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八马茶叶】

●宋徽宗与《大观茶论》

宋徽宗赵佶(1082~1135)酷爱饮茶,精于茶道,善于点茶。在北宋大观年间,著有一部《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写茶叶专著,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书中记录了宋朝浓厚的饮茶风气——天下人都用茶来宴席宾客,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无不沐浴在茶水之中,受茶水的熏陶,推崇茶水的高雅、宁静。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同时,它还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近邻日本、朝鲜产生的影响更大。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在其所著《茶史漫话》中也认为: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朱元璋与散茶发展

明代的贡茶数量有增无减,特别是地方官吏,每年在上面下达的贡额之外,层层加码,贪污受贿者不在少数,茶区百姓受尽贡茶之苦。加之,到了明代,各地散叶茶不断发展,而且不少茶叶质量已超过团饼茶,并且制作方法简便,不像团饼茶那样耗时费工。在上述背景之下,明太祖朱元璋根据若干奏章的反应,了解了真实情况后,决定对贡茶进行改革。

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下达了一道诏令,称: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有司勿与。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徭役。上闻有司遣人督造纳贿,故有是命。意思是说,从此以后,不要再进贡团饼茶,更换进贡散叶茶,减轻茶农的劳苦,对于督造贡茶的官吏,也不准趁机加码、受贿。

朱元璋发布的这道诏令,当然不能算作革命之举,因为没有从根本上废除贡茶制度。但也有其进步的意义,它减轻了茶农的部分劳苦,打击了一下贪官污吏;从中国茶类的发展来看,朱元璋的诏令确实对当时散叶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团饼茶由此走向衰落,而中国各地名优散茶的种类和数量却显著增加。现今遗存并继承发扬的各种历史名茶,都与明代大力发展散叶茶有关。因此,明太祖朱元璋罢造龙团的这道诏令,无疑对中国名优茶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康熙与碧螺春

凡是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会十分赞赏它的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名之来历,还有两个逸闻趣事呢。

据说洞庭东山有座碧螺峰,石壁里生长着几株野茶树。每年春天,当地的老百姓都会背着茶筐前去采摘,炒制饮用,如此数十年,不见饮用者出现任何异状,当地百姓身体较之其他地区还更为健康、强劲。康熙朝的某一年,到了摘茶时节,老百姓又来采茶,茶叶长得特别茂盛,采多了筐装不下,只好把茶放在怀里。没想到茶受到体内热气蒸熏,突然散发出浓烈的异香,采茶者不约而同惊叫起来:吓煞人香!意思是香到极点了。于是,这种茶便叫做吓煞人香。从此每逢采茶时节,当地百姓无论男女老幼,都采茶置于怀中,回家加以精制。有个叫朱元正的当地人,特别精于制作吓煞人香,他家的茶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白银。

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南巡,巡抚宋荦负责迎接。宋荦是著名诗人,精于书画,也擅长品茗。他深知康熙不喜铺张,眼下又是仲春时节,便令下属去买朱元正家的吓煞人香。康熙来到太湖,正陶醉在洞庭东山的秀丽风光中,宋荦进献了吓煞人香。只见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显露,银绿隐翠,煞是可爱。一经冲泡,恰似白云翻滚,清香袭人。品饮下来,更觉鲜爽生津,滋味殊佳。

康熙随后问此茶何名,宋荦奏曰:此乃当地土产,产于洞庭东山碧螺峰,百姓又称之为‘吓煞人香’。接着解释吓煞人香就是香极了的意思。康熙说:茶是佳品,但名称却不登大雅之堂。朕以为,此茶既出自碧螺峰,茶又卷曲似螺,就名为‘碧螺春’吧!于是,好茶便有了一个相匹配的美丽名字:碧螺春。

●乾隆与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在清代名声雀起。据清乾隆进士袁枚写的《茶》记载:龙井茶: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同为乾隆进士翟灏的《湖山便览》也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其茶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词人多见称誉。龙井茶的名声与乾隆皇帝密不可分,他曾多次来西湖天竺、云栖、龙井等地巡幸茶事,观采茶、炒茶作歌,留下一段佳话。

史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过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香清味醇,遂封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御茶至今遗址尚存。乾隆十六年,即1752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在天竺观看了茶叶采制的过程,颇有感受,写了《观采茶作歌》,其中有地炉微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的诗句。皇帝能够在观察中体知茶农的辛苦与制茶的不易,也算是难能可贵。

