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生茶】

决定普洱茶生茶品质的几个因素

作为云南人的我,平日接触得最多的自然是普洱茶。日积月累,喝的茶多了,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不同的价,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茶。有的茶价格适中,好喝又对味儿,有的茶纵然价高昂贵,不是自己的那个味儿喝着也怕咂嘴。看着眼前明黄透亮的普洱茶汤,不禁想,普洱生茶的品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于是想到在《普洱》杂志上看到的一句话:一款好的普洱茶,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仓储是升华。原料篇

宏观来看,云南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差异明显,垂直变化十分显著。且云南气候环境特殊,高纬度、高海拔,低纬度、低海拔的立体性气候,常年温差小,雨季分明,降雨量北少南多分布不均。况且部分茶种与生长形态不同,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同地域、山头的茶口感不尽相同,各地域茶山茶质有着各自的显著特点。故总听人言“勐海味”“思茅味”“临沧味”;缩小范围来看,又有不同的“山头味”,如“冰岛”“昔归”“南糯山”等。

总体来看,若在茶种、生长形态、制作工艺同等条件下,云茶品质总体呈“北苦南涩”“东柔西刚”的特点。若按树龄大小来看,一般茶树树龄越大刺激性就越低,汤质越柔,香型越宽广,茶汤入口后,口腔对应点越往后往下,茶气越强。反之,茶树树龄越小刺激性就越强,汤质越烈、越薄,香气集中在舌面上下,口腔对应点越往前,茶气越弱。

近年来,名山头茶的价格居高不下,且有节节攀升之势。现在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已经超越了古树纯料的范畴,上升到追求“单株”普洱的境界了。前不久,一位班章单株铁粉就单株的稀有和滋味口感等方面同笔者侃了大半个中午,具体谈到“班章”单株,这位茶客更是喜形于色,认为“能做单株的大茶树,茶树树龄相对较长;其次,茶树必须足够生长茂盛;第三,采摘必须足够细心;第四,炒制杀青必须专用锅灶。”通俗地讲,有的茶树树龄虽然老,但树势弱,生长不旺盛,根本做不了单株。

人们为什么对“名山头茶”“古树纯料”“单株”如此热衷?正因为单株的稀有性,加之市场上对古树纯料的盲目追捧,名山头古树单株价格的“火热度”就可想而知了。甚有外地茶商上茶山“包养”茶树,每年采茶季又满怀期待的不远万里驱车赶来,无非是想在制茶这场马拉松中有个好的“起点”,毕竟制作一款好茶,好的鲜叶原料是基础,也就显得情有可原了。

工艺篇

如上文所述,要打造一款高品质普洱茶茶品,得先有高品质的鲜叶作底子。然而,如何保证在拥有好鲜叶原料的基础上,制作出好茶?这自然和后期的加工工艺有关了。

普洱茶生茶的加工,分为毛茶初制(初制工艺)和成茶精制(精致工艺)两个环节。毛茶初制,就是将鲜叶做成晒青毛茶的过程,其工序为摊晾、杀青、揉捻、干燥几个步骤。一款成品茶的品质特征,在加工过程中制茶人用心与否,做工火候如何,开汤品饮便可揭晓。比如,我们喝生茶时说的“腥味重”“青草味重”,通常是杀青不足的表现。反之,出现“焦糊味”,叶底整体现鲜亮度低,光泽暗沉、叶片有焦斑,通常是过度杀青的表现。

在普洱茶晒青制作过程中,揉捻也是很有讲究的一道工序。揉捻力度的轻重视鲜叶的老嫩而定,一般而言,较细嫩的鲜叶在揉捻时力度不宜过大,需保证叶片的完整性,揉捻时间可加长,采取一次揉捻即可。相反,粗老的鲜叶或老嫩不均的鲜叶需加重力度揉捻,否则达不到揉捻成茶品质的要求,可进行两次揉捻。

再者,揉捻工艺不仅关系到成茶外形、冲泡滋味,而且还会影响到茶叶后期仓存的转化情况。比如,经轻度揉捻制成的茶制品,条索相对粗松、紧结度较小,成品茶耐泡度相对较高。由于干茶条索相对粗松,其成品茶的内部空间透气性较好,在后期存储中陈化速度也就相对较快。相反,揉捻的程度较重成品茶,耐泡度也相对较低,在后期存储中陈化程度较轻、陈化速度也较慢。

总体来说,揉捻程度不同的晒青毛茶制成的成品普洱茶,在相同的存储时间空间里,陈化效果大不相同。故制作一款茶,加工的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环环相扣。

在成茶精制过程中,主要加工工序分为原料拼配、筛选、半成品拼配、蒸压、干燥、包装等。其中,“拼配”这一工序对品饮口感起关键作用,这也是评判各大茶厂软实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故笔者在此着重描写拼配这一环节。

“拼配”是计划经济时期,为了使茶叶大众化而衍生出的技术,故国营茶厂时代的常规茶以拼配茶为主。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经济性,产品结构多样性,口感要求等诸多因素的考虑,成茶既可以是纯料也可以是拼配,有了更多的选择。在制茶过程中,各大厂商结合现在市场上消费者对普洱茶的偏好,和现拥有的制茶技术,同早先的拼配工艺相结合,不断革新茶叶的拼配技术,以此来打造出更高品质的茶。故拼配是很多大厂的秘密武器,配方从来不会告诉别人。目前流行于市场上的很多“号级茶”“印级茶”等传世经典茶,都是靠老一辈茶人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作风制作出来的,故如今勐海老茶厂的老技术员工身价百倍也在情理之中。

拼配茶最大的优势在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通过纯熟的拼配技术拼配出来的茶,通常能使茶品滋味丰富,层次感明显,稳定性更高,香气更加馥郁持久。比如,某种原料耐泡度不足但香气高扬,另一款耐泡度高但香气弱,两相结合即可互补,制出来的茶,不仅香气好,还耐泡。此外,拼配还能大幅增加产品产量和消耗掉不同级数不同时期(春茶、夏茶、秋茶)的原料。

之前提到过“纯料茶”“单株茶”,当然,拼配茶和纯料茶到底哪个好?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得根据个人喜好而定。但单从拼配这一环节就可以看出,工艺对普洱茶品质优劣、口感风格起关键作用。

其后的蒸压、包装环节,可以说是成品茶的“面子工程”,把控了消费者对茶制品的第一印象。外包装设计美观、饼型周正(以饼茶为例)、厚度适中、茶条完整匀称的茶制品,自然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仓储篇

