐的饮茶风俗。

在西亚,土耳其、伊拉克被称为豪饮之国,他们不喜温饮,而喜煮滚热饮,只饮红茶,不饮绿茶。伊拉克人煮的是很浓的红茶,味苦色黑,所以有些伊拉克人喝茶时先舔一下白糖,然后呷一口茶,循环往复,重复进行;也有的在喝茶时把糖放在面前,望糖喝茶;大概还有人颇有点“望梅止渴”的情趣而边想白糖边喝苦茶吧。

在缅甸和泰国有着极具特色的“嚼茶”。嚼茶的食用方法是,先将茶树的嫩叶蒸一下,然后再用盐腌,最后掺上少量的盐和其他佐料,放在口中嚼食。冰茶也是这些热带国家的饮茶习惯。

俄罗斯爱喝甜茶,喜好在茶中加糖、果酱、蜂蜜,有时也加奶、柠檬片。有些地方习惯加盐,如雅库特人就在茶里加奶和盐。他们亦喜好浓茶并用茶炊煮茶,常在茶中放罗姆酒。喝茶时先用瓷茶壶一般根据一人一茶勺的量把茶叶泡3—5分钟,然后将沏好的浓茶倒进茶杯,再从茶炊里根据个人喜好浓淡的程度续水。

蒙古人在饮茶时,先把砖茶放在木臼中捣成粉末,加水放在锅中煮开,加上盐和脂肪制成羹汤,过滤后混入牛奶、奶油、玉蜀黍再饮用。

马里人喜爱饭后喝茶,他们把茶叶和水放入茶壶里,然后炖在泥炉上煮开,茶煮沸后加上糖,每人斟一杯;他们的煮茶方法不同一般:每天起床,就以锡罐烧水,投入茶叶;任其煎煮,直到同时煮的腌肉烧熟,再同时吃肉喝茶。这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肉骨茶是异曲同工的。

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许多白糖,只喝二三杯这种甜茶,嘴里就会感到粘糊糊的,连饭也不想吃了。

北非人喝茶,喜欢在绿茶花里几片新鲜薄荷叶和一些冰糖,饮时清凉可口。有客来访,客人得将主人向他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礼貌。

南美流行的是非茶之茶马黛茶。南美许多国家,人们用当地的马黛树的叶子制成茶,既提神又助化。他们是用带圆球的铜制或银制的吸管从晒干的葫芦容器中慢慢着品味茶。用吸管吮吸时小球起到过滤作用,避免茶末吸入管内,茶淡时还能翻滚搅动,使茶水变浓。

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较特别,先将陶壶烫热,放一茶匙茶叶,然后以沸水注于其上,浸七、八分钟,再将茶叶倾入另一热壶供饮,通常加入乳酪与糖。

美国人喜欢速溶的袋泡茶,法国人喜欢加有香料的高香红茶,英国人喜欢传统的红茶加糖或柠檬……有趣的是,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变化极其迅速的国家,讲究高效简便,时间就像金钱一样被精打细算着花;法国更是以他的香水和浪漫情结名誉全球;说到英国,我们会想到他们较之法国和美国有很大差别的保守的传统,以及绅士风度,女士高雅的仪态。再来比较东西的饮茶习俗,也发现他们的习俗和各自的文化息息相关:东方喜好素雅清静,西方喜好浓艳热烈。可见,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饮茶习俗,事实上是不同民族精神,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的映射,也是社会与民族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茶能助思,亦能“反思”,即反映人的思想意识。用心得去饮茶,也是用心得去体会各民族的文化底蕴。

不同民族饮茶习俗有什么不同


我国有56个民族,人多地广,却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喜欢喝茶。不过地区各名族之间,茶俗又有许多不同,朋友们都知道不同民族饮茶习俗有什么不同吗?茶俗是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各呈风采。

1、工夫茶

工夫茶是广东潮州和汕头地域的传统茶叶文化,以三人工夫茶著称,工夫很是考究伎俩,茶具方面最好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茶泡好后,将三个茶杯摆制品字形,斟茶时要以圆周行为,俗称“关公巡城”,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几多往返轮番次序斟,以示对客人划一看待。

2、擂茶

擂茶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滚水而成擂茶,以广东的揭阳、普宁等地的客家擂茶著称,起首把茶叶放进牙钵中擂成粉未后,加上捣碎的熟花主、芝麻、盐和香菜,之后用开水冲泡即可,品茗时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赏心悦目”之感。

3、竹筒茶

竹筒茶以傣族竹筒茶著称,是将清毛茶放进竹筒里,边烤边捣压,把竹筒装满,茶叶烤干,之后剖开竹筒将茶叶取出冲泡饮用。

4、锅帽茶

锅帽茶是布朗族传茶叶文化,在锣锅内放入茶叶和几块燃着的木炭,用双手发抖,使茶叶和木炭打仗,直到有浓烈的茶香味散出时,就可以倒出,去掉木炭,再把茶叶倒回锣锅内加水煮几分钟即可。

5、盖碗茶

盖碗茶是回族的传统茶叶文化,起首在有盖的碗里同时放入茶叶、碎核桃仁、桂圆肉、红枣、冰糖等插手开水盖好盖子即可,盖碗茶要在用饭之前喝,倒茶时要扑面将碗盖揭开,并用双手托碗捧送客人,以暗示对客人的尊敬。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其饮茶习俗千姿百态,各呈风采。就武夷山饮茶习俗而言,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等形式。由古代沿袭下来的饮茶习俗至今在有的农村或茶艺馆还依然可见。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解析中国各地传统喝茶习俗