乾隆皇帝不是死在任上的,而是知老让位的。传说在他决定让出皇位给十五子时(即后来的嘉庆皇帝),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劝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呵!一生好品茶乾隆帝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这也许是幽默玩笑之语,也许是我应该退休闲饮之意,或者是兼而有之。

 

CY260.com扩展阅读

东方美人茶的历史


清朝后期的台湾,茶叶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品,也促进了台湾北部的发展,将产业重心从原本的南部移转到了北部,对后来台湾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台湾早有野生茶,根据诸罗县志(1717年)记载:“台湾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芽,简单加工制造,而作自家饮用。”而根据淡水厅志中记载:“猫螺山产茶,性极寒,蕃不敢饮。”这种野生茶就是所谓的“山茶”,目前仍可以在台湾中南部山区发现这种野生茶树,但与目前台湾农民栽种的茶树在品种上并无相关。

台湾目前所栽种的茶树品种,是距今两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所带来的,而台湾早期的制茶技术亦是由福建师傅所传授。目前台湾所产制的乌龙茶、包种茶等茶类,其产制技术皆来自中国福建省。

东方美人茶原称膨风茶,“膨风”是台湾俚语“吹牛”之意,相传早期有一茶农因茶园受虫害侵食,不甘损失,乃挑至城中贩售,没想到竟因风味特殊而大受欢迎,回乡后向乡人提及此事,竟被指为吹牛,从此膨风茶之名不胫而走。

一说是台湾光复初期曾任新竹县北埔乡长的姜阿新,在日治时期参加茶展,其参展的茶叶被当时的台湾总督府以一担(100斤)2000日圆高价收购,消息传回北埔村,被地方人士斥为“膨风”,后经报纸披露证实,膨风茶之名才传遍千里,流传至今。后又被文人雅士改称为椪风茶。

膨风,是把气吹进某种囊状的容器中,使其膨胀起来的意思,正是和老百姓平常说的吹牛皮相似。台湾省在日据时代,日人以统治者的姿态,在生活上极尽享受之能事。高级人士对于养兰和饮茶,极为讲究,但求东西好,不计价钱高,所以在比赛中的极品乌龙茶,贵到一斤可以换十二包白米(每包白米净重一百斤,折合新台币两万多元.)当时台湾的民风极为俭朴,物价又低,听说有这种吓人的贵茶叶,民间都不相信,便识之为膨风茶——“吹牛茶”,意谓实无这种贵茶,不过是吓唬人而已。有些研究闽南语的人,认为膨风应为膨亨(亦作彭亨)。又古人也常以“大腹彭亨”,来形容诸如弥勒佛般的大肚皮。

又相传百年前,英国茶商将膨风茶呈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由于冲泡后,其外观艳丽,犹如绝色美人漫舞在水晶杯中,品尝后,女王赞不绝口而赐名“东方美人”或传说是1960年左右,膨风茶在英国举办的世界食物博览会上得银牌奖,而献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尝。女王品尝后,赞不绝口,赐名“东方美人茶”。

又早期膨风茶的毛茶运抵大稻埕茶栈,出口前,需在“番庄馆”再经过一道烘焙与拣茶的精制过程,故旧称为“番庄乌龙”。

又据说,如在膨风茶的茶汤内加一滴“白兰地酒”,风味更佳,深受欧美人士喜爱,而被称为“香槟乌龙”。东方美人亦有福寿茶之称,传为谢东闵先生所命名。

东方美人的名称传说


东方美人茶原称膨风茶(膨风是台湾俚语吹牛之意),相传早期有一茶农因茶园受虫害侵食,不甘损失,乃挑至城中贩售,没想到竟因风味特殊而大受欢迎,回乡后向乡人提及此事,竟被指为吹牛,从此膨风茶之名不胫而走。

一说是台湾光复初期曾任新竹县北埔乡长的姜阿新,在日治时期参加茶展,其参展的茶叶被当时的台湾总督府以一担(100斤)2000日圆高价收购,消息传回北埔村,被地方人士斥为“膨风”,后经报纸披露证实,膨风茶之名才传遍千里,流传至今。后又被文人雅士改称为椪风茶

