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云南普洱茶叶】

云南农大技术创新助推普洱茶升级

近年来,以云南农业大学教授盛军为首席科学家的研究团队着力普洱茶全产业链开发,系统解决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项目推广应用至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5.85亿元,助力云南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茶类,也是高原特色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作物,但过去作坊式生产、清洁化和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加工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普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以来,在云南相关科技计划支持下,该研究团队实施了“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开展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在普洱茶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

在多年种质资源收集的基础上,研究团队选育出适合进行生态化种植的优质茶树品种“普茶1号”和“普茶2号”,因具有良好的抗虫性和抗逆性,在全省多个产茶州市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07.95万亩。开发“茶菌复合生态种植”等多个适合云南茶园特点的生态化茶树栽培技术,改善了茶园土壤环境、提高了茶叶品质和质量。在项目的带动下,6.9万亩生态茶园获得中国或欧盟有机茶园认证,生态茶园推广应用228.77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4.85亿元。

在普洱茶加工技术、工艺和装备创新中,该研究团队将远程控制、设备互联等技术与普洱茶生产过程相结合,设计开发了以普洱茶自动发酵机为代表的系列加工装备,实现了生产的清洁化和自动化,普洱茶生产周期从60天缩短至35天,相关设备推广应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79亿元。

此外,研究团队根据普洱茶的品质特征、地理特征和树龄长短等,制备出普洱茶生茶、熟茶各三个等级、三种型制的标准样,形成了《云南普洱茶标准实物样说明》,填补了普洱茶标准领域“有文字、无实物标准”的空白,为规范行业生产、稳定普洱茶等级质量、消费者识

CY260.com扩展阅读

互联网助推云南茶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助推云南茶产业转型升级

日前,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在昆举办2015年迎新春第一次会员双月活动日。会上举行了茶叶商业模式论坛、茶艺展示以及丰富多彩的新春联欢文艺演出。会上提出互联网思维助推云茶实现转型升级、华丽蜕变,逐步适应“新常态、新思路、新发展”的战略布局。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以及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主任王兴原、成都龙和国际茶城总经理覃中显及300余名茶界人士参会。

商业模式论坛主讲内容既有分析茶叶新商业模式及传统产业的互联网思维,还包括制约云茶市场发展的科学问题以及如何推进云茶品质提升和产品创新、助力云茶流通产业大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大都认为网络购物给实体店带来了空前压力,茶商应该借助互联网打造新兴平台,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据介绍,长期以来,云南省作为茶叶大省,却由于茶产业开发及品牌打造滞后,产品同质化以及市场开拓能力弱等,导致云南毛茶价格列全国倒数第二,仅为全国平均单价的一半;成品茶价格为全国平均价的36%,位列全国倒数第四,云茶急需转型升级,用新思路助推云茶新发展。

陈勋儒说:“云南茶商应利用互联网促进云茶流通,促进云茶产业健康发展。云茶有着云南特有的气候、土壤和优良的生态条件;有着独特的云南大叶种和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有着成熟的特殊加工工艺;有着良好的品牌;有着稳定的消费群体,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扩大。只要我们坚持稳定的质量,完善而讲诚信的营销平台和网络,云茶产业的前景是无限光明的,因为它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部分。所以利用互联网这个现代工具来为云茶产业服务是必须思考的紧迫问题。不管怎样,“求真”是根本,将我们的茶产品做实做优,确保其价有所值,确保其饮用安全是基础。其次是扩大消费群体,目的是让更多的人饮茶后获得健康的体魄,消费者决定着云茶产业的发展,必须取信于消费者,消费者至上是促进消费的立足点。要争取更多的互联网用户成为云茶客户,并为他们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通过网络空间实现茶产品生产和消费者的互联互通,这是云茶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科学利用好先进的各种渠道做实产品,加快流通,促进消费,云茶产业将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 看蓝铁熟茶如何左右开弓


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看蓝铁熟茶如何左右开弓

随着近些年“熟茶热”的不断升温,熟茶受众品饮消耗需求愈趋多元化、精品化,不断驱动着很多茶企的熟茶创新。

好的产品,要从源头做起。2012年,润元昌率先提出“春茶发酵的熟茶”这一产品战略,坚持全线熟茶产品采用“春茶发酵的熟茶”的定位,此后,每一款熟茶产品都是以此为基础标准的。如今,“春茶发酵的熟茶”无疑已成为了让人提起润元昌就会想到的代表性名片。

离地发酵、山泉水发酵、新时代铁饼、手撕饼、体验式营销…….都是我们这些年做的创新小尝试,大受市场好评,而此次即将上市的蓝铁会有什么不一样等着我们呢?