我们今天小编想跟大家介绍一些并不常见的中国各地的传统喝茶习俗,他们既神秘又有趣,相信大家一定会对这个感兴趣。

1、功夫茶

功夫茶是广东潮州和汕头地区的传统茶叶文化,以三人功夫茶著称,功夫非常讲究手法,茶具方面最好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茶泡好后,将三个茶杯摆成品字形,斟茶时要以圆周运动,俗称“关公巡城”,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以示对客人平等对待。

2、擂茶

擂茶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以广东的揭阳、普宁等地的客家擂茶著称,首先把茶叶放进牙钵中擂成粉未后,加上捣碎的熟花主、芝麻、盐和香菜,之后用开水冲泡即可,喝茶时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

3、竹筒茶

竹筒茶以傣族竹筒茶著称,是将清毛茶放进竹筒里,边烤边捣压,把竹筒装满,茶叶烤干,之后剖开竹筒将茶叶取出冲泡饮用。

4、锅帽茶

锅帽茶是布朗族传茶叶文化,在锣锅内放入茶叶和几块燃着的木炭,用双手抖动,使茶叶和木炭接触,直到有浓郁的茶香味散出时,就可以倒出,去掉木炭,再把茶叶倒回锣锅内加水煮几分钟即可。

5、盖碗茶

盖碗茶是回族的传统茶叶文化,首先在有盖的碗里同时放入茶叶、碎核桃仁、桂圆肉、红枣、冰糖等加入开水盖好盖子即可,盖碗茶要在吃饭之前喝,倒茶时要当面将碗盖揭开,并用双手托碗捧送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对于以上的几种传统而古老的喝茶方式,看完不知大伙儿是否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无论现代社会发展的多么快速,但是中国古文化,传统的一些东西是我们永远都不能遗忘和丢弃的。

各国不同的饮茶习俗


不同茶叶的冲泡和饮用方法都是各有讲究的,而不同的爱茶人,在饮茶方面也有着各自的喜好。你知道吗?全世界有很多国家和地方,它们也有着各自的饮茶方法和习俗。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各国不同的饮茶习俗。

目前,在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喜爱品茗,甚至有些地方把饮茶品茗当作一种艺术享受,颇受推崇。但是,各国的饮茶方法并不相同,不同国家之间是各有千秋。

在英国,茶可以被称为民族饮料。英国人喜欢现煮浓茶,加上糖块和少许冷牛奶。

泰国人则是喜欢在茶水里加冰,一下子就冷却了,甚至冰冻了,这就是冰茶。

蒙古人喜欢把砖茶放在木臼中,捣成粉末状,加水后锅中煮开,放上一些盐巴,还会加上牛奶和羊奶。

新西兰人把喝茶作为人生的最大享受之一。许多机关、学校、厂矿等还特别订出饮茶时间。各乡镇茶叶店和茶馆比比皆是。

马里人饭后喝茶。把茶叶和水放入茶壶里,然后炖在泥炉上煮开。茶煮沸后加上糖,每人斟一杯。

加拿大人泡茶方法最为特别,先将陶壶烫热,放上一茶匙的茶叶,再以沸水注于其上,浸七、八分钟,然后将茶叶倾入另一热壶供饮。一般会加入乳酪与糖。

斯里兰卡居民酷爱喝浓茶,茶叶又苦又涩,他们却觉得津津有味。而斯里兰卡的红茶全世界闻名,在其首都科伦坡有经销茶叶的大商行,经由专家凭舌头尝试味道,再核定茶叶的等级和价格。

法国人最爱饮用的茶以红茶为主,其中热爱绿茶与花茶的人也不少。法国人饮用红茶的方法和英国人类似,采用冲泡或烹煮法,通常取一小撮红茶放入杯内,冲上沸水,再配以糖、牛奶、。有的地会拌以新鲜鸡蛋,再加糖冲饮的。还有一种法国很流行的品茗方法是在饮用瓶装茶水中加上柠檬汁或者橘子汁

法国人也比较喜欢花茶,常见的地方主要是在法国的中国餐馆和旅法华人中供应,饮花茶的方式与中国北方人饮花茶的方式相同,放入茶壶然后注入沸水冲泡,通常不加作料,习惯清饮。法国人饮茶可以说和他们传统的浪漫习俗一样,不甘于很平淡的品茗方法,总是习惯推陈出新,所以近些年来,沱茶在法国也是比较受到欢迎的一种茶品,不过跟国人的饮用方式不同,法国人都喜欢进行调饮。

从上述内容来看,不同国家的饮茶习俗是不尽相同的。在饮茶方面有着各自的喜好,不仅是制茶工艺的区别,还有对口味的追求,均有不同的特点。如果你有机会到达一个新的国度,一定要品品当地的茶哦,想来一定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其中。

中国回族的饮茶习俗


宁夏回族民间茶俗甚多,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庆品茶等茶俗,而且还从选茶、赠茶、用茶、点茶、配茶、煎茶、冲茶、递茶、加水、品饮、宴请等诸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茶事礼俗。可以说回族民间茶文化内容丰富,兴旺发达,经久不衰。