新制的普洱生茶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半成品,经过后期陈化才是成品。普洱新生茶滋味浓强,香气馥郁,特点突出,别有风味,被部分消费者追捧。但由于其滋味太过浓烈,苦涩味过于明显,香气青涩,因此部分茶企或个人会选择将生茶存放一段时间再抛售或品饮。经过这一段时间存放的生茶,滋味会向着醇厚适口的方向转化,茶汤颜色变深,口感更加醇厚,苦涩味减弱,香气由原先的青涩逐渐向沉香的方向发展。

《云茶大典》中有记载:“生茶,自然陈化缓慢,视环境条件,至少需要10-15年,在一定期限内,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生茶,以第七泡汤色为基准,由最初的黄色(1-5年)→橘黄(5-10年)→玫瑰红(10-15年)→褐色(15-20年)→葡萄酒红(20-25年)→宝石红(25-30年)。”

故好的普洱茶,除了需要好原料、好工艺外,优质的储存环境更足以决定性的改变一切。温度、湿度、通风性、光线、杂味等,无不在影响茶叶陈化速度和陈化品质。一款好的普洱茶,在良性的仓储条件下存放几年后,其品质得到一定升华,身价也翻倍式的增长,这种情况在市场上屡见不鲜。也正因为普洱茶后期品饮、收藏价值高,导致现在市场上普洱茶收藏过犹不及,呈现出“普洱茶不是用来喝,而是用来存”的现象。

按照环境的干燥度,茶叶含水量及作用时间,普洱茶陈化的方式可分为湿仓陈化和干仓陈化法两种。后根据实际存茶需要,也可采用湿干仓轮转模式法。所谓“湿仓”,是源于香港早期存放茶叶的方式,利用香港大环境本身就存在的“高温高湿”的自然特性,有意识将普洱茶存放在更潮湿的仓库,甚至还不时地洒水,增加“高温高湿”,目的是加速普洱茶的陈化,缩短陈化时间,但太过潮湿,茶易霉变。

所谓“干仓”,是相对“湿仓”而言,即普洱茶在干燥(相对湿度较低)的地方存放。干仓贮藏法是云南传统的贮藏。经干仓陈化的茶叶,陈化速度明显慢于湿仓陈化,干茶结实有光泽,叶底活性柔软,汤色栗黄。说到“干仓”“湿仓”,如今市场上大多数普洱茶采用干仓储存,湿仓储存慢慢淡出市场。

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总的来说,在南方仓(主要样本是广东仓)存储的茶,老茶茶韵和汤感厚度方面胜过北方仓(主要样本是北京仓)。而北方仓在香气和活性的保存上远胜过南方仓,且有利于保持茶品本身的优点,后期稳步转化。而对于高级的纯料茶和注重香气转化的茶,更适合放在北方仓,有利于保持住茶本身纯正和清透的特点,无杂气杂味;对于拼配和注重滋味的茶,更适合放在南方仓,有利于促进不同茶性间的融合,使得汤感醇厚和滋味一体化,且茶的先天缺点(如化得慢的苦涩味,烟味甚至些许杂感)会更加容易被时间消除,假以时日便能转化出既有老韵又活性十足的香气。

基于现在的存茶热,未来市场上大量成品普洱茶将会井喷式涌现,所以就要清醒地明白成品普洱茶中,有仓储好茶的同时也会有废茶出现,并不全都是好茶,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普洱茶的甄别眼力了。且值得注意的是普洱茶并不是一味的储存时间越久越好,普洱茶是在一定时期内储存最好。此外在原料、工艺上有所欠缺的茶,即使仓储到位也很难转化成传统老茶。

cy260.com小编推荐

决定普洱茶苦涩强度的因素


决定普洱茶苦涩强度的因素

茶的滋味和茶叶的内含物质是相关联的,茶的苦涩度与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有关,而普洱茶中都含有咖啡碱和茶多酚,那为什么有的茶苦涩,有的茶不苦不涩呢?

苦涩度的强弱也与很多因素有关,决定茶苦涩强度的因素有7个,如下:

1、地域特点:因气候、降雨量和土壤等原因,有的茶山的茶口感以甜柔著称,比如临沧产区的冰岛,版纳州的易武茶等,有的则以苦涩明显,滋味浓烈著称,比如版纳州的勐海茶等。

2、采摘季节:一般而言,气温高、光照强或光照时间长,茶多酚含量会增加,反之则会降低。所以,同一生长环境下的茶叶,夏茶的涩比秋茶明显,春茶的涩感相对低一些,苦会更明显些。

3、生长海拔:一般茶树生长的海拔超过一定高度(约500米)时,茶多酚的含量会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也就是说海拔高的茶相比低海拔的茶涩感要弱一些。

4、茶叶等级:就一个芽叶来说,一芽两叶的茶,咖啡碱、茶多酚含量较高,滋味苦涩明显;叶片肥壮、等级较大的茶叶,苦涩相对较弱。

5、制作工艺:重手揉捻的茶苦涩明显、轻揉捻的茶苦涩较弱。

6、陈化年份:年份越大的茶苦涩刺激越弱,越新的茶苦涩相对就更刺激些。

7、冲泡技术:同样一道茶,投茶量小、泡茶水温低,苦涩的刺激就低很多。

决定普洱生茶转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决定普洱生茶转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普洱茶转化的基础是依靠自身丰富的物质含量。普洱生茶在出厂时的含水量在10%—13%,这是保证在工艺正确的生普正常转化的内在条件。

当环境的相对湿度处于50%—75%之间时,紧压状态下的普洱生茶,含水量能够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保持不进不出。但是环境的潮湿干燥程度以及含水量是由不同地域的条件决定的,就好比北方与南方的转化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如果在湿度过低的北方,长时间的干燥环境,会使普洱茶失水,含水量的下降,不仅会减慢了陈化速度,同时也会在失水的过程中,带走一些物质。

如果在湿度过高的南方,环境中的水气会被普洱茶吸收,含水量升高给细菌及霉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带入杂味。

保持好这个含水量,简称“保湿”,是普洱茶存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目标。因此,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为了达到存储好普洱茶这个目标必须全力以赴。辅助普洱生茶陈化的主要外界因素有两个:氧气和温度。

普洱生茶转化其实就是一个氧化的过程,氧气在此起到的是加快转化的作用。因此空气的微循环可以帮助提高转化的速度,但过量的通风会使普洱茶过快脱水,劣化甚至风化。以往我们所说的存储环境需要“通风”,在实践过程中已经被大量证实,这样的通风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给它“敞风”,而是定期适度的通风换气。

而温度的高低,同样能够影响普洱茶转化,高温的夏季,转化速度快,低温的冬季转化速度相对慢。综上所述:一个内因含水量,两个外因氧气和温度,是影响普洱生茶转化的主要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根据存放地的不同以及不同的气候条件,需遵从普洱茶转化的条件,不同地区的仓储都会形成各自的茶品。比如:港仓、广东仓、莞仓、昆明仓等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茶品。

哪些因素在决定着普洱茶的价格?


