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香道文化肇始于春秋,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朝。唐时,鉴真大师将熏香文化带到日本,日本的皇室遂频繁用香,熏香成为了一种风尚,鉴真也被誉为日本的“香道鼻祖”。在巷陌飘香的宋朝,人们崇高精致生活,品香楼宇成为精英人士的集会场所。关于沉香的话题则成为雅人达士的常识,品香也被视为优雅生活的品质之一。

历来“焚香、品茗、插花、挂画”,成为精神贵族追求的生活的极致。这是一种融合了财富和素养的生活方式。品香,可以说是中国式经典生活中最为亲近心灵的了。中国的“香”字,禾在上,日在下,表示大地上的青禾,在阳光的照射下,蒸腾起一份自然植物本身的气息,氛氤馥郁,正是“香”之本意。

香气氤氲

“香道”,就是在焚香、品香中,与所品之香灵性、魂魄的融入与合一。香道用料,首推沉香。沉香形成不易、香味独特、功效显着,历来是香的代表。

沉香的形成,令人心生敬意。当沉香树遭受外力的伤害时,自身会分泌出树脂来修补受伤部位,某些伤口由于在开放期感染了原始森林中的某种真菌,难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愈合,从此就开启了为治愈创伤而进行的持久的沉香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要经历若干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诞生珍贵的沉香。

沉香的功用,令人倍感神奇。如果你神情倦怠,长夜难眠,将上好的沉香珠用布袋装好置于枕边,便可安然进入黑甜之乡,次日精神奕奕,神清气爽。沉香还可起到暖精助阳之效,行气而不伤气,温中而不助火。《医林纂要》称“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

“奇楠”是沉香中的一个特殊品类,它是从梵语翻译过来。因为它极为珍贵,自古便有“尝遍人间百味,也不及奇楠一口”、“五百年修得奇楠一味”的赞叹之语。多数沉香不点燃时几乎没有香味,而奇楠不同,不燃时也能散发出香甜的气息。在熏烧时,沉香的香味很稳定,而奇楠的头香、本香和尾香,则会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好的沉香,闻起来令人身心宁静。静心品之既久,会感到有一股清凉之气从喉头沉下,非常舒适,室内如有发霉的地方,一经香熏,不再生霉。一品好香,不仅清净身心,也可以清净环境,助益于身心的修持。

焚香品茗

香道与茶道有相辅相成之效。

明人徐惟起说:“品茶最是清事,若无好香佳炉,遂乏一段幽趣;品香雅友逸趣,若无名茶浮碗,则少一份胜缘。是故茶香两相为用,缺一不可。飨清福者,能有几人!”确实,自古以来,能兼享香道与茶道清福者,实在是如凤毛麟角。

焚香抚琴

香道与禅道有不解之缘。

《楞严经》谈修行的二十五圆通法门,有香严童子借香悟道之事:“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经中还以“香光庄严”来比喻念佛者熏染如来的功德。《法华经》中亦有妙香佛国之说,此国土中的人能以香为媒,借此沟通,诸根皆利,乃至六根互通。《华严经》说,华藏世界被重重无数的香水海所围绕。《维摩诘经》中对以香构成的香积佛国有生动的介绍:在遥远的天顶上方有一个叫众香的世界,国号为香积国。这里特别神奇之处在于,香积佛国土是用鼻观修法,闻着香味就可以悟道。大菩萨在那儿是坐在树下打坐,闻到树的香味,就可以成就,得到功德成就三昧,同时也具足菩萨所有功德。“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这就是禅门中津津乐道的鼻观先参,闻香悟道典故的由来。香积国是一个何其令人心仪神往的佛国世界!

香为佛教中的“十供养”之一,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供养。在《法华经》、《华严经》、《六祖坛经》中,都有大量的篇幅讲到了用香供佛的功德。清香一炷,普供十方一切诸佛。佛教仪礼中大多离不开香,而沉香极受推崇。佛教谈修行,有“触欲最深”之说,这说法直探修行之幽微。香味触及身而止,使它对自己最有真实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修行人借助于有相的香,可以闻到自性心香,从而远离一切贪嗔痴慢疑,这就是香在佛教中的妙用。

沉香可以营造出使人修行增长的气场。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的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境。鼻根所应对的是香尘。《楞严经》中的香严童子,就是以闻水沉香、观香气出入无常,而证得罗汉果位的。沉香结香时,树木倒伏埋在土里,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结晶,才具备醇厚不尽的香气,化烦恼为菩提,象征着修行者历经艰辛与磨难,终于修成正果,弥漫出生命的甘甜与芬芳。而这一分令人陶醉神往、叹为观止的生命的芳华,是经过了何其漫长的修炼,何其艰辛的沉淀!

焚香

世界无穷愿无尽,心香一瓣敬众生。

禅者,就是这样的一品沉香,经历艰辛卓绝的磨炼,经历百年千载的沉淀,超越了创伤与痛苦,把生命的芳华,毫不吝惜地燃烧,化为一缕温馨,一片芬芳,普敬过现未法界中的一切有缘人。

佛教《炉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延伸阅读

于观亭:与茶相伴是美丽的"错误"


采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是在一家宁静、古朴而又茶香弥漫的茶馆,75岁的老人,或用手比划茶叶加工的流程,或凝神回想做茶事的心情,岁月并没有让他对茶的热情消减,反而因为这几十年的积淀,而愈发热烈、诚挚。品了4种茶,谈了近5个小时,一次简单的采访变成了一次心灵的旅程,于观亭“开讲啦”……

误打误撞的门外汉

一谈到与茶的故事,于观亭就笑着说道:这实在是个历史的误会。

此话还要从学生时代的“组织安排”说起。当年,作为一个山东高中生,于观亭一心想要考北大、清华,但还未参加高考,就被通知其被保送到武汉一家空军院校。经过四年锤炼,本以为毕业后会成为军人的他,又在1964年被选拔调到了北京,成为了中央联络部领导下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的一员。“当时,我又以为自己会为外事事业贡献一生,没想到,工作两年后,‘文革’开始了,1969年我到河南信阳‘五七’干校去劳动,这时候,我和茶还沾不上边。”转机是在全国供销总社得到恢复后,那时茶畜局下属的加工处缺少机械方面的专业人才,于是懂机械的于观亭就“阴差阳错”地进了这一行,正式开始了成为茶人的第一步。