宁夏回族民间有谚语云:“不管有钱没钱,先刮三响盖碗。”每个回族家庭至少有两套盖碗盅子,有的多达十几套。他们喜用盖碗子饮茶,不用缸子和杯子。饮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族茶谚云:“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那些上了年纪的回族老人每天清早礼完“榜布达”(晨礼),有喝早茶的习惯。他们围在火炉旁,烤上几片馍馍,总是要“刮”一碗子的。这碗子也叫“盅子”,是一种陶瓷器皿,古代叫“茶盏”,底小口大。茶碗、茶盖、茶托(长方形叫盅船、茶船)配套,俗称“三泡台”(好似战地碉堡)。有的茶盖上绘有蓝色的花纹或红色的小花朵,还有的绘有绿色或黑色阿拉伯文“清真”字样,既精巧美观,又方便耐用。喝茶先备一壶滚烫的开水,把茶、糖等原料放入盅内,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再喝。用盖碗盅子喝茶有很多好处,民谚云:“一防灰(清洁),二防冷(保温),三防茶叶卡喉咙(安全)。”

择茶、泡茶、配茶种类甚多,都依经济条件、茶宴大小、宾客身份、生活需要而定。一般常见的有红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糖、枣、茶)、红四品(红茶、红枣、红糖、枸杞)、白四品(白毛尖茶、白糖、芝麻、白葡萄),还有开胃化食的五味茶,即绿茶(苦)、山楂(酸)、芝麻(香)、白糖(甜)、姜(辣),健脾强肾、提神明目的五珍茶(龙眼、枸杞、葡萄干、杏脯、祈门红茶),生津养胃、健身美容的元宝茶(珠茶、红枣、枸杞、桂元肉、葡萄干),提气补虚、强身健骨的八宝盖碗茶(茉莉花茶、冰糖、红枣、芝麻、元肉、枸杞、葡萄干、核桃仁)等。一般回族家庭除山区喝罐罐茶以外,川区回民多喝“三香茶”和“白四品”,所选茶叶有茉莉花茶、毛尖茶、陕青茶、红茶、砖茶、珠茶等。家庭条件好的喝龙井、乌龙、碧螺春等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宁夏回族群众还根据需要,自制了明目清心的枸杞泡茶、止咳化痰的锁阳膏茶、滋阴补肾的羊骨髓茶和八宝甜面茶。

“客人远至,盖碗先上”,家里来了客人,宁夏回族多用盖碗茶来招待。他们先将盖碗擦洗干净,盛上茶叶和佐料,揭开茶盖半遮掩,将沸腾的开水注入盅碗内,冲出一圈一圈浪花,恰似牡丹开花。泡约五分钟,双手递给客人。客人饮茶边喝边“刮”,不得用嘴吹或吸出声响。否则会被视为不懂茶礼、没有教养之人。喝茶时要留茶汗,不得一次喝干,要边喝边添。左手擎着托盘,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抓住盖顶,第四指卡住盖口,“刮”一下,喝一下,茶露汤色,常喝常有,清香爽口,连绵不断。这一套茶事活动,就贯穿了“轻、稳、静、洁”的饮茶礼节。“轻”指冲、刮、喝要轻,不得出声;“稳”指沏茶要稳要准,落点准确,一次沏妥当,似蜻蜓点水,不浅不溢,不漫不流;“静”指环境幽雅,窗明几净,无干扰,无噪音;“洁”指茶碗、茶水清洁卫生,一尘不染。

宁夏回族喝茶全在于“刮”,不会“刮”就等于不会喝茶。俗话说:“吃油香要掰呢,喝盖碗子要刮呢!”回族吃油香要掰开,一小块一小块地吃,禁忌囫囵吞咬,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节之人。喝茶要用碗盖一下一下地“刮”动,使茶叶和佐料加速溶解,使汤汁尽快变温,喝时又不会烫嘴。使用茶盖不仅可以防尘防灰、保温,而且还可起到搅拌茶叶的作用。民谚说:“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意思是说,“刮”第一遍时只能喝到最先溶化的糖的甜味,“刮”第二遍时,茶叶与佐料经过泡制,香味完全散发出来了,这时的味道最佳。“刮”第三遍时只剩下茶叶淡淡的汤色,能起到解渴的作用。回族先民用茶消食,以茶代药,以茶代酒,继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茶文化传统。回族婚礼中的提亲裹包,以茶包为主,订婚时亲邻喝“定亲茶”,结婚时喝“喜宴茶”,婚后与老人喝“阖家茶”。某人干事业决心很大,也用“下茶”来形容,表示坚决,与古代“茶不移木”同出一辙。

“金茶银茶甘露茶,比不上回族的盖碗茶。”因为盖碗茶多有糖、红枣、核桃仁、枸杞、桂元肉等配成,本身就是“长寿果”、“益寿果”,营养价值极高,所以各类盖碗茶对强身健体大有裨益。“回回老人寿数长,早起礼拜喝茶汤”、“不抽烟,不喝酒,盖碗子不离手”,这些都是回族养生保健的宝贵经验,从中不难发现饮茶在回族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性。

中国各民族饮茶习俗大观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

擂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不过,擂茶有几种,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用茶叶和适量的乏麻置于特制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细末后加滚开水而成;广东的揭阳、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叶放进牙钵(为吃擂茶而特制的瓷器)擂成粉未后,加上捣碎的熟花主、芝麻后加上一点盐和香菜,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带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习俗。是把茶叶、生姜、生米放到碾钵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若能再放点乏麻、细盐进去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茅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