哪些因素在决定着普洱茶的价格?

决定普洱茶价格的因素有很多,综合下来主要有以下这十点:用料的茶料地理位置、用料的等级、开发成品的历史意义、成品后储存的方式、成品后的年份、储存成品的地理位置、因地域决定的销售成本、淘宝商家和个人炒作信誉度、当时的经济环境和市场行情、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一、用料的茶料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古六大茶山的茶料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现在的班章、景迈、普洱市镇沅县千家寨片区的茶料也是很受追捧,其次是原思茅、普洱、江城、临沧片区的茶料,价格也是大体是这样的排列。

二、用料的等级:就普洱散茶而言,一般分12个等级(特级、1—10级、级外级),普洱紧压茶(饼、沱、砖、金瓜、人头、柱、等等)一般的用料规则是:饼茶优于金瓜、沱茶,往后排列是砖茶等(当然这只是大多数,不能一慨而论)。用料等级越高,价格越高。

三、开发成品的历史意义:在各个时期都有些“常规品”、“定制品”、“纪念品”、“收藏品”、“限量品”之类的成品茶发售,在保证它们的质量前提下,因为具有一些历史纪念意义,还有它们的发售量都很少,所以它们的价格也理应高一些。

四、成品后储存的方式:普洱茶的储存分干仓和湿仓,纯干仓存放的茶品能有效的保证普洱茶的真性(自然性),但陈化(自然后发酵)的速度相当缓慢;湿仓保存是用人工刻意地控制湿度和温度使其快速的陈化(这样也就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普洱茶的真性),因此,干仓存放的普洱茶价格要高些,但是喝干仓的人不一定就比湿仓的人多。

五、成品后的年份:年份越久价格越高。当然这要根据品牌以及产品属性来说,你比如流通性强的,延续性很浅的大品牌,名厂出品的茶,在经过多年后,价格都会很高。

六、储存成品的地理位置:地域的地理位置这个问题,因为各个地方有不同的气候,比如湿度和气温的差别等,就有些类似于干仓和湿仓的道理,所以湿度越大、温度越高的地方存储的茶品就越接近于湿仓存储,也就是说:越是这些地方存储出来的普洱茶,价格就应该要低一些。

七、因地域决定的销售成本:地域是产品价格体系的一个诱因,你比如名山茶,价格一般会很高。但也存在因人力成本、交通不便增加了运输成本,同时还有宣传费用的累积,使得原来不怎么高的产品,卖到茶友手中时,价格高出了很多。

八、某宝商家和个人炒作信誉度:这一个因素,是很多人都明白的。有些掌柜为了短时间内使自己的信誉度达到一定的高度,申请多个ID,自卖自买、甚至朋友间相互买卖,特别是一元拍卖,不到卖价自己拍赚信誉,超过卖价真正的买家拍赚钱又赚信誉。有的掌柜一两月就可以高达几钻甚至皇冠(大有人在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在他们的记录中有好些产品的价格就是连当地的茶农都没有办法相信的。

九、还有当时的经济环境和市场行情:这条非常重要,甚至以上都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条一定是至关尊重要。这要分新茶和老茶来讲了。

新茶。新茶一般都是随出产当年的市场行情而定的,紧跟经济形势,受影响大,波动的幅度幅度也大。你比如新出的一款茶,因为出产地、用料、生产工艺、和品牌的综合因素,可能在上市之后几个月内涨幅非常快,但是市场不好的时候,也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急转直下。

老茶。老茶一般都是用时间堆积出来的价值和价格。这种茶在经过时间多年沉淀,再次面向市场后,价格可能翻了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若现状不好,老茶也可能一文不值。

十、其他因素:

1.亏本出售:常言说,没有不赔本的生意,在近两年的普洱茶行业中,“跳楼”亏本的商家和个人大有人在,当然他们的产品不乏合格高质量的产品。

2.假冒伪劣在市场确实有一些不法商贩和商家仿冒名牌、粗制滥造。

3.虚高物价有些商家和个人为求短期的效益,成倍上翻价格。

17个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


17个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

喝茶不仅仅身体需要水分,也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现在喝茶是一种保键养生的简便方式,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生活与工作压力让人无法放松、无法内心平静,而品茶是一种慢节奏的享受,更能让你内心得以平静。而茶友对茶的品质要求相当高,普洱茶是当下热门茶品,很多人都选择这种具有独特保键功效的茶,那普洱茶品质如何呢?有人说普洱茶品质相当不错,无论是从原料还是产地上来讲都占据优势,是真的吗?下面为大家介绍17个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希望能避免的尽量避免,这样有利于提升茶品质。茶叶品质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茶叶成分、制作方法、栽培都会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茶叶品质。影响普洱茶品质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17个方面:

1、茶种。茶叶种类不同,其成份及其比例、气味、滋味、形状、色泽都会有别。如大叶茶和小叶茶有别,龙井茶与乌龙茶有别等。六大茶山茶种除了大叶茶、中叶茶、柳叶茶、小叶茶、红茶、紫茶外,还有椭叶茶和嫩红茶等。

2、土壤。唐代陆羽的《茶经》载:“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清代《普洱府志》“物产”部分载:“其余小山甚多而以蛮松产者为上。大约茶性所宜,总以产红土带沙石之阪者多清芬耳”。土壤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之一,早在清代阮福《普洱茶记》也载:“又云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即使是同种类的茶,其所生长的土壤不同,其成份及其比例、气味、滋味、色泽也会有别。