技术篇|“润活”发酵,让熟茶更有润感,更有活性

蓝铁,采用已申请国家专利的“润活发酵技术”发酵,通过“富氧发酵”、“加压发酵”等一系列新工艺的应用,充分提高茶叶内含物质的释放度,减少鲜爽物质损耗,更大程度保持茶叶活性,更有润感,更有活性。

富氧和加压发酵是与润元昌之前活性发酵的不同之处:

●“富氧发酵”,针对传统普洱熟茶加工发酵过程中的供氧不足,发酵程度不均匀等问题,采用通过向堆子中导入通气管和缩短翻堆解块的时间,促进茶叶酶促反应,有效减少鲜爽物质的损耗,更多地保留活性。

●“加压发酵”,用特制的棉布将堆子进行覆盖包裹,配合全方位均衡加压技术,较大限度地破碎茶叶细胞壁,提高茶叶内含物的释放渗出。

让熟茶也有老生茶的享受感

老生茶意味着好茶、时光之茶,是老茶鬼的心头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新生茶无论从口感及茶性都不是那么轻易地能被接受,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品饮老生茶。

然而老茶也意味着时间成本很高,熟茶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茶的不足。正常发酵的熟茶,现饮舒适度确实比生茶高得多,但往往与老生茶的口感千差万别,很难满足喜饮老生茶的那一批茶客。

为了更加贴近老生茶的口感,蓝铁采用了偏生发酵,这需要发酵师傅对发酵程度的恰如其分地把控,才能让蓝铁既具备熟茶清晰可辨的特征,又具老生茶风骨,不至于陷入生熟不分的尴尬。

产品篇|新时代铁饼熟茶

铁饼形态,茶条与茶条之间紧密相贴,蓝铁无泥鳅边的外形,线条干净利落,视觉上给人更简约轻盈之感,舍弃了传统铁饼的乳钉塑造,外形更具时代感。不过,蓝铁可并不轻哦,不具窝心的它掂起来质感十足。

铁饼的诞生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无需布袋,直接靠机械压力便直接压制成饼,用料大多不那么讲究;再者,传统铁饼由于当时技术和生产条件有限,压制后紧实硬如铁,撬茶困难,转化慢;

润元昌首款润活专利发酵技术新品——蓝铁,将精彩亮相广州春季茶博会。润元昌独创压饼技术,原料选用内质丰厚的春茶,压制松紧适中,是对传统铁饼工艺的再创新和改良,从营养价值、冲泡、后期转化都更符合现代普洱茶的需求。

云南农大普洱茶学院开展应用基础性研究


云南农大普洱茶学院开展应用基础性研究

4月14日,记者从“魅力彩云南·特色云系列”之人文云茶篇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05年,云南农业大学与龙润集团共同创建了全球首个普洱茶学院,目前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普洱茶的应用基础性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开发相关功能性茶产品。

云南农业大学1972年开办茶学专业,2005年11月19日,依托茶学专业的特色优势,云南农业大学与龙润集团共同创建了全球首个普洱茶学院,同时还成立“云南普洱茶研究院”。目前学院有教育部普洱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茶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云南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普洱茶研究院、茶学实验中心等研究平台。

据了解,目前,由云南农业大学盛军教授牵头开展普洱茶的应用基础性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开发相关功能性茶产品,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研究,发现了茶解化疗药物毒性的机理,并开发出了相应的产品,经动物实验和小范围肿瘤患者试用证明,在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同时,不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对改善化疗效果和化疗过程给肿瘤病人造成的痛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研究发现,以茶为主的食品来源的配方还可以改善更年期女性的激素分泌,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更年期主要症状。

据介绍,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以茶为媒先后与英、法、日、韩、泰等国家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学术交流。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云南特色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承担“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茶叶”、“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云南普洱茶特殊多酚类物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酶组成与来源的蛋白质组研究”、“普洱茶茶褐素和细胞膜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普洱茶因子调节细胞受体信号反应的研究”等国家、省、部教学科研项目30余项。

同时,普洱茶学院还根据茶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学院优势,开展了普洱茶标准的制定、古茶树资源考察、云南有机茶叶技术规范标准茶园的建设及机采示范等,从“山头到茶杯”的全产业链的科技文化推广等工作,在云南茶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人才和技术支撑的引领作用。

