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

品饮普洱茶时普洱茶的水路详解

水路是普洱茶品饮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水很杂”、“水路持绵长”、“水路细腻”、“水路浑然”,“水路宽广”、“水路饱足浑厚”、“水路柔顺”、“水路细是指茶水清甜,且单薄”、“水路好,应该是无燥干感,水在舌和喉之间润,生津回甘好。”等等,观点与理解不一,还有人认为是纯属广东俚语,“水路即指汤感,意为茶水的路数、路子,“细”相对于“粗”,粤语中尤指细腻、精巧,引申为评茶术语即指甜滑、厚润、不显粗涩也!”。

一、水路的标准表述应该是什么?

水路是一个民间品饮的通俗用语,没有官方的定义标准,但在一些评茶标准的审评术语中有提。对水路的表述一般用:细、细致、粗、较粗等用词。

二、普洱茶的水路跟厚、薄,回甘是否有关系呢?

普洱茶的厚、薄对水路有影响,但这些概念的表述是属于普洱茶品饮汤感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普洱茶的回甘跟水路没有直接关系,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也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

三、什么样为之水路粗,什么样为之水路细?

“水路”指的是咽下茶汤的过程对整个相关的通道造成的感觉,一般以粗细来区分,譬如用一匹绸缎和一匹粗麻拖曳过人的皮肤,前者为细,后者为粗。

四、相关混淆概念的区分与引用说明

1、“水很杂”的区分:杂是将其归类到"嗅觉"里的,通常令人感到"杂"的茶是因为气味,而气味杂的茶则通常水路会显得比较粗,所以大家习惯了说"粗杂",其实,若是再细分的话,"粗"归于水路,而"杂"则应归于嗅觉。

2、“水路特持长”:“持久”、“绵长”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形容水路的感觉。

3、“水路浑然”

4、“水路宽广”:“宽广”是属于协调方面的概念,一般不用于形容水路的感觉。

5、“水路饱足浑厚”:“饱足浑厚”一般指的是汤感厚度方面的概念,一般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可以改成“茶水饱足浑厚”来形容茶汤的厚度。

水路是水性方面的概念,一般以粗、细来区分,与汤感是不同的两个范畴。

延伸阅读

普洱茶品饮技巧


1、普洱茶冲泡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

2、普洱茶冲泡份量: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将茶砖、茶饼拨开后,暴露空气2星期,再冲泡味道更好。

3、冲泡普洱茶:要先冲过一次热水对于普洱茶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因为好的陈年普洱茶至少要储存十年左右,所以可能会带有部分的灰尘在里面。第一次冲泡茶叶的热水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第一次的冲泡速度要快,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而第二次以后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4、品饮普洱茶必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此时即可感受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兰清菊之下。

5、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虽茶汤入口略感苦涩,但待茶汤于喉舌间略作停留时,即可感受茶汤穿透牙缝、沁渗齿龈,并由舌根产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时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回韵”。

6、普洱茶是否能过夜喝。从理论上讲,任何茶叶都是一样的,放过夜喝对健康都没有坏处。茶多酚的浸出量会较多,比较苦,口感就不好喝了。其实放过夜的茶和从早上放到晚上的茶,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放得久了的茶。就理论上讲,不管从茶汤的新鲜度,滋味的好喝程度,保健功效上,还是卫生角度来看,还是建议大家喝新鲜的茶。几天前泡的茶,时间太久了,当然不喝最好啦。

7、喝普洱茶为什么胀气。喝完普洱茶后会出现有点胀气,喜欢嗳气.还有点便密的迹象.有可能是你刚开始喝还不太适应,过段时间看看,如果还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就是你的体质不太适合喝普洱了,换种别的茶喝喝。

8、普洱茶应怎样喝最好。普洱茶饭后半小时喝最好。你饮食过少的话,普洱也不宜多喝,不然人还没瘦就要刮油刮得倒下了。其实适当的进餐,餐后普洱,配以适当的运动,减肥的效果还是明显的。