龙虎斗茶。云南西北部深山老林里的兄弟民族,喜欢用开水把茶叶在瓦罐里熬的浓浓的,而后把茶水冲放到事先装有酒的杯子里与酒调和,有时还加上一个辣子,当地人称它为“龙虎斗茶”。喝一杯龙虎斗茶以后,全身便会热乎乎的,睡前喝一杯,醒来会精神抖擞,浑身有力。

竹筒茶。将清毛茶放入特制的竹筒内,在火塘中便烤边捣压,直到竹筒内的茶叶装满并烤干,就剖开竹筒取出茶叶用开水冲泡饮用。竹筒茶既有浓郁的茶香,有有清花的竹香。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同胞喜欢饮这种茶。

锅帽茶。在锣锅内放入茶叶和几块燃着的木炭,用双手端紧锣锅上下抖动几次,使茶叶和木炭不停地均匀翻滚,等到有屡屡青烟冒出和闻到浓郁的茶香味时,便把茶叶和木炭一起倒出,用筷子快速地把木炭拣出去,再把茶叶倒回锣锅内加水煮几分钟就可以了。布朗族同胞喜欢饮锅帽茶。

盖碗茶。在有盖的碗里同时放入茶叶、碎核桃仁、桂圆肉、红枣、冰糖等等,然后冲如沸水盖好盖子。来客泡盖碗茶一般要在吃饭之前,倒茶是要当面将碗盖揭开,并用双受托碗捧送,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沏盖碗茶是回族同胞的饮茶习俗。

婆婆茶:新婚苗族妇女常以婆婆茶招待客人。婆婆茶的作法是:平时将要将去可的南瓜子和葵花子、晒干切细的香樟树叶尖以及切成细丝的嫩腌生姜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储存在容器内备用。要喝茶时,就取一些放入杯中,再以煮好的茶汤冲泡,边饮边用茶匙舀食,这种茶就叫做婆婆茶。

虫茶。它是一种制法奇特、极富民族习俗的特产茶。虫茶是把采摘的茶树鲜叶和部分香树叶混合放在竹篓或大木桶里,浇上淘米水,让其自然发酵。数天后便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氮气味,这种气味会招引“化香夜蛾”的昆虫成群来此安家落户,生育繁衍。它的幼虫特别喜食腐烂的茶叶和香树叶,并排出一粒粒比菜籽还小的虫屎。把这种虫屎收集起来晒干便是虫茶。饮用虫茶时要先在杯中倒入开水,后放入适量虫茶,盖好杯盖。虫茶粒先漂浮在水面,待其缓缓下沉到杯底并开始溶化时即可饮用。虫茶泡出的汤清香宜人,沁人心肺。饮之令人顿感心旷神怡。湖南城步苗族目治县五岭山区的苗族同胞尤爱饮虫茶,所以虫茶又叫城步虫茶,它是一种速溶性饮料。

腌茶。即把新茶叶放在大缸里,撒上适量的盐,然后用石块压紧盖好,经过数月后(一般是三个月)再拿出来饮用。此茶香气和滋昧都别有风味,由于像腌白菜一样,所以叫腌茶。部分彝族同胞爱喝。

砂罐茶。把冲洗干净的小砂罐置于火塘旁烘烤,等砂罐烤温热了,再把茶叶放进去,手握砂罐在火上慢慢摇晃,等砂罐内的茶叶散友出悦鼻的馨香时,便可将滚开水冲进砂罐里,盖上罐盖,闷上三分多钟,砂罐茶便沏成了。我国三峡一带的老百姓醉心于砂罐茶,他们觉得只有喝这种茶才够味才过瘾,喝后五脏六腑都熨贴,无比畅快。

三道茶。分三次用不同的配料泡茶,风味各异,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头道茶为苦茶,把茶叶放入小陶罐中用小火烤至微黄并有清香味时,再向茶罐内冲入沸水,泡成浓酽的茶汁倒人杯中饮用,此茶味浓且苦,故称苦茶。第二道茶为甜茶,它是和茶叶嫩芽和核桃仁、烤乳扇、冰糖蜜饯或者蜂蜜等用沸热的开水冲泡而成。此茶甜滋滋的,故称甜茶。第三道茶为回味茶,它是用茶叶嫩叶加生姜片、花椒、桂皮末、红糖等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此茶麻、辣、甜、苦各味皆有,饮之使人回味,故称回味茶。云南大理的白族同胞爱饮三道茶,并用三道茶待客。三道茶喻示着人生有苦有甜,苦尽甜来,令人回味无穷。小小三道茶折射出白族同胞对人生哲理的悟性。

土锅茶。用土锅或主罐烧水,待水烧开时再把新鲜的茶叶直接放入土锅内或土罐内,并继续加水烧,直至烧到茶汤很浓时为止。哈尼族同胞爱饮这种茶,并称它为“土锅茶”。

酥油茶。藏族同胞特别爱饮酥油茶。酥油茶的一般做法是将茶叶捣碎,在锅中熬煮后,用竹筛滤出茶渣,将茶汁倒入预先放有酥油和食盐的桶内,用打茶工具在桶内不停地搅伴,使酥油充分而均匀溶于茶汁中,然后装入壶内放在微火上以便随时趁热取饮。较高档的酥油茶还得加上事先就炒熟的碎花生米、核桃仁或者糖和鸡蛋。酥油茶既可单独诙用也可在吃糌粑或麦丐粑时饮用。