又相传百年前,英国茶商将膨风茶呈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由于冲泡后,其外观艳丽,犹如绝色美人漫舞在水晶杯中,品尝后,女王赞不绝口而赐名“东方美人”

或传说是1960年左右,膨风茶在英国举办的世界食物博览会上得银牌奖,而献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尝。女王品尝后,赞不绝口,赐名“东方美人茶”。

又早期膨风茶的毛茶运抵大稻埕茶栈,出口前,需在“番庄馆”再经过一道烘焙与拣茶的精制过程,故旧称为“番庄乌龙”。

又据说,如在膨风茶的茶汤内加一滴“白兰地酒”,风味更佳,深受欧美人士喜爱,而被称为“香槟乌龙”。

东方美人亦有福寿茶之称,传为谢前副总统东闵先生所命名。

今日的膨风茶主产于新竹苗栗地区,包装上的名称各地不同。产于新竹县北浦乡,名“膨风茶”或“椪风茶”;产于新竹县峨嵋乡,名“东方美人茶”;产于苗栗县头伤乡、三湾乡,则沿用旧称“番庄乌龙”。

据史志记载,柯朝氏曾于嘉庆15年,从武夷山带回茶种,在台湾试种成功,开创了台湾生产乌龙茶之先河。后来,几经改良,武夷岩茶在台湾这座神奇而美丽的宝岛上,演变成一种美丽而神奇的岩茶。这种茶的汤色明澈、橙红,美得像醉酒后的贵妃,这种茶的香气如花蜜、如熟果,香得像纯情少女的芳唇,这种茶的滋味醇和、甜润、温柔,英国女皇品饮之后,芳心大悦,赐名为“东方美人“。

东方美人也称香摈乌龙、白毫乌龙,它极为名贵,也极为娇贵,容不得有一丝异味。我们在冲泡之前,必须格外细心地净心净手,温烫茶具。只有这样才能泡好这种茗茶。东方美人的外形高雅、含蓄、优美,细细观察,有红、黄、白、青、褐等五种颜色,美若墩煌壁画中身穿五彩斑斓羽衣的飞天仙女,所以茶人们也称为“五色茶”。

苏东坡在赞美武夷岩茶时曾赋诗云:“戏做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我们把东方美人导入壶中,称为佳人入宫。

“膨风茶”的正宗名字为“白毫乌龙”,因茶心有肥厚晶莹的绒毛而得名,全世界仅台湾新竹县的峨眉、北埔,与苗栗县、台北县坪林等少数地区生产,物以稀为贵,加上风味独特,使得膨风茶成为台湾乌龙茶中的极品;其中峨眉乡特别以“东方美人茶”打出名号,成为代表特产。

膨风茶的茶叶外观颇显美感,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鲜艳可爱。因为它是半发酵茶叶中发酵度较重的,茶汤水色呈较深的琥珀色,尝起来浓厚甘醇,并带有熟果香和蜂蜜芬芳,风味独特。

如何泡出好喝的膨风茶,各家说法不一,一说泡膨风茶的水温不能太烫,以摄氏88—93度最为适宜,浸泡约30—45秒后到出。而茶具方面最好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白色盖碗,才能清楚地欣赏茶叶在水中的美姿及琥珀茶色。

膨风茶还可以像红茶般变化出许多花式喝法,例如在热茶中加入一两滴白兰地,味道便如香槟一般,称为香槟乌龙;加入鲜奶,就成了蜂蜜奶茶;亦可冰凉了喝,或加入水果酒调制成鸡尾酒。而入菜的吃法,则以东方美人鸡汤最受欢迎,将茶叶与整鸡熬炖2个小时,肉香与茶香充分融合,汤头香醇甘美。

东方美人的命名传说


东方美人茶原称膨风茶(膨风是台湾俚语吹牛之意),相传早期有一茶农因茶园受虫害侵食,不甘损失,乃挑至城中贩售,没想到竟因风味特殊而大受欢迎,回乡后向乡人提及此事,竟被指为吹牛,从此膨风茶之名不胫而走。