3、气候。生长在同类土壤的同种茶,所处的气候不同,其茶质也不同。而气候又受所处的纬度与海拔的影响,相同的土壤与纬度下,生长在海拔较高地带茶的质量,优于生长在海拔较低地带的同种茶的质量。“古六大茶山”所处经纬度范围内的茶,其苦涩味普遍平衡而适中,而且耐泡。

4、其树型与生长的自然度。同山坡、同树龄的同种茶,受修剪成灌木者和散放而自由生长的乔木者,其茶所含的成份及其比例、气味、滋味、色泽也有别。有性繁殖的茶苗,本性是乔木;无性繁殖的茶苗,本性是灌木。

5、生长地之背阴与当阳程度。其它因素相同,则当阳者的比背阴者优良。对此,陆羽的《茶经》卷上就载:“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性凝滞,结瘕疾。”

6、栽培管理方式及养分种类。密度稀、与其它多种树木自然和谐地杂生者,自然养分充足,其生长与抽芽健壮;密度大又不与其它多种树木杂生,确与草莽杂生者,往往营养不足而引起所抽之芽的病态,甚至多虫。对此,陆羽的《茶经》卷上就载:“野者上,园者次。”

7、树龄。茶树的年龄也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之一,在清代《普洱府志》“物产”部分载:“茶之嫩老又则别之”。同山坡、同树种和树型、栽培管理方式及养分都相同的高龄老树茶之味,比低龄嫩树茶纯厚又甘甜,也更耐泡;而低龄嫩树茶味,比高龄老树茶苦涩。

8、采摘时节。晴天采者比阴天采者优良;阴天采者比雨天采者优良。陆羽的《茶经》卷上就载:“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春茶的色泽、茶味都比谷花茶(即秋茶)优良,谷花茶又比小满茶(即夏茶)优良。

9、生态性,包括茶树所吸收的养分的生态性及茶树保健的生态性。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自然地与其它杂木混居,完全以多种腐殖质组成的有机肥为养分,或人工施放畜肥或绿肥者的先天茶质,远比施放化肥者优良。全靠鸟类、寄生蜂蝶等虫敌除虫,加上边采边修叶,不喷洒点滴农药也能够健壮生长抽芽者的茶质,远比因生态失衡而多虫,不得不喷洒农药者优良。

10、是采摘的老嫩长短与健康程度。其它因素相同的茶,采得越嫩而短,其形状、色泽等越理想,但其涩味越重而且更不耐泡;采得越老而长,其形状、色泽等越差,但其味越纯厚,尤其是其甘甜味和香气越浓而且更耐泡。因而茶尖采摘的老嫩长短要适当,一般以一芽二叶为宜,能兼顾滋味与外观。

11、是茶林及其周围的气味,茶林及其周围有芳香者,其茶叶气味尤佳;茶林及其周围有异味者,其气味劣。故茶林周围不宜种橡胶。

12、杀青与揉作技术。杀青方式分为农家的手工炒青、毛茶厂的蒸青、烘青和晒青4种。杀青程度与杀青温度和杀青时间的长短有关。杀青不熟,不仅所加工成的干毛茶形状、色泽差,茶汤带绿色,其味还会带有生气味。杀青过甚,色黑且不易抖散,甚至炒焦而带糊味,故宜在适温下延长炒青时间。

13、干燥的方式、及时程度及其场所的卫生状况。茶的干燥方式主要有晒干、烘干和烤干3种。晒干者远比烘干者理想;烘干又比烤干者理想;及时干燥者比延时干燥者理想,但隔日干燥者比当日及次日干燥者陈化快。有烟的火烤干者会使茶带上烟臭味;3日后的延时烤干者会带上馊味或酸味。烘干室温不宜偏高,约32℃至36℃左右为宜。

14、选料与制作标准。选料与制作要求越高,成品质量越优。选料包括收购何种毛料和筛选时选取何料。制作要求包括筛选、配料、蒸压、干燥、包装等工序。筛选是关键而又艰苦的工序,低要求者只须基本拣尽黄片与渣滓,筛尽碎沫;高要求者除此以外,还须拣尽因受闷或杀青不匀等造成的色黑而无光泽者、色杂者、色褐者、色黄者、色红者、色绿者以及发霉者、疙瘩茶、碎片、老梗等。茶饼的薄厚应基本匀称,松紧适度,窝深,周边光滑。

15、加工与再干燥环境。加工与干燥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也属于后天因素,厂房内外无污染者的质量较优。

16、储存环境。其它因素相同的茶,保存在透气而避风、透光而避晒、温热避烤、干湿适度又无任何污染的场地而无霉烂者的质量,比保存在闷气或吹风、暴晒或阴暗、寒冷潮湿又有污染的场地而有霉烂者优良。气温和湿度分别宜为约24℃至36℃之间和50%至65%之间。

17、发酵的种类与单纯度。目前为止,发酵总的分为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两类。其中人工发酵分为毛茶前发酵和成品后发酵,自然发酵除了成品后发酵,还有成品前发酵,即妥善保存毛茶以使之自然适度发酵后再压成饼。相同条件下,前者的速度比后者快。其中自然发酵者往往比人工发酵者的质量优良,饮用也更安全;而两者中纯发酵而不发霉者的质量,又远比有霉烂者优良。

这就是17个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当中有些是可以尽量避免的。茶叶品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其茶价值,同样也影响其口感与滋味。品茶之人对茶汤的颜色、茶气、茶性、茶香有着高标准,都希望品尝的茶在口感上略胜一畴。而口感的好坏、外形的美观与茶叶制作过程、茶叶原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好茶必须有好的原材料。

决定六堡茶价格的因素


决定六堡茶价格的因素

决定六堡茶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有下面几点因素:茶料地理位置、茶料的等级、是否获奖产品、成品后储存的方式、成品后的年份等。

一、茶料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六堡镇的茶农都是用的苍梧县群体种制茶,此茶树属于中、小叶品种,做出来的六堡茶口味是最纯正的,这种茶料制作的六堡茶也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但由于原种六堡茶种植量及产量有限。一些厂家为了提升产能,也会在外地采购非原种茶料进行六堡茶的加工制作,相应的,成品茶的质量略逊一筹,价格就会低一些。

二、用料的等级:就六堡茶散茶而言,一般分7个等级(特级、1—6级),用料等级越高,价格越高。

三、是否获奖产品:一些获奖特别是在茶博会上获金奖的产品,特别受到消费者和藏家的青睐,由于都是厂家一个批次生产的,发售量也是有限,所以,价格也会更高。

四、成品后储存的方式:六堡茶的储存分干仓和湿仓,纯干仓存放的茶品能有效的保证六堡茶的自然性,但陈化的速度相当缓慢;湿仓保存是用人工刻意地控制湿度和温度使其快速的陈化。所以:干仓存放的六堡茶价格要高些就是顺理成章了。