雷响茶。是酥油茶的一种,所不同的是把钻有小孔的鹅卵召烧红,放进装有酥油与茶汁的桶里,桶内茶汁便噼噼吧吧作晌,晌声过后立即用劲上下抽打,以增强茶汤的浓度及香气和滋味。

盐奶茶。将青砖茶敲碎,取50克左右的茶叶放到能装四、五斤水的铜壶或铁祸内,用沸水冲沏后再在微火上煮沸几分钟或直接用冷水煮开,等汤色浓后掺入一、二勺奶和一些盐即成盛奶茶。蒙古族和藏族牧民爱喝盐奶茶。他们每天旱晨煮一大壶置于微火上,趁热边喝盐奶茶边吃炒米和酪蛋子,一直到吃饱为止。

铁板茶。先把茶叶放在簿铁板或瓦片上面烘烤,待闻到茶香味时再倒入事先已准备好的锅子里熬煮几分抑。这种茶色如琥珀,昧酽香高。由于在铁板上烘烤,所以叫铁板茶。佤族同胞爱饮铁板茶。

功夫茶。厂东潮州和汕头一带盛行功夫茶。饮功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比较考究的是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这种茶杯口径只有银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小陶壶(罐)里装入乌龙茶和水,放在小炭炉或小酒精炉上煮。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三个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当地俗称为“关公巡城”)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尝。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因此功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功夫。无怪乎人们说,没有功夫就莫饮功夫茶。

寄生茶。广西梧州出产一种用老龄茶树的根、茎、叶制而成的茶叫寄生茶。这神茶得用水煮四、五十分中后加糖才可饮用,如能加点鸡蛋花则更好。

罐罐茶。将砖茶敲碎成块,取几小块和水一道置于小罐内放在火上熬煮,直到罐内茶汤熬得恨浓很浓,只剩下一、二口时停止加热,稍凉后一饮而尽。甘肃省的一些老年人就爱喝这种罐罐茶。

打油茶。贵州的布依族,广西的侗族、苗族同胞都爱喝打油茶。不过,们们的做法略有不同。步依族的打油茶做法是,先把黄豆、玉米、糯米等用油炒熟混合放在茶碗里,然后用油把茶叶炒香后放入少量的姜、葱、盐和水煮,直到沸腾为止,去渣后倒入茶碗里拌匀即成打油茶。布依族同胞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翌,雷打不动”之说。而广西侗旅、苗族同胞的打油茶做法是,把事先煮熟晒干的糯米(又称阴米)下油锅爆炒好倒进茶碗里,再向碗里放一些熟芝麻、油炸花生米、葱等配料,然后将茶叶、油放入锅内爆炒并不停地用锅铲轻轻敲打,最后加水煮沸,虑出茶渣,把热茶汤冲入茶碗内即成打油茶。侗族有首民谣说:早上喝碗油茶汤,不用医生开药方;晚上喝碗油茶汤,一天劳累全扫光;三天个喝油茶汤,鸡鸭鱼肉也不香”。可见他门对打油茶的酷爱程度。

盐巴茶。将茶饼放入特制的小瓦罐里用火烤香后加水和少量盐炖几分钟,炖出的浓茶汤稍加稀释就可饮用。同时要及时将瓦罐加满水继续炖,直至茶叶消失为止。我国纳西族,傈傈同胞普遍爱引盐巴茶。

同样的茶 在不同地方饮茶习俗却不同


起源于中国,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唐代,茶文化进入了跨越性的发展,《茶经》记录了古代老一辈对于茶品的讲究以及饮茶的风俗,而且同样的茶,在不同地方饮茶习俗却不同。

我国人多地广,受历史文化、民族习惯、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所以即便是同样的茶在不同地方饮茶习俗却不同,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种类型:

(一)名茶名点流行于我国华南一带,喝早茶,就是这类饮茶习俗的典型代表。从广东一带传来的风俗即早晨上茶楼的生活习惯,人们常爱在上班之前,在茶楼里泡上一壶茶叶,再点上两份点心,坐在茶楼徐徐品饮,慢慢咀嚼。这种喝早茶的风俗,已在许多城市中流行,成为我国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要说到最爱铁观音的城市地区,那么还数闽南,在当地除了原汁原味的铁观音备受欢迎之外,铁观音饮茶习俗也是一种传统。

(二)在汉族地区最常见的饮茶习俗为清饮雅赏,如我国南方人偏爱喝绿茶,北方人偏爱喝花茶,福建、广东一带则爱饮乌龙茶,西南一带又是喝普洱茶等。其冲泡方法简单方便,直接用开水冲沏茶叶即可,强调香真味实,顺应自然,体味茶的本色。

(三)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常见饮茶习俗即茶食相融。其方法为:要在在茶叶煮泡过程中,加入适当佐料,以形成特殊的当地风味。如藏族香甜的酥油茶,蒙古族特色的咸奶茶,维吾尔族的奶子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等。