一说是台湾光复初期曾任新竹县北埔乡长的姜阿新,在日治时期参加茶展,其参展的茶叶被当时的台湾总督府以一担(100斤)2000日圆高价收购,消息传回北埔村,被地方人士斥为“膨风”,后经报纸披露证实,膨风茶之名才传遍千里,流传至今。后又被文人雅士改称为椪风茶又相传百年前,英国茶商将膨风茶呈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由于冲泡后,其外观艳丽,犹如绝色美人漫舞在水晶杯中,品尝后,女王赞不绝口而赐名“东方美人”

或传说是1960年左右,膨风茶在英国举办的世界食物博览会上得银牌奖,而献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尝。女王品尝后,赞不绝口,赐名“东方美人茶”。

又早期膨风茶的毛茶运抵大稻埕茶栈,出口前,需在“番庄馆”再经过一道烘焙与拣茶的精制过程,故旧称为“番庄乌龙”。

又据说,如在膨风茶的茶汤内加一滴“白兰地酒”,风味更佳,深受欧美人士喜爱,而被称为“香槟乌龙”。

东方美人亦有福寿茶之称,传为谢前副总统东闵先生所命名。

今日的膨风茶主产于新竹苗栗地区,包装上的名称各地不同。产于新竹县北浦乡,名“膨风茶”或“椪风茶”;产于新竹县峨嵋乡,名“东方美人茶”;产于苗栗县头伤乡、三湾乡,则沿用旧称“番庄乌龙”。

据史志记载,柯朝氏曾于嘉庆15年,从武夷山带回茶种,在台湾试种成功,开创了台湾生产乌龙茶之先河。后来,几经改良,武夷岩茶在台湾这座神奇而美丽的宝岛上,演变成一种美丽而神奇的岩茶。这种茶的汤色明澈、橙红,美得像醉酒后的贵妃,这种茶的香气如花蜜、如熟果,香得像纯情少女的芳唇,这种茶的滋味醇和、甜润、温柔,英国女皇品饮之后,芳心大悦,赐名为“东方美人”。

东方美人也称香摈乌龙、白毫乌龙,它极为名贵,也极为娇贵,容不得有一丝异味。我们在冲泡之前,必须格外细心地净心净手,温烫茶具。只有这样才能泡好这种茗茶。东方美人的外形高雅、含蓄、优美,细细观察,有红、黄、白、青、褐等五种颜色,美若墩煌壁画中身穿五彩斑斓羽衣的飞天仙女,所以茶人们也称为“五色茶”。

苏东坡在赞美武夷岩茶时曾赋诗云:“戏做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我们把东方美人导入壶中,称为佳人入宫。

“膨风茶”的正宗名字为“白毫乌龙”,因茶心有肥厚晶莹的绒毛而得名,全世界仅台湾新竹县的峨眉、北埔,与苗栗县、台北县坪林等少数地区生产,物以稀为贵,加上风味独特,使得膨风茶成为台湾乌龙茶中的极品;其中峨眉乡特别以“东方美人茶”打出名号,成为代表特产。

膨风茶的茶叶外观颇显美感,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鲜艳可爱。因为它是半发酵茶叶中发酵度较重的,茶汤水色呈较深的琥珀色,尝起来浓厚甘醇,并带有熟果香和蜂蜜芬芳,风味独特。

如何泡出好喝的膨风茶,各家说法不一,一说泡膨风茶的水温不能太烫,以摄氏88-93度最为适宜,浸泡约30-45秒后到出。而茶具方面最好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白色盖碗,才能清楚地欣赏茶叶在水中的美姿及琥珀茶色。

膨风茶还可以像红茶般变化出许多花式喝法,例如在热茶中加入一两滴白兰地,味道便如香槟一般,称为香槟乌龙;加入鲜奶,就成了蜂蜜奶茶;亦可冰凉了喝,或加入水果酒调制成鸡尾酒。而入菜的吃法,则以东方美人鸡汤最受欢迎,将茶叶与整鸡熬炖2个小时,肉香与茶香充分融合,汤头香醇甘美。

东方美人茶的冲泡


热冲泡:选择传热、散热快的冲泡器,以瓷壶较佳。水温不宜过高,80-90℃为宜。

冷冲泡:4克茶叶泡600毫升常温的水,冷藏6-8小时后可饮用。

膨风茶的茶叶外观颇显美感,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鲜艳可爱。因为它是半发酵茶叶中发酵度较重的,茶汤水色呈较深的琥珀色,尝起来浓厚甘醇,并带有熟果香和蜂蜜芬芳,风味独特。