五、成品后的存放年份:年份越久价格越高。

影响普洱茶原料品质的关键因素


影响普洱茶原料品质的关键因素

没有好的原料,不可能有好的茶品,而原料的品质又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产地、时序、树种(树形)等。

产地的不同,普洱茶的风格特点和物质含量也不一样,由于受到土壤土质、植被、海拔、经纬度、气候、日照、降雨量等生态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所以形成的品质就有差异。如易武茶,由于生长在澜沧江下游,热带雨林地区,海拔相对较低,其所形成的共性特点就是香扬、水柔、汤甜。勐库茶由于生长在勐库大雪山下,澜沧江的中游,海拔相对较高,纬度较高,日照较好,其形成高香、刚烈、刺激性强的共性特点。要评鉴一款茶,了解其生长的区域至关重要。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澜沧江中下游两岸产普洱茶的区域可对应四个方位分四种口感,即东南柔、西北刚、西南涩、东北苦。各个产区有各个产区的特点,很难在这方面分出优劣,只能根据个人口感和喜好来选择了。

采摘的季节对茶质的影响也比较大,总的来说春茶为上,秋茶次之,冬夏最差。但如果是古树茶,春茶秋茶又各有千秋,春茶香好,秋茶气足,大致上可总结为春香秋韵夏苦冬涩。

云南四季不分明,基本只分两季,雨季和旱季。雨季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底至九月初;旱季在每年的九月至第二年的四月。一般情况下,茶区的降雨量都在1900毫升以上。雨季的降雨量非常充沛,尤其是5-7月份;到了旱季降雨量是非常非常少的,所以从2009年起到现在云南已经连续几年大旱了,但这几年的普洱茶价格却每年不同程度的上升。生长在雨季的茶其生长期较短,生长速度较快,所以内质较差。如果生长在旱季,其生长期较长,生长速度较慢,所以内质较好。

树形不同对内质也有影响,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之分,又有古树茶(茶农称大树茶)、老树茶和台地茶(茶园茶)之别,其成分、气味、色泽、香韵等都有区别。古树茶优于老树,老树优于台地,还有人工修剪的和自然生长的树形不同对茶的品质也有影响,自然生长的优于人工修剪的,自然生长的一般生长在多树木的杂生地,自然养分充足,陆羽的《茶经》论“野者上,园者次”。

原料决定下限 工艺决定上限 杀青决定普洱茶的底线


原料决定下限工艺决定上限杀青决定普洱茶的底线

决定一款普洱茶的品质,通常我们说有三个要素:原料、工艺和仓储,原料是基础,是决定普洱茶成品品质高低的先决条件;仓储是保证,它为普洱茶后期优良转化保驾护航;工艺是普洱茶品质提升和优化的关键环节,它决定普洱茶的上限。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较有的茶类的确是较简单的,但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它了:它从採摘的那一刻起,就对其以后的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初制工艺

1、採摘:鲜叶的老嫩、叶片的多寡,整体鲜叶的整齐化一能否统一,能影响毛料的制作手法;

2摊青:这是通常所说的“萎凋”了,很多普洱茶工艺介绍都略去这一步,其实这是普洱毛茶加工环节必不可少的一步,摊青时间的长短、摊层的厚薄、摊青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工艺的进行和成品茶的质量;

3、杀青:这是近年普洱茶诟病最多的一个环节,机杀手杀、高温低温、过生过熟、时间长短、抛闷手法、炒糊、炒绿、炒黄等等一直是人们对好普洱茶标准的争议话题之一。

4、揉捻:揉捻的力度、方式,泡条紧条的选择,对新茶的即饮口感以及成品茶的后期陈化都有影响;

5、毛茶干燥:是否纯晒青?准晒青?纯烘青?准烘青?不说大家也知道了干燥方式是普洱茶后期陈化的根本保证.

二、精制工艺

1、制茶时的蒸气量、压力的多少,会对毛茶的回软度有影响,它对成品茶的相貌有影响不说,蒸过了或是蒸得不够,对后期陈化有影响。

2、包揉茶的手法和功夫不到位,会造成成品缺少了美感和压茶时受力不均匀而影响茶品每个部位在品尝时,口感不一致。

3、石模或机压的力度会造成茶品松疏不一,而造成茶品在后期陈化中的变化不一致。

4、成品干燥中的日晒:裸饼直接晒?还是用纸包好饼或筒来晒?荫干呢:要多少天才算干了?烘干:温度的高低是多少?成品的干燥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否则茶树茶料的品质再好,存储手段再先进,一切白搭!小看不得它呢。

5、包装茶品时的检验,茶品的干燥度、饼型的好坏、漏检的非茶类夹杂物都必将经过严格的出厂检验,否则,会对后期的营销带来不可估摸的损失。

我们发现,在这些工艺中,最最难以把控和操作,变数最大的无疑就是杀青工序了!

原料的选择,给了普洱茶一个基本的身价范围定位,工艺的好坏是普洱茶在这一范围内品质档次提高和下降的关键,而工艺中最容易被忽视和出问题的是杀青环节,这一环节的成败高低,对普洱茶成品品质后期转化的力度、幅度和上升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如果说原料决定了普洱茶的下限,工艺决定着普洱茶的上限,那么杀青就决定了普洱茶的底线。

影响渥堆熟茶品质的因素


影响渥堆熟茶品质的因素

影响渥堆熟茶品质的因素包括:原料、水质、发酵场所环境状态、发酵技术控制(洒水量、温度控制、翻堆时机等)。

这中间最需要处理好一对矛盾是:发酵度轻新发出时酵味重但后续变化大,发酵度重新发出就酵味不重但后续变化空间小。

过去如勐海茶厂熟茶发酵度轻,新出时不好喝,要存放几年后才好喝,但茶叶保存较多内含物和活性。近年为了快速上市很多厂家发酵度重,新出就酵味不重,但内含物分解过多,存放变化空间变小。其实所谓发酵度六成、七成大约就是茶的内含物分解了六成、七成。