(四)还有把茶叶当作药物的风俗,多在一些交通较闭塞的山区使用。如土家族喝擂茶,云南一些地区的合酒茶等。中国有半数以上的省市和自治区产茶,因茶的出产地区、制作方法的不同,形成了种类丰富、品种繁多的茶叶。

看完上述小编介绍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不同地方的饮茶习俗问题又加深了一层了解吧。俗话说得好,我们要入乡随俗,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记得尊重身边的品茶风俗哦。

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1、藏族: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

2、维吾尔族: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炒面条、茯砖茶。

3、蒙古族:奶茶、砖茶、盐巴茶、黑茶、咸茶。

4、回族:三香碗子茶、糌粑茶、三炮台茶、茯砖茶。

5、哈萨克族:酥油茶、奶茶、清真茶、米砖茶。

6、壮族:打油茶、槟榔代茶。

7、彝族:烤茶、陈茶。

8、满族:红茶、盖碗茶。

9、侗族:豆茶、青茶、打油茶。

10、黎族:黎茶、芎茶。

11、白族:三道茶、烤茶、雷响茶。

12、傣族:竹筒香茶、煨茶、烧茶。

13、瑶族:打油茶、滚郎茶。

14、朝鲜族:人参茶、三珍茶。

15、布依族:青茶、打油茶。

16、土家族:擂茶、油茶汤、打油茶。

17、哈尼族:煨酽茶、煎茶、土锅茶、竹筒茶。

18、苗族:米虫茶、青茶、油茶、茶粥。

19、景颇族:竹筒茶、腌茶。

20、土族:年茶。

21、纳西族:酥油茶、盐巴茶、龙虎斗、糖茶。

22、傈僳族:油盐茶、雷响茶、龙虎斗。

23、佤族:苦茶、煨茶、擂茶、铁板烧茶。

24、畲族:三碗茶、烘青茶。

25、高山族:酸茶、柑茶。

26、仫佬族:打油茶。

27、东乡族:三台茶、三香碗子茶。

28、拉祜族:竹筒香茶、糟茶、烤茶。

29、水族:罐罐茶、打油茶。

30、柯尔克孜族:茯茶、奶茶。

31、达斡尔族:奶茶、荞麦粥茶。

32、羌族:酥油茶、罐罐茶。

33、撒拉族:麦茶、茯茶、奶茶、三香碗子茶。

34、锡伯族:奶茶、茯砖茶。

35、仡佬族:甜茶、煨茶、打油茶。

36、毛难族:青茶、煨茶、打油茶。

37、布朗族:青竹茶、酸茶。

38、塔吉克族:奶茶、清真茶。

39、阿昌族:青竹茶。

40、怒族:酥油茶、盐巴茶。

41、普米族:青茶、酥油茶、打油茶。

42、乌孜别克族:奶茶。

43、俄罗斯族:奶茶、红茶。

44、德昂族:砂罐茶、腌茶。

45、保安族:清真茶、三香碗子茶。

46、鄂温克族:奶茶。

47、裕固族:炒面茶、甩头茶、奶茶、酥油茶、茯砖茶。

48、京族:青茶、槟榔茶。

49、塔塔尔族:奶茶、茯砖茶。

50、独龙族:煨茶、竹筒打油茶、独龙茶。

51、珞巴族:酥油茶。

52、基诺族:凉拌茶、煮茶。

53、赫哲族:小米茶、青茶。

54、鄂伦春族:黄芹菜。

55、门巴族:酥油茶。

在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除赫哲族人历史上很少吃茶外,其余各民族都有饮茶的习俗。

中国饮茶习俗之茶与祭腌


中国饮茶习俗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各呈风采。下面介绍的是茶与祭腌。

我国以茶为祭,大致是在南北朝时逐渐兴起的。南北朝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493年)遗诏说:“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上贵贱,咸同此制。”

齐武帝萧颐是南朝比较节俭的少数统治者之一,他提倡以茶为祭,把民间的礼俗,吸收到统治阶级的丧礼中,并鼓励和推广了这种制度。

把茶用作丧事祭品,只是祭礼的一种。我国的祭祀活动,还有祭天、祭地、祭灶、祭神、祭仙、祭佛,不可尽言。

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古代用茶作祭,一般有这样三种形式:在茶碗、茶盏中注以茶水;不煮泡只放以干茶;不放茶,久置茶壶、茶盅作象征。

我国许多兄弟民族,也有以茶为祭品的习惯。如布侬人的祭土地活动,每月初一、十五,由全寨各家轮流到庙中点灯敬茶,祈求土地神保护全寨人畜平安。

祭品很简单,主要是用茶。再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无论男女老少,在死前快断气时,都要往死者嘴里放些银末、茶叶和米粒,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死者才能到“神地”。

祭祀活动中的以茶作祭品,可以说是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带封建迷信的副文化。但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现象。

法国饮茶习俗


法国人饮绿茶,要求绿茶必须是高品质的。饮绿茶方式与西非饮绿茶方式一样,一般要在茶汤中加入方糖和新鲜薄荷叶,做成甜蜜透香的清凉饮料饮用。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西靠大西洋。自茶作为饮料传到欧洲后,就立即引起法国人民的重视。以后,几经宣传和实践,激发了法国人民对“可爱的中国茶”的向往和追求,使法国饮茶从皇室贵族和有闲阶层中,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法国人最爱饮的是红茶、绿茶、花茶和沱茶。饮红茶时,习惯于采用冲泡或烹煮法,类似英国人饮红茶习俗。通常取一小撮红茶或一小包袋泡红茶放入杯内,冲上沸水,再配以糖或牛奶和糖;有的地方,也有在茶中拌以新鲜鸡蛋,再加糖冲饮的;还有流行饮用瓶装茶水时加柠檬汁或橘子汁的;更有的还会在茶水中掺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做成清凉的鸡尾酒饮用的。