“茶业是健康的朝阳产业,我们要立足云南得天独厚的茶树种质资源优势和茶产业特色,培养服务于产前、产中、产后各重要产业链上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召开


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召开

6月17日,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在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1楼会议室召开。梧州市科技局局长曹垂龙、副调研员黄甲夫、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主持了会议,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自动化技术开发研究院、梧州学院以及8家六堡茶企业到会参加。

会上,曹局长讲到,梧州市成立由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和高校共同组建的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本着平等互助的原则,为六堡茶企业和相关单位建立一个交流互助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推进梧州市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六堡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黄甲夫副调研员和马士成院长也就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的意义进行了发言。

随后,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圣源茶业有限公司以及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自动化技术开发研究院纷纷表态,支持成立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他们讲到,六堡茶产业,不是一个人的产业,涉茶单位和企业要抱团宣传六堡茶公共品牌,保护公共品牌,形成合力。只有将六堡茶公共品牌做好做强,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另外,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银泰六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也表达了加入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意愿。

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而成立的,其组建宗旨是:联盟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受益为基础,通过联盟协议,深度整合产业科技资源,形成长期战略合作模式,明确各成员的责、权、利。联盟在运行中,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合资创建技术公司等推动股权式联盟实体发展,并积极促进联盟成员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形成行业技术创新的平台。(于翠平/中国六堡茶)

普洱茶创新史


普洱茶创新史

现代普洱茶有四次创新浪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熟茶技术创新与保健价值发现→九十年代的文化普洱崛起与投资收藏成为核驱力→2008至2014的名山地理大发现与古纯热,仓储升级、交易平台创新与中期茶崛起→2015至今的拼配茶、熟茶2.0系统创新,以及掘金消费茶时代与第三轮建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出口导向技术创新,诞生了熟茶,并用保健价值重构了传统普洱茶,让其脱离了农产品与不入流的大众饮品身份,而与西方社会主流健康价值接轨。

这是第一轮创新浪潮,也是普洱茶技术研发、微生物研究、医学临床试验与小包装开发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玩的工艺革命、科技普洱与小包装与产品形态创新,早在三四十年前我们的前辈就玩过(虽然层次不高),因为要跟西方消费社会接轨,应日本、法国的代理商要求并在其指导下,普洱茶一夜间提升了若干段位,由土头土脸变得洋气起来。

普洱茶的第二次创新,是由港台人在90年代推动。如果说,第一次创新是熟茶与保健价值的高光时刻,那么这一次是传统制茶在当代复兴——生茶被当成号级茶、印级茶复兴的载体,打破了体制内“普洱茶是熟茶,青饼(生茶)是绿茶”之权威划法,在民间推动生茶入普,以及在保健价值的基础上,赋予普洱茶品鉴价值、收藏投资升值价值、原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四大新价值,从而开启了文化普洱的投资收藏时代。

普洱茶热于2003年登陆大陆后,2003到2007是第二轮创新热的红利放大期。也就是说,这一期间,市场不是由创新推动,而是九十年代的创新冲击波,在台湾衰退后,在大陆掀起了二次冲击波,也就是旧创新扩展到新世界。推动九十年代的创新者,在2003到2007年鲜有突破性创新,都是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创新体系。这时的他们,与其说是创新者,不如说是打着启蒙主义旗号进行“人口普茶”的红利收割者。这是启蒙大师的高光时刻,以港台文化大师与勐海系技术大师为盛。新入行者,除了顶礼膜拜文化大师外,也把以前在大厂工作过的人当技术大神,疯狂追捧他们发酵的熟茶,或者重金请他们指导发熟茶堆子。

2007年市场崩盘了,旧有大师红利逻辑玩不下去了。中国人都很现实,跟你混,能赚钱你是大爷,赚不了钱,滚一边去,别挡我财路!于是大师的光荣不再,大师变大湿,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至于熟茶技术大师,在2007年已经上山追古树茶的茶界新生代眼里,我喝茶的段位已经到了古树新境界,传统熟茶已经是不入法眼的垃圾茶,那么熟茶技术大师也只能扫入遗老遗少行列。那年头,新派制茶人喝茶人,只要有人提起港台文化大师,一定是一脸鄙夷,捏着鼻子走——貌似一个个大师从湿仓中走出来,腐烂霉变大湿,臭不可闻!至于技术大师,就很惋惜地说,老茶人了,人很好,受人尊重的前辈,曾经为行业做了很多贡献,但现在太固执了,做茶舍不得用好料,粗制滥造,能做什么好茶?