判断熟茶的发酵度可以看干茶和叶底的完整度,条索越完整就说明发酵度越轻。判断熟茶好不好,一是看干茶和叶底的完整度;二是看汤色明亮度、色度,汤色应该红亮,汤色灰、黑、不亮就不好。

三是品茶汤滋味,汤中有香、甜、滑就好,汤中有怪味、酸味不好,发酵三年内有酵味(也称堆味)也算正常,发酵轻的三年后有酵味也算正常;

四是饮后口感,饮后囗腔咽喉甜滑好,饮后口干舌燥,咽干(锁喉),口回苦的不好。

“渥堆”决定普洱茶口感


“渥堆”决定普洱茶口感

热门收藏

在上周刚结束的深圳茶博会上,普洱茶依旧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不过,不少对普洱茶一知半解的消费者甚至连生茶和熟茶的概念都没搞清楚就贸然开始藏茶。据行家介绍,生茶和熟茶是工艺截然不同的两种普洱茶,并非像某些人宣传的“生茶存放一定时间后便可转化为熟茶”。生茶和熟茶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渥堆”这道工序。

文/图记者郭晓昊

“在‘渥堆’工艺出现之前,市面上只有生茶,放得年头再久的也都是生茶。”合和昌茶业董事长钟广林告诉记者,“生普”和“熟普”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而绝非像某些人宣传的“生茶存放一定时间后即可转化为熟茶”。“许多茶友都问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生普和熟普就像男人和女人,天生不同,男的一辈子都是男的,女的一辈子都是女的。”

据他介绍,普洱茶“渥堆”技术的成熟,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70年代初期,经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汤桂林、张诚等人研发成功后,再由昆明茶厂吴启英等人组团到广东学习、考察,将“渥堆”技术带回云南进行推广、普及。

普洱熟茶与生茶最大的差别在于“渥堆”,“渥堆”工序也左右着质量优劣的关键。每次取用青毛茶十吨左右为一“渥堆”单位,潮水量(洒水)视季节、茶箐级数与发酵度而定,通常是茶量的30%~50%左右,毛茶堆高度在一米左右。茶堆内部温度不可过高,视制作当地的温湿度与通风情况来进行翻堆,使茶箐充分均匀发酵,若堆心温度过高会导致焦心现象,即茶叶完全变黑焦炭化。经多次翻堆后,茶箐含水量接近正常时,便不再继续发热。整个渥堆工序时间,视所需发酵度状况不同而异,一般传统做法约四至六周。近几年有厂家为减轻堆味、增加口感而改良工艺,低温、少量多次潮水、长时间发酵,已将“渥堆”时间增长至八至十二周。

“渥堆”可加速茶叶发酵

“以前是‘爷爷做茶孙子卖’,因为普洱茶的自然转化时间较长,往往有几十年的巅峰期。为让消费者能早日喝到普洱茶,‘渥堆’工艺才逐渐普及起来。”钟广林表示,“在‘渥堆’期间,普洱茶的发酵要40多天,这样制成的熟茶毕竟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是人工催熟的,其品质和价值都与自然陈化的生普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据悉,部分2003年高品质生茶,放到现在要3000元一饼,甚至更高,其中包含了时间成本和存放成本,而同样年份的熟茶摆到现在也就五六百元一饼,今后的差价可能会更大。记者观察发现,由于中低档普洱茶市场已经过于饱和,合和昌、八角亭等坚持高端定位,从原材料开始把关,建立严格标准,无论做生茶或熟茶,在按既定标准收回毛茶后,再进一步考虑这款茶需要怎样拼配才发挥其最佳口感;熟茶则在拼配好后,再按一定比例放入发水池里面渥堆。钟广林表示,渥堆可以加速茶叶发酵,让消费者更早地感受到普洱茶的口味。不过,一旦处理不好会过熟、炭化。“有可能只有甜水、淡香,而缺乏丰富的内涵。”钟广林还认为,“茶叶应按加工工艺不同进行分类。例如云南的茶叶原料,按不同的加工工艺既可做成绿茶、红茶,也可以做成普洱茶,勐海地区的原料,更适合做出高品质的普洱茶。”

“渥堆”人工熟化除了氧化作用外,其发酵基本上是利用湿度来培养微生物,再借微生物产生大量的热能与分泌的酶来进行化学反应,使儿茶素与多醣类氧化降解,除了让茶汤有特殊香气与口感醇化外,许多抗氧化性成分更有益人体健康。在制作过程中,不同的温度、湿度及酸碱值,会产生不同的菌种,也因此对普洱茶质量起决定性的影响。