如何泡出好喝的膨风茶,各家说法不一,一说泡膨风茶的水温不能太烫,以摄氏88-93度最为适宜,浸泡约30-45秒后到出。而茶具方面最好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白色盖碗,才能清楚地欣赏茶叶在水中的美姿及琥珀茶色。

膨风茶还可以像红茶般变化出许多花式喝法,例如在热茶中加入一两滴白兰地,味道便如香槟一般,称为香槟乌龙;加入鲜奶,就成了蜂蜜奶茶;亦可冰凉了喝,或加入水果酒调制成鸡尾酒。而入菜的吃法,则以东方美人鸡汤最受欢迎,将茶叶与整鸡熬炖2个小时,肉香与茶香充分融合,汤头香醇甘美。

东方美人茶的命名传说


东方美人茶原称膨风茶(「膨风」是台湾俚语「吹牛」之意),相传早期有一茶农因茶园受虫害侵食,不甘损失,乃挑至城中贩售,没想到竟因风味特殊而大受欢迎,回乡后向乡人提及此事,竟被指为吹牛,从此膨风茶之名不胫而走。

一说是台湾光复初期曾任新竹县北埔乡长的姜阿新,在日治时期参加茶展,其参展的茶叶被当时的台湾总督府以一担(100斤)2000日圆高价收购,消息传回北埔村,被地方人士斥为“膨风”,后经报纸披露证实,膨风茶之名才传遍千里,流传至今。后又被文人雅士改称为椪风茶

又相传百年前,英国茶商将膨风茶呈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由于冲泡后,其外观艳丽,犹如绝色美人漫舞在水晶杯中,品尝后,女王赞不绝口而赐名“东方美人”

或传说是1960年左右,膨风茶在英国举办的世界食物博览会上得银牌奖,而献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尝。女王品尝后,赞不绝口,赐名“东方美人茶”。

又早期膨风茶的毛茶运抵大稻埕茶栈,出口前,需在“番庄馆”再经过一道烘焙与拣茶的精制过程,故旧称为“番庄乌龙”。

又据说,如在膨风茶的茶汤内加一滴“白兰地酒”,风味更佳,深受欧美人士喜爱,而被称为“香槟乌龙”。

东方美人亦有福寿茶之称,传为谢前副总统东闵先生所命名。

今日的膨风茶主产于新竹苗栗地区,包装上的名称各地不同。产于新竹县北浦乡,名“膨风茶”或“椪风茶”;产于新竹县峨嵋乡,名“东方美人茶”;产于苗栗县头伤乡、三湾乡,则沿用旧称“番庄乌龙”。

据史志记载,柯朝氏曾于嘉庆15年,从武夷山带回茶种,在台湾试种成功,开创了台湾生产乌龙茶之先河。后来,几经改良,武夷岩茶在台湾这座神奇而美丽的宝岛上,演变成一种美丽而神奇的岩茶。这种茶的汤色明澈、橙红,美得像醉酒后的贵妃,这种茶的香气如花蜜、如熟果,香得像纯情少女的芳唇,这种茶的滋味醇和、甜润、温柔,英国女皇品饮之后,芳心大悦,赐名为“东方美人“。

东方美人也称香摈乌龙、白毫乌龙,它极为名贵,也极为娇贵,容不得有一丝异味。我们在冲泡之前,必须格外细心地净心净手,温烫茶具。只有这样才能泡好这种茗茶。东方美人的外形高雅、含蓄、优美,细细观察,有红、黄、白、青、褐等五种颜色,美若墩煌壁画中身穿五彩斑斓羽衣的飞天仙女,所以茶人们也称为“五色茶”。

苏东坡在赞美武夷岩茶时曾赋诗云:“戏做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我们把东方美人导入壶中,称为佳人入宫。

“膨风茶”的正宗名字为“白毫乌龙”,因茶心有肥厚晶莹的绒毛而得名,全世界仅台湾新竹县的峨眉、北埔,与苗栗县、台北县坪林等少数地区生产,物以稀为贵,加上风味独特,使得膨风茶成为台湾乌龙茶中的极品;其中峨眉乡特别以“东方美人茶”打出名号,成为代表特产。