这些做茶新人,也就是70后80后,进入茶行业,开始是对启蒙大师顶礼,接受大师灌顶教化,知道一些门道后,就以大师为耻,在2007年以后变成造反派,革老前辈与传统做法的命。这些革命小将推动了普洱茶的第三次创新浪潮,开启了名山古纯时代。

大师的远去,表明茶界的核心推动力由大师的个人英雄主义,进入了系统推进时期。行业的进步不再是,由少数几个人决定,而是由系统内的海量专家的微创新及系统集成决定。在大师时代,是个人大于体系,在系统进化时代,是体系大于个人。

大师走了,唯留下大湿残影,如同逝去时代的绝响。专家来了,现在每一个做茶久了的人都是专家,或砖家!以前是大师满天飞,现在是专家遍地走……

2008到2013,是普洱茶的地理大发现——山头茶淘金热,以及一浪高过一浪的名山古纯创新。2014到2016,名山古纯的创新进入尾声,曾经的创新革命小将,纷纷转型为古纯品牌掌门人,忙于收割古纯市场红利,没有多少心思搞创新。2016年起,南方传统市场古纯由盛转衰,中期茶在2015年崛起,从而将普洱茶从名山古纯时代,拖入老厂中期茶红利期。古纯时代的真正终结,是2019年。因为南方市场货不好走,新兴北方市场在给古纯续命,一直火到2018年,2019年熄火!

中期茶的创新,其实是跟古纯一起开始的,都是始于2008年。其建立在仓储与交易平台的创新——2008年以后专业仓储体系的出现,2011年中期茶交易平台的出现。来自仓储与交易的创新,推动中期茶之崛起。

2008到2014,茶界创新有主次明暗两条线,主线、明线是古纯,次线暗线是中期茶,当名山古纯大放异彩之时,中期茶在暗地里蓄积力量,等到2015年古纯深度回调之年,喷涌而出。中期茶创新推动者是广东茶商,其将南方高温高湿仓通过专业仓储技术系统升级,改造为南方自然干仓,并进行中期茶概念界定与宣传,搭建中期茶交易平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2015到2018的老厂中期茶时代,是说老厂、藏家与交易平台收获了中期茶的市场红利,而老厂无疑是最大获利方,因为中期茶出自老厂(建厂十余年以上的厂,2006年以前建厂,在行业有根基),藏家藏的是老厂茶,平台卖的是老厂茶,他不红,谁红?在古纯与大益茶通吃的年代,除大厂外,老厂被贬为吃老本,不思进取,不会做好茶,只会做烂大街的大路货。那年头,老厂成为了陈旧事物的代名词,不合时宜哈,老厂日子难过!灰头土脸的老厂,正想向古纯品牌取真经,做古纯割市场韭菜之时,2015年中期茶崛起,打断了老茶的古纯新生之路,继续倚老卖老。

老可是个好东西啊,现在老字号值钱了,市场风向标由追新转为捧旧,老厂成为中期茶市场的宝,老茶人成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活宝。

不是我不知道,而是市场变得太快……一个个不善于创新,因循守旧的老厂,却收获了中期茶的最大红利。这就是人生与社会的戏剧性,这是一幕喜剧!

奥地利学派的主将——庞巴维克倡导主观价值论。价值评价其实是很主观的一件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尺度,同一件事放在不同时代往往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普洱茶创新史中,对人事的评价,要不一飞冲天,要不落入尘埃,要不毁誉参半。复杂的人类社会,复杂的其实是人性与名利!要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何其难也……

谈创新,一定要明白创新的主线。绝大部分人很难逆天改命,随大流抓时代红利,也是不错的选择。幸运的人们啊,请抓住正在发生的市场机会:

普洱茶的第四轮创新,也就是当前正在迅速创造与发生的——2015至今的拼配茶、熟茶2.0系统创新,以及掘金消费茶时代与第三轮建仓。

拼配茶、熟茶升级,肯定意味着行业第三轮建仓,即用新理念重构仓储价值。仓储是普洱茶的时间价值放大器,进行拼配茶、熟茶升级的茶企、茶商肯定会想方设法利用仓储放大器,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015年开启的拼配茶、熟茶2.0时代,其实是山头茶与中期茶的新综合,也就是两股创新力量在新时期合流,并融汇贯通。中期茶,向山头茶学习用精挑细选的原料与精细化加工,山头茶向中期茶学习拼配、发酵与仓储变现,以及规模化生产与收获规模效益。这是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时间价值与规模价值交汇的产物。