花茶,主要在法国的中国餐馆和旅法华人中供应。其饮花茶的方式,与中国北方人饮花茶的方式相同,习惯于用茶壶加沸水冲泡,通常不加佐料,推崇清饮。爱茶和香味的法国人,也对花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年来,特别在一些法国青年人中,又对带有花香、果香和叶香的加香红茶发生兴趣,成为时尚。

沱茶主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因它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所以也深受法国一些养生益寿者、特别是法国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每年从中国进口量达2000吨,有袋泡沱茶和山沱茶等种类。

回族饮茶习俗


回族禁酒,宴宾待客,以茶为敬,这是与其他周围少数民族以酒为敬最根本的区别,所以在宴请待客、节日礼仪、婚丧嫁娶中均是以茶为敬,这也是惟回族独有。在大理、巍山、洱源一带回族之间的礼仪交往都是敬送糖、茶为主,看望老人不能空手前往,都要准备一份上好的茶叶和糖;回族家请“园经客”(在特定的纪念日敬诵全本《古兰经》而邀请亲朋好友团聚),被邀者一般都要送给主人茶叶、糖果、糕点以表寸心;再者回族青年之间恋爱相好,处一段时间以后,男方父母到女方家求亲要送上一份茶、糖,叫“开口糖”;回族之间助丧、悼念到死者家一般称“点茶”。从诸多方面的礼仪习俗中可以看出“茶”在回族的生活中是一种不可缺的生活物质元素,回族在自己的生活习俗中赋予“茶”一种生命的情感,一种感情的寄托。从某种意义上讲茶叶这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饮品,来到回族的生活中已经不是一种纯粹意义的物质价值,它更是蕴涵了一种感情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回族钟爱茶,同时对饮茶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茶道,回族家最常饮用的是苦而香纯的烤茶,在招待贵客时煨烤茶、冲糖茶、沏花茶时都要敬这道茶。

回族家最喜欢烤茶,茶叶选用青茶或焙制的绿茶。选用陶釉或纯粹的土瓦茶罐,在火塘边或者是火炉上,用炭火(非明火)边烘边抖,直到茶叶呈赤黄色散发出喷鼻的香味,便恰到好处。精细的方法俗称“百抖茶”,即是慢烤细抖,掌握好火色,烤好后,稍停片刻,便将滚开水徐徐倒入茶罐内,随着茶水沸腾慢慢加添。这头道茶味道浓量多,却是香气扑鼻,味甘而苦名叫“老苦茶”。喝后回甜甘纯,有心舒胸畅之感,且赋有苦中有甜,以苦为乐的人生意义。二道茶是“甜茶”,也叫糖茶,茶罐中放水靠火涨沸约十分钟,倒在茶盅内再放进核桃片末,片末要薄而脆,入口不用嚼即可以化,然后将另一水煮的泡姜糖水加入掺和,味道香甜带辣,有健胃发功润肺的作用。以此寓意生活先苦后甜,甜不忘苦,做人要厚道,做事要干练利落不能拖泥带水之意。这第三道茶,把茶水再涨沸后,稍加茉莉、金银花、菊花的满盅茶,茶味道淡而甜,香郁爽口,暗喻人生平平淡淡,和和美美才是真。“苦甜淡”三道茶蕴含回族人家千百年间根植于玉洱银苍间所品味出的一种人生哲理,做人一辈子的三步曲。

回族人家沏茶、饮茶、敬茶都很讲究,盛茶汤的要用细白瓷盅,先用温水将茶盅烫洗后,才将茶汤一一倒入盅内,茶水不能太满,一般是一次倒入的茶水一口有余,当在倒茶水时发现某一盅茶汤中有一直立浮动的茶梗喻意“茶客”到家,就要将这杯茶敬给最长、最尊贵的客人,然后才按年龄大小、辈份敬茶。在向客人敬茶时,同时要端上糖果、点心或是一些糯米做的甜食,喻示着这主人热情好客,女主人能干会持家。在客人面前,一般家里的妇女、小孩都不陪坐,沏好茶做好甜食端上桌后,她们都要退让出去。

平时一般的宴席桌面上就不敬“三道茶”,只敬客人烤茶。结婚男方到女方家接新娘要先敬上一盅“糖茶”;女方家送亲到新郎家第一时间也是敬一盅“糖茶”。到晚间请阿訇证婚念“喜经”也要敬客人“糖茶”,喻示一对新人美满幸福。

回族生活中对茶有许多的饮用方式,每一种饮茶方式都有它特殊的功效和寄予表达的意义。在茶的饮用上他们还创造了一些有益健康和治病方式。有一种茶是将核桃仁用羊油烤糊,然后将烤糊后的核桃仁捣成碎末,用茶水和红糖水掺合,吃这种糊核桃茶能起到消食健胃治疾的功效,对消化不良的胃疾很有帮助。