衡量普洱茶价值的因素


衡量普洱茶价值的因素

今天我们谈一个主题,衡量普洱茶价值的因素。因为,这两天困扰我的两件事,都牵扯到了普洱茶的估价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朋友,很清白的那种朋友,在大滇的全程参与下,收了一些班盆加贺开的2011年春茶毛茶,压制成饼,现在请大滇帮忙销售;第二个问题,是另一个朋友,拿了一些茶,让帮忙看,能卖多少钱。头大头大,不能忽悠,必须进行严肃的思考。这样的问题,对于茶商或者收藏客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啊,这两天我没睡好。白天比较忙,都是睡着了才思考这些问题。不成头绪,简单总结。希望对茶友有所帮助。第一点,毫无疑问,是看茶的品饮价值。定义这个茶的总体命运,是可以喝的茶,还是不可以喝的茶。如果可以喝,那么再看是否适合收藏,还是适合现在品饮;只是可以喝,还是好喝;这个都会导致估值的不同。如果是不可以喝的茶,那么还要看其他用途,比如能否泡脚,还是做花肥。如果不能泡脚或者做花肥,扔在垃圾堆里还怕污染环境的话,可能还要特意买个车票跑到荒山里,挖个深坑埋起来!因为你是一个负责任的环保人士!当然,这下你就亏大了。在这个根本前提下,会得出一个基本的价值。比如可以喝,我们就有了探讨下一步的必要。第二点是看包装。我想,很多人会比较排斥这一点,茶好就行了呀,包装不重要。那么,一饼88年的白纸包的茶;跟一饼小厂的,很明确时间和日期的茶相比,同等条件下,无疑是有正规包装的茶价值会更高些。这就是我的痛苦根源了。因为我朋友拿来的正是N年的白纸包装的饼,你让我怎么卖啊?谁信你是8年的茶啊,谁信你是正规产品啊?在这种情况下,交易价值显然降低了很多。如果在第一个环节,我们能给茶打100分,那么,有无明确标识,是否正规的包装纸;这个在这个环节里起码会占到30分的比例。同等品质下,没有包装纸,价值上100元还是70元,在这里就明确分界了。这边是白纸,这饼是2002年易武某茶厂出品的易武七子饼,价值就这么区分了。第三点是品牌。这个的重要性不用我讲,同样是2002年的茶,同样是勐海茶厂生产,福今和大益,价格差别非常大。更不用说,一个是高端品牌,一个是低端品牌了。第四点是年份。这里讲的年份,既有陈期的因素,也有气候因素。比如同样是易武茶,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茶质一致的情况下,08年的易武茶,会比07的卖得贵。因为,万恶的07年,只要沾了这一点,市场上就有天然的恐惧心理。那么陈期的因素,自然,一个10年易武茶,跟一个5年的比,同等情况下,显然10年的价值更高。第五是原料产地。这个相当重要,你沾上了班章、易武等名山的茶,或者你走运,在班章或者昔归、冰岛不出名的时候买下了纯正的茶;那么,结果你懂的,交易价值相当大,估值会调高很多。综合以上条件,我们会得出一些结论,这些结论会招致很多人的反对,但大家可以参考:第一,白纸包的茶,只具备了品饮价值。如收藏,并不是好的选择。同等条件下,不应该收藏白纸包的茶。第二,三无茶,很多只写了个麻黑或者班章的茶,即便料很纯正,依然只是具备了品饮价值,并非收藏的好选择。除非,你就是只想自己喝,并未打算送人或者交易。第三,无品牌茶。在太多的时候,很多茶庄制作的茶,仅仅只存在了很短暂的时间,比如2年、3年,这个茶庄就如流星一般消失了,没有人知道是否存在过。这就是太多的茶农茶,茶庄茶;在市场上,很多品质好于大厂,却不受藏家欢迎的一个重要理由。第四,著名茶区的茶,交易价值明显高于非著名茶区的,这个是事实。但如果你够有眼光或者走运,你在一个茶区不知名的时候入货很多,最后茶区莫名其妙出名了,你会被震惊!如同大白菜。大白菜这样的茶,价格超过了陈期20多年,甚至30年的茶,只因为是,班章……估值的因素,大致说来就这些。下面我回答两个茶友的问题:第一,大滇自己茶的估值。这个我现在只能说,目前只能从品饮价值来说;有价值,其他价值,只有在大滇号持续经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才会体现。所以,大滇必须坚持经营下去。但基本的品饮价值,光这一点,就足以对得起目前的价格。大滇在尝试的一些茶区的茶,未来可能会随着该茶区的知名度提升,而带来新的附加值,但这个不是大滇所能左右的。为了一些潜在的,可能的客户价值,大滇做茶,除了黄片级以及测试级茶,都会有正规的包装纸,方便鉴别年份以及产地。即便在2008年大滇开始做茶的时候,每一个品种的产量以100饼为单位计算的时候,也都有印刷正规包装棉纸。呵呵,没错,大滇2008年的一个品种的茶,有时总产量只有100饼。第二,有茶友问我如何看“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潜台词是现在不适合喝普洱,只有冬天适合。我查了出处,应该是清朝的时候有这种说法,估计跟乾隆这个最爱喝茶的皇帝有点关系。我推测,当时没有熟茶啊,皇帝喝的,也不是陈期达到20-30年的老茶;应该还是那种所谓女儿贡的普洱茶,我称为绿茶,晒青绿茶,芽尖茶。我的解释是这样的。夏天,有上好的龙井喝,当然喝龙井啦;而且夏天绿色蔬菜多,满族人以肉食为主,去皇家园林里,狩下猎,跑跑马,消化不成问题;而冬天呢,北京冷啊,蔬菜少,腌制的大白菜,应该味道不太好,也没人种大棚,吃了不少牛羊肉,消化不好啊,门也懒得出,未免油腻,难消化;而绿茶呢,这个时候应该味道不太好,所以,只好喝普洱了。起码,普洱还是保持了比较浓酽的滋味,对于消食解腻非常有帮助,所以,“京师尤重之”!这个,是我根据常识解析得到的,所谓普洱茶“名重京师”的主要原因。

普洱茶的几个关键词


普洱茶的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生熟

生茶和熟茶是普洱味道的两大分支。生茶苦涩,茶味重,茶气强,味道天然,但经过一些年的自然陈化后可消除苦涩味并出现陈香和陈韵,收藏普洱茶一般以生茶为主。熟茶是经过人工发酵的普洱茶,1973年以后才出现。顾名思义,熟茶里面有一种特殊的熟味,与生茶判然有别,熟茶经过存放,味道、口感也在不断变化,熟茶要起去除堆味,达到化、滑、润等口感,须经过长期存放。第二个关键词:越陈越香

在普洱茶敌对势力的合谋下,一些势利的媒体借用一大群二流专家之口,妄图颠覆普洱茶的越陈越香这一建立在品饮经验之上的味觉美学。其实,越陈越香乃是颠覆不灭的味觉真理,对不同年代普洱茶的品饮证明,普洱茶确实是一种需要时间岁月提升其品质的茶。大多数国人对普洱茶越陈越香这一属性的认识之所以缺乏感性呼应,原因是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不同年代的老茶数量并不多,有机会品味老茶魅力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人。假以时日,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独特价值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除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食品还有白酒、香烟、火腿等。

第三个关键词:变化

对于普洱茶来说,“变化”永远都是一个迷人的动词。变化本来是一个中性词汇,但进入普洱茶品饮便具有了丰富的味觉感官内涵。普洱茶是一种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茶,原料产地、山头、茶叶品种、土壤、海拔、制作工艺、时间、存放环境……起码有一百种因素在悄然改变着普洱茶的味道走向。假若没有变化的介入,普洱茶的吸引力将会大打折扣,就会变得不是那么好玩了。

第四个关键词:山头

用不同山上的原料制作的普洱茶,具有不同的味道。目前江湖上比较流行的是班章味、易武味、景迈味、冰岛味、勐宋味、布朗味、邦东味等,每个山头都具有鲜明的味道特点。一般来说,班章茶味道最为霸气,易武茶中正平和,香高,景迈茶柔和中庸,冰岛茶清冽甘甜、布朗茶味重接近班章,邦东茶味绵长……等等。由于这些山头茶口感个性十足,原料收购价高于一般的山头茶,所以用单口料制作的名山普洱茶市场上比较少,购买时需要具有相当的品饮经验才能正确鉴别。