品饮普洱茶的几个要点


品饮普洱茶的几个要点

品饮的基本程序分为以下几步:举杯——嗅香;这一过程主要体验其茶汤有无香气并对其类别和程度做出评估判断——调整呼吸;目的在于让鼻子休息——饮汤;不用吸,喝一口,大概普通小盅的二分之一左右——咀嚼茶汤;两三下即可,判断其粘稠度和柔和度以及融合度——吞咽;这一过程应注意茶汤过舌后部和喉的感觉,评估其水路的粗细——回气;闭住嘴,从鼻腔将气呼出,注意其有无喉感并评估其深度和程度类别——回味;主要体验口腔中各个部位的触感,苦涩味,收敛性,并对其程度做出评估。

这个方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分步体验”,因此,在品饮过程中,每一步骤一定要将注意力只放在这一项上,即要专注。嗅香时,要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鼻腔中,努力分辨其嗅觉的种类和强度,因为调整呼吸后,香气的概念和感觉将不再存在。另外,饮汤和咀嚼茶汤时,大家应将注意力放到“汤感”上,评估其柔软度、粘稠度、润滑度,若此时呼吸,则该评估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样,在吞咽的时候,注意力则应当集中在对茶汤经过舌、喉到达胃的整个过程的关注上。若是此时还沉醉在对汤感的体验上,则其评估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回气的过程尤其重要,若是在之前的过程中有呼吸动作,则这个阶段受到的影响就非常大了。回气时注意力的重点要放在“喉部”,这个对于坊间常说的很多名优茶的“喉韵”都有较大的评判意义。而当“喉感”体会过后,注意力则应当马上转移,放到口腔和舌面上,此时,对滋味和生津回甘程度要做出准确的评估,时间、程度、区域的概念必须非常明确,这个,也是一泡茶中内涵物质的客观呈现。

开始时,初学者往往不能够做到注意力快速的转移,那么,则可以采用重点评判法。譬如,第一口主要评估香气,第二口主要评判汤感,第三口重点放在水路,第四口体验喉韵,第五口重点体验滋味和回味。这样比较容易做到,相对来说也深刻一些,然后随着时间和不断的品饮,渐渐的,就能够做到“一口下肚,满盘皆知”的理想境界了。

近年来,普洱茶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时尚的体验之一,其健身作用自不必说,饮茶时得到的陶醉境界更是普洱茶渐趋流行的主要原因。掌握正确地和深入的饮茶方法,在日常生活或闲暇时光中,冲一壶茶,感觉世界之大世界之奇;抿两口入口入腹,感觉历史之悠长深远,人生之无穷怀想,则不是神仙,胜似仙人:飘飘然,淡淡然,物我两忘,优哉游哉。

品饮普洱茶的层次介绍


品饮普洱茶的层次介绍

优质普洱茶热嗅陈香显著浓郁,纯正,“气感”较强,冷嗅陈香悠长,是一种干爽的味道。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饮茶,因人品性与追求不同,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将茶当做饮料而大杯、大碗海饮解渴,此为“喝茶”;

二是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与茶具,饮用时细细品啜回味,此为“品茶”;

三是在品茶时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人际关系等,此为“茶艺”;

四是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和道德,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此为“茶道”。

清·袁牧云:“品茶应含英明华,并徐徐体贴之”。即将茶汤含在口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在吞下时应注意感受茶汤过喉时是否爽滑。品茶,目品其形,鼻品其香,口品其味。

品“普洱茶”

一是品其香味,即靠近杯沿用鼻由轻至深地嗅其香气;

二是品其滋味,即将茶汤少量入口,用舌尖将茶汤边吮啜、边打转,以辩别滋味的浓淡、醇甜和苦涩。“普洱茶”入口,先微苦而后甜,稍后顿号感鲜爽,烦倦顿除。品饮“普洱茶”上品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口内生津;二是齿颊回味苦醇,留香持久;

三是喉底回味苦爽,感觉气脉畅流,心旷神怡。田芝蘅在《煮泉小品》中,也道出了品茶之要谛:“鉴赏茶叶,首重风韵”。

普洱茶的功效首先在于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一般轻发酵茶对爱茶人来说,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尤其是我们这些整日喝茶又饮食不正常的现代人,在咖啡因、单宁酸的长期浸渍下,常有搜肠刮胃之苦,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