“就这样,35岁的我从技术员做起,用了一年时间学习了大学茶叶系的所有课程,又用了五六年时间跑遍了全国的各个茶区,熟悉了茶叶从生产、收购到加工、调拨等各个流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1978年职称评定恢复时,于观亭成为了第一批茶叶加工工程师。

一年要过三个夏天

在茶叶处的工作复杂而细致。“全国500多个茶厂的茶叶加工技术、资金流转、工厂建设、计划调拨等都归我们来管。”

于观亭回忆起那时的生活,印象颇深的就是一年要过三个夏天。四五月,南方已经有了夏天的光景,又赶上茶区收购茶叶,于是,在南方调研的他们进入第一“夏”。到了六七月份,北京的夏天又迎着他们归来。再等到北京九月份入秋,南方还留有夏日的余热,他们又要到茶厂调查茶叶加工、输出以及调拨情况,于是又过了第三个夏天。

就在这“三夏”的工作中,他们为改善茶厂的落后现状,促进茶叶加工发展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成立了世界第二家茶叶加工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主要对茶叶加工技术进行科研、改造等事宜。第二件事就是在安徽农学院成立了机械制茶专业。“这算是开创了先河。原来农业大学的茶学专业,主要讲授的是关于土壤、栽培等方面的内容,对机械制茶没有太多的涉及。于是就出了很多笑话,比如毕业的农大学生不会安装揉捻机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立刻筹备办学,来弥补人才的缺失。”

到了改革开放后,茶畜局完成使命,撤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副土特产品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全国茶叶产销集团董事长的于观亭,却依然坚守在茶行业。当时,为了解决市场经济初期买卖双方沟通不畅的问题,他们每年组织召开两次订货会,为北方的销区和南方的产区建立联系,作为第三方进行监督、调解等工作。就这样作为桥梁,过渡了十年,直到产销问题基本解决才罢休。“所以,在茶行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中,我一直都在。”

查家谱,于家与茶有缘

从当年误打误撞的茶叶门外汉,到以茶叶作为一生的事业,于观亭感受着茶叶带来的温暖。也因为爱茶,于观亭开始找起了自己家族与茶叶之间的渊源。没想到,还真的让他找到了。

“我查了家谱,我们家和茶有缘。”于观亭介绍,于家家谱中记载,于家的祖先是周武王的次子叔,叔当年被分封到河南省邘邰,由于当时是分封哪里就是哪个姓氏,于是,叔改为于姓。河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是第一位享受贡茶的人,于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贡献。到了唐代,茶产业发展迅速,为了方便给皇帝提供贡茶,官员们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立了贡茶院,当时的贡茶主要来源于湖州和常州(今江苏宜兴),当时作为湖州刺史的于頔就在这两地间搭建了亭子,来商量每年贡茶的相关事宜。“现在那座亭子还在,上面清晰地写着我们家族人于頔的名字。”

除了先辈的光辉传统外,到了近现代,也有不少于姓的著名茶人。“虽然有些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见到姓于的做茶就觉得亲切,而且这样一算,于家真的是和茶有缘。”

现如今,于观亭的家人也都是爱茶人。说到儿女,于观亭脸上洋溢着自豪。“儿子现在不做茶行业的工作,但是当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茶学系。女儿虽然不学茶,但就因为喜欢茶,已经成为了一名高级评茶师。我们这一家子,都爱茶。”于观亭笑着说。

依然以茶为中心

现如今,已退休的于观亭依然为茶忙碌着。2013年,他总计为茶出差20余次,参加全国大大小小106次茶事活动,著有《茶道简明读本》、《跟茶经学养生》两本,并主编了一本《茶经典藏》。于观亭笑着说,“原来我的工作是喝茶、说茶、制茶,现在我的生活是说茶、写茶、看茶、品茶,依然围着茶叶转,几乎有99%的时间都在做与茶相关的事。”

与茶相伴的岁月让于观亭感到充实。他还曾和两位退休的朋友组成了一个“三人小组”,且一坚持就是十几年。“一位原来是北京大学的副校长,一位是个书法家,我们是因茶结缘,所以我后来定了个规定,我们三人是‘无茶不说,无茶不写,无茶不书’。”

现如今,每天喝两三次茶依旧是于观亭的习惯。上午,他会泡一杯绿茶。“因为绿茶相对清淡。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绿茶的保健功能在茶叶中是最好的,因为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鲜叶的营养成分。”但由于绿茶喝多了会伤胃,于是,下午他会换喝红茶、武夷岩茶或是浓香型的铁观音。“下午茶嘛,总要有点情调。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瓦红茶是我经常喝的三种茶。晚上的茶却并不固定,若要喝我会选择黑茶,因为它属后发酵茶,既能消食解腻,咖啡碱含量又低,对睡眠的影响最小。”在于观亭看来,喝茶是一件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事,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喝茶的习惯也应不同,但不管到了哪个阶段,他从没有离开茶。

品茶,更在乎的是一份耐心


茶的养生保健作用非常的多,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提高杀菌力,同时还有减肥瘦身的效果。虽说常饮茶对身体有好处,但是也要根据身体的情况来选择对的茶才能达到养生作用。

特别是女性朋友在喝茶的时候,更要清楚自己的体质和茶的属性。那么女人在喝茶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注意事项一:按体质、茶性来喝茶

卢梭曾经说过:生活过得最有意义的人,不是那些年岁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茶亦如是。对一杯茶,我们品味得越彻底,就能了解得越透彻。

茶器

最让人真切感受到这样一席茶味道的,就是这些因茶而设的器具。

说起来,无论是唐代陆羽创制的茶器二十八式,还是宋代审安老人的十二种茶器,抑或现代茶席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品茗杯这些茶器十余种的选择,不同的材质器形,以及它们之间彼此连接关系,都隐藏着神秘的符号。