第五个关键词:陈味

老普洱里面最明显的一种味道,无论生熟,只有存放三、五年即出现陈味。陈味也称为陈香,普洱茶存放的时间越长,陈香、茶韵也越强,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越陈越香。但是普洱茶存放的时间是否有一个限度,目前尚不清楚,现存最老的普洱茶是陈列在故宫的金瓜贡茶,大概已经有100多年,味道如何,不得而知,因为没有人品饮过。80年左右的普洱老茶已达到很高的品饮价值,不过数量极少,一般人很少有机会喝到。

第六个关键词:仓味

因长期存放所带来的仓库环境和普洱茶自身的味道。普洱茶的存储最讲究环境,若环境湿度失控,普洱茶自身的陈化便会向不好的方面转化,出现霉斑、坏死等情况,茶叶的味道就会显得不纯正。此外,茶最吸味,如仓储环境有其他异味,便会进入普洱茶里面。以上种种味道统称仓味。一般来说,普洱茶的存放环境要求适当通风,干燥,卫生条件要求比较高。另外,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存放,味道口感差异也很大。所以,老普洱茶的味道又有干仓和湿仓之分。

第七个关键词:苦涩

苦涩是普洱生茶(新茶)所特有的味道,属于普洱茶的本味。俗话说,不苦不涩不叫茶,只不过云南大叶种茶叶的味道较其他茶叶尤为苦涩。不同茶区的茶叶苦涩度也不尽一样,一般说来,临沧茶区的茶叶苦涩味较重,勐海茶区一般比较淡薄(班章、布朗山除外),易武茶区的茶叶苦涩味都比较淡。苦涩味里面,又分不同的品味,苦涩而不尖锐,苦和涩之间达到平衡,如易武茶区的茶叶,班章茶,勐库茶,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当然,普洱茶的苦涩味与泡茶过程中的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都有很直接的关系。

第八个关键词:茶气

茶气是指普洱茶作用于人身体所出现的一种反应,并非如某些喜欢故弄玄虚的家伙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之物。茶气也不是苦涩味。普洱生茶、老茶饮后常会出现一种胸部梗阻、打嗝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来自胃部的反应,但与普洱茶的浓烈程度无关。有一些普洱茶茶气比较明显,但大多数普洱茶都比较弱。总的来说,茶气是一种物质性的化学成分。茶气强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别一款普洱茶的品质。

第十个关键词:茶韵

绿茶、龙井、乌龙、铁观音,很难说有茶韵,原因是除普洱茶以外的一切茶类从品饮上讲都只是作用与人的口腔,或只是停留是味觉、嗅觉上,且口感单薄。普洱茶不同,云南大叶种茶叶自身的品质、存放的时间性、普洱茶味道所特有的厚度,都直接地作用于人的整个身体,让人品饮后获得全身心性的满足感。比如说,一泡品质上等的普洱茶在品饮后会对人的舌面、两颚、喉咙形成包围感,但喝其他茶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普洱茶的茶气,汤感,韵味,味其他茶类所无。

第十一个关键词:原味

普洱生茶所特有的味道。普洱茶的一个严格的工艺标准就是杀青后必须在太阳底下晒干,禁止采用绿茶烘青工艺干燥。普洱茶的本味即来自于这种经太阳晒干后保留下来的味道。如果使用烘青,一方面是丧失了茶叶的本味和原有的香气而代之以一种绿茶味、香,另一方面也因为高温使得茶叶里面的有效微生物遭到灭绝,从而使茶叶不会发生变化。普洱茶的原味。

品饮普洱茶的几个要点


品饮普洱茶的几个要点

品饮的基本程序分为以下几步:举杯——嗅香;这一过程主要体验其茶汤有无香气并对其类别和程度做出评估判断——调整呼吸;目的在于让鼻子休息——饮汤;不用吸,喝一口,大概普通小盅的二分之一左右——咀嚼茶汤;两三下即可,判断其粘稠度和柔和度以及融合度——吞咽;这一过程应注意茶汤过舌后部和喉的感觉,评估其水路的粗细——回气;闭住嘴,从鼻腔将气呼出,注意其有无喉感并评估其深度和程度类别——回味;主要体验口腔中各个部位的触感,苦涩味,收敛性,并对其程度做出评估。

这个方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分步体验”,因此,在品饮过程中,每一步骤一定要将注意力只放在这一项上,即要专注。嗅香时,要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鼻腔中,努力分辨其嗅觉的种类和强度,因为调整呼吸后,香气的概念和感觉将不再存在。另外,饮汤和咀嚼茶汤时,大家应将注意力放到“汤感”上,评估其柔软度、粘稠度、润滑度,若此时呼吸,则该评估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样,在吞咽的时候,注意力则应当集中在对茶汤经过舌、喉到达胃的整个过程的关注上。若是此时还沉醉在对汤感的体验上,则其评估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回气的过程尤其重要,若是在之前的过程中有呼吸动作,则这个阶段受到的影响就非常大了。回气时注意力的重点要放在“喉部”,这个对于坊间常说的很多名优茶的“喉韵”都有较大的评判意义。而当“喉感”体会过后,注意力则应当马上转移,放到口腔和舌面上,此时,对滋味和生津回甘程度要做出准确的评估,时间、程度、区域的概念必须非常明确,这个,也是一泡茶中内涵物质的客观呈现。

开始时,初学者往往不能够做到注意力快速的转移,那么,则可以采用重点评判法。譬如,第一口主要评估香气,第二口主要评判汤感,第三口重点放在水路,第四口体验喉韵,第五口重点体验滋味和回味。这样比较容易做到,相对来说也深刻一些,然后随着时间和不断的品饮,渐渐的,就能够做到“一口下肚,满盘皆知”的理想境界了。

近年来,普洱茶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时尚的体验之一,其健身作用自不必说,饮茶时得到的陶醉境界更是普洱茶渐趋流行的主要原因。掌握正确地和深入的饮茶方法,在日常生活或闲暇时光中,冲一壶茶,感觉世界之大世界之奇;抿两口入口入腹,感觉历史之悠长深远,人生之无穷怀想,则不是神仙,胜似仙人:飘飘然,淡淡然,物我两忘,优哉游哉。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决定普洱茶生茶品质的几个因素》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生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