膨风茶的茶叶外观颇显美感,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鲜艳可爱。因为它是半发酵茶叶中发酵度较重的,茶汤水色呈较深的琥珀色,尝起来浓厚甘醇,并带有熟果香和蜂蜜芬芳,风味独特。

如何泡出好喝的膨风茶,各家说法不一,一说泡膨风茶的水温不能太烫,以摄氏88-93度最为适宜,浸泡约30-45秒后到出。而茶具方面最好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白色盖碗,才能清楚地欣赏茶叶在水中的美姿及琥珀茶色。

膨风茶还可以像红茶般变化出许多花式喝法,例如在热茶中加入一两滴白兰地,味道便如香槟一般,称为香槟乌龙;加入鲜奶,就成了蜂蜜奶茶;亦可冰凉了喝,或加入水果酒调制成鸡尾酒。而入菜的吃法,则以东方美人鸡汤最受欢迎,将茶叶与整鸡熬炖2个小时,肉香与茶香充分融合,汤头香醇甘美。

历史上的六堡茶


历史上的六堡茶

苍梧六堡茶,在清嘉庆年间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

《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保,味厚。隔夜不变,产长行虾捅者名虾耳茶,色、香、味俱佳”。

六堡茶成品有制成块状的,也有制成砖状、金钱状的,如“四金钱”。还有散装的。其品质特点是:色泽黑褐光润,特耐冲泡,叶底红褐色。汤色红浓似琥珀,醇和甘爽,滑润可口。有槟榔味。越陈越好,港商常以“陈六堡”,“不计年”作商标。陈六堡茶含茶黄素0.13%,含茶红素18.7%。还有部分茶褐素,故呈琥珀色。陈六堡茶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助消化等功效,在闷热的天气里,喝六堡茶特别舒畅。

《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就其六堡一区而言(五堡,四堡)俱有出茶,但不及六堡之多,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民国十五、十六年问(1926~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

《广西通志稿》戴:“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

《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为最。六堡茶(又名垌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形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乡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抗日时外销日减,估计每年平均产茶1500担左右。现有面积7500亩。”

据苏海文在《中国茶讯》1951年第二卷第7期介绍:“旧时粤南在广西六堡乡合口街设庄收茶叶,计有“广元茶”,“广福泰”,“新记”,“三纪”,“永组”,“公盛”等茶庄六个,以后将六堡茶炊蒸在箩,由合口街用小铲装运至梨埠,在春夏水大时每铲装运四十担。秋冬水小时每铲只能装运二十担。由梨埠换大木船运至封开,再用电船装运广州,再出口港、澳。……除在穗港销售一部分外,其余大部分销南洋怡保及吉隆坡一带。五堡茶多销南洋大埠,价值平均要比六堡茶低10%~20%。它的消费对象,大部分为工人阶级,尤其是南洋一带的矿工,酷爱饮用六堡茶。”

广西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抗日时期大幅度下降,仅为3950担(1975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恢复,1953年产六堡茶450吨,比抗日时期增加1.28倍。横县也由抗日时期年产221吨恢复到400吨。

1954年以后,六堡茶由国家统一制定收购等级样茶和收购价格,由供销部门统一收购,但是,六堡茶的收购价格比同等级的烘青茶收购价格低,所以有不少原产六堡茶的开始转产烘青茶,虽然烘青茶原料要求高一个级,但加工方法与六堡茶基本差不多,而六堡茶还多一个沤堆的工序,实际上用工也差不多。

六堡茶历史上和50年代初期,在香港市场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广西六堡茶减产,加工粗制滥造,传统风味消失,销量逐渐降低,终于为其他名茶所取代。

1981年。云南销往香港普洱茶500吨,四川销往香港普洱茶650吨。广西六堡茶却由原来年销1500吨左右下降到444吨。同时,越南的贺江茶,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青茶也打入香港市场,现六堡茶年销往香港量为300~400吨,1983年,横县茶厂加工的六堡茶成品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和经贸部荣誉证书。

东方美人茶的历史渊源


东方美人茶是台湾独有的名茶,又名膨风茶,又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为白毫乌龙茶,是半发酵青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有些则多达75-85%,故不会产生任何生菁臭味,且不苦不涩。主要产地在台湾的新竹、苗栗一带,近年台北坪林、石碇一带亦是新兴产区。东方美人茶名字的由来,据闻是英国茶商将茶献给维多利亚女王,黄澄清透的色泽与醇厚甘甜的口感,令她赞不绝口,既然来自东方福尔摩沙,就赐名“东方美人茶”了。