而经验老道的喝茶人是符号的破译者,从这只壶、那只杯的关系中,在心里慢慢勾画出将要喝到茶的性格和味道。

茶器的选择,是对泡茶人的反作用,泡茶人对器皿的取舍尺度,从要冲瀹的茶品、所用冲泡手法来考量,进一步还要感知季节、时辰这些因素对茶的影响,最终呈现出一席茶。

茶声

从点燃一枝油薪竹开始,鹅毛扇扇动的风声里,油薪竹的火焰带着一缕白烟自下而上地升起,龙眼炭开始有爆裂声,让人心生期待。

直到炭炉里噗地一声,火焰结结实实地围绕在逐渐泛白地炭块之间。

壶里地水开始鸣叫,正是所谓“松风”的鸣响。

注水温壶、投茶入壶、出汤入杯,淅沥水声和器皿碰撞的声响,如果静下心来,就会听到茶席上全然不同的情绪,隐约而细微,但是却让人清晰探寻到最无可隐匿的内心。

品茶

对品茶这件事,古人说得最直白。

“饮茶以客少为贵,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

仔细思量,其中的深意并非单以形式上人数的多寡来断定喝茶雅俗之别,避免嘈杂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和疏淡才是喝茶的本意。

成就一杯茶是不容易的。

从采摘茶叶开始算起,大大小小要经历至少十来道工序。

茶的风格丰富繁杂,还不仅仅体现在制作工艺上,很多都需要岁月的沉淀。

正如茶非一日而成,泡茶也要一泡、两泡、三泡......茶味才出的来,回味才历久弥新。

紫砂壶精品之传炉壶


瓷库中国讯传炉壶,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然有古风韵,堪称佳品。传炉壶由来已久,在市面上去极少见,那么传炉壶有怎样的来历和特点呢?

传炉壶的来历似乎难以考据,但就作者的见解来说可能性有二。首先传炉为古代道家炼丹所用之丹炉。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游尽天下名山,与丹术,医道颇有心得。至麻姑神功泉(江西抚州南城)觉得泉水清冽脱俗,于是传炉炼丹,留恋泉石之间,至今,葛洪仙井遗迹犹在。麻姑泉酿酒又称寿酒,洪祖以其水炼丹求寿成仙,而人寿之极致又称茶寿。今以阳羡紫砂壶,仿传炉之型,饮茶延年。真乃切情,切意。其次,古时还有“金殿传胪(炉)”一说,明清时代在殿试后两天,皇帝召见新科进士。考取的进士们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于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宫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因古时候紫砂壶是士大夫阶层的雅玩,将壶名取为传炉,应有取其谐音后又取意自勉吧。那么传炉壶有哪些独特的特点呢?

老子曰“大象无形,大巧不工”。金砂认为制壶赏壶,到了极致就是看其气度,观其神韵。至于细节的处理到显得不过尔尔。传炉壶的特点正是如此!传炉壶有着青铜器般的威严与稳重,它古朴典雅,曲线强劲有力,浑厚端正。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要想做得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骨肉廷均实属不易。自古以来宜兴众多制壶艺人均有制作,但都公认传炉壶最为难做,这也是此壶市面上比较少见的原因之一。就其形式来说传炉为传统壶型,至清末曾改为四方传炉,可为历久弥新。

四方传炉壶为清末创新品种,壶多以紫砂为材,泥质润泽细腻,坚致细密。茶壶方唇,壶盖上隆,中设提钮,短颈,鼓腹,下设四乳丁足,前侧流嘴呈三弯式,后设圆把。传炉壶式方中有圆,挺匀有力,堪为壶中佳作。

现存最有名的四方传炉壶当属原藏于开四海家中,于1937年由清末民初壶艺名家俞国良用“大红袍”泥料做制的一把。此壶方圆相济,挺匀有力,色泽红艳,光彩照人,是传炉壶式的经典之作。还有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传炉壶,为清末两江总督端方在宜兴定制,具手法来看也应为俞国良所作。只不过在传统的基础上稍加改进,盖为桥扭。(编辑:杨哲)

有茶相伴,茶未入口早已醉


记得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唱道:“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看这酒中裹挟的豪气与侠骨,令我十分追慕。我不善饮酒,却从茶里尝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味。独坐时,我会好好地沏上一杯,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不由自主地将手中的茶移近鼻尖,张开鼻翼深深呼吸,不放过一丝的香气,再端到唇边呷上一小口,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颊,心头的思绪便随着那丰醇的滋味吞咽而下,心情异常轻松、平静;闲来没事,邀上三两朋友,坐在一起,拿出讲究些的茶具,煮开一壶水,徐徐注入加了茶叶的茶壶,在“嗤嗤”声中,看着细碎的芽叶在壶中浮动翻飞,幽香扑面,可以不必说话,但彼此心灵早已沟通着。

不知从何时起,爱上了喝茶,茶有健身、解渴、疗疾之效,又富欣赏情趣,还可陶冶情操,是五花八门的洋饮料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的传统中,“客来敬茶”是最基本的待客之道,无论是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乡野都市,还是在办公室、家里,茶的影子无处不在,难以想象,中国人的生活中突然没有了茶,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喝茶的日子久了,不知不觉开始学习品茶,慢慢明白了饮茶的妙处不但在于欣赏它的色、香、味、形,更在于能让人“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心情、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的一些清纯之气,在忙碌浮躁的日常生活中,喝出一点清新与静雅。

有人说:中国人的额外享受,不外乎三样:烟、酒、茶,烟对人有害无一利,不用多说了;酒则要热闹,适量地喝可以助兴,喝多了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伤身,而且会被人看做是十足的酒鬼;只有茶可与“雅”字连在一起,茶须静品,喝茶的时候,最要紧的是心境,完全放松、不紧不慢,真正爱茶者享受的是整个喝茶的过程,烹茶与饮茶的乐趣各居其半,如果醉茶的话,那更是到了一种境界,人仿佛变成了一种盛装的器物,充分去享受自然与文化赋予我们的香茶美味,引领着我们进入一个沉思默想、浑然忘我的状态。记得有一爱茶人士说过:茶不仅是聪慧人士的饮料,更是众多儒雅隐士的珍品,我认为确乎如此。