所以普洱茶特别适合应酬多多的朋友。多数饮酒过度的朋友都有胃寒的毛病,普洱茶独有的暖胃功效,让家人每天饮用特别好,也可以让他感受到一份贴心关怀。

关于普洱茶品饮技巧


1、普洱茶冲泡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

2、普洱茶冲泡份量: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将茶砖、茶饼拨开后,暴露空气2星期,再冲泡味道更好。

3、冲泡普洱茶:要先冲过一次热水对于普洱茶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因为好的陈年普洱茶至少要储存十年左右,所以可能会带有部分的灰尘在里面。第一次冲泡茶叶的热水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第一次的冲泡速度要快,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而第二次以后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4、品饮普洱茶必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此时即可感受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兰清菊之下。

5、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虽茶汤入口略感苦涩,但待茶汤于喉舌间略作停留时,即可感受茶汤穿透牙缝、沁渗齿龈,并由舌根产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时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回韵”。

6、普洱茶是否能过夜喝。从理论上讲,任何茶叶都是一样的,放过夜喝对健康都没有坏处。茶多酚的浸出量会较多,比较苦,口感就不好喝了。其实放过夜的茶和从早上放到晚上的茶,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放得久了的茶。就理论上讲,不管从茶汤的新鲜度,滋味的好喝程度,保健功效上,还是卫生角度来看,还是建议大家喝新鲜的茶。几天前泡的茶,时间太久了,当然不喝最好啦。

7、喝普洱茶为什么胀气。喝完普洱茶后会出现有点胀气,喜欢嗳气.还有点便密的迹象.有可能是你刚可是喝还不太适应,过段时间看看,如果还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就是你的体质不太适合喝普洱了,换种别的茶喝喝。

8、普洱茶应怎样喝最好。普洱茶饭后半小时喝最好。你饮食过少的话,普洱也不宜多喝,不然人还没瘦就要刮油刮得倒下了。其实适当的进餐,餐后普洱,配以适当的运动,减肥的效果还是明显的。

普洱茶冲泡与品饮


普洱茶冲泡与品饮

一、常用冲泡方法:茶壶的选择:泡普洱茶需要选择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茶壶冲泡,较能避免茶泡的过浓的问题,材质最好是陶壶或紫砂壶。

茶叶的处理:冲泡时,茶叶分量约占壶身的1/5。若是普洱砖茶,则需要拨开后,置放约2周后再冲泡,味道较佳。普洱茶可续冲10次以上,因为普洱茶有耐泡的特性,所以冲泡10次以后的普洱茶,还可以用煮茶的方式做最后的利用。

想要泡好一杯普洱茶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水温和茶叶浸泡时间。水温只要水完全煮沸即可。而茶叶浸泡时间比较讲究:

第一道茶水弃去,称之为洗茶,时间不益过长!5-10秒左右!

第二道起作饮用,第二道的茶叶浸泡时间为10-20秒!

第三道浸泡时间略为第二道长些如30-40秒,以此类推!越泡茶水浓度越淡,则浸泡时间也就可以越长。

看以下示范:

1.将普洱茶叶置入滤杯中,5克左右(铺满杯底,略高)。

2.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盖末茶叶。

3.片刻,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

4.再次注入沸水,盖末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左右。

5.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至于杯盖内。

6.一杯香浓醇和的普洱茶就泡好了。

7.在享用之余可别忘了滤杯中的茶叶,千万别将它弃了,普洱是非常耐泡的,在将喝完第一道时,您可以将滤杯放回茶杯中,同样再次注水,盖上,静置小会儿,第二杯普洱又泡好了!

解析普洱茶的品饮口感


解析普洱茶的品饮口感

品饮口感是衡量普洱茶品质的关键指标。品饮口感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入口亲和力(苦、涩、还是香纯)、口中感受(让茶汤在口腔流动、仔细感觉,是否会有什么放大的缺陷,所指主要为苦、涩、粗)与吞咽感受(滑口还是会有阻滞感)。

1、入口亲和力:

虽说好茶不怕苦,但要是太苦的话无疑让人难以接受,但微有苦感还是可以接受的;几乎无苦亲和力更佳;而涩感是最为忌讳的,好茶怕涩——如果又苦又涩,这种茶质量绝对劣等;优质产品应该无苦或微苦、无明显涩感。茶汤入口,感觉茶香四溢,给人甘醇之感,此为好茶第一要素也。