东方美人茶另具有抗衰老、美白、养颜、减肥等功效,“她”那绝佳的口感和香气特别适合女士饮用。

清朝后期的台湾,茶叶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品,也促进了台湾北部的发展,将产业重心从原本的南部移转到了北部,对后来台湾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台湾早有野生茶,根据诸罗县志(1717年)记载:“台湾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芽,简单加工制造,而作自家饮用。”而根据淡水厅志中记载:“猫螺山产茶,性极寒,蕃不敢饮。”这种野生茶就是所谓的“山茶”,仍可以在台湾中南部山区发现这种野生茶树,但与台湾农民栽种的茶树在品种上并无相关。

台湾所栽种的茶树品种,是距今两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所带来的,而台湾早期的制茶技术亦是由福建师傅所传授。台湾所产制的乌龙茶、包种茶等茶类,其产制技术皆来自中国福建省。

东方美人茶原称膨风茶,“膨风”是台湾俚语“吹牛”之意,相传早期有一茶农因茶园受虫害侵食。

膨风,是把气吹进某种囊状的容器中,使其膨胀起来的意思,正是和老百姓平常说的吹牛皮相似。台湾省在日据时代,日人以统治者的姿态,在生活上极尽享受之能事。高级人士对于养生和饮茶,极为讲究,但求东西好,不计价钱高,所以在比赛中的极品乌龙茶,贵到一斤可以换十二包白米(每包白米净重一百斤,折合新台币两万多元.)当时台湾的民风极为俭朴,物价又低,听说有这种吓人的贵茶叶,民间都不相信,便识之为膨风茶——“吹牛茶”,意谓实无这种贵茶,不过是吓唬人而已。有些研究闽南语的人,认为膨风应为膨亨(亦作彭亨)。又古人也常以“大腹彭亨”,来形容诸如弥勒佛般的大肚皮。

东方美人亦有福寿茶之称,传为谢东闵先生所命名。

东方美人茶的生产和采摘


台湾现有新竹县苗栗县及台北县坪林石碇两大东方美人茶产区,包装上的名称各地不同。产于新竹县北埔乡,名“膨风茶”或“椪风茶”;产于新竹县峨嵋乡,名“东方美人茶”;产于苗栗县头屋乡、三湾乡,则沿用旧称“番庄乌龙”;石碇地区则以“石碇美人茶”或“文山椪风茶”做为对外推广的名称;坪林产区自古则称为“红茶”,指的还是东方美人茶。

茶种方面,新竹及苗栗产区以“青心大有”为主要生产茶种,坪林石碇则以“青心乌龙”为主,辅以少量的“白毛猴”。东方美人茶采收期在炎夏六、七月,即端午节前后10天。东方美人茶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茶菁必须让小绿叶蝉(又称浮尘子)叮咬吸食,昆虫的唾液与茶叶酵素混合出特别的香气,茶的好坏决定于小绿叶蝉的叮咬程度,同时也是东方美人茶的醇厚果香蜜味的来源,也因为要让小绿叶蝉生长良好,东方美人茶在生产过程绝不能使用农药,因此生产较为不易,也更显其珍贵。在制作方面东方美人茶必需经手工采摘一心二叶,再以传统技术精制而成高级乌龙茶,制茶过程的特点是:炒菁后,需多一道以布包裹,置入竹篓或铁桶内的静置回润或称回软的二度发酵程序,再进行揉捻、解块、烘干而制成毛茶。

东方美人茶名字的由来,据闻是英国茶商将茶献给维多利亚女王,黄澄清透的色泽与醇厚甘甜的口感,令她赞不绝口,既然来自东方福尔摩沙,就赐名“东方美人茶”了。今日的膨风茶主产于新竹苗栗地区,包装上的名称各地不同。产于新竹县北浦乡,名“膨风茶”或“椪风茶”;产于新竹县峨嵋乡,名“东方美人茶”;产于苗栗县头伤乡、三湾乡,则沿用旧称“番庄乌龙”。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不爱美人就爱茶?八卦史上爱饮茶的皇帝》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八马茶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