饮茶时,人不可多,古人云:“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约三五好友相聚,煮茗叙旧、品茶抒情,是最理想的情形,但人独处的时候居多,自然独饮的时候也居多,自己一个人在家时,沐浴过后,泡上一小壶铁观音,茶叶不能放太多,以少量为宜,用自己喜爱的茶杯细斟慢酌,闻着那缕缕的茶香,边鉴赏边品尝,放松身心、舒畅胸怀,清爽自在,不亦快哉!饮茶人不可多,但我认为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中秋月明星稀之时。记得去年中秋,我们一行十多人在酒足饭饱之后,浩浩荡荡进入古色古香的阳明祠,阳明祠依山而立,翠树环绕,风动婆娑起舞,沙沙有声,亭廊相接,芳草相伴,在这样的环境中品茶岂不意趣盎然?

对于茶叶的种类,我的习惯是夏日喝浅翠碧清的都匀毛尖、龙井;春秋两季喝汤色黄橙艳丽的铁观音;冬天则喝香浓醇厚、深红色的普洱,有一种在寺庙里修行的幻觉。

至于喝茶的器具,因人而异,只要自己喜欢便好,质地有紫砂、玻璃、白瓷、青瓷等等。我有一个极其喜欢的白瓷茶杯,上书两行绿色的小诗:“悠闲生活笔数支,逍遥岁月茶一壶”,这是我崇尚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人若能过上几年这样的日子也不枉此生。

鲁迅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的艺术注重甘、清、活、闲,人的心境通过这种领悟的过程变得空灵而飘逸,饮茶的哲学在于让人轻松、宁静、自在,既可自得其乐,亦可与人分享,借一杯清茗作心灵的沟通。在我们今天这个喧嚣繁杂的尘世中,我们都需要一杯好茶,来洗涤心上的烦恼与尘埃,抚慰我们的心灵。捧一杯茶在手,听一首好的音乐,看一本好书,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便是我的所求。也许茶尚未入口,我早已醉了。

吴觉农:我一生事茶,是个茶人


吴觉农(1897-1989)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茶学家、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是我国茶业复兴、发展的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

“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说的即是“茶”的发现;而在千年前的唐代,陆羽曾驾一叶扁舟探索了茶的幽深与浩瀚;至20世纪以后,当中国的茶业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绕过激流险滩,并且无私地为中国茶业奉献了七十年。

吴觉农先生自幼家境贫寒,从小就体会到农民的疾苦,将原名“荣堂”改为“觉农”,他说:“我的名字叫觉农,为什么叫觉农呢?我的一生中,最关心的是农民的生活和他们的生产,表达了要为农业振兴,唤起农民自己起来革命以改善生活的决心。”

吴觉农先生的贡献一部分在于开放的姿态。他是1922年浙江省教育厅招收的去日本研究茶叶专业的留学生,在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茶叶试验场学习研修。我们知道日本的茶叶无论是栽培还是茶道的弘扬,都是来自中国,始于大唐帝国,盛于宋代。此后,日本茶事迅速发展,在茶树的栽培技术、茶道的普及方面都有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吴觉农先生从茶乡浙江来到日本眼界大开,尤其是日本茶人搜集到的来自世界各地关于茶叶方面的资料,让吴老先生如鱼得水。当他看到英美等国的学者将印度列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谬论时,利用在日本看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茶树原产地考》的文章,以雄辩的事实论证中国才是世界茶树原产地。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的挑战,是中国专家站在世界的高度首次对茶叶文化和历史的详尽阐述。

1922年吴觉农先生学成回国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重要文章《中国的农民问题》,该文后为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选用作参考教材。1931年他到上海商品检验局任茶叶检验处处长,后又兼任浙、皖、赣等省茶叶改良场场长。其间,1932—1934年,吴觉农先生出任安徽省立茶业改良场场长,在积极推动茶叶改良工作的同时,积极筹备祁门茶业改良场;1934年,胡浩川先生出任祁门茶业改良场场长。

祁门茶业改良场是中国茶史上的一大创新,它“开中茶自来未有的创举”,在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方面开我国茶界实业之先河,一批泰斗级的专家学者,包括吴觉农、胡浩川、冯绍裘、庄晚芳等都曾在这里工作过。

吴觉农先生明白,茶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要振兴中国茶叶就必须对茶叶的产制运销进行全面改革,为此写了《中国茶叶问题》、《中国茶叶复兴计划》等书。他倡导在茶区举办茶农生产运销合作社,以抵制洋商的垄断和中间盘剥。

抗战初期,吴觉农先生担任国民政府国家贸易委员会主持人,承办东南各省茶叶统购统销及中国与苏联的茶叶贸易。同时组织浙江省油茶棉丝管理处的同仁,翻译美国人威廉·乌克斯的茶叶著作《茶叶全书》。吴觉农先生和他的同仁抱着“使贫弱的中国茶叶界稍稍有点生气”的信念,克服因战乱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终于在1949年5月完成全部翻译工作,并由上海开明出版社出版。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茶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的一次思想的革命,有人认为是“中国茶叶改革途上的一个里程碑”。吴觉农先生主持翻译的《茶叶全书》当时只印了1000部,现已成为难以找到的孤本,东方出版社又组织人马重新翻译了《茶叶全书》,分上、下两卷出版发行。

吴觉农先生还在晚年主编了一部校译评述唐代陆羽《茶经》的专门著作《茶经评述》,以严谨的注释、丰富的内容为学术界所推崇和赞誉。《茶经述评》不仅注释校译《茶经》,还依《茶经》体例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与拓展,推动了我国茶学的新发展,堪称“二十世纪的新茶经”,在茶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吴觉农先生自然而深刻地展示了与以往中国传统茶人不一样的文化风貌。可以说,正是以吴觉农为代表的中国茶人开始,中国的茶叶文明才逐渐进入到现代化的进程。吴觉农先生在当代茶叶文明史上的卓越贡献,使他在生前就拥有了“当代茶圣”之名,并得到了全国茶人的一致拥戴、全世界爱茶人们的深切敬意。