2、口中感受:

茶汤入口后,先不急于入腹,可在口中轻转,让茶水流遍整个口腔,让所有味觉神经仔细感受,这个时候,茶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如果品饮好茶,会让人觉得妙不可言、口中满扬茶香;倘若苦涩明显,则会进一步放大;另外,不少普洱茶会有一种粗感,就是感觉口中某处仿佛被蒙上粗粗的一层(一般为舌头、舌根部),如果粗感不明显且短时间消失,那么应该无妨;但如果粗感强且经久不退,便会令人感觉不适,这也难成好茶。 3、吞咽感受:

茶汤滑口还是有阻滞感往往可以在吞咽时感受,高档普洱茶茶汤要求滑口、吞咽时毫不拖泥带水,感觉瞬时入腹,干净利落;而阻滞感强的茶汤在入喉时就没有此等美妙体验了,一般会觉得微有粗糙感,此类茶也难有高等级。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协调性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协调性

早几年喝普洱茶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喜欢追求纯料茶,甚至认为拼配茶就是不好的茶,但实际上随着拼配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我们渐渐对拼配茶有了新的认知,而这个时候协调性也就成为了描述普洱茶口感的一个常用词语。什么是协调性呢?协调性本身是指各方面配合很好,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和韵律性,给人带来一定的美感和舒适感。就普洱茶而言,其协调性自然也是指茶汤苦涩甘甜、回甘生津、茶气韵味各方面的相互平衡,从而带来一定的口腔舒适感。换言之,甜是我们比较喜欢的滋味体验,但如果一款茶只有甜感我们也未必会喜欢,因为它太过单调,不具备丰富性和协调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协调性并不是说要茶汤中的各种滋味按照平均比例进行分配。就实际情况而言,,哪怕现在各家品牌都很注重工艺,对工艺进行各种研究和改善,要做到这种情况依旧是几乎不可能的。再者,如果真的平均分配,我相信这样的口感未必讨喜,这就好比插花艺术,你要是所有花都一样的高度、一样的数量,这样的插花估计是最糟糕的了。所以真正的平衡性其实是有所偏重的,普洱茶的协调性也是各种滋味相互平衡,有浓有淡,有前有后的。协调性是对普洱茶口感的一个整体性的描述,具有协调性的口感往往都会带来不错的舒适感,所以普洱茶的协调性对于一款茶的品质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也不用刻意去寻找它各种滋味是否平衡,喝的茶多了,一入口自然就能感受到协调性如何,是苦感太过突兀了还是涩感太过持久了,其实都是很容易感受到的。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茶气体验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茶气体验

喝普洱茶时,经常听到有人评价:这款茶茶气很足。那么,茶气究竟是指什么,为什么感觉那么玄妙呢?在我看来,并非茶气玄妙,而是茶气的体验不如苦涩甘甜那么直接,再者就是气本身就是有些难以捉摸的。

怎么理解茶气呢?说白了就是一种感受,一种源于茶汤的力量冲击。就好比武林传说中的“气功”,虽然无形但是力量强大,茶气也是一样的,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却会形成某种力量充斥我们的身体,带来身体上的震撼。所以很多情况下,茶友都普遍认为喝茶后,出现打嗝、出汗、发热等现象即可认为这款茶茶气比较足,这种认知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茶气”的承受能力有所不同,还是一样的例子,有些人在被“气功伤害”之后可能从此变废人,但有的人稍作修养就恢复了(虽不知气功真假,但以此为例大家比较好理解),喝茶也是一样的,有的人稍微烈一点的茶就各种反应,从而认为该茶茶气十足,但有些人喝下来却几乎没什么反应。