古茶山开发的抓手,进入了大名山与小树茶时代。这两者都是用来解决名山古纯不能量产之问题。大名山,是名山核心产区扩张到周边产区。名山古树,进入名山小树时代,以解决高性价比优质原料的稀缺问题。至此,普洱茶由小时代进入了大时代,即围绕核心原产地(大名山)的大产业链开发时代!

熟茶与拼配茶2.0,是以名山茶的逼格、中期茶仓储与规模优势、大名山(名山及周边)小树茶的价值洼地与量产、消费端重构供应链的聚合为核心,并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来驱动,因其体系复杂,需要专业化团队运作,故曰系统创新。

以前的创新都为单点创新,或者是简单系统创新,创新更多表现为创意宣传与短期收割打法,而不是产业链纵深布局与中长期创新战略驱动。第四轮创新,单点与简单系统创新,已经进化为价值原点思维+大产业链升级迭代布局,做的是价值原点创新重构与大体系中长期布局生意。

2019,厂家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失去了走货渠道,于是销量腰斩,过了4月份,市场就冷,连中秋都没有生意,也就是春茶季热闹一下,全年冷清。市场整体不好,是肯定的。但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对高价茶、割韭菜的茶,用脚投了反对票,于是开发高性价比的消费茶成为当前厂商的普遍行为。还有,传统开茶店的不能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他们缺流量,又不能系统输出价值观精准吸粉,于是被网红直播打败,不知道路在何方?

4G来了,5G还远吗?脱离时代的老经销商,是否会随风而逝!

2019年,市场的核心逻辑,将由依靠经销商做市场,转向先输出价值观与培育种子消费者,有了品牌话语权与一定消费者基数,再来顺势招优质经销商,并洞悉目标消费人群的需求,用消费端的逻辑重构供应链,也就是倒做市场。倚老卖老的老厂,如不进行熟茶与拼配茶的升级,重视消费者的利益,还在为了维护经销商的暴利,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是没有前途的,其老厂中期茶红利也会迅速消失。未来是属于价值创新、系统创新者的!

黑茶茶企介绍:云南普洱茶创新企业-龙润普洱


黑茶茶企介绍:云南普洱茶创新企业-龙润普洱

龙润茶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码2898.HK)(下称“龙润茶”)于2009年5月,通过收购云南龙润商贸有限公司,正式进军中国茶市场,独家销售龙润品牌的茶产品,成为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唯一的从事茶及茶相关产品之销售及分销业务的专业茶上市公司。

集团坚持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等理念,借助集团与云南农业大学合办的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和云南普洱茶研究院的强大科研力量,提出:“用制药的经验制茶”,建立了独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茶叶生产加工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强调质量的控制由源头做起,与云南上百万茶农建立起合作关系,严格要求茶农按照既定的操作守则种茶采茶,不单保证龙润牌产品的原料质量,为龙润茶作为国内、外优质茶源料供应商奠定了稳固基础。

收购云南龙润商贸后,龙润茶接管龙润茶业集团的销售网络,当中包含了全国超过130家的连锁加盟店和直营店,并将在福建、浙江、湖南、云南等地进行产业和销售网络布局,立志成为中国70000多家茶叶公司的品牌管理公司。

龙润茶秉承“传统结合现代”的产品开发理念,成功开发了袋泡、速溶、方便茶等专利时尚产品。龙润产品涵盖了龙润普洱、龙润黑茶、龙润红茶、龙润绿茶等中国六大茶类200多款茶品。

健康,与每个生命息息相关,龙润茶将以实现健康生活为己任,奉献出所有的真诚,全力以赴,倡导“每天都喝茶,健康中国人”,透过喝茶推广健康生活,这是中国茶的新高度、新起点,必然造就中国茶第一品牌。

“有机认证”助推普洱茶走向国际


“有机认证”助推普洱茶走向国际

【解说】第八届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日前在云南省普洱市举办,记者从交易会上获悉,受公众对食品安全重视和国际茶业市场对进口茶叶最大农残限量标准限制影响,我国普洱茶生产企业日益注重生产安全健康的有机产品。