郭沫若的茶事


自古文人墨客爱饮茶,茶诗茶事一箩筐,这点在郭沫若身上也是一脉相承。郭沫若是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人,著名现代文学家。郭沫若生于茶乡,曾游历过许多名茶产地,品尝过各种香茗。在他的诗词、剧作及书法中,留下了不少珍贵的饮茶佳品,一时传为佳话。

1903年,郭沫若才11岁,就写下了“闲酌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茶溪》一绝。这是他的第一首记游诗,也是他最早写的一首茶诗。四川邛崃山上的茶叶,以味醇高雅著称。据史料记载,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曾在县城开过酒馆和茶铺,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1957年,郭沫若作《题文君井》诗:“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今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于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后来,当地茶厂便以“文君”为茶名,创制了“文君绿茶”。

郭沫若是诗人,又是剧作家,在描写元朝末年云南梁王的女儿阿盖公主与云南大理总管段功相爱的悲剧《孔雀胆》中,郭沫若把武夷茶的传统烹茶方法,通过剧中人物的对白和表演,介绍给了观众。借王妃之口,讲述了功夫茶的冲泡方法: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茶壶烫一遍,然后再把茶叶放进这茶壶里面,要放大半壶。再用开水冲茶,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这茶壶盖上冲下去,把壶里冒出的白泡冲掉。从这段剧情,可以看到郭沫若对功夫茶的冲泡是如此精通,反映出郭沫若对茶文化的热爱。

1959年4月的一天,在黄山山麓,刘祖香见到了郭沫若及其夫人。刘祖香以身许茶,一生嗜茶,凡六十余年,结茶为缘,人称茶人。刘祖香早就知道郭沫若爱茶,他见郭老和蔼可亲,便主动上前攀谈。郭沫若听说刘祖香是研究茶叶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问这问那,谈得甚是投机,堪称茶中知己。同桌品茗时,刘祖香向郭老求字,郭老并没有立即应诺,而是问他:“下午到哪里去?天都峰、北海去不去?”刘祖香实话实说下午不准备去了,因为茶厂还有事等自己回去定夺。郭沫若竟心直口快地说道:“你一不上天都,二不上北海,辜负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啊!”刘祖香没想到郭老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当即表态说一定要上天都、北海看看,不辜负郭老的期望。其实郭沫若是鼓励刘祖香,来黄山一趟不容易,多爬一次是一次。

返回家乡浙江上虞后,刘祖香精心制作了一斤一芽两叶初展的针形茶,并用玻璃瓶盛装,外加木盒套装,寄给了郭沫若,当然随信附上了要求郭老给茶厂题字的请求。过了一个月,刘祖香就收到了郭老寄来的茶厂题字。他喜出望外,立即请人制作了招牌,挂了出去。

自黄山考察回来,郭沫若鼓励登高揽胜之言一直萦绕在刘祖香耳际,从此他竟养成了登山的习惯。若干年坚持下来,其登山速度之快,连年轻人也自愧弗如。刘祖香曾五上黄山,三上庐山,有人祝他健康长寿。可他说,你应该助我“健康茶寿”才好。所谓“茶寿”,即享寿108岁。

茶事知音曹雪芹


曹雪芹,不仅是个大文豪,而且他也是个十分纯粹的茶客。他对于茶的研究、理解、鉴赏、烹煎等,无不入木三分,为世人叫绝。在曹雪芹的绝世名著《红楼梦》里,言及茶的地方,有270多处,吟咏茶的诗词,有十多首。在小说里,曹雪芹描写了形形色色的茶事,光是茶的品类和功能,就有家常茶、敬客茶、伴果茶、品尝茶、药用茶等。在书中,他几乎写尽了茶类、茶品、茶具、茶事、茶人、茶理、茶道、茶仪。难怪有人这样赞美道:“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没有对茶事的亲身经历和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是绝对写不出五彩缤纷的茶事来的。可见曹雪芹不仅嗜于茶、精于茶、而且善于将茶带进一片瑰丽的文学天地。

《红楼梦》里的茶名,可谓名目繁多,诸如:“六安茶”、“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龙井茶”、“天目茶”、“老君眉”、“暹罗茶”、“普洱茶”、“枫露茶”、“漱口茶”、“茶泡饭”……这名字繁多的茶,曹雪芹在书中全都写得详尽而具体。

自从乾隆认为雪水是烹茶最好的水后,在整个清朝,用雪水烹茶者,一时成为风尚,尤其是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对于雪水烹茶更是情有独钟。曹雪芹也不例外,因为他毕竟是宗室之后,显贵之子。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也写到了用“雪水”煎茶,共有两处。一处是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写了一组吟咏春夏秋冬的时令诗,其中《冬夜即事》一诗说到了以雪水煎茶:“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第二处,在第四十一回,有一段妙玉说雪水煎茶的文字:“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像这样的例子,在《红楼梦》里随处可见。在小说里,曹雪芹还写了茶与礼仪、茶与人伦、茶与祭祀、茶与风俗、茶与婚嫁、茶与审美、茶与健康等等。另外,他还在书中写了不少关于茶的诗词、楹联、文赋、故事之类。

读完《红楼梦》,回味作者对于茶的刻画与描摹,就会感到:曹雪芹,是中国千古茶事的真正知音。

有“茶颜知己”相伴,生活优雅而芬芳


我们的远祖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饮茶,“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唐代的刘贞亮把饮茶的好处归纳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近日,我们走近一些茶友,跟他们一起把盏闻香,学他们的恬淡自然,感悟茶的修身养性……

[品茶]

欣赏杯中“会跳舞的茶”