以老班章为例来说说茶气的问题。老班章一直被视作茶气十足的茶,其霸道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人一直认为茶气足的茶就是好茶。然而,我想在我们喝普洱茶初期甚至后期,都不必太过在意茶气的问题,毕竟它是有些虚渺的,再者,不同的人敏感度、接受度不一样,那么以茶气对茶品品质进行判断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此外,对于所谓茶气足引起的发热、出汗这些症状真的让人感到舒服吗?我看未必。至于有些人提到的什么打通各种筋脉、一下子神清气爽之类的话也就听听吧,大概很少有人能有这种体会,能让人产生这种体感的茶也并不多。所以,对于茶气,不必过分追求,就当它是传说也未尝不可。(普洱茶网茶语嫣然供稿)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层次感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层次感

喝普洱茶的时候,我们可能还经常听到有人说一个词:层次感。什么是层次感?层次感其实是从图案浮雕刻领域引申的一个词汇,原意是指有立体感以及团的主次、远近、大小、前后等透视关系。那么茶的层次感又是指什么呢?其实就是指茶的丰富性和变化性。

首先来看丰富性。正如浮雕的立体感是建立在一定“厚度”上的一样,一款茶的层次感必定是在口感足够丰富、饱满的基础上来说的,单一、淡薄的口感自然是谈不上层次感的,同时也只有饱满的口感才可能具有变化性。什么是普洱茶的变化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看:1、单泡茶汤口感的变化性。一泡茶入口后,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香气、苦涩、韵味等等的前后变化,那么就说明它是具有一定层次感的。2、茶汤整个冲泡过程中的前后变化。一般而言,茶汤滋味具有淡→浓→淡的基本变化,同时在整个过程中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可能初期是绵和,中期是饱满浓郁,后期是细腻清甜,这是大概的一个变化,在细品的过程中,则会发现其实香气、滋味、韵味都是有所变化的,这种变化其实也是层次感的一个表现。至于没层次感的茶,你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可能就是苦涩变化,其它基本保持一致,喝来感觉十分无趣。

一款有层次感的茶,不仅能够带来口腔的满足感,还能在整个过程中带来不一样的品饮体验。所以我们在喝一款茶感受其层次感的时候,一方面我们需要细细感受每一泡茶汤的滋味及其变化,同时也要注意整个品饮过程中茶汤的变化,在品饮每一泡的时候让中间稍有间歇,从而更好地感受其间的变化。品饮初期对其变化可能没有那么敏感,但是注意慢慢培养这种意识,我们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普洱茶的层次感了。

普洱茶熟茶的品饮期解析


普洱茶熟茶的品饮期解析

就普洱熟茶而言,不同的熟茶存放的时间往往不一样,是否好喝就要看茶叶本身的发酵程度,以及本身用料的等级,以及存放地点所决定的转化速度。

除了自身原因,还要看个人喜欢哪个阶段的味道,有人喜欢新茶的锋利,有人喜欢陈茶的温润,没有绝对的答案,多喝,问问自己的嘴巴、心和钱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普洱味道。

一般而言,正常发酵的熟茶存二到三年比较容易出口感,如果轻度发酵,存储时间需要三年或以上口感才出来,发酵过重则反之。

再来说用料等级,等级越高越不利于后期的转化,反之,用料等级低的普洱熟茶后期转化更好。

关于存放地点所决定的转化速度,潮湿、闷热的地区,茶叶的转化速度自然就会快一些,但容易出霉味、渥堆味;反之干燥的地区,茶叶转化相对较慢,但口感更佳,因此,对于普洱熟茶,比较强调干仓存储、汤感纯净无杂味,收藏价值更高!

【三个品饮期】

第一个品饮期:刚压制好两三个月以后,这个时候的熟茶肯定是不好喝的,堆味重,性燥热,高温蒸压之后的水味还在,但也有熟茶独特的醇香甘甜,这个时候喝它,主要是为了试茶,也是尝鲜,决定一款茶适不适合后期存储就在这次品饮中。

第二个品饮期:三年之后,昆明干仓转化慢,两三年的熟茶堆味才会褪的差不多,内质趋于稳定沉淀,香甜醇滑逐渐显现,此时的熟茶,可细品其味,感受时光带给它的缓慢变化,清甜甘香,醇滑细腻,缺陷慢慢隐去,茶性由燥热朝着温润转变,偏寒体质适宜常饮。

第三个品饮期:十年,十年之后是熟茶最适合品饮的时期,茶进入稳定而缓慢的转化期,茶性温和,滋味醇厚,甘甜可口,香气纯粹,甜滑细腻,饱满丰润,养生功效强,药用价值高,老少皆宜。