记者看到,不少参展商都在此次交易会上打出了“有机”牌,一家主打“有机茶种植”的普洱茶生产企业负责人称,他们的有机茶产品先后通过了中国、美国、欧盟有机认证,目前产品已经出口到对最大农残限量标准要求最高的欧盟和日本。

【同期】参展茶商 董继文

通过认证就可以进入国外的一些高端市场,去年出口了80吨左右的有机茶产品,价格还是比较可观,我们比较高端的特级的一种品种的话出口的价格是2000欧(每公斤)。

【解说】所谓的有机茶就是从育苗、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体现“有机”,即与化肥农药绝缘,通过自然和生态法则相协调种植生产。随着茶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提升,“有机茶”渐渐成为茶叶消费市场的新宠,茶商们日益重视有机产品的打造。

【同期】参展茶商 于翔

所有该检测的我全部检测了,比如说它的内含物质,比如说氨基酸是多少,水浸出物是多少,就说它好在哪里我也让受众知道,它不好的我也想检测出来。农残是欧盟标准,就说是零农残,它的好处就是说它的(检测)数据证明它是否是顶级的问题。

【解说】“有机认证”对于我国茶叶出口的意义更加深远。据了解,目前我国仍是世界最大的产茶国,产量达140万吨,占全球茶产量的33%。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基础的持续改善,世界主要茶叶进口国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仍给我国茶叶出口带来挑战。

在此国际背景下,普洱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种多不如种好”,“有机认证”能令他们的产品出口更有底气。

【同期】参展茶商袁涵

政府也需要一些统一的标准关于食品方面的一些认证,还有一些就是国际方面的,因为现在普洱茶的名气越来越大,国外的一些茶友也想喝到普洱茶究竟是什么样的,我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一个(认证),在这方面有更多的进步。

【解说】据悉,活动举办地普洱市政府正在推进全市现代茶园实施生态茶园改造,推进生态、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建设,按照绿色食品、有机茶标准规范管理茶园,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有残留的农药或化肥。

贡润祥普洱茶膏创新营销模式开拓云南普洱茶发展新路


贡润祥普洱茶膏创新营销模式开拓云南普洱茶发展新路

同样一片茶叶,卖原料和卖加工品,价格有天壤之别。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贡润祥普洱茶膏,不仅把普洱茶的价值提升5倍以上,而且在短短3年时间里,销售收入由最初的数万元猛增至1.53亿元。“茶叶是云南最具优势的资源,只要愿意沉下心去做,一定是个前途无量的大产业。”这就是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辉9年磨一剑,开拓云南普洱茶发展新路的坚持。

“大家都认为普洱茶好,但为什么不能像"立顿"那样全球通卖?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立顿"的通用性。”这是摆在云南普洱茶企业面前真正的问题。张光辉介绍,2010年,英国立顿公司的全球茶饮市场销量达230亿元,在中国市场规模达88亿元,这个数字是国内规模茶企业销售收入的总和,这让茶叶原产地、拥有600万茶农、种茶规模全国第一的云南汗颜。

然而,创造一个能被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消费者都能接受的通用性普洱茶产品并非易事。

张光辉率领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团队,投入1500万元资金,引进全球领先的小分子纳米筛选技术,融合了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在茶叶萃取方面的科研成果,开创了以山泉水为介质的常温仿生浸提工艺,成为全国首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茶膏生产企业。凭借独创的技术,贡润祥普洱茶膏实现了普洱茶饮用方式和口感的标准化,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010年,贡润祥普洱茶膏实现销售收入5200万元,2011年则达到了1.53亿元。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年生产235吨茶膏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张光辉向记者透露,这个项目每年可以加工茶叶近5000吨,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

同时,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创新营销模式,很快将“贡润祥”这一品牌定位于高端茶饮。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上,贡润祥普洱茶膏与茅台酒、蒙牛乳业、星巴克以及非食品行业的通用汽车、塔塔钢铁、韩国SK集团等国际一流企业、品牌一同闪耀在博鳌岛上。

目前,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大连、济南、昆明等全国大中城市布局了近百家极具品质感的贡润祥普洱茶膏专卖店。正当贡润祥普洱茶膏在全国市场高歌猛进并向港澳扩张之时,张光辉又开始思考如何发挥云南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就能造就一个优质产品,再辅以市场创新,就能打造一个优势产业。”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云南农大技术创新助推普洱茶升级》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云南普洱茶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