前几天,我们和几个茶友相约明鸿路与中州大道一茶社。一见面,茶友孟彩虹就神秘地告诉我们:“今天,让你们见识一下毛泽东生前最爱喝的,赞为会跳舞的茶。”

落座后,只见茶艺师冯艳取出大约4克茶叶,捧在手上向我们展示:全是芽头制成,且茶身满布毫毛,色泽鲜亮。“这种茶叫做君山银针白鹤翎,是黄茶中的极品。”她边用开水烫玻璃杯边介绍说,这种茶和别的茶冲泡不一样,必须用沸水,把杯子先预热,再把茶叶放入有温度的杯子里,闻一下,香气沁人心脾。

啸竹引清吹,茗香随风起。随着开水的注入,只见杯中的茶叶像有了生命一般在水中翻滚,狠狠吸水,白毫清晰可见。盖上玻璃盖片后,冯艳笑着说:“吸水后,茶芽渐次直立,芽尖上有晶莹的气泡。这叫‘游鱼戏水’。”去掉玻璃盖片,一缕白雾从杯中冉冉升起,像一只白鹤腾飞而起。

轻轻啜上一口,有股淡淡的豆香,齿颊留芳,滑入咽喉,回甘绵柔;闻一下,杯底留香。

“君山银针在冲泡过程中有八大景观,刚才叫‘白鹤飞天’。”茶友刘鹏边品边向我们讲解说,踊跃上冲的芽头,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这叫“火箭冲天”。再次注入沸水,只见茶叶在杯中开始“跳舞”,垂直立起的茶芽在气泡的作用下,上下游动,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看着真是一种享受。

“有人称为列队迎宾,有人称为天女散花,有人赞为雨后春笋。”茶友孟彩虹莞尔一笑,大家喜欢黄茶理由也很简单,不仅因为它会“跳舞”,更因为它的茶汁有着湘南女子柔美淡雅的味道,更是因为它有着色满、香韵、味绝、形佳的“四美”。

她介绍说,君山银针是一种以赏景为主的黄茶,讲究在欣赏中饮茶,在饮茶中欣赏。在他们的“饮茶哲学”中,闻,是极尽享受的过程。好茶的香气会持久地留在杯底,缠缠绵绵,细腻、优雅、清高、悠长……

“君山银针,是黄茶之冠,也是茶中的贵族。”刘鹏讲道,因此其历来为皇宫贵族所青睐。相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君山上种下茶籽;唐始为贡品;清乾隆皇帝令当地每年进贡18斤;1959年,毛主席回到湖南品饮时,看到玻璃杯中银针茶的三起三落,称赞“是会跳舞的茶”;而在1972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此茶作为招待各国元首及使节的唯一用茶;2008年成功入选为奥运五环茶……

[茶人]

闻香观色,修身养性

茶友刘鹏,47岁,“茶龄”十余年。他说,无论喝什么茶,都是需要好心情的。清新还是混浊,强劲还是散漫,高雅还是低俗,这与味觉、嗅觉乃至视觉、触觉都有关,这是心灵层面的感受。

说起喝茶,源于自己的一次失败经历。

“当年,因为做生意,被骗得倾家荡产。”刘鹏回忆道,当时自己整天闷闷不乐,意志消沉。其间,被一个开茶馆的朋友拉过去聊天谈心。“当时没啥感觉,只是感觉在茶香中自己的心能平静下来。”他说,两年的努力,让他的事业又重新回归。唯一变化的就是,他已经爱上了喝茶。

茶友森子原来的生活是喝几两酒、抽几支雪茄、搓几桌麻将、洗几次桑拿……可自从与茶“亲密”接触后,生活习惯全变了。现在,工作之余,他“不是在茶坊,就是在去茶坊的路上……”

他说:“一壶一杯间,上投或下投,冲泡所需时长短,无不拿捏着学问。”在他们喝茶人的眼中,茶,并不是我们眼中那一枚枚叶子。她们是他们的“茶颜知己”,是可以对话,可以沟通的。

“现在,茶,已经成为我的情人了。”他开玩笑说,铁观音、普洱茶算得上他的“茶颜知己”。一个大男人喝茶喝到如此缠绵悱恻,让老婆都有些“吃醋”了。

茶友王雪说,没加入这个群体之前,只能叫喝茶,懂得了茶的精髓,那才能叫品茶。品茶,不仅提高了自己生活的品质,也给自己心灵找到了一个栖息的角落。更可以与悠久的茶文化对话,感知茶文化的魅力!

爱茶之人,喝的是茶,也是讲究。用紫砂壶和玻璃杯去泡同一种茶,味道迥异。

为何要如此细致、讲究?孟彩虹给了我们答案:“茶是道。无论冲泡,还是欣赏,都要郑重其事。无论什么茶,冲泡时只有虔诚用心,方能真正品味出其独特。”

“喝茶,也是养生。”她称,因为茶的自然功效很多,可解毒、可健体、能清心、能修身,能使人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所以,我国历代的文人骚客、社会名流、商贾官吏、佛道人士等都以尚茶饮茶为荣,修身养性。

[茶文化]

历史眷恋,三教浸染

茶叶的鲜灵,被时间眷恋。“我们之所以爱茶,其实爱的是它的内涵,它的文化……”茶友孟彩虹深情地说,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教的浸染,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思想融合了儒、道、佛诸家的精华,而儒家思想起主导作用。”孟彩虹说起茶文化给我们讲解:儒家把“中庸”和“仁礼”思想引入茶文化,主张通过饮茶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而我们的茶文化,无一不是渗透着和的思想: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待客时,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饮茶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品茗的心境,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道家以茶求静。茶之品格,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认为茶乃草中英,食之可以祛疾养生,饮茶还能使自己的静修得到提高。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两汉之际,当时在西南的四川一带已有饮茶的记载。到了两晋、南北朝之际,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是茶文化的萌发期,开始进入佛教僧侣的圈子。