对于茶来说,适不适合喝,存多少年好喝,都有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原料工艺好,

二是存储环境得当,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存多久都不会好喝。

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温湿度的不同,转化速度不一致,会有一定出入,但对于茶友来说,我个人还是建议保持纯干仓自然转化,这是最保险也是最好的存储方式。

学茶的人,茶的每个转化阶段都应该去尝试,感受其中的变化,自己存的茶,最好每个季度就品饮一次,观察茶的转化方向以及是否存储得当,并及时做出调整。

【如何判断熟茶的年份】

1-3年的熟茶,相当容易判断。仓味明显、汤色浑浊,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正常发酵工艺的普洱茶,如果仓味不明显,汤色较透,那表明在出厂前,商家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的陈化。

关于新熟茶,为什么会汤浑?

由于是新熟茶的缘故。会有汤浑的现象,一般3月之后即可转变。

3年内的普洱熟茶,许多人都觉得容易上火,实则不然,只要每天不是把熟普当成水来喝是不会出现上火的情况的。3-7年的普洱熟茶,仓味基本可以忽略。茶汤清澈,经过醒茶后,基本无杂味,部分会有轻微陈香味。

7-15年的熟茶,这个时间段的熟茶,通常主要根据陈味的轻重来判断。

等级较高的茶,如宫廷级会出现荷香,粗老茶做的会出现枣香或者中药香。汤色透亮是必须的,玫瑰红如同红酒。对于这个阶段的茶,如果不能根据口感来判别,那么还要根据包装纸,仓储条件等来综合判断年份。而且,还是不能够那么精确地判断。如果想要精确地判断,还需跟生产厂家的生产记录做对比。

【普洱熟茶的储存方式】

当然,陈放几年口感要想变好,还需科学的储存方式:

最佳存放温度20-40℃,湿度15%,干燥通风、无异味、不让阳光直晒。若存储不当老熟茶会有"仓杂味",所以茶友们的存放方式也要万分注意。

品饮普洱茶熟茶入门指南


品饮普洱茶熟茶入门指南普洱茶熟茶的保健功能:暖胃养胃,助消化,不影响睡眠,降血脂,降尿酸,降低胆固醇。然而,品饮茶叶,熟知茶性是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沉淀。。。

观茶汤

1、茶汤颜色(称取试样茶5克,置于250ml的标准审评杯中,沸水冲泡5分钟)

新茶期:栗黑(1-5年)

醇化期:暗栗(5-10年)深栗(10-15年)栗褐(15-20)年栗红(20-30)年

陈茶期:深红(30年以上)

由于汤色与发酵时茶叶的成熟度,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密切相关,以上划分仅供参考。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闻气味

1、成熟的:普香(1-5年)梅子香(5-10年)桂圆香(10-15年)

参香(15-20年)药香(20-30年)沉香(30年以上)

由于香气与发酵时茶叶的成熟度,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密切相关,以上划分仅供参考。

2、异味:渥臭味酸馊味霉味青味湿仓味烟味焦糊味异杂味

3、香气层次感:单一的丰富的有层次的变化的

4、香气质量:高扬下沉内敛

尝味道

1、优质味道:香甜润厚滑

2、不良味道:臭霉酸苦涩

3、汤感:贫乏的薄的厚的饱满的

4、水路:粗糙的滑的丝滑的

5、喉感:刺痛发干甘甜润

6、回味:持久中等短暂无

看叶底

1、无储存价值:炭化没弹性

2、有储存价值:油光弹性强

注:家庭存放普洱熟茶,一般避开异味自然存放就好,品饮普洱熟茶之前,最好把熟茶拆成2-3cm的小块,放在环境湿度小于35%的干燥紫砂罐中醒茶3-6个月,去掉渥堆味,散熟普洱茶要放置紫砂罐保荐。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香气体验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香气体验