回族对茶情有独钟,这跟回族的信仰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回族大多习惯饮绿茶,抓一把吹口气在鼻子上闻一闻,就知道这茶好不好,经不经泡。

日本饮茶习俗


日本饮茶的历史较久,一般国民喜爱玉露茶和煎茶,农村多饮粗老的番茶,很少加糖和牛奶,近20年来兴起一股饮乌龙茶和黑茶热,认定是减肥、美容、健身的最佳饮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罐装茶饮料的消费在全国基本普及,而绿茶罐装饮料的开发也有10多年历史。日本年消费茶叶总量在5万-6万吨,每人年均饮茶1.04千克。

日本男女结婚设宴待客,新娘一定要给客人敬茶,它的含义是:女孩出嫁男方,有如茶花一样纯洁,茶水一样清白,没有丝毫的混浊。然而男女离婚是不喝茶的,以示一刀两断,决不藕断丝连。

日本民间以茶招待客人极为考究,称为“茶道”。“茶道”的根本精神是“和、敬、清、寂”。崇向“茶道”之美,茶质、水质、环境优良是饮茶者善性的首要条件。日本人认为喝茶,一人自饮有脱俗之感,二人同饮备感亲切,三四人共饮兴趣盎然,六人以上聚饮则不免过于庸俗。

日本人长期习惯于饮醇和爽口氨基酸含量丰富的烘青茶,而多酚类含量高苦涩味较浓的茶则不受青睐;采用茶壶冲泡斟杯饮用,注重汤色、滋味和香气,对外形没有严格要求。市场上还出现茶叶冰淇淋、茶饮料、茶挂面等饮食品。

信阳饮茶习俗


信阳是名茶之乡,盛产白毫细嫩、汤色碧绿的上乘“信阳毛尖”。信阳人爱喝茶、会喝茶,茶喝得可谓尽心尽意而又家常至极。

茶将茶乡人的朴拙纯厚天长地久地浇灌在山乡村岭,茶已与信阳人血脉、魂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那清纯简洁、内涵丰富、苦中有甜、甘味无穷的品性正是茶乡人所崇尚的精神品格。信阳人又把浓浓的友情泡在这酽酽的茶汁里,款待四海友人,八方宾朋。早春三月,谷雨前后,豫南山乡的万亩茶园新芽吐翠,生机盎然,山山坳坳绿得那么博大,那么纯净,那是信阳茶农孕育了千百个日日夜夜的真情和汗水,八万个芽叶才能采摘出一斤优质毛尖茶,信阳茶是最浓缩的爱,最凝练的情!

信阳饮茶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无论各色人等,男女老幼,朝野雅俗,无论为文的为商的为官的为民的,也无论有身份的无身份的钱多的钱少的,几乎人人皆有嗜茶之好,人称茶为“国饮”,但唯有到了信阳才能真正体味到这种泱泱大国透彻入里的“国粹”和民族意识。如若要研究信阳的民俗学,首先要论及的则应是信阳的茶道。见客先上茶,这是信阳人一般的家庭礼俗。不倒茶,主人便觉无法显示热情,愧对来客;不饮茶,客人又会手足无措、言语不畅。如果来客是位烟君子倒还好,若不会抽烟便更觉无趣。在信阳,不倒茶意味着逐客,客人阻止倒茶或续茶,则表示片刻即走。往往是一杯热茶捧着,氤氤氲氲中,亲朋好友的叙谈才亲密无间,气氛融洽。茶成了好客的信阳人交友的重要仪式和内容,客人来请喝茶,客人走了要送茶,对遥远的友人,信阳人还喜欢寄一包新茗送情谊。茶,在信阳友情的锦缎上,犹如织锦的金梭,往返穿行,运载着缕缕情丝和绵绵厚义。

信阳在喝茶上十分讲究,极儒雅,极繁文缛节,贵族气十足。主人在陪客人饮茶时,不断打量客人杯中茶水的存量,如果喝去一半,就会及时续茶,使茶汤浓度保持一致,水温适宜。到信阳作客,饮茶应漫饮细啜,边谈边饮,不可狂饮暴喝。客人喝足,倒掉残茶,即示意不再饮用,否则,主人还会给客人续茶。在信阳以茶敬客,敬客的茶要好,沏茶的水要好,茶具旧时多用茶壶,先泡茶后倒茶水,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用茶杯直接泡茶,否则视为不大方、失礼。茶具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沸水要落了滚才可沏茶。杯中放了茶叶,注入浅水,但并不饮,而是倒去浮沫再注水,这叫“洗茶”。经过了这番洗,茶方可饮。送给客人的茶水不是十足的满杯,而是七成满,俗称“茶七酒八”。茶杯是绝对不可盖的,这既不同于北京的盖碗茶,更不同于闽南的功夫茶。信阳人饮茶无论城乡都讲究一个观赏美,客人到来,一溜十几个玻璃杯亮晶晶排开,一一放茶叶,又一一注浅水洗茶,再一一斟满,一杯杯捧到客人手上。尤其是当你到农民家做客,看到胼手胝足的主人不厌其烦地为你做着这一切,及至你捧起杯来,但见杯中绿叶徐徐而落,一枪一旗渐次展开,茶汁莹绿剔透,犹如人捧了块芳香四溢的翡翠时,你会觉得有这样的茶喝着,就是给个神仙你都不愿去做的。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介绍中国各地不同饮茶习俗》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