唐代是佛教禅宗大力发展的时期,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

而茶与禅的结合,要从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法说起。相传达摩祖师面壁坐禅九年期间,有一天因打瞌睡而苦恼,于是将自己的眼皮撕下,丢在地上,不久地上就长出一株绿叶植物。其弟子就用绿叶煮了盛汤给达摩喝,达摩祖师喝过后,顿觉神清气爽,打坐时再也不打瞌睡了,从此以后,达摩坐禅时都喝以这种叶子煮的开水。

因此,茶与佛教的结缘,最早的契机可能是茶的破睡功能。

[茶异]

种类繁多,因人而择

他们这帮茶人,除了爱喝茶,更爱吃茶。“我都是把泡过的乌龙茶叶片晾干,用鸡蛋或者面粉裹一下,再过油炸一下,食用时既有茶香,又有脆爽,别有一番滋味儿。”茶友王雪说,她还用茶叶包包子、包饺子,或者和鸡蛋放在一起炒,“有时,喝过的茶叶多了,就把各种茶叶晾干做枕头。”在她家里,已经做了3个茶枕了,“真的可以促进睡眠,而且明目。”

梅子说,茶对人体不仅有营养价值,也有药理作用呢。正如宋代诗人苏轼所言:“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我查阅资料才知道,现代生物化学和医学研究都证明,在茶叶的化学成分中,有机化合物能达到450多种,无机矿物营养元素不少于15种。但每一种茶的功效又各有不同,所以喝茶时也要有选择的哟!”梅子以她喝茶的经验“指导”道:

茶有温有火,有厚有薄;人有壮有弱,有阴有阳,如果有条件,四季最好喝不同的茶。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要舒肝,宜喝绿茶,以生阳气;

夏季暑气上升,宜喝清凉的老白茶,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且白茶中含有的活性酶,可以促进脂肪分解代谢,促进血糖平衡;

秋季分前秋、后秋。前秋喝铁观音,后秋喝大红袍;

冬季万木萧肃,要暖胃行气,可以喝普洱,或者百年以上的老茶。

“以我多年的经验来讲,喝茶。汤水要清,其味要香,口感淳厚,绵厚不薄。”王雪说,要能感觉出茶的变化,从入口,到舌尖,润上腭,经喉部,都各有特色,各有味道……

鲁迅茶事集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鲁迅在《喝茶》这篇杂文中说的这段话,明白地道出了他的喝茶规。鲁迅在文章中还说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他买了二两好茶叶,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地来喝的时候,味道竞与他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他发觉自己的冲泡方法不对。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精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是,当他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拿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地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于是他知道,喝好茶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而且品茶这种细腻锐敏的感觉得慢慢练习。

鲁迅先生生长在茶乡绍兴,喝茶是他的终身爱好。所以在他的文章和日记中,提及茶事甚多。

20年代的北京城,茶馆遍布,与人民的生活关系密切,举凡联络感情,房屋交易,说媒息讼,都离不开茶馆。鲁迅在北京的时候,也是茶楼啜茗的座上客,这在他的日记中记述很多。他去得最多的是青云阁,喜欢在喝茶时伴吃点心,且饮且食。常结伴而去,至晚方归。1912年5月26日记云:"下午同季市、诗荃至观音街青云阁啜茗。"同年12月31日记云:"午后同季市至观音街……"又共啜茗于青云阁,食虾仁面。"1917年11月18日记云;"午同二弟往观音街买食饵,又至青云阁玉壶春饮茗,食春卷。"也曾同徐悲鸿等人在中兴茶楼啜茗畅谈,尽欢而归。1918年12月22日有记:星期日休息。刘半农邀饮于东安市场中兴茶楼。晚与二弟同往,同席徐悲鸿、钱秣陵、沈士远、尹默、钱玄同,十时归。"

北京当时还有一类公园茶室,绿树荫中,鸟语声声,啜饮清茗,情趣倍生。鲁迅也常去。1924年4月13日记云:"上午至中山公园四宜轩,遇玄同,遂茗谈至晚归。"同年5月11日记云:"往晨报馆访孙伏园,坐至下午,同往公园啜茗,遇邓以蛰、李宗武诸君,谈良久,逮夜乃归。"公园茶室环境幽静,也是着译的理想场所。1926年7、8月间,鲁迅与齐寿山合译《小约翰》,就是在公园茶室完成的。前后约一月余,鲁迅几乎每天下午去公园茶室译书,直至译毕。鲁迅离京前,朋友们为他饯行,也选择在公园茶室,那是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漪澜堂"茶室。

30年代的上海,每至夏天,沿街店铺备有茶桶,过路者可自行用一种长柄鸭嘴状竹筒舀茶水,渴饮解乏。鲁迅的日本好友内山完造,在上海临近四川北路山阴路开设内山书店,门口也放置一只茶桶。鲁迅会见友人、出售着作、购买书籍常去内山书店,他看到茶桶,十分赞同内山此举,多次资助茶叶,合作施茶。1935年5月9日记云:"以茶叶一囊交内山君,为施茶之用。"鲁迅还托人从家乡绍兴购叶,亲自交内山先生。鲁迅逝世后,内山曾写过一篇《便茶》的回忆文章,记述其事。

鲁迅客居广州,也是广州着名的"北国"、"陆园"、"陶陶居"等茶楼的座上客。他说: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他游览杭州西湖,曾兴致十足地在虎跑泉边品尝龙井茶叶虎跑水。还特地到清河坊翁隆盛茶庄买龙井茶。

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一生淡泊,关心民众,他以茶联谊,施茶子民的精神,更为中华茶文化增辉。

品茶如人生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我喜欢喝茶,但是,我不能随便喝茶;因为我属寒性体质人,所以,很多的茶不适合我喝。

茶叶,经开水一冲,茶叶在开水冲泡的作用下,上下翻滚,起起落落,一起一伏,散出的香气,沁人心扉。

俗语说:头道茶苦,二道茶香,慢慢品饮,没有了茶香,也没有茶色了,茶水就趋于平淡了。

人生如泡茶,人的一生,上上下下,起起落落;坎坎坷坷,最终都趋于平淡,了却一生,走完一生·······

喝茶能增进人们的感情,我和先生,每每泡一壶茶,慢慢品。随饮随冲,边品边聊;大到国家世界事,小到私家邻里曲;无所不谈,无所不说,悠哉悠哉。

年轻时,各忙各的,长时间静不下心来交流交流,两人有点小摩擦,就会起口舌之战。偶然发现,抽点时间,泡一壶茶,坐下来慢慢品饮,茶香四溢;喝茶的同时聊聊天,也是不错的选择;再忙,我们尽也要抽出点时间来,品茶聊天,慢慢地误会少了,笑声多了;两个人的心情也好了。

好的不是茶,是人;香的不是茶,香的人心;品的不是茶,是生活!