不管对茶熟悉与否,人们在接触一款茶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先闻一下香气,可见茶的香气有多重要。而茶香气本身有很容易给人带来愉悦感,因此香气也成为了一款茶好坏评判的重要标准。普洱茶的香气是怎么来的呢?对于樟香、花香等,很多人说是由于茶树跟各种乔木、花草混生而染上的,其实这种说法并经不起推敲。其实归结起来普洱茶的香气来源主要有2种:1、茶叶所含物质与空气接触发生一定的生物反应产生的香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摊晾的时候能够闻到香味的原因,这类香气可以理解为普洱茶本身所具备的香气。2、由于工艺所导致的香气,比如杀青的不同就会导致香气的浓烈度不一样,高温炒制的茶就很容易让茶品出现高香。这两者基本决定了一款茶的香气,而茶品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香气又会出现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香型以及浓烈度的改变。

此外,普洱茶的香气来源还有第3种就是加入香料类物质提香,由于这种香气的属于“不正当”香气,故而这样的香我们并不作茶香品鉴考虑。由于生熟茶工艺的不同,所以生茶和熟茶的香型表现也是不同的。普洱生茶比较常见的香型有清香、毫香、花香、蜜香、果香、糖香、梅子香等;普洱熟茶则主要有:陈香、枣香、樟香、药香、焦糖香、桂圆香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香气大都须有后期的物质转化而形成,有些香气更是难得,所以对于初始喝茶的人来说,要想清晰辨别并没有那么容易,甚至有些香很难遇到,所以倒也不必在喝茶的时候过于纠结香型问题。在品饮茶香的时候,主要通过闻和品,闻主要是干茶香和杯香、汤香,品饮则主要看入口后是否有香,即香是否融于汤中。一般说来,香气浓郁一些的茶肯定比香气微弱的茶受欢迎,无论干茶、杯香还是汤香都是如此,同时我们也会比较喜欢“汤中含香”,毕竟闻到的始终没有品到的踏实,而且汤中的香也是能够“沉下来”的体现,比起那些高扬浮夸的茶香来自然更加被追捧。香气是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比较关注和渴求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茶香型是没有什么优劣好坏之分的,完全看个人的喜好,至于有些难得的香型,我们也不必过分追崇。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稳定性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稳定性

稳定性也是我们喝普洱茶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算是对一款茶的一个总体评价。那么普洱茶的稳定性究竟指什么呢?我想,普洱茶的稳定性可以表现在几个层面:

1、在一定的时间、环境下不会轻易出现变化。也就是说,一款稳定的茶以相同的冲泡方法冲泡的话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怎么这次泡的跟上次泡的滋味不一样呢,明明投茶量、出汤时间都是一样的呀?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为一款茶的稳定性不那么好,这样的茶可能会令初喝者感到为难:会不会我试喝的时候挺好喝,下次就泡不出这样的滋味了?

2、在品饮过程中,茶品滋味自始至终都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有些茶在不同的品饮阶段会呈现不同的滋味,各泡有各泡的韵味,这可以理解为层次感;但有些茶则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较小甚至你会觉得一直都是一个味,这样的茶可以说是很稳定了。

3、茶品有所变化,但是其变化是呈阶梯性的稳定变化。有的茶前一泡喝着还比较绵和,后一泡突然滋味浓烈起来,这样具有跳跃性的茶自然是谈不上稳定性的,具有稳定性的茶是在一泡泡间逐渐出现细微的变化,所以其实稳定性也不是说完全不变,而是相对有规律地稳定的改变。

那么一款茶具有稳定性好还是不好呢?凡事都有两面性,稳定性也一样。一方面,我们会觉得具有稳定性的茶在冲泡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会觉得一层不变的滋味太过平淡。普洱茶滋味丰富是其一大特色,所以其实总体而言我们还是希望一款茶具有一定变化性的,不过这种变化还是相对稳定一些较好,过于跳跃的话估计我们一时也难以接受。

普洱茶品饮:普洱茶的耐泡性与茶梗的关系


普洱茶品饮:普洱茶的耐泡性与茶梗的关系

所谓普洱茶耐泡,指的是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普洱茶确实经久耐泡,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它之所以耐泡,是因为普洱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的它经久耐泡的缘故。

一般来说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然而,人们却不知,茶梗对茶叶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

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茶梗的长度根据茶类品种和花色不同而要求不一样。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品饮普洱茶时 普洱茶的水路详解》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专题。