捧着一杯茶,还未放在嘴边,一股清香之气悠然飘起;令人心旷神怡,如此生活,好生惬意!

常喝茶,对人体有好处:

红茶,性温和,适合体质虚弱的人喝,每天喝几杯能温暖四肢寒凉。

绿茶,适合年轻人喝,防辐射;用电脑多的,可以喝绿茶;能使人精神饱满,头脑清醒,还能提高记忆力。

乌龙茶,适合肥胖人喝,有减肥的作用;还有抑制胆固醇上升的作用,还能燃烧脂肪,所以又减肥又抑制胆固醇。

玫瑰茶,我的最爱,玫瑰花调经理气、活血化瘀、疏肝解郁、调理脏腑,最适合女性的一道好茶;还能美容养颜呢!

女士们记得:春天喝玫瑰茶是最最适宜的时间哦!

因为,一冬天的进补和敛收,使得身体产生许多邪气。到了春季,春天是个生发的季节,花儿草儿开始露芽,整个大地蠢蠢欲动,所以,人的身体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也要往外散发邪气。这时,来杯玫瑰茶,既赏心悦目,又能推动驱除邪气,对身体大大滴好,何乐而不为呢,女士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男士们,也能喝玫瑰茶,一样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还有薄荷茶,菊花茶,金银花茶······因人而异,因季节而异······

也有不适合喝茶的人,比如:缺铁性贫血,胃溃疡,神经衰弱,孕妇,哺乳期妇女,心脏病······任何东西,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也有弊。

有人喜欢,三五知己,围坐一起,高谈阔论,大碗喝茶,喝茶侃大山;他们属于梁山好汉型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哥们义气!

我是属于爱静的人,闲暇时,沏一杯玫瑰茶,捧在手中,放几首舒缓的音乐;听着小曲上着网,悠闲自在,慢慢品饮;诗意生活,自娱自乐。在品茶中,享受悠闲、舒畅的感觉。

有时,也和邻家的几个少妇们喝喝茶,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你问我答,你说我接,好不热闹,生怕话儿掉在地上;你谈我侃,嘻嘻哈哈,笑声四起;也别有一番情调!

我在品茶中体会到的感受就是一杯清茶,那种淡淡的滋味;初尝苦涩,醒脑提神;再尝甘美;香甜生津。茶养生气,除病气;散郁气,驱睡气。一个人在茶中有品味,自然在生活中有感悟。对生活有感悟的人,自然对情感真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品茶使我宁静、淡泊,坦然面对一切。茶在中国已经不单纯像可口可乐那样是一种饮料,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表达了对情感、对生命的态度,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一个人若能品出茶味,自然对生活、对情感、对生命会热爱。这就是在品茶中,悟出来的道理!正是如此,我们中国才有如此深厚的茶文化吧!人生如茶,品茶如人生。

一杯清茶在手,享受到的芬芳与风雅之时,又慢慢地从中感悟到许多。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细小纤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微妙。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全部精华。虽说没有茶叶便不会有诱人的清香,但此时此刻,人们所欣赏,所关注,所品位的已经不再是那片片茶叶,而是这杯中之水了。这一切又何尝不像人的一生!在茫茫人海之中,每个人都宛如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溶入这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在融合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一生,走完自己人生的历程。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品茶如人生······

滋味茶艺竹炉汤沸火初红


曾读过情调十分迷人的两句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滋味十足。

喝茶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却被演化成一种艺术,让人喝出滋味来。这“滋味”不是感官得到的物质性的味,而是一种奇妙的精神体验,那便是哲理。人们称之为“禅味”。

禅学自唐代始便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喝茶一事尤深。从中国的茶艺到日本的茶道,莫不如此。茶被赋予高洁、清雅、脱俗的品格,人们从茶艺中感受到一种“明心见性”的意境,不是用口舌而是用心动神去品味。喝时的要义是身无晦浊之气,心无鄙俗之念,清虚恬淡,和寂泰然,在“白瓷瓯甚洁”、“竹炉火初红”的精心烹泡中,自然升华出一种幽清的氛围,一种恬静和通达的心境。可以说,品茶品的是自然。在随缘任化、脱去一切矫饰、返璞归真中得到一份清爽,一份宁静。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境,便是禅学的境界。所以古人称“茶禅一味”就是这个道理。

正因如此,喝茶也就成了佛门解禅的一种形式。据记载,唐代越州高僧从念禅师曾到某寺,寺僧都来问禅,他均叫他们一个个“吃茶去”。那寺的住持不解其意,从念还是那句话:“吃茶去。”禅理是能从喝茶中参悟到的。“吃茶去”从此成为著名的禅林法语。赵朴初先生曾有诗云:“空持千百偈,不如喝茶去。”民间的茶艺功夫到了寺院,便被称为“茶禅”,与传统的修技方法相提并论。据说有的寺院不但设置晨钟暮鼓,殿的西北角还设有一面“茶鼓”。禅学对茶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今天的人越来越忙,实在没有闲暇去体会茶中的什么禅味了。但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总还需要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坐下来静静喝一杯茶,仍然是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从茶艺的讲究中,暂时抛开烦恼,体味闲适之乐,享受片刻的宁静和一时的纯真,得到一个好心境。正所谓“好香用以熏德,好茶用以涤烦”。即使在今天,茶中的禅意仍然存在啊。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品茶是清事 亦须有好香佳炉